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民国〕时期文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59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民国〕时期文献
分类号: K207.42
页数: 46
页码: 2713-2758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张掖地区〔民国〕时期文献情况包括祁连山北麓调查报告——边疆调查报告之六、黄番(锡喇维鹘)概况。
关键词: 张掖地区 民国时期 文献

内容

祁连山北麓调查报告
  ——边疆调查报告之六
  (〔民国〕三十一年四月)
  蒙藏委员会调查室
  前言
  祁连山北麓,东自张掖东南,西迄酒泉西南,东西宽八百余里,南北长约三百里。全部地势,南枕雪山、北临广漠。水源无论东西,下游皆趋北向。南高北低,犹如半面屋顶,雪山恰为这半面屋的顶脊。雪山最高处,海拔一万九千余英尺,北麓最低处亦三千九百余英尺。人口居住地带约在四千公尺至八千公尺的中间。气候方面,虽曾无测量,但以酒泉县的气温(年平均8.487℃)、雨量(88.4mm)来推算,似为高原草地区的比较和适的地带。更高枕雪山,致全部地域水流交错、林木畅茂、山脉起伏、矿藏丰富,耕地牧场多待开发。
  本区交通,东乐克部——即三山口番——以西藏寺为中心而言,北稍偏西至酒泉县城百一十里(其中仅西藏寺至观山堡二十里,崎岖难行,观山堡至酒泉城之九十里可通汽车);东南至洮赖川五站,至西宁十站,此是十一站为酒泉通西宁捷径,亦为高台、酒泉一带金工赴洪水坝采金大道;西北至红水沟四十里,又二十里瓷窑沟,五十里石羊圈,五十里卯来川,八十里洪泉山,六十里青头山。由青头山东南沿洮赖川以至西南,地势平坦,稍加改善,即可通汽车。最近有山,酒泉修筑汽车路以达西宁议。惟该线路较由西藏寺附近通西宁之道,施工为易,然途程则达三百余里。自西藏寺沿山麓东南行,七十五里至黄草坝,又七十里至慈云寺。维鹘之部(即黄番),若以红湾寺为中心而论,北至甘新公路之园山子(高台县境)百三十里,此路现为高酒木材运输之道,稍加改善,可通行大车。东北至梨园堡五十里(由此东七十里至张掖县城,北七十里至临泽县城,现此路亦为运木大道,稍加修筑,亦可通行马车),东南沿山麓至康龙寺一百里,又一百九十里至马蹄寺,南一百五十里至八宝,险峻难行。青海置设治局于此。马蹄寺东南十四族,若以马蹄寺为中心,则北至张掖一百一十里,东南至民乐县城九十里,路均平坦,民乐现有汽车通西宁。就目前而论,上述三处以马蹄寺较为便利。
  本区人口有黑番、黄番和马蹄寺东南十四族三大常住部落及蒙、汉、哈、回等一部分暂居人民,合共约七千余口。其中多非土著,而为西康、青海、新疆、外蒙等地的移民。语言风尚,有汉、蒙、回、藏四种,但以长时期之相互交识,已同化归于一俗。这里真是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一个陶冶炉,现在仍在陶冶着。我们就调查所及,提出这里正在陶冶中的原来,研讨其原质与演变中的各种背景与条件,希望当局就各种背境与条件未改善与利用,加速这种陶冶过程。当然这调查是不够的,尤其是有关社会组织方面,以及同化过程中几种文化的相互影响与作用。
  第一章 黄番(锡喇维鹘)概况
  第一节 族分及来历
  一、黄黄番:黄黄番原系蒙古民族,来自外蒙新疆一带,迁来时间,无证可考。其宗教生活习惯,均同于当地藏族,惟语言服饰,仍类似蒙古。现在外蒙内移难民,及王公遗裔(如托力公旗扎萨克之子)喇嘛等(如华里堪布),多旅居其地。
  二、黑黄番:黑黄番原系维吾尔族,明时来自新疆,初居赤金(今玉门县赤金堡),为明赤金卫。后明因故放弃关外,遂内移今地,以避吐鲁番之扰。其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虽近同于当地藏族,但仍操维吾尔语,古人称之为黑黄番。
  三、黄番之族分:
  (一)黄黄番
  甲、东方族
  1.大头目家
  2.东八个马家
  3.罗尔家
  4.杨各家
  5.四个马家
  乙、西二族
  1.西八个马家
  2.五个家
  (二)黑黄番
  1.亚那格家二族
  2.虎那格家二族
  3.黑番家二族
  以上各族名称,系沿俗名及译音,原名尚待考证。自西海子至康隆寺之广大区域,除锡喇维骼族(即黄番)外,尚有自称唐古特二族及外吾子一支。
  “外吾子居住酒泉县城东五十里黄尼堡,户三十六,人口约四百余名。原为黄番之一部,尚耕种、纳粮于酒泉县府,早与黄番脱离关系,现隶属酒泉县第三区。人称外吾子”,即维吾子转音,尽其源流,系新疆东徙之回。
  唐古特二族居住慈云寺附近,原系黑番家,直属于肃州镇总兵,后因地近黄番而划归黄番头目管辖,俗以是误为黄番之一族。现有十余户,约五十余人,在慈云寺附近游牧为生。其头目名贡布谢什,系顾嘉堪布委派,现年二十余岁。
  又西海子西北三里许之莲花寺,有僧众三十余人。其附近居民,共四十余户,其中三十余户属虎喇格家,十余户属亚那格家。
  第二节 行政及疆域
  一、行政:黄黄番行政,清时由甘州提督咨保理藩院;民国以后,则由甘州镇守使咨保蒙藏院发给劄付。近年则由驻军或青海土观呼图克图及夏洛瓦呼图克图发给劄付,行政系统,殊感紊乱。统治全族者,前为宗旺大头目,系世袭制。民国十四年时,该世袭大头目因年幼不堪任事,夏洛瓦呼图克图遂改派该地康隆寺喇嘛爱罗为千户,代理其事,复经甘省驻军加委。惟爱罗喇嘛信用未孚,事实尚难统制全族,各小头目有各自为政之势。黑黄番清时原隶肃州镇,民国以来,隶肃州驻军。黑黄番现时管辖任事头目为安进潮千户,能通汉语文,其职世袭,为土观呼图克图所赐予。
  二、疆域:黄黄番族辖地,东起黑河西岸,西至高台摆浪河一带,北沿祁连山北麓与临泽、张掖为邻,南至分水岭,与青海省接壤,东、西、南、北各相距约三百里。黑黄番东起摆浪河,西至马营河,北沿山麓与高台、酒泉接壤,南至祁连雪山与青海分界,广袤约二(百)里。
  各族家分布情况:
  甲、黄黄番分布地:
  1.五个家:东起临泽西南之梨园河,西至红湾墩,南至喇嘛台子,北至炭寨子。
  2.罗尔家:东起石窑河,西至大白坂,南至石板桥,北至梨园河。
  3.四个马家:东起三岔河,西至石窑达坂,南至拉盖大坂之水关河,北至大肋把。
  4.东八个马家:东起黑河西岸,西至大楞河,南至黑河脑,北至牛毛山北根。
  5.大头目家:东起石嘴子,西至三岔河口,南至拉盖大坂,北至大磁窑坂。
  6.杨各家:东起索那盖滩,西至长干河,南至八字墩河,北至水关闸。
  7.西八个马家:东起阿吉沟达坂,西至喇嘛台子,南至土木干,北至河吉峡门。
  乙、黑黄番之分布地:
  1.亚那格家:东起窑沟东梁,西至中原墩,南至祁连雪山,北至硝暖泉。
  2.虎那格家:东至中央冈墩,西至石灰关河(迤东山根田地是黑番家的),南至铁黑杆,东南至双岔子、塔尔墩,西南至石墙子俄博,东北至新坝民渠,西北至镇夷坝上沟。
  3.黑番家:前山之部东至石灰关河,东北至烟墩沟河,东南至白崖,西至马营河炭
  洞界石,南至索口达坂、白石墙子,北至新沟民渠。
  丙、黄黑番族之公共牧地:
  1.西海子:地在酒泉县境内,距酒泉县城东一百二十里,藏民牧区。东起回回沙梁,南至喇嘛台,西至库月井子,北至西番泉,倏忽黄土梁,距下盐池三十里。其地湖泊,东西一里,南北三里,四围沙梁,水色澄绿,位于明海之西,故称西海子。有头目安有才常住其地,管辖牧民。
  2.东海子:地在西海子东一百里,位于高台县西北境,东至红柳沟墩,西至回回沙梁,南至三道岭,北至旧大道南。地有明海,周围一里,水清见底,四围沙梁,驻有亚那格家副头目安立民,统治其地。
  东、西海子之地形:东海子面积较西海子略小,其间芦苇丛生,较西海子为浅。就地形观察,东、西海子在昔当为大海,因西海子西南受丰乐川之水,南受马营河之水;东海子南受摆浪河水,后水流日少,河床干涸,致东西海子之地面突出,而使两海分离,呈现近状。现东、西海子分受丰乐川、马营河,摆浪河水之河床就有遗痕可寻。
  第三节 名胜与史迹
  一、松木达板〔坂〕附近山景:松木达坂一带,山顶平坦,而沟谷深邃,山岭野草,茂密又茵,山坡云杉笔立,翠郁青葱。盖山岭高逾万仞,林木难生,山坡峰峦屏蔽,气候稍暖,林木适于生长。
  二、长沟寺盛景:西沙河西岸皆耕地,虎那格家之田地几全部在此。惟因地势高亢,气候寒冷,仅产青稞等类。距此东行十里至长沟寺,寺地海拔九千尺,寺东云杉茂郁,苍翠宜人。寺西草色鹅黄,秀丽如茵,南对冰山,晶琼耀目,中溪流水,清明为镜,置身其间者,俗念顿消,诚修禅之幽境。寺中经堂与东乐克之西藏寺相伯仲,惟年代较晚。修建先于长沟寺,而为景耀寺之分寺。寺位于摆浪河上游,南行二十里,即为千年不化之雪山,气候寒冷,夏日则温暖、草长,适于消暑,为亚那格家之夏窝(亚人以摆浪河下游北岸为东窝)。亚人夏日东徙至此,帐幕旗布,歌声相应,别有乐趣。冬则北徙,以避寒威。
  三、红湾寺山水:红湾地形,南高北低,东流、西流、八极甲三河,为喇嘛台子所阻,会于红湾寺前,经桦树湾冲出产金之峡口,经梨园沙河东下。三水沿岸,耕地颇多,丛林满谷,以白杨、柳树为最,河水澄清,长流不息。其东、西、南三面山地,满布云杉,茂郁青葱,苍翠欲滴,大者环抱,小者如拳。青山绿水,与雪峰相映,风光别具。所谓八极甲人物,多聪慧秀丽其山灵之所钟手。红湾寺之八极甲河,有木桥一座,站上俯瞰,清流潮声,宛人心目。过河有营盘台子,位八极甲河东流沟河之中,昔为驻兵之营防。自此以达梨园堡,烟墩连接(即古之“烽火台”),盖为昔日防匪之通讯工具,今虽不用,而墩形犹清晰可睹。
  四、青龙寺战后遗迹:二十五年冬,红军过境,寺村牲畜房舍,颇有损失。后一百师部队,沿梨园河南下,在该寺对面山梁与红军接触,战斗剧烈,双方颇有死伤。血衣白骨,今犹迹痕可辨。
  第四节 户口与物产
  黄番户口,本不繁殖,近以天灾人祸之流行,更趋衰微,马牛羊之牲畜,亦因瘟疫,死亡颇众。物产方面,以矿藏为最富,但以未计划而开采,不详蕴量。
  黄番户口物产除上列概况外,其值得介绍者约有以下数地。
  红湾寺之经济地位:红湾寺地形如弓,表土为红土,与红崖构成,筑寺其间,故名红湾寺。位当东流沟八极甲河之会合处。西寺在西流沟八极甲河之间。地属八极甲族,而寺为罗儿家、五个家及八极甲所共有。东流沟以东属罗儿家,西流河以西属五个家,东、西、八三河会合口之南,及东流沟以西,西流沟以东之地,全属八极甲。东距青龙寺二十里,西距长沟寺四十里,北距景窑寺八十里,东北距梨园河九十里,为黄番区域交通之中心点。地高七千八百尺,附近耕地甚多,有堡民土人二千余户代耕。据其头目言:若尽量耕种,至少可再增一倍。”物产除农产品与家畜外,尚有木材、砂金、药材(如鹿茸、麝香、羌活、大黄)等。故就地位、交通、物产而论,实为黄番区域之经济中心。因此,具有优越经济地位,故黄番区域行政中心,亦以红湾寺为最适宜。
  滨沟寺之蒿草:安头目家至滨沟寺,村落棋布,白杨环绕,泉流宛转,地沃草茂,其间牛羊马驼,较他处为肥壮,水草有关也。安家有驼百余,马牛各五十匹,羊数逾千,颇称富有。该地距高台县城九十里,盛产蒿草,为稻田之最佳肥料,农民来此运蒿者络绎不绝。因此,汉番关系,益臻亲密。
  马厂与盐池:莲花寺东行十余里至马厂,旧属金塔厅,面积八百方里,水草丰美,盛产白硝。〔民国〕厂废,住人放牧,贫者多赖割草以为生。地势低于酒泉,掘尺可以得水,宜于垦种。马厂东行四十里抵盐池,盐凝沙面,铲之入仓,每石五角,卖出则每石四元,以增盐税三元五角。每石五百斤,是每斤仅及分钱,亦可谓廉。池南盐池泽,驻有财部西北盐务管理分局及税警一队。盐之销场为张掖、临泽、高台、鼎新、酒泉、金塔等县,至于安西、敦煌、玉门等县则销敦煌盐,盖互有限制。
