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乡镇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878
颗粒名称: 第七章 乡镇企业
分类号: D267.2
页数: 13
页码: 288-300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91-2016年甘州区乡镇企业经济效益、行业与产品、乡镇企业项目建设、乡镇企业改革、重点乡镇企业、企业管理、非公企业的工作情况。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农村 甘州区

内容

第一节 概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甘州区乡镇企业起步发展。1988年,张掖市乡镇企业发展到2365个,从业人员达52084人,完成产值4757万元。1990—1995年,呈现出跳跃式发展态势。21世纪以来,乡镇企业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1991—2016年,甘州区乡镇企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发展阶段(1990—1995年) 这一阶段,乡镇企业已成为张掖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1994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83000万元,其中乡办企业完成产值27000万元,村办企业完成产值12500万元,合作企业完成产值8050万元,个体企业完成产值35450万元。全市建成乡镇企业产值亿元乡5个、五千万元乡4个、三千万元乡5个、千万元村12个、千万元企业10个,形成建材建筑、交通运输、粮油加工、脱水蔬菜、饮食服务、饮料食品、轻纺化工等七大群体,乡镇企业产值每年以50%的速度递增,总产值比“七五”末增长6倍,共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9.4万人,全市股份合作制企业达362户,拥有股金7930万元。
  转型阶段(1996—2000年) 这一阶段,私营经济由原来的“有益补充”确定为“重要组成部分”。个体户敢于投资办企业,乡镇企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完成初期积累的农村能人,抓住国有企业改革的机遇进城收购国企,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齐头并进。这一阶段,全市一、二、三产业比重由1995年的43.5∶22.8∶33.7调整为2000年的36.1∶27.2∶36.7。1998年,全市有乡镇企业6092户,从业人员达84754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9681万元,净值33686万元。全年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35亿元,占计划34.85亿元的100.4%,同比增长19.3%;完成工业产值12.2亿元,占计划12.15亿元的100.4%,同比增长20%;完成乡办工业产值2.695亿元,占计划2.6亿元的
  103.7%,同比增长14.5%;完成总收入28.65亿元,占计划28.4亿元的100.8%,同比增长18.8%;实现利税3.64亿元,占计划3.56亿元的102.2%,同比增长17%;实际入库税金3559万元。2000年,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到4540户,比上年增加162户;从业人员达57320人,占农村总劳力的23.1%;拥有总资产7.6亿元,完成总产值24.7亿元,增加值60040万元;上缴税金3769万元,占乡级财政收入的68.4%。产值上亿元的乡镇达到了10个,形成农、工、贸、建、运、服等七大行业40多个门类齐全的发展格局,被评为第四届全省乡镇企业发展十强(县)市,受到省政府表彰。
  张掖市1995—1997年乡镇企业经济效益一览表
  6-7-1 单位:万元
  指 总产值 工业产值 乡办工业产值 总收人 利税总额
  标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合计 124500 170000 200000 50000 64200 76500 11200 12000 15000 91000 130000 160000 11350 16000 19200
  大满乡 3500 4800 5640 1450 1855 2210 315 335 420 2700 3860 4750 340 475 570
  小满乡 3000 4100 4820 720 920 1100 112 120 150 2200 3140 3860 270 380 460
  和平乡 3800 5200 6115 1200 1540 1830 390 410 510 3000 4300 5300 372 520 630
  龙渠乡 590 810 950 220 280 330 10 12 15 480 690 850 42 60 70
  安阳乡 1040 1420 1670 460 590 700 130 140 175 840 1200 1480 104 150 180
  花寨乡 850 1170 1375 470 600 715 110 118 145 680 970 1200 63 90 110
  长安乡 9400 130(X) 15290 1910 2560 3050 455 485 605 7600 10850 13345 942 1320 1585
  党寨乡 5800 7950 9410 2500 3260 3920 1476 1560 195 4600 6570 8080 576 865 1040
