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生活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1163
颗粒名称: 第六章 生活习俗
分类号: K892.1
页数: 23
页码: 708-730
摘要: 本章记述甘州区生活习俗概括了传统节日习俗、日常生活习俗。
关键词: 甘州区 社会生活 生活习俗

内容

第一节 传统节日习俗
  春节 春节又称“过年”,是一年当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进腊月(指阴历十二月),家家户户开始忙活,置办年货,过年的气氛日渐变浓。要备齐肉、菜、面、烟、酒、糖、茶、水果等饮食;买节日礼品,门神对联,年画衣装。到腊月初八(俗称腊八),各家吃素饭,称“腊八饭”,即把家中五谷杂粮各取少许煮熟,面食做成各种形状与豆类煮在一起,意为打扫陈粮,迎接丰收。之后家家户户彻底将屋内屋外、街道畜舍全部打扫干净。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宰猪杀羊,送灶神上天。悬挂灯笼,燃放鞭炮。腊月三十又称除夕,各家各户贴对联、门神、五色角门、窗花等,夜幕降临,全家同吃灌仓饭,以示年丰足食,饭后全家守岁,到子夜时分,鸣放鞭炮,迎接灶神回家,长辈给小孩发“压岁钱”,希望孩子来年平安幸福,远离晦气。正月初一至初三为过年。初一,东方亮时开门放爆竹。男女老少着新衣,从长辈开始依次拜年问好,以祝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有些乡村初三后要向年前去逝者上新坟。2000年后,新年之际利用手机向远方的亲朋好友拜年问好。初二开始,女婿给岳父岳母拜年。初三,走亲访友,打秋千、看社戏、看电影、玩游戏等至正月十四。旧俗过年三天,不得上房,不得生食,不得使用针线。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观灯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传统佳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农田精耕细作期间,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以前的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大多农户在正月初一至初三过完年后即开始拉粪土、收拾地等,对过元宵节的习俗较淡。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家过年都以元宵节过完为春节结束。元宵节从正月十四开始,城镇集中布灯唱戏、跳社火、荡秋千等各种文化活动,至正月十六后结束。其间,城区大型企业在十五晚上燃放烟花,以贺新岁,盼来年红红火火,开年大吉。
  正月二十 农家烫食煎饼,民间寓意纪念女娲补天和补住家里的欠款漏洞,望来年丰衣足食。
  二月二 农家俗称“龙抬头”。这一天用油炸面蛋子或鸡蛋,祭奠龙王、土地神,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同时,大人、小孩要在这天理发,亦寓二月二“龙抬头”之意。老人留须,称为“龙须子”。
  惊蛰 二十四节气之一。从此日开始,春雷鸣动,冬眠昆虫苏醒,万籁兴发。旧时农村要给耕牛灌清油,意为给牛清肺,养足气力,准备春耕。清明节这一天为“春祭日”,家家户户上坟扫墓,给先祖烧纸钱,祭祀先祖。迁移祖坟一般也选在清明节进行。
  端阳节 本地民间传说,夏日阳正,散落阴间的幽魂落魄者无处藏身,要路过人间另寻归宿。故人们要“避邪”。端阳节流行家家插柳避邪,吃粽子,用狗毛与五色丝绳合并拴在小孩手腕、脚腕,并佩戴荷包、布老虎,插艾枝。这些习俗都含有祛病除邪之意。后来,端阳节俗中又增加了悼念屈原的寓意。家家户户吃年糕、粽子。
  七月七 相传这天为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日,旧时,七月七之夜,姑娘、媳妇对月比赛穿针,传说先穿好针的姑娘配佳婿、媳妇生儿子。如今七月七被青年人誉为传统的“东方情人节”。相传七月七还是主宰文运的魁星生日,旧时人们在七月七这天祭拜魁星,以求家道文运昌盛、辈出科举才子。
  七月十五 又叫“中元节”,俗称“鬼节”,佛教称盂兰盆节。各家蒸包子吃,家家上坟祭祖。佛道寺观举行法会,超度亡灵。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因居三秋之中而得名。又称为“团圆节”。一般说外出者要回家吃团圆饭,合家欢聚。各家用白面烙、蒸形状各异的食品,但必烙30厘米左右的大饼,摆向月亮谓之“拜月”。旧时富家大户在自家楼台亭榭中赏月,琴瑟铿锵至晓不绝。一般平民只以登高先睹月色为快,都各有所期所盼。男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面如皎月。张掖民间中秋习俗流传已久,也越来越丰富多彩。逐步摆脱了崇拜月神神灵的迷信古俗,取而代之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家人团圆的心愿。中秋当夜,在庭院中或楼房阳台置小桌,将月饼、水果及酒置于桌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赏月、吃瓜果、饮酒、谈论今年的丰收和秋冬之事,看着电视上的中秋晚会不亦乐乎。
  九月九 又称“重阳节”。旧时,这一天民间有登高饮菊酒、妇女带茱萸以求避邪之俗。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云“岁月往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为此,九月九被称之为重阳节,如今被定为“老人节”。
  十月初一 为“冬祭节”。民间在十月初一这天要烧纸钱,意为给祖先送去买寒衣的冥钱。农家吃麻腐包子。
  第二节 日常生活习俗
  婚姻习俗 甘州本地婚俗自古礼节程序复杂,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婚姻观念的变化,逐渐减少了一些繁杂的封建礼节,但一些传统程序依然保留至今。
  提亲。古时叫“纳彩”,即男方请媒人向女方家说明缔婚的请求。提亲要携带礼品,古代用雁,因为雁侯阴阳,待时乃举,冬南夏北,贵有其所,从一而终。现在提亲的物品主要是烟、酒、茶、大肉礼方等。若女方父母同意,定时间男女双方要“见面”,见面礼一般是交换红包。相中后,还要挑选日子“看家”,由姑娘家父母伯婶、舅舅、姨父等重要亲戚同姑娘一起到男方家,看看其家庭住房、家用、经济等情况。若男方家要摆酒席,请舅舅、舅妈、姨夫、姨妈和地方上头面人物作陪。姑娘给男方家长辈或同辈敬酒时要得到馈赠,早时只是一方手帕,后来是一双袜子或一方头巾,20世纪80年代开始变为红包,红包礼币也随着经济发展从10元、20元、50元到现在的100元、200元不等。未来的公婆、嫂子或小姑子还要馈赠鞋袜、衣饰。看家满意后,男方要给姑娘买内外衣服、鞋帽、化妆品、日用品。
  订婚。订婚古时叫“纳吉”。看家满意后,男女双方家就要确定吉日,举行订婚仪式,日子一般选在双月双日。若男女相同属相或一方生辰不好,也有选择单日的。订婚前,男方给女方准备衣物,旧时主要是买好些的布料做几件衣裤;后来,陆续发展到男方带女方到商场选购几套内外衣服、化妆品、日用品等;现在,男方还要给女方买“三金”饰品,“三金”指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有的在订婚时买“一金”或“两金”,结婚时再买金戒指,在婚礼上男方给女方带上。订婚当日,男方家父母、舅舅、姑父、姨父、哥嫂、叔婶等至亲和媒人前往女方家订婚,去的人数必须为双数,而且丧偶、离异的人不能参加,取双数吉利之意。男方携带一定数量的彩礼钱,两条猪肉礼方、烟、酒等,所有带的礼物必须是双数。男方给女方及父母、哥嫂、弟妹等买的衣物也一并带去,带去的猪肉礼方,由女方家将其中一条煮熟,并将带去的双数酒、烟等礼物各取一个回男方家,意为这门亲事已成。女方家也要宴请宾客,营造气氛,向亲友宣告已订婚,男方家参加订婚席宴的长辈给女方馈赠红包。
