第一章 农村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1367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农村工作
分类号: F327.42
页数: 16
页码: 409-4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掖市1996年以来,张掖市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创新农业经营机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村小康建设、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两西”建设稳步推进。2015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95.0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8万元,分别比1997年增加71.15亿元和8300余元。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630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以内。
关键词: 张掖市 农业 农村工作

内容

1996年以来,张掖市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创新农业经营机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村小康建设、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两西”建设稳步推进。2015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95.0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8万元,分别比1997年增加71.15亿元和8300余元。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630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以内。
  第一节 农村经济发展
  一、发展概况
  1996年,张掖地区农业总产值达17.56亿元,比去年增长9.5%;农村经济总收入70.8亿元,增长24.2%;乡镇企业总产值58.08亿元,增长50.4%。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粮食总产量9.15亿千克,增产8004万千克,增长9.58%;油料总产量5135万千克,与上年持平;果品产量7647万千克,增长7.3%;肉、蛋、奶产量分别为5.5万吨、1.43万吨和0.8万吨;瓜菜总产量4.2亿千克。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156元,比1995年增加505元,增长30.6%。
  2005年,张掖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39亿元,比1996年净增40.83亿元;农业增加值35.75亿元;粮食总产量87.3万吨,比2004年增产6610万千克。其中夏粮、秋粮、油料、瓜菜、果品总产量分别为39264.6万千克、48039.49万千克、4409.9万千克、4.2亿千克、18452.5万千克。牛、猪、羊、禽饲养量分别达45.79万头、165.95万口、305.11万只和1027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10395.96万千克、1585.68万千克和2125.38万千克。
  2010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2.3亿元,比2005年增加26.6亿元。农作物种植面积20.81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14.8万公顷、经济作物5.09万公顷;粮食总产量10.92亿千克,增加2.19亿千克。粮食单产提高到492千克。全年油料总产量5900万千克,蔬菜产量10.8亿千克,水果2.01亿千克,玉米制种产量4.2亿千克。大牲畜存栏70.5万头,牛、羊和猪饲养量分别达76.16万头、374.68万头和139.08万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10196万千克、1336万千克和4485万千克。
  2015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95.02亿元,比2010年增加32.72亿元;粮食总产量135.5万吨,累计增加26.27万吨,年均增加5.25万吨。粮食种植面积18.8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4580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54万公顷,减少73.33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88万公顷,增加160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80公顷,减少1326.67公顷;中药材种植面积1.5万公顷,增加55公顷。粮食产量135.5万吨,比上年增加2.88万吨,其中夏粮产量42万吨、秋粮93.5万吨。主要粮食品种中,小麦产量31.18万吨,玉米70.17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5.62万吨,蔬菜产量169.3万吨,棉花产量0.12万吨,水果产量27.78万吨,中药材产量7.99万吨。年末大牲畜存栏79.66万头(只),牛存栏65.56万头,羊存栏285.9万只,猪存栏70.7万头。牛、羊、猪出栏分别为24.14万头、181.58万只和79.75万头。全年肉类总产量11.7万吨,禽蛋产量1.5万吨,牛奶产量7.44万吨。
  二、结构调整
  1996年以后,在稳定粮食生产规模优势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粮经比例上有较大突破。2000年,粮经比例由1995年的71.628.4调整为52∶48。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8.36公顷,其中粮食作物11.25万公顷,经济作物4.7万公顷,其他作物2.42万公顷。
  “十一五”期间,调整作物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全市形成以甘州、临泽、高台3县(区)平川灌区为优质专用粮食、农作物繁制种和优质瓜菜发展的优势产区,山丹、民乐、肃南3县一、二类地区为中药材和啤酒原料发展的重点区域,二、三类地区为优质油料和加工型脱毒马铃薯的相对集中产区。杂交种子、脱水蔬菜、制酱番茄、啤酒原料、脱毒种薯、双低油菜、中药材等一批特色产品初具规模。通过结构调整,高耗水作
