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林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846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林业
分类号: F307.2
页数: 13
页码: 242-254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91-2016年甘州区林业机构、林业资源、林业建设、育林、设施建设与重点林业工程、森林资源管护、林业改革的工作情况。
关键词: 林业 农村 甘州区

内容

第一节 机构
  1980年成立“张掖县林业局”,将县农林牧局管理的林业工作划归林业局。1986年,县林业局更名“张掖市林业局”;2002年更名“甘州区林业局”。下辖事业机构和单位有甘州区退耕还林办公室、甘州区林业勘察设计队、甘州区湿地管理站、九龙江林场、西城驿林场、红沙窝林场、东大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新墩苗圃、石岗墩植被管护站、兔儿坝植被管护站、林业技术推广站、林木种苗管理站、林木病虫害检疫防治站、林政稽查大队、林业公安分局等。林业常设议事协调机构有绿化委员会、护林护草防火指挥部和退林还林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等。至1989年,相继成立甘浚、安阳、小河、三闸、党寨、碱滩、明永、大满、小满、乌江、新墩等11个林业站,占全区20个乡镇总数的55%;配备专职干部30人。2016年,全区18个乡镇设立林业工作站18个,专职干部44人。
  第二节 林业资源
  林地资源 1990年底,全市森林面积48.46万亩,其中天然林3.12万亩、人工林45.34万亩,森林覆盖率9.2%。境内形成六条人工防风固沙林带,1460个农田林网格,干、支、斗、农四级渠道和国、省、市、乡四级道路基本绿化。荒滩育草7万亩。农村户均人工林5.5亩;林木蓄积量68.12万立方米。市区林木覆盖率18.5%,村屯覆盖率32.5%。
  2008年全区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显示,全区林业用地面积92689.7公顷,占区划国土总面积698960公顷的25.12%;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17452.6公顷(防护林12604.2公顷、占72.07%,经济林3534.6公顷、占20.25%,特用林1313.8公顷、占7.2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8.83%;疏林地面积299.2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32%;灌木林54608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8.9%;未成林造林地1865.9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01%;苗圃地174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19%;宜林荒山荒地17945.7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9.36%;无立木林地105.7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11%;林业辅助生产用地237.7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56%。有林地按照起源分:天然有林地1300公顷,占有林地总面积的7.45%;人工林有林地16152.6公顷,占92.55%。森林覆盖率18.95%,林木覆盖率20.03%。
  天然林。东大山天然林:据2008年林业二类资源清查,东大山自然保护区经营总面积143400亩,林业用地面积为96075亩,占总面积的67%;非林地47325亩,占总面积的33%。其中有林地面积19513.5亩,占林地面积的20.3%;疏林地面积184.5亩,占0.2%;灌木林地面积46302亩,占48.2%;宜林荒山荒地30043.5亩,占31.3%。森林覆盖率45.9%,活立木总蓄积197510立方米(其中青海云杉蓄积为195903立方米)。
  国家规定特别灌木林:2004年以来,通过国家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项目实施,将荒漠天然灌木界定为“国家规定特别灌木林”。至2010年,甘州区界定国家规定特别灌木林49361.4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49231.1公顷。按权属分:国有28460.9公顷、生态公益林28369.0公顷;集体131.2公顷、生态公益林131.2公顷;个人20769公顷、生态公益林20730.9公顷。
  人工林。防风固沙林:
  甘州区2008年防风固沙林面积、蓄积量统计表
  表6-3-1 单位:公顷、立方米
  权属 活立木总蓄积量 有林地面积 疏林 其他灌木林
   总面积 幼龄林 中龄林 近熟林 成熟林 过熟林