  送彩礼。古时叫“纳征”,纳征是中国传统婚姻习俗中最重要的礼节,一般由女方家提出要多少“礼银子”,有银圆、纸钞、绸缎布锦、金银玉器、家具器物等,由媒人与男方家协商后送来,即使女方家碍于面子,不提出索要,男方家也会主动送来。这里虽然有买卖婚姻的成分,但又被认为是一对新婚夫妻今后生活所必需的。除送礼银,男方家还要从订婚时起给女方按季节送四时衣物,直到结婚。随着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变化,婚姻彩礼也发生了变化。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条织贡呢裤子,一件条绒褂子,就数上乘。也有以一只羊,一斗麦子换取一个媳妇的。20世纪50年代,苏联花布(棉衣)、花并蓝(天蓝棉布)、海长兰(紫兰棉布)、水月蓝(浅蓝棉布)上衣,黑条绒裤子。20世纪60年代,凡呢丁、精纶华达呢、条绒等都倍受青睐。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则送一本《毛主席语录》。20世纪70年代,面料为毛哔叽、华达呢,而且上下四套。20世纪80年代,除里外四套涤纶衣服外,还注重家具摆设,“三转一响一咔嚓”(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录音机,照相机)和“二十四条腿”(家具中的大衣柜、高低柜、五斗柜、沙发、茶几)是必备之物。20世纪90年代,陋习更甚,索要礼银多则上万元,少则也是四五千元。“三大件”(冰箱、彩电、洗衣机),“三金”(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手机、摩托车或电动车样样俱全。往往是男方家为娶媳妇债台高筑,婚前花钱,婚后还账。
  定日子。女方要请姑姑、舅舅等人参与,提出许多要求,如彩礼如数纳清,女方衣服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哪怕是一双袜子,一条裤袋也不能疏漏;给女方的衣物要什么料子的,鞋子什么样式。随着经济的发展,男方家给女方的哥嫂、弟妹、侄子也馈赠衣物。女方家给男方馈赠一套衣服、一块手表,给男方的父母、哥嫂、侄子侄女也馈赠衣物。婚期确定后,即可布置新房。民间习俗是,新房要有吉祥喜庆之气,床上的被褥要选择龙凤图案的,色调以红为主。墙上的贴画、窗花也以鸳鸯、牡丹、喜字为主,无不透出喜庆气氛。新房的用品、笤帚、簸箕、炉棍都要系上红线,以示吉庆。
  婚礼。在古代叫“亲迎”,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礼仪。一般持续两三天才能完成。前一天要催妆,第二天要举行婚礼大典,第三天回门。定日子后女家就为女儿准备嫁妆,被褥、碗、筷是必备的,后来陆续还有彩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摩托车等。男女方都要邀请亲友、邻里参加婚礼,双方舅舅、姑姑、姨姨等重要亲戚必须由男女双方登门下礼邀请,否则他们会见外。农家婚礼一般登门邀请亲友、邻里,后来有了电话、手机,除重要亲戚外,其他的亲友或远方的亲友则通过电话邀请。
  催妆。婚典前一天,媒人携男方家共四人带催妆礼到女方家催妆,意为快快梳妆打扮。催妆礼一般仍是酒肉,女方家也要简单备酒茶,款待来客。催妆所谈之事是次日几点来娶亲,轿(车)从哪儿过,经过哪儿,女方去男方家的客人有多少,这样使男方家好准备。婚礼上,新郎、新娘的衣饰大都是有时代性的。旧时婚礼,新郎着长袍马褂,戴瓜皮帽,穿长筒靴;新娘着红杉,配长裙,穿绣鞋,戴头饰,给人以娇媚、艳丽之感。头饰多为银制或其他材料做的凤凰模型的凤冠;绣鞋就更特别了,红底,上绣鸳鸯、梅花、莲花等吉祥图案。旧时新娘还要加“红盖头”。新娘离开闺房时加盖头,入洞房后由新郎揭去。现代婚礼上,新郎大都西装革履,新娘或穿婚礼服,或现代气息的西装裙。新郎、新娘在婚礼上区别于其他宾客的最突出的标志是胸前的红花。旧时用红绸布扎成,有碗口大小。现在则多是绢花,小巧玲珑。并且下坠“新郎”“新娘”字样的红飘带。红花普遍是新郎娶亲时在女方家佩戴妥当,取琴瑟调和、白头偕老之意。新娘出嫁时要穿棉衣、棉裤,叫“煞衣”。这都事先由婆家邀请儿女双全、品德高尚、心灵手巧的妇女制作,制作时棉裤上任意地方留一小口不缝上,取“求子”之意。娶亲时带去,新娘穿至婆家时更衣换下。在古代,头饰也是区分婚否的重要标志,“许嫁则缨,示有所系属也。”(陈皓《礼记集说》)女子结缨,极示已婚,既要自我约束,又要抵挡外来非礼之举。结婚后则将头发簪起,还要加钗等饰物。到近代,婚前多梳长辫,婚后盘“纂疙瘩”。“女子未嫁,一律发辫,故一望可知其为处女。若至既嫁之后,则一律结髻。发辫也,结髻也,实不啻女子嫁否唯一之标示也”(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甘肃》)现代女性中传统的未婚标志已消失,而以戒指区别婚否则成新时尚。
  娶亲。旧时娶亲人用轿子,穷人多骑毛驴。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用轱辘马车,苇席搭篷,蓬顶搭红毡。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用手扶拖拉机、汽车。现在普遍用豪华轿车,车里坐压轿的童子一人,媒人、新郎还有新郎家请的一位娶亲人。亲车来娶,女方家也要酒席款待,男女双方,衣冠齐整,佩好红花,准备上轿(车)。娶亲时男方家娶亲的人为已婚的一男一女,一般为新郎的哥嫂、姐姐姐夫,女方家也要有一男一女送亲,农家还要讲究娶亲人与新郎新娘的相声,婚礼当晚女方家还要留一女客,或是新娘已婚的姐嫂或是新娘的已婚好友,叫“陪姐姐”,主要是在闹洞房时陪护新娘。
  张掖民间婚礼一般只是男方家贴婚联、放鞭炮,以示庆祝。娶亲车一般不走原路,还要尽量绕得远一些。
  捞财。娶亲回来,鼓乐齐鸣,鞭炮齐放。迎亲的人手端清水一碗,碗中放些硬币,新娘要一次捞出,谓之捞财。跨过事先在门口点燃的火堆,意为避邪。若见瓶子倒了要顺手扶起,门锁开着要顺手锁上。这些都是试探新娘是否是“跌倒油瓶不扶”、是否会勤俭持家。新娘上下轿(车)时,新郎要给上轿(车)钱、下轿(车)钱;更衣时,也要事先在衣服、鞋帽中放上喜钱。由送亲人将一包粉皮面筋和十二个大干粮的“锅头礼”交给婆家人,并交代“十二个干粮一份礼,我的丫头交给你”。
  传袋。旧时“新娘进门,以布袋铺地,辗转更换,令步其止,谓之传袋,犹言传代也”,用米袋直铺至花烛前,新娘脚踩米袋,曰步步高、代代好。”这一习俗自唐代相沿,不论是“传袋”还是“转毡褥”,都寄寓着多子多孙、世世不绝的意愿。如今人们利用现成的楼梯,新郎或抱新娘上楼,取“步步高”的吉利。
  打煞。旧时当“传袋”“转毡褥”时,或道士,或德高望重、子孙满堂的老人,或婆婆,或嫂嫂,将核桃、枣儿、桂圆、花生等花果掺五谷杂粮向新娘怀中抛撒,新娘衣裙盛之,俗言“得果多,得子也多”,谓之“打煞”,俗言驱邪避魔。现今则以彩纸屑代替,在娶亲至新郎家门口时,新娘下车至门口的路上,迎亲的青年人将纸屑一路撒在新郎新娘身上,以示喜庆。这种始自汉代宫廷的“撒帐”仪式,历代虽有变异,但传宗接代、延续香火的主题却是永恒的。
  喝交杯茶。当娶亲的车离开男方家时,就由事先安排好的迎亲的人用红枣、冰糖、桂圆等煮成茶,等待娶亲人的到来。喝交杯茶的习俗古已有之,古时男女一起喝酒,叫“合卺”。后来演变为喝交杯茶,其形式是用红线系住两只杯的杯柄,只留很短的距离,以至于两人喝时能够头碰头。夫妇一起举杯喝下一半,然后交换杯子,再喝下另一半。有的地方新婚夫妇的交杯茶要留给叔嫂喝一口,象征以后大家和和美美,甜甜蜜蜜、喝交杯茶有逗趣的成分,也是对新人甜蜜、美满的祝福。
  开箱。娶亲至洞房,新娘带来的陪嫁箱子或包袱要由婆婆打开,新娘方可更换衣服,若婆婆忙或家中无婆婆,可由小姑子或大姑子代开。开箱后将各种花馍放进箱中,意与求子相关。新娘要给开箱礼钱或衣服。开箱后,所有人退出,新郎、新娘更衣、洗涮。
  摆陪嫁。旧时,有钱人家女子出嫁,要提前准备嫁妆,衣服全由手工缝制,不管是并纳,还是刺绣,都要精心、细致,比平常多花心思。在婚礼的喝交杯茶、开箱、更衣仪式后,新娘要将事先为公婆、叔嫂、侄儿等准备的衣服、鞋袜连同嫁妆一一摆出,叫“摆陪嫁”,以展示自己手巧、针线好,孝顺、和善。有的或纳,或剁,或绣出几十双五彩斑斓的鞋垫,送给亲友、宾客。
