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清〕梁份《秦边纪略》卷三 ·甘州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572
颗粒名称: 十一、〔清〕梁份《秦边纪略》卷三 ·甘州卫
分类号: K291.42
页数: 29
页码: 2257-2585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秦边纪略》原名《西陲今略》,为〔清〕康熙三十年(公元 1691年)梁份著。梁份,字质人,江西南丰人。生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卒于雍正七年(1728年)。梁少年从彭士望、魏禧游,讲经世之学,工古文辞。尝只身游万里,西尽武威、张掖,南极黔、滇,遍历赵、秦、晋、齐、魏之墟,览山川形势,访古今成败得失,遐荒轶事, ——发之于文。《秦边纪略》涉及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陕北、宁夏、甘肃大部、青海的东北部及新疆南部,以卫(府)为纲,下系镇、城、边堡墩台,建置沿革,山川形势,道路驿站,官司戎伍,攻防得失,农畜物产,风物人情等。取材多出自实地考察,广询博访,考订沿革,议论得失,记载详确。《纪略》原版本有六七种之多,内容互有异同,且无一完整,差错颇多。 1986年由青海师范大学赵盛世、王子贞、陈希夷整理校注, 1987年5月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六卷,卷一全秦边卫、河州卫、西宁卫、庄浪卫,卷二凉州卫,卷三甘州卫,卷四肃州卫、靖远卫,卷五宁夏卫、延绥卫,卷六河套、外疆、嘉峪关至哈密、赤金路程、近疆西夷传、河套部落、蒙古四十八部落考略、西域土地人物略、嗄尔旦传,附录。
关键词: 甘州卫 《秦边纪略》 梁份

内容

编者按:《秦边纪略》原名《西陲今略》,为〔清〕康熙三十年(公元 1691年)梁份著。
  梁份,字质人,江西南丰人。生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卒于雍正七年(1728年)。梁少年从彭士望、魏禧游,讲经世之学,工古文辞。尝只身游万里,西尽武威、张掖,南极黔、滇,遍历赵、秦、晋、齐、魏之墟,览山川形势,访古今成败得失,遐荒轶事, ——发之于文。《秦边纪略》涉及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陕北、宁夏、甘肃大部、青海的东北部及新疆南部,以卫(府)为纲,下系镇、城、边堡墩台,建置沿革,山川形势,道路驿站,官司戎伍,攻防得失,农畜物产,风物人情等。取材多出自实地考察,广询博访,考订沿革,议论得失,记载详确。
  《纪略》原版本有六七种之多,内容互有异同,且无一完整,差错颇多。 1986年由青海师范大学赵盛世、王子贞、陈希夷整理校注, 1987年5月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六卷,卷一全秦边卫、河州卫、西宁卫、庄浪卫,卷二凉州卫,卷三甘州卫,卷四肃州卫、靖远卫,卷五宁夏卫、延绥卫,卷六河套、外疆、嘉峪关至哈密、赤金路程、近疆西夷传、河套部落、蒙古四十八部落考略、西域土地人物略、嗄尔旦传,附录。
  《纪略》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清朝流传至今研究历史的珍贵资料,为保存有关张掖的史料,专将卷三《甘州卫》全录如下:
  甘州卫
  雍正初年改卫为府,附张掖县,山丹县属焉 ①
  甘州,〔唐〕〔虞〕〔夏〕为雍州地,其后沦于羌夷。〔秦〕〔汉〕间为浑邪王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 121年)霍去病始过焉支至祁连,浑邪王始杀休屠王来降。元鼎二年(公元前 115年)始置张掖郡。历〔五凉〕〔隋〕〔唐〕皆曰 “张掖 ”,惟〔西魏〕更名甘州。后因革不一,为元昊所据。理宗宝庆元年(公元 1225年)为蒙古所有。〔明〕洪武五年(公元 1372年)命宋国公冯胜为右副将军,由金兰趋甘州②。二十四年(公元 1391年)置卫。内辖五卫,外辖七卫,兼辖千户所三,屹然重地矣。甘州之畸重于河西,惟明为然。二十五年(公元 1392年)分设左右前后中五卫,所谓内辖五卫也。二十六年(公元 1393年)设陕西行都指③挥使司,凡山丹、永昌、凉州、镇番、庄浪、西宁、肃州皆 ④属焉,所谓外辖七卫也。甘属之高台千户所,肃州之镇夷千户所,凉州之古浪千户⑤所,无不属焉,所谓兼辖千户所三焉。
  【校勘】
  ①半、关本有题注,四、灰、古、今本均无。
  ②半、关、四本作“甘州 ”,灰、古本作“甘、肃”。
  ③四、灰本脱“指”。
  ④四本脱“皆”。
  ⑤灰本脱“千户”。
  其地东有武威、西有酒泉,南有祁连之阻,北有合黎之环。南北相距,仅可百里,如筑甬道,中通一线,通饷道而接声援耳。何以畸重若此哉?盖其河黑水,其田上上,其民五方错杂,其俗朴而刚,此所以畸重也。凉州在东四百八十里,肃州在西五百四十里①祁连在南一百五十里,霍去病至祁连山斩首万级者也。合黎山在北四十里,即《禹贡》导弱水至于合黎是也。甘之南北相距宽者可二百里,隘者才十里许,言百里者举其概也。黑水发源于祁连山下,北流至甘之城西十五里,与山丹之弱水合向 ②西流,至肃之镇夷,流向合黎山焉(一)。黑水非《禹贡》之黑水,西河盖《禹贡》之黑水,在雍梁之间,与此悬殊。
  甘之黑河,但可谓之张掖河耳。高台一带皆因黑水为渠,以灌稻麦,无旱涝之忧。稻为河西 ③所汉有者。《禹贡》雍州,厥田上上,今惟甘足以当之。汉武帝时徒民以实甘州。甘虽产稻而民贫实甚。
  【注解】
  (一)“黑河发源于祁连山下..与山丹之弱水合而西流. .”一节,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据《甘肃地图集》,黑河(亦称“黑水”)发源于青海境内之走廊南山与托勒山之间,东南流至祁连县黄藏寺附近会八宝河北折,出祁连山谷。至张掖地区纳其支流山丹河,又折而西北流,出合黎山之正义峡,以上统称黑河。在金塔县境内一段称弱水。至额济纳旗之狼心山附近分为二支,东支为东河(纳林河),西支为西河(木林河)。再北流注于居延海(嗄顺诺尔)与索果诺尔。
  【校勘】
  ①半、关、四本作“五百四十里”,灰、古、今本作“四百二十里”。
  ②灰本误“向”为“而”。
  ③四本误“西”为“东”,灰、古、今本作“稻为河东西所仅有者”。
  从来称五郡者,必曰断夷人右臂。盖五郡远出四千里,外接西域①之疆,入夷腹内,我征不庭(一),则可以捣其巢;彼掠边郡,则可以蹑其后;要党结②叛,则可以遏其途。今五郡仅存其四,虽缩地一千余里③,而西夷不敢越河西而东犯④者,四郡之蔽于西也。甘州在四郡之⑤中,则又若阵之中坚,磨之有枢纽,身之有腹心,甘州之所以畸重者,岂偶然哉。兰州而西为金城郡,凉州而西为武威郡,甘州而西为张掖郡,肃州而西为酒泉郡,赤金蒙古而西至哈密为敦煌郡。〔明〕正德间弃去哈密,而敦煌遂为绝域。然〔明〕开国之初,亦以嘉峪关为声教所及,其赤金蒙古(二)、罕东左卫(三)、哈密(四)三卫,皆羁縻夷属而己,故日仅存其四。自嘉⑥峪关外,西至哈密一千九百余里。
  【注解】
  (一)不庭:背叛不来王庭者,《左氏隐十》以王命讨不庭。
  (二)赤金蒙古卫:见本书《肃州卫·肃州近疆》之《赤金蒙古卫》条。
  (三)罕东左卫:在原沙州卫故城,即今敦煌。〔明〕洪熙时,青海湖东侧之罕东卫部之奄章固与种族不相能,数仇杀,乃率其众逃沙州境。朝廷即许其就地耕牧。岁纳马于肃州,不受青海罕东卫统属。至其子班麻思结,从讨曲先有功,〔明〕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授为罕东卫指挥使。然犹居沙州,不还本卫。十年(公元1435年)进班麻思结为都指挥使金事。后,原沙州卫部众全部内迁,班麻思结遂尽有其地。成化初,班麻思结卒,孙只克嗣职,部众益盛。〔明〕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即于沙州故城置罕东左卫,只克仍以都指挥使统属,明廷令其捍御西陲。
  (四)哈密卫:见本书卷六《外疆·哈密》条。
  
  【校勘】
  
  ①半、半本误“域”为“城”,据四、灰、古、今本改。
  ②古本误“结”为“诘”。
  ③半、关、四本作“一千余里”,灰、古、今本作“二千余里 ”。
  ④半、关、四本误“犯”为“折”,据灰、古、今本改。
  ⑤灰、古、今本脱“之”。
  ⑥灰本误“嘉”为“贾”。
