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畜牧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837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畜牧业
分类号: F307.3
页数: 16
页码: 227-242
摘要: 本章记述了1991-2016年甘州区的畜牧业机构、草原分布与饲草青贮、畜禽养殖、动物疫病与检疫、畜牧科技、 渔业生产、屠宰市场监管的工作情况。
关键词: 畜牧业 农村 甘州区

内容

20世纪90年代,张掖市畜牧养殖业呈“小群体、大规模”发展模式,以农户散养、庭院发展为主,畜牧业经济贡献率较低。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倾斜,甘州区畜牧养殖业驶入规模化进程,建成以西六养殖小区、木笼坝养殖为代表的养殖小区。“十五”期间,防疫员工资及防疫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形成区、乡、村三级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全面推行“零费用免疫”,防疫密度大幅度上升。“十一五”期间,甘州区畜牧业以畜禽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推进畜禽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形成“一乡(多乡)一业,一村(多村)一品”畜牧业发展格局。“十二五”期间,全区畜牧业进入由传统畜牧业逐步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发展阶段,畜禽养殖总量大幅提升,区域布局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形成以生猪、奶肉牛、肉羊、禽类四大主导产业为支撑的畜牧养殖业生产格局。至2016年,初步形成以前进牧业为重点的3万头奶牛繁育、养殖、奶制品加工全产业链,以沅博农牧、盛丰肉业和牧沅清真为重点的30万头(只)肉牛肉羊养殖、屠宰加工全产业链,以中天肉业为重点的10万头生猪繁育、养殖、屠宰加工全产业链。
  第一节 机构
  畜牧兽医局 1988年撤销张掖市农牧局,分设“张掖市农业局”和“张掖市畜牧局”。畜牧局下设单位有畜牧兽医工作站、动物检疫站、渔业工作站(水产工作站)、畜牧开发办公室4个单位;2002年,张掖市畜牧局更名“甘州区畜牧局”;2008年成立“甘州区畜牧兽医局”,撤销区畜牧兽医工作站、动物检疫站、畜牧开发办公室,组建甘州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加挂“甘州区兽药饲料监督所”和“甘州区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的牌子)、甘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州区畜牧管理站、甘州区草原工作站(加挂甘州区草原监理站牌子)和甘州区渔业三站(甘州区渔政管理站、甘州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甘州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区畜牧兽医局按乡镇设立22个乡镇畜牧兽医站,为区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派出机构,实行甘州区畜牧兽医局和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双重管理,以区为主”的管理体制。2010年,“甘州区畜牧兽医局”更名“甘州区兽医局”。2013年,将甘州区商务局承担的猪、牛、羊、家禽定点屠宰的行业监督管理交甘州区畜牧兽医局负责。2014年,甘州区农牧局承担的畜牧管理职责与甘州区兽医局职责整合,成立“甘州区畜牧兽医局”,在甘州区农业局挂牌,编制不变。
  畜牧兽医工作站 1956年成立“张掖县畜牧兽医工作站”;1985年更名“张掖市畜牧兽医工作站”;2002年更名“甘州区畜牧兽医工作站”。2005年成立“甘州区草原饲料工作站”和“甘州区草原监督管理站”,与甘州区畜牧兽医工作站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2008年更名“甘州区畜牧管理站”。
  动物卫生监督所 1991年,张掖市动物检疫站和畜牧站分设;1993年成立“张掖市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2010年,整合甘州区动物检疫站和甘州区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为甘州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加挂甘州区兽药饲料监察所和甘州区畜产品安全监测中心牌子)。
  渔政管理站1980 年成立“张掖县鱼种场”;1984年更名“张掖县鱼种繁殖场”,是年成立“张掖县水产工作站”。1995年成立“张掖市水产工作站”“张掖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张掖市渔政管理站”,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简称“张掖市渔业三站”,核定编制5人。2007年撤销区水产工作站,成立“甘州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与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区渔政管理站三块牌子,一套班子。
  乡镇畜牧兽医站 1992年,张掖市设立乡镇兽医站22个,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87人,乡镇畜牧站担负着畜种改良、畜禽良种推广、畜禽疫病防治、检疫及畜牧科技推广等任务。2011年,设立22个乡镇动物卫生监督分所,隶属区动物卫生监督分所管理,与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一套人员,各所配备2—3名动物检疫员承担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至2016年,甘州区共有畜牧科技推广及动物防疫专业技术人员491人,其中区级55人、乡级171人、村级防疫员265名。
