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群众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112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群众文化
分类号: G247
页数: 6
页码: 572-57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甘州区群众文化方面的内容,包含了戏剧组织,民间小戏,宝卷,故事、传说,传统文化活动等。
关键词: 文化 建设 文化

内容

戏剧组织 至2016年,甘州区有6家群众性戏剧演出组织,分布于乌江、沙井、靖安和安阳,业务接受甘州区文化馆管理和指导。靖安新靖秦剧团,原名“曹家戏班”(因大部分演员为曹氏家族人),始成立于民国初年,1978年后更名“靖安新靖秦剧团”,隶属靖安村和新沟村两个村委会,2015年经上级部门登记定为今名,演职人员38人。靖安红星艺术团,2011年成立,有会员58人。主要演出剧目有舞蹈、快板、秦腔、民间小调等。梨园秦腔剧团,2014年成立,代表作有《半瓶农药》,反映红西路军顽强抗敌的悲壮场景《雪域深情》。沙井镇兴隆村秦剧团,20世纪20年代初成立,1995年重建,演职人员30余人,代表作有《千年不倒中华魂》《新农村建设就是好》。乌江镇秦剧团,2015年成立,有会员43人,主要演出剧目有《窦娥冤》《福寿图》《铡眉案》等。安阳秦剧团,2015年成立,有会员36人,主要演出剧目有《周仁回府》《辕门斩子》,折子戏有《二进宫》《花轿会》《三对面》等。
  民间小戏 主要有木偶、皮影、眉户剧、秧歌剧等。
  木偶、皮影。最早流行于南宋末年,明朝时传入张掖。木偶艺人一般都兼演皮影,白天演木偶,夜晚演皮影。张掖木偶皮影戏班先后有三个,第一个是清道光初年创建的“双盛班”,有六代传人。第二个是道光年间创立的皮影班,领班人杨杰,后于宣统三年(1911年)改名“义和班”。第三个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魏学富、魏学剑创建的“全盛班”。木偶皮影戏班的演出,一是演庙会戏,每到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民间节日,都有较大的村庄请戏班去演出。二是乘农闲时走村串乡流动演出。三是派人到附近临县山丹、民乐等地联系,在较大的村寨演出。木偶皮影戏的唱腔多为秦腔,剧目也是秦腔传统戏剧,一人演唱多种角色。
  眉户剧。起源于陕西秦岭山下的眉县一带,清代后期传入张掖。清末(1898年前后)张掖小满甘城子有一个眉户剧团,由著名艺人阿吉儒创建。眉户戏曲调自由,乐器简单,演员不多,可以自拉自唱,演唱时还可以兼收并蓄,自由发挥,因而深受民间喜爱。张掖流传的眉户戏有《兰桥会》《张良卖布》《周腊梅告状》等。主要曲调有“岗调”“越调”“西京”“紧诉”“慢诉”“五更调”“银纽丝”“剪剪花”等,演唱形式比较自由。
  秧歌剧。又名“地蹦子戏”,是民间社火中继“大场子”“小场子”表演之后演出的小戏。地蹦子从隋朝流传至今,在张掖民间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张掖地蹦子戏的演出剧目一般较为短小,如《小放牛》《下四川》《小姑贤》《张良卖布》等折子戏,基本套路有:“五福梅花”“二龙戏珠”“三环套月”“四门斗地”“斜插柳”“盘缠儿”“黑虎掏心”等几十种。地蹦子戏以张掖当地民歌俗曲为基本腔调,又吸收秦腔、眉户的音乐成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新时期以来,城乡群众文化活动蔚然成风,每到春节,新社火遍及广大农村,市区文化部门也在节日期间举办大规模的社火调演,促进秧歌剧发展,秧歌剧已成为民间小戏中的一种重要的文艺形式。