  物大面积压缩,优质粮油瓜菜规模化发展,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长期交替出现的卖难局面得到好转。形成制种、果蔬、草畜、轻工原料四大支柱产业,基地面积19.33万公顷,建成6.66万公顷玉米制种、2.66万公顷高原夏菜、2.66万公顷加工型马铃薯、2万公顷油料、2万公顷啤酒大麦、1万公顷红枣生产基地。
  “十二五”期间,基本形成以玉米制种、蔬菜为主的两大优势主导产业,以马铃薯、食用菌、中药材、设施农业、小杂粮为主的五大区域特色产业。建成6.66万公顷玉米制种、3.33万公顷“金张掖”夏菜、3.33万公顷马铃薯、2.66万公顷中药材、1万公顷设施农业、660公顷小杂粮等特色产业基地和2.5万吨食用菌生产规模。2011年成功注册“张掖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全国唯一的农作物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3年,张掖市及甘州、临泽、高台3县(区)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2015年,张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特色优势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得到明显提升,农民来自特色优势产业的收入占家庭经营性收入
  的80%以上。
  三、农民收入
  1996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156元,比上年增加505元。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751元,比1996年净增1595元。其中农民工资性收入882元,在本乡地域内劳动收入人均252元,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人均509元,家庭经营收入人均2784元。玉米制种面积4.48万公顷,种子价格由2004年的1.8万元/公顷上涨到2.1万元/公顷;啤酒大麦面积3.07万公顷。农民消费支出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生产费用支出2704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1.31%。
  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823元,比2005年增加7072元,比“十五”末增加5248元。其中工资性收入3855元,增长11.3%,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5.6%,经营净收入5879元,增长10.5%,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54.3%,仍是农民收入主要来源;转移性净收入863元,增长16.9%,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8%;财产性净收入226元,增长23.6%,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1%。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0年的1.92∶1缩小为1.82∶1。城乡居民收入比低于全国2.73∶1和全省3.43∶1的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527元,增长12.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33%,比上年降低1.24个百分点。
  第二节 农村建设
  一、农村小康建设
  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区农村小康建设位列全省前列。1995年,地区组织考核组按照国家确定的农村小康建设的16项指标,对全区6县(市)小康建设考核验收。至1997年底,农村小康综合评价分值达95.6分,累计有81个乡、846个村、22.27万农户达到小康标准,分别占乡、村、农户总数的93.1%、93.8%和91.9%,全区农村整体实现初始型小康。6县(市)分别被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农村小康县(市)。
  1998年,地委、行署出台《农村宽裕型小康建设规划》《关于推进农村宽裕型小康建设的实施意见(1998—2010年)》,提出到2007年在全市率先建成10个左右宽裕型小康村、2010年农村实现宽裕型小康的目标。力争经过10年左右努力,使农村生活资料更加丰富,消费结构更趋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健康水平继续提高,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更加健全,社会治安更加良好,精神文明建设跨上新台阶。
  2000年3月,地委、行署制定《关于推进农村宽裕型小康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农村宽裕型小康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保证措施。2001年初,以组织实施产业富民战略为中心,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人的素质3个重点,全面推进农村宽裕型小康建设,实行地区领导联系县(市)、地直部门和省属驻张单位联系帮扶宽裕型小康示范村和沿山地区相对贫困村工作制度,确定10个宽裕型小康示范村和10个沿山地区相对贫困村联系帮扶。2003年初,新增2个宽裕型小康示范村,使宽裕型小康示范村达12个。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一规划、分类实施,突出重点、结合实际的原则,高标准起步,搞好农村小康住宅建设规划。12个宽裕型小康示范村经济快速发展,村容村貌改善,共新建村级企业和经济组织9个,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比2002年增加200元;11个沿山地区相对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加快,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2年增加182元。
  至2014年,全市建成小康住房22.87万户,占总农户的85%。其中建成楼房2548栋5.78万户;建成50户以上平房住宅社区94个,入住0.9万户、3.15万人;建成多层住宅社区250个。住宅社区大多以村为主体集中修建,部分乡镇以社为主自建。建成4栋以上农村多层住宅社区。采取燃煤锅炉供热的60个、地源热泵供热的129个,108个小区采用简易污水处理设施,81个小区渗漏排放,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集中收集清运。2015年,农村小康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新农村“四化”示范村建设及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等紧密结合,立足农村实际,加强规划管理,优化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取得显著成效。开工新建小康住宅4617户(楼房1130户,平房3487户)。建设住宅示范点21个1147户,其中楼房示范点8个898户、平房示范点249户。
