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资源文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675
颗粒名称: 五、资源文录
分类号: K291.42
页数: 29
页码: 2917-2945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张掖地区资源文录情况包括河西走廊农田水利的兴起、河西走廊农田水利发展的曲折道路等。
关键词: 张掖地区 资源 文录

内容

古代河西走廊的农田水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田尚
  河西走廊因位于甘肃省黄河之西,又夹在祁连山与北山之间,东起于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形成一条东西长约1200多公里、南北宽几十公里至百余公里的狭长地带,犹如一条长廊,故名,亦称“甘肃走廊”。它的面积达27万平方公里,比江苏、浙江两省面积的总和还大。这里地势坦荡,绿洲(可耕地)与沙漠、戈壁断续分布。内陆河流域。自〔汉〕〔唐〕以来,河渠纵横,阡陌相连,是我国农田水利比较发达的地区,是西北著名的“粮仓”;早有“金张掖、银武威”之誉,又有“塞北江南”之称。本文试图探讨这一地区农田水利兴起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其经济效益,为今天开发大西北提供一点参考资料。错误之处,请有关专家、学者指正。
  一、河西走廊农田水利的兴起
  根据历史文献和前人的考察,河西走廊农田水利的兴起,主要有自然和社会两个因素:
  首先,这里的地理位置特殊,有丰富的水资源(山水和泉水),为农田水利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走廊北侧是断续伸延于戈壁滩中的北山山地,从东到西由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组成,海拔在1500米至2500米之间,最高处可达3600多米。它作为一条长长的天然屏障,既减弱了蒙古高原寒风对走廊的袭击,又阻止了山北巴丹吉林沙漠的侵入。
  走廊南面横亘着一座高峻挺拔的祁连山脉,山谷相间,逶迤800余公里,海拔大都在三四千米以上,主峰高达5900多米。山区地势高寒,热量不足,年平均气温低于摄氏4度,但降水量较为丰富。春夏之际,东南季候风穿堂入室,与山中的复杂地形和冷空气相遇后,往往凝聚为雨和雪,纷纷下降。东段年降水量可高达500毫米以上,西段也有100毫米左右,比走廊内多3至6倍。海拔4000米以上的许多地方,终年积雪,发育成2859条大小不等的冰川和无数皑皑的雪峰,冬季雪线可下降到山脚,即海拔1500米处。冰川面积竟达1972.5平方公里,贮水量为1200亿立方米,有“万年雪原”之称,是河西走廊取之不尽的天然“高山水库”。
  祁连山的冰川和雪峰,每年夏天,都融化为大量雪水,形成五十多条大小不一的河川,“向山前大约输送76亿立方的水量。”①开始滋润了山麓坡地,使那里林木茂盛,绿草如茵,成为我国游牧民族放牧畜群的天堂。《史记·匈奴传》索隐引《西河旧事》云:“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东西二百余里,南北百里,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失二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太平寰宇记》卷一五二曰:“焉支山一名删丹山,东西百余里,南北二十里..其水草茂美,宜畜牧,与祁连山同。”
  祁连山的冰川融水流出山后,汇聚成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分布走廊各地,占全省地面水径流总量的17.3%。水量的年际变化小,有的能直接利用于灌溉,哺育着河西走廊的广大草场和绿洲,使大片的荒漠改观。《魏书·崔浩传》曰:“自温圉河以西,至于姑臧城南,天梯山上冬有积雪,深一丈余,至春夏消液,下流成川,引以灌溉。”有的则在冲积、洪积扇群渗入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积累为巨大的天然“地下水库”。据考察,河西走廊仅地下淡水就有15000亿立方(每年流入地下水库的水量约50亿立方),相当于300个刘家峡水库的总蓄水量。①一部分地下水又在祁连山北麓山水灌区末端的戈壁滩前缘重新露头,涌现成大大小小的泉水河,每年泉水总流量达几十亿立方。水量稳定,成为绿洲泉水灌区的主要水源。北魏太武帝赐太子诏曰:“姑臧城西门外,涌泉合于城北,其大如河。自余沟渠流入漠中,其间乃无燥地。”②乾隆《甘州府志》卷六亦指出:“张掖县黑水、弱水漫衍区,到处洼下,掘土成泉,滞则有沮洳之虞,疏则有灌溉之利。”
  在走廊内,焉支山、黑山和宽台山把整个走廊分割为三个大平原,每个平原即由一个较大的内陆河水系冲积而成,自东而西有武威、永昌平原,属石羊河流域;张掖、酒泉平原,属黑河流域;玉门、敦煌平原,属疏勒河流域。在三大内陆河流域,分布着成片的绿洲,这种地形条件,便于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
  加之,河西走廊的绿洲平地,土层厚,肥力高,疏松易耕,渗水保墒,不泛碱,只要有水灌溉,就可成为良田沃土,产量高而稳定。
  因此,尽管河西走廊干旱少雨(武威年平均降水量为170多毫米,安西、敦煌则只有二三十毫米),蒸发强烈,对发展农业十分不利,但丰富的冰川融水和地下泉水,则往往使这片干渴的荒漠遍布生机。这里虽然温度极端,冬寒夏热(最冷的一月,平均温度在零下10度左右,最热的7月约26度)。但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一般在12至16度),仍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总之,河西走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水资源,构成了农田水利兴起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没有祁连山,没有祁连山的冰川雪水,就没有河西走廊的农田水利和农牧业生产,也就没有河西的经济繁荣和历史。清朝陕甘总督陈宏谋在《饬修渠道以广水利檄》中说道,“河西之凉、甘、肃等处,历来夏间少雨,全仗南山积雪,入夏融化流至山下,分渠导引,自南而北,由高而下,溉田之外,节节水磨,处处获利。凡渠水所到,树木荫翳,烟村胪列。否则,一望沙碛,四无人烟。此乃天造地段,年年积雪,永供灌汲,资万民之生计,普美利于不言,较之他省,浚泉开井,有时而涸者,其利更溥,其法更便也。”①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正确论断。
  其次,河西走廊农田水利的兴起,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是河西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马克思列宁主义告诉我们,地理环境虽然能够加速或延缓生产的发展,但是“决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②。相反,在一般情况下,人的活动和作用往往使地理环境在短时期内发生显著变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这点,从河西走廊农田水利兴起的历史,完全可以得到证明。
  据考古发掘,河西走廊早有人类在此生息、劳动和繁殖,仅武威地区,今发现的新石器遗址就有沙并子、皇娘娘台、海藏寺等十余处,③属于仰韶文化系统。在酒泉地区,又发现了闻名中外的火烧沟文化。这时期,河西的人类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只能依靠自然环境而生存。
  〔春秋〕〔战国〕时期,河西走廊成了我国西北各个游牧民族活动的舞台,先后在这里生活过的有羌、戎、月氏、乌孙、塞种和匈奴等氏族部落。这些民族部落大都处于奴隶社会,或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对河西走廊的自然条件缺乏认识,无力改造和充分利用,主要从事游牧业。
  〔秦〕至〔汉〕初,匈奴崛起,占有整个河西走廊。然而,这时由于匈奴还是一个处在奴隶制阶段的游牧民族,只认识到河西的“水草丰盛,宜畜牧,”④对农田水利仍然缺乏需要。
  直至〔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先后两次打败匈奴,占领河西。从此开始,河西走廊才得到开发,农田水利才逐步兴起。因为汉王朝是由一个从事农业生产的汉民族所建立的封建帝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能够正确认识河西的自然环境,并积极利用和改造这里的自然条件为封建统治政权服务。汉王朝为了防止匈奴的再度入侵和羌人的骚扰,为了确保中西交通的安全,发展经济,对河西走廊的开发和经营十分重视,采取了设置郡县、徙民实边、戍兵屯田、筑塞列关等许多重大政策措施。结果,一方面巩固了河西走廊的战略地位,造成了一个发展经济的和平安定环境,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另一方面人口随之大量增加,据《汉书·地理志》载,当时河西四郡有户七万一千余,口二十八万多,如果再加上屯田的士卒,估计整个河西约有四十万人左右。这样众多的人口,其衣食住行等物资怎么解决呢?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发展农业生产。〔汉〕武帝认识到,在河西走廊屯田积谷,发展农业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因为这里干旱少雨,只有充分利用祁连山的雪水和地下泉水进行灌溉,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从中原来的大量徙民中,有不少有知识的“罪人”和有劳动经验的“贫民”,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筑坝拦水,分引渠道,以资灌溉。于是,在汉武帝的倡导下,由于劳动人民的努力开发,河西走廊的农田水利开始兴起。《史记·河渠书》:“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汉书·沟洫志》:“今西方诸郡,以至京师东行,民皆引河、渭、山川水溉田。”因此,可以说,河西走廊农田水利的兴起,是汉王朝开发河西的必然结果。