  民间音乐 民歌。张掖民歌内容多为反映男女爱情、生活情趣、风土民情、寓言故事以及劳动人民生活等方面。反映男女美好爱情的有《花五月》《送情哥》《黄姑娘》《五哥放羊》等;反映生活情趣的有《纺棉花》《卖水饺》《闹王哥》《姐儿逛街》等;风土民情方面的有《十二月花》《拉骆驼》《珍珠倒卷帘》等;寓言童话故事有《小老鼠告状》《白莺鸽吊孝》等;反映劳动人民的有《打庄墙》《熬长工》《穷人多》《沙娃上工》等。1936年底红西路军来到张掖时,革命民歌广为流传,最有名的是《打马家》《劝告马家兵》等。1949年以后,翻身做主人的劳动人民满腔热情地唱起《翻身民歌》:“黑河水,清又清,农村风光一片新。共产党领导反封建,人民翻身做主人。”“穷人今天要翻身,大家齐心团结紧。地主威风扫除尽,人民翻身做主人。”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文化部和全国音协指示各省市自治区,组织专人深入农村搜集民间小曲小调近百首,由碱滩乡二坝村村民王生慧将小调全部记谱,张掖县文化馆整理编印《张掖民歌集》。2007年,大满镇李家墩村民间艺术家李建成出版《张掖民间小调精选》,继而出版光碟《甘州小曲子》。2010年,大满镇柏家沟村村民陈学军整理出版《张掖地蹦戏》3张光碟,为保存继承民间音乐遗产做出有益的贡献。
  民间音乐。张掖的民间音乐主要是甘州曲子、宗教音乐和戏曲音乐。民间的小曲、小唱也是一种音乐。张掖民间流行的曲子有《莲花落》《哭五更》《苦柳青》《甜柳青》《山坡羊》《大红袍》《沙帽翅》《满天星》《菠菜根》《茉莉花》等40余曲。
  音乐舞蹈 张掖早期进行音乐创作的有张掖中学高级教师杨继文,至20世纪90年代,创作各类歌曲70余首,其中有不少是歌唱河西风情的歌曲。这些歌曲多次获省级以上奖,有6首入选《中国潮金曲选》。20世纪80年代以来,词作者有多红斌、陈洧等,曲作者有丁师勤、罗凌、巴九录、原树勋、陶绪津、柴森林、张爱民、唐逸钟、刘建江等。获奖曲目有《裕固民歌》《山歌越唱羊越多》《我爱甘州红枣林》《裕固儿女庆丰收》《美丽的校园》《顶碗舞》等。1990年以来,甘州区群众文化蓬勃发展。2003年萌萌艺校参加国家文化部的新苗奖舞蹈大赛中,舞蹈《热土》《裕固欢歌》《放飞希望》获金、银奖和全国十佳奖。张掖二中、职教中心、张掖聋哑学校等单位参加全省“天地杯”中学生文艺调演,舞蹈《黑水国随想》《鼓乐》《光辉的历程》分获一、二、三等奖。《红缨帽子》在全国大赛中获二等奖。
  宝卷 宝卷是河西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俗文学,明清时期较为盛行,民国时期在河西三地区均有宝卷流行,其中甘州区沿祁连山地区的安阳、花寨、龙渠、大满、小满等乡镇流行较广。流传至今的宝卷有60多种,反映社会生活的有《烙碗记宝卷》《红灯记宝卷》《丁郎刻母宝卷》等;来源于民间故事的有《何仙姑宝卷》《孟姜女哭长城宝卷》《沉香劈山救母宝卷》等;历史传说类宝卷有《包公断案宝卷》《薛仁贵征东宝卷》《康熙私访宝卷》等。2007年,徐永成、崔德斌合编出版的《金张掖宝卷》3册51部。2008年,宋进林、唐国增主编出版《甘州宝卷》收录宝卷23卷。宝卷的传播方式有文字和口头两种形式,文字传播以手抄宝卷为主。它是介于讲故事和独角戏之间的一种传统民间讲念文学,基本形式有韵白结合、开头、结尾、调子几项基本内容。2007年河西宝卷列入张掖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故事、传说 张掖的民间故事、风物传说,早在历史古籍中就有禹导弱水至于合黎、老子出函谷关入于流沙、穆天子经弱水至瑶池会见西王母、简狄在黑水沐浴吞鸟卵而生契等神话传说。