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城市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129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城市建设
分类号: F299.27
页数: 7
页码: 283-289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96-2015年张掖市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建设、公用事业建设的情况概况。
关键词: 张掖市 经济管理 城乡建设

内容

1996—2003年,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县(区)城市规划面积达10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达43.62平方千米,城镇化水平达31.1%。2004—2005年,通过修编完善城市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建设,城镇化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共完成投资14.6亿元,完成项目121个,城镇化水平达33%。2006年开工建设项目79项,完成投资6.47亿元,新增城镇人口1.29万人,城镇水平达34.5%。2007—2008年继续加快道路建设,突出设施配套,共开工建设项目164项,总投资20.8亿元,城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绩。2010年,开工建设项目262项,完成投资49.56亿元。2011—2012年,实施城镇化项目246项,投资61.12亿元。2013—2014年,围绕培育宜居宜游首位产业,建设宜居宜游生态城市,完成投资66.56亿元,实施建设项目227项。2015年,市区城市建设管理权属划分,分别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规划局、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和甘州区分管。
  一、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道路建设、供水、供热、燃气、给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绿化工程、城市亮化工程等。
  (一)道路建设 1996—2003年各县(市)新建、拓建、改建城市道路呈逐年上升趋势。
  2004—2005年,新建道路5条,投资10772.32万元。拓建道路7条,投资2858.83万元。其中重点工程有南环路向西延伸段、劳动南街、民主东街、GZ45南出入城道路、西来寺巷等。2006年市区新建、拓建金张掖大道南段、北段、县府街向南延伸段、新建街向南延伸段等7条道路,总长10.76千米,总投资2.6亿元。各县城道路建设共投资1037.52万元,拓改建设主次干道12条13.02千米。2007—2008年,市区先后新建拓改建东入城口、东沙湾巷、民主巷、北水池街、北水桥街、羊头巷等26条,总长度17.21千米,投资20.89亿元。2009年完成东环路芦苇池栈道、东环路改造、民主东街、青年东街等拓改建工程,投资3367.91万元。2010年完成拓改建道路18条36.7千米。2011—2012年,完成马神庙街、北环路、大衙门街、青西街、水厂街等改造维修工程,完成滨河新区大成学校北侧道路,环大成学校前广场道路、居延路等工程,总投资1.5888亿元。2013—2014年,共拓改建道路83条,长82.6千米,总投资6.61亿元。2015年,建成通车城市道路401.26千米,其中快速路66.4千米、主干路148千米、次干路132.44千米、支路31.62千米、街坊路5.3千米、境内公路17.5千米,道路面积977.71万平方米,其中车行道面积808.64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169.07万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1.57平方米。
  (二)供水 1996年,市区有自来水厂1座,即第一水厂,日供水能力2万立方米,后改建为供水加压泵站。1997年利用加拿大政府混合贷款,新建日供水能力8万吨的第二水厂,形成日供水能力8万立方米的城市公共供水系统,配套安装给水、排水管网各130千米。2012年底开工建设第三水厂,日供水能力8万立方米。一期工程(4万立方米)于2012年底开工建设。2015年10月竣工投入运行。截至2015年,全市有城镇供水厂8座,配套建设供水管道约610千米,日供水能力17.06万立方米,有城镇供水企业6家,从业人员397人,供水人口45.1万人。
  (三)供热 1996—2003年,各县城建设集中供热点52处,关闭小锅炉189个,集中供热面积210万平方米。1998年建设城区集中供热工程。由市恒达热力燃气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经营和管理,占地面积5.19公顷,总投资14122万元。集中供热工程采用水水交换先进供热工艺,通过17座热力供应站把热能输送到千家万户。2004年工程建成并开始部分区城联片供暖。各县(区)城镇冬季供暖方式主要有集中供热、分散燃煤锅炉供热、地源热泵新技术供热、电采暖、燃气壁挂炉分户采暖等。2015年城区采暖建筑面积约1694.7万平方米,其中市区828.2万平方米。
  (四)燃气 市区天然气利用工程于2010年8月开工建设,近期设计供气规模0.75亿标方/年,远期设计供气规模1.75亿标方/年,项目概算总投资1.05亿。至2015年,累计投运中压管网90.4千米(含小区庭院中压管道)、投运小区庭院低压管道87千米,投运阀井388座,已置换通气居民小区162个,通气点火居民用户4.6万户,投运公服用户92户(其中锅炉用户18户),转供CNG加气站2户、小型工业用户1户。
