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编 科教 文化 旅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1115
颗粒名称: 第十四编 科教 文化 旅游
分类号: G527.42;G127.42;F592.742
页数: 84
页码: 553-6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甘州区科教、文化、旅游方面的内容,包含了教育,科技,文化,文物,卫生,体育,旅游等。
关键词: 科教 文化 旅游 甘州区

内容

第一章 教育
  第一节 教育设施
  1991—2016年,甘州区中小学从基本的“一无两有”(无危房,有教室、有课桌凳)和“六配套”(教室、桌凳、实验室、图书室、操场、厕所配套)向实验教育、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迈进,图书仪器和电教设备配置工作进度加快,全面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标准化建设。
  校舍建设 20世纪80年代,张掖市中小学校舍建设基本采取政府财政拨一点,群众集体献料捐一点,学校自己筹一点的方式,基本保证教学需要。多数校舍为土木、砖木结构,建筑基础薄弱。1991年,利用政府财政拨款、教育费附加和群众集资共200多万元,新修、改建、维修张掖市第六中学、张掖市第一中学、张掖市第五中学、劳动街小学、青西小学、民族小学、师范附属小学、西街小学等22所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1996年,张掖市职教中心和北街小学的修建列为全市本年度重点工程。1997年,张掖市财政安排资金70万元,社会捐资635万元,学校自筹694万元,共筹措经费1399万元,新建张掖市第二中学学生宿舍楼、西关小学教学楼。党寨中学、小满乡中心学校、长安乡上头闸小学、碱滩乡三坝小学等修建起教学楼,建成校舍26988平方米。2000年,全市有各级各类中小学278所,校园占地3838亩,校园总建筑面积42.8万平方米。
  2001年,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下达张掖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项目4个(张掖二中综合楼、安阳乡初级中学教学楼、龙渠乡初级中学教学楼、和平乡李家墩小学教学楼)。2003年,甘州区争取各类项目资金537万元,改造危房面积5586平方米,开工建设花寨初级中学教学楼、廿里堡初级中学教学楼等18个工程项目,建筑面积56377平方米。筹资2000万元改建劳动街小学,新建金安苑九年制学校,解决城区2200名适龄儿童入学难问题。2005年,南关小学拆迁异地新建,新校区占地53243.94平方米。2007年,争取项目资金2435.8万元。开工建设安阳乡中心学校、党寨镇上寨学校、三闸镇瓦窑小学、张掖市第三中学等10所学校,新建校舍38402平方米,完成投资3270万元。碱滩镇普家庄小学等5所续建工程和新建的明永乡中心学校、大满镇朱家庄小学等6所学校项目工程顺利完工。2010年,甘州区校舍安全工程项目资金2408万元,总建筑面积21241平方米。甘州中学项目开工建设,总建筑面积16505平方米;寄宿制学校项目2个,专项资金550万元,用于明永乡中心学校宿舍楼、小满镇中心学校餐厅2个项目建设,总建筑面积4736平方米。
  2009—2010年,市、区两级政府投资346.3万元,为甘州区农村55所寄宿制学校全部配备高标准灶具。2013年,甘州区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新建甘浚镇星光小学教学楼、上秦镇上秦小学教学楼、上秦镇八里堡小学教学楼、乌江镇平原小学教学楼4个建设项目,共争取建设项目38个。“十二五”期间,全区教育经费总投入222731万元,争取学前教育项目19个,建筑面积19160平方米,争取校安工程项目5个,建筑面积6515平方米,学校食堂改造建设项目10个,建筑面积4369平方米,总投资7698万元。2014—2016年,投入“全面改薄”资11580.9万元,完成新建及改建项目27项。
  设施设备 至1991年,全市用于教学设备配套建设的资金达到1722万元。87.5%的小学达“六配套”标准,72.9%的学校配备闭路放映系统。1995年,张掖市通过省教委“实验教学普及县”验收。有50所学校安装地面卫星接收器。
  1999—2005年,全区中小学建成微机室143个、多媒体网络教室84个、计算机校园网10个,建成教育部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项目学校130个,城区17所中小学、幼儿园通过城域网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全区60%的中小学接入国际互联网,共有计算机4931台。2011年,投资170万元,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室23间,新建多媒体教室48间,计算机教室14间,更新添置电脑638台,中小学配备图书21.4万册,全区各学校自筹资金共1165万元,为94所中小学集中采购体育教学器材,全区95%的中小学体育运动场面积、体育器械、音乐器材、美术器材配备达到标准。
  2016年,全区实施设备类项目19类,投资968万元。所有学校建成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教室,134所学校建成校园网,城区中小学和农村初级中学全部建有校园网网站,多媒体教学实现教学常态化。
  教育经费 经费投入。1991年政府对教育拨款1158.6万元。1995年全市教育经费达到3759.7万元。2000年市财政对教育投入7259.9万元。2001年农村教师工资实现由财政统一发放。2005年区财政对教育投入为13736.8万元。2010年全区教育事业经费总投入34811.9万元。2015年全区财政教育投入59156.3万元。
  教育费附加。农村教育费附加从1988年开始按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1%计征,1991年提高到1.5%,除解决民办教师工资的乡筹部分和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的不足外,主要用于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校舍建设及充实内部设施。1995年,农村教育费附加由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提高到2%计征(安阳、花寨、西洞、平山湖四乡按1.5%计征)。1995—1997年,张掖市22个乡镇每年上缴50%的教育费附加用于张掖市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设。到2000年,农村教育费附加停止征收,12年累计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4265万元。从2010年起,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教育费附加制度,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实际缴纳税额的3%足额征收,2011年按2%计征教育费附加。
  经费支出。教育经费支出主要有五大项:基本建设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其他资本性支出,工资及福利支出。
  经费补助。两免一补:2004年秋季学期开始,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免费提供教科书政策。市政府下达甘州区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267531元,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7599人。2006年,国家实行“两免一补”(免课本费、免学杂费、对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中央、省、市、区共提供资金1404万元,为全区47238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809万元,补助公用经费127万元,为农村38522名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城市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2000名学生免除学杂费,为家庭贫困的寄宿生7408人补助生活费177万元。2007年秋季学期,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基本补助标准。2009年春季学期,中央、省、市区共提供资金1318万元,为全区40141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免杂费及补助公用经费755万元,为7661名寄宿生补助生活费276万元,为全区27027名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免杂费及补助公用费287万元,为农村40141名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为义务教育阶段城市低保家庭和残疾人家庭的6092名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2011年,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两免一补”资金4227万元,受益学生61046人,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只收课本费、作业本费、暑假作业费。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为:普通小学每生每年600元、普通初中每生每年800元。对寄宿制学校按照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农村地区不足100人的规模较小学校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按每生每年6000元标准补助公用经费。
  “普九”债务化解。2007年,甘州区经省财政厅锁定的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总额为6141.24万元,涉及1696个债权人,2008年化解债务3544.4万元,2009年偿还2596.84万元。2010年后,区政府每年安排财政资金300万元左右,对城区学校建设等方面产生的债务进行逐年化解。
  经费管理。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教育经费划拨实行乡镇包干制。1998年,教委规定直属中小学、乡镇教育管理委员会及所属中小学均单独设置财务机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体制。2001年,教育经费管理收归政府教育主管部门。2010年初,甘州区教育局成立“教育经费管理核算中心”,实行“校财局管”。全区所有教育单位经费全部纳入管理核算中心实行统一管理。
  第二节 教师队伍
  教师管理 1991年,师范院校毕业生一律分配到学校任教。1993年,确定民族小学、张掖第四中学、张掖市职业中学、上秦乡为“四制”(校长选任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岗位责任制)改革试点,激励机制引入学校管理。2005年,改革校长选拔任用和教师管理制度。中小学教师管理权限收到区教育局,教育局依法履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和考核管理职能。2007年,农村中小学校长一律实行选聘制,严格实行校长离任审计工作。2010年,甘州区实施中小学、幼儿园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评价办法。2013年,组织实施《甘州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教师交流实施办法》。216名城乡教师进行对口支教和交流学习。2014年,实施区域内校长、教师轮岗,推进城乡优质资源共享。2015年,清理在编不在岗教师,修订《甘州区骨干教师推荐选拔办法》。2016的,对全区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过渡和教师资格注册登记。
  教师录用 1991年,张掖市教师录用完全按照国家大中专毕业包分配的办法。1994年,张掖市改革教师录用办法,大学和中专毕业生分配实行双向选择。2000年,新分配教师和外县市、其他行业调入人员一律实行聘用合同制。2001年,张掖市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2005年后,按照“凡进必考,择优录用”原则,不断创新完善农村教师进城考核及农村教师补充机制,2007年开始,新教师招考录用工作由全省统一组织,以全省公开招考5000名农村教师的方式进行。2016年,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硕士以上)19名,公开招考40名中小学音体美专业教师,选拔91名农村教师到城区缺额学校任教。
  教师结构 1991年,张掖市有教职工3590人。2000年,全市有专业技术人员3920人。2010年,教育局大力加强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和培训,教师业务素质、学历层次不断提高。全区专任教师中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85.2%、93.7%、99.9%。2016年,甘州区在编教职工487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766人,工勤人员99,管理人员14人。专业技术人才学历结构趋于合理,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72人,大学本科学历3151人,专科学历1317人,高中及以下学历226人,学历达标率100%;有“陇原名师”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8人、省特级教师3人、省园丁奖获得者21人、省级骨干教师58人、省级乡镇骨干教师96人,“张掖名师”4人,市级骨干教师285人、市管拔尖人才1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32人;“甘州名师”9人、区级骨干教师267人、区管拔尖人才17人、区级学术技术带头人65人。区级以上优秀人才占全区专任教师总数的18%。
  教师培训 学历进修。1991年后,鼓励教师在职进修。1995—1996年,在张掖市高考考生中降低分数线录取60名学生到张掖师专英语系委托培养,毕业后全部分配任教。1997年,张掖市组织实施“511师训工程”,有221名教师参加成人高考进修,287名教师参加张掖师范中师学历达标培训。1998年,有191名教师参加成人高考,取得电大、函授、卫电高师入学资格,400多人参加自学考试提高学历。2011年,甘州区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7.8%、95.7%和87%,全区教师学历达到规定标准。2012年后,教师学历进修走向更高层次的硕士研究生,至2016年底,有68人通过进修取得在职硕士研究生证书。
  师资培训。1991年,张掖市以乡镇教管会和直属学校为单位,对教师集中进行培训。1998年,张掖市在全系统开展教师“三字一话”(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基本功达标训练活动和骨干教师计算机培训、达标考试。2001年,启动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2008年,实施校长中期培训规划,对全区农村初级中学校长、副校长、农村完全小学校长、教学点校长进行为期3年的培训。2011年,教师全年参加各类培训累计达5000多人次。2015年,启动“基地+学舍+行政”县域教师培训模式,487名青年教师参加艺术素养提升培训,完善置换培训、集中培训、短期培训、网络研修等4种形式,承办全省“金色教苑”乡村影子教师培训项目。2016年,建立教师梯次成长金字塔培养模式,312名学员参加为期1年的专业培训。邀请江苏太仓、湖北荆门、广东湛江、上海金山等地32名教育专家来甘州讲学。
  教师待遇 政治待遇。1991—2016年,全区评选出全国优秀教师3名,甘肃省学术带头人4名,省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27名,市级(地区级)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150多名;省级骨干教师154名,市级(地区级)骨干教师285名,区级骨干教师309名;进行9批中小学特级教师评选,有15名教师获得特级教师称号。有29名教师荣获国家、省、市、区级劳动模范称号。2016年,甘肃省对从教30年和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的教师颁发奖章和荣誉证书。
  生活待遇。1991年,张掖市提高教师补助,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职工家属“农转非”。1992年起,在城区中小学修建教职工住宅楼,解决教师住房问题。1994,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1998年,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运行。1999年,调整养老保险标准及职工冬季取暖补贴标准。2014年开始,区政府每2年为城乡教师组织一次综合体检。2010年起,全区实施边远艰苦地区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建成教师周转宿舍114套。2016年,全面落实省市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解决93名中高级职称教师聘任问题,落实患病教师民政救助21万元,落实聘用的399名幼儿教师每人每月650元财政补助。按政策调整93名农村教师夫妻一方进城任教。
  工资福利。1993年,实行工资制度改革,为4331名教职工套改新工资标准。套改后,教职工最多月增资约240元,最低增加35元。2009年,开始实施绩效工资,义务教育学校在职教师和退休教师的工资由基本工资、国家规定津贴补贴、其他津贴补贴、绩效工资四部分构成。农村教师根据各自学校所处乡镇的类别同等享受。2016年,落实各项政策提高教师待遇。落实农村教师生活补助区级配套资金637.76万元、交通补贴资金159.44万元、班主任津贴和双岗教师岗位补助资金403.05万元。
  职称评定。1991—1996年,教师职称采取评聘结合方式,高中高级、中级比例分别为10%和30%;初中为4%和25%;小学高级(讲师)占20%。2011年,甘州区有职业技术人员4669人,其中取得高级职称资格483人,中级职称3298人,初级职称693人,未评195人。2015年,对已取得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0年以上和5年内退休的未聘高、中级职称的教师进行区内有效聘任。2015年聘任91人,2016年聘任59人。
  民办教师 民办教师是指20世纪70年代为农村普及中小学教育,由学校或当地基层组织提名,乡镇教育主管机构选拔推荐,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包括文化考查批准,发给任用证书)。1992年,国家明确提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关、转、招、辞、退”5字方针。张掖市从1992年到1997年,5次选招录用民办教师为公办教师,对个别民办教师按照规定作一次性辞退或退休处理,按比例发放补助。从2010年1月起,落实民办教师(后称“代课教师”)补助政策,按照基本养老补助金每人每月55元的标准、工龄补助满一年每月8元的标准发放养老补助和工龄补助资金。2013年,甘州区代课人员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纳入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发放。2015年发放860人,发放资金736608元;2016年发放897人,发放资金827784元。
  第三节 教育结构
  学前教育 1991年,全市有各级各类幼儿园40所,在园幼儿2700名。各类小学附设学前班180个,在班幼儿5292名。1998年,全市幼儿园总数达234所,农村小学附设幼儿园的比例达76%,幼儿入园(班)率85%。1999年,全市幼儿园总数达197所。2005年,全区有各级各类幼儿园182所,入园率91.3%。2011年,甘州区辖区内共有幼儿园110所,在园幼儿25212人。达到甘肃省示范幼儿园标准的2所,省一类幼儿园标准9所,省二类幼儿园标准7所。2015年,甘州区印发《甘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促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意见》,有各类幼儿园97所,入园率95.1%。2016年,有各类幼儿园95所,其中公办5所,学校附设59所,民办31所。
  小学教育 发展概况。1991年,张掖市有小学234所,另有9个教学点;设1439个教学班,学生40059人。2001—2008年,经过二轮学校布局调整,学校数调整到112所、44个教学点,全区撤并减少小学141所,各乡镇建起九年制学校,农村小学向人口集中的村镇集中。2016年,全区中小学结构布局调整后有小学123所,另有29个教学点;设1127个教学班,学生31408人。
  学制与课程。1991年,张掖市城区小学学制实行六年制,农村小学学制实行五年制。2001,全市小学学制统一为六年制。2005年,甘州区农村小学呈多元体制,除完全小学外,大的教学点设一至四年级,小的教学点设一至二年级,其他年级学生合并到乡镇中心学校或相邻的小学。
  1992年,张掖市小学开设的课程有: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社会、体育、音乐、美术、劳动。1999年新增小学计算机和英语教育课程。2001年,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等;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2010年,将《民族团结教育》列入甘肃省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小学三、四年级使用《中华大家庭》,小学五、六年级使用《民族常识》,国家提供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课程实施每学年10学时。2012年以后,甘州区各小学开齐课程、开足学时,以国家为主、地方课程为辅、校本课程为补充的课程体系。2015年,足球成体育必修课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2016年秋学期,将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起始年级原品德与生活学科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学科起始年级使用新编、修订后的教科书。
  初中教育 发展概况。1992年,张掖市有初级中学34所,设335个教学班,学生15184人,有专任教师952人。1994年全方位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两基”工作顺利通过甘肃省和张掖地区验收。1998年,张掖城区初、高中分设,撤销张掖第一中学、张掖第四中学高中学部,剥离张掖中学、张掖第二中学初中部,合并张掖育才中学,扩大初中办学规模。1999年,市政府出台《张掖市农村初中初二分流教育实施意见》,选择张掖市第一农业中学、和平乡初级中学、乌江镇初级中学、甘浚乡初级中学、碱滩乡初级中学为试点。2002年,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分别达到99.84%、98.2%和98.45%,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7.64%。2011年甘州区顺利通过“两基”迎国检工作。全区有初级中学31所,设459个教学班,学生22537人。2013年,甘州区启动城乡均衡“一体化办学”试点项目。2014年后,甘州区在滨河新区新建大成学校、甘州中学,提升城区学校的教育承载力。2015年秋学期分流城区学生1818名。2016年春,张掖市第二农业中学更名为“张掖市第七中学”,再次分流城区学生627名,调控城区学校办学规模。甘州区顺利通过省督县和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的评估验收。
  教育教学。1991年起,张掖市加强对全市初级中学的管理,大力推行目标教学。各初级中学从起始学年初建立学籍表和登记卡,三年不变。1996年张掖市实行电子学籍管理。2012年,全国实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统一编制学号,加强学籍管理。
  普通高中教育 发展概况。1991年,张掖市有完全中学10所,12年制学校1所,在校高中学生3684人。1998年,张掖地市进行城区中学布局调整,城区只保留张掖中学、张掖第二中学2所高级中学。张掖第二中学改建为独立高中后,招生人数由1998年的520入增加到2001年的1146人。2001年,在城区实施“普高”工程,批准民办“甘泉中学”开办。并逐步恢复张掖市第三中学、张掖市第二农业中学、市职教中心普高班的招生。2002年,张掖市第四中学开设民办高中班,筹建张掖市金觻中学。2003年,恢复张掖第六中学高中招生,甘州区高中招生学校数达10所,在校学生达10275人。2005年,支持张掖实验中学高中招生,恢复张掖第五中学高中招生。甘州区辖区高中招生学校数达9所,在校生达13356人。甘州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0.23%。2010年,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2015年,甘州区政府投资4亿元,在滨河新区新建占地400亩的张掖二中分校。2016年,完成土建进入装修阶段。
  课程设置。1991年,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由学科课程和活动两部分组成。学科课程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形式,活动包括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原开设必修课程之外,增加选修课。1992年,张掖市加强高中劳动技术课教学工作,对劳动技术课不及格的学生不颁发毕业证。1995年秋,人口教育作为必修课,在高三年级政治学科会考中,人口教育占5%。2001年,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实行学分制管理。同年秋季,所有高中均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每周1课时。2003年,高考提前至6月进行。2010年秋学期,高二、高三年级除必修课程外,还开设音乐和美术选修课程。
  职业技术教育 设置与发展。1991年,张掖市整合城市职业教育资源,将第一职业中学、第二职业中学合并组建张掖市职业中学。是年,3所农职业中学共有教职工185人,在校学生1081人。1993年,张掖市第一农业中学被省教委列为国家级重点建设的农职业中学。1994年,整合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将原有的职业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及各部门办的职业学校合并,设立筹建处,建设张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1996年,张掖市职业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卫生职业技术学校迁入,张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正式运行。是年,全市22个乡全部建立农技校。2012年,张掖市职教中心创建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2016年,张掖市职教中心89名学生参加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获奖率93.2%,职高二本上线率18.6%,高职高专上线率98%,录取率95%以上,张掖市职教中心劳务培训项目被评为“甘肃省2016年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专业与课程。1991年,农职业中学专业和课程依据当地社会需求设置。开设农学、养殖、林果、农业综合应用技术、家庭经营、制糖、工商业会计、工业企业管理、建筑、幼师、缝纫裁剪、计划统计、化工、文秘、工业机械等16个专业。2016年,市职教中心依据市场需求导向,开发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电子商务、艺术教育(音乐、舞蹈方向)等专业,毕业生就业率98.5%,对口就业率29%。
  成人及特殊教育 扫盲教育。1991年,张掖市举办扫盲巩固班210个,提高班26个,有6158名脱盲学员参加扫盲后继续教育,有752人脱盲。1992年,将巩固扫盲成果与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有1264名农民参加扫盲及脱盲后巩固提高班学习,有510人脱盲。1994年,办扫盲班482个,组织11579名文盲半文盲参加学校的集中扫盲班,另有8354人在家中接受包教学习。2000年以后,各级政府将“扫盲”工作列入工作目标责任书。2010年7月,甘州区完成2500人扫盲任务,其中15—50周岁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左右,青壮年妇女文盲率下降到4%以内,15—24周岁人口中基本消除文盲,“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社会力量办学。1991年,张掖市对10个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和个人进行注册备案,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工作开始走上轨道。2003年,甘州区民办培训机构兴起,由举办者提出申请,教育局对资格、师资状况进行审查,实地考察,合格者准予登记、注册、批复,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每年进行年检,年检不合格注销办学资质。2005年,甘州区有民办培训机构13个,学生2917人,教职工135人。至2016年,甘州区有各类培训机构32个。
  自学考试。1991年,张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27个专业,参加考试3386人,有988人取得单科合格证,47人取得大中专毕业证。1993年,高中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人数达2861人次,其中有1474人次取得一门以上的单科合格证,合格率为25.2%,有45人取得大中专毕业证书。2000年开始,张掖市辖区考生直接在地区自考办报名。
  特殊教育。2007年,甘州区建立特殊教育工作指导站,实行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一生双卡”(学籍卡和随读登记卡)制度。2010年,全区有适龄残疾儿童197名,随班就读184名。入学率93.4%。2010年,建立残疾学生成长记录制度,实行1人1册,册随人走的学籍管理办法。
  民办教育 民办学校。2000年,张掖市第一所民办小学“张掖市育英小学”成立。2002年,甘泉中学开办,张掖市东北郊明星小学筹设。张掖第四中学扩充教育资源增设民办高中班,成立张掖市金觻中学。2003年,教育局同意筹设张掖市凌志学校,批准成立张掖市开元英语学校。至2005年,甘州区有民办学校5所,在校学生2736人,教职工215人。2007年,张掖第二中学筹建公办民助股份制性质的张掖市天一中学。2014年,张掖市金觻中学和张掖市天一中学在张掖市教育局年检中确定为基本合格,停止2015年高一年级招生。2016年整改合格后,分配招生计划。