  当时,汉朝在河西走廊兴修了那些渠道,如何引川谷水进行灌溉,史籍记载不详,仅据《汉书·地理志》载:张掖郡治所〓得县(今张掖县西北)有“千金渠,西至乐涫入泽中”,又名〓得渠。敦煌郡冥安县(今安西县东南)有南籍端水,“出南羌中,西北入其泽,溉民田。”龙勒县(今敦煌县西南)有氏置水,“出南羌中,东北入泽,溉民田。”又据《居延汉简甲编》得知,汉人民还开挖了甲渠、临渠、广渠、写泾渠等。为了适应河西走廊农田水利兴起的需要,汉王朝专门组织了引水渠的“田卒”或“河渠卒”①,以及管理农田水利的“田官”②和“农都尉”③。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河西走廊由于渠道的修筑,灌溉事业的兴起,农牧业均迅速发展起来,为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汉书·地理志》曰:河西四郡,“地广人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谷籴常贱,少盗贼,有和气之应,贤于内郡。”据居延一汉简载,元帝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内地遇灾,中央的大司农曾调这里的粮食去接济。尤其是两〔汉〕交替之际,中原大乱,惟河西独安,农田水利未受到战争的破坏,农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当时企图割据河西的窦融对其兄弟说:“河西殷富,带河为固,张掖属国精兵万骑,一旦缓急,杜绝河津,足以自守,此遗种处也。”④后来光武帝在赐融玺中,也不得不承认窦融统治下的河西,“兵马精强,仓库有蓄,民庶殷富,外则折挫羌胡,内则百姓蒙福。”⑤到了〔东汉〕建武八年(公元32年),“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⑥
  由上述可见,汉王朝对河西走廊的开发政策和人们对自然条件的改造和利用,才是这里农田水利兴起的重要原因和决定的因素。
  二、河西走廊农田水利发展的曲折道路
  自从〔汉〕武帝开置河西四郡,农田水利兴起后,河西走廊遂在古代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一方面,它成了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孔道及著名的丝绸之路的东段大道,在海路未兴起以前,东来西往的行人、使节、商队,都要经过这里;另方面,它能自成经济区域,自给自足,进可以扰动陇、蜀和关内,扩大势力。退可以割地自守,静观大局,历代中原王朝和各少数民族政权,都企图占有或控制这个地方,成为互相争夺的重要战场。“昔人言:欲保秦陇,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盖其地跨越边塞,保阻险,宜畜牧..天下多事,群雄恒睥睨于此。”⑦
  ,仓库盈溢。乃支度州界军用之余,以市金帛犬马,通供中国之费。”④同时,曹魏统治者还注意推广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方法。原来敦煌的农耕,只知道引渠水漫灌,又不会用耧犁,既浪费水资源,又浪费人力,而产量亦不高。嘉平中,皇甫隆任敦煌太守,开始“教作耧犁,又教衍溉,岁终率计,其所省庸力过半,得谷加五”⑤。
  〔西晋〕王朝建立,全国出现了短暂的统一,河西经济有所发展。泰始十一年(275),令狐丰在今敦煌县西北大方盘城地建立一座大型军储仓库——河仓城。可见敦煌地区的农产品已经很丰富,也说明这里的农田水利在继续发挥作用。
  〔西晋〕灭亡后,北方长期陷于分裂割据的局面。汉、氐、鲜卑、匈奴等四个民族,先后在河西建立了五个独立政权,即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在〔前凉〕统治河西时,“中州虽乱,此方安全”⑥。“于时天下丧乱,秦雍之民死者十八九,唯凉州独全。”⑦河西处于相对安定的状态,有民谣说:“秦川中,血没腌,惟有凉州倚柱观。”⑧从而招来了中原大量的流民。其中多数是有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农民。又因〔前凉〕是汉族张氏统治者建立的国家,采取了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对农田水利比较重视,兴修了不少渠道,仅从盛唐写本《沙州都督府图经》中得知,〔前凉〕沙州刺史杨宣修建州南一条长十五里的阳开渠,州东长四十五里的北府渠;敦煌太守阴澹又在州西南兴建一道长七里的阴安渠。几条渠都引甘泉水灌溉农田。其中北府渠系用石修建的,十分坚固,至唐开元时,仍能使用。《图经》曰:“〔前凉〕时,刺史杨宣以家粟万斛买石修理,于今不坏,其斗门垒石作,长四十步,阔三丈,高三丈。”⑨
  这时期,还有割据河西走廊西部的〔西凉〕李氏政权,“广田积谷”,“息兵按甲,务农养土”,“敦劝稼穑....年谷频登,百姓乐业”。①1972年在嘉峪关市东北新城戈壁滩上发掘〔魏晋〕〔十六国〕时期古墓八座,其中许多壁画和画砖上,绘有大量农业生活图画,如耕牧、采桑、养蚕、汲饮、狩猎、林园、屯垦、生产工具、劳动技术、生产资料等等。耕地使用二牛抬杠,耙和耱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生产工具。这些图画,很形象地描绘了当时河西走廊的农田水利情况及丰收景象。
  〔隋〕末〔唐〕初,因战乱不已,河西走廊的农田水利遭到破坏,又成了“州县萧条,户口鲜少”,②“十室九空,数郡萧然,五年不复”③的荒凉地方。
  唐朝中期,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统治者为了防御突厥和吐蕃的侵扰,巩固首都长安的安全,对河西走廊的经营特别重视,除加强屯防,提高军队的战斗素质外,就是充分利用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农牧生产,做到兵强食足。
  有〔唐〕一代,在河西走廊兴修了哪些渠道,灌溉情况如何?史籍记载比较简单,幸在敦煌藏经洞中发现一批当时的公私文书,从中可以略知当地农田水利的若干资料。因唐王朝实行均田制,在河西走廊分配给农民的田地,大都在渠道两旁,故敦煌遗书的一些户籍、田册残卷中,提到的渠道不少,据不完全统计就有两支渠、无穷渠、乡东渠、三支渠、八尺渠、塞门渠、宜秋渠、瓜渠、彭渠、沙渠、赵渠、千渠、第一渠、灌津渠、阳开渠、神龙渠、平渠、阴安渠、长西渠、高渠、土渠、胡渠、孟授渠、蒲桃渠、河北渠、武都渠、员佛图渠、唐家渠、涧渠、上口渠、北子渠、新渠、官渠、武城渠、王使渠、大壤渠、左部渠、毛头渠、解渠、张桃渠、菜田渠、忩同渠、都乡渠、阶和渠、曲家渠、大瑰渠、寺氏渠、员家渠、夏交渠等五十道。④其中只有阳开、北府、阴安、孟授四渠为前代所开。因此,《沙州图经》曰:“州城四面水渠..五谷皆饶。”⑤
  唐朝沙州敦煌县的渠道如此众多,河西其他地区的渠道一定不少,据近代甘肃学者慕少堂考证,认为张掖县南部黑河上盈科渠、大满渠、小满渠、大官渠、永利渠、加官渠等,皆为唐时兴修,可灌田四十六万五千四百多亩。⑥
  由于唐王朝和人民在河西走廊大搞农田水利的结果,获得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长安元年(701)郭元振为凉州都督、陇左诸军大使时,“令甘州刺史李汉通开置屯田,尽水陆之利”,使,粮食获得大丰收。“旧凉州粟麦斛至数千,及汉通收率之后,一缣籴数十斛,积军粮支数十年。”出现了“牛羊被野、路不拾遗”的最好年景。⑦杰出文学家陈子昂指出:“甘州诸屯,皆因水利,浊河灌溉,良沃不待天时。四十余屯并为沃壤,故岁收获常不减二十万斛。”⑧大约十万亩地,亩产为二石,在当时农业生产水平已相当可观。陈子昂又说:“凉州岁食六万斛,而甘州所积四十万斛”,“瓜、肃以西,皆仰其〓。”①
  开元年间(713~740),牛仙客为河西节度使,经营有方,“所积巨万..仓库盈满,器械精劲。”②粮食由原来供不应求的状况有了剩余,还能支援关中。《太平广记》卷四八五:“沙州敦煌道,岁屯田,实边食,余粟转输灵州,漕下黄河,入太原仓,备关中凶年。”
  至天宝十二载(753),河西走廊成了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是时中国盛强,自安元门(长安西北第一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富庶者无如陇右。”③“当唐之盛时,河西、陇右三十三州,凉州最大,土沃物繁而人富乐。”④诗人元稹留下了:“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绸”的诗句。⑤故向达先生认为,河西走廊自“〔唐〕以来,即有‘塞北江南’之称”。⑥我们完全同意这一论点。
  安史之乱爆发后,吐蕃乘危占有河西走廊,历经五代,河西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归义军节度使张氏据有瓜、沙二州一隅之地,甘州、肃州为回鹘所控,凉州则夷、夏杂处。他们自立将帅,各自为政,内战不息,使唐朝发展起来的农田水利事业遭到极大破坏,仅“凉州郭外数十里,尚有汉民陷没者耕作,余皆吐蕃”。⑦
  公元1036年,〔西夏〕占有整个河西走廊。〔西夏〕是党项族领袖李元昊创建的国家,虽然“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⑧主要从事畜牧业。但是,一部分党项人,由于受汉族的影响,开始经营农业,“岁时以耕稼为事”⑨对农田水利建设比较重视,“甘凉之间,则以诸河为溉,……故灌溉之利,岁无旱涝之虞。”“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⑩从而河西走廊遂成了西夏的重要粮仓,支持其立国达一百九十年之久。《西夏书事》卷七指出:“得西凉则灵州之根固,况其府库积聚,足以给军需,调民食,真天府之国也。”
  公元1227年,蒙古灭〔西夏〕,河西走廊重新归入中原王朝版图。这时海路已经兴盛,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逐渐失去了它的重要地位。元王朝对河西的经营亦不重视,农田水利事业未能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向前发展,成了全国的一个后进区。当时的史学家马端临指出:“自唐中叶以后,一沦‘异域’,顿化为龙荒沙漠之区,无复昔之殷富繁华矣。”⑪