  第二节 草原分布与饲草青贮
  草原分布 甘州区草原类型有7类:沼泽草地、低湿地草甸草地、干荒漠草地、山地荒漠草地、荒漠草地、山地草地和高寒草甸草地。天然草原总面积237.25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199.25万亩。草原主要分布在平山湖、靖安、三闸、碱滩、上秦、党寨、大满、安阳、花寨、龙渠、甘浚、明永、乌江、新墩14个乡镇。沼泽草地和低湿地草地面积16.84万亩,主要分布于乌江、三闸、新墩、上秦、碱滩等乡镇;高寒草甸草地面积2.2万亩,分布于平山湖乡境内东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地草原面积22.05万亩,分布于平山湖境内的东大山北麓和安阳、花寨境内的祁连山北麓;荒漠类草原面积196.16万亩,分布于平山湖、靖安、三闸、碱滩、党寨、安阳、花寨、大满、龙渠、甘浚、明永等乡镇。
  草原利用 甘州区相继实施天然草原禁牧、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天然草原保护与建设和牧草种子基地建设等项目。天然草原利用方式主要是放牧,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其中人工割草地3837.4亩,重要放牧场29351.8亩,均为四季放牧草场,具有特殊作用的草地面积5224.65亩。天然草原中大部分为荒漠草场,超载过牧,退化严重,每亩草场年均产草量27.4—34.2公斤,平均超载134%。2011—2015年,随着国家天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实施,天然草场开始禁牧,草地生产力逐步恢复。
  草原建设 20世纪80年代实施草原承包到户经营政策,承包面积84.5万亩。1990年以来,通过项目支持和牧民自筹建设草原围栏3.2万多亩;建设人工灭鼠招鹰墩(架)80座;建设牧区饲草料基地813亩;改造棚圈130间1160平方米;草原治虫灭鼠30.1万亩;在牧区及交通要道制作有关草原政策法规、草原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的永久性宣传标志牌45块。2016年,平山湖蒙古族乡建设草原围栏100千米,草原管护站80平方米。
  人工饲草种植 21世纪以来,甘州区先后引进阿尔冈金、金皇后、和田苜蓿和大叶菠菜、籽粒苋等优良牧草品种,建成种草万亩乡3个、千亩村21个、百亩社210个、10亩户1254户。建成连片5000亩优质牧草种植企业1家,连片3000亩以上优质牧草种植企业、合作社4家,连片1000亩牧草种植企业、合作社6家。2011年,全区人工种草25.43万亩,其中多年生优质牧草18.05万亩、一年生牧草7.38万亩。2016年,全区人工种草30.34万亩,其中多年生优质牧草18.05万亩、一年生牧草12.29万亩,紫花苜蓿留床面积12万亩。建成西部草业、成都大叶、党寨超旱生牧草驯化基地等牧草种子繁育及草产品加工龙头企业4个。
  饲草青贮 饲草青贮加工技术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的青贮技术、秸秆微贮技术、秸秆氨化技术和草粉加工技术。秸秆青贮量从1991年的2426吨增加到2016年的90.72万吨,其中青贮窖青贮82.3万吨、袋贮1.87万吨、微贮0.28万吨,其他利用方式为6.54万吨;累计修建永久青贮窖4.83万座,窖容达103.7万立方米。除花寨、平山湖外的16个乡镇,指导设立整村推进示范点,在大满柏家沟村、明永沤波村以及万禾草畜、玺峰公司、前进牧业、恒源农业等养殖场,实施以秸秆饲料化养殖奶肉牛试验示范项目,利用农户作物秸秆青贮养殖奶牛1.2万头、肉牛16.2万头。2016年,甘州区秸秆饲料化利用量达90.72万吨,秸秆饲料化率达68%以上。
  第三节 畜禽养殖
  牧业产值 1991年,张掖市畜牧业产值10871.6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3.94%;1996年畜牧业产值4159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1%;5年增长30724.32万元,增长282.61%,平均年递增30.78%。2001年,全市畜牧业产值37685.4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3.01%;2006年,甘州区畜牧业总产值83073.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34.26%;5年增长45388.01万元,增幅120.44%,年均递增17.13%。2011年,全区畜牧业总产值128055.3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53%。1991—2011年,全区畜牧业总产值从10871.68万元增长到128055.32万元,增长117183.64万元,牧业总产值增长近12倍,平均年递增13.12%。2016年,甘州区牧业总产值达到145334万元。2011—2016年,畜牧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2.7%。