  民办幼儿教育。2000年,张掖市首家民办幼儿园“格林幼儿园”开办。2012年,扶持民办幼儿园,新改建幼儿园7所。2014年,甘州区加大民办幼儿教育支持力度,落实100名民办幼儿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对56所民办幼儿园进行专项督查。2016年,成立民办教育学会,制订《张掖市普惠性幼儿园管理实施办法》等3个文件,全年审批新开办民办幼儿园5所。
  高等教育 河西学院。前身是1941年创立的甘肃省立张掖师范学校,历经张掖师范学院、张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2000年,张掖农业学校、张掖职业中专并入。2014年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张掖市人民医院并入。至2016年,学校设有18个二级学院,51个本科专业和10个医学专科专业,涉及12个学科门类,有国家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在校学生2万余人,累计培养各类毕业生10万余人。
  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3年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对口支援。2015年列为甘肃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
  第四节 教育体制改革
  1991—2016年,甘州区教育工作始终围绕普及义务教育、提升教育质量这两条主线全面展开。推进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个发展过程历经普及初等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新课程改革、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质量目标责任管理、义务教育标准管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教育活动。
  行政管理 1991年,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管理体制实行市、乡两级管理,市、乡、村三级办学体制。2002年,撤销乡镇教管会,设立乡镇中心学校。乡镇教育工作由乡(镇)长直接负责,教育教学业务管理由乡镇中心学校校长负责。2003年,实行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2010年后,义务教育落实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运行机制,实施城区中小学与农村学校“联校办学”“联片办学”“对接捆绑发展”的运行模式。
  教育督导 1991年成立教育督导室。1994年启动省级“两基”评估验收工作。2009年,以平时综合督导和集中综合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区32所中小学进行综合督导评估。2000年,将教育局教育督导室升格为张掖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2011年,甘州区顺利通过国家“两基”验收。2016年,甘州区完善4个一级督学责任区,10个二级督学责任区,覆盖全区139所中小学,聘请63名兼职督学,持续完善责任区督学挂牌督导制度。是年,甘州区顺利通过国家教育评估组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
  素质教育 1997年,张掖市成立素质教育实验领导小组和张掖市素质教育实验中心课题组,确定张掖市第四中学、北街小学为素质教育实验学校。是年,全市中、小学全面实验推广异步教学。1998年,甘肃省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在张掖召开。200年,张掖市初步建立起中小学素质教育框架体系。2004年,改革和完善中小学学校、教师、学生评价标准和办法,淡化考试分数,废除百分制,实行等级制,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2005年起,城区小学取消统一毕业考试,从中抽考3所小学;初中毕业会考采取综合评价,把直升率、参考率、合格率、优良率、高分段率作为评价内容。2013年甘州区制订《义务教育均衡“一体化”办学实施方案》,推进14个“联校办学管理委员会”和5个“划片招生对接捆绑区”管理模式。至2016年,甘州区成立涵盖语数外、理化、班主任等16个“学科课程研究”研究会,建成18个教师薪火研训基地。
  布局调整 1995年,对全市小学生源较少、两校相距2.5公里以内、学生上学步行单程不超过半小时的学校,采取合班或并校,增大班额、减少班数。2001年,坚持“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进行为期三年的学校布局调整。2003年,调整撤并农村中小学83所,在老城区城东新建甘州区金安苑学校。2004年,调整撤并学校59所。2009年,按照高中阶段学校向城区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的办学原则持续调整,至2011年,全区调整撤并减少学校141所,学校总数调整到146所,10个教学点。2012年,启动实施第三轮学校布局后续调整,合并、撤销农村生源少的教学点,在老城区城南新建甘州区南关学校。2013年在滨河新区新建甘州区大成学校。2015年在新老城区接合部建成甘州中学。2016年,滨河新区张掖第二中学分校完成土建进入装修。
  第二章 科技
  第一节 概况
  1958年,“张掖县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成立。1986年,更名“张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之后更名“张掖市科学技术局”。2002年,更名“甘州区科学技术局”。2009年,成立“甘州区知识产权局”,隶属甘州区科技局管理。
  科研成果 1991年,张掖市政府批准设立“张掖市科技进步奖”和“张掖市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奖”,颁布“两奖”条例,成立评审委员会,对1986年以来取得的科技成果进行申报评奖,有11项获科技进步奖、2项获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奖。1993—1997年,获省、地、市科技进步奖和科技成果推广奖49项,其中1994年有14项科技成果获省、地科技进步奖。1995年有6项科研课题获得国家、省级成果奖。1998—2002年,有25项科技成果获得地、市科技进步奖和科技成果推广奖。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甘肃张掖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在张掖市成功实施,项目开展试验研究课题69项(次),引进推广各类农作物良种242个,从理论上和技术上有效解决全市农业持续高效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关键性问题。2003—2016年,张掖工业用布有限公司《钴电解复合隔膜带产品开发》、甘肃智荣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多桅柱高空作业平台》、甘肃昆仑生化有限责任公司《1500T/d污水处理工程》、甘肃智荣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QTZ5410自升式塔式起重机》、张掖市甘州区盈科水利管理所、甘州区水务局《张掖市甘州区盈科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与推广应用》、甘州区人民医院《丹红注射液联合多贝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与研究》、甘肃凯源生物技术开发中心《一种用于锁阳种子生活力测定的离体胚培养方法》等近140项科技成果获得省、市、区科技进步奖。
  新品种引进及新技术推广 1993—1997年,全市推广应用农业先进技术和成果47项,其中种植业26项、林果业8项、畜牧业6项、水利3项、农机4项。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将产品开发纳入企业管理内容,5年开发名优新特产品26类234种,完成省级新产品12个、地级新产品8个,创省优以上新产品达21个。1998—2002年,全市引进推广各类农业新技术60项,引进农作物、林果、畜禽新品种620多个。2003—2010年,全区引进各类农业新品种1024个,实用新技术190项,建立区级科技示范点250多个,乡级示范点260多个。2011—2016年,全区引进推广各类农业新品种695个、实用新技术280项,建立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点)241个,培育各类科技示范户2800多户,带动发展示范面积达30多万亩。
  专利发明 1991—1995年,申请专利32件,授权专利21件。1996—2000年,申请专利33件,授权专利16件。2001—2005年,申请专利49件,授权专利36件。2006—2011年,申请专利249件,授权专利177件。
  第二节 科技服务
  1991年,全市23个乡镇全部选配科技副乡长,成立乡镇科委,全市有149个村选配科技副村主任。鼓励发展民间科技服务组织,新建专业研究会和专业技术协会16个,累计达31个,会员2749人。1992—1997年,按照“完善市一级、充实乡一级、强化村一级、壮大示范户”原则,全市23个乡健全完善“七站、一委、一协”管理机构,村村建立科技小组。1992年建立科技示范乡5个,示范村46个,示范户7462户。1997年全市健全农、林、牧、农机、水电等技术服务机构,有技术人员702名。2011—2016年,每年从区属涉农技术单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种养能手中选聘科技特派员100名以上,以带技术、带资金、带项目等方式,进驻龙头企业、园区、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乡镇村社,开展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引进推广各类农业新品种526个,实用新技术219项,建立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点)115个,培育各类科技示范户2800多户,带动发展示范面积达30多万亩。
  第三节 科技创新
  1993—1997年,张掖市向省、地科委申请列项3项,市列项目16项,市属有关单位自选项目31项。1998—2002年,全市实施各类科技项目53项,新增效益近5亿。率先开展骨干工业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和科技先导型企业创建活动,7家企业创建为科技先导型企业,1家企业被省科技厅认定为区外高新技术企业,4家企业被认定为民营科技企业。2003年,实施重点项目12项,其中“北方干旱内陆河灌区(甘肃张掖)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项目,属国家“863”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总投资达1496万元。2004年,开展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筛选上报星火科技项目14项,其中“优质高产多抗粮饲兼用玉米‘金象一号’的开发利用”等3个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入“2004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陇兴农产品有限公司被确定为省星火示范企业,张掖市职教中心被确定为首批省星火学校。2006年,改革科技进步奖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奖,设立科技功臣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技术推广奖等四类奖项,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的实施意见》,新建、续建工业项目32项,开发仲丁灵水乳除草剂、中空玻璃等新产品5个。2015年,申报“张掖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体系建设”项目,获得200万元资金支持。申报国家星火计划、火炬计划和省级科技重大专项、支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计划等项目14项,争取立项7项,到位项目资金524万元。2016年,申报推荐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5项,其中国家“十三五”新农村建设科技综合示范项目1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三年滚动项目2项、省级科技重大专项3项、省科技支撑计划3项、民生科技计划3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项1项、中小企业创新基金2项。争取立项13项,到位项目资金590万元。
  第四节 地震监测预报
  张掖西武当遥测水氡数字化观测台 张掖西武当泉水氡台为祁连山中段北缘断裂带上的一个水化观测点,承担着张掖盆地及祁连山地区的地震监测任务。观测台始建于1984年,采用FD-125定标器及氡钍分析仪进行人工观测。1996年将西武当水氡改造成远程遥控测量,采用UN-1C型数据采集器。1999年对观测环境进行改造,2004年对观测台站的供电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基本解决观测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祖口地下流体前兆监测台 始建于1992年,可同时观测地下水位、水温和辅助测项气压。1996年,对监测台技术进行改造,建成远程遥控、数字化测量的遥测台。2004年因张掖火电厂建设,地下水采集量大,观测环境受干扰,该监测台停止观测。
  测震台站建设 2004年,甘州区范围内架设测震观测台站2个。之后,结合主动源项目建设,陆续建成6个测震台站。截至2016年,全区建成8个测震观测台。
  电磁波前兆监测台站 2007年建成甘州区电磁波观测台(原张掖地震台地下室),监测台采用辽宁省地震局研制的电磁扰动数字观测仪,观测物理量为电磁脉冲数,2010年因台站距离修建的三环路较近,干扰明显,终止观测。
  电磁扰动监测台站 2011年,省、市地震局共同投入资金12万元,建成乌江镇电磁扰动台站,2011年正式投入使用。2012—2016年在全省监测资料评比中获得4次第一和1次第二。
  宏观异常测报网的建设 20世纪90年代初,张掖市建立地震宏观信息联络网,每个乡镇有一名兼职地震工作联络员,每村有1个地震宏观哨,负责对动物、地下水、气象等宏观异常现象的观察。2003年对群测群防点进行调整,将灾情速报网络、宏观监测网络及地震知识宣传网三网合一,震前负责宏观监测,震后负责灾情速报、防震避震知识宣传等工作。至2016年底,全区建成群测群防网点245个,宏观视频监测点5个,对“甘泉公园”“青西小学”“民族小学甘泉”等几个重点观测点实行信息零报告制度。
  第三章 文化
  1985年,张掖县文化局更名“张掖市文化局”。1997年,张掖市文化局增设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2002年,张掖市文化局更名“甘州区文化局”。同年9月,全区音像制品管理职能由区广播局划转区文化局,电影发行放映管理职能由区文化局划转广播电视局。同年,文化局增加全区新闻出版管理职能。2007年,甘州区文化局更名“甘州区文化出版局”。2010年,区广电局、区旅游局、区体育局与甘州区文化出版局合并为“甘州区文化委员会”。2011年,区广播电影电视局、区旅游局、区体育局在甘州区文化委挂牌,不再保留区文化出版局。2012年6月,撤销区文化委员会,组建“甘州区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在原文化委员会挂牌的区旅游局、区体育局调整为区政府序列单位,不再保留原区广播电影电视局的牌子,区广播电视台为区文广新局管理的科级事业单位,变更隶属关系后,单位性质、建制、职能职责、编制、领导职数不变。2015年,成立“南华书院”。2016年,文广新局辖广电台、文物管理局、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西路军烈士纪念馆、甘州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大佛寺景区开发建设管理处、南华书院,黑水国遗址保护管理所。
  第一节 文化单位
  文化馆 1984年,全县22个乡和城区各街道全部建起文化站,在240个村社中建起村文化室209个。农村有业余剧团近30个,社火队90多个。1998年,文化馆搬迁到万寿寺民俗馆中(临时办公)。2000年,搬迁到张掖西路军烈士纪念馆至2016年。经文化部、甘肃省文化厅评估验收,由三级馆晋升为国家一级文化馆。
  图书馆 1956年,甘肃省新建12个图书馆,张掖县图书馆是其中之一,馆址山西会馆。藏书达到3万余册,征订全国地方性报刊20余种。1987年,对馆藏古籍全部整理编目,藏有各类图书9.2万册。1992年,张掖市图书馆由山西会馆搬迁至高总兵府院内新馆办公。2016年,甘州区图书馆由高总兵府搬迁至县府街63号新馆办公,新馆建筑面积10038.5平方米,藏有图书28.4万余册。
  西路军烈士纪念馆 建于1998年,1999年完成布展,2000年正式启用并对外开放。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张掖纪念馆,纪念馆占地8532平方米,馆舍面积7200平方米,展厅面积2850平方米,收集各类藏品文物116件(套)。固定展出“高金城烈士生平事迹展”“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甘州历史展”“中华英模事迹展”“国防教育展”和“党风廉政教育展”等。至2016年,共接待各类游客220万人次。
  南华书院 2015年,成立甘州区“南华书院工作办公室”,隶属文广新局。其主要以国学研究、交流、传播与书画创作交流、展出为主要职责。每年向社会提供不少于50场次的公益讲堂,成立当年举办50多场次。2016年举办书法讲堂、书画展览、书法进校园讲堂等活动100多场次。
  张掖美术馆 是市、区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文化公益性重点建设项目,由甘州区文联和张掖书画院共同管理。美术馆2015年开馆,承办“陇上书画名家12人邀请展走进张掖·甘州”展览,展出书画精品86幅。参与举办“陇山·陇水·陇人”甘肃省第六届专业画院美术作品展,展出书画家国画、油画、书法作品143幅。2016年举办“沈门七子”学术展、“诗书画颂甘州”斗方精品展、张掖首届书画名家作品收藏展等书画、摄影、民间工艺品展览等活动。
  国学馆 位于张掖市第二中学校园内的文物保护单位民勤会馆。书院2013年开院,以“传承国学,弘扬国粹”为宗旨,致力于国学与传统文化的研究、交流和普及。先后举办“古代书院文化展演”“祭孔大典”“拜师礼仪”“花朝节汉服秀”“古代成人及笄礼展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西宝卷吟唱”“古代夏至民间习俗展演”“端午节民俗文化展演”等各种特色活动,举办国学与传统文化讲座十多场次。
  艺术团 1997年4月成立,2002年更名为“甘州区艺术团”。艺术团搬入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区环保局和区文化局共同管理。2005年甘州区艺术团行政业务人事权划归文化局管理。2012年,撤销甘州区艺术团。
  第二节 文化建设
  重点文化工作 1993—1997年,举办“金张掖梨花艺术节”“’94金张掖马蹄寺旅游观光节”和“’97看香港回归祖国”庆祝大会,确定55首征集歌曲并制作《金张掖之韵魅力湿地》歌曲专辑,推出地方精品剧目《甘州乐舞》《甘泉曲韵》;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搜集出版《甘州民歌小调精选》。“甘州小调”和“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被确定为全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编创《张国臂掖》和“甘州乐舞”大型歌舞剧目;开展文化资源普查,2014年以来累计普查上报各类文化资源17大项1536条;推进大佛寺、西来寺、总兵府、明粮仓四大景区的开发和福音堂、古民居修缮布展指导工作,加快黑水国遗址、屋兰古镇、平山湖丹霞、甘州府城等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打造屋兰古镇、甘浚堡民俗文化产业园、北武当文化庙会等文化产业集群;碱滩镇古城村完成《黄河灯阵》节日民俗文化活动的布展和影像资料的收集工作;举办刺绣、剪纸技艺培训班;加快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制定出台《甘州区加快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文化产业(事业)项目库,论证储备56个重点文化产业(事业)项目。指导完成黑水国遗址、屋兰古镇、平山湖丹霞等一批特色文化产业编制规划,完成1项市级、1项省级和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申报工作。
  文化设施建设 1991—2016年,投资1000多万元,对大佛寺、万寿寺、镇远楼、西来寺等一批名胜古迹进行重点抢修和维修。新建体育馆、图书馆、甘泉公园、童心园、中心广场等文化娱乐场所。对民勤会馆、山西会馆、万寿寺、总兵府等文物进行修缮保护;争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建立首家儿童流动图书馆,建成地级体育之乡18个,省级体育先进乡14个,全国体育先进乡2个;建成红西路军烈士纪念馆、老干部活动中心、少年军校等爱国教育基地38个;对城区公益性宣传牌、阅报栏进行更新;22个乡镇全部建起文化站,239个村建起文化室,有线电视入户率达59%,入村率达71%,建起省级示范文化站2个,省级示范村书库2个、地级示范文化站8个,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达1650个。农村程控电话入户率达29.6%,入村率达92%;启动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大佛寺文化产业园、张掖平山湖影视基地和国际赛车城建设等项目,完善综合文化站(中心)、文化室、文化广场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创建“五位一体”的新型文化阵地。
  文化市场发展 1986年第一家飞天舞厅发证经营,至2016年张掖市文化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以歌舞厅、卡拉OK厅、音乐茶座等为主的歌舞娱乐市场;以电子游戏、气枪打靶、桌台球等为主的游艺娱乐市场;以图书、报刊零售出租为主的出版物市场;以音像制品零售、出租为主的音像市场;以印刷、打字复印为主的印刷业市场;以外来文艺团体为主的营业性演出市场;以各类艺术培训为主的艺术培训市场;以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为主的网络文化市场;以文物复(仿)制品、工艺美术品为主的文物仿品、艺术品市场;以文化旅游为主的大文化市场。1990年,甘州区有文化娱乐经营单位170家,文化市场从业人员不足100人。2003年发展到382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42家(歌厅3家、卡拉OK厅16家、茶社23家);图书报刊41家;音像制品零售25家,出租83家;美术品经营网点16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33家;打字复印等印刷类场所78家;台球及临时游艺点28家;营业性演出队4家;其他32家(未办证酒吧)。文化市场从业人员多达2862多人。2008年,将78家酒吧、茶吧、音乐茶座、棋牌室等服务场所分离出甘州区娱乐行业,移交张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甘州分局管理。至2016年,甘州区有文化娱乐经营单位484家,其中歌舞娱乐67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56家,音像制品25家,出版物市场65家,印刷市场42家,艺术演出4家,文物市场27家,美术品市场16家,打字复印182家。
  文化市场管理 1989年,重新成立“张掖市文化市场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由文化、公安、工商、广播、城建、宣传、政法委、法院、检察院、法制局、物价、城管、教委、团委、妇联、市委办公室和政府办公室17个成员单位组成。1994年,增设社会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1997年,印发《张掖市社会文化娱乐市场管理暂行办法》。2009年,成立甘州区文化市场稽查大队,与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是两个机构一套人员,负责对全区文化娱乐、互联网、音像、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打字复印、印刷、演出等市场的监督、检查,依法打击和管理各种非法经营活动,承担全区“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工作等。
  1989—1990年,从公安、工商、文化、广播、宣传、精神文明办等有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文化市场综合稽查队,查封各种违禁书刊150多种2200余册,录音带170余盒;查处播放淫秽录像案2起,涉及人员9人;停业整顿2家营业性舞厅,取缔无证录像带销售点2个。1996年,对全市各类文化市场进行6次专项检查和重点检查,日常检查160多次。1998年,全市开展以取缔淫秽色情服务,收缴有色情淫秽内容的出版物、盗版音像制品,以及利用计算机、电子游戏机进行变相赌博、经营网点超时营业、不法游商兜售非法出版物、无证照经营、噪声扰民为重点的“扫黄打非”集中行动。1999年,全市开展查缴非法出版物和淫秽书籍电子出版物为重点的专项行动,收缴非法出版物80余册,音像制品300多盘(盒),各种宣传品1000余份;查缴色情、淫秽、迷信书刊110余册,盗版音像制品320盘(盒)。
  2006—2007年,组织开展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专项整治行动,取缔黑网吧12家,依法查缴问题书刊2562本,封存非法音像制品5611套。2008—2009年,检查网吧经营场所1019家次,联合执法5次,受理网吧违法违规案件18起,立案查处35起,取缔黑网吧8家,查处各类违规经营网吧16家,限期整改违规经营行为21家。2010—2016年,文化市场治理重点是严把市场准入关、市场检查关和依法处罚关,建立明查暗访机制、举报奖励机制和联合执法机制。
  城乡社区文化组织 至2015年,全区有广场舞队46个,其中城市13个,农村33个,在文化、民政部门登记备案的民间艺术团体6个。市区每年都举办广场舞大赛,至2016年共举办6届,其中市上举办4届,区上举办2届。至2016年,全区城乡居民小区群乐团有38个。其中,安阳乡有秦腔剧团2个,社火队1个。碱滩镇有太平鼓队1个,秦腔剧团1个。大满镇有文艺团队9个,自乐班4个,民间乐队1个。靖安乡有秦腔剧团2个。甘浚镇有秦腔自乐班1个。沙井镇有秦剧团2个,太平鼓队1个。乌江镇有秦腔剧团2个。平山湖乡有艺术团队3个,其中包括蒙古长调、刺绣、舞蹈。长安乡有合唱队1个,社火队1个,龙狮队1个。党寨镇有曲艺、木偶、龙狮队各1个。北街街道有太极拳、剑队1个,甘州小调队1个。2011年,注册成立大成民间艺术传播有限公司。2012年中央电视台味道栏目组和舌尖上的中国、发现栏目等对张掖民俗文化进行采访报道。
  第三节 群众文化
  戏剧组织 至2016年,甘州区有6家群众性戏剧演出组织,分布于乌江、沙井、靖安和安阳,业务接受甘州区文化馆管理和指导。靖安新靖秦剧团,原名“曹家戏班”(因大部分演员为曹氏家族人),始成立于民国初年,1978年后更名“靖安新靖秦剧团”,隶属靖安村和新沟村两个村委会,2015年经上级部门登记定为今名,演职人员38人。靖安红星艺术团,2011年成立,有会员58人。主要演出剧目有舞蹈、快板、秦腔、民间小调等。梨园秦腔剧团,2014年成立,代表作有《半瓶农药》,反映红西路军顽强抗敌的悲壮场景《雪域深情》。沙井镇兴隆村秦剧团,20世纪20年代初成立,1995年重建,演职人员30余人,代表作有《千年不倒中华魂》《新农村建设就是好》。乌江镇秦剧团,2015年成立,有会员43人,主要演出剧目有《窦娥冤》《福寿图》《铡眉案》等。安阳秦剧团,2015年成立,有会员36人,主要演出剧目有《周仁回府》《辕门斩子》,折子戏有《二进宫》《花轿会》《三对面》等。
  民间小戏 主要有木偶、皮影、眉户剧、秧歌剧等。
  木偶、皮影。最早流行于南宋末年,明朝时传入张掖。木偶艺人一般都兼演皮影,白天演木偶,夜晚演皮影。张掖木偶皮影戏班先后有三个,第一个是清道光初年创建的“双盛班”,有六代传人。第二个是道光年间创立的皮影班,领班人杨杰,后于宣统三年(1911年)改名“义和班”。第三个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魏学富、魏学剑创建的“全盛班”。木偶皮影戏班的演出,一是演庙会戏,每到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民间节日,都有较大的村庄请戏班去演出。二是乘农闲时走村串乡流动演出。三是派人到附近临县山丹、民乐等地联系,在较大的村寨演出。木偶皮影戏的唱腔多为秦腔,剧目也是秦腔传统戏剧,一人演唱多种角色。
  眉户剧。起源于陕西秦岭山下的眉县一带,清代后期传入张掖。清末(1898年前后)张掖小满甘城子有一个眉户剧团,由著名艺人阿吉儒创建。眉户戏曲调自由,乐器简单,演员不多,可以自拉自唱,演唱时还可以兼收并蓄,自由发挥,因而深受民间喜爱。张掖流传的眉户戏有《兰桥会》《张良卖布》《周腊梅告状》等。主要曲调有“岗调”“越调”“西京”“紧诉”“慢诉”“五更调”“银纽丝”“剪剪花”等,演唱形式比较自由。
  秧歌剧。又名“地蹦子戏”,是民间社火中继“大场子”“小场子”表演之后演出的小戏。地蹦子从隋朝流传至今,在张掖民间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张掖地蹦子戏的演出剧目一般较为短小,如《小放牛》《下四川》《小姑贤》《张良卖布》等折子戏,基本套路有:“五福梅花”“二龙戏珠”“三环套月”“四门斗地”“斜插柳”“盘缠儿”“黑虎掏心”等几十种。地蹦子戏以张掖当地民歌俗曲为基本腔调,又吸收秦腔、眉户的音乐成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新时期以来,城乡群众文化活动蔚然成风,每到春节,新社火遍及广大农村,市区文化部门也在节日期间举办大规模的社火调演,促进秧歌剧发展,秧歌剧已成为民间小戏中的一种重要的文艺形式。
  民间音乐 民歌。张掖民歌内容多为反映男女爱情、生活情趣、风土民情、寓言故事以及劳动人民生活等方面。反映男女美好爱情的有《花五月》《送情哥》《黄姑娘》《五哥放羊》等;反映生活情趣的有《纺棉花》《卖水饺》《闹王哥》《姐儿逛街》等;风土民情方面的有《十二月花》《拉骆驼》《珍珠倒卷帘》等;寓言童话故事有《小老鼠告状》《白莺鸽吊孝》等;反映劳动人民的有《打庄墙》《熬长工》《穷人多》《沙娃上工》等。1936年底红西路军来到张掖时,革命民歌广为流传,最有名的是《打马家》《劝告马家兵》等。1949年以后,翻身做主人的劳动人民满腔热情地唱起《翻身民歌》:“黑河水,清又清,农村风光一片新。共产党领导反封建,人民翻身做主人。”“穷人今天要翻身,大家齐心团结紧。地主威风扫除尽,人民翻身做主人。”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文化部和全国音协指示各省市自治区,组织专人深入农村搜集民间小曲小调近百首,由碱滩乡二坝村村民王生慧将小调全部记谱,张掖县文化馆整理编印《张掖民歌集》。2007年,大满镇李家墩村民间艺术家李建成出版《张掖民间小调精选》,继而出版光碟《甘州小曲子》。2010年,大满镇柏家沟村村民陈学军整理出版《张掖地蹦戏》3张光碟,为保存继承民间音乐遗产做出有益的贡献。
  民间音乐。张掖的民间音乐主要是甘州曲子、宗教音乐和戏曲音乐。民间的小曲、小唱也是一种音乐。张掖民间流行的曲子有《莲花落》《哭五更》《苦柳青》《甜柳青》《山坡羊》《大红袍》《沙帽翅》《满天星》《菠菜根》《茉莉花》等40余曲。
