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业发展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887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工业发展概况
分类号: F427.42
页数: 5
页码: 303-307
摘要: 本章记述甘州区工业发展概况,工业经济、工业结构、经营效益、企业改革。
关键词: 甘州区 工业 经济

内容

1991年,张掖市经济委员会下设路管站、运管所、质量局、矿山资源监督管理站4个事业单位,下辖张掖市选矿厂、化工总厂、酒厂、纺织总厂、水泥厂、农机修造厂、汽车修理厂等8个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及市汽车运输公司、民间运输队和第三、第四汽车运输队等4个交通运输企业。1992年,撤销“张掖市经济委员会交通运输科”,成立“张掖市交通运输管理局”。1994年,张掖市交通局和张掖市经济委员会分设,归口张掖市经济委员会,分设后张掖市运管所、县乡公路管理站、汽修厂、市运输公司、第三汽车运输队、民间运输队、第四汽车运输公司移交张掖市交通局管理。1997年,撤销“张掖市经济委员会”和“张掖市财贸委员会”,组建“张掖市经济贸易委员会”。1997年,张掖市矿山资源监督管理站更名“张掖市矿产资源监督管理站”。1997年成立“张掖市煤炭工业管理局”,与“张掖市矿产资源监督管理站”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依法履行全市煤炭生产经营管理职能,隶属张掖市经济贸易委员会。2002年,张掖市经济贸易委员会更名“甘州区经济贸易委员会”。2003年,甘州区经济贸易委员会更名“甘州区经济贸易局”。“甘州区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与“甘州区经济贸易局”合署办公,行政职能交甘州区经济贸易局,将“甘州区矿山资源监督管理站”从甘州区经济贸易局划出,并入甘州区国土资源管理局;“甘州区煤炭工业局”继续实行与“甘州区矿产资源管理站”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体制。
  2005年,甘州区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更名“甘州区招商局”;甘州区经济贸易局更名“甘州区经济贸易委员会”。2006年,撤销“甘州区非公有制经济管理局”,职能并入“甘州区经济贸易委员会”,组建“甘州区商务局”,隶属甘州区经贸委管理。2008年,甘州区经济贸易委员会更名“甘州区经济委员会”“甘州区商务局”划出,为区政府组成部门;6月,撤销“甘州区委企业工委”,职能并,入甘州区经济贸易委员会党委;撤销“甘州区商业局”,组建“甘州区商务局”,隶属甘州区经济贸易委员会。2008年,甘州区经济贸易委员会更名“甘州区经济委员会”,与乡镇企业管理局、中小企业局合署办公,三块牌子、一套班子,核定行政编制26名、机关后勤事业编制4名;商务局不再隶属。2010年,撤销“甘州区经济委员会”,与乡镇企业局合并组建“甘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将“甘州区招商局”划归甘州区商务局管理;“甘州区中小企业局”在“甘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挂牌,不再保留“甘州区乡镇企业局”牌子。2012年,撤销“甘州区二轻工业局”,保留“甘州区二轻工业联社”,归并“甘州区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局”;“甘州区煤炭工业管理局”从“张掖市国土资源局甘州区分局”划归“甘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管理。2015年,甘州区商务局、甘州区粮食局在甘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挂牌,不再保留“甘州区中小企业局”牌子。
  第一节 工业经济
  1991年,张掖市有工业企业1348户(含个体工业户),完成工业总产值25674.02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58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695万元。
  1991—2000年,全市工业企业增加到1967户,工业总产值增加到9.24亿元。2001—2010年,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经产权制度改革,相继改制为民营企业,大部分乡办、村办、城镇“五小”工业企业陆续关停,城镇仅保留张掖有色金属公司、甘肃丝路春酒业集团公司等市场前景较好的工业企业,投资新上甘肃电投张掖发电公司、河西水电开发公司、黑河水电开发公司等国有企业;全区工业企业增至2945户,工业总产值增至66.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7户,工业总产值达56.73亿元。
  2011年,电力能源、有色冶金、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化工、建筑建材主导产业规模壮大,其中,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纳税达1亿元以上,甘肃省电力公司张掖供电公司、甘肃黑河水电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电投河西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纳税均达1000万元以上。甘绿脱水蔬菜公司、中种集团等企业被列入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年马铃薯公司、华瑞麦芽公司等企业列入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省电投张掖发电有限公司、黑河水电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三年入选甘肃百强工业企业之列。2011—2016年,甘州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形成以电力能源、农产品加工、新型建材、有色冶金、医药化工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至2016年底,全区工业企业达3621户(含个体工业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1户,其中电力能源企业7户、农副产品加工企业49户(含22户种子加工企业)、建材企业10户、生物制药企业5户、其他行业企业10户;完成工业增加值21.76亿元,同比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7.87亿元,同比增长8%。
