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文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1134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文物
分类号: K872.42
页数: 17
页码: 587-6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甘州区文物方面的内容,包含了馆藏文物,古墓群,古遗址,文物发掘,古建筑维修,文物保护和文物机构。
关键词: 文物 遗址 甘州区

内容

甘州区境内存古墓葬、古建筑、古石窟、旧民居等不可移动文物235处,其中有古城址4处、古墓葬28处、古建筑20多处、革命旧址3处、旧民居34处等。已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的单位有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1处,市县级保护单位有106处。
  甘州区博物馆、西路军烈士纪念馆中被确定级别的馆藏文物有2286件(套),其中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36件(套),二级文物34件(套),三级文物98件(套);西路军烈士纪念馆国家二级文物3件(套),三级文物15件(套)。
  第一节 馆藏文物
  甘州区博物馆现有各类藏品10879件(套),其中一级文物36件(套),二级文物34(套)件,三级文物98件(套)。
  石器玉器 甘州区博物馆馆藏石器20件(套),以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居多,打制和磨制石器皆有。玉器59件(套),品质较高,剔透玲珑,制作精美,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元代玉雕纹纽。1970年于张掖大佛寺金塔殿地宫出土,一组共4件。外形均呈方圆形,平底,高3.8—4.5厘米,材质为新疆和田玉,色分青白。造型生动、精巧玲珑,图案装饰兼具绘画、雕塑两种特性,镂空与浮雕融会贯通,是元代玉雕中的代表作。
  青玉荷塘鸳鸯纹纽。荷叶四瓣,翻卷舒展,梗茎和水草穿插交织,两只鹭鸶栖息其间,一探首觅食,神情专注,一昂首伸颈,振翅欲飞。
  白玉灵芝蟠螭纹纽。底部呈椭圆形,正面呈半球形,多层镂雕。内容为灵芝草和蟠螭。圆头巨目直鼻,额间阴刻“王”字,头上鬃毛弯卷,身体宛转,叼灵芝根蒂。
  白玉海青天鹅纹纽。底面为扁圆满葵形,镂空,内容为海青天鹅,一只天鹅振翅曲颈,潜入梗叶间隐藏,躲避海东青的追逐。
  汉石磨盘。红色砂岩质地,圆形盘状,中间钻一方形孔洞,外部凸鼓,平顶,磨盘面下凹,刻凿有不规则细槽,器形小巧,有上下两块组成,底盘略大。
  四坝文化手握石斧。青石质地,质地较硬,打制而成,形如单刃斧状,一面平光,一面微有弧度,握部为不规则形,刃部略宽,刃端双向加功呈曲线形,刃中部有一使用时留下的缺口。
  陶器、砖瓦 甘州区博物馆馆藏陶器546件(套),形制多样,常见绳纹、网格纹等纹饰。砖瓦4件(套),主要来自于墓中铺地砖和墓室用砖,有神兽纹、狩猎图等装饰。
  东汉模印瑞兽纹陶仓。1981年于黑水国遗址出土,宽18厘米,高32厘米,厚12.5厘米,重4.706千克。灰陶,模制,明器。仓体为两层楼阁型,作底大顶小的长方斗状,墙面模印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神兽,是研究河西汉代建筑和民俗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
  羊纽盖绿釉陶砚。1986年于黑水国遗址出土,高9厘米,直径9厘米,红陶、圆形。通体施绿釉,砚台由上小下大两个圆台组成,中间凸起,器底有三个鹅冠足,足外撇,覆盒形盖,盖顶为一立姿羊形纽。器形小巧玲珑,工艺精致。
  胡商牵驼图模印砖。甘州区新乐小区唐代墓葬出土。长34.5厘米,宽34厘米。砖面所绘胡商头戴尖顶毡帽,深目高鼻,身着窄袖短衫胡服,一手揽缰牵驼,一手持棒扛肩大步前行。骆驼驮物,张嘴嘶鸣,胡商牵驼迎风而进。
  东汉四灵神兽图画像砖。1990年甘州区明永乡1号汉墓出土,正方形,模印,边长38.5厘米,厚5厘米。砖面正中以凸线方框将砖面划分为中心和四边画区两部分。砖面四个梯形画区内分别饰玄武、朱雀、青龙、白虎四灵神兽。
  网格纹双耳彩陶罐。1999年5月张掖市大满乡西闸村出土,口径14厘米,底径6.6厘米,腹径18.5厘米,高14.9厘米。泥质红陶,敞口束颈,有桥形耳,鼓腹,平底。腹部主体纹饰以经纬细线交绘成网格纹。此彩陶罐的出土,是马家窑文化西渐发展的有利见证。
  铜器、其他金属器 甘州区博物馆馆藏铜器149件(套),内容丰富,从生活器具到装饰物品和雕塑造像,不乏精品。其他金属器41件(套),以铁器为主,多为兵器甲胄等。
  战国云雷纹铜盉。1985年于甘州龙渠乡征集,长11.5厘米,宽8.7厘米,高6.7厘米。青铜质,褐绿色。椭圆形,敞口圆唇,短颈鼓腹,颈下有两个小环形纽,腹部正中有一对环形鋬,腹部饰“S”形云纹,间以凸弦纹。肩部及颈部无纹饰。
  战国花角铜麋鹿。1985年于张掖市龙渠乡石崖洞穴内出土,是战国时期河西少数民族月氏族遗物,共7件。青铜范铸,身长均10厘米,通高8厘米。麋鹿作伫立状,有雌雄之分。整体造型相同,表现出麋鹿奔跑中突然停步的刹那间神情,形象活泼且充满力度,是不可多得的青铜艺术珍品。
  汉代铜弩机。1993年于张掖汉墓出土,长15.5厘米,宽3.5厘米,高9.5厘米。素面无纹,由弩郭、弦牙、扳机、悬刀、望山几部分构成。郭体呈平面,由大小长方孔和半圆形凹槽组成,构件精巧别致,构造合理实用。弩机作为一种具有远距离杀伤力的冷兵器,在古代战场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唐代铜钟。高1.3米,纽高15厘米,孔径10厘米,唇高9厘米,口径1.15米。上细下粗,略呈喇叭形,口沿为六耳,重约600公斤。外壁略呈黄色,带铁青色,钟身分三层图案,每层六格。铸造工艺精湛,形体浑厚雄伟。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夏文“首领”铜印。1989年于民乐县出土。张掖首次发现。方形,边长5.5厘米,厚1厘米,方柱形纽,纽高1.8厘米,长2厘米,宽1.7厘米。印面阴刻西夏文九叠篆字“首领”,印纽两侧各刻一行西夏文字,内容为年款和持印者姓名。纽顶文字相当于汉字的“上”。此枚铜印对研究西夏官制及铸造技术都具有重要意义。
  明双龙耳套环铜壶。1966年于大佛寺卧佛腹内出土,高54厘米,口径17.2厘米,黄铜锻造,锤揲成型。长颈盘口,溜肩鼓腹,喇叭形高足圈。颈部有一对螭龙耳,耳内套环,腹部一侧錾刻铭文。其造型古朴庄重,工艺精湛,反映出明代铜器制作的杰出工艺。