  婚典、拜堂。当娶亲的仪式和新娘更衣进行完,男方家招呼女方家送亲的宾客和男方家的宾客入席落座后,开始上席酒,举行婚典、拜堂仪式。本地农家举行结婚典礼时间一般在接近午时,酒席上西北大菜上桌时开始,由男方家请的结婚典礼主持人主持,一边上席酒招待宾客,一边进行婚典。主婚人宣布婚典开始,新郎、新娘被新郎的好友簇拥上堂,燃放鞭炮,主婚人当众说一些祝福新婚夫妇和代男方家答谢宾客的话,一般都是事先编排好的台词类的话,不仅顺口而且幽默,以示祝福答谢和烘托气氛。之后,新婚夫妇互赠信物,一般新郎赠新娘金戒指,新娘赠新郎手表,婚典上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师是自古延续的必经礼节。拜堂后向新婚夫妇向客人三鞠躬。主婚人代家人向客人高宣“谨备薄酒淡菜,不成敬意,请宾客吃好喝好。”新郎、新娘及其父母、家人向宾客敬酒,招呼宾客。
  随礼。参加婚礼的亲友、邻里要给新郎新娘送礼,民间叫“上礼”“随礼”“搭礼”,意寓一是传统的礼尚往来,二是送礼祝福。旧时客人多送礼帖,也有的送衣料,谓“添箱”之礼。过去,农村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有送粮食、柴草的习俗,谓之“添粮添料”。现今是直接送礼币,礼币也随着经济条件渐好逐增,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始至今陆续从几元、十元、几十元到现在的百元、几百元。
  改口。来客宴饮时,新人在一长辈的引导与介绍下,向客人敬酒。还要恭恭敬敬地向父母敬上双双两杯,新娘要响亮地叫出“爸、妈”,让来客都能听见,谓之“改口”。有些调皮的小伙子,故意大声说“没听见,再叫一声”,羞涩的新娘只好红着脸,再叫一遍。有的还将新郎的哥哥拉来,让新娘当众叫“哥”。
  闹大伯子。在本地婚宴上,有“闹大伯子”的习俗。当热闹的宾客酒至半酣时,一群调皮的小伙子会趁人不备,将新郎的哥哥,即新娘的大伯子双手抓在身后,用早已准备好的彩色颜料将其面部抹得花花绿绿,意在告诫他应循规蹈矩,在弟媳妇面前言谈举止要稳妥,不能随便,免得被人笑话。“闹大伯子”的习俗实际是一种严格的身份约束的提示。
  吃捋面。从新娘进门时起,整个婚礼中,新人吃、喝都要成双,两碗饭,两杯酒,寄寓成双成对、白头偕老。新郎、新娘给宾客敬酒致谢后,要吃婆家人亲手做的“宽心捋面”,即一指宽、韭叶薄的长面,意为吃过后心宽,不想家,每人必须两碗,好事成双。张掖人说,吃“捋面”,做事“捋顺”,象征顺利、和畅。
  闹洞房。本地有句俗话“新婚三日无大小”。当婚宴结束后,亲朋好友拥入新房,大人们让新娘点烟剥糖,小孩子看热闹,姑娘们只能扒在窗外看看。小伙子和小媳妇们想出种种花样翻新的节目,让新郎和新娘当众表演,以观夫妻甜美,逗大家取笑。
  铺床。等闹洞房的人散去后,婆婆会请新郎的姨姨或新娘的姐姐为新人“铺床”。铺床人拿笤帚在床上(炕上)向里扫扫、向外扫扫,并伴唱“朝里扫,扫金银;朝外扫,扫灰尘”的歌谣。然后将核桃、枣儿、桂圆撒在床上,盖被子,让新郎、新娘摸出,从中预测今后生男还是生女。
  回门。结婚第三天一大早,新婚夫妇返回娘家,称“回门”。回门必须带回门礼,通常是宴席上留下来的“香饭”“拼盘”等。这一习俗由旧时婚礼女方不设宴,男方亲家专门用来答谢女方父母的礼俗相沿而来,从宴席的薄厚(丰盛与否)即可看出男方家庭殷实情况。回门时,娘家要准备捏嘴饺子(饺子),暗示两人和睦、不吵架。小姨子或妻嫂有意在饺子中包进钱币、辣椒、花椒、盐末来为难、取笑新女婿,也有劝告今后要吃苦之意。还有意将几个半生不熟的饺子放在新娘碗中,诱惑她在不经意中说“生”字,讨个“生”的口彩。回门要尽快返回,不易时间长,以免新娘留恋,不愿离开。
  试刀面。新媳妇过门后第三天,回门回来头一次下厨房,那就是用陪嫁碗中的面做“试刀面”。“试刀面”是测试新娘茶饭手艺和聪明才智的标准,新媳妇不用人催,主动和面、擀面做饭。若稍有迟疑,调皮的小叔子、小姑子会把菜刀、擀面杖藏起来,要么在水里或面里做手脚,不是日到中午做不好饭,就是“试刀面”没水平,惹人笑话,说娘家人“茶饭”不好,新娘自然也没“茶饭”。这天新郎家的远亲近邻,争先品尝新娘的“试刀面”。香喷喷、热腾腾、滑溜溜,薄如蝉翼、细若韭丝的“试刀面”才是众人大加赞赏的好手艺,新媳妇也会理直气壮。
  谢媒。婚后,新郎、新娘双方去谢媒人,感谢媒人辛苦。旧时感谢媒人跑路操心踏破了鞋,送双新鞋。现今携带猪肉礼方、烟、酒去答谢媒人。
  丧葬礼俗 民间俗称办“丧事”“白事”,是处理死者时殡殓奠馔、拜诵哭泣的礼俗。因此有“以丧礼哀死亡”之语,说明丧礼的主要内容是对死者表示哀悼。除哀悼外,最主要的是安葬方式。传统的丧礼包括停尸、招魂、吊唁、入殓、送丧等过程。丧礼的内容复杂多样,其中含有不少封建迷信色彩。1949年后,党和政府大力倡导厚养薄葬和文明殡葬,许多陋习得到改革,但由于民间丧葬礼俗传统悠久,直到现在本地丧葬的主要仪程还是很完整的,一在寄托家人、亲友对去世亲属、友人的哀悼,二在通过繁多礼程来总结去世人的一生,进行告别。本地丧葬仪程主要由事主家请的道士班子主持进行,到现在基本形成定式。
  临终礼节。穿衣:民间风俗认为,凡人享年60岁以上的老、病而死,为寿终正寝。因此,整个丧葬之礼称作白喜事。由于这种正常的死亡,家人早有准备。寿衣寿房早已做好,孝子孝女在死者临终前日夜守候,弥留之际要为其擦身更衣。这一方面是因为死后尸体僵硬,不好穿戴;一方面民间认为未更衣就咽气,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遗憾与内疚的。
  遗嘱:死者临终前,要对亲人嘱咐安顿一番,或委托照料幼子,或划分遗产,或希望家人和睦相处。若有心愿未了,会“死不瞑目”,若嘴不合拢,则意味着祈盼什么。亲人根据生前的喜好猜测一番,祈告几句,用手轻轻合上。但很多猝死者是来不及给生者交代什么的。亲属会在死者衣袖内放上“打狗饼”(小面饼)、“买路钱”(纸钱)。小面饼据说是去“冥府”的路上给拦路狗吃的,钱则是打点拦路鬼用的。
  治丧礼节。停尸:死者落脉后,穿戴整齐,请本宗族长者来落草。落草要将尸体停放在谷草或稻草上。几千年来,“民以食为天”的观念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心里,缘于人们对粮食的依赖,因此,以稻草当铺,即表示依赖于五谷,生于土中,落叶归根,此外又具有散湿、降温的作用。死者脚后放一碗黄米饭,民间俗语“活着挣下千千石,死后一碗捞米饭”,意为生前辛苦而获,死后也应富裕。甚至一碗米饭可十变百、百变千、千变万。逝者在阴间可永远享受。
  避殃:人死后穿好寿衣、落草后,请道士进行“避殃”。道士来后即填“殃表”,书写死者的姓名、生辰、亡辰。填好后由道士将殃表用石头压在尸体上,“避殃”即算完成。
  招魂:就是人停止呼吸后,家人登屋顶而招,高声叫喊“××回来呀”等。招魂带有明显的封建色彩,同时又是人情伦理的体现。人死后先在家门附近的路口烧断路纸。
  报丧:尸体安放停当后,孝子出面请当地德高望重、办丧事富有经验的作执事人,本地农家称之为“请大东”。执事人要与逝者子女们商议报丧范围、丧宴的准备、邀请吹打诵经道士、孝帽的制作,还要请帮忙的东家。旧时报丧只能徒步行走,到亲友门前不得入内,只能在门外磕头,要进门喝水、歇脚,须先摘下孝,将丧棒置于门外。路遇亲友、熟人也要下跪磕头,不能说××死了,应说“老下了”“不在了”。向亲友报告“老下的”的确切时间,什么时间出轾,什么时间安葬,孝子磕头邀请亲友参加逝者的丧礼。
  戴孝:孝子戴“麻冠”,穿孝衣,麻冠形状为圆柱形上加一横梁。用纸糊成,若死者为男,麻冠上横梁除画三道黑线外,粘三道麻丝;下圆柱筒上除画五道黑线外,粘五道麻丝,合“三纲五常”之数。若死者为女,则在横梁上画三道黑线粘三道麻丝,下圆柱筒上画四道黑线粘四道麻丝,有“三从四德”之喻,眼前垂方布帘谓目不斜视,耳旁垂棉球喻堵其耳,不听邪声。孝媳披长孝,用麻丝束之。旧时还要穿“孝鞋”,即在布鞋上蒙白布面,穿到“除孝”为止。贤孙全戴孝帽,上缀三角形红布。
  摆祭:在本地,高寿的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祭奠是十分庄严而又隆重的,这就是女儿、女婿的“摆祭”。所摆祭品是全羊、全鸡、礼方(猪肉)三牲全祭,还有20个面花供养,20个面桃,一对面狮和12色干鲜果品。出嫁的女儿,将祭品置办齐全,来的半道上,要吹吹打打去迎接,将迎来的祭品摆放在灵前事先准备好的方桌上。一是向死者致敬,二是向亲友表明孝道。现在,女儿、女婿的“摆祭”,除了以上祭品供品外,还要用十元、二十元或五十元、一百元的钱币在孝帐上摆“万古长存”“千古流芳”等字,挂在逝者灵堂,所用钱币几百元或上千、几千元不等,根据女儿、女婿的经济条件来定,丧事后,取下上礼簿。
