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1126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文化
分类号: G127.42
页数: 19
页码: 568-5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甘州区文化方面的内容,包含了文化单位,文化建设,群众文化,图书事业,文艺创作,民间艺术等。
关键词: 文化 甘州区

内容

1985年,张掖县文化局更名“张掖市文化局”。1997年,张掖市文化局增设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2002年,张掖市文化局更名“甘州区文化局”。同年9月,全区音像制品管理职能由区广播局划转区文化局,电影发行放映管理职能由区文化局划转广播电视局。同年,文化局增加全区新闻出版管理职能。2007年,甘州区文化局更名“甘州区文化出版局”。2010年,区广电局、区旅游局、区体育局与甘州区文化出版局合并为“甘州区文化委员会”。2011年,区广播电影电视局、区旅游局、区体育局在甘州区文化委挂牌,不再保留区文化出版局。2012年6月,撤销区文化委员会,组建“甘州区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在原文化委员会挂牌的区旅游局、区体育局调整为区政府序列单位,不再保留原区广播电影电视局的牌子,区广播电视台为区文广新局管理的科级事业单位,变更隶属关系后,单位性质、建制、职能职责、编制、领导职数不变。2015年,成立“南华书院”。2016年,文广新局辖广电台、文物管理局、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西路军烈士纪念馆、甘州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大佛寺景区开发建设管理处、南华书院,黑水国遗址保护管理所。
  第一节 文化单位
  文化馆 1984年,全县22个乡和城区各街道全部建起文化站,在240个村社中建起村文化室209个。农村有业余剧团近30个,社火队90多个。1998年,文化馆搬迁到万寿寺民俗馆中(临时办公)。2000年,搬迁到张掖西路军烈士纪念馆至2016年。经文化部、甘肃省文化厅评估验收,由三级馆晋升为国家一级文化馆。
  图书馆 1956年,甘肃省新建12个图书馆,张掖县图书馆是其中之一,馆址山西会馆。藏书达到3万余册,征订全国地方性报刊20余种。1987年,对馆藏古籍全部整理编目,藏有各类图书9.2万册。1992年,张掖市图书馆由山西会馆搬迁至高总兵府院内新馆办公。2016年,甘州区图书馆由高总兵府搬迁至县府街63号新馆办公,新馆建筑面积10038.5平方米,藏有图书28.4万余册。
  西路军烈士纪念馆 建于1998年,1999年完成布展,2000年正式启用并对外开放。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张掖纪念馆,纪念馆占地8532平方米,馆舍面积7200平方米,展厅面积2850平方米,收集各类藏品文物116件(套)。固定展出“高金城烈士生平事迹展”“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甘州历史展”“中华英模事迹展”“国防教育展”和“党风廉政教育展”等。至2016年,共接待各类游客220万人次。
  南华书院 2015年,成立甘州区“南华书院工作办公室”,隶属文广新局。其主要以国学研究、交流、传播与书画创作交流、展出为主要职责。每年向社会提供不少于50场次的公益讲堂,成立当年举办50多场次。2016年举办书法讲堂、书画展览、书法进校园讲堂等活动100多场次。
  张掖美术馆 是市、区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文化公益性重点建设项目,由甘州区文联和张掖书画院共同管理。美术馆2015年开馆,承办“陇上书画名家12人邀请展走进张掖·甘州”展览,展出书画精品86幅。参与举办“陇山·陇水·陇人”甘肃省第六届专业画院美术作品展,展出书画家国画、油画、书法作品143幅。2016年举办“沈门七子”学术展、“诗书画颂甘州”斗方精品展、张掖首届书画名家作品收藏展等书画、摄影、民间工艺品展览等活动。
  国学馆 位于张掖市第二中学校园内的文物保护单位民勤会馆。书院2013年开院,以“传承国学,弘扬国粹”为宗旨,致力于国学与传统文化的研究、交流和普及。先后举办“古代书院文化展演”“祭孔大典”“拜师礼仪”“花朝节汉服秀”“古代成人及笄礼展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西宝卷吟唱”“古代夏至民间习俗展演”“端午节民俗文化展演”等各种特色活动,举办国学与传统文化讲座十多场次。
  艺术团 1997年4月成立,2002年更名为“甘州区艺术团”。艺术团搬入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区环保局和区文化局共同管理。2005年甘州区艺术团行政业务人事权划归文化局管理。2012年,撤销甘州区艺术团。
  第二节 文化建设
  重点文化工作 1993—1997年,举办“金张掖梨花艺术节”“’94金张掖马蹄寺旅游观光节”和“’97看香港回归祖国”庆祝大会,确定55首征集歌曲并制作《金张掖之韵魅力湿地》歌曲专辑,推出地方精品剧目《甘州乐舞》《甘泉曲韵》;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搜集出版《甘州民歌小调精选》。“甘州小调”和“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被确定为全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编创《张国臂掖》和“甘州乐舞”大型歌舞剧目;开展文化资源普查,2014年以来累计普查上报各类文化资源17大项1536条;推进大佛寺、西来寺、总兵府、明粮仓四大景区的开发和福音堂、古民居修缮布展指导工作,加快黑水国遗址、屋兰古镇、平山湖丹霞、甘州府城等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打造屋兰古镇、甘浚堡民俗文化产业园、北武当文化庙会等文化产业集群;碱滩镇古城村完成《黄河灯阵》节日民俗文化活动的布展和影像资料的收集工作;举办刺绣、剪纸技艺培训班;加快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制定出台《甘州区加快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文化产业(事业)项目库,论证储备56个重点文化产业(事业)项目。指导完成黑水国遗址、屋兰古镇、平山湖丹霞等一批特色文化产业编制规划,完成1项市级、1项省级和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申报工作。