张掖的民间故事、风物传说大多与名胜古迹、著名历史人物以及民俗传说、节令传说、动物传说、植物传说、神鬼传说,爱情故事等密切相关。张掖是多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传说故事也较丰富。张掖是红西路军浴血奋战过的地方,流传下来的红军故事也很多,如红军并、红军墙、红军杨的故事,徐向前的故事,高金城的故事等。1979年,张掖团县委编辑印发《张掖风物传说》,收入各类传说故事48篇。文化馆搜集整理编印《张掖民间故事》。2002年,张志纯主编的《张掖民间传说故事》出版。新时期以来乡镇、村志等地情资料的编纂出版,挖掘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传统文化活动 社火。也叫秧歌子(当地群众把社火叫“秧羔子”),是地域性、综合性、规模性群众文化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甘州就有办社火的习惯,有时候社火以渠系组织,按农户抽调人员,也有时候以庄子或家族办社火。1949年后,一般是以大队(村)为单位办社火。改革开放后,上秦、乌江、大满、龙渠、花寨等乡每年都有2—3个村办社火,基本上形成轮流办社火的不成文规定。社火通常分大场子和小场子。群体表演活动称大场子,又叫秧歌子,由19人组成:鼓子4人,头戴牛角形尖尖帽,腰勒跨腿,肩上挂一个圆筒形的小鼓,故称鼓子。花丫头4人,坤角打扮,头戴勒子,身穿小袄、彩裤加裙子,手执一面小铜锣。棒槌4人,头戴扎巾,加背护旗子,手拿一对棒槌,由于是武将打扮,多以戏曲人物的脸谱开花脸,戴刷刷胡。还有4个,两两成对:两人以十岁左右的孩童扮演,头戴毡帽,身穿阴阳褂,手拿拂尘,以戏曲小丑的脸谱开脸,名“囡囡子”;两人头裹手帕,身穿压边大襟袄,由于是戏曲中丑旦的扮相,动作扭捏作态,所以叫“蛮婆”,其表演也叫“扭蛮婆”。这16人分作4对,4个鼓子为领队,按花、棒槌、囡囡子或蛮婆的顺序排列,在锣鼓配合下走套路,如单弯子、双弯子、二龙出水、三星照犁铧、单摆尾、双摆尾、五盏灯、太极图、蛇蜕皮、拜观音、倒栽葱、金钱吊葫芦、半边城、杀四门、单辫子、双辫子、盘缠儿、扎墙子等。另有两人扮演“大头和尚戏柳翠”,按明月和尚戏柳翠的故事,一人扮和尚,僧袍、僧鞋、手拿牦牛尾巴做的弹肘,头戴很大的和尚头罩;一人扮村姑,彩鞋、彩裤、长衫,手拿手帕卷儿,头戴妩媚妖冶的大头罩,围着场子转圈儿,做着滑稽可笑的嬉笑动作。还有一人为总指挥,因为秧歌子跳上一阵他要“卖膏药”,所以叫他“膏药匠”——头戴秋帽子(清代官吏的帽子),挂白三绺胡须,身穿长袍马褂子,一手举拨浪鼓,一手执招子。除了指挥全场的舞蹈表演,他还有单独的表演。先由头鼓子领队挖弯子,把膏药匠挖进圈内,然后锣鼓停奏,听、看他表演。一种叫“卖膏药”——先唱上四到八句腔口,然后说一段围绕膏药的笑话,或排句,或散句,语言诙谐,朗朗上口,引人捧腹大笑。一种叫“嚷白话”——用排比、倒装、夸张、拟人等手法编制的大段韵白说辞,每段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叫段子。说上几个段子后,三个鼓子一个双弯子又把膏药匠送出来。大场子控制节奏的打击乐有大鼓、云锣、钩锣、马锣、大铙、镲等。小场子的表演是在大场子结束后进行的,因表演场面小,故称小场子,而内容十分丰富。小场子的压轴内容是“地蹦子”,即各种小节目就地表演。有眉户小戏,小曲剧,传统戏目如《小放牛》《下四川》《张良卖布》《大保媒》《钉缸》等。
  昔日的秧歌子,还配备红旗四面,灯笼八盏。灯笼的造型也独特。灯笼正面呈扇形,侧面呈梯形,框架式,以绢或宣纸糊面,上绘虎头彩纹、下面安把。白天灯、旗如仪仗,可渲染气氛,晚上还兼照明,是不可分割的部分。
