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风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683
颗粒名称: 裕固族风情
分类号: K283.5
页数: 6
页码: 2955-2960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裕固族风情情况包括富裕巩固、奇异的风俗、别具风韵的飞天等。
关键词: 裕固族 风情 风俗

内容

裕固族的东迁,
  说着唱着才知道了,
  我们是从西至—哈至来的。
  西至—哈至迷失了方向来的。
  千佛洞、万佛峡来的。
  青头山底下住下了,
  我们是从远处迎着太阳光来的。
  这里唱的是裕固族东迁的故事——
  传说,裕固族原在嘉峪关外游牧。后来因异族入侵,人们不得不扶老携幼,赶着牲畜,风餐露宿,进行大规模的东迁。部落里的老人因长期跋涉感染疾病,相继死去。老年人只有安千赞吉的阿爸安巴特尔活了下来,然而他也积劳成疾,举步艰难。安千赞吉就将阿爸装在土布拉①里,驮在牦牛身上继续前进。
  部落离开故土已有很长时间了,路途艰难,大家又不知道应向什么地方走去。安千赞吉看到乡亲们受苦受难,自己又拿不出主意,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老人知道儿子的心思以后说:“木拉②你看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我们只要迎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就一定能走到理想的地方。那里的人都穿着‘短腰子鞋’。”
  安千赞吉把这些话告诉了乡亲们,大家非常高兴,部落里充满了欢乐,唱着“拉毛”③,赶着牲畜,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
  裕固族在东迁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大雨淋灭了火种,人们又饿又冷,只好吃生肉,喝生奶。安巴特尔老人对儿子说:“古人有钻木取火的事,这里没有森林、木头,我们只好击石取火”。老人让儿子找来各种颜色的石头相碰,终于在两块白石头中碰出了火星。部落从死亡线上又得救了。
  全部部落浩浩荡荡向东迁徙。在进入浩瀚的大沙漠之后,不几天,大家带的水都用完了,不少人因缺水而丧生。死神威胁着人们。安巴特尔老人又对儿子说:“木拉,让泡牛④替我们找水。”儿子不解地说:“多少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四处找水,都没找到,泡牛怎么能找到水呢!”老人这时诉说了一件往事:一次,他赶着牛羊放牧,突然狂风四起,飞沙蔽日。老人迷失方向,走进无边的大沙漠,三四天没有喝到一口水,只好爬到泡牛背上行走。泡牛走一走,闻一闻,走到一个地方,前蹄乱刨。一会儿,出现了湿漉漉的沙子,老人从牛背上下来赶紧往下刨。不多一会儿,刨出了水。年轻的安千赞吉听后,高兴得连蹦带跳,马上把这件事告诉了乡亲们。人们赶出了部落里所有的泡牛,终于在沙海中找到了两处水,而且水越来越多,天长日久,四周长满了青草,成了今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区的东、西海子①。
  裕固族人民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来到了祁连山下的八墩滩上,来到了汉民族居住的野马坪梁和康乐草原,与这里的汉民族共同游牧、耕耘和生活。
  这个故事说的是明朝时,裕固族从嘉峪关外的甘、新、青三省(区)交界的地方,向东迁移的事。
  据专家们考证,裕固族在唐朝以前称回纥,到唐朝中期(公元809年)改称回,“义取回旋轻捷如鹘也”。宋朝称“黄头回鹘”。到了元朝演变成为“撒里畏吾”。“撒里”既黄的意思,“畏吾”则是回鹘的谐音。明朝,撒里畏吾人主要分布在嘉峪关外的安定、阿端、曲先三卫和敦煌东南的罕东卫,合称“远番四卫”。十五世纪中叶以后,因为吐蕃的强大和频繁侵扰,关外各卫相继失陷。撒里畏吾族不愿受吐蕃统治,就不断与之斗争。十六世纪初,撒里畏吾人在明朝的支持下,大规模地东迁入关。之后,一直生活在如今被称作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草原上。