  畜群结构及畜禽数量 1991年,全区牲畜存栏57.63万头(只),其中马、牛、骡、驴、骆驼等大家畜14.83万头(只),占总头数的25.73%;绵羊、山羊、猪等小家畜42.8万头(只),占总头数的74.27%。1996年,全区牲畜78.56万头(只),其中大家畜18.57万头(只),占总头数的23.64%;小家畜59.99万头(只),占总头数的76.36%。2001年,全区牲畜存栏73.43万头(只),其中大家畜17.33万头(只),占总头数的23.6%;小家畜56.1万头(只),占总头数的76.4%。2006年,全区牲畜112.64万头(只),其中大家畜24.1万头(只),占总头数的21.4%;小家畜88.54万头(只),占总头数的78.6%。2011年,全区牲畜存栏132.94万头(只),其中大家畜38.37万头(只),占总头数的28.86%;小家畜94.57万头(只),占总头数的71.14%。2016年,全区牲畜存栏366.46万头(只),其中大家畜33.23万头(只),占总头数的9.06%;小家畜333.23万头(只),占总头数的90.93%1991年,全区存栏牛8.48万头,马0.5万匹,驴4.35万头,骡1.33万匹,骆驼0.16万峰,羊23.8万只,猪18.97万口;牛、马、驴、骡、骆驼、羊、猪占畜群的比例分别为14.72%、0.87%、7.55%、2.31%、0.28%、41.33%、32.94%。2001年,全区存栏牛11.44万头,马0.21万匹,驴4.33万匹,骡1.31万匹,骆驼0.04万峰,羊35.72万只,猪20.38万口;牛、马、驴、骡、骆驼、羊、猪占畜群的比例分别为15.58%、0.29%、5.9%、1.78%、0.05%、48.65%、27.75%。2006年,全区存栏牛18.59万头,马0.2万匹,驴4.21万匹,骡1.05万匹,骆驼0.05万峰,羊56.13万只,猪32.41万口;牛、马、驴、骡、骆驼、羊、猪占畜群的比例分别为16.5%、0.17%、3.73%、9.32%、0.05%、49.83%、28.77%。2011年,存栏牛33.61万头,马0.12万匹,驴3.82万匹,骡0.67万匹,骆驼0.15万峰,羊65.76万只,猪28.81万口;牛、马、驴、骡、骆驼、羊、猪占畜群的比例分别为25.28%、0.09%、2.87%、0.5%、0.11%、49.47%、21.67%。2016年,全区牲畜存栏牛存栏29.03万头,马存栏0.14万匹,驴存栏3.27万匹,骡存栏0.56万匹,骆驼存栏0.23万峰,羊存栏68.64万只,猪存栏25.34万口;牛、马、驴、骡、骆驼、羊、猪占畜群的比例分别为22.82%、0.11%、2.57%、0.44%、0.18%、53.96%、19.92%。
  1991—2011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家畜中以役用为主的马、驴、骡等牲畜数量逐渐减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加大,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户以发展养殖业来增加经济收入,肉牛、羊、猪等主要生产畜产品的家畜数量及所占比例都大幅提高。2011—2016年,随着国家对草畜产业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落实,畜群结构发生小幅变化,驴、骡、骆驼所占畜群的比例基本稳定,肉牛、猪所占畜群的比例小幅下降,羊所占畜群的比例小幅上升。畜群母畜比例逐渐增加,全区能繁殖母畜的数量由1991年的4.39万头(只)发展到2001年的5.55万头(只),2011年发展到15.79万头(只),2016年发展到48.31万头(只)。1991—2016年,甘州区繁殖母畜的数量增长近11倍。
  2016年底,全区畜禽饲养量达1291.7万头(只),同比增长2.4%。其中,奶肉牛饲养量47.1万头,出栏16.2万头,分别增长2.7%、3.3%;生猪饲养量83.8万口,出栏51.2万口,分别增长4.06%、7.08%;羊饲养量216.2万只,出栏72.7万只,分别增长5.21%、19.4%;禽类饲养量938.6万只,出栏483.6万只,分别增长1.34%、6.2%;马、驴等大牲畜6万头,增长1.34%;肉产量92369.96吨,禽蛋产量15267.25吨,奶总产量66322.6吨,水产品产量706.3吨,分别增长2.6%、4.7%、6.3%、2.49%。全区畜牧业总产值17.1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约达35.1%,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3183元。
  畜产品生产 肉类生产。甘州区肉类主要为猪肉、羊肉和牛肉,其中猪肉(大肉)所占比例最大。1991年,全区肉类总产量1.71万吨,其中猪牛羊肉产量为1.56万吨。1996年,全区肉类总产量2.51万吨,其中猪牛羊肉产量为2.21万吨。2001年,全区肉类总产量3.15万吨,其中猪牛羊肉产量为2.81万吨。2006年,全区肉类总产量5.63万吨,其中猪牛羊肉产量达5.06万吨。2011年,全区肉类总产量6.49万吨,猪牛羊产量达4.87万吨。2016年,全区肉类总产量为8.39万吨,其中猪牛羊产量达6.01万吨。受肉类消费需求的影响,肉牛所占比例大于大肉所占比例,其中,牛肉2.45吨、大肉2.21吨、羊肉1.35吨,分别占40.77%、36.77%、22.46%。1991—2016年,全区肉类总产量增长3.9倍,猪牛羊肉产量增长2.9倍。
  禽蛋生产。20世纪以来,全区笼养蛋鸡初具规模,现代化养鸡场与养鸡专业户的兴起,禽蛋生产发展较快。全区禽蛋产量1991年为3727.99吨,2001年为6513.85吨,2011年为21567吨,2016年为8521吨。1991—2011年,禽蛋产量增加5.8倍。2011—2016年,禽蛋产量减少近2.5倍。
  牛奶生产。1990年,张掖市黑白花奶牛存栏386头,产奶母牛342头,牛奶产量962.56吨。1995年,张掖市牛场投产,先后从山西、兰州等地引进黑白花奶牛150多头,饲养量达305头,牛奶产量为2298.46吨。1997年,牛奶产量2895吨。2008年,全区奶牛存栏4900头,牛奶产量12287吨。2011年,全区存栏奶牛10992头,其中存栏荷斯坦奶牛3700头,产奶母牛5990头,奶产量共19560吨;其他奶牛1302头。2016年,全区存栏奶牛13872头,成年母牛7176头,奶产量达21562吨。
  羊毛生产。绵羊品种主要有河西蒙古系羊,分布各乡镇;山羊品种为河西山羊。20世纪80年代,曾经引进新疆细毛羊、甘肃高山细毛羊等品种对本地羊进行改良,到20世纪90年代,羊的改良方向向肉用型发展。全区羊毛产量1991年为607.94吨,2001年为958.46吨,2011年为1640吨,2016年为1407吨。1991—2016年,羊毛产量增加799.06吨,增长1.3倍。
