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质量技术监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1030
颗粒名称: 第八章 质量技术监督
分类号: F273.2
页数: 5
页码: 442-446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91年至2016年甘州区质量、计量、标准化、代码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行政执法的情况。
关键词: 质量技术 监督 甘州区

内容

1993年,张掖市质量管理局成立,隶属张掖市经贸委。1996年,更名“张掖市技术监督局”。2002年7月,更名“甘肃省张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甘州区分局”。2014年,食品生产环节安全监管职能划给甘州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5年,甘州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和甘州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合并为“甘州区工商行政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局”。
  第一节 质量管理
  1994年,结合“94质量张掖行”活动,对张掖市流通领域经销的6大类商品进行监督检查,抽检商品4450个批次,合格率86.34%。对全市13家生产企业的16种产品质量按季度考核,稳定提高率90.5%。1995年,抽检消费者关心的地方产品面粉、食醋等产品72个批次,合格率48.6%。1996年,配合张掖地区产品质量检验所,对辖区范围内31户建材企业、12户食品生产企业、22户商铺企业经销轴承进行监督检查。1997年,推荐10户企业12种产品参加“张掖名牌”评选。2012年,出台《甘州区人民政府质量奖实施办法》,开启区政府质量奖励工作。河西走廊葡萄酒正式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甘肃丝路春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丝路春牌”白酒和张掖市金鹰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江枫牌”小麦粉2个产品获得2012年度“甘肃省名牌产品”称号。2013年,全区57户食品生产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全部加贴QS标志。49户食品加工小作坊全部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食品生产加工趋于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申报率达100%。首次开展质量状况分析工作,发布全区质量状况分析报告。2014年,出台《甘州区人民政府质量奖评审实施细则》,评选出第一届区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全区重点产品合格率94.7%。2015年,重点工业产品生产企业监督抽查92批次,合格86批次,合格率93.4%。2016年,8个产品获得有机认证,44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5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户企业通过甘肃省企业质量信用等级A级评价。全区重点产品生产企业监督抽查合格率95%。
  第二节 计量管理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张掖县计量工作由县物价局和工商行政管理局管理,主要是衡器管理。20世纪80年代,张掖地区行政公署、张掖市人民政府分别建立计量管理机构,部分骨干厂矿企业指定专人或建立专门机构进行计量管理。管理内容是定期开展计量检定,对违反标准者进行严肃处理。1993年,张掖市计量监督全面开展。1994年步入正轨。1996年起,落实商贸交易中逐渐淘汰杆秤三年计划,在城乡商业门点、城区贸易市场的固定摊位淘汰杆秤,推广使用不易作弊的电子计价秤和双面度盘秤等先进计量器具。2008年开始,逐步建立计量器具档案,对全区计量器具进行严格管理,打击短斤少两危害消费者利益行为,对辖区内9家省级重点用能单位开展清查工作,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达100%,受检率达100%。2012年,对年耗煤2000吨以上的17户企业开展能源计量监督检查,督促11家企业增配能源计量器具73台(件),检定能源计量器具379台件。2013年,对全区医疗机构、加油站、种子收购企业、眼镜店、集贸市场等场所计量器具进行专项检查,完成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建档工作,在用计量器具周期受检率达97.6%以上。11家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周期受检率达100%。全年新办(换证、变更)代码证1437套,年检964套,建立电子档案2400多条,数据更新率达80%。2014年,完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档案,签订《诚信计量承诺书》22家,向社会公开承诺遵守《商业、服务业诚信计量行为规范》,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2016年,《甘州区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实施意见》出台实施。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1980年,张掖地区行政公署成立标准所,地、县200人以上的企业配置标准化管理专干。1989年,张掖地区平原堡砖瓦厂、张掖地区化肥厂和张掖市乌江砖瓦厂、党寨砖瓦厂执行国家标准,张掖市中药提炼厂和张掖地区农机厂出口产品执行区域性标准,全市有53个产品执行国家标准,市属企业49种产品执行全国本行业标准,73种产品执行企业自定标准。1994年,帮助和指导丝路春贸易总公司、长安建材厂、市果酒厂、粮食饮食品加工厂和张掖市锅厂5家企业制订企业产品标准。按照国家颁布的GB/7718-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对市属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统一进行登记备案,有56家国营、集体、乡镇企业及个体生产者登记备案完备,登记备案率达50.9%。1995年,贯彻推行《食品通用标签标准》,帮助企业完成标签备案123项。帮助企业制订和备案企业标准13项,全市产品标准覆盖率达92.6%。1996年,对经委、二轻、粮食、商业等系统62户主要工业企业产品现行标准进行注册登记,注册率达31%。帮助9户无产品标准企业制订和审定产品企业标准12项,全市标准覆盖率达96%,基本消灭无标生产。1997年,张掖市被列入全省消灭无标生产县(市)计划。至1998年,全市界定消灭无标生产范围运转正常的工业企业137家,批量生产的产品282个,标准覆盖率由1996年底的79.37%上升为98.6%,标准备案登记率由42.26%上升为100%,其中执行国家标准的产品159个,行业标准的产品87个,地方标准的产品4个,企业标准的产品32个,同年9月顺利通过省技术监督局组织的消灭无标生产验收。2000年后,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坚持按标准生产或检验产品。2009年,帮助企业制(修)订标准26项,完成企业产品执行标准注册登记181户,张掖市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张掖市三强化工有限公司、张掖市三闸水泥厂采用国际标准生产。参与甘肃地方标准制定31项。建成玉米制种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1个,紫花苜蓿省级标准化示范区1个,国家级南关蔬菜果品标准化市场和省级万头肉牛育肥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标准化覆盖率达95%。2010年,甘州区万头肉牛育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完成甘肃张掖国风葡萄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和计量保证能力评价合格确认和张掖市鸿龙建材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国际标准的审查工作。制定甘州“乌江贡米”地方标准,帮助企业制(修)订企业标准15个。