  河西之南北,何地非夷。我之所甚重者,无如甘州;夷之所怨者,亦无逾甘州。彼在南者欲北,在北者欲南,而甘州适当其中,横截其路,则必自东而西,循墙而走,动辄以月①计。苟通甘州则直出直入,朝发于南,暮宿于北,令众长驱,随所欲为矣。夷之垂涎窥伺②者,岂一日哉。昔小王子(一)欲寇凉州,拥众之大松山。部属阿尔秃斯曰: “截列虎巴娃,甘斯得窟隶勿,火③落赤刀答计勒勿,伊个阿论落得勿。”谓当分兵取甘州,约会火落赤到,则大事成矣。小王子不听,及败,悔之。小王子在明之成化间,称可罕者也。也先为小王子所杀。小王子之相,日“亦④卜剌”,有罪窜居青海。阿尔秃斯夷目之多智者也。其时有夷目日“火落赤 ”者,性极凶残而善战,住牧于河州之捏工川。阿尔秃斯劝小王子分兵取甘州,小王子不听,败于松山。
  【注解】
  (一)小王子:明朝宗景秦五年(公元1454年),鞑靼部长孛来曾立故东蒙古可汗脱脱不花之子麻儿可儿为可汗因其年幼,〔明〕人称为小王子。以后相沿成习,历代蒙古可汗均称“小王子 ”。至〔明〕英宗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小王子麻儿可儿复与孛来仇杀。麻儿可儿死,众立马古可儿吉思为可汗,亦号“小王子”。自是,鞑靼部长益各专擅,小王子稀通中国,所传世次,多不可考。至〔明〕成化间入侵者复称小王子,其势甚强,自称大元大可汗。〔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与亦卜剌仇杀。亦卜剌西窜西海,阿尔秃斯与会。
  【校勘】
  ①古、今本误“月”为“日”。
  ②古本脱“窥伺”。
  ③灰本误“火落赤”为“大落赤”。
  ④灰本误“亦卜剌”为“尔卜剌”。
  且契丹摧陷,元昊割据,蒙古内侵,河西之受敌,甘、肃为先。譬之常山之蛇,击首尾应,击尾首应,击其中首尾俱应,独击其项,则一身无所施。甘州者常山之项也。〔北宋〕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契丹入甘州,后破肃州及各郡。〔北宋〕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李德明使其子元昊略①取肃州。〔南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元〕铁木真使察罕(一)陷甘州,而河西诸郡,遂成破竹之势。
  【注解】
  (一)察罕(?一公元 1255年):初名益德。其父曲也怯律为〔西夏〕大臣,其妾方怀察罕,不容于嫡母,逼迫嫁于掌羊群者及里木。及稍长,其母告以情。察罕武勇过人。幼牧羊于野,被成吉思汗奇之,收至宫中,供事内廷。及长,常从成吉思汗征略。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自西域还,攻取沙州,破肃州,师次甘州。时察罕父曲也怯律居守城中。察罕射书招之,且遣使谕城中早降。曲也怯律副将阿倬等三十六人合谋杀曲也怯律,并杀使者。城破,成吉思汗欲尽坑城中居民,察罕止之,只罪三十六人。甘州既下,〔西夏〕遂亡。〔元〕太宗进攻〔南宋〕时,授察罕都元帅。
  【校勘】
  ①诸本作“略取肃州”,今本作“略甘取肃 ”。
  考有〔明〕之制,坐镇甘州者,不但行都司而已,文有抚军,武有总戎,率一代之名臣宿将,屯兵三万有奇。其时祁连谁敢牧马,合黎孰敢①弯弓,厝黄河②东西,安如泰山,可谓善用常山之势者矣。〔明〕制。甘州坐镇者,自行都司外,有巡抚、都察院,有行太仆寺卿③。有监司有总兵,有副戎,有都司佥书。且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肃王(一)移国于甘州,三十二年(公元1399年,,即〔明〕惠帝建文元年)肃王始内移于兰州。五卫兵二万五千九百名,山丹兵六千七百七十名,高台一千四百六十名,所谓三万有奇也。后递减至一万二千五百人④,洪水之增设不与焉。甘州城正官兵有马者三千员名,步兵、骑⑤兵、游兵、守望兵⑥,不在其数。其卫、所、城、堡兵马,即此可概见矣。
  【注解】
  (一)肃王(? —公元1419年):名朱楧,〔明〕太祖第十四子。〔明〕洪武十一年(公元 1378年)封汉王。十五年(公元1382年)改封肃王。二十八年(公元 1395年)就藩甘州,督理甘州五卫军务。三十二年(公元 1399年),内徒兰州。
  【校勘】
  ①灰本误“敢”为“散”。
  ②半、关、四本误。“黄河”为“湟水”,据灰、古、今本改。
  ③灰、古本误“寺”为“司”。
  ④半、关、四、古本作“一万二千五百人”,灰本作“一万一千五百人”,今本作“一万二千五百八十名”。
  ⑤半、关、四、古、今本误“骑”为“奇”。据灰本改。
  ⑥四本作“守兵望兵”。
  今官兵不及有明,而祁连为夷之渊薮,公然而入大草滩矣,此永固城之所以特筑也。合黎乃我雉兔刍荛之地,今我以为绝域,而夷以为交衢。此人宗山、斜濠口、石硖口之所以可虞也。甘州抚军 ①,今驻于兰州。今甘州文②有监司 ③、监牧、同知;武有④甘肃提督,五营全设。又永固协镇副戎,甘州城守参戎,山丹、高台、黑城、洪水四游戎,硖口、大马营、马营墩、高古城⑤、梨园 ⑥、红崖、平川七守备,此今之官制也。提督兵⑦五千员名,永固协及各路城堡统四千三百六十二⑧名。今甘州之兵,计之不满万人,此今日之兵制也。永固城在东南一百八十里,自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甘州总兵开市于洪水,而夷人遂据大草滩。乃请于永固置副戎,黑城置游戎,大马营、马营墩置守备,皆在大草滩之内(在甘凉南北边堡中)。今大草滩之夷刀尔吉、怀阿尔赖之部落。合黎山之夷,无一定之部落。人宗山口在东北三十五里,石峡口在东一百九十里,斜濠口在东六十五里⑨。
  【校勘】①
  灰、古、今本作“巡抚”,半、四本作“抚军 ”,关本误“抚军 ”为“抚车 ”。
  ②半、关、四、灰、古本脱“文”,据今本补。
  ③灰本误“监司 ”为“盐司 ”。
  ④半、关、四、灰、古本脱“有”,又半、关本误“武”为“王”,据今本补改。
  ⑤半、关本作“高古城”,四、灰、古、今本作“南古城”。
  ⑥灰、古本误“梨园 ”为“黎园 ”。
  ⑦半、关本作“提督兵”,四、灰、古、今本作“提标兵”。
  ⑧灰本脱“二”。
  ⑨灰本作“六十里”。
  甘州南边:大阿博,高古城西五十里。大马营,大阿博西十余里。黑城堡,大马营西三十里。马营墩,黑城堡南二十里。永固城,黑城堡西北三十里 ①。洪水堡,永固城西三十里。南古城,洪水西北七十里。花寨堡,南古城西五十里。龙首堡,花寨堡西北四十里。甘峻堡,甘州西南六十里。梨园堡,甘峻堡西三十里②。高台所,梨园堡西九十里。榆木山口,高台所西南七十里。暖泉堡,榆林山口东南二十里。红崖堡,暖泉堡西南三十里。
  【校勘】
  ①灰本作“四十里”。
  ②半、关本作“二十里 ”,四、灰、古、今本作“三十里 ”。
  甘州北边:九坝堡,肃州胭脂堡东二十里①。四坝堡,九坝堡东五十里。平川堡,四坝堡东三十里②。仙姑庙,平川堡东三十里。板桥堡,仙姑庙东一十五里。新城堡,板桥堡东三十里③。瓦窑堡,新城堡东三十里。人宗山口,瓦窑堡东三十里。观音山口,人宗山口东四十里。斜濠口,观音山口东五十里。山丹卫,斜濠口东南,西距甘州城一百二十里。新河堡,山丹卫东四十里。石硖口,新河堡东四十里。
  【校勘】
  ①半、关、四本作“肃州胭脂堡东二十里 ”,古本作“西二十里 ”,灰本作“西三十里 ”。据《甘肃省地图集》(1977年版),古、灰本均误“东”为“西”。
  ②半、关本作“三十里 ”,四、灰、古本作“二十里 ”。
  ③半、关本作“三十里 ”,四、灰、古本作“四十里 ”。
  甘州近疆:白石崖,在甘州之大马营南百里。野马川,在甘州东南扁都口①南五十里。巴丝墩川②,在甘州之南水关外。大都麻口,甘州东南洪水堡西。小都麻口,洪水之南,大都麻之西。酥油口,甘州之南,南古城南。野儿口,甘州之南,在花塞堡之东。板答口,甘州之南,龙首堡之南。平顶,在板答口之南,马蹄寺巅,哱啰口,在甘州西南,梨园堡之西。哱啰口外,在口南③。摆通河,甘州西南哱啰口之南。黑河源,在摆通河西。古水涧④,在梨园堡西,哱啰之西南。牛毛山,在古水涧之西。青圪塔,在牛毛山之北。仄棱,在青圪塔西南。榆木山口,祁连之北,高台所之南 ⑤。半个山,在甘州之西南,暖泉堡之东南。新墩子,在暖泉堡南,半个山之北⑥。拜浪河,在甘州西南,红崖堡口外。红土坡,在拜浪河之南。草打班,在拜浪河西南。水关口,在红崖堡西⑦。哱啰口,在红崖南。石灰关口,在红崖西南。明海子,在红崖西北。居延城,在甘州之北⑧,居延泽,在城东。合黎山,在甘州之北。红泉堡,在甘州东北观音山外。红盐池,在甘州东北,山丹卫北。
  【校勘】
  ①诸本脱“口”,据《甘肃省地图集》补。
  ②灰本误“川”为“州”。
  ③灰本误“南”为“西”。
  ④半、关、四本作“古水涧 ”,灰、古本作“古木涧 ”。
  ⑤灰本误“高台所之南 ”为“高古台西南 ”。
  ⑥半、关、四本作“半个山之北 ”,灰、古本作“半个山西 ”。
  ⑦半、关、四本作“在红崖堡西 ”,古本作“红崖南 ”,灰本误为“红崖卫 ”。
  ⑧半、关本作“在甘州之北 ”,四、灰、古本作“在甘、肃之北 ”。
  甘州南边