  规模养殖。1991年初,张掖市养殖专业户1700多户,形成规模养殖雏形。至2002年,4万头以上养猪专业乡镇4个,万头以上养牛专业乡镇4个,4万只以上养羊专业乡镇5个,20万只鸡以上养鸡专业乡镇8个,各类养殖专业村(社)86个,规模养殖大户达23836户。2011年,甘州区畜禽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规模养殖户数量达1159个,其中生猪存栏100口以上规模养殖场(小区)278个,肉牛存栏30头以上、奶牛存栏1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小区)250个,羊存栏100只以上规模养殖场(小区)242个,养两种以上牲畜规模养殖场(小区)180户,禽类养殖存栏1000只以上222户。2016年,全区规模化养殖场(户)达1288个,其中生猪年出栏500口以上223个场(户),蛋鸡存栏2000只以上52个场(户),肉鸡年出栏10000只以上39个场(户),肉牛年出栏50头以上293个场(户),奶牛存栏100头以上7个场(户),羊年出栏100只以上656个场(户),存(出)栏100头(只)的其他畜种18个场(户)。
  标准化生产。2009—2016年,创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58个,其中部级6个、省级8个、市级44个,辐射带动周边规模养殖场326个,标准化覆盖率达68.3%;创建部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个、省级8个;全区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企业32家,覆盖主要畜禽368.24万头(只),培育畜牧龙头企业26家,各类合作经济组织652个,示范带动周边养殖户3.5万多户。
  肉牛基地工程。2008年,打造“金张掖”肉牛品种、地域和商业品牌。全区建成万头以上养牛乡镇5个,养牛专业村社192个,标准化规模肉牛养殖小区、养殖场169个,其中千头以上25个、百头以上144个。
  2009年5月15日—17日,中国·甘肃张掖百万头肉牛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甘州区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子仪、李宁,美国肉牛协会理事、德州肉牛协会主席、德克萨斯大学教授比尔·海乐威,美国USDA畜牧研究所教授迈克·布朗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2016年7月24日—7月27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第六届技术交流大会暨“张掖肉牛”高端研讨会在张掖宾馆举行。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金祥、中国农业大学刘继军教授、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站长李树静、四川农业大学教授王之盛、华中农业大学郭爱珍教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万发春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第四节 畜禽品种及繁育改良
  地方畜禽品种资源 甘州区牛、马、驴、绵羊、山羊都有原有品种,经过20世纪80年代引进外来品种不断杂交改良,原有品种都已被杂交种所替代。
  河西黄牛。属于蒙古牛种,含有少量秦川牛和新疆牛的血液。毛色较杂,体格中等,头较粗重,颈薄而长,背腰平直,胸深开阔,肋圆腹大,荐高多斜尻,四肢短而健壮,蹄质结实。经过近十年的杂交改良,至1991年原有河西黄牛已很少,主要是西蒙塔尔和河西黄牛的杂交牛。
  犏牛。系种间杂交后裔,体格和生产性能较双亲高,四肢粗壮结实挽力大,持久力强、抗寒、耐粗放管理,沿祁连山一带安阳、花寨乡有饲养,存量很少。
  河西驴。河西驴是一个古老地方品种,具有使用灵活方便,用途广泛,饲料消耗少,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点。20世纪80年代引进关中驴、庆阳驴杂交改良后,原种存量极少。
  河西双峰驼。体质比较结实,头小、额宽、颈粗而长,胸部宽深,背宽而平直,腹大肋圆,四肢粗壮结实有力,蹄大耐磨,体形一般为长方形;毛色深浅不一,浅呈白色,深呈棕色,一般黄色较多。2016年平山湖乡存量1500峰左右。
  河西山羊。河西山羊适应性很强,在荒漠化或荒漠草场、东大山高寒草原都能很好生存。经过引进辽宁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乌珠穆沁羊的不断杂交改良,都以杂交种存在,原种已极少。
  生猪改良 20世纪90年代,从外地引进大约克、甘白种猪投放到张掖市各乡畜牧站、张掖市母猪繁殖场,开展杂交改良和纯种繁育。2001年,张掖市杂交授配母猪4.1万口,繁活仔猪34万口,出栏瘦肉猪34万口。进入21世纪,甘州区猪产业形成以引进杜洛克、大约克、长白为杂交组合的三元杂交体系。至2011年,全区杂交改良授配母猪9.43万口,繁活仔猪64.49万口,良种猪商品率达99.7%。至2016年底,全区猪饲养下降到56.9万口,出栏31.56万口;瘦肉型猪杂交改良5.53万口,其中,三元杂交猪3.87万口,繁活仔猪34.98万口,出栏瘦肉猪31.52万口,良种猪商品率上3到99.87%。
  牛改良 20世纪80年代初,张掖市推广奶肉牛冻精人工配种技术,从最初的配一头母牛补助5元钱到1991年收取配种费20元;从最初的小满、大满两个冻配点开始,到1991年达24个,授配母牛7525头。2001年冻配点增至43个,授配母牛13230头。2011年冻配点达到95个,比1991年增加52个,引进西蒙塔尔、夏洛来等优质细管冻精18.8万支,改良授配母牛10.52万头,比2001年增加91970头,增长7.95倍,其中授配西门塔尔8.7923万头、西德黄牛0.0925万头、皮埃蒙特0.009万头、夏洛来0.6459万头、安格斯0.0977万头、金黄阿奎登0.093万头、黑白花奶牛0.7806万头,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西门塔尔改良牛成为主要的改良品种。2016年冻配站点104个,引进西门塔尔优质细管冻精16.397万支,改良授配母牛9.11万头;引进黑白花奶牛优质细管冻精1.14万支,改良授配奶牛0.1142万头;前进牧业、甘州区下寨奶牛专业合作社、安里闸奶牛养殖农民合作社引进性控冻精授配奶牛1.17万头,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