2012年,帮助企业制修订标准11项,督促复审标准34项,为企业查询标准110多条,完成1户企业“采标”和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工作。登记食品标签21个,申办、续展条码29户。新办代码证1060套,年检1075套,建立电子档案2100多条。2013年,制(修)订企业产品标准26个,完成3户企业标准良好行为确认工作,建立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1家;条码新注册4户,续展10户。2014年,复审到期5个企业的10项企业产品标准,确定“张掖市东河木业有限责任公司”一户企业为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企业。确定“甘肃前进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甘州区奶牛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单位。2016年,《甘州区人民政府贯彻落实甘肃省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2015—2020)》出台,“甘州区东街交通巷社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和“张掖市华谊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两个申报项目入选2016年首批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的项目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
  第四节 代码管理
  1993年,张掖市企业事业社会团体统一代码标识制度办公室和领导小组成立,负责代码标识制度赋码颁证工作。经调查摸底,全市需要编码单位有2271个,至1994年,办理登记1734个,占76.4%。1995年,组织机构代码证申办工作有序开展,顺利通过省、地区代码办联合验收。1999年,更换代码证641套,换证率73.9%。加快代码信息系统建设,及时同省代码中心联网,实现省中心网上赋码、基层单位现场办证、各类数据网上传输的网络化工作模式,减少了重错码。2003年,代码办公室对1993年实行代码标识制度以后的代码数据库彻底清理、更新。至2011年底,库存有效数据1121条。2014年,新办(换证、变更)组织机构代码证2340多套,代码数据总数5066多条,代码新登录数据合格率达100%。注册条码6户,续展10户。2015年,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书5563份,变更、换证1007份。根据全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 登记制度改革要求,自2015年10月1日起,不再向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和更换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根据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关于转发《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载体协调纪要》的通知规定,2016年1月1日起,不再发放、更换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机关、事业单位由区编办赋码,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由区民政局赋码。
  第五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2001年,劳动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检验)管理职能划转质监部门,增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室,统一管理全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当年,质监部门依法对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检验检测等环节进行行政许可和监督检查,摸底登记建档辖区内特种设备,办理登记注册手续,责令存在安全隐患设备停业使用,及时维修检验。2003年6月,依照国务院新出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2008年,围绕锅炉、起重机械、气站气瓶等行业进行安全检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规范化建设,健全352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1817台(件)特种设备监管档案。组织人员参加全市锅炉及水处理、起重机械压力管道元件、场(厂)内机动车、气瓶充装等操作人员培训班。2011年,开展锅炉节能监管工作,督促15户企业安装使用锅炉节能设备。2012年,建立健全413家单位特种设备监管档案,登记特种设备2266台。2013年,从基础工作、现场监察、工作质量、监管效果四方面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规范化建设。2014年,全区特种设备制造单位2家,安装、维护单位20家,使用单位523家,设备3358台。2015年,督促556家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开展自查自纠,与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签订《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书》。2016年开始,承接特种设备登记工作,全年新办车用气瓶登记553台,车用气瓶复证533台,换证34台。登记锅炉14台,压力容器72台,电梯379台,起重设备52台,场内专用机动车辆14台,压力管道8趟。深化大数据监管工作,将“业务管理”“检验管理”“监管指导”3个系统的数据导入“甘肃省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平台”,精准管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达到650多家,特种设备4672台(件)。
  第六节 行政执法
  1994年,会同有关部门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总价值约59000元,接受群众质量投诉106起,结案率达97.17%,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约37000元。1996年,对辖区内600多个国营、集体、个体工商企业进行“三位一体”监督检查,办理行政案件400多件,根据群众举报,先后端掉销售假女士康乐、滨河白酒,生产假冒厂名瓜子、水果糖等5个窝点,没收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价值1万元。2001年,狠抓强制认证产品查处工作,监督检查辖区内列入生产许可证和“3C”认证管理的产品生产企业,对已经生产单位取得生产许可证和“3C”认证管理的企业进行整改。2009年,开展“说理式执法”和“阳光执法”行动,全年办理各类行政执法案件140件。2015年以后,行政执法案件由区工商质监局统一查办。2016年,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抽检煤炭111个批次,查处23家不符合大气防治要求的28个批次全部移交大气办处理。牵头做好二手车市场整治与搬迁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钢材市场、殡葬市场、农贸市场、畜牧市场等各类市场搬迁整顿工作和扫黄打非、占道经营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危险化学品防范、打击走私等工作。

知识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甘州区志(1991-2016)》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91-2016年甘州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变化状况。全书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地理·自然、建置·区划、政党·社会团体、政权·政协、军事·政法、农业农村工作、工业经济、商贸流通、财税·金融、综合经济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科教·文化·旅游、艺文、社会生活、人物·荣誉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