  音乐舞蹈 张掖早期进行音乐创作的有张掖中学高级教师杨继文,至20世纪90年代,创作各类歌曲70余首,其中有不少是歌唱河西风情的歌曲。这些歌曲多次获省级以上奖,有6首入选《中国潮金曲选》。20世纪80年代以来,词作者有多红斌、陈洧等,曲作者有丁师勤、罗凌、巴九录、原树勋、陶绪津、柴森林、张爱民、唐逸钟、刘建江等。获奖曲目有《裕固民歌》《山歌越唱羊越多》《我爱甘州红枣林》《裕固儿女庆丰收》《美丽的校园》《顶碗舞》等。1990年以来,甘州区群众文化蓬勃发展。2003年萌萌艺校参加国家文化部的新苗奖舞蹈大赛中,舞蹈《热土》《裕固欢歌》《放飞希望》获金、银奖和全国十佳奖。张掖二中、职教中心、张掖聋哑学校等单位参加全省“天地杯”中学生文艺调演,舞蹈《黑水国随想》《鼓乐》《光辉的历程》分获一、二、三等奖。《红缨帽子》在全国大赛中获二等奖。
  宝卷 宝卷是河西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俗文学,明清时期较为盛行,民国时期在河西三地区均有宝卷流行,其中甘州区沿祁连山地区的安阳、花寨、龙渠、大满、小满等乡镇流行较广。流传至今的宝卷有60多种,反映社会生活的有《烙碗记宝卷》《红灯记宝卷》《丁郎刻母宝卷》等;来源于民间故事的有《何仙姑宝卷》《孟姜女哭长城宝卷》《沉香劈山救母宝卷》等;历史传说类宝卷有《包公断案宝卷》《薛仁贵征东宝卷》《康熙私访宝卷》等。2007年,徐永成、崔德斌合编出版的《金张掖宝卷》3册51部。2008年,宋进林、唐国增主编出版《甘州宝卷》收录宝卷23卷。宝卷的传播方式有文字和口头两种形式,文字传播以手抄宝卷为主。它是介于讲故事和独角戏之间的一种传统民间讲念文学,基本形式有韵白结合、开头、结尾、调子几项基本内容。2007年河西宝卷列入张掖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故事、传说 张掖的民间故事、风物传说,早在历史古籍中就有禹导弱水至于合黎、老子出函谷关入于流沙、穆天子经弱水至瑶池会见西王母、简狄在黑水沐浴吞鸟卵而生契等神话传说。张掖的民间故事、风物传说大多与名胜古迹、著名历史人物以及民俗传说、节令传说、动物传说、植物传说、神鬼传说,爱情故事等密切相关。张掖是多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传说故事也较丰富。张掖是红西路军浴血奋战过的地方,流传下来的红军故事也很多,如红军并、红军墙、红军杨的故事,徐向前的故事,高金城的故事等。1979年,张掖团县委编辑印发《张掖风物传说》,收入各类传说故事48篇。文化馆搜集整理编印《张掖民间故事》。2002年,张志纯主编的《张掖民间传说故事》出版。新时期以来乡镇、村志等地情资料的编纂出版,挖掘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传统文化活动 社火。也叫秧歌子(当地群众把社火叫“秧羔子”),是地域性、综合性、规模性群众文化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甘州就有办社火的习惯,有时候社火以渠系组织,按农户抽调人员,也有时候以庄子或家族办社火。1949年后,一般是以大队(村)为单位办社火。改革开放后,上秦、乌江、大满、龙渠、花寨等乡每年都有2—3个村办社火,基本上形成轮流办社火的不成文规定。社火通常分大场子和小场子。群体表演活动称大场子,又叫秧歌子,由19人组成:鼓子4人,头戴牛角形尖尖帽,腰勒跨腿,肩上挂一个圆筒形的小鼓,故称鼓子。花丫头4人,坤角打扮,头戴勒子,身穿小袄、彩裤加裙子,手执一面小铜锣。棒槌4人,头戴扎巾,加背护旗子,手拿一对棒槌,由于是武将打扮,多以戏曲人物的脸谱开花脸,戴刷刷胡。还有4个,两两成对:两人以十岁左右的孩童扮演,头戴毡帽,身穿阴阳褂,手拿拂尘,以戏曲小丑的脸谱开脸,名“囡囡子”;两人头裹手帕,身穿压边大襟袄,由于是戏曲中丑旦的扮相,动作扭捏作态,所以叫“蛮婆”,其表演也叫“扭蛮婆”。这16人分作4对,4个鼓子为领队,按花、棒槌、囡囡子或蛮婆的顺序排列,在锣鼓配合下走套路,如单弯子、双弯子、二龙出水、三星照犁铧、单摆尾、双摆尾、五盏灯、太极图、蛇蜕皮、拜观音、倒栽葱、金钱吊葫芦、半边城、杀四门、单辫子、双辫子、盘缠儿、扎墙子等。另有两人扮演“大头和尚戏柳翠”,按明月和尚戏柳翠的故事,一人扮和尚,僧袍、僧鞋、手拿牦牛尾巴做的弹肘,头戴很大的和尚头罩;一人扮村姑,彩鞋、彩裤、长衫,手拿手帕卷儿,头戴妩媚妖冶的大头罩,围着场子转圈儿,做着滑稽可笑的嬉笑动作。还有一人为总指挥,因为秧歌子跳上一阵他要“卖膏药”,所以叫他“膏药匠”——头戴秋帽子(清代官吏的帽子),挂白三绺胡须,身穿长袍马褂子,一手举拨浪鼓,一手执招子。除了指挥全场的舞蹈表演,他还有单独的表演。先由头鼓子领队挖弯子,把膏药匠挖进圈内,然后锣鼓停奏,听、看他表演。一种叫“卖膏药”——先唱上四到八句腔口,然后说一段围绕膏药的笑话,或排句,或散句,语言诙谐,朗朗上口,引人捧腹大笑。一种叫“嚷白话”——用排比、倒装、夸张、拟人等手法编制的大段韵白说辞,每段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叫段子。说上几个段子后,三个鼓子一个双弯子又把膏药匠送出来。大场子控制节奏的打击乐有大鼓、云锣、钩锣、马锣、大铙、镲等。小场子的表演是在大场子结束后进行的,因表演场面小,故称小场子,而内容十分丰富。小场子的压轴内容是“地蹦子”,即各种小节目就地表演。有眉户小戏,小曲剧,传统戏目如《小放牛》《下四川》《张良卖布》《大保媒》《钉缸》等。
  昔日的秧歌子,还配备红旗四面,灯笼八盏。灯笼的造型也独特。灯笼正面呈扇形,侧面呈梯形,框架式,以绢或宣纸糊面,上绘虎头彩纹、下面安把。白天灯、旗如仪仗,可渲染气氛,晚上还兼照明,是不可分割的部分。
  跳秧歌子是当地民间一件大事,一是娱神,二是娱人,三是“活地脉”。一般于腊月初十左右开始排练,腊月二十三过场子后停止排练,正月初四“妆身子”。改革开放后,跳秧歌子一般是在春节期间进行,直至闹完元宵节才“卸身子”,当地商铺、开门安灶、喜迁侨居等都有请社火队、耍狮、高跷人员“踩场子”“活地脉”之风俗。
  高跷。其特点是表演者踩着高跷——对长1.5米至2米的圆木,下段圆形,自中部向下渐变细,上段一侧为平面。长度比人的小腿略长一点,安横档为踏板。表演者脚踩踏板,平面与小腿紧贴,用绳索捆绑,一经熟练,便可行走自如。表演者若干人,扮演各种形态,口唱小曲变换队形,甚至表演一些惊险动作。
  狮子。狮子一头,表演者两人,一头一尾,另一武生打扮,手举绣球翻腾跳跃,叫引狮子。可在地面表演,也可登高表演。
  八仙马子。又称竹马。表演者八人扮作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曹国舅八位大仙,按各人的特点,糊仙鹤、梅鹿等纸禽、纸兽八种,即马子。马子分为两段,头的一段与表演者腹部衔接,尾部一段与后腰衔接,恰似表演者架禽乘兽状。表演时以唢呐、锣鼓伴奏,唱着赞颂八仙的牌子曲跑场子,变队形。因马子的前、后身里都燃着蜡烛,所以仅在晚上表演。
  太平车和旱船。表现的是水、陆两种交通工具行驶的技巧动作。表演者两人一组,扮年轻女子为乘客,扮老者为车(船)夫,道具为太平车和旱船的模型。表演时乘客手执车(船)具缓缓前行,驭者作驾驭动作前行随行,二人配合默契,动作逼真自如,引人入胜。
  耍灯。一种用两只瓷碗作灯,用绳索连接起来,手执绳索中间均匀用力,使之旋转,灯火如流星般飞舞。一种是顶灯,头顶用瓷碗作的灯,在唢呐、鼓锣伴奏下表演过桥、涉水、翻滚、登高等难度大的动作。
  说书。就是讲故事,包括小说、古今传奇、民间故事,只要情节完整,都称作“书”。农民中常有一些识字不多而记忆力、口头表达能力非常出色的人,能记很多故事,年头节下或农闲之际,人们就找他说书。有时忙中偷闲,围坐在一起也要叫他“来一段”。说到紧要关头,说一句“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打住不说了。于是,听众们念念不忘,寻机会追着去听“下回”。当地流行的“书”很丰富。谚曰“要要好听,说个《薛礼征东》”,相关的还有《薛仁贵征西》《罗通扫北》。岳飞的故事如《金翅大鹏鸟下凡》《岳飞枪挑小梁王》《岳爷大战牛头山》《风波亭》等。《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武大郎卖包子》《花和尚鲁智深》《林冲雪夜上梁山》等。《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猪八戒高老庄招亲》《大闹天宫》等。包文正的故事也很多,如《乌鸦告状》《黑骡子告状》《包公三下阴曹》等。《三侠五义》《七侠剑》等故事以及民间故事也不少。民间说书,只要能有“关口路道人名字”,便可任意“添油加醋”,说的是“头头是道”,听者如身临其境。有些说书技艺高超的说书人常常被请来请去,一些书迷则追来赶去,常常忘了回家吃饭。
  念卷。宝卷又名宝传。念卷是农村里冬闲和过大年较具吸引力的文化活动之一。喜欢听卷的主要是老年人和妇女,十几个人坐在炕头上,一个人念,众人和,念到激动人心处,念者声泪俱下,听者哽咽涕泣。流行的卷有《张四姐下凡》《方四姐》《侯梅英反朝》《杨满棠征西》《目连救母》《仙姑卷》等。宝卷的基本形式是韵散结合,特点是说一阵,唱一段,既省力,又好听。当地念卷的地点一般在家庭院落中,时间大多选择在冬季农闲时候的晚上,白天也有,特别是在春节期间,从正月初一夜到元宵节,念卷活动不断。在念卷时,有许多讲究,主人要把屋里屋外、炕上炕下打扫干净,在炕中央放置一个炕桌,点上擦净的铜灯,摆满糖茶、油馃子、花糖等招待客人,恭候念卷先生和听众的光临。夜幕降临,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陆续来到设局请卷人家,念卷先生除断文识字,懂得念卷的韵调,更要有品德,念卷先生被让在炕中央的炕桌跟前,盘腿而坐,视为上宾。念卷先生在念卷时是很虔诚的,念前要洗手漱口,点上三炷香,向西方(或佛像)跪拜,待静心后,才开始念卷。念宝卷的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念唱方式为一人唱,众人和。领唱人称为念卷人,和者称为接卷人,或接唱人、接音人。唱词一般是固定的,如“数落莲花,莲花落”“南无阿弥陀佛”等。当念卷人念完一个意思单位、一段韵文或吟完一首诗后,接卷人重复吟诵最后一句的后半句,再接着念“阿弥陀佛”,或“数落莲花,莲花落”,接完音后,念者再念。念卷人或朗,或诵,或说,或念,或唱,举手点头、变换表情、绘声绘色的表演,加上宝卷生动的故事情节,念卷者与听卷人之间形成互动,使听卷者心驰神迷,如痴如醉,高兴处使人捧腹大笑,心酸处让人痛哭流涕。
  庙会。甘州群众有自发办庙会的风俗。1949年前,镇域内有多处庙宇,每逢正月,群众都会积聚于庙院,跳秧歌,闹社火,唱大戏,香客们人来人往,焚香祈福,热闹非凡。也有一些庙会在当地有特定的时间,如五月上旬,民间俗称五月十三日是“关老爷磨刀”,说是要下雨,所以民谚曰“大旱不过五月十三。”假如五月上旬不落雨,就意味着大旱降临,于是当地头人就请一班大戏操办庙会。除了请戏班,还要请道士念经。1949年后,大部分庙宇被拆,庙会停办。1980年之后,随着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庙会在当地逐渐恢复。在春节、元宵节等一些传统节日期间香客较为多。
  自乐班。1949年前当地就有民间戏曲自乐班活动。最著名的有乌江的“魏家班”,主要以民间“皮影戏”和传统社火、秦腔折子戏为重点,在甘州很有名气。改革开放以来,镇域内各村文化氛围日益浓厚,一部分民间艺术爱好者自发组团,利用农闲时间排练戏剧、歌舞、小品等节目,逢年过节为群众义务演出,并积极参加区、镇举办的农村秦腔演艺会演和秦腔大叫板活动。
  戏曲。甘州的社火,都有一些小戏曲,如《张良卖布》《小放牛》《下四川》《钉缸》《小贤姑》等。逢年过节为群众演出喜闻乐见的秦腔剧目。秦腔折子戏,如《杀庙》《藏舟》《柜中缘》《拾玉镯》《三回头》等成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剧本。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兴革命样板戏,演出的《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平原作战》等深受群众喜爱。
  第四节 图书事业
  1993年,配合全省“捐百万册图书”活动,动员社会各界踊跃捐款,筹资购置基本设施。1995年与广东佛山图书馆开展书系两地情活动,佛山图书馆赠送电脑、打印机各1台;同年,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支持下,甘肃第一家儿童流动图书馆在张掖市图书馆建成,无偿援助面包车(1辆)、电视机、复印机、图书等价值50万元。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汉荣书局董事长石景宜、石汉基先生捐赠港台版图书4000多册;宋庆龄基金会赠书3000余册;甘肃省图书馆在张掖市图书馆开办流通站;省内外著名学者范兴儒、雒青之等赠书上百册。1996年,张掖市图书馆荣获“全国文明图书馆”。
  2002年,张掖市图书馆更名“甘州区图书馆”。同年,甘州区图书馆被文化部、财政部定为甘肃省信息资源共享试点单位,接受安装价值5万元的联想服务器1台,卫星天线1套,雅图投影机及伸缩式投影屏幕1套。2003年,甘州区图书馆建成拥有30台电脑的电子阅览室,引进甘肃省图书馆的“图书馆自动化软件”,使馆藏资源与甘肃省图书馆资源共享。甘州区图书馆在全省县级图书馆中率先实现文献编目、流通借阅、检索等自动化。2004年,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正式对外开放。2005年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甘肃省分中心确定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市级支中心”、中国期刊协会赠建“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形成以现代化服务设备为基础,以文学、文化教育、农业、医药卫生、历史科学和地方文献为重点的藏书体系和服务体系。同年9月,首次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2007年,新购图书2100册、期刊510种近1万册,接待读者7.6万人次,流通图书11.56万余册(次)。同年9月,《改并五因类聚四声篇十五卷》被收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在城乡中小学建立流动点29个。建成18个乡镇基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45个村级服务点,建成农家书屋270个、社区书屋20个。2011年,甘州区图书馆接待读者10万人次、读者咨询4600余人次、流动图书12万余册,电脑录入图书279册、地方文献297册,新购各类图书1312册。2015年创办并刊发馆报《张掖阅读》,内容涉及读书心得、散文、书评、随笔等。2016年,甘州区图书馆藏有图书28.4万余册,其中珍藏古旧文献245部8095册,藏有珍贵善本3种8册;珍藏年代上至明永乐十七年,下至清末民初,藏本来源于图书馆前身甘泉书院和张掖县民众教育馆,其内容涉及文、史、哲等方面,儒家经典、方志、善本、正史类书、诗词文选等,如〔明〕成化七年的《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改并五音集韵》,〔明〕永乐十五、十七年的《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其中,《大明成化丁亥重刊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十五卷》2007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
  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产业 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佛寺为主,山西会馆、木塔寺、西来寺、明粮仓和道德观等16处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支柱,打造旅游文化精品。2012年,甘州区文化产业主要有1个艺术表演团队、62个歌舞娱乐场所、141家文化旅游业、84家艺术品经营机构、10家民俗文化企业、32家互联网经营场所、11家文化教育培训机构,文化产业总产值1.674亿元。至法人单位517个,涉及从业人员6572人,资产21.77亿元,全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4.36亿元,同比增长15.52%,占全区GDP比重的2.5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05年,甘州区文化馆组织人力对全区18个乡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摸底、挖掘和整理。2007年,经甘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审定有12项民族、民间艺术项目上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年,甘州区有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张掖市政府“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名单”中。2008年,成立“甘州区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2016年更名“甘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至2016年,累计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项、市级保护名录13项、区级保护名录17项,有省级保护名录代表性传承人6人。
  部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甘州小调。2008年被列为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甘州小调由曲牌和曲子组成,甘州小调名目庞大,数目繁多,具有丰富的特征。它曲调洪亮清脆、简明流畅,语言朴素、幽默、易于上口,并富有乡土气息,具有演唱灵活、适宜性强的特征。表演者可依据不同的环境、针对不同的事物即兴编演唱词,使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2008年被列为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党寨镇上寨村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是明代由陕西传入,至清代以后,进入全盛时期,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党寨镇上寨村邵家班子的杖头木偶全长有一公尺左右,比一般同类木偶要大,平底没有腿,如果需要表演腿部动作,另制作双腿由演员配合操纵,称之为“配腿”或“配脚”。邵家班子木偶戏在木偶造型上十分注重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它既借鉴民间神像、古代彩塑、雕刻等的造型和技法,也吸收戏曲脸谱的表现手法。木偶戏唱腔以西秦腔为基础,内容多取自历史演义、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仅存的传统剧目有包公系列、杨家将系列、三国系列等,多达几十种,所演人物忠奸、善恶分明,木偶在艺人的操控下可以表现喷烟喷火、杀头、开扇、搬物等高难度动作。邵家杖头木偶戏班多为家族成员组成,实行家传世袭的班主制。戏班多在婚丧嫁娶、岁时节庆进行演出,演出场地不受限制,在剧场、茶园、场院、宅院、草坪上都可以演出。1957年以邵家班子为主的“前进木偶剧团”代表甘肃省参加西北五省戏剧调演时荣获一等奖。
  甘州黄河灯阵。2011年被列为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甘州黄河灯阵,也称九曲黄河灯阵,是甘州区碱滩镇古城村一带流传的历史文化遗产。灯阵占地400平方米左右,由365棵松树和365盏灯组成,正中设有6张香案,主要用于祭奠神灵,灯悬挂于松树下,每盏灯代表一位神灵,该阵只设有一个进口和出口,整个灯阵的布局类似“迷宫”。每逢正月十三至正月十六,古城村及周边乡镇的村民纷纷前来游阵,并可根据自己所祈祷的愿望将松树上悬挂的相对应的神灵灯悄悄摘走,以此避邪、避难,所空之处的灯由布阵者填补悬挂。后经若干年,该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原始的祭祀活动渐渐演变成一种春节期间的文化娱乐活动,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整个活动期间游阵人数达万人以上。
  景甘州社火。2011年被列为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社火最早是每年春天将至时为了活地脉而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一项民间活动。社火排练和演出都要放火,名曰煨火,因此称之为“社火”。张掖社火有秧歌、高跷、旱船、太平车、舞龙、舞狮、春牛、跑驴、戏蝶、腰鼓、霸王鞭、太平鼓等。民间社火主要在春节期间演出,乐器有大鼓、大锣、小锣、手跋、三弦、二胡、唢呐。社火队以秧歌为主要阵容,固定角色有领舞的膏药匠、四鼓、四花、四棒槌、蛮婆、囡囡子等。社火的表演形式有大场子、小场子、作场子三种。演出时,由膏药匠(老者)带领,摇动手中的铃子指挥队形变化。表演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有舞狮、耍龙、跑驴、铁芯子、斗牛、太平车、大头和尚和柳翠其陪衬,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社火队在途中若遇其他社火队要相互接送,不得避道。演出归家时应在出队地点再次敲响锣鼓做短暂跳跃,而后就地卸装,不得容装回家。
  第六节 文艺创作
  甘州区作家协会 20世纪80年代,张掖市成立“甘州青年文学社”,有会员200多人。2006年,甘州区作家协会成立,有会员100多人。作协不定期举办文学活动,会员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
  甘州区民间艺术家协会 成立于2009年,最初会员120多人。2016年有会员70多人。协会先后联袂县区会员创作作品100多幅,参加“全省连环画巡展”,其中甘州区参展作品《祁连忠魂高金城》荣获二等奖。征集150多幅书画作品和130多幅摄影作品,参加甘州区文联承办的“华大杯”第二届迎春书画展。2016年,组织参与张掖市广场舞大赛,甘州区有4支代表队获奖。
  甘州区音乐家协会 成立于2005年,有会员253人,其中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2人,甘肃省音乐家协会25人,张掖市区会员226人。2013年,组织甘州区青少年才艺大赛活动,评选的“合行杯·美丽张掖”原创歌曲结集出版,李学鹏的《望着国旗冉冉升起》等10多首歌曲在国家级刊物《儿童音乐》上刊登。
  甘州区书法美术协会 成立于2006年,有会员116人,其中中国书协会员4人,省书协会员18人。协会成立以来,经常组织会员开展各种展览、书法笔会、艺术采风、书美论坛、学术交流等活动。2014、2015年分别举办第一、二届甘州区“华大杯”书画摄影展、张掖市首届文化馆美术书法作品联展等。
  甘州区摄影家协会 成立于2008年,有会员83人。至2016年,协会每年组织会员采风创作,作品主要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的城乡巨变。在国家级各种刊物上刊登摄影作品1200多幅。有100多幅作品获得市级以上政府组织评选的一、二、三等奖;成林的《守望沧桑》《湿地情怀》分别在第47届悉尼国际摄影大赛、行业摄影大赛中获奖。
  甘州区诗词学会 成立于2012年,有会员60余人(其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12人)。诗词学会不定期出版内部刊物《甘州诗词》共出版11期1.8万册。学会组织会员深入城乡社区及农庄,开展察民情、话巨变、倡环保等活动。作品大多讴歌新时代改革开放40年来的社会变化,相继有市级以上获奖作品80多次。会员出版个人诗词专集12本,整理出版的诗词集《甘州放歌》较有影响。
  文学创作 20世纪80年代,是张掖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1983年,张掖地区文联创办文学刊物《甘泉》。短短几年间,张掖的文学队伍初步形成气候,许多作品相继在省级报刊《甘肃文艺》《甘肃日报》《甘肃农民报》发表。小河、沙井、上秦等乡相继成立文学社,这些文学社为张掖文学事业发展积蓄了力量。到1987年,张掖市成立“甘州青年文学社”。“甘州青年文学社”盛时期人员达200多人,在张掖市文化馆挂牌,举办各种文学活动,得到社会关注,在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文学社团名录中,甘州青年文学社榜上有名。集结编印微型小说集《甘泉喷绿》。至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业余文学创作作者人数迅速锐减,甘州青年文学社自行解散。1992年5月,张掖市文联成立,张掖文学创作走上组织有序的发展轨道。2003年,甘州区创办文学刊物《黑河水》。2006年7月,甘州区作家协会成立。
  小说创作中,田瞳的《远影》获全国小小说大奖赛特等奖,《岔路》获全国优秀故事奖。徐万和、张中式、李中和、王生彪、范万保、赵建铭、张琦、杨孝政、王强、牛积成、高燕、付聪林、孙瑾、付玉玲、陈增银等原创的小说作品在省内外文学刊物上发表。农民作家杨孝政创作出版《世间桃源》《祁连儿女》《人类未来》《祁连山魂》《星辰无际》等5部长篇小说。
  散文创作中,较有影响的作者有雒青之、柯英(寇克英)、张建铭、肖成年、魏建英、曹斌、吴晓明、宋云、缪丽霞、门晓峰、袁泽、鞠勤、孙瑾、刘红佳、王月明等。柯英的作品有《在路上》《行游张掖》《注目黑河》等。
  诗歌创作一直是甘州区文学创作的强项。女诗人武强华的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等刊物,她荣获2014青年作家年度表现奖、诗刊社2014年度“发现”新锐奖、《飞天》十年文学奖、2016年度华文青年诗人奖、首届李杜诗歌奖新锐奖。出版诗集《北纬38°》。较有影响的作者还有曹国魂、屈斌、王国斌、张长品、张军等。
  旧体诗创作中,老一代较著名的作者有周光汉、王登瑞、鲁言(焦作福)、张浩廉、高欣荣、施生民、张向阳、吴毓恭、刘晓东、刘丹庭、武赞智、任作扃等。进入21世纪后,较有影响的作者有王洪德、陶琦、王跃农、李刚、席中星、宋进林、任武德等。
  文史类写作中,20世纪较有影响的作者有刘文浩、叶桐村、马伯寿、周定国、徐万和、王秉德、张中式、向叙典、张浩廉、巩子孝、王克孝、杨国学、丁耀光、王迎喜、侯富强、蒲乾亨、施生民、施爱民等。进入21世纪以来,较有影响的作者有王洪德、任积泉、吴正科、黄岳年、唐国增、宋进林、张恒善、单浩强、张兰、张银德、姜明周等,他们挖掘整理出许多翔实珍贵的学术类文章,为甘州区留下珍贵的人文资料。
  文艺创作 1991年以来,甘州区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从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中获取创作源泉,挖掘和拓展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题材,创作出许多地方精品剧目。200年,甘州区艺术团创作并演出舞蹈《盐池女》获得甘肃省第二届群星艺术节银奖(成人组,金奖空缺),舞蹈《牛角鼓》获甘肃省第二届群星艺术节铜奖(成人组)。2002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八声甘州》正式演出。2008年,创作演出相声《甘州好地方》、小品《晨练》。2010年,节目《烟雨江南》在“放飞梦想”全国青少年才艺展示活动张掖赛区的比赛中荣获编导二等奖。2014年,甘州区非遗中心以张掖社火和张掖宝卷为参考,通过挖掘、搜集、整理、改编将张掖民间社火,在历史变迁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艺术表演性、艺术欣赏性的经典片段,创作成一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民俗文化)展演节目,呈现“老背少”“耍流星”“竹马”“大头和尚戏柳翠”“旱船”“磨盘秧歌”“跑驴”“霸王鞭”等多个充满民间群体智慧和强烈艺术创造的精彩节目。2015年在《丝路之星——我的舞台梦》在首届甘肃省音乐舞蹈才艺大赛总决赛中,甘州区艺术团女子群舞《八女投江》和男子群舞《阿婆的幸福生活》分别获得集体舞成人组一、二等奖。
  同年,非遗中心依据张掖大佛寺后殿的一副壁画,创作出实景剧《八之戒》。剧情以师徒四人“成佛”为开篇序幕。后续由“梦回”“成愿”与“持戒”三个部分构成。剧中的猪八戒既有一心向佛的佛性,又有重情重义的人性,人物形象生动丰满,唱词动作诙谐风趣。讲述八戒成佛后仍念高家小姐,故而探访高老庄以了却夙愿之趣事。内容体现八戒“亦神、亦妖、亦兽、亦人”的人物特性。《八之戒》在编排中加入具有张掖地方特色的甘州小调,以及方言叫卖和魔术、杂耍、变脸等艺术表现形式,在戏台上展现西方极乐、市井凡尘、招亲绣楼等多个传神入微的情境。2016年6月,非遗中心与深圳市星百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编创的大型原创歌舞——《甘州乐舞》,内容分“甘”“州”“乐”“舞”四个可以独立成章的部分,代表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甘州乐舞》的整体形式和内容设计,以历史为依据,挖掘历史、展现历史,选取张掖乐舞最具代表性的几部内容重现张掖文明,他参考古代乐舞的编排方式,并发挥合理想象,将《胡旋舞》《胡腾舞》《八声甘州》《霓裳羽衣曲》结合现代高科技舞台艺术,进行改造、创新和发展,综合借鉴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化艺术产品,再现汉唐盛世的辉煌场景,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七节 民间艺术
  社火 20世纪90年代,甘州区242个行政村中举办社火的有102个村,观众达79万人次。2015年,甘州区245个村仅有14个社火队。2000年张掖举办全地区首届新社火调演,至2016年已举办5届,甘州区获得一等奖4次,二等奖1次。
  花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行各业制作彩灯悬挂城区主要街道,丰富广大群众节日生活,主题有歌颂祖国、歌颂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和谐甘州”“魅力家园”“孔雀开屏”“银碗雄狮”;有恭祝幸福安康的“佛祖”“观音”“恭喜发财”;有祝福各行各业取得丰收成果的“五乘贺岁”“金猪闹新春”。进入21世纪以来,元宵节灯展从简单的灯笼延仲扩大到城区各大街道、公园和住宅小区的群众活动场所,除各色彩灯外,还有各种声光电于一体的高科技灯饰。
  剪纸 甘州剪纸工艺有三种形式,一是民间剪纸,用彩色纸剪成各种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动物或人物等,贴在窗户上(叫窗花),贴在门楣上(叫门签)作为装饰;二是专用的剪纸工艺,有结婚用的“双喜”“鸳鸯双栖”“并蒂连开”“心心相印”等:三是用于宗教仪式,装饰或造型艺术等方面。
  刺绣 刺绣图案多样,有龙、凤、虎、鹿等动物图案,还有日、月、山、河等几何图案;树木花草、亭台楼阁、佛祖神仙、人物肖像,还有用夸张的手法绣制八仙过海图、西游记、封神演义、三国、水浒传、红楼梦、哪吒传奇等神话传说故事;有的则间以花草或几何图形,虎跃龙蟠,龙飞凤舞,刻画精妙,神情兼备。刺绣主要用于枕套、床罩、被单、被套、肚兜、鞋垫、衣、帽、挎包、各种装饰品等不同的种类。
  壁画 甘州壁画作品内容都是佛经故事和西游记故事,画中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至今保存完好。壁画作品多以绘制、雕塑或其他造型手段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上制作的画。是建筑物的附属部分,装饰和美化功能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壁画的类型很多,主要的有故事画、佛像画、山水画。壁画是一种实物装饰,甘州区西大街飞天大楼的飞天壁画就是典型的装饰壁画,百米山水画长卷《永远的黑河》,集“崇山峻岭、雪峰峡谷、沟壑溪流、巨龙奔腾”画作于长卷,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全国第二大内陆河源于高山,穿越峡谷,流淌平野,注于居延海的磅礴气势。
  雕塑 张掖雕塑主要有砖雕、木雕、石雕、玉雕、牙雕、跟雕等,作品见于寺庙、石窟、古建筑等处。张掖大佛寺殿门两侧的砖雕《登极乐天》和《祗园演法》是张掖砖雕的代表作。木雕多见于古建筑和寺庙门楼、桌椅、木箱、衣柜等,代表作为西来寺金刚殿内明代的藻井。石雕造型多样,神态逼真,主要出现在寺庙、府第门前的石狮,古墓前的石虎、石驼、石鼓等。玉雕主要有观音、莲花、如意、喜牌等玉雕。根雕是张掖近年间出现的品种,代表作有《拓荒牛》《送子观音》等。
