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1131
颗粒名称: 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分类号: G127.42
页数: 5
页码: 578-5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甘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内容,包含了文化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部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 文化 非物质 甘州区

内容

文化产业 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佛寺为主,山西会馆、木塔寺、西来寺、明粮仓和道德观等16处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支柱,打造旅游文化精品。2012年,甘州区文化产业主要有1个艺术表演团队、62个歌舞娱乐场所、141家文化旅游业、84家艺术品经营机构、10家民俗文化企业、32家互联网经营场所、11家文化教育培训机构,文化产业总产值1.674亿元。至法人单位517个,涉及从业人员6572人,资产21.77亿元,全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4.36亿元,同比增长15.52%,占全区GDP比重的2.5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05年,甘州区文化馆组织人力对全区18个乡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摸底、挖掘和整理。2007年,经甘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审定有12项民族、民间艺术项目上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年,甘州区有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张掖市政府“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名单”中。2008年,成立“甘州区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2016年更名“甘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至2016年,累计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项、市级保护名录13项、区级保护名录17项,有省级保护名录代表性传承人6人。
  部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甘州小调。2008年被列为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甘州小调由曲牌和曲子组成,甘州小调名目庞大,数目繁多,具有丰富的特征。它曲调洪亮清脆、简明流畅,语言朴素、幽默、易于上口,并富有乡土气息,具有演唱灵活、适宜性强的特征。表演者可依据不同的环境、针对不同的事物即兴编演唱词,使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2008年被列为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党寨镇上寨村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是明代由陕西传入,至清代以后,进入全盛时期,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党寨镇上寨村邵家班子的杖头木偶全长有一公尺左右,比一般同类木偶要大,平底没有腿,如果需要表演腿部动作,另制作双腿由演员配合操纵,称之为“配腿”或“配脚”。邵家班子木偶戏在木偶造型上十分注重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它既借鉴民间神像、古代彩塑、雕刻等的造型和技法,也吸收戏曲脸谱的表现手法。木偶戏唱腔以西秦腔为基础,内容多取自历史演义、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仅存的传统剧目有包公系列、杨家将系列、三国系列等,多达几十种,所演人物忠奸、善恶分明,木偶在艺人的操控下可以表现喷烟喷火、杀头、开扇、搬物等高难度动作。邵家杖头木偶戏班多为家族成员组成,实行家传世袭的班主制。戏班多在婚丧嫁娶、岁时节庆进行演出,演出场地不受限制,在剧场、茶园、场院、宅院、草坪上都可以演出。1957年以邵家班子为主的“前进木偶剧团”代表甘肃省参加西北五省戏剧调演时荣获一等奖。
  甘州黄河灯阵。2011年被列为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甘州黄河灯阵,也称九曲黄河灯阵,是甘州区碱滩镇古城村一带流传的历史文化遗产。灯阵占地400平方米左右,由365棵松树和365盏灯组成,正中设有6张香案,主要用于祭奠神灵,灯悬挂于松树下,每盏灯代表一位神灵,该阵只设有一个进口和出口,整个灯阵的布局类似“迷宫”。每逢正月十三至正月十六,古城村及周边乡镇的村民纷纷前来游阵,并可根据自己所祈祷的愿望将松树上悬挂的相对应的神灵灯悄悄摘走,以此避邪、避难,所空之处的灯由布阵者填补悬挂。后经若干年,该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原始的祭祀活动渐渐演变成一种春节期间的文化娱乐活动,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整个活动期间游阵人数达万人以上。
  景甘州社火。2011年被列为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社火最早是每年春天将至时为了活地脉而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一项民间活动。社火排练和演出都要放火,名曰煨火,因此称之为“社火”。张掖社火有秧歌、高跷、旱船、太平车、舞龙、舞狮、春牛、跑驴、戏蝶、腰鼓、霸王鞭、太平鼓等。民间社火主要在春节期间演出,乐器有大鼓、大锣、小锣、手跋、三弦、二胡、唢呐。社火队以秧歌为主要阵容,固定角色有领舞的膏药匠、四鼓、四花、四棒槌、蛮婆、囡囡子等。社火的表演形式有大场子、小场子、作场子三种。演出时,由膏药匠(老者)带领,摇动手中的铃子指挥队形变化。表演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有舞狮、耍龙、跑驴、铁芯子、斗牛、太平车、大头和尚和柳翠其陪衬,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社火队在途中若遇其他社火队要相互接送,不得避道。演出归家时应在出队地点再次敲响锣鼓做短暂跳跃,而后就地卸装,不得容装回家。

知识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甘州区志(1991-2016)》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91-2016年甘州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变化状况。全书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地理·自然、建置·区划、政党·社会团体、政权·政协、军事·政法、农业农村工作、工业经济、商贸流通、财税·金融、综合经济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科教·文化·旅游、艺文、社会生活、人物·荣誉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