  经窑寺之资源:经窑寺附近盛产金砂,沿河采金者,年约千人。煤矿随山脉蜒绵,藏量甚丰。惜地高缺水,表土层极薄,尺许即为不生植物之红粘土,故种植不宜。是地人民,不知尽量利用煤火,而取荆棘以代,一旦采伐净尽,遇水冲刷,即将为不毛之地,牧放不得,地方当局应当注意。
  鱼目山之煤、金矿藏:深泉寺至经窑寺之间有鱼目山,山位于高台县之南境,遍产无烟煤,发火极易,一着即燃,且无煤气。山之北麓有红沟、产金沙,惟因缺水,淘取不易。
  第五节 宗教现况
  黄番信喇嘛教,境内之喇嘛寺林立,兹将其重要寺院,列表如次。
  黄黄番喇嘛之特习:黄黄番境内各寺院之喇嘛,有一特殊之现象,即奉黄教,而许娶妻。相传黄黄番壮丁,昔曾为国远征,死亡颇众,为人口繁殖计,敕令特许该族喇嘛娶妻,故黄黄番伍嘉堪布等均有妻,而黑黄番顾嘉堪布等则无。
  经窑寺之名称与由来:经窑寺以昔住窑洞念经得名。相传明时有红教喇嘛,披法修道,睹是地有佛光,宜为虔修之所,乃僧徒就崖凿洞以为经堂,塑佛像,绘佛事,大小凡十五洞,若敦煌之千佛洞,安西之万佛峡然。清初以僧徒日众,遂建大经堂于崖下,改奉黄教。惟人以其本为红教,且蓄长发,故呼之为“长毛喇嘛“,乾隆时命弟子史喇嘛分建佛寺于摆浪河,是为长沟寺。经窑寺后毁于同治年间之西北回乱,至〔民国〕十二年,招由僧众及亚那格家、五个家等联合重修,恢庙观不及长沟寺之伟大秀丽。
  康龙寺之“王子护法与其喇嘛生活:康龙寺原有僧徒三百余人,嗣以红军过境,瘟疫流行,现余一百零九人。其大经堂与伍嘉堪布之衙门,爱罗千户之办事处,及僧房数百间,皆为火毁,惟护法堂尚存。寺僧云:“护法堂因护法神显圣,而获保全。”等语。查该寺所供之护法神,与其他黄教寺院不同,除一般寺院之护法神外,另有“王子护法”,特别尊重。相传昔有王子,虔信佛教,对人民功德甚伟,死后就地为神。因供该寺,其为灵验,能卜算、无像,用矛系丝中以作象徽。遇事不能决,则执矛念经,矛自跳动,划地为文以答,为内地之抉乩然,是地呼为“跳师公子”。是寺喇嘛,大都与俗人之生活无异,有家室者,回家则俗,在寺为僧,多来自东八个马家。因是地喇嘛,几占其全部壮丁四分之一,故其生活,不如他处喇嘛之优裕,贫者亦为人牧放牲畜,并掘取大黄,以维其生计。
  第六节 习俗与生活概况
  黄番种族,虽有蒙古、回鹘两族之分,但均信仰喇嘛教。而邻接汉藏人,故其生活习俗,类似藏人,而趋汉化。黄泥堡居民之生活习惯与耕种汉民几无差异,惟堂中佛像与院门墙角,均插白旗不同耳。兹分述如后:
  性格——黄番男子,好骑马射击,身躯高大,比武有力,但秉性诚朴,服从领袖,富于牺牲精神。
  衣——黄番衣服,男装同于青海藏民,女装则类似蒙古,惟头戴锥式毡帽,脚穿软筒皮鞋,又与青海妇女无异。衣料富者喜用花缎毡氇,贫者多用褐色之棉布,或自织之褐色羊毛毯子。布缎来自内地,毡氇则自后藏贩来。
  食——食料以乳酪青稞为大宗,牛羊虽有,多不忍食。乳酪系畜牧自产,青稞与麦,除少数为自产外,尚须向张掖、临泽、高台、酒泉等县购来。
  住——喇嘛寺院及喇嘛住房,大都砖石砌成。普遍人家,除少数耕种者有固定住宅外,余均用牛毛织成之帐幕,逐水草而迁徙。幕内之陈设布置,大致同于青海藏民。
  行——除东西海子藏民以骆驼为主要交通工具外,余均用骡、马、犁牛,以供乘骑运输。
  嫁娶——黄番之择配、订婚、结婚、礼制习惯,均同于青海藏族。兹以罗尔家妇女婚姻为代表,以窥其一斑。罗尔家族居于青龙寺左,人口稀少,较黄番各族为甚。据该族副头目辩言,其原因为本族各户”皆重视妇女,有女者多不肯以嫁人,性欲之解决,则任妇女自由,言娶者则索巨金以拒。因女子在家为重要生产者,牧牛羊,操家务,皆由女子担任。如一旦嫁人,则骤失劳力,即索巨金以补偿。故贫者皆无娶妻,即身为头人,亦有难免。云:彼意矫正此风,惟有规定办法,划一聘金,男女相悦,则依章办理,父母不得过分勒索,则互相便利。”头目犹寥若晨星,普通人民,更无论矣。因此,彼等之民族观念属归,多不知为中华民族之一份子。可见,边疆教育,应如何加紧推行,以提高其文化水准,使之成为大中华民族之一环。
  教育——边疆人民,多以喇嘛寺院为其教育机关,以为充当喇嘛,学习藏文经典,即受教育。蒙藏人民,大抵如此,黄番亦然。故黄番教育,仅有少数通藏文经典之喇嘛,在俗人之能通蒙藏回汉文字者,头目犹寥若晨星,普通人民,更无论矣。因此,彼等之民族观念薄弱,多不知为中华民族之一份子,可见边疆教育,应如何加紧推行,以提高其文化水准,使成为大中华民族之一环。
  经济生活——(一)劳动主体:黄番区域可耕之地虽多,但从事耕种者甚少,其农作技术与工具,亦极简陋。大多数人仍以游牧为生,暇则荷枪驰马,逐猎山林,以增副产之收入,女子除任织褐缝衽炊煮之外,又兼放牧操作。其间从事农业者,耕种亦由妇女担任,辛勤有过男子。黄番社会之所以重视女子,以其为生产劳动中心也。(二)生活与负担:黄番一般生活极为贫穷,各种欲望多受自然物资限制,不能获得满足,日常生活,极为简单,如差徭稍定、牲畜发瘟,即连最低生活,亦不可得。兹举下列数据为代表,以表一般。(1)黄番红湾寺之八极甲族,十五年前,最称富有,每户牛羊马匹,皆成群而牧,男女老幼,出则肥马锦鞍,居则衣履完整、欢笑自若。但近年以来,差徭繁重,瘟疫流行,人畜死亡过半,民遂困穷。现年纳马四匹,杂款四千元,甚难应付。(2)贺那个家除住东西海子外,山居二十余户,约一百余人。彼等除供寺院差徭外,年向肃州驻军缴税以马一匹,草百四十元。该地民众,知识较为落后,且甚贫困,定额贡户,早难应付。幸境内有汉民牧户四十余幕,共同分担,故尚能勉强支持。
  另,边区牲口瘟疫,羊群中有出骚一种。按山羊之骚,为皮肤病之一种,病状如杨梅疮,一羊患此,往往数日内,千百皆死,传染极速。
  第二章 马蹄寺东南十四族概况
  第一节 沿革与族分
  马蹄寺在张掖县之东南一百一十里,地滨马蹄寺河,南依雪山,寺周水草丰美,林木杂生,红崖峭立,寺宇巍峨。寺僧就环崖之壁为塔,凿崖为洞,以作佛堂。佛像古雅,壁画秀丽,惟因年久失修,颇欠齐整。兼以不时地震,崖洞多有坍塌,壁画亦模糊不清。寺内佛殿中,有石一块,上有迹似马蹄,传为神马蹄痕,因以名寺。该寺建于何时,迄无定论,或谓建于〔汉〕或谓建于〔唐〕,或谓为大月氏所建。寺内古碑则载称建于阿育王(亦作“禅禹王”)之太子,,语焉不详,古籍无徵。又有〔明〕碑,谓寺重建于明朝,载称初祁连山一带及其南部番民,常来劫掠,剿之则远窜,兵去则复来。后由喇嘛宣化,并剿抚其为首者,众被感化,因以相安。〔明〕廷眷念喇嘛功绩,重加赏赐,并建该寺。复由喇嘛之宣化,番部首领皈依,边围为安。〔清〕康熙时,因沿旧制,重加修筑,以迄于今。
  是地番共分十四族,人称为“马蹄寺东南十四族”。
  第二节 地形物产与名胜
  马蹄寺地形:祁连山至此,突折南行,山脉多东北向,夏秋冬风吹来,遇冷成雨,故其地雨量,较祁连山西部为多,耕地亦较广。惟在黑河两岸十七里戈壁,为鹅蛋石所构成。大抵黑河出口,地势斜度较大,夏秋霏雨,河水倾泻,坡间泥土,尽被冲洗,存者为较大之蛋石与砾岩。祁连山麓,与河西各大水出口处,十九皆呈此状。本区交通,尚不险峻。物产除边地普通农产物外,尽于河西之甘州来,即产于本区黑河北五里之乌江、沙州一带(八极甲河,梨园河之下游),富产梨枣,品质冠河西,而枣尤其特色,销路颇广。惟秋收时,商人每操纵价格,剥削农民。近闻临泽县合作指导员,拟为农民组织梨枣生产合作社,以增民利。矿藏有景慧寺之煤与氧化锌。该寺附近某山产煤,煤矿一层为煤,一层为氧化锌。煤供燃料,氧化锌则不知利用,间有以之涂墙,使成赭红色,各寺宇尤多利用,惜未能广制颜料耳。
  本区名胜,以马蹄寺为最。马蹄寺外,红崖峭立、云杉浓荫,锦鸡戏于林下,碉堡悬于空崖,景致绝佳。该寺分南北,胜迹凡五:(一)三十三天——北寺之后,有壁立红岩,昔人凿洞其中,以为佛殿,如敦煌之千佛洞,惟敦煌之洞,各个平行,高凡三层。此则由下而上,凡五层。最高层观音阁,距地数丈,险隘难行,名三十三天。以观音灵验,油灯不息,朝拜顶礼者,往来其间,遂以驰名。(二)滴泉——红岩洞下,有泉自石隙流出,清芳可饮。(三)护法牛——相传清时,班禅进京,道过是庙,入佛堂敬礼,牛头护法,以班位尊,急趋以避,头甫人殿角,班适至,止之,牛之后身,因而留是。(四)龙火食人碑——石崖上有石碑,记载是地有某皇后,(据称是大月氏某皇后)一日饮泉水,忽见水中有红色丝线,不觉下咽。自后,皇后日令群臣奉一儿童,王及臣民,均以为苦。后察知皇后已为火龙所惑,每夜将儿童献于火龙吞食。旋有印度阿育王太子至,剑斩火龙,为国家除害。王谓让位于太子,太子谓:“尔但行佛法,我心安矣。”王于是崇信佛法,君民建岩洞经殿以百数,石塔于余,迄今犹在。
  唐代水渠——由碱泉子至园山子途中,有乾河一道,由南而西,大致为唐代水渠,长约二百里,自黑河上游,沿祁连山北支鲁山北麓,汇各流以至骆驼城。
  第三节 人口与赋税
  本区人口,渐呈减退之势,耕地因以多荒,而赋役则日有增加。查该族除为土观佛供租役外,对于国家赋税之负担,亦复不少。
  第四节 行政现况
  马蹄寺十四族:〔清〕时,东五族头目,属洪水游击;西八族头目,属南古营守备;白头目家头目,属龙首堡把总,遇有出缺或袭职时,由各该族报请直辖长官,转报甘州提督,咨请理藩院办理。〔民国〕以后由甘州镇守使转咨蒙藏院办理。至于甘黄坝之佘羊寺,则为佘羊大头目所有。〔清〕初有藏民,姓佘羊,建立军功,封为甘黄坝大头目,赐地三十石。头目一职,子孙世袭。〔民国〕以来,内部多事,改用选举。现任头目佘瀛,为其后裔。
  第五节 宗教现状
  马蹄寺分南、北二寺,南曰“胜果寺”,归青海土观呼图克图管辖,有喇嘛三十余人。土观现派管家苏罗藏者驻寺,主持政教,俨如一地方长官。寺属居民之田地牲畜,土观者有管理处分之权。寺僧全为藏民,又驻有堪布一人,名阿齐堪布,现年十九,因未至灵寺学经,故尚未坐床,亦不能理事。北为“普观寺”,受春科呼图克图管辖,寺僧三十余人,全系甘肃汉民,念黄教经典,多通汉藏文字。执事僧由众僧选举,现为蒋法台。蒋年逾六十,通晓汉藏语文,精明练达、勤修佛法、整饬清规、修葺寺宇、研究藏经,对汉藏民族感情与文化之沟通,厥功甚伟。
  本区人民除信仰喇嘛教外,间也有信仰天主教者,而以西羊圈一地为最盛。西羊圈有天主教教堂一所,当地居民信奉天主教者约占半数以上。其信奉原因,系以该地年来迭遭旱灾,赋税加重,衣食无着。该教神父即利用时机,低利贷款,并代为与政府说情,减免赋税,以致居民相率奉教图生。而奉教之居民,生活亦确较其他人为优。
  第六节 生活与习俗
  本区人民之婚嫁丧葬,衣食住行以及语文礼节等风俗习尚,有如青海之环海八族,惟略通汉语,服尚黑色,藏为习为游牧,土地多租与汉民,藏民之从事耕种者除柳城子外,为数极少。柳城子以地多柳树得名,属民乐县第三区,民众全体业农,为山内藏民耕地区,亦复不少,近年马蹄寺十四族,耕地日辟,全得力于此间民众,街头墙壁,汉藏文字之标语绘画随处要见,真是汉、藏文化交流区。本区人民除游牧耕种外,以运木为生者亦所在多是,商业经营,除以修筑公路商业繁荣之沙河堡外,余均从事日用零星物品之贩卖,此项收入,在全区内,为数不及十一。
  第三章 外蒙难民
  第一节 移甘略历
  〔民国〕十三年,外蒙新党取得政权,反对派之蒙人,相率逃入河西马鬃山游牧,以避新党之害,先后达百余幕。安西县政府乃委蒙人三星保为乡约,创设草头税。十五年,蒙人来牧者益众,县政府乃改委新疆土尔扈特旗蒙人宝布拉为团总,及喀尔喀蒙人伊里克为乡约,以统治安。十七年,三星保等以是地水草不丰,移牧于山南桥子。而是年由新疆逃来哈萨克四十余幕,其人强悍,杀人越货,时有所闻。安西县长,令团总保布拉剿之,夺回失物颇多,山中得以粗安者数年。二十一年,蒙民之游牧马鬃山者,达六百余幕,其中来自加比公旗者百余幕,来自加仑王旗者三四十幕,来自托力公旗者七八十幕,来自代庆王旗者六七十幕,来自喇嘛根旗者十余幕,来自阿拉善王旗者六七十幕,来自土尔扈特旗者四十余幕,马鬃山当时极一时之盛。
  外蒙政权自为新党掌权以后,反对派蒙人,相率逃避马鬃山,外蒙新党甚加嫉视,而逃避马鬃山蒙人,家庭牲畜,多被没收,部分蒙人为衣食所迫,遂挺而走险,以劫掠为生。因愤外蒙政府之逐出,徙至外蒙明岸旗一带,逾卡掳掠,以泄其岔,并曾扬言行将马踏库伦,推倒新党。”外蒙政府为先发制人计,乃选派精兵三百,各骑走驼一匹,携洋刀一柄,快枪一枝,轻装潜进,于二十一年秋九月四日,乘马鬃山反对派蒙人不备,突加袭击,被害者逾四百人。