  文化设施建设 1991—2016年,投资1000多万元,对大佛寺、万寿寺、镇远楼、西来寺等一批名胜古迹进行重点抢修和维修。新建体育馆、图书馆、甘泉公园、童心园、中心广场等文化娱乐场所。对民勤会馆、山西会馆、万寿寺、总兵府等文物进行修缮保护;争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建立首家儿童流动图书馆,建成地级体育之乡18个,省级体育先进乡14个,全国体育先进乡2个;建成红西路军烈士纪念馆、老干部活动中心、少年军校等爱国教育基地38个;对城区公益性宣传牌、阅报栏进行更新;22个乡镇全部建起文化站,239个村建起文化室,有线电视入户率达59%,入村率达71%,建起省级示范文化站2个,省级示范村书库2个、地级示范文化站8个,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达1650个。农村程控电话入户率达29.6%,入村率达92%;启动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大佛寺文化产业园、张掖平山湖影视基地和国际赛车城建设等项目,完善综合文化站(中心)、文化室、文化广场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创建“五位一体”的新型文化阵地。
  文化市场发展 1986年第一家飞天舞厅发证经营,至2016年张掖市文化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以歌舞厅、卡拉OK厅、音乐茶座等为主的歌舞娱乐市场;以电子游戏、气枪打靶、桌台球等为主的游艺娱乐市场;以图书、报刊零售出租为主的出版物市场;以音像制品零售、出租为主的音像市场;以印刷、打字复印为主的印刷业市场;以外来文艺团体为主的营业性演出市场;以各类艺术培训为主的艺术培训市场;以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为主的网络文化市场;以文物复(仿)制品、工艺美术品为主的文物仿品、艺术品市场;以文化旅游为主的大文化市场。1990年,甘州区有文化娱乐经营单位170家,文化市场从业人员不足100人。2003年发展到382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42家(歌厅3家、卡拉OK厅16家、茶社23家);图书报刊41家;音像制品零售25家,出租83家;美术品经营网点16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33家;打字复印等印刷类场所78家;台球及临时游艺点28家;营业性演出队4家;其他32家(未办证酒吧)。文化市场从业人员多达2862多人。2008年,将78家酒吧、茶吧、音乐茶座、棋牌室等服务场所分离出甘州区娱乐行业,移交张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甘州分局管理。至2016年,甘州区有文化娱乐经营单位484家,其中歌舞娱乐67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56家,音像制品25家,出版物市场65家,印刷市场42家,艺术演出4家,文物市场27家,美术品市场16家,打字复印182家。
  文化市场管理 1989年,重新成立“张掖市文化市场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由文化、公安、工商、广播、城建、宣传、政法委、法院、检察院、法制局、物价、城管、教委、团委、妇联、市委办公室和政府办公室17个成员单位组成。1994年,增设社会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1997年,印发《张掖市社会文化娱乐市场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成立甘州区文化市场稽查大队,与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是两个机构一套人员,负责对全区文化娱乐、互联网、音像、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打字复印、印刷、演出等市场的监督、检查,依法打击和管理各种非法经营活动,承担全区“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工作等。
  1989—1990年,从公安、工商、文化、广播、宣传、精神文明办等有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文化市场综合稽查队,查封各种违禁书刊150多种2200余册,录音带170余盒;查处播放淫秽录像案2起,涉及人员9人;停业整顿2家营业性舞厅,取缔无证录像带销售点2个。1996年,对全市各类文化市场进行6次专项检查和重点检查,日常检查160多次。1998年,全市开展以取缔淫秽色情服务,收缴有色情淫秽内容的出版物、盗版音像制品,以及利用计算机、电子游戏机进行变相赌博、经营网点超时营业、不法游商兜售非法出版物、无证照经营、噪声扰民为重点的“扫黄打非”集中行动。1999年,全市开展查缴非法出版物和淫秽书籍电子出版物为重点的专项行动,收缴非法出版物80余册,音像制品300多盘(盒),各种宣传品1000余份;查缴色情、淫秽、迷信书刊110余册,盗版音像制品320盘(盒)。
  2006—2007年,组织开展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专项整治行动,取缔黑网吧12家,依法查缴问题书刊2562本,封存非法音像制品5611套。2008—2009年,检查网吧经营场所1019家次,联合执法5次,受理网吧违法违规案件18起,立案查处35起,取缔黑网吧8家,查处各类违规经营网吧16家,限期整改违规经营行为21家。2010—2016年,文化市场治理重点是严把市场准入关、市场检查关和依法处罚关,建立明查暗访机制、举报奖励机制和联合执法机制。
  城乡社区文化组织 至2015年,全区有广场舞队46个,其中城市13个,农村33个,在文化、民政部门登记备案的民间艺术团体6个。市区每年都举办广场舞大赛,至2016年共举办6届,其中市上举办4届,区上举办2届。至2016年,全区城乡居民小区群乐团有38个。其中,安阳乡有秦腔剧团2个,社火队1个。碱滩镇有太平鼓队1个,秦腔剧团1个。大满镇有文艺团队9个,自乐班4个,民间乐队1个。靖安乡有秦腔剧团2个。甘浚镇有秦腔自乐班1个。沙井镇有秦剧团2个,太平鼓队1个。乌江镇有秦腔剧团2个。平山湖乡有艺术团队3个,其中包括蒙古长调、刺绣、舞蹈。长安乡有合唱队1个,社火队1个,龙狮队1个。党寨镇有曲艺、木偶、龙狮队各1个。北街街道有太极拳、剑队1个,甘州小调队1个。2011年,注册成立大成民间艺术传播有限公司。2012年中央电视台味道栏目组和舌尖上的中国、发现栏目等对张掖民俗文化进行采访报道。
  第三节 群众文化