  设灵堂:人死后,请道士负责灵堂的设置、纸楼的制作。本地农家用黑白孝帐扎门,内设灵堂。灵柩的停放也很讲究,若男性则停放在上房门正中,若女性则偏右,透出男尊女卑之意。并在停放灵柩的上房距门几米处挖小坑埋点发面,寓后世兴旺发达。灵堂门前悬挂挽幛,书如“南极光沉”“音容长存”,左右各书“满堂血泪飞云天”“一世精神归华表”等。灵堂内有纸灵位,上书“风范永存”,左书“亮节照后人,”右书“高风传乡里”,中有逝者身份名称。灵位下置一小方桌,上呈逝者遗像,方桌上摆满死者生前喜食的食品、饮料等。方桌左右置纸质金银斗各一个,纸质童男女各一尊,金斗上书“黄金万两”,银斗上书“白银满斗”。童男童女手捧酒杯、香烟,表示对主人的恭敬。以示死者入阴间后有男女侍童伺候,有金银财宝享用。遗像前置一香炉,香炷常燃;点一清油灯,意为主人照亮。桌前放一瓷盒,亲朋好友前来凭吊时可烧冥钱、夹菜肴以示对死者的敬奉。灵堂两侧可根据方位的大小挂满五彩绘镂空纸条,上书“太极图为画阴阳”“上奏云端九重天”“女儿典范”“永志哀思”等。
  挂纸楼:纸楼,在本地民间叫“六棱”,谐音为“路陇”,也叫“望乡台”,六棱,有六面,上小下大,上下三四层、五六层不等。这主要看道士的手艺和死者的身份而定,在死者死后第二天高悬在死者家门外。六棱彩色搭配,周围配以各色花边,各棱缀满五彩花朵,意为死者营造一个新的世界。各面有门窗,最下层有楼梯,便于亡灵等临。六棱上所写内容依死者身份、性别不同而不同。若死者为女性,挽联上写“白蝴蝶一朝梦中,红杜鹃血泪染成”“瑶池赴会”“魂游西天”“慈竹风寒”“懿德永存”等。若死者为男性则书“鼻闻香气在室”“眼光大千世界”“耳听万人谚语”“心在妙院天宫”“身伏蓬莱仙岛”“舌谈无字真经”“口尝山珍海味”等。六棱的彩绘一层为楼梯、门窗;二层以“二十四孝图”为主;三层则以吉祥图案“梅松”“仙鹤”“秋菊”为主。纸楼在出殡前落下焚烧。
  吊唁:当出门在外的子女和亲友接到讣告后,要及时奔丧、吊丧。民间有“望乡而哭”之习俗,出嫁的女儿要一路哭着走来,以示孝顺。到家后要先到灵柩前跪叩、哭悼直至有人劝慰才止。亲友接讣闻后,在“出轾”的那晚,携带礼品或礼币来吊丧,旧时亲友、邻居每家带来面蛋子一盘,到后来携带点心、糕点,主家备一大筐收盛之,作为当晚答谢来客的主食,也有的送一升麦子,或几元钱,或三尺布。20世纪80年代开始,亲友、邻居来吊唁,渐以花圈、挽联、挽幛、被面、礼钱敬之。主家指定一人用白纸订账簿专司记账,记清来客所送花圈、被面、礼钱数目。
  哭丧:亲戚来吊,孝子要至门外迎接,跪陪奠纸。儿媳、女儿、孙子要长跪灵前守灵。有人来奠纸要哭,人们一波一波地来,哭声一阵一阵地起。若跪哭的人少,人们会认为死者无人缘,子孙不孝。儿媳、女儿若不哭,别人会笑话其不知礼,不孝顺。有的亲友若与死者感情笃深,也会加入哭的行列。哭时男子多低声抽泣,妇女却不同,不仅哭出声,还要哭出词,哭出调。所哭之词有对死者的称颂、怀念,也有对生者的谩骂。儿媳骂姑娘照顾少,姑娘骂儿媳不孝顺。更多的是忏悔,请求死者原谅自己的不孝、不尊、不恭。奠纸时哭,出轾时哭,出殡时哭,常哭得天昏地暗,声音嘶哑。哭得最厉害的算是出殡时,哭者要从起灵开始跟着灵柩哭至坟地,直至掩埋后堆起坟堆,才在众人的反复劝慰下停止。
  端孝:主要请“执事”,根据来客的多少,准备好孝帽。哭纸前,不论尊卑、亲疏、长幼,来者一律送给孝帽,谓之“端孝”。端孝时,孝子贤孙穿孝服,披长孝,腰系麻丝,“披麻戴孝”,分跪两侧,由长子下跪,手托放孝帽的掌盘。“执事”按拟好的名单一一叫出来者的名字,发给孝帽戴上,参加出轾仪式。
  出轾:因为整个出轾活动都围绕着纸楼进行,张掖形象地叫哭纸。哭纸仪式一般在次晚进行。孝子、贤孙孝女披麻戴孝,长跪灵前,恭候前来凭吊者一一奠纸,殷实的人家要请三五个道士诵经超度,营造哀伤氛围。道士常念“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经曰:“上土无争,下土好争;上德下德,下德执德;执者之者,不名道德。终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既警其神;既警其实,既着万物;常沉苦海”等,以替死者超度。除诵经外,哭纸之夜最引人注目的则是“破狱”。道士在空地面上画一平面地狱图:方位是东、南、西、北、中。东方为“风雷地狱”,南方是“火医地狱”,西方是“刀山地狱”,北方是“寒冰地狱”,中方是“普操地狱”。按方向顺序一一突破,念与各地狱有关的经文。道士带领孝子贤孙左转转、右转转,转几圈在哪儿停都有一定的规定,意为帮助死者超度。民间俗信若死者生前坏事多端,对父母不孝、不敬等,由此而落下地狱,善良的人死后由此升入天堂。破地狱后,再行“领羊”。领羊是民间习俗,将一活羯羊拉至纸楼下,由执事向死者交代归宗路线,并让一只羊为他带路,让死者回到祖先的坟地,后将羊身上的毛拨开,浇入凉水,羊受感后全身发抖,抖落身上的水,谓之“领了”,然后将羊宰杀。
  入殓:出殡前将寿房揩拭干净,抬至尸体旁。讲究的人生前就有交代,寿房内用薄布粘贴一层,用锯末填装数个布袋,分别置于身体左右,以免起棺入葬时尸体歪斜。尸体入殡后,生前所穿衣服,所用实物连同陪葬品一起搁置一旁。让来客瞻仰遗容后,虚盖棺盖。
  出殡:出殡前孝子先请舅父“验钉”,既摆摆舅父的威严,对死者的子、孙、媳数落几句,以警示对活着的老人要孝敬。后将棺材抬出,长子抬头,次子抬脚,孙子用孝幛打纤,亲朋好友帮手,姑娘、媳妇随哭,道士继续吹打,送至坟地。出殡时要一路撒纸钱,路过谁家街门,谁家就在门前放火一堆避邪。
  所有带去的花圈、金银斗、童男女一起焚烧,并在火中添上酒肉等以祀之。掩埋后,所到亲朋、邻居跪拜,并撕烧一缕孝巾表示已除孝。叩首后原路返回,从门前放好的火堆跳过,净手。
  旧时出殡要请“阴阳”算日子、时辰,有3天、5天,也有7天、9天,现在一般3天即可送葬。出殡之日可谓仪式隆重、程序繁杂。主人要先席酒招待,然后道士念经,礼忏祈祷,超度亡灵。斋爷点主、念祭文,孝子贤孙跪拜后方可起灵。出殡时宾客分两列两旁,孝子引魂,东家(帮忙的人)将门口挂着的“六棱”(纸楼)放下。待灵柩抬出后,将屋内、院内垃圾扫出,连同死者用过的废弃衣物,同“六棱”一起焚烧,意为“带去”。若坟地较远,车运灵柩于墓地;若较近,则由青壮年架扛抬送。
  棺柩下葬后,把随葬的“饮食罐”“长明灯”放好,由东家将事先带去的遮布打开,遮去亮光,启开棺盖,让亲友们最后瞻仰遗容,方可盖棺。这时孝子贤孙排跪一行,舅父手执重物两手敲击,将棺盖钉紧。孝子用手将土撒向墓坑,再由请的东家用铁锨填土,最后堆起坟丘。将带去的花圈、明器、冥钱一起焚烧。
  担任过干部、公职人员的人死后,身前所在单位或村级组织为之举行追悼会,子女亲友戴黑纱白花,单位送花圈,并由领导致悼词以寄托哀思。从葬后第二天开始,先在门前烧纸,每日渐远,到第七天时烧到坟上,谓之“烧纸”。
  殡葬风俗。葬法:本地居民自古实行木棺土葬,用棺材或其他葬具盛尸,掘土为墓,埋尸其中。古时“墓而不坟”,只有墓穴,不堆放坟丘,后来则堆坟丘为标志,并立墓碑。土葬的墓穴多为长方形土坑,人死后,家人请人在坟地挖墓穴,本地民间称“打穴”。显然,土葬与定居农业中亲土、恋土、入土为安的观念有关。本地土葬坟地选择在荒滩、地边,占用耕地的问题较为严重。除了土葬外,还有火葬。即将尸体装殓后用火焚化,保存骨灰。旧时,张掖火葬多见于孕妇、生怪胎、未成年女子、死于瘟疫者。1949年后,为了节约耕地,反对迷信,提倡实行火葬。火葬后的骨灰或撒入河流,或盛于木匣。现多陈列于殡仪馆中,以供亲人凭吊。现在,政府倡导文明生态现代殡葬,在倡导火葬的同时,尊重民间土葬习俗,设立公墓区,集中在公墓区土葬。
  葬式:民间一般葬式是死者头向西南,脚向东北,以仰面朝上为最佳。俗云“头枕祁连山,脚踏合黎山”。亦寓西游仙境、得道升天之希冀。头边置灯照明,脚边置罐备饭。
  葬制:本地大都是单葬,也有后者葬时将其夫或妻的墓穴掘开,男左女右,并置棺椁。“生则异室,死则同穴”,有些夫妻虽生时异室居住,死后却同穴而葬。本地最传统的墓地形制是家族墓地,即家族所有的成员死后共用一块墓地。它是家族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墓地被占,祖坟被盗,是家族最大的耻辱。家中按男性排列墓次,相同辈分的死者坟墓排成一列。墓地选在树木葱茏,阡陌纵横的地方。最好是背靠青山,面对田畴,前有“青龙”,后有“白虎”。
  葬具:葬具是指装盛死者遗体或遗骨(骨灰)的器具,如棺材、骨灰盒等。旧时贫穷人家死后只能用苇席、草帘、树枝、树皮等将尸体裹起来掩埋。木质棺椁是张掖正统的葬具。一般人家多用棺,富裕人家则棺椁并用。最初的棺椁不加彩画,后来则棺外要画图、油漆,棺内装裱。画棺很有讲究,男画翅虎、飞龙。飞龙也很讲究,若官高位显,飞龙的爪舒展,若一般贫民,飞龙屈爪。女画锦鸡、锦凤。头枕首字,脚蹬莲花。棺木用材也很讲究,一般的有松、柏,等次高的有杉、樟等。棺木的形制为一头高而大,一头低而小,棺盖与两侧棺箱向外弓出,有一定的弧度。
  丧葬文书。丧葬文书与其他礼俗用文相比,其用辞、格式十分特别,在张掖丧俗中包括丧联、挽联、悼词、祭文、讣告、碑文等。
