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城乡规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107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城乡规划
分类号: F299.21
页数: 4
页码: 481-484
摘要: 本节记述张掖市甘州区城乡规划的编制、测会测设、城乡建设总体规划。
关键词: 甘州区 城乡规划 城乡建设

内容

规划编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掖县人民政府对城区部分道路、街巷、建筑进行改造,制定各项建设管理办法。1976年,张掖县成立城区总体规划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开始资料搜集整理工作。1981年,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院和张掖城区总体规划办公室共同编制出张掖城区首个总体规划,绘制1∶10000的张掖城区现状图、用地评价图、总体规划图、给水排水规划图、电力电信规划图、道路规划图,1983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执行。1985年,张掖市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归口张掖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对口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为张掖地区行署建设处。之后张掖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分设为“张掖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张掖市环境保护局”,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由张掖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2003年,张掖市规划管理局成立,负责张掖市城市规划区内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经开区“一区四园”的规划编制与管理;甘州区建设局负责甘州区辖区城市规划区和经开区以外区域的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
  城市规划编制。张掖市城市总体规划有1981年版、1991年修编版、2000年修编版、2004年修编版和2012年修编版。
  1981年版城市规划。1978年以前,张掖市城市建设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1978年全国城市规划工作恢复,1980年委托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兰州市政工程设计院编制首轮张掖县城总体规划,1983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规划城市性质确定为:“张掖是张掖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以农、牧、副产品加工业和为农业服务的机械工业为主体的小城镇;张掖历史上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古城,目前仍是河西走廊东西联系的要道,兰新铁路、甘新公路通过全境。”城市规模为:到1990年按6.5万人考虑,远期人口未明确确定。城市发展方向为城东、城北。
  1991年版城市规划。1990年,张掖市委托兰州有色冶金设计院对张掖县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规划城市性质确定为:“张掖是张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古今通往西域的交通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是商品粮、蔬菜、瓜果基地;张掖市应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具有地方景观特色的外向型城市。”人口规模为:近期2000年12.1万人,远期2010年19万人。城市发展方向为城区东端和张火公路两侧。
  2000年版城市规划。1995年,张掖市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研究所对城市总体规划再次进行修编。1996年上报甘肃省政府审批,1999年甘肃省建委组织专家评审并原则通过规划方案,要求进行部分修改完善。规划编制单位根据评审意见进行补充完善。修编后的城市性质确定为:“张掖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河西地区重要的商贸旅游城市,张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规模为:近期2000年16万人,用地18.3平方千米,远期2010年30万人,用地34.5平方千米。城市发展主导方向是东北方向,远期发展方向为老城区东部及北部。
  2004年版城市规划。2003年,张掖市政府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2005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规划的城市性质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张掖市的政治、经济、文教中心,河西地区重要的商贸流通枢纽,甘肃省农副产品加工、能源基地之一。”
  2012年版城市规划。2012年,按照甘肃省建设厅《关于同意张掖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批复》,张掖市规划局委托咸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张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进行修编,编制完成《张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2014年通过省人民政府的批准。规划的城市性质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戈壁湿地生态之城,河西地区旅游中心城市及重要的商贸流通枢纽,甘肃省农副产品加工和能源基地之一。”