  明鎏金接引佛铜造像。大佛寺遗藏,高178厘米。铜铸圆雕中空,身着通肩莲花纹袈裟,颈饰项圈,赤足踩双层仰莲台。左手下垂结与愿印,右手举于胸结说法印。整尊造像通体鎏金,丰满圆润,姿态优雅,神情庄重,衣带飘洒,栩栩如生。
  明鎏金药师佛铜造像。大佛寺金塔殿遗存,高135厘米,底宽100厘米。鎏金圆雕铸造工艺,青铜质地,佛发如螺,顶有肉髻,双眼微闭,眉间有白毫,身着袒肩袈裟,衣饰莲花纹,全跏趺坐,右手曲指,食指间夹有药丸。整尊佛像体态端庄,神色庄严。
  清龟鹤千寿铜烟瓶。1987年移交。高29.5厘米。铜质,圆雕,由龟和鹤两部分组成。下为神龟,做爬伏状。上为仙鹤,作顾盼状,口缘细长,衔一枝寿桃,桃枝一端作烟嘴,背负灵丹药葫芦,葫芦身部上侧穿凿一圆孔,为装烟丝所用。器物思之灵动,致以其表,生动活泼,匠心独具,展现了制作者独有的审美情趣。
  清魁星点斗铜造像。1987年移交。高23厘米,黄铜铸造,俗名“魁星点斗”。造型为魁星,赤裸上身,呈赤足奔跑状,右腿直立,踩于鳌头之上,器形小巧别致,人物生动活现,反映出金榜科第,独领风骚的竞争思想。
  汉青铜立马。长22厘米,高24厘米,重2.32千克。立姿形象,马首脸颊粗长,双目圆睁,口鼻张翕,颈部粗短,背圆臀肥,下腹鼓圆,前肢直立,后肢微曲,线条粗犷豪放,造型健硕生动。
  西夏铁拒马。1998年于小河乡出土,直径41厘米。防车马进攻武器,十字带轴形,中心为正方体,由六个面各伸出一条柱形臂,至端部渐细,呈圆头。六条铁臂等长,无论何方向翻滚,均三臂着地,三臂朝上,有较强的拦截防御功能,是研究西夏军事的珍贵实物资料。
  瓷器木器 甘州区博物馆馆藏瓷器177件(套),多为器皿与装饰造像。1991年至2016年收藏瓷器23件(套),木器190件(套)。其中,各类木俑色泽鲜艳,形态逼真,十分珍贵。
  西夏白釉印花卉纹碗。1970年于五凤楼出土。口径17.2厘米,高7.7厘米。碗施白釉,瓷胎灰白,胎质坚硬,胎壁轻薄,撇口圆腹,浅圈足。碗内壁四周刻画缠枝牡丹花。此碗胎质、釉色和造型与中原白釉瓷器相似,是一件难得的西夏瓷器珍品。
  明白釉童儿瓷枕。1983年征集。长22厘米,高10厘米。胎质细腻,釉色乳白,捏制成形。形为一古装童儿,头扎总角,伸颈仰首。神态活泼天真,造型生动,构思独特,神形兼备,实用美观,是颇具生活和艺术特色的寝具。
  明侍女木俑。木质圆雕,侍女形象,头部秀发披肩,面部圆润,眉目修长,身着圆领窄袖长袍,腰系丝带,比例匀称,线条简洁明快,刀法浑朴流畅。
  明龙泉窑豆青釉刻花卉纹碗。1987年于梁家墩乡出土。底径7.3厘米,口径20.4厘米,高10.5厘米。施豆青釉,器面光滑,釉层润厚,造型古朴,堪称明龙泉窑瓷器中的精品。
  明龙泉窑豆青釉印纹荷叶盖罐。1987年于梁家墩乡出土。高26厘米,口径21厘米,重6.493千克。罐盖为六曲起伏荷叶造型,罐直口短颈、鼓腹下敛,矮圈足。有流釉现象,足顶露胎处为铁锈红色;肩部饰六个独立的阴刻如意云头,腹部均匀模印竖条纹。造型活泼自然,乃珍品瓷器。
  清同治款粉彩诗文博古图方瓶。1991年4月16日张掖市人民南街39号尉秀英处征集。高22厘米,口径7.2厘米。
  清青花渔樵耕读纹瓷盘。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3厘米,直径13.5厘米。
  清青花渔樵耕读纹碟。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3厘米,直径16厘米。
  清青花渔樵耕读纹碟。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4厘米,口径22厘米。
  清青花枝叶纹瓷盘。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2.5厘米,口径12.5厘米。
  清青花渔樵耕读纹瓷碟。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3厘米,口径8.5厘米。
  清青花渔樵耕读纹瓷碟。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2.5厘米,口径8厘米。
  清青花渔樵耕读纹瓷碟。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3厘米,口径7厘米。
  清青花渔樵耕读纹碗。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7厘米,口径19.5厘米。
  清青花渔樵耕读纹碗。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7厘米,口径18.5厘米。
  清青花渔樵耕读纹碗。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6.5厘米,口径16厘米。
  清青花渔樵耕读纹碗。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5.5厘米,口径12厘米。
  清青花菊花纹瓷碗。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7厘米,口径16.5厘米。
  清青花渔樵耕读纹碗。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4厘米,口径9厘米。
  清粉彩荷花纹瓷碗。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4厘米,口径8.5厘米。
  书法绘画 甘州区博物馆馆藏书法162件(套),绘画162件(套),其中不少出自名家之手,或传世佳作,如《兰亭序》拓本,左宗棠墨宝、冯琳画卷、沈周扇面、康熙书轴等。
  张掖都尉启信。原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高21厘米,宽16厘米,是一种过关的文书,相当于护照。上方正中缀系,正面墨笔篆书“张掖都都尉信”六字,在中国书法史上是和李斯的《泰山碑》齐名的绝美小篆书法。
  清康熙临米芾行书中堂。纸本洒金白宣,墨笔行书,内容为五言绝句一首“秋深桂妇发,寒细菊馀菲..先天琼不违”,共10句50字。落款题“临米芾元章书”,铃首印为“渊鉴斋”白文章。底款押“康熙宝瀚”和“敕畿清晏”朱文篆体方章。整幅文字笔力遒劲,气韵洒脱,笔势俊秀流畅,风格自然生动,充分展示出一代君王杰出的艺术才华。
  明沈周山水扇面。纸本,扇面形水墨画,画面表现了传统山水画的近实远虚,可见坡石村野,茅舍屋宇若隐若现,渔翁泛舟独钓寒江,一双水鸟翔于水面,画面层次分明笔墨酣畅,设色淡雅,颇得平淡天真之趣,左上落款“沈周”二字,下押方形“启南”篆体朱文一印。
  历代钱币 甘州区博物馆馆藏历代钱币67件(套),时间跨度大,地域分布广,既有我国古代稀有钱币,也有西域及周边国家的珍贵货币。