  二、新农村建设
  (一)首批试点建设 2006年,市委、市政府出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启动7个省级、6个市级试点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编制完成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规划和实施方案。提出前5年(2006—2010年)打基础抓点示范,后10年(2011—2020年)快发展整体推进工作目标;启动第一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期限为3年(2006—2008年)。按照特色产业基本形成、农民收入相对较高、集体经济实力较强、村级组织坚强有力的原则,确定试点县1个(临泽县),试点村60个,其中省级试点村7个(甘州区长安乡前进村、临泽县新华镇向前村、平川镇芦湾村、高台县南华镇南岔村、山丹县位奇镇卢堡村、民乐县三堡镇何家沟村、肃南县康乐乡榆木庄村),市级试点村6个(甘州区党寨镇田家闸村、临泽县倪家营乡汪家墩村、高台县巷道乡西八里村、山丹县位奇镇十里堡村、民乐县民联乡龙山村、肃南县明花乡湖边子村),县(区)级12个,乡(镇)级35个。试点村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1.产业培育至2008年,全市13个省市级试点村完成制种面积1020公顷,马铃薯种植面积315.47公顷,新建日光温室138座,累计793座;设施葡萄16.67公顷,累计达35.67公顷;培育规模养殖户405户,猪、牛、羊养殖大户有所增加;新建养殖小区8个,累计12个;输出劳动力7399人,较上年增加516人,实现劳务收入3031万元,增加513万元。
  2.基础建设2008年,60个试点村完成村社道路硬化175千米,新建小康住宅5519户,绿化村社街道199千米,新修渠道179千米,完成自来水入户5148户,建成沼气池3980个,新建村委会31个、文化室51个、卫生所33个、文化广场35个。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3.农民素质培养以培养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目标,试点期间,60个试点村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800多场(次),培训农民8.4万人次;聘请专业技术人员392人,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487项。
  4.典型示范7个省级试点村完成建设项目85个,投资8579万元;6个市级试点村建设项目68个,投资8350万元;12个县(区)级试点村完成73项,投资5108万元;35个乡(镇)试点村完成建设项目159项,投资8098万元。60个试点村共完成建设项目385项,总投资3.01亿元。
  至2008年底,1个试点县、60个试点村完成试点任务,通过检查验收。7个省级试点村中,临泽县平川镇芦湾村、山丹县位奇镇卢堡村被表彰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先进单位”。
  (二)二轮试点建设 2009年,以1县2镇60个村为重点的新一轮试点全面启动。至2010年底,完成投资7.05亿元,10个市级试点村和6个县(区)级试点村完成投资1.92亿元。完成小康住宅(危房改造)建设45121户,其中楼房537栋18684户,累计达16.27万户,占全市总农户的61.14%。
  2015年,全市12个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实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整洁、生态文明、产业发展和技能培训等项目100个,完成投资9901万元;88个“万村整洁”试点村突出道路硬化、亮化、人畜分离、村庄绿化、庭院美化,广泛开展环境卫生整洁活动,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显著改善。在抓好省级示范村的基础上,按照年内市上在每个县(区)建成1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各县(区)至少建成2个县(区)级示范村的要求,建成新农村示范村38个,实施建设项目263项,完成投资4.89亿元。
  1.基础设施各示范村硬化村社道路111.8千米,新修渠道114.1千米,新增安全饮水户3511户,新建村务中心6个、日夜照料中心7个、文化体育广场17个、便民服务中心9个、农家超市25个、农家书屋5个、村卫生所7个,架设路灯1768盏。
  2.特色优势产业示范村制种、高原夏菜、畜禽养殖、马铃薯、设施葡萄等特色优势产业面积达8813公顷,占种植面积的70.66%;草畜产业快速发展,牛、羊、猪饲养量分别达3.4万头、15.04万只、2.28万口,新建养殖小区15个,累计达54个;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17个,累计达162个,入社农户累计2689户;新增龙头企业3个,完成农业科技示范推广125项。
  3.住宅改造新建平房或楼房2007户,其中平房215户、楼房1368户,改造平房424户,拆除旧宅610户。
  4.乡村环境面貌把建制村按照“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美丽乡村要求进行建设。示范村栽植各类风景苗木576.7万株,新建垃圾点91个,新建“一池三改”户746户,清理“三堆”5.6万立方米。
  三、农民生活
  1996—2015年,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食品消费质量提高,膳食结构逐步优化,衣着消费日益时尚,穿着档次不断提升,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家庭设备更新加快,耐用消费品趋于时代化,交通通信设备紧跟步伐,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文化教育需求日增,医疗保健消费大幅增长。2011—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5210元、6349元、7325元、8227元和9527元。恩格尔系数37.55%,比“十一五”末下降2.55个百分点。
  (一)食品消费 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食品支出3366元,同比增长8.9%,比“十一五”末的1770元累积增加1596元。在食品消费中,在外饮食人均支出,肉、蛋、奶、鱼、水果等营养型食物消费支出大幅增长,食品消费逐步向“营养型”发展,饮食结构日趋合理。