  面塑 俗称面人,是甘州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之一。甘州最早的面塑是从陕西一带传入的,最初的面塑是民间在制作食品时做出的装饰物,有花鸟虫兽,日月星辰等,后来逐渐演绎为一种艺术品。纳积善是甘州人,是个可捏出的各类艺术形象的艺术巧匠。他捏出的面塑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有戏剧人物、民间故事,深受人们喜爱。
  泥塑 泥塑又称“彩塑”,是甘州民间传统的一种雕塑工艺品。泥塑主要是纯手工制作,工序繁杂,造型生动活泼。在甘州的大小庙观寺院供奉的佛像和神像,全部都是泥塑作品,所有作品的颜色都选用大品绿、大品红。大佛寺的睡佛像,采用木胎泥塑,色泽鲜艳,线条流畅,是中国泥塑之精华,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成为亚洲之最。泥塑经过一代一代的流传之后,逐渐演化成为各种工艺品,主要有人物、动物,也有植物,大都是空心的圆塑体,也有浮雕式的挂片。
  木刻 木刻在甘州的雕刻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建筑上应用最多,寺庙门楼上全部都是木刻作品。其种类主要有正形彩、竹头彩和跳一、跳二、跳三、跳四、跳五、跳六、跳七等。自古至今,木刻在家具装饰中居主流,桌凳、木箱、柜、衣架等用品上主要都是木刻作品,总称为“百古”,其中“琴棋书画”“笔鼎笙管”“鹿雀同春”“龙腾虎跃”“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文房四宝”“十二生肖”“八仙八宝”等是甘州木刻之精华。保存古老的木刻作品是西来寺金刚殿明代的藻井。
  石雕 甘州石雕开凿于晋代的临松山马蹄寺石窟群的石雕佛像、石塔,数量很多,造型多样,神态逼真。石雕广泛用于建筑中,有石塔、石桥、石坊、石亭、石墓,还有的用在建筑物的构件和装饰上。大体分为四类:一是作为建筑构件的门框、栏板、抱鼓石、台阶、柱础、梁枋、井圈等;二是作为建筑物附属体的石碑、石狮、石华表以及石像生等;三是作为建筑物中的陈设,如石香炉、石五供等;四是作为建筑物的装饰,有石桌、石凳、门口的石狮子等。
  砖雕 甘州民居砖雕艺术历史悠久,黑水国遗址中发现的子母砖就是典型的青砖雕塑。明清时期是甘州砖雕艺术最旺盛、最普及、最讲究的时候,无论富贾豪门还是村民百姓,门楼、门罩都以多艺、典雅的砖雕来镶砌,形式多样,有垂花门楼、飞砖式门罩,有普通的双柱门楼,也有四柱三间五凤门楼。有的门楼下抱鼓石,样式和牌坊类似。甘州自古以来对住宅门楼的装饰极为看重,视其为“门脸”。大佛寺大殿两侧的砖雕《登极乐天》和《祗园演法》是甘州砖雕的代表作。
  草编 甘州草编用料主要有麦草和野生的芨芨草。芨芨草在草编中居多。甘州民间草编制品用途很广,家居装饰、农具实物,生活用品,处处都有草编的织品。在农村,几乎离不开草编制品,大到盛粮食的粮仓,小到蒸锅用的罩滤无处不有。
  毛织 毛织在甘州历史悠久,它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必备物品。毛织品的来源主要是羊毛、牛毛和驼毛。毛又分为春毛和秋毛。春毛柔软、细腻,主要用来纺织毛衣服、鞋帽、缝棉衣;秋毛粗硬,主要用于纺织毡毯、帐篷等。
  第四章 文物
  甘州区境内存古墓葬、古建筑、古石窟、旧民居等不可移动文物235处,其中有古城址4处、古墓葬28处、古建筑20多处、革命旧址3处、旧民居34处等。已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的单位有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1处,市县级保护单位有106处。
  甘州区博物馆、西路军烈士纪念馆中被确定级别的馆藏文物有2286件(套),其中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36件(套),二级文物34件(套),三级文物98件(套);西路军烈士纪念馆国家二级文物3件(套),三级文物15件(套)。
  第一节 馆藏文物
  甘州区博物馆现有各类藏品10879件(套),其中一级文物36件(套),二级文物34(套)件,三级文物98件(套)。
  石器玉器 甘州区博物馆馆藏石器20件(套),以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居多,打制和磨制石器皆有。玉器59件(套),品质较高,剔透玲珑,制作精美,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元代玉雕纹纽。1970年于张掖大佛寺金塔殿地宫出土,一组共4件。外形均呈方圆形,平底,高3.8—4.5厘米,材质为新疆和田玉,色分青白。造型生动、精巧玲珑,图案装饰兼具绘画、雕塑两种特性,镂空与浮雕融会贯通,是元代玉雕中的代表作。
  青玉荷塘鸳鸯纹纽。荷叶四瓣,翻卷舒展,梗茎和水草穿插交织,两只鹭鸶栖息其间,一探首觅食,神情专注,一昂首伸颈,振翅欲飞。
  白玉灵芝蟠螭纹纽。底部呈椭圆形,正面呈半球形,多层镂雕。内容为灵芝草和蟠螭。圆头巨目直鼻,额间阴刻“王”字,头上鬃毛弯卷,身体宛转,叼灵芝根蒂。
  白玉海青天鹅纹纽。底面为扁圆满葵形,镂空,内容为海青天鹅,一只天鹅振翅曲颈,潜入梗叶间隐藏,躲避海东青的追逐。
  汉石磨盘。红色砂岩质地,圆形盘状,中间钻一方形孔洞,外部凸鼓,平顶,磨盘面下凹,刻凿有不规则细槽,器形小巧,有上下两块组成,底盘略大。
  四坝文化手握石斧。青石质地,质地较硬,打制而成,形如单刃斧状,一面平光,一面微有弧度,握部为不规则形,刃部略宽,刃端双向加功呈曲线形,刃中部有一使用时留下的缺口。
  陶器、砖瓦 甘州区博物馆馆藏陶器546件(套),形制多样,常见绳纹、网格纹等纹饰。砖瓦4件(套),主要来自于墓中铺地砖和墓室用砖,有神兽纹、狩猎图等装饰。
  东汉模印瑞兽纹陶仓。1981年于黑水国遗址出土,宽18厘米,高32厘米,厚12.5厘米,重4.706千克。灰陶,模制,明器。仓体为两层楼阁型,作底大顶小的长方斗状,墙面模印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神兽,是研究河西汉代建筑和民俗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
  羊纽盖绿釉陶砚。1986年于黑水国遗址出土,高9厘米,直径9厘米,红陶、圆形。通体施绿釉,砚台由上小下大两个圆台组成,中间凸起,器底有三个鹅冠足,足外撇,覆盒形盖,盖顶为一立姿羊形纽。器形小巧玲珑,工艺精致。
  胡商牵驼图模印砖。甘州区新乐小区唐代墓葬出土。长34.5厘米,宽34厘米。砖面所绘胡商头戴尖顶毡帽,深目高鼻,身着窄袖短衫胡服,一手揽缰牵驼,一手持棒扛肩大步前行。骆驼驮物,张嘴嘶鸣,胡商牵驼迎风而进。
  东汉四灵神兽图画像砖。1990年甘州区明永乡1号汉墓出土,正方形,模印,边长38.5厘米,厚5厘米。砖面正中以凸线方框将砖面划分为中心和四边画区两部分。砖面四个梯形画区内分别饰玄武、朱雀、青龙、白虎四灵神兽。
  网格纹双耳彩陶罐。1999年5月张掖市大满乡西闸村出土,口径14厘米,底径6.6厘米,腹径18.5厘米,高14.9厘米。泥质红陶,敞口束颈,有桥形耳,鼓腹,平底。腹部主体纹饰以经纬细线交绘成网格纹。此彩陶罐的出土,是马家窑文化西渐发展的有利见证。
  铜器、其他金属器 甘州区博物馆馆藏铜器149件(套),内容丰富,从生活器具到装饰物品和雕塑造像,不乏精品。其他金属器41件(套),以铁器为主,多为兵器甲胄等。
  战国云雷纹铜盉。1985年于甘州龙渠乡征集,长11.5厘米,宽8.7厘米,高6.7厘米。青铜质,褐绿色。椭圆形,敞口圆唇,短颈鼓腹,颈下有两个小环形纽,腹部正中有一对环形鋬,腹部饰“S”形云纹,间以凸弦纹。肩部及颈部无纹饰。
  战国花角铜麋鹿。1985年于张掖市龙渠乡石崖洞穴内出土,是战国时期河西少数民族月氏族遗物,共7件。青铜范铸,身长均10厘米,通高8厘米。麋鹿作伫立状,有雌雄之分。整体造型相同,表现出麋鹿奔跑中突然停步的刹那间神情,形象活泼且充满力度,是不可多得的青铜艺术珍品。
  汉代铜弩机。1993年于张掖汉墓出土,长15.5厘米,宽3.5厘米,高9.5厘米。素面无纹,由弩郭、弦牙、扳机、悬刀、望山几部分构成。郭体呈平面,由大小长方孔和半圆形凹槽组成,构件精巧别致,构造合理实用。弩机作为一种具有远距离杀伤力的冷兵器,在古代战场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唐代铜钟。高1.3米,纽高15厘米,孔径10厘米,唇高9厘米,口径1.15米。上细下粗,略呈喇叭形,口沿为六耳,重约600公斤。外壁略呈黄色,带铁青色,钟身分三层图案,每层六格。铸造工艺精湛,形体浑厚雄伟。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夏文“首领”铜印。1989年于民乐县出土。张掖首次发现。方形,边长5.5厘米,厚1厘米,方柱形纽,纽高1.8厘米,长2厘米,宽1.7厘米。印面阴刻西夏文九叠篆字“首领”,印纽两侧各刻一行西夏文字,内容为年款和持印者姓名。纽顶文字相当于汉字的“上”。此枚铜印对研究西夏官制及铸造技术都具有重要意义。
  明双龙耳套环铜壶。1966年于大佛寺卧佛腹内出土,高54厘米,口径17.2厘米,黄铜锻造,锤揲成型。长颈盘口,溜肩鼓腹,喇叭形高足圈。颈部有一对螭龙耳,耳内套环,腹部一侧錾刻铭文。其造型古朴庄重,工艺精湛,反映出明代铜器制作的杰出工艺。
  明鎏金接引佛铜造像。大佛寺遗藏,高178厘米。铜铸圆雕中空,身着通肩莲花纹袈裟,颈饰项圈,赤足踩双层仰莲台。左手下垂结与愿印,右手举于胸结说法印。整尊造像通体鎏金,丰满圆润,姿态优雅,神情庄重,衣带飘洒,栩栩如生。
  明鎏金药师佛铜造像。大佛寺金塔殿遗存,高135厘米,底宽100厘米。鎏金圆雕铸造工艺,青铜质地,佛发如螺,顶有肉髻,双眼微闭,眉间有白毫,身着袒肩袈裟,衣饰莲花纹,全跏趺坐,右手曲指,食指间夹有药丸。整尊佛像体态端庄,神色庄严。
  清龟鹤千寿铜烟瓶。1987年移交。高29.5厘米。铜质,圆雕,由龟和鹤两部分组成。下为神龟,做爬伏状。上为仙鹤,作顾盼状,口缘细长,衔一枝寿桃,桃枝一端作烟嘴,背负灵丹药葫芦,葫芦身部上侧穿凿一圆孔,为装烟丝所用。器物思之灵动,致以其表,生动活泼,匠心独具,展现了制作者独有的审美情趣。
  清魁星点斗铜造像。1987年移交。高23厘米,黄铜铸造,俗名“魁星点斗”。造型为魁星,赤裸上身,呈赤足奔跑状,右腿直立,踩于鳌头之上,器形小巧别致,人物生动活现,反映出金榜科第,独领风骚的竞争思想。
  汉青铜立马。长22厘米,高24厘米,重2.32千克。立姿形象,马首脸颊粗长,双目圆睁,口鼻张翕,颈部粗短,背圆臀肥,下腹鼓圆,前肢直立,后肢微曲,线条粗犷豪放,造型健硕生动。
  西夏铁拒马。1998年于小河乡出土,直径41厘米。防车马进攻武器,十字带轴形,中心为正方体,由六个面各伸出一条柱形臂,至端部渐细,呈圆头。六条铁臂等长,无论何方向翻滚,均三臂着地,三臂朝上,有较强的拦截防御功能,是研究西夏军事的珍贵实物资料。
  瓷器木器 甘州区博物馆馆藏瓷器177件(套),多为器皿与装饰造像。1991年至2016年收藏瓷器23件(套),木器190件(套)。其中,各类木俑色泽鲜艳,形态逼真,十分珍贵。
  西夏白釉印花卉纹碗。1970年于五凤楼出土。口径17.2厘米,高7.7厘米。碗施白釉,瓷胎灰白,胎质坚硬,胎壁轻薄,撇口圆腹,浅圈足。碗内壁四周刻画缠枝牡丹花。此碗胎质、釉色和造型与中原白釉瓷器相似,是一件难得的西夏瓷器珍品。
  明白釉童儿瓷枕。1983年征集。长22厘米,高10厘米。胎质细腻,釉色乳白,捏制成形。形为一古装童儿,头扎总角,伸颈仰首。神态活泼天真,造型生动,构思独特,神形兼备,实用美观,是颇具生活和艺术特色的寝具。
  明侍女木俑。木质圆雕,侍女形象,头部秀发披肩,面部圆润,眉目修长,身着圆领窄袖长袍,腰系丝带,比例匀称,线条简洁明快,刀法浑朴流畅。
  明龙泉窑豆青釉刻花卉纹碗。1987年于梁家墩乡出土。底径7.3厘米,口径20.4厘米,高10.5厘米。施豆青釉,器面光滑,釉层润厚,造型古朴,堪称明龙泉窑瓷器中的精品。
  明龙泉窑豆青釉印纹荷叶盖罐。1987年于梁家墩乡出土。高26厘米,口径21厘米,重6.493千克。罐盖为六曲起伏荷叶造型,罐直口短颈、鼓腹下敛,矮圈足。有流釉现象,足顶露胎处为铁锈红色;肩部饰六个独立的阴刻如意云头,腹部均匀模印竖条纹。造型活泼自然,乃珍品瓷器。
  清同治款粉彩诗文博古图方瓶。1991年4月16日张掖市人民南街39号尉秀英处征集。高22厘米,口径7.2厘米。
  清青花渔樵耕读纹瓷盘。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3厘米,直径13.5厘米。
  清青花渔樵耕读纹碟。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3厘米,直径16厘米。
  清青花渔樵耕读纹碟。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4厘米,口径22厘米。
  清青花枝叶纹瓷盘。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2.5厘米,口径12.5厘米。
  清青花渔樵耕读纹瓷碟。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3厘米,口径8.5厘米。
  清青花渔樵耕读纹瓷碟。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2.5厘米,口径8厘米。
  清青花渔樵耕读纹瓷碟。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3厘米,口径7厘米。
  清青花渔樵耕读纹碗。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7厘米,口径19.5厘米。
  清青花渔樵耕读纹碗。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7厘米,口径18.5厘米。
  清青花渔樵耕读纹碗。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6.5厘米,口径16厘米。
  清青花渔樵耕读纹碗。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5.5厘米,口径12厘米。
  清青花菊花纹瓷碗。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7厘米,口径16.5厘米。
  清青花渔樵耕读纹碗。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4厘米,口径9厘米。
  清粉彩荷花纹瓷碗。1993年6月张掖市民主南街53号王玉芳处征集。高4厘米,口径8.5厘米。
  书法绘画 甘州区博物馆馆藏书法162件(套),绘画162件(套),其中不少出自名家之手,或传世佳作,如《兰亭序》拓本,左宗棠墨宝、冯琳画卷、沈周扇面、康熙书轴等。
  张掖都尉启信。原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高21厘米,宽16厘米,是一种过关的文书,相当于护照。上方正中缀系,正面墨笔篆书“张掖都都尉信”六字,在中国书法史上是和李斯的《泰山碑》齐名的绝美小篆书法。
  清康熙临米芾行书中堂。纸本洒金白宣,墨笔行书,内容为五言绝句一首“秋深桂妇发,寒细菊馀菲..先天琼不违”,共10句50字。落款题“临米芾元章书”,铃首印为“渊鉴斋”白文章。底款押“康熙宝瀚”和“敕畿清晏”朱文篆体方章。整幅文字笔力遒劲,气韵洒脱,笔势俊秀流畅,风格自然生动,充分展示出一代君王杰出的艺术才华。
  明沈周山水扇面。纸本,扇面形水墨画,画面表现了传统山水画的近实远虚,可见坡石村野,茅舍屋宇若隐若现,渔翁泛舟独钓寒江,一双水鸟翔于水面,画面层次分明笔墨酣畅,设色淡雅,颇得平淡天真之趣,左上落款“沈周”二字,下押方形“启南”篆体朱文一印。
  历代钱币 甘州区博物馆馆藏历代钱币67件(套),时间跨度大,地域分布广,既有我国古代稀有钱币,也有西域及周边国家的珍贵货币。
  波斯毕路斯银币。1970年于张掖大佛寺金塔殿基下舍利石函内出土,共5枚,直径2.6—2.9厘米,重量2.8—4.1克,边缘呈不规则圆形。为波斯毕路斯王B形币样式。正面为头戴王冠的毕路斯王,背面整体纹饰右旋90度,外框为装饰用联珠纹一圈。
  波斯库思老一世银币。1970年于张掖大佛寺金塔殿基下舍利石函内出土,直径2.5厘米,重量2.9克,边缘呈不规则圆形,正面为头戴王冠的库思老一世王像,王冠冠侧及后部有雉堞形装饰,象征着“天”和袄神奥马兹。背面整体纹饰与正面相较,约右旋90度。外框饰联珠纹一圈。
  佛经佛曲 甘州区博物馆馆藏佛经6997卷,其中御赐《北藏》装帧精美,艺术价值极高,是我国仅存的几部《北藏》中最为完整的一部,是研究佛教历史、书法艺术、绘画装潢等稀有的实物资料。佛曲主要为明永乐年间编的《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目录》,对研究我国古代音乐曲调有极珍贵的价值。
  《妙法莲花经授记品》写经。1983年征集。宣纸质,长806厘米,宽26厘米。经卷文字书写工整,庄重沉稳。《妙法莲花经》是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一部影响广泛的大乘佛教经典,简称《法华经》。
  明《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纸底白宣质地,墨书楷体竖排版,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官版印刷。书写以天蓝色粗绢装裱,左上边框有书名《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每张扉页为双层折叠,线装而成,其内容有序言、曼荼罗画像、佛曲目录名称、数量、曲牌名。无曲谱,仅有汉字填词,曲牌目录分南曲、北曲,并在曲目下注明世俗曲名,其中南曲122首,北曲222首,计344首。
  石刻 甘州区博物馆馆藏石刻共5件(套),以西夏黑河建桥碑最为珍贵。黑河建桥碑。刻于西夏乾祐七年(1176年),碑高1.3米,宽0.9米,阳面为汉文楷书,阴面为藏文正楷,是极为少见的汉藏双语石碑。两面碑额皆刻线飞天。由碑铭可知诸多史实:如西夏仁宗赵仁孝曾多次巡视甘州一带等。对研究西夏官制和黑河名称的演变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建筑 卧佛大殿。卧佛大殿为全寺主体建筑,雄居大佛寺中轴线中心位置,大殿高19米,南北面阔9间,长52.5米,东西进深5间,宽28米,总面积1470平方米。殿平面呈长方形,重檐歇山顶,屋顶高大陡峭,屋脊上装饰有吻兽及葫芦宝顶。四周木廊回绕,40根红柱环立。大殿为两层楼阁,斗拱交错,翘桷翼张,曲线优美,使得大殿空间组合变化多端,给人潇洒自然、厚重深沉之感,尽显雄浑威严。檐部雕有龙、狮、虎、象等,惟妙惟肖,形态逼真。门窗隔扇上,雕有吉祥图案、佛教故事,这里还有数十幅明清时代的楹联匾额,大殿前门两侧砖墙镶嵌有两幅贴金彩绘砖雕,与整个建筑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古代以九为尊,这正体现了皇家“九五之尊”的思想。卧佛殿正门两侧各有用54块水魔方砖拼嵌而成砖雕一幅。每幅4.5米见方,内容为佛教故事。北为《入三摩地》,南为《登极乐天》。这两幅砖雕风格上追求对称、工整和恢宏的气势,两幅砖雕刀工精细,线条流畅,前呼后应,具有层次美、距离感,光影效果显著。砖雕采用金饰、彩绘于一体,衬托得整个卧佛殿金碧辉煌、气势宏伟,而砖雕作品是流光溢彩、熠熠生辉。大佛寺的这两幅砖雕是古代砖雕的上乘之作,中外专家学者对此评价极高,认为是我国砖雕艺术中罕见的瑰宝。
  卧佛。在张掖大佛寺众多的雕塑造像中,体形最大、形态最美、艺术价值最高、建造难度最大的当数西夏泥塑卧佛像。卧佛头北脚南,面西而卧,安睡于大殿正中1.2米高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4米,脚长5.2米。塑像头枕莲台,两眼半闭,嘴唇微启,丰秀端庄,恬静安详。塑像为木胎泥塑中空,腹内用木板隔开,分为上、中、下3层,金妆彩绘,整整占据9间大殿。
  第二节 古墓群 古遗址
  甘州区境内古墓葬分布较广。1987年经文物普查,全区22个乡镇中有18个乡镇发现古墓葬,均为汉墓。全区列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点的古墓葬共有28处。2008—2010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区重新核定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点的古墓群共有26处,其中3处单座墓现已不存。
  古墓群 黑水国汉墓群。位于黑水国遗址。据近现代的考古调查资料显示,黑水国汉墓群,在4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墓葬500座。曾出土许多汉代文物,有铜镜、铜耳环、铜弩机、铜釜甑、陶罐、陶砚、陶鼎、陶壶、陶豆、陶奁、陶仓、陶楼院、陶室、陶灶、陶盘、陶勺、陶案及陶鸡等,还有大量五铢钱及新莽货币。1986年秋,张掖市博物馆在墓群内清理了因灌水暴露出的两座汉墓,一为斜坡墓道的三室墓,一为双室墓,前室顶均作覆斗室,中、后室为纵连顶条砖铺地。其中有一座为双后室。黑水国遗址的汉墓群于1957年由甘肃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汉墓群与黑水国南城、北城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并列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墩子滩墓群。位于沙井镇东五村委会以北荒滩上,因有两座高大的夯土墓墩而得名。时代为汉至晋。该墓群对研究汉晋时期历史、文化、丧葬制度等,具有历史、科学、考古价值。1990年,双墩子滩墓群被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金尖文物保护单位。
  甲子墩墓群。位于碱滩镇甲子墩村村委会以南约2千米处荒滩上。出土较多随葬器物,有陶壶、陶钟、仓、灶、罐、案、井、鼎、博山炉等,还有木马、木牛、铜弩机等。皆为砖室墓,分单、双、三室等类型,有覆斗顶、券顶等,时代从西汉延续至魏晋。1993年,该墓群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
  上游墓群。又称“上寨墓群”,位于沙并镇上游村五社居民点以南。墓葬为砖室,分单、双室等类型,出土器物主要为陶器,还出土四神纹画像砖,现在地表可采集到墓葬残砖和少量灰陶片。1990年,上游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五个墩墓群。五个墩墓群位于甘州区沙井镇五个墩村居民点以北耕地间。20世纪80年代可见封土堆20多座,有汉砖和蓝纹灰陶片布在地表。1990年,五个墩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坂滩墓群。位于沙井镇小河村三社西南耕地间。皆为砖室墓,分单、双室等类型,出土器物主要为陶器,墓区内地表可采集到墓葬残砖和少量灰陶片。1990年,坂滩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小河村七社墓群。位于沙井镇小河七社居民点西侧耕地间。有仓、罐、钟、壶、灶等陶器和铜镜出土,系砖室墓,分单、双室等类型,时代为汉至晋,现在地表可采集到墓葬残砖和少量灰陶片。1990年,小河村七社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燎烟村墓群。燎烟村墓群位于甘州区明永乡燎烟村一社以南耕地间。为汉晋时代定制,能采集到少量灰陶片。该墓群对研究汉晋时期丧葬制度等,具有历史、科学价值。1990年,燎烟村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乱河湾墓群。位于明永村一社居民点西南耕地间。可采集到少量灰陶片。该墓群对研究汉晋时期丧葬制度等,具有历史、考古、科学价值。1990年,乱河湾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永和村墓群。位于明永乡永和村西城驿林场内。时代为汉至晋,埋藏深度在4米以下,砖砌券顶,出土的器物有陶鼎、壶、罐等,被省考古研究所收藏。1990年,永和村墓群被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王家崖墓群。位于碱滩镇杨家庄村居民点西南,南为二坝水库。现在地表可采集到汉代墓葬残砖和少量灰陶片。有汉砖和蓝纹灰陶片布在地表。1990年,王家崖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上寨墓群。位于党寨镇上寨村一社居民点东。墓葬为汉至魏晋时代,砖室墓,分为单室、双室、三室等多种类型,葬式为仰身直肢葬,出土器皿有陶器、木器、铜器、铁器和少量金银器皿等。1990年,上寨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下寨墓群。位于党寨镇下寨村六社居民点以西砖厂内。为汉、晋时代的墓葬,墓葬形制为砖室墓,有单、双、多室类型,大多为拱券、覆斗顶,仰身直肢葬,出土明器有陶、木、铜、铁器和少量金银器,分甑、灶、炉、仓、鼎、铜刀、弩机、钱币等生活器具、生产工具、兵器、礼器等。1990年5月,下寨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王阜庄墓群。位于安阳乡王阜庄村六社,分布在居民点房屋下及周围耕地间。现在居民地北侧和西侧耕地、果园里,可见直径8—15米、高2—3米的墓葬封土堆7座,皆被盗掘,地表有青条砖、子母砖散乱丢弃。1990年,王阜庄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朝元寺滩墓群。位于大满镇朝元寺村五社居民地以南耕地间。现在地表可见墓葬残砖和少量灰陶片散落。其对研究汉晋时期的丧葬时俗等,具有历史、科学价值。1990年,该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什信村墓群。位于大满镇什信村一社。为汉晋时代定制,该墓群对研究汉晋时代丧葬制度等,具有历史、科学价值。1990年,什信村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地委农场墓群。位于小满镇甘城村七社居民点以东。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墓葬发现,出土文物有陶钟、吊灯等,皆为砖室墓,券顶或覆斗顶,分单、双室等类型,埋藏深度在1.6—3米。1990年,地委农场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甘城墓群。位于小满镇甘城村七社。所见墓葬为砖室墓,券顶,为防止再次坑陷渗水,挖至墓顶后回填,文物部门未作清理。该墓群对研究汉晋时期丧葬制度等,具有历史、科学价值。1990年,甘城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兔儿坝滩墓群。位于三闸镇庚明村一社居民点以北兔儿坝滩上。时代为汉至晋,埋藏深度在2米以下,在墓区内地表可采集到墓葬残砖和少量灰陶片。1990年5月,该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新建村墓群。位于三闸镇新建村五社居民地以南耕地间。为汉至晋代定制,文物部门未进行过清理发掘,其他情况不详。其对研究汉代历史文化、丧葬制度等,具有历史、科学价值。1990年5月,新建村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保安墓群。位于龙渠乡保安村三社居民点以南。现在墓区内地表可采集到墓葬残砖和少量灰陶片。其对研究汉代葬俗等,具有历史科学价值。1990年5月,保安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四角墩墓群。位于甘浚镇速展村五社居民地以东。均为三室砖墓,斜坡墓道,前室覆斗顶,中、后室拱券形顶,墓室底部用四神纹方砖铺地,共出土各类器物49件,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一匹带鞍彩绘铜马。1979年该墓群被张掖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1990年又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西洼滩墓群。位于甘浚镇光明村林场内。墓室为砖室墓,有券顶、覆斗顶两种类型,分单、双室和多室,埋藏深度2米以下,时代为汉至晋。1990年,西洼滩墓群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八号村北滩墓群。位于甘浚镇晨光村(原八号村)八社居民地东北荒滩上。为砖室墓,分单、双和多室,有券顶和覆斗顶类型,埋藏深度在4—8米,时代为汉至晋,现地表可采集到墓葬残砖和少量灰陶片。1990年,八号村北滩墓群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单座墓 据《甘州府志》记载甘州区境内共发现单座历史名人墓32座。
  名人墓 摘录史料如下,以飨读者。
  吴咏墓。吴咏,张掖人,晋太尉。前凉张轨亲祭其墓。墓已不存。
  宇文贵墓。北周武帝天和二年(567年),武帝派许穆公宇文贵等4人前往突厥,迎突厥公主,被拒,宇文贵病死于张掖。墓已不存。
  杨丽华墓。乐平公主杨丽华为隋炀帝之妹,大业五年(609年)随隋炀帝西巡张掖,殂于张掖。墓已不存。
  张元、吴昊墓。张元、吴昊均为山西华州人,受西夏李元昊重用。张元由中书令升为国相。张掖为张、吴封地。张、吴对开发河西农田水利有功,死后葬于张掖城东。甘民祭之如神,清初尚有人拜扫其墓。墓已不存。
  费瓛墓。位于党寨乡陈家墩四社。费瓛,明代凤阳人,永乐时以崇信伯任甘肃总兵,死后葬于张掖。墓地有神道碑、石翁仲、石马等。1972年曾在其墓葬发现梅瓶和木俑。现已荒芜。
  刘广墓。刘广墓在城西3里处。刘广,张掖人,明甘肃副总兵,卒于张掖任所。墓已不存。刘硕墓。
  刘硕墓在城西附郭。刘硕,明代献县人,洪武初以五经教士有功于张掖士林,卒于张掖,年78。墓已不存。
  毛忠墓。毛忠墓位于城南梁家墩镇。毛忠,明代西陲人。因屡立战功,封伏羌伯,任甘肃总兵。弘治乙卯(1495年),建祠致祭,谥武勇,又立忠义坊。原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毁。
  双忠墓。双忠墓在城南3里处。康泰、康海,张掖人,清初康海任总兵,康泰任提都,出征西藏阵亡,归藏张掖,墓已不存。
  高孟墓。高孟墓位于上秦镇高升庵村。高孟,张掖人,清康熙年间历任宁夏、凉州、延绥总兵。墓已不存。
  冯君冼墓。冯君冼墓位于城东南1里处。冯君冼,张掖人,清康熙年间历任河南、河北镇总兵,归田后修黑水桥,造福桑梓。墓已不存。
  焦大聚墓。焦大聚墓位于城西南2里处。焦大聚,江苏江宁人,清光绪年间历任伊犁总兵、河州总兵、喀什提督,死于民国六年(1917年),余炳元为其书写墓志铭。墓已不存。
  常守仁墓。常守仁墓在城郊5里处。常守仁,张掖人,记名固原提督,光绪十七年(1891年)卒于西凤,归葬张掖。墓已不存。
  古窑址 甘州区存有五里墩砖窑遗址和西武当瓷窑址。
  五里墩砖窑。位于碱滩镇古城村东南的甲子墩墓群范围内。砖窑遗址原形制不清,残存的窑体残高2.5米,直径16米。窑壁为砖砌,其实附着烟熏痕迹,窑址四周有许多红烧土,附近地表还存有大量灰色字母砖以及火烧后形成的窑釉和窑壁红烧土块。根据地表遗留的字母砖等物断定,砖窑为汉代所建。1990年5月,五里墩砖窑遗址被张掖市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武当瓷窑。位于龙渠乡龙首村委会以南的西武当山北麓。地表残留的碎瓷片,釉色多样,有黑釉、灰白釉、酱色釉、褐釉、青花等,以黑色居多。器形众多,器物上纹饰多样化。在窑址东端有一座清代的“窑神庙”遗址,平面呈正方形,面积大约225平方米。窑址时代从西夏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1993年,西武当瓷窑址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堡遗址 甘州区现存古城堡遗址10处,它们是:黑水国遗址、东古城城楼遗址、秺侯堡遗址、安家庄堡遗址、尹子堡遗址、甘州古城墙遗址、人祖口1号城障遗址、人祖口2号城障遗址、红泉堡遗址和滚家庄村城堡遗址。