  丧联:丧联的内容与死者的身份性别有相当大的关系。单从各个屋门对联就能看出端倪。送殡曰、头七日、五七日、百日、周年所写丧联内容也各不相同。如送殡曰丧联:
  万里云天归落日,一门两泪洒麻衣;永志哀思。
  日落西山常见面,永流东海不回头;慈竹风寒。
  守孝不知红日出,恩情忘断白云飞;梦赴黄泉。
  万里云空鹤自飞,三更月冷鹃优泣;和德常昭。
  挽联:葬礼上常见的文书形式还有挽联,用以缅怀、哀悼。由于受道教的影响,挽联中常用道家所尚之辞表达,比如女性写“瑶池赴会”,男性写“驾鹤西游”等词语,意其“得道成仙”。
  悼词。一般是概括死者生平、赞扬死者品行,叙戚谊关系,表哀痛之情。
  祭文:则寄托了子女、亲友、街坊、邻里对死者的怀念。
  如旧时孝子、儿媳所致祭母的祭文内容是:
  慈母享高寿 儿女沾荣光 盼母活百岁 今日寿房眠 儿女洒血泪 吉日礼殡葬 未报养育德 难酬育恩典 青松调谢早 清儒鸿题点 诵经又超荐 为母增荣光 慈值迁灵柩 发挽赴坟茔 告别母体荣 离愁恨千年 堂前献三馔 哀章叙衷肠 祝母合上眼 窀梦长安眠 慈母祭如在 来格而来显
  旧时贤孙所祭祖母祭文内容是:
  世间有祖母 无不爱孙兰 人生有祖母 生活比蜜甜 祖母生前日 亲孙如掌珠
  关怀孙温饱 伴随不离散 孙儿盼祖母 百岁常依恋 承欢绕膝下 祖母笑满脸 不料天不恤 英魂赴天堂 断我祖母爱 彻夜难成眠 梦寐见音容 醒时成空想 祖母恩厚爱 报答已无望 茫茫黄泉路 从此幽异乡 孙恨人生短 祖享九十年 今封三日迁 堂前热泪淌 洒泪奠酒浆 孙兰表恩愿 报恩又报德 诚心献一片 祖魂若不寐 来格宜蒸享
  旧时亲谊护族、左邻右舍所致祭文内容是:
  孺人有德行 美名千家颂 亲邻蒙厚爱 情宜肺腑存 一世高寿享 半生名节贞 高风传后世 精神昭乡邻 四世又同堂 养子俱名扬 贤孙有数双 个个有才干 不幸寿正寝 音容宛在享 今日别遗体 堂前哀悼念 敬俱菲薄仪 略表寸心肠 灵柩将起驾 送魂等云端 自此千秋别 灵魂赴瑶天 奠酒又奠馔 诔文述衷肠 祭之俨然在 赖格而来尝
  喜庆习俗 甘州区域内喜庆习俗除婚庆外,一般指:小孩洗三、满月,青少年12周岁时留头、学生考学,老人留胡子、过寿、贺户乔迁。
  洗三。洗三是人生的第一次洗礼。新生儿诞生的第三天,家人用艾草煮水,凉至适温,请接生婆给婴儿从头到脚擦洗一遍,为的是杀菌消毒、驱邪避疾。洗完后,主人送给接生婆面桃一副(16个),另加红布一尺五寸,以示谢意。接生婆将16个面桃再垒成一个桃形,将顶端两个留下,叫“奶桃”,让产妇吃了“添奶”。后改为送礼盒。“洗三”之日,亲朋邻里都携礼前来道喜,也叫“添奶”。外婆家备红糖、大枣、芝麻、杏仁等补品,供产妇调养,还要备好小孩的衣裤等,以示祝贺。现在,一般生孩子都在医院由医生接生,洗三也由医院医生进行,主要是加药水给小孩擦洗。通常只有近亲来贺。
  满月。小孩诞生后的第二个礼仪是“满月礼”。男婴儿出生满29天为一月,女婴儿满30天为一月。满月时,亲朋邻里携贺礼前往祝贺。主人家备宴款待。“满月礼”上,最主要的是“剃头”,也叫“剃胎毛子”。旧时一般请孩子的爷爷来进行。即使自家爷爷不在,也要从街坊邻里请年长者来进行。现在把理发师请到家里或到理发店内剃头发,剃发后用红纸包上加数倍的工钱给理发师。婴儿满月剃胎发后,即可搬入外婆家中小住,叫“挪窝窝”。这要依据婴儿身体状况而定,一般大多数人在婴儿一百天后挪窝。
  留头。民间认为,孩子12岁之前,魂魄不全,容易受惊吓或生病。满12岁,刚好“地支一轮”,孩子魂魄长全,能够独立应付突厄邪祟。留头也叫“赎身”,孩子的父母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有杀羊者,也有宰鸡鸭者等。如果杀羊,要在羊身上洒水,羊一抖水为之灵验即可。杀死羊后,煮熟分给宴席间的客人食用。
  留须。男子留须盛行于清代,人们把美髯视为年高德勋的一个象征。一般在40岁后留须。留须时,要据年龄属相,择吉日焚香祭祖,请人剃头修面,然后置备酒席,邀亲友同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留须已不再特别注重。由于新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很多老人也不再留须,即使有极少数老人留须也多不因此而宴请。
  贺木。甘州区人把棺材叫“寿房”。民间习俗是老人若体弱多病,子女趁早择吉日为老人做好寿房,以防不测。寿房多用松、柏木做成,俗称“松抱柏”。寿房做成之日,孝子宴请宾客为老人庆贺,叫贺木。贺木后将寿房抬到家中不住人的房间放置,待老人去世后请画匠彩绘龙凤图案。也有的做成、绘好,用红纸盖贴住画面,放置于阴凉干燥处。民间俗信,贺木寓为老人冲喜延寿。
  过寿。小孩子和青壮年人,生日时和家人朋友聚餐叫过生日,而不能称之为“过寿”。人过半百开始,过生日就可称为“过寿”。子女给老人过寿,一般是六十大寿、七十“高”寿、八十八又称为“米”寿,一百〇八称为“茶”寿等。过寿比较讲究,要蒸象征长寿的寿桃,点寿蜡,吃寿糕,亲朋好友、平辈、晚辈、儿孙都要向寿星示礼。平辈握手,子孙行鞠躬礼祝贺。主人要做一根面条盘一碗的寿面让过寿人吃,主人设寿宴招待宾客。宾客贺寿礼,过去为寿桃、寿糕、寿联、寿画,现在以礼币为主。姑娘要给父母购置衣帽鞋袜等。
  禁忌习俗 春节禁忌。春节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日,也是最隆重的。因此,节日的内容、节日的征兆和禁忌受到特别关注,历代相沿而构成民间俗信。民间俗信从正月初一至初八,分别为鸡日、犬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谷日。这一日天气的好坏,征兆着全年此种家畜能否繁衍无灾、人能否吉祥顺利、谷物能否丰收。特别是人日,如果天气晴朗,则这一年出生的小孩可以顺利健康成长,而大人则顺心遂愿。但如果天阴晦暗,则“今年人日日无光,瘦骨怯寒懒下床”。俗信人日最为重要,人们用丝绸或金箔剪成人形,贴在窗棂上,以表示“人入新年、形象更新”。也有用金、银、玉等制成人形头饰馈赠。人日有禁放鞭炮的习俗。
  正月初一至初五,民间又称五朝日。这五天里,各祭其祖。到初五日,村庄开始闹社火,谓之“打五穷”。相传穷神初五日降临,走到谁家谁家一年受穷;走到哪个村庄,哪个村庄就要一年饥荒。因此,用摆旌、擂鼓、击彩的方法驱赶穷神。
  一年的吉祥始自春节,所以在民间形成了不少的禁忌:过年期间不打骂小孩,以图祥和;初一至初五不能扫屋子,怕把财气扫出;初一至初三不能动针线,否则生的小孩瞎眼;不动剪刀,否则小孩豁嘴;过年期间不能打碎东西,否则会破财,但如果客人不慎打破东西,则戏为“碎碎(岁岁)平安”,等等。
  生育禁忌。男人不进产房,怕产妇的血光腥气冲了自己的官气、财气。孕妇被称“双身人”“四眼人”,忌参加婚礼、丧礼、祭祀活动,否则被视为不吉利。忌跨小孩子的头顶,否则认为小孩长不高。小孩子忌骑狗,否则会认为经常烂裤裆。忌从远路来的人进产房。产妇产后不过三月,不能走亲串友,怕冲了人家的财门。小孩夭折,说“糟掉了”,忌说“死了”。有时小孩不小心摔了跤,或从高处掉下来,母亲就会在摔跤或掉下去的地方洒些水,然后捋着孩子的耳朵,喊他的名字,叫“叫魂”。孩子在外面睡着了,回家一定要叫醒。
  婚姻禁忌。忌生肖相克,认为“白马喂青牛”“鸡狗不到头”“两虎相斗”等。女忌属羊,认为命薄克夫。婚姻日忌择单日,认为好事成双,单日则不吉利,婚嫁礼品忌送单数,认为不吉利。忌甲子年结婚,认为是寡妇年,结婚要死丈夫。新房内忌带有鸟图案和形象的器物,认为婚后夫妻要吵架。新婚之日忌路遇婚车,认为“喜冲喜”,此时双方交换手帕以避邪。女子出嫁时忌姑娶姨送,“姑不娶、姨不送,姑娘娶了光害病”。
  新婚之日忌丧偶者进入新房,认为是半边人,不吉利。闹洞房时新娘、新郎发恼,认为婚后常发火。婚宴上忌打碎器皿,认为婚姻宜破,不长久。娶亲时忌中途停车,认为夫妻会中途分手。古人阴阳等信仰观念极强,有五行相生相克之说,又有属相相生相克之说,一事不合,婚事便没有成功的希望。民间有订婚男方所去的人数要双不要单;订婚时所携带的礼品要双不要单,男女双方交换信物要双不要单;订婚时所买给女方的衣物要双不要单。
  寿辰禁忌。张掖民间49岁不说49,而说50,59岁说60等,因为“9”与“走”谐音,“4”与“死”谐音,“5”与“吾”谐音,“人走了”有时特指人已去世。
  张掖民间俗言,本命年是厄年,要穿红衣服、系红腰带驱邪。
  在老人寿宴上,不论男女老幼,一律禁说“死”“杀”“走”“离”“完了”“没了”等与长寿意相冲的字眼。
