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河西走廊的农田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676
颗粒名称: 古代河西走廊的农田水利
分类号: S273.4
页数: 12
页码: 2917-2928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古代河西走廊的农田水利情况包括河西走廊农田水利的兴起、河西走廊农田水利发展的曲折道路等。
关键词: 古代 河西走廊 农田水利

内容

河西走廊因位于甘肃省黄河之西,又夹在祁连山与北山之间,东起于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形成一条东西长约1200多公里、南北宽几十公里至百余公里的狭长地带,犹如一条长廊,故名,亦称“甘肃走廊”。它的面积达27万平方公里,比江苏、浙江两省面积的总和还大。这里地势坦荡,绿洲(可耕地)与沙漠、戈壁断续分布。内陆河流域。自〔汉〕〔唐〕以来,河渠纵横,阡陌相连,是我国农田水利比较发达的地区,是西北著名的“粮仓”;早有“金张掖、银武威”之誉,又有“塞北江南”之称。本文试图探讨这一地区农田水利兴起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其经济效益,为今天开发大西北提供一点参考资料。错误之处,请有关专家、学者指正。
  一、河西走廊农田水利的兴起
  根据历史文献和前人的考察,河西走廊农田水利的兴起,主要有自然和社会两个因素:
  首先,这里的地理位置特殊,有丰富的水资源(山水和泉水),为农田水利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走廊北侧是断续伸延于戈壁滩中的北山山地,从东到西由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组成,海拔在1500米至2500米之间,最高处可达3600多米。它作为一条长长的天然屏障,既减弱了蒙古高原寒风对走廊的袭击,又阻止了山北巴丹吉林沙漠的侵入。
  走廊南面横亘着一座高峻挺拔的祁连山脉,山谷相间,逶迤800余公里,海拔大都在三四千米以上,主峰高达5900多米。山区地势高寒,热量不足,年平均气温低于摄氏4度,但降水量较为丰富。春夏之际,东南季候风穿堂入室,与山中的复杂地形和冷空气相遇后,往往凝聚为雨和雪,纷纷下降。东段年降水量可高达500毫米以上,西段也有100毫米左右,比走廊内多3至6倍。海拔4000米以上的许多地方,终年积雪,发育成2859条大小不等的冰川和无数皑皑的雪峰,冬季雪线可下降到山脚,即海拔1500米处。冰川面积竟达1972.5平方公里,贮水量为1200亿立方米,有“万年雪原”之称,是河西走廊取之不尽的天然“高山水库”。
  祁连山的冰川和雪峰,每年夏天,都融化为大量雪水,形成五十多条大小不一的河川,“向山前大约输送76亿立方的水量。”①开始滋润了山麓坡地,使那里林木茂盛,绿草如茵,成为我国游牧民族放牧畜群的天堂。《史记·匈奴传》索隐引《西河旧事》云:“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东西二百余里,南北百里,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失二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太平寰宇记》卷一五二曰:“焉支山一名删丹山,东西百余里,南北二十里..其水草茂美,宜畜牧,与祁连山同。”
