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九十年代农村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671
颗粒名称: 张掖九十年代农村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分类号: F327.42
页数: 5
页码: 2890-2894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张掖九十年代农村经济发展对策研究情况。
关键词: 张掖 农村经济 发展研究

内容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规划了未来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我们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定了行动纲领。它的制定和实施,不仅充分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一心一意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念,而且表达了全党和各族人民要求经济振兴、国家富强、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强烈愿望。
  《建议》指出:解决十一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今后十年要继续以保证粮棉稳定增长为重点,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全面发展。并把加强农业列为三大战略重点之首,制定了必须采取的若干重大措施。从我区实际出发认真学习贯彻这一精神,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对于实现九十年代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二步战略目标,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区是一个传统农业区,农村人口占80%以上,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3%,农业收入占国民收入的57%,农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80年代,全区农村经济开创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黄金时期,连续9年获得了增产增收。农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2.17亿元提高到1990年的5.8亿元,翻了一番多,年均递增7.4%;粮食产量由5.2亿公斤增加到7.35亿公斤,增长41.3%,年均递增3.5%;乡镇企业产值由2240万元增加到38515万元,增长16.2倍,年均递增32.9%;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5元增加到678元,增长2.48倍,年均递增13.3%。农村经济第一个翻番目标已经胜利实现,开始向着新的台阶攀登;绝大多数农户收入增加,生活改善,已经比较好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向宽裕型阶段迈进;长期维系的自给半自给经济形态已被突破,开始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依托旧的耕作方式为主的传统农业已被打破,正在向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地现代农业转变。正是因为农业的长足发展,使全区国民生产总值十年增长2.7倍,年均递增14%。这种史无前例的发展变化,为农村经济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90年代,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性十年,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我们能不能在90年代巩固和发展80年代的成就,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振兴和农民生活的改善,为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立稳固的、具有强大支撑力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全区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中央、省委的《建议》精神,地委、行署提出今后十年和“八五”期间,实行“强农兴工”的方针,继续把农业放在首位来抓。主要奋斗目标是:农业总产值“八五”末达到7.3亿元,年平均增长4.7%。2000年达到9.1亿元,十年平均递增4.6%;粮食总产“八五”末达到16.5亿斤,年均增长2%,力争突破17亿斤。2000年总产达到18亿斤,十年平均增长2%,力争突破20亿斤;乡镇企业产值“八五”末达5.4亿元,年均增长7%,2000年达到8亿元,十年平均增长7.6%;农民人均纯收入“八五”末达到850元,年均增长4.6%,2000年达到1050元,十年平均增长4.5%。这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自身需要,也是全区经济振兴不可动摇的战略要求。
  能否实现这个目标?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内外环境分析,过去10年全区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乡镇企业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以7.1%、3.5%、32.9%和13.3%的速度递增,而计划未来10年的递增速度分别仅为4.6%、2%、7.6%和4.6%,大大低于前十年的发展速度。全区有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能源矿产资源和农畜产品资源,综合开发,方兴未艾,前景十分广阔,是实现农业攀上新台阶的希望和依托;经过多年改革和建设,全区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208.56万亩,保灌面积发展到183.97万亩,条田面积达到145万亩,农业的物质基础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科技兴农的推行和实施,使全区吨粮田面积达到13.9万亩,小麦千斤田达到14.5万亩,为农业深度开发,走集约经营、主体种植的路子积累提供了经验。与此同时,现在大气候正朝着有利于农业的方向发展,在全社会已形成重视农业、支援农业、发展农业的局面。由此综观未来10年,我们觉得地委、行署提出的农业发展目标是积极可行而又留有余地的,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农业的基础地位还不牢固,许多深层次矛盾还未得到根本解决。一是农业生产水平较高,而物质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技术装备落后,开发接续新的资源的能力有限,干旱缺水仍然是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二是经济结构单一,基本上是种植业为主的格局,缺乏以主导产业为依托的配套群体,阻滞了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循环渠道,导致区域经济水平低下,高产穷区、高产穷县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流通渠道不畅,市场发育缓慢,大量农副产品需要远距离运输才能变为商品,加上流通费用居高不下,农户增加生产的努力往往被购销环节的障碍或利益流失所抵消,出现了丰收也愁、歉收也愁的不正常现象。四是农业比较利益下降,农民增收速度减缓。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由“六五”的年均递增15.6%下降到“七五”的10.4%,特别是1988年以后,不仅增长速度低于10%,而且绝对额也由六七十元下降到二三十元。五是农村综合改革还不配套,各项制度建设还不完善,集体经济实力比较薄弱,社会化服务不够系列,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劳动力转移缺乏出路,基层组织还不适应,等等。这些困难和矛盾交织在一起,不仅制约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空间,而且无可置疑将增加实现整个战略目标的难度。
  由此表明,未来10年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挑战和机遇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目标鼓舞人心,但任务十分艰巨。既要保证粮食生产上“两个新的台阶”,支撑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战略目标的实现,又要狠抓基础建设,为下世纪经济全面振兴创造条件;既要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装备水平,建立高产高效的综合农业体系,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战略转变,又要在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确保广大农村小康的实现,扭转目前农业生产水平较高,而地方财政非常拮据的现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服从全国、全省大政方针、总体布局的前提下,从我区农村生产力水平出发,遵循强农、兴工、富民、富县的基本思路,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加快发展非农产业,努力搞活商品流通,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推动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在宏观指导上,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坚持改革与发展结合