  梁家墩 25000 34000 39980 5800 7470 8890 766 810 1000 17900 25560 31440 2360 3305 3970
  上秦乡 19210 26300 31000 13150 16880 20100 350 370 460 14900 21280 26175 1880 2630 3150
  碱滩乡 4500 6170 7255 900 1152 1370 287 300 375 3600 5140 6320 450 630 755
  廿里堡 2500 3430 4030 1440 1840 2190 420 440 550 2000 2860 3520 250 350 420
  乌江乡 6000 8200 9640 2400 3070 3650 980 1050 1300 4800 6860 8440 598 840 1010
  靖安乡 1100 1500 1760 350 450 535 60 65 80 830 1190 1500 70 100 120
  三闸乡 13850 18800 22100 6280 8040 9620 3130 3340 4190 8000 11430 14100 1014 1460 1750
  新墩乡 13850 18800 22100 5600 7170 8530 941 1000 1250 8600 12280 15100 1080 1510 1810
  甘浚乡 3000 4100 4820 2200 2820 3355 585 610 760 2300 3290 4050 282 395 470
  西洞乡 460 650 760 230 295 350 30 32 40 340 490 600 30 40 50
  沙井乡 1800 2500 2940 820 1050 1250 220 300 410 1500 2140 2630 175 245 290
  小河乡 2100 2800 3290 450 580 690 — 40 55 1610 2300 2830 141 200 240
  明永乡 3000 4100 4820 1360 1740 2070 411 438 530 2400 3430 4220 300 420 500
  平山湖 150 200 235 30 38 45 23 25 30 120 170 210 11 15 20
  提质竞争发展阶段(2001—2016年) 这一阶段,市场竞争对改制转型后的企业赋予新的内涵,产品质量和发展规模成为企业生存的基石,一些龙头企业应运而生。2002年,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到4881户,完成总产值354156万元,增加值86300万元;上缴税金5447万元,占到乡级财政收入的80%;产值上亿元的乡镇12个,形成农工贸、建运服等七大行业40多个门类齐全的发展格局,连续五届被评为全省乡镇企业发展十强(县、区)市,受到省政府表彰。2003年,全区有乡镇企业4951户,总资产10.8亿元,从业人员65856人。全年完成总产值42.14亿元,占年计划42亿元的100.3%,同比增长19%,其中工业产值12.48亿元,同比增长22.8%;完成增加值10.23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工业增加值2.78亿元,同比增长16.6%;营业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20.3%,实现利润3.04亿元,上缴税金5850万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收入1380元。至2005年底,甘州区乡镇企业达到5460户,从业人员达69500人。全年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579100万元,增加值141357万元,工业增加值37836万元,实现利润30800万元,入库税金6260万元,主要行业、重点企业运行正常,发展势头良好。2006年,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全区个体工商户达3227户,私营企业总数达到305户,个体工商户达到12370户,非公经济发展领域由最初的商业、饮食业向农业综合开发、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社会服务业拓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42%。至2009年底,全区系统领域呈现出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社会贡献日渐突出、产业特色日趋明显、项目建设作用显著、创新能力逐步提高的特点。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27.4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7.14亿元,实现营业收入7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乡镇企业部分净增60元,达到1620元。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51.6亿元,上缴税金1.73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1.58亿元。2010年,甘州区乡镇企业管理局撤销,乡镇企业改制为非公有制经济。区政府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省级乡镇企业贷款贴息、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小企业创业基地、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项目和资金,引导非公企业发展。2011年,全区发展乡镇企业5634户、中小企业2054户、民营经济1648户、个体工商户13717户。至2015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累计达到6364户,新增注册资金73.51亿元,累计注册资本达224.53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6570户,累计达到25434户,新增注册资金8.46亿元,累计注册资金达到18.69亿元。