  波斯毕路斯银币。1970年于张掖大佛寺金塔殿基下舍利石函内出土,共5枚,直径2.6—2.9厘米,重量2.8—4.1克,边缘呈不规则圆形。为波斯毕路斯王B形币样式。正面为头戴王冠的毕路斯王,背面整体纹饰右旋90度,外框为装饰用联珠纹一圈。
  波斯库思老一世银币。1970年于张掖大佛寺金塔殿基下舍利石函内出土,直径2.5厘米,重量2.9克,边缘呈不规则圆形,正面为头戴王冠的库思老一世王像,王冠冠侧及后部有雉堞形装饰,象征着“天”和袄神奥马兹。背面整体纹饰与正面相较,约右旋90度。外框饰联珠纹一圈。
  佛经佛曲 甘州区博物馆馆藏佛经6997卷,其中御赐《北藏》装帧精美,艺术价值极高,是我国仅存的几部《北藏》中最为完整的一部,是研究佛教历史、书法艺术、绘画装潢等稀有的实物资料。佛曲主要为明永乐年间编的《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目录》,对研究我国古代音乐曲调有极珍贵的价值。
  《妙法莲花经授记品》写经。1983年征集。宣纸质,长806厘米,宽26厘米。经卷文字书写工整,庄重沉稳。《妙法莲花经》是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一部影响广泛的大乘佛教经典,简称《法华经》。
  明《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纸底白宣质地,墨书楷体竖排版,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官版印刷。书写以天蓝色粗绢装裱,左上边框有书名《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每张扉页为双层折叠,线装而成,其内容有序言、曼荼罗画像、佛曲目录名称、数量、曲牌名。无曲谱,仅有汉字填词,曲牌目录分南曲、北曲,并在曲目下注明世俗曲名,其中南曲122首,北曲222首,计344首。
  石刻 甘州区博物馆馆藏石刻共5件(套),以西夏黑河建桥碑最为珍贵。黑河建桥碑。刻于西夏乾祐七年(1176年),碑高1.3米,宽0.9米,阳面为汉文楷书,阴面为藏文正楷,是极为少见的汉藏双语石碑。两面碑额皆刻线飞天。由碑铭可知诸多史实:如西夏仁宗赵仁孝曾多次巡视甘州一带等。对研究西夏官制和黑河名称的演变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建筑 卧佛大殿。卧佛大殿为全寺主体建筑,雄居大佛寺中轴线中心位置,大殿高19米,南北面阔9间,长52.5米,东西进深5间,宽28米,总面积1470平方米。殿平面呈长方形,重檐歇山顶,屋顶高大陡峭,屋脊上装饰有吻兽及葫芦宝顶。四周木廊回绕,40根红柱环立。大殿为两层楼阁,斗拱交错,翘桷翼张,曲线优美,使得大殿空间组合变化多端,给人潇洒自然、厚重深沉之感,尽显雄浑威严。檐部雕有龙、狮、虎、象等,惟妙惟肖,形态逼真。门窗隔扇上,雕有吉祥图案、佛教故事,这里还有数十幅明清时代的楹联匾额,大殿前门两侧砖墙镶嵌有两幅贴金彩绘砖雕,与整个建筑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古代以九为尊,这正体现了皇家“九五之尊”的思想。卧佛殿正门两侧各有用54块水魔方砖拼嵌而成砖雕一幅。每幅4.5米见方,内容为佛教故事。北为《入三摩地》,南为《登极乐天》。这两幅砖雕风格上追求对称、工整和恢宏的气势,两幅砖雕刀工精细,线条流畅,前呼后应,具有层次美、距离感,光影效果显著。砖雕采用金饰、彩绘于一体,衬托得整个卧佛殿金碧辉煌、气势宏伟,而砖雕作品是流光溢彩、熠熠生辉。大佛寺的这两幅砖雕是古代砖雕的上乘之作,中外专家学者对此评价极高,认为是我国砖雕艺术中罕见的瑰宝。
  卧佛。在张掖大佛寺众多的雕塑造像中,体形最大、形态最美、艺术价值最高、建造难度最大的当数西夏泥塑卧佛像。卧佛头北脚南,面西而卧,安睡于大殿正中1.2米高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4米,脚长5.2米。塑像头枕莲台,两眼半闭,嘴唇微启,丰秀端庄,恬静安详。塑像为木胎泥塑中空,腹内用木板隔开,分为上、中、下3层,金妆彩绘,整整占据9间大殿。
  第二节 古墓群 古遗址
  甘州区境内古墓葬分布较广。1987年经文物普查,全区22个乡镇中有18个乡镇发现古墓葬,均为汉墓。全区列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点的古墓葬共有28处。2008—2010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区重新核定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点的古墓群共有26处,其中3处单座墓现已不存。
  古墓群 黑水国汉墓群。位于黑水国遗址。据近现代的考古调查资料显示,黑水国汉墓群,在4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墓葬500座。曾出土许多汉代文物,有铜镜、铜耳环、铜弩机、铜釜甑、陶罐、陶砚、陶鼎、陶壶、陶豆、陶奁、陶仓、陶楼院、陶室、陶灶、陶盘、陶勺、陶案及陶鸡等,还有大量五铢钱及新莽货币。1986年秋,张掖市博物馆在墓群内清理了因灌水暴露出的两座汉墓,一为斜坡墓道的三室墓,一为双室墓,前室顶均作覆斗室,中、后室为纵连顶条砖铺地。其中有一座为双后室。黑水国遗址的汉墓群于1957年由甘肃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汉墓群与黑水国南城、北城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并列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墩子滩墓群。位于沙井镇东五村委会以北荒滩上,因有两座高大的夯土墓墩而得名。时代为汉至晋。该墓群对研究汉晋时期历史、文化、丧葬制度等,具有历史、科学、考古价值。1990年,双墩子滩墓群被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金尖文物保护单位。
  甲子墩墓群。位于碱滩镇甲子墩村村委会以南约2千米处荒滩上。出土较多随葬器物,有陶壶、陶钟、仓、灶、罐、案、井、鼎、博山炉等,还有木马、木牛、铜弩机等。皆为砖室墓,分单、双、三室等类型,有覆斗顶、券顶等,时代从西汉延续至魏晋。1993年,该墓群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