  其后,残留马鬃山之蒙人。虽幸获不死,悠惊弓之鸟,人人自危,东逃西徙,飘没无定。托力公旗札萨克济布青多尔济,首率蒙民八幕,逃经祁连山黄番区域内五个家地,连续至者,先后二十余幕。因此地在张掖酒泉之南,蒙兵势南偷袭,此其徙居五个家略历也。
  第二节 游牧情况
  五个家鱼目山南境,地多荆棘而缺水,不适牛羊生长,而便于放牧骆驼。五个家族,驼少而牛羊多,故外蒙难民得以少数租金,借牧其地。五个家族本系蒙人,生活语言,颇能融合,且各相安。
  外蒙难民徙居五个家,除商定租金外,与五个家无隶属关系。而托力公旗札萨克济布青多尔济,现在地位降落,无力落领,蒙户各自为政,幸尚相安。
  第三节 调查杂记
  中央曾对外蒙难民施赈:据外蒙难民托力公旗塔布囊阿诺吉喇等谈称:“吾等因外蒙赤化,不能安居,乃徙牧马鬃山。二十一年,外蒙新党追杀,彼等幸免于难,旋乃转于此地,以避危险 ”云。又称:“余等二十三年曾至绥远,为班禅磕头,蒙班特请中央发给赈款一千余元,由扎萨克少爷济布青多尔济领取转发。乃即徙居此地,主客相安,每年草头定赋,与五个家头目及地主商定,除约定租金外,尚无杂税差徭 ”云。
  外蒙逃来之华里堪布:华里堪布为外蒙逃来难民之一。二十七年,华在顾嘉堪布召开之抗战建国宣传会中之谈话,足证其对中央信仰甚坚,为边民头脑之最清醒者。华本青海门源县之华里藏民,幼为某佛呼毕勒罕之候选人,惟抽签落选。但华自知其确为某佛之转生,乃仍继续出家为喇嘛,穹究经典,学成至外蒙,在乌里雅苏台考取堪布之职。因精通经典,人皆深信其法术宏大,蒙民敬仰,为之贡献牛马羊驼财物不少。后外蒙变乱,遂随托力公旗南徙马鬃山,财物尽散。后以法术为人求佛避瘟辄验,及渐有积蓄。客冬青海某寺请返主持,华将蒙古包变卖,准备返青。近因五个家苦旱,华为念经得雪,即被留驻之。查华精通经典,粗知医术,对卡筮气象之学,亦颇有研究,就学术而言,实为蒙古喇嘛中之人才。彼逃出外蒙古后,曾由夏洛瓦呼图克图给予华里堪布之后,委状理尚执存。
  马鬃山外蒙难民之逃徙情形:在二十一年外蒙政府派兵追杀马鬃山蒙民之后,残留蒙民,以北通于外蒙,西助于哈萨,乃各觅安全区域逃避。托力公旗二十余幕逃往黄番区域,加比公旗三星保率百余幕,避居祁连山月儿混一带。宝布拉所率土尔扈特旗蒙人,又遭哈萨克之袭击,率残留十余幕逃往敦煌西境之阿能卜尔勒,后徙于疏勒河下游之哈拉尔湖一带。其他或逃之黑子河,或至绥远包头;或走阿拉善,亦有徙经伊克高鲁而返外蒙者,尚有老羽蒙民二十余幕,仍留马鬃山牧放。至今每一谈及,蒙人辄唏嘘饮泣,伤感不已。
  第四章 东乐克族概况
  第一节 名称及沿革
  名称由来:住居甘肃西南部祁连山北麓的三山口东乐克人,系西藏族系。据榆林坝下寺石碑记载,其祖先原居康木(西康省)窝绒宗喀,元时奉命击羌,辗转来此。初来全体将士约三百余人,用长矛为战具。矛系黑牛毛缨,藏语“黑缨 ”为东乐克 ”意,遂被称为东乐克族 ”。
  沿革:东乐克人原为一部,后分为三:(一)卯来泉族,正头目姓乔,以大布施得达赖赏赐为该族头目,向随达赖当差。〔清〕初以拉萨道远,改隶嘉峪关游击。(二)六族家族,正头目姓蒲,传称〔清〕乾隆时以献海马得职,隶属于金佛寺堡把总。(三)甘黄坝族,正头目姓佘,以军功得职,世袭正头目,并得赐粮三十三石,隶属于清水守备。又本区有山口三,上述各族守其一,——卯来泉族守卯来川山口,六族家守金佛寺堡口,甘黄坝族守甘黄坝口——故又称“三山口番”。
  三族正头目为子孙世袭,副头目则由各族推选,三年一改选。蒲佘世袭至光绪二十四年,乔姓世袭至光绪十八年。先是各世袭头目及三年一选的副头目,每三年须到各所属土司处,换领劄一次。到光绪十八年及二十四年,这三姓头目的后人,均以才德不孚众望,世袭制明令裁撤,而改用选举。〔民国〕改元,推出守备,把总等官被裁撤,三族统改隶属于肃州镇守使。国府成立,又改属甘肃驻军。头目之产生,仍用选举,每年一次。现在三族中纯粹的牧民,由属头目统辖,而转隶于驻军。
  第二节 地理与交通
  地理:本区全部地形,东南高而西北低,境内河流多向西北或北流。全区面积,东西最宽处三百余里,南北最长处五百余里,东起马营河西岸,西至青头山疏勒河东,南至疏勒阳山,北至酒泉县境,与酒泉分界处立有界碑十余道。
  酒泉南行八十里,有卯来泉,系过去防匪的要堡,堡宽广约十余丈,建于清初,今已不甚重要。堡南有泉,突出本地,俗称“卯来泉”。酒泉东行一百五十里,有以羊圈石砌成的石羊圈,圈近多岩洞,系同治晨回乱时,民众开凿徙居其中以避兵灾。现住有藏民十余户,均以牧畜为业。
  米坎达坂,高约一万四千三百英尺,西藏寺在其下,红山沟之水,即发源于其西峰,折北经米坎达板,而汇于西沟之源。米坎达板夏时山岭常集云雾,春夏之交,群花争妍,犹如织锦,风景之佳,不让江南三月。沿西沟东下即为观山河,该河发源于旱海,四季不涸,为观山堡一带惟一水利。旱海为冰湖,环湖皆山,水得以渚,北缺一口为水出口处。后因祁连雪线日高,春夏秋雪水下聚而为海,冬则水涸而成为盆地,因称“旱海”。俗传东乐克藏族中,有晋尔又者,在此获海马,献于乾隆,因得一员大头目之职,海南为祁连山最高雪峰,高一万九千四百英尺。
  交通:(一)北沿山麓,有大道通酒泉,自青头山至酒泉百五十里,卯来泉至酒泉七十里,瓷窑口至酒泉七十里,甘黄坝至酒泉百二十里,(二)东西沿山麓路程,自马营河至青头山约二百四十五里。(三)至西北的道路,自卯来泉堡(官庄子)北行四十里至文殊山,自北大河口西北行三十里至嘉峪关。(四)由酒泉穿祁连山南至都南县或东南行至西宁的大道。
  自酒泉至洮赖川一段,山岭险阻,道路崎岖,虽为走西宁、都兰的捷径,但每不为人所取。据悉:(一)走西宁者,多取道甘州、洪水扁都口(此道现已通行汽车)。若甘凉道阻,即为酒泉通西宁的惟一大道。又经洪水坝至西宁之大道,仅适于本地生长的牛马行走,外地牲口如行此路,即有误食毒草(醉马草)醉倒或昏跌之虞,此为旅客所须注意。(二)走都兰者,多沿北大河、朱龙贯以往,此路平坦,可行骆驼,稍加修筑,即可驶汽车。
  第三节 人口与农牧
  东乐克人口,目前似较清代为少,惟无历年统计数字比较,难以详证。本区农业不甚发达,主要生产仍为牲畜,从事畜牧业人口,仍占绝大多数。藏人之兼农业者,多已汉化,并已编入保甲。牧人多居于山中,移入汉人多业农耕。本区人口编制,大多由头目管辖,已编入保甲者为数甚少。红山沟一带二十余户藏民,半耕半牧,耕者既受头目管辖,又应付县府赋役,负担两重,实足以阻碍藏民农业化,应极调整。兹列人口及外来移民与从事农牧业之分配表二如后,以资比较。
  本区耕地,据调查,洪水河东岸附近东滩子一带,有冲积层之荒地约四万方里。表土深数十丈,极为肥沃,如开垦耕种,可养给酒泉县现有人口之一倍,其利可见。酒泉谚语:“开开东滩子,麸子狗不吃”,意谓东滩子开后,收成丰稔,粮食不乏,狗都可以有饭吃。惜因水利不修,滩田乏水,遂致荒废。据该地土人言:“以前有在南滩三十里,洪水河上源,凿渠取水,水流至滩不能上,远望渠痕。迄今犹在。今科学发达,洪水河虽河床宽不足三十尺,河身高百丈,但河身南高北低,东滩地势低于其源,引水当无问题。现有县当局计划建造蓄水池,储夏秋不用之水,以备春耕。如此上下流,耕地得垦,收益甚大。
  第四节 工商与矿产
  工商:本地工业只限于手工制造,如制毡、织褐、硝皮、制靴,多供自用,无向外销售。日用物品,多来自酒泉,由三盛源、广益昌、惠丰和三大商号及杂回商民数家经营。资本最大者,不过十万元。转运难营,但以可获利数倍,故贩运者仍不绝于道。
  矿产:本区矿产,多未开发。据前资源委员会采矿人员言,河西矿产,以祁连山一带为最丰富。就本区而言,矿藏类别不下十余种,其中煤矿以大洪泉一处为最富,洪水河虽有多量矿藏,但尚未开采。又观山河西岸,距西藏寺二十里处,有煤矿面积约一百万里,近虽开采,数量尚无统计。其附近并有石油矿一处,夏日水溢,色黑而富有煤气,土人或亦称为的石油河。
  大洪泉煤矿:由卯来泉西行四十里,抵北大河滨,过桥而西又四十里,抵大洪泉,环而居者有卯来泉属之藏民二十余户。北大河东西岸一带,煤藏极富。据探测,东、西二矿面积各三四百方里,在东岸者称“南山煤”,西岸者称“西山煤,煤块煤层,有烟无烟均产。惟煤内多含硫矿质,不宜用于锅炉。惟据考察,下层面煤,较为优良。煤价目前(二十七年)一斗(合七十斤)约值法币一元五角。采煤人先向酒泉县府登记备案,年略捐教育经费,并须供给驻军用费,进出极感艰难。开采方法:开采人各掘一个三尺直径洞伏行徐入,煤道斜下,凭天然煤层支撑。煤工分凿、驮二类,凿工专负采掘,驮工则自采掘处负载至洞外。驮法:人伏地爬,头股各置煤一袋,往返爬运。运输量有限,而爬运者亦极感痛苦。矿洞内温暖,矿工悉裸体。洞外燃煤,以备驮工出洞时取暖。驮工周身墨黑,光黑有过非洲黑人,如不见其白眼翻动,几难认其为人。酒泉县谚云:“鸦片鬼死了未埋,煤客子(煤工称呼)埋了未死”。这是对矿工非人生活的描写。此种矿工,多系青年苦力,为求得较高工资,从事采矿劳动。但劳苦过度,每不永年,且洞悉凭天然煤层支持,时有坍塌之处。现官章规定,煤工压死,由厂主赔命价一百四十串(合法币二十三元),未免轻视人命。
  第五节 生物与药材
  生物:本区生物,富有经济价值者,有如左表所列各类。逐猎山林,为游牧藏民之主要副产,惜无统计,不能估计年入量耳。
  北大河洪泉山一带山地,盛产云杉,过去非常丛密。近数年来,滥施砍伐,平坦与运输较便的地方,几所遗茎,只崎岖山谷,仍可睹其茂盛。药材名目繁多,年产量约五十三万三千四百斤,计价约十余万元。大宗出产的有大黄,羌活,价值名贵者有鹿茸、麝香。其他有黄连、黄柏、甘草、石膏,金银花等,随处皆是,不胜估计。依此为生者,除汉人外,藏民的占全人口十分之一。
  第六节 宗教与教育
  宗教:藏民多信仰喇嘛教,本区藏民亦无例外。至于外来移民,户口甚多,无信仰他教者。现本区有文殊、西藏二大寺,文殊寺建于明朝,早于拉卜楞寺四年(〔明〕永乐年),后于塔尔寺二十五年(〔明〕永乐年),重修于〔清〕。康熙时,由章嘉、土观两呼图克图奏准朝廷,发库银万五千两,建经堂,赐名大海寺,由顾嘉堪布主持,后与贺堪布交互管理。民初由顾嘉堪布重建,迄今尚未全部竣工。僧众初有三百余名,年由隶州拨诵经费每名纹银三两,现仅有喇嘛十二名。寺产有羊三百只,黄牛犛牛各十头,田地八十亩。同治时有堪布者,率藏民与回军抗,后不支,寺为回军毁,贺氏隐青海。及左宗棠克肃州城,召贺予以奖励。惟贺以文殊寺离城过近,不便修葺。受甘黄坝藏民之请另建佛堂于榆林坝,称下寺。西藏寺亦建于〔明〕时,为长来喇嘛及党绰尔济所创立,〔清〕乾隆四十七年重修,由蒲剌义大头目、喇吉喇嘛、玛义喇嘛、郭嘉诺门罕主持其事。现有喇嘛十三名。寺产,青稞地麦田各四十亩、羊三百、马十、牛八十,并辖牧地主观山口,南至马房子,东至观山河,西至佘家达板,东西宽约十里,南北长约二十里。该寺于每年正月十五日例有庙会,东乐克族中的六族家及甘黄坝藏民头目绅士男女人等,大半均前来礼佛。六族家民众并定于是日在该寺改选头目。附近各地,如酒泉金佛寺堡一带腊会、上乘会、上道会、清查会、黄极会等各位佛善士均来参加。这些佛教团体,以五部六册为经典,龙图为拜像,虽信佛教,实则极为迷信。
  教育:本区文化程度极低,向无教育设备,识汉文者为数固属廖廖,了解藏文的亦只限于佛寺中之喇嘛。较通汉文者有马管家一人,略识汉文字者有顾嘉堪布等四人。二十四年以后,由蒙藏委员会派驻酒泉调查组先后保送入中央政治学校肃州分校肄业者八人。近经该组人员力争劝导,该部已定于西藏寺开设小学一处,启今后本区教育之曙光。
  第七节 生活习俗
  本区以地当甘、青之间,较近内地及酒泉等大城市,以故文化方面,各族交流。惟以时间关系,对于这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选择作用,调查颇不周详。还有待于我们再行调查研究,于二版中补正。兹就其衣、食、住、婚、葬方面,略述如此。