  (二)居住环境 2015年,农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1449元,增长12.6%,比“十一五”末的662元累积增加788元。农民房屋装饰装潢档次提高,人均住房面积达32.5平方米。有相当数量农民家庭住房向楼房发展,注重住房内部装饰装潢,卫生、取暖条件日趋完备,居住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三)交通通信 2015年,农民人均交通和通信支出达1140元,增长13.1%,比“十一五”末的542元累积增加598元。家用汽车每百户拥有量达17.1辆,比“十一五”末增加12.9辆。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234部。互联网、智能手机、小汽车成为农民新的消费亮点。
  (四)文教娱乐 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1315元,增长13.6%,比“十一五”末的426元累积增加889元。农民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学有所长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富起来的农民对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增加,旅游、休闲娱乐等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五)保健医疗 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829元,增长17.2%,比“十一五”末的216元累积增加613元。随着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稳步扩大,报销标准提高,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得到缓解。农民生活习惯与健康理念悄然改变,自我保健意识明显增强。
  (六)生活用品 2015年,农村居民用于购买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人均545元,增长14.9%,比“十一五”末的313元累积增加232元。电冰箱、电脑等耐用品每百户拥有量分别达101台和35台,比“十一五”末分别增加54台和29台。农村居民消费信心提升,消费倾向比“十一五”末提高8.8个百分点,达88%。
  第三节 “两西”建设与扶贫开发
  一、“两西”建设
  1982年12月,国务院决定将“三西”(甘肃定西、河西和宁夏西海固,甘肃称“两西”建设)地区列为全国农业区域性开发建设重点。1983年起,每年国家拨专款2亿元用于建设“三西”。“两西”建设一开始,国务院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明确提出三项目标:一是建成河西商品粮基地,解决甘肃的粮食问题;二是改变中部地区的贫困面貌,尽量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三是停止植被破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围绕实现这三项目标,1996—2003年,国家和省上向张掖市共投资9199.99万元,其中移民安置投资426.33万元。重点建设黑河西总干渠上段改扩建、民乐海潮坝水库、高台水关河水库、大河水库、临泽马郡水库、西湾水库、山丹白崖引水渠改建、甘州大满干渠中段、肃南许三湾和山丹花草滩35千伏输变电工程以及甘州区东五滩、民乐北部滩、高台骆驼城滩、临泽一工程滩4个移民基地建设,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两西”建设8年,安置移民4875户、23342人,其中安置市外中南部移民2787户、12602人,安置市内移民2088户、10740人。向新疆建设兵团和硕县输送劳务移民14179人。在移民基地和边远贫困乡村打机井105眼,修渠185.24千米,修乡村主干道路232.3千米,架设农电线路119千米,铺设人饮输水管道244.98千米,平整农田720公顷,营造防风固沙林43.33公顷,建人饮水窖2882座,为移民基地和边远贫困乡村修建小学43所、中学3所、乡卫生院16所。
  2004年,“两西”农业建设重点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贫困乡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全市农村有3000户低收入人口脱贫,有2000户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2003年10月25日,民乐、山丹发生6.1级地震,全市共275个部门和1320名干部帮助地震灾区群众重建家园,灾区3个县278个村、1346个社、13444户农户完成重建任务。维修扩建贫困乡村小学3所,帮助灾区重建学校90所,维修校舍4800间,捐赠课桌85套、图书2000册、学习用具2.4万件。
  2005年,“两西”农业建设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扶贫开发项目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三项重点,全力促进农民增收。全市绝对贫困户的1500人基本解决温饱,低收入的1.97万人稳定解决温饱。是年,贫困乡村修建暖棚畜舍515座,引进良种牛560头、良种羊1314只,发展养殖专业村6个;4个整村推进项目村修建道路11千米,衬砌渠道3千米,旧井配套2眼,建成文化卫生室(所)3个;移民区新打配套机井14眼,修建人畜饮水管道41.3千米、水塔2座,衬砌渠道36.1千米,扩建提灌站1处;5个贫困重点乡村新打配套机井2眼,修建塘坝1座,衬砌道路2千米。
  2006年,争取扶贫、能源、产业化和新农村试点项目资金1445万元,完成省列重点贫困乡村和移民村道路、渠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项目150个,落实项目资金13.6亿元;完成农村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比2005年增加1.14亿元,增长18.9%。
  二、扶贫开发
  1996年,全区扶贫开发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甘肃省“四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1998年,根据当时865元的贫困人口界定标准测算,全区仍有贫困人口17.2万人(其中因灾返贫人口6.7万人),贫困面达17.6%。至2000年,累计完成“两西”建设、扶贫开发投资3.42亿元,共实施各类扶贫开发项目881个。落实全省“兴西济中”扶贫战略,累计安置移民19232户77960人,其中中南部移民7810户34651人,县内搬迁移民3404户14291人,新疆劳务移民8018户29018人。建成移民村22个,移民社44个。通过多年扶持发展,绝大多数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基本达到或接近当地水平。2001年后,22个移民安置村和甘州区安阳、花寨、平山湖及肃南县马蹄、明花等5乡41村,继续被列入全省扶贫开发扶持范围。2011年,国家出台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贫困人口界定新标准,经测算甄别,全市有扶贫对象4.17万户13.21万人,其中移民安置区有贫困人口1.4万人,祁连山浅山区10.62万人。