  大阿博,墩名也,为甘、凉之界,当大草滩中。东接高古城,西连大马营,北通硖口堡,南近白石崖。其地风寒无水,侯卒二三人,登台远眺而已。西四十里则大马营。高古城在东五十里,属凉州。大马营在西四十里,石硖口堡在北五十里①,白石崖在南九十里,大黄山在北一里,定羌庙在东北三十里。大草滩、大黄山之夷刀②尔吉、怀阿尔赖之部落,朝暮见于墩下。甘、肃通衢,舍此更无他途。墩有墩军二三名,汲水必东向十数里云。
  【校勘】
  ①半、关本脱“石硖口堡在北五十里”,据四、灰、古、今本补。
  ②灰本误“刀”为“力”,又脱“大黄山 ”之“山”。
  大马营,亦当大草滩中①。大阿博在其东,大黄山峙其北,幽僻遐陬,茂草隙地。在山南者,毡裘接踵,乃设官置戍于其②地,婴城自守,犹履春冰,求其置重捍于酸茨河、白石崖者,何可得焉。又西三十里则黑城堡。大阿博在东四十里,大黄山在北二里,即焉支山。甘、凉之民凡近焉支山者,于山采药、伐木、猎兽以资生。今夷盘踞山中,莫之或过。营在大草滩,其草甚茂,不稼不蔬,所谓隙地也。游畋于大草滩者刀尔吉、怀阿尔赖之部落也。南山之后,即祁连山下之夷所居者:日“白石崖”③口、日“野马川”、日“酸茨河”是也。设宫置戍在辛卯年(〔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酸茨河在东九十里,麦力干部落所居。白石崖在东南一百里,口外六十里,刀尔吉所住牧。营有守备,兵一百四十五④名。西⑤北至甘州二百四十里。
  【校勘】
  ①半、关本脱“大”,据四、灰、古、今本补。
  ②半、关本脱“其”,据四、灰、古、今本补。
  ③半、关本误“崖”为岸,据四、灰、古、今本改。
  ④灰本脱“五”。
  ⑤灰本误“西”为“而”。
  黑城堡亦在大草滩中。有事则左提大马营,右①挈马营墩,非堡之援也②。祁连当前,其隘口独宽,如白石崖者,并驰十马。昔之浚渠濠墙③,修设台榨,盾檐木石,皆为乌有。其后山所口④今亦无所凭恃矣,奈何不使盗至此耶!草滩可谓漫藏,天险不设,互市且开,可谓诲盗,即裕之蛊,何以干耶?斜而西北三十里,则永固城,迤而南至马营墩二十里。大草滩之夷,以其地而言:内则焉支山中、外则白石崖⑤、扁都口、后山所;以其部而言:则刀尔吉、怀阿尔赖二部落也。大马营在东三十里,马营墩在南二十里,祁连山在南一百里,白石崖口在东南九十里,其外即刀尔吉部落住牧,其部出入大草滩者,率由白石崖焉。后山所口在南六十里,亦祁连山下之夷出入之路也。互市在辛卯 ⑥年(〔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开市于洪水,蔓延至今(详洪水中)。堡,今设有游戎,兵三百八十名。西北至甘州城二百一十五里⑦。
  【校勘】
  ①灰本误“右”为“在”。
  ②半、关、四本作“非堡之援也 ”,灰、古、今本作“非堡之任也”。
  ③半、关、四本作“浚渠濠墙”,灰、古、今本作“浚筑濠墙”。
  ④诸本误“后山所口 ”为“后山口 ”,据四本改。
  ⑤半、关本误“崖”为“岸”,据四、灰、古、今本改。
  ⑥半、关、四、灰、古本误“辛卯年”为“辛酉年”,据今本及《洪水堡》目改。
  ⑦半、关、四本作“二百一十五里”,今本作“二百里”,灰、古本作“二十里”。
  马营墩即马家墩也。雪山南峙,草滩北环。兵士堕指裂肤,不但三冬祁①(一)寒而已,四时不识菜根。扁都口在南,昔之夷王,欲假途而北甘、肃,出师青海,率由于此,其为要道由来旧矣。口外之野马川,且有王庭,然扁都诸口,昔之高崖峻防者,已视为具文,听其废置矣。迤而西四十里,则有洪水,折而北二十里,则有永固。雪山,即祁连山②之支干,积雪不消,在南三十里。大草滩环堡而北,尤宽阔,故日北环也。其地盛夏有霜,终岁无菜。扁都口在西南五十里,〔明〕时有夷王扯刀艮,逼于西宁之青海,欲假道北③归,以扁都口请,当时未之许也。又经略郑洛会师④,洗青海火落赤、真相等,而甘肃之兵悉由扁都口出,会于西宁焉。凡往来青海、西宁者,由口而行,路虽逾山,实为捷径也。野马川在扁都口南五十里,今怀阿尔赖住牧,其部落往来大草滩,皆由扁都口。堡有守备,兵一百八十四名。西北至甘州城二百里。
  【注解】
  (一)祁:通祗,弥明也。
  【校勘】
  ①诸本作“祁”,灰本作“祗”。
  ②灰本脱“山”。
  ③半本误“北”为“此”,据诸本改。
  ④灰本误“师”为“归”。
  永固城,〔汉〕为单于城,〔凉〕之祁连郡也。〔明〕季插汉(一)至此,遂殒厥身。而六畜久不蕃息于祁连,大草滩①纵牧,乃因迹②筑垒,特设官司,而永固之名始立,睹大草滩在目中也。其所辖之大马营、黑城、马营墩,鼎立滩内。近有洪水为之右臂,远有永昌、高古为之声援,此因事补救,似为得之,而杀伐不张,欲阻寇之入阃域也,得乎哉!况乎与之贸迁③有无也。迤西④三十里为洪水。〔汉〕武帝初,单于居此,谓之单于城。〔前凉〕张元靓(二)改为祁连郡。〔唐〕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金吾将军杜宾客(三)破土番于此。〔明〕北夷插罕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入河套,吞并套部,扰榆林,犯凉州,攻甘州,所向无前,于甘病滞,下至祁连城而死。祁连山在南五十里,己酉年(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大草滩有夷游牧,乃设关筑塞,新名之日“永固城”也。地在大草滩中,而势差高耳。大马营在东六十里,黑城在东三十里,洪水在西四十里⑤。永昌、高古属凉州,永昌在东二百二十里,高古在东一百五十里。城有副戎,凡甘之营堡皆属焉。兵九百八十二名⑥。西北至甘州一百八十里。
  【注解】
  (一)插汉:(?—公元1634年):元裔打来孙,住牧宣化府外,惧俺答所并,徙帐于辽。四传至陵丹·巴图尔台吉(公元1591年~公元1634年)号库图克图合罕,〔明〕人称为“虎墩兔”。据插汉儿地,亦称“插汉王子”。势益盛,自恃其强,攻略蒙古诸部,并扰〔明〕边塞,所到之处破坏甚残,在其统治地区人民有谚日:“合罕怒则毁其政,大象怒则毁
  其城”,遂陷于孤立。〔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入河套,吞并套部,扰榆林,犯凉、甘,所向无前。后病死于祁连城。
  (二)张元(玄)靓:前凉王张骏之孙,重华之子。继位后,为骏少子天锡所杀,在位九年。(三)杜宾客:〔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为陇右节度使,率弩手四千人与吐蕃战于祁连城下,大破吐蕃军。
  【校勘】
  ①四、灰、古、今本均脱“滩”。
  ②半、关本作“乃因迹筑垒”,四、灰、古、今本作“因基筑垒”。
  ③灰本作“贸易”。
  ④半、关、四本脱“西”,据灰、古、今本补。
  ⑤半、关、四本作“四十里”,灰、古、今本作“三十里”。
  ⑥古本误为 “二百八十二名 ”。
  洪水堡,当大草滩之口,屏甘州于内也。有〔明〕设兵,又增修各隘口险要,南北扼塞,屯兵弹压,当时无识者,犹有笞骖移臼①之讥焉。而今也开市,与之互市矣。西至南古城七十里。在〔明〕嘉靖间,巡抚唐泽(一)因西宁之西海夷人披猖,乃奏设兵八百名、马五百匹于洪水堡,又增修各隘险要。辛卯年(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甘肃总兵官贪②皮马之利,于洪水开市,于是夷人尽至,而大草滩之毡帐几充塞无间矣。虽环大草滩皆屯士马,莫之谁何焉,而人皆忌讳,诩为相安无事云。西水关在南四十里,古佛寺在巴丝墩川,在西水关之南七十里。戊子(〔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回回丁国栋反于凉州,米③印反于甘州。及讨平之,其余党逃散于四方,或归西域,或为夷部,在古佛寺者其一也。巴丝墩之夷,日滚卜台吉④,今叛回为其部落,所谓为虎附翼也。西水关,有〔明〕之所设险,今皆为夷毁坏,几乎无迹矣。堡,今⑤有游戎,兵四百三十五名⑥。北至甘州城一百五十里。
  【注解】
  (一)唐泽:〔明〕嘉靖时人,曾为陕西巡抚。《明史》无传。
  
  【校勘】
  
  ①半、关本误“笞骖移臼 ”为台骖移臼,据四、古、今本改。又灰本误“笞”为“苔”。
  ②古本误“贪”为“贫”。
  ③半、关本误“米”为“来”,古本误为 “米剌印 ”,灰本误为“末剌印”,据四、今本改。
  ④半、关本误“台”为“白”,据四、灰、古、今本改。
  ⑤灰、古、今本脱“今”。
  ⑥灰本误“名”为“各”。
  南古城即古城堡也。虽渐远于大草滩,而逼近乎祁连山,隘口纷纭,其最著者有宁番,有大都麻口,有小都麻口,有酥油口,小者不胜①屈指焉。有〔明〕于酥油各口,凿山驱石,漆城荡荡,今城覆于隍(一),因之而成路矣。又西五十里有花寨②焉。宁番在东③八十里,大都麻口在南七十里,小都麻口亦在南七十里,酥油口在南十④五里。甘、凉之堡以古城名者甚多,故俗增南以别之。〔明〕于酥油口,散岔道沟、山塞断要路,修砌短垣。黑番在大都麻口,其目日“囊索”⑤,在小都麻口,日“七庆喀”,在酥油口者,其目日“黄⑥牛家番子”,今皆纳夷 ⑦添巴。城有守备,兵一百一十八名。南至甘州城一百里。