  城镇有石油液化气站19个,其中甘州区10个、临泽县2个、高台县2个、山丹县2个、民乐县2个、肃南县1个,储气能力1262吨。2014年销售气量6462吨。
  (五)给排水管网 截至2015年有供水管道长度610千米,其中甘州区207.1千米、临泽县45.5千米、高台县81.7千米、山丹县77.5千米、民乐县170.2千米、肃南县28.6千米。
  2014年有配套污水管网411.2千米,其中甘州区284.7千米、临泽县18千米、高台县30.5千米、山丹县25千米、民乐县29.86千米、肃南县23.13千米。
  (六)污水处理 2000年启动建设日处理污水6万吨的污水处理厂(2002年开工),厂址位于张掖市工业园区2号区兰新铁路西南侧,占地面积147亩,工程概算投资10626万元,项目总体规模8万吨。一期工程日处理4万吨,配套污水管网30.05千米、尾水排方渠4千米。工程采用改良型氧化沟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后排放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污水处理采用脱水工艺,脱水活污泥可作农林肥料。2014年,污水处理率达88.12%。2015年,建成投入运行污水处理厂6座,设计日处理污水7.65万吨,其中甘州区4万吨、临泽县0.8万吨、高台县0.6万吨、山丹县0.75万吨、民乐县1.2万吨、肃南县0.3万吨。
  (七)垃圾处理 2015年,市县有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场6座,设计总库容252.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31.8万立方米。其中市区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厂设计总库容量103.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02.3万立方米,2006年2月开工建设,2007年11月投入使用,
  2008年经省建设厅检查评定达到无害化处理Ⅱ级标准。至2014年底,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
  (八)绿化工程 各县城重视绿化工作,至2007年底县城绿化覆盖率达27.9%之后市政府事权划分,城市绿化工作交市园林局管理。
  2008年后,注重把自然生态景观与城市建设融为一体,把湿地保护与城市绿化紧密结合,突出地方特色和原生态特色,巧做水文章,显山、露水、见林,构建点线面、乔灌草相结合的园林绿地生态景观系统,至2014年底,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1.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7.22平方米。
  (九)城市亮化工程 至2014年底,道路照明灯22752盏,安装路灯道路长度260.3千米,照明总用电量1283万千瓦时,照明装灯总功率3520千瓦。
  二、住房建设
  (一)城市住房 1996—2003年,城市新建住宅面积达484.7万平方米,提供成套住宅82589套,总造价26.69亿元。人均居住面积24.3平方米,住宅成套率78%。建成张掖新乐、金安苑、宝迪,高台县安居,临泽县乐民,民乐县北苑、东圃,山丹县城北等不同风格的住宅小区。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发展43家,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2003年后,城市住房交由市房管局管理。
  (二)农村住房
  1.农村小康住宅楼建设 2009年以后,围绕构建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组成的特色城镇化体系,抢抓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机遇,以多层住宅楼、两层住宅、集中连片平房、生态移民定居、原地拆旧建新5种模式推动农村危房改造,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加快村镇建设步伐。至2014年,累计建成小康住宅楼1719幢,共计56274户,建筑面积619万平方米。
  2.危房改造 农村危房改造始于2009年,危房改造的补助对象重点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中央补助标准为每户平均7500元,在此基础上对贫困地区每户增加1000元补助,对陆地边境县边境一线贫困农户、建筑节能示范户每户增加2500元补助。2009年,省上安排农村危旧房改造22813户,完成26720户,超计划3907户。之后每年下达农村危旧房改造指标。至2014年底,改造完成12.5万户。
  三、公用事业建设
  (一)办公房屋 至2014年底,共建成办公房屋389.96万平方米,总价30.97亿元。其中办公用房225.83万平方米,总价16.46亿元;业务用房106.41万平方米,总价10.41亿元;其他附属用房57.73万平方米,总价4.09亿元。在总面积中,2014年建成办公房屋72.04万平方米,总价7.14亿元。其中办公用房39.78万平方米,总价
  3.49亿元;业务用房16.20万平方米,总价2.31亿元;其他附属用房16.06万平方米,总价1.28亿元。
  (二)教学设施
  1.中小学和幼儿园基础设施 1996—2015年,中小学和幼儿园建成校舍建筑面积2282173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1091720平方米,占总数的47.8%;行政办公用房204081平方米,占8.9%;生活用房814397平方米,占35.7%;其他用房171975平方米,占7.5%。