  祁连山的冰川融水流出山后,汇聚成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分布走廊各地,占全省地面水径流总量的17.3%。水量的年际变化小,有的能直接利用于灌溉,哺育着河西走廊的广大草场和绿洲,使大片的荒漠改观。《魏书·崔浩传》曰:“自温圉河以西,至于姑臧城南,天梯山上冬有积雪,深一丈余,至春夏消液,下流成川,引以灌溉。”有的则在冲积、洪积扇群渗入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积累为巨大的天然“地下水库”。据考察,河西走廊仅地下淡水就有15000亿立方(每年流入地下水库的水量约50亿立方),相当于300个刘家峡水库的总蓄水量。①一部分地下水又在祁连山北麓山水灌区末端的戈壁滩前缘重新露头,涌现成大大小小的泉水河,每年泉水总流量达几十亿立方。水量稳定,成为绿洲泉水灌区的主要水源。北魏太武帝赐太子诏曰:“姑臧城西门外,涌泉合于城北,其大如河。自余沟渠流入漠中,其间乃无燥地。”②乾隆《甘州府志》卷六亦指出:“张掖县黑水、弱水漫衍区,到处洼下,掘土成泉,滞则有沮洳之虞,疏则有灌溉之利。”
  在走廊内,焉支山、黑山和宽台山把整个走廊分割为三个大平原,每个平原即由一个较大的内陆河水系冲积而成,自东而西有武威、永昌平原,属石羊河流域;张掖、酒泉平原,属黑河流域;玉门、敦煌平原,属疏勒河流域。在三大内陆河流域,分布着成片的绿洲,这种地形条件,便于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
  加之,河西走廊的绿洲平地,土层厚,肥力高,疏松易耕,渗水保墒,不泛碱,只要有水灌溉,就可成为良田沃土,产量高而稳定。
  因此,尽管河西走廊干旱少雨(武威年平均降水量为170多毫米,安西、敦煌则只有二三十毫米),蒸发强烈,对发展农业十分不利,但丰富的冰川融水和地下泉水,则往往使这片干渴的荒漠遍布生机。这里虽然温度极端,冬寒夏热(最冷的一月,平均温度在零下10度左右,最热的7月约26度)。但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一般在12至16度),仍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总之,河西走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水资源,构成了农田水利兴起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没有祁连山,没有祁连山的冰川雪水,就没有河西走廊的农田水利和农牧业生产,也就没有河西的经济繁荣和历史。清朝陕甘总督陈宏谋在《饬修渠道以广水利檄》中说道,“河西之凉、甘、肃等处,历来夏间少雨,全仗南山积雪,入夏融化流至山下,分渠导引,自南而北,由高而下,溉田之外,节节水磨,处处获利。凡渠水所到,树木荫翳,烟村胪列。否则,一望沙碛,四无人烟。此乃天造地段,年年积雪,永供灌汲,资万民之生计,普美利于不言,较之他省,浚泉开井,有时而涸者,其利更溥,其法更便也。”①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正确论断。
  其次,河西走廊农田水利的兴起,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是河西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马克思列宁主义告诉我们,地理环境虽然能够加速或延缓生产的发展,但是“决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②。相反,在一般情况下,人的活动和作用往往使地理环境在短时期内发生显著变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这点,从河西走廊农田水利兴起的历史,完全可以得到证明。
  据考古发掘,河西走廊早有人类在此生息、劳动和繁殖,仅武威地区,今发现的新石器遗址就有沙并子、皇娘娘台、海藏寺等十余处,③属于仰韶文化系统。在酒泉地区,又发现了闻名中外的火烧沟文化。这时期,河西的人类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只能依靠自然环境而生存。
  〔春秋〕〔战国〕时期,河西走廊成了我国西北各个游牧民族活动的舞台,先后在这里生活过的有羌、戎、月氏、乌孙、塞种和匈奴等氏族部落。这些民族部落大都处于奴隶社会,或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对河西走廊的自然条件缺乏认识,无力改造和充分利用,主要从事游牧业。