  第二节 行业与产品
  20世纪90年代初期,张掖市乡镇企业主要涉及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和其他一些行业,共5个门类、47个行业。工业方面有原煤、铁矿石、橡胶制品、筛网滤布、再生塑料、塑料网袋、蜂窝煤、亚硫酸铵等;交通运输业方面有长途运输、公共汽车等;建筑业方面有水泥、人造板、涂料、黄黏土、石灰石、石膏板、大理石、钢窗、木制品加工等;商业方面有手套、蜡烛、罐头、石棉线、木杆秤、缝纫、饴糖、食醋、糕点加工、颗颗酥、果酒、黄酒、沙棘饮料等;服务业方面有农机具维修、粮食加工、油料加工、面粉加工、挂面加工、粉条加工、芦苇编制、木料加工、草袋、脱水蔬菜等。1991年,全市乡镇企业产值达17546.19万元,其中工业产值6438.81万元、交通运输业4018.56万元、建筑业5013.99万元、商业2074.83万元,分别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36.70%、22.90%、28.58%和11.82%。至1994年,乡镇企业不断壮大,形成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共7大类55个行业,农业企业、服务企业等不断壮大攀升。完成产值83000万元,其中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等四大类分别完成产值34078万元、12000万元、26150万元、10772万元。农业企业主要有农场、林场、果园、各类养殖场、观光农业园区、饲料基地、制种基地、种子加工等,这些企业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高科技方向发展。
  1998年,全市乡镇企业中工业企业发展到22个门类,涉及采矿建材、轻工化学、食品加工制造、饮料、纺织、木材加工、农机具制造等,企业总数203户,从业人员达15167人,年完成总产值12.2亿元。主导产品包括黏土砖、水泥、加气砌块、文化用纸、建筑机械、钢门窗、脱水蔬菜、面粉、饮料、工业用布、化肥等48个品种。其中,黏土砖生产30家,年设计能力达3.5亿块;脱水蔬菜企业27户,年设计能力5000吨,脱水青椒、脱水红椒产量占到全国同类产品产量的70%;面粉加工企业163户,当年完成产值1.2亿元;张掖市工业用布有限公司生产的帘子布填补西北地区的空白。乡镇工业产值占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的31.5%,占全市工业产值的79.2%。
  1998年后,乡镇企业名优产品主要有张掖市饮料食品集团公司生产的“五松园”牌干红葡萄酒、干白葡萄酒、冰雪露饮料、清酒,张掖市工业用布有限公司生产的“西龙”牌浸胶帘子布、滤布,张掖市脱水蔬菜厂生产的“甘绿”牌系列脱水菜,三闸水泥厂生产的“三立”牌普通硅酸盐水泥,张掖市金属结构门窗厂生产的“天枢”牌系列钢门窗,乌江乡永丰化工公司生产的小麦、玉米、甜菜复合肥及专用肥,乌江加气混凝土厂生产的加气混凝土砌块,永丰福利食品厂生产的永丰熏醋、酱油,张掖市糠醛厂生产的糠醛,金张掖面粉厂生产的“金碗”牌面粉,张掖市造纸工业公司生产的文化用纸、纸浆等18种。继文化用纸、糠醛及甘草浸膏后,脱水蔬菜成为全市出口创汇的主导产品,1998年出口脱水蔬菜1902吨,创汇800万美元。
  21世纪初,工业企业产品主要有原煤、黄黏土、大理石、铁矿石、钢窗、橡胶制品、筛网滤布、亚硫酸铵、手套、塑料网袋、蜡烛、石棉线、蜂窝煤等;建材企业产品主要有制砖、水泥、人造板、涂料、石灰石、石膏板、木制品加工等;服务类企业主要产品有农机维修、面粉、挂面、油料、粉条、糕点、草袋、芦苇编制、脱水菜等;酿造企业产品主要有白酒、黄酒、果酒、米酒、食醋、酱油、饴糖、沙棘饮料、罐头等。
  第三节 乡镇企业项目建设
  项目立项审批乡镇企业项目建设实行审批备案制度。一般建设项目由项目单位提交项目建设申请等相关文件,报请县(区)乡镇企业管理局审批备案,由审批部门批准批复后,申报单位方可组织实施。重点重大项目要逐级上报审批备案。20世纪90年代后,一般项目由张掖市乡镇企业局审批,重点项目由张掖地区行政公署乡镇企业管理处审批,重大项目由张掖市乡镇企业管理局、张掖地区行政公署乡镇企业管理处、甘肃省乡镇企业管理局层层备案审批。1999年出台《张掖市乡镇企业项目管理办法》,从项目的产业政策、立项、评估论证、资金的筹措、厂地的选址、审批权限、效益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
  项目建设 1991年后,乡镇企业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机制砖厂、水泥厂、预制构件厂、面粉厂、各类化工厂、造纸厂、脱水蔬菜厂等相继建设投产。1993年,张掖市大力宣传宋有年、孙万荣、张万忠、许多礼、左亮明、刘银善、王应凤、李怀玲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家率先创业的经验,各乡镇齐抓企业项目建设,全市投资1.1亿元,新上各类企业806个,其中股份合作制企业210个,吸收股金7600万元。全市涌现出企业产值上亿元的乡2个,产值5000万元的乡3个,产值3000万元的乡2个,产值1000万元的村6个、企业4个。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5亿元大关。