  【注解】
  (一)隍:城池也。有水日 “池”,无水日 “隍”。
  【校勘】
  ①半本误“胜”为“甚”,据诸本改。
  ②四本误“寨”为“塞”。
  ③半、关本作“东”,四、灰、古、今本作“东南”。④四本误“十五里”为“五里”。
  ⑤灰本误“索”为“素”。
  ⑥古本脱“黄”。
  ⑦四本脱“夷”。
  花寨①堡,昔之屯兵堡②也。洪水居中,有中坚之势,堡与黑城分为两翼。今堡乃去兵,夫孰与守之?又西北四十里,有龙首堡。〔明〕之巡抚唐泽奏设兵二百六十名于堡,又设兵二百六十名于黑城,二处又设兵二百五十名,皆统于洪水营③焉。堡分防之地,有野儿等口。口外黑番其目日“黑罗汉 ”。堡,今无防汛。西北四十里④至龙首堡。
  【校勘】
  ①灰、今本误“寨”为“塞”。
  ②半、关本脱“也”,据四、灰、古、今本补。
  ③灰本误“营”为“磨”。
  ④半、关、四本作“西北四十里 ”,今本作“五十里 ”,灰本作“西北至龙首堡四十里 ”。,古本脱“四十里 ”。
  龙首堡,昔之刘果城也。黑河水利率①先得之,土沃则人蕃,〔明〕所以展筑请防与。板答口之黑番,首鼠两端;平顶之黄番,向背不一。而口外临松城之马蹄寺,赐额犹存,今喇嘛居之,夷常至此而熬广茶。黑河有石,其文内蕴,岂魏所云柳谷石乎?西度〔渡〕张掖河,则有甘峻堡矣。堡,上龙首堡也,旧名“刘果城 ”也。盖明初遣戍②者各筑城以居,即以姓名名③城,今宁夏名堡多类是也。堡旧城废,及更筑,因地近龙潭④,乃名龙首焉。黑⑤河一名“解水 ”,一名“羌⑥谷水 ”,即张掖河水也。源出祁连之北,日“摆通河 ”。北流⑦经龙首,至甘州西而弱水入焉,绕高台西⑧流,至镇夷北流至于合黎,下入居延海,即《书》所谓导弱水至于合黎⑨,余波入于流沙是也。水色微黑,土人或⑩呼为“黑河 ”,且谓即《禹贡》之黑水。按《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又日黑水西河惟雍州,是黑水为⑪梁雍之界矣。甘州为雍之西北,去凉州二千余里,非《禹贡》所谓“黑水 ”可知。且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盖在汉蜀间,始可入于南海也,此水但可谓之 “张掖河 ”而已。黑水北流近甘州城,会弱水西流至于肃州之镇夷,乃北流出塞,至于合黎山下⑫焉。而甘州之地及肃州 ⑬之镇夷,皆资黑水灌溉,河西独甘有稻,亢早无忧,黑水之利也。堡得黑河首派,故土最沃。〔明〕巡抚杨博(一)修筑木龙坝,于是堡之废田尽为沃土,人⑭益富庶,乃展筑张钦城以居,即今下龙首堡也。堡于〔明〕时自请设防,而募兵二百名屯于其堡,今则无之。板答口在南二十里,黑番之目日“白道人 ”。平顶在南四十里,马蹄寺之岭也。黄番盖瓜、沙二州内附之夷,平顶黄番之目日“格家 ”,其言语、服饰与夷同,而与黑番异。临松城〔前凉〕张天锡(二)所置,吕光置中田 ⑮护军镇,〔南凉〕秃发耨檀掠临松千余户,〔西秦〕乞伏炽磐 ⑯(三)破临松,徙其民五千户于枹⑰罕,沮渠无讳(四)拔酒泉,围张掖不克,退保临松,皆此地也。马蹄寺在坂答口⑱外二十里,寺甚宽,永乐间赐额 “普观寺 ”,山石有迹似马蹄,因以名之。寺左右有丹硖、临松、青松三山。石洞有七,石门有二十,洞中皆大小浮图像。今寺有喇嘛高僧,其名日“摆布哈 ”⑲,自乌斯藏来者,取黄番、黑番添巴,以转输于乌斯藏之达赖喇嘛。摆布哈住持此寺,诸夷常牵牛羊持酥油赴寺,谓之 “熬广⑳茶 ”,黑河中有石,色如玉,剖之,中有五色纹理,或山、水、禽、鱼之状。〔后秦〕㉑张掖柳谷水涌溢宝石负图者,盖即此等也。黑河在堡西二里,堡无防汛。东北至甘州五十里。
  【注解】
  (一)杨博(? —公元 1574年):字惟约,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嘉靖进士。嘉靖二十五年(公元 1546年)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募民垦田,永不征租。又修筑肃州榆树泉及甘州平川境外大芦泉诸处墩台,凿龙首诸渠。时罕东左卫之番民,因避土鲁番之乱,迁肃州境内,博为之筑金塔、白城七堡,召其首长,令率属七百余帐徙居之,于是肃州相安无事。
  (二)张天锡:〔前凉〕张骏少于,字纯嘏。骄恣淫昏,不恤民务。杀玄(元)靓自立。于〔东晋〕太元元年(公元376年)秋,〔前秦〕苻坚派大军攻前凉,张天锡败于赤岸,即降于苻坚。
  (三)乞伏炽磐(?—公元428年):〔西秦〕乾归之长子,〔东晋〕义熙八年(公元 412年)嗣位。后袭秃发耨檀于乐都,灭之。
  (四)沮渠无讳(?—公元444年):北凉沮渠蒙逊之子,沙州刺史。刘宋元嘉十七年(公元 440年)无讳拔酒泉,围张掖,不克,退居临松(今张掖县南)。二十年(公元 443年),鄯善王比龙西奔且末,无讳遂渡流沙,据鄯善。
  【校勘】
  ①灰本误“率”为“罕”。
  ②半、关本脱“戍”,据四、灰、古、今本补。
  ③灰、古本误“名”为“民”。
  ④半、关本误“潭”为“单”,据四、灰、古、今本改。
  ⑤半、关本误“黑”为“果”,据四、灰、古、今本改。
  ⑥半、关本误“羌”为“详”,据四、灰、古、今本改。
  ⑦灰本“北流通经龙首”之“通”为衍文。
  ⑧半本误“绕”为“浇”,关、四本误“西”为“而”,据灰、古本改。
  ⑨半、关本脱“下入居延海,即《书》所谓导弱水至于合黎”,据四、灰、古本补。
  ⑩半、关、四、古本作“或”,灰本作“咸”,今本作“因”。
  ⑪半、关本误“为”为“惟”。据四、灰、古、今本改。
  ⑫半、关本脱“下”。据四、灰、古、今本补。
  ⑬灰、古本脱“肃州”。
  ⑭灰本脱“人”。
  ⑮半、关、四本误“田”为“日”。据灰、古、今本改。
  ⑯半、关、四本误“磐”为“击”,灰本误“磐”为“盘”。据古本及《魏书》卷九十九《鲜卑乞伏国仁传》附《炽磐传》改。
  ⑰灰本误“枹”为“抱”。
  ⑱半、关、四本脱“口”。据灰、古、今本补。
  ⑲灰本误“哈”为“嗒”。
  ⑳灰本脱“广”。
  ㉑半、关本作“后秦”,四、灰、古本作“后汉 ”。
  甘峻堡,因甘峻山而得①名。自黑河而西,黄番之在南山者,种落渐繁,昔之屯兵者,盖有为焉。今祁连之夷,部落日多,而西洞、磁窑各为民堡,山口甚多,脱有意外,谁之责耶?又西三十里②至梨园堡③。《水经注》:“张掖④水历绀峻山南,因山名堡,而讹绀 ⑤为甘也。甘州南山,凡自黑河而东皆黑番住牧,黑河而西皆黄番住牧。黑番自⑥〔汉〕至今与⑦中国杂居,稍为驯伏。黄番则罕东左卫之夷,有〔明〕时臣服,及吐鲁番⑧侵之,乃举族徒入。嘉靖八年(公元 1529年),总督王琼(一)奏安插于甘、肃各地,以罕东左卫都指挥枝丹置南山甘州是也,俗呼“黄鞑子 ”。其后巡抚杨博于堡⑨奏设防兵二百名。山口即甘峻山口,在南二十里,从此而往来于祁连也。西洞子堡在东二十里,磁窑堡⑩亦在东二十里,西洞磁窑之南十五里,有⑪山口日“大磁窑口 ”,日“小磁窑口 ”。堡无防汛。东北至甘州六十里。”
  【注解】
  (一)王琼(?—公元1532年):字德华,太原人,成化间进士。累官至户部、兵部尚书。嘉靖六年(公元 1527年)有边警,七年以琼为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督陕西三边军务,奏准抚纳吐鲁番通贡,自是西城复定。琼在边戍备甚饬,荡平西疆诸部,西陲益靖。
  【校勘】
  ①古本脱“得”。
  ②半、关、四本作“三十里”,古、灰本作“二十里”。
  ③灰本脱《甘峻堡》目之注文,《梨园堡》目之正,注文及《高台所》目正文“五谷皆生”前之一段,共六四四字。
  ④古本脱“掖”。
  ⑤半本脱“绀”,据诸本补。
  ⑥四本误“自”为“之”。
  ⑦半、关本误“与”为“于”,据四、灰、古、今本改。
  ⑧古本脱“鲁”。
  ⑨古本脱“于堡”。
  ⑩半、关本脱“堡”,据四、古、今本补。
  ⑪半、关本误“有”为“南”,据四、古、今本改。
  梨园堡,南眺祁连,西接榆木,其哱啰口黑河之所来,番夷之所由也①。堡有渠,引水灌田。口外即黄番,乃孤军戍此,山高路涧②,兵少援稀,其若之何?孙祯之事,可为前车。西由威敌堡九十里至高台。祁连山在南九十里榆木山在西南十里。哱啰口俗谓“波啰口 ”。黑③河
  源出祁连山之摆通河,或呼谓“摆大川”,但分一派流百十里,北,向哱啰口之水关而入于甘州。其关连山,石崖一里,钻明沟四十丈,石洞四十五丈,甘州之人常襄粮集众,出哱啰口外百余里,伐木浮黑河而至甘州。其口外之路,东通野马川、巴系墩诸处,更东至凉州诸处,西至红崖 ④,更西至肃州诸山外,东南至西宁界,然皆层山峻岭,积雪凝寒,无一定之路。口外黄番,其目日“滚卜 ”;又有古木涧之黄番,其目日“白头家”;又有牛毛⑤山之黄番,其目日 “麦力干”,俱呼为 “八个家 ”,盖⑥头目之别名,或谓即 “八个舍人”之种落云。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入哱啰口,正千户孙祯率六十人御之,战于口内,既胜,祯单骑追至,陷阵死焉。威敌堡俗呼“苇之城 ”,在西四十里。梨园堡有守备,兵一百四十五名。东北至甘州九十里。