  戏剧组织 至2016年,甘州区有6家群众性戏剧演出组织,分布于乌江、沙井、靖安和安阳,业务接受甘州区文化馆管理和指导。靖安新靖秦剧团,原名“曹家戏班”(因大部分演员为曹氏家族人),始成立于民国初年,1978年后更名“靖安新靖秦剧团”,隶属靖安村和新沟村两个村委会,2015年经上级部门登记定为今名,演职人员38人。靖安红星艺术团,2011年成立,有会员58人。主要演出剧目有舞蹈、快板、秦腔、民间小调等。梨园秦腔剧团,2014年成立,代表作有《半瓶农药》,反映红西路军顽强抗敌的悲壮场景《雪域深情》。沙井镇兴隆村秦剧团,20世纪20年代初成立,1995年重建,演职人员30余人,代表作有《千年不倒中华魂》《新农村建设就是好》。乌江镇秦剧团,2015年成立,有会员43人,主要演出剧目有《窦娥冤》《福寿图》《铡眉案》等。安阳秦剧团,2015年成立,有会员36人,主要演出剧目有《周仁回府》《辕门斩子》,折子戏有《二进宫》《花轿会》《三对面》等。
  民间小戏 主要有木偶、皮影、眉户剧、秧歌剧等。
  木偶、皮影。最早流行于南宋末年,明朝时传入张掖。木偶艺人一般都兼演皮影,白天演木偶,夜晚演皮影。张掖木偶皮影戏班先后有三个,第一个是清道光初年创建的“双盛班”,有六代传人。第二个是道光年间创立的皮影班,领班人杨杰,后于宣统三年(1911年)改名“义和班”。第三个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魏学富、魏学剑创建的“全盛班”。木偶皮影戏班的演出,一是演庙会戏,每到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民间节日,都有较大的村庄请戏班去演出。二是乘农闲时走村串乡流动演出。三是派人到附近临县山丹、民乐等地联系,在较大的村寨演出。木偶皮影戏的唱腔多为秦腔,剧目也是秦腔传统戏剧,一人演唱多种角色。
  眉户剧。起源于陕西秦岭山下的眉县一带,清代后期传入张掖。清末(1898年前后)张掖小满甘城子有一个眉户剧团,由著名艺人阿吉儒创建。眉户戏曲调自由,乐器简单,演员不多,可以自拉自唱,演唱时还可以兼收并蓄,自由发挥,因而深受民间喜爱。张掖流传的眉户戏有《兰桥会》《张良卖布》《周腊梅告状》等。主要曲调有“岗调”“越调”“西京”“紧诉”“慢诉”“五更调”“银纽丝”“剪剪花”等,演唱形式比较自由。
  秧歌剧。又名“地蹦子戏”,是民间社火中继“大场子”“小场子”表演之后演出的小戏。地蹦子从隋朝流传至今,在张掖民间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张掖地蹦子戏的演出剧目一般较为短小,如《小放牛》《下四川》《小姑贤》《张良卖布》等折子戏,基本套路有:“五福梅花”“二龙戏珠”“三环套月”“四门斗地”“斜插柳”“盘缠儿”“黑虎掏心”等几十种。地蹦子戏以张掖当地民歌俗曲为基本腔调,又吸收秦腔、眉户的音乐成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新时期以来,城乡群众文化活动蔚然成风,每到春节,新社火遍及广大农村,市区文化部门也在节日期间举办大规模的社火调演,促进秧歌剧发展,秧歌剧已成为民间小戏中的一种重要的文艺形式。
  民间音乐 民歌。张掖民歌内容多为反映男女爱情、生活情趣、风土民情、寓言故事以及劳动人民生活等方面。反映男女美好爱情的有《花五月》《送情哥》《黄姑娘》《五哥放羊》等;反映生活情趣的有《纺棉花》《卖水饺》《闹王哥》《姐儿逛街》等;风土民情方面的有《十二月花》《拉骆驼》《珍珠倒卷帘》等;寓言童话故事有《小老鼠告状》《白莺鸽吊孝》等;反映劳动人民的有《打庄墙》《熬长工》《穷人多》《沙娃上工》等。1936年底红西路军来到张掖时,革命民歌广为流传,最有名的是《打马家》《劝告马家兵》等。1949年以后,翻身做主人的劳动人民满腔热情地唱起《翻身民歌》:“黑河水,清又清,农村风光一片新。共产党领导反封建,人民翻身做主人。”“穷人今天要翻身,大家齐心团结紧。地主威风扫除尽,人民翻身做主人。”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文化部和全国音协指示各省市自治区,组织专人深入农村搜集民间小曲小调近百首,由碱滩乡二坝村村民王生慧将小调全部记谱,张掖县文化馆整理编印《张掖民歌集》。2007年,大满镇李家墩村民间艺术家李建成出版《张掖民间小调精选》,继而出版光碟《甘州小曲子》。2010年,大满镇柏家沟村村民陈学军整理出版《张掖地蹦戏》3张光碟,为保存继承民间音乐遗产做出有益的贡献。
  民间音乐。张掖的民间音乐主要是甘州曲子、宗教音乐和戏曲音乐。民间的小曲、小唱也是一种音乐。张掖民间流行的曲子有《莲花落》《哭五更》《苦柳青》《甜柳青》《山坡羊》《大红袍》《沙帽翅》《满天星》《菠菜根》《茉莉花》等40余曲。
  音乐舞蹈 张掖早期进行音乐创作的有张掖中学高级教师杨继文,至20世纪90年代,创作各类歌曲70余首,其中有不少是歌唱河西风情的歌曲。这些歌曲多次获省级以上奖,有6首入选《中国潮金曲选》。20世纪80年代以来,词作者有多红斌、陈洧等,曲作者有丁师勤、罗凌、巴九录、原树勋、陶绪津、柴森林、张爱民、唐逸钟、刘建江等。获奖曲目有《裕固民歌》《山歌越唱羊越多》《我爱甘州红枣林》《裕固儿女庆丰收》《美丽的校园》《顶碗舞》等。1990年以来,甘州区群众文化蓬勃发展。2003年萌萌艺校参加国家文化部的新苗奖舞蹈大赛中,舞蹈《热土》《裕固欢歌》《放飞希望》获金、银奖和全国十佳奖。张掖二中、职教中心、张掖聋哑学校等单位参加全省“天地杯”中学生文艺调演,舞蹈《黑水国随想》《鼓乐》《光辉的历程》分获一、二、三等奖。《红缨帽子》在全国大赛中获二等奖。
  宝卷 宝卷是河西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俗文学,明清时期较为盛行,民国时期在河西三地区均有宝卷流行,其中甘州区沿祁连山地区的安阳、花寨、龙渠、大满、小满等乡镇流行较广。流传至今的宝卷有60多种,反映社会生活的有《烙碗记宝卷》《红灯记宝卷》《丁郎刻母宝卷》等;来源于民间故事的有《何仙姑宝卷》《孟姜女哭长城宝卷》《沉香劈山救母宝卷》等;历史传说类宝卷有《包公断案宝卷》《薛仁贵征东宝卷》《康熙私访宝卷》等。2007年,徐永成、崔德斌合编出版的《金张掖宝卷》3册51部。2008年,宋进林、唐国增主编出版《甘州宝卷》收录宝卷23卷。宝卷的传播方式有文字和口头两种形式,文字传播以手抄宝卷为主。它是介于讲故事和独角戏之间的一种传统民间讲念文学,基本形式有韵白结合、开头、结尾、调子几项基本内容。2007年河西宝卷列入张掖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故事、传说 张掖的民间故事、风物传说,早在历史古籍中就有禹导弱水至于合黎、老子出函谷关入于流沙、穆天子经弱水至瑶池会见西王母、简狄在黑水沐浴吞鸟卵而生契等神话传说。张掖的民间故事、风物传说大多与名胜古迹、著名历史人物以及民俗传说、节令传说、动物传说、植物传说、神鬼传说,爱情故事等密切相关。张掖是多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传说故事也较丰富。张掖是红西路军浴血奋战过的地方,流传下来的红军故事也很多,如红军并、红军墙、红军杨的故事,徐向前的故事,高金城的故事等。1979年,张掖团县委编辑印发《张掖风物传说》,收入各类传说故事48篇。文化馆搜集整理编印《张掖民间故事》。2002年,张志纯主编的《张掖民间传说故事》出版。新时期以来乡镇、村志等地情资料的编纂出版,挖掘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传统文化活动 社火。