  那么,在这之前,裕固族在哪里呢?据历史记载,早在公元六世纪中叶,回纥族驻牧在仙峨河和温昆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色椤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到了唐朝,七、八世纪之间,回纥达到全盛时期,建立了强大的汗国,并与唐朝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蕃属关系。唐朝曾先后以三个公主分别嫁给回纥②可汗为可敦(即王后)。公元840年。回鹘内乱,异族入侵,强盛一时的回鹘汗国被推翻了。大部分回鹘人向西迁徙,其中一支到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一带),后称高昌回鹘,一支迁到葱岭以西,后称葱岭回鹘;一支迁到河西走廊的瓜州(今安西县)、甘州、凉州一带。因甘州一支回鹘较为强大,故史书上将河西一带的回鹘统称甘州回鹘,也就是今天肃南裕固族的先祖。
  河西回先依附吐蕃,后又归附张议潮的归义军。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张议潮卒。不久,河西回鹘控制了甘州,移牙帐于此。之后,经过多次战争,甘州回鹘基本上占领了河西。这时,回鹘已进入封建社会,人口达30万。由于回鹘扼守河西走廊丝绸之路要冲,这时与唐朝、吐蕃交往甚广,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一定发展。尤其是商业特别发达,经常有庞大的商队到内地贸易。有的商人兼作使节,进京向唐朝贡。甘州回鹘政权,不论在〔唐〕末,还是〔五代〕〔北宋〕,均与中原中央政府保持着密切联系。它对河西走廊的开发和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曾经起了积极的作用。
  回鹘族游牧嘉峪关外,那是公元十一世纪初以后的事了。当时占据河套地区的党项族崛起,不断兴兵向〔北宋〕、甘州回鹘出击,以夺取对河西的控制权,进而取得丝绸之路东西贸易之利。因连年战争,疲惫已极,甘州回鹘政权终于在公元1028年被党项族西夏王李德明之子李元昊所灭。从此,甘州回鹘被赶到了嘉峪关外游牧。以后就演变成“撒里畏吾儿”自名“尧乎儿”,或称“西拉玉固儿”。
  裕固族东迁入关,以后,在〔明〕〔清〕时代过着原始游牧生活。后来蒋马匪帮统治河西时,对裕固族进行了残酷的压迫剥削,到解放前夕,裕固族人口不满3千,牲畜不到5万。这个民族濒临于灭绝的境地。
  历史已成过去,今天裕固族的情况怎样呢?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短暂的访问中,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新生和欢乐。
  富裕巩固
  1953年,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自称“尧乎尔”“西拉玉固尔”族的群众,经过民主讨论决定,取与汉语语音相近的“裕固”作为自己本民族的名称,又含有“富裕巩固”的意思。1954年,经国务院批准,裕固族成立了自治县。从此,裕固族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裕固族是甘肃省独有的少数民族。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所属区域的主要部分在祁连山中段的北麓。自治县政府驻地——红湾镇,就坐落在这部分的祁连山腹部。另外,还有两块被邻县土地隔得很远、互不相连接的“飞地”;一块在祁连山东端北麓,一块在河西走廊的西北。如果把这三块地方连接起来,东西长约650公里。它南靠青海省,北连武威、张掖、酒泉三地区的9个县和嘉峪关市,西与肃北蒙古自治县毗邻,东与天祝藏族自治县衔接,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公里。一个县版图东西这么长,接壤的县、市、地区这么多,面积这么大,又被隔开成三大块,这种情形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来到红湾镇,首先给人一个生机勃勃,风景宜人的感觉。水流湍急的隆畅河,从祁连山中奔出,清澈见底。它出山后向东再向北,绕成一个新月形的山湾。因为周围的山是红壤土,所以称红湾,站在高出红湾一百多米的红星坪,南望,雪峰就在眼前,山腰长满松柏,山下面是绿茵茵的大草原。回头俯视,隆畅河两岸,上千栋红瓦白墙的房屋,鳞次栉比。据介绍,解放前的红湾,除几座寺庙外,居民不过百口,房不足50间。那时的居民多是来往于山里山外的商人,还有少数逃荒到这里的汉族贫困农民,农民们就靠开荒种青稞维持生活。1943年,马步芳部队的一个连在这里驻过两年。他们敲诈勒索居民,骚扰寺院僧尼,使本来就萧条的红湾变得更加破败。解放后,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过去的凄凉景象不见了,眼前的红湾,已成为一个有3000多人的城镇,是自治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牧民们在这里出售着土产品,购回布匹、绸缎和各种民族用品。县委一位领导同志说:“过去从这里到张掖,人走需5天,骑马也得3天。如今一天两趟班车,乘车两个多小时就到了。全县13个公社,社社通了汽车,90多个生产队,百分之八十的通了车。另外,从红湾还有一条越过海拔4500米雪山的公路,直通青海省的祁连县。”这位领导还告诉我们,现在红湾已办起了电厂、皮毛加工厂、地毯厂、农具厂、五金厂、印刷厂、食品厂以及汽车运输队等十多个企业,生产节节上升。还兴建了书店、医院、电影院和一所中学,文教卫生事业发展也很快。拿学校来说,解放前只有一所初小,在校学生只有二十来人。而现在有一所完小,一所完全中学,在校学生达1400多人,是解放前的60多倍。