  三、内陆河流灌区的形成
  〔明〕〔清〕两朝,是河西走廊内陆河流灌区逐步形成的时期,不仅渠道的数量超过以前,而且灌溉面积及其经济效益都是前所未有的。
  洪武五年(1372)〔明〕平河西,改府州、县为卫、所,对各族人民实行军事行政管理,主要措施之一是派,遣大批军队去驻防屯田,如洪武二十五年(1392),右佥都御史杨超,“巡抚甘、肃,大兴屯利,请募民垦田,永不征租。”①据统计,弘治年间(1488—1505),凉州十一卫就有正式屯防军七万余人,下屯旗军近四万人。屯田面积高达二万六千余顷。除了这些屯防正军以外,还有不少余丁及正军家属参加屯垦。“欲兴屯田,必开水利,欲为斯民筹干早之虞,亦必开水利”,②明朝河西走廊农田水利的恢复和发展,显然是和大力兴办屯垦分不开的。
  仅据《读史方舆纪要》卷六三记载,明朝在河西走廊大约修复和兴建了下列一些渠道:
  甘肃镇(址今张掖县)境内有千金渠(在镇西南三百三十里)、阳化东渠(在镇南六十里)、阳化西渠(在镇南七十里)、梨园堡渠(在镇南百里)。《纪要》引旧志云:“卫境之渠以数十计,俱有溉田之利。”
  永昌卫(址今永昌县)东二十里有蹇占口渠,“源出雪山,经蹇占山口下流合水磨川,分为九渠,卫境之田藉以灌溉。”
  高台所(址今高台县)有红城渠(在所西北三十五里)、丰稔渠(在所东南三十五里)。《纪要》引旧志云:“所境之渠十有二,分溉境内之田。”
  镇彝所(址今高台县西北正义堡)“所境有永丰等渠二十,分流溉田。”
  古浪所(址今古浪县)“所境有暖泉等渠,分引溉田。”
  又据乾隆《甘州府志》卷六载:“〔明〕巡抚都御史杨博、石茂华,于左卫之募化、梨园,右卫之小满、龙首、东泉、红沙、仁寿,中卫之鸣沙、河西、浣树、哇哇、德
  安、宁西,山丹卫之树沟、白石崖等处,悉力经营,淘成美利;分巡副史杨衍庆、石
  永,指挥使张庭辅、曹凤,皆渠之功臣也,遗迹犹存。”
  由于明王朝和人民在河西走廊大修渠道的结果,内陆河灌区遂初具规模,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如赤斤卫地区(今玉门市境)的蒙藏人民,在附近汉族军民的影响下,半耕半牧,农牧业都获得丰收,而且农产品是主要的生活资料来源。永乐八年(1410),当回回哈马牙占据肃州卫城,并派人向赤斤卫求援时,其首领塔力尼回答说:“我辈得安居,农具、种子皆官给,又为之疏水道溉田。我食其利,不能报,而从尔为逆耶?!”③可见赤斤卫的农田水利在明朝廷的支持下得到了发展。又沙州卫(今敦煌县)的蒙古部落,“户口滋息,耕牧富饶”④。《敦煌杂抄》卷下谓:苦峪城(今安西县东南)“西南两面,则平畴千顷,沃野弥望,沟塍遗迹,绣塍遗迹,绣错纷然;穷其渠道所由,在西北二百里,于靖逆之上龙王庙疏勒、昌马二河会合处引来。”赤斤、沙州二卫,实际上不是明王朝直接控制的地方,农田水利尚且如此发达,其他卫所就可想而知了。《明通鉴》卷二一:宣德六年(1431)“庚戌,遣御史两人巡视宁夏、甘州屯田水利。”这则材料告诉我们,当时甘州的农田水利,与宁夏引黄灌区一样发达,故受到明王朝的同等重视。
  至清朝,统治者更加重视对河西走廊的经营,积极召民到河西屯种,仅雍正时,一次就召民二千四百零五户去敦煌。①并在明朝开发的基础上大规模兴修农田水利,使渠道密如蛛网,自成灌区系统,经济效益空前显著,所谓“金张掖、银武威”的传说,就是从这时流传开的。
  今据史籍记载,将有〔清〕一代河西走廊内陆河灌区的渠道及其灌溉情况,分地区叙述如下:
  (一)凉州府境内的渠道及灌溉面积
  (1)武威县(附郭) 引土弥干川、黄羊川、杂木河诸山涧水者六渠,溉田一万一千五百一十八顷。
  (2)镇番县(今民勤) 引三岔河水者十渠,溉田三千八百九十二顷。
  (3)永昌县 引水磨川、牧羊川等河水者十一渠,溉田四千七十六顷。
  (4)古浪县 引古浪河水者三渠,溉田二千三百余顷。
  共三十渠,溉田二万一千七百八十六顷。②
  (二)甘州府境内的渠道及灌溉面积
  (1)张掖县(附郭) 引山水者十三渠,溉田一千二百三十八顷;引洪水河水者六渠,溉田七百二十余顷;引黑河水者三十一渠,溉田七千一百五十三顷。③
  (2)山丹县 引山水泉水者二十二渠,溉田一千三百六十三顷。④
  (3)抚彝厅(今临泽县西北) 引黑河水者二十三渠,溉田八百七顷六十一亩;引山河水者十渠,溉田二百六十二顷九十五亩;引泉水者三渠,溉田八十一顷八十四亩。⑤
  共一百零八渠,溉田一万一千六百二十五顷四十亩。
  (三)肃州境内的渠道及灌溉面积
  (1)州城(今酒泉) 引讨来河者十四渠,溉田五百余顷;引洪水河水者十二渠,溉田四百余顷。
  (2)高台县 引黑河、摆浪河等水者三十八渠,溉田一千六百四十二顷。
  共六十四渠,溉田二千五百四十二顷。①
  (四)安西州境内的渠道及灌溉面积
  (1)州城(今安西) 引苏赖(疏勒)河水者三总渠,灌溉面积未详。②
  (2)敦煌县 引党河水者十渠,浇民田九十七坊。③
  (3)玉门县(今玉门市西北玉门镇) 引昌马河水者二总渠,灌溉面积未详。④
  有〔清〕一代,总计河西走廊的渠道大约有二百一十七条(支渠和分渠未计),长者百余里,短者十多里,宽一、二丈,深一丈左右不等。灌溉面积达三万五千七百五十余顷、九十七坊。从而遂形成为我国较大的内陆河流灌区,是古代河西走廊农田水利最繁盛的时候。乾隆《五凉全志》卷一:“凉州附郭之武威,今之要县,古之要郡也,田肥美,民殷富。”“武邑六渠,有利无患。”同书卷三:永昌县“现在水源清澈,渠坝疏通,无兼并从噬之患。”
  河西走廊随着内陆河流灌区的形成和农业经济的繁荣,人口迅猛增长,大大超过富庶的唐朝,兹以凉州和甘州为例对照如下:〔唐〕天宝时,凉州有户二万二千四百六十二⑤;〔清〕乾隆年间,与〔唐〕辖境大约相等的凉州府(不包括平番县),有户六万九千八百七十六⑥增加了两倍多。相同时间,〔唐〕甘州有户六千二百八十四⑦;比甘州辖境还小的〔清〕甘州府,有民户二十八万四百七十,屯户五十二万九千七十⑧,仅民户就增加了四十余倍。人口的大量繁衍,反过来又促进灌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由于剥削制度的限制,这时期河西走廊的农田水利仍存在不少问题:第一,河西内陆河灌区的形成,虽然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但获利者则是少数剥削阶级。成化十三年(1477年),巡按御史许进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他说:“河西十五卫,东起庄浪卫,西抵肃州,绵亘二千里,所资水利,多夺于势豪。”⑨第二,渠道修筑不善,水资源浪费严重。是时,陈宏谋在《饬修渠道以广水利檄》中即指出:“渠身未尽通顺,堤岸多所坍卸,渠水泛滥道路,不但有用难得之水漫流可惜,而道路阻滞亦有碍于行人。”修渠者“止图目前,不为远计,官司又以向系民修,漫无督率,以致遇缺水之岁,则各争截灌,遇水旺之年,则随意挖泄。”⑩第三,用水纠纷众多,渠道遭破坏。乾隆《五凉全志》卷四曰:“河西讼案之大者,莫过于水利一起,争端连年不解,或截坝填河,或聚众毒打。”
  四、历史的启示
  从河西走廊农田水利兴起和发展的历史,我们得到下面几点启示:
  (1)国力强盛、社会安定,是河西走廊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前提。〔汉〕〔唐〕〔明〕〔清〕等四个王朝,都是强大的封建帝国,因他们有效地控制河西走廊,人民生活安定,又有雄厚的人力和财力来经营这个地区,改造和利用这里的自然地理条件,并得到军事、政治上的保护,不受外来干扰。相反,当河西走廊处于分裂割据或者由游牧民族用落后的生产方式经营时,这里的农田水利建设不是遭到破坏,就是荒废无用。
  (2)正确的方针政策是河西走廊农田水利兴起和发展的根本保证。汉朝河西农田水利兴起的原因,就是由于〔汉〕武帝采取了开发河西走廊的正确方针(即“张国臂掖”)和政策(即设郡、屯田、戍边、筑塞),给农田水利事业提出时代的需要,并给予人力和物力的支持,以后〔唐〕〔明〕〔清〕三朝的情况,与〔汉〕基本相类似。历史证明,没有正确的方针和政策,河西走廊的农田水利就不能兴起和发展。如元朝,虽然也是一个封建大国,但对开发河西未给予重视,也未采取什么积极措施,致使农田水利建设遭到了不应有的损失。
  (3)要因地制宜,农牧业并举。从历史上看,凡是河西走廊农业十分发达的时候,畜牧业同样兴旺。〔汉〕时,“凉州之畜,为天下饶”①。前凉的“凉州大马,横行天下”。②〔唐〕于凉州“置八监,牧马三十万匹”③几乎占全国总马数之一半。〔汉〕〔前凉〕和〔唐〕的畜牧业如此发达,完全是因地制宜,、农牧业并举的结果。因为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中游,地势平坦,引渠灌溉方便,宜于发展农业生产;而走廊南北两侧,祁连山北麓和北山南麓坡地、草原,则是放牧畜群的好地方。只有善于利用这种自然地理条件,开展多种经营,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保护和扩大这里的植被,种草栽树,维护生态平衡,不能废草地为水田,也不能过渡放牧和樵采,凡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地方,最好退农还牧。早在180多年前,〔清〕人就已强调保护森林的重要性。时宁夏将军兼甘肃提督丰宁苏宁阿记曰:“甘州居民之生计,全仗松树多而积雪,若被砍伐,不能积雪,大为民患,自当永远保护。”④
  (4)要开源节流。河西走廊的冰川雪水虽然给农业生产提供丰富的水资源,但还是感到不够用,“河西在可垦之田,因渠水未到,废弃不耕者不少”⑤其原因,一方面由于雪水是有一定限度的,往往受到气候的制约;另方面是用水不当。古代大都采取漫灌的方法,浪费水资源较大。因此,必须提高灌溉技术,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作用。此外,还要广开水源。据地质地理学家考察,“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玉门等地,无论是祁连山间的平地或山前的平地,在地质构造上都是盆地,大部分地区分布着很厚的含水层,地下水最丰富。在走廊南部,砾卵石含水层厚达一、二百米以上,每眼井昼夜出水5000到1万立方米;北部砂砾含水层厚50至100米,每眼井昼夜出水2000至3000立方米。地下水主要来自河流、渠道的渗漏,补给充足,是大力发展井灌的理想地段。”走廊西段的安西、敦煌,走廊以北的金塔、民勤两县南部,以及弱水(即黑河)下游沿岸,也是含水层分布较广泛的地段。含水层厚度在30至100米之间,以多层沙砾层和沙层为主,每眼井昼夜出水500至2000立方米。地下水补给来源虽不如酒泉、武威等地丰富,但储量很大,仍可保证大量井灌的需要。①可见大力发展井灌是今后河西走廊农田水利化的方向之一,不仅可以解决耕地的水源问题,而且有利于盐碱地的土壤改良,使许多无法开垦的荒滩变成良田。
