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693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294.24
页数: 8
页码: 1-8
摘要: 本文概述了张掖市甘州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据文字记载,已有5000年历史。从夏商到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有羌、戎、狄等少数民族居住,北凉沮渠蒙逊建郡至西魏废帝三年改为甘州,甘州之称自此开始。隋唐在甘州设立互市,西夏在甘州发迹崛起。元世祖忽必烈设甘肃行中书省省会,“甘肃省”首字即源于此。清为甘肃提督统军驻地。1936年初冬,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西渡黄河,进入河西走廊,播下星星火种,建立“中共甘州中心县委”。1949年9月19日张掖解放,9月25日中共张掖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先后在张掖设专区、地级市,1961年恢复县制,1985年张掖撤县建市,2002年6月撤市设甘州区。
关键词: 张掖市 甘州区 概述

内容

张掖市甘州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据文字记载,已有5000年历史。从夏商到春秋战国时期,先后有羌、戎、狄等少数民族居住,北凉沮渠蒙逊建郡至西魏废帝三年改为甘州,甘州之称自此开始。隋唐在甘州设立互市,西夏在甘州发迹崛起。元世祖忽必烈设甘肃行中书省省会,“甘肃省”首字即源于此。清为甘肃提督统军驻地。1936年初冬,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西渡黄河,进入河西走廊,播下星星火种,建立“中共甘州中心县委”。1949年9月19日张掖解放,9月25日中共张掖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先后在张掖设专区、地级市,1961年恢复县制,1985年张掖撤县建市,2002年6月撤市设甘州区。
  甘州区是中共张掖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张掖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隋代木塔、明代钟楼、西夏大佛寺等名胜,传承着历史文脉,展现出不同时期的时代风貌和文化内涵,构成独特的文化理念,既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古城,又是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的重要节点,是“一带一路”甘肃黄金段陇海兰新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和新亚欧大陆桥的战略要地。不仅是国家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更是绿洲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承载区。境内航空、高铁、高速公路立体交通网络畅通,是我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煤东运、西菜东去、西粮东调的安全战略通道。境内雪山冰川、森林草原、荒漠沙丘、七彩丹霞等极端地貌交相辉映。因自然美景和物阜民丰并存,素有“鱼米之乡”之美誉;又因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被誉为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塞上江南”;宜居、宜游、宜乐的“湿地之城”;明净、清新、亮丽的“清凉之都”;文明、和谐、繁荣的“戈壁水乡”。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张掖城北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张掖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国家级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坐落其中,是国务院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
  经济持续增长20世纪80年代,全国进入第六、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张掖也进入全面发展时期。至1990年,完成生产总值57544万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735元,大口径财政收入71824万元。
  20世纪90年代,是第八、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期,张掖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的10年。1992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抓经济,巩固第一产业,提高壮大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农工并举,钱粮并重,流通领先,科教推进,城乡一体,整体推进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经过近10年努力,至20世纪末,全市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业结构、企业改革及科教文卫等各项事业均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基本实现小康目标。进入21世纪以来,甘州区的经济取得飞跃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第一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中国果蔬无公害十强区、中国果蔬科技创新先进示范区、中国肉牛生产基地、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区等。以清洁能源、有色冶金、生物化工、轻工食品、建筑材料为主的工业体系基本形成。20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8.3%。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934553万元,比上年增长11.5%。2016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68.77亿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43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39.06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92.28亿元,增长9.3%。
  改革创新扎实推进 启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展现出强劲动力和蓬勃活力。积极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加快“走出去”步伐,特色农产品进入中西亚市场,东中部农产品销售市场巩固扩大。区城投、旅投、农投、交投、万盛公司等五大政府投融资平台和担保体系建立。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达217亿元,一批战略投资者落户甘州。
  农业生产稳步推进 甘州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前列。水土光热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是国内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绝佳区域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成功举办两届“绿洲论坛”,积极探索建立统筹生态建设与现代农业相生相伴的耦合体系,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建设张掖国家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加快金张掖玉米制种、百万头肉牛、优质蔬菜三大基地建设。大力实施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配套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经济持续繁荣,农民生活发生较大变化,甘州区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玉米制种、肉牛肉羊、高原夏菜、酿酒葡萄、马铃薯、番茄等产业特色优势明显,订单农业面积大,有机绿色农产品覆盖广,被确定为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生猪饲养大县、百万头肉牛产业基地、全省最大的奶牛饲养基地。名优特农产品有:金张掖玉米种子、金花寨小米、甘绿脱水蔬菜、金丰源韭菜、紫家寨牌鸡蛋、吉祥鸟牌虫子鸡蛋、银箭牌蜂蜜等。绿色环保农产品有:洋芋、甘蓝、菜花等。