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构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120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构造
分类号: P56.42
页数: 3
页码: 119-121
摘要: 本节记述了甘肃省张掖市境内地质构造的情况,包括褶皱、断层两方面内容。
关键词: 构造 地质 张掖市

内容

境内南北分属两个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北部以前震旦系片岩、片麻岩、白云质大理岩、石英岩为基底的震旦系及其之后沉积地层为盖层的中朝地台阿拉善台块;南部和中部为昆仑—秦岭地槽褶皱系的北祁连褶皱带和走廊过渡带,在屡次构造运动影响下形成一系列地向斜、地背斜及断裂构造和断陷盆地。特别是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使祁连山、龙首山、大黄山、榆木山急剧上升,成为年轻的中华式高大险峻山体及山前沉降剧烈的断陷盆地。在区域地质构造格局控制下,南部和北部地层岩性、变质作用和岩浆侵入及矿产分布差异较大,褶皱、断裂和新构造运动特征也不同。
  一、褶皱
  境内地层经受前加里东期、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山期6次主要褶皱构造运动,形成复杂的地向斜、地背斜和短轴背斜、短轴向斜。
  (一)北祁连褶皱带肃南褶皱束 位于境内南部,南侧以深断裂与祁连中间隆起带相邻,北侧至祁连山山前深断裂带,由数条地向斜及地背斜组成。这些褶皱构造主要发育在古生界及中新生界中,褶皱轴走向以北西方向为主,两翼不对称,向南东和北西方向延伸,有时被走向为北东至南西方向的断裂构造错断。自南而北主要褶皱有:
  1.托勒山地背斜 分布在托勒山一带,呈北东南西向展布。由前长城系变质岩构成褶皱轴部,两翼倾角为60°~80°。
  2.祁青—分水梁地向斜 分布在珠龙关河及黑河上游一带,褶皱轴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由白垩系、侏罗系、石炭系构成地向斜轴部,往往形成负地形,两翼倾角20°~40°
  3.素珠链峰—柴达诺山地背斜 分布在祁连山主峰及其以东地区,由前长城系深变质岩及寒武系浅变质岩构成地背斜轴部,背斜轴走向为南东北西向,其间扭动后呈近东西向,两翼紧密,倾角70°~80°。
  4.青山—白泉门地向斜 分布在祁连山北坡,自青山经白泉门向东延伸240千米。由白垩系、三叠系及石炭系构成地向斜轴部。地向斜呈北西南东延伸,两翼不对称,南翼缓,倾角38。左右,北翼陡,倾角70。左右。
  5.鞑子梁—老君山地背斜 分布在鞑子梁—呼拉海达坂—老君山一线。由寒武系及志留系组成地背斜轴部,走向为北西南东,断续延伸220千米,两翼较缓,倾角10°~30°。
  (二)走廊过渡带 位于境内中部,北侧以龙首山山前深大断裂为界,南抵祁连山山前深断裂。其间发育有一系列短轴背斜和短轴向斜,主要有:
  1.榆木山复式背斜 分布在榆木山一带,由紧密相连的2条背斜及1条向斜组成,由奥陶系及志留系组成复背斜主体。褶皱轴走向为北西—南东,两翼倾角50°~80°。
  2.牛毛山复式背斜 分布在东牛毛、西牛毛山及白羊沟地区,由5条背斜、4条向斜构成。褶皱轴延伸方向为南东—北西。由奥陶系、志留系构成褶皱主体,两翼不对称,倾角50°~80°。
  3.大黄山复式背斜 分布在大黄山一带,由2条向斜和1条背斜构成,由寒武系变质岩组成复背斜主体。褶皱轴走向为北西—南东,延长11~15千米,两翼开阔、对称,倾角60°~70°。
  4.吴宁寨背斜 位于山丹县吴宁寨以西地区,由白垩系砂岩、砂质泥岩构成褶皱主体。背斜轴延伸方向为北西—南东,两翼对称,倾角35°~40°。
  5.平坡向斜 位于山丹县平坡一带,由2条背斜、1条向斜组成。向斜由寒武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组成褶皱主体。褶皱为短轴状,轴部向北西方向延伸,两翼平缓,倾角一般为20°~35°。