  今后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还可以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冰川和人为地控制冰川的积累过程,充分发挥祁连山冰川雪水的作用,为农牧业现代化服务。
  (原载《中国农垦史》1986年第二期)
  河西黑河(弱水)水系的变迁
  兰州大学 冯绳武
  甘肃省的河西荒漠绿洲区诸河流,现均属内陆流域,且均源出祁连山地。自东至西,一般分为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哈尔腾河四大水系。除哈尔腾河向西流入柴达木盆地北缘的苏干湖(俗名“花海子”)盆地外,其余三水系均向北流入河西走廊,较大的黑河和石羊河均穿越走廊北山流入阿拉善高原。第四纪几次间冰期内流量大时,可能都是外流河上游支流之一,有老河道与不少河道湖遗迹为证。
  一、黑河源流
  黑河古名弱水,我国最早的区域地理文献《尚书·禹贡》篇有“导弱水至于合黎(山名,《水经注》名“合离山”)〔1〕,余波入于流沙(《水经注》称流沙居延泽)”的记载。
  黑河中、上游,名甘州河或张掖河,《水道提纲》云:“即古羌谷水也〔2〕。”源出祁连山地走廊南山南坡,甘青省界附近的白沙沟脑,海拔4400米处,位于东径98°49′与北纬39°4′,北与走廊南山北坡的丰乐河和马营河(均属黑河支流)上源相距不到230″公里,西北距离祁连山主峰(名“素珠链”5547米)24公里。上游循走廊南山与托勒山(又译为托来山、以托勒河得名)之间的宽,阔纵谷东南流,至祁连县北的黄藏寺附近,纳入东南来的鄂(俄)博河(又名“八宝河”),转向西北,切穿走廊南山,形成长80公里的横谷,水深流急,至海拔1750米的莺落峡出山,进入中游的张掖盆地与其东西两侧各支流联合形成广袤的洪积冲积扇群、戈壁滩与冲积扇面绿洲。
  黑河在走廊平地北缘、因受走廊北山的龙首山屏障,转向西流,至高台正义峡,出合黎山与金塔南山间的缺口为下游,经花海—金塔盆地东端,水量大减,至鼎新乡有托勒河下游(名“北大河”)自西来会(今已无水)。
  托勒河(《水道提纲》,名“滔来必拉”,古名“呼蚕水”)源出祁连山地的托勒山与托勒南山间大纵谷东南端的所谓“五河之源”,即木里以北至红沟雪山之间的内外流区分水岭,约在东经99。与北纬38°20′附近,实为外流河的大通河与内流河的布哈河、疏勒河、托勒河四大河发源地(黑河源地,见上文)。托勒河上游向西北流、至东经98°附近,切穿西祁连山成横谷,至冰沟出山,进入中游的酒泉盆地洪积冲积扇缘形成酒泉绿洲。北过金塔南山(又名“夹山”)的鸳鸯峡,进入下游的花海—金塔盆地,形成第二级冲积扇面的金塔绿洲后,余水由大庄子以东至鼎新入黑河。
  黑河下游蒙语名额济纳河,从鼎新乡以北、河道转向各东北,进入居延海盆地的干三角洲上,河道宽浅而流缓,冬春多时无水,属季节河。今河道在狼心山(1213米)附近的五十个河口(1060米)分为数支(1,主要有东、西两河:东河(名“纳林河”又名“达西敖包河”)流入索果诺尔(又名“东居延海”,矿化度7.65度);西河(名,“穆林河”,多年干涸)流入嘎顺诺尔(意即苦海,又名“西居延海”,矿化度88克每升),由1973年10月27日卫片图知已干涸。
  据莺落峡测站,黑河多年平均流量为49.9立方米每秒,年水量为15.97亿立方米,占全水系出山年水量(37.95亿立方米)的42%。由源地至居延海全长810公里,故黑河是河西地区最大最长的河流。
  黑河主要支流有山丹河(《水道提纲》则云:“山丹水、即古弱水”中、上游名“大马营河”及“白石崖河”)、童子坝河(又名“扁都口河”)、洪水河、梨,园河、马营河、丰乐河、洪水坝河、托勒河(中下游名“北大河”)、白杨河、石油河(又名“赤金河”)等10条,在走廊平地发育成山丹、民乐、张掖、临泽、高台、酒泉、玉门、金塔诸绿洲,灌溉农业发达,尤其张掖绿洲水源充足,农业潜力较大,历来为河西政治、经济重心所在,有“金张掖、银武威”之谚。上游山区降水丰沛,有420平方公里冰川面积及阴坡片状森林分布,同为水源补给地,也有良好牧场。
  黑河水量以雨水补给为主,冰雪融水次之。全水系多年出山口平均总流量113立方米每秒,年水量占祁连山至走廊区(69.96亿立方米)的54.25%。其中6~9月深山河占<70%,浅山河占>80%。全流域已建成百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30座,较大的有山丹祁家店、临泽鲍家湖、高台马尾湖、嘉峪关黑山湖、金塔解放村等水库。
  二、水系变迁
  黑河导源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地,由于高原在晚新生代的强烈隆起,使黑河
  上游在走廊南山强烈下切,造成幽深峡谷。第四纪中更新世发生最大冰川作用后,进入气候暖湿的间冰期,黑河流量丰沛,径越走廊北山,深入蒙古高原,造成由居延海盆地东北缺口直达呼伦贝尔盆地间的古河道。
  晚更新世因喜马拉雅山隆起过高,使高原内部及其北缘山地变干,冰川规模缩小而
  冻土广泛发育〔5〕。东缘山地,仅依赖太平洋夏季风而较湿润。因之源出祁连山地诸河流量逐渐减少,黑河水系遂发生下述变化。
  (一)由外流河变成内流河
  第一、居延海盆地西南高而东北低,且东北端有一狭长缺口,这一条状缺口,南北介于宽窄不等的两条1000米等高线之间,向东北部直通黑龙江上游现已不相连接的呼伦贝尔盆地,明显是一条古河道,其中有不少狭长的河道盐湖及已干涸的条状盐碱沼泽地断续分布。各湖泊的海拔高度,依次为索果诺尔(东海)902米,进素图海子以东896米,巴布拉海881米,乌兰和海776米,呼伦湖539米。
  第二、索果诺尔至今还属淡水湖,是晚近形成的东河终端湖。古居延泽虽已干涸,而遗址区也无厚层盐碱,不像塔里木河终端湖的罗布泊,从汉朝即名盐泽,滨湖至今仍有辽阔的厚层盐壳。而古居延泽西南岸绿洲广布,汉朝即有灌溉农业,因之建置了居延县(今黑河一带),并在农垦渠道上修筑了“甲渠侯官”等古城堡,在农区外围“使路博德筑遮虏障(即烽墩与长城)于其北”〔6〕。凡此皆可证明黑河从古非以居延海为终端湖,早期主流由居延盆地东北的缺口外流。因此在盆地内未曾积累较多盐分,至1983年额济纳旗黑河下游区尚有农场耕地面积2.6万亩。居延盆地干三角洲东缘的温图高勒(拐子湖)和套海(蒙语“河湾”),均属早期河道湖的遗留部分。今在东西居延海与〔汉〕居延泽,位于居延干三角洲北缘,同属晚近地质时期西北盛行风吹来河积流沙,形成巴丹吉林大洲漠,阻塞且埋没黑河故道后,迫使黑河新道在冲积扇面上逐渐西移,而形成全新世以来的终端湖(古居延泽东海和西海)。
  (二)由统一水系变成众多的独立水系
  黑河中上游各支流,分布于祁连山北缘及河西走廊中段,东西介于大黄山(3978米,古名“焉支山”)和花海—金塔盆地西缘的青石崖(2993米)至大口子东山(1719米)一线之间,实包括疏勒河东支的北石河、南石河和早已独立流入花海盆地的赤金(又名“石油河”)、白杨二河〔7〕。一般认为黑河水系西界是嘉峪关西北的黑山(2799米),欠妥。因为托勒河在冰沟冲积扇西缘故道,经黑山西麓与宽滩山(2243米)间,和白杨河平行北流至花海—金塔盆地的阿拉克泊(为〔清〕初大泽之一部分)与疏勒河东支同属黑河最西支流之一〔8〕。由1973年10月28日卫片图,也可明显看出托勒河(北大河)在黑山东、西南侧新老河道变迁的轮廓来。
  黑河各支流出祁连山及大黄山北坡,常年有水,而在1∶10万地形图上有河流名称或已建成水库而有灌溉效益的不少于30条,可见黑河是河西流域最广、支流最多而水量最大的河流。但因全新世以来,受气候的周期性变化而流量减少,加之人工引渠灌溉,大量修筑水库蓄水,以致各支流出山后,依其流量大小而消失在距山麓远近不等的洪积戈壁滩内,即便是较大支流,晚近时期也与黑河主流不相连接,逐渐形成众多的独立水系。表1列出了河西走廊大黄山至青石崖—大口子东山一线间原属黑河支流,今成独立水系的各河概况。
  (三)河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的事例
  河西走廊的地下水,绝大部分来自地面河水的渗漏,而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又以地下水的补给为其主要组成部分。同一河流在其中游各段,往往由山水河(当地名自然河流为山水河)与泉水河(常年水清而流量稳定,多由人工掏挖泉水汇流而成)之间相互转化,为干早区河流资源的重要特征。因此黑河各支流在同一河道内,概经历了地下水(泉水)→河水(山水)→地下水(由潜水汇为泉水)→河水(山水与泉水合流或分流)→地下水的反复转化过程。
  较小河流出山后,现今多修筑成渠道,引入新的绿洲灌区,在山麓海拔较高的冲积扇面上形成“冷源灌区”。较大河流如黑河干流,中游河道常年有水,而大部分水量引入多数干支流道发展成绿洲。
  这里只以黑河东侧较大支流的山丹河为例。据《水道提纲》云,“山丹水(即古弱水),源出山丹卫西南穷石山(按,即今冷龙岭)”北坡,至青羊岭(4172)北麓出山。进入中游,在河西走廊内分为上、中、下三段,现已变成互不相连而河名和水源各不相同的河流。
  中游上段的白石崖河,出山后各支流联合形成第一级冲积洪积扇面的大马营草滩中部(〔明〕〔清〕各朝是最重要的良马放牧与培育地)、原属山水河(今已改建成长27公里的白石崖渠)。由于同石羊河水系的西大河之间没有分水岭,早期在马营草滩冲积扇面上左右摆动的白石崖河,或有东流汇入西大河的阶段。
  中游中段的大马营,由出山各小河汇入马营滩冲积洪积扇成潜流,北至大黄山与大坂山(2681米)间东西阻隔的扇缘泉水线上露头后,由众泉汇流而成,并与其南段的自然河道相通,而河水径流早不相连。大马营河由多数泉水河平行北流于大黄山一线以北的第二级联合洪积冲积扇上,造成马营、霍城、花寨、李桥、陈户、位奇等六个乡的绿洲。
  中游下段的山丹河,现今水量并未全部依赖山水河补给,而是在今山丹城南(即上述第二级冲积洪积扇前缘)与再次出露的旺盛泉水汇成第二次泉水河,流经第三级走廊平地基面上,在龙首山南麓洪积扇戈壁滩前转向西流。在山丹城西北五公里的祁家店水库以西(〔明〕长城以南)由长60多公里的北干渠与南干渠代替早期的山丹河道,但老河道仍存在,在今张掖城北的山丹桥附近汇入黑河。山丹桥以东至古城间30公里的山丹河,因流经黑河冲积扇前缘洼地区,现今已主要靠黑河各灌渠余水补给。
  (四)主要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河西各河中下游,有不少著名城郭荒废与湖泊消失的事实,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河流改道。而河流改道的原因很多,属于自然的有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局部山地隆起或断裂;风沙阻塞故道;洪水冲刷成新河道等。属于社会的原因更多,愈至近代,人的作用更大。尤其近30多年来,不少现代化水泥衬砌渠道或管道,代替旧日渠道和自然河道,不少人工水库,代替天然湖泊,不少新兴工矿市镇,建置在原来的戈壁滩上与现代渠道附近,数量和规模,远超过几千年来荒废的少数城镇。