  黑水国遗址。位于明永乡下崖村,由南城和北城两部分组成。南城在312国道线2744—3755公里南1千米处。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宽226米,东西长258米,面积58308平方米。南城坐西向东,门开东墙中。门外设瓮城,城墙黄土夯筑,四角设方形墩台,城内设施已不存。北城位于国道312线以北1千米处,与南城相距3千米,规模、形制似南城。北城坐北向南,平面长方形,东西长245米,南北宽220米,面积55860平方米。城墙黄土夯筑,夯层厚15—20厘米,残高5.5米,墙基宽3.8米。门开南墙正中,门宽5.4米。城墙西南角内建方形角墩一座,城内设施已不存。20世纪90年代,学者对黑水国遗址进行全面考察,曾出土泥质红陶、打制、磨制石器、细石器、灰陶片、汉砖等不少珍贵文物。以黑水国遗址为中心,在四周1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有史前文化遗址(灰坑),汉代建筑遗址、汉晋古墓群、汉唐古城遗址、古屯庄、古寺院遗址以及古代居住、耕地等遗迹,内涵极为丰富,因此被文物界专家誉为“一块宝地”。据史家考证,南城为汉觻得县城,北城为张掖郡城。十六国时,张掖郡城为北凉都城。西魏改张掖郡为西凉周,废帝三年(554年)改称“甘州”。隋代,由于流沙侵蚀,原城废弃,遂建新城于今之甘州城区。此后,觻得古城成为甘州西部的一个驿站。唐代称巩囤驿,吐蕃、回鹘、西夏沿用。元代为刺哈孙驿、西城驿。明代为沙河驿。晚明至清代废弃。因当地居民开垦耕地、开发利用,遗址破坏和损毁严重。其对研究张掖史前文化,汉明时期政治、经济、历史等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价值。黑水国遗址198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古城城楼遗址。位于碱滩镇古城村二社、五社交界处。城垣周长1500米,黄土夯筑,墙基宽12米,筑有内外城,东西两墙正中各开一门,无瓮城,俗称“算盘城”。城内有东西向主干大街,建有木制牌坊。城内原有大寺、城隍庙、关帝庙、火神庙等庙宇,张掖解放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期间被毁,现仅存西城城门墩和门楼一座。据《甘州府志》记载,东古城为汉代屋兰古城遗址,延续至清代,称仁寿驿,俗称东古城。2003年7月5日,东古城城楼遗址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州古城墙遗址。位于马神庙街北端北环路东200米处。现残存为原北城垣东段之一截,墙体由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15—0.3米,东西残长140米,底宽8米,顶宽5米,残高10米。甘州古城墙遗址1990年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7月5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秺侯堡遗址。位于碱滩镇普家庄村南40米处,又名驼皇堡。城堡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72米,东西宽152米,面积26144平方米。城堡内地表散落有砖块、瓦片等建筑残件,城堡保存基本完整,面貌清晰。1990年5月,秺侯堡遗址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家庄堡遗址。位于上秦镇安家庄村四社居民点以西约1千米处耕地间。该庄堡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22米,南北宽101米,面积12322平方米,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0.08—0.12米。该城堡保存较为完整,具有较高的考古、历史、科学价值。1990年,安家庄堡遗址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尹子堡遗址。位于沙井镇新民村四社居民点东北500处耕地间。堡平面正方形,长款各140米,面积19600平方米。黄土夯筑,夯层厚0.1—0.15米。堡遗址坐西向东,门开东墙正中,门宽不详。城垣周围可见汉墓字母砖、石磨盘、晋代青条砖等遗物。墙体分先后两次夯筑,有可能为汉代始筑,明代沿用。1990年,尹子堡遗址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保单位”。
  红泉堡遗址。位于平山湖蒙古族乡红泉村委会南侧约13千米处。堡子墙仅残存墙底。平面略呈正方,南北长68米,东西宽60米,面积4080平方米。堡子坐北面南,门开南墙中部。东北角墙体外侧2.5米处建有一座烽火台。堡子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谷,东墙建于东侧河谷的西岸边,西墙建于西侧河谷的东岸,堡子中间地势低洼,北高南低。1990年,红泉堡遗址被张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滚家庄村城堡遗址。位于花寨乡滚家庄村一社居民点西南约800米处山顶。城堡平面呈椭圆形,门开何处不详,东西长83米,南北宽53米,面积约4399平方米。墙体由黄土夯筑,夯层厚0.12—0.16米。在地表可采集到夹沙灰红色陶片和素面灰陶片。该遗址对于研究汉至明代张掖军事、长城防御建制、设施等具有一定的考古、历史价值。
  人祖口1号城障。位于平山湖乡紫泥泉村委会南28千米处人祖口峡谷内,建于张平公路南侧山坡台地上。《重刊甘镇志·兵防志·关隘》载,该城障由巡抚都御使杨博于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督建,系山南关附属建筑之一。该城障平面呈长方形,南北残长25米,东西宽16米,现存面积400平方米。该遗址对研究明代军事、张掖长城防御体系、史书所载山南关建制形式等,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
  人祖口2号城障。位于平山湖乡紫泥泉村西侧28千米处人祖口峡谷内,为明代山南关附属建筑之一。城障平面呈长方形,门开何处不详,故坐向不明。南北长,东西略窄,所处地势西高东低,在西、南、北三面挖有壕沟,东面因修筑张掖至平山湖公路被挖掘得高低不平。该遗址对研究明代军事、张掖长城边防设施、史书所载山南关建制形式等,具有重要历史、科学价值。
  汉长城 甘州区境内存有汉明长城遗迹86处,分别分布在甘州区平山湖乡、龙渠乡、甘浚镇、明永镇、安阳乡、花寨乡、靖安乡、大满镇、碱滩镇、沙井镇,其中平山湖分布有56处。
  烽燧 甘州区祁连山沿线及平川现存14处烽火台,分别为西城驿烽火台、南滩烽火台、酥油口烽火台、酥油口1号烽火台、酥油口2号烽火台、小野口烽火台、大野口烽火台、甲子墩烽火台、板达口烽火台、胶泥洼烽火台、口子河烽火台、四角墩烽火台、敖河东烽火台、敖河西烽火台。
  旧民居 甘州区存有明清时期的旧民居30处(已公布),经维修对外开放的有2处:文庙巷32号传统四合院,283.21平方米;西来寺巷24号,原为传统四合院,后拆毁改建,至2016年只剩门楼、倒座,162.8平方米。
  现存旧民居主要分布在:西大街区法院办公楼以南居民区、东街、青年东街文庙巷、青年东街、劳动南街、劳动北街、北街、税亭街、东街道德巷、民主西街西来寺巷、北环路仓门街、西街行军巷有零散分布。
  第三节 文物发掘
  1991年,甘州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博物馆为推进张掖历史研究工作,经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根据发掘计划,对张掖古文化遗址、古墓葬以及其他文物埋藏地点进行调查、勘探和挖掘工作。1995年,在黑水国南城东北角清理汉墓1座,出土青铜镜2面(1面残),罐9件。1996年,在沙井乡沙井村清理汉墓1座。在党寨乡陈家墩村五社清理魏晋墓2座,出土陶器5件。1997年,在甘浚乡清理魏晋墓1座,未出土器物。在市区民主西街工商银行家属楼院内清理元代窖藏1座,出土“八思巴文”铜钱10枚,青铜器残件若干。在小河乡柳树寨村清理西夏窖藏1座,出土铁器2件,剔花瓷器残片若干。1998年,在大满镇城西闸村二社清理新石器时代墓葬1座,出土人体骨架1具,彩陶罐1个,单耳彩陶杯1件,骨刀1件,牙齿1颗。1999年,在明永乡清理魏晋墓1座,出土陶器5件。在碱滩乡甲子墩村一社清理汉墓2座,出土陶器5件。在和平乡訾家寨村小学院内清理汉墓2座,出土陶器3件。
  2000年,在碱滩乡杨家庄村五社清理清代窖藏1座,出土陶器3件。在廿里堡乡、上寨砖厂对10余座因取土被盗墓葬进行清理,没有出土器物。在新墩乡白塔村五社(二环路基下)清理汉墓2座,出土刻像砖1块。2001年,在小满乡甘城村七社(区委机关农场)清理汉墓1座,没有出土器物。2002年,在甘浚乡清理1座汉墓,没有出土器物。2003年,在五一粮油加工厂院内清理魏晋墓一座,无器物出土。在小河乡西六村11社清理魏晋墓1座,出土陶器10余件。2016年,在沙井镇九闸村一队清理墓葬1座,出土陶仓、陶罐残片若干,多为灰陶,极少数为黑陶。在党寨镇马站村五社八队清理墓葬1座,出土铜弩机1个;铜钱完整2枚,粘合在一起的有3块(无法剥离,数量无法计算),碎片几块;子母砖1套(两块);青砖半块(疑带绿釉)。在大满镇紫家寨十三社清理墓葬1座,出土遗物29件,皆为明器,其中铜钱1件,青铜刀1件,石砚1件,陶器26件。
  第四节 古建筑维修
  甘州区古建筑众多,由于年久失修,许多古建筑没有保存下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张掖县(市)人民政府拨专款、组织专人,对大佛寺、万寿寺木塔、土塔、钟鼓楼、西来寺、总兵府、甘泉池、陕西会馆、民勤会馆、碱滩镇东古城楼、乌江魁星楼、金安苑武凉会馆等古建筑多次进行抢救性维修。1978—2009年,全区维修古建筑15处35座,使用资金2521.5万元。
  大佛寺修缮保护 1991—2016年,对大佛寺进行多次保护修缮,共使用资金2275.7万元。1995年,经张掖市博物馆申请,省文物局批准,由甘肃乡镇市政工程设计院勘察设计,在大佛寺前院北侧修建文物、藏经库房1座,该项工程由张掖市三建五公司承建。建筑面积1160平方米,工程总造价约100万元。其中,国家拨款80万元,不足经费由张掖市博物馆自筹解决。1998年,经张掖市博物馆申请,省文物局批准,在大佛寺前后院分别修建配殿2座,其中前院配殿仿藏经库房结构风格,建筑面积1160平方米,该项工程由张掖市三建五公司承建。后院配殿为仿历史文物陈列厅结构风格(现壁画陈列厅),建筑面积576.2平方米,该项工程由张掖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承建。两项工程费用,国家拨款113万元,不足经费由张掖市博物馆自筹解决。
  2001年,国家计委下拨大佛寺专项资金400万元,用于佛经保护。2002年9月,经甘州区博物馆申请,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勘察设计,共投资544.9万元,对大佛寺景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大佛寺环境整治、路面铺设、地下网管、给排水、电气工程和安防工程。该工程由张掖市第四建筑公司承建,于同年9月开工,至2004年5月竣工。2005年3月,经甘州区博物馆申请,国家文物局审批立项,省文物局批准,依据2000年7月天津大学对大佛寺建筑进行全面测绘和病害调查报告。河北省古建筑设计研究所编制《张掖大佛寺大佛殿修缮方案》,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梁桐担任建设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对大佛寺大佛殿进行修缮。该工程由甘肃省永靖县古典建筑工程公司承担修缮,工程面积1250平方米,工程招标价219万元,实际投资400余万元。工程于2005年7月18日开工,至2008年9月18日竣工,工程费用由国家文物局拨款。2006—2009年,甘州区文化系统职工集资600万元,搬迁大佛寺南片100余户居民,消除安全隐患。2010—2012年,甘州区投资110万元,对大佛寺壁画、塑像进行修复,并实施加固工程;投资70万元,对大佛寺安防工程进行提升改造;投资60万元,布展佛教文物展厅;投资150万元,完成大佛寺及山西会馆防雷工程项目。
  钟鼓楼修缮保护 2011年4月至12月,博物馆委托兰州华景文化遗产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张掖鼓楼保护修缮方案》。2012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并拨款150万元,由甘肃永靖古典建筑工程公司施工对钟鼓楼进行保护修缮。
  木塔寺加固维修 1995年,甘肃省文物局拨款7万元,对寺内藏经楼进行修缮。
  山西会馆、东古城维修 1997—2002年,甘肃省文物局拨款47万元,对山西会馆进行修缮。2004—2005年,又两次拨款6万元,对东古城楼进行加固维修。2011年博物馆委托兰州华景文化遗产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张掖山西会馆勘察设计及保护修缮方案》。2012年12月国家文物局批准并下拨50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2013年10月国家又拨专项补助资金250万元,计750万元;5月面向全国公开招标,由甘肃永靖古典建筑工程总公司中标,甘肃经纬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工程监理。同年6月开工至2014年7月竣工。
  民勤会馆、高总兵府保护维修 1997—1998年,张掖市人民政府拨款50万元,对民勤会馆、高总兵府进行加固维修。同时,张掖市人民政府拨款15万元,对高总兵府进行加固维修。2010—2013年,甘州区投资金100万元、甘肃省文物局拨款对高总兵宅院进行全面彻底的抢救性修缮修,工程于2010年9月8日开工,2014年竣工。
  乌江魁星楼维修 乌江魁星楼,原“乌江玉皇阁”。2008年5月至11月,乌江镇政府投资50万元(其中省财政、镇政府投入资金20万元,社会募集资金30万元)对魁星楼土筑墩台四周沿上下坡度用青砖包砌,内设钢筋混凝土防胀圈梁及抗震构造柱,更换糟朽木构件,添配屋面瓦件,对大木构件和木装修进行油漆、彩画。
  金安苑武凉会馆维修 2009年,金安苑小区管委会投资30万元对武凉会馆机进行维修。
  下寨镇风寺土塔维修 2012年,引进外地捐款20万元、群众捐款25万元对镇风寺土塔进行加固维修。
  白塔寺亭修缮 2012年,市、区文物部门协调河西学院,自筹30万元对白塔寺亭进行修缮。
  小满堡堡墩 2012年,小满镇政府自筹28万元对小满堡堡墩进行加固维修。
  白城红军墓维修 2012年,龙渠乡自筹80万元,对白城红军墓进行修缮和环境整治。
  东仓 东仓保护修缮工程争取到中央文化传媒项目补助资金40万元和省文物局补助资金40万元,区政府拨款100万元,共计180万元,于2013年10月15日开工。进行屋面揭取,墙内柱糟朽情况探查、室内水泥地面拆除等。
  福音堂保护修缮 福音堂保护修缮工程争取到甘肃省文物局20万元资金、张掖市润金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自筹资金1000多万元,于2013年4月开工,对福音堂医院旧址进行维修。
  第五节 文物保护
  文物保护 1986年12月,张掖市博物馆成立以来(馆址在张掖大佛寺),文物股负责馆藏品管理工作,后改称业务部。1989年,张掖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博物馆人员不定时对野外文物、受破坏的古墓葬进行普查清理,对民间佚散文物进行调查与征集,使馆藏文物的登记与建档、入库保管、简单的文物修复、文物研究与宣传、文物陈列等工作逐步走向正轨。1999年,博物馆被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列为国家一级风险等级博物馆,原有安全防范系统不能满足博物馆对安全防范整体的需求。2001年11月26日,国家文物局给甘州区博物馆下发“安全隐患通知书”,馆内先后投入国债资金71万元,在原有监控设施的基础上,实施大佛寺安防改造工程。
  2000年8月12日,国家主席江泽民来大佛寺视察时指示:“好好保护,加强研究。”随后大佛寺向国家发改委争取文物保护资金400万元,2002年实施佛经保护工程,制作高档的佛经樟木柜80个,加固文物库房,在新库房安装恒温、恒湿空调等设施。2003年新库房安防改造工程全面竣工。馆藏文物从主控室下面的文物库房搬迁到新库房。新库房共含4个分库:经版库、佛经及字画库、历史文物库、民俗文物库。
  2003—2006年,博物馆根据国家文物局要求,业务人员对馆藏文物进行信息数据录入,做到了账、卡、物清楚明白。2004年4月和2006年10月博物馆2次研究、完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2012年,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黑水国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双墩滩墓群、甲子墩墓群、吉祥寺塔进行实地勘察测量,严格执行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分标准,在区乡镇的大力配合下,博物馆自筹经费25万元在5处国保、省保单位埋设文物界桩700余个,树立保护标志牌17块。2015—2016年甘州区文物行政部门根据国家、省文物局的要求,对甘州区境内的86处汉明长城遗址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并制作树立境内汉明长城遗址保护标志碑和界桩。
  文物征集 甘州区博物馆广泛征集流散于社会的文物,内容涵盖陶器、铜器、铁器、木器、钱币等,其中不乏精品,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博物馆对馆藏文物执行“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采取收购、捐赠、抢救挖掘等方式。1986—2006年,博物馆自筹及向省文物局争取文物征集资金60多万元,征集到各类历史文物223件,征集到民俗文物1537件,其中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3件,三级文物7件。1995—2003年,博物馆发掘、清理汉墓、魏晋墓40余座,清理各类文物100余件。
  陈列展览 1996年,张掖市博物馆筹措资金10余万元,先后更换了明清书画展厅、佛经展厅和历史文物展厅的展柜、展板和展台,对文字说明牌和辅助展品的陈展重新进行设计,重新布展文物类型十余种,展出文物600多件。2002年,甘州区博物馆在历史文物陈列厅对面开辟佛教曼陀罗艺术展厅,展品以高宣纸喷绘、壁挂的方式陈列展出游客无法到达参观的大佛寺大殿二层壁画、雕刻和馆藏的部分佛教曼陀罗绘画艺术,同时在金塔殿新增大佛寺创始人嵬咩国师塑像和部分壁画,在大佛寺贵宾接待厅内开辟张掖大佛寺佛教珍品文物展。2005年,甘州区博物馆实施院内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投资130万元对两个展厅的陈展进行改造提升。
  文物研究 甘州区文物工作者积极配合国家和省上有关单位和人员,开展对黑水国南城等一些文物遗址的考古发掘活动和文物研究活动。至2016年,甘州区文博工作者共撰写发表研究调查文章50篇,出版专著11本,主要有张志纯编著的《张掖地区文物古迹荟萃》,吴正科编著的《黑水国古城》《大佛寺史探》《丝路古城黑水国》,博物馆和天津大学编著的《张掖大佛寺建筑研究》等。
  文物普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过1958年、1975年、1979年、1987年4次文物普查,特别是2008—2010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6名普查人员,历时三年,行程数千公里,走访18个乡镇,文物调查到达率和覆盖率100%,普查登录项目100%,摸清甘州区不可移动文物的家底。按照国家档案的要求,共拍摄图片资料2000余张,绘制区位图、平面图420余副,撰写说明文字20余万字,填写文物普查登记表218份,文物消失表24份。甘州区还将文物征集与普查相结合,征集到新石器时期马场类型彩陶罐等可移动文物、采集到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的文物标本六大类1500余件,抢救性保护平山湖蒙古族乡,重要碑刻1块,维修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武凉会馆。
  第六节 文物机构
  文物局 1989年,成立张掖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内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先设在博物馆,后迁至区文化出版局。2007年,成立甘州区文物管理局,文物管理局局长兼任博物馆馆长,区文物管理局与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一套班子、两块牌子,隶属甘州区文化出版局管理,文物局履行行政监管制度。
  文博单位 博物馆。1952年,人民教育馆更名“张掖县文化馆”,下设文物陈列室。1958年,成立张掖市博物馆,选定钟鼓楼作为馆址。1986年,张掖市博物馆正式成立,馆址张掖市民主西街大佛寺巷(大佛寺院内)。2002年,更名“甘州区博物馆”。
  张掖黑水国遗址保护管理所。2001年,经中共张掖市委员会第十五次常委会研究,同意成立张掖市黑水国遗址保护管理所,隶属市文化局领导。2002年1月,张掖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成立“张掖黑水国遗址保护管理所”的通知》。同年6月,张掖黑水国遗址保护管理所更名为“甘州区黑水国遗址保护管理所”。
  张掖大佛寺景区开发建设管理处。2005年,成立“大佛寺景区开发领导小组”,正式启动大佛寺景区开发建设工程。2006年5月,成立“张掖大佛寺禅院恢复建设管理委员会”。2008年,张掖大佛寺禅院恢复建设管理委员会更名“张掖大佛寺景区建设管理委员会”,2010年更名“张掖大佛寺景区开发建设管理处”。
  第五章 广播 电影 电视
  1956年始建张掖县广播站,1985年更名为“张掖县广播电视局”,2002年更名为“甘州区广播电影电视局”,实行“局台站合一”的管理体制。下辖张掖人民广播电台、甘州电视台、甘州区有线广播电视管理站(网络中心)、甘州区电影公司。2012年,全省广播电视网络整合后,不再保留原区文化委员会挂牌的甘州区广播电影电视局,社会管理等行政职能划转甘州区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甘州区广播电影电视局更名为“甘州区广播电视台”。2015年,甘州区广播电视网络整合,甘州区有线电视管理站机构撤销。至2016年,甘州区广播电视台下辖张掖人民广播电台、甘州电视台、甘州区电影公司。
  第一节 广播
  张掖人民广播电台 1985年,张掖县撤县建市,张掖县广播事业管理局更名“张掖市广播电视局”,张掖县广播站更名为“张掖市广播站”。1986年农村广播放大站移交各乡镇管理,受市广播电视局和乡政府双重领导。1989年8月,1千瓦调频广播发射机开始发射传送节目。1990年经省广播电视厅核准,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正式恢复成立张掖人民广播电台,张掖市广播站随之撤销,11月1日正式启用“张掖人民广播电台”呼号播音,全区22个乡设立广播站无线接收电台信号,从此“张掖人民广播电台”广播进入有线向无线的新时代。电台发射频率103.4兆赫兹,发射功率5千瓦。信号覆盖全张掖地区六县区90%的区域。
  栏目设置。1991—2016年,张掖人民广播电台开办的栏目有:《新闻播报》采用男女对播的形式,活泼严肃的播报每天发生的实时报道。《与法同行》传递最新涉法动态,关注热点新闻话题。前沿话题,边缘思考。揭示事实真相,给听众必要和生动的警示与生活提示。《微笑调频》用声音传递表情,用音乐促进交流,是一档推荐、介绍好音乐的节目。《心雨港湾》节目分为《今夜星光》《真情告白》《心灵絮语》3个子栏目。《金色乡村》传递农村新科技,致富金点子,全面展示新农村、新农民的精神风貌和建设成果。《甘州区“政风行风热线”直播节目》由甘州区纪委、监察局、行政效能投诉中心与广播电影电视局联合开办,从2006年6月21日开播。节目宗旨:倾听民声、关注民情、排解民忧、体现民意。
  除以上栏目,还设置《GOODNIGHT晚安》《Radio音乐天籁村》《地方艺苑沙龙》《大苹果》《生活全接触》《搜酷1034》《影视工作站》《曲艺荟萃》等栏目。
  节目创优。1991—2016年,张掖人民广播电台在省台播出节目1600多件,在省市优秀新闻作品评选中,有85件作品获省一、二、三等奖,有150件作品获市一、二、三等奖。2008年,专题稿件《裕固新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广播剧《丰碑》获甘肃省第六届“敦煌文艺奖”影视类三等奖,《金色乡村》栏目入选全省十大广播电视优秀栏目。2009年,张掖人民广播电台被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表彰为“全省广播电视通联工作先进集体”。
  设施设备。1989年建成全省一流的办公楼。2005年,投资2400万元,建成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13层高(地上12层,地下1层)的广电大厦。
  城区有线广播电视网络 1990年启动城区有线电视网络工程。1991—1993年,采用300兆赫兹电缆传输系统,传输节目12套,发展用户2.1万户。1994年5月开始对网络进行升级改造,采用550兆赫兹电缆传输系统,传输有线电视节目23套。从1996年3月开始,对部分区域的网络进行二次升级改造,建设电缆、光缆混合网项目,将网络传输带宽提高到750兆赫兹。1997年3月,投资70万元,建立有线电视可寻址用户管理平台,在全省首先实现有线电视用户管理计算机化。至2006年,城区所有住宅楼宇的用户分配网改造全部完成。至2012年城区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用户达3万余户,占城区用户的90%。
  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网络 农村各乡镇站广播放大站始建于1956年,主要任务是广播线路建设与正常维护,以宣传为主。人员实行双重领导,工作人员编制、工资待遇、管理教育属各乡镇领导,具体业务属广电局直接指导。1996年6月,为解决农村看电视难问题,经充分论证和省、地、市同意立项,管理站采用美国MDS微波传输方式,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有关规定,在18个乡镇建设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工程。在完成自然村“村村通”有线电视信号的基础上,建设光纤线路1392公里,涉及18个乡镇、239个自然村,受益农户24259户。2002年5月,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对22个乡镇广播站实行垂直管理,接收工作人员25名,工作人员的编制工资、教育管理、各乡镇站的房屋资产均属区广电局统一管理。
  城乡数字化转换 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2005年12月,甘州区广播电影电视局按照“试点先行、规模发展”的原则,在沙井、龙渠、乌江、甘浚、明永、安阳、花寨、靖安等乡镇实施数字微波工程测试,当年发展用户274户。2006年,甘州区广播电影电视局启动全区农村无线数字电视工程,共架设接收塔24座,改造转发塔3座,微波数字信号覆盖11个乡镇,传输节目32套,并在原模拟微波网中进行无线数字升级,当年发展用户1600户。2007年,区广播电影电视局实施无线数字微波发射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在张掖市局铁塔140米处安装发射天线1副,150瓦宽带发射机一台,使发射天线增高50米,发射功率增加100瓦,数字微波信号传输距离、信号强度、网络运行质量明显改善。2008年,投资50万元,在龙首山建起数字微波转播塔,塔高20米,海拔2400米,用户达18028户。2009年,甘州区参与张掖市广播电视局数字电视整体建设,全市设数字电视总前端一个,各县区设分前端,全市统一招标泰来斯特数字电视设备。2012年6月,甘州区广播电视网络整体划转甘肃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至2016年12月,全区数字化转换任务圆满完成。
  第二节 电影
  电影放映 1978年,张掖“县办电影队下放各乡,实行县社两级管理的决定”执行后,全县20个乡有了电影队。1980年,城区工矿企事业单位的礼堂为群众放电影,一些经济条件好的乡村筹资修建电影院。1990年,张掖市电影收入7.7万元。2002年,甘州区电影公司管理职能从区文化局整体划转区广播电视局。1994—2006年,引进最新发行的高科技国际大片《亡命天涯》《红番区》《碟中谍》《白金龙》《真实的谎言》《龙卷风》《偷袭珍珠港》《泰坦尼克号》等,票房一度提升。同时,农村电影为减轻农民负担,降低电影收费,导致放映单位锐减。之后,甘州区制定下发《甘州区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将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和个人,并制定《甘州区乡镇电影放映管理办法》,推动农村电影“2131”工程的实施,农村电影工作逐步走上正轨。2007年,甘州区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启动,确定甘肃飞天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负责全省公益性和非公益性农村电影的发行放映经营,代理全省农村电影广告经营服务。2008年,甘肃飞天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在甘州区长安镇南关村、上秦镇下安村、新墩镇北关村和小满镇黎明村数字电影设备测试。同年,全区成立“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工程领导小组”,农村共组建11个农村数字化电影放映队。甘州区每年完成农村数字电影放映任务2952场次。每放映一场,国家补助100元。当年完成放映任务1968场次,占全年任务的80%。农村电影放映队连续每年在244个行政村、3个农场完成放映任务2976场次。
  电影放映场所及电影机器光源 1981年,经改造后“井冈山牌”35毫米光源升级,松花江35毫米电影机为3000瓦氙灯光源,使电影达到彩色、宽银幕、氙灯光源、立体电影。2006年,甘州区广电大厦数字影城项目由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批准立项,2008年元月开工建设,总投资120万元,建筑面积680平方米,分设2个数字放映厅。配置先进的低视点、宽视角银幕和全套高保真音响还原系统,1.4K升级到2K全自动数码放映机。年放映各类影片1600多场次,观影人员近5万人次。2014年,影城全部使用杜比特环绕音响、金属幕4K3D放映设备。2016年,影城全部更新为最新激光放映设备。激光投影机是传统投影的2倍以上。激光光源寿命长,低衰减,可长时间连续工作,寿命大于2万小时,而高功率氙灯寿命只有500小时,是激光的1/40。
  张掖市时代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于2012年批准营业,影院坐落于张掖市新世纪步行街中段2层楼,建筑面积1451平方米,有3个3D影厅,可同时容纳170人观影。影院内采用3D金属弧形幕布,效果逼真。2012—2016年12月,放映17000场次,观影人数27万多人次。
  第三节 电视
  1988年,省上投资32.5万元设备和资金,张掖市委、市政府自筹资金114万元,建成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的4层广播电视大楼,75米高的广播电视天线发射塔,建成6米卫星上行接收站,购买1千瓦微波电视发射机1台。1989年10月,市政府拨专款10万元购置摄像设备,利用20个频道广播中央电视台的第二套节目,有效覆盖半径15公里。同年,市政府成立“张掖市转播台”,主要转播中央电视台两套节目。随后转播台更名“张掖市电视台”“张掖市有线电视台”。1991年,市政府拨专款购置电视摄录编专用设备,有线电视全面建设,随网设台,电视台统称有线电视台。2002年,张掖市有线电视台更名“甘州电视台”。自办节目先后有《金张掖新闻》《新闻视点》《周末传真》《热点专注》《经济生活长廊》《甘州新闻》《甘州风情》《金色甘州》《视野》《今晚有约》《周末十五分》《甘州经济》《美丽甘州》等。
  2012年,甘州电视台每天节目播出时间15小时,自制节目、栏目每天播出时间2小时,占全天播出时间的15%。至2016年,甘州区电视台有DV系列数字摄像机11台,非线性编辑系统6条,数字化硬盘制作系统1套,自动化播控系统1套,建有金张掖广电网站。1991—2016年,甘州电视台播出电视新闻稿件3万多件,向省、地(市)新闻媒体送播稿件3000多件,有100多篇稿件在省、地(市)评奖中获奖。《我省“八五”水稻建设取得可喜成绩》《为了那片共同的绿色》《乌江稻农退稻还湖建生态家园》《黑河三年分水任务圆满完成》等分获省级一、二、三等奖;《老人与树》电视专题、消息《张掖市蔬菜有了“金字招牌”》分别获首届“宣传张掖好新闻奖”节目(2001年)二、三等奖;消息《甘州项目建设投资位列全省县区前茅》《甘州区着力打造数字平台服务三农》分别获第二届“宣传金张掖好新闻奖”节目(2004年)一、三等奖;电视散文《百年梨园》和电视专题《老人与树》,分别获首届“金张掖文艺奖”(2005年)二、三等奖。
  第四节 新媒体建设
  甘州区广播电视台2016年3月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运营微信公众平台“甘州广播电视台”的基础上,陆续接入今日头条客户端“甘州电视台”、电台微信公众平台“1034在张掖”、网络直播平台“视听丝路”,形成全域传播的强大合力。甘州区广播电视主要栏目为《甘州新闻》《今晚有约》《美丽甘州》《今日甘州》《金色乡村》《与法同行》。4档广播直播栏目为《1034快乐驾到》《1034早点到》《1034乐随心动》《陌上夜话》,实现大型活动网上直播,“视听丝路”公众平台访问次数已达358万次,现已发展用户8万多户,微信公众平台“甘州广播电视台”发展用户2万多户。新媒体融合促进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传播形式的多样化。
