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农村经济新机制的有益实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672
颗粒名称: 建立农村经济新机制的有益实践
其他题名: 甘肃省农村改革张临高试验区总体报告
分类号: F327.42
页数: 17
页码: 2894-2910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建立农村经济新机制的有益实践情况。
关键词: 张掖 农村经济 新机制

内容

建立农村改革张(掖)临(泽)高(台)试验区,是省委、省政府为深化农村改革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步骤。其目的是在农村第一步改革取得巨大成功,而第二步改革陷入困境的情况下,把握全局,分解难题,试验示范,区域推进。为全省深化农村改革探索思路,积累操作经验,提供决策依据。遵照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在省委研究室的具体指导和省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地委、行署精心组织实施。按照1989年点上试验,1990年面上推广,1991年总结评估的安排部署,依托临泽县先行试点,有步骤、分阶段地向各县(市)延伸扩展,最终发展成为覆盖全区的深化农村改革的基础工程建设。其效应虽不像某些物质工程那样一时被人们看得见、摸得着,但必将随着制度的运行和经济的发展日益显现出来。
  一、立项背景与基本思路
  张掖地区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区。农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占全区80%以上农村人口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80年代,农村经济发展开创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1988年同1978年相比,农业总产值达到5.2亿元,增长1.7倍;粮食总产达到6.89亿公斤,增长54%;乡镇企业产值达到3.13亿元,增长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2元,增长3.5倍。全区农村绝大多数农户比较好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向宽裕型生活水平迈进;长期维系的自给半自给经济形态已被突破,开始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依托旧的耕作方式为主的传统农业已被打破,正在向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的现代农业转变。这种史无前例的发展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最根本的是大包干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村从微观组织结构到经济运行机制,都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即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使农户获得了经营自主权,为商品生产发展创造了重要前提;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推动农产品市场的发育和劳力、资金、技术的横向流动,促进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农村经济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格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辟了广阔前景;国家开始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法规等手段调节农村经济的运行,使宏观经济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健全起来。农村经济体制的率先改革和初战告捷,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使农业一度超常规增长,推动全区国民经济提前实现第一个翻番目标,而且唤起了全社会对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并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提供了某些经过实践检验的基本思路和重要经验。
  但是,前10年的农村改革进展并非一帆风顺,工作也非尽善尽美。由于第一阶段改革的内容,主要是打破原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体制下形成的平均主义、“大锅饭”问题,通过改革原集体经济内部的经营方式,实现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结构的再造,确定家庭经济在农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因而同其他方面的利益冲突相对较弱,进展异常迅速和顺利,在很短时间里覆盖广大农村。而当改革步入第二阶段之后,要为农村各类经营主体步入商品经济铺平道路,这不仅需要变革农村传统的乡土社会所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在新的微观经济结构基础上形成新的组织和制度,而且需要整个国民经济在改革经济流程之后形成新的宏观调控机制。这就使得农村改革继续单军独进的可能性大大减弱,而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相关程度大大提高,不仅农村自身改革的具体目标导向不甚清晰,而且各方面的利益矛盾更加突出。与此同时,第一步改革不完善、不配套的方面也日益显露出来,使农村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
  ——土地产权关系不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既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也是土地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他极大地激发农民的生产热情,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由于当时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和工作方法上的片面性,许多必要的配套措施未能及时跟上,使土地承包经营中的问题未能很好解决,并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表现出来:一是土地所有权在实践中模糊不清。虽然《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而这个集体由谁来代表,既没有明确的法规确认,也没有充分的制度保障。导致土地使用中的无序状态日趋严重,经营上的合同执行困难,纠纷层出不穷。二是农户对承包经营缺乏稳定感。许多地方在大包干时将土地按人平均分配,承包双方没有形成完备的合同契约关系,集体与农户的责权利很不明确,出现了农户一方面无偿使用土地,一方面又没有稳定感,严重妨碍农民对土地长期投入的行为,使有限的耕地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三是连续不断的小调整加剧了土地分割细化。使经营规模偏小和地块过于零散的问题日益突出,既不利于农户对耕地的经营管理使用,也不利于进行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给现代技术的应用和耕作制度的改革带来诸多不便。四是缺乏地力补偿和经营权合理流动的自我调节机制,使地力提高的农户得不到应有补偿,地力下降的农户受不到相应处罚。特别是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就要求土地经营必须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自我调节机制,使土地按照经济规律要求,同劳力、资金、技术等其他要素一样流动起来。而在现实条件下,农民不仅把土地作为一种解决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而且当作一种社会保障手段赋予福利、财产继承等多种社会职能,宁愿粗放经营,也不轻易放弃土?,由此影响土地产出效益的提高和规模经营的发展。