  全区 262852.0 8284.5 2343.5 3098.5 597.2 1898.9 346.4 286.9 1940.6
  国有 61376.0 3842.3 465.2 2244.4 89.0 809.5 234.2 153.9 899.1
  集体 27358.0 1292.9 454.1 543.9 37.5 160.3 97.1 25.6 242.4
  个人 174118.0 3149.3 1424.2 310.2 470.7 929.1 15.1 107.4 799.1
  农田防护林:1971年,甘州区开始大规模实施农田林网建设;至1992年,农田林网达62940亩,占人工林保存总面积的24%,总蓄积量60万立方米。经2008年全区林业二类清查,农田林网折合面积达17.7万亩,林网树木总株数达2656万株,农村人均拥有树木76株,农田林网树木蓄积量达32.3183万立方米。
  经济林:1987年,张掖市政府制定《张掖市经济林发展十年规划》,全市经济林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至1992年底,全市经济林总面积121095亩,其中,乡村95625亩,机关单位农(林)场24045亩,国营林场、圃、站1425亩;乡村农户家庭庭院果树72万株,户均9.7株。1991—1995年,全市经济林迅速发展。至1995年末,全市经济林面积20.29万亩,其中,苹果7.88万亩、梨9万亩、红枣1.1万亩、葡萄0.45万亩、杏0.67万亩、桃0.057万亩、其他1.13万亩。建成小满、碱滩、小河、沙井、乌江、三闸、甘浚、和平等经济林万亩乡8个,康宁、永星、红沙窝等经济林千亩村25个,百亩社140个。全市以苹果梨、苹果、红枣为主的经济林基地建设形成规模,经济林已成为全市农村商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1998年,受果品市场影响,经济林面积逐年减少。2008年,甘州区经济林保存总面积54973.5亩,其中,国有23227.5亩,占42.3%;集体所有262.5亩,占0.5%;个人所有31483.5亩,占57.2%。
  特种用途林:至2008年,全区有人工营造的特种用途林66207亩,其中东大山自然保护区特种用途林66000亩(有林地19513.5亩、疏林地184.5亩、灌木林地46302亩);森林覆盖率45.9%,活立木总蓄积197510立方米。市水源涵养林研究院(龙渠苗圃)云杉母树林175.5亩,蓄积量70立方米;城区环境保护林31.5亩,林木蓄积量296立方米。
  林木权属国有林。省、地、市机关、厂矿、学校林(农)场林木:经2008年林业二类资源清查,省、地、市机关、厂矿、学校农林场36个,总经营面积8693公顷,其中,有林地2127.8公顷,疏林地4.4公顷,灌木林地14.3公顷,未成林造林地316.2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59902立方米。
  集体林。乡村集体林场:1990年,乡级集体林场发展到10个,村级集体林场发展到136个,林场专业劳动力1043个,经营面积8.8万亩,其中经济林1.06万亩、四旁树木203万株。乡村集体林场随着农村大包干承包责任制的深化,林场土地逐步承包、租赁到农户,实行单户或联户、分户承包、租赁经营。
  集体林木:至1993年底,全市集体林业用地504780亩,其中有林地256710亩(防护林161085亩、经济林95625亩)、疏林地19620亩、灌木林地1275亩、未成林造林地58800亩、苗圃地1110亩、宜林地167265亩。2010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集体林木通过承包、租赁、购买等形式划归农民个人经营。三闸镇林场林地没有参与集体林权改革,总蓄积量2168立方米,防风固沙林面积357公顷,其中乔木林291公顷、灌木林66公顷。
  非公有制林业。至1990年末,私人、个体造林面积20.9万亩,四旁植树800多万株;家庭林场、专业户由1983年的740户发展到2000户。私人造林由单一树种发展到乔木、灌木、经济林、乔灌混交、林粮间作,为全区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发展打开局面。20世纪90年代末,全市经济林面积达23.89万亩;发展经济林万亩乡12个,千亩村88个,百亩社475个,十亩以上果园户485户;庭院果树发展到100多万株,经济型复合林网1.17万亩;果品总产量达6830万公斤;从事果品和木材运销个体户425户,从业人员1288人;年销售果品1900万公斤,销售木材0.6万立方米;运销产值达3030万公斤,占林果业产值的25%。至2010年,全区非公有制林业经济户达101户,其中区外户13户,区内户88户;个体84户,入股联营1户;小果园7户,小林场42户,小苗圃12户;从业人员971人;总产值达2908.12万元,占全区林业经济总产值的60.8%。其中,10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公司、个人)42户,50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公司、个人)24户;个体承包造林最大面积0.4179万亩(甘霖公司)。个体、非公有制苗圃12个,育苗面积484.7亩,年生产各类苗木193.9万株。木材、果品加工企业28个,年加工木材15990立方米;果品加工604.5万公斤,从业人员230人。个体木材加工、贩运及果品贩运户28户,年加工木材1.279万立方米,贩运木材0.32万立方米,贩运果品100000万公斤;运销产值625万元,占林业总产值的13%;从业人员177人。