  第二节 工业结构
  全民所有制企业 1990年,全市有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1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5569万元,实现利润1184万元,产值、利润分别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的34.1%和78.3%。至1998年,全市有全民制工业企业8家,工业总产值达4083万元,实现利润239万元。从1998年起,推行企业改革制度;至2016年,甘州区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部改制成非公有制企业。
  集体所有制工业 1990年,全市乡级以上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11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6560万元,实现利润329万元,其产值、利润分别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和利润总额的40%和21.7%。至1998年,全市有集体制工业企业81家,工业总产值达29296万元,实现利润524万元。至2016年,甘州区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全部改制成非公有制企业。
  村办和农村合作经营工业 1990年,全市有村办和农村合作经营的工业企业10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300万元,其中村办工业企业41家,产值1419万元;农村合作经营工业企业62家,产值881万元。至1998年,全市有村办和农村合作经营的工业企业203家,工业总产值达15604万元,实现利润1560万元。1998年起,实施企业改革制度;至2016年,甘州区村办和农村合作经营的工业企业全部改制成私营企业。
  城乡个体工业 1990年达到886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861万元,其中城镇个体工业企业119户,产值161万元;农村个体工业企业767户,产值1700万元。2010年,甘州区城乡个体工业企业达2568户,实现利税2305万元。至2016年,甘州区有城乡个体工业户达3055户,上缴税额3522.3万元。
  第三节 经营效益
  20世纪90年代,张掖市有影响力的工业企业主要有张掖市纺织总厂、张掖市塑料厂、张掖市农药厂、张掖市中药提炼厂、张掖市纸箱厂、金龙服装厂、张掖市日杂公司、张掖市生资公司、张掖市商贸旅游服务公司、张掖市酒厂、张掖市化工总厂、张掖市第二针织厂、张掖市拉链厂、煤炭公司、张掖市粮油购销公司、张掖市锅厂、张掖市水泥厂、张掖市民族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张掖市糖酒公司、张掖市轻机厂、张掖市饮食服务公司、张掖市制鞋厂、张掖市兴达公司、张掖市农副产品公司、张掖市粮贸大厦、张掖市金海针纺织公司等。
  1991年,张掖市完成工业总产值2.52亿元,全民所有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0256万元,实现税金715万元,实现利润988万元。2000年,落实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制和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实行“整体买断产权、整体承担债权债务、整体置换职工身份、整体负担离退休职工养老医疗保险、整体安置职工、产权出售一步到位”的方法,农机厂、化工厂、水泥厂、印刷厂进行企业改制。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4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0亿元,同比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9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368万元,同比增长13.1%;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21.7万元,亏损企业亏损额508.5万元,下降38.9%。
  2001—2010年,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保持经济稳步增长。2001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6.02亿元,同比增长7.8%;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3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415亿元,同比增长12.2%;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91%;全部工业实现利润1307万元,亏损企业亏损额为319.3万元,减亏1589.6万元,减亏68.4%,盈亏相抵盈利987.7万元。2002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0.4亿元,年均增长1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7.3亿元,年均增长22.7%;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年均增长25%;实现税金2.15亿元,年均增长23.47%;实现利润2.23亿元,年均增长35.51%。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139%,比“十五”末提高25个百分点;建成主要工业项目100多项,完成投资28亿元。其中,投资上千万元、销售收入上3000万元的5万吨高纯硅生产线、3万谷氨酸生产线等项目52项。基本形成以电投张掖发电公司、黑河水电公司等企业为主的电力能源;以巨龙铁合金公司、有色金属公司等企业为主的冶金冶炼;以有年马铃薯全粉公司、华瑞麦芽公司等企业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以昆仑公司、河西制药公司等企业为主的生物化工;以巨龙建材公司、五色建材公司等企业为主的建筑建材五大支柱产业。培育出销售收入上亿元的电投张掖发电有限公司、甘肃黑河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甘肃昆仑生化有限公司、北京德农种业张掖分公司、中种集团张掖分公司、甘肃屯河番茄制品有限公司、辽宁东亚种子集团张掖分公司、甘肃张掖牧沅清真食品有限公司8户企业。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28户。