  ——合作组织发育缓慢。农村第一步改革的巨大成功和第二步改革的逐步深化,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触动几十年建构的农村社会经济关系,使农村合作经济跨入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阶段。但在大包干以后的相当一个时期内,农村经济运行出现许多混乱现象:其一、组织载体断裂。“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被打破以后,原有的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组织多数功能退化,新的合作经济组织又未发育成熟,乡一级经济组织(经委和农工商公司)多数名不符实,造成集体经济优越性同家庭经营积极性有机结合缺乏组织载体。其二,集体经济薄弱。在改革的前期,许多地方只注重“分”的一面,忽视了“统”的一面,把集体原有的牲畜、农具等生产资料折价到户,挂账处理,大部分村社没有建立新的提留制度,使多年积累的集体经济受到很大削弱。据统计大包干初全区有集体积累(包括固定资产和生产资料)1.4亿元,1988年实际保留下来的只有4000多万元(不含生产资料折价款5700万元);1989年全区农村集体经营收入只有11734万元,仅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0.4%;乡村两级集体企业的产值和收入也分别只占乡镇企业产值、收入的45.7%和38.1%。其三,服务功能弱化。由于集体经济实力下降,合作经济组织缺乏手段,因而很难承担起生产服务、管理协调、资产积累和经济开发的职能,出现许多一家一户不好办、办不了的事情。特别是信息不灵、技术缺乏、销售困难,往往给农户造成经营失误,影响家庭经营的健康发展。其四,经济关系模糊。集体和农户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比较混乱,相互之间的侵权行为和合同纠纷屡有发生。集体和农户之间的收益分配缺乏明确而严格的制度,国家定购任务完不成,集体提留收不上,三兼顾原则得不到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大多数村社财务管理无规章,集体提留和社会统筹很不规范,要么分文不取,要么随用随收,前清后乱、胡花乱用、贪占挪用现象时有发生,既影响了集体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又损害农民对集体的信任感,从根本上动摇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格局。
  ——农业利益流失严重。作为河西商品粮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国家粮油定购任务的完成,各级领导始终把发展农业摆在国民经济的首要位置,以占全省5.4%的耕地,生产占全省11.5%的粮食,每年向国家提供定购粮1.65亿公斤,为全省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但因受到产业结构缺陷与传统区域分工格局的约束,农产品与工业品交换缺乏平等互惠,地区之间的经济效益被指令性调拨所扭曲,全区每年低价转移出的农产品差价相当于财政补贴的一倍多。与此同时,没有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依托的配套群体,使主导产业的产品不能在区内多层次加工增值,大量的只能以出售原料的形式源源不断流向区外,阻断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循环渠道,形成高产穷县、高产穷区的局面十分突出。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市场发育缓慢、流通渠道不畅,大量农副产品需要远距离运输才能变为商品,而这种经济运行又缺乏规范。有利的事你争我夺,无利的事相互推托,要么产品销售大战迭起,要么地区之间相互设卡,人为地阻断产品销售渠道,其结果是市场风险和利益流失只能由农民来承担,出现丰收也愁歉收也愁的不正常状况。由此使农业的比较利益下降,农民的增收速度减缓,纯收入由1982~1984年平均增长19.1%下降为1985~1988年平均14.4%
  ——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农业生产在已经创造较高生产水平的形势下,依靠现有耕地增产的潜力越来越小;同时随着人口大量增加,全区人均占有耕地由1982年的3.27亩下降到1988年的2.99亩。尽管各县(市)水土光热资源丰富,但因缺乏吸引农民投入开发的相应机制,不能使自然资源尽快开发利用。传统农区振兴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动结构变革,组织更多的生产要素转向二、三产业,而传统方式支配下的农本经济根深蒂固,使非农产业的发育极其缓慢。乡镇企业刚刚起步,就遇到人才缺乏、技术落后、经营不善、活力不足等障碍和困难。特别是缺乏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一度出现盲目办厂、重复建设,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资源,而且使企业间投入产出链条的空间阻碍加大,有限的基础设施得不到充分利用,无法形成有效的企业规模和聚集较高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以上情况和问题的调查分析,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是农村改革最成功、最受农民欢迎的基本成果,他革除了原集体经济分配“大锅饭”财产大集中的弊端,继承了合作化的积极成果,但在具体推行操作中,存在许多不完,善、不配套的方面。要深化农村改革,最现实的是巩固发展已有的改革成果,做好充实、配套、完善、提高工作,在稳中求进,进中创新。改革进入城乡交汇、利益矛盾加剧时期,深化改革的难点在于城市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而在城市改革滞后的情况下,关键在于认真分离农村改革中具有较强独立性的问题,把握和依靠农村自身力量将改革继续推向前进。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稳步增长又是改革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因此,必须坚持围绕发展搞改革,深化改革促发展的方针。从这个认识出发,我们形成建立张、临、高试验区的基本思路,既不是搞县级综合改革试验,也不是搞单项超前试验,而是从解决农村生产力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入手,选择以制度建设、体制创新和经济开发为目标导向,探索和建立一种区域性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机制。并确定了以下操作实施的基本指导思想:坚持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方向,把土地制度建设作为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在完善、配套上下功夫,以巩固、发展第一步改革的成果,构造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结构;坚持完善发育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从合理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入手,明确规范集体与农户的权利和义务,加快集体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强化集体统一服务功能,努力提高双层经营水平,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坚持把改革试验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探索建立新的投入机制、经营形式和开发方式,引导农户的经济余量向高生产率的部门流转,推动农业的深层开发和广度扩展,促进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坚持尽可能将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结合起来,力求突破一些难点,探索研究打破城乡分割状态,协调解决部门利益关系,努力促进新旧体制的转换,逐步建立发展商品经济所必须的行为准则和市场环境,形成社会性的制度规范和政策保障,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项目设置和操作实施
  从上述基本思路出发,张、临、高试验区主要设计了6个专题15个项目。概括起来为三个方面:(1)制度建没。包括以清晰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为核心的土地制度建设,以强化集体经营管理职能为核心的合作制度建设,以规范内外环境与运行机制为核心的乡镇企业制度建设。(2)体制创新。包括以变革畜牧管理体制为核心的产供销一体化建设,以农民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为目标的专业合作示范,以理顺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之间经济关系,搞活农村金融为导向的金融体制改革。(3)经济开发。包括创立新的投入机制,优化开发方式,吸引农民开发荒地资源的土地小区开发;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生产结构,发展“名、优、特、新”产品的区域经济开发;将分散的乡镇企业集中在交通、能源方便的地方,共同建设和使用基础设施,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工业小区开发。