  〔秦〕至〔汉〕初,匈奴崛起,占有整个河西走廊。然而,这时由于匈奴还是一个处在奴隶制阶段的游牧民族,只认识到河西的“水草丰盛,宜畜牧,”④对农田水利仍然缺乏需要。
  直至〔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先后两次打败匈奴,占领河西。从此开始,河西走廊才得到开发,农田水利才逐步兴起。因为汉王朝是由一个从事农业生产的汉民族所建立的封建帝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能够正确认识河西的自然环境,并积极利用和改造这里的自然条件为封建统治政权服务。汉王朝为了防止匈奴的再度入侵和羌人的骚扰,为了确保中西交通的安全,发展经济,对河西走廊的开发和经营十分重视,采取了设置郡县、徙民实边、戍兵屯田、筑塞列关等许多重大政策措施。结果,一方面巩固了河西走廊的战略地位,造成了一个发展经济的和平安定环境,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另一方面人口随之大量增加,据《汉书·地理志》载,当时河西四郡有户七万一千余,口二十八万多,如果再加上屯田的士卒,估计整个河西约有四十万人左右。这样众多的人口,其衣食住行等物资怎么解决呢?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发展农业生产。〔汉〕武帝认识到,在河西走廊屯田积谷,发展农业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因为这里干旱少雨,只有充分利用祁连山的雪水和地下泉水进行灌溉,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从中原来的大量徙民中,有不少有知识的“罪人”和有劳动经验的“贫民”,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筑坝拦水,分引渠道,以资灌溉。于是,在汉武帝的倡导下,由于劳动人民的努力开发,河西走廊的农田水利开始兴起。《史记·河渠书》:“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汉书·沟洫志》:“今西方诸郡,以至京师东行,民皆引河、渭、山川水溉田。”因此,可以说,河西走廊农田水利的兴起,是汉王朝开发河西的必然结果。
  当时,汉朝在河西走廊兴修了那些渠道,如何引川谷水进行灌溉,史籍记载不详,仅据《汉书·地理志》载:张掖郡治所〓得县(今张掖县西北)有“千金渠,西至乐涫入泽中”,又名〓得渠。敦煌郡冥安县(今安西县东南)有南籍端水,“出南羌中,西北入其泽,溉民田。”龙勒县(今敦煌县西南)有氏置水,“出南羌中,东北入泽,溉民田。”又据《居延汉简甲编》得知,汉人民还开挖了甲渠、临渠、广渠、写泾渠等。为了适应河西走廊农田水利兴起的需要,汉王朝专门组织了引水渠的“田卒”或“河渠卒”①,以及管理农田水利的“田官”②和“农都尉”③。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河西走廊由于渠道的修筑,灌溉事业的兴起,农牧业均迅速发展起来,为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汉书·地理志》曰:河西四郡,“地广人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谷籴常贱,少盗贼,有和气之应,贤于内郡。”据居延一汉简载,元帝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内地遇灾,中央的大司农曾调这里的粮食去接济。尤其是两〔汉〕交替之际,中原大乱,惟河西独安,农田水利未受到战争的破坏,农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当时企图割据河西的窦融对其兄弟说:“河西殷富,带河为固,张掖属国精兵万骑,一旦缓急,杜绝河津,足以自守,此遗种处也。”④后来光武帝在赐融玺中,也不得不承认窦融统治下的河西,“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外则折挫羌胡,内则百姓蒙福。”⑤到了〔东汉〕建武八年(公元32年),“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⑥
