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林业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84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林业资源
分类号: F326.2
页数: 3
页码: 243-245
摘要: 本节记述了1991年至2016年甘州区林业资源、防风固沙林面积、蓄积量、林木权属、林木资源的情况。
关键词: 资源 甘州区 林业

内容

林地资源 1990年底,全市森林面积48.46万亩,其中天然林3.12万亩、人工林45.34万亩,森林覆盖率9.2%。境内形成六条人工防风固沙林带,1460个农田林网格,干、支、斗、农四级渠道和国、省、市、乡四级道路基本绿化。荒滩育草7万亩。农村户均人工林5.5亩;林木蓄积量68.12万立方米。市区林木覆盖率18.5%,村屯覆盖率32.5%。
  2008年全区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显示,全区林业用地面积92689.7公顷,占区划国土总面积698960公顷的25.12%;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17452.6公顷(防护林12604.2公顷、占72.07%,经济林3534.6公顷、占20.25%,特用林1313.8公顷、占7.2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8.83%;疏林地面积299.2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32%;灌木林54608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8.9%;未成林造林地1865.9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01%;苗圃地174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19%;宜林荒山荒地17945.7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9.36%;无立木林地105.7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11%;林业辅助生产用地237.7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56%。有林地按照起源分:天然有林地1300公顷,占有林地总面积的7.45%;人工林有林地16152.6公顷,占92.55%。森林覆盖率18.95%,林木覆盖率20.03%。
  天然林。东大山天然林:据2008年林业二类资源清查,东大山自然保护区经营总面积143400亩,林业用地面积为96075亩,占总面积的67%;非林地47325亩,占总面积的33%。其中有林地面积19513.5亩,占林地面积的20.3%;疏林地面积184.5亩,占0.2%;灌木林地面积46302亩,占48.2%;宜林荒山荒地30043.5亩,占31.3%。森林覆盖率45.9%,活立木总蓄积197510立方米(其中青海云杉蓄积为195903立方米)。
  国家规定特别灌木林:2004年以来,通过国家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项目实施,将荒漠天然灌木界定为“国家规定特别灌木林”。至2010年,甘州区界定国家规定特别灌木林49361.4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49231.1公顷。按权属分:国有28460.9公顷、生态公益林28369.0公顷;集体131.2公顷、生态公益林131.2公顷;个人20769公顷、生态公益林20730.9公顷。
  人工林。防风固沙林:
  甘州区2008年防风固沙林面积、蓄积量统计表
  表6-3-1 单位:公顷、立方米
  权属 活立木总蓄积量 有林地面积 疏林 其他灌木林
   总面积 幼龄林 中龄林 近熟林 成熟林 过熟林
  全区 262852.0 8284.5 2343.5 3098.5 597.2 1898.9 346.4 286.9 1940.6
  国有 61376.0 3842.3 465.2 2244.4 89.0 809.5 234.2 153.9 899.1
  集体 27358.0 1292.9 454.1 543.9 37.5 160.3 97.1 25.6 242.4
  个人 174118.0 3149.3 1424.2 310.2 470.7 929.1 15.1 107.4 799.1
  农田防护林:1971年,甘州区开始大规模实施农田林网建设;至1992年,农田林网达62940亩,占人工林保存总面积的24%,总蓄积量60万立方米。经2008年全区林业二类清查,农田林网折合面积达17.7万亩,林网树木总株数达2656万株,农村人均拥有树木76株,农田林网树木蓄积量达32.3183万立方米。
  经济林:1987年,张掖市政府制定《张掖市经济林发展十年规划》,全市经济林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至1992年底,全市经济林总面积121095亩,其中,乡村95625亩,机关单位农(林)场24045亩,国营林场、圃、站1425亩;乡村农户家庭庭院果树72万株,户均9.7株。1991—1995年,全市经济林迅速发展。至1995年末,全市经济林面积20.29万亩,其中,苹果7.88万亩、梨9万亩、红枣1.1万亩、葡萄0.45万亩、杏0.67万亩、桃0.057万亩、其他1.13万亩。建成小满、碱滩、小河、沙井、乌江、三闸、甘浚、和平等经济林万亩乡8个,康宁、永星、红沙窝等经济林千亩村25个,百亩社140个。全市以苹果梨、苹果、红枣为主的经济林基地建设形成规模,经济林已成为全市农村商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1998年,受果品市场影响,经济林面积逐年减少。2008年,甘州区经济林保存总面积54973.5亩,其中,国有23227.5亩,占42.3%;集体所有262.5亩,占0.5%;个人所有31483.5亩,占57.2%。