  第六章 卫生
  1990年成立张掖市卫生局,2002年更名“甘州区卫生局”。2015年,甘州区卫生局与甘州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整合为“甘州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简称“甘州区卫计委”。
  第一节 医政医药管理
  医政管理 1990年,医政管理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制,考核指标包括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率、平均住院日、诊断符合率、陪护率、危重病人抢救率、成功率、医疗设备完好使用率、传染病报告率、处方划价准确率、计划免疫妇幼保健任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1996—1997年,经省卫生厅组织专家评审验收,市医院、中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1997年市医院和妇幼站“爱婴医院”创建达标;沙井等4所卫生院建成一级甲等医院。张掖市制定《张掖市区域卫生规划》,对全市城乡医疗卫生机构重新进行登记注册,审核换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566个。2016年底,甘州区有护理专业技术人员302人(区属卫生计生单位106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6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占1.65%;中级职称88人,占29%;初级职称201人,占66.5%;无职称8人,占2.6%。
  医疗机构管理 1998年,对社会办医重点进行清理整顿,全年换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76个。清理社会游医药贩33起,打击无证非法行医34起。1999年,换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72个。依法取缔城乡一证多点、擅自开展人流、引产、接生、手术等不法行医98家,封存暂控药品价值达23万元,行政处罚36家,罚金达28万元。合并个体、集体诊所219家。制定《关于规范药品购销、保证药品质量管理的规定》,加大检查和处罚力度,全年共查处经营、使用“三无”伪劣药品违法案件34起。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建设工作全面开展,共建成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覆盖人口达到80%,居民家庭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40%。
  药品管理 2012年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两家区属医疗机构开始在网上采购,全区22家乡镇卫生院、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有基本药物于2012年开始全部实行网上采购。全区32家医疗卫生单位全部实行网上集中采购药品,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并执行“零差率”销售政策。至2016年底,全区药品集中网上采购总金额为27605.87万元,配送率达100%。
  第二节 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1990年,乡(镇)卫生院基础建设启动。1991年底,各乡(镇)成立整建领导小组,负责本乡镇的整建领导工作。上秦、沙井、党寨、大满、小满、龙渠、明永、长安8所卫生院签订基建责任书,总建设面积4813平方米,总投资106.66万元。全市450所村卫生所和个体诊所,有367所达到“六有、四落实、两达标”的建设标准,占81.5%;83所达标,占18.5%。1993年,建成安阳、西洞、靖安、梁家墩、花寨等卫生院,总投资44.7万元,总翻建面积1609平方米。1999年,建成火车站、碱滩、安阳3所卫生院,投入资金75万元,完成房屋建设1500平方米,通过工程验收投入使用。和平卫生院搬迁新建于1999年10月,占地4.8亩,建筑面积1820平方米,总投资108万元。市中医院购置了500mA电视屏幕显示X光机、尿十项诊断仪、心电监护仪等设备。2000年,投资480万元,购置CT、B超、X光机等大型医疗设备80余台件,投资165万元建成沙井、大满、三闸3所卫生院。市级医疗卫生单位投资近200万元,建筑总面积11000平方米的市疾病控制中心大楼、市医院急救中心大楼、市中医院门诊大楼正在建设中。2001—2002年,两年城区医疗卫生单位共投资1195万元,完成11954平方米基础建设任务。筹措资金786万元购置救护车、电子胃镜、血液透析仪、腹腔镜等大型设备95台件。乡镇卫生院共投资金304万元,修建总面积4663平方米的门诊大楼和业务辅助用房,使上秦、碱滩、新墩等9所卫生院面貌焕然一新。全区乡镇卫生院共筹资138.4万元,购置设备53台件,更新79台件,有15所卫生院购买了救护车。农村卫生院基本实现“一无三配套”。2004年,总投资349万元,总建筑面积4878平方米的甘浚、明永、梁家墩、靖安卫生院基建工程竣工投入使用;总投资500万元,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的区中医院康复大楼开工建设。2005年,投资500万元,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的区中医院康复大楼主体工程完成;投资290万元,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区疾控中心大楼竣工验收投入使用;投资200万元,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的火车站卫生院专科楼建成即将投入使用;投资89万元,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的龙渠卫生院综合门诊楼主体建设已完工;投入20万元,建筑面积299平方米的安阳卫生院的危房改建已竣工投入使用;投资41万元,建筑面积670平方米的小满卫生院二门诊部主体工程已完成;投资46万元,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的沙井卫生院产科病房、预防保健室建成投入使用。2006年,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总投资250万元的火车站门诊住院综合楼完工交付使用。区人民医院投资100万元对院内草坪进行改造,面积达3100平方米;总投资686.44万元,建筑总面积9408平方米的沙井、长安、上秦、甘浚、碱滩等8所卫生院项目建设全部开工。2007年,乌江、三闸、党寨3个卫生院投资456万元,建筑总面积4767平方米。政府承诺的年拟建30所甲级村卫生所,计划投入150万元,建设面积3000平方米,年底建成完工投入使用。2008—2009年,多渠道筹措资金,完成花寨、小满、梁家墩、明永、新墩卫生院门诊大楼建设及扩改建工程,总建筑面积6598平方米,总投资593.11万元。投资2990万元,建设面积14200平方米的区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主体工程按期完工。完成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253.56万元,建设面积1809.4平方米。
  至2016年底,全区共有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站(健康教育所)各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9家(含2个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厂、站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22所,乡镇计生服务所17个,村级卫生室240个。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有人员2015人,其中在编在岗正式职工1086人,招聘人员596人,乡村医生333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476人(在编在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76人,招聘专业技术人员500人)。共有床位1586张,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676张,平均每千人占有床位3.05张,每千人占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2.8人,各级医疗单位服务能力和医护质量显著提高。
  第三节 卫生防疫
  计划免疫 1991年经卫生部、国际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对全市计划免疫工作检查评审,四苗接种合格率达到98.57%,超标实现以县为单位“第二个85%”的目标。1997—1999年,全市实现儿童计划免疫第三个85%的目标以来,以乡(镇)为单位,四苗全程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逐年提高,城市达90%以上,农村达85%以上,疫苗针对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2000年,坚持“单月冷链、一苗一会一培训”制度。四苗全程接种率为97.6%。2005年,全区实行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为基层配备22台计算机,使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步入正规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轨道。至2009年底,全区基础免疫接种率卡介苗100%。2010年,全年按程序完成乡镇9次、城区11次的冷链运转任务,坚持冷链后48小时抽查制度和冷链温度监测,全区冷链系统运转正常,确保疫苗效价。2016年,严格按“监测方案”每旬对全区6家监测点医院开展重点传染病的主动搜索,搜索范围涉及医院的内科、儿科、传染病科、急诊科以及发热门诊等重点科室,病种主要包括AFP、麻疹、新生儿破伤风、流脑等,共搜索31次,查阅相关门诊、住院部病例274186例,发现并报告AFP病例3例,本地3例,排除1例。
  甲类传染病防治 1975年为防止鼠疫在全市发生流行,在大野口设立1号病检疫站,对来往人员和车辆实行公路交通检疫,5月5日开始工作,10月15日结束,历时160天,当年检疫12392人次,预防接种9765人,检疫畜力车、架子车、汽车10567辆次。1989年以后,每年5至10月派出专业人员坚守大野口鼠疫交通检疫站,对过往车辆、行人进行检疫,每年检疫4000至5000人次,车辆550至600车次。接种鼠疫减毒活疫苗2000至3000人次。
  乙、丙类传染病防治 1990年,全市城乡发现乙类传染病9种、1618例,总发病率391.64/10万,乙肝死亡1例,死亡率0.24/10万。肝炎574例占总发病数的
  35.47%;猩红热1例、小儿麻痹2例、伤寒2例、淋病2例、皮肤炭疽3例。1994年,全市发生乙类传染病6种、2213例,死亡1例,报告总发病率504.84/10万。2001年,元至10月底,全市发生乙类传染病8种、1244例,总发病率259.54/10万。甲型H1N1流感。至2009年11月30日,甘州区累计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104例,累计治愈96例,累计住院治疗38例,治愈出院30例,在市医院住院治疗8例,重症1例,无死亡病例。至2016年底,全区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5种、3434例,死亡3例。报告发病率670.07/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2936例,发病率572.90/10万,丙类498例,发病率97.17/10万。各病种报告发病情况:艾滋病1例,病毒性肝炎1291例,麻疹39例,甲型H1N1流感104例,细菌性痢疾102例,肺结核1304例,梅毒92例,淋病13例,流行性感冒128例,流行性腮腺炎134例,风疹68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例,包虫病2例,感染性腹泻59例,手足口病106例。
  艾滋病防治 2009年,上报监测人数3500人,检测阳性3份,初筛阳性1份,市级、省级复检阳性1份。甘州区发现艾滋病感染者4例,病人1例。本年度新增感染者1例,病人1例,感染率由2008年的0.6/10万发展至1/10万。2010年,为扩大HIV监测人群,对五初筛实验室的各级医疗机构住院病人、人群中开展HIV快速检测,至10月底检测4397人,监测阳性3份,初筛检验排除3人份。2016年,前三季度报告5种性病167例,发病率为32.91/10万。在各种病例中,梅毒96例,HIV感染者或病人49例,尖锐湿疣17例,淋病4例,生殖器疱疹1例。
  结核病防治 1990年,张掖市西洞乡高家庄村被定为全国第三次“流调点”,共调查10个社、349户、1531人,胸透1139人,阳性23人,阳性率6.5%。第四个五分之一人口结核病普查工作,4月开始,对廿里堡、党寨、龙渠、和平、安阳、花寨等6个乡60个村488个社、15444户78856人进行基本线索调查,检出菌阳患者40人,涂阳患病率49/10万,患病率为159/10万。2009年按结核病项目任务目标的要求,年初同22个乡(镇)卫生院及21个社区服务机构签订了“甘州区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把涂阳病人发现任务分解分配到各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年门诊共接诊1355人,发现并登记免费肺结核病人537人,100%纳入系统管理。2016年,与22个乡镇卫生院、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包括结核病控制目标管理联合责任书。至12月底,区医院门诊共接诊1184人次,发现并登记免费肺结核病人394人,全部纳入管理,系统管理率100%。
  地方病防治 碘缺乏病。1995年,全年共检盐样1182份,合格1054份,合格率
  89.17%。期间主要对城区学校的中小学及幼儿园儿童进行了补碘工作,共预防性投服碘油胶丸19223人份,占城区学生、儿童总数的87%。2009年按碘盐监测方案要求,完成9个乡36个村288户居民碘盐监测和网络上报工作。2010年,碘缺乏病防治,按照新的碘盐监测方案要求,全年完成9个乡(镇)36个村社288户居民碘盐监测和网络上报工作,碘盐覆盖率98.96%,碘盐合格率97.89%,合格碘盐使用率96.88%布鲁氏菌病。1990年,对饲养、放牧、屠宰、畜产品收购及加工等重点人群进行预防接种,至1994年底共有病人6例。1996年发放疫苗23580人份,实种20403人份,接种率86.53%。1995年,张掖市被选定为卫生部、农业部全国布病15个固定监测点市之一,每年监测5至6个乡。2009年,按照年初下发的《监测方案》,选定长安乡、沙井镇、明永乡、大满镇、碱滩镇、上秦镇、三闸镇、小满镇等乡镇开展人间布鲁氏病监测,共流调517人,采血103份,经检验未查出阳性病例。2010年,布病监测工作,选定沙井、乌江、大满等乡(镇)开展人间布病监测,共流调520人,采血107份,检出可疑血样1份。
  地方性氟中毒。1990年,对改水5年以上的氟病区靖安、新沟、上堡、野水地、平山湖5个乡、村,7148人进行改水防病效果考核,在920名7—14岁儿童中,查出氟斑牙337人,患病率36.6%;成年人中查出氟骨症399例,占调查人数的7.7%。1995年10月,地、市防疫站地病科对张掖市氟病区进行详细的调查,共调查1226人,占病区人口的14.23%,氟骨症病人163人,患病率12.88%,氟斑牙患者916人,患病率72.35%。1998年调查红沙窝村小学7—14岁儿童140名,查出氟斑牙64例,可疑45例,患病率为45.71%。2008年氟病监测采集病改工程水样41份,经检验合格38份,合格率92.68%;不合格3份,占7.32%。2009年氟病监测采集病该工程水样30份,经检验合格30份,合格率100%。2016年氟病监测采集病改工程水样41份,经检验合格38份,合格率92.68%,不合格3份。
  非典型肺炎 2003年5月6日,张掖市人民医院报告1例非典型肺炎病例,疫情发生后,迅速启动《甘州区非典型肺炎应急疫情处理预案》。省卫生厅派出由4名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调查组于当日22时抵达张掖,对病例进行临床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依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结果,诊断为“输入性临床非典型肺炎”。
  第四节 中西医服务
  中医 1981年,张掖县中医医院成立。2013年底,建成省级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245个村卫生室和1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服务全覆盖。所有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诊疗设备配备率均达到100%,全部配备250种以上中药饮片,并能开展中医针灸、推拿、火罐、理疗等15项以上的中医适宜技术服务。2013—2015年,火车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后创建为甘肃省中医药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乌江、大满、安阳等21个乡镇卫生院达到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标准。至2016年底,全区有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1449人,中医药类别医务人员329名,占全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21.3%,中医医师占医师总数的25.2%,中药技术人员占药剂人员的18.3%。
  中医药产业主要以石岗墩为重点,建设甘草、板蓝根种植基地,以大满、润星公司为重点建设沙棘种植基地,以安阳、花寨、沙井、碱滩和部分农林场为重点建设枸杞、山楂、金银花、黄芪、防风、肉蓉等25个品种的地方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至2016年,全区建成5千亩沙棘种植基地,1.1万亩板蓝根、黄芪种植基地,3千亩甘草、防风、党参等地方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9万亩,年产量已达到工厂化加工生产的标准。根据全区农业资源特点和比较优势,结合全区疾病谱排序,合理的组织引导农民种植药用价值蔬菜。
  西医 西医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感染科、五官科、口腔科、放射科、检验科、麻醉科(手术室)、急诊科、功能科、体检中心、血液透析室、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简称ICU)等。主治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血液病、各类四肢关节骨折、骨盆髋臼骨折、脊柱骨折及脊髓损伤的救治、神经血管肌腱损伤、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结核、骨肿瘤、关节疾患、腰腿痛、颈肩痛、骨质疏松、骨关节的韧带肌腱长期慢性劳损及小儿骨科、外眼部分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鼻窦内窥镜手术、咽喉部显微手术等疾病的治疗。配备心脏电除颤仪、心电图机、多参数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前列腺气化电切镜、膀胱镜、重症监护仪、婴儿辐射抢救台、小儿除颤仪、婴儿培养箱、蓝光治疗箱、经皮胆红素测量仪、微量注射泵、多参数心电监护仪、雾化吸入机、低负压吸痰器、血糖检测仪、电子秤及身长测量器、复苏气囊、有心电监护仪、吸痰器、雾化器、脑降温仪(冰帽、冰毯)、中频治疗仪、足底治疗仪、偏瘫肢体训练仪等治疗设备。
  第五节 卫生监督管理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 1993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测,抽查城乡公共场所及理发店94户次。审核办理理发店及娱乐公共卫生场所卫生许可证222个。1995年,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123人,实体检822人,发放健康证807个。审核发放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346个,建档346个,建档率100%。2001年,有公共场所经营单位332户,其中消毒业户2户,文化商业候车场所19户,宾馆、招待所20户,个体理发店279户,公共浴室12户。有公共场所从业人员481人,体检合格率96%,检出“五病”患者21例,全部调离岗位,调离率100%。换发卫生许可证332个,换发证率100%。2004年,公共卫生监督执法事权职能整体上划市卫生局。
  传染病防治监督 1995年6月,和平乡小堡村发生4例皮肤炭疽,采取多种有效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未造成较大的流行。1999年3月,张掖市农二中发生一起凝似冻疮性皮肤暴发流行,发病90人。2000年3月,花寨乡西阳村发生一起麻疹局部暴发流行,疫情波及14个乡镇40个行政村,报告发病265例。同年7月,上秦镇徐赵寨村2社发生一起畜间炭疽疫情。2002年6月,上秦镇金家湾村4社发生一起由聚餐引起的霍乱暴发疫情,发病36人,无死亡病例。同年9月,上秦镇李家湾村三社发生一起霍乱暴发疫情,发病4人,无死亡病例。2003年5月,全区第一例输入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确诊。2007年,乌江镇天乐小学发生水痘暴发疫情,新墩镇发生络酸酐泄漏事件。2008年,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和水痘疫情,涉及4个乡镇22个村3个社区4540人,累计发病腮腺炎62例,水痘85例。
  学校卫生监督 1993年,市防疫站对南关小学、回民小学、师范附小、西街小学进行健康检查,体检256人。同年6月,对新墩乡中学和2所小学进行蛔虫病感染调查,调查学生360人,查出蛔虫感染者54人,占15%并在城乡中学投服驱蛔虫药,投药人数达7万余人。1995年,对青西小学、劳动街小学2所学校部分学生进行因病缺课调查,调查学生889人,患病人数237人,学生出勤126368天,因病缺课495天,因病缺课率0.39%。同年10月,对北街小学、张掖市一中、张掖三中、大满城西闸小学、和平兰家寨小学学生进行常见病监督监测,监测4752人,其中视力低下1349人;沙眼679人;贫血监测853人,患病人数331人;蛔虫感染监测787人,感染人数88人;营养不良监测2720人,患病624人。建议学校开展眼保健操和用眼卫生习惯的卫生健康教育,逐步改善采光照明条件,宣传普及营养知识,培养良好饮食行为,改善饮食结构,合理平衡膳食,督促患病学生积极配合治疗。2001年10—11月,组织人力对青西中学、张掖市一中、张掖市二中、马神庙小学、劳动街小学、东泉小学、下安小学等7所中小学学生进行健康监测。监测6486人,其中查出视力不良2229人,沙眼679人,龋齿629人,其他疾病130人。2007—2008年,对张掖二中、张掖四中、青西中学、西街小学22所中小学32914名学生进行健康检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张掖二中、民族小学、碱滩中学、乌江中学小学等6所小学,进行学习生活环境状况监测,统计分析监测结果,提出建议、提出措施反馈学校,上报教育部门。2010年,对青东小学、西关小学、张掖五中进行环境卫生监测,3所学校的采光、照明、室内温度、噪声等均符合国家标准。对新乐、西街等小学中的17974名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校方。
  环境与饮用水监督 1997年,对市自来水公司生活饮用水采样20份,进行感观、理化、细菌指标监测,合格率为100%;对农村自备集中式供水点69个,地面水5个,地下水6个,进行采样监测,全部合格。2008年,深入18个乡(镇)进行农村生活饮用水基本情况调查,全区农村共有深水井320个,受益人口340645人,浅水井167个,受益人口1657人。对沙井、安阳等9个乡镇采水样26份,经检测全部合格。
  劳动与职业放射卫生监督 1992年,对重点工业建档34户,测尘16个厂矿29个监测点,合格率为76%,粉尘最高值为84毫克/立方米。1993年,会同劳动等有关部门对张掖市水泥厂、市针织厂、市第二印刷厂的工人劳动保护及防范措施进行监督检查,调查企业职工1055人,其中对接触粉尘的320人进行逐个登记,建立工业监督档案。1995年,对张掖市面粉厂、市水泥厂、三闸水泥厂、花寨水泥厂等40家工矿企业和乡(镇)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对接触有毒有害及粉尘的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登记造册,整建档案。1998年,对各级医疗单位从事放射工作人员进行登记建档。2006年,调查全区职业卫生危害的水泥、面粉、建材、造纸、印刷、化工包装等行业,厂矿企业10家,职工836人,主要有害因素有汞、苯胺、硫酸、粉尘等10种。督促建档9家。2008年,对14家存在劳动职业卫生危害的厂矿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建立档案13家。对全区26家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卫生进行调查,26家医疗机构有X光机40余台件,从事放射工作人员50余人,建立档案。2010年以后,每年对区属25个医疗机构的放射设备及防护进行调查,25家医疗机构有CT一台,200mA以上X线光机30余台。区级医疗机构X线防护设施健全完善,乡级医疗机构X线防护只有铅椅、铅围裙、铅手套等设施,从事放射工作人员39人。
  第六节 重点医疗机构
  张掖市医院 始建于1956年,是全市唯一一所综合性国家级三级甲等医院,2014年整体并入河西学院,更名为“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医院占地11万多平方米,开放床位650张,年门诊、急诊病人58.4万人次,住院病人3.1万人次,手术1.06万例。医院设有临床科室22个,医技科室9个,行政职能管理科室10个,后勤保障科室6个,现有职工138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4人,市级管理拔尖人才10人,市级学科技术带头人43人。高级职称188人,中级职称288人,初级职称728人。2012年3月开工建设医疗综合大楼,建筑面积7.84万平方米。2017年1月门诊楼正式搬迁使用,7月底外科大楼投入使用,全院业务用房面积达12万平方米,床位达到1350张,年门诊人次达60万—80万,住院病人达3.5万。
  张掖市中医院 1981年成立,1987年医院住院楼竣工并投入使用,设置病床50张。1990年,张掖市中医院有职工90人,其中中级职称7人,初级67人。至2009年12月,医院有职工130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11人,其中中医专业高级职称11人(正高1人、副高10),中级职称50人。2003年,更名为“甘州区中医医院”。2007年5月医院整体上划市级管理,更名为“张掖市中医医院”。
  甘州区人民医院 创建于1950年,医院占地1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1.8万平方米。有职工264人,离退休人员105人。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99人,初级职称110人。市管拔尖人才2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区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2人。医院设门诊部2处,有行政职能科室8个,CT、放射、检验、超声、胃镜等医技科室16个,内、外、妇、儿、中医、传染、眼、耳鼻喉等临床科室15个,住院部有4个重点专科和20多个专科组,设有CU、ICU病房,增设家化病室、高危儿监护室、母婴同室病房。医院开放床位260张,年住院病人5600余人次,年门诊接诊病人10万余人次。
  甘州区妇幼保健院 始建于1956年。1990年,更名“张掖市妇幼保健站”。2003年,更名“甘州区妇幼保健站”。2005年更名“甘州区妇幼保健院”。医院占地34.5亩,建筑面积13592平方米,其中业务综合楼占地2494平方米,建筑面积10217平方米,编制床位210张,实际开放床位150张。医院有正式职工111人,其中本科学历49人,大专学历44人,中专及以下18人;卫生专业人员97人,占全院职工87.4%,其中副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41人,初级职称52人,招聘人员100余人。
  社区乡镇卫生院(所) 至2016年底,全区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9家(含2个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及分院22所,村级卫生室245个。2010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改扩建乡镇卫生院8所,村级卫生室67个,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站19家,全区22所乡镇卫生院、216个村卫生室达到了标准化建设要求。
  第七节 公共爱国卫生
  1989年起,确定每年4月为爱国卫生月,集中治理脏乱差。1991年,实行卫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定期检查、考核、奖惩。2003年,甘州区开展农村改厕工作。2008年,甘州区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2009—2011年,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碱滩镇、甘浚镇、沙井镇、乌江镇、花寨乡、长安乡等16个乡镇、64个行政村共建成卫生厕所7500座。至2016年,共创建卫生乡镇16个、卫生村87个、卫生社区15个、卫生模范单位46个,其中创建省级卫生乡镇2个、卫生村2个、卫生社区2个;市、区级卫生乡镇14个、卫生村85个、卫生社区13个。
  第八节 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 实施“奖扶、成才、致富、保障、健康”五大工程,出台32项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优惠政策。2011年以后,奖励扶助标准从960元基础上增加到1080元,高于国家标准120元;二女结扎户各项奖励从3000元增加到6000元;对考入大专以上的农村“两户”贫困户家庭一次性资助2000元,帮助其完成学业;对农村“两户”子女在普通高考和中考中,成绩名列全区前5名的,分别给予3000元、5000元的奖励。至2016年底,全区有计划生育“两户”家庭42665户,其中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9381户、农村二女结扎户6158户。累计1054户农村“两户”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75.88万元,64户农村“两户”享受了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7.03万元。