  2009年,以扶贫开发项目为载体,全市完成省上安排的扶贫项目资金1010万元,全市农村有1671个低收入人口脱贫,有937户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完成整村推进项目资金208万元,整修村社道路4.82千米,建成暖棚畜舍150座、氨化池20座、高效日光温室30座,衬砌渠道6.2千米。完成财政扶贫资金700万元,在移民区新打配套机井16眼,衬砌渠道17.3千米,铺设人饮管道2.2千米,整修乡村道路12.5千米。
  2013年4月,省上将祁连山浅山区28个贫困乡镇(不含临泽县倪家营乡)纳入全省国家片区外“插花型”贫困片带扶持范围,当年完成2.7万人的减贫任务,扶贫对象减少至5.5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6%,甘州、肃南两县(区)实现整体脱贫。
  至2015年,全市贫困人口减少到630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以内。甘州、肃南、山丹、民乐、高台5个插花型贫困县(区)先后整体减贫摘帽。
  (一)争取项目 2000年以后,国家扶贫开发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争取国家专项扶贫项目资金,至2009年,省上累计下达本市专项扶贫资金8783.2万元,年均878.3万元。2011—2013年,安排扶贫资金6723万元(山丹县1556万元、民乐县1673万元、肃南县1003万元、甘州区1187万元、临泽县533万元、高台县646万元)。“十二五”时期,全市争取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33亿元,组织实施小型水利、林业、草畜、道路、学校、卫生所、农民培训等885项扶贫开发项目。
  (二)基础设施建设 1996年以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加强,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十二五”期间,全市实施整村推进项目48个,项目村农业基础设施和民生公益设施显著改善,特色增收产业初具规模。山丹县全面实施全省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开展通村道路、安全饮水试点县建设项目,完成投资8283万元,建成通村公路15条90.2千米,解决12579户5.6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肃南县全力实施全省交通先行示范县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93亿元,实施公路改造及道路畅通工程45项414千米,21个村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解决。2015年,根据贫困村发展需求,实行省级专项扶贫资金、市县(区)专项扶贫资金、结转结余存量资金、当年预算超收资金、财政各项涉农资金“五个倾斜”,市、县(区)财政整合资金6.07亿元,集中用于65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贫困村改造危房95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61户)、改造门面93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632户),建成通村道路481千米、村内道路129.42千米,完成12个贫困村饮水安全项目、肃南县黄草沟村农网升级改造和大都麻村低电压治理工程项目,建成文化广场62个,新建村卫生室10个、幼儿园15所。
  (三)扶贫成效 贫困人口收入大幅增长至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823元,贫困乡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十一五”末的2300元增加到5600元,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贫困村饮水安全、通村道路、幼儿园(学前教育)、动力电实现全覆盖,80%以上的贫困户危房得到改造,村容村貌发生明显变化。
  第四节 农业产业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由统购改为合同定购政策,张掖农村涌现出一批种养加专业大户,农民到集镇出售农副产品,形成一批小型农产品贸易市场,农业产业化开始显现。1995年,地委、行署作出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定。1996年起,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立足资源优势,明确主攻方向,强化目标管理,全区确定的14个农、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水平逐步提高,种植业、养殖业的专业化生产迅速发展。是年底,全区建成经济林万亩乡24个、千亩村185个、百亩社1084个、十亩户1083户;养猪10口以上、养羊100只以上、养牛10头以上养殖专业大户52927户,新增3050户,占总农户的22.5%。全区13个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进程加快,新建和在建的11个万头猪场5个万只羊场、5个千头牛场大部分建成投产,发挥效益。10个乡镇企业工业小区建设初具规模。农村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各类交易市场达142个,有13万人进入流通领域,集市贸易成交额达7亿元。全区60%以上的农户参与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经营,50%以上的农副产品实现加工增值。
  2000年,地委、行署印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上年调减1.25万公顷,粮经比例由上年的72∶28调整为52∶48。林业突出经济林品种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和地方特色的临泽红枣、锦丰梨、早酥梨和杏、李、葡萄等杂果,当年定植面积3627公顷,其中红枣定植19.87公顷。畜牧业品种改良方面,引进皮埃蒙特、利木辛、夏洛莱、德国黄牛4个肉牛新品种冻精3万支,改良牛1.68万头;引进波尔山羊原种公羊1只,冻精7300粒,授配1671只,产羔181只。瘦肉猪改良13.2万只,其中华特猪9.7万口。完成种草面积2.69万公顷,建立优质牧草种植基地233.33公顷。