  看着眼前的景象,我们为裕固族的新生、发展而感到高兴。红湾是这个县“富裕巩固”的一个缩影。现在(1982年),全县裕固族人口由解放初不满3000千人增加到了8000多人。近几年来,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确定和贯彻了“以牧为主,围绕畜牧业生产,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生产蓬勃发展起来。全县牲畜头数由解放初的8.2万头(只),增加到了78万多头(只),绵羊基本上实现了良种化。人均全年收入从1976年的160多元,增加到了1981年的2600多元,牧民生活与解放前比较,真可谓天壤之别了。
  我们来到这个县时,正是党的十二大开过不久。县委和县政府正在讨论如何开创新局面的问题,县委负责人充满信心地告诉我们,他们已经讨论制订了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四条具体措施,同时还制定了《关于放宽牧区政策十条措施》。他表示,一定要振奋精神,带领全县人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大踏步前进。
  奇异的风俗
  在谈到裕固族的风俗习惯时,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介绍说,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游牧生活,裕固族有些生活习俗和藏族、蒙古族相仿,也有些和汉民族的相同。但作为一个民族,他还是有很多独特的习俗的,如服饰、婚礼、禁忌等。
  裕固族的服饰别具一格。男人身穿氆氇长衫,头戴细绒毡帽或礼帽,脚穿长筒靴,佩带腰刀。妇女身穿高领长袍,外套短褂,衣领、袖口、襟边均以丝线绣有图案。头戴喇叭型红缨帽,佩戴头面。头面一般用珍珠、珊瑚、玛瑙、海贝以及金银等物缀成,并用丝线绣有多种花纹和图案,分前二后一佩戴。姑娘不带头面和红缨帽,从13、15周岁开始,只戴装饰精美的头箍子,身穿鲜红的长衫,系绿色腰带。这种装扮,在过去是表示姑娘已经到了婚龄,小伙子可以求婚了。
  可惜,我们来到这里已经两天了,还未看到一个穿裕固族服饰的人。据说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的改善,群众感到穿长袍不方便,戴头面太麻烦,也太重,所以除了过节、赶集、走亲戚或过生日和结婚时,穿戴一阵民族服饰而外,一般情况下是不穿戴了。宣传部的同志说,再过几天要举办物资交流大会,你们会看到裕固族服饰的。但是我们马上就要离开这里了,看裕固族服饰的事,只好有待以后“补课”了。
  谈起裕固族的婚礼,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马踏帐篷”和“箭射新娘”的奇俗。
  裕固族的婚礼,头一天是女方家里宴请客人,第二、三天是男方迎亲和宴请宾客。当娘家的送亲队伍快到婆家门口时,队伍中就有七、八个甚至十几个骑手策马扬鞭,向婆家为新娘立好的新帐篷冲去。每个人都想方设法接近帐篷,目的是弄断四周的拉绳使其倒塌。新郎的兄弟姐妹们或亲戚朋友们,则在帐篷里一面使劲用棍棒敲打帐篷,一面大声呼喊,使马不敢靠近。马冲过后,再由一群骆驼冲,最后是马和骆驼一起冲。此时,婆家的人更是大喊大叫,想法惊吓牲口,保住新帐篷,气氛紧张热烈。不论是马、骆驼,还是二者合群去冲,都是绕帐篷三圈。如果三圈冲不倒,就表示婆家爱惜儿媳,有能力保护她的安全,于是娘家就把新娘送了过来。
  穿着新装的新娘下马后,由伴娘搀扶着向新立的帐篷走去。这时,婆家忽然在帐篷前燃起两堆火,要新娘从中间通过,据说这是为了烧掉路上跟来的“毛鬼”。在新娘通过火堆时,新郎站在帐篷门口,轻轻地向新娘身上连射三支无头箭,这就是“箭射新娘”的婚礼。这一婚礼是与古代一个“射箭驱妖”的传说故事有关。这样做,是为了驱走一路上附在新娘身上的“邪气”,使小两口相亲相爱,白头到老。
  裕固族的婚姻习俗中,除了男娶女而外。还很盛行“女娶男”,即“男到女家”。这一习俗,在过去是以“戴天头”①的形式出现,现在则是正式娶、“嫁”,一夫一妻制了。“女娶男”这一习俗在过去来说,多少带有母系氏族的烙印,但在裕固族一举进入社会主义的今天,它对反对重男轻女,提倡男女平等和推行计划生育,应该说是有积极作用的。