  【校勘】
  ①半、关本作“由”,四、古、今本作“入也”。
  ②半、关本脱“堡有渠,引水灌田。口外即黄番,乃孤军戍此,山高路涧 ”,据四、古本补。
  ③半、关本误“黑”为“需”,据四、古、今本改。
  ④半、关本误“崖”为“岸”,据四、古、今本改。
  ⑤半、关本误“毛”为“尾”,据四、古、今本改。
  ⑥半、古、今本作“盖”,关、四本作“尽”。
  高台所,〔汉〕之乐绾①县,〔唐〕之建康军也,西有古台,因之名焉。祁连远拱,合黎近峙,白城前顾,黑水后环,地平水顺,五谷皆生,屯②田之地也。郭元振开置,尽水陆之利,行之至今。东接张掖,西控酒泉,交衢大道,实在于此。乃属堡之在南者,苦于隔山,在北者阻于涉水。且南皆夷穴。为患日深,北则偶至,为寇莫测。而南山之夷,且有潜入而贸易于此者矣。迤而西南七十里则至榆木山口矣。乐绾县,〔汉〕以之属酒泉郡。前③凉张骏置建康郡④。〔北凉〕都于此。〔唐〕置建康军,名胜志⑤,以建康在高台西南者误也。〔明〕初为高台⑥站,正统中改为所,西二十里有古台,高一丈,建寺于上,因以名之。祁连在西南一百里,合黎山在北八十里,即《书》所谓至于合黎也。白城子在西南八十里,黑河在城北二⑦百步。黑河自⑧南发源而东流,又折而西流,绕⑨高台之地三面。故高台土膏水足,五谷毕登⑩,尤为多稻,河西诸郡多挽稻于此。高台之属堡,以九坝为最,以及肃之镇夷,皆产稻之地。〔唐〕武后时,郭元振为凉州都督,令甘州刺史李汉通(一)开置屯田,尽⑪水陆之利,旧粟麦斛至数千,及足一缣籴数十斛,军食支数十年云。甘州即汉之张掖郡,在东一百五十里。肃州即汉之酒泉郡,在西二百七十里。所之属堡在南者如红崖等堡,为榆木山所隔;在北者如九坝等堡,为黑水所阻 ⑫。高台东往甘州。黑河犹可涉者,分流散漫也;北往九坝而黑河不可涉者,河流合一也。虽常架木为桥,亦不终日之计耳。所有游戎,兵三百八十七名 ⑬。
  【注解】
  (一)李汉通:新旧《唐书》均无传,只于郭元振传中略述其屯田业绩。武则天大足元年(公元 701年)郭元振为凉州都督时,凉州南北界不过四百余里。百姓苦突履、吐蕃岁至侵扰。元振于南境北界分置和戎城和白亭军,拓境一千五百里。又令甘州刺史李汉通开置屯田,尽水陆之利,稻收半衍。旧凉粟麦斛至数千,及汉通收民开屯之后,一缣籴数十斛,积军粮支数十年,牛羊被野,道不拾遗,自是无边患。
  【校勘】
  ①古、今本误 “绾”为“涫”。
  ②灰本误“屯”为“井”。
  ③半、关本误“前”为“南”,据四、灰、古、今本改。
  ④四本误“建康郡 ”为“建东郡 ”。
  ⑤灰本误为“名胜忠 ”。
  ⑥四本误“高台 ”为“高白 ”。
  ⑦灰本作“三百步 ”。
  ⑧半本误“自”为“至”,据诸本改。
  ⑨四、灰本误 “绕”为“统”。
  ⑩半、关本误“登”为“发”,据四、灰、古、今本改。
  ⑪半、关本误“尽”为“产”,据四、灰、古、今本改。
  ⑫四本误“阻”为“沮”。
  ⑬灰本作“二百八十九名 ”。
  榆木山口即榆林沟,高台①、红崖之大道也。满目荒郊,常无人迹。盖榆木山延长,路当其北,红崖诸堡,遂隔于南。而山口则峰回路转之地,黄番所息喙,籍夷为声援,往来震②惊,虽有墩军将焉用之。杨博之经制,不犹其疏焉者乎。折而东南二十里则至暖泉堡焉。榆木山起于梨园堡之西,尽于山口,隔威敌、高台于北,隔红崖、暖泉、顺德诸堡于南。黄番住牧于榆木山者,或南或北或中,其山既宽,其名各异,如牛毛山、青圪塔之类,皆榆木山也。山东近梨园,南近暖泉、红崖,故山中黄番杂见于各堡,无一定之疆界焉。〔明〕巡抚杨博经理红崖诸③堡,俱为详密,独榆木山口无所设施,故犹疏也。南至顺德堡三十里。
  【校勘】
  ①四本误“高台”为“台台”。
  ②四本误“震”为“振”。
  ③四本误“诸”为“请”。
  暖泉堡,居民小①堡,通红崖之路而已。西邻顺德,村落相望,人皆足食。然今番夷交通,各隘纷如,则置戍以卫民,扼要途而通呼吸,所宜亟矣。折而东南三十里则红崖堡焉。甘州,堡名暖泉者有二:其一在甘之西北,此在甘之东南。堡及镇羌、顺德、杨旗 ②、镇夷五堡,〔明〕时因近番夷,民皆选窜,五堡渐废。及巡抚杨博于红崖设官屯兵,始渐兴复。今③各堡不惟畏夷而且畏番,盖番多假为夷也。各隘口有杨旗、大口子诸处,诸番住牧,有五:日“半个山 ”,在东南八十里,今番目哈舍人等;日“仄楞”,在南八十里,番目八部代蒙古弄等;日“新墩子”,在南六十里,番目宣黑卜等;日“榆木山口 ”,在东二十五里,番目了剌儿等;日“明海子”,在西北六十里,番目司干总 ④等。诸夷之⑤目,有四:日“麦尔根黄台吉”、日“绰库兔 ”、日“滚卜插罕 ”、日“劳藏”。住牧之地不一,要之不离拜浪河、哱啰口一带而已。堡有邮递兵数名。
  【校勘】
  ①半、半本误“小”为“少”,据四、灰、古、今本改。
  ②古本脱“旗”。
  ③半、关本脱“今”,据四、灰、古、今本补。
  ④半、关本作“总”,四、灰、古、今本作“尊”。
  ⑤半、关本误“之”为“子”,据四、灰、古、今本改。
  红崖堡,撑突孤悬之地也。虽地平土衍,稌黍①皆宜;野广草丰,便于孳牧。而四境皆山,千谿百谷,射雕牧马,实繁有徒,俘掠人畜,特细故耳。其近者若拜浪河、若草打班,五虎环聚,其远者则姑置之。盖山既蜿蜒,路尤散漫,无隘之可扼。其七族黄番,五个摆②眼,八个家罗儿黄番,皆安于泰山,而我之各堡,则危于垒卵,何孤危若是也。自是而西,或沿山,或由马营庄,九十里则至肃之清水堡矣。祁连在南,榆木在北,凡无名之山,不胜数也,地虽宽衍,而四境则千岩③万壑。拜浪河溶雪成流,其河不大,只供红崖灌溉,无他注也,在东西二十五里。草打班在东南九十里。五虎者:麦尔根、绰库兔、滚卜插罕、劳藏四兄弟,住牧于拜浪河一带。其一则嘎尔旦之圈头,日“完布”,住牧于草打班者是也。远者若巴丝墩、野马川、大通河、酸茨河、白石崖诸夷皆有路可通。肃南之讨来川、卯来泉,山后无不可往来也。七族黄番日:虎狼家叶赛,住水关口,在南三十里;日“白克代”,住黑河源,在南四十里;日“了刺儿”,住榆木山,在北四十里;日“司千尊 ”,住明海子,在西北九十里;日“云奔 ”,住绰哱口,在南七十里;日“黑宣布”,住暖泉新墩子,在南六十里;日“乃满滚布 ”,住石炭关,在南五十里,所谓 “七族黄番”也。五个摆眼:日“尚世嗄”、日“阿尔旦”、日“右④帖木”、日“登帖木”,俱在榆木山之青圪塔,所谓 “五个摆眼 ”是也。八个家:日“滚布”,住哱啰口;日“白头目家”,住古木涧;日“麦力干头目 ”,住牛毛山,所谓八个家是也。罗儿家黄番:日“哈舍人”,住半 ⑤个山;日“格家头目 ”,住平顶;日“八代⑥部”,日“蒙古弄”,俱住仄楞,所谓“罗儿家黄番”是也。诸番俱纳夷人添巴,故相安无事焉。堡有守备,兵一百二十六名。西北沿山至肃州之清水堡五十里,其路少有行者,由肃州至马营庄,纡回取道至清水堡则九十里焉。
  甘州南边自大⑦阿博而西至红崖堡,凡十有五所,六百五十里⑧。
  
  【校勘】
  ①半、关
  本误“稌”为“稔”,据四、灰、今本改。
  ②灰本误“摆”为“ 〓”。
  ③半、关本误“岩”为“岸”,据四、灰本改。
  ④半本误“占”为“右”,关本误为“古”,据四、灰、古、今本改。
  ⑤半、关本误“半”为“羊”,据四、灰、今本改。
  ⑥半、关本误“代”为“伐”,据四、灰、今本改。
  ⑦四本脱“大”。
  ⑧古本脱“红崖堡 ”条全文。
  甘州北边
  九坝堡,甘、肃于此分疆。西接胭脂,东连六坝,北近合黎,而限以边墙;南通高台,而阻于黑水。其地引①水平畴,桔槔不设,而穰穰满家,西戎②挽粟,塞于庄馗。然合黎山口特近,夷③窥内地,乘虚寇壤,盖北城圮塌,沙且外填,出入不由暗门也④。设⑤有大举,高台虽来援,不阻盈盈一水哉。自堡而东,由六坝、五坝五十里而至四坝矣。胭脂堡属肃州,在西二十里,六坝堡在东六十里,合黎山亦 ⑥要途,其山东起硖口,环甘之北,止于肃之镇夷,延长三百余里。其山产茶。边墙在堡北二里,高台所在东南四十里。黑水即张掖河、自甘州西流而至,其在甘州甚散漫,自板桥流至此,河为一道,水深沙浮,不可徒涉。自新城以至此,率引黑水灌田,旱魃不能虐也。〔明〕制:堡守一千五百名⑦,今皆不设。六坝、五坝产米,与堡相同。其两堡皆在北二里,黑河在南一里。
  【校勘】
  ①半、关本误“引”为“因”,据四、灰、古、今本改。
  ②半、关、灰、古、今本作“成”,四本作“城”,俱不通,按文义改为戎。
  ③半、关本作“夷巢 ”,据四、灰、古、今本“巢”为衍文。
  ④半、关本作“少隘,外夷出入不由暗门也 ”,灰本误作“何且外填 ”,四本误作“少阻外填 ”,古本作“沙土外填”,据今本改为“乘虚寇壤,盖北城圮塌,沙且外填 ”。
  ⑤四本误“设”为“省”。
  ⑥四、古本误“亦”为“一”,灰、今本作“一名要途 ”。
  ⑦灰、古本脱“名”,又今本作“一百五十名 ”。
  四坝堡,地沃而米多,与九坝诸堡无异。而川原平旷,风起沙扬,犹为过之。东二十里为平川堡。〔明〕,巡抚唐泽①以四坝诸②堡极为难守,经制疏略③,乃改筑边墙一道,防兵二百,昔人之留心边事如此。今夷行边外,沙漠无水,乃入饮黑河,出入不由暗门。堡及九坝俱无防汛。东南至甘州一百四十里,沙不胜挑,其小边不可扩充乎?内地湫隘,其边外不可斥④地乎?