  2005年,全市继续稳步推进粮食、种子、瓜菜、轻工原料产业基地建设,发挥产业优势,农村经济结构渐趋优化,标准化进程明显加快,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68∶20∶12调整为63∶23∶14。各类农作物繁种面积达6.17万公顷,瓜菜种植面积达2.36万公顷,轻工原料面积8.53万公顷;标准化生产田达3.33万公顷,占总面积66%。其中建立精品玉米种子生产基地2万公顷。2010年,全市开工建设博丰肥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0万头优质肉牛屠宰加工项、嘉禾绿色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万吨果蔬恒温库及冷链物流项、高原圣果沙棘开发有限公司2000吨沙棘加工、三鑫农林科技有限公司4000吨黑番茄加工、屯玉绿源种业有限公司2万吨种子加工生产线、草原惠成公司1000吨熟食品生产线等12个投资千万元以上龙头企业项目,完成投资3.96亿元,新增农产品加工能力13.6万吨。累计建成龙头企业214家,其中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138家,1000万元以上的67家,上亿元的9家。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年加工消耗农产品180万吨。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各类农业产业化基地面积19.33万公顷,占播种面积的92%;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17.53万公顷。
  2015年,发展畜牧养殖、玉米制种、蔬菜种植三大主导产业和马铃薯、中药材、食用菌、林果四大特色产业。完成玉米制种6.47万公顷、蔬菜3.6万公顷、马铃薯3.07万公顷、中药材1.5万公顷、各类设施栽培1万公顷(日光温室6000公顷、钢架大棚4000公顷),食用菌产量3万吨,新增林果面积3000公顷。新发展设施农业853.33公顷,其中日光温室274.2公顷、钢架大棚576.73公顷。
  一、主导产业
  1996年以后,张掖农业种植结构几经探索调整,至2015年,稳定形成草畜、林果、瓜菜、制种四大主导产业。
  (一)瓜菜产业 1996年,全区瓜菜种植面积9600公顷,产量41863.66千克。2015年,全市瓜菜(含黄花菜)种植面积2.88万公顷,建成千亩设施瓜菜示范点28个、百亩瓜菜示范点40个。甘州区建成以城郊梁家墩、新墩、长安、上秦4个乡镇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的1.34万公顷蔬菜基地。全市日光温室每座(0.5亩)收入1万元以上,钢架大棚每座(0.3亩)收入0.5万元以上,塑料小拱棚亩均收入0.8万元以上,种植设施瓜菜的农户年均收入0.8万~1.2万元,最高达5万元,人均收入5500元左右。全市共引进辣椒、豆角、茄子、西红柿、西瓜、南瓜、黄瓜、甘蓝等10大类200多个名优瓜菜新品种,示范面积3万公顷,应用无土栽培、臭氧杀菌、二氧化碳施肥、多茬高效栽培、沼气循环利用、无公害生产、集约化育苗、防雾滴耐化功能膜、高温闷棚等技术10项,推广面积5.3万公顷。
  2015年,全市有蔬菜加工企业34家。共建成大型瓜菜批发市场2处,中型瓜菜批发市场5处,瓜菜销售超市30家。组建100多支瓜菜运销队伍,设有89个小型瓜菜销售网点,日平均销售各类瓜菜1424吨,日成交额200万元左右。
  (二)种子产业 1996年,开始实施种子工程,制种面积为8200公顷,其中玉米制种2000公顷、其他农作物制繁种6200公顷。共引进、选育、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47个,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良种化。2001开始,玉米制种产业快速发展。
  2015年,全市各类农作物繁育制种面积8.03万公顷,其中玉米制种6.47万公顷、其他农作物繁育制种1.56万公顷。杂交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面积达100%,实现全覆盖。繁制的农作物种类30多种,品种(组合)达300多个。涉及6县(区)的54个乡镇、415个村、15.7万农户,占总农户数的62%。杂交玉米种子总产量平均达4.5亿千克,种子供应占全国大田玉米年用种量的40%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市级玉米制种基地,产值突破23亿元。
  (三)制种企业 1996年起,全区贯彻落实《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种子法》等法律法规。2000年,共有种子生产单位19家,其中国有种子公司6家、原良种场6家。2010年,全市种子生产经营企业84家,其中从事玉米杂交种生产的企业45家,非主要农作物生产经营企业39家。建成现代化农作物种子加工中心20个、种子加工线16条、籽粒烘干线28条、果穗烘干线21条,总投资超过10亿元,年加工能力达4亿千克以上。
  2015年,全市玉米种子企业由2013年的76家兼并重组减少到59家。其中外地集团企业投资的子公司21家、分公司2家,占39%;本地投资设立的法人企业36家,占61%。建成现代化农作物种子加工中心20个、果穗烘干线58条、籽粒烘干线60条、加工包装线35条,加工能力达5亿千克以上。在种子企业中,AAA+级企业9家,AAA级企业19家,AA级企业22家,A级企业1家。
  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前身为中种迪卡种子有限公司,系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与美国孟山都公司合资兴办的全国第一家经营玉米等大田作物种子的中外合资种子企业。1996年创建张掖分公司,是最早到张掖投资发展种子产业的外来企业。随着公司质量管理措施的逐项落实,种子质量不断提高,在农业部抽检中,合格率100%,质量居全国第四、全省第一。1996—2015年,中种集团张掖分公司制种面积由开始的200公顷发展到1.13万公顷,累计制种近4万公顷,共向制种农户兑付制种款7.6亿元。
  甘肃金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创办,是集选育、生产、经营为一体的民营科技企业。注册资金1.01亿元。公司有员工95人,其中科研人员28人,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人。建立稳定的良种繁育基地2000余公顷,具备年加工销售玉米种子2.5万吨的生产能力。在张掖建立科研基地18.67公顷,在国内东北、西北和黄淮海不同生态区建立15个育科测试站,占地面积23.2公顷,在海南建立南繁基地4.67公顷。年投入资金500万元,通过南繁北育开展玉米新品种选育工作。已选育出自主知识产权玉米新品种20个,分别通过甘肃、新疆、陕西等8省(市、区)的审定,并在适宜种植区域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达133.33多万公顷。先后完成国家级、省级科研和产业化项目12项,有9项科研成果获省市级奖励,在甘肃、陕西、吉林、宁夏、青海、新疆等地的玉米主产区建有自有品种销售网络、售后服务体系和产品追溯系统。
  张掖市丰乐种业有限公司 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06年9月,丰乐种业在张掖市注册成立独资子公司——张掖市丰乐种业有限公司。在甘州、临泽、高台3县(区)分别设有8个制种技术指导站,经营场地20多万平方米,办公区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水泥种子晒场70万平方米,标准化检验室100平方米。检验设备齐全,拥有种子加工设备29台套,年加工能力8000万千克。