  2011—2016年,甘州区推进园区平台建设。2011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8.23亿元,同比增长24.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4.47亿元,同比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49亿元,同比增长26.3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3.49亿元,同比增长47.26%。2016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1.76亿元,同比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0.2亿元,同比增长7.5%。基本形成以张掖火电、国电龙源、黑河水电等企业为主的电力能源;以巨龙铁合金公司为主的有色冶金;以奥林贝尔、沅博牧业等企业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以河西制药、大弓农化等企业为主的医药化工;以龙翔环保、恒翔建材等企业为主的建筑建材等五大支柱产业。培育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达10户,年销售收入上5000万元的企业增加到25户;张掖工业园区形成生态科技产业园、循环经济示范园、冶金建材产业园、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光伏发电产业园、煤化工产业园的“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建成工业项目180多项,引进企业188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3户,被确定为全国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新型工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被省政府表彰为十强开发区和招商引资先进开发区。
  第四节 企业改革
  2000年10月,甘州区按照“明产权、转机制、变身份、增效益”的改制思路,采取“五个整体、一步到位”方法,由区体改办牵头,主管部门配合,对69户企业开展以转让、竞买、破产、重组等形式改制改组,对所属企业进行民营化产权制度改革。其中,产权整体出让42户,分块出让8户,整体租赁经营8户,进行股份制改造4户,解体6户,破产1户。置换职工身份5265人,占职工总数的80%;兑付身份转换补偿金7426万元,清退职工股金、集资2285万元,剥离上缴职工社会保障金2197万元、退休职工医保金2012万元。
  企业改制推动地方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壮大。至2011年,甘州区私营企业达2510户,注册资本432286.17万元;个体户18043户,注册资本45000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529457万元,占甘州区生产比重的45.9%。
  二轻系统至2002年底,进行企业民营化改制10户,解体1户(供销公司),兼并1户(钙塑包装厂),正资产转让企业有金鼎公司、工艺美术厂、锅厂3家,零资产转让企业为利达公司、塑料厂、制鞋厂、众兴公司4家,负资产转让企业为汇丰公司、金海公司、康达公司3家。
  呢绒服装厂1996年停产,至2006年人员全部分流安置完毕。2005年8月,对兴达工商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改制,面向社会公开竞价整体出售给个人。2006年11月,对金龙服装厂进行改制,整体公开出售给个人。2007年3月,对钟表公司进行改制,面向社会公开竞价整体出售给个人。2011年6月,对鼓楼商厦进行改制,面向社会公开拍卖给个人。
  乡企系统 2001年,18户乡镇企业完成体制改革,其中糠醛厂、梁家墩砖厂、党寨二砖厂、甘星砖厂、花寨水泥厂等5户企业通过产权界定,公开拍卖,产权整体出售,收回出让金269万元。小满滴塑厂、大满钢厂、富达面粉厂等3户企业通过清算进行解体。沙井三道桥砖厂、人造板厂等10户企业进行租赁经营。
  经委系统 2000年开始,配合市体改办对所属10户国有企业进行产权改革。2000年5月,对张掖市农机修造厂进行改制,职工安置后转让给个人。2001年1月,对张掖市化工总厂进行改制,职工安置后转让给个人。2001年9月,对张掖市印刷厂进行改制,整体转让给个人。2002年1月,对张掖市水泥厂进行改制,职工安置后转让给个人。2002年6月,对张掖市物资公司进行改制,职工安置后转让给个人。2003年12月,对张掖市农药厂进行资产清算,租赁给张掖市大弓农化公司经营;2006年7月进行改制,职工安置后整体转让给张掖市大弓农化公司;至2016年,剩余土地26亩和旧厂房若干,负债约3670万元。2007年12月,对张掖有色金属公司进行政策性破产,核销负债1.8亿元,整体安置职工,组建职工持股的股份制企业张掖泰鑫有色金属公司。2008年10月,对张掖市莺歌毛巾厂进行改制,职工安置后整体转让给个人。2009年11月,对纺织总厂进行改制,资产清算后转让给个人。对甘肃丝路春酒业集团公司进行改制,2007年完成资产评估和职工安置,资产整体租赁给甘肃丝路春食品工业公司经营,2015年因经营不善等原因停产。2016年11月,甘州区政府印发《甘肃丝路春酒业集团公司国有产权转让方案》,产权转让会在张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举行,甘肃东胜置业有限公司签订《国有产权转让成交确认书》,成交金额9800万元。

知识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甘州区志(1991-2016)》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91-2016年甘州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变化状况。全书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地理·自然、建置·区划、政党·社会团体、政权·政协、军事·政法、农业农村工作、工业经济、商贸流通、财税·金融、综合经济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科教·文化·旅游、艺文、社会生活、人物·荣誉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