  上游墓群。又称“上寨墓群”,位于沙并镇上游村五社居民点以南。墓葬为砖室,分单、双室等类型,出土器物主要为陶器,还出土四神纹画像砖,现在地表可采集到墓葬残砖和少量灰陶片。1990年,上游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五个墩墓群。五个墩墓群位于甘州区沙井镇五个墩村居民点以北耕地间。20世纪80年代可见封土堆20多座,有汉砖和蓝纹灰陶片布在地表。1990年,五个墩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坂滩墓群。位于沙井镇小河村三社西南耕地间。皆为砖室墓,分单、双室等类型,出土器物主要为陶器,墓区内地表可采集到墓葬残砖和少量灰陶片。1990年,坂滩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小河村七社墓群。位于沙井镇小河七社居民点西侧耕地间。有仓、罐、钟、壶、灶等陶器和铜镜出土,系砖室墓,分单、双室等类型,时代为汉至晋,现在地表可采集到墓葬残砖和少量灰陶片。1990年,小河村七社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燎烟村墓群。燎烟村墓群位于甘州区明永乡燎烟村一社以南耕地间。为汉晋时代定制,能采集到少量灰陶片。该墓群对研究汉晋时期丧葬制度等,具有历史、科学价值。1990年,燎烟村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乱河湾墓群。位于明永村一社居民点西南耕地间。可采集到少量灰陶片。该墓群对研究汉晋时期丧葬制度等,具有历史、考古、科学价值。1990年,乱河湾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永和村墓群。位于明永乡永和村西城驿林场内。时代为汉至晋,埋藏深度在4米以下,砖砌券顶,出土的器物有陶鼎、壶、罐等,被省考古研究所收藏。1990年,永和村墓群被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王家崖墓群。位于碱滩镇杨家庄村居民点西南,南为二坝水库。现在地表可采集到汉代墓葬残砖和少量灰陶片。有汉砖和蓝纹灰陶片布在地表。1990年,王家崖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上寨墓群。位于党寨镇上寨村一社居民点东。墓葬为汉至魏晋时代,砖室墓,分为单室、双室、三室等多种类型,葬式为仰身直肢葬,出土器皿有陶器、木器、铜器、铁器和少量金银器皿等。1990年,上寨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下寨墓群。位于党寨镇下寨村六社居民点以西砖厂内。为汉、晋时代的墓葬,墓葬形制为砖室墓,有单、双、多室类型,大多为拱券、覆斗顶,仰身直肢葬,出土明器有陶、木、铜、铁器和少量金银器,分甑、灶、炉、仓、鼎、铜刀、弩机、钱币等生活器具、生产工具、兵器、礼器等。1990年5月,下寨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王阜庄墓群。位于安阳乡王阜庄村六社,分布在居民点房屋下及周围耕地间。现在居民地北侧和西侧耕地、果园里,可见直径8—15米、高2—3米的墓葬封土堆7座,皆被盗掘,地表有青条砖、子母砖散乱丢弃。1990年,王阜庄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朝元寺滩墓群。位于大满镇朝元寺村五社居民地以南耕地间。现在地表可见墓葬残砖和少量灰陶片散落。其对研究汉晋时期的丧葬时俗等,具有历史、科学价值。1990年,该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什信村墓群。位于大满镇什信村一社。为汉晋时代定制,该墓群对研究汉晋时代丧葬制度等,具有历史、科学价值。1990年,什信村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地委农场墓群。位于小满镇甘城村七社居民点以东。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墓葬发现,出土文物有陶钟、吊灯等,皆为砖室墓,券顶或覆斗顶,分单、双室等类型,埋藏深度在1.6—3米。1990年,地委农场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甘城墓群。位于小满镇甘城村七社。所见墓葬为砖室墓,券顶,为防止再次坑陷渗水,挖至墓顶后回填,文物部门未作清理。该墓群对研究汉晋时期丧葬制度等,具有历史、科学价值。1990年,甘城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兔儿坝滩墓群。位于三闸镇庚明村一社居民点以北兔儿坝滩上。时代为汉至晋,埋藏深度在2米以下,在墓区内地表可采集到墓葬残砖和少量灰陶片。1990年5月,该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新建村墓群。位于三闸镇新建村五社居民地以南耕地间。为汉至晋代定制,文物部门未进行过清理发掘,其他情况不详。其对研究汉代历史文化、丧葬制度等,具有历史、科学价值。1990年5月,新建村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保安墓群。位于龙渠乡保安村三社居民点以南。现在墓区内地表可采集到墓葬残砖和少量灰陶片。其对研究汉代葬俗等,具有历史科学价值。1990年5月,保安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四角墩墓群。位于甘浚镇速展村五社居民地以东。均为三室砖墓,斜坡墓道,前室覆斗顶,中、后室拱券形顶,墓室底部用四神纹方砖铺地,共出土各类器物49件,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一匹带鞍彩绘铜马。1979年该墓群被张掖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1990年又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西洼滩墓群。位于甘浚镇光明村林场内。墓室为砖室墓,有券顶、覆斗顶两种类型,分单、双室和多室,埋藏深度2米以下,时代为汉至晋。1990年,西洼滩墓群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八号村北滩墓群。位于甘浚镇晨光村(原八号村)八社居民地东北荒滩上。为砖室墓,分单、双和多室,有券顶和覆斗顶类型,埋藏深度在4—8米,时代为汉至晋,现地表可采集到墓葬残砖和少量灰陶片。1990年,八号村北滩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单座墓 据《甘州府志》记载甘州区境内共发现单座历史名人墓32座。