  临泽屯绿源种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由临泽绿源种业与山西屯玉种业合资组建,注册资金3000万元。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行产、加、销、育、繁、推一体化经营,主营业务为玉米杂交种子。资产总值7365万元,在临泽县种子园区建有占地12.66万平方米的种子加工中心,有种子低温储藏库房8000平方米、省级标准化实验室以及种子晒场7万平方米。有1200吨/批(次)果穗烘干线1条、20吨/小时脱离生产线1条和加工能力达10吨/小时的种子烘干线2条,有974台(件)计量加工机械和配套的检验仪器设备。在临泽县境内有玉米杂交种标准化生产基地近2000公顷,累计带动3万多户制种农户经济收入显著提高,累计上缴税金1500余万元。2007年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所产种子连续18年经国家检验机关检验,质量体系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生产的玉米种子合格率、产品销售率、合同履约率均保持100%。先后被省种子管理站命名为“甘肃省种子质量信得过单位”,被省经贸厅命名为“甘肃省中小型企业千户百强工程优秀企业”,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质量万里行、质量大家行活动定点单位”。2009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同时被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单位”称号。连续10年被市种子协会评定为“重质量守信用AAA级企业”,连续3届被省消协评为“省推荐诚信单位”,生产的“屯玉”牌玉米杂交种被认定为甘肃省名牌产品。
  甘肃种业有限公司 集农作物种子生产、加工、销售、研发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6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兰白改革试验区创新型企业。公司有员工108人,专业技术人员70多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30人,大专以上学历占80%。在甘肃河西走廊建立有规模化玉米制种和对外蔬菜制种基地。年玉米制种2000公顷左右,生产玉米杂交种子约1300万千克;对国外蔬菜、花卉制种500亩,年出口制种约20吨,种子远销美国、瑞士、荷兰、印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省内设有委托经销处500多家,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年销售精量小袋包装种子2000吨左右,连续多年被甘肃省种子协会评为“诚信种子企业”。在甘肃省泾川县设泾川研发中心,试验用地近10公顷,在海南建有南繁基地3.33公顷,有5个玉米品种、3个油菜品种通过省级审定。在张掖市甘州区建立张掖分公司,占地面积10余公顷,配备了完善的加工、储藏、检验设备,拥有1000吨/(批)果穗烘干线2条、10吨/小时小袋产品加工线2条、出口蔬菜种子果实集中生产线1条、蔬菜种子加工线1条,具备年加工玉米种子2000万千克和5万千克出口蔬菜种子的能力。
  甘肃兴达种业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9年,注册资本3000万元,总资产808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446万元。是中国农业银行的“A”级信用等级企业。公司连续12年被评为张掖市种子生产重质量、守信用“AAA”级企业,连续5年被评为“AAA+”级企业。2006年被批准为“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8年被甘肃省种子协会评为“2006—2008年度甘肃省诚信种子企业”。2013年被评为“2011—2012年度甘肃省诚信种子企业”。建成200吨、500吨、1100吨的果穗烘干生产线3条,建成每小时烘干籽粒10吨的生产线3条,建成日分装240吨的小包装分装生产线1套。2003年成立科研开发部,有科研人员7人,共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14个,其中普通玉米品种12个、甜玉米新品种1个、糯玉米新品种1个。公司在海南、新疆、宁夏、陕西、内蒙古等地建立试验点。制种面积连续多年稳定在1333.33公顷左右,有4000多农户参与种植,种植农户每户增收2500多元,并带动了运输业、包装业、糠醛化工产业的发展。
  二、龙头企业
  1996年以后,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至2005年新建农产品加工企业11家,新增骨干龙头企业11家,累计达116家,新增加工能力7万吨,累计达250万吨。评选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有8家进入省级行列,2家跻身国家级行列。以草原兴发等为代表的草畜产品加工龙头群体13家,形成35万吨草和90万头(只)牛羊的加工转化能力,畜产品加工率达30%以上;以中种、金源等为代表的种子加工龙头群体31家,形成50万吨种子加工能力,加工率达100%;以甘绿脱水菜、祁连葡萄酒等为代表的果品蔬菜加工龙头群体26家,形成蔬菜加工能力15万吨,蔬菜加工转化率和分级分类包装率分别达30%和40%以上;以金龙马铃薯、瑞源麦芽厂等为代表的轻工原料加工龙头群体35家,形成加工转化能力60万吨,加工转化率达40%。
  至2015年,全市建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594家,带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0%。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56家,其中产值上亿元的18家,1000万元以上164家,100万元以上238家,初步形成种子、瓜菜、食用菌、脱水蔬菜、马铃薯、番茄酱加工六大类龙头企业群体。市级以上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16家,其中:高台中化番茄制品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张掖市有年金龙马铃薯雪花全粉食品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被认定为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甘州区被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甘肃省银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甘绿脱水蔬菜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临泽天森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山丹马场丹马油脂有限责任公司、张掖市华瑞麦芽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临泽分公司、张掖市四通蔬菜脱水有限责任公司、甘肃金源种业开发有限公司等26家为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