  跳秧歌子是当地民间一件大事,一是娱神,二是娱人,三是“活地脉”。一般于腊月初十左右开始排练,腊月二十三过场子后停止排练,正月初四“妆身子”。改革开放后,跳秧歌子一般是在春节期间进行,直至闹完元宵节才“卸身子”,当地商铺、开门安灶、喜迁侨居等都有请社火队、耍狮、高跷人员“踩场子”“活地脉”之风俗。
  高跷。其特点是表演者踩着高跷——对长1.5米至2米的圆木,下段圆形,自中部向下渐变细,上段一侧为平面。长度比人的小腿略长一点,安横档为踏板。表演者脚踩踏板,平面与小腿紧贴,用绳索捆绑,一经熟练,便可行走自如。表演者若干人,扮演各种形态,口唱小曲变换队形,甚至表演一些惊险动作。
  狮子。狮子一头,表演者两人,一头一尾,另一武生打扮,手举绣球翻腾跳跃,叫引狮子。可在地面表演,也可登高表演。
  八仙马子。又称竹马。表演者八人扮作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曹国舅八位大仙,按各人的特点,糊仙鹤、梅鹿等纸禽、纸兽八种,即马子。马子分为两段,头的一段与表演者腹部衔接,尾部一段与后腰衔接,恰似表演者架禽乘兽状。表演时以唢呐、锣鼓伴奏,唱着赞颂八仙的牌子曲跑场子,变队形。因马子的前、后身里都燃着蜡烛,所以仅在晚上表演。
  太平车和旱船。表现的是水、陆两种交通工具行驶的技巧动作。表演者两人一组,扮年轻女子为乘客,扮老者为车(船)夫,道具为太平车和旱船的模型。表演时乘客手执车(船)具缓缓前行,驭者作驾驭动作前行随行,二人配合默契,动作逼真自如,引人入胜。
  耍灯。一种用两只瓷碗作灯,用绳索连接起来,手执绳索中间均匀用力,使之旋转,灯火如流星般飞舞。一种是顶灯,头顶用瓷碗作的灯,在唢呐、鼓锣伴奏下表演过桥、涉水、翻滚、登高等难度大的动作。
  说书。就是讲故事,包括小说、古今传奇、民间故事,只要情节完整,都称作“书”。农民中常有一些识字不多而记忆力、口头表达能力非常出色的人,能记很多故事,年头节下或农闲之际,人们就找他说书。有时忙中偷闲,围坐在一起也要叫他“来一段”。说到紧要关头,说一句“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打住不说了。于是,听众们念念不忘,寻机会追着去听“下回”。当地流行的“书”很丰富。谚曰“要要好听,说个《薛礼征东》”,相关的还有《薛仁贵征西》《罗通扫北》。岳飞的故事如《金翅大鹏鸟下凡》《岳飞枪挑小梁王》《岳爷大战牛头山》《风波亭》等。《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武大郎卖包子》《花和尚鲁智深》《林冲雪夜上梁山》等。《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猪八戒高老庄招亲》《大闹天宫》等。包文正的故事也很多,如《乌鸦告状》《黑骡子告状》《包公三下阴曹》等。《三侠五义》《七侠剑》等故事以及民间故事也不少。民间说书,只要能有“关口路道人名字”,便可任意“添油加醋”,说的是“头头是道”,听者如身临其境。有些说书技艺高超的说书人常常被请来请去,一些书迷则追来赶去,常常忘了回家吃饭。
  念卷。宝卷又名宝传。念卷是农村里冬闲和过大年较具吸引力的文化活动之一。喜欢听卷的主要是老年人和妇女,十几个人坐在炕头上,一个人念,众人和,念到激动人心处,念者声泪俱下,听者哽咽涕泣。流行的卷有《张四姐下凡》《方四姐》《侯梅英反朝》《杨满棠征西》《目连救母》《仙姑卷》等。宝卷的基本形式是韵散结合,特点是说一阵,唱一段,既省力,又好听。当地念卷的地点一般在家庭院落中,时间大多选择在冬季农闲时候的晚上,白天也有,特别是在春节期间,从正月初一夜到元宵节,念卷活动不断。在念卷时,有许多讲究,主人要把屋里屋外、炕上炕下打扫干净,在炕中央放置一个炕桌,点上擦净的铜灯,摆满糖茶、油馃子、花糖等招待客人,恭候念卷先生和听众的光临。