  一般河道的自然变迁,往往与短期的特大洪水有关,但也与新构造运动等不无关系。
  黑河在中更新世水量丰沛时,出祁连山至走廊平地的冲积洪积扇面上,与其左岸较大支流梨园河汇合后,循今大沙河故道径向北流,经临泽平川以东的壕洼(1400米)、东小口子(1534米)、西碱场、慕少梁北沟(1300米)、乌兰套海、拐子湖,循东经101。以东的居延海干三角洲东缘北流。
  今东小口子高出平川的黑河水面165米,依据晚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的上升量〔3〕估计阿拉善高原南缘山地隆升时间,在东小口子一带,当历一万七千年左右(断定与青藏高原等量上升)。由此可知黑河改道西流出正义峡,应属全新世晚期。
  上述黑河主流新老河道变迁的推论主要根据1973(10.26)—1976(9.25)期间的山丹、双城等卫片图及实测1∶10万地形图的各项注记判读而得⑩。同时根据1973(10、28)卫片图嘉峪关幅,知托勒河(北大河)在出祁连山第一级冲积扇的冰沟扇面上,明显的老河道共有五条,先后切穿黑山东、西两侧,造成峡谷,进入花海—金塔盆地、堆积成物质较细的第二级冲积扇群,最后在盆地北缘西汇疏勒河东支,再东流至鼎新乡入黑河。
  托勒河中游名北大河,年水量6.69亿立方米,为黑河最大支流,也是仅次于疏勒河(10.57亿立方米)的河西第三大河,因水量较丰,携带物质较多,从冰沟口出山,在酒泉盆地堆积成以酒泉砾石层与现代砾石为主的冰沟冲积扇,扇面北缘因有黑山晚近隆起,在扇面东西摆动的托勒河主流,早期经扇面西缘(即黑山西麓)与白杨河平行北流,在白垩系新民堡统砂间、泥岩间,切成深谷,至下沟口堆积成花海盆地南缘的下沟冲积扇。后来托勒河便在冰沟冲积扇面上多次改道东移,首次在扇面中部北流至木兰城红柳沟一带,因受黑山北阻转向东北,流入花海—金塔盆地,历时较长,造成规模较大而沙土较细的第二级峡口冲积扇,继因黑山几次隆起,使先成河谷下切黑山东段成断山峡,并在黑山南麓至嘉峪关间,形成河谷阶地多达五级(1)。
  托勒河在冰沟扇面上第二次改道东移至断山峡以东至嘉峪关间,东北流到野麻湾后墩(1554米)进入花海—金塔盆地中部;第三次改道至今马路山(1408米)西麓的野麻湾北流;第四次改道东移至马路山东与火石夹山(1463米)间的花城湖经涧沟故道北流;第五次由冰沟冲积扇南缘东流,北会峡口冲积扇前缘泉水汇成的清水河,南会洪水河冲积扇缘泉汇成的临水河后,东北经金塔南山(名夹山、1478米)切成鸳鸯峡,北入花海—金塔盆地东端,造成时代最晚、规模较小、而物质较细的第三级金塔冲积扇。由于在1949年前后在夹山南北修成鸳鸯峡水库与解放村水库,因此扇面水源充足,发展为农作稳定高产的金塔绿洲。自然河道在扇面中部仍然保存,但已无水。旧河道至扇面北缘,由灌渠余水汇为河西至今尚有较长水面的河道湖。近几十年来,此湖以东再无地面水东入黑河,可见托勒河已成河西最晚近形成的独立水系了。
  总结以上所论,可归为下述几点:
  1.黑河(弱水)是河西干旱地区流域最广、支流最多、流量最大而历史变化也最复杂的一条河流。
  2.它的流量增减,在新生代晚期以来,随着不同地质阶段气候的周期性变化,与青藏高原的强烈隆起紧密相关。
  3.它的河道变迁、短期内与各次洪水作用的人类活动有关,长期看则与新构造运动、风沙阻塞故道不无关系。
  4.它的干支流均有山水河与泉水河的相互转化、沿岸发育成不同范围和特色的众多新老绿洲、河西走廊古老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黑河干支流的绿洲内。
  5.由于各绿洲人口增加耕地扩大,造成中下水资源矛盾与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应及早制定流域规划及远景发展规划。
  甘肃祁连山森林的重要性与生态环境问题
  中国林业科学院林研所 陈炳浩
  甘肃省河西走廊远离海洋和受高山阻隔而成为干旱区。但因特殊的地理环境而有高山冰雪,由于山地森林(包括高山灌木林)涵蓄冰雪融水(包括降水、地下水)而有绿洲与灌溉农业。本文将着重讨论森林与水资源的关系,阐述山地森林的重要性。我们认为,为使祁连山森林充分发挥涵养水源的功能,林业部门应努力做好营林造林工作,以期对工、农业、居民用水,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同时也冀望用水机构以及社会各界“饮水思源”,多多关注森林事业,并采取适当措施予以支援。
  一、概况
  祁连山是我国西北干旱区著名的一大山系,它是第四纪中更新世时(距今约100万年)因青藏高原急速隆起而形成的高山〔2、3〕。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北纬36°30′~39°30′,东经93°30′~103°,大陆性高寒半干旱气候。境内山势由西北走向东南,起伏连绵千余公里,向西屹立于阿尔金山。祁连山一般海拔3000~5000米,主峰祁连南山5547米,2500米以下的中低山属荒漠带,2500~3500米生长森林,3600米以上发育为多年冻土,4400米以上终年积雪,5000米以上多发育有现代冰川,被誉为高山“冰源水库”。境内冰川资源丰富,约有冰川2859条、冰川总面积1972.5平方公里,储水量811亿立方米,冰川年融水量10亿立方米,占进入走廊平原之河水年径流量的13.7%。祁连山冰雪、降水和地下水所形成的径流,孕育着河西走廊石羊河、黑河、疏勒河等三大水系56条内陆河流,三大水系出山总径流量69.304亿立方米/年〔4〕,其中石羊河水系15.825亿立方米/年、黑河水系37.342亿立方米/年,疏勒河水系16.137亿立方米/年。灌溉绿洲农田720多万亩,“若非祁连山顶雪,错把甘州(张掖)当江南”,成为河西走廊民殷地富的摇篮。
  二、祁连山森林的特点
  祁连山林区总面积265.3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47.9万公顷,构成森林的主要树种是青海云杉(Piceacrassifolia)、祁连圆柏(SabinaPrawalski)。云杉森林面积12.09万公顷,森林蓄积1269.25万立方米,林区森林覆盖率14.4%,森林年生长率3.15%,年枯损率63%,森林生产力100.5立方米/公顷。祁连山山地森林生态圈主要是由云杉林、圆柏林、高山灌木林和中低山阳性灌木林等四个森林生态系统所组成。
  山地森林的基本特点:
  1.森林分布主要在2400~3300米的中山和亚高山地带的阴坡半阴坡、半阳坡和沟谷,坡度陡峻,土层浅薄,若采伐利用不当,易引起植被逆行演替和水土流失。
  2.祁连山森林多位于河流上游的发源地或沟谷溪涧集水区。它是山区水源储蓄中心,对涵养水源、调节河川径流的作用很大,使冰雪融水源源不断地、均衡供应下游绿洲平原。
  3.森林覆盖率较低,但在整个干旱区域内更显得十分重要和珍贵。它确是走廊地区童秃群山之中的一块绿色宝石。
  4.青海云杉林的龄组结构较合理。中幼龄林较多,有利于永续利用、长期经营。按森林面积比重,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分别占21.8、64.5和13.7%;按森林蓄积比重,分别为13.1、64.5%和22.4%。由于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树木寿命长,枯损率相对较低,这就有利于推行长轮伐期作业,更有利于持续发挥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
  三、祁连山森林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祁连山森林的作用,古人早有很多赞语。据史料记载:“雪山千仞,松杉万本,保持水土,涵源吐流”。这就是对祁连山森林较客观的评价。〔清〕《甘州府志》载有一篇文章,“八宝山松林积雪说”。甘州就是张掖,八宝山就是祁连山。所谓“松林”可能就是古人对松柏科多种针叶林的泛称。文章指出:“甘州虽雨量不足,幸天赋高山积雪,滋溶流灌,永无底穷。坐食其赐,无减于多水之区,甘州人民之生计,全靠松林多积雪,苦松林砍伐而不能积雪,就会给居民带来巨大灾害,故应永远保护。”
  近代对祁连山森林研究的学者教授发表了许多中肯的论述。我们认为祁连山森林的作用和重要性不可低估,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1.祁连山森林是山地贮水供水的中心,也是干旱区的心脏
  山地森林植被以其特有的森林作用与生物贮水与调节的功能,一方面捍卫着高山“冰源水库”的安全,另一方面使山区降水、地下水和冰雪融水的径流,通过山地森林的拦截与调节作用,源源不断地供应河西地区中下游绿洲农田灌溉、城市生活与工业用水,以及供给内蒙西部荒漠胡杨林灌溉。山地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直接间接地关系着中下游绿洲的农林牧业的兴衰,关于这个问题在干旱区具有特殊的意义。如果说长江、黄河是我国南北大地的主动脉,江河上游发源地是它的心脏的话,那么祁连山系高山“冰源水库”(含大气降水)就是河西走廊的心脏,石羊河、黑河、疏勒河及其56条支流就是走廊地区的大小动脉。山地森林在维护山区大小河流的水源永不枯竭起了很大的作用。从另一方面看,如果没有山地森林,高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所形成的径流就可能在瞬间倾泻到中下游酿成灾害。
  2.山地森林在水源涵养和防止侵蚀的作用
  据付辉恩研究〔6〕,祁连山森林的水文生态效益主要有三方面:
  (1)林冠层对降水的截留与减弱径流作用。以苔藓云杉林为例,林冠层对降水截留量为28.4%,森林郁闭度每降低0.2时,林冠截留量以减少4.6%的速度递减。林冠层拦截降水直接起到减少地表径流的作用。
  (2)枯枝落叶苔藓层的蓄水作用。云杉林地表面积累的枯枝落叶苔藓地被物平均总量为97.3吨/公顷,容水量362.78吨/公顷(见表1)。它如同海绵一样吸附着相当于自重3~4倍的水量持续地保持在林内。苔藓云杉林涵蓄的水量约为865~1651立方米/公顷。祁连山现有12万公顷云杉林,以此推测估算,仅云杉林就能涵蓄总水量10380~19812万立方米,相当于1~2亿立方米的天然绿色水库。祁连山林区高山灌丛林约为430万亩,与云杉林相比,它是一个更大的绿色水库。