也叫秧歌子(当地群众把社火叫“秧羔子”),是地域性、综合性、规模性群众文化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甘州就有办社火的习惯,有时候社火以渠系组织,按农户抽调人员,也有时候以庄子或家族办社火。1949年后,一般是以大队(村)为单位办社火。改革开放后,上秦、乌江、大满、龙渠、花寨等乡每年都有2—3个村办社火,基本上形成轮流办社火的不成文规定。社火通常分大场子和小场子。群体表演活动称大场子,又叫秧歌子,由19人组成:鼓子4人,头戴牛角形尖尖帽,腰勒跨腿,肩上挂一个圆筒形的小鼓,故称鼓子。花丫头4人,坤角打扮,头戴勒子,身穿小袄、彩裤加裙子,手执一面小铜锣。棒槌4人,头戴扎巾,加背护旗子,手拿一对棒槌,由于是武将打扮,多以戏曲人物的脸谱开花脸,戴刷刷胡。还有4个,两两成对:两人以十岁左右的孩童扮演,头戴毡帽,身穿阴阳褂,手拿拂尘,以戏曲小丑的脸谱开脸,名“囡囡子”;两人头裹手帕,身穿压边大襟袄,由于是戏曲中丑旦的扮相,动作扭捏作态,所以叫“蛮婆”,其表演也叫“扭蛮婆”。这16人分作4对,4个鼓子为领队,按花、棒槌、囡囡子或蛮婆的顺序排列,在锣鼓配合下走套路,如单弯子、双弯子、二龙出水、三星照犁铧、单摆尾、双摆尾、五盏灯、太极图、蛇蜕皮、拜观音、倒栽葱、金钱吊葫芦、半边城、杀四门、单辫子、双辫子、盘缠儿、扎墙子等。另有两人扮演“大头和尚戏柳翠”,按明月和尚戏柳翠的故事,一人扮和尚,僧袍、僧鞋、手拿牦牛尾巴做的弹肘,头戴很大的和尚头罩;一人扮村姑,彩鞋、彩裤、长衫,手拿手帕卷儿,头戴妩媚妖冶的大头罩,围着场子转圈儿,做着滑稽可笑的嬉笑动作。还有一人为总指挥,因为秧歌子跳上一阵他要“卖膏药”,所以叫他“膏药匠”——头戴秋帽子(清代官吏的帽子),挂白三绺胡须,身穿长袍马褂子,一手举拨浪鼓,一手执招子。除了指挥全场的舞蹈表演,他还有单独的表演。先由头鼓子领队挖弯子,把膏药匠挖进圈内,然后锣鼓停奏,听、看他表演。一种叫“卖膏药”——先唱上四到八句腔口,然后说一段围绕膏药的笑话,或排句,或散句,语言诙谐,朗朗上口,引人捧腹大笑。一种叫“嚷白话”——用排比、倒装、夸张、拟人等手法编制的大段韵白说辞,每段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叫段子。说上几个段子后,三个鼓子一个双弯子又把膏药匠送出来。大场子控制节奏的打击乐有大鼓、云锣、钩锣、马锣、大铙、镲等。小场子的表演是在大场子结束后进行的,因表演场面小,故称小场子,而内容十分丰富。小场子的压轴内容是“地蹦子”,即各种小节目就地表演。有眉户小戏,小曲剧,传统戏目如《小放牛》《下四川》《张良卖布》《大保媒》《钉缸》等。
  昔日的秧歌子,还配备红旗四面,灯笼八盏。灯笼的造型也独特。灯笼正面呈扇形,侧面呈梯形,框架式,以绢或宣纸糊面,上绘虎头彩纹、下面安把。白天灯、旗如仪仗,可渲染气氛,晚上还兼照明,是不可分割的部分。
  跳秧歌子是当地民间一件大事,一是娱神,二是娱人,三是“活地脉”。一般于腊月初十左右开始排练,腊月二十三过场子后停止排练,正月初四“妆身子”。改革开放后,跳秧歌子一般是在春节期间进行,直至闹完元宵节才“卸身子”,当地商铺、开门安灶、喜迁侨居等都有请社火队、耍狮、高跷人员“踩场子”“活地脉”之风俗。
  高跷。其特点是表演者踩着高跷——对长1.5米至2米的圆木,下段圆形,自中部向下渐变细,上段一侧为平面。长度比人的小腿略长一点,安横档为踏板。表演者脚踩踏板,平面与小腿紧贴,用绳索捆绑,一经熟练,便可行走自如。表演者若干人,扮演各种形态,口唱小曲变换队形,甚至表演一些惊险动作。
  狮子。狮子一头,表演者两人,一头一尾,另一武生打扮,手举绣球翻腾跳跃,叫引狮子。可在地面表演,也可登高表演。
  八仙马子。又称竹马。表演者八人扮作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曹国舅八位大仙,按各人的特点,糊仙鹤、梅鹿等纸禽、纸兽八种,即马子。马子分为两段,头的一段与表演者腹部衔接,尾部一段与后腰衔接,恰似表演者架禽乘兽状。表演时以唢呐、锣鼓伴奏,唱着赞颂八仙的牌子曲跑场子,变队形。因马子的前、后身里都燃着蜡烛,所以仅在晚上表演。
  太平车和旱船。表现的是水、陆两种交通工具行驶的技巧动作。表演者两人一组,扮年轻女子为乘客,扮老者为车(船)夫,道具为太平车和旱船的模型。表演时乘客手执车(船)具缓缓前行,驭者作驾驭动作前行随行,二人配合默契,动作逼真自如,引人入胜。
  耍灯。一种用两只瓷碗作灯,用绳索连接起来,手执绳索中间均匀用力,使之旋转,灯火如流星般飞舞。一种是顶灯,头顶用瓷碗作的灯,在唢呐、鼓锣伴奏下表演过桥、涉水、翻滚、登高等难度大的动作。
  说书。就是讲故事,包括小说、古今传奇、民间故事,只要情节完整,都称作“书”。农民中常有一些识字不多而记忆力、口头表达能力非常出色的人,能记很多故事,年头节下或农闲之际,人们就找他说书。有时忙中偷闲,围坐在一起也要叫他“来一段”。说到紧要关头,说一句“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打住不说了。于是,听众们念念不忘,寻机会追着去听“下回”。当地流行的“书”很丰富。谚曰“要要好听,说个《薛礼征东》”,相关的还有《薛仁贵征西》《罗通扫北》。岳飞的故事如《金翅大鹏鸟下凡》《岳飞枪挑小梁王》《岳爷大战牛头山》《风波亭》等。《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武大郎卖包子》《花和尚鲁智深》《林冲雪夜上梁山》等。《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猪八戒高老庄招亲》《大闹天宫》等。包文正的故事也很多,如《乌鸦告状》《黑骡子告状》《包公三下阴曹》等。《三侠五义》《七侠剑》等故事以及民间故事也不少。民间说书,只要能有“关口路道人名字”,便可任意“添油加醋”,说的是“头头是道”,听者如身临其境。有些说书技艺高超的说书人常常被请来请去,一些书迷则追来赶去,常常忘了回家吃饭。
  念卷。宝卷又名宝传。念卷是农村里冬闲和过大年较具吸引力的文化活动之一。喜欢听卷的主要是老年人和妇女,十几个人坐在炕头上,一个人念,众人和,念到激动人心处,念者声泪俱下,听者哽咽涕泣。流行的卷有《张四姐下凡》《方四姐》《侯梅英反朝》《杨满棠征西》《目连救母》《仙姑卷》等。宝卷的基本形式是韵散结合,特点是说一阵,唱一段,既省力,又好听。当地念卷的地点一般在家庭院落中,时间大多选择在冬季农闲时候的晚上,白天也有,特别是在春节期间,从正月初一夜到元宵节,念卷活动不断。在念卷时,有许多讲究,主人要把屋里屋外、炕上炕下打扫干净,在炕中央放置一个炕桌,点上擦净的铜灯,摆满糖茶、油馃子、花糖等招待客人,恭候念卷先生和听众的光临。夜幕降临,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陆续来到设局请卷人家,念卷先生除断文识字,懂得念卷的韵调,更要有品德,念卷先生被让在炕中央的炕桌跟前,盘腿而坐,视为上宾。念卷先生在念卷时是很虔诚的,念前要洗手漱口,点上三炷香,向西方(或佛像)跪拜,待静心后,才开始念卷。念宝卷的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念唱方式为一人唱,众人和。领唱人称为念卷人,和者称为接卷人,或接唱人、接音人。唱词一般是固定的,如“数落莲花,莲花落”“南无阿弥陀佛”等。当念卷人念完一个意思单位、一段韵文或吟完一首诗后,接卷人重复吟诵最后一句的后半句,再接着念“阿弥陀佛”,或“数落莲花,莲花落”,接完音后,念者再念。念卷人或朗,或诵,或说,或念,或唱,举手点头、变换表情、绘声绘色的表演,加上宝卷生动的故事情节,念卷者与听卷人之间形成互动,使听卷者心驰神迷,如痴如醉,高兴处使人捧腹大笑,心酸处让人痛哭流涕。