  【校勘】
  ①灰本误“泽”为“铎”。
  ②四本误 “诸”为“请”。
  ③灰本脱“经制疏略 ”。
  ④灰本误“斥”为“仟”。
  平川堡,北枕合黎,南临黑水,土沃而地平,墙低而沙壅,同于四坝也。夷之北行,仅隔一堵,甘之西北,惟①此屯兵。百数十里之间,谁为御之?苟夷入寇,屯兵过少,自守不足,况其他哉。又东三十里为仙姑庙。〔明〕制:骑兵二百②,步兵一百,庶几可以巡守本堡,救援各村,今兵殊少,又皆老弱。堡有守备,兵③一百八十名。东南至甘州一百二十里。
  【校勘】
  ①半、关本误“惟”为“为”,据四、灰、古、今本改。
  ②灰本脱“百”。
  ③灰本误“兵”为“共”。
  仙姑庙,庙而已,无城堡,无屯戍。北山南①水,亦类平川,东板桥而西柳园,见距②之道里均焉。庙在边外,夷人祷之,祈③灵观兵焉。鼎新小庙,跨于墙垣,中外之分,几无畔岸。又东五十里至于板桥堡。其地有庙无堡,柳树堡在西十五里,庙旁有暗门焉。而墙皆湮没,出入皆不由暗门 ④。庙南至甘州一百一十里。
  【校勘】
  ①四本脱“南”。
  ②半、关本作“见距”,四、灰、古、今本作“相距”。
  ③四本误“祈”为“祁”。
  ④灰本脱“暗门 ”。
  板桥堡,合黎在北,而羊台为通衢。黑河在南,分流至此而合一。堡之平衍土膏,与四坝平川埒。昔皆屯兵,翼张鼎峙,嗣夷饮黑河,公然无忌,苟区划如前,岂使①夷马至此。又东四十里至新城。合黎在北之山外,羊台口在北三十里。相传苏子卿牧羊处。黑河上流皆泛滥,至此合为一派。〔明〕制:堡屯兵二百,与四坝之屯兵相应。虽有暗门,夷行边外,渴则入饮,不由暗门,其边之淤塌可知。〔明〕以柳树堡至堡,皆里口潮碱,外口沙壅,乃于内地改筑一道,阻绝夷冲,而旧墙遮蔽飞沙,两得之焉。东南至甘州九十里。
  【校勘】
  ①半本误“使”为“是”,据四、灰、古、今本改。又关本作“畏”。
  新城堡即①靖安堡,俗谓之新城。东接瓦窑,西连明沙,后以人宗为险,前有黑河为隍。阡陌交通,河渠灌溉,亦饶野矣。然无亭障而多塞道,昔有屯兵,今无侯卒,殆以甘州甚迩耶。又东三十里为瓦窑堡。瓦窑堡在东,明沙堡在西二十里 ②,堡无长城,而倚天险。人宗山长数十里,其北则合黎焉。黑河在南五里,自南来折而西流,人宗山口 ④塞道,日“明沙口 ”,日“小口子”,日“青山
  ③ 口”,皆与堡相近者。堡无防汛。东南至甘州卫城四十里。
  【校勘】
  ①半、关本误“即”为“及”,据四、灰、古、今本改。又半、关、四本作“靖虏堡 ”,灰、古本作“靖鲁堡 ”,按今本及《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明之《陕西》图改为“靖安堡”。
  ②灰本作“十里”。
  ③灰:古本误“十”为“千”。
  ④半、关本误“口”为“名”,据四、灰、古、今本改。
  瓦窑堡,居民之小堡也。枕崇山而面弱水,东山口而西新城,沿边独堡,于甘为近。东三十里至人宗山口。堡南皆平原,北枕人宗山,所谓“崇山 ”也。弱水东自 ①山丹流向西,合黑水至镇夷而出塞矣。二水既合称“黑水”,而不称“弱水”者,以其小于黑水也。山口即人宗山口,堡无 ②防汛,南皆内地。自堡至甘州城二十里③。瓦窑堡沿边而东,即人宗山也。然甘为重镇,故次载之,以其近之近者也。
  【校勘】
  ①半、关本误“自”为“至”,据四、灰、古、今本改。
  ②半、关本脱“无”,据四、灰、古、今本补。
  ③灰本作“三十里”。
  甘州镇①〔汉〕之张掖郡也。黑河右绕,弱水后环,东接山丹,西连乐涫,凉、肃交通咸集于是。,其城大而坚,其糗粮足以资庄、湟,其勇悍足以援四郡,况乎②卫城之中,官无不备,兵多而精,宜其金汤之固矣。乃昔有流寇之屠戮,近有回逆之披猖,至于外患,自古为多,明则莫甚于吐鲁番。今南山之蚕食日深,合黎之鼠窃时有③,则因时补救者,宜何如也。甘地洼下,黑河南来④,秋高则水溢,几于排山倒海,苟非老君坝堰堤障水,则沉灶产蛙之患不能免矣。真铁木儿亦见及此,是任斯土者,所当计及也。镇当〔秦〕〔汉〕前,昆邪王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昆邪王降,以为武威、酒泉郡地。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置张掖郡,取张国臂⑤掖之义。〔西魏〕改为甘州,因州东甘峻山而名也,世亦呼甘泉。后⑥为李轨所据。唐武德二⑦年(公元619年)置甘州,天宝后没于土蕃,大中时始复。〔宋〕为〔夏〕据,改镇夷郡,又改宣化府。元置甘州,又置甘州总管府,又置甘州等处行省中书,以总河西诸郡。〔明〕洪武五年(公元1393年)置甘州卫。黑河在西十五里,弱水在城北,山丹在城东⑧一百二十里,又三百六十里至凉州;乐涫即高台,在西一百五十里,又二百七十里至肃州。甘州产稻米,凡凉州、庄浪、西宁至此驮载。四郡今河西皆是。〔明〕季⑨闯贼攻城,文武坚守。城中西南隅有达子营,秣马之所也。降夷数百居之,降夷⑩内应,城陷为贼所屠。庚⑪寅(〔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各郡回夷尽叛,城为叛回米印所陷,此内患也。南山即祁连山,部落甚多。吐鲁番之真铁木儿(一)以为质⑫于内地,寓甘州。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归,而与满速儿(二)日:“甘州城南黑河,可引以灌城”于是满速儿日夜谋攻甘州矣。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满速儿以二万骑寇甘州,薄城仰攻,都御史陈九畴(三)率,
  众先登力战,乃解围去。老人坝在西南二十里,或云即志书所载老人渠云。镇之有监司、郡佐,武有卫守备,有城守参戎,兵八百员名,又驻扎甘州提镇,五营全设,兵五千⑬人。卫东北至人宗山三十五里。
  【注解】
  (一)真铁木儿:吐鲁
  番酋长阿黑麻之子,满速儿之弟,〔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因质寓甘州。
  (二)满速儿(?—公元1545年):吐鲁番酋长阿里之孙,阿黑麻之长子。〔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嗣为速檀(即秦丹、算端、苏丹、苏鲁檀之别译,意为君主)。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诱拜牙即叛,复据哈密,并犯肃州。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寇肃州,掠甘州。四年,复寇肃州,皆失利去。于是卑词求贡,许之。
  (三)陈九畴:〔明〕曹州(今山东菏泽县)人,字禹学。弘治进士,除刑部主事。世宗时擢为右金都御史,巡抚甘肃。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吐鲁
  番速檀满速儿以二万骑围肃州,九畴自甘州昼夜驰入城,破之,旋又出兵击走之。满速儿部分掠甘州者,亦为总兵官姜所败。论功,进为副都御史。
  【校勘】
  ①半、关、四本误“甘州镇”为“甘之镇”。据灰、古、今本改。
  ②古本误“乎”为“于”。
  ③半、关本作“时有”,四、灰、古、今本作“未息”。
  ④灰本误“南来”为“西来”。
  ⑤半、关本误“臂”为“背”,据四、灰、古本改。
  ⑥关、关、四本误“后”为“峻”,据灰、古本改。
  ⑦半、关、四本脱“二”,据灰、古本补。
  ⑧灰本误“城东 ”为“城北 ”。
  ⑨半、关、四本误“季”为“李”。
  ⑩灰本脱“降夷 ”。
  ⑪灰本误“庚”为“唐”。
  ⑫古本误“祁”为“祈”。
  ⑬半、关本误“质”为“资”,据四、灰、古本改。
  ⑭半本误“千”为“十”,据其他诸本改。
  人宗山口即人祖口①也。其口两山忽断,大道中通,状如紫荆、居庸,北高而南卑,夷俯 ②而入,我仰而防。山口之外有砚瓦、孤山③、木架诸墩,久无侯卒矣。昔于砚瓦,灌作叠水凿石井,确有成效;又于石井之南,作山南关,重险既设,又设城儿沟,遗规尚存。但因高下以为峻防,则北至之夷,何能越此。沿山而东,四十里有观音山口。山名人祖,俗以祖为宗,又名快活山。不生草木,隘口独此处为大,故④谓之人宗口。甘州北出塞外,率由于此。盖合黎草木刍荛雉兔向多往焉。甲寅(〔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而后,西夷盘踞游牧,部落繁多,今遂为阱于山中⑤矣。砚瓦各墩,在口北十里,作叠⑥水凿石井,皆〔明〕之太监陈浩所布置,后夷入犯,至此不能入。〔明〕之巡抚杨博阅边至此,乃作山南关。今山口有千总。山南关下多纹石,如彩⑦玉,锯而折之⑧,与黑河中石相似。
  【校勘】
  ①灰本误“口”为“山”。
  ②半、关本误“俯”为“附”,据四、灰、古、今本改。
  ③半、半本误“山”为“木”,据四、灰、古、今本改。
  ④灰、古本脱“故”。
  ⑤灰、古、今本误“中”为“外”。
  ⑥古本误“叠”为“垒”。
  ⑦半、关本作“彩玉”,灰本作“采玉”。四本作“菜玉”,古本误为 “菜”。
  ⑧半、关、四本作“锯而折之”,灰本作“锯之”,古本作“锯而视之”。
  观音山口,亦北高①而南卑,路径险狭,夷骑难窥②。山内东山寺,口外红泉堡,昔皆设险,故沿山安堵。今红泉既废,而夷据为居停矣。更沿山而东五十里为斜濠口。口内有泉,夷每入饮。太平堡在西南二十里,红泉堡在口外三十里③,〔明〕设屯兵二百。今夷往来于红泉者,部落不一,非但祝囊,而④祝囊部落向牧于此,今他夷据之,人咸以为祝囊焉。其实祝囊已 ⑤在宁夏之贺兰山也。山口无防守。西南至甘州五十里。