  改革试验的整个实施工作,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慎密设计方案,自下而上论证,经地委、行署审查同意,报请省委、省政府批准,从1988年10月开始,依托临泽县先行试点,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有领导、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由点到面地逐步向全区延伸扩展。至今年3月底,农区5县(市)的64个乡、785个村、5423个合作社,已全面实施了土地制度、合作制度两个专题五个项目,山丹、高台两县普遍推行了“两田制”建设。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组织实施乡镇企业制度建设和农业小区开发建设。临泽县组织实施的畜牧业产供销一体化建设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也取得阶段性成果。肃南县也借鉴农区改革试验的经验,结合牧区特点,在红石窝乡进行“草原有偿承包”试点工作,为深化牧区改革初步探索了途径。
  (一)土地制度建设。依据现阶段农村生产力水平,确定土地制度建设的基本出发点是,在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明确所有权的实现形式;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探索搞活使用权的实现形式;并对土地资源的保障功能做出科学安排,达到缓解入口过快增长,有效保护利用耕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土地合理流转的目的。设计完善土地承包制度和建立土地流动制度两个试验项目,具体操作内容是:(1)核实基数,处理纠纷。全区共清理承包地234.11万亩,机动地7.99万亩,处理土地纠纷1.6万多起,收回非法占地1627亩,由县(市)人民政府颁发了土地使用证,进一步稳定了家庭经营。(2)完善合同,强化管理。在清查处理遗留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合同内容,完善管理办法,由合作组织和农户重新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全区共签订20.81万份,签约率达99.6%。(3)两权分离,有偿使用。将模糊的土地权属明确规定为合作社集体所有,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法定所有者的代表向农户发包土地,按亩均纯收入的3~5%收取土地承包费,从经济上体现所有权的真实。(4)招标承包,允许竞争。对机动地实行招标承包,将竞争机制引入土地承包,鼓励土地向种田能手转移。(5)评等定级,升奖降罚。以社为单位成立3~5人的土地评估小组,依据土壤肥力差别和近3年平均产量,将土地划分为若干等级,农户在承包经营期间提高等级的,集体给予奖励,降低等级的,给予处罚。升降补偿一般在土地承包期3~5年内评定兑现,土地转移时随时评定兑现。(6)划分“两田”,平衡负担。按照“动粮动款少动地”的原则,高台、山丹两县共划口粮田24.51万宙,人均0.92亩;责任田45.9万亩。初步建立起土地分两田、负担分两费(土地承包费和社会公益费)、责任分两方的运行机制,缓解人地矛盾,抑制了分割细化的趋势。(7)规范程序,鼓励流转。赋予土地商品属性,建立土地流转制度。允许土地经集体同意后转包。为逐步改变均田化种植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制度保证。(8)归卷立档,储备资料。以社为单位建立完备的土地档案,由村联社归卷管理,为土地管理储备了较可靠的原始资料。
  (二)合作制度建设。在稳定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着眼于建立健全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界定集体与农户的责权利关系,转变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充实统一经营,促进双层经营体制的成长发育,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设计农村经济合作社章程示范,农村专业承包合同管理条例示范和建立合作基金会三个项目。主要试验内容有:(1)建立健全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在原生产队的基础上组建生产合作社,生产大队的基础上组建村合作经济联社。全区共建立生产合作社5423个、村合作经济联社785个。(2)制定经济合作社章程,明确合作组织的性质,任务、设置范围、组织原则,分配关系及其对所属土地、房屋、林木、果园、水面、草场、机械等行使管理的法人资格。(3)以社为单位,由社员大会选举产生社员代表,组成3~5人的社员理事会,协助社长处理全社的经济活动,体现农民当家作主的权力。(4)在稳定专业承包合同的基础上,清理、回收历年欠交的各项提留和承包款,共收回专业承包款297.51万元。(5)制定规范的专业合同,稳定承包关系,调整补充合同内容,处理合同纠纷208起。使农村经济的管理走上了制度化的轨道。(6)建立合同管理机构,形成县、乡、村三级管理,县、乡两级仲裁的合同管理体系。(7)开展财务清理,搞清集体家底,规范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土地承包费、社会统筹等费用的提留项目、数额和使用办法,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扭转了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8)以原有公共积累和分期收回的生产资料折价款为基金,按照“村管社有、有偿有息、小额短期、滚动使用”的原则,建立农村合作基金会665个,其中以乡建会9个,以村建会656个,现纳入资金2294.53万元,1990年融通资金783.25万元,获利16.08万元,以此管好了集体资金,用活了集体资金。
  (三)乡镇企业制度建设。按照现代商品经济的一般准则界定产权,规范企业的交易规则和政策环境,有针对性地引入商品经济的组织、制度因素。通过试验观察,比较探索乡镇企业制度建设的途径,主动催化新规则、新组织和新制度的发育和形成,为今后乡镇企业的发展奠定稳固的组织和制度基础。设计了制定优惠政策、清理建设市场,股份制试验和建设工业小区四个项目。突出了三个方面:(1)激发内在活力。张、临、高3县(市)分别选点进行股份制试验。张掖市在上秦乡下安村榨油厂成立下安粮油加工经销公司,按照有限责任的形式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通过核实资金,确定股权,制订章程,完善制度,使企业按照规范化的股份制经济运行。现有股金42万元,按集体和个人入股额划分为26个股东,每千元为一股。股权划分坚持平等自愿允许继承、利益共沾、风险共担,产权归全体股东共同占有,股份分红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实行税前计息,税后分配,照章纳税。税后留利按四项基金分配,即企业提留扩大再生产基金占10%,集体福利基金占15%,承包人和职工奖励基金占25%,股东分红占50%,使投资者真正拥有对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两年来,股东把分红的15万元又以投股的形式投入到企业中,使股份资金由26.8万元扩大到42万元,使企业发展后劲增强,产品质量达到国标二级,运销青海、内蒙、陕西、江苏、北京等11个省(区),连续两年被省农行评为资金信誉特级企业和优良企业。1990年产值达290万元,实现利税17万元,人均产值4.3万元,利税2500元,分别比1988年增长45%和47.8%。临泽县在濒临倒闭的鸭暖果品厂,采取县糖酒公司与乡镇企业联营方式,开展股份制试验,两年实现产值94.8万元,销售收入65万元,创利税8万元,产值和收入分别增长2.4倍和6.7倍。去年以来,股份制移植、延伸到全县的8个乡镇企业,共吸收股金218万元,创产值571万元,完成收入227.35万元,实现利税34.9万元,展示了股份制的强大生命力。(2)改善外部环境。张、临、高3县(市)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治理整顿的要求,从经营方式、资金信贷、技术开发、人才引进、产品销售等方面制定了发展乡镇企业的若干优惠政策;组织工商、物价、公安等部门清理整顿市场秩序,规范政府部门的行为,取消各种不合理摊派,为乡镇企业发展创造了一定的市场环境。临泽县清理整顿市场前,有15个部门插手市场管理和收费。经过整顿,撤销了阻碍农民进入市场的5处不规范路卡,纠正了多头管理市场的混乱局面,使全县进入市场的工商户增长33%,注册资金增长56.9%,商品交易额增长63%。高台县工商局和宣化乡站南村合资兴建的农贸市场,通过制订市场管理制度,规范市场运行机制,有力地促进了集市贸易和商品流通。1990年同1988年相比,个体工商户由20户增加到61户,固定摊点由20个增加到30个,固定门点由21个增加到40个,成交额由51万元增加到73万元,工商管理费由1000多元增加到5000多元,上市商品的花色品种不断增多,服务项目、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市场秩序和卫生条件也有了大的改观。(3)探索发展路子。张、临、高3县(市)分别在城东郊、新民滩和盐池乡建立3个工业开发小区,兴办各类企业97个,从业人员达2457人,完成投资额1137.95万元(其中国家投投626万元,集体投入299.43万元,个人集资212.52万元),1990年总产值达2360.5万元,实现利税307.1万元。临泽县依托县办玉米淀粉厂,在县城东南2公里处建立工业开发小区,规划面积6.86平方公里。1989年以来,共有26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申请进入小区。共投资766.52万元,完成土建面积1万平方米,定购设备393台(件),从业人员达200多人。规划小区在建企业全部完工后,可实现产值1300多万元,创利税214万元,安置待业青年450人。张掖市依托城市辐射功能,在交通便利、信息灵通、乡镇企业发展快的上秦乡安里闸、下安、八里堡村建立工业小区,1989年以来有147户农民集资121.7万元,新办7个企业,使乡镇企业总数发展到56个。1990年完成总产值1700万元,实现利税121万元。仅安里闸村人均从企业所得505.7元,占人均纯收入的54.2%。高台县在盐硝资源丰富的盐池乡建立工业小区,到1990年已完成投资182.73万元,其中集体124.23万元,农户58.5万元。总产值达606.5万元,实现利税185.1万元,盐硝年产量达7.5万吨,分别比1988年增长59%、103.6%和78.65%。