  庙会。甘州群众有自发办庙会的风俗。1949年前,镇域内有多处庙宇,每逢正月,群众都会积聚于庙院,跳秧歌,闹社火,唱大戏,香客们人来人往,焚香祈福,热闹非凡。也有一些庙会在当地有特定的时间,如五月上旬,民间俗称五月十三日是“关老爷磨刀”,说是要下雨,所以民谚曰“大旱不过五月十三。”假如五月上旬不落雨,就意味着大旱降临,于是当地头人就请一班大戏操办庙会。除了请戏班,还要请道士念经。1949年后,大部分庙宇被拆,庙会停办。1980年之后,随着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庙会在当地逐渐恢复。在春节、元宵节等一些传统节日期间香客较为多。
  自乐班。1949年前当地就有民间戏曲自乐班活动。最著名的有乌江的“魏家班”,主要以民间“皮影戏”和传统社火、秦腔折子戏为重点,在甘州很有名气。改革开放以来,镇域内各村文化氛围日益浓厚,一部分民间艺术爱好者自发组团,利用农闲时间排练戏剧、歌舞、小品等节目,逢年过节为群众义务演出,并积极参加区、镇举办的农村秦腔演艺会演和秦腔大叫板活动。
  戏曲。甘州的社火,都有一些小戏曲,如《张良卖布》《小放牛》《下四川》《钉缸》《小贤姑》等。逢年过节为群众演出喜闻乐见的秦腔剧目。秦腔折子戏,如《杀庙》《藏舟》《柜中缘》《拾玉镯》《三回头》等成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剧本。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兴革命样板戏,演出的《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平原作战》等深受群众喜爱。
  第四节 图书事业
  1993年,配合全省“捐百万册图书”活动,动员社会各界踊跃捐款,筹资购置基本设施。1995年与广东佛山图书馆开展书系两地情活动,佛山图书馆赠送电脑、打印机各1台;同年,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支持下,甘肃第一家儿童流动图书馆在张掖市图书馆建成,无偿援助面包车(1辆)、电视机、复印机、图书等价值50万元。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汉荣书局董事长石景宜、石汉基先生捐赠港台版图书4000多册;宋庆龄基金会赠书3000余册;甘肃省图书馆在张掖市图书馆开办流通站;省内外著名学者范兴儒、雒青之等赠书上百册。1996年,张掖市图书馆荣获“全国文明图书馆”。
  2002年,张掖市图书馆更名“甘州区图书馆”。同年,甘州区图书馆被文化部、财政部定为甘肃省信息资源共享试点单位,接受安装价值5万元的联想服务器1台,卫星天线1套,雅图投影机及伸缩式投影屏幕1套。2003年,甘州区图书馆建成拥有30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引进甘肃省图书馆的“图书馆自动化软件”,使馆藏资源与甘肃省图书馆资源共享。甘州区图书馆在全省县级图书馆中率先实现文献编目、流通借阅、检索等自动化。2004年,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正式对外开放。2005年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甘肃省分中心确定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市级支中心”、中国期刊协会赠建“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形成以现代化服务设备为基础,以文学、文化教育、农业、医药卫生、历史科学和地方文献为重点的藏书体系和服务体系。同年9月,首次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2007年,新购图书2100册、期刊510种近1万册,接待读者7.6万人次,流通图书11.56万余册(次)。同年9月,《改并五因类聚四声篇十五卷》被收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在城乡中小学建立流动点29个。建成18个乡镇基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45个村级服务点,建成农家书屋270个、社区书屋20个。2011年,甘州区图书馆接待读者10万人次、读者咨询4600余人次、流动图书12万余册,电脑录入图书279册、地方文献297册,新购各类图书1312册。2015年创办并刊发馆报《张掖阅读》,内容涉及读书心得、散文、书评、随笔等。2016年,甘州区图书馆藏有图书28.4万余册,其中珍藏古旧文献245部8095册,藏有珍贵善本3种8册;珍藏年代上至明永乐十七年,下至清末民初,藏本来源于图书馆前身甘泉书院和张掖县民众教育馆,其内容涉及文、史、哲等方面,儒家经典、方志、善本、正史类书、诗词文选等,如〔明〕成化七年的《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改并五音集韵》,〔明〕永乐十五、十七年的《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其中,《大明成化丁亥重刊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十五卷》2007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
  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产业 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佛寺为主,山西会馆、木塔寺、西来寺、明粮仓和道德观等16处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支柱,打造旅游文化精品。2012年,甘州区文化产业主要有1个艺术表演团队、62个歌舞娱乐场所、141家文化旅游业、84家艺术品经营机构、10家民俗文化企业、32家互联网经营场所、11家文化教育培训机构,文化产业总产值1.674亿元。至法人单位517个,涉及从业人员6572人,资产21.77亿元,全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4.36亿元,同比增长15.52%,占全区GDP比重的2.5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05年,甘州区文化馆组织人力对全区18个乡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摸底、挖掘和整理。