  由上述可见,汉王朝对河西走廊的开发政策和人们对自然条件的改造和利用,才是这里农田水利兴起的重要原因和决定的因素。
  二、河西走廊农田水利发展的曲折道路
  自从〔汉〕武帝开置河西四郡,农田水利兴起后,河西走廊遂在古代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方面,它成了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孔道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东段大道,在海路未兴起以前,东来西往的行人、使节、商队,都要经过这里;另方面,它能自成经济区域,自给自足,进可以扰动陇、蜀和关内,扩大势力。退可以割地自守,静观大局,历代中原王朝和各少数民族政权,都企图占有或控制这个地方,成为互相争夺的重要战场。“昔人言:欲保秦陇,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盖其地跨越边塞,保阻险,宜畜牧..天下多事,群雄恒睥睨于此。”⑦
  ,仓库盈溢。乃支度州界军用之余,以市金帛犬马,通供中国之费。”④同时,曹魏统治者还注意推广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方法。原来敦煌的农耕,只知道引渠水漫灌,又不会用耧犁,既浪费水资源,又浪费人力,而产量亦不高。嘉平中,皇甫隆任敦煌太守,开始“教作耧犁,又教衍溉,岁终率计,其所省庸力过半,得谷加五”⑤。
  〔西晋〕王朝建立,全国出现了短暂的统一,河西经济有所发展。泰始十一年(275),令狐丰在今敦煌县西北大方盘城地建立一座大型军储仓库——河仓城。可见敦煌地区的农产品已经很丰富,也说明这里的农田水利在继续发挥作用。
  〔西晋〕灭亡后,北方长期陷于分裂割据的局面。汉、氐、鲜卑、匈奴等四个民族,先后在河西建立了五个独立政权,即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在〔前凉〕统治河西时,“中州虽乱,此方安全”⑥。“于时天下丧乱,秦雍之民死者十八九,唯凉州独全。”⑦河西处于相对安定的状态,有民谣说:“秦川中,血没腌,惟有凉州倚柱观。”⑧从而招来了中原大量的流民。其中多数是有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农民。又因〔前凉〕是汉族张氏统治者建立的国家,采取了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对农田水利比较重视,兴修了不少渠道,仅从盛唐写本《沙州都督府图经》中得知,〔前凉〕沙州刺史杨宣修建州南一条长十五里的阳开渠,州东长四十五里的北府渠;敦煌太守阴澹又在州西南兴建一道长七里的阴安渠。几条渠都引甘泉水灌溉农田。其中北府渠系用石修建的,十分坚固,至唐开元时,仍能使用。《图经》曰:“〔前凉〕时,刺史杨宣以家粟万斛买石修理,于今不坏,其斗门垒石作,长四十步,阔三丈,高三丈。”⑨
  这时期,还有割据河西走廊西部的〔西凉〕李氏政权,“广田积谷”,“息兵按甲,务农养土”,“敦劝稼穑....年谷频登,百姓乐业”。①1972年在嘉峪关市东北新城戈壁滩上发掘〔魏晋〕〔十六国〕时期古墓八座,其中许多壁画和画砖上,绘有大量农业生活图画,如耕牧、采桑、养蚕、汲饮、狩猎、林园、屯垦、生产工具、劳动技术、生产资料等等。耕地使用二牛抬杠,耙和耱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生产工具。这些图画,很形象地描绘了当时河西走廊的农田水利情况及丰收景象。
  〔隋〕末〔唐〕初,因战乱不已,河西走廊的农田水利遭到破坏,又成了“州县萧条,户口鲜少”,②“十室九空,数郡萧然,五年不复”③的荒凉地方。