  为14444户农村“两户”统一办理养老储蓄132.67万元;对480户农村当年落实结扎措施的二女户落实一次性3000元奖励金共计138万元。全面落实农村“两户”子女升学加分制度和成才计划,自2005年实行升学加分政策后,全区有5000名农村“两户”子女享受初中升高中加20分政策照顾,有12496名农村“两户”子女享受高中升大学加10分政策照顾。全面落实独生子女1000元奖励金政策。
  节育技术服务 20世纪90年代,成立乡镇计生服务所,主要施行以计划生育手术、生殖保健、人员培训、避孕药具发放、宣传教育。2010年,甘州区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优生促进工程试点项目区,区计生服务站抢抓机遇,成立以区计生服务站为主体的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专家指导组。
  流动人口管理 1999年,流动人口实行合同管理制度和办证制度。2001年,张掖市城市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办公室成立。2002年更名“甘州区城市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办公室”,负责全区流动人口暨城市一孩生育证的办理。2011年,甘州区城市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办公室更名“甘州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公室”。同年,对流出育龄妇女实行“四个一”管理制度(即签订一份计划生育管理合同,落实一项有效的节育措施,办理一个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交一份去向告知书),对流入人口实行查验“三证”(身份证、结婚证、婚育证),严把“三关”(登记关、持证关、验证关)和“一证管多证”的办法进行管理。至2016年底,建立流动人口健康档案4743份,建档率96%。
  第九节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2015年,贯彻落实《甘肃省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和《甘州区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医院管委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位一体”的法人治理机制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积极推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人事和分配制度等方面的综合改革。继续推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降低药品、医用耗材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等价格,重点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制定《甘州区区级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采取积极有效的医药费用控制措施,狠抓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工作。分批组织实施5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和护士人事代理工作,深化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双向转诊工作,落实22项医院管理制度,医务人员用药量、抗生素使用量等指标明显下降,患者次院费用、单病种费用》住院自费比例有所降低。至2016年底,上调项目4233项,下调项目363项,调整后总增幅约11.89%,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补偿达到取消药品加成核定减少收入的55.6%。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建立以质量为核心、公益性为导向的医院考评机制,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大力推行预约诊疗、“无假日医院”、住院医药费用“一日清单制”、医疗服务行为公示制和急危重症患者“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模式;加快区域急救体系建设,完善远程医疗会诊制度,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价廉”医疗保健服务。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1997年10月,制定出台《张掖市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下发《张掖市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实施细则》等5个配套文件。至此,全市全面实现由公费医疗到医疗保险的平稳衔接。2006年11月,《甘州区城市低保人员医疗保险实施方案》下发实施,全区8424户、19202人纳入城市低保人员医疗保险。2007年6月,《关于印发甘州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施方案(试行)》出台,7月1日,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至此,甘州区实现全民医疗保险。2016年,甘州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启动实施。新农合人均筹资540元,全区有345717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9.96%。至11月,全区为参合农民补偿基金13457.74万元,基金使用率达到71.44%,受益农民达到893911人次,全区参合农民政策范围内报销比达到78.97%,实际补偿比为66.80%。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2010年12月成立甘州区药品集中采购配送管理办公室,隶属卫生局管理,负责全区医疗机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政策指导,对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工作进行全程监督。2011年1月,确定24家遴选企业在全区执行集中采购配送。2012年1月起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执行网上集中采购。3月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行网上集中采购,确定配送企业47家。2013年1月开始实行药品款集中支付,配送率提高到95%。2015年对药品配送企业进行第三次遴选,确定23家。是年开始推进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两票制”和高值医用耗材网上阳光采购,全面规范开展国家基本药物网上药品采购制度,严格实行药品集中配送诚信管理办法和企业违规配送药品“黑名单”制度。至2016年12月底,全区32家医疗卫生机构网上采购基本药物总金额为5241.01万元,配送总金额为5241.01万元,网上采购率及配送率均为100%,让利患者786.15万元。
  分级诊疗和医师多点执业 2015年2月,甘州区分级诊疗和医师多点执业启动,实行“患者、资金、医生”三下沉。2016年,乡级分级诊疗病种由50种增加到80种,区级分级诊疗病种由100种增加到250种。全区有102名医师到各乡镇卫生院开展多点执业,各级定点医疗机构收治分级诊疗患者16932人次,占全区住院病人总数的47.21%,实际补偿比达82.74%,县域外转出率控制在17.60%,同比下降2.79个百分点。
  基层医疗体制改革 全面落实村医养老保障制度,制定下发《关于解决乡村医生养老问题的实施方案》,为328名在岗乡村医生购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拨付资金290.8万元;为836名离岗乡村医生中年龄达到60周岁的472人发放养老补助,拨付资金112万元。2016年开展村级卫生室“五项制度”专项督查工作,实行有奖举报、就诊患者回访、违规企业退出、网采药品排名通报及惩戒制度。2016年共计发放村医公共卫生补助资金447万元,药品零差率补助53.09万元。
  第七章 体育
  1972年,成立张掖县体育运动委员会。1987年,成立张掖市体育运动委员会。2002年,更名为“甘州区体育运动委员会”。2003年,更名为“甘州区体育局”。2010年,归口区文化委员会管理。2012年,撤销区文化委,调整为区政府管理的事业单位。1992年,成立甘州区业余体校,隶属甘州区体育局。
  第一节 场馆建设
  1991年,投资580万元,在中心广场建成张掖市体育馆,建筑面积3772平方米。1992年,建成张掖二中体育场,面积8500平方米。1993—2001年,乡镇、街道共建有篮球场23个;村级、社区建有篮球场124个,乒乓球台168个。2007年,实施甘肃省千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全区18个乡镇争取配套体育器材及配套资金,每个乡镇配备价值15000元的体育器材(健身路径一套6件,篮球架1副,乒乓球台2副)和5000元的建设经费。2011年,在平山湖乡投资700多万元修建长28公里的平山湖赛道和22公里丹霞汽车拉力赛道。润泉湖体育公园建成国家级户外健身活动基地。2012年,投资2009万元在神沙窝建成张掖国家沙漠体育公园国际赛车城,建设赛车场看台、2.2公里短道、漂移台及21.63公里环沙漠赛道。投资175万元在城郊北三环建成甘州区马可波罗汽车自驾营地。投资950万元在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建成苇塘垂钓园。2013年,投资704万元在平山湖乡修建长36.64公里银河赛道和34.47公里红湾汽车拉力赛道。投资1200多万元在张掖滨河新区建成甘州区全民健身体育场(大成学校西侧体育场)。2014年,完成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全区有体育运动场、体育馆、乒乓球房、健身房、棋牌房、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等体育场地1080个,其中74个室内体育设施场地,1006个室外体育设施场地。体育场地面积113.21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18平方米。2014—2016年,对甘州区体育馆供暖设施、地板、看台座椅和门窗进行改造和更换。
  第二节 主要赛事
  1991年,在张掖市体育馆举办全国男子篮球甲级联赛;张掖市组团参加在天水市举办的甘肃省第八届运动会。1993年,在张掖市体育馆举办甘肃省第二届“企业杯”篮球比赛;张掖市组队参加在临泽县举办的甘肃省少年国际式摔跤比赛;参加在金昌市举办的甘肃省少年柔道锦标赛;在张掖市体育馆举办“有色”杯全国甲级篮球联赛;张掖市组队参加在山西举行的全国农民象棋比赛。1994年,参加在天水市举办的全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初中生田径比赛;在张掖市体育馆举办甘肃省河西五地、市职工篮球邀请赛。1995年,举办“国际奥委会主席”杯全国百城市自行车赛(甘肃张掖赛区);张掖市组队参加在通渭举行的甘肃省第二届农民运动会;在张掖市体育馆举办甘肃省第四届企业杯暨万通杯篮球比赛;组队参加甘肃省第二届农民运动会“丝路春”杯乡镇企业篮球比赛。1999年,在张掖市体育馆举办“昭武”杯国际女篮对抗赛(张掖站);举办河西五地市武术散打邀请赛。2001年,组团参加在兰州市七里河体育场举行的全省青少年田径比赛。2003年,承办全国青年篮球锦标赛(甘州赛区)。2004年,承办第五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北方赛区乒乓球预赛(张掖赛区)比赛;举行2004“动感地带”杯中国甲A男篮西部行(张掖赛区);承办甘肃省第四届体育运动校暨传统校摔跤比赛。2005年,在甘州区体育馆举行国际男子篮球对抗赛(哈萨克斯坦国家队对河南仁和队)和全国男子篮球青年联赛(甘州赛区)。2007年,甘州区组队参加在敦煌举办的全省体育先进乡镇农民篮球比赛,获得第二名;在甘州区体育馆举行全国男子篮球甲B四强对抗赛(张掖赛区)。2008年,承办甘肃省第五届体育运动校重点业余体校运动会柔道比赛。2009年8月,举行2009年张掖市首届“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暨全民健身节活动;在甘州区体育馆举行全国男子篮球甲A四强对抗赛(甘州赛区);在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举办首届中国·张掖相约湿地、激情穿越“黑河水电”杯万人全民健身活动;组队代表张掖市参加兰州大学体育馆举行的甘肃省首届锅庄舞比赛,获得二等奖。
  2011—2016年,连续6年举办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2012年,举办中国张掖·2012全国露营大会;在甘州区体育馆举行2012年“新乐房地产”杯全国甲级女篮四强对抗赛(甘州赛区)。2013年,承办第十一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张掖赛段);在甘州区举行2013年“丝路春”杯中国张掖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备选站)暨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2014年,举行2014年度甘肃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联赛;举行2014年中国越野拉力赛超级短道赛。2015年,举办2015甘肃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暨“我爱足球”中国足球民间争霸赛(甘肃赛区);举行2015丝绸之路中国越野汽车拉力赛超级赛段比赛;甘州区组队代表张掖市参加在陇西县体育馆举行的甘肃省第六届健身气功交流展示赛,获得团体第五名、个人第四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2016年,举行“张掖农商银行”杯国际汽联亚太汽车拉力锦标赛暨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张掖站);在甘州区体育馆举行2016年“嘉信”杯中国CBA四强对抗赛;举办2016“我爱足球”甘肃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举行2016梦幻西游·首届中华民族篮球公开赛张掖赛区(甘州站)比赛。
  第三节 竞技体育
  甘州区竞技体育工作稳步发展,在国际、国内赛场取得优异成绩。其中,国际赛事奖牌7枚(世界锦标赛金牌1枚、银牌1枚;世界杯铜牌1枚;世界公开赛金牌1枚;世界青年锦标赛金牌2枚;亚洲锦标赛金牌1枚);国内赛事奖牌8枚(全国运动会取得金牌2枚、铜牌1枚;全国锦标赛金牌1枚、银牌1枚;全国城市运动会取得银牌1枚;全国青年锦标赛金牌1枚、铜牌1枚)。在2001年、2005年、2009年第九届、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由甘州区向兰州市体工大队输送的甘州籍运动员贾雪英,获得柔道项目2枚金牌和1枚铜牌,为甘肃省代表队争得荣誉。
  田径 1991年8月,天水举行甘肃省第八届运动会,许吉新、赵海斌在男子甲组4×100米接力中获得团体赛金牌;许吉新获得田径男子甲组200米银牌、100米铜牌;储小勇获得田径男子甲组200米跨栏银牌,并打破省级记录;崔强年在男子甲组10000米竞走比赛中获得银牌;常玉福、高正在男子甲组4×400米接力中获得铜牌;贾爱萍、管凤芝在女子甲组4×400米接力中获得金牌;贾爱萍在女子甲组400米比赛中获得银牌、200米比赛中获得铜牌;管凤芝在女子甲组3000米比赛中获得铜牌;孔杰在男子乙组100米比赛中获得金牌、200米比赛中获得银牌;赵华在女子乙组跳高比赛中获得金牌;刘爱华在女子乙组4×400米接力获得团体赛金牌;赵小琴获得女子乙组100米银牌;赵英获得女子乙组400米银牌;王丽梅获得女子乙组3000米竞走和5000米竞走银牌。2000年6月,兰州举办甘肃省第十届省运会,周慧获得田径女子组800米银牌。2006年8月,嘉峪关举行第十一届甘肃省运动会,刘玉玺获得田径男子200米金牌;贾伟获得田径男子2万米竞走银牌;朱建林、刘玉玺获得田径男子4×100米接力银牌。2008年7月,定西举办甘肃省第五届体育运动学校重点业余体校运动会,高金获得田径男子110米栏银牌。2012年8月,在甘肃省第六届体育运动学校重点业余体校运动会上,薛晓莉获得田径400米金牌、800米银牌各1枚;马雷、柴旭获得田径4×100米比赛银牌1枚。2014年,兰州与白银举办第十三届甘肃省运动会,黄海军获得田径男子400米金牌(破省纪录)、400米栏银牌;高秀婷获得田径女子组4×400接力银牌;吴明旭、万海海获得田径男子4×400米接力铜牌。2016年6月,金昌市举办甘肃省第七届体育运动学校重点业余体校运动会,马小杰获得铁饼男子乙组银牌;郭多鑫、柳哲、王岩在4×100米男子乙组比赛中获得银牌;刘文波、张嘉瑞、张亚强在4×400米接力男子甲组中获得铜牌。
  球类 2012年8月,在甘肃省第六届体育运动学校重点业余体校运动会上,男篮获得团体赛铜牌。2016年6月,金昌市举办甘肃省第七届体育运动学校重点业余体校运动会,郭震、吕晓炯、吴昊晨、杨强、马笠文、胡继波、马新在男篮团体赛中获得金牌。
  无线电测向 1991年8月,长春举办全国无线电测向锦标赛,甘州籍运动员王俏获得成年男子80米波段金牌、全能第一名、2米波段第二名。1993年5月,南宁举办全国无线电测向锦标赛,王俏获得成年男子团体第二名、全能第二名;10月,天水举办全国无线电测向锦标赛,王俏获得成年男子80米波段第一名。1994年9月,瑞典举办第七届世界无线电测向锦标赛,王俏获得80米波段团体第六名。1996年7月,澳大利亚汤斯维尔市举办第二届亚太地区无线电测向锦标赛,王俏获得2米和80米波段个人两项第三名。
  射击 1991年8月,天水举办甘肃省第八届运动会,连红获得射击男子甲组(速射60发)铜牌;盛惜明获得射击女子乙组(气步枪40发)铜牌;王文娜获得射击乙组(60发卧射)铜牌。2008年7月,定西举办甘肃省第五届体育运动学校重点业余体校运动会,丁芙蓉获得射击女子组(40米气步枪)银牌;牛飞获得射击男子气步枪铜牌。2012年8月,兰州举办甘肃省第六届体育运动学校重点业余体校运动会,丁芙蓉获得射击女子组(60发卧射)金牌、射击女子组(三姿动作)金牌、射击女子组(40气步枪)银牌。2014年,兰州与白银举办第十三届甘肃省运动会,丁芙蓉获得射击女子组(气步枪)金牌、射击女子组(卧射)金牌、射击女子组(3×20)金牌(破省决赛记录);张彬彬、丁芙蓉在射击女子组团体赛中获得两枚金牌(破省纪录)。2016年6月,金昌市举办甘肃省第七届体育运动学校重点业余体校运动会,高芙蓉在射击(10米气步枪)女子乙组中获得金牌;高宁在射击项目中获得铜牌;雷阳阳在射击(10米气步枪团体)中获得铜牌。
  摔跤 1991年8月,天水举办甘肃省第八届运动会,张果获摔跤(古典)乙组74千克金牌;王增军获男子古典摔跤62千克铜牌;任德华获自由摔跤甲组62千克级银牌。1996年4月,在甘肃省第九届运动会上,高志军获得古典摔跤男子82千克比赛银牌。2000年6月,兰州举办甘肃省第十届省运会,徐福明获得古典摔跤男子组70千克级银牌;于泽林获得男子52千克级银牌。2006年8月,嘉峪关举办第十一届甘肃省运动会,马超获得古典摔跤男子58千克级银牌;张涛获得古典摔跤男子50千克级铜牌。2008年7月,定西举办甘肃省第五届体育运动学校重点业余体校运动会,汪兴海获得摔跤男子46千克银牌;范秋菊获得摔跤女子68千克级以上铜牌。2012年8月,在甘肃省第六届体育运动学校重点业余体校运动会上,范秋菊获得摔跤女子68千克级以上金牌;李阳获得摔跤男子58千克级金牌;龙丹丹获得摔跤女子63千克级银牌。2014年,兰州与白银举办第十三届甘肃省运动会,武玉清获得摔跤男子50千克级金牌;张世超获得摔跤男子46千克级银牌;姜彤彤获得摔跤女子59千克级铜牌。
  柔道 1991年8月,天水举办甘肃省第八届运动会,赵峰获柔道男子乙组+78千克级银牌。1996年4月,在甘肃省第九届运动会上,马红军获得少年组男子柔道86千克比赛银牌;贾雪英获得柔道少年女子组+72千克比赛铜牌。1998年,贾雪英在全国青年柔道锦标赛中夺得女子+78千克级金牌。1999年,在全国第四届城市运动会柔道比赛中贾雪英夺得+78千克级银牌。2000年6月,兰州举办甘肃省第十届省运会,禅雪玲分别获得柔道女子组63千克级金牌和女子无差别级铜牌;李玉梅获得柔道女子组70千克级银牌。2001年11月,广东举办全国第九届运动会柔道比赛,贾雪英夺得+78千克级铜牌。2002年8月,瑞士举办柔道世界杯团体赛,贾雪英代表中国柔道队夺得铜牌;11月,青岛举办国际柔道公开赛,贾雪英获得无差别级亚军;12月,日本福冈举办世界A级柔道锦标赛,贾雪英夺得无差别级冠军和+78千克级亚军。2003年2月,贾雪英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际级运动健将;11月,韩国举办亚洲锦标赛,贾雪英夺得无差级别冠军。2005年10月,江苏南京举办全国第十届运动会,贾雪英代表甘肃省夺得女子柔道无差别级冠军,被甘肃省人民政府记一等功。2006年8月,嘉峪关举办第十一届甘肃省运动会,马金花获得柔道女子44千克级银牌。2008年7月,定西举办甘肃省第五届体育运动学校重点业余体校运动会,管苗苗获得柔道女子﹣48千克级银牌;张悦获得柔道女子52千克级银牌;张文洁获得柔道女子57千克级银牌。2009年10月,山东举办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贾雪英代表甘肃省夺得女子柔道+78千克级的冠军,被甘肃省人民政府记一等功。2012年8月,在甘肃省第六届体育运动学校重点业余体校运动会上,柴国庆获得柔道男子55千克级金牌。2014年,兰州与白银举办第十三届甘肃省运动会,禅露露获得柔道女子57千克级金牌;吴文静获得柔道女子44千克级银牌;冯振祥获得柔道男子60千克级银牌;谈琴获得柔道女子48千克级铜牌。2016年6月,金昌市举办甘肃省第七届体育运动学校重点业余体校运动会,辛悦在柔道女子甲组+63千克级中获得银牌;高飘飘在柔道女子乙组﹣44千克级中获得银牌;王陈陈在柔道男子甲组﹣66千克级中获得银牌;禅露露在柔道女子甲组﹣57千克级中获得铜牌。
  跆拳道 2000年6月,兰州举办甘肃省第十届省运会,张鑫鑫获得跆拳道男子组83千克级铜牌。
  武术 2014年,兰州与白银举办第十三届甘肃省运动会,王亚楠获得武术套路(南拳)金牌;陈子怡获得武术套路(太极拳)金牌;赵冬梅、陈子怡获得武术套路(对练)银牌;王心怡获得武术套路(棍术)银牌;陈晓齐获得武术套路(棍术)铜牌。2016年6月,金昌市举办甘肃省第七届体育运动学校重点业余体校运动会,张书铭获得武术套路(南拳、南棍、对练)三枚银牌;陈瑞乾获得武术套路(长拳)银牌;张蕊获得武术套路(枪术)银牌;杨育蓉获得武术套路项目(对练)银牌。
  皮划艇 2016年6月,金昌市举办甘肃省第七届体育运动学校重点业余体校运动会,贴永杰在皮划艇(双人双桨)2000米赛中获银牌;王双迎、张鹍在皮划艇(双人双桨)2000米赛中获得铜牌。
  第四节 学校体育
  严格实行“三课”(每周三节体育课)、“三操”(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三活动”(每周三次课外活动)。各级各类学校施标率达100%,达标率平均89.5%,其中高等学校施标率100%,达标率80.2%;中专(技)学校施标率100%,达标率96%;职业中学施标率100%,达标率86.7%;普通中学施标率100%,达标率91.5%;城镇完小施标率100%,达标率92%;乡中心校施标率100%,达标率90.2%;三年级以上村小施标率100%,达标率89.7%。各级各类学校推广第七套广播体操。2010年,张掖市被甘肃省校足办批准为首批省级校园足球布点城市,建成18所校园足球试点学校,有22支校园足球队。2015年,甘州区西街小学、张掖四中、甘州区金安苑学校等被教育部遴选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16年,甘州区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县(区)。是年,张掖一中、甘州区南关学校、甘州区北街小学、甘州区马神庙小学被教育部遴选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第五节 群众体育
  农村体育 大力实施“体育三下乡”活动(体育场地设施下乡、体育健身指导下乡、体育科普知识下乡),各乡镇结合实际,在农闲和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开展农民健身活动及农民运动会,开展球类、棋类、田径、拔河、秧歌、武术、广播体操和广场健身舞以及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项目与健身展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职工体育 利用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开展职工运动会,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系统每年举办本系统、本单位的职工运动会。区总工会、区教育系统工会、区财政局等单位先后被评为全省全民健身宣传月活动先进单位。
  社区体育 新乐、金安苑、安民等城市住宅小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促进单一的、行政的、大型的体育活动逐渐向社会化、大众化、阵地化、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发展。全区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覆盖率达40%。全区组建163个健身站点,覆盖18个乡镇和5个街道社区。城区长期在晨晚练点参加锻炼的人数达3万多人,开展的健身项目有自行车、健步走、健身操(舞)、秧歌、太极拳(剑)、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放风筝等。
  第八章 旅游
  1991年,张掖市旅游局成立。2002年,张掖市旅游局更名为“甘州区旅游局”。2010年,甘州区旅游局行政管理职能整体划入甘州区文化委员会。至2016年,全区培育发展A级景区5家,星级宾馆15家,配套建设各类宾馆300多家,旅行社57家,旅游从业人数达2万多人。“十二五”期间,接待国内外游客1094.6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53.23亿元,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平均增速保持在30%以上,旅游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第一节 旅游开发
  20世纪90年代,甘州区旅游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起步发展阶段(1991—2000年) 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后,张掖地区开始把旅游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同年,地委、行署明确提出了旅游业“一年起步,二年上路,三年求发展,五年初步形成规模”的发展思路,对全区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最先对大佛寺、木塔进行了维修保护和建设。张掖市除了对市区内的名胜古迹进行维修保护外,还结合古城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特点,突出“塞上江南”风貌,加强了城市绿化,并有意保护和开拓城郊湿地景观,于1995年和1996年,相继建成甘泉公园童心园、明清一条街、黑河山庄和森林公园等景点。到1996年张掖市有各类景点11处。举办“金张掖马蹄寺旅游观光节”,吸引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张掖市旅游基础市场长足发展。
  全面发展阶段(2001—2010年) 进入21世纪,甘州区旅游业步入全面快速发展时期。“十五”以来,提出“工业强势,产业富民、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将旅游业作为四大产业之一,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的良好发展局面,使旅游产业在全区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旅游发展环境不断改善。2005年,张掖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06年以来,贯彻执行市政府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张掖市旅游业管理暂行办法》和《张掖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全区旅游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态势,高金城烈士纪念馆的成立兴起成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新亮点。2006年,全国第十届丹霞地貌学术讨论会暨张掖旅游开发研讨会在甘州区召开。到2011年,全区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5处,其中4A级景区2处,3A级景区2处,2A级景区1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家。
  快速发展阶段 2012年3月,甘州区旅游产业开发领导小组成立,区上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切实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全区上下联动,部门齐抓共管,区域协调推动,基本建成以大佛寺、山西会馆、明粮仓等文化遗产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综合体;以滨河新区为代表的滨水旅游综合体;以国家湿地公园为代表的生态湿地旅游综合体;以平山湖大峡谷为代表的西部民族风情旅游综合体;以国家沙漠体育公园为代表的沙漠体验旅游综合体的“五大”旅游综合体。
  第二节 景点景区
  钟鼓楼 又称镇远楼,俗名鼓楼,又名靖远楼,位于张掖城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会于此。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砖砌的坛上,面阔3间,进深3间,底宽16米。台平面呈方形,台底宽32米,高9米,基座至楼顶30多米,楼为三层木构塔形,重檐四面坡,攒尖顶。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是中国民族形式的传统建筑。楼下有十字洞,通向东西南北,可以通过行人和小型车辆。洞门上方嵌刻匾额,东“旭升”,西“宾城”,南“迎熏”,北“镇远”。楼上四面悬有匾额:东“金城春雨”,西“玉关晓月”南“祁连晴雪”,北“居延古牧”。清顺治四年(1647年),因战火烧毁此楼。顺治七,年(1650年)重修。竣工后,亦悬额四面:“九重在望”“万国咸宾”“声教四达”“湖山一览”。
  张掖大佛寺景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保存有全国最大的西夏佛教殿堂——卧佛殿、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像和最完整的初刻初印本《永乐北藏》,是集建筑、雕塑、壁画、雕刻、经籍和文物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掖大佛寺现有卧佛殿、佛教艺术陈列厅、佛教经籍陈列厅、曼荼罗艺术壁画厅、金塔殿等6个展厅对外开放。每年“四月初八”佛诞法会、正月十五庙会及其他一些佛事活动,都会吸引大量的海内外游客参观游览,旅游纪念品主要以曼荼罗金箔画、《永乐佛曲》《大唐西域记》仿本、仿佛经扉画为特色。景区已形成大佛寺风景名胜区、佛教文化活动区及历史文化游览区。