  一、衣:男子衣着,大致与汉人无异,惟头留发辫,身着毛褐。其常往来城市者,发辫多已剃去。至于女子方面,仍着藏装,戴锥式毡帽,穿软统皮鞋。常用衣料,为布缎毛毡。布缎多来自内地,毛毡或为自织,或贩自后藏。
  二、食:以麦、青稞、酥油、茶为主要食品,黄米、小米为副。牛羊虽有,但不作主要食料。烹调过程,先以酥油与茶混合,倒入奶桶,上下捣和,使融为一种液质,再与麦或青稞粉调为一糌粑,盛入碗内,且调且吃。如有肉类,则以刀割手撕入口。碗与刀为其主要食器。
  三、住:兼营农耕之户口,俱住土房,与酒泉农民无异。大多数游牧民仍以牦牛毛织帐,帐幕而居,随水草迁移。帐色黑,人称之曰黑帐房。
  四、婚嫁:本区两性结合,比较自由。青年男女,如互相欢,则请媒人撮合,备聘礼以为婚约。婚期,男子骑马亲往迎接,男女来宾以饮酒高歌为贺。屋中贵客,主人以羊背(带尾)奉敬之,食不尽,必携之归,以愉主人。又人口稀少或男子缺乏之家,可招婿入赘。所赘之婿,有为面定的,有任女方自由选择的。这种赘婿风气,现因与内地人居住地带接近,日相刁染,已渐趋减少。
  五、丧葬:人死请喇嘛念经,以死者财物衣饰,予喇嘛布施。事毕,选地碎尸,以炒面伴,供鸟兽食。尽为吉祥,不尽者再诵经,送与鸟食,必至尽而后已,称之曰天葬。又有火葬法,以火焚尸,而埋其骨灰。
  第五章 祁连四小创设经过与其现况
  第一节 创设经过
  祁连藏民,因文化落后与其固闭之宗教思想,于开办学校之仪,向持反对,惟祁连藏民的宗教领袖顾嘉堪布、马罗汉等,颇具卓识。因常与本会酒泉调查组人员接触,得闻教育重要之议,对兴办祁连藏民学校,渐具热心。第其部属,多持违议,一时难以实现。
  二十七年秋,顾嘉堪布于慈云寺召开抗战建国宣传大会,本会酒泉调查组出席人员,会同顾嘉堪布、马罗汉等,对与会藏民,于抗战宣传外,特别注意教育与经济文化关系之解说,从自身利益上,发挥教育功用,以引起藏民之求进心理。
  二十八年初,本会酒泉组人员,与顾嘉堪布、马罗汉等,组织祁连山藏民抗战建国宣传团。宣传要点中,特定兴办教育,以提高祁连文化水准,改善经济生活。所至之处,均剀切劝导,祁连藏民之反对兴办教育心理,由是逐渐消除。二十八年夏,祁连四小之创设计划遂得逐步实现。各校校舍,暂借莲花、慈云、红湾、西藏各寺之房屋,略加修改。先成立校董会,由顾嘉堪布、马罗汉任正副董事长,以各处喇嘛头人为董事,并聘请本会酒泉调查组同仁为名誉董事,以协助彼等进行。开办费除朱司令长官赏赐之茶缎变价外(二十八年春,顾嘉堪布、马罗汉等组织祁连藏民慰问团,赴兰州献金献旗。朱司令长官因而赏赐彼等茶缎等物),并由各族酌量采捐,以促其成。二十八年下期之经常费,则以本会补助之六百余元为主,各族略有凑捐,四小遂于是时先后实现。向日怀疑教育之僧众头人,均为倡导之主干。四小前途宜其顺利矣。
  第二节 莲花寺小学概况
  一、学校环境:莲花寺初级小学,设于西海子之莲花寺旁,以东西海子为学生来源。东海子居民约六十余户,归亚那格家副头目统辖。西海子约四十余户,受虎那格家副头目统治,均操维吾尔(编者注:即今裕固族语)语,以游牧为业,年长者大都能通汉语,识藏文者仅少数喇嘛,识汉字者仅三五人。自该校成立后,居民对教育功用,已渐明了。但因家中操劳乏人,送子弟入校者尚不十分踊跃,亦文化落后区域初设学校时之普遍现象,尚须继续劝导,以促其发达也。
  二、成立年月:二十八年五月二十八日。
  三、校舍与设备:该校校舍,系借用普通民房,稍加改造而成,计正房三间,为教员办公室兼宿,左右两厢各三间,一为教室、一作饭室,此外另有厨房一间。设备方面,除桌凳外,仅有新生活挂图数幅。
  四、组织与行政:设校长教员各一人(藏文教员未计入),教员秉承校长之指示,处理校务及教务,以校董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五、施教情况:
  1、学制:暂办四二制之初级。
  2、班级:暂办一年级一班。
  3、课程:国文、藏文、算术、习字、唱歌、体育。
  4、书籍:采用生活书店战时读本,藏文与算术则由口授。
  5、训育:根据部颁小学训育实施外,本期以童子军训练为中心。
  六、经费:全年一百二十元,由东西海子亚、虎两族分摊,全作为汉藏文教员之报酬。惟本年(二十九年)本会已拨款一千二百元补助该校。
  七、学生:现在校者约二十人,年龄十二至十九岁。
  八、教员:
  (一)妥九思,授汉文、算术、体育等科,系酒泉县立中寨小学毕业。
  (二)郭法台,授藏文,莲花寺僧官。
  九、其他:
  (一)学生入校之初,大多不谙汉语,约经二月之训练,始能听讲。
  (二)学校房屋不敷,宿舍缺乏,远道学生来校不便,故学生人数距预期者尚远。经费太少,现由本会酌加补助。
  第三节 慈云寺小学概况
  一、学校环境:慈云寺初级小学,设于高台县境南之水关口慈云寺。学生来源为黑黄番区域之亚那格家、虎那格家、黑番家及六族家等处,居民近百户,多操维吾尔语,以游牧者为多。全数均能兼通汉语,惟识汉字者,仅头目一二人。居民对教员颇热心,惟学校初办,设备不全,加之地域较广,子弟就学,殊感困难。将来须扩充校舍,使远道学生,均能住校,则可解决若干困难也。
  二、成立年月:二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
  三、校舍与设备:暂以慈云寺之大经堂侧之三间茶房为课堂兼教员办公室,宿舍与饭堂则借用寺旁之民房。设备方面,较莲花寺小学多有数幅防空防毒常识挂图及总理遗像、全国地图等。
  四、组织与行政:与莲花寺小学同。
  五、教学情形:与莲花寺小学同。
  六、经费:除本会每学期补助六百七十五元外,尚无其他收入。教员薪俸,除汉文教师月发一十二元外,其余学生书籍及少数学生伙食津贴,与学校文具等办公费,每学期约支一百二十余元。剩余之补助费,则拨归红湾寺小学支用。惟自二十九年起,本会已专补助该校一千二百元。
  七、学生:(一)人数现有二十二人;(二)年龄七至十九岁。
  八、教师:李懋德授汉文、算术、体育等科,系高台新坝小学毕业;顾嘉堪布授藏文,系祁连山宗教领袖,义务职。
  九、其他:该校校舍过于狭小,地点亦不适中,仅距亚那格家过远,将来应迁设于长沟寺附近。
  第四节 红湾寺小学概况
  一、学校环境:红湾寺初级小学,设于临泽县境南,西八个马家之红湾寺旁。学生来源为黄番区域之东西七族,居民约三百余户,以业牧者最多。语言与黑黄番大同小异,通汉语识汉字者太少,对教育之功用,尚乏明了,但因宣传功效,对学校尚不反对与逃避。
  二、成立年月:二十八年十月九日。
  三、校舍与设备:该校校舍较为简陋,仅借用喇嘛住宅之正屋三间为教室,设备与慈云寺小学略同,惟因经费支出,桌凳尚不齐全。
  四、组织与行政:与前校同。
  五、教学情形:与前校同。
  六、经费:二十八年,除分用本会补助慈云寺小学经费一部分外,不足之数,则由各族分摊。惟二十九年,本会已另补助该校一千二百元。
  七、学生:(一)人数二十人;(二)年龄:七至二十一岁。
  八、老师:裴恒德授汉文、算术等科,高台新坝小学毕业。安觉授藏文,红湾寺喇嘛。
  九、其他:该校环境,较为复杂,尚须设法整理。
  第五节 西藏寺小学
  一、学校环境:西藏寺初级小学,设于酒泉县境三山口之西藏寺,属东乐克黑番区域。居民约二百户,职业以畜牧为主,业农者不满十户,操藏语,但已普遍能通汉语,少数已不懂黑番语。因过去未设学校,识汉字者尚少。但较黄番开通,对创设学校,多热心赞助。
  二、成立年月:二十八年九月二十五日。
  三、校舍与设备:该校校舍,系借用喇嘛住宅,修改而成,计正房三间,为教员宿舍兼办公宅。左右厢房各三间,一为饭堂,一为学生宿舍,就原有过厅三大间,设建为课堂,可容五十人。另有厨房一间。又距校不远,有屋九间,为学生临时宿舍。校前有三十平方丈之操场一块,竖有旗杆,每早晚由教员率领学生升降旗。设备方面,较前三校略为完备。
  四、组织与行政:与前三校同。
  五、教学情形:
  1、学制:暂办四二制初级。
  2、班级:暂办一年级一班,因学生年龄关系,分甲乙两组,合班教授。
  3、课程:国语、藏文、算术、常识、习字、唱歌、体育。
   4、书籍:中华书局新编小学课本。
   5、训育:与前三小同。
  六、经费:系本会每学期补助之六百七十五元。教师薪金,每月二十五元。学生所用书籍、文具、炭水,均由学校供给。
  七、学生:(一)人数:三十六人;(二)年龄:七至二十岁。
  八、教师:(一)夏世琪,授汉文、常识等课,中央政治学校肃州分校毕业;(二)马罗汉,郭嘉诺门罕管家,授藏文,义务职。
  九、其他:
  (一)学生入校之初,亦有少数不通汉语者,但经训练之后,既较原懂汉语之儿童,更聪慧流利。
  (二)该校校舍位于山巅,地位狭小,将来学生增多,无法扩展,似有另觅校址之必要。
  (三)学生家境贫苦者,须加津贴。因现有学生往往衣食无着而退学者。
  (查本章系根据本会二十八年十月派员视察各该校之视察报告书摘编。各校经费二十九年已由本会另加补助,各该校现行状况及经费情形,已有改进,特附志之。)
  甘州水利溯源
  慕少堂
  自孝〔汉〕武开河西四郡,张掖即讲求水利,千金渠其最早者也。〔唐〕李汉通、〔元〕刘恩先后开屯,全资灌溉。〔明〕巡抚御史杨博、石茂华,于左卫之慕化、梨园,右卫之小满、龙首、东泉、红砂、仁寿,中卫之鸣沙、河西、瀚树、哇哇、德安、宁西,悉力经营,淘成美利。分巡副使杨衍庆、石永,指挥命使张廷辅、曹凤,皆渠之功臣也。遗迹犹存,俗名或异,按籍以稽,不特可知增耗,且使饮和者思源,尚无忘观流度隰之实有成劳乎。
  天然美利
  雪水(祁连积雪,寒则凝,署则融,张掖五十四渠,全赖雪消之水,以灌民田)。
  人力所经营者有三:
  一、渠水(俗名为河水,即黑水、弱水等渠是)。附引黑河灌溉甘州五十二渠说。
  禹贡黑水,其河自野马川北流,出山后,复自西南向东北流,流至甘州城西八里,过城北,复向西北流。山丹之弱水河自东来,汇归黑河,向西流,又西北出镇夷峡,会讨赖河为天仓河,伏流地下。黑河出山后,至甘州之南七十里上龙王庙地方,即引入五十二渠灌田,甘州永赖以为水利,是以甘州少旱灾者,因得黑河之水利故也。黑河之源不涸乏者,全仗八宝山一带山上之树多能积雪,融化归河也。河水涨溢溜高,方可引以入渠,若河水而势低不高,则不能引入渠矣。所以八宝山一带山上之树木积雪,水势之大小,于甘州年稔之丰歉攸关,宁娓娓孜孜绘图作说者为此耳。
  二、泉水(即童子寺、暖泉、东泉等渠是)。
  三、谷水(俗名为山沟水,即阳化、虎剌孩等渠是)。
  保护水源
  天山冬多雪,夏即消,雪消水泛,山水出,渠水涨,泉脉亦饶,但其来源甚远,在八宝山(祁连山之分支)之松林。〔清〕嘉庆时,甘肃提督苏宁阿因事至八宝山,见夫茂林积雪,为甘人养命之源,即为说曰:一斯门庆河流至八宝山之东,汇归黑河,而西绕过八宝山,而北流出山,至甘州之西南,灌溉五十二渠。甘州人民之生计,全依黑河之水,于春夏之交,其松林之积雪初溶,灌入五十二渠溉田;于夏秋之交,二次之雪溶入黑河,灌入五十二渠,始保其收获。若无八宝山一带之松树,冬雪至春末,一涌而溶化,黑河涨溢,五十二渠不能承受,则有冲决之水灾;至夏秋二次溶化之雪水微弱,黑河水小而低,则不能入渠灌田,则有报旱之虞。甘州居民之生计全仗松树多而积雪,若被砍伐,不能积雪,大为民患,自当永远保护。
  水利所由起
  千金渠在张掖县南,引羌谷水灌田,一名觻得渠。
  昔禹之平水也,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分也)二
  渠(一出欠邱西南,一则漯川),以引其河,自此之后,秦修郑渠,溉田四万余顷,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武帝塞瓠子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他小渠坡山通道者,不可胜言,张掖穿渠溉田,其在此时也乎!