1998年,新开工建设项目54个,计划总投资13681万元,年底建成投产43个,完成投资3113万元,新增产值4000万元,利税400万元。1999年,新建工业项目19个,完成投资5000万元,年内新增产值3000万元,利税300万元。重点项目有党寨脱水菜厂引进西班牙政府贷款240万美元,扩建1000吨脱水菜项目;小河永丰化工公司1.2万吨高效复合肥一期3000吨颗粒磷肥生产线建设;祁峰化工厂7000吨轻质碳酸钙项目;茂华公司年产3000吨精细脱水菜项目一期工程。2000年,新建、扩建项目11项,总投资8560万元,重点项目有三建五公司年产3000吨马铃薯雪花全粉生产线项目,万金公司3.4万吨纸浆扩建项目,三闸水泥厂10万吨扩建技改项目,张掖市家乐挂面厂全自动封闭挂面生产线扩建项目,金鹰面粉公司2.5万吨等级粉生产线项目,上秦红利面粉厂2万吨颗料面粉生产线项目。2002年,新建、扩建的重点建设项目14项,计划投资额2.03亿元,至年底共投资18485万元,建成的重点项目有甘绿集团投资2400万元的1000吨真空冻干食品生产线,投资1300万元的百信一期5000吨果蔬保鲜库项目,有年金龙集团投资5600万元的3000吨马铃薯全粉生产线和1500吨小食品生产线项目,景德石膏粉厂投资1485万元的2.4万吨高强度石膏粉生产线一期工程,光宇纸业公司投资2500万元的6000吨文化用纸生产线技改项目,中种、正大、金象、东亚4个种子加工厂和成都大业草业加工生产线一期工程,腾龙、天业两个节水器材生产线,长安、党寨、石岗墩3个新建脱水菜厂、长安玻璃制品厂项目,三闸水泥厂20万吨水泥技改项目,甘肃共享化工公司糠醛节能改造项目。2003年,新建、续建、技改项目16个,其中新建11个,续建1个,扩建4个。成都大业集团张掖草畜产业科技开发公司年产10万吨草产品加工生产线投产,三闸镇两个新型建材厂投产,梁家墩镇引进河北邢台业主300万元资金新建的年产3000吨小五金加工厂投产,党寨绿丹脱水菜公司、和平四通工贸公司二期扩建工程均完工。2004年,重点工业项目新建9项,续建2项,技改、扩建2项,全年开工11项,完成投资额8900多万元。2005年,完成总投资24245万元,其中10万吨金鹰面粉项目,6000吨马铃薯颗粒全粉和1200吨小食品扩建项目,甘绿公司2万吨脱水菜配套项目、2000吨低温库,嘉禾农业发展公司3200吨预冷恒温库项目、6万吨超细重质碳酸钙项目、1500吨糠醛项目,昆仑生化公司5万吨玉米淀粉扩建项目均建成投产,2万吨双微生物有机肥、明阳纸业年产5万吨制浆造纸技改扩建、3万吨谷氨酸等项目建成。制定《甘州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评选办法》,并评审出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户、区级重点龙头企业5户,引进资金4.2亿元。烟台麦芽、双华清真牛羊肉、暖气片、面粉等7个项目落户甘州区,并建成投产。引进3200吨预冷恒温库、6万吨超细重质碳酸钙、明阳纸业公司造纸扩建、菊花脱水、3万吨麦芽糖浆、大果沙棘系列产品深加工等项目,总投资2.2亿元。全区培植东北郊、梁家墩、上秦、大满等4个部、省级乡镇企业示范区。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引导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整合区域经济资源,完善配套功能,健全产业链条,发挥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示范园区成为甘州区乡镇企业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平台。2006年总投资3.5亿元,其中新建25项、续建9项、扩建2项。2007年,全区乡镇企业开工建设项目84个,总投资26.7亿元,至年底完成投资7.65亿元。2009年,全区共开工建设乡镇企业项目71项,其中新建项目39项,扩建、续建、技改项目32项,完成投资8.02亿元。新建项目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4项,其中农产品加工项目8项。主要有总投资3000万元的宏龙畜牧公司肉牛养殖二期工程、总投资4700万元的新墩5万口仔猪繁育场二期工程、总投资1000万元的飞天种业年产5000吨种子加工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的上秦镇年产1万吨再生橡胶生产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的凯美达脱水蔬菜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的润星生物科技公司沙棘酒生产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的上秦镇年产3万吨饲料加工项目。新建项目中,投资1000万元以下的项目25项。主要有梁家墩远大公司2200吨PVC低压输水管、华丰公司500吨PE管、远大钢材批发市场、上秦100万只包装纸箱、小满500吨再生塑料、京源公司年产1000吨脱水蔬菜等18个项目已建成投产,有年集团年产3000吨新型果汁饮料、天元包装公司年产5万吨工业用煤、长安汇鑫年产2万平方米彩钢复合板、沙井永兴年产500吨番茄豆制品、新墩中泰粪污处理中心及沼气发电等7个项目已完成。扩续建、技改项目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项,其中农产品加工项目8项。主要有总投资5680万元的华瑞麦芽公司年产4万吨麦芽生产线、总投资5500万元的牧沅清真肉食品公司3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生产线已建成投产,总投资1.5亿元的嘉禾5万吨果蔬保鲜恒温库项目已完成围墙修建,总投资1000万元的玉鑫公司年产1万吨精淀粉二期工程生产线项目已开工建设,总投资2800万元的现代奶牛科技园奶粉加工生产线项目。
  第四节 乡镇企业改革