  乡镇、村庄规划编制。1986年以前,规划主要以政府指令下达任务,由张掖县村镇规划办公室编制,主要任务是对村庄建设规划进行有序布设,改变以往无序建设状况。1990—2007年期间,村庄规划主要是以生产合作社为单元编制的小康住宅建设规划,大多以改造20世纪七八十年代前建造的住房为重点内容,以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为主。2008年以来,甘州区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小康建设总体部署、甘肃省整村推进建设和新农村“四化”(生产专业化、环境田园化、居住社区化、农民知识化)建设要求,顺应大部分村社修建高标准住宅楼的愿望,支持各乡镇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依托平山湖大峡谷景区,规划编制喀尔喀小镇修建性详细规划,依托屋兰古驿站规划编制碱滩镇屋兰古镇修建性详细规划。至2016年底,甘州区编制整村推进居住小区(或组团)165个。
  测绘测设 1976年,张掖县成立城市规划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委托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院测绘县城1∶10000现状图。1987年,委托甘肃有色地质四队测绘张掖城区1∶1000现状地形图158幅,测绘面积39.5平方公里,城建坐标系,大沽高程系。在此基础上编制1990版张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年,张掖市规划设计局测绘东至上秦镇一号路、南至安里闸、太和、河满村一线、西至八一村、北至南环路一线1∶1000现状地形图36幅,测绘面积9平方公里,城建坐标系,大沽高程系。各乡镇在编制1992年版规划时,张掖市规划设计局测绘1∶1000地形现状图,假定坐标系,假定高程系。2003年6月,张掖市测绘管理办公室挂牌成立,隶属张掖市国土资源局管理。甘州区测绘管理相应归口张掖市国土资源局甘州区分局。2004年,全国进行坐标系统清理治理工作。甘肃省地理信息中心和张掖市土地规划院建立张掖市地理信息库和张掖市2002城建坐标系系统。原城建坐标系统废止。2006年,甘州区规划设计局和煤田地质145队联合施测新城区1∶1000现状地形图11.2平方公里。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张掖市测绘管理办公室组织对张掖市城区400平方千米、城区外围1380平方千米进行航空摄影测量,完成1∶1000比例尺数字正射影像生产。完成城区119.5平方千米的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建成数字张掖地理空间框架基础数据库。完成主城区及滨河新区53.7平方千米三维地形场景建设。2003年以前,城市道路、建(构)筑物的测设由张掖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进行统一定位放线和管理,2003年以后,城市规划区以内由张掖市规划管理局管理,城市规划区以外部分由甘州区城乡建设局管理。测设工作由事前审批变成建设单位自主实施,职能部门进行事中、事后监管。
  城乡建设总体规划 1981年,张掖市编制张掖城区总体规划,1983年获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1986年4月,张掖市结合国务院批准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和城市发展实际,着手修编张掖市总体规划。完成21个乡镇和238个中心村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的编制。2008年1月,张掖市城乡规划编制呈现一体化、多层次,纵深推进发展势头。
  市域层面编制。有张掖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张掖市城市总体规划、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专项规划等。
  甘州区层面编制。有甘州区区域村镇体系规划、甘州区区域村庄布局规划、各乡镇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
  2010年以来,张掖市、甘州区两级政府顺应国家建设生态安全屏障的全新定位,以生态建设引领城市发展,把实施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保护黑河湿地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全力打造宜居宜游宜商更宜人的生态城市,基本形成以老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的“1+5”生态城市框架。
  “1”是指以老城区为中心:保护老城区众多历史文化遗迹,恢复自然人文景观,凸显文化名城风韵。
  “5”是围绕中心布局5个产业园区:在老城区以北,设立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为发展通道经济中的资源转化、建设循环工业加工项目提供宜商宜业平台。在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和老城区间,恢复3万亩天然湿地,精心打造全国离城市最近、面积最大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依托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在中心城区以西建设20平方公里水天一色的滨河新区。在老城区南部,建设2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紧靠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20平方公里离城市最近的国家级沙漠体育公园。从而使新老城区和谐共生,经济与文化、历史与现代、人与自然、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有机统一,彰显“一山一水一古城”的特色风韵,建设宜居宜游宜商更宜人的生态特色城市。

知识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甘州区志(1991-2016)》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91-2016年甘州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变化状况。全书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地理·自然、建置·区划、政党·社会团体、政权·政协、军事·政法、农业农村工作、工业经济、商贸流通、财税·金融、综合经济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科教·文化·旅游、艺文、社会生活、人物·荣誉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市甘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