  旧渠名称(合〔明〕〔清〕两朝而记之也)
  (注:同《甘州府志 ·水利》略)
  张掖县现辖各渠:
  盈科渠在城南,计五工,下七上八,四工、三工长安分三十闸,灌田五百四十顷有奇。
  齐家渠在城东南,计十号,上四下六,灌田一百二十顷有奇。
  大官渠在城西南,计三号,分十八闸,灌田二百八十七顷有奇。
  永利渠在城西南,计三号,分九闸,灌田一百七十四顷有奇。
  大满渠在城南,计上下两号,上十闸,下九号,分二十一闸,灌田三百七十六顷有奇。
  仁寿渠在城东南,灌田五十余顷(按,〔清〕光绪三十四年,沙岗墩新出泉眼,此地俗名南滩,向无水源,近数十年,原泉混混,渐流渐远,附近居民,得享此水利者恒多)。
  草湖土军、永安渠,在城东南,计三号,灌田六十三顷有奇(按,草湖、二坝之名,系指山丹河弱水而言,与黑水无涉。据土人云:前〔明〕末年,由山丹河浇水户民,以草湖为头,二坝次之。后因弱水微细,河堤崩跌,二坝户民未尝时加修筑,而土军居二坝之上,亦欲疏渠以享此利,适值光绪二十一年天旱不雨,黑水淤细,佥谋导引山丹河弱水,以复旧规,时有二坝文生于兴门,商同王克敬、甄国民等,率领户民向山丹河引水,而老人上下户民周朝凤等,坚执不让,蔓讼多年,案经上控,始准二坝开渠使水,于今二坝得皋水之利焉。窃以为泉水之利居多,再草湖除山丹河弱水外,而老寺庙东北,新出泉眼,大如斗口,足灌田千亩,现在该处插稻种瓜,兼植菜园,出产繁盛,人咸称为富庶之区云)。(再自沙岗墩泉源流出,而大满渠上柳林足灌田千亩,迤东北仁寿号足灌四千亩,维永安势居三号,上游新沟滩乱出泉源,支派众多,至永安汇合一处,水势渐大,倘黑水不足,而此水冬夏长流不息,永安堵成一坝,足能灌田千亩)。
  南旂渠在城东南,计五号,灌田七十二顷有奇。
  大古浪渠在城南,计三号,分十六闸,灌田二百四十三顷有奇。
  小古浪渠在城南,分七闸,灌田七十七顷有奇。
  小满渠在城南,计三号,分十五闸,灌田二百三十顷有奇。
  马子渠在城南,计三工,分二十一闸,灌田一百五十顷有奇(按,府志:此渠灌田二百一十顷有奇,〔民国〕 8年,黑水泛涨,将此渠河口冲断,水不入洞者三年,以此渠地势甚高,穿山凿石,水始能入洞,自洞口至洞尾有三十里,窎远漏塞,冲崩之后,该渠户民日求饮水而不得,遑云灌田,因此扶老携幼,东迁西徙者十居八九。幸赖地方长官慨捐廉俸,并饬令他渠头人帮助夫名,又详呈上宪,豁免正项仓粮,而该渠户民始得安居乐业,以俟渠工稳固后,再照原额分别升科)。
  阳化渠在城南,分东西,灌田五十八顷有奇。
  宣政渠在城南,灌田三十五顷有奇。
  安民渠在城南,灌田一十四顷有奇(按,以上四渠,由大牙口、酥油口分水,与黑河别派,近两年来,亢旱不雨,祁连山积雪不多,二口之水微细,不惟该渠菽麦五谷受旱,即各寨人畜所蓄之涝池,亦无水可放,荒芜满目,民不聊生,未卞司牧者,作何政策以救之)。
  小满新渠在城西南,分六闸,灌田一百二顷有奇(〔明〕隆庆年石茂华,副使杨衍庆督修,即此)。
  城北旧渠在城西北,分九闸,灌田一百一十六顷有奇。
  城北新渠在城西北,分三闸,灌田五十四顷有奇(〔明〕弘治十七年,哈密属酋者力克叛,忠顺王陕巴迎吐鲁番真帖木儿,守哈密。真帖木儿,吐鲁番速檀阿黑麻次子也,时年十三,会督指挥朱瑄,率师纳陕巴,仍抚送真帖木儿,而阿黑麻已死,真帖木儿罹内难,不敢归,遂携居甘州。久之,至正德六年始遣归,语其兄速檀满速儿云:决老人坝水,当是城北新旧等渠,以灌甘州,速满信之,时有吞噬之志焉。速檀,吐鲁番君长号,华言王也。按哈密至拜牙出奔吐鲁番,总督彭泽贿之,吐鲁番以其忠顺王印来归,而哈密卒不复立)。
  张掖地形洼下,黑河东来,秋高水溢,几于排山倒海,苟非老君坝障水,则沉洼产蛙之患不能免矣。真帖木儿亦见及此,任斯土者所当计及。《秦边纪略》云:老人坝在西南二十里,或云即老君渠,今讹老君坝。
  元丰渠即四海渠,在城西北,分五闸,灌田四十二顷有奇(按,此渠紧靠黑河,清光绪宣统年间,黑水猛涨,倒奔东岸,湮没村庄数家,冲崩田亩十余顷,现今称为新河”者即此)。
  加官渠在城西南,计三号,灌田八十四顷有奇。
  洞子渠在城西南,计三号,灌田四十顷有奇。
  木龙坝渠在城西,即龙首渠,灌田二十九顷有奇(按,明嘉靖年,巡抚杨博躬浚,募兵防守,且继修是渠,为黑河首即此)。
  西洞渠在城西南,灌田四十五顷有奇。
  巴吉渠在城西南,计十号,灌田一百八十一顷有奇。
  永丰渠在城西北,灌田四十八顷有奇(按,此渠水源由官大湖泉眼淘而来,泉口至渠尾,约有一十五里之遥)。
  塔儿渠在城西北,分上七号下三号,灌田四十八顷有奇(按,此渠以泉水为源,由下崖子西大湖淘泉引用,上号遗水为黑水支流)。
  黑水沟渠在城西北,灌田五顷有奇。
  敬依渠在城北,灌田七顷有奇(水源自马回河淘泉使用)。
  新丰渠在城西北,灌田五顷有奇,以泉水为源。
  有本渠在城北,灌田九十顷有奇(按,此渠水源分一泉二水,泉水导源于白家香磨山,水以山丹河弱水堵坝引灌,自渠首至渠尾约有四十余里)。
  小泉渠在城西南,灌田六十七顷有奇。
  牙剌渠在城西南,计五号,灌田三十二顷。
  上沤波渠在城西,计一十四号,灌田二百一十三顷有奇。
  江淮渠在城西,灌田二十二顷有奇。
  下沤波渠在城西,灌田七十三顷有奇。
  左暖泉渠在城东,灌田二十三顷有奇。
  老人坝渠在城东北,分上下沟,灌田二十九顷有奇。
  阿薛渠在城东北,分十闸,灌田一百八十二顷有奇(按,此渠以南城内甘泉为水源,暨大官永利三工四工等渠遗水,由城河迤东北,亦注入其中,流至瓦窑堡,以资该渠灌溉)。
  北旂河东渠在城西,计七旂,灌田五十二顷有奇(按,此渠山泉二水,泉水由城北白塔寺后清水河两旁之泉眼淘涌而来,山水在新黑河拦坝渡用,上下二十里,工程甚大)。
  北旂河西渠在城西,计一十一旂,灌田四十八顷有奇(按,水源由高庙子淘泉而出,泉水之利居多)。
  溢源渠在城西,灌田一十二顷有奇。
  东泉渠在城东北,分四闸,灌田七十八顷有奇(按,〔明〕嘉靖年,巡抚杨博指挥张廷辅议,浚渠东注,免城郭沮洳浸坏,兼利田亩,即此)。
  平顺渠在城南,分四闸,渠田八十四顷。
  总说黑水弱水引灌四十七渠
  县东:曰重兴渠,距城五十里,长十五里,灌田五顷四十亩有奇。曰左暖泉渠”,灌田八顷六十亩有奇,今无。曰回回渠,灌田一十八顷五十亩有奇,今无。
  县南:曰盈科渠,在第三区,〔唐〕时创开,距城五十里,长六十里,分三十六闸,旧灌田五百四十顷五十亩有奇,今只三万余亩。曰大满渠,距城四十里,长一百二十里,分二十闸,灌田二百七十六顷七十亩有奇。曰小满渠”,距城三十五里,长五十里,分一十五闸,旧灌田二百八十八顷八十亩有奇,今灌至三万余亩,皆〔唐〕渠也。曰大古浪渠,距城二十五里,长五十里,分一十六闸,灌田三百四十四顷五十亩有奇,今只二万五千亩。曰小古浪渠,距城三十里,长四十里,分七闸,灌田八十顷五十亩有奇,今只六千三百亩。二渠皆元代所创。曰马子渠,距城五十里,〔明〕万历开,〔清〕同治初重修,王多寿有记马子渠者,凿洞引开,计三工,分二十一闸,灌田二千一百七十亩有奇,斯民享美利二百余年,而不知为之者,迨至同治初,黑水暴涨,冲断渠口,淤壅渠身,同治壬寅驻军徐提督崑山率兵督修,今渠长五十里,灌田六千八百亩。曰小满新渠,距城三十里,长二十里,灌田五千一百亩。曰大满新渠,距城四十里,长三十里,分八闸,灌田一百二十一顷一十亩有奇。二渠皆〔明〕隆庆间开。曰平顺渠,〔清〕雍正四年开,距城十八里,长三十里,分四闸,灌田八十四顷三十亩有奇,今只七千亩以上,皆引黑水。曰阳化东渠,灌田二十五顷六十亩有奇。曰阳化西渠,灌田三十三顷有奇。曰宣政渠,距城九十五里,长百里,灌田三十四顷三十亩有奇,今只二千四百五十亩。三渠源自大野口河。
  县西:曰四海渠,分五闸,灌田五十五顷七十亩有奇,今无。曰龙坝渠,即龙首渠,〔明〕嘉靖间开,距城五十里,长二十里,灌田二十九顷五十九亩有奇,今只二千一百亩。曰上沤波渠,距城五十里,长三十里,灌田二百一十三顷有奇。曰下沤波渠,灌田七十三顷六亩有奇。曰溢源渠,距城二里,长二十里,灌田一十二顷八十亩有奇。以上各渠皆引黑水。曰江淮渠,距城九十里,长二十五里,引响山河水,灌田二十一顷五亩。
  县北:曰有本渠,距城三十里,长十八里,灌田五十四顷四十亩有奇。曰敬依渠,元代创,距城三十里,长八里,灌田七顷七十亩有奇。
  县东南:曰齐家渠,距城十八里,长如之,灌田一百一十顷有奇。曰仁寿渠”,灌田六十三顷三十亩有奇,今无。曰更名南旂渠,灌田七十二顷九十亩有奇。
  县东北:曰老人渠,分上下,灌田二十九顷八十亩有奇,今无。曰阿薛渠,距城五里,长十五里,又阜丰渠,距城十五里,长十二里,分十闸,共灌田一百二十一顷七十亩有奇。曰东泉渠,〔明〕嘉靖间创,距城十里,长二十里,分四闸,旧灌田七十八顷一十亩有奇,今只四千五百亩。
  县西南:曰“大官渠,唐代创,距城十五里,长十五里,分一十八闸,旧灌田二百八十七顷一十八亩有奇,今只二万五千亩。曰“永利渠,距城五十里,长二十里,分九闸,旧灌田一百七十四顷八十亩有奇,今只一万五千亩。曰“加官渠,唐代创,距城十五里,长十里,分九闸,旧灌田八十六顷二十亩有奇,今只七千亩。曰“洞子渠,距城十五里,长如之,灌田四十顷七亩有奇。曰“西洞渠,距城五十里,长三十里,旧灌田四十五顷一十一亩,今只二千五百亩。二渠皆〔明〕万历间开。曰“巴吉渠,元代创,距城七十里,长二十里,灌田一百八十一顷五十亩,今只二千亩。曰“永丰渠,灌田二十七顷二十八亩(今调查有元丰渠,灌田八百二十亩)。曰“小泉渠,距城八里,长三十里,灌田六十七顷五十亩。曰“牙剌渠”,距城八十里,长二十五里,灌田三十二顷五十亩有奇,今只四千五百亩。二渠皆元代所创者。
  县西北:曰城北旧渠,距城二里,长二十里,分九闸,旧灌田一百一十六顷七十亩有奇,今只九千余亩。曰城北新渠,分三闸,灌田五十四顷七十亩有奇。曰旧塔儿渠,距城三十里,长二十五里,灌田四十顷八十亩有奇。二渠亦元代所创。曰新丰渠,距城六十五里,长三十五里,灌田五顷四十七亩。曰黑水沟渠,距城三十里,长十五里,灌田六顷八十亩有奇。曰更名北旂河东渠,计七旂,灌田二十三顷二十亩,今无。曰更名北旂河西渠,计十一旂,灌田四十五顷八十亩有奇,今无。
  水利善后
  一、保护森林。张掖昔绕松柏,八宝山更蕃,犹酸枣之姓沟豫障之名郡也。故能冬则积雪,夏即消融,为张掖五十四渠灌溉之源,其利溥也。提督苏宁阿每树一株,悬一铁牌,偷伐者与杀人同。近年以来,无人爱护保存,砍伐濯濯,无能化牛矣。致积雪失荫蔽,春暖则骤融骤泻,余水不能尽其用。秋季用水之时,而流量微弱。欲调节及延长消融期间,则保护森林为第一要务。
  二、筑坝蓄水。当夏秋溶化之雪水微,黑河水小流细,不能入渠,则应觅适当之处,修筑拦水堰坝或活动坝等工程,提高水位。且春末溶水有所蓄纳,庶免浸溢为患,承收调剂夏秋水源之效。
  三、改良泉源。张掖农田,用水一部分仰给泉水,惟泉水多涓涓细流,水量供给有限,亟应注意蓄水方法,以补救之。在泉源相当地点,修筑蓄水池(池之容积尽量求大),水出泉汇潴池中,池壁建戽门,可随意启闭,秋冬蓄水,以供春夏之用。