“十一五”时期,甘州区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累计发放各项农业补贴3.6亿元,新建农村公路3205公里,建成各类渠道789公里,新增制种、果蔬、肉牛、轻工原料四大产业化龙头企业78家,极大地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放开农产品种植计划,压缩粮食面积,扩大日光温室和制种规模,实施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建设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发展“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至1999年,粮经比例调整为67∶33;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扩大劳务输出,农村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到63∶21∶16。以金象种子集团为龙头,带动2.3万农户发展玉米制种7万亩;以甘肃脱水蔬菜集团为龙头,带动1.2万农户发展脱水蔬菜5.6万亩;启动番茄酱生产线,带动农民种植番茄3200多亩;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全市3.8万农户与38家龙头企业签订产销协议;全年播种农作物86.39万亩,播种粮食51.69万亩,粮食总产达3.27亿公斤,粮食单产达661公斤。2010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46380万元。2016年,粮食作物面积78.37万亩;制种玉米种植面积64.35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17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2.76万亩,粮食总产量451800吨;大牲畜存栏33.23万头;猪饲养量56.9万口,牛饲养量41.55万头,羊饲养量111.17万只,家禽饲养量710.23万只。全区立足绿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国家农业改革示范区建设,围绕制种玉米、高原夏菜、中药材、肉牛、奶牛等特色优势产业,建成农业产业化基地面积86万亩。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8家,其中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2家,销售收入23.4亿元;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6家,销售收入21亿元。
  工业企业发展良好 企业改革持续推进,1991年工商企业开展第二轮承包,对一些小型企业试行“国有民营”改革,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工业企业得到较快发展。1995年,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初步形成地方工业十大产业群体。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非公有制经济有了新的定位。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地委行署提出的“明产权、变身份、转机制、增效益”和“摘帽子”的重大改革措施。深化改革,绝大部分工商企业转为非公有制经济,工业企业的经营体制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形成以清洁能源、有色冶金、生物化工、轻工食品、建筑建材为主的工业体系,重点建成以水电、光电和生物质能发电为重点的清洁能源基地,以脱水蔬菜、加工番茄、牛羊肉加工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以新型煤化工、生物医药为主的生物化工产业基地,构筑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的生态工业产业集群。以新能源、新材料、特色农产品加工、有色冶金、生物医药为主的“两新一特+X”主导产业持续壮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区多园”格局已经成型,被确定为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新型工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招商引资先进园区,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授予“绿色工业园区”称号,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循环经济的广阔平台和载体。1997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9.97亿元,是1992年的1.7倍,人均4330元;财政收入增至1992年的2.7倍,居全省县市第二位;乡镇企业跻身全省四强。至1999年,全市个体工商户11203户,注册资金1.59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由“八五”末的8.04亿元增长到15.05亿元,年均增长16.9%,占国民经济比重的25%。2010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03672万元,同比增长18.9%。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家,职工10271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4.47亿元,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7家,职工3879人,实现工业增加值9.37亿元;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9家。2010年甘肃黑河水电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被列入甘肃省工业100强,位列第73位;工业园区1个,属省级工业园区。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238423万元;规模以下工业企业3541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19545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17.0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5.3%。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7.27亿元,增长5.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增加值7.05亿元,增长17.4%;饮料制造业完成增加值0.55亿元,下降0.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0.42亿元,增长5.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增加值1.13亿元,下降7.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0.61亿元,增长7%。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展现后发优势,围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体,持之以恒地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积极推进工业园区扩区升级,相继建成小孤山、二龙山水电站和日产2500吨干法水泥、90万吨洗精煤、牧沅清真肉牛屠宰加工生产线等重点项目300多个;开工建设平山湖风电、南滩光伏发电项目;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工业结构调整;扶持发展黑河水电、华瑞麦芽等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张掖军民合用机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培育年销售上亿元企业8户,规模以上企业47户。全区私营企业2140户,个体工商户13717户,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44.4%。全区工业化率21.8%,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