2007年,经甘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审定有12项民族、民间艺术项目上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年,甘州区有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张掖市政府“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名单”中。2008年,成立“甘州区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2016年更名“甘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至2016年,累计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项、市级保护名录13项、区级保护名录17项,有省级保护名录代表性传承人6人。
  部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甘州小调。2008年被列为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甘州小调由曲牌和曲子组成,甘州小调名目庞大,数目繁多,具有丰富的特征。它曲调洪亮清脆、简明流畅,语言朴素、幽默、易于上口,并富有乡土气息,具有演唱灵活、适宜性强的特征。表演者可依据不同的环境、针对不同的事物即兴编演唱词,使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2008年被列为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党寨镇上寨村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是明代由陕西传入,至清代以后,进入全盛时期,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党寨镇上寨村邵家班子的杖头木偶全长有一公尺左右,比一般同类木偶要大,平底没有腿,如果需要表演腿部动作,另制作双腿由演员配合操纵,称之为“配腿”或“配脚”。邵家班子木偶戏在木偶造型上十分注重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它既借鉴民间神像、古代彩塑、雕刻等的造型和技法,也吸收戏曲脸谱的表现手法。木偶戏唱腔以西秦腔为基础,内容多取自历史演义、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仅存的传统剧目有包公系列、杨家将系列、三国系列等,多达几十种,所演人物忠奸、善恶分明,木偶在艺人的操控下可以表现喷烟喷火、杀头、开扇、搬物等高难度动作。邵家杖头木偶戏班多为家族成员组成,实行家传世袭的班主制。戏班多在婚丧嫁娶、岁时节庆进行演出,演出场地不受限制,在剧场、茶园、场院、宅院、草坪上都可以演出。1957年以邵家班子为主的“前进木偶剧团”代表甘肃省参加西北五省戏剧调演时荣获一等奖。
  甘州黄河灯阵。2011年被列为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甘州黄河灯阵,也称九曲黄河灯阵,是甘州区碱滩镇古城村一带流传的历史文化遗产。灯阵占地400平方米左右,由365棵松树和365盏灯组成,正中设有6张香案,主要用于祭奠神灵,灯悬挂于松树下,每盏灯代表一位神灵,该阵只设有一个进口和出口,整个灯阵的布局类似“迷宫”。每逢正月十三至正月十六,古城村及周边乡镇的村民纷纷前来游阵,并可根据自己所祈祷的愿望将松树上悬挂的相对应的神灵灯悄悄摘走,以此避邪、避难,所空之处的灯由布阵者填补悬挂。后经若干年,该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原始的祭祀活动渐渐演变成一种春节期间的文化娱乐活动,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整个活动期间游阵人数达万人以上。
  景甘州社火。2011年被列为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社火最早是每年春天将至时为了活地脉而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一项民间活动。社火排练和演出都要放火,名曰煨火,因此称之为“社火”。张掖社火有秧歌、高跷、旱船、太平车、舞龙、舞狮、春牛、跑驴、戏蝶、腰鼓、霸王鞭、太平鼓等。民间社火主要在春节期间演出,乐器有大鼓、大锣、小锣、手跋、三弦、二胡、唢呐。社火队以秧歌为主要阵容,固定角色有领舞的膏药匠、四鼓、四花、四棒槌、蛮婆、囡囡子等。社火的表演形式有大场子、小场子、作场子三种。演出时,由膏药匠(老者)带领,摇动手中的铃子指挥队形变化。表演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有舞狮、耍龙、跑驴、铁芯子、斗牛、太平车、大头和尚和柳翠其陪衬,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社火队在途中若遇其他社火队要相互接送,不得避道。演出归家时应在出队地点再次敲响锣鼓做短暂跳跃,而后就地卸装,不得容装回家。
  第六节 文艺创作
  甘州区作家协会 20世纪80年代,张掖市成立“甘州青年文学社”,有会员200多人。2006年,甘州区作家协会成立,有会员100多人。作协不定期举办文学活动,会员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
  甘州区民间艺术家协会 成立于2009年,最初会员120多人。2016年有会员70多人。协会先后联袂县区会员创作作品100多幅,参加“全省连环画巡展”,其中甘州区参展作品《祁连忠魂高金城》荣获二等奖。征集150多幅书画作品和130多幅摄影作品,参加甘州区文联承办的“华大杯”第二届迎春书画展。2016年,组织参与张掖市广场舞大赛,甘州区有4支代表队获奖。
  甘州区音乐家协会 成立于2005年,有会员253人,其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2人,甘肃省音乐家协会25人,张掖市区会员226人。2013年,组织甘州区青少年才艺大赛活动,评选的“合行杯·美丽张掖”原创歌曲结集出版,李学鹏的《望着国旗冉冉升起》等10多首歌曲在国家级刊物《儿童音乐》上刊登。
  甘州区书法美术协会 成立于2006年,有会员116人,其中中国书协会员4人,省书协会员18人。协会成立以来,经常组织会员开展各种展览、书法笔会、艺术采风、书美论坛、学术交流等活动。2014、2015年分别举办第一、二届甘州区“华大杯”书画摄影展、张掖市首届文化馆美术书法作品联展等。