  林木资源 1993年,全市林木总蓄积量123.0768万立方米,其中东大山天然林12.8066万立方米,人工林110.2702万立方米。2008年,全区宜林地239142亩,林木总蓄积量97.2471万立方米。
  园林绿化树种。主要有油松、刺柏、桧柏、漳河柳、金丝柳、樟子松、杜松、水蜡、樱花、紫叶矮樱、白杜鹃、紫杜鹃、园冠榆、大叶榆、长枝榆、洒金柏、紫叶李、豆瓣黄杨、红叶小檗、枫杨、香花槐、法桐、贴梗海棠、红瑞木、红叶桃、银杏等。
  经济林树种。主要有红富士、美国蛇果、苹果梨、早酥梨、锦丰梨、雪花梨、雪梨、库尔勒香梨、黄金梨、早酥、红梨(美人酥、七月酥、红香酥、日面红)、鸭梨、甘梨、酥木梨、冬果梨、车头梨巴梨、莱阳梨、彬州梨、红提、里扎马特、扎娜、蛇龙珠、品丽珠、赤霞珠、凤凰51号、巨峰、红地球、美人指、富士罗莎等。
  第三节 林业建设
  1991—2016年,先后实施“三北”二期、三期工程,平原绿化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封山(滩)育林工程、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重点风沙区利用日元贷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湿地资源保护工程等。20世纪90年代,按照“南保青龙、中扩绿洲、北锁黄龙”和“外扩绿洲、内建园林”工作要求,建设重点向风沙口、沙区周围等要害部位、关键地段转移,城区机关单位坚持不懈地进行义务植树,重点治理西城驿沙窝、兔儿坝滩,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明显,平原区域绿洲生态环境好转。进入21世纪,重点投资农村150多个村小康住宅区绿化,五大出城口绿化、美化,国道、省道60公里绿色通道建设和工业园区绿化;东大山高山天然林及平原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资源保护,城郊湿地公园建设、平山湖滩、南滩、石岗墩滩、兔儿坝滩荒滩天然灌木植被封育保护等工程相继实施。
  林木种苗 种子生产。1991—2000年,国营林场为满足当年育苗任务计划采集沙枣、柠条种子。2000年后,以满足本单位(个人)需要为目的,全区采种量很少,主要树种为沙枣、柠条、国槐等。
  育苗。2001年后,育苗生产向集约化、专业户方向发展,逐步形成苗木培育、经销专业大户10个,形成东二环路、南二环路等苗木集散市场。至2016年,全区注册成立林业育苗专业合作社13个。1991—2010年,全区育苗61016.5亩,出圃各类苗木13874.3万株。
  人工造林 1991—2011年,全区人工造林累计面积56.38456万亩,其中防护林
  24.9193万亩,占44.2%;经济林27.66596万亩,占49.1%;用材林3.7993万亩,占6.7%。按所有制成分划分,国有造林10.70449万亩,占19%;集体造林0.83094万亩,占1.5%;个体和非公有制造林44.84913万亩,占79.5%。
  甘州区1991—2016年造林面积统计表
  表6-3-2 单位:W
  年度 造林总面积 其中,按林种 其中,按权属
   (亩) 防护林 经济林 用材林 国营 集体 个人
  1991 30960 17591 13369 — 3521 5109 22330
  1992 33350 9329 24021 — 3022.3 3200.4 27127.3
  1993 42676 3752 38924 — 4268 — 38408
  1994 43394 5206 38188 — 5838 — 37556
  1995 35100 2834 32266 — 6048 一 29052
  1996 34274 4573 29701 — 3147 — 31127
  1997 43104 9036 23725 10343 9513 — 33591
  1998 29300 14400 14900 一 3822 — 25478
  1999 29165 19066 10099 — 1864 — 27301
  2000 67383 32733 17750 16900 8736 — 58647
  2001 48054.4 25100 15497.4 7457 6475.4 — 41579
  2002 52903.2 37283 12327.2 3293 9648.2 — 43255
  2003 6090 3390 2700 — 4890 — 1200
  2004 4000 4000 — — 3000 — 1000
  2005 4000 4000 — — 3200 — 800
  2006 2000 2000 — — 1500 — 500
  2007 4000 4000 — — 3070 — 930
  续表6-3-2
  年度 造林总面积 其中,按林种 其中,按权属
   (亩) 防护林 经济林 用材林 国营 集体 个人
  2008 39800 39500 300 — 03390 — 26410
  2009 1792 1300 492 — 1592 — 200
  2010 4000 2800 1200 — 3500 一 500
  2011 8500 7300 1200 — 7000 — 1500
  2012 15500 12250 3250 — 7000 — 8500