  名人墓 摘录史料如下,以飨读者。
  吴咏墓。吴咏,张掖人,晋太尉。前凉张轨亲祭其墓。墓已不存。
  宇文贵墓。北周武帝天和二年(567年),武帝派许穆公宇文贵等4人前往突厥,迎突厥公主,被拒,宇文贵病死于张掖。墓已不存。
  杨丽华墓。乐平公主杨丽华为隋炀帝之妹,大业五年(609年)随隋炀帝西巡张掖,殂于张掖。墓已不存。
  张元、吴昊墓。张元、吴昊均为山西华州人,受西夏李元昊重用。张元由中书令升为国相。张掖为张、吴封地。张、吴对开发河西农田水利有功,死后葬于张掖城东。甘民祭之如神,清初尚有人拜扫其墓。墓已不存。
  费瓛墓。位于党寨乡陈家墩四社。费瓛,明代凤阳人,永乐时以崇信伯任甘肃总兵,死后葬于张掖。墓地有神道碑、石翁仲、石马等。1972年曾在其墓葬发现梅瓶和木俑。现已荒芜。
  刘广墓。刘广墓在城西3里处。刘广,张掖人,明甘肃副总兵,卒于张掖任所。墓已不存。刘硕墓。
  刘硕墓在城西附郭。刘硕,明代献县人,洪武初以五经教士有功于张掖士林,卒于张掖,年78。墓已不存。
  毛忠墓。毛忠墓位于城南梁家墩镇。毛忠,明代西陲人。因屡立战功,封伏羌伯,任甘肃总兵。弘治乙卯(1495年),建祠致祭,谥武勇,又立忠义坊。原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毁。
  双忠墓。双忠墓在城南3里处。康泰、康海,张掖人,清初康海任总兵,康泰任提都,出征西藏阵亡,归藏张掖,墓已不存。
  高孟墓。高孟墓位于上秦镇高升庵村。高孟,张掖人,清康熙年间历任宁夏、凉州、延绥总兵。墓已不存。
  冯君冼墓。冯君冼墓位于城东南1里处。冯君冼,张掖人,清康熙年间历任河南、河北镇总兵,归田后修黑水桥,造福桑梓。墓已不存。
  焦大聚墓。焦大聚墓位于城西南2里处。焦大聚,江苏江宁人,清光绪年间历任伊犁总兵、河州总兵、喀什提督,死于民国六年(1917年),余炳元为其书写墓志铭。墓已不存。
  常守仁墓。常守仁墓在城郊5里处。常守仁,张掖人,记名固原提督,光绪十七年(1891年)卒于西凤,归葬张掖。墓已不存。
  古窑址 甘州区存有五里墩砖窑遗址和西武当瓷窑址。
  五里墩砖窑。位于碱滩镇古城村东南的甲子墩墓群范围内。砖窑遗址原形制不清,残存的窑体残高2.5米,直径16米。窑壁为砖砌,其实附着烟熏痕迹,窑址四周有许多红烧土,附近地表还存有大量灰色字母砖以及火烧后形成的窑釉和窑壁红烧土块。根据地表遗留的字母砖等物断定,砖窑为汉代所建。1990年5月,五里墩砖窑遗址被张掖市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武当瓷窑。位于龙渠乡龙首村委会以南的西武当山北麓。地表残留的碎瓷片,釉色多样,有黑釉、灰白釉、酱色釉、褐釉、青花等,以黑色居多。器形众多,器物上纹饰多样化。在窑址东端有一座清代的“窑神庙”遗址,平面呈正方形,面积大约225平方米。窑址时代从西夏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1993年,西武当瓷窑址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堡遗址 甘州区现存古城堡遗址10处,它们是:黑水国遗址、东古城城楼遗址、秺侯堡遗址、安家庄堡遗址、尹子堡遗址、甘州古城墙遗址、人祖口1号城障遗址、人祖口2号城障遗址、红泉堡遗址和滚家庄村城堡遗址。
  黑水国遗址。位于明永乡下崖村,由南城和北城两部分组成。南城在312国道线2744—3755公里南1千米处。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宽226米,东西长258米,面积58308平方米。南城坐西向东,门开东墙中。门外设瓮城,城墙黄土夯筑,四角设方形墩台,城内设施已不存。北城位于国道312线以北1千米处,与南城相距3千米,规模、形制似南城。北城坐北向南,平面长方形,东西长245米,南北宽220米,面积55860平方米。城墙黄土夯筑,夯层厚15—20厘米,残高5.5米,墙基宽3.8米。门开南墙正中,门宽5.4米。城墙西南角内建方形角墩一座,城内设施已不存。20世纪90年代,学者对黑水国遗址进行全面考察,曾出土泥质红陶、打制、磨制石器、细石器、灰陶片、汉砖等不少珍贵文物。以黑水国遗址为中心,在四周1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有史前文化遗址(灰坑),汉代建筑遗址、汉晋古墓群、汉唐古城遗址、古屯庄、古寺院遗址以及古代居住、耕地等遗迹,内涵极为丰富,因此被文物界专家誉为“一块宝地”。据史家考证,南城为汉觻得县城,北城为张掖郡城。十六国时,张掖郡城为北凉都城。西魏改张掖郡为西凉周,废帝三年(554年)改称“甘州”。隋代,由于流沙侵蚀,原城废弃,遂建新城于今之甘州城区。此后,觻得古城成为甘州西部的一个驿站。唐代称巩囤驿,吐蕃、回鹘、西夏沿用。元代为刺哈孙驿、西城驿。明代为沙河驿。晚明至清代废弃。因当地居民开垦耕地、开发利用,遗址破坏和损毁严重。其对研究张掖史前文化,汉明时期政治、经济、历史等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价值。黑水国遗址198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古城城楼遗址。位于碱滩镇古城村二社、五社交界处。城垣周长1500米,黄土夯筑,墙基宽12米,筑有内外城,东西两墙正中各开一门,无瓮城,俗称“算盘城”。城内有东西向主干大街,建有木制牌坊。城内原有大寺、城隍庙、关帝庙、火神庙等庙宇,张掖解放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期间被毁,现仅存西城城门墩和门楼一座。据《甘州府志》记载,东古城为汉代屋兰古城遗址,延续至清代,称仁寿驿,俗称东古城。2003年7月5日,东古城城楼遗址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州古城墙遗址。位于马神庙街北端北环路东200米处。现残存为原北城垣东段之一截,墙体由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5—0.3米,东西残长140米,底宽8米,顶宽5米,残高10米。甘州古城墙遗址1990年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5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秺侯堡遗址。位于碱滩镇普家庄村南40米处,又名驼皇堡。城堡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72米,东西宽152米,面积26144平方米。城堡内地表散落有砖块、瓦片等建筑残件,城堡保存基本完整,面貌清晰。