  【校勘】
  ①半本误“高”为“宽”,据其他诸本改。
  ②半、关本作“路径险狭,夷骑难窥”,灰、古、今本作“路虽险狭,夷骑常窥”,四本误为“路虽险狭,夷骑难窥”。
  ③灰本作“五十里”。
  ④灰本脱“而”。
  ⑤灰本脱“囊已 ”,又古、四本脱“已”。
  斜濠口即灰沟也。东近东乐驿,北出烟墩沟,西之山势①,至此渐成平易。径路遂多,山不可削,隘不可关,亦由山水南冲、弱水北绕也。故甘山长城,实始于此。明于山内,增修隘险。墙之外有濠,濠之外有墩,木榨石叠、靡不备焉。因山口之出没时有,而甘山之行旅多危,虽甲子台军,不足为有无,则置兵东乐,修筑旧②规,何可一日缓也。东南则有山丹卫焉。灰沟口古所名也,今但知为斜濠口 ③。东乐在东南五十里,烟墩沟在口侧五里,甘之西自靖安至此,以山为固,此地山 ④平不险,乃筑长城,直接山丹而东矣。凡龙头诸山不可为险者,皆筑于外,今墙⑤多倾,山口无险,出入无阻焉。〔明〕之巡抚杨博于灰沟设险尤备,自此而西至甘州,共修一十五处,而甘州之东北始安。山口之北,西夷甚多,秋冬间常由口入,行旅多危者此也。甲子墩⑥在东南十里大路间,筑墩在〔明〕季,甘志所不载。墩军数人,或存⑦或去,虽在不足恃也,斜濠口 ⑧无堡无防。东南至东乐一十五里,西至甘州六十五里。
  【校勘】
  ①半、关、古本误“西之山势”为“西山之势 ”,据四、灰、今本改。
  ②半本误“旧”为“日”,据四、灰、古、今本改。又关本作“修筑沟口 ”。
  ③半、关、四本误“斜濠口 ”为“斜沟 ”,灰本误为“斜沟口 ”,今本脱“口”。据古本及本条正文改。
  ④半、关本误“山”为“不”,据四、灰、古、今本改。
  ⑤四、灰、古、今本误“墙”为“城”。
  ⑥灰本误“甲子墩”为“甲子军 ”。
  ⑦半、关本作“存”,四、灰、古、今本作“在”。
  ⑧半、关、四、灰本误“斜濠口 ”为“斜沟口 ”,据古、今本改。
  山丹卫,〔汉〕之山丹县也。〔西夏〕乃置甘肃军①于此。〔元〕为山丹州。祁连远拱,甘、肃②西屏,弱水夹流,长城后卫③,地平城广水足。然外有龙首山之隙地,南有白石崖、扁都口之远患,东有大黄山之近忧。而大黄山在几席之间,恶能逊为异人任也。至于《唐书》所载远而无庸,而昔人所禁,地非我有矣。东四十里为新河堡。〔汉〕山丹县,属张掖郡。〔后魏〕〔西魏〕〔唐〕〔西夏〕皆山丹县。〔西夏〕据河西,置甘肃军于此,元改为 ④州,〔明〕为卫。祁连山在南一百九十里。甘峻即龙首山,其下有泉甘洌,故名甘峻。〔西魏〕以张掖为甘州,因此得名也。在西北边外二十五里,中有二石洞⑤,下有泉。弱水源出祁连,绕城前后,合而西流,至于新城,汇于黑河,谓⑥之张掖河,即《书》之弱水,既西,导弱水至于合黎是也。《地志》⑦云:弱水在张掖郡山丹县,是为得之。而《书》注引柳宗元:投之以物,则委靡垫没及底而后⑧止之说,今此水春冬之间 ⑨,褰裳可涉,及其涨也,虽⑩舟可浮,但河西不知造舟耳,岂有如柳宗元所谓者哉!蔡沉身未阅历,故引证失实如此。乃《西域传》有弱水在“条支 ”之说,似别为一派,而宗元之说,或谓“条支 ”之弱水,则涉于荒唐寓言,君子所不道矣。卫城不甚广,而南关特宽,城南有南草湖,城西有西草湖,皆引水以灌田。龙首山即甘峻,〔明〕之夷人青把都儿(一)先据昌宁湖,渐次移住于此,数为边患。万历间巡抚田乐合围龙首山,斩馘七百余级⑪青把都儿单骑遁去,当时以为甘山之捷,即此也。今龙首山往来游牧之夷,指不胜屈(详肃州之新城堡中)。白石崖口在南二百二十里,口外为刀尔吉住牧;扁都口在西南二百里,口外为怀尔阿赖住牧,此皆大马营、黑城、马营墩之汎 ⑫(泛)地也。大黄山即焉支山,在东南四十里。《唐书》注:山丹北渡张掖河,西北行出合黎山硖口,口傍河东壖,屈曲东出,行三百八十八里⑬,有宁寇军。军⑭东北有居延海,又北三百里有花门山,又东北百里,有回鹘河。〔明〕杨一清云:大黄不生,则夷之人畜受暑热之灾;麝香不生⑮,则夷之卧榻受盘蛇虺之害云。大黄河西皆有,而各郡志俱言产山丹者佳,不知其实产⑯于焉支山所谓锦纹者是也。焉支山下即大草滩,滩为夷所牧,山为夷所居,今非一日矣。凡阅边及大帅⑰往来巡视,即⑱避山之深处,其狡如此,汎地之官,又不以闻,故焉支为夷薮,世不得而知也。
  卫有守备,又有游戎,兵二百九十二名。西至甘州城一百二十里。
  【注解】
  (一)青把都儿:系俺答部属昆都力之子,握有部分兵权,常拥兵至塞,多为掳掠。〔明〕将吴兑谕以祸福,而耀武震之。青把都儿惧,贡如初。
  【校勘】
  ①半、关本误“甘肃军 ”为“肃州军”,据四、灰、古本改。
  ②半、关、灰、古本作“甘、肃西屏”,四、今本作“甘峻西屏”。
  ③半本误“卫”为“魏”,据其他诸本改。
  ④灰、古本误“为”为“丹”。
  ⑤灰、古本作“三石洞”,又灰本误“洞”为“涧”。
  ⑥灰本误“谓”为“沟”。
  ⑦灰本脱“至于合黎是也。《地志》”。
  ⑧半、关、四本脱“后”,据灰、古、今本补。
  ⑨灰本脱“之间 ”。
  ⑩灰本脱“虽”。
  ⑪半、灰、古本误“级”为“里”,据关、四本改。
  ⑫半、关本误“汎”为“汛”,又灰本误为 “信”,据四、古、今本改。
  ⑬半、关本作“三百八十八里 ”,四本作“三百七十八里 ”,灰本误作“三千七十八里”,今本误作“千里”。
  ⑭灰本误“军”为“上”。
  ⑮半、关本作“大黄不生”,“麝香不生”,四、灰、古、今本作“大黄不去”,“麝香不去。”
  ⑯半、关、四本脱“产”,据灰、古、今本补。
  ⑰半本误“帅”为“师”,据其他诸本改。
  ⑱半本误“即”为“及”,据四、灰、古、今本改,又关本作“乃”。
  新河堡,古驿递也。大黄起于南边,城倚于北,堡居平衍,路可四通。而张鹏(一)败寇于此山,可谓因地制胜矣。旧设防兵,今乃移其兵于马营墩,堡徒有居人耳。甘、凉孔道,扼塞之守,何可废也。又东由宁远堡四十里至石硖山。大黄山起于南五里,边城倚于北五里,马营墩在南一百四十里,移驻在己酉年(〔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堡至仲冬,沟渠水涸,则资汲绠饮马稍艰,商旅无投宿于此者。苟议防险,其惟步卒乎?东至硖口三十里。
  【注解】
  (一)张鹏:字鸣南,沁州(今山西沁源县)人,明嘉靖进士。上经略九边封事,帝嘉纳之。历按甘肃、山东,
  皆有善政。
  石硖口堡,大黄立于南,合黎近于北。山难设险,墙不胜防,但恃墩军左右望而为耳目焉。夹堡尽山,源泉无本,幕井常干。〔明〕于边墙所起止者,斩断山崖,筑中墙而设旧堑,但为北面之防耳。今守于北,又怖于南,盖虑①草滩大黄之夷,彼处于中,我反居外也。其东井陉曲折崎岖,阴寒昼晦,出硖即滩口,大黄前峙,阴风四起,溽暑犹寒,道路之梗,恒为行路者危焉。其东有土阜荒祠,则定羌庙。甘凉之界,于此分矣。大黄山在南八里,合黎在北长城外二十里②。硖口之山 ③,两峰相对,下有石井,而泉常竭,今引山水数十里外,至于冬④犹不足用。〔明〕制:轮戍兵三千三十名⑤,可谓多矣。〔明〕制:西之边墙止于暗门,东之边墙始于窑儿,今则边墙不绝,较之他边,似有可观,然土皆沙石⑥,墙在山腰,易于倾圮耳。大黄山、大草滩止隔一土冈,俱在路之南,长城在路之北,北面犹有⑦长城可恃,南面则无可凭,故杀人越⑧货时时有之。硖口之路皆乱石高低,而曲折转侧,人马皆艰,人但知井陉之险,不知其平也。然硖口路里许,行路非艰,惟南北皆夷,一线之通,为可危耳。堡有守备。东至定羌庙二十五里。
  【校勘】
  ①四、灰、古本脱“虑”。
  ②灰本作“三十里”。
  ③古本误“山”为“外”。
  ④半、关本脱“冬”,据四、灰、古、今本补。
  ⑤半、关、四、古本作“三千三十名”,灰本作“二千三十名”,今本误作“二百三十名”。
  ⑥半、关本误“土皆砂石”为“上皆山石”,据灰、古、今本改。
  ⑦半、关本脱“有”,据四、灰、古、今本补。
  ⑧半、关、古本作“杀越人于货”,四、灰、今本作“杀人于货”,按文义应为“杀人越货”。“于”为衍文。
  甘州北边自九坝而东,至于石峡,皆长城山险,凡十有三所,四百八十里,甘州属内地,不与焉。
  甘州北边近疆
  自甘州西北①接肃州界起,以至于东北接凉州界止。
  
  【校勘】
  
  ①友本脱“西北”之“北”。
  居延城,在甘、肃之北,〔晋〕之居延县,〔唐〕之宁寇军也。远在绝徼,〔汉〕霍去病过居延,而后南逾祁连。李陵未至居延,为单于军所①扼绝。其后苏武牧羝北②海,要之不离居延近是。迨元以为亦集乃路,以山丹、西宁二州属之。城固一都会,谓之 “亦集乃城”。〔明〕初,冯胜进兵,逐其王,降其将。城郭③废,宫殿④至今岿然,其堂皇虽旧,而规模犹存。夷虽不乐⑤居此,而游牧其地者,夫固有之。城在甘州北可九百里,肃州镇夷北可六百里,凉州、镇番西北一千二百里。〔晋〕居延县属西海郡。〔唐〕之宁寇军在居延东北⑥百里许,以居延为属地。〔元〕之亦集乃路在居延,有都总管府,又设行省,以山丹、西宁二州隶之。自居延而南,居人、里落、旅肆、邮亭直达山丹。〔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宋国公冯胜兵至亦集乃路,守将卜颜帖木儿全城降,师至别架山,〔元〕,歧王朵尔只班遁去,追获其平章长加奴等二十七人,马畜等万余。六年(公元1373年)〔元孽〕犯凉州,都指挥宋晟(一)讨之,追至亦集乃,斩其渠帅也速儿⑦。十三年(公元1380年)以沐英(二)讨火脱赤(三)于和林,由亦集乃路渡河至和林,获其全部以归。按秦塞本⑧无杉,而居延之宫殿梁栋⑨皆杉,不知何处得来。而黄瓦琉璃,鹿毛涂墁。梁间⑩有“至正元年重修”六字,其余漫灭⑪不可识。今夷人游牧部落无定。⑫。