  唐朝中期,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统治者为了防御突厥和吐蕃的侵扰,巩固首都长安的安全,对河西走廊的经营特别重视,除加强屯防,提高军队的战斗素质外,就是充分利用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农牧生产,做到兵强食足。
  有〔唐〕一代,在河西走廊兴修了哪些渠道,灌溉情况如何?史籍记载比较简单,幸在敦煌藏经洞中发现一批当时的公私文书,从中可以略知当地农田水利的若干资料。因唐王朝实行均田制,在河西走廊分配给农民的田地,大都在渠道两旁,故敦煌遗书的一些户籍、田册残卷中,提到的渠道不少,据不完全统计就有两支渠、无穷渠、乡东渠、三支渠、八尺渠、塞门渠、宜秋渠、瓜渠、彭渠、沙渠、赵渠、千渠、第一渠、灌津渠、阳开渠、神龙渠、平渠、阴安渠、长西渠、高渠、土渠、胡渠、孟授渠、蒲桃渠、河北渠、武都渠、员佛图渠、唐家渠、涧渠、上口渠、北子渠、新渠、官渠、武城渠、王使渠、大壤渠、左部渠、毛头渠、解渠、张桃渠、菜田渠、忩同渠、都乡渠、阶和渠、曲家渠、大瑰渠、寺氏渠、员家渠、夏交渠等五十道。④其中只有阳开、北府、阴安、孟授四渠为前代所开。因此,《沙州图经》曰:“州城四面水渠..五谷皆饶。”⑤
  唐朝沙州敦煌县的渠道如此众多,河西其他地区的渠道一定不少,据近代甘肃学者慕少堂考证,认为张掖县南部黑河上盈科渠、大满渠、小满渠、大官渠、永利渠、加官渠等,皆为唐时兴修,可灌田四十六万五千四百多亩。⑥
  由于唐王朝和人民在河西走廊大搞农田水利的结果,获得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长安元年(701)郭元振为凉州都督、陇左诸军大使时,“令甘州刺史李汉通开置屯田,尽水陆之利”,使,粮食获得大丰收。“旧凉州粟麦斛至数千,及汉通收率之后,一缣籴数十斛,积军粮支数十年。”出现了“牛羊被野、路不拾遗”的最好年景。⑦杰出文学家陈子昂指出:“甘州诸屯,皆因水利,浊河灌溉,良沃不待天时。四十余屯并为沃壤,故岁收获常不减二十万斛。”⑧大约十万亩地,亩产为二石,在当时农业生产水平已相当可观。陈子昂又说:“凉州岁食六万斛,而甘州所积四十万斛”,“瓜、肃以西,皆仰其〓。”①
  开元年间(713~740),牛仙客为河西节度使,经营有方,“所积巨万..仓库盈满,器械精劲。”②粮食由原来供不应求的状况有了剩余,还能支援关中。《太平广记》卷四八五:“沙州敦煌道,岁屯田,实边食,余粟转输灵州,漕下黄河,入太原仓,备关中凶年。”
  至天宝十二载(753),河西走廊成了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是时中国盛强,自安元门(长安西北第一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③“当唐之盛时,河西、陇右三十三州,凉州最大,土沃物繁而人富乐。”④诗人元稹留下了:“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绸”的诗句。⑤故向达先生认为,河西走廊自“〔唐〕以来,即有‘塞北江南’之称”。⑥我们完全同意这一论点。
  安史之乱爆发后,吐蕃乘危占有河西走廊,历经五代,河西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归义军节度使张氏据有瓜、沙二州一隅之地,甘州、肃州为回鹘所控,凉州则夷、夏杂处。他们自立将帅,各自为政,内战不息,使唐朝发展起来的农田水利事业遭到极大破坏,仅“凉州郭外数十里,尚有汉民陷没者耕作,余皆吐蕃”。⑦
  公元1036年,〔西夏〕占有整个河西走廊。〔西夏〕是党项族领袖李元昊创建的国家,虽然“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⑧主要从事畜牧业。但是,一部分党项人,由于受汉族的影响,开始经营农业,“岁时以耕稼为事”⑨对农田水利建设比较重视,“甘凉之间,则以诸河为溉,……故灌溉之利,岁无旱涝之虞。”“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⑩从而河西走廊遂成了西夏的重要粮仓,支持其立国达一百九十年之久。《西夏书事》卷七指出:“得西凉则灵州之根固,况其府库积聚,足以给军需,调民食,真天府之国也。”