  2.大中专学校基础设施 山丹培黎学校建设占地7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张掖市体育运动学校建设占地5164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909平方米。河西学院建设占地266.6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8.4万平方米。
  (三)医疗设施
  1996年以后,市直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条件不断完善,为患者提供方便适用的医疗条件。
  (四)车站
  1.汽车站 2015年,市区有一、二级客运站3个,县、区主要客运站9个。
  张掖汽车东站 按一级站标准建设,占地面积20957.86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484.57平方米,站房面积2552.94平方米,停车场面积7003.29平方米。设计旅客日发送量6000人次,日均旅客发送量6200人次。
  张掖汽车南站(公交公司) 按二级站标准建设,占地面积21392.69平方米,其中候车室占地面积12176平方米,站前广场600平方米,停车场8338.64平方米,站房面积278.05平方米,日发客运量3000人次。
  张掖汽车西站 按一级站标准建设,占地面积11658.540平方米,其中站房面积6374平方米,停车场面积8030平方米,设计旅客日发送量10000人次,日均旅客发送量6000人次。
  2.火车站 2014年,建成客运高铁火车站5个,分别是兰新高铁张掖西站、民乐站、临泽南站、高台南站、山丹马场站。建成客运货运火车站4个,分别是山丹火车站、张掖火车站、临泽火车站、高台火车站。
  张掖高铁西站 位于张掖市西南部,设计近期旅客发送量280万人/年,远期390万人/年;近期旅客发送量9000人/日,远期15000人/日。
  张掖火车站 始建于1955年,经过数次扩建和整修成为兰新线上二等站。主楼设计5600平方米。2011年整修候车大厅、站前9600平方米广场及地坪、路灯、给排水等设施,同时修建张火公路扩宽工程。
  (五)批发市场 2015年,有各类批发市场(企业)91处,主要经营蔬菜、水果、粮油及农副产品生产资料等。其中大型蔬菜批发市场2处,即张掖市南关蔬菜批发市场和高台景隆蔬菜批发市场,主要经营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建筑经营面积11.93万平方米,年经营额1.2亿元。中、小型定点批发、销售网点89家,建筑经营面积527.6万平方米。
  (六)文博馆舍 2015年,有文博馆舍27家,其中博物馆12家、文化馆8家、图书馆6家、美术馆1家。张掖市博物馆2010年8月建成,占地面积4138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展厅面积7250平方米。张掖市湿地博物馆2013年建成,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700平方米,展厅面积5500平方米。
  (七)旧城改造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1996—2015年,制定《张掖市加快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及重点文物大遗址保护工程实施方案》,按照政府主导、科学保护、配套建设、依法实施、保障优先的原则,以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打造宜居宜游生态城市,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为目标,逐步实施历史文化街区整治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重点地段改造、重点文物和大遗址保护工程、市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4个方面的项目,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程建设。对老城区西来寺巷片区、木塔周围片区等11个片区进行摸底调查,编制完成片区设计方案和改造方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以配套完善老城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老城区,促进城市协调发展为重点,加大供水、供气、供热、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及截污管网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实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三水厂建设工程、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天然气利用工程、道路改造维修工程、环卫设施配套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建成区面积43平方千米,城镇人口22.7万人,供水普及率100%,污水处理率87%,燃气普及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绿化覆盖率33.9%。

知识出处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张掖地区志》续志,上限为1996年,下限为2015年。本志遵循事以类聚原则,分篇、章、节、目(子目)层级,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全志由序言、凡例、大事记、概述、专志等组成分七个篇章,以述、记、志、传、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