  (四)农业小区开发。立足丰富的水土资源,通过政策诱导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探索一种最佳开发模式和经营形式,为接续农业发展后劲和调整产业结构创造条件,设计了集资开发、移民开发和区域经济开发三个项目。1989年以来,在张、临、高三县(市)农业开发试验区的带动下,全区已初步形成10个农业开发小区,规划总面积15万亩。两年共投入资金1018.7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45.9万元,集体投资248.5万元,个人集资124.3万元),投入劳动工日133.6万个,修建提灌站5座,打井139眼,衬砌渠道279.9公里,架设农电线路88.2公里,开发荒地5.2万亩,配套农田2.26万亩,安置中部干旱地区移民1300多人,生产粮食843万公斤,定植果园1.1万亩,经济总收入达877.27万元。张掖市根据不同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将全市划分为五个经济小区,并在二阴粮糖区先行试验。1990年种植水稻10883亩,其中开荒种植5160亩,总产达358.7万公斤,养鱼水面达到3258亩,产鲜鱼120.7吨;开发种植甜菜3万亩,总产达6万吨,占全市总产量的75%,以此加快了资源开发利用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五)畜牧业产供销一体化建设。按照发展商品畜牧业的要求,着眼于构造生产者与市场之间的中介组织,建立市场为导向,生产为基础,社会化服务为内容,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制,加速传统畜牧业向商品畜牧业的转化。主要实施三项试验:(1)变革管理体制。临泽县将原属农业部门的畜牧兽医站和商业部门的食品公司合并,组建了统揽畜牧业生产、良种繁育、饲料供应、疫病防治以及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肉禽蛋公司,下设畜牧兽医技术服务公司、渔业公司和食品公司,设想通过改革管理体制,走产销一体化路子。(2)兴办专业经济实体。由养鸡大户鲁维林牵头,发挥专业联合优势,组织28户农民成立蓼泉乡双二村农民养鸡联营公司,形成农民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保护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统一开发技术服务,统一加工配合饲料,统一组织产品销售,统一建设基础设施。1990年该公司养鸡13862只,户均533只,人均92只,分别比1988年增长65.4%、78.3%和76.9%,养鸡收入16.5万元,户均6346元,人均1092元,占到家庭总收入的50%左右。农民养鸡联营公司显著的经济效益,带动本村养鸡业的迅速发展。1990年全村养鸡总数达2.1万只,户均62只,人均15只,养鸡业产值占到农业产值的22.6%。(3)发展国营企业和农民的经济联合。依托国营临泽牛场辐射周围农户,扩散良种奶牛,统一加工销售,使国营企业同家庭经营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联合体。两年来临泽牛场向40多户农民和单位扩散奶牛124头,向社会提供肉牛300头,商品牛肉7.5万公斤,走出了一条依靠国营企业的力量,把家庭经营组织到社会化大生产之中,发展商品畜牧业的成功路子。
  (六)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其基本宗旨是在国家宏观金融环境变紧,农村微观组织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着眼于建立灵活、有效,具有内在发展动力的农村金融体系,使之能够成功地吸引农村家庭和企业存款,并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临泽县设置了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试验项目,主要内容是:农业银行分年消化占用信用社的存款准备金;降低信用社备付金率,停止对存款准备金与存款备付金的分户管理;尊重信用社业务经营上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集体股金,使信用社的组织基础与服务对象一致起来;按照国家规定实行浮动利率;坚持“三为主”原则,信用社同农业银行在业务范围上适当分工;信用社建立风险基金;实行分层次民主管理;明确县联社的存在形式和地位,正确处理信用社与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关系。从1989年7月实施运行以来,营业部筹建等项工作均已完成,信用社的自主权得到保障并有相应的扩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系统实现税后利润6万元,各项存款余额3220万元,比1988年增长25.3%;累计发放贷款2000万元,比1988年增长72%。信贷规模由1988年的522万元增加到1990年的925万元,增长77%。资金营运率由1988年的45%提高到1990年的56%,对改善临泽县的资金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显示重要作用。
  三、初步效应和长远影响
  我区的农村改革试验作为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和复杂的科学实践,围绕农村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体制问题进行试验探索,不仅是现阶段深化农村改革具有远见的战略抉择,而且符合中央指导农村工作的基本方针。因而在丰富改革思路,积累操作经验,提供基础信息,深化认识水平,配套完善政策,发育组织功能,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效果。
  (一)稳定了以土地承包为核心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亿万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一项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实践证明,这种经营形式既符合目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要求,也符合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心愿,必须作为现阶段农村的一项最基本的经济制度长期稳定不变。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思想和理论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全面推行的,实践中还是一种尚未完全成熟的制度体系,本身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坚持家庭联产承包制长期稳定不变,并不意味着我们已找到一种理想化、永久性的经营模式,必须根据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不断地进行完善提高,在稳定中完善,在完善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而稳定家庭经营的核心是完善土地承包制,张、临、高试验区紧紧抓住农村社会经济领域中,同群众利益最密切,接触最广泛,影响最突出的土地制度建设,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和实践。他的最大成功在于,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工作,确立了土地公有原则,坚持农村的社会主义方向,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赋予以合作社为代表的集体管理权和农户的承包经营权,进一步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步形成土地管理、约束、激励和调节的基本运行机制。(1)管理机制。