  生态建设初见成效 以生态建设引领城市建设,把实施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保护黑河湿地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全力推进滨河新区建设,完成湖区路网框架、城市防洪、水源涵养、绿化工程建设任务。实施滨河小镇、宁和园经济适用房、金安水乡、毓秀花园等一批项目,水天一色的新区框架初步形成。大力推进以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为重点的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加大退耕还林、植被恢复、水系疏浚力度,黑河湿地被国务院批准为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城北湿地被命名为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润泉湖公园被命名为张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着眼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多赢”,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工程,高度重视节能减排,稳步推进农田林网改造和绿色通道建设,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全面完成黑河流域一期治理任务。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城市品位显著提高,形成以老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西有滨河新区、北有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和国家湿地公园、南有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和沙漠地质公园的5个新型功能区集成的“1+5”生态城市框架,宜居宜游宜商更宜人的生态城市已经凸显出来。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统筹抓好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实事,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5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6倍。大力实施道路通畅工程,公路管养和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升。加快推进安全饮水、河道治理等工程建设,水利设施更加完善;宽带用户增加迅速,互联网普及率达52%,信息化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全力推进滨河新区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10亿元;实施水源涵养、市政设施、商贸物流等各类工程98项;道路通信、供暖供水、电力燃气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文化场馆、综合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建成商品住宅面积380万平方米,新区人气商气加快聚集。坚持生态保护与建设并重,扎实推进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退耕还林、风沙治理、湿地保护等项目加快实施;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沙漠体育公园、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获批建设,全区森林覆盖率达18.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3.2平方米,比“十一五”末增长1.5%。管理减排、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深入推进,单位GDP能耗比“十一五”末降低16%,“全国绿色生态示范城市”名片更加亮丽。
  科教文卫事业协调发展 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围绕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就医、上学、行路、饮水、住房等实际问题,全面落实为民承诺办理的实事,使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调整优化教育布局,全面落实教育经费保障和“两免一补”政策,职业教育、高中教育、义务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协调发展;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大力发展社区村镇卫生服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高度重视街道社区工作,社区基本条件明显改善。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不断扩大低保救助范围,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力度,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扎实推进“平安甘州”建设,全面完成“五五”普法各项工作任务,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不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8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文化先进县(区),2008年被列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区),2009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甘州区图书馆被评审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馆藏各类图书15万册,建成拥有40多台电脑的自动化管理局域网和电子阅览室,建立了图书馆网站,实现图书阅览网络化;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点;成功举办了三届“书香甘州”系列全民阅读活动。甘州区文化馆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开展以传统社火调演比赛、春节大型灯展、元宵晚会和大佛寺文化庙会为主题的春节文化活动,以“广场文化周”为主题的广场文化活动,以“千台大戏送农村”为主题的文化下乡活动;开展以弘扬甘州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节庆文化活动;区、乡镇、村三级自编自导自演一批文艺节目,培育了一批文化大(楼)院和文化大户。大型音乐舞剧《八声甘州》获先进集体及表演一等奖、敦煌文艺二等奖,并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初创了大型舞台剧目——舞蹈诗《张国臂掖》剧本,完成《血染祁连——红西路军征战甘州》电视剧、《高金城在甘州》话剧剧本的创作。区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教育事业稳步推进。1991年,张掖市有小学234所,另有9个教学点;设1439个教学班,学生40059人。1992年,张掖市有初级中学34所,设335个教学班,学生15184人,有专任教师952人。2011年末,有幼儿园(所)108所,在园幼儿12485人,专任教师95人;小学98所,在校生35524人,专任教师173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1所,在校生22336人,专任教师229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8%,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普通高中3所,在校生7697人,专任教师423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2413人。2016年,全区两轮中小学结构布局调整,撤并规模小、质量低、条件差的学校,着力优化教育资源,实现规模调大、差距调小、结构调优、质量调高的目标,基本形成“一乡一校数点一园”的学校布局模式。年末,全区职业教育在校生3110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2125人;初中学校在校生15254人;普通小学在校生31408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8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550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2016年向全国各类高中等专业院校输送新生4905人,高考录取率93.18%。