  甘州区摄影家协会 成立于2008年,有会员83人。至2016年,协会每年组织会员采风创作,作品主要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的城乡巨变。在国家级各种刊物上刊登摄影作品1200多幅。有100多幅作品获得市级以上政府组织评选的一、二、三等奖;成林的《守望沧桑》《湿地情怀》分别在第47届悉尼国际摄影大赛、行业摄影大赛中获奖。
  甘州区诗词学会 成立于2012年,有会员60余人(其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12人)。诗词学会不定期出版内部刊物《甘州诗词》共出版11期1.8万册。学会组织会员深入城乡社区及农庄,开展察民情、话巨变、倡环保等活动。作品大多讴歌新时代改革开放40年来的社会变化,相继有市级以上获奖作品80多次。会员出版个人诗词专集12本,整理出版的诗词集《甘州放歌》较有影响。
  文学创作 20世纪80年代,是张掖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1983年,张掖地区文联创办文学刊物《甘泉》。短短几年间,张掖的文学队伍初步形成气候,许多作品相继在省级报刊《甘肃文艺》《甘肃日报》《甘肃农民报》发表。小河、沙井、上秦等乡相继成立文学社,这些文学社为张掖文学事业发展积蓄了力量。到1987年,张掖市成立“甘州青年文学社”。“甘州青年文学社”盛时期人员达200多人,在张掖市文化馆挂牌,举办各种文学活动,得到社会关注,在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文学社团名录中,甘州青年文学社榜上有名。集结编印微型小说集《甘泉喷绿》。至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业余文学创作作者人数迅速锐减,甘州青年文学社自行解散。1992年5月,张掖市文联成立,张掖文学创作走上组织有序的发展轨道。2003年,甘州区创办文学刊物《黑河水》。2006年7月,甘州区作家协会成立。
  小说创作中,田瞳的《远影》获全国小小说大奖赛特等奖,《岔路》获全国优秀故事奖。徐万和、张中式、李中和、王生彪、范万保、赵建铭、张琦、杨孝政、王强、牛积成、高燕、付聪林、孙瑾、付玉玲、陈增银等原创的小说作品在省内外文学刊物上发表。农民作家杨孝政创作出版《世间桃源》《祁连儿女》《人类未来》《祁连山魂》《星辰无际》等5部长篇小说。
  散文创作中,较有影响的作者有雒青之、柯英(寇克英)、张建铭、肖成年、魏建英、曹斌、吴晓明、宋云、缪丽霞、门晓峰、袁泽、鞠勤、孙瑾、刘红佳、王月明等。柯英的作品有《在路上》《行游张掖》《注目黑河》等。
  诗歌创作一直是甘州区文学创作的强项。女诗人武强华的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等刊物,她荣获2014青年作家年度表现奖、诗刊社2014年度“发现”新锐奖、《飞天》十年文学奖、2016年度华文青年诗人奖、首届李杜诗歌奖新锐奖。出版诗集《北纬38°》。较有影响的作者还有曹国魂、屈斌、王国斌、张长品、张军等。
  旧体诗创作中,老一代较著名的作者有周光汉、王登瑞、鲁言(焦作福)、张浩廉、高欣荣、施生民、张向阳、吴毓恭、刘晓东、刘丹庭、武赞智、任作扃等。进入21世纪后,较有影响的作者有王洪德、陶琦、王跃农、李刚、席中星、宋进林、任武德等。
  文史类写作中,20世纪较有影响的作者有刘文浩、叶桐村、马伯寿、周定国、徐万和、王秉德、张中式、向叙典、张浩廉、巩子孝、王克孝、杨国学、丁耀光、王迎喜、侯富强、蒲乾亨、施生民、施爱民等。进入21世纪以来,较有影响的作者有王洪德、任积泉、吴正科、黄岳年、唐国增、宋进林、张恒善、单浩强、张兰、张银德、姜明周等,他们挖掘整理出许多翔实珍贵的学术类文章,为甘州区留下珍贵的人文资料。
  文艺创作 1991年以来,甘州区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从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中获取创作源泉,挖掘和拓展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题材,创作出许多地方精品剧目。200年,甘州区艺术团创作并演出舞蹈《盐池女》获得甘肃省第二届群星艺术节银奖(成人组,金奖空缺),舞蹈《牛角鼓》获甘肃省第二届群星艺术节铜奖(成人组)。2002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八声甘州》正式演出。2008年,创作演出相声《甘州好地方》、小品《晨练》。2010年,节目《烟雨江南》在“放飞梦想”全国青少年才艺展示活动张掖赛区的比赛中荣获编导二等奖。2014年,甘州区非遗中心以张掖社火和张掖宝卷为参考,通过挖掘、搜集、整理、改编将张掖民间社火,在历史变迁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艺术表演性、艺术欣赏性的经典片段,创作成一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民俗文化)展演节目,呈现“老背少”“耍流星”“竹马”“大头和尚戏柳翠”“旱船”“磨盘秧歌”“跑驴”“霸王鞭”等多个充满民间群体智慧和强烈艺术创造的精彩节目。2015年在《丝路之星——我的舞台梦》在首届甘肃省音乐舞蹈才艺大赛总决赛中,甘州区艺术团女子群舞《八女投江》和男子群舞《阿婆的幸福生活》分别获得集体舞成人组一、二等奖。
  同年,非遗中心依据张掖大佛寺后殿的一副壁画,创作出实景剧《八之戒》。剧情以师徒四人“成佛”为开篇序幕。后续由“梦回”“成愿”与“持戒”三个部分构成。剧中的猪八戒既有一心向佛的佛性,又有重情重义的人性,人物形象生动丰满,唱词动作诙谐风趣。讲述八戒成佛后仍念高家小姐,故而探访高老庄以了却夙愿之趣事。内容体现八戒“亦神、亦妖、亦兽、亦人”的人物特性。《八之戒》在编排中加入具有张掖地方特色的甘州小调,以及方言叫卖和魔术、杂耍、变脸等艺术表现形式,在戏台上展现西方极乐、市井凡尘、招亲绣楼等多个传神入微的情境。2016年6月,非遗中心与深圳市星百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编创的大型原创歌舞——《甘州乐舞》,内容分“甘”“州”“乐”“舞”四个可以独立成章的部分,代表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甘州乐舞》的整体形式和内容设计,以历史为依据,挖掘历史、展现历史,选取张掖乐舞最具代表性的几部内容重现张掖文明,他参考古代乐舞的编排方式,并发挥合理想象,将《胡旋舞》《胡腾舞》《八声甘州》《霓裳羽衣曲》结合现代高科技舞台艺术,进行改造、创新和发展,综合借鉴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化艺术产品,再现汉唐盛世的辉煌场景,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七节 民间艺术
  社火 20世纪90年代,甘州区242个行政村中举办社火的有102个村,观众达79万人次。2015年,甘州区245个村仅有14个社火队。2000年张掖举办全地区首届新社火调演,至2016年已举办5届,甘州区获得一等奖4次,二等奖1次。