  公元1227年,蒙古灭〔西夏〕,河西走廊重新归入中原王朝版图。这时海路已经兴盛,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逐渐失去了它的重要地位。元王朝对河西的经营亦不重视,农田水利事业未能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成了全国的一个后进区。当时的史学家马端临指出:“自唐中叶以后,一沦‘异域’,顿化为龙荒沙漠之区,无复昔之殷富繁华矣。”⑪
  三、内陆河流灌区的形成
  〔明〕〔清〕两朝,是河西走廊内陆河流灌区逐步形成的时期,不仅渠道的数量超过以前,而且灌溉面积及其经济效益都是前所未有的。
  洪武五年(1372)〔明〕平河西,改府州、县为卫、所,对各族人民实行军事行政管理,主要措施之一是派,遣大批军队去驻防屯田,如洪武二十五年(1392),右佥都御史杨超,“巡抚甘、肃,大兴屯利,请募民垦田,永不征租。”①据统计,弘治年间(1488—1505),凉州十一卫就有正式屯防军七万余人,下屯旗军近四万人。屯田面积高达二万六千余顷。除了这些屯防正军以外,还有不少余丁及正军家属参加屯垦。“欲兴屯田,必开水利,欲为斯民筹干早之虞,亦必开水利”,②明朝河西走廊农田水利的恢复和发展,显然是和大力兴办屯垦分不开的。
  仅据《读史方舆纪要》卷六三记载,明朝在河西走廊大约修复和兴建了下列一些渠道:
  甘肃镇(址今张掖县)境内有千金渠(在镇西南三百三十里)、阳化东渠(在镇南六十里)、阳化西渠(在镇南七十里)、梨园堡渠(在镇南百里)。《纪要》引旧志云:“卫境之渠以数十计,俱有溉田之利。”
  永昌卫(址今永昌县)东二十里有蹇占口渠,“源出雪山,经蹇占山口下流合水磨川,分为九渠,卫境之田藉以灌溉。”
  高台所(址今高台县)有红城渠(在所西北三十五里)、丰稔渠(在所东南三十五里)。《纪要》引旧志云:“所境之渠十有二,分溉境内之田。”
  镇彝所(址今高台县西北正义堡)“所境有永丰等渠二十,分流溉田。”
  古浪所(址今古浪县)“所境有暖泉等渠,分引溉田。”
  又据乾隆《甘州府志》卷六载:“〔明〕巡抚都御史杨博、石茂华,于左卫之募化、梨园,右卫之小满、龙首、东泉、红沙、仁寿,中卫之鸣沙、河西、浣树、哇哇、德
  安、宁西,山丹卫之树沟、白石崖等处,悉力经营,淘成美利;分巡副史杨衍庆、石
  永,指挥使张庭辅、曹凤,皆渠之功臣也,遗迹犹存。”
  由于明王朝和人民在河西走廊大修渠道的结果,内陆河灌区遂初具规模,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如赤斤卫地区(今玉门市境)的蒙藏人民,在附近汉族军民的影响下,半耕半牧,农牧业都获得丰收,而且农产品是主要的生活资料来源。永乐八年(1410),当回回哈马牙占据肃州卫城,并派人向赤斤卫求援时,其首领塔力尼回答说:“我辈得安居,农具、种子皆官给,又为之疏水道溉田。我食其利,不能报,而从尔为逆耶?!”③可见赤斤卫的农田水利在明朝廷的支持下得到了发展。又沙州卫(今敦煌县)的蒙古部落,“户口滋息,耕牧富饶”④。《敦煌杂抄》卷下谓:苦峪城(今安西县东南)“西南两面,则平畴千顷,沃野弥望,沟塍遗迹,绣塍遗迹,绣错纷然;穷其渠道所由,在西北二百里,于靖逆之上龙王庙疏勒、昌马二河会合处引来。”赤斤、沙州二卫,实际上不是明王朝直接控制的地方,农田水利尚且如此发达,其他卫所就可想而知了。《明通鉴》卷二一:宣德六年(1431)“庚戌,遣御史两人巡视宁夏、甘州屯田水利。”这则材料告诉我们,当时甘州的农田水利,与宁夏引黄灌区一样发达,故受到明王朝的同等重视。
  至清朝,统治者更加重视对河西走廊的经营,积极召民到河西屯种,仅雍正时,一次就召民二千四百零五户去敦煌。①并在明朝开发的基础上大规模兴修农田水利,使渠道密如蛛网,自成灌区系统,经济效益空前显著,所谓“金张掖、银武威”的传说,就是从这时流传开的。