1990年5月,秺侯堡遗址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家庄堡遗址。位于上秦镇安家庄村四社居民点以西约1千米处耕地间。该庄堡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22米,南北宽101米,面积12322平方米,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08—0.12米。该城堡保存较为完整,具有较高的考古、历史、科学价值。1990年,安家庄堡遗址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尹子堡遗址。位于沙井镇新民村四社居民点东北500处耕地间。堡平面正方形,长款各140米,面积19600平方米。黄土夯筑,夯层厚0.1—0.15米。堡遗址坐西向东,门开东墙正中,门宽不详。城垣周围可见汉墓字母砖、石磨盘、晋代青条砖等遗物。墙体分先后两次夯筑,有可能为汉代始筑,明代沿用。1990年,尹子堡遗址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红泉堡遗址。位于平山湖蒙古族乡红泉村委会南侧约13千米处。堡子墙仅残存墙底。平面略呈正方,南北长68米,东西宽60米,面积4080平方米。堡子坐北面南,门开南墙中部。东北角墙体外侧2.5米处建有一座烽火台。堡子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谷,东墙建于东侧河谷的西岸边,西墙建于西侧河谷的东岸,堡子中间地势低洼,北高南低。1990年,红泉堡遗址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滚家庄村城堡遗址。位于花寨乡滚家庄村一社居民点西南约800米处山顶。城堡平面呈椭圆形,门开何处不详,东西长83米,南北宽53米,面积约4399平方米。墙体由黄土夯筑,夯层厚0.12—0.16米。在地表可采集到夹沙灰红色陶片和素面灰陶片。该遗址对于研究汉至明代张掖军事、长城防御建制、设施等具有一定的考古、历史价值。
  人祖口1号城障。位于平山湖乡紫泥泉村委会南28千米处人祖口峡谷内,建于张平公路南侧山坡台地上。《重刊甘镇志·兵防志·关隘》载,该城障由巡抚都御使杨博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督建,系山南关附属建筑之一。该城障平面呈长方形,南北残长25米,东西宽16米,现存面积400平方米。该遗址对研究明代军事、张掖长城防御体系、史书所载山南关建制形式等,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
  人祖口2号城障。位于平山湖乡紫泥泉村西侧28千米处人祖口峡谷内,为明代山南关附属建筑之一。城障平面呈长方形,门开何处不详,故坐向不明。南北长,东西略窄,所处地势西高东低,在西、南、北三面挖有壕沟,东面因修筑张掖至平山湖公路被挖掘得高低不平。该遗址对研究明代军事、张掖长城边防设施、史书所载山南关建制形式等,具有重要历史、科学价值。
  汉长城 甘州区境内存有汉明长城遗迹86处,分别分布在甘州区平山湖乡、龙渠乡、甘浚镇、明永镇、安阳乡、花寨乡、靖安乡、大满镇、碱滩镇、沙井镇,其中平山湖分布有56处。
  烽燧 甘州区祁连山沿线及平川现存14处烽火台,分别为西城驿烽火台、南滩烽火台、酥油口烽火台、酥油口1号烽火台、酥油口2号烽火台、小野口烽火台、大野口烽火台、甲子墩烽火台、板达口烽火台、胶泥洼烽火台、口子河烽火台、四角墩烽火台、敖河东烽火台、敖河西烽火台。
  旧民居 甘州区存有明清时期的旧民居30处(已公布),经维修对外开放的有2处:文庙巷32号传统四合院,283.21平方米;西来寺巷24号,原为传统四合院,后拆毁改建,至2016年只剩门楼、倒座,162.8平方米。
  现存旧民居主要分布在:西大街区法院办公楼以南居民区、东街、青年东街文庙巷、青年东街、劳动南街、劳动北街、北街、税亭街、东街道德巷、民主西街西来寺巷、北环路仓门街、西街行军巷有零散分布。
  第三节 文物发掘
  1991年,甘州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博物馆为推进张掖历史研究工作,经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根据发掘计划,对张掖古文化遗址、古墓葬以及其他文物埋藏地点进行调查、勘探和挖掘工作。1995年,在黑水国南城东北角清理汉墓1座,出土青铜镜2面(1面残),罐9件。1996年,在沙井乡沙井村清理汉墓1座。在党寨乡陈家墩村五社清理魏晋墓2座,出土陶器5件。1997年,在甘浚乡清理魏晋墓1座,未出土器物。在市区民主西街工商银行家属楼院内清理元代窖藏1座,出土“八思巴文”铜钱10枚,青铜器残件若干。在小河乡柳树寨村清理西夏窖藏1座,出土铁器2件,剔花瓷器残片若干。1998年,在大满镇城西闸村二社清理新石器时代墓葬1座,出土人体骨架1具,彩陶罐1个,单耳彩陶杯1件,骨刀1件,牙齿1颗。1999年,在明永乡清理魏晋墓1座,出土陶器5件。在碱滩乡甲子墩村一社清理汉墓2座,出土陶器5件。在和平乡訾家寨村小学院内清理汉墓2座,出土陶器3件。
  2000年,在碱滩乡杨家庄村五社清理清代窖藏1座,出土陶器3件。在廿里堡乡、上寨砖厂对10余座因取土被盗墓葬进行清理,没有出土器物。在新墩乡白塔村五社(二环路基下)清理汉墓2座,出土刻像砖1块。2001年,在小满乡甘城村七社(区委机关农场)清理汉墓1座,没有出土器物。2002年,在甘浚乡清理1座汉墓,没有出土器物。2003年,在五一粮油加工厂院内清理魏晋墓一座,无器物出土。在小河乡西六村11社清理魏晋墓1座,出土陶器10余件。2016年,在沙井镇九闸村一队清理墓葬1座,出土陶仓、陶罐残片若干,多为灰陶,极少数为黑陶。在党寨镇马站村五社八队清理墓葬1座,出土铜弩机1个;铜钱完整2枚,粘合在一起的有3块(无法剥离,数量无法计算),碎片几块;子母砖1套(两块);青砖半块(疑带绿釉)。在大满镇紫家寨十三社清理墓葬1座,出土遗物29件,皆为明器,其中铜钱1件,青铜刀1件,石砚1件,陶器26件。
  第四节 古建筑维修
  甘州区古建筑众多,由于年久失修,许多古建筑没有保存下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张掖县(市)人民政府拨专款、组织专人,对大佛寺、万寿寺木塔、土塔、钟鼓楼、西来寺、总兵府、甘泉池、陕西会馆、民勤会馆、碱滩镇东古城楼、乌江魁星楼、金安苑武凉会馆等古建筑多次进行抢救性维修。1978—2009年,全区维修古建筑15处35座,使用资金2521.5万元。