  2013 11333 3733 7600 — 3333 一 8000
  2014 9000 2000 7000 — 1000 — 8000
  2015 8000 3000 5000 — 1000 — 7000
  2016 13500 5000 8500 — 2500 — 11000
  义务植树 1991—2016年,全区开展大规模义务植树26次,有525万人次参与,年均21万人;累计植树4462.5万株,年人均8.5株,折合面积10.14万亩。
  第四节 育林
  封山封滩育林 封山育林。2001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以来,东大山自然保护区拉设刺丝围栏37.6公里,完成封山育林2.06万亩。在出入山路口、林区外围重点地段设置各类宣传碑牌700余块,在管理站、护林站、林缘村社书写固定宣传标语700余条,强化封山育林工作宣传。
  封滩育林。1984年成立石岗墩天然植被管护站,对石岗墩滩天然植被进行封育管护,界定封育管护面积10万亩。采取划定封育范围,埋设界碑,禁止放牧、采沙取土等措施对荒滩天然灌木进行封育保护。2001年成立兔儿坝天然植被管护站,对兔儿坝滩荒天然植被进行封育保护,划定管护面积2.2万亩。2000—2005年,在兔儿坝滩、红沙窝滩和石岗墩滩封护面积21300亩。2006—2010年,重点对兔儿坝滩、红沙窝滩、石岗墩滩、南滩等绿洲边缘的沙生灌木丛进行封滩育林(草)工程建设,五年内新封7万亩。2006年后,实施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项目,中央、省财政每亩补偿4.50元。平山湖滩、南滩、石岗墩天然植被管护站及兔儿坝天然植被管护站全部实施封滩育林。2010年,设立平山湖(小水)、龙渠(龙首村)、和平(朱家庄)3个公益林管护站,修建护林站3处,招聘临时管护人员25人,对上述列入国家规定的特别灌木公益林进行管护。至2016年,封育平山湖滩31.0647万亩、南滩20.1270万亩、石岗墩天然植被管护站8.5894万亩、兔儿坝天然植被管护站2.2740万亩。
  第五节 设施建设与重点林业工程
  2009年,分别在九龙江林场、红沙窝林场修建钢制防火瞭望塔各1座,塔高12米。至2010年底,国有林区护林站总数21处,其中东大山林区6处、九龙江林区6处、西城驿林区3处、红沙窝林区2处、石岗墩植被管护站1处、局管公益林管护站3处。至2008年,东大山、九龙江、西城驿、红沙窝、石岗墩、兔儿坝和新墩苗圃全部架设程控电话,实现互联网办公、信息传输自动化。
  甘州区2001—2010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及省级财政投资统计表
  表 6-3-3
  年度 总投资 其中,万元
   (万元) 管护费 封山育林 其他
  2001 63.43 34.00 29. 43 63.43
  2002 63.52 39.34 24. 18 63.52
  2003 47.08 24.40 22.68 47.08
  2004 47.87 27.71 20. 16 47. 87
  2005 37. 10 28.60 8.50 37. 10
  2006 25.00 25.00 — 25.00
  2007 32. 70 28.60 4. 10 32. 70
  2008 20.00 20.00 — 20.00
  2009 28.00 28.00 — 28.00
  2010 30.00 30.00 — 30.00
  合计 394. 70 285. 65 109.05 394. 70
  林业重点工程 “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二期工程(1986—1995年):张掖市造林23.6880万亩,其中防护林8.4975万亩,占35.5%;经济林8.3025万亩,占34.5%;未成林造林地7.158万亩,占30%。完成沙生植被封护19.0005万亩,育苗27076亩。
  “三北”防护林建设三期工程(1996—2000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20.3226万亩,占规划任务14.0000万亩的145%。其中防护林7.9808万亩、经济林9.6175万亩、用材林2.7243万亩;造林总面积中,国营造林2.7082万亩、个体和非公有制单位造林17.6144万亩。列入国家投资计划3.1797万亩(其中防护林1.6971万亩,经济林1.4826万亩);完成封山(沙滩)育林育草15万亩,零星植树224.9万株,全区森林 覆盖率由1995年的10.6%提高到2000年的11.2%。五年累计育苗1.3408万亩,占规划任务6900亩的194.3%,年均育苗2682亩。建设良种基地采穗圃3个,面积1245亩;母树林1个,面积1215亩;采种基地2个,面积2685亩。
  “三北”防护林建设四期工程(2001—2010年):全区完成人工造林16.66396万亩,占规划任务42.111万亩的39.6%。完成封滩育林31200亩,占规划任务7.89万亩的39.1%;育苗37374.3亩。全区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11.2%提高到2010年的18.23%。