  四、凿井取水。张掖地势洼下,地下水位甚高,凿井汲水,至为便利。凿井务使穿透含水沙层或砾层之全厚,井底装置有孔之管,穿至粗砾层中,出水量自可增加。管之直径不宜小于十公分,大于九十公分,辅助泉源,岂曰小补之哉。
  五、修筑谷坊。山沟之水,雨则倾泻,阳则细弱。宜于谷口修筑谷坊,蓄潴山水,且免表土冲刷,李义祉先生力倡经济水土之说,正为此耳。
  六、建筑坝工。堤岸经久多半颓圮,此不独加大阻力,减少流量,且时有漫决溃泻之虞。宜于堤岸散阔及弯道过小之处,建修透水丁坝或排水丁坝,保护堤岸,集中正泓而流量以之增加矣。
  七、改善提坡。张掖一带,地层土质属黄土,垆堰堤岸坡度过大,殊不经济,过小倾坍堪虞,对堤岸坡度以采取一比二或一比一五之度为宜。并需种植草类,土壤因草根之纠结而得紧密,但此须历长时日,非可速成。
  八、改善渠类。渠有总干支脉等类,其布置采用,与地形、流量、用水量、土质灌溉面积等有关,宜于测绘地图,求得水文记载表等后,按图布置渠网,依水文分配用水量,按土质计算渠断面,如此方合经济原则。
  大通河引水工程计划书
  〔民国〕三十六年十二月
  一、总述
  甘肃黄河以西,地形狭长,祁连山、合黎山对峙,俗称河西走廊。面积广大,而人口稀少。全境雨量极稀,气候干燥,蒸发剧烈。农田胥赖灌溉,境内多内陆河流,水量不足,土地荒芜,为数至巨。
  祁连山横亘于甘、青两省之间,自东至西绵延千余公里,为河西走廊天然屏障。平均海拔高约 2500公尺,主峰多在 4000公尺以上,大致由北、南、中三支平行山脉组成。中支为黄河与黑河之分水岭,亦即祁连山之主脉;北支毗连河西走廊,景阳岭与野牛沟脑横断北、中两支,为黑河东西两岔之发源地;木锐河脑在中、南两支西端,为黄河支流、大通河之发源地。
  黑河流域居河西中部,纵贯南北,包括山丹、民乐、张掖、临泽、高台、鼎新、金塔等 7县。面积约 3. 8万平方公里,现有耕地约 300余万市亩,可耕生熟荒地约百万市亩。据黑河莺落峡水文站记载,每年最枯流率为 26秒/立方公尺,最大洪水流率约为 140秒/立方公尺,不敷灌溉之需。农作夏禾以小麦为主,秋禾以糜子、稻子为主,限于霜期年仅一熟。灌溉时期,约自 4月中旬起至 10月上旬止。甘新公路自东至西横贯境内,平原交通尚称便利,山区交通则因地高气寒,颇感不便。
  大通河发源于祁连山中、南两支西端之木锐河①脑。向东顺流,全部行经山谷中。与黑河东西两岔平行,全长 500余公里。至甘青交界处享堂,汇湟水后注入黄河。据黄利会②上川口水文站记载,每年最小流率平均约为 26秒/立方公尺,最大洪水流率为 155秒/立方公尺。全河水流,除下游甘肃境内引灌农田 1万余亩外,余均未利用。
  本计划拟于大通河上游兰巴滩峡口,筑拦河滚水低坝一道,长 160公尺,抬高水位,逼水入渠。渠道沿灯草大坂开凿,长16公里,纵坡 1/ 3000。下接长 10670公尺之隧洞,平均纵坡 1/ 165,断面采半圆拱顶,下部为矩形。计划可排流率 32秒/立方公尺,最小流率为 20秒/立方公尺。水出隧洞后,引入平水池,池身全部于山石中开凿。下接输水管两道:每道复分为二,各连接水力机一座,与发电机组成 1套,共4套。水力机采用 4000马力, 46公尺势头,单轮主轴下 Francis反动式, 400rPM,比转数 49。发电机采用 3000千瓦, 400rPM36极, 60周波, 2300伏特,三相交流伞式装置。平水池中筑一斗形溢水道,以泄余水。,使全部水流归入黑河东岔,增加黑河水源,灌溉下游可耕荒地。
  本计划全部工程费,按民国 26年物价估算,共 1305万元。工程实施后,计可开垦张掖、临泽、高台及鼎新四县剩余之生熟荒地 46. 5万市亩。同时,利用水力发电,供给流域内各城市及工矿等。初期开发用电 6224万千瓦 /时,估计年获纯利,按26年物价为 490万元,利益至巨,工程经济价值自然成立。
  二、资料
  1.形势
  (一)概述 甘肃西部,祁连、合黎两山南北对峙,其间狭长地带形同走廊,且因位于黄河之西,故称河西走廊。北临宁夏,东通中原,南与青海毗邻,西与新疆、蒙古接壤,向为中原通西域孔道。全区自古浪起至敦煌止,长约 1000余公里,分 16县及1设治局辖。南北宽 50至 70公里,总面积 10. 8万余平方公里,人口约 100余万。地旷而人稀,境内雨量稀少,蒸发剧烈(见附表 2、3),气候干燥,农田胥赖灌溉。俗谚云:有水成良田,无水变荒漠,即此谓也。灌溉水源分地下水与表面水。前者包括井水、泉水,因地势所限,未能普遍利用。后者即各河水,开渠导流,灌地广远,历史悠久,人民皆赖以生存。境内各大河流均发源于祁连山,下游无出海口。大者于尾端潴为盐湖,小者沿途渗漏,终汲于地下。各河上游出峡后,地势开展,坡度顿减,农民争相截引。故河道分歧散漫,沿途蒸发渗漏,水量损失至巨。下游水不足用,沃野荒芜,各县生熟荒地亩数,恒以万计。
  黑河流域位居河西走廊中部。东以祁连、合黎两山会合处,与石羊河为分水岭,西与临水河流域毗邻,南倚祁连山与黄河流域分界,北抵宁夏(今内蒙古)境内之居延海。黑河纵贯南北,支流错综,全渠包括山丹、民乐、张掖、临泽、高台、鼎新、金塔等7县,面积约 3. 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计 36. 5万人,现有耕地面积 200余万市亩,可耕生熟荒地百万市亩。详如附表(略)。
  (二)山脉 祁连山横亘于甘、青两省之间,自西至东绵延约千余公里,为河西走廊天然屏障。平均海拔高约 2500公尺。主峰多在 4000公尺以上。西北略高于东南,大致由南、中、北三支平行山脉组成;南支北麓接青海之门源平原;中支为黑河、黄河之分水岭,亦即祁连山之主脉;北支连河西走廊、景阳岭与野牛沟脑,横断北、中两支,为黑河东岔及西岔之发源地。木锐河在中、南两支间西端,为大通河之起源。
  (三)河流 本计划有关河流为黑河东、西两源及干流,与大通河上游。兹分述如下:
  (1)黑河东岔 发源于祁连山脉之景阳岭,夹于中、北两支山间。向西顺流至黄番寺,汇西岔后注入黑河干流,全长约 90公里。河道多曲折,沿河有天蓬河,骆驼河,吴松塔拉河、黑酸子河、青羊沟、大灯草河等支流。上游又名伏牛河,会天蓬河后改称清大河。黑酸子河会口(拉东峡)以上,两旁山势开朗,茂草遍野,为优良之牧畜地带。自此以下,海拔高程低于 3000公尺者,始见森林及耕地。河床大部粗砂卵石组成,碎石亦多。河面宽约 100至200公尺,平均坡降 1/ 230。〔民国〕 36年7月在黄番寺实测流率约 21秒立方公尺,推算洪水流率约 300秒立方公尺。
  (2)黑河西岔 发源于祁连山主脉之野牛沟脑,上游又名甘州河,长约 150公里,支流以沙拉河、油葫芦河、杂马什盖沟等为最大。沿河峡谷高深,两岸岩石风化者颇多,河床宽自 50至100公尺,坡降陡至 1/ 50。〔民国〕 36年7月实测流率约 60秒/ 立方公尺,推算洪水流率约 600秒立方公尺。
  (3)黑河干流 上游东、西两岔于黄番寺汇合后,始称黑河。向西北流约 80公里出莺落峡,折向东北流,至张掖县城西北 10余公里处汇山丹河。再向西北流,经临泽纳梨园河,至高台纳摆浪河。出镇夷峡后复向东北流,于金塔县汇临水河后,称额济纳河,北流注入宁夏居延海。〔民国〕 36年6月在莺落峡口实测河宽 70至90公尺,坡降 1/ 100,流率约 34. 6秒/立方公尺,推算洪水流率约为 1000秒立方公尺。
  (4)大通河 上游又名木锐河。发源于祁连山西端木锐河脑,介于南、中两支山之间,与敦煌之党河同一分水岭。向东顺流,与黑河两源平行,至甘肃享堂附近汇湟水后,注入黄河,长约 500公里。上游河谷平广,两岸皆宽达 10余公里之冲积平原,水草丰盛,为极佳之畜牧地区。本河水流,除甘、青两省农民引灌耕地约一万三四千亩外,即无他用。且因山中人烟甚少,交通阻隔,对该河实际情形知者尚鲜。本年 7月,经本总队第四分队实地勘测结果,上游兰巴滩处河床,乃由粗砂卵石及碎石组成,宽约 150公尺至 200余公尺,河底平均坡降约 1/ 230,流率 54秒立方公尺。据随行之当地藏胞指述及多方考证,该时所测流率,实为该河每年解冻期(5月中旬至 9月中旬)内最枯流率。如遇夏秋之交,阴雨连绵,融雪下注,河水增涨,乃为洪水期,估算最大可能之洪水流率约 1640秒/立方公尺。
  (5)大灯草河 为黑河东岔支流之一。发源于八宝山东南牛心山之阳,绕灯草大坂脚下,流行于丛山幽谷中,至八宝注入黑河东岔,全长约 50余公里。河床亦系卵石碎石组成,两岸高峻,最窄处宽约四五十公尺,平时流率仅 3秒立方公尺,河底坡降特陡,自1/ 25至 1/ 90不等。
  2.地质 本计划引水路线,拟自大通河之兰巴滩峡起,穿越灯草大坂后,借道大灯草河及东岔而入黑河。兹将沿途地质分布情形,约如下述(参见附图Ⅳ DVⅧ—1,略):
  (一)大通河谷 大通河谷为一东西向之河谷。南北岸各宽约十数公里,北部高峻,地形复杂,南部尽为平缓丘陵,故目前河床系由北逐渐向南侵蚀而成。谷中所露地层,底部属第三届红色岩层,其上覆以第四纪砾石及黄土,并近代冲积层。因排水困难,沼泽甚多,计划中明渠位置大部在此。通过兰巴滩峡拟筑拦河坝处,南岸有岩石突起,高出河床约百公尺,系南山系地层,主要为黑色页岩及硬砂岩;北岸砾石黄土,坡度平坦,高出河床约 5公尺,河床表面系卵砾碎石,深度不详。
  (二)灯草大坂 海拔高 4100公尺,最高山头约 4500公尺,为南山系地层分布之区。主要为灰色石英岩、红色及绿色硬砂岩、黑色页岩。大坂两侧稍有变质,成为黑色板岩及石英岩,构成大通河谷以北主要岭脉。大坂之东有一近似南北向之断层经过,该处岩层破裂甚剧。大坂之西岩层,除大部分为南山系地层外,西北二公里处尚有皋兰系变质岩。本计划中隧道位置即须经此二系地层,方向约与岩层走向垂直。除南麓入口处略有裂罅丛生之疏松岩层外,其他各段均为坚硬变质岩及硬砂页岩等。故对于隧洞工程,甚为有利。惟于兴凿之前,仍须加以详细地质调查研究及钻探,期收最大之效果。
  (三)大灯草河谷 地质大部属花岗岩及变质岩二类,主要为灰白色云母花岗岩、片麻岩、绿色片岩及角岩、石英岩等。在灯草大坂西北 7公里计划修筑拦河坝处,有鲜红色砂岩及页岩以断层接触,覆于花岗岩及变质岩体上。其上又有泥质石灰岩及砾状灰岩,以岩性及化石推断,当为古生代石炭纪灰岩,向东南延长分布甚广。
  (四)黑河东岔及黑河河谷 八宝以西至黄番寺,黑河东岔两岸均为白垩纪红色地层分布之区。主要为赤紫红色砂岩、页岩,间夹薄层砾岩。黄番寺四周高山低陵及下游黑河干流峡谷一带,均为白垩纪地层所构成,地质构造颇为复杂。
  3.水文 黑河流域水文,截至〔民国〕 36年12月止,设站测验者,计有张掖黄番寺,莺落峡及高台镇夷峡等 3处。记载最早自〔民国〕 33年起,至今为时尚暂。大通河流域内人烟稀少,城市惟门源 1县,人口只 2万人。下游永登上川口黄河水利委员会设有水文站 1所,自28年至 30年止, 34年迁至享堂。