  科研成果硕果累累。认真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推进工业强区、产业富区、商贸活区、科教兴区和生态立区进程,构建工业经济、商贸经济、物流经济、畜牧经济和旅游经济五大板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科技进步为工农业经济的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科技的显示度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至2016年底,先后建成区级科普示范乡镇6个、科普示范街道2个、科普示范社区8个、科普示范基地10个、农民专业技术协会8个,省级科普示范社区1个;建成乡镇、街道科普活动站(室)23个,各村配备科普宣传员、农民科技指导员1—2名;建成区级科普示范画廊3处300延米以上。先后命名党寨镇、梁家墩镇为科普示范乡镇;南街佛城社区、北街东湖社区为科普示范社区;梁家墩镇万亩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张掖四中为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示范学校;沙井镇兴隆村玉米制种协会、党寨镇十号村养猪协会为科普示范农技协会。成立农学会、林学会、畜牧学会、农机学会、医学会、水利学会、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反邪教协会等8个区直学(协)会。
  医疗卫生改革初见成效。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要求,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人口服务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障覆盖率持续扩大,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在保障人民群众就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等方面成效显著。1991年,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3个,有床位965张,有卫生技术人员1747人。至2016年,全区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53个,其中综合医院11家,中医院2家、专科医院9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2个,乡镇卫生院2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卫生技术人员4262人,其中注册执业医师1362人和执业助理医师214人,注册护士1742人;卫生机构拥有床位3557张,其中医院床位2553张,卫生院床位824张。
  体育运动丰富多彩。坚持“突出重点抓学校、强化城市抓社区、整体推动抓农村”发展思路,启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丝绸之路健身长廊工程”,在城区建成中心广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润泉湖体育公园、滨河新区体育公园足球场、张掖国家沙漠体育公园等一批体育基础设施;在平山湖建成汽车拉力赛场,平山湖大峡谷建成7公里健身步道积极推进“四个一”建设,即一区一馆、一区一中心、一乡(镇)一站(文体活动站)、一村(行政村)一场。至2016年,全区18个乡镇、245个行政村、5个街道办事处、18个社区有各类体育场地1146个,其中城市社区居民体育健身场所302个,乡镇体育健身场所98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场所746个。成功举办全国青年男篮锦标赛、全国农运会乒乓球预赛、甲A男篮西部行、全国男子篮球甲B四强赛、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中国“体育彩票”杯“全民健身日”健身示范性活动、中国·甘肃丝绸之路“喜德盛”杯张掖山地自行车越野赛、情系丹霞·“金南瓜”杯西北地区国际标准舞公开赛部分城市邀请赛暨第二届甘肃省国际标准舞公开赛、张掖首届“体彩”杯六人制业余足球联赛、中国·张掖丝绸之路全国首届冰雪山地马拉松赛暨甘肃省雪地登山大会等各级各类体育赛事。2012“丝路春”杯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通过全国网民和车友网上投票,张掖市以148994票独占鳌头,获得全国“2012年度赛乍之都”奖。2016国际汽联亚太汽车拉力锦标赛暨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张掖站)荣获“2016年中国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博览会一全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涌现出贾雪英、王俏等一批国际健将级体育健儿,在国际、国内赛场上取得优异成绩,为甘州竞技体育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民生保障明显改善 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年均达15.4亿元,占总支出的6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十一五”末提高938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5458元。累计新增城镇就业7万人,登记失业率始终低于控制目标。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牢牢聚焦“六个一精准”,实施“多点突破”行动,贫困乡村和贫困户基础条件持续改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2011年底建档立卡的4.08万贫困人口2015年底实现全部脱贫,收入水平达到整村脱贫目标。城市低保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等特困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分别由“十一五”末的2760元、1096元、2880元提高到4644元、2434元、4722元。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至2016年底,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6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18元,比上年增长7.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44%,比上年下降0.66个百分点。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4%。社会保障不断提高,2016年度,全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48955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3417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93570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6086人;生育保险参保17370人;失业保险参保18876人;工伤保险参保26086人。全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3.9亿元,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4.13亿元。失业人数不断减少,城镇单位从业人员91511人,城镇新增就业10251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855人、困难人员就业1039人。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区有自然保护区2个,占全区国土面积的4.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15天,优良天数比例为86.3%;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100%。黑河干流张掖段水质状况良好,各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水质均达到相应水域标准。
  26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适应新常态,持续深化改革,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创新驱动,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立足新经济发展,着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全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社会保持安定和谐,民生福祉进一步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进一步夯实。

知识出处

甘州区志(1991-2016)

《甘州区志(1991-2016)》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1991-2016年甘州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变化状况。全书主要包括的内容有:地理·自然、建置·区划、政党·社会团体、政权·政协、军事·政法、农业农村工作、工业经济、商贸流通、财税·金融、综合经济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科教·文化·旅游、艺文、社会生活、人物·荣誉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