  特种用途林:至2008年,全区有人工营造的特种用途林66207亩,其中东大山自然保护区特种用途林66000亩(有林地19513.5亩、疏林地184.5亩、灌木林地46302亩);森林覆盖率45.9%,活立木总蓄积197510立方米。市水源涵养林研究院(龙渠苗圃)云杉母树林175.5亩,蓄积量70立方米;城区环境保护林31.5亩,林木蓄积量296立方米。
  林木权属国有林。省、地、市机关、厂矿、学校林(农)场林木:经2008年林业二类资源清查,省、地、市机关、厂矿、学校农林场36个,总经营面积8693公顷,其中,有林地2127.8公顷,疏林地4.4公顷,灌木林地14.3公顷,未成林造林地316.2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59902立方米。
  集体林。乡村集体林场:1990年,乡级集体林场发展到10个,村级集体林场发展到136个,林场专业劳动力1043个,经营面积8.8万亩,其中经济林1.06万亩、四旁树木203万株。乡村集体林场随着农村大包干承包责任制的深化,林场土地逐步承包、租赁到农户,实行单户或联户、分户承包、租赁经营。
  集体林木:至1993年底,全市集体林业用地504780亩,其中有林地256710亩(防护林161085亩、经济林95625亩)、疏林地19620亩、灌木林地1275亩、未成林造林地58800亩、苗圃地1110亩、宜林地167265亩。2010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集体林木通过承包、租赁、购买等形式划归农民个人经营。三闸镇林场林地没有参与集体林权改革,总蓄积量2168立方米,防风固沙林面积357公顷,其中乔木林291公顷、灌木林66公顷。
  非公有制林业。至1990年末,私人、个体造林面积20.9万亩,四旁植树800多万株;家庭林场、专业户由1983年的740户发展到2000户。私人造林由单一树种发展到乔木、灌木、经济林、乔灌混交、林粮间作,为全区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发展打开局面。
  20世纪90年代末,全市经济林面积达23.89万亩;发展经济林万亩乡12个,千亩村88个,百亩社475个,十亩以上果园户485户;庭院果树发展到100多万株,经济型复合林网1.17万亩;果品总产量达6830万公斤;从事果品和木材运销个体户425户,从业人员1288人;年销售果品1900万公斤,销售木材0.6万立方米;运销产值达3030万公斤,占林果业产值的25%。至2010年,全区非公有制林业经济户达101户,其中区外户13户,区内户88户;个体84户,入股联营1户;小果园7户,小林场42户,小苗圃12户;从业人员971人;总产值达2908.12万元,占全区林业经济总产值的60.8%。其中,10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公司、个人)42户,50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公司、个人)24户;个体承包造林最大面积0.4179万亩(甘霖公司)。个体、非公有制苗圃12个,育苗面积484.7亩,年生产各类苗木193.9万株。木材、果品加工企业28个,年加工木材15990立方米;果品加工604.5万公斤,从业人员230人。个体木材加工、贩运及果品贩运户28户,年加工木材1.279万立方米,贩运木材0.32万立方米,贩运果品100000万公斤;运销产值625万元,占林业总产值的13%;从业人员177人。
  林木资源 1993年,全市林木总蓄积量123.0768万立方米,其中东大山天然林12.8066万立方米,人工林110.2702万立方米。2008年,全区宜林地239142亩,林木总蓄积量97.2471万立方米。
  园林绿化树种。主要有油松、刺柏、桧柏、漳河柳、金丝柳、樟子松、杜松、水蜡、樱花、紫叶矮樱、白杜鹃、紫杜鹃、园冠榆、大叶榆、长枝榆、洒金柏、紫叶李、豆瓣黄杨、红叶小檗、枫杨、香花槐、法桐、贴梗海棠、红瑞木、红叶桃、银杏等。
  经济林树种。主要有红富士、美国蛇果、苹果梨、早酥梨、锦丰梨、雪花梨、雪梨、库尔勒香梨、黄金梨、早酥、红梨(美人酥、七月酥、红香酥、日面红)、鸭梨、甘梨、酥木梨、冬果梨、车头梨巴梨、莱阳梨、彬州梨、红提、里扎马特、扎娜、蛇龙珠、品丽珠、赤霞珠、凤凰51号、巨峰、红地球、美人指、富士罗莎等。

知识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甘州区志(1991-2016)》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91-2016年甘州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变化状况。全书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地理·自然、建置·区划、政党·社会团体、政权·政协、军事·政法、农业农村工作、工业经济、商贸流通、财税·金融、综合经济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科教·文化·旅游、艺文、社会生活、人物·荣誉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