  除了服饰和婚礼而外,裕固族其他的许多风俗习惯,都是我们过去闻所未闻的。这个民族信仰的是佛教,过去禁忌较多。如每家敬奉“毛神”,别人的枪支、弹药、牧鞭、生肉、生皮都不准拿进帐篷。传说“毛神”穿红衣、骑红马,故俗人穿红衣、骑红马者不准进帐篷。客人进帐篷后,男左女右分坐,主人请客人用餐时,客人不得走动。另外,原先生产方面还有很多禁忌,现在随着裕固族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许多带有封建迷信和不利于生产的禁忌,已经改变,惟有不吃驴肉、马肉的习惯至今保留。
  离开红湾镇,在返回张掖的路上,回想裕固族许多奇异的风俗,和这些风俗的不断变化,使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以及各民族之间互相接触、影响和融合,在不断发展变化着。但也有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从古至今却一直保留着。
  别具风韵的飞天
  过去,我们看到的飞天,都是见诸于壁画或浮雕。听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的金塔寺里,有别具风韵、独树一帜的影塑飞天,我们就专程去参观了一下。
  到马蹄区去,由于交通路线的关系,必须重返张掖。从张掖再东南行约60公里。便到了目的地。
  马蹄区因这里马蹄寺而得名。这里原有南、北马蹄寺,千佛洞,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石窟群7处。据《甘州府志》载,马蹄寺“石窟凿于郭瑀弟子,后人扩而大之,加以佛像”。郭瑀,晋代敦煌人,博学多才,精通经义,长期隐居这里。据此,可以认定:马蹄区石窟群始凿于晋代。这些石窟群分布在群山环抱的临松山上。这里林木葱茏,景色优美。可惜在十年动乱中,里面的塑像和壁画大部分被破坏了。只有金塔寺石窟,由于人迹罕至,幸免厄运,保存得比较完整。我们在路过千佛洞、南、北马蹄寺时,只是粗略地一看或远远地瞭望了一下,就调车向金塔寺驰去。
  汽车离开南、北马蹄寺,沿着山路曲曲弯弯向祁连山深处行去,行约10多公里,来到了大都麻河西岸。祁连山的雪水在乱石滩的支支岔岔中流来流去,挡住了汽车的去路。于是,我们丢下汽车,一边寻路一边向上走去。这里山高林密,山腰间松柏翠绿,山顶上白云绕峰。我们逐渐离开乱石河滩,走上了河岸一边林木之中的羊肠小道。一路山风萧萧,松涛习习,狐兔出没,野鸡“咕咕”。山野的风光,使人游兴倍增。
  步行约两公里,西面的石崖上云雾缭绕,隐约可以看见两孔相连的山檐洞窟。一条长长的台阶,象“天梯”一样,顺着陡峭的崖壁直通半山腰上的洞窟。当攀登到“天梯”的中间时,我们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了。同行的小张这时已登上顶点进入洞窟。他大声喊道:“这是艺术的天堂,快上来啊!”于是,我们一鼓作气,登上了顶点。台阶共计208级,垂直距离地面60米,相当于20层楼房那么高。从上向下看,叫人心惊肉跳。
  洞窟里的佛、菩萨、比丘、天王,泥塑像神情各异,虽经历代彩修,但仍保留着晋朝早期塑像直朴简练的特征。使我们最感兴趣的还是窟内正中通顶中心方柱四面龛顶上的大型影塑飞天。她们完全是彩塑,方柱的每面有八身或六身。古代匠师们把圆雕、浮雕和彩塑的手法在这里完美和谐地结合起来,使飞天部分着壁,其余部分悬空,作腾空飞舞之势。这些飞天大部分是前身、两腿及表示飞舞的飘带,离开了龛壁,其形象极为生动,给人以强烈的立体感。看着这些别具风韵的飞天,我们都情不自禁地拿出照相机,没用闪光灯,借助洞外射进来的自然光线,爬上蹲下,为她们拍照。这些“飞天”形象,是我们难以忘却的。
  我们参观的这是东窟,该窟平面为长方形,正中是通顶中心方柱,方柱顶部和窟顶交界处作覆斗形。窟内四壁不开龛,仅在中心柱四面开三层龛造像。窟高6.05米,宽
  9.7米,残深7.65米。
  西窟与东窟相隔五六米,中间有一木构栈道相接。西窟的结构、塑像与东窟相同,但规模较小,里面的佛、菩萨、天王、比丘和影塑飞天,大多已经过后代补修,失去了原作的风貌。
  游览金塔寺,我们的印象是,它虽然规模不大,但就其古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来说,可以和国内一些大型石窟相媲美。在大西北的深山老林中,有这样一座艺术宝窟,真使人喜出望外。美中不足的是交通不便,致使大多数旅游者不好前往一观。
  (1984年新华出版社《丝绸之路漫记》)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社会民族、人口、宗教、社会保障、人民生活、婚姻家庭、道德风尚、社会风俗、社会陋习、方言、东部裕固语、人物传、人物录、古籍选录、历史文献、红西路军史料、当代文选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