  木塔寺 又名万寿寺,位于张掖城中心广场西侧。由现存木塔和藏经楼(俗名黑楼)组成。木塔初建于北周,隋开皇二年(582年)重建,共15级。后因兵燹损坏,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驻甘州甘肃提督孙思克同高孟筹资对木塔进行重修。1926年,现存木塔重建,是张掖市五行塔之一。塔高32.8米,八面九级,每级八角上有木刻龙头,口含宝珠,下挂风铃。塔主体为木质结构,外檐系楼阁式建造,塔身内壁为空心砖砌,每层都有门窗、回廊和塔心。窗上雕有花饰,门楣嵌砖雕横额。全塔没有一钉一铆,全靠木斗拱、大梁立柱联结,纵横交错,相互拉结,浑然一体。藏经楼楼阁五间,上下两层,重檐歇山顶,四周木构栏,与木塔相衬。木塔寺内现为张掖市民俗博物馆。
  明粮仓 地处张掖城东北隅,旧名甘州仓,俗名大仓,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由甘肃都督宋晟始建。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都御使刘璋建预备仓于内。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二十八年(1763年)、四十一年(1776年),前张掖知县杜萌、王延赞、陶士麟详修增建。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知县陈澍又在其内添建旧察院。明粮仓总名曰“广储粮”,实为“天下粮仓”。内有廒(拼音:á。)房十二座,清乾隆年间系行都司衙署改建。清光绪年间,由知县喻炎炳重建廒房二十二座,分别命名为:广被、广恒、广泰、广积、广福、广禄、广寿、广丰、广成、广胜、广庆、广增、广多、广兴、广隆、广盈、广益、广满、广德、广顺、广华、广荣等。占地20883.3平方米,可储存粮食776万千克。西面和南面廒房历经沧桑,已被拆除。现存廒房由九座五十四间构成,廒房长161.2米,宽12.3米,建筑面积1982.8平方米。
  山西会馆 位于土塔北侧,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占地近2000平方米,是集山门、戏楼、观戏楼、钟鼓楼、牌坊、厢房、殿堂等为一体的祠堂型会馆建筑群。会馆分前后院落,前院5间山门,宽12米,进深4.2米,屋顶为中间歇山与前后卷棚相结合的勾连搭,青瓦覆顶,雕脊作饰。山门正面为门楼,背面兼做戏台。两侧有砖砌八字墙,顶部为仿木叠涩结构,墙上分别镌刻“忠”“义”二字。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勤会馆 位于张掖二中院内,是一座古典寺院建筑。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由民勤县商人建造,1949年前在前院设私立民勤小学。馆舍至今保存完好。会馆正门是有一巨型木牌坊,总面宽11.2米,歇山式顶,两侧为钟鼓楼。木牌坊四柱三门,四柱券口均有石条,雕刻飞龙、仙鹤、麋鹿、海马、麒麟及花卉八幅。
  总兵府 俗称高总兵府,为清代张掖人高孟府第。位于张掖城民主西街,现存两座殿堂及后楼。前堂面宽5间、进深3问,单檐硬山顶;面积稍小于前堂,顶部结构与前堂相同;后楼为四合院式,有主楼、东西配楼组成,上下两层,顶为硬山式,主楼面宽5间、进深3间,东、西配楼宽、深各3间,主楼与配楼之间有天桥相通,四周绕有木构栏。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家大院 位于张掖二中东侧文庙巷32号,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后于民国时期重建,原为民国时期张掖爱国商人刘芳宅邸,1986年进行翻修,是张掖典型的旧民居四合院,保存较完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刘家大院墙体内有细圆木作壁齿,内与随梁、檩和地脚枋相连,间以土坯砌筑,屋顶以草泥覆盖,门窗墙体原由槛墙、壁板、窗棂、隔扇构成,在屋顶四角、倒座与厢房、堂屋与厢房连接处,各建有三檩双坡天棚,在倒座北梢间屋顶通柱4根构建木角楼一座,高约3米,南北向双面坡,楼顶起脊挂瓦,东西带月窗,南面开双扇隔扇门,工艺精湛。
  张掖旧民居 张掖城区现存旧民居30多处,主要分布在西大街原甘州区法院办公楼以南居民区、青年东街文庙巷等处,劳动南街、西来寺巷、东街和税亭街也有零散分布,这些民居在2010年11月被甘州区政府公布为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存张掖旧民居中,建设年代最早的可追溯到明清时期,建筑遗存则以民国时期为主。张掖旧民居布局为北方“四合院”式,内院较狭小,正屋则相对宽敞、高大,用以供奉先祖牌位并依时献祭,谨遵“慎终追远”古训,故有“民德归厚”遗风。普通民居房屋多为一层平房,通常有二进院,中有腰门分隔。张掖旧民居的街门均建有外向“檐廊”目的是为行人或无家可归者提供暂避雨雪或过夜场所,体现了深切的人本情怀。张掖旧民居的建筑形式一般为木梁架结构。墙体为泥坯砖填充,白灰饰面,属于就地取材,造价低廉,且防火、保温、隔音效果良好。个别民居也有采用青砖墙体的。民居的柱、梁、屋架和楼梯等全部为木结构,并多采用熏烤方式形成炭保护层,可以历经百余年不腐。街门、腰门、屋顶多做卷棚或硬山两坡顶,有檐柱、金柱,也有做金柱加倒挂金钩的,檐椽、飞椽用斗拱或彩枋撑起,屋顶为木椽铺芦苇秆加草泥抹面。
  张掖平山湖大峡谷景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距离张掖市区约56公里,是迄今为止中国离城市最近的集自然奇观、峡谷探险、地质科考、民族风情、自驾越野等于一体的复合性旅游景区,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及中外知名地质专家和游客誉为“比肩张家界”“媲美科罗拉多大峡谷”、丝绸之路新发现。景区南北宽约7公里,东西长约9公里,总面积7.8万亩。森林面积3.2万亩,分布有26科98种植物,主要树种为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山杨等,在不同的自然植被条件下生活着不同的野生动物,鸟类80余种,珍贵动物有甘肃马鹿、岩羊、暗腹雪鸡、鹅喉羚、盘羊等。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公园规划占地61622亩,其中有湿地25995亩,地处张掖城区北郊是一片天然生态园区,集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于一体,分布植物有45科124属195种,有常见动物116种。2009年12月,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景区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是集观光、生态、娱乐、旅游于一体的休闲避暑胜地。
  张掖国家沙漠体育公园 位于张掖城区南15公里处,与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毗邻。规划区东西最宽处约4800米,南北长约11400米,规划总面积30平方公里。是集游览观光,科考科教、娱乐休闲、民俗文化、户外运动健身为一体的沙漠生态旅游景区。公园逐步建设CS实战基地、沙漠越野车探险、驼队探险、牛车体验、滑沙、沙浴、沙地赛车、沙漠滑翔、热气球观光等一系列项目。景区内建设有张掖国际赛车场,赛车场占地5.75万平方米,场内设计建设4公里的双向超级短道赛道,观看台设有3000个座位,赛车场承担每年“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短道赛事。
  二坝湖水库水利风景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碱滩镇二坝村境内,山丹河中游,1958年在二坝水库的基础上建设而成,是距张掖市城区最近、最大的水域。水库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0.3—0.6公里,水深0.5—6米,总面积2700亩(包括水库、鱼塘、芦苇湿地),其中水域控制面积1400亩,设计库容400万立方米,正常蓄水296万立方米,是融防洪、水产养殖、补充地下水为一体的综合型水库,2006年8月被国家水利部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西路军烈士纪念馆 位于甘州区大衙门街解放巷14号,始建于1998年,1999年完成布展,2000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该馆占地8532平方米,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2013年,投资1100余万元对文物本体进行全面的修缮。纪念馆经过多次修缮和改扩建,内设西路军征战河西甘州史展、高金城烈士生平事迹展、党风廉政教育展、国防教育展、中华英模事迹展等7个主题展厅;院内有高金城烈士纪念碑(亭)2座、高金城烈士生平事迹浮雕墙1座、高金城烈士铜像1个、西路军浴血河西群雕和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其将帅为西路军题词的碑廊一处,从长沙门因市政建设挖掘迁移过来的西路军无名烈士公墓1座。现已初步形成集陈列展出、培训、收藏、研究、宣传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基地。
  福音堂医院 位于甘州区北水桥街,始建于1921年,由爱国民主人士高金城创办,医院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二层小楼,建筑面积为3800平方米。199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在文物部门支持下,多渠道筹资1000余万元,本着“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进行科学修缮,于2014年由西路军纪念馆负责重新布展。现已成为人们凭吊英灵,缅怀烈士,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中共甘州中心县委纪念园 是中共甘州中心县委诞生地,旧址位于大满集镇,毗邻镇综合文化广场,占地23345平方米。大门向南正对镇文化广场,旧址分为两部分:中共甘州中心县委纪念园和中国共产党甘州历史展览馆。纪念园内正对大门是纪念碑广场,矗立着一座大理石纪念碑,纪念碑底座四周打造了一处浮雕墙,雕刻甘州中心县委领导人塑像。西侧是中共甘州县委陈展室和宣传长廊,主要宣传中共甘州中心县委开展革命活动的珍贵历史和特殊意义,纪念园北侧是两座红西路军革命烈士墓碑,对其进行了还原雕刻并明确了烈士身份,是红西路军和甘州中心县委在大满镇革命战斗和开展工作的重要遗址和历史见证。中国共产党甘州历史展览馆位于纪念园大门右侧,总共两层,一层是党史展厅,将收集到的历史资料、文字图片通过墙面宣传展板、3D幻影成像等形式,生动再现了1930至今甘州历史的发展过程。二层为多功能展厅。
  西洞堡大捷遗址 位于甘州区西洞堡滩。2006年10月,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红西路军西征70周年,张掖市委宣传部、张掖市委党史研究室倡议、张掖日报社捐资在西洞堡大捷遗址敬立“西洞堡大捷纪念碑”。2014年,在各级民政部门的支持下,甘浚镇人民政府重建此碑,以此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龙渠会议遗址 位于甘州区龙渠乡墩源村三社。2006年10月,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西路军西征70周年,张掖市委宣传部、张掖市委党史研究室倡议、张掖日报社捐资在龙渠会议遗址敬立“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龙渠会议纪念碑”。
  龙渠烈士陵园 位于甘州区龙渠乡新胜村,原为龙渠乡白城子红西路军烈士墓。2012年6月在国家、省、市、区民政部门的支持下,龙渠乡党委、政府多渠道筹资80多万元对烈士墓进行修缮,重修烈士纪念碑、公墓和附属设施,原红西路军九军战士、现年95岁高龄的王定烈将军为该烈士陵园题名。
  西城驿烈士陵园 位于甘州区312国道西城驿林场向南300米处,建于2013年10月。陵园工程项目占地5000平方米,主要设施包括143座单体烈士墓(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二兵团第三军烈士89位、西藏阿里分区等地归葬张掖原籍或在张掖牺牲的革命烈士37位、迁葬新墩镇花儿村的革命志士墓17座),陵园内有纪念碑、浮雕墙各1座。该陵园是拥军优抚、拥政爱民的典型范例。
  第三节 旅游服务
  旅游纪念品 主要有大佛寺开发的曼陀罗画复制品、龟鹤烟瓶、大佛复制品、大佛寺金经扉画集、《诸佛如来菩萨名称歌曲》、清·熙麟金粉手抄佛经、寿星图、雕刻画板;马可波罗笔记本、丹霞陶系列、西夏国寺福禄寿喜通知书、镀金小卧佛、祁连墨玉、甘州木塔等。
  手工艺品 主要有《甘州八景》剪纸、石头画、银雕、菊花石雕、蛋雕、玉雕、串珠包、编织品、布艺包、化妆镜、刺绣、珠绣、鞋帽等民间手工艺品。
  名优土特产品 主要有张掖乌江贡米、金花寨小米、富硒黑小米、无核红枣、红枣枸杞汁、菊粉、凯源螺旋藻、葡萄籽油精华、明阳酒、南酒、双歧因子、南瓜粉系列产品、泽园农业系列产品。
  旅游服务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发展旅行社57家,星级宾馆15家,配套建设各类宾馆300多家,旅游从业人数达到2万多人。
  星级饭店 甘州区现有星级宾馆15家(其中四星级宾馆5家,三星级宾馆9家,二星级宾馆1家),配套建设各类宾馆300多家,客房总数达1357间,床位数2171张。
  星级农家乐 全区有农家乐70余家,主要分布在新墩、甘浚、明永、党寨、平山湖等乡镇。2012—2016年评定星级农家乐31家,其中四星级农家乐10家,三星级农家乐21家。授予张掖市管家大院餐饮有限公司、张掖市甘州区冀乡村渔夫山寨餐饮园、张掖市符家大院餐饮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张掖市甘州区白家大院农家餐饮院、张掖市甘州区鱼鳌餐饮店“金牌农家乐”。
  旅游网上营销 2009年,甘州区建立第一个政府形式的旅游网站(w.gzqlyj.com),同年开通“畅游甘州”新浪官方微博。旅游网最初为张掖大佛寺创建,2011年,甘州区旅游局将网站管理权收回并进行全区统一管理,最初网站栏目主要为旅游工作动态、景区介绍、地方美食。2012年,甘州区旅游局加大全区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网上宣传,将原有陈旧的宣传内容更新替换,网站首页进行大幅度调整,凸显甘州区旅游城市特色,旅游特色品牌。2014年,甘州区各A级景区、星级饭店和旅行社建立自己的网站,并通过微信、微博、独立公众号等方式进行全面、多维度宣传张掖及自身旅游项目特色。同年,甘州旅游网将原有的建站模式和版式进行淘汰,新的甘州旅游网(w.ganzhouly.com)顺势推出。同时,甘州区旅游局微信公众平台通过认证并正式对外推送全区旅游类讯息。2016年,甘州旅游网站实现手机网、微信平台互通,微信公众平台关注用户突破1万,成功举办“爱拍甘州”线上线下宣传推广。同年,甘州区旅游类网上订单突破5万笔,旅游景区、星级宾馆、旅行社全部实现无线覆盖,形成以甘州旅游网和各旅游企业网站为集群的网络平台和旅游电子商务网络。
  第九章 档案 史志
  第一节 档案
  1991年,张掖市档案学会成立。2002年,更名为“甘州区档案局(馆)”。至2016年底,区档案馆馆藏档案全宗89个,155个单位的文书档案52223卷、77212件,科技档案249盒、会计档案829(卷)册、实物档案172块、人事档案5820袋(盒)、照片档案787张、底图63张,资料13000余册,共计8.1万卷。案卷排列总长度达到794米。
  机关档案管理 1991年开始,全区开展机关档案管理上等升级活动,先后对人事局、教育局、环保局、城建局、区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国税局、水务局、农行、工行、合作银行、派出所、上秦镇、南街街道等单位档案室开展创建升级规范化管理工作,至2016年全区创建省特级档案室2个,全省机关档案工作示范单位2个,省一级档案室68个,省二级档案室71个,省三级档案室20个。
  农村档案管理 1997年,在新墩乡白塔村试点,开展新一轮村级建档工作。1999年张掖市档案局每年派出业务人员深入到各个乡镇及所属的村(居委会)开展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业务指导工作。2002年,全区22个乡镇均建立乡镇机关档案室,244个行政村建立档案专柜,档案达到规范管理,部分乡镇机关档案室达到省一级标准。系统整理全区退耕还林文件资料,立卷1084卷。同年对撤销的廿里堡乡、和平乡、小河乡、西洞乡1994年前的档案进行整理、接收进馆。2009年以来,积极开展“千村百乡”档案工作示范工程。至2016年全区创建上秦镇、长安镇等3个乡镇示范室,上秦镇高升庵村等30个村级示范室。配合全区集体林改工作、土地确权等重点工作,派专人积极收集相关资料,其中整理涉及林改档案的15个乡77个村的林改档案6大类、1870盒、3738卷,接收进馆973卷,整理接收双联档案630卷,完成227个村二轮土地承包原始资料的收集、发包方、承包方信息调查、地块指认、实测和公示确认等工作,清理收集土地确权资料8789卷。
  企业档案工作 1992年以来支持市农业银行、市信用社关于在基层营业单位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的倡议,制定农村基层营业所、信用社档案建制与综合管理实施方案,并在上秦、党寨、沙并3个乡营业所、信用社开展档案建制与规范管理的先行试点工作,至1995年完成全市农行、信用联社所属的52个基层所机关档案管理省二级达标升级,至2009完成全部基层所、社机关档案管理省一级达标升级。1995年,张掖市档案局在市属工业企业和部分乡镇企业开展以档案优质管理、优质设施、优质服务为内容的“创三优”活动。至2016年帮助三强化工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明阳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张掖市西龙热电公司、普来德公司、西兴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双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张掖市昌运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张掖市城投集团、甘州区烟草专卖局、张掖市崇盛物业有限责任公司、张掖市瑞居源房屋中介公司等56家企业建立标准化档案室,企业建档逐年规范。
  社区档案工作 2005年开始,张掖市档案局有计划地对社区档案工作进行指导规范,建成佛城社区第一个社区样板档案室,并将社区档案工作的做法在全区社区推广。至2016年指导全区西街街道、南街街道、北街街道等5个街道,泰安社区、佛城社区、西站社区等18个社区建立标准化档案室,立卷4611卷。
  重点工程及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 1993年以来,与建委档案人员配合,补充、完善建设系统档案。1994年,城建委机关档案室被省档案局授予甘肃省机关档案管理省一级称号。2000年开始,与发改委和工程主管部门联系,提前介入,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监督和指导,至2016年,对区水务局建设项目、黑河流域节水工程、大野口水库、二坝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张平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张莺公路改建工程项目、东北郊馨园小区招商引资项目、甘州区垃圾处理厂项目、甘三路公路改建项目、甘州区酥油口水电站建设项目、张掖大佛寺风景名胜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务局水利普查项目、甘州区2012年度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工程、张掖城投集团建设项目、张莺公路项目档案、张掖滨河供水工程建设项目等项目档案进行指导整理验收。
  民生档案工作 2007年把涉民部门作为档案业务指导的重点,与行业主管部门齐抓共管,积极推进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至2016年已建立标准化社保、医保、民政局档案室,整理社保档案7008卷,医保档案1490卷,民政档案1986盒、10960件。2011年甘州区社会劳动保险局获得甘肃省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达标验收优秀单位,甘州区医保局获得甘肃省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达标验收合格单位。
  家庭建档工作 2009年开始,开展档案进家庭活动,本着广泛宣传、层层发动、专题调研、注重特色的工作思路,指导家庭建档,至2016年100多户家庭建立家庭档案。
  网络建设 2004年,甘州区档案局使用单机版科怡档案软件系统,初步开始利用计算机对馆藏档案重新进行著录。2015年升级为网络版的档案软件系统,至2016年,档案软件系统中共录入案卷档案目录20065条,文件级目录29万条,完成馆藏档案总量的70%;数字化扫描档案30万幅,完成馆藏档案总量的10%,部分档案实现了电脑检索打印。2011年甘州区档案局建立甘州档案信息网,至2016年,在网站上公布现行文件目录300条,公布开放档案目录1.9万条,档案信息化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馆藏利用 始终贯彻“以利用为目的”的工作方针,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汇编档案史料,积极开展档案的利用工作。2004年12月,成立“甘州区现行文件利用中心”。为群众个人利用提供方便,并为编修地方志提供有力保证,1991年以来,接待社会各界档案利用人员2万余人,利用档案资料超过2万多卷(册)。
  编研工作 至2016年,甘州区档案局先后编撰《红西路军史料编研》《区委、区政府政务公报汇编》《甘州区第十六届五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政协甘州区九届五次会议材料汇编》《1949—2012年元旦社论》《中共张掖市(县)历届代表大会简介》《张掖市(县)人民代表大会简介》《组织机构沿革》《统计数字汇编》《张掖县1949—1983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机构沿革》《2014年甘州区职务任免及退休文件汇编》《2014年区政府各种决定汇编》等编研资料。
  第二节 史志
  1984年,成立“张掖县县志编修办公室”。1985年更名“张掖市市志编修办公室”。1996年更名“张掖市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2003年更名“甘州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2006年与区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合并,成立甘州区史志办公室。2009年区史志办公室分设为甘州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和甘州区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甘州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隶属于区政府办公室管理,主要完成地方志编纂、研究,地情资料挖掘、整理,指导完成部门志、行业志、乡镇志的编纂、撰写。
  编纂出版新志 《张掖市志》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序言、凡例、地图、照片、概述、大事记。第二部分是31个专业卷(志)。第三部分是附录。全志述、记、志、传、图、照片、表、录齐全。上溯事物之发端,下限1990年,共163章、536节,共计157万字,设彩图、彩照、历史黑白照等100余幅,激光照排,胶版印刷,为16开全一册精装本,漆布烫金封面,彩色护封。《张掖市志》于1995年6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张掖地区河西印刷厂承印。
  专业志编修 2000年以前,甘州区共编纂出专业志39部。其中,国家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有3部:《金融志》《交通志》《工业志》。内部正式出版的2部:《人民代表大会志》《宣传志》,内部铅印的有6部。39部专业志总字数686.4万字,编写中共收集资料2060万字。2000年以后,编纂出版发行的部门行业志有《甘州区人民代表大会志》《中国共产党甘州历史》《甘州区政协志》《中共甘州区委党校志》《甘州区军事志》《甘州区农村信合志》《张掖市第二中学志》《张掖新华书店志》《甘州区文化志》《甘州区卫生》《张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志》《张掖市教育志》。乡镇志有《平山湖蒙古族乡志》《乌江镇志》《沙井镇志》。村志有《兴隆村志》《寺儿沟村志》《南湾村志》《古城村志》《五个墩村志》《水磨湾村志》《坝庙村志》《沙井村志》。
  整理、校点旧县志 《新修张掖县志》。成书于1949年,由地方士绅白册侯原纂,余炳元续纂,此志完成后未能刻板,只存抄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余炳元将书刻印若干部,流散于国内。20世纪70年代,张掖县档案馆派专人从河南郑州师范学院找到余炳元的刻印本,原文打印,一套8本。1996年,《张掖市志》出版发行以后,市志办公室组织人员校点整理《新修张掖县志》。在保持原著基本内容不变的前提下,适当调整篇目,变直排本为横排本,加标点符号,错误之处慎重纠正。新增内容,加按语或说明,以示区别;对于放置混乱的文章、归属不当的内容,都重新按门类归属,将原13卷调整为17卷。新增序言、地图、后记等内容。经过校点整理,由原17万字增至25万字,定名为校点《新修张掖县志》,于1998年内部出版发行。
  《重刊甘镇志》。是由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分巡西宁道按察司副使杨春茂主持编纂。全文设地理、建置、官师、兵防、岁计、人物六卷,记载了陕西行都司一镇四道十五卫(所)从西周到明万历二十六年两千多年的自然、社会与历史。1965年社教运动中,时任民乐县档案馆馆长张志纯听说南古公社某生产队一人家有套《重刊甘镇志》,立即前往联系,将其藏于馆内。《重刊甘镇志》历经三百五十六年的自然侵蚀与人为磨损,本来就很薄脆的纸张,一触就碎;原先淡墨印刷的字迹,更趋模糊;原始线装的版本,不便翻阅查用。1996年2月,张志纯主持对《重刊甘镇志》进行校点整理,独自募集资金,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甘州府志》。甘州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甘州府志》是张掖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传世之宝。从公元前111年张掖建郡到公元2016年,除了清顺治《重刊甘镇志》外,唯一能够全面、系统记述和反映清·乾隆中期以前甘州情况的历史典籍,只有一部《甘州府志》!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四月,浙江长兴县人钟赓起(字迈亭,乾隆六年举人)升任甘州知府。当时正值“盛世修志”,朝廷倡导各地编修地方史志,钟知府莅任后即组织州辖抚彝厅通判,张掖、山丹知县,东乐分县县丞和府学教授、训导,张掖县县学教谕等十余人纂修《甘州府志》,钟为总纂。历时七年,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纂辑编竣,四十五年(1780年)雕版(今珍藏于甘州区博物馆)刊印。因赓起亲笔纂辑,质量上乘,被誉为“计典卓异”,且“领咨入觐”,受到乾隆皇帝召见,给予“准加一级”殊荣。《甘州府志》收录了大量珍贵文献资料,为我们研究甘州历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凡例”说:“旧有志而增补之则宜略;旧无志,而创修之则宜详。”“世纪”上、下卷从二十四史等典籍采撷远古至明代甘州大事370多条。“国朝辑略”以《重刊甘镇志》为母本,以档案史料为依据,辑录清顺治二年(1645年)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甘州要事200余条。“地理”详载府、县(厅)四至形胜、历史沿革、山谷河流、泉池湖海、古迹名胜和社会风俗。“营建”细录城郭街衢、公署坛庙、关梁村堡、驿塘夫马。“食货”彰明赋役额征、户口变迁、经费开支、水利兴修、贸易集市、物产种类。“学校”陈述祭祀礼仪、学校源流、三学藏书、书院兴建。“戎兵”专辑军门兵额、协镇营戎、古今兵制、口隘要塞、墩铺警备、番族分布、贡马数量。“官师”收录两汉至清各级各类显宦吏官、政仕武将1360余人。“人物”选记乡杰贤达、忠烈节义、孝子义士、文豪学者、勇材雄武、超众艺人、烈夫节女、流寓仙释330余人。“选举”著录历代进士举人、文武宦臣近千人。“艺文”以两卷鸿篇荟萃了从皇帝到学士有关国家兴邦、民族宗教、屯田安边、官署建制、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书、诏、令、表、序、疏、记、赋、传、辨、说、碑文等史料120多篇,专卷精选了从唐代诗豪到清代生员歌颂人物、山河、风物、名胜等的诗、词、曲280余首。“杂纂”辑录了反映甘州历史、物产、人文、官制、典故和民族关系、社会变革等方面的特事要事110多则,尤其自汉至清甘州兄弟民族的渊源演变、冲突争战、交流融合诸事记述周到。各种资料不仅大大丰富《府志》内容,而且为后世保存各朝代的真实记录。为了使《甘州府志》不断地流传下去,又经十年断断续续的工作,由张志纯牵头,对《甘州府志》重新进行整理、校点,并作注释。校注本以清代原著为底本,以1995年校点本为参考,对照二十四史,逐字推敲,逐句斟酌,逐段分析,逐篇校勘,在纠正原著和校点本之错的基础上,重新给予断句、标点及注释,2008年由张志纯、郭兴圣、何成才主校的《甘州府志校注》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使《府志》的内容更趋完善,阅读更为方便,受到社会广泛欢迎。
  年鉴编纂工作 从1998年开始,甘州区逐年编纂出版年鉴。先后出版发行《甘州区纪检监察年鉴》《张掖年鉴·1998》《张掖年鉴·1999》《张掖年鉴·2000》《甘州区年鉴·2001—2002》《甘州区年鉴·2003》《甘州区年鉴·2004—2005》《甘州区年鉴·2006—2007》《甘州区年鉴·2008—2009》《甘州区年鉴·2010—2011》《甘州区年鉴·2012—2013》《甘州区年鉴·2014—2015》《甘州区年鉴·2016》共13部年鉴。根据《甘肃省地方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要求,从2016年起,年鉴全面实行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发行。
  地情资料编纂 甘州区地方志办公室指导、协助甘州区各行业积极研究、挖掘、整理地方文献、地情资料,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广泛参与,出版发行了50多部地情资料,主要有《张掖春秋》《古诗话甘州》《诗咏金张掖》《张掖文物古迹荟萃》《张掖民间传说故事》《金张掖史话》《张掖概览》《档案学文存》《史志学文存》《编志手册》《实用编写手册》《悦读甘州》《甘州区文史资料》《甘州史话》《图说张掖未解之谜》《甘州放歌》《甘州概览》《张掖民间传说故事》《弱水书话》《水西流集》《弱水读书记》《书林疏叶》《图说西夏国寺未解之谜》《图说西游记与张掖》《图说张掖丹霞地貌》《图说甘州古韵》《图说张掖大佛寺壁画》《翰苑茗香》《甘州宝卷》《甘州风情》《凤雅旧曾谙》《大佛寺探秘》《湿地风光画册》《汽车拉力赛画册》《祁连壮歌》《西路红军史料专辑》《悲壮的征程》《甘州声屏文萃》《书蠹生活》《喜欢阅读》《书道乐处》《走进河西》《新“甘州八景”》《张掖小曲子》《甘州小调》《注目黑河》《王登瑞诗存》《南山吟稿》《喜欢阅读》《芳草园》《行游张掖》等地情类图书,为研究甘州本土文化奠定了基础。

知识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甘州区志(1991-2016)》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91-2016年甘州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变化状况。全书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地理·自然、建置·区划、政党·社会团体、政权·政协、军事·政法、农业农村工作、工业经济、商贸流通、财税·金融、综合经济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科教·文化·旅游、艺文、社会生活、人物·荣誉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