  绵山羊改良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张掖市绵羊改良主要以引进甘肃高山细毛羊改良当地粗毛羊为主,至1991年,张掖市细毛及改良羊134056只,占绵羊存栏总数的57.1%;细毛种公羊5720只,杂交授配母羊56789只。20世纪90年代后期,主要以引进波尔山羊冻精、辽宁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乌珠穆沁羊改良当地河西绒山羊,引进边区莱斯特、陶赛特、小尾寒羊改良当地绵羊,至2001年底,全市共杂交改良绵羊14.8万只,产活羔羊12.73万只;完成波尔山羊人工授配1016只,肉羊杂交改良7140只。肉羊生产主要以引进萨福克、陶赛特、德克赛尔、小尾寒羊改良当地绵羊进行肥羔生产。2011年,甘州区杂交授配母羊82.83万只,产活羔羊99.4万只,其中细毛羊杂交改良授配6.8万只,产活羔羊7.2万只;肉羊杂交改良授配56.43万只,产活羔羊73.2万只;绒山羊改良授配19.6万只,产活羔羊19万只。2011年底,乌江镇平原村肉羊养殖协会成立,肉羊养殖传统育肥逐渐转向羔羊舍饲短期育肥。2016年,羊饲养达111.17万只,杂交改良授配母羊58.97万只;绒山羊改良2.95万只,人工授配母羊2.06万只。
  蛋肉鸡改良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各级畜牧部门、地方种鸡场引进星布罗蛋鸡、罗斯蛋鸡、京白蛋鸡。90年代初期引进伊莎褐蛋鸡、迪卡蛋鸡,明星肉鸡、艾维茵肉鸡。上秦种鸡场曾引进以色列黑羽尼拉蛋鸡,甘州区种鸡场曾引进亚发蛋鸡。90年代中后期,省、地、市种鸡场从祖代场引进父母代鸡,将商品代鸡供给大量的养鸡户,主要饲养罗曼蛋鸡、海兰蛋鸡、海塞克蛋鸡、艾维茵肉鸡。至2001年,鸡饲养量480.5万只,推广良种鸡397.05万只,鸡良种率达82.6%。2011年之后,蛋鸡的主导品种是伊沙褐、海兰和罗曼蛋鸡、海塞克蛋鸡,肉鸡的主导品种是肉鸡和蛋鸡杂交鸡和艾维茵肉鸡,良种率均达100%。类养殖量达938.6万只。
  引进畜禽优良品种 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进西门达尔牛冻精,对全市母牛进行人工授配改良;引进大约克、长白等瘦肉型猪品种,改良本地猪品种;引进新疆细毛羊、高山细毛羊改良羊品种。1991—2016年,全区引进的优良猪品种有英国的大约克猪,丹麦的长白猪,美国的杜洛克猪。优良牛品种有瑞士的西门塔尔牛,法国的夏洛来牛、利木辛牛,意大利的皮埃蒙特牛,英国的南德温红牛、安格斯牛,德国的弗莱维赫牛。优良羊品种有甘肃高山细毛羊,新疆细毛羊,英国的萨福克羊、边区莱斯特羊,南非的波尔山羊、杜泊绵羊,山东的小尾寒羊,我国太湖的湖羊,澳大利亚的澳洲白。
  特种动物养殖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后引进安哥拉长毛兔、青紫蓝、哈白兔、獭兔、比利时兔等兔品种,由于销路不畅,兔品种只在小群体之间杂交繁殖,品种逐步退化。1998年以来,大量引进临泽县平川乡振国种兔场法系伊普吕兔肉种兔进行养殖。到2016年,全区特种动物养殖户11户,其中肉鸽养殖户4户1287只,鹌鹑养殖户3户1300只,蚂蚁养殖户1户50盒,肉狗养殖户1户300条,蝎子养殖户1户20万条,白玉蜗牛1户20万只。乌骨鸡、肉鸽、鸵鸟、孔雀等珍禽动物饲养量22万只;兔饲养量35292只,出栏19850只;养蜂1403箱。
  张掖市金地农牧产业开发公司始建于1996年初,占地22亩,总投资400万元,饲养品种有美国王鸽、法国地鸽、乌骨鸡、藏獒犬、珍珠鸡、七彩山鸡、肉鸳鸯、黑凤鸡、野鸭、孔雀、鸵鸟等,年可提供商品禽100多羽。2011年,全区出售黑凤鸡、乌骨鸡、鹌鹑、肉鸽等特种禽13.71万只,大雁等特种禽5925只,主要分布在乌江、甘浚、明永、新墩等乡镇。到2016年,特种动物养殖已发展到18个乡(镇),养殖户39户,特种禽出售量10.63万只(羽),出售其他特种动物1888只。
  马属动物养殖 21世纪以来,马属动物从用途上发生大的变化,以劳役为主养殖变为肉用或其他经济用途养殖。丰盛草畜从2009年开始饲养青海马采集血清,提供生化研究,2016年饲养量达240匹,采集血清3456万毫升。从2015年开始,肉驴产业成为畜牧养殖中的新型产业,主要在靖安、沙井两个乡镇,饲养品种以德州驴为主,2016年饲养量达3274头,出栏肉驴777头。
  第五节 动物疫病与检疫
  传染病种类及发生1991—2016年,甘州区确诊各类动物传染病有55种(含人畜共患病16种),其中牛羊疫病16种、马属动物疫病7种、猪病11种、禽病12种、兔病5种、犬病4种。
  人畜共患传染病(含寄生虫病)。主要有炭疽病、口蹄疫、布鲁氏杆菌病、结核病、破伤风杆菌病、巴氏杆菌病、猪丹毒病、放线菌病、狂犬病、李氏杆菌病、恶性水肿病、流行性感冒、羊痘病、棘球蚴病、囊尾蚴病、肝片吸虫病等。
  牛羊(反刍动物)。主要有疫病口蹄疫、炭疽病、布鲁氏杆菌病、结核病、牛放线菌病、牛坏死杆菌病、气肿疽、牛出血性败血症、牛魏氏梭菌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巴氏杆菌病、羊痘病、羊梭菌病、羊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
  口蹄疫(牛羊猪)。1999年2月25日沙井镇上游村四社发生第一起猪口蹄疫,至2002年,家畜口蹄疫呈高发态势。2006年2月,沙井镇寺儿沟村九社发生1起牛口蹄疫,其间共发生疫情38起,涉及除龙渠、花寨、廿里堡、碱滩、平山湖、三闸6个乡镇以外的16个乡镇、53个村、62个社,发病牛90头、羊3只、猪212头,扑杀病畜及同群畜合计360头只,其中牛108头、羊28只、猪224头。
  炭疽病(含马属动物及猪等)。1991—2016年,小满(王其闸、店子闸、石桥村)、大满(四号村、紫家寨、兰家寨、平顺)、长安(上头闸)、新墩(白塔)、乌江(永丰)、上秦(徐赵寨)、安阳(五一)、龙渠(下堡)、碱滩(碱滩村)、党寨(陈寨)及沙井(西六)等乡镇及宝瓶河牧场,经实验室检验确诊21起炭疽病,发病及死亡动物95头匹只,其中牛32头、羊44只、马属动物11匹、猪4头、犬4条,均进行无害化处理。
  布氏杆菌病。1992年,张掖市达到布病“稳定控制区达标”考核标准,通过省上验收。1995—1999年,张掖市被农业部指定的布病固定监测点,5年在9个固定乡和19个非固定检测乡共采血27287份,其中牛血清7648份、羊血清18553份、猪血清1012份,检出阳性牛5份,均进行无害化处理。采集流产胎儿及阴道分泌物254份(其中胎儿221份),未检出阳性。至2016年,共采集血清153329份,其中黄牛血清10420份、荷斯坦奶牛血清31135份、羊血清107143份、猪血清4631份,检出阳性牛84份(含奶牛21头)、羊992只,均进行无害化处理。