  出行禁忌。人们的出行禁忌很多,其中有的属迷信,有的却具有积极意义。其中具有科学、积极意义的有:忌空腹出远门,忌破衣出远门,忌病危出远门,忌空手去人家做客,蓬头垢面出门,忌妇女单身出远门。有的禁忌明显带有封建迷信色彩,如:忌在路上捡手帕、冥钱,认为会烧手、断肢、丢魂;忌夜走坟地;忌出行遇见妇女便溺;忌从女子衣裤下穿行;忌姑娘头顶筐、盆之类;忌鸟粪落在身上,认为不吉利等。
  丧葬禁忌。禁忌:忌在外恶死,包括溺死、吊死、雷殛、遭杀、病死等。忌把在外恶死者抬回家里,一般应放在门外,等候入殓。忌把恶死者葬入祖坟,应葬在坟圈子之外。忌说棺材,要称“寿房”或“老房子”。
  埋葬:年轻女子死后,忌埋入祖坟,应火烧之。孕妇死后忌土葬,应火葬。孝子在治丧后百日内不许剪发、剃头,不许参加宴会和从事娱乐活动。忌因危害社会被官方处以极刑的人进入祖坟享受奉祀。忌戴孝进入别人家门,否则会认为给人家带来不吉利。
  衣物:给死者穿衣,讲究贴身穿一身接近肤色的衣服。其他衣裤鞋帽都得齐全。忌给死者穿带毛的衣物,否则死后会变成长毛的动物,因此,不给死者穿戴毛料衣物。寿衣也是用软绸子做成,因为“绸”与“稠”谐音,意来世香火旺盛,而忌用“缎子”,因为“缎”与“断”谐音。
  避重丧。若人死在当月初一,不能在三天后掩埋,第三天正好初三,三日丧事意为“重丧”,还要死人。而必须过五日才能埋。若遇夏天,尸体难以保存,就只能三天掩埋。掩埋前道士要为这家“避重丧”,若死男性,就做一女纸人同埋;若死女性,就做一男纸人同埋。意为有人去陪,家中不会再死人。
  五七斋:民间丧葬活动中,还有一种习俗,即在人死后,以七天为一忌日,由死者的亲人做斋,为死者追福。到五七三十五天为止。一般在民间,一七俗称“头七”,即人死后的第七天,死者亲属要置办饭菜、酒肉,还要请道士念经超度,亲朋、邻里前来祭奠,在死者坟头焚烧纸钱,泼洒饭菜后,回到家中净手,再宴请来客。
  五七:就更为隆重了,一般是参加过葬礼的远近亲朋都来祭奠,主人家按来客的多少置办酒席,这就要显示主人家的铺张,若谁家过于简单,世人会笑话对其父或母不孝。因此,为了从表面显示孝顺,只能佯装豪华,其实给平民百姓造成很大负担。
  上新坟:亲友亡故的第一个春节,逝者的亲友要在春节时,带用梅红、黄、绿、白等彩纸剜剪民间所谓的羊肚状的“羊肚子”和礼物,到逝者家中为去世的亲友上坟,叫“上新坟”,逝者子女家人把亲友带来的“羊肚子”插到逝者的坟上或焚烧。一来亲友新亡前往悼念祭祀,二来去看慰去世亲友的家人。本地民间习俗是,一般在正月初四上新坟。
  周年:亡者满周年之日前,其儿子相聚商议周年祭事,确定来人数量及宴请范围,准备酒肉、纸币,同时请道士。周年当天,家人、众亲友携带各种祭品、纸币,道士们一路吹吹打打,一起到坟上去祭奠。如果家人在亡者葬后一年中梦见过亡者饮食清淡,衣着褴褛,则专做丰盛饭菜,剪纸衣一叠一并带至焚烧供奉,使亡人“有所衣食”。道士在坟上则诵经为亡人超度。完后全体回来入席,主人以酒宴盛情招待。
  待客习俗 中华民族是个重礼好客的民族。长幼之间恪守着严格的礼节。在甘州,尊老爱幼、待人接物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沿袭至今,无论何时何地,老人都受到普遍的尊重,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真挚的交往。
  尊老。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是做人的本分,也是最基本的人伦之礼。晚辈们常怀感恩之情。做儿女的时刻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尽量在物质和精神上予以报答。在生活细节上给予体贴关心。及时嘘寒问暖、祝安侍奉,添衣备药、贺寿报喜;热忱帮父母做点家务及办理有关事情,使父母能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安度晚年。在平时,听到长辈呼叫时,都要立即站起来答应。用餐时,教育晚辈必须尊重长辈,让长辈坐在正上方,待老人动筷后晚辈方可吃。晚辈路遇长辈,必须施礼问安。每当过节时,尊老敬长的优良作风体现在细微之中。节日期间制作的精美食品首先要送请长辈品尝,并且携带礼物去看望父母及长者。在甘州民间,每当春节初一那天,都由年长者带领晚辈们去给长辈拜年或由晚辈结伴而行,来到长辈家里拜年。拜年时长辈坐在大堂的正上方,参拜者跪地磕头,祝愿老人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命百岁。
  爱幼。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一般都要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多与孩子沟通,做到有礼有节。对子女既民主亲切,又注意身份距离;既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又不随意翻阅子女的日记、信件。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维护孩子人格自尊,讲究教育方法。对孩子也不能主观武断,强人所难。平时注重孩子自身素质的锻炼,教育其成为有高尚品格的人。
  远亲。亲戚之间是自然存在的一种宝贵缘分,是家庭之间有着血缘关系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再忙,也忘不了感情的沟通。亲戚关系需要走动沟通才能巩固。在平时,亲戚家有喜当贺,有难当帮,尤其是婚丧场合,都必须要到场致贺或凭吊;万一实在不能亲临也要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予以致意、解释并表示人情礼仪。逢年过节都要走亲访戚,相互拜访。在甘州民间,每当春节或是中秋节等大型的节日期间,各家都要带上自己制作的精美食品,拜谒亲戚,慰问祝福。
  近邻。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的相互尊重是最可贵的。在甘州,邻居家的事情就是自家的事,只要是邻居打声招呼,一般都是全家出动去帮助,直到把事情解决的干净利落。逢年过节邻居们都要相互赠送自家制作的食品,看望邻居家的长者。见面点头笑,相逢问个好;严于律己,注意细节;宽以待人,学会礼让;相互帮助,相互体谅成为一种新风尚。
  待客。家里有客临门,认为是家里的喜事,都是热情相待。客人进门时,主人须等客人全体坐下后,才能坐下。并热情招待每一位来客,是男客人,要给其敬烟,如果客人不吸烟,就沏上上等的茶水;如果是女客人,对于吸烟者要敬烟,对于不吸烟者,要沏茶或是端出水果。给客人点烟都要有一定的技巧,几个人同时点烟,年轻的应给年长的先点,男子要给女子点,主人要给客人点,一支火柴点两支烟就得熄掉,若用打火机,点完两次后应熄灭一下,切忌连点三次。中途自己有急事须暂时外出,或听电话等需要离开一会儿,应跟客人打招呼,不可以让客人干坐。正与客人交谈,又有其他客人来访,与早来的客人互不相识,主人应替双方介绍。对客人要一视同仁。
  客人告辞时,主人应先挽留,再让客人走。客人走时,可以让他自己开门,主人开门的话似乎在下逐客令,当然这只是指在家里,在饭店等公共场所和正式的聚会上,是不应该让客人开门的。送客送到门外,住楼房的应将稀宾、长辈送下楼或院外,握手说声“再会”,目送客人离去。有女子单身一人来做客的,主人都要委托客人或自己的家属护送她回家。甘州民间有句俗语:“有火(指灶)的屋才有人进来,有枝的树才有鸟落”,因此友好的待客是古甘州的又一优良传统。
  交往。庆贺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结婚、生子、乔迁、上大学等,生活中喜事多多。每当亲朋好友喜庆之日时,正是亲友聚会、培育情感、增进友谊的良机,给予祝贺以锦上添花。
  收到请柬后,应及时回复是否参加庆典,以便主人安排席位。同时还积极主动地去帮助亲朋好友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应邀参加各种喜庆典礼者都要酌情准备好礼金、礼品。
  赴宴前应修整仪容及服饰,并十分注意仪表形象,男宾着装要整洁、庄重,女宾着装可艳丽些,但不失端庄,力求整洁、大方、得体。赴宴要准时,浪费他人时间,极为失礼。
  宴会敬酒一般是根据身份自高而低逐个敬酒,由主人向客人敬酒,客人先回敬主人,再敬其他人。晚辈或男士不可贸然提议为长辈或女士干杯。碰杯时,杯沿应低于长辈、领导和女士的酒杯,以示尊重。
  得到亲友的帮助,无论事情大小,帮助不管多少,都要给予真诚的致谢。向人致谢要及时,方式可多样,如直接口头致谢、书面致谢、由他人转达谢意等。