  1998年,全市乡镇企业改革启动,市上成立乡镇企业资产评估事务所,按法定程序,先后对列入应改制的183户乡村企业进行资产评估。全市抽调100人组成工作组,分赴各乡指导完成174户企业改制工作,占集体企业改制计划数的94.5%,其中出售21户、租赁经营86户、股份制改造46户、恢复私营性质17户。2000年,指导明永脱水菜厂竞价拍卖后,总结推广经验,不断完善改制程序和办法,先后指导明永砖厂、乌江砖厂、河西建材厂、沙井砖厂、靖安砖厂等19户集体企业产权进行一次性竞价拍卖改制,对乌江永丰食品厂进行资产剥离,划小单位,分块竞卖,分户经营。对长期亏损、运行不良的三闸造纸工业公司帮助制定方案,采取债权债务保全移交、乡村集体资产合理增值的办法进行改制,乡村集体资产增值20万元,企业恢复生产。对濒临停产的碱滩脱水菜厂等3户企业进行托管经营,扭转亏损局面。组织乡镇企业资产评估事务所对上秦房屋构件厂等25户企业进行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为改制奠定基础。对已改组改制的企业分别进行规范、完善,使改制企业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机制发生根本性变化。2001年,糠醛厂、梁家墩砖厂、党寨二砖厂、甘星砖厂、花寨水泥厂等5户企业通过产权界定,公开拍卖,产权整体出售,收回出让金269万元。沙井三道桥砖厂、人造板厂等10户企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租赁经营;小满滴塑厂、大满钢厂、福达面粉厂通过清算进行解体;梁家墩镇私营企业主王福和小满艺海装潢公司经理于建国分别收购张掖市三运司和张掖市粮油运销公司。加大对已改制企业的指导管理,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督促企业按章运行,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是年,对糠醛厂的产权进行转让。2002年,全市乡镇企业发展到4881户,从业人员达62826人,占到农村总劳力的28.1%;拥有总资产9.85亿元,当年完成总产值354156万元,增加值86300万元;上缴税金5447万元,占到乡级财政收入的80%。产值上亿元的乡镇达12个,形成农工贸、建运服等七大行业40多个门类齐全的发展格局,连续五届被评为全省乡镇企业发展十强(县、区)市,受到省政府的表彰。2006年,甘州区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16.71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47亿元,完成总产值68.27亿元,上缴税金6962万元;乡镇企业总数达到5546户,从业人员达7.15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乡镇企业部分达到1440元,同比增加60元。
  第五节 重点乡镇企业
  1993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超亿元的乡1个:张掖市梁家墩乡,企业产值达10002万元,利税1100万元。总产值达5000万元的乡有2个:上秦乡,企业产值达8000.1万元、利税680万元;新墩乡,企业产值达5156万元、利税450万元。总产值达3000万元的乡2个:三闸乡,企业产值达4220万元、利税350万元;长安乡,企业产值达3005万元、利税300万元。
  总产值达1000万元的企业4家,分别是:梁家墩乡的张掖市第三建筑公司,产值5500万元,利税440万元;张掖市金属结构门窗厂,产值1500万元,利税300万元;上秦乡的张掖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产值达1050万元,利税114万元;新墩乡的张掖市第四建筑工程公司,产值1200万元,利税100万元。总产值达500万元的企业6家,分别是:三闸乡的张掖市三闸水泥厂,产值700万元,利税80万元;梁家墩乡的张掖市第五汽车运输公司,产值700万元,利税280万元;张掖市党寨脱水菜厂,产值514万元,利税30万元;张掖市党寨建筑工程队,产值636万元,利税50万元;张掖市乌江建筑工程公司,产值870万元,利税60万元;张掖市长安建筑工程公司,产值925万元,利税70万元。
  1995年,乡镇企业产值上亿元的乡5个:梁家墩乡,产值30018万元,利税1340万元;上秦乡,产值20020万元,利税1603万元;新墩乡,产值13900万元,利税1503万元;三闸乡,产值13904万元,利税1399万元;长安乡,产值11005万元,利税1340万元。乡镇企业产值上5000万元的乡2个:乌江乡,产值5294万元,利税486万元;党寨乡,产值5804万元,利税596万元。乡镇企业产值上3000万元的乡6个:大满乡,产值3600万元,利税66万元;小满乡,产值3005万元,利税181万元;和平乡,产值3802万元,利税160万元;碱滩乡,产值4600万元,利税365万元;甘浚乡,产值3100万元,利税148万元;明永乡,产值3058万元,利税193万元。乡镇企业产值上1000万元的企业12个:张掖市党寨脱水菜厂、张掖市第三建筑总公司、张掖市第五建筑公司、张掖市粗铅冶炼厂、张掖市三闸水泥厂、张掖市三闸造纸厂、张掖市金属结构门窗厂、张掖市饮料食品集团公司、张掖市第三汽车运输公司、张掖市乌江建筑工程公司、张掖市运输公司、张掖市第四建筑公司。乡镇企业产值上1000万元的村15个:张掖市上秦乡安里闸村、张掖市上秦乡下安村、张掖市上秦乡金家湾村、张掖市上秦乡八里堡村、张掖市小满乡康宁村、张掖市梁家墩乡梁家墩村、张掖市梁家墩乡刘家沟村、张掖市梁家墩乡迎恩村、张掖市梁家墩乡四闸村、张掖市新墩乡流泉村、张掖市新墩乡白塔村、张掖市新墩乡花儿村、张掖市长安乡五座桥村、张掖市长安乡八一村、张掖市长安乡上寺闸村。