  又同时期内该河含沙量统计最大 1. 31%,最小 0. 01%,平均 0. 06%。
  大通河上游流率经 1936年7月在兰巴滩实测为 54秒立方公尺,据推断系全年解东期内最枯者,洪水期流率普通估约 150秒立方公尺,最大可能达 1640秒立方公尺。
  4.农作概况 黑河上游东西两岔,均深处祁连山内,海拔高平均在3000公尺以上。气候严寒,作物生长不易,故耕地殊少。除黄番寺、八宝附近有少数田亩种植青稞、小麦、菜籽等,合计约4000市亩外,余均供畜牧之用。山中农作时期,约较山外滞后1个月。
  黑河于张掖莺落峡出山以下,两岸土质肥沃,沟渠纵横,灌溉极盛。甘肃河西一带,籍以引灌之耕地约有218.5万市亩,惟因水量不敷,尚遗有可耕生熟荒地约93.6万市亩,总计约312.1万市亩(详见附表1)。作物分夏、秋禾两种,夏禾以小麦为主,秋禾以糜子、稻子为主,三者种植亩数之比约为2∶1.1,灌溉用水时期约自4月中旬起至10月初旬止。兹将黑河流域现时农耕情况列表如下(略)。
  农作成本及产量,每因土地之肥瘠,耕耘之勤惰,以及施肥、灌水之充足与否而差异。据调查所得,本区域一般情形如附表8(略)。
  5.电力销路 黑河流域面积广大,矿藏丰富,张掖县为历代河西重镇,东西交通孔道,工商业有待发展,故未来电力之需要自极殷切。他如山丹、民乐、临泽、高台各县矿产丰富,及高地灌溉需辅以抽水,在均需电力之供应,以谋开发与解决。兹将黑河流域电力销路分述如下:
  (一)城市用电 本区山丹、民乐、张掖、临泽、高台等5县人口总数前约计35万人。将来农工商业繁荣后,可能增至100万人,全年用电量估计约7500万千瓦/时。
  (二)工矿用电 山丹煤、铁矿藏颇丰,轻工业如造纸、制革、纺织、水泥等均在萌芽中。其他各地亦多类似情形,故未来需用电力范围至广,全年用电量估计在7500万千瓦/时以上。
  (三)抽水用电 山丹、张掖、临泽境内,地下潜流丰富,在地高水低或排水不良,致土壤含碱较重之荒区,如有廉价动力,宜用凿井抽水、洗碱、灌溉。此项用电量全年估约500万千瓦/时,灌地约20万市亩。
  以上三类全年用电总量共约1.55亿千瓦/时。在初期开发时,约需50%,即7750万千瓦/时,以后视发展程度,当再逐步增加扩充。
  6.交通概况 黑河流域平原区,交通尚称便利,甘新公路横贯境内,东通兰州、西达新疆。此外,张掖、山丹并筑有飞机场,可供中型运输机起落之用。至于山区交通,因地势艰险,天气严寒,往来极不方便。现时入山,至八宝路途,计有苏油口,磁窑口及扁都口3处。苏油口在张掖境,路程最近。然须经苏油、玉儿、流沟三大山,海拔高程约在4000公尺以上。山路崎岖狭窄,步行尚可,供运输则极困难。磁窑口在民乐境,情形与苏油口相仿,亦不供运输之用。扁都口在山丹(今民乐)境,旧甘青公路自张掖经民乐,由此入山,越俄博岭,溯伏牛河上行,复越景阳岭,经门源而达西宁。此路另一支线,乃自俄博岭南沿黑河东岔下行,而达八宝,现时仅可通行大车。张掖距民乐70公里,距扁都口100公里,距俄博岭约130公里,距八宝约200公里。张掖、扁都口一段,尚属平坦。扁都口至俄博岭一段,颇为崎岖。沿途共有木桥4道,现均毁坏,须予整修。部分路面较窄处,且须放宽,并加铺石子,始可维持运输。俄博至八宝一段,中途经过河流数道。因河滩广宽,水流甚浅,车辆可涉水或越冰而过,全段仅须将路面略事整修即可。自八宝至大通河约40公里,此段山路倍见崎岖。除驮运外,车辆无法通行。将来工程实施时,外来机件及材料之运输,以在大通河滨兰巴滩附近,修筑小型运输机场,较为便捷。
  7.沿革 凿引大通河穿越祁连山,灌溉河西农地,倡议已久。盖大通河在甘青境内仅于下游连城镇、窑街一带稍有灌溉。此外,即完全未被利用。而河西石羊河、黑河诸源适与大通河一山之隔,互相平行,设若地势讥差恰当,能引此挹彼,解救河西水源之不足,则可化无用为有用,其利自不待言。至引水路线,各地民众因利益攸关,多率先自行踏看,并请有关当局作技术上之决定。兹将历来查勘所得可能引水之三处路线分述于后:
  (一)入武威西营河 〔民国〕31年9月,甘肃水利林牧公司第三查勘队,曾应武威民众之请,入山查勘,并拟具引水路线。〔民国〕35年7月复勘后,计划于青海门源县永安营西北15公里之浩门峡上口(此段大通河又名浩门河),建高约130公尺,长650公尺之拦水坝一座。河北岸沿祁连山南麓开掘明渠一道,引水全长约52公里,可排流率130秒立方公尺,渠尾连接隧道长10公里,出口处接入武威西营河,可灌武威、永昌、民勤3县荒地300万亩。工程经济价值未经确定。
  (二)入民乐洪水河此线于 〔民国〕31年7月,由民乐民众推举代表数人,入山踏看。34年7月,经甘肃水利林牧公司张掖工作站组队勘测。可能引水路线系自景阳岭东南之木锐河(大通河上游名)滨,开明渠100公里至岭南沟。再穿凿4公里隧道,复接明渠20公里,至俄博岭南沟。再穿越5公里隧道而入洪水河上游之童子坝河。受益地亩计垦荒10万市亩,灌旱地10万市亩,约共20万市亩。工程经济价值未能成立。
  (三)入张掖黑河 此线经本总队第四分队于〔民国〕36年7月实地勘测,引水口择定八宝(今青海祁连县)西南30公里之木锐河兰巴滩峡,引水线全长约27公里,内明渠16公里,隧道10公里余,可排流率32秒/立方公尺。出口处利用势头发电,全年可发电力约70余万千瓦/时。尾水入黑河东岔支流之大灯草河输入黑河,可灌黑河流域荒地46.5万亩。工程经济价值成立。
  8.工料单价调查 〔民国〕26年及〔民国〕36年12月,张掖工料及农产品单价
  调查如附表(略)。
  三、计划
  1.工程目的 大通河在青海境内未被利用,流向与黑河上游东西岔适成平行,而仅相隔一山。本计划拟选定一最经济引水路线,沟通两河,增加黑河水源,开垦张掖、临泽、高台及鼎新4县剩余生熟荒地46.5万市亩。同时,利用水力发电,供给流域内各城市照明及工矿事业等用电,估计初期全年用电量约6224万千瓦/时。
  2.引用流率及输水损耗之研究(附曲线图1,略)。
  (一)引用流率 大通河兰巴滩海拔高程约3600公尺,地高气寒,河水全年冰冻期较解冻期为长。前者自9月中旬至翌年5月中旬,为时约8个月,而后者仅只4个月而已。该河枯水时期为1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估计最枯流率约25秒立方公尺。兹为安全计,假定最低可能引水流率为20秒立方公尺,水面冰层最厚可达0.7公尺,在本计划引水明渠即以此为设计根据。至解冻期,渠表面冰层渐次融化,断面增大,流率乃由20而渐增至为32秒/立方公尺。
  (二)输水损耗 全部输水路线应包括自引水口以迄灌溉区域止。兹分3段讨论如下:
  (1)引水工程段 此段起自大通河滨之引水口,迄电厂尾水渠入大灯草河为止。水流全部系在人工建筑之输水渠道中通过,计长约27公里(参见附图IVOⅧ—1,略)。首端明渠系临大通河北岸沼泽地带,地下水位几与渠面等高,故无渗漏之虞。其下隧洞部分,因已注意疏松岩层之砌护及坚岩罅隙之灌浆,应无损耗之弊。隧洞之末紧接输水管及泄水道,同归于大灯草河。
  (2)天然河道段 此段包括大灯草河,黑河东岔及张掖莺落峡以上黑河干流之天然河道,长约100公里。一段河坡陡峻,两岸皆山,河床狭窄,底部多属岩石,水流湍急,故对流率损耗,为量至微。
  (3)灌溉区域 段黑河自莺落峡出山后,两岸沟渠交错,灌区自此开始以迄鼎新。此段河道,迁回宽广,且多行径(经)卵石夹砂地层,输水损耗至巨。此外,各灌溉系统干支渠道之渗漏,以及一般农民不合理用水等损失,为数亦巨。
  本计划灌区地亩80%以上系在张掖境内,距峡口甚近。如将渠道略加衬砌防漏,并合理分配用水,则该段平均输水损耗及不合理用水损失,当不至超过总流率30%。
  综上所述,由于大通河引水至黑河流域新垦区沿途输水总损耗,估计为引水总量之30%。以曲线表之如下:
  曲线图1大通河平均流率,引用流率及黑河流域新垦区实惠流率变化曲线(略去)。
  3.工程布置 本计划引水工程,拟于大通河上游兰巴滩峡口处筑拦河坝一道,长160公尺。北岸渠首建进水闸与排沙闸各一座,互成直角。前者用以控制并调节进水流量。后者用以保持进水闸前固定水槽,并拦阻粗砂入渠。两闸上游北岸,筑顺水防洪堤一道,长约320公尺。引水干渠全长16公里,纵坡1/3000,自进水闸后起,沿滩至灯草大坂南麓,与隧道入口相衔接。沿渠建筑物计石砌渡槽及涵洞各一座。隧洞贯通大坂南北麓,全长10670公尺。出口处接平水池与溢流斗、刷沙闸等联合建筑。池身大部深藏山内,以减轻冰冻影响。池东下方连通电厂之输水木管两道,各长230公尺,直径3.2公尺,于进入电厂前20公尺处,复分为二,下端各接4000马力水力机一座。电厂尾水渠及平水池之泄水道,均直达大灯草河。自此以下至黑河流域新垦区前,全部利用原有河道输水,无治导必要。此外,新垦区范围内输水及灌溉系统设计,须俟将来详细勘测后,再行拟定(参见附图1至3,略)。
  4.配水设计 黑河流域旧有灌溉区耕地十九系属私有,种植杂乱,用水无度,甚难管制。惟将来新垦地46.5万市亩,则可施以合理之配水方法,并按规定作物种植比例,妥善管理,以达到全部耕地十足收成之目的。新垦地中规定夏秋禾种植亩数及配水计划。如下列两表(略)。
  5.电力分配 本计划拟利用全部引水流率平均动力1.2万马力,全年发电量为6224万千瓦/时。其中,经常电力4772万千瓦/时,3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临时增加电力1452万千瓦/时。用途计分城市、工矿及抽水用电三类:
  (1)城市 黑河流域上游张掖等5县目前人口35万人,平均每人每年用电以80千瓦/时计,全年用电量估计为2800万千瓦/时。
  (2)工矿 包括煤、铁矿之开采冶炼及纺织、化工等业之制造初期所需动力,全年估计约2924万千瓦/时。
  (3)抽水 山丹、张掖、临泽等县内有部份(分)荒地约20万市亩。利用电力抽水、洗碱、灌溉,全年用电量估约500万千瓦/时。
  以上三类全年用电总量共6224万千瓦/时。
  6.工程设计 本计划乃一灌溉与水电联合性之工程设计,故建筑物大部均以两者共同利用为目的,兹将各项重要建〔筑〕物设计略述如下(参照附图IVOVⅢ—3,略)。
  (一)拦河坝 坝址选定大通河上游兰巴滩峡口。该处南岸山石高出河床百余公尺,北岸砾石黄土高出河床约5尺,两岸相距约200公尺。坝采奥奇(ogee)滚水型〔形〕式,全长160公尺,高3.7公尺,坝顶最大溢洪流率1700秒/立方公尺,水深3.12公尺,最高洪水位3600.02公尺。坝身内部用1∶4白灰砂浆砌块石,坝面及下游护坦一部用1∶3洋灰砌五面凿平之条石。坝顶及趾部打木板桩,深入床底约4.5公尺,以增坝底渗径,并防趾部淘刷。趾顶设消力槛,避免水跃之产生位置移向下游而影响坝工安全。槛后干砌片石护坦,长17公尺,纵坡1/50。