  6.新坝—皂矾沟向斜 位于榆木山以南至祁连山山前地区,由第四系中更新统、上更新统组成向斜轴部,第四系下更新统及第三系疏勒河组构成向斜两翼。向斜轴走向为北西—南东,两翼基本对称,倾角30°~50°。轴部平缓,向东南方向倾没。
  (三)阿拉善台块 位于境内北部的龙首山及合黎山地区。龙首山地区发育有1条复向斜,合黎山地区发育有20余条短轴褶皱。
  1.龙首山复向斜位于龙首山地区,其南侧以山前深大断裂为界,北面以山前中、新生界凹陷为界,呈南东—北西向延伸。复向斜由下石炭统的变质砂岩、板岩、千枚岩和中上石炭统的结晶灰岩等组成,两翼陡,倾角60°~75°。
  合黎山地区的短轴褶皱发育在前震旦系、震旦系变质岩及白垩系沉积岩中。褶皱轴走向以北西或北北西方向为主,北东走向为数极少,且多集中于七坝泉一带。
  2.金塔南山背斜 位于双井子北11千米,背斜轴部和两翼均系白垩系砖红色沙砾岩和砂质泥岩。背斜轴走向为北东和北东东方向延伸,呈弧形向北西凸出,两翼倾角10°~25°。
  3.石板墩向斜 位于高台盐池北15千米,由白垩系砂岩、泥质粉砂岩构成。向斜轴近东西方向延伸,两翼倾角20°~30°。
  4.慕少梁向斜 位于慕少梁一带,由白垩系砂岩、粉砂岩组成。向斜呈东西方向延伸,长17千米左右,两翼倾角35°~40°。
  5.金洞子山背斜 位于金洞子山一带,背斜由前震旦系石英片岩和片麻岩组成。背斜轴呈北西方向延伸,两翼倾角50°~55°。
  6.七坝泉向斜 位于七坝泉萤石矿一带,由震旦系石英片岩和石英砂岩组成。向斜轴呈北北东—南南西展布,两翼倾角60°~70°。
  二、断层
  本市区域构造有北祁连北缘深断裂、走廊过渡带断裂、龙首山深大断裂。主要深断裂有:
  (一)北祁连北缘深断裂 沿走廊南山、冷龙岭北麓展布,属压性断裂。断裂带形成于中寒武世,构成北祁连优地槽与走廊冒地槽的分界。北祁连褶皱沿该断裂向走廊过渡带仰冲。沿断裂带有少量基性、超基性岩零星分布。
  (二)走廊南山北坡深断裂 西起寺台子北,经石居里、青羊岭、冷龙岭向东延伸,形成于早奥陶世初期,属张性断裂。沿断裂带发育下—中奥陶统的火山硅质岩建造,并有加里东晚期基性、超基性岩侵入,组成蛇绿岩套。
  (三)黑河深断裂 沿朱龙关河一线发育,形成于中寒武世早期,北祁连优地槽的寒武纪地向斜即沿该断裂发育形成,属张性断裂。沿断裂带发育了寒武系和下奥陶的火山硅质岩建造,并发育基性、超基性岩。
  (四)讨赖山深断裂 沿讨赖山展布,到玉石沟、川刺沟一带。沿断裂带分布有长城系朱龙关群火山硅质岩建造,并有超基性岩体侵入。断裂带活动始于晚元古代,震旦系时一度闭合,到早古生代又重新活动。
  (五)北祁连南缘深断裂 形成于下奥陶统,构成北祁连优地槽与中祁连隆起带的突变式分界线。由于该断裂带与黑河深断裂、讨赖山深断裂的联合作用,在北祁连地槽南部形成一条堑壕式裂陷带,控制了下奥陶统火山硅质岩建造的发育。
  (六)走廊过渡带断裂 北邻华北地台阿拉善台隆起南缘的龙首山拱断束。次一级构造为甘泉南向斜和大黄山背斜,其褶皱自西向东由340。渐变为310°,它控制了侵入岩和断裂构造的空间变化和走向变化。主要有前窑—瞭高山隆起、平坡复向斜褶皱带。
  在该带中有前窑、平坡、庙底、老窑等煤矿产出;断裂有曹家口子—小柳沟走向逆断层,长15千米。沿断裂有曹家口子蚀变岩型金矿、小柳沟铅锌矿分布。
  (七)龙首山深大断裂 分布在龙首山南北两侧,属逆冲断层。以走向北西西向为主,次为北北西向及少量的北北东向断裂。沿断裂破碎带混合岩化发育,褐铁矿化较普遍,有热液型的铁矿(化)点。

知识出处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张掖地区志》续志,上限为1996年,下限为2015年。本志遵循事以类聚原则,分篇、章、节、目(子目)层级,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全志由序言、凡例、大事记、概述、专志等组成分七个篇章,以述、记、志、传、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