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1995年以前划定的行政界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119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1995年以前划定的行政界线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2
页码: 89-90
摘要: 本节记述了甘肃省张掖地区1995年以前划定的行政界线,包括张掖地区与青海省毗邻县行政界线、张掖地区与内蒙古毗邻县(旗)行政界线、张掖地区与省内毗邻地、市行政界线几方面内容。
关键词: 界线 区划 张掖市

内容

一、张掖地区与青海省毗邻县行政界线
  甘肃省与青海省边界线执行以1954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为准。在实施中引起两方矛盾,中央责成甘、青两省协商解决。1959年6月15日达成《甘肃、青海两省边界问题的协议》,1960年1月6日达成贯彻执行上述协议的《具体方案》,协议和具体方案均报经中共中央审查同意。方案划定: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青海省祁连县界线 西起七个达坂,经过六个达坂、乌兰达坞、五个山分水岭,再由五个山北麓的繁荣沟(东面是五个山沟,西面是且阿沟即乌兰达坞沟),沿繁荣沟河床过托勒河,顺二只哈拉河床经二只哈拉沟上北山,沿北山分水岭向东,经龙孔达坂再向北到洪水梁。经黑河脑子的分水岭,向东经过羊毛达坂(即红双叉大梁)、麦龙达坂、顺雪水达坂的分水岭,经虎寺台村南,到甘州河,再顺甘州河接草达坂,从草达坂顺酥油达坂的分水岭,向东南到寸木头顶。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区)和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界线 仍以1954年1月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的两省省界为准。为了照顾门源县放牧,确定从省界以北门源县的放牧线到省界之间划一条等分线。这条线西起兰腰沟口的煤窑山以南2.5千米处,向东南到平羌沟的下三岔,经过大红山顶,到草达坂以南的柳梢坡,向东到宁昌河(以南距仙米牙合13千米,东北距骆驼河与宁昌河会合处20千米之处为定界点),顺宁昌河向北到与骆驼河会合处,沿骆驼河向东南到二直沟,再沿二直沟到沟脑。线以北由肃南放牧,以南为门源放牧。从二直沟到古古拉脑的东海(即白格达海)的省界线以1954年1月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的省界为准。为了照顾天祝县的放牧,天祝包括现在皇城区铧尖乡的部分在省界以西以南放牧的地区一律维持现状。
  二、张掖地区与内蒙古毗邻县(旗)行政界线
  1964年8月5日,甘肃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各自派出代表团,在呼和浩特市进行边界协商,达成《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同甘肃省山丹、张掖、高台县划分行政界线的协议》。
  阿拉善右旗同山丹县行政界线 从青羊口起,经转折点到石井口(巴音胡都格)达红垭腰顶,各点之间以直线划分,从红垭腰顶经赤山到独峰顶以分水岭为界。由此接1953年协议线的包代圈、包代河、路布家、俄界斯、黑水沟、青井子到沙嘴子。由此经夹山梁到趄坡墩,接1953年线,经松洼沟、金沟门、马莲沟(即教场墩)、毛草沟到直沟门,以上20处为旗、县的主要分界点。具体点位:青羊口点在从沟口向北数第二井与第五井之间;转折点从纳林沟与七个井沟汇合处向石井口(巴音胡都格)画一条方向线,点在此县的从东南到西北的1/3处;石井口点在井西南立有界碑处;红垭腰点在石井口以西标高2823米处;赤山点在海拔2921米处;独峰顶在海拔2939米处,夹山梁点在有破碑处;石井口、路布家、俄界斯、黑水沟、青井子、直沟门属阿拉善右旗,包代圈、沙嘴子、大湖、夹山梁属山丹县。
  阿拉善右旗同张掖县行政界线 由直沟门起,经米汤沟、闸子沟直线到石井子井南半华里处,再折向石井子西北(石井子向大泉墩方向2华里处),向北直线到上一棵树居民点,过居民点入中沙河,顺河北上经转嘴,穿过白乱山,向正北直达天水河,顺天水河向西,到红扎儿正南为界点,向北直达红扎儿。这条线以西、以南归张掖县,以东、以北归阿拉善右旗。以上共11处旗、县的主要分界点,其中米汤沟点与闸子沟点均以1960年双方认定的不同点的正中间为界点,上一棵树即是有2户人家、9间住房、10余亩地之处。张掖县在石井子的耕地,井东者不再耕种,井西、线东之内的耕地仍归张掖县继续耕种,但须筑起土墙,以防牲畜践踏。
  阿拉善右旗同高台县行政界线 从芦泉墩起,经漫沙泉、枸杞泉、庙台子向西北直达红头山东头(即1503.0高程点),再沿红头山北麓向西达喇嘛墩。以上6处中芦泉墩(包括泉)、漫沙泉、枸杞泉、庙台子各点属高台县,喇嘛墩点在井子以南约1千米处。
  阿拉善右旗同临泽县行政界线 (1965年2月8日《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同甘肃省武威、张掖、酒泉专区有关旗、县行政界线问题的座谈纪要》确定)由红扎尔起沿狼湾山南麓到狼湾山井(扎木乎都克),再由狼湾山井直线经石峰山,卷毛井(召木井)、当中井到卧牛山,西接芦泉墩高台县界点。狼湾山井双方使用,石峰山井归临泽,卷毛井、当中井归右旗。
  三、张掖地区与省内毗邻地、市行政界线
  1979年2月18日和11月17日,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就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区与武威地区的武威县、永昌县,酒泉地区的玉门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界线作出决定。
  1986年4月15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同意1985年12月27日《关于解决山丹县与永昌县自大青羊口至大干沟接壤段行政界线和草山争议问题会议纪要》,对山丹县与金昌市永昌县行政区域界限作出决定。
  四、张掖地区内县(市)行政界线
  1989—1991年,区内全面开展勘定县级行政区域界线的工作,把原有的习惯线、争议线勘定为法定线。勘定县级界线10条,长850千米,埋设界桩98个。1991年9月
  28日,张掖地区行政公署下发105号文件《关于勘定县市行政区域界线的决定》,将所勘定的县(市)行政区域界线颁行各县、市遵守。

知识出处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张掖地区志》续志,上限为1996年,下限为2015年。本志遵循事以类聚原则,分篇、章、节、目(子目)层级,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全志由序言、凡例、大事记、概述、专志等组成分七个篇章,以述、记、志、传、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