在实行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基础上,完善承包合同,征收土地承包费,从经济上体现了集体所有权的真实,实行分等定级,强化联产联投,增加对土地投入,将机动地、新开荒地实行招标承包,推动土地合理流动,为发展规模经营,改变“人人包地、户户种田”的平均经营格局创造了政策条件。(2)约束机制。在引入竞争机制的同时,运用行政、法律手段,约束和规范土地使用者的行为,从制度上确认集体对土地的管理权,保障集体招标发包土地、统一种植计划、监督土地利用、控制使用方向及对粗放经营者给予处分等权利,有效制止乱占乱用耕地的行为,向以法治农、以法管地迈出重大步伐。(3)激励机制。为有效利用土地,实现生产要素优化组合,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使用者因增加投入提高土地等级或改善生产条件的,集体从土地承包使用费中给予奖励;因投入不足造成地力下降或弃荒的,使用者要向集体交纳一定数量的罚金,以激励农民对土地的长期投入,确保农户长期经营土地的积极性。(4)调节机制。根据组织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制订土地合理流转的政策和措施,建立适合区情的流转制度。既根据人口自然增减状况,采取动帐不动地,“两田”互补的办法自行调节;也对农业劳动者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经群众同意,由合作经济组织收回一定数量的承包地,实行招标承包向其他农户转移;同时在承包期内,允许农户承包的耕地有偿转让或向集体退包,由集体重新招标承包,从而在制度上确认家庭经营的主要内容和存在形式,使农民明确土地为集体所有,家庭承包不是分田单干,从根本上消除了怕政策变的思想疑虑。
  (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双层经营新体制的确立,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经济新体制的框架已初步形成。他不仅为广大农村注入新的活力,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提供所有权和使用权既统一又分离的新鲜经验。但从具体工作而言,改革的前期,我们只注重稳定完善家庭承包经营这一层次的工作,而忽视集体统一功能的发挥。实践证明,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生产、流通、消费及社会活动内在的引导和推动力量,是农村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组织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载体,同时也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因而随着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完善合作制的问题日益突出起来,建立健全合作组织势在必行。所以张、临、高试验区在稳定和完普家庭经营的同时,把重建和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作为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巩固农村改革成果的重大课题来抓。一是利用农村原有的组织资源,从清理财产关系、转变内部经营管理入手,促进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功能转化。通过制订农村经济合作社章程,明确了社区合作组织的设置范围、组织形式、管理体制、经营方针、服务方向、收益分配,以及集体与农户之问的权责利关系,建立健全了村联社和合作社组织,选配了干部,强化管理协调、生产服务、资产积累职能,初步?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农村经济组织体系;明确合作经济组织与党支部、村委会的职能、任务和分工,以此为党和政府一系列经济政策、发展战略能够真正落实到基层,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二是按照农村商品经济和专业分工的需要,扶持和培育了一大批新的专业服务组织。如目前出现的养鸡协会、养鱼研究会、水稻研究会、甜菜研究会、瓜菜研究会和科普协会,成为群众联合自我服务的好形式,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在清理集体财务,明确集体和农户财产关系和契约关系的基础上,以原集体的积累、分期收回的生产资料折价款、专业承包收入、土地承包使用费、存款利息收入为资金来源,成立了乡或社级合作基金会,建立和完善新的集体提留和积累制度,制定了集体资金的管理、使用、监督办法,有效提高集体资金的融通效益。张掖市大满乡城西闸村建立合作基金会后,利用集体资金积累积极开展融资业务,统一购买地膜、化肥、籽种等生产资料,使暖棚养猪的户数由1989年的3户发展到1990年的39户,地膜玉米由370亩增加到1020亩,带田面积由430亩增加到1500亩,全村粮食亩产由616.5公斤提高到824.5公斤,总产增加37.48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98元增加到811.5元,增长16.26%。四是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同时,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坚持农村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环节来推动。进一步总结推广高台县巷道乡八一村“七统一”的经验和山丹县位奇乡芦堡村“集体兴办工副业,分户经营农牧业”的经验,积极引导兴办集体企业和“五小一队”。目前全区已办起小农场21个、小林场278个、小牧场31个、小果园1564个、小鱼塘39个,组织劳务输出队61个,村级企业发展到187个,有效地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为搞好集体统一服务奠定物质基础。五是改造政府职能序列中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各类服务组织,使之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和有利于农村经营主体成长。以乡为重点,建立科委、经委、农技服务站、农经服务站、农机管理站、农电管理站、林果技术服务站、畜牧兽医工作站和水利工程管理站等服务组织357个,配备工作人员2815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83名,并在村一级配备了科技副主任、农民技术员、畜禽防疫员、水利管理员、林木管护员、农机管理员、农电管理员、农经管理员等服务人员,其中配备农业科技人员1828人;在社一级选配农民技术员256人,初步形成了地、县、乡经济技术部门为主导,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群众专业合作组织为补充,纵横交错,上下相通,覆盖全区的服务网络。
  (三)规范了农村商品经济运行机制。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二三产业的兴起,要求将改革解放的各种生产要素加以最佳的优化组合,使资金向着产值最高的地方流动,劳动力向着最需要的地方流动,生产资料向着有效利用的方向流动,以便更好地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建设,发展生产力。这种流动和组合是一种经济规律的必然,不能用行政手段直接指挥,只能依靠必要的制度进行合理引导。张、临、高改革试验区注重引入组织创新的新意识,把制度建设纳入改革试验的主要内容,使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整体间的运行结合起来,加速了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进程。在土地制度建设上,坚持土地公有,两权分离,有偿使用,承包经营的原则,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从制度上确认集体的所有权和农户的经营权,明确土地的产权关系,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建立土地分等定级、升奖降罚、允许流动、鼓励竞争的制度,促进投入、约束机制的形成,强化对土地的管理,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实行两田互补、自我调节、责权相宜、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调整负担,较好地解决人地矛盾,防止了土地的继续分割细化,保证集体和国家任务的落实。合作制度建设上,利用农村传统的组织资源和合作化以来的集体积累,消除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一大二公”的弊端,对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改造,在全区范围内发展和完善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在对原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公共积累进行清产核资、折股到户的基础上,建立农村内部聚集和融通资金的民间金融组织,以支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动;在清查处理各种经济纠纷的同时。