  大佛寺修缮保护 1991—2016年,对大佛寺进行多次保护修缮,共使用资金2275.7万元。1995年,经张掖市博物馆申请,省文物局批准,由甘肃乡镇市政工程设计院勘察设计,在大佛寺前院北侧修建文物、藏经库房1座,该项工程由张掖市三建五公司承建。建筑面积1160平方米,工程总造价约100万元。其中,国家拨款80万元,不足经费由张掖市博物馆自筹解决。1998年,经张掖市博物馆申请,省文物局批准,在大佛寺前后院分别修建配殿2座,其中前院配殿仿藏经库房结构风格,建筑面积1160平方米,该项工程由张掖市三建五公司承建。后院配殿为仿历史文物陈列厅结构风格(现壁画陈列厅),建筑面积576.2平方米,该项工程由张掖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承建。两项工程费用,国家拨款113万元,不足经费由张掖市博物馆自筹解决。
  2001年,国家计委下拨大佛寺专项资金400万元,用于佛经保护。2002年9月,经甘州区博物馆申请,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勘察设计,共投资544.9万元,对大佛寺景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大佛寺环境整治、路面铺设、地下网管、给排水、电气工程和安防工程。该工程由张掖市第四建筑公司承建,于同年9月开工,至2004年5月竣工。2005年3月,经甘州区博物馆申请,国家文物局审批立项,省文物局批准,依据2000年7月天津大学对大佛寺建筑进行全面测绘和病害调查报告。河北省古建筑设计研究所编制《张掖大佛寺大佛殿修缮方案》,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梁桐担任建设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对大佛寺大佛殿进行修缮。该工程由甘肃省永靖县古典建筑工程公司承担修缮,工程面积1250平方米,工程招标价219万元,实际投资400余万元。工程于2005年7月18日开工,至2008年9月18日竣工,工程费用由国家文物局拨款。2006—2009年,甘州区文化系统职工集资600万元,搬迁大佛寺南片100余户居民,消除安全隐患。2010—2012年,甘州区投资110万元,对大佛寺壁画、塑像进行修复,并实施加固工程;投资70万元,对大佛寺安防工程进行提升改造;投资60万元,布展佛教文物展厅;投资150万元,完成大佛寺及山西会馆防雷工程项目。
  钟鼓楼修缮保护 2011年4月至12月,博物馆委托兰州华景文化遗产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张掖鼓楼保护修缮方案》。2012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并拨款150万元,由甘肃永靖古典建筑工程公司施工对钟鼓楼进行保护修缮。
  木塔寺加固维修 1995年,甘肃省文物局拨款7万元,对寺内藏经楼进行修缮。
  山西会馆、东古城维修 1997—2002年,甘肃省文物局拨款47万元,对山西会馆进行修缮。2004—2005年,又两次拨款6万元,对东古城楼进行加固维修。2011年博物馆委托兰州华景文化遗产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张掖山西会馆勘察设计及保护修缮方案》。2012年12月国家文物局批准并下拨50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2013年10月国家又拨专项补助资金250万元,计750万元;5月面向全国公开招标,由甘肃永靖古典建筑工程总公司中标,甘肃经纬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工程监理。同年6月开工至2014年7月竣工。
  民勤会馆、高总兵府保护维修 1997—1998年,张掖市人民政府拨款50万元,对民勤会馆、高总兵府进行加固维修。同时,张掖市人民政府拨款15万元,对高总兵府进行加固维修。2010—2013年,甘州区投资金100万元、甘肃省文物局拨款对高总兵宅院进行全面彻底的抢救性修缮修,工程于2010年9月8日开工,2014年竣工。
  乌江魁星楼维修 乌江魁星楼,原“乌江玉皇阁”。2008年5月至11月,乌江镇政府投资50万元(其中省财政、镇政府投入资金20万元,社会募集资金30万元)对魁星楼土筑墩台四周沿上下坡度用青砖包砌,内设钢筋混凝土防胀圈梁及抗震构造柱,更换糟朽木构件,添配屋面瓦件,对大木构件和木装修进行油漆、彩画。
  金安苑武凉会馆维修 2009年,金安苑小区管委会投资30万元对武凉会馆机进行维修。
  下寨镇风寺土塔维修 2012年,引进外地捐款20万元、群众捐款25万元对镇风寺土塔进行加固维修。
  白塔寺亭修缮 2012年,市、区文物部门协调河西学院,自筹30万元对白塔寺亭进行修缮。
  小满堡堡墩 2012年,小满镇政府自筹28万元对小满堡堡墩进行加固维修。
  白城红军墓维修 2012年,龙渠乡自筹80万元,对白城红军墓进行修缮和环境整治。
  东仓 东仓保护修缮工程争取到中央文化传媒项目补助资金40万元和省文物局补助资金40万元,区政府拨款100万元,共计180万元,于2013年10月15日开工。进行屋面揭取,墙内柱糟朽情况探查、室内水泥地面拆除等。
  福音堂保护修缮 福音堂保护修缮工程争取到甘肃省文物局20万元资金、张掖市润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自筹资金1000多万元,于2013年4月开工,对福音堂医院旧址进行维修。
  第五节 文物保护
  文物保护 1986年12月,张掖市博物馆成立以来(馆址在张掖大佛寺),文物股负责馆藏品管理工作,后改称业务部。1989年,张掖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博物馆人员不定时对野外文物、受破坏的古墓葬进行普查清理,对民间佚散文物进行调查与征集,使馆藏文物的登记与建档、入库保管、简单的文物修复、文物研究与宣传、文物陈列等工作逐步走向正轨。1999年,博物馆被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列为国家一级风险等级博物馆,原有安全防范系统不能满足博物馆对安全防范整体的需求。2001年11月26日,国家文物局给甘州区博物馆下发“安全隐患通知书”,馆内先后投入国债资金71万元,在原有监控设施的基础上,实施大佛寺安防改造工程。
  2000年8月12日,国家主席江泽民来大佛寺视察时指示:“好好保护,加强研究。”随后大佛寺向国家发改委争取文物保护资金400万元,2002年实施佛经保护工程,制作高档的佛经樟木柜80个,加固文物库房,在新库房安装恒温、恒湿空调等设施。2003年新库房安防改造工程全面竣工。馆藏文物从主控室下面的文物库房搬迁到新库房。新库房共含4个分库:经版库、佛经及字画库、历史文物库、民俗文物库。