  防沙治沙工程。1991年工程正式启动,至2000年不再单列工程,共实施10年。甘肃省纳入防沙治沙工程区的21个县(区、市)、228个乡(镇)中张掖市整体纳入。先后治理南滩、石岗墩滩、兔儿坝滩、双墩子滩及西城驿、红沙窝、九龙江、神沙窝、兴隆沙窝等荒滩荒沙地造林3653公顷,控制流沙,恢复被沙埋压的农田20多万亩,对防御绿洲外围风沙危害发挥重要作用。至2000年底,完成以治沙为主要目的的造林面积11.85万亩,林木蓄积量由1991年的110万立方米增到2000年的152万立方米,全市60%的流动沙丘基本得到控制。40万亩受害农田得以保护,已沙化的近10万亩土地变成良田,土壤盐碱化面积由10.7万亩减少到近期的3.1万亩。
  退耕还林工程。2002年开始实施,至2010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97000亩,其中退耕地还林5.3万亩、荒滩造林1万亩、封滩育林3.4万亩。
  天然林保护工程。东大山自然保护区作为甘州区唯一天然林区,自2001年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至2010年完成总经营面积14.34万亩、有林面积9.6万亩天然林的管护任务,封山育林2.06万亩,拉设刺丝围栏37.6公里,设置各类宣传碑牌700余块。
  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国营林区公益林:2004—2005年,张掖市下达甘州区重点公益林面积13.46万亩,其中国有12.59万亩。2006—2008年,张掖市下达甘州区重点公益林面积73.46万亩,其中国有72.05万亩。2009—2010年,张掖市下达甘州区重点公益林面积73.53万亩,其中国有72.12万亩。两次工程均由九龙江林场、红沙窝林场、西城驿林场、兔儿坝植被站、石岗墩植被站、新墩苗圃、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所、张掖市林果研究所、张掖工业园区园林站以及南滩、平山湖滩和东大山管理站等单位实施。
  乡村集体和国营机关单位公益林:2004—2005年,张掖市下达甘州区重点公益林面积13.46万亩,其中集体公益林0.87万亩,由龙渠乡、小满镇、乌江镇、新墩镇、甘浚镇、三闸镇和靖安乡组织实施。2006—2008年,张掖市下达甘州区重点公益林面积73.46万亩,其中集体林1.3万亩、其他所有制和个人林0.18万亩,由碱滩镇、梁家墩镇、党寨镇、龙渠乡、小满镇、大满镇、乌江镇、新墩镇、甘浚镇、沙井镇、花寨乡和三闸镇组织实施。2009—2010年,张掖市下达甘州区重点公益林面积73.53万亩,其中国有72.12万亩,由碱滩镇、梁家墩镇、党寨镇、龙渠乡、小满镇、大满镇、乌江镇、新墩镇、甘浚镇、沙井镇、花寨乡和三闸镇组织实施。
  湿地保护工程。2006—2012年,甘州区共管护湿地面积5139.14公顷,埋设湿地界桩6420个、界碑400块,其中架设围栏30公里,封护面积544公顷,完成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个固定湿地样地的设置及调查记录工作。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和《甘肃省湿地保护条例》精神,严格控制开发占用自然湿地,凡是全区天然湿地一律禁止开垦占用或随意改变湿地用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恢复湿地的自然特征和生态特征。按照行政区划范围,依法做好湿地登记、确权、发证等基础工作,对全区公滩湿地按照部门事权管理范围,将保护责任落实到部门、乡镇、单位。强化自然湿地开发利用管理,从源头上杜绝以破坏湿地资源、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利益的行为,对涉及向湿地区域排污或改变湿地自然状态以及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的,审批时要会同相关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审批。加强对湿地保护的监管,组织林业、环保、土地、水利等部门联合执法,对违法占用、开垦、填埋以及污染湿地的情况进行检查,依法制止打击各种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对造成湿地生态严重破坏的责任单位和个人要追究法律责任。
  重点风沙区利用日元贷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2004—2009年,甘州区西城驿林场、红沙窝林场、石岗墩植被站、有年科技农场、湿地保护与绿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处、九龙江林场、兔儿坝植被站等7个单位实施建设。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10163.4公顷,占计划任务的108.1%,其中完成生态公益林2059.96公顷,占计划的121.3%;完成经济林455.9公顷,占计划的99.5%;完成封沙育林7647.52公顷,占计划任务的100%。
  平原绿化达标工程。1988年,张掖市被甘肃省列入平原绿化县;1989年,平原区绿化覆盖率达16.2%,实现平原绿化达标,国家林业部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称号,成为甘肃省第一批达标县(市)。