  庙会、祭典活动 张掖庙会分布在一年四季,每年从正月初九“上元会”祭祀祝告玉皇大帝起始,直到岁末十一月十九的“先天会”拜谢玉帝止,月月都有庙会,有的月份中还有多次庙会。古代庙会上,一般都要举行祭祀活动,祭拜各路神明,求神保佑地方安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民间还利用庙会场合进行商业交易,各种土特产品、风味小吃蜂拥而来。在庙会上,更为隆重热闹的还是戏剧文化活动,凡是较大的庙会,都要请戏班前来唱戏,例如三月清明的“城隍庙会”、七月的“王母宫庙会”“马神庙会”“财神庙会”,就有僧、道、大戏班、小戏班同时演出,场面极其热闹。
  20世纪60年代,许多寺庙被毁,庙会活动也随之销声匿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张掖四乡的一些寺庙又逐渐恢复,如东山寺、灵隐寺、西武当庙、北武当庙都由群众自发集资重新兴建起来,庙会也因寺庙的修复而重现昔日的盛况。1990年春节,张掖市文化部门在大佛寺举办“张掖建郡2100周年文化庙会”。从正月初四到正月十七,大佛寺内组织规模盛大的戏剧演出、歌舞比赛、书画展览和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及商贸活动,每天吸引数万群众前来观光。此后,以大佛寺为中心,甘州区利用传统节日多次举办有文化特色的庙会活动,使传统的文化庙会焕发新的光彩。
  佛教庙会
  正月初一(以下均为农历)。弥勒菩萨诞辰,普门寺、法幢寺、广庆寺庙会。
  二月十五。观音菩萨诞辰,东观音堂、西观音堂庙会。
  四月初八。释迦牟尼诞辰,普门寺、法幢寺、大佛寺庙会。
  六月六。水陆会,茅庵、达摩庵庙会。
  七月十五。盂兰会,普门寺、法幢寺庙会。
  七月三十。地藏菩萨诞辰,地藏寺斋会。
  九月三十。药师琉璃广佛诞辰,普门寺、法幢寺庙会。
  十月初八。释迦牟尼成佛日,普门寺、法幢寺、大佛寺庙会。
  十一月十七。弥陀会,各佛寺均举行大型庙会。
  道教庙会
  正月初一至初三(以下均为农历)。诸神下降,道教各庙庙会。
  正月初八。北斗下降,北斗宫庙会。
  正月初九。玉皇诞辰,玉皇庙庙会。
  正月十五。上元天官赐福诞辰,三官庙庙会。
  二月二。土地诞辰,土地祠庙会。
  二月十五。老子诞辰,道德观庙会。
  三月三。北极师祖诞辰,北关祖师庙、北武当庙会。
  三月十五。九天玄女诞辰,道德观、城隍庙、玉皇庙庙会。
  三月二十八。三霄诞辰,玉皇庙、城隍庙及道教各庙观都有庙会。
  四月初八。平天仙姑诞辰,奶奶庙庙会。
  五月初五。五方五瘟诞辰,城隍庙、二郎庙庙会。
  五月初五。奶奶庙会、西武当庙会。
  五月十三。关圣会,关帝庙庙会。
  五月十八。张天师诞辰,东山寺庙会。
  六月六。水陆会,老寺庙庙会。
  六月十三。马祖诞辰,文庙庙会。
  七月初七。魁星诞辰,文庙庙会。
  七月十五。三元地官赦罪,三官庙庙会。
  七月十八。王母诞辰,王母官庙会。
  七月二十三。财神诞辰,以财神楼为主,道教各庙观均有庙会。
  八月十八。太上老君诞辰,道德观庙会。
  八月二十六。丘祖诞辰,福德庵、三丰庵、道德庵庙会。
  九月初九。重阳祖师诞辰,城隍庙庙会。
  十月初一。橙黄寒衣会,城隍庙庙会。
  十月十五。三元水官解厄,三官庙庙会。
  十一月十一。救苦天尊诞辰,城隍庙、玉皇庙庙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庙会风俗内容有所改变,从以祭祀神佛为主慢慢演变为以物质交流、文化活动为主,一般在秋收后举行。
  第三节 饮食习俗
  甘州饮食以面食、米饭、肉食、蔬菜为主。家常面食主要有:香头子、拉条子、揪片子、鸡肠子、搓鱼子、小饭、臊面、炮仗子、灰碱面、炸酱面、拉面、包子、饺子等;其他面食有:挂面、酿皮子、蒸饼子、糊粕、粉皮面筋等;干粮面食和油炸面食主要有:馒头、刀把子、花卷、大馍馍、烙饼、锅盔、煎饼、烧壳子、面疙瘩、油饼子、油馃子、油棒子(麻花)、油糕等。米饭吃法主要有:稀饭(米汤)、煮米饭、焖米饭、蒸年糕、包粽子、八宝饭。肉食品种主要有:猪肉、羊肉、牛肉、鸡肉、兔肉,兼吃鱼、鸭、驴肉等,就一种肉而言又有多种吃法,本土传统的肉食吃法主要有:白水肉、红绕猪肉、卤猪肉、酱牛肉、鸡肉焖卷子、黄焖肉及各种肉类菜肴。日常所食蔬菜主要有:大白菜、洋芋、萝卜(俗称“老三样”)、包包菜、甘蓝、韭菜、小白菜、豆角、辣椒、甜椒、茄子、西红柿、葫芦、芹菜、胡萝卜、黄瓜、蒜薹、韭薹、洋葱、芫荽、大葱、大蒜等。蔬菜的吃法主要有:凉拌、素炒、荤炒、泡菜、腌菜、包包子、包饺子。
  家常面食类 香头子。是本地人家最常吃的面食,将面粉用温盐水和成面团,反复按揉后,扣上器皿饧一会,擀成2—3毫米厚的面张,擀面时要边擀边撒干面粉,折叠切成宽3—4厘米的长方形面块,再切成面条,即为香头子,民间也叫“板刀面”,下锅煮熟捞出控水配以菜肴、醋、油辣子吃食。
  拉条子(鸡肠子、拉面)。是本地人冬春季最常吃的面食,用加盐的温水和面,反复用力揉按,待面变软时,揪团搓成圆条或擀成圆饼,抹上清油,一层一层码在器皿内焐焖,民间叫“饧面”。下锅时,将饧好的圆条面拉长拉细叫圆拉条,用手挤压后再拉的叫扁拉条,面为圆饼的用刀切成条再拉。鸡肠子做法与拉条子基本一样,只是下锅时,鸡肠子是用两手掌对搓圆面条,循环移动,使面变得浑圆细长,比起拉条子更筋道润滑。拉条子、鸡肠子下锅煮熟后配以菜肴、醋、油辣子吃食。
  揪片子(炮仗子)。做面的过程、方式与拉条子“饧面”一样,下锅时,将饧好的圆面条用手掌压扁拉薄,用手揪成面片子,煮熟捞出配以菜肴吃食为干面,民间吃揪片子多为汤面,在汤里调肉、菜、豆腐等佐料,为汤揪片子,也叫烩面。炮仗子做法与揪片子做法基本一样,只是直接将饧好的圆面条拉细,家常做法是用手揪成3—4厘米长的面段下锅煮熟,餐馆里将面条拉开摆放整齐用刀切段,叫炮仗子,捞出控水配以菜肴、醋、油辣子吃食。
  搓鱼子。将面粉用温盐水和成面团,反复按揉后,擀成0.5厘米厚的面张子,切成四楞面条,左手拿面条子,右手在面板上将面条搓成一寸长、两头尖、中间稍鼓的面鱼,叫搓鱼子,捞出控水配以各种菜肴、醋、蒜泥吃食。
  小饭。将面团擀成一铜钱厚的面片,切成小方块,下入牛羊肉原汤,调肉片(肉丁)、粉皮、豆腐、煮熟的红豆、佐料、绿菜等即成。小饭是张掖的地方特色面食,以上多为餐馆做法。本地农家平时做时多数不用肉汤,只在面汤里调入炒好的荤菜、肉丁或下面前水中煮洋芋、萝卜,再配以绿菜。
  灰碱面。将上好的面粉用盐水加灰碱和好(旧时人们用灰草烧成的灰碱,现在多用市场上销售的食用碱),反复揉搓后,擀成薄薄的面皮,撒上干面粉,折成三指宽的一叠,用刀细细切过,轻轻抖散,松松地拧成一绞,摆放整齐。下锅煮熟捞进凉水中浸过,控水后配以凉菜、炒菜、醋、蒜泥或油辣子吃食。灰碱面是本地农户待客的上食,也是判断新媳妇“茶饭”手艺的标准。新媳妇的“试刀面”即指灰碱面。
  臊面(寿面)。臊面面条做法和灰碱面做法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和面不加灰碱。臊面为面与汤分做,臊面汤以肉汤为原汤,配胡椒等各种调味品、豆腐和淀粉勾芡,汤黏稠,捞面浇汤,佐以肉片、葱花、香菜末、油炸豆腐干。以上多为臊面餐馆的做法,面条为压面机压制。本地家常臊面做法是:面为手工擀切,将肉菜切丁、调入调料一次勾汤。农家过婚丧事时本家户族、街坊邻居帮忙人员较多,东家用压面机压面多做臊面招待。臊面、小笼包子、兰州牛肉面是张掖市面上传统的“三大”早点。老人过寿时,家人精心做一碗臊面或浇汤的灰碱面,称为“长寿面”,由子女进献老人食用,意寓祝愿老人长寿。
  炸酱面。面与酱分做。面为香头子、拉条子、搓鱼子、炮杖子、长面(手工擀切或压面机压制)。炸酱的做法是:将肉和菜切成小丁,佐以调料,炒至半熟,加少量水煮熟,调绿菜,即成炸酱。面捞出后浇上炸酱食用。
  包子(饺子)。菜和肉切成小丁,佐以调料生拌或炒至半熟拌匀,即成馅子,馅子可以用多种菜肉和鸡蛋拌制。包子用揉好的发酵面擀成手掌大圆面饼,将馅子包入面饼打褶封口,上笼蒸熟,为圆形。饺子用饧面团子擀或捏成小圆面饼,将馅子放入面饼打褶封口,下锅煮熟或上笼蒸熟,可以包成扁形或圆形的。包子、饺子是本地人较常吃的饭食,特别是饺子也是待客和节日的上食,在除夕夜家家都包食饺子,称之为“团圆饭”,饺子也叫“天下通食”。
  其他面食中本地农家有秋收后晾晒粉皮面筋、做挂面的传统,到现在很少自家做了,粉皮面筋、挂面、酿皮子、糊粕、蒸饼子在城乡市面都有专门的餐馆、小吃摊点做售,作为尝新小吃,人们一般到餐馆和小吃摊买食。