  花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行各业制作彩灯悬挂城区主要街道,丰富广大群众节日生活,主题有歌颂祖国、歌颂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和谐甘州”“魅力家园”“孔雀开屏”“银碗雄狮”;有恭祝幸福安康的“佛祖”“观音”“恭喜发财”;有祝福各行各业取得丰收成果的“五乘贺岁”“金猪闹新春”。进入21世纪以来,元宵节灯展从简单的灯笼延仲扩大到城区各大街道、公园和住宅小区的群众活动场所,除各色彩灯外,还有各种声光电于一体的高科技灯饰。
  剪纸 甘州剪纸工艺有三种形式,一是民间剪纸,用彩色纸剪成各种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动物或人物等,贴在窗户上(叫窗花),贴在门楣上(叫门签)作为装饰;二是专用的剪纸工艺,有结婚用的“双喜”“鸳鸯双栖”“并蒂连开”“心心相印”等:三是用于宗教仪式,装饰或造型艺术等方面。
  刺绣 刺绣图案多样,有龙、凤、虎、鹿等动物图案,还有日、月、山、河等几何图案;树木花草、亭台楼阁、佛祖神仙、人物肖像,还有用夸张的手法绣制八仙过海图、西游记、封神演义、三国、水浒传、红楼梦、哪吒传奇等神话传说故事;有的则间以花草或几何图形,虎跃龙蟠,龙飞凤舞,刻画精妙,神情兼备。刺绣主要用于枕套、床罩、被单、被套、肚兜、鞋垫、衣、帽、挎包、各种装饰品等不同的种类。
  壁画 甘州壁画作品内容都是佛经故事和西游记故事,画中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至今保存完好。壁画作品多以绘制、雕塑或其他造型手段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上制作的画。是建筑物的附属部分,装饰和美化功能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壁画的类型很多,主要的有故事画、佛像画、山水画。壁画是一种实物装饰,甘州区西大街飞天大楼的飞天壁画就是典型的装饰壁画,百米山水画长卷《永远的黑河》,集“崇山峻岭、雪峰峡谷、沟壑溪流、巨龙奔腾”画作于长卷,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全国第二大内陆河源于高山,穿越峡谷,流淌平野,注于居延海的磅礴气势。
  雕塑 张掖雕塑主要有砖雕、木雕、石雕、玉雕、牙雕、跟雕等,作品见于寺庙、石窟、古建筑等处。张掖大佛寺殿门两侧的砖雕《登极乐天》和《祗园演法》是张掖砖雕的代表作。木雕多见于古建筑和寺庙门楼、桌椅、木箱、衣柜等,代表作为西来寺金刚殿内明代的藻井。石雕造型多样,神态逼真,主要出现在寺庙、府第门前的石狮,古墓前的石虎、石驼、石鼓等。玉雕主要有观音、莲花、如意、喜牌等玉雕。根雕是张掖近年间出现的品种,代表作有《拓荒牛》《送子观音》等。
  面塑 俗称面人,是甘州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之一。甘州最早的面塑是从陕西一带传入的,最初的面塑是民间在制作食品时做出的装饰物,有花鸟虫兽,日月星辰等,后来逐渐演绎为一种艺术品。纳积善是甘州人,是个可捏出的各类艺术形象的艺术巧匠。他捏出的面塑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有戏剧人物、民间故事,深受人们喜爱。
  泥塑 泥塑又称“彩塑”,是甘州民间传统的一种雕塑工艺品。泥塑主要是纯手工制作,工序繁杂,造型生动活泼。在甘州的大小庙观寺院供奉的佛像和神像,全部都是泥塑作品,所有作品的颜色都选用大品绿、大品红。大佛寺的睡佛像,采用木胎泥塑,色泽鲜艳,线条流畅,是中国泥塑之精华,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成为亚洲之最。泥塑经过一代一代的流传之后,逐渐演化成为各种工艺品,主要有人物、动物,也有植物,大都是空心的圆塑体,也有浮雕式的挂片。
  木刻 木刻在甘州的雕刻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建筑上应用最多,寺庙门楼上全部都是木刻作品。其种类主要有正形彩、竹头彩和跳一、跳二、跳三、跳四、跳五、跳六、跳七等。自古至今,木刻在家具装饰中居主流,桌凳、木箱、柜、衣架等用品上主要都是木刻作品,总称为“百古”,其中“琴棋书画”“笔鼎笙管”“鹿雀同春”“龙腾虎跃”“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文房四宝”“十二生肖”“八仙八宝”等是甘州木刻之精华。保存古老的木刻作品是西来寺金刚殿明代的藻井。
  石雕 甘州石雕开凿于晋代的临松山马蹄寺石窟群的石雕佛像、石塔,数量很多,造型多样,神态逼真。石雕广泛用于建筑中,有石塔、石桥、石坊、石亭、石墓,还有的用在建筑物的构件和装饰上。大体分为四类:一是作为建筑构件的门框、栏板、抱鼓石、台阶、柱础、梁枋、井圈等;二是作为建筑物附属体的石碑、石狮、石华表以及石像生等;三是作为建筑物中的陈设,如石香炉、石五供等;四是作为建筑物的装饰,有石桌、石凳、门口的石狮子等。
  砖雕 甘州民居砖雕艺术历史悠久,黑水国遗址中发现的子母砖就是典型的青砖雕塑。明清时期是甘州砖雕艺术最旺盛、最普及、最讲究的时候,无论富贾豪门还是村民百姓,门楼、门罩都以多艺、典雅的砖雕来镶砌,形式多样,有垂花门楼、飞砖式门罩,有普通的双柱门楼,也有四柱三间五凤门楼。有的门楼下抱鼓石,样式和牌坊类似。甘州自古以来对住宅门楼的装饰极为看重,视其为“门脸”。大佛寺大殿两侧的砖雕《登极乐天》和《祗园演法》是甘州砖雕的代表作。
  草编 甘州草编用料主要有麦草和野生的芨芨草。芨芨草在草编中居多。甘州民间草编制品用途很广,家居装饰、农具实物,生活用品,处处都有草编的织品。在农村,几乎离不开草编制品,大到盛粮食的粮仓,小到蒸锅用的罩滤无处不有。
  毛织 毛织在甘州历史悠久,它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必备物品。毛织品的来源主要是羊毛、牛毛和驼毛。毛又分为春毛和秋毛。春毛柔软、细腻,主要用来纺织毛衣服、鞋帽、缝棉衣;秋毛粗硬,主要用于纺织毡毯、帐篷等。

知识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甘州区志(1991-2016)》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91-2016年甘州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变化状况。全书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地理·自然、建置·区划、政党·社会团体、政权·政协、军事·政法、农业农村工作、工业经济、商贸流通、财税·金融、综合经济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科教·文化·旅游、艺文、社会生活、人物·荣誉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