  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1996年以后,以基层供销社为依托,涌现出一批科学理财、民主管理、效益共享的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生产经营的品种有粮、棉、油、鸡、猪、羊、牛、鱼、瓜、果、苗木、菜、菌、花卉、马铃薯、中药材和特色产品等28个门类近100个品种。2005年,国务院颁布《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条例》,开始兴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至2015年底,全市建成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7000多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5554个,带动农户17.5万户,占全市总农户的63%。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作用,形成一批养殖村、果树(葡萄)村、蔬菜村、药材村等专业村。其中建成市级合作示范社147家,省级示范社64家,国家级示范社17家,有8个合作社被授予“全省百强合作社”。合作社拥有注册商标46个,获得专利技术1项,实施生产质量标准的合作社305个,拥有使用农产品质量认证48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41个。甘州区杰灵养鸡专业合作社“訾家寨”商标获全省著名商标称号。花寨小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金花寨”小米获甘肃金奖农产品和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肃南县飞天刺绣合作社的刺绣手包获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活动产品创意银奖。
  第五节 农村能源建设
  一、节柴省煤改灶、改炕
  1996—2003年,全市农村能源建设总投资1148.85万元。建成太阳灶1412台,太阳能硅电池248户,省柴节煤5000户,节能炕7200铺,太阳能热水器7529.2平方米,塑料大棚47.33公顷,暖棚畜舍1510间,太阳能暖房18户2540平方米。至2015年底,累计建设节柴省煤灶13.04万户,推广太阳能灶12.03万台,节能炕15.28万铺,太阳能热水器7.87万台,户用太阳能房23.61万平方米。节能炉使用户5.84万户。
  二、沼气池建设
  1996—2003年,全市共建“四位一体”沼气池4235个。2006年,农业部、国家发改委下达农村户用沼气国债项目17760户,总投资6216万元。至2010年底,60个乡镇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66360户,占全市适宜建沼气池10万户的60%以上;建成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网点401处,平均每165户有1处服务网点。建成养殖小区沼气联户工程4处,大中型沼气工程3处,秸秆气化站2座。争取中央国债投资10061.97万元,省财政补助资金78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245.04万元,群众自筹16312.38万元。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快速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综合效益明显。
  2011年以后,加快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至2015年,累计建成户用沼气6.9万户,总投资2.73亿元;建设乡村服务网点429个,总投资2307.7万元,县级服务站4处;建成养殖小区联户沼气工程8个,大中型沼气发电项目7个,集中供气项目3个。争取特大型生物天然气及有机肥生态循环利用项目1处,实施大型沼气工程,提高了粪便利用率,并形成“粪便(秸秆)—有机肥(沼渣、沼液)—有机食品(有机水果、有机蔬菜)”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第六节 农村经营管理
  1996年以后,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制度》,以县(区)为单位实现会计账簿、收付款凭据、记账方法“三统一”。每年农业、民政、纠风办组成检查组,开展财务检查。各级农业部门加强规范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度的管理,配合财政部门开展转移支付资金、惠农政策资金检查,确保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2000年,按照省委《关于开展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实行四权不变的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度。至2003年,全市913个村的账务全部移交乡(镇)经管站,实行委托代管。
  2011年10月,农村开展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清产核资,至2012年6月底,6县(区)、60个乡镇、834个村全面完成“三资”清产核资。共清出资金资产21.9亿元,其中货币资金2.21亿元,固定资产16.5亿元。清出资源189.19万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169.63万公顷(耕地20.23万公顷、园地2000公顷、林地6.12万公顷、牧草地140.93万公顷),其他2.14万公顷;建设用地4.993万公顷(居民宅基地2.92万公顷、村办公用地1466.7公顷、公益事业用地1933.3公顷、交通用地6933.4公顷、其他用地1.04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4.57万公顷,开发经营资源26.01万公顷。村级债务3.42亿元,村级债权1.17亿元。
  至2015年,全市60个乡镇农村委托代理会计制度运转正常,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规范。人员由过去的144人增加到212人。乡镇、村开通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平台,实现全覆盖。高台、临泽两县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

知识出处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张掖地区志》续志,上限为1996年,下限为2015年。本志遵循事以类聚原则,分篇、章、节、目(子目)层级,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全志由序言、凡例、大事记、概述、专志等组成分七个篇章,以述、记、志、传、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