制订合作社章程、专业承包合同管理条例、财务管理制度和合作基金会管理制度,一方面解决了合作经济组织内部普遍存在的财产关系不清,制度不规范的问题,另一方面按照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将分散的家庭经营组织起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合作组织体系。在乡镇企业制度建设上,结合乡镇企业起步晚、水平低、效益差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引入某些新组织因素和制度因素,从资金、信贷、税收、人才等方面为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护和规范。特别是股份制试验,从产品质量管理、设备管理、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入手,层层建立规章制度,明确公司的组织原则,企业的经济性质、经营业务范围、股单的计息和收益分配办法、股东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企业投资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等各层利益当事人与企业财产的收益权利和财产的风险责任之间,建立对称而又明确的经济关系,从而强化了企业积累和财产增值的内在激励机制。通过制定一系列制度、规定、章程和条例,把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具体化,优化了农村经济运行的组织结构,克服了农村经济活?的无序状态,使农村经济发展转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四)探索资源综合开发的成功路子。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是通过创办开发小区,组织密集型的生产要素来获取相对理想的规模效益。这种发展战略在我国沿海地区率先实施,并取得巨大成功,已经证实其有效性和可行性。如何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传统农区,引进这种战略模式,以探求加快资源开发步伐的正确途径,是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的重要使命。工业小区开发借鉴国外创办工业园地,特别是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创办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立足于城乡一体化和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应用经济杠杆和政府干预等多种手段,引导分散的企业相对集中到交通便利、设施集中的地区,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为乡镇企业的更高一级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主要效应体现在,临泽县依托县办玉米淀粉厂进行企业群体的组合配套,利用产业的联动效应为地方工业培育新的开发点,使其逐渐成为区域经济成长的生长点和辐射源,最终连接起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循环渠道,为彻底扭转高产穷县的困境,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化建设。高台县依托丰富的盐硝资源,建立工矿开发区,利用资源的加工增值聚集经济能量,推动产业内部的滚动发展,促进主导产业的多元化和产品链的延伸,为形成递进替代的产业转换机制和“资源开发——加工型”产业体系迈出步伐。张掖市依托城市的辐射功能向城郊延伸扩展,形成兴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农业小区开发,通过制订鼓励农民开发的优惠政策,不仅加快开发速度,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初创一种国家投入启动资金,地方配套扶持资金,吸引农户集资开发;农产品加工企业贴息,农户贷款开发,建立农业开发基金,有偿使用,滚动循环,群众劳动积累,以劳代资等形式的投入机制。形成了村社规划,分户开发;集体开发,招标承包;联合开发,兴办农场;大户开发,规模经营;企业投资开发,兴办原料、副食基地以及国营企事业单位、城镇职工留职停薪办农场等多种开发方式。区域经济开发根据地域特点和自然条件,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合理配置自然资源,形成了一种户联户、村连村、乡连乡的群体规模,涌现一批养鱼50亩以上,收入过万元的开发大户,为加快主导产业集中开发,建立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合理高效产业体系积累了经验。
  (五)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是改革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由于改革试验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保持了农村基本政策的连续性,增强群众对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稳定感,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的积极性,因而使农村经济出现新的增长势头。一是粮食生产连续九年获得丰收,1990年总产达7.36亿公斤,比1988年增长6.76%,年均递增3.32%;农业总产值达到5.8亿元,比1988年增长9.95%,年均递增4.868%。乡填企业在治理整顿中稳步发展。1990年完成总产值38511万元,比1988年增长22.97%,年均递增10.89%;从事乡镇企业的劳动力达到10.24万人,占到农村总劳动力的20.46%。二是农畜产品商品基地初具规模。各县(市)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粮、油、糖、菜、瓜、果、奶、肉、蛋、皮、毛等大宗农畜产品生产,初步形成油料、蔬菜、啤酒大麦、甜菜、瓜类、大蒜、苹果梨、红枣等8个集中产区和奶肉牛、蛋肉鸡、瘦肉猪、细毛羊、淡水鱼等5个生产基地,充分发挥了各地资源优势,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全区粮食社会商品量达3.4亿多公斤,商品率为48.5%;油料社会商品量达3100多万公斤,商品率为75%;瓜菜商品量达2.5亿多公斤,商品率为72%;甜菜、羊毛、果品的商品率分别达80%以上。三是“双向开发”取得重大突破。以推进科技进步,发展立体种植和模式栽培,建设“三田”为主的深度开发进一步发展,全区已建成吨粮田13.9万亩,小麦千斤田14.5万亩,72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已通过验收。以兴修水利,开荒扩地,综合治理,规模效益为目标的广度开发在10个开发小区的带动下迅速在全区兴起。1989年以来共新开荒地6.8万亩,不少地方做到当年开荒当年见效。特别是黑河沿岸盐沼泽地区,通过打井提灌和排阴治碱,开荒扩大耕地,1990年种植水稻2.1万亩,总产量达826万公斤,为建成10万亩水稻基地迈出可喜的一步。四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扭转了增长减缓的趋势。1990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78元,增长速度由1989年的3.43%上升到1990年的8.95%,绝对增长额也由20多元增加到50多元。全区20多万农户中,收入1000元以上的小康户达到12.3%,收入500~1000元的宽裕型户上升到55.7%,收入300~500元的温饱型户下降到27.2%,收入300元以下的贫困户减少到4.8%,广大农村跨入宽裕型阶段,开始向小康生活奋进。