  今据史籍记载,将有〔清〕一代河西走廊内陆河灌区的渠道及其灌溉情况,分地区叙述如下:
  (一)凉州府境内的渠道及灌溉面积
  (1)武威县(附郭) 引土弥干川、黄羊川、杂木河诸山涧水者六渠,溉田一万一千五百一十八顷。
  (2)镇番县(今民勤) 引三岔河水者十渠,溉田三千八百九十二顷。
  (3)永昌县 引水磨川、牧羊川等河水者十一渠,溉田四千七十六顷。
  (4)古浪县 引古浪河水者三渠,溉田二千三百余顷。
  共三十渠,溉田二万一千七百八十六顷。②
  (二)甘州府境内的渠道及灌溉面积
  (1)张掖县(附郭) 引山水者十三渠,溉田一千二百三十八顷;引洪水河水者六渠,溉田七百二十余顷;引黑河水者三十一渠,溉田七千一百五十三顷。③
  (2)山丹县 引山水泉水者二十二渠,溉田一千三百六十三顷。④
  (3)抚彝厅(今临泽县西北) 引黑河水者二十三渠,溉田八百七顷六十一亩;引山河水者十渠,溉田二百六十二顷九十五亩;引泉水者三渠,溉田八十一顷八十四亩。⑤
  共一百零八渠,溉田一万一千六百二十五顷四十亩。
  (三)肃州境内的渠道及灌溉面积
  (1)州城(今酒泉) 引讨来河者十四渠,溉田五百余顷;引洪水河水者十二渠,溉田四百余顷。
  (2)高台县 引黑河、摆浪河等水者三十八渠,溉田一千六百四十二顷。
  共六十四渠,溉田二千五百四十二顷。①
  (四)安西州境内的渠道及灌溉面积
  (1)州城(今安西) 引苏赖(疏勒)河水者三总渠,灌溉面积未详。②
  (2)敦煌县 引党河水者十渠,浇民田九十七坊。③
  (3)玉门县(今玉门市西北玉门镇) 引昌马河水者二总渠,灌溉面积未详。④
  有〔清〕一代,总计河西走廊的渠道大约有二百一十七条(支渠和分渠未计),长者百余里,短者十多里,宽一、二丈,深一丈左右不等。灌溉面积达三万五千七百五十余顷、九十七坊。从而遂形成为我国较大的内陆河流灌区,是古代河西走廊农田水利最繁盛的时候。乾隆《五凉全志》卷一:“凉州附郭之武威,今之要县,古之要郡也,田肥美,民殷富。”“武邑六渠,有利无患。”同书卷三:永昌县“现在水源清澈,渠坝疏通,无兼并从噬之患。”
  河西走廊随着内陆河流灌区的形成和农业经济的繁荣,人口迅猛增长,大大超过富庶的唐朝,兹以凉州和甘州为例对照如下:〔唐〕天宝时,凉州有户二万二千四百六十二⑤;〔清〕乾隆年间,与〔唐〕辖境大约相等的凉州府(不包括平番县),有户六万九千八百七十六⑥增加了两倍多。相同时间,〔唐〕甘州有户六千二百八十四⑦;比甘州辖境还小的〔清〕甘州府,有民户二十八万四百七十,屯户五十二万九千七十⑧,仅民户就增加了四十余倍。人口的大量繁衍,反过来又促进灌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由于剥削制度的限制,这时期河西走廊的农田水利仍存在不少问题:第一,河西内陆河灌区的形成,虽然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但获利者则是少数剥削阶级。成化十三年(1477年),巡按御史许进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他说:“河西十五卫,东起庄浪卫,西抵肃州,绵亘二千里,所资水利,多夺于势豪。”⑨第二,渠道修筑不善,水资源浪费严重。是时,陈宏谋在《饬修渠道以广水利檄》中即指出:“渠身未尽通顺,堤岸多所坍卸,渠水泛滥道路,不但有用难得之水漫流可惜,而道路阻滞亦有碍于行人。”修渠者“止图目前,不为远计,官司又以向系民修,漫无督率,以致遇缺水之岁,则各争截灌,遇水旺之年,则随意挖泄。”⑩第三,用水纠纷众多,渠道遭破坏。乾隆《五凉全志》卷四曰:“河西讼案之大者,莫过于水利一起,争端连年不解,或截坝填河,或聚众毒打。”
  四、历史的启示
  从河西走廊农田水利兴起和发展的历史,我们得到下面几点启示:
  (1)国力强盛、社会安定,是河西走廊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前提。〔汉〕〔唐〕〔明〕〔清〕等四个王朝,都是强大的封建帝国,因他们有效地控制河西走廊,人民生活安定,又有雄厚的人力和财力来经营这个地区,改造和利用这里的自然地理条件,并得到军事、政治上的保护,不受外来干扰。相反,当河西走廊处于分裂割据或者由游牧民族用落后的生产方式经营时,这里的农田水利建设不是遭到破坏,就是荒废无用。
