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民间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1133
颗粒名称: 第七节 民间艺术
分类号: J193
页数: 3
页码: 584-5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甘州区民间艺术方面的内容,包含了社火,花灯,剪纸,壁画,雕塑,面塑,泥塑,木刻等。
关键词: 文化 艺术 甘州区

内容

社火 20世纪90年代,甘州区242个行政村中举办社火的有102个村,观众达79万人次。2015年,甘州区245个村仅有14个社火队。2000年张掖举办全地区首届新社火调演,至2016年已举办5届,甘州区获得一等奖4次,二等奖1次。
  花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行各业制作彩灯悬挂城区主要街道,丰富广大群众节日生活,主题有歌颂祖国、歌颂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和谐甘州”“魅力家园”“孔雀开屏”“银碗雄狮”;有恭祝幸福安康的“佛祖”“观音”“恭喜发财”;有祝福各行各业取得丰收成果的“五乘贺岁”“金猪闹新春”。进入21世纪以来,元宵节灯展从简单的灯笼延仲扩大到城区各大街道、公园和住宅小区的群众活动场所,除各色彩灯外,还有各种声光电于一体的高科技灯饰。
  剪纸 甘州剪纸工艺有三种形式,一是民间剪纸,用彩色纸剪成各种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动物或人物等,贴在窗户上(叫窗花),贴在门楣上(叫门签)作为装饰;二是专用的剪纸工艺,有结婚用的“双喜”“鸳鸯双栖”“并蒂连开”“心心相印”等:三是用于宗教仪式,装饰或造型艺术等方面。
  刺绣 刺绣图案多样,有龙、凤、虎、鹿等动物图案,还有日、月、山、河等几何图案;树木花草、亭台楼阁、佛祖神仙、人物肖像,还有用夸张的手法绣制八仙过海图、西游记、封神演义、三国、水浒传、红楼梦、哪吒传奇等神话传说故事;有的则间以花草或几何图形,虎跃龙蟠,龙飞凤舞,刻画精妙,神情兼备。刺绣主要用于枕套、床罩、被单、被套、肚兜、鞋垫、衣、帽、挎包、各种装饰品等不同的种类。
  壁画 甘州壁画作品内容都是佛经故事和西游记故事,画中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至今保存完好。壁画作品多以绘制、雕塑或其他造型手段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上制作的画。是建筑物的附属部分,装饰和美化功能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壁画的类型很多,主要的有故事画、佛像画、山水画。壁画是一种实物装饰,甘州区西大街飞天大楼的飞天壁画就是典型的装饰壁画,百米山水画长卷《永远的黑河》,集“崇山峻岭、雪峰峡谷、沟壑溪流、巨龙奔腾”画作于长卷,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全国第二大内陆河源于高山,穿越峡谷,流淌平野,注于居延海的磅礴气势。
  雕塑 张掖雕塑主要有砖雕、木雕、石雕、玉雕、牙雕、跟雕等,作品见于寺庙、石窟、古建筑等处。张掖大佛寺殿门两侧的砖雕《登极乐天》和《祗园演法》是张掖砖雕的代表作。木雕多见于古建筑和寺庙门楼、桌椅、木箱、衣柜等,代表作为西来寺金刚殿内明代的藻井。石雕造型多样,神态逼真,主要出现在寺庙、府第门前的石狮,古墓前的石虎、石驼、石鼓等。玉雕主要有观音、莲花、如意、喜牌等玉雕。根雕是张掖近年间出现的品种,代表作有《拓荒牛》《送子观音》等。
  面塑 俗称面人,是甘州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之一。甘州最早的面塑是从陕西一带传入的,最初的面塑是民间在制作食品时做出的装饰物,有花鸟虫兽,日月星辰等,后来逐渐演绎为一种艺术品。纳积善是甘州人,是个可捏出的各类艺术形象的艺术巧匠。他捏出的面塑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有戏剧人物、民间故事,深受人们喜爱。
  泥塑 泥塑又称“彩塑”,是甘州民间传统的一种雕塑工艺品。泥塑主要是纯手工制作,工序繁杂,造型生动活泼。在甘州的大小庙观寺院供奉的佛像和神像,全部都是泥塑作品,所有作品的颜色都选用大品绿、大品红。大佛寺的睡佛像,采用木胎泥塑,色泽鲜艳,线条流畅,是中国泥塑之精华,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成为亚洲之最。泥塑经过一代一代的流传之后,逐渐演化成为各种工艺品,主要有人物、动物,也有植物,大都是空心的圆塑体,也有浮雕式的挂片。
  木刻 木刻在甘州的雕刻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建筑上应用最多,寺庙门楼上全部都是木刻作品。其种类主要有正形彩、竹头彩和跳一、跳二、跳三、跳四、跳五、跳六、跳七等。自古至今,木刻在家具装饰中居主流,桌凳、木箱、柜、衣架等用品上主要都是木刻作品,总称为“百古”,其中“琴棋书画”“笔鼎笙管”“鹿雀同春”“龙腾虎跃”“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文房四宝”“十二生肖”“八仙八宝”等是甘州木刻之精华。保存古老的木刻作品是西来寺金刚殿明代的藻井。
  石雕 甘州石雕开凿于晋代的临松山马蹄寺石窟群的石雕佛像、石塔,数量很多,造型多样,神态逼真。石雕广泛用于建筑中,有石塔、石桥、石坊、石亭、石墓,还有的用在建筑物的构件和装饰上。大体分为四类:一是作为建筑构件的门框、栏板、抱鼓石、台阶、柱础、梁枋、井圈等;二是作为建筑物附属体的石碑、石狮、石华表以及石像生等;三是作为建筑物中的陈设,如石香炉、石五供等;四是作为建筑物的装饰,有石桌、石凳、门口的石狮子等。
  砖雕 甘州民居砖雕艺术历史悠久,黑水国遗址中发现的子母砖就是典型的青砖雕塑。明清时期是甘州砖雕艺术最旺盛、最普及、最讲究的时候,无论富贾豪门还是村民百姓,门楼、门罩都以多艺、典雅的砖雕来镶砌,形式多样,有垂花门楼、飞砖式门罩,有普通的双柱门楼,也有四柱三间五凤门楼。有的门楼下抱鼓石,样式和牌坊类似。甘州自古以来对住宅门楼的装饰极为看重,视其为“门脸”。大佛寺大殿两侧的砖雕《登极乐天》和《祗园演法》是甘州砖雕的代表作。
  草编 甘州草编用料主要有麦草和野生的芨芨草。芨芨草在草编中居多。甘州民间草编制品用途很广,家居装饰、农具实物,生活用品,处处都有草编的织品。在农村,几乎离不开草编制品,大到盛粮食的粮仓,小到蒸锅用的罩滤无处不有。
  毛织 毛织在甘州历史悠久,它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必备物品。毛织品的来源主要是羊毛、牛毛和驼毛。毛又分为春毛和秋毛。春毛柔软、细腻,主要用来纺织毛衣服、鞋帽、缝棉衣;秋毛粗硬,主要用于纺织毡毯、帐篷等。

知识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甘州区志(1991-2016)》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91-2016年甘州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变化状况。全书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地理·自然、建置·区划、政党·社会团体、政权·政协、军事·政法、农业农村工作、工业经济、商贸流通、财税·金融、综合经济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科教·文化·旅游、艺文、社会生活、人物·荣誉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