  (3)根系层的防止侵蚀与水文调节作用。由表1而知:云杉林每公顷根系58.3吨是圆柏林的3.4倍,是高山灌丛林的2.7倍,是草地根系的16.2倍。根系总量越高,保持水土、防止侵蚀的作用越大。同样,土壤层根系总量愈多,土壤物理性质越好,土壤里含蓄水量也高,它能均衡地、缓慢地流出林地补给河川径流。
  3.森林在调节河川径流、减免洪水灾害的作用。
  据测定〔6〕,在坡长500米的距离内,枯枝落叶苔藓层内的水分,流到沟底需2小时。土壤表土层的水分流到沟底需要72小时。底土层的水分流到沟底需要4个月。为什么河流上游的水总是那样清澈洁白?原因就在于上游有森林。森林通过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根系层的生物物理作用,尽可能地把降水、冰雪融水作为地下水贮藏起来,或者让雨水慢慢地流失。这样即使遇到暴雨时,也能减少水灾发生的危险,同时增加干旱期河流、水库的水量。这种水源涵养作用,只有在山地培育森林才能获得。总的来看,有林地全年的水流失量比无林地少。这是由于林地渗透能力大,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水量,故能减少洪水发生。相反,在干旱期,林地的水流失量增加,可以补充河水水量,因此祁连山地森林有调节径流、抑制洪水的作用。
  4.绿洲的屏障、农牧业的基础
  河西走廊的农业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历史悠久,千百年来金张掖、银武威繁荣不衰。究其原因,主要是依赖于山地森林涵养的水源,森林使山区河流永不枯竭。林多水丰,林少水枯。它关系着绿洲的兴衰与存亡。走廊地区约有1000万亩农田和山区草原依靠祁连山冰雪融水(包括降水)灌溉的。每年春夏旱季,高山冰雪融水徐徐流入大小灌渠,供应平原绿洲灌田播种之用;盛夏与夏秋之交,气温升高,高山冰雪强烈消融,融水确保庄稼长好与获得好收成。至夏秋溶化之雪水微弱,黑河水量少而低,则不能入渠灌溉,有报旱之虞。
  5.山地森林在维护干旱区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祁连山森林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受高山阻隔,镶嵌分布于广大荒漠景观之中,山地周围环境被干旱荒漠、半荒漠、干草原、沙漠和盐碱荒地等自然景观所包围。
  干旱区各类生态系统内的有机体和环境条件的相互依存的生态平衡是非常脆弱的。在人类过度利用资源的情况下,这种生态平衡极易遭到破坏,破坏后恢复困难而缓慢,甚至无法恢复。因此我们要正视河西走廊自然环境脆弱的特点。就实际情况来看:(1)南有祁连山森林,山区蕴藏丰富的水资源;(2)西北有干旱风沙侵袭;(3)中间是盆地,有不连续状分布的绿洲。它们三者之间都代表着不同的生态系统,各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护各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没有山地森林涵养水源与供水,内陆河流就会枯竭,绿洲难以稳定发展,干旱风沙难以治理。在水源不足、干旱风沙侵袭下,也很难想像走廊地区社会、经济和人类生存能获得持续发展。因此在开发利用时必须十分重视各类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务使走廊全区或局部开发利用程度不要超越自然资源(如森林、草原、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等)临界极限的承载力。
  祁连山水源林地是“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环境条件的重要构成部分。它的存在,对维护干旱区生态平衡确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人类如果无视它的存在和作用,就要遭受自然规律的无情惩罚。无论在当前还是长远,走廊地区的林业建设的重点,应当放在限制森林资源消耗,积极保护、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上。充分发挥山地水源林的作用,以促进河西走廊社会经济发展和优化环境为根本任务。
  四、祁连山森林变迁与生态环境演变
  据《河西志》记述,祁连山在两千余年前约有9千万亩天然森林,生长茂密,绿树参天,浓荫遮日,冬夏常青。《肃州志·南山》记载:祁连山“南山松百里,阴翳车师东,参天拔地如虬龙,合抱岂止数十围,拜爵已受千年封,其间最古之老树,曾阅汉唐平西戎”。又说“大小松山崇岗隐天,森林蔽日”。据有关县志和史料记载的还有:酒泉之西沟寺“林木苍郁,绵延百余里之远”。满清年代,甘肃提督曾在祁连山林缘悬挂铁牌“禁止入山伐木”。乾隆年间,当时武威县还是“林茂水丰”。这些记载说明,祁连山古代森林多,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历史长河的变迁,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和军阀大肆砍伐、战火烧毁、军屯兵伐,以及私伐和盗伐,致使祁连山森林遭到严重破坏,逐渐形成“山无绿兮,水无情;风吹毒兮,沙亦腥”的荒凉景象。至建国初期,幸存下来的森林面积仅200余万亩。1958—1980年间,在砍伐过度、人口增加、毁林开荒的压力下,祁连山富饶的森林又遭到了严重破坏。值得庆幸的是,1980年甘肃省政府对祁连山森林划定水源涵养林,并作出停止10年采伐森林的决定。这一决定十分重要,对于逆转祁连山森林资源消耗、使森林获得一个短期休养生息的机会,以及缓和走廊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前人毁林严重,生态危机四伏,今日人类已付出重大的代价。
  (一)摧残森林严重,潜伏生态危机
  至1980年止,祁连山森林面积保存167万亩,与建国初期相比,森林面积减少16.5%,森林带下限由1900米退缩至2300米,森林的踪迹仅见于酒泉以东的深山偏远地带,在浅山近百里范围的森林已完全消失,演变为童秃群山。据说祁连山东部冷龙岭北坡油松林、青〓林已砍伐殆尽;山杨林、桦木林已退化。东部浅山地带约有37万亩灌木林被毁,水土流失面积扩大到651万亩。1985年和1988年笔者曾两次乘坐乌鲁木齐经由酒泉、张掖、武威至兰州的火车,沿途1750公里目睹一幅令人沮丧的画面,它说明这一地带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等问题的严重程度。进入河西走廊后,只见光秃秃的山坡,尘土飞扬的淡褐色的沙砾土地,干涸的河床比比皆是,仅有一些绿洲才出现有城市和村庄,而绿洲的人口显得过于稠密,耕地面积又显得很少。可以坦率地说,毁林恶果,引人注目,河西地区绿洲和农村正处在生态危机之中。
  (二)河道干涸,水源匮乏,威胁着数百万农民的生存条件
  摧毁了上游的森林,则下游的水流就枯竭,水文状况也就严重起来。祁连山系的一些大小河流,逐渐演变成沉沙乱石,旱则涸,涝则泛的害河,山洪暴发,淹没田禾,人畜遭灾等一派生态灾难景象。据孟尚贤同志资料,祁连山的山水年径流量由解放初期78.55亿立方米下降为现在的65.84亿立方米,减少16.2%;泉水由24.05亿立方米下降为19.84亿立方米,减少17.8%。林少水减,灌溉渐难。一般年景常有100万亩农田得不到灌溉,使部分夏田减产。武威地区6条河流的来水量由50年代的12.2亿立方米/年至70年代下降为9.51亿立方米/年,减少22%,使民勤县60余万亩农田因天旱无水灌溉而弃耕。水资源匮乏除大气环流决定性因素外,森林消失以及森林涵养水源功能被削弱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三)林区内部游耕人口干扰活动频繁
  据说祁连山林区深处约有2万余名外地流散居民,长年从事“农闯队”和“猎捕队”活动。近10年来,毁林毁草30余万亩。滥捕滥猎滥挖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严重,使自然环境下生长的动植物日益减少,林区珍稀动物群如马麝、雪豹、盘羊、猞猁大为减少,野牦牛、野驴、鹅喉羚濒临灭绝。
  (四)山区林牧矛盾严重
  超载放牧,游牧方式常年是造成森林更新和造林成效低的重要原因。
  五、意见与建议
  诚如上文所述,河西走廊目前正存在着一个极为真切的生态危机。由于山地森林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整个走廊地区生态平衡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直接导致水资源匮乏、农牧业减产、绿洲生态环境恶化。鉴于山地森林生态圈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维护河西走廊地区脆弱的生态平衡中占有极重要的作用。如果河西地区从根本上失去了祁连山森林生态圈,那么整个河西地区陆地生态系统就会变得越来越无序,走向瓦解。例如地方性气候干旱化、水源枯竭、水土流失、旱洪灾害、沙化、宜农宜牧地变得不适用农用牧用等等,这些就是河西地区生态系统的无序、功能降低、结构紊乱、稳定性减弱的表现。因此,保护性开发利用祁连山山地森林就成为上策。甘肃省政府、省林业厅把祁连山森林划设为国家自然保护区,这是最优决策,也是高瞻远瞩的战略措施。
  走廊地区的国土整治,恢复和重建自然生态平衡的途径是什么呢?就林业行业来说,应在四个方面大力护林、育林和造林:(1)保护和扩大营造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护林;(2)绿洲内部营造农田防护林、薪炭林;(3)绿洲外缘营造防风固沙林;(4)保护和封育荒漠天然植被。我们认为,建设以森林为主体的绿色植被,是改善走廊生态环境,使之走上良性循环的关键所在,亦是走廊环境治本之方略。鉴于毁林恶果引人注目,人类已付出并将继续付出重大的代价,其后果与损失是很大的。对于这一个问题,我们认为各级政府不仅要大力做好宣传、教育和执法工作,还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生态环境继续严重恶化下去。为此建议省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赋予的职权,组织一个调查组对如何防止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一步遭到破坏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报告。同时,吁请省人大常委会有效地行使其监督权,以保护祁连山的河流、林区、草原和绿洲耕地、水资源等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如果省人大常委会不在这方面进行有力的监督,那么祁连山的生态环境及受其制约的绿洲环境,将会陷入不可挽救的境地。国家要求甘肃省在近期内把河西建成商品粮基地和粮食翻番的计划也可能由此而落空。