  梁家墩乡 1995年,梁家墩乡乡镇企业产值达30018万元,创利税2370万元。涌现出产值千万元以上的村4个,千万元以上的企业3家。拥有建筑、建材、铸造、食品加工、粮油运销、商业服务、畜禽养殖等门类的企业。其中,以建筑公司为龙头的建材企业有大理石厂、人造板厂、水泥预制厂、金属结构门窗厂、砖厂、铸造厂、电线厂等13家,开发楼板、大理石装饰板、防盗门、空实腹钢门窗、机制红砖、下水管道、电线等32个系列40多个品种,年产值2500万元;以南关商业一条街为龙头的商业服务门店80多家,带动全乡商业服务网点320个,年营业额达3800万元;以刘家沟、太和村的小食品加工为龙头,带动手工作坊120多家,每年为市场提供淡季小食品80多万公斤。
  上秦乡 1995年,全乡有企业359家,从业人员9443人,形成以粮油加工运销为龙头,集工业、建筑建材、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为一体,农工商贸相结合的产业格局。乡镇企业总产值20020万元,利税1603万元,拥有固定资产2318万元、流动资金2189万元。
  新墩乡 1995年,有各类企业518家,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3900万元,利税1503万元,从业人员9379人。形成以张掖市饮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原果酒厂)为龙头的饮料食品加工、销售企业,主要有果酒厂、饮料厂、保健饮料厂、益民食品厂、包装厂、供销分公司。之后又办起方便食品厂、金河罐头厂、甘泉挂面厂等10多家食品加工企业。以第四建筑公司为龙头,发展建筑建材135家,1995年完成建筑业产值2360万元,建起铝合金门窗厂、西关三合板厂、双塔轧钢厂、四建公司预制构件厂、北关房地产开发公司、白塔轻型砖厂等。
  三闸乡 1995年,全乡有各类企业80家,其中乡办10家、村办12家、个体58家。从业人员8497人,占总劳动力的80.92%。拥有固定资产3445万元,产值13904万元,完成总收入13510万元,实现利税1399万元。乡办企业产值3130万元,占全乡企业总产值的22.51%,乡镇企业总产值在全市22个乡中名列第四位。
  长安乡 1995年,全乡乡镇企业发展到378家,其中乡办3家、村办11家、合作企业88家、个体企业276家,总产值11005.8万元,总收入8606.9万元,利税达1340万元。
  张掖市金属结构门窗厂 隶属梁家墩乡,股份合作制企业。始建于1992年,总投资800多万元,其中梁家墩乡刘家沟村农民入股110万元,张掖市三建五公司入股690万元。主要产品有32系列实腹钢门窗,25A系列空腹钢窗,73、90系列铝合金推拉门厂,TB70系列喷塑推拉单玻、双玻窗,B20空腹系列密闭门厂,地弹簧门和各种花栏式单包、双包保温防盗门,高频焊管、钢异型材等14种产品。1995年10月,研制成功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QIC—25型高层塔起重机,适于100米高度。30层以下高层楼房、工业厂房、烟囱、货场的施工要求,升降灵活性强,回旋幅度大,载荷量高,使用方便,填补西北地区空白。1995年产值3890万元,实现利税92万元。
  张掖市饮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隶属新墩乡,始建于1984年,拥有固定资产185万元、流动资金220万元,开发出高、中、低档葡萄酒,果酒,果汁型饮料“山楂露”,清凉饮料“女士康乐”,聚酯瓶饮料,水果罐头,新型全果实纯天然饮料“果茶”,以及健身清酒、易拉罐饮料“杏仁露”等5大类30多种产品,其中全汁红葡萄酒、山楂露获甘肃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销往青海、新疆、山西、河北、上海等地。1995年产值1006万元,利税100万元。
  张掖市脱水蔬菜总厂 隶属于党寨乡,始建于1987年,是集收购、生产、加工、销售、出口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主要产品有青椒粒、红椒粒、甜椒片、洋葱片、胡萝卜片、刀豆干、大蒜片、小葱等10多个品种。产品质量采用国际标准生产。其中洋葱片荣获第四届中国艺术节金奖,甜椒片获甘肃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欧美等地区和国家。企业拥有固定资产320万元、流动资金198万元,固定职工105人。1994年成立“张掖市脱水蔬菜总厂”,下辖高台联营脱水菜厂,张掖市上秦乡、明永乡、党寨乡汪家堡、长安乡上头闸、长安乡洪信、小河乡庙坝、小满乡古浪脱水菜厂及张掖市脱水菜总厂、党寨乡瓜菜经销部等9厂1部,并在上海、天津市设立办事处。1995年完成产值1317万元,利税26万元。
  张掖市造纸工业有限公司 始建于1987年,隶属三闸乡,股份制企业。总投资500万元,拥有4条生产线,年产文化用纸3000吨,纸浆采用亚铵法生产。产品远销新疆、四川、青海、内蒙古、安徽、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区,并出口印尼、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1995年完成产值1200万元,实现利税108万元。
  张掖市乌江砖厂 始建于1976年,乌江乡办企业。拥有固定资产150万元、流动资金170万元,职工110人。1995年生产机制砖6500万块,完成产值600万元,利税91万元。1996年,乌江砖厂一分厂生产黏土砖600万块,完成产值90万元,实现利税3.9万元。1997年元月实行承包经营制,年上缴资产使用费7万元。乌江砖厂二分厂生产黏土砖685万块,完成产值103万元,实现利税7.8万元。1997年元月实行承包经营制,年上缴资产使用费10万元。1988年产品获“省优产品”,1989年荣获农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90年晋升为“省二级企业”,1995年被评为“甘肃省乡镇企业质量、效益A级企业”和“节能降耗先进企业”。