  (六)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农村改革既是对原有生产关系的调整,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必然引起人们利益关系的调整,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在整个改革试验过程中,地、县、乡各级党委和政府,注意把农村改革试验同其他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总体安排部署,积极推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提高农民参与改革和经济社会事务管理意识的民主政治建设,以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民主法制建设,以爱党、爱国家、爱集体、爱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既为改革试验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又推动了农村整体工作的进行。一是基层组织建设普遍得到加强。在完善配套合作经济组织的同时,按照全国村级组织建设会议精神,借鉴外地经验,在村党支部中开展一类班子上水平,二类班子上台阶,三类班子变面貌的“达标升级”活动。在加强充实村党支部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整顿配备了村委会以及其他群众组织的领导班子,基本形成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委会和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共青团为助手,妇女、民兵共同配合的村级组织建设的新格局,为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二是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大大提高。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的体现,就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而双层经营正是保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经济体制。广大农民通过参加改革试验,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有深刻的感受,认识到我们现在进行的改革和建设就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因而普遍增强三个观念。即国家观念:1988年以前,不仅各级党政组织花费大量精力催粮催款,而且激化干群之间的矛盾。改革试验从合同上确认国家任务和集体提留,不用干部督促就超额完成了任务。仅临泽县1990年提供的商品粮就超过5000万公斤,比1988年增长近40%。集体观念:群众普遍感到发展生产治穷致富还得靠集体,长期以来农民与集体的离心现象得以扭转,难度较大的收缴提留、兑现合同、归还欠款、平田整地、民工建勤等工作有很大改观。合作观念:通过稳定承包关系,规范合同内容,明确权利义务,建立合作基金会等,把农户与合作经济密切联系起来,提高了农户对合作组织的关切度,增强集体对广大农户的凝聚力。三是农村社会面貌有了很大改观。近两年来,各县(市)以致富育人为目标,以千家万户为基点,以群众自我教育为主体,把物质目标定量化,精神目标具体化,在全区农村普遍开展“双文明评价”、创“三户”活动,共评出“双文明村”526个,占村总数的59.6%;“双文明户”22049户,占农户总数的10.3%;“五好家庭”64728户,占农户总数的30.2%。“遵纪守法光荣户”121621户,占农户总数的56.8%。由于“双评”“创三”活动发挥了吸引与示范作用,群众性的精神文明普遍加强,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禁赌禁毒、破除迷信等移风易俗活动蔚然成风,学劳模、比先进、做贡献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既优化了农村社会风尚,又巩固了农村的社会主义阵地,充分显示农村改革的综合效应。
  四、主要体会及今后意见
  农村改革试验作为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利用三年多时间,组织上万名干部参加,牵动20多万农户,由党政主要领导负责,依靠基层推动改革,取得显著的成果和效应,不仅为加快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而且为指导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积累丰富的操作经验。
  第一,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科学社会主义是植根于当代中国,深入千家万户最完备的思想体系。她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不仅指明振兴中华民族的康庄大道,而且成为我国具有生命力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就是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选择适合当时当地生产力水平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便成为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动农村改革深化的课题选择上,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又要充分发挥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改革张、临、高试验区的工作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覆盖全区各个县(市),最重要的就是始终坚持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前提,以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重点,以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为内容,以加快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为目标,完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农村的体现形式——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制度上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使改革的不断深化显示无限生机和强大活力,因而得到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第二,必须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党的领导下,选择一定范围,有计划地开展超前性试验,既是推动改革前进的重要措施,也是改革深入发展的客观需要。检验农村改革的正确与否,成效如何,最根本的是是否有利于推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这就要求农村改革既要大胆创新,又要稳妥扎实,尽可能保持农村社会生活的安定,保持农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保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因此,在改革试验的内容设计、实施步骤、操作方法上,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不搞一刀切,不套一个模式,允许县(市)从县情出发,各有不同。项目有多有少,进展有先后,呈现出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试验格局。在总体安排上注意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分阶段地逐步推进。在具体实施中,按照积极、稳妥、扎实、有效的原则,遵循调查研究、设计方案、科学论证、组织审批、点上试验、面上推广、跟踪监测、检查验收的工作程序进行。正确处理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试验与推广的关系,既把握改革试验的客观规律,又尊重广大群众的意愿,使改革试验避免不应有的弯路和失误。
  第三,必须穗定完善农村现行的基本政策。在过去10多年的改革中,党中央、国务院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了一系列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本政策。这是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分析中国国情,总结亿万农民伟大创举的必然结果,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对农村工作指导思想与策略的基本精神。保持这些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发展,既是巩固过去改革成果的需要,又是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张、临、高农村改革试验在稳定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长期不变、家庭经营基础地位长期不变、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长期不变的前提下,根据农村生产力发展变化的新形势,着眼于由体制变革向机制再造的转换,从健全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建立健全农村服务体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建立新的积累投入机制,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完善和补充,保持党在农村基本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使家庭经营为基础、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双层经营体制,具备在农村大地上长期根植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大大激发农民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经营行为,又一次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必须加强改革试验的组织领导。