  关于祁连山森林经营,首先要保护好、管理好、经营好现有森林,其次是集约经营提高森林生产力和扩大森林覆盖率。笔者于1988年赴祁连山林区实地考察所见的印象,提出一些感想供以参考。
  1.贯彻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全面封山育林,休养生息一个时期。死封不动和单纯取材都不可取。保护和恢复森林主要靠政策、科技、群众和集约经营。吸取过去林业上重取轻予、粗放经营、单纯原木生产,忽视森林的生态作用和经验教训,今后森林经营力求避免出现急功近利的短期效应。
  2.上游水源林经营的方针。上游发源地和集水区范围内的森林禁止主伐,沿河两岸要划出200米以上宽的水源涵养防护林带,只允许抚育伐、卫生伐。经营方针是:全面保护,重点经营,充分发挥山地森林的贮水蓄水和防止侵蚀的功能。延长轮伐期,缜密审核采伐更新方案。
  3.对集水区内不良林相的水源林实行林分改良。从涵养水源的观点而言,(1)凡林相不良者如树冠过于疏开或过于密集的老龄或幼龄林,(2)凡集水区内蓄水贮水功能不高、低劣天然林或次生林,都宜用去劣留优、定量间伐、疏伐、修枝,或人工移植野生苗或补栽阔叶树等办法,加以实施林分改良。改良后的林相,尽可能使之形成针阔叶混交的异龄复层林。目的是提高林地生产力和增强水分涵蓄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发生。
  4.保护好管理好高山灌丛(3200~4000米)和中低山阳性灌丛(2000~2400米)。祁连山林区灌木林面积大,约有431.6万亩,是现在乔木森林面积的2.3倍,灌木林生态系统是干旱区山地森林生态圈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涵养水源和防止侵蚀的作用甚大。据付辉恩资料,高山灌木林每公顷枯枝落叶物、苔藓地被物每公顷干重22.9吨,根系总重量21.8吨,涵蓄水量95吨。高山灌丛对于涵蓄高山冰川积雪融水的作用最为显著。高山湿性灌丛主要是防止牧民超载滥牧;低山阳性灌丛主要是防止滥伐樵采薪柴,防止村民毁林开垦、蚕食林地扩大耕地。
  5.造林树种多样化。青海云杉是乡土树种,又是地带性森林群落,当然要发展它,但不要单一搞云杉。乡土树种祁连圆柏生长虽慢,但适应性强,耐旱耐寒耐瘠,树龄长,种源多,密植造林就能使干形通直,它是半阳坡造林很难得的好树种。此外,特别是高海拔、湿润地带、改良不良林相的林分,要增加白桦、天山花楸和红桦等阔叶树比重。
  6.加强云杉林抚育工作。今后一个时期内,森林抚育是集约经营的重要内容。云杉幼龄林、疏密度近于0.9,郁密度也高,树冠交接紧密,异龄性强。通过实地调查,确定其间伐强度,采用定量抚育,伐后郁闭度应保持0.4~0.5。林冠下天然野生云杉幼苗幼树就地充分利用可采取“间密补稀”办法,移栽于林缘或林中空地。云杉成熟林生产力虽已下降,但尤多分布于陡坡,土层薄根系浅,固土力差,为了防止因抚育不当造成滑坡、泥石流发生;抚育工作有几点要注意:(1)25。以上陡坡,悬崖的森林不搞卫生抚育伐;(2)20。以上低凹山洼陡坡严禁抚育伐;(3)抚育工作不允许破坏林下地青枯枝落叶层和活地被苔藓层;(4)抚育采伐剩余物均匀摊铺于林地上,不准采用火烧清堆法;(5)间伐强度宜小不宜大,云杉中幼林抚育伐强度过大,易招致虫害发生。
  7.关于华北落叶松发展问题。华北落叶松在祁连山引种成功,丰富了本地树种资源,这是张掖地区林业科技工作者的一个重要成果。据实地考察而知,祁连山林区上限3200米,下限2000米的山地阳坡半阳坡因土壤水分不足,日照强烈、空气湿度低等因素所限制,似不宜发展。适宜发展的地段是2000~2800米的阴坡半阴坡及其冷凉湿润的前沿地带,但要选择湿润肥沃的灰褐土。落叶松人工幼林常遭灰尾兔、马鹿、马麝等危害,故应注意防治兽害。
  8.重要集水区要开展裸地种草造林。森林地与裸地之蓄水功能相差悬殊,据林文镇资料,森林如遇降水,25%的雨量停留在树冠上,25%缓缓地流出地表,25%渗透后留存地中,25%渗透后成为地下水。与此相反,在裸露地则雨量之50%急速流出地表,40%由地表蒸发,而渗透后成为地下水的仅10%,由此可知森林地比裸露地,其将降水渗透、蓄存于地中之功能达5倍以上。祁连山林区黑河上游重要集水区裸露地甚多,必须加快种草与造林,促成植被覆盖,增强水源涵养与防止侵蚀的功能。
  此外,增加林区道路网,争取国家林业投资比重,处理好林区内林牧矛盾等等,都是搞好森林经营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王崇太等编:《中国冰川目录,1.祁连山区》。
  2.朱俊凤主编:《“三北”防护林地区自然资源与综合农业区划》,1985,林业出版社。
  3.赵松乔:《西北干旱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1988,见《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研究》,科学出版社。
  4.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河西考察队,《甘肃省河西地区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1988,出版物同上。
  5、陈炳浩、汪祥森:《中国西北干旱区山地森林的重要性与开发利用》,1985,载《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6.付辉恩:《祁连山西段(北坡)森林涵养水源作用的研究》,1985,载《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7.付辉恩、薛德一、刘建勋等:《祁连山林区华北落叶引种调查》,1980,铅印单行本。
  8.甘肃农大林学系:《东祁连山西段云杉水源林营林技术调查研究》,1982。
  9.甘肃省林业局区划办公室,《甘肃省林业区划》,1982。
  10.曲永宁、陈玉琪等:《论祁连山水源林的经营方向》,1981,见《森林经营永续利用论文集》,林业出版社。
  11.孟尚贤:《祁连山古代森林多》,1981,载《中国林业》(11)。
  12.陈玉琪:《祁连山水源涵养林》,1983,载《森林与人类》(2)。
  13.许重九:《祁连山南坡森林区划与更新问题探讨》,1981,见《森林合理经营永续利用论文集》,林业出版社。
  14.路振邦:《试谈西北地区天然林多种经营利用问题》,1982,《西北、华北林业调查规划》(2)
  15.熊崎实:《水源林基本效益》,(日),1983,《现代林业》(1)60~63页。
  16.饭冢肇:《森林防止山地侵蚀和涵养水源的作用》,(日)见《森林防灾学》,7~21页。
  17.河西地区林业建设会议文件,《关于加速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建设的意见》,1986,《甘肃林业》(4)。
  18.刘亚传:《黑河流域灌溉绿洲农业生态结构探讨》,1988,《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88,(2)7~15。
  19.齐陈骏:《古代河西的兴衰》,1982,《丝路访古》,甘肃人民出版社。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史沿革和变迁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郑守格 胥明肃
  祁连山,古时属雍州。因匈奴称天为“祁连”,故祁连山即“天山”之意。公元前221年以前,祁连山为大、小月氏国驻牧,后被匈奴所占领。直到公元前121年,汉朝廷遣大将霍去病远征河西,“将万骑,出陇西”,“踪居延,至祁连”,大破匈奴,至此祁连山及河西走廊纳入汉王朝的版图。
  据记载,〔西汉〕初期,祁连山森林的分布范围,西逾甘新交界的伊吾地区,东至白银地区的景泰、靖远县境内,东西1200公里,皆为“松柏五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别盖乡大黑沟发现的长达两公里的岩画中有“茂密的森林,多姿的芳草”等,当是〔春秋〕〔战国〕至〔西汉〕年间,生活在河西走廊的月氏、乌孙等古代游牧民族的文化遗产。足见其当时优美的自然景观。就在近500年前,祁连山东段地区广阔达千里,都是崇山峻岭,森林遮天蔽日,林木资源十分丰富,“有林才有雨,有林好积水,赖积雪之水,资灌溉之利”。祁连山孕育了丝绸之路,孕育了河西的历史名城,从历代封建王朝到近代,河西人民都把祁连山视为“生机之源”“命根子”“生命线”。正如《河西志》所载:“河西人民把祁连山林区当作命根子和吃饭碗,没有祁连山的森林,就没有衣食住行的来源。”
  关于祁连山兴衰际遇的资料,见之于史书志乘,流传于民间的很多。《太平环宇记》记载:“祁连山有仙树,饥渴者食之则饱。”《创修民乐县志》载:“祁连山逼近红水,森林很多,峰峦突起,松林葱蔚,红水经其下,微风飘拂,水声与松声相应,天籁自然,引人入胜。”《新修张掖县志》载:“张掖附近合黎山,生奇材林箭,是〔汉〕匈奴偶余王所居地,西边诸侯作穹庐及车,皆仰此木材。”《永昌县志》载:“云庄寺之松,皆开始于晋朝,为〔前凉〕僧摩阿手植,阵列樯连,皆数百年物。”从以上记载,证明祁连山森林,皆为古代自然更新的原始产物。再以森林的覆盖面积来说,也非常广阔。松杉万本,雪山千仞,灌溉着河西走廊的肥沃良田。如旧杂志《新西北》载:“河西之富庶,载于史籍,连篇累牍,虽雨量不足,幸天赋高山亘矗,积雪皑皑,滋溶流灌,永无底穹,坐食其赐,无减天多水之区。”