  (二)排砂闸 排砂闸紧靠拦河坝北端,两者相隔一导水墙,方向与河之流向平行。上游刷沙道长约17公尺,用1∶1∶6洋灰、白灰、砂浆砌块石。下游护坦及消力槛均与拦河坝者同。闸分4孔,拱顶附木制拽门,用铁板螺钉联结,装有钢杆及铸铁标准6″—12″斜齿启闭器,以人力司启闭。门前设插板槽,以备意外之需。闸顶高出洪水位0.83公尺,连墩全部用1.1.6洋灰、白灰、砂浆砌条石筑成。洪水期此闸可局部开放,借以冲去底部淤砂。
  (三)进水闸 进水闸联于排砂闸之北测上游,方向与之正交。刷砂道适掠闸前而过,道底较进水闸底低1公尺,避免粗砂流入干渠。全闸形式及建筑方法一如排砂闸。拽门前插板槽,除防意外之需外,洪水期并可借插板作阻砂之用。
  (四)引水干渠 全部明渠长16公里,纵坡1/3000,底宽9公尺,侧坡11/2∶1,满深3.62公尺,全部在挖方内。解冻期可排流率32秒立方公尺,冰冻期表面冰层最厚假定为0.7公尺,其时最小流率为20秒立方公尺。南岸利用堆土,顺渠筑成车路一道,路面宽4公尺,上铺25公分厚碎石黄泥一层,可通大车及汽车。
  (五)隧道 为施工简易计,断面采用半圆拱顶,下部为短形,底宽3公尺,高3.9公尺,全长10670公尺,平均纵坡1/165。内软石段用1∶3洋灰砂浆砌条石衬砌,周围卵石回填,计长2900公尺。坚石段仅将润边凿光,隙缝用1∶3洋灰砂灌浆,计长7770公尺。进口设拦污栅,以阻冰块及浮游物等入洞。进口洞底高程3587.39公尺,出口处底高3520.3公尺,下与平水池相衔接,自南至北设施工用立洞7个,直径2公尺,深度40至450公尺不等。
  (六)平水池、溢流斗及刷沙闸 平水池之功用有三:(1)联络隧道出口与电厂输水管进口。(2)调节因电厂水力机开关时所产生之突击水压(Waterhammer)及水位升降。(3)沉淀挟沙,避进入输水管与水力机之水流含砂减少,保障管机之安全及寿命。为达到上述目的,池身必须相当宽广,并与溢流斗及刷砂闸等联合建筑。今设计平水池底较隧道出口及输水管进口均低0.5公尺。长度15公尺,宽10公尺,高11公尺。顶部拱形,高出池内常水位5公尺,常水位3525.8公尺。以下池身,全部于山石中开凿而成。藉可增加池身安全并减轻冰冻影响。内壁以混凝土砌面。输水管进口设于池东壁下方。两管口间沿壁镶圆铁扒梯,俾供检视者上下之用。顶部及四壁露出地面部分,均用1∶3∶6钢筋混凝土筑成。
  溢流斗距隧道出口北5公尺,居池南部中央位置,系一混凝土筑成之直立中空圆柱,中空部分自上而下渐次收缩,状如漏斗,故名。斗上缘与池内常水位齐平,下通泄水道。
  刷砂闸用以冲刷池内沉砂,当电厂水力机全部关闭时,并可兼作泄水闸。闸居池之北测,采圆柱形式,门用1/4钢板焊结〔接〕,直径2公尺,高3.5公尺。内部角铁支架,全重1公吨。以1钢螺杆与池顶管制室之铸铁标准6″—12″斜齿启闭器相连,人力司启闭,下通泄水道,与溢流斗下之泄水道合并为一,同入大灯草河。
  (七)输水木管 共两道,各长230公尺,内径3.2公尺,木板厚0.1公尺,外围3/4圆钢箍。接头用铸铁标准式,每箍接头3个。两箍间距视高程而异,自20至5公分不等。与平水池连接部分,用1/4焊结〔接〕钢板管。出山处各设蝴蝶形开关一付,以备电厂水力机停息或修理输水管时关闭之需,其下并设直径0.8公尺,高2.5公尺进气立管一道,修管时兼作探视洞用。木管下端距电厂约20公尺处各分为2支管,下各与水力机相连接。叉管用3/4铜板铆结〔接〕,呈丫形。支管内径2.3公尺,仍用木板钢箍制成,长10公尺,于入电厂处改接钢管。
  (八)电厂 厂位置于灯草大坂北麓大灯草河滨。南北长30公尺,东西宽20公尺。东部装水力机及发电机4座;西部上下两层,供修件、储藏、配电、办公及起居等用,以混凝土及料石、洋灰浆砌筑成。
  (九)水力机及发电机水 力机采用4000匹马力,46公尺势头,共4套。每套包括水力机及发电机各1座,单轮立轴Francis反动式。每分钟400转,比转数49,共4座。发电机采用3000千瓦,每分钟400转,36极60周波2300伏特,三相交流伞式装置,共4座。
  四、预算
  本计划各项工程费预算详见附表12(略)。按〔民国〕26年单价计需1305万元,按最近〔民国〕36年12月单价约需17200亿元。
  五、增益
  兹将本计划工程实施后,黑河流域每年增益情形分述如下:
  1.灌溉部门 黑河流域张掖、临泽、高台及鼎新4县,可增垦生熟荒地46.5万市亩。按2∶1.1比例种植小麦、糜子、稻子,全年增产按〔民国〕26年物价计算为483.6万元,〔民国〕36年12月物价为7719亿元,扣除农作物成本后,年获纯益(按〔民国〕26年物价计)276.675万元,〔民国〕36年12月物价计4417.5亿元。
  2.水电部门 全年供电量总数为6224万千瓦/时,供黑河流域河西6县城市工矿及张掖、高台、鼎新等县电力抽水应用。内计经常电力4772万千瓦/时,临时电力1452万千瓦/时。按〔民国〕26年物价,经常电力每千瓦/时以0.045元,临时电力0.025元计,全年总收入为251.04万元,〔民国〕36年12月物价为2510.4亿元。扣除管理养护及折旧等成本约15%,年获纯益(按26年物价)为213.325万元,〔民国〕36年12月物价为2132.5亿元。
  以上两项,每年纯益合计,按〔民国〕26年物价为490万元,〔民国〕36年12月物价为6550亿元。
  六、结论
  1.经济价值 按〔民国〕26年物价计算,本工程费需1305万元,而每年实际增益490万元,年增益占全部工费37.500;按〔民国〕36年12月物价计算,本工程费17200亿元,而实际年增益6550亿元,占全部工费38.1%,利益甚厚,工程经济价值自能成立。兹按民国26年物价情形,综合本工程经济上主要各点如下:
  全部灌溉面积 46.5万市亩
  平均动力 1.2万匹马力
  工程实施后每年增益小麦 46.5万市石
   糜子23.25万市石
   稻子40.69万市石
   电力6224万千瓦/时
  工程实施后每年实际增益F=490万元
  全部工程费 C=1305万元
  工程常年维持费(包括养护管理等)O=60万元
  工程平均寿命 n=50年
  工程永久投资 P=C+O/r+C/(1+r)n-1
  年利率r定为8% P=2083.44万元
  折合常年工程费 Pr=1666750元
  投资利益指数1=F/Pr 1=2.94倍
  投资年利 R=F/P P=23.5%
  2.还款办法 按〔民国〕26年普遍贷款年利率8%,期限10年还清计算,本工程每年应还款194.3万元,此款按灌溉、水电两部门工费3∶4比率比照偿还,则每年灌溉部门应还83.3万元,占年纯益30.1%,水电部门应还111万元,占年纯益52%。前者农民力能负担,后者不论公私经营,利润丰裕,还款应无问题。
  3.施工程序 本工程拟于5年内全部完成。虽不与黑河流域其他计划中工程之利害相抵触,然因工程艰巨,施工期较长,故应列为黑河流域内第3期工程。
  4.结论 本工程地理环境特殊,规模宏大,且施工时期较长。故于施工前,应详细研究设计,并作充分之准备。此次初勘,时间仓促,所获资料不尽详细,尤以大通河水文及祁连山地质为甚。故本计划之拟定,仅系初步设计性质,亟应尽速设站测验大通河水文,并复勘计划引水路线地质构造,力求各项资料详实可靠,以为未来正式设计施工之准备。
  水利部甘肃河西水利工程总队
  〔民国〕时期甘肃省议会张掖籍成员名录
  
  甘肃省临时议会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决定中央成立临时参议院,各省成立临时议会,作为临时政府的立法机关和地方的“民意”机关。省临时议会议员由省内各州、县旅兰人士协商推选。甘肃省临时议会于1912年2月下旬在兰州文庙召开大会成立。议长李镜清(临洮人),副议长刘尔炘、张林焱(皆兰州人),议员34人。甘州籍议员2人:
  王之佐(张掖县) 公皋望(高台县)
  甘肃省议会
  第一届议会成立于1913年3月,结束于1918年1月,任期按规定3年。议长阎士璘(陇西人),副议长杨思(会宁人)、赵守愚(徽县人),议员56人。甘州籍议员6人:
  马立隆(张掖县) 徐升级(张掖县) 崔琛(张掖县) 吴遐年(张掖县)
  刘偷(张掖县) 吴廷桢(山丹县)
  1913年4月,省议会选举出甘肃省出席第一届国会参、众两院议员。
  参议院议员15人,其中甘州1人:
  马应隆(张掖县·补选)
  众议院议员23人,其中甘州2人:
  丁丰沛(张掖县) 李发春(临泽县)
  第二届甘肃省议会于1918年10月成立,1921年10月结束,任期3年。议长王世相(兰州人),副议长王友曾(秦安人)、王之佐(张掖人)。议员55人,其中甘州2人:
  公皋望(高台县) 陈秉谦(山丹县)
  第三届甘肃省议会于1921年10月10日成立。议长杨思(会宁人),副议长慕寿祺(镇原人)、周之翰(武威人),议员68人,其中甘州6人:
  王懋德(山丹县) 郭多鼎(山丹县) 周廷桢(山丹县) 薛树勋(高台县)
  李文锐(张掖县) 余培元(张掖县)
  甘肃省临时参议会
  甘肃省第一届临时参议会于1939年11月10日成立,议长张维(临洮县),副议长范振绪(靖远县),参议员23人,其中张掖1人:张声威(张掖县)。
  甘肃省参议会
  甘肃省参议会于1945年11月5日在兰州成立,到1949年9月结束,历时近4年,共召开7次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45年11月22日至12月7日举行,选出第一轮驻会委员9人,其中1人为陈生蕃(临泽县)。第二次会议于1946年5月20日至6月3日举行,选出第二轮驻会委员9人,其中1人为葛荣春(民乐县)。第三、四轮驻会委员无张掖人。第五次会议于1947年12月8日至25日举行,选出第五轮驻会委员11人,其中1人为陈世光(山丹县)。第六轮驻会委员无张掖人。第七次会议于1949年3月1日至11日举行,选出第七轮驻会委员11人,其中1人为陈克荣(民乐县)。
  在甘肃省参议会活动期间,还为国民党南京政府召开“国民大会”,组织选举甘肃的“国大代表”,1948年3月15日公布国大代表104人,其中张掖5人:①杨自廉(张掖县)、②郭多鼎(山丹县)、③葛荣春(民乐县)、④鲁玲(临泽县)、⑤王兆德(高台县)。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社会民族、人口、宗教、社会保障、人民生活、婚姻家庭、道德风尚、社会风俗、社会陋习、方言、东部裕固语、人物传、人物录、古籍选录、历史文献、红西路军史料、当代文选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