  结核病。1991—2016年,检疫荷斯坦奶牛19806头,检出阳性牛27头,进行无害化处理;检疫黄牛927头,未检出阳性。布病、结核发病有上升趋势。
  牛出败。1991—2016年,有2个乡镇发病牛8头,死亡2头,致死率25%。
  羊痘病。1991—2016年,有6个年份11个乡镇有零星发生,发病3236只,死亡149只,致死率4.61%。
  羊梭菌病。1991—2016年,有5个年份5个乡镇、2个养殖场发病80只,死亡19只,致死率23.75%。
  羊巴氏杆菌病。1991—2016年,有2个乡镇、1个农场发病84只,死亡30只,致死率35.7%。
  猪的疫病。主要有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炭疽、链球菌病、猪喘气病、猪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
  猪蓝耳病。2008年3月18日,上秦镇缪家堡村二社发生猪蓝耳病(从江苏省沭阳县引进,属输入性,是甘州区首次发生该病),发病205口,死亡53口,扑杀病猪及同群240口。
  猪瘟。1991—2007年,所有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发病7848口,死亡2225口,致死率29.73%。近年来逐步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慢性猪瘟发生。
  猪丹毒。1991—2016年,有15个乡镇发病328口,死亡135口,致死率41.16%。
  猪肺疫。1991—2016年,有15个乡镇发病1048口,死亡195口,致死率18.61%。
  猪链球菌病。1991—2016年,有7个乡镇9个农户,存栏猪169口,发病147口,死亡63口,死亡率37.28%。其中2007年9月,长安乡河满村九社一农户饲养88口猪,发病66口(与猪瘟混合感染),死亡11口,扑杀77口。
  猪伪狂犬病。2002年,碱滩镇太平村一农户17口猪发病,死亡3口,致死率17.65%。
  仔猪副伤寒病。1991—2016年,有8个乡镇发病380口,死亡116口,致死率30.53%。
  禽的疫病。主要有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禽霍乱、鸡痘、鸡白痢、沙门氏菌病、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鸡减蛋综合征、禽结核、败血性支原体病、低致病性禽流感等。
  鸡新城疫。1991—2016年,6个年份11个乡镇、2个养殖场发生或呈地方性流行,发病10652只,死亡3413只,致死率32.04%。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1991—2016年,有10个乡镇发病鸡5830只,死亡651只,致死率11.17%。
  传染性支气管炎。1991—2016年,有9个乡镇发病鸡6592只,死亡1057只,致死率16.04%。
  传染性法氏囊炎。1991年,张掖市首次发生该病(梁家墩镇、长安乡),后逐渐蔓延到119个乡镇。至2016年,共发病鸡113046只,死亡30233只,致死率26.74%。
  鸡马立克氏病。20世纪90年代对鸡孵化户马立克氏病疫苗强制免疫后,本病的发病率逐年降低;3个年份3个乡镇、1个养殖场发病885只,死亡528只,致死率59.66%。
  鸡白痢。至2016年,甘州区有4个乡镇发病4567只,死亡669只,致死率14.65%。1996年4月,从外地调入3000余只劣质雏鸡,经实验室检验为鸡白痢,全部销毁无害化处理。
  禽霍乱。至2016年,甘州区有9个乡镇发病6136只,死亡1663只,致死率27.1%。
  马属动物疫病。主要有炭疽、马腺疫、马流行性感冒、传染性胸膜肺炎、破伤风、恶性水肿、魏氏梭菌病等。马流行性感冒。1994年3月12日,三闸乡二闸村发生一起马流行性感冒,逐渐蔓延到所有乡镇。经准确诊断、及时治疗,发病34458匹,死亡141匹,致死率0.41%。
  兔疫病。主要有兔瘟、巴氏杆菌病、葡萄球菌病、球虫病、疥癣病等。
  犬疫病。主要有狂犬病、犬细小病毒病、犬瘟热、犬病毒性肝炎等。
  寄生虫病 甘州区确诊各类动物寄生虫病主要有鸡(兔)球虫、牛羊肝片吸虫病、蛔虫、螨虫病、绦虫、棘球蚴、囊尾蚴、梨形虫等。
  其他常见病 20世纪90年代初,张掖地区动物疫病普查结果分析,内科病占发病动物的80%左右,其中消化系统病占内科病40%以上。一些规模养殖场,特别是草食畜养殖场,精饲料饲喂量越来越多,草的数量和品种越来越少,有的仅饲喂精饲料和玉米芯,内科病有逐年上升趋势。
  消化系统疾病。马属动物肠痉挛和结症偶有发生;牛羊的瘤胃积食、前胃弛缓、瘤胃鼓胀、胃肠道炎症常有发生;牛真胃变位、瘤胃酸中毒、创伤性网胃炎偶有发生;饲料加工不规范,家畜偷吃块、茎饲料等引起的食道阻塞等疾病偶有发生。
  呼吸系统疾病。初春及秋冬季节呼吸器官疾病多发,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易发。冬季因粪尿等清扫不及时,氮气等有毒有害增多,加之通风不良,致使呼吸系统发病率逐年上升。
  中毒病。20世纪90年代,农药(特别是有毒或剧毒的有机磷、含氯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及保管不善,饲草料加工调制不当,家畜农药、化肥及亚硝酸盐中毒成为常见病,后逐年减少。2011年,张掖市新世纪獭兔研究所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时,误加入驱虫药,致使獭兔中毒,死亡1万余只。
  其他疾病 因长期饮水不足、饲料单一、精饲料多而粗饲料不足等因素,导致牛羊尿路结石呈上升态势。