  张掖市第三建筑工程总公司 始建于1973年,梁家墩乡办企业,前身为“梁家墩建筑施工队”,1986年组建为梁家墩建筑公司,1990年更名“张掖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1993年成立总公司,辖分公司6个、施工队32个、预制构件厂2家;职工2135人,其中技工1696人,有职称的技术人员92人。1995年拥有固定资产1261万元、流动资金5614万元,承建工程344项,工作量73.5万平方米,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84%;创省优工程18项、地优工程24项,完成建安产值2.58亿元、利税1935万元。1995年完成产值1.5亿元,利税879万元,公司全员劳动生产率46838元/人。荣获“全省先进企业”“质量信得过企业”等称号。1993年进入“甘肃省建筑企业五十强”行列,1994年跨入“甘肃省乡镇企业十强”行列。
  第六节 企业管理
  管理机构 1987年,“张掖市乡镇企业管理局”成立。2002年,张掖市乡镇企业管理局更名“甘州区乡镇企业管理局”。2005年,甘州区乡镇企业管理局加挂“甘州区中小企业局”牌子,在保留原职能的基础上,划入甘州区非公有制经济管理局承担的所有职能,划入区经贸委承担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职能。2010年,甘州区乡镇企业管理局(中小企业局)与甘州区经济委员会同时撤销,组建“甘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加挂“甘州区中小企业局”牌子。2011年,甘州区乡镇企业管理局局长、书记、副局,长改任区中小企业局局长、书记、副局长。
  行政审批 1996年,张掖市乡镇企业发展按计划经济体制运作,企业的设立,均须通过行政审批。乡(镇)、村、联户办企业,筹办单位要编写可研报告,填写相关资料,经乡镇经委初步审查后,报县(市)乡镇企业局和有关管理部门审批,再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发照,方可开业。个体企业由业主本人申报,经当地工商所审理后,报县(市)工商局审批。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颁布实施,取消乡镇企业的审批制度,改为登记备案制度,筹办单位或个人直接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经核准发照后,报县(市)乡镇企业管理局备案。2010年6月,甘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成立后,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服务职能仅限于工业中小企业,其他行业中小企业由各行业主管部门管理。
  企业管理 承包经营责任制。1990年之前,社队企业实行联产计酬生产责任制,推行定人员、定任务、定成本、定报酬、定上缴利润和超产奖励的“五定一奖”管理办法。1984年实行厂长(经理)负责的集体承包制或招聘制,承包期限为3—5年,承包内容包括生产指标,产值、利润,质量、安全,经营、分配方式,双方权利义务,消费与积累,财务管理、奖罚制度等。从1990年开始,贯彻农业部《乡镇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规定》,完善乡镇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各级乡镇企业管理机构实行目标管理。
  企业晋等升级。1990年以后,在乡镇企业中开展七项基础管理(标准、计量、定额、规章制度、信息、基础教育、班组建设)、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现场管理达标升级活动,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包括岗位责任制、各岗位操作规程、质量管理细则等在内的一整套规章制度。1997年,先后组建张掖市饮料食品集团公司、张掖市脱水蔬菜总公司、张掖市梁家墩建筑建材集团开发总公司、张掖市第五建筑建材集团公司、张掖市四龙集团公司、张掖市乌江建材集团公司等,在全市掀起质量效益达标升级、节能降耗活动。2000年开展达标升级企业复检,对1995年以来达标升级的24户A级企业、22户B级企业进行复检,严格执行标准;复检后达到A级标准企业21户、B级16户,未达标A级3户、B级6户。1998年有4户企业被评为全省质量效益A级企业,1户被评为B级企业。经统考有100人取得合格证,3户企业全面质量工作达标,1户被评为科技进步示范企业,促使质量管理工作水平提高。全市首批400户较大规模的乡镇企业经过登记备案,私有资产达21500万元,占登记企业总资产65760万元的32.7%;当年新上的54个项目,有31个是由个人创办的私营企业,投资额1770万元。
  提升管理水平。1987年,张掖市下安粮油经销公司、张掖市三闸造纸厂确定为股份合作企业试点,根据农业部《关于推行和完善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的通知》,推动股份合作企业的发展。1993年,首次组建梁家墩建筑建材集团和党寨砖瓦总厂。1994年相继组建党寨脱水蔬菜集团总公司、张掖市饮料食品集团公司等。之后实行工业小区、工业园区建设。1999年,全市乡镇企业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请示报告及督办制度、政务公开民主监督制度,落实《乡镇企业法》和《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组织工商、土管、税务、建设管理部门对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小脱水菜企业进行清理整顿,成立张掖市脱水蔬菜协会,加强行业管理,遏制脱水菜无序发展。工业用布有限公司完成ISO9000系列标准认证前期工作;对造纸厂污水处理、水泥厂粉尘排放验收达标。