夜幕降临,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陆续来到设局请卷人家,念卷先生除断文识字,懂得念卷的韵调,更要有品德,念卷先生被让在炕中央的炕桌跟前,盘腿而坐,视为上宾。念卷先生在念卷时是很虔诚的,念前要洗手漱口,点上三炷香,向西方(或佛像)跪拜,待静心后,才开始念卷。念宝卷的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念唱方式为一人唱,众人和。领唱人称为念卷人,和者称为接卷人,或接唱人、接音人。唱词一般是固定的,如“数落莲花,莲花落”“南无阿弥陀佛”等。当念卷人念完一个意思单位、一段韵文或吟完一首诗后,接卷人重复吟诵最后一句的后半句,再接着念“阿弥陀佛”,或“数落莲花,莲花落”,接完音后,念者再念。念卷人或朗,或诵,或说,或念,或唱,举手点头、变换表情、绘声绘色的表演,加上宝卷生动的故事情节,念卷者与听卷人之间形成互动,使听卷者心驰神迷,如痴如醉,高兴处使人捧腹大笑,心酸处让人痛哭流涕。
  庙会。甘州群众有自发办庙会的风俗。1949年前,镇域内有多处庙宇,每逢正月,群众都会积聚于庙院,跳秧歌,闹社火,唱大戏,香客们人来人往,焚香祈福,热闹非凡。也有一些庙会在当地有特定的时间,如五月上旬,民间俗称五月十三日是“关老爷磨刀”,说是要下雨,所以民谚曰“大旱不过五月十三。”假如五月上旬不落雨,就意味着大旱降临,于是当地头人就请一班大戏操办庙会。除了请戏班,还要请道士念经。1949年后,大部分庙宇被拆,庙会停办。1980年之后,随着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庙会在当地逐渐恢复。在春节、元宵节等一些传统节日期间香客较为多。
  自乐班。1949年前当地就有民间戏曲自乐班活动。最著名的有乌江的“魏家班”,主要以民间“皮影戏”和传统社火、秦腔折子戏为重点,在甘州很有名气。改革开放以来,镇域内各村文化氛围日益浓厚,一部分民间艺术爱好者自发组团,利用农闲时间排练戏剧、歌舞、小品等节目,逢年过节为群众义务演出,并积极参加区、镇举办的农村秦腔演艺会演和秦腔大叫板活动。
  戏曲。甘州的社火,都有一些小戏曲,如《张良卖布》《小放牛》《下四川》《钉缸》《小贤姑》等。逢年过节为群众演出喜闻乐见的秦腔剧目。秦腔折子戏,如《杀庙》《藏舟》《柜中缘》《拾玉镯》《三回头》等成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剧本。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兴革命样板戏,演出的《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平原作战》等深受群众喜爱。

知识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甘州区志(1991-2016)》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91-2016年甘州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变化状况。全书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地理·自然、建置·区划、政党·社会团体、政权·政协、军事·政法、农业农村工作、工业经济、商贸流通、财税·金融、综合经济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科教·文化·旅游、艺文、社会生活、人物·荣誉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