充分相信群众,让亿万农民参加改革,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一个特点。但这绝不意味着改革可以完全自发和自流地进行,新的体制可以自然地长成。改革愈深入,愈需要领导者加强调查研究,到第一线去熟悉改革,提高指导水平。在张、临、高农村改革试验的整个过程中,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同志给予极大的关怀,保证试验区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省委研究室负责同志经常深入试验区调查研究,派人蹲点指导。省计委、农委、两西、财政、农业、畜牧、商业、乡企、人行、农行等部门积极配合,帮助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地委、行署把改革试验作为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领导同志亲自组织实施,精心安排部署,成立由省、地、县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甘肃省农村改革张、临、高试验区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依托地委研究室,承担了具体组织、协调、指导工作。各县(市)也分别成立农村改革试验领导小组,建立一套比较稳定的组织机构和工作班子。乡、村、社三级干部全力以赴投入改革试验。据统计,全区有11999名干部投身于改革试验,其中县(处)级干部51名,科级干部596名,一般干部1458名,村、社干部9894名,同时培训农民骨干18416名。不仅从组织领导和具体工作上保证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培养和锻炼一支热心改革、勇于献身、具有一定政策水平的骨干力量,为今后农村工作储备一批政策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干部队伍。
  第五,必须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改革实践。农村改革是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农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改革试验一开始,由于宣传舆论工作没有及时跟上,部分干部群众对改革试验产生模糊认识,认为搞土地制度建设是要“归大堆”健全合作经济组织是向农民套“紧箍咒”建立合作基金会是“变法儿向农民要钱”,发展集体经济是改变家庭联产承包制等。针对这些思想认识,地、县利用一切宣传阵地,广泛组织群众学习中央稳定农村政策的一系列文件,反复向群众解释改革试验是完善配套农村各项政策,而不是改变这些政策,是为了稳定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而不是动摇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把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作为重要环节,深入实际广泛调查研究,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改革实践,制定试验方案,熟悉改革内容,消除思想疑虑,增强改革意识,使农村改革试验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自觉的实践活动。在试验项目的操作实施中,地、县两级加强检查指导,不搞包办代替,主要依靠基层推动落实,具体问题依靠乡、村干部去解决,由群众自己制订章程和制度,自己处理各种遗留问题。这样不仅使干部群众明确改革试验的目的和意义,明确试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明确操作实施的方法和步骤,明确农村改革是农民自己的事业,而且很快在广大农村形成一个关心改革、参与改革的生动局面。好多年没有召开过的社员大会召开了,大包干以来的各种遗留问题圆满解决,从而使改革试验中确立的制度、条例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克服了操作实施与制度运行相互脱节的现象。
  第六,必须注重社会各方面的密切配合。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根本性的问题能否解决,实际上取决于城乡配套改革和条块之间的协同动作。因此,省、地有关部门都从改革的大局出发,正确处理部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积极为改革试验开放绿灯,满腔热情地支持和参与改革,使许多难度较大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使改革朝着城乡一体、同步配套的方向发展。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专题,最初设想将信用社与农行分离,使其走向自求生存的道路。后来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变紧,这一方案的实施遇到很大的困难。1989年3月,省、地两级人民银行和农业银行联合派出调查组,对临泽县农村信用社原改革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并派人帮助组织实施,保证这项试验专题的顺利进行,取得新的成果。相反,有些试验项目由于条块结合不紧密,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使试验工作的难度较大,效果也不理想。事实充分表明,农村改革进展到目前阶段,不仅需要农村自身在新的微观经济结构基础上形成新的组织和制度,更需要国民经济各部门在转轨建制方面的协同动作,不考虑这些因素,孤立地看待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快慢,实际上是不可能顺利地推进农村改革的。
  综上所述,农村改革试验作为一项阶段性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所有操作项目。实践结果,不仅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发展,而且带来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其影响是十分深远的。但农村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人们对改革也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同时改革试验在操作实施中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为了巩固发展改革试验成果,促进农村经济新体制的成长。我们打算今后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健全跟踪监测体系。县(市)分别选择一批观测点,科学制订监测评价参数,加强试验成果的量化分析,认真解决引发出的各类新问题,二是进一步完善、修改、配套、落实改革试验中形成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由县委、政府正式颁布执行,并组织有关部门作好改革试验的接续工作,使其纳入正常化的工作轨道。三是按照地委、行署决定,遵循四条指导方针,走好五条发展路子,狠抓六条关键措施,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力争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有一个大的突破,为家庭经营服务奠定物质基础。四是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近期重点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并逐步向生产资料供应、农业教育、科研和实用技术推广、农副产品销售和加工、财政金融保险等全程化服务发展,努力推动各种服务向组织网络化、内容指标化、形式多样化、经营实体化的方向转变,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提供综合社会化服务。
  (一九九一年)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社会民族、人口、宗教、社会保障、人民生活、婚姻家庭、道德风尚、社会风俗、社会陋习、方言、东部裕固语、人物传、人物录、古籍选录、历史文献、红西路军史料、当代文选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