  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而经济的发展又是改革深化的重要条件。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我区近、中期农村改革的重点:一是以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农村基本制度为核心,继续巩固发展农村改革试验成果,推动土地制度和合作制度的运行,尽快形成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组织体系,把农村经济管理引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二是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兴办多种形式的经济实体,力争“八五”末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的比重达到30%左右,“九五”末达到40%左右,提高集体服务功能,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三是大力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功能,发展各种专业化服务网络,转变国家经济技术部门的职能,逐步形成以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地、县、乡经济技术部门为主导,各种专业性群众服务组织为补充的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以此通过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坚持速度与效益结合
  由于国家资金和政策向沿海地区的双重倾斜,给我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明显滞后的结果。在当前国内宏观战略重新调整和经济关系重新组合的背景下,如何尽快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已成为我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目前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客观实际,我们必须保持农村经济有一定的发展速度,争取年年有一个新进步,三年上一个新台阶,五年有一个大发展,十年有一个大突破。但是这种发展速度必须建立在大力改善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执行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这是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所谓持续稳定协调,就是既要每年都应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又要防止大起大落,还要符合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的要求。因此,要认真总结吸取过去急于求成的教训,坚持量力而行的发展原则,把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适销对路的产品放在重要位置。严格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不断改善农村经济结构,以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中心,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上效益,把农村经济引向优化结构、讲求效益的轨道。
  三、坚持富民与富县结合
  造成我区目前高产穷区、高产穷县的局面,不在于我区的主导产业不好,而在于没有以主导产业为依托的配套群体,使主导产业的产品在区内加工增值,而是大部分或者以指令性调拨的方式,或者本区消化不了非得向外销,使资源不断地转移出区外,每年转移出的价值相当于财政收入的一倍多,从而影响农业自身积累和区域经济实力的提高。今后要继续把带领群众生产致富作为农村工作的根本任务,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加快向小康水平迈进,使群众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在富民的同时加快富县的步伐。要通过发展深度加工和多层次增值,促进主导产业的多元化和系列化,形成一种递进替代的产业转换机制。并从各县(市)的资源优势出发,进一步调整现有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台的盐硝加工,临泽的玉米淀粉加工,张掖的中高档食品加工,山丹的黏土和陶瓷开发、民乐的粮油加工、肃南的畜矿产品加工,以这些产业为龙头,带动其他产业的开发,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产业格局。
  四、坚持开发与开放结合
  “双向开发、综合经营”是我区今后十年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深度开发,要以“三田”建设为主攻方向,川区开展“超千争吨”活动,向吨粮村、吨粮乡、吨粮县(市)发展;山区开展“保八争千”活动,向千斤村、千斤乡、千斤县发展。广度开发,要以水土资源为重点,“八五”期间依托10个小区,每年开发荒地两万亩,五年开发10万亩;“九五”期间配合河西农业综合开发战略的实施,积极力争新建“草、梨、西”工程以及其他水利骨干工程,达到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6万亩。综合经营,要以13个农畜产品基地和10大农产品资源为依托,在规模效益和深度加工上做文章,力争“九五”末林牧副渔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40%,非农产值占到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到农村总劳动力的45%。建立国家、集体、农户三位一体的投入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增加农业投入。加快农用工业发展速度,扩建张掖地区化肥厂,新建张掖市农药厂,提高农业的综合开发能力。要实行全方位开放战略,东进西出,伸向两翼,面向全国,外引内联,加强区内外、省内外、国内外的经济技术贸易协作关系,发展跨地区、跨部门、大范围、多形式的横向经济联合,促进区内经济与区外经济的大交叉、大融会、大循环,在竞争中提高各类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不断增强适应商品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应变能力,把张掖建成河西走廊商品集散地和连接西部口岸与内地的重要枢纽。
  五、坚持生产与流通结合
  要把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围绕粮、油、肉、糖、菜和名、优、特、新产品生产,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努力使科技因素在农业增长中的比重占到40%以上。要继续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实行地、县、乡、村、户五级联网,农林牧水机全程服务。乡一级要在建立健全七站(八站)两委、两社、一协会、一公司的基础上,把“星火计划”“丰收计划”与技术承包、目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向服务组织实体化、服务内容系列化、服务关系合同化、服务工作制度化迈进。组织科研部门、推广部门、乡村农户开展科技攻关,把低层次的传统农业提高到科技领先、集约经营、加工增值、系列开发上来,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要把流通放在同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流通网络:一是充分发挥国营商业、供销部门在农村商品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发展产销联营、农商联营、运商联营等形式,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建立贸工农、农工商一体化的经营实体。二是健全农民进入流通的组织机制,发挥乡村集体商业组织和个体运销户的作用,鼓励更多的农民结成联营体,实行产销见面,自由交易、从事批发经营和长途贩运。三是加快储藏、加工、保鲜设施的建设,提高本地农副产品的消化能力。同时扩建改造现有设施,尽快新建一批冷藏窖库,增加社会储备,调节市场,吞吐余缺。四是依托现有100多处农贸市场,完善配套各种设施,大力开拓区外市场,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为农畜产品的顺利流通不断开辟新的渠道和领域,以流通促进生产的发展。
  一九八九年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社会民族、人口、宗教、社会保障、人民生活、婚姻家庭、道德风尚、社会风俗、社会陋习、方言、东部裕固语、人物传、人物录、古籍选录、历史文献、红西路军史料、当代文选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