花寨水泥厂等6户企业通过全面质量管理达标验收;市金属结构门窗厂等7户企业争创为省、地级文明企业;三建五公司钢筋班等12个班组被审定为省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班组。举办金融知识、财会管理、砖瓦新国标、企业领导干部岗位任职资格培训班,2002年,举办由乡镇企业厂长(经理)参加的WTO知识培训班,促进乡企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组织开展脱水蔬菜专题调查、乡镇企业“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才”三缺情况的调查,提出解决途径和改进办法;指导改制企业持续改革不适应企业发展的环节和方面,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帮助制定企业发展规划,克服家族式管理的弊端;宋有年、张万忠、马银、张程嘉、胡建新5人被评为第六届全省乡镇企业家;永丰化工公司、甘浚建筑公司、三闸红太阳面粉厂、市兴盛建筑公司4户企业被评为省级文明企业;甘肃五松园食品工业公司的“五松园”牌清酒被评为省局名牌产品,另有“甘绿”牌青红椒、“三立”牌425#水泥、“五松园”牌红葡萄酒通过省局名牌产品企业复审,甘绿集团公司、三闸水泥厂、工业用布公司3户企业通过科技进步示范企业复审,乡镇企业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第七节 非公企业
  甘州区非公企业最早发端是乡镇企业,先后经历起步阶段(1978—1990年)、转型阶段(1990—2000年)和借助外力发展阶段(2001—2016年)。
  起步阶段(1978—1990年)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部分乡村开始创办社队企业、乡镇企业。1979年,张掖县社队企业总数432个,从业人员6636人,完成产值1402.37万元,实现利润72.86万元。1990年,张掖市乡镇企业总数达到2693个,从业人员5万人,完成总产值1.8亿元,实现利润1168.64万元,上缴税金266.46万元,上缴利润51万元。同1979年相比,企业总数增长5.23倍,从业人员增长6.58倍。上秦、新墩两乡乡镇企业产值超过2000万元。
  转型阶段(1990—2000年) 随着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由“有益补充”调整为“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0年,全市乡镇企业个数4540个,产值247920万元,增长21.51%;乡镇企业增加值60040万元,增长
  22.10%;乡镇企业收入193062万元,增长20.58%。
  借助外力发展阶段(2001年以后) 进入21世纪,乡镇企业跨入非公企业新时代。2005年,全区范围内私营企业达969户,净增38户,总注册资本达189212万元,增长50.6%;个体户11112户,净增110户。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10639万元,增长11.76%,占全区生产总值的42%。2006年,对全区非公经济进行调查。重点对抽样的28户改制企业、31户外来投资企业、894户个体工商户和45户私营企业的发展现状、制约因素等深入调研,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调整结构、提升档次、加大投入、壮大规模。非公经济发展领域由最初的商业、饮食业向农业综合开发、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社会服务业拓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42%。2010年,全区范围内私营企业达2388户,增加248户;注册资本350711万元,增长19.5%。个体户15638户,增加1921户;注册资本41399万元,增长37%。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21561万元,增长10.8%,占全区生产总值的45.1%。2015年,全区范围内新增私营企业1694户,达到6364户;新增注册资金73.51亿元,注册资本达224.53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6570户,达到25434户;新增注册资金8.46亿元,注册资金18.69亿元。至2016年末,全区范围内新增私营企业3100户、注册资金118.9亿元,达到8686户、注册资本737.94亿元;个体工商户新增7838户、注册资金5.36亿元,达到30086户、注册资金31.85亿元;新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88户,达到2285户。

知识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甘州区志(1991-2016)》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91-2016年甘州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变化状况。全书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地理·自然、建置·区划、政党·社会团体、政权·政协、军事·政法、农业农村工作、工业经济、商贸流通、财税·金融、综合经济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科教·文化·旅游、艺文、社会生活、人物·荣誉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