  祁连山带给河西人民的泽惠是难以估量的。但历代统治者热衷于穷兵黩武,不懂得休养生息。对林木资源毁之者众,而护之者寡。虽也有如清朝甘肃提督苏宁阿“悬挂铁牌”,禁止入山伐木,及祁连山森林之事,但毕竟寥寥无几。历代的统治阶级,为了争夺权利,战争频仍,扰攘不休,人民的经济生活,不但受到长期的摧残,得不到恢复,而森林的保护,有名无实,亦惨遭蹂躏,逐渐破坏,失火焚林,任其砍伐滥用,所以形成了以往河西森林覆盖面积日益缩小,成材林砍用一空。前山的绿洲处处,平铺青青,苍松拖地,绿影参天的优美情况,变成了荒山秃岭,景色黯淡,尤其合黎山变成了灰色斑斓,草林不生,光秃秃的火焰山。如《创修民乐县志》载:“松山在城西门外五里许的大河西岸,亦祁连山之支脉也;山上山下,布满松柏,今虽变为良田,而松山之名,犹未改也。”《新修张掖县志》载:“在〔清〕嘉庆年间,八宝山之森林,被奸商借采铅名义,大肆砍伐”。《新西北》载:“酒泉之西沟寺,在二百年以前,林山苍郁,绵延百余里之远,今已失本来面目,证之实事,所传匪虚”。《肃州志》载南山诗,形容当时军队践踏森林之情况,内云:“南山松百里,阴翳车师东,参天拔地如虬龙,合抱岂止数十围,拜爵已受千年封。其间最古之老树,曾阅汉唐平西戎,山俶居险筑营垒,牧夫采樵松枝空,金戈铁马恣蹂躏,燎原不尽仍青葱”。又据《甘肃新通志》载:“公元1724年(〔清〕雍正二年)五月,岳钟琪征剿庄浪的谢尔苏部番族,在桌子山、木茂山等,纵火焚林,大破番兵。”公元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甘州提督周达武,借着修衙宅的名义,派兵进山,在黑河口一带,砍伐林木甚多”。合黎山的童秃,据记载当是烈火焚烧,或大肆砍伐森林的恶果;古代还有“焚林驱兽”之说。《新西北》载:“河西北面之沙漠戈壁非天生者,全属人谋不减,在千百万年前为沃野,但滥伐树木,废渠道而河流干涸,乃逐渐风化而成沙漠地矣”,足证森林遭受破坏之巨大了。
  祁连山森林在历史各朝代中都是随行政管辖,由地方统治者分隔小片管理,其实各自争夺伐木,因此使天然森林由盛及衰,逐渐凋零。由当年的数千万亩,变成今日的二百多万亩,分布在酒泉以东的祁连山一带。
  1942年,国民党最高当局“修正通过”并发布“国民政府三十一年三月五日渝文字第二九一号训令”,以“祁连山森林对西北气候对国防建设关系均极重大”为由,组设了“祁连山国有林区管理处”,“以一般林区名义,按国防林区逐步经营,设置林警主持造林护林及林区内一切应有建设事宜”“饬由陕甘两省保安部队中各抽一团”,由“甘肃谷主席”负责编练,组成林警总队,,完成后交农林部接受担任护林。解放前夕,遂改“国有林区管理处”为“祁连山林务处”,处址设在张掖县,统管祁连山天然林区,并于门源、哈溪滩等地派驻林务专员,下设专员公署,直接对“甘肃省政府主席”负责。
  1949年解放后,至1953年期间,仍沿袭了祁连山林务处旧有体制,由甘肃省农林厅祁连山林务处统一管理,林区业务由林务处领导,行政由酒泉、武威专署建设科领导,并下设西坝截、莫科、梨园河、马蹄、黑河等5个林业工作站。1958年初,撤销祁连山林务处,山川林区合并,成立张掖专署林业局(大专区),各林业工作站更名为森林经营所,同年年底森林经营所更名,调整并新建17个国营林场,由地县林业局双重领导。1962年张掖专区分为张掖、武威、酒泉三专区,祁连山林区分别由张掖、武威、酒泉专署农林牧局和各有关县领导。1963年3月,成立祁连山林业局,属省林业局直接领导,辖祁连山林区16个国营场,西大河林场撤销,林权移交由山丹军马局管理,1965年11月,撤销祁连山林业局,分设武威、张掖森林经营管理局,并由武威、张掖两地区行署分别领导。1980年10月,撤销两森管局,成立武威、张掖地区林业局,武威地区所辖各经营林场下放到天祝、古浪、永昌等县;1980年9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从古浪县裴家营林场分设并建立昌岭山自然保护区,从张掖县张掖机械林场分设并建立东大山自然保护区,1983年,撤销张掖地区林业局,成立张掖地区行政公署林业处和张掖地区森林总场。1985年12月26日,撤销张掖地区森林总场,将所辖八个经营林场分别下放肃南、民乐、山丹三县。
  建立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是国计民生的需要,是河西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强烈呼声。早在1983年,全国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工作会议(新疆会议)上,甘肃省林业厅李卫芳副厅长提出在甘肃祁连山建立自然保护区,会上被林业部正式列入拟定建立的全国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1986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在张掖召开了河西地区林业工作会议,主要讨论部署河西林业发展战略规划,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河西“三地两市”主管林业的领导,山丹军马局、地(市)县,国营林场的负责同志共100多人,省政府副秘书生邹雅林,甘肃省林业厅厅长蒲泽、副厅长禹贵民、省林业厅总工程师张汉豪、研究员郭普同志等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全体代表视察了祁连山有关林场,并专门讨论了祁连山建立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问题。省林业厅禹贵民副厅长根据祁连山水源林的特点和战略地位,提出祁连山保护区范围,由原拟定的寺大隆、西水林区28个林班,扩展到整个东祁连山地,为今日的保护区勾勒出了明晰的建设蓝图。9月间原林业部董智勇副部长、保护司卿建华司长来甘肃由禹贵民、崔岩(原张掖地区行署专员),陪同深入西水林区,考察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管理情况,研究讨论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问题。在11月份林业部于北京召开自然保护区工作会议,邹雅林、李卫芳等同志又向林业部党组专门汇报了建立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问题。
  1987年9月,省委书记李子奇同志在省有关同志陪同下,前往祁连山林区视察指导,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祁连山森林的生长和管护、山区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并赞同支持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问题。时隔不久,省政府路明副省长、国务院“三西”建设办公室刘主任,省林业厅副厅长张志全、张掖地区行署周明辉副专员又深入祁连山,亲自过问和研究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组建工作,向省政府领导、省计委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进行汇报协调了有关方面的问题,从而加快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筹建过程。
  1987年10月24日,经甘肃省人民政府甘政发(1987)154号文批准,建立甘肃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区。1988年5月9日,经国务院国发(1988)30号文批准,成立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7月20日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根据省政府甘政纪(1988)7号文件精神,划定张掖地区寺大隆、西营河、大黄山、大河口、马蹄、西水、康乐、隆畅河、祁丰和东大山等10个林场;武威地区古城、华隆、夏玛、乌鞘岭、哈溪、祁连、十八里堡、昌岭山、上房寺等9个林场,金昌市东大河林场,山丹军马局四场林业队等21个国营场(站、队)为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所辖。1989年1月24日,省林业厅在张掖市召开由河西三地两市党政领导、山丹军马局及地、县林业处、局、林场等有关单位领导和代表参加的“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立大会,到会100多人。甘肃省林业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朱耀光同志在会上宣布了管理局局长、副局长任命的通知,并作了重要讲话。张掖地区行署专员崔岩、武威地区行署副专员裴永俊等领导在会上祝贺并讲了话,从此管理局正式挂牌办公。
  自然保护区工作是一项新的事业,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并着手建设工作,得到了国家林业部、省、地、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注和大力支持,受到了祁连山区各族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桑梓,造福子孙”的大业,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生态环境工程,她维系着整个河西走廊380多万人民的生存,对于该地民族繁衍,经济繁荣,文化进步,乃至国家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从建设伊始,就受到中央、省、地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他们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建设所做出的努力和功绩,将会载入史册。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锲而不舍,坚忍不拔和对党、对人民高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高尚精神,将会激励着全区自然保护工作者,沿着已展开铺平的道路,坚定地走下去,为开拓祖国的自然保护区事业,为努力建设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发展水源涵养林,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而贡献毕生的力量。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社会民族、人口、宗教、社会保障、人民生活、婚姻家庭、道德风尚、社会风俗、社会陋习、方言、东部裕固语、人物传、人物录、古籍选录、历史文献、红西路军史料、当代文选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