  2003—2006年,博物馆根据国家文物局要求,业务人员对馆藏文物进行信息数据录入,做到了账、卡、物清楚明白。2004年4月和2006年10月博物馆2次研究、完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2012年,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黑水国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双墩滩墓群、甲子墩墓群、吉祥寺塔进行实地勘察测量,严格执行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分标准,在区乡镇的大力配合下,博物馆自筹经费25万元在5处国保、省保单位埋设文物界桩700余个,树立保护标志牌17块。2015—2016年甘州区文物行政部门根据国家、省文物局的要求,对甘州区境内的86处汉明长城遗址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并制作树立境内汉明长城遗址保护标志碑和界桩。
  文物征集 甘州区博物馆广泛征集流散于社会的文物,内容涵盖陶器、铜器、铁器、木器、钱币等,其中不乏精品,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博物馆对馆藏文物执行“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采取收购、捐赠、抢救挖掘等方式。1986—2006年,博物馆自筹及向省文物局争取文物征集资金60多万元,征集到各类历史文物223件,征集到民俗文物1537件,其中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3件,三级文物7件。1995—2003年,博物馆发掘、清理汉墓、魏晋墓40余座,清理各类文物100余件。
  陈列展览 1996年,张掖市博物馆筹措资金10余万元,先后更换了明清书画展厅、佛经展厅和历史文物展厅的展柜、展板和展台,对文字说明牌和辅助展品的陈展重新进行设计,重新布展文物类型十余种,展出文物600多件。2002年,甘州区博物馆在历史文物陈列厅对面开辟佛教曼陀罗艺术展厅,展品以高宣纸喷绘、壁挂的方式陈列展出游客无法到达参观的大佛寺大殿二层壁画、雕刻和馆藏的部分佛教曼陀罗绘画艺术,同时在金塔殿新增大佛寺创始人嵬咩国师塑像和部分壁画,在大佛寺贵宾接待厅内开辟张掖大佛寺佛教珍品文物展。2005年,甘州区博物馆实施院内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投资130万元对两个展厅的陈展进行改造提升。
  文物研究 甘州区文物工作者积极配合国家和省上有关单位和人员,开展对黑水国南城等一些文物遗址的考古发掘活动和文物研究活动。至2016年,甘州区文博工作者共撰写发表研究调查文章50篇,出版专著11本,主要有张志纯编著的《张掖地区文物古迹荟萃》,吴正科编著的《黑水国古城》《大佛寺史探》《丝路古城黑水国》,博物馆和天津大学编著的《张掖大佛寺建筑研究》等。
  文物普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过1958年、1975年、1979年、1987年4次文物普查,特别是2008—2010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6名普查人员,历时三年,行程数千公里,走访18个乡镇,文物调查到达率和覆盖率100%,普查登录项目100%,摸清甘州区不可移动文物的家底。按照国家档案的要求,共拍摄图片资料2000余张,绘制区位图、平面图420余副,撰写说明文字20余万字,填写文物普查登记表218份,文物消失表24份。甘州区还将文物征集与普查相结合,征集到新石器时期马场类型彩陶罐等可移动文物、采集到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的文物标本六大类1500余件,抢救性保护平山湖蒙古族乡,重要碑刻1块,维修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武凉会馆。
  第六节 文物机构
  文物局 1989年,成立张掖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内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先设在博物馆,后迁至区文化出版局。2007年,成立甘州区文物管理局,文物管理局局长兼任博物馆馆长,区文物管理局与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一套班子、两块牌子,隶属甘州区文化出版局管理,文物局履行行政监管制度。
  文博单位 博物馆。1952年,人民教育馆更名“张掖县文化馆”,下设文物陈列室。1958年,成立张掖市博物馆,选定钟鼓楼作为馆址。1986年,张掖市博物馆正式成立,馆址张掖市民主西街大佛寺巷(大佛寺院内)。2002年,更名“甘州区博物馆”。
  张掖黑水国遗址保护管理所。2001年,经中共张掖市委员会第十五次常委会研究,同意成立张掖市黑水国遗址保护管理所,隶属市文化局领导。2002年1月,张掖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成立“张掖黑水国遗址保护管理所”的通知》。同年6月,张掖黑水国遗址保护管理所更名为“甘州区黑水国遗址保护管理所”。
  张掖大佛寺景区开发建设管理处。2005年,成立“大佛寺景区开发领导小组”,正式启动大佛寺景区开发建设工程。2006年5月,成立“张掖大佛寺禅院恢复建设管理委员会”。2008年,张掖大佛寺禅院恢复建设管理委员会更名“张掖大佛寺景区建设管理委员会”,2010年更名“张掖大佛寺景区开发建设管理处”。

知识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甘州区志(1991-2016)》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91-2016年甘州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变化状况。全书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地理·自然、建置·区划、政党·社会团体、政权·政协、军事·政法、农业农村工作、工业经济、商贸流通、财税·金融、综合经济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科教·文化·旅游、艺文、社会生活、人物·荣誉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