  一期工程(1988—2000年):1988年,张掖市启动平原绿化工程,以农田林网建设为主体,四旁植树为基础,河渠绿化为骨干,绿色通道建设为重点,按照“渠、路、林、田配套,带、片、网、点结合,乔、灌、草、花搭配,多种产业立体复合经营”的建设思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1988—2000年,全市完成成片人工造林17.9629万亩、四旁零星植树4000万株、庭院植树100万株,绿化四级渠道4458千米,占渠道总长5371千米的83%;绿化四级道路4409千米,占四级道路总长4598千米的95.8%;农田林网折算面积4.36万亩,覆盖耕地总面积的92%;绿化乡、村223个,初步实现农田林网化、渠路林带化、经济林基地化、村庄林场化、林农经营立体化、城镇机关园林化目标。
  二期工程(2001—2010年);完成工程造林17.569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9.3891万亩、封滩育林8.1804万亩,折合投资1185.5万元。完成退耕还林工程9.7万亩,其中退耕还林5.3万亩、封滩育林3.4万亩、荒滩造林1万亩,折合投资4048.2万元。平原区绿化向绿洲外围延伸。
  第六节 森林资源管护
  林政管理 采伐管理。198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颁布实施;全县林木采伐管理有法可依,开始实行林木采伐许可证制度,林业局审批、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国营林场、国有机关单位农林场林木由县林业局统一审批发放;农村集体林木、农民房前屋后四旁树木采伐由林业局委托乡镇人民政府审批发放。1989年,将集体、农户树木林木采伐许可证发放权限收归林业局。1990年,全市统一使用由省林业厅印制的林木采伐许可证。1993年,出台《张掖市林木采伐限额全额管理办法》,按照年采伐量不超过生长量的原则,确定并分解下达各乡镇、国营单位采伐限额。1998年以来,按照地区行署下达的采伐限额,根据各乡(镇)机关单位农林场的林木资源面积和蓄积量,从市到乡(镇)分解下达采伐限额指标,实行市乡分级控制管理,完善限额采伐审批制度,由市林业局统一管理。采伐蓄积在5立方米至10立方米,由林业局领导会签;对材积超过10立方米的,由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审批或报请市政府审批。2000—2010年,逐步执行甘肃省林业厅制定的限额采伐管理办法和制度。
  木材运输管理。1993年开始实行林产品准运证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运输木材出境,要有林业主管部门签发的木材、林产品准运证方可运输木材。1995—1997年,经省林业厅批准,在国道312线、省道227线设置“木材检查站”,对过境、出入境木材进行检查。1997年10月,成立林政稽查大队,境内木材运输管理工作得到加强。1997—2016年,林业执法机构常年在境内主干道路巡查,查处无证运输木材案482起、其他案件550起;处罚当事人600多人次。
  林木林地资源管护 1991年以后,全市国营林场护林人员落实分片包护、责任到人责任制,实行“四无一完整”目标管理(无乱砍滥伐、无森林火灾、无牲畜啃伤、无乱挤乱占林地、保持林相完整),保护林木、林地,防止森林火灾。2001年以来,加大天然植被等资源保护力度,成立“兔儿坝天然植被管护站”,对兔儿坝滩5.4万亩天然植被进行封育保护。制定《甘州区湿地保护管理办法》,颁布《关于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工作的通告》,倡导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是年成立“湿地资源管护站”,对辖区境内湿地管护。2006—2008年,林业部门开展专项行动,对滥采湿地保护区芦苇叶、乱折沙枣花现象进行制止,治理周边群众乱挖猪毛菜、红砂、黄蒿等天然灌木、破坏植被的现象。1988—2005年,张掖市林业派出所、林业局林政资源股、林政稽查大队共查处各类案件479起,其中刑事案件58起、治安案件37起,逮捕51人、拘留13人;林政案件394起,查获木材1437立方米,处理违法人员499人。2006—2010年,甘州区林业公安分局、林政稽查大队共查处各类案件169起,其中刑事案件20起、治安案件6起、林业行政案件255起,查获木材507立方米;处理各类违法人员322人次、逮捕17人次、拘留10人次,查获木材2058立方米。2011—2016年,甘州区林政稽查大队查处滥伐林木案745起,处罚745人;毁坏林地案11起,处罚11人。甘州区公安局森林分局查处林区刑事案件85起,治安案件144起;逮捕11人、判刑75人次、治安拘留34人次、经济处罚157人次。