  (2)正确的方针政策是河西走廊农田水利兴起和发展的根本保证。汉朝河西农田水利兴起的原因,就是由于〔汉〕武帝采取了开发河西走廊的正确方针(即“张国臂掖”)和政策(即设郡、屯田、戍边、筑塞),给农田水利事业提出时代的需要,并给予人力和物力的支持,以后〔唐〕〔明〕〔清〕三朝的情况,与〔汉〕基本相类似。历史证明,没有正确的方针和政策,河西走廊的农田水利就不能兴起和发展。如元朝,虽然也是一个封建大国,但对开发河西未给予重视,也未采取什么积极措施,致使农田水利建设遭到了不应有的损失。
  (3)要因地制宜,农牧业并举。从历史上看,凡是河西走廊农业十分发达的时候,畜牧业同样兴旺。〔汉〕时,“凉州之畜,为天下饶”①。前凉的“凉州大马,横行天下”。②〔唐〕于凉州“置八监,牧马三十万匹”③几乎占全国总马数之一半。〔汉〕〔前凉〕和〔唐〕的畜牧业如此发达,完全是因地制宜,、农牧业并举的结果。因为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中游,地势平坦,引渠灌溉方便,宜于发展农业生产;而走廊南北两侧,祁连山北麓和北山南麓坡地、草原,则是放牧畜群的好地方。只有善于利用这种自然地理条件,开展多种经营,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保护和扩大这里的植被,种草栽树,维护生态平衡,不能废草地为水田,也不能过渡放牧和樵采,凡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地方,最好退农还牧。早在180多年前,〔清〕人就已强调保护森林的重要性。时宁夏将军兼甘肃提督丰宁苏宁阿记曰:“甘州居民之生计,全仗松树多而积雪,若被砍伐,不能积雪,大为民患,自当永远保护。”④
  (4)要开源节流。河西走廊的冰川雪水虽然给农业生产提供丰富的水资源,但还是感到不够用,“河西在可垦之田,因渠水未到,废弃不耕者不少”⑤其原因,一方面由于雪水是有一定限度的,往往受到气候的制约;另方面是用水不当。古代大都采取漫灌的方法,浪费水资源较大。因此,必须提高灌溉技术,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作用。此外,还要广开水源。据地质地理学家考察,“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玉门等地,无论是祁连山间的平地或山前的平地,在地质构造上都是盆地,大部分地区分布着很厚的含水层,地下水最丰富。在走廊南部,砾卵石含水层厚达一、二百米以上,每眼井昼夜出水5000到1万立方米;北部砂砾含水层厚50至100米,每眼井昼夜出水2000至3000立方米。地下水主要来自河流、渠道的渗漏,补给充足,是大力发展井灌的理想地段。”走廊西段的安西、敦煌,走廊以北的金塔、民勤两县南部,以及弱水(即黑河)下游沿岸,也是含水层分布较广泛的地段。含水层厚度在30至100米之间,以多层沙砾层和沙层为主,每眼井昼夜出水500至2000立方米。地下水补给来源虽不如酒泉、武威等地丰富,但储量很大,仍可保证大量井灌的需要。①可见大力发展井灌是今后河西走廊农田水利化的方向之一,不仅可以解决耕地的水源问题,而且有利于盐碱地的土壤改良,使许多无法开垦的荒滩变成良田。
  今后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还可以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冰川和人为地控制冰川的积累过程,充分发挥祁连山冰川雪水的作用,为农牧业现代化服务。
  (原载《中国农垦史》1986年第二期)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社会民族、人口、宗教、社会保障、人民生活、婚姻家庭、道德风尚、社会风俗、社会陋习、方言、东部裕固语、人物传、人物录、古籍选录、历史文献、红西路军史料、当代文选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