  动物防疫 1991—2016年,免疫猪瘟934.96万头份,鸡新城疫6356.19万羽份;因病设防免疫猪丹毒247万头份,猪肺疫182.64万头份,仔猪副伤寒116.96万头份,猪大肠杆菌3.13万头份;羊三联四防苗316.4万头份,羊痘298.87万头份,免疫牛、羊及马属动物炭疽疫苗104.98万头(匹、只),羊口疮疫苗0.61万头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946.3万羽份,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421.31万羽份,鸡痘疫苗13.52万羽份,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46.13万羽份,鸡马立克氏病疫苗256.3万羽份,禽霍乱1.1万羽份,鸡减蛋综合征疫苗0.4万羽份;兔瘟苗免疫4.815万只;狂犬病疫苗免疫犬3.116万条;破伤风类毒素免疫牛、羊及马属动物6.58万头(匹、只)。2004年秋季至2016年,免疫禽流感2801.5万羽份。1999年2月发生第一起家畜口蹄疫后,至2016年,共免疫家畜口蹄疫疫苗1804.85万头只,其中牛406.42万头、羊1009.77万只、猪388.68万口。2006—2016年,免疫猪蓝耳病疫苗178.31万头份。2006年9月,沙井镇兴隆村七社检出布病阳性羊15只,进行布病紧急免疫313只;甘州区汇源奶牛专业合作社牛场免疫800头。2007—2016年,免疫牛出败疫苗2.73万头。1991—2016年,驱治各类动物寄生虫7210.62万头(匹、只),其中大家畜187.66万只(其中牛152.59万头)、羊胃肠道线虫772.93万只、羊疥癣508.33万只、羊鼻蝇373.67万只、牛羊肝片吸虫471.69万头(只)、猪驱虫274.33万口、鸡兔驱虫4622.01万只。
  防疫建设 产地检疫。1991年起,张掖市动物检疫站主要展开产地检疫和市场检疫,检疫监测的病种有炭疽、布鲁氏杆菌病、口蹄疫、马传染性贫血病、马鼻疽、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丹毒、鸡新城疫等。马鼻疽、布鲁氏杆菌病两大烈性传染病经考核验收,达到了控制区标准;猪瘟、猪肺疫和猪丹毒三大疫病和鸡新城疫基本得到控制,羊快疫类病逐年减少;除马属动物不明原因死亡疾病还在不断发生外,其他疫病均得到有效预防、控制和消灭。1991—2016年,甘州区产地检疫家畜576.9万头(只),其中猪228.3万口、牛60.9万头、羊180.0万只、禽90.4万羽、马属动物17.3万匹;检出病死畜0.2万头(只),平均检出率达0.16%。
  屠宰检疫。按照“六个到位”(即:宰前检疫到位、临床诊断检查到位、宰后检疫同步检疫到位、规范出证到位、登记备案到位、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到位)实施动物检疫。1991—2009年,有屠宰点18个,有中心市场、南关清真市场、西关市场、火车站市场以及大满、上秦等28个检疫点。2004年,全区撤销乡镇屠宰场,全面实行生猪定点屠宰。2016年,全区实行牛羊定点屠宰。1991—2016年,屠宰检疫家畜429.2万头(只),其中猪肉214.5万口、牛肉36.3万头、羊肉178.4万只;检出病死畜0.4万头(只),平均检出率达0.18%。
  运输检疫。20世纪以来,甘州区对调入、调出和过境的动物及动物产品严格把关。1991—2016年,全区检疫各类动物共计1377.5万头(只),其中猪118.2万口、牛47.4万头、羊104.0万只、禽1102.0万羽、马属类5.9万头(只);检出病死畜0.1万头(只),平均检出率达0.02%;检疫兽皮171.5万张、毛类1.1万吨、杂骨0.8万吨,消毒车辆54838辆。
  第六节 项目建设
  龙头企业1990年建成张掖市乳品厂,1991年建成张掖市种鸡场,1994年建成张掖市牛场,1995年建成张掖市种猪场、张掖市珍禽场,均隶属于张掖市畜牧局国有企业。1998年以后,先后改制为私营企业。2002年,引进成都大业国际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业;2003年,建成甘州区生猪定点屠宰场;2004年,建成张掖市双华清真牛羊肉有限公司;2005年,建成甘州区活畜交易市场;2006年,建成中天肉业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建成张掖博亚饲料有限公司;2008年,建成张掖市沅博农畜产品交易市场;2009年,建成甘肃张掖牧沅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2013年,建成张掖市万禾草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万头肉牛场、甘肃前进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万头奶牛场;2014年,建成张掖市甘州区玺峰养殖有限公司万头肉牛养殖场。2016年,引进北京三元乳品股份有限公司与甘肃黑河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强强联合”,在甘州区现代循环畜牧产业园落户投产,建设甘州区首个“立体化”奶牛养殖场及首条乳制品加工生产线。引进成都菊乐乳业有限公司投资兴业,与前进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甘肃德瑞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万头牧场。
  项目建设 1991—2016年,争取国家项目资金近1.828亿元。1993—1994年,实施投资120万元的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项目。1998—2000年,实施423万元的中国—欧盟奶类外援项目。2001年,国家农业部投资385万元,建成小河乡红旗林场2000亩牧草原种繁育基地。2002年,中国乡镇企业总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成党寨旱生超旱生牧草驯化基地3108亩。2003年,西部草业公司投资1600万元,建成700亩旱苜蓿原种生产基地。2004—2009年,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畜牧综合发展项目,世行贷款1800万元。2005年,实施农业部120万元的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07年,实施100万元的动物疫情测报站建设、44万元的基层动物检疫监督基础设施建设和23万元的渔政执法设施建设项目。2007—2010年,连续四年实施乡镇兽医站建设项目,争取国家无偿资金296万元。2007—2010年、2014—2016年,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争取国家无偿资金1800万元。2007—2011年,实施农业部奶牛良种补贴及保险政策,补贴资金200万元。2008—2011年,实施能繁母猪补贴及保险政策,补贴资金768.8万元。2009—2011年,连续实施全省牛产业大县建设项目,到位资金741万元。2011—2016年实施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肉牛产业建设项目,到位资金3190万元。2011年,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到位资金493万元。2012—2016年,实施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到位资金900万元。2014—2016年,实施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到位资金1610万元。2015—2016年,实施国家“粮改饲”试点项目,到位资金2000万元。2015—2016年实施国家草牧业试验试点项目,到位资金3600万元。