  森林防火 1988年成立“张掖市护林防火指挥部”,协调指挥境内护林防火工作。至2010年,东大山管理站、九龙江林场、西城驿林场、红沙窝林场、兔儿坝管护站、石岗墩植被管护站、新墩苗圃等国营林场(圃、站)与林缘乡镇联合成立护林联防委员会7个,组建义务扑火队23支881人。2009年成立武警张掖森林支队,下设2个大队,其中甘州大队下设3个中队、86人。至2010年底,国营林场(站)158名职工组建7支半专业扑火队,负责国有林区内发生森林火灾的扑救。林缘乡镇以村为单位建立以基干民兵为主的群众义务扑火队,主要任务是协同林场半专业扑火队员对邻近林区火灾进行扑救。至2010年底,武警张掖森林支队甘州大队防火设备主要有灭火机60台、水泵6台、消防车1辆、运兵车6辆等。各国有林场、管理站、苗圃下设护林站27个,共有森林消防指挥车4辆,森林消防摩托车6辆,防火瞭望塔2座,风力灭火机59台、发电机13台,油锯16个,割灌机14台,帐篷10个,扑火服86套,GPS5台,望远镜9架,铁扫把621把,水枪5把。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产地检疫。1983年,林业局固定专职检疫人员2人,产地检疫工作步入正轨。1984年,张掖县林木病虫害检疫防治站成立,检疫工作加强。1985—1990年,检疫出圃苗木1000万株,销毁带有杨园蚧、十斑吉丁虫、沙枣吐伦蛎蚧0.5万株。1991—1996年,检疫出圃苗木400万株。1997—2005年,加强苗木、木材、烧柴等林产品的产地检疫,检疫面积达0.62万亩、苗木3100多万株,查处销毁带有黄斑星天牛、青杨天牛、白杨透翅蛾等苗木1.7万株,产地检疫率达98%。2006—2016年,产地检疫各类苗木0.314万亩、4120万株,办理产地检疫合格证700份、检疫要求书152份,查处销毁带有黄斑星天牛、青杨天牛等检疫性危险性病虫苗木12万株,复检苗木130万株;检疫灭虫处理虫害木25.8万株,检疫各类花卉100多个品种、约1200万盆。2006—2016年,产地检疫各类苗木0.314万亩、4120万株,办理产地检疫合格证700份、检疫要求书152份,查处销毁带有黄斑星天牛、青杨天牛等检疫性危险性病虫苗木12万株,复检苗木130万株;灭虫处理虫害苗木25.8万株;检疫各类花卉100多个品种、约1200万盆。
  调运检疫。1996年,在国道312线、227线设置两处检疫固定哨所,对过往带有危险性有害生物的寄生植物及果品实施严格的检疫检查。2000—2016年,调运检疫苗木450万株,原木25000立方米、板材300万张,药材105吨,办理调运检疫证1800份;依法处理无证调运的苗木3.2万株。查处违章收购虫害木6起,销毁带虫木材30多立方米;销毁调入辖区带有黄斑星天牛垂榆苗木500株。对区内木材加工厂、苗木经销户发放森林植物检疫登记证,进行年审检查。
  监测预报。1985年,“林业三站”组织技术人员对沙枣尺蠖、杨毛蚜等害虫进行测报。1987—1996年,设立5个监测点,定期监测预报杨蓝叶甲、沙枣木虱、沙枣尺、内蒙粉毛蚜、介壳虫、红蜘蛛、梨木虱、大青叶蝉等普遍发生害虫。1997年设立20个测报点,在各乡镇单位聘请兼职检疫员20名,在固定监测点监视蛀干天牛及其他食叶害虫的发生、危害情况。1998—2004年,运用黑光诱虫灯监测预报虫情。2004年,甘州区林木病虫害检疫防治站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国家中心测报点”,重点监测春尺蠖、杨蓝叶甲,此后每月进行网上数据汇报。2007年开始,主要监测红枣食心虫发生和危害情况。2009年,开始对松材线虫病、枣实蝇、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监测,发现传入加拿大一枝黄花2处,及时进行了铲除销毁。2010年设置监测点20个,重点监测黄斑星天牛、春尺蠖、沙枣白眉天蛾发生和危害等情况。2005—2010年,及时发布病虫害测报信息20期。2016年,甘州区主要监测对象有枣实蝇CarpomyavesuvianaCost松材线虫病rsaphelenchusxylophilus(St.etBu.)Nickle。
  虫害防治。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对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实行综合治理,推广营林措施和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无公害、不杀伤天敌的生物、仿生物制剂。2000年以来,防治天牛药剂主要用触破、绿化威雷等微胶囊仿生物农药。
  病害防治。1990—1995年,张掖市梨根基湿腐病发病率30%,指导应用砧木建园、高接、刮皮涂药、围土堰等方法防治,效果明显。
  野生动植物保护 境内保护动物。甘州境内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主要兽类有:雪豹、岩羊、马鹿、猞猁、豹猫、鹅喉羚、水獭8种。鸟类有大天鹅、金雕、遗鸥、黑鹳、灰鹤、蓑羽鹤、小天鹅、疣鼻天鹅、暗腹雪鸡、红腹锦鸡、鸢、红隼、燕隼、枭等国家一、二级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3年确定为濒危等级保护鸟类15种。两栖类、爬行类相对贫乏。
  境内保护植物。甘州境内属于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主要有:发菜:(Nostoccomunevar.flagelliforme)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白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CA.Mey.)Bunge〕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沙生柽柳:别名红柳(Tamarixchinensi.s),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裸果木:(GymnocarposPrzawalskiiMaxim)国家二级保护稀有种。