  干粮面食类油馃子。是本地人家过年必做的油炸食品。本地一般的做法是用红糖水和发面和未发酵的死面焐揉后各擀成面张,叠在一起,为了使油馃子酥脆香甜,还在面中掺入干油面、鸡蛋、牛奶、花椒水等,卷成圆卷切成圆筒状或直接切成长方块,翻卷、夹制成蝴蝶形、梅花形、翻花形等,经过整形放入油锅炸黄即可。炸熟后的油馃子发面层呈红色、死面层呈黄色,红黄相间、各式各样,过年时本地人家接待来客的传统就是先倒一杯年茶,然后端一盘油馃子。油馃子也是农家的一种自制零食,过年时炸的较多盛在器皿内,待春节后春耕期间,农忙回家后当零食充饥。
  锅盔。本地农家在中秋节做锅盔,其中要精心做一个画上月亮、猴子等图案的大锅盔,在中秋节夜晚献月亮,为此,农家锅盔就是最初的“月饼”。锅盔的做法是将发面兑、饧、揉好后,擀成二指厚的面张,上下各一张叠起,扣圆形器皿裁刻出圆形面饼,下层面张比上层的略大,在上层面张上画图案或将面饼裁刻成老虎、狮子等形状。为使锅盔酥脆香甜、色彩绚丽,还在面内掺入鸡蛋、牛奶,或卷入香豆面、红曲、姜黄面饼做好后,放在“铁鏊子”中用火烤。鏊子架在木柴火上,鏊盖中常是烧好的木炭,使面饼上下受热,等鏊盖周围白气散尽,起盖出锅。中秋节做锅盔时,一般左邻右舍在其中一家架起鏊子,妇女凑在一起烤锅盔,可备农忙秋收半个月食用的干粮。
  烙饼。本地农家日常做食的干粮。将兑好碱、揉好的发面擀成圆饼,或把面擀成面张卷成圆筒切成柱状,用两手将切面压平再擀成圆饼,放入平底锅内温火烤熟,把面直接擀成圆饼做的烙饼农家叫“干粮子”,第二种做法做出来的烙饼叫“千层饼”,民间也叫“转圈子”。
  花卷(馒头)。也是本地农家日常做食的干粮。花卷的做法是把面擀成面张卷成圆筒切成柱状,用两手将切面翻成花状,上笼蒸熟。馒头的做法是将拳头大的发面团反复揣揉成圆形,上笼蒸熟,还有一种做法是把面搓揉成圆柱形,用刀切段上笼,民间又叫“刀把子”。
  大馍馍。制作方法与蒸馒头相同,只是多加酵面,使面发酵更充分,面团比一般馒头大,然后把用面或杏仁、瓜子做的桃、花、叶、鸟之类的饰物按在面团上边和四周,涂以食用颜色,蒸熟出笼便成,是长辈亲属死后的供品。
  当地民间在春节等节日,蒸做“面桃儿”(做法同馒头,只是用手将面团搓揉成尖嘴状,把尖嘴劈开,顶部涂颜料)祭祖敬神;在惊蛰炸食面疙瘩(面用温水搅成糊状,用筷勺捞入油锅炸黄即成,本地农家还包入红枣炸成枣儿面疙瘩);在春分烫食煎饼(面用温水搅成稀糊状,调入葱末、食盐,舀入加热的平底锅,即刻成薄饼,凝固烙熟即成);在二月二烙食烫面油饼子(面用开水搅拌烫熟,搓揉擀成圆饼,在锅底抹清油,烙熟即成)的传统。炸油饼子、炸油棒子(麻花)也是本地农家遇节日所做食的面食。其他所食干粮和油炸面食在城乡市场上有售,人们多买食。
  米饭类 焖米饭。将大米下锅煮至半熟,捞出控水,在锅底抹清油,再将捞出的米倒入锅内用余火蒸熟,调葱花或干芫荽末,拌后食用,焖出来的米饭米粒个个松散。焖米饭在民间也叫“蒸饭”,吃过米饭还可喝米汤。年轻人喜食焖米饭。现在农家用更简便的方式焖米饭,做法是将米淘净盛在小盆内加适量水,放在锅内加火蒸至水干米熟即成。
  煮米饭。将大米淘净直接下锅,米煮至半熟时,把米汤撇出,米煮熟时用勺子搅拌即成,煮出来的米饭米粒结块为黏稠状,较软和,老年人喜食煮米饭。现在,由于本地农民很少种植谷子,加之市场小米价格高,人们一般不做小米饭,只做小米稀饭。过去本地种谷子时,农家多做食小米饭。在物质生活贫乏时,农家吃米饭在冬春季多以腌菜、油泼辣子配食,夏秋季多配素菜,节日炒肉菜,米饭可为一日三餐。
  米汤(稀饭)。将米淘净下锅,煮成稀饭。用米量比做米饭时少,根据饮食习惯控制米水的比例,以掌握米汤的稀稠。本地农家熬米汤喜欢加洋芋、萝卜。还有一种是在米汤里面加煮大肉、牛肉丁,熬成较稠的米汤,民间叫“臊达子”。小米稀饭一般不加任何辅料、佐料。
  蒸年糕(包粽子)。年糕(本地也称凉糕)、粽子是本地端午节的应节食品。做法是将米(农家用大米和糯米)淘净,红枣煮至半熟,苇叶洗净,将苇叶排放在用芨芨编制小筐的四周和筐底,把米和红枣一层一层撒入筐中,再将苇叶封口,放入锅内煮沸至熟,出锅后用勺挤压将米枣拌匀,晾冷食用口感更佳。粽子的做法是将苇叶折成勺状,将米和红枣放入包住封口,用马莲草或线绳扎好,放入锅中煮熟晾冷即食。年糕、粽子融入米和红枣的香甜及新鲜苇叶的清香,十分好吃。
  八宝饭。是本地筵席上的一道饭食。将糯米或大米盛在碗内,撒上白糖,再放上葡萄干、红绿樱桃、蕨麻、花生等,上笼蒸熟呈黏稠状,再扣入盘内即成。
  肉食类 白水肉。本地吃猪肉、鸡肉、牛肉、羊肉等都可白水煮食,煮时将肉下入冷水,调入花椒、生姜、草果、大蒜、葱、盐等佐料,熟后捞出或手撕成块或用刀切片,浇、蘸、配盐水、盐末、蒜泥水、生蒜片、辣醋水吃食。民间所叫白水肉指白水猪肉,白水鸡称白斩鸡,白水羊肉称手抓羊肉。
  黄焖肉。黄焖是本地吃羊、牛肉的常用烹饪方法。将肉骨剁块,用清油爆炒,佐以辣椒、调料、葱姜蒜等,以酱油或糖浆上色,加少量水连炒带焖至熟。农家做时,还配以洋芋或萝卜块。吃兔子肉时,多黄焖。
  红烧肉。红烧肉是本地家常吃大肉多喜食的一种肉食。做法与黄焖肉相同,一般配洋芋、萝卜块,是吃米饭多配的肉食。
  卤肉(酱肉)。卤肉的肉品多为猪肉,农家也卤鸡肉。以前卤猪肉有专门的肉摊(店)卤售,现在都在自家卤肉,首先是买各种调料或市场上卖的合成卤料,将卤料和肉一起下锅,加以糖浆调色,用温火煮沸至肉熟烂,捞出晾冷存放做熟肉食,食用时切成片码在盘内。传统的卤子是经多次卤肉,过滤料肉渣封存,下次卤肉时再投料加水熬制叫“投卤”,有的要连续使用多年,民间称卤越老卤制的肉越好,一些名家的卤肉制卤子的料单、工艺为家传。酱肉多指酱牛肉,与卤肉相同。
  鸡肉焖卷子。将鸡肉剁成小块,用清油爆炒,放入葱、姜、蒜、红辣椒及各种调料、酱油,炒至鸡肉呈亮黄色,加水焖至八成熟时,将擀好的薄面饼抹上清油卷成圆筒,再切成面卷,码放在鸡肉上,用小火焖蒸至肉、面熟后拌和出锅即食。农家做时,有的还在鸡肉中放入洋芋、宽粉条,叫“大盘鸡”。“来客杀鸡”或煮白水鸡或做鸡肉焖卷子、大盘鸡是本地农家招待来客或家人生日时做的传统美食。
  鱼。乌江素有“鱼米之乡”美誉,民众养鱼历史悠久,养鱼种类主要是鲤鱼、草鱼、鲫鱼、鲳鱼、虹鳟鱼、金鳟鱼等,河水中的野生鱼主要是鮸鱼(俗称)、泥鳅。民间吃鱼主要是清炖、红烧、油炸,一般鲤鱼、草鱼红烧成酸辣鱼,鲫鱼、鲳鱼、虹鳟鱼、金鳟鱼清炖,小鲫鱼油炸。乌江镇是甘州区唯一养殖虹鳟鱼、金鳟鱼的地方。
  菜肴类 甘州民间家常菜肴通常有:凉拌菜、热炒菜、泡菜(腌菜)。
  凉拌菜多以新鲜绿菜为主,择洗干净,下开水锅内焯熟捞出控水切段,佐以盐、醋,或加葱、蒜、辣椒末,调料用熟清油炝熟拌匀。如:凉拌小白菜、凉拌豆角、凉拌芹菜等。黄瓜、萝卜、西红柿等,直接切食或凉拌。在宴席、节日上煮熟冷藏切食的牛肉、大肉为荤凉菜。
  热炒菜分为素炒菜、荤炒菜,素炒菜不放肉,荤炒菜以肉、菜搭配,炒菜佐以盐、醋、酱油、调料,加葱、蒜、辣椒。通常家庭食用的炒菜如:素炒洋芋丝、酸辣白菜、醋熘辣子、素炒葫芦、茄辣子西红柿、西红柿炒鸡蛋、白菜粉条肉、蒜薹木耳肉、红烧洋芋肉。
  民间家庭平时午餐、晚餐做菜1—3个,荤素、热凉搭配。来客或过节时,都会多做几个菜肴招呼来客、丰富节日饮食,遇到节日还有应节食品,如端午节蒸年糕、包粽子。
  饮品 居民生活饮品主要有:酒和茶。旧时一般为散装的白酒(俗称烧酒)、黄酒、南酒,茶多为茯茶(俗称砖茶、“老叶子”),来客时煮鸡蛋茶、油茶、炒面茶、红枣茶等。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饮品除酒、茶,还有种类繁多的瓶装、罐装的饮料,酒的种类有白酒、黄酒、红酒、葡萄酒,而且都是瓶装且带包装的各类品牌的酒。茶的品种繁多,有茉莉花茶、毛尖、铁观音、龙井茶等,都是在商店购买的袋装茶叶,且按季节饮用红茶、绿茶。商店、超市销售的瓶装、罐装饮料有红茶、绿茶、矿泉水、果蔬饮料、碳酸饮料等。

知识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甘州区志(1991-2016)》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91-2016年甘州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变化状况。全书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地理·自然、建置·区划、政党·社会团体、政权·政协、军事·政法、农业农村工作、工业经济、商贸流通、财税·金融、综合经济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科教·文化·旅游、艺文、社会生活、人物·荣誉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