  第七节 畜牧科技
  新技术推广暖棚养畜、全价配合饲料、直线育肥、“五良”(良种、良法、良料、良舍、良医)配套技术、工厂化养猪、发酵床养猪、仔猪早期断奶、猪的常温人工授精、犊牛早期接种瘤胃微生物、牛的全混合日粮饲喂方式、犊牛早期断奶、羔羊早期断奶、羔羊育肥、小尾寒羊与本地羊杂交改良提高产羔率等新技术。蛋鸡主要采用开放式简易鸡舍,阶梯式三层笼养,人工喂料、水槽供水、人工捡蛋、人工清粪等方式;规模较大的专业户采用自动乳头式供水、机械清粪等设备。肉鸡主要采用低床平养和垫料平养的方式。从2011年起,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和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步伐的同时积极推广生态环保养殖技术及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1990—2016年,共组织实施畜牧新技术、新品种研究课题项目29个。
  第八节 渔业生产
  渔业资源及品种引进 基本资源。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穿境而过,形成沿岸的盐碱洼地、沼泽湿地是甘州区一大自然资源优势,全区有3万多亩沼泽湿地适于开挖鱼塘进行水产养殖。
  水面资源。甘州区水产养殖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养殖品种从无到有、规模由小到大的历程。至2016年,全区有人工鱼塘5111亩,池塘养殖面积居全市六县区之首,主要分布在碱滩镇、上秦镇、三闸镇、乌江镇、明永镇和靖安乡等6个乡镇的17个村社以及部分机关团体单位养殖农场。其中,池塘养殖面积1692亩,塘坝养殖面积2822亩,水库养鱼面积550亩,流水养鱼面积42亩;年产鲜鱼706吨,最高亩产达713公斤。
  饵料资源。甘州区有天然芦苇、马莱眼紫菜等植物性鱼饲料、动物性饲料和生物饲料以及丰富的肥料资源,对发展水产养殖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
  鱼类资源。甘州区属内陆河水系,有相对丰富的鱼类资源。主要品种有祁连山裸鲤、高原鳅、野鲫、泥鳅、马口鱼、麦穗鱼、餐条、狗头鱼、棒花鱼、花鯝和鰟鮍鱼等野生鱼类。
  品种引进。引进品种有鲢鱼、鳙鱼、鲤鱼、鲫鱼、草鱼、武昌鱼、鲶鱼、虹鳟、金鳟、七彩鲑、俄罗斯鲟鱼和泥鳅以及部分观赏鱼等10多个品种。
  渔业生产 全区有人工养殖农户108户,从业人员300多人。主要进行池塘大规模养殖,发展生态休闲渔业和冷水鱼健康养殖。进入21世纪,全区渔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主要是养殖大户从事养殖生产,小户从事休闲渔业。至2016年底,全区有渔业休闲生态垂钓园26家,冷水鱼养殖面积42亩;年生产冷水鱼170吨,水产品总产量达706吨,渔业产值达1760万元。
  疫病防治 2004年开始实施生产全程监管,建立养殖名录信息库,实施全年不少于两次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确保全区水产品质量安全。2014年开始实施鱼病远程诊断和生物防控技术,鱼病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鱼药使用量减少,鱼类病害发生的频率降低,降低养殖风险,减少养殖成本,提高池塘综合效益。2016年示范推广鱼菜共生新技术,以通过该项技术的实施促使池塘水质的原位净化,改善池塘的生态结构,实现生物修复,鱼菜和谐共生。
  第九节 屠宰市场监管
  1996年成立“张掖市畜禽定点屠宰管理办公室”,设在商业局。1998年重新制定《张掖市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办法》,各乡(镇)成立生猪定点屠宰领导小组,建成24个生猪屠宰点,其中国营食品公司及乡(镇)食品购销站建点16个(城区1个,乡镇15个),畜牧部门依托乡镇畜牧站建点4个,村社建点2个,个体1个,清真牛羊肉屠宰场1个;日均有130余口生猪肉品上市供应。2010年,甘州区家畜屠宰行业实现乡镇猪肉由城区生猪屠宰厂统一屠宰、冷鲜、配送的目标。对全区生猪屠宰市场进行专项整治,关闭取缔农村17家。加强对定点屠宰场家畜检疫和肉品检验,不定期对定点屠宰企业监督检查,生猪定点屠宰率100%,城乡肉品配送率100%,病害肉检疫率100%,病害肉无害化处理100%。2014年,将商务局承担的猪、牛、羊、家禽定点屠宰的行业监督管理交甘州区畜牧兽医局负责。

知识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甘州区志(1991-2016)》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91-2016年甘州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变化状况。全书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地理·自然、建置·区划、政党·社会团体、政权·政协、军事·政法、农业农村工作、工业经济、商贸流通、财税·金融、综合经济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科教·文化·旅游、艺文、社会生活、人物·荣誉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