  蒙古扁桃:(Amygdalusmongolica)国家二级保护稀有种。
  肉蓉:(CistanchedeserticolaMa)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Lity)国家重点保护渐危种。
  紫斑牡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香水月季:稀有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第七节 林业改革
  林业分类经营 1995年,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林业部联合下发《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纲要》,将林业分类经营列为林业改革首项内容。2003年下半年,甘州区林业分类经营改革启动。2004年,甘肃省林业厅、甘肃省财政厅出台《甘肃省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全区林业分类经营区划界定工作全面铺开。将经济林、薪炭林作为商品林经营管理,放宽经营政策,集约经营,增加木材等林产品的有效供给,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加快林业经济的发展;将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作为公益林经营管理,实行重点保护,禁止商品性采伐,享受国家及地方公益林的补助政策。张掖市审核下达甘州区重点公益林面积,2004年一期工程面积13.46万亩,2006年二期工程面积73.46万亩,2007年后根据林地面积增减变化进行局部调整。2004年起,对生态公益林由国家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项目”,国家和省级财政每亩补偿4.5元,强化措施、固定专人进行重点保护;对商品林由林场按照产业发展要求进行自主经营,对外、对内承包和租赁经营。
  林权制度改革 甘州区从2009年开始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重新构建一个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
  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从2009—2011年进行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围绕“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的目标,成立机构、制定方案、勘界确权、调处纠纷、签订合同、林权登记、颁发权证,对全区林权制度进行改革。至2011年12月,全面完成动员部署、宣传培训、制定方案、勘界确权、检查验收等各项改革任务。全区有集体林地14.1万亩,纳入林改面积14.1万亩,其中公益林2万亩、商品林0.49万亩、宜林地11.61万亩。林改涉及15个乡镇、77个村、424个合作社、12741户,填写林权证书4083本,林改前已将林地向外承包,继续维护合同的3061亩;林改前已将林地分林到户,确权认可的255亩;采取按人分地、分户承包的10.9万亩,占确权面积的77.6%;对户均不到1亩的2.83万亩集体林地,采取承包到户、联户发证、统一经营、按人分红的方式进行分配。
  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2012年开始,以“完善政策、加强扶持、搞好服务、规范管理,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有序、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为目的,以“林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实现林业发展、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目标。制定《甘州区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工作方案》,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有序展开。

知识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甘州区志(1991-2016)》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91-2016年甘州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变化状况。全书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地理·自然、建置·区划、政党·社会团体、政权·政协、军事·政法、农业农村工作、工业经济、商贸流通、财税·金融、综合经济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科教·文化·旅游、艺文、社会生活、人物·荣誉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