  【注解】
  (一)宋晟(?—公元1407年):字景阳,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累进都指挥同知。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为凉州卫指挥使。十七年(公元1384年)讨西番叛酋,至亦集乃路,擒
  〔元〕海道千户也克帖木儿等,俘获万八千人。进为右军都督金事,仍镇凉州,屡建战功。成祖即位,进后军左都督,拜平羌将军,仍镇凉州。永乐三年(公元 1405年)招降把都帖木儿等,封西宁侯。晟凡四镇凉州,前后二十余年。
  (二)沐英(公元 1344年—公元1392年):字文英,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洪武十年(公元 1377年),充征西副将军,从卫国公邓愈讨土蕃,西略川、藏,因功封西平侯。十三年(公元 1380年)〔明〕太祖命总陕西兵出塞,略亦集乃路,渡黄河,登贺兰山,涉流沙,七日至其境,擒脱火赤及知院爱足等。获其全部以归。
  (三)火脱赤:《明史 ·太祖本纪》作 “脱火赤 ”,又《沐英传》亦作 “脱火赤 ”。
  【校勘】
  ①半、关、古、今、灰本脱“军所 ”,四本脱“单于 ”,按文义增补。
  ②半本误 “北”为“此”,据其他诸本改。
  ③半、关本误“郭”为“都”,据四、灰、古、今本改。
  ④灰、古、今本脱“宫殿 ”之“殿”,四本作“宫室 ”。
  ⑤灰本脱“乐”。
  ⑥四本误“百”为“有”。
  ⑦四本误 “也速儿 ”为“也连儿 ”。
  ⑧灰本误“塞”为“寨”,又半、关本误“本”为“木”,据四本改。
  ⑨半、关、灰、古、今本脱“栋”,据四本补。又半、关、古本“裹杉 ”之“裹”为衍文。
  ⑩半、关本误“梁间 ”为“皆”,据四、灰、古、今本改。
  ⑪灰本脱“漫灭 ”。
  ⑫半、关、四、古本作 “游牧部落无定 ”,灰本作 “今游牧无定 ”,据今本改。
  居延泽,在城之东,古流沙漠①。献帝建安末,立为西海郡。〔元〕谓之 “亦集乃海”。海近城,因城易名。海判为三,众水汇之,然不敌中原一小湖,故〔汉〕皆谓之 “居延湖”云。海在城东南二十里②,亦日“亦集乃③湖 ”。甘州黑水合弱水西流至肃之镇夷,乃出塞北流,讨来河水注之,是谓 “天仓河 ”,东流至合黎山北,乃北流汇④居延,故日“众水所汇 ”也。其海有三,哈班、哈巴、哈剌矢三海也。今夷人游牧部落⑤无定。
  【校勘】
  ①灰本脱“漠”。
  ②半、关、四本作“二十里 ”,灰、古、今本作“十里 ”。
  ③半、关本误“乃”为“南”,据四、古、今本改。又灰本脱亦日“亦集乃湖 ”。
  ④半、关、四、灰、今本误“汇”为“经”,据古本改。
  ⑤灰本脱“今”及“部落 ”。
  合黎山,在甘州之北,《禹贡》所谓至于合黎是也。西起肃之镇夷,东尽甘之硖口①,南距人祖山,山南则张掖也。其麓清泉茂草,甘之苑囿在焉。其巅产茶,甘人不识也。今夷人四集矣。山在甘北五十里,一名要②涂山。其西北有小硖,则弱水、黑水与流沙相合之处。山延长三百余里,环甘州于南。人祖山在合黎南二十里。合黎多草木,甘人昔牧马猎兽于其下,然不知其上产茶也。康熙十一年(公元 1672年)甘州参将石福始③知之,遣人采取,佯言秣④马,阴使家人制之。岁获多金。十三年(公元 1674年)后⑤,夷往来⑥游牧于合黎之下,无复又越人祖山口者。合黎今部落无定 ⑦。
  【校勘】
  ①灰、古本误“硖口 ”为“硖石 ”。
  ②灰本误“要”为“西”。
  ③灰本脱“始”。
  ④半、关、四、古、今本误“秣”为“牧”,据灰本改。
  ⑤半、灰、今本脱“后”,据四、关、古本补。
  ⑥灰、今本脱“往来 ”。
  ⑦半、关本作“合黎今部落无定 ”,四本作“今部落无定 ”,灰本作“今夷游牧无定 ”,今本作“今夷人游牧部落无一定 ”,古本作“今无定部落 ”。
  红泉堡,在甘州东北,观音山口外也。夷行塞外,北则合黎,南则人祖,中则孔道焉。堡当其间,亦南趋观音山口之要途也。地平有水,昔人相度①,筑堡置兵,拒夷于高陵之外。自堡无屯兵,而夷为传舍矣。堡在甘州东北十里②。〔明〕时,夷每由观音口入犯太平湖、瓦③窑诸寨。嘉靖二十九年(公元 1550年),巡抚杨博亲履险要,相度地宜,乃命有司创筑红泉堡,奏设兵二百,于是夷人不能越堡入口,而诸塞俱安。今城依旧,久无屯兵矣。夷人居傍,游牧无定。
  【校勘】
  ①灰本脱“相度 ”。
  ②半、关、四本作“十里 ”,灰、古、今本作“七十里 ”。
  ③灰本误“瓦”为“及”。
  红盐池,在山丹之北。红盐味①甘,坚类石,色如丹,谓之盐根,河西多有之。其地多禽兽。夷虽不住,而未始不游牧也。池在山丹卫北五百里②。〔明〕洪武中,指挥庄德(一)岁往采盐,以供大内。后以其地在境外,乃奏停止。其地有醉马草,马食之如人醉,不能移足,以其草根煎之,和根傍之土以灌之,其醉始醒。河西之地,亦有此草。池多马鸡、松鸡,他剌卜花,以其鹿、兔、黄羊、青羊之属。今夷人之部落游牧者不可考。
  【注解】
  
  (一)庄德:《明史》作庄得,为都指挥,隶宋忠。
  
  【校勘】
  
  ①半本误“味”为“来”,据其他诸本改。
  ②灰本误“五百里 ”为“五里 ”。右甘州北面境外,夷人壤地。附诸隘口,合三十有四焉。冰窑山①,南至高台所一百二十里。双纤山口,南至高台六十里。老鸦泉,南至高台五十里。红山口,南至高台三十里。破烟墩口,南至高台二十五里。石关口,南至高台二十里。鹰窝山,南至高台二十二里。破山口,南至甘州九十里。羊台口,东南至②甘州一百一十里③。青山口,东南至甘州七十里。小④口子,南至甘州六十里。明沙口,南至甘州六十里⑤。茨儿沟,南至甘州六十里。人宗山口,南至甘州四十里。观音山口,西南至甘州五十里。大盘道口,西至甘州五十里。小⑥盘道口,西至甘州五十里。斜壕口⑦,西至甘州六十里。东乐大口子,西至甘州一百里。龙头山口,东南至山丹二十五里。白露山口,东南至山丹三十里。白土口,东南至山丹二十里。红寺山口,南至山丹三十里。羚羊山口,西南至山丹四十里。青山口,南至山丹三十五里。剌答口,南至山丹六十里。独峰山口,南至山丹三十五里。红羊圈口,西北至山丹六十五里。青羊口,西南至山丹四十里。东山口,西南至山丹八十里。赤山口,西南至山丹八十里。石井口,西南至山丹九十里。玉泉口,西南至山丹一百里。小关口,西南至山丹一百里。
  此甘州北面之隘口也。甘州⑧虽在合黎山之南,边堵之内,夷人内犯者固少,而往来游牧于山北者,则时有之。凡往来者必依边,故四坝、板桥有逾垣而入之惧;故牧者必依山,故观音山、斜壕口有越岭入寇之忧,然此皆其小者,最可患者⑨石硖口、大黄山⑩之夷,盘踞于南;边之外夷,邻于北⑪,所存为甘、凉大道者,广不足以容车耳。
  【校勘】
  ①半、关本作“冰窑山 ”,四、古、今本作“冰窖山 ”,灰本误作“冰害山”。
  ②半、关本作“南至”,四、灰、古本作“东南至”。
  ③半、关、四本作“一百一十里”,灰、古、今本作“一百二十里”。又四本作“东”。
  ④灰本误“小”为“水”。
  ⑤半、关、四本作“六十里”,灰、古、今本作“五十里”。
  ⑥灰本误“小”为“山”。
  ⑦灰本误“斜壕口 ”为“红濛石”。
  ⑧灰本误“甘州 ”为“甘北 ”。
  ⑨半、关、四本脱“最可患者”,据灰、古、今本补。
  ⑩四本“大黄石山 ”之“石”为衍文。
  ⑪四本误“北”为“此”。
  甘州南边近疆
  
  自甘州东南,接凉州界起,至甘州西南,接肃州界止。
  白石崖口外,在甘州东南,凉州之西也。口峭壁攒峰,下有涧①谷,曲折可以通行。口外五十里许②,出幽郁,高者忽平,隘者忽豁,水清草茂,四通八达。北甘、凉,南青海,大通虽险,皆可逾越③而至也。口外在甘州大马营南一百里,凉州、高古城西 ④南一百二十里,白石崖南五十里,青海北十三程,大通河西北八程。今夷人刀尔吉住牧。
  【校勘】
  ①灰本误“涧”为“洞”。
  ②灰本脱“许”。
  ③灰本脱“越”。
  ④半、关本脱“西南”之“西”。据四、灰、古、今本补。又四、灰、古本脱“高古城”之“城”。
  野马川,在甘州东南,扁都口之南也。有〔明〕时,张掖、青海相往①来,内若王师,外若海夷,咸出入扁都口,而止宿于野马川。盖山口之路宽平,而山中之水草丰茂也。海氛靖,川之草木猥奥,今则披山通道,出入扁都口者,马相接,肩相摩矣。川在边之扁都口南五十里。〔明〕时 ②,青海、甘州之兵,从扁都口出;先是③夷王扯力艮在青海欲北归,假道扁都口入。今野马川为怀阿尔赖住牧。凡出入扁都口,亦游牧于大草滩,盘踞于焉支山者,皆其部落也。
  【校勘】
  ①四本误“往”为“望”。
  ②半、关、四、古本误“时”为“讨”,据灰本改。
  ③四本误“是”为“使”。
  巴系墩川,在甘之南,西水关外。〔明〕初,设墩,以通西宁四卫声息。川有古佛寺,昔以居番僧,今鼠穴①豕伏。墩四角倾圮,而遗迹不尽澌灭。饮马川中者,非我族类,火攻擅长者,则叛回也。巴系墩在甘之洪水堡南 ②一百一十里,西水关南七十里。西宁之四卫与甘虽阻隔山谷实为直径,此巴系所以筑墩也。寺,〔明〕初建置以 ③处国师者,今无 ④僧居,寺亦荒废。顺治八年(公元 1651年),叛回余党数百善鸟枪者,逃出降于滚卜,滚卜亲率诸回住牧于巴系墩川。其部落多游牧于大草滩之地焉。
  【校勘】
  ①半、关本作“鼠穴”,四、灰、古、今本作“鼠拱”。
  ②半、关本误“南”为“至”,据四、灰、古、今本改。
  ③灰本脱“初”及“置”,又误“以”为“似”。
  ④四本误“无”为“有”。大都麻口,在甘州东南,为祁连扼塞。北则内地,南则要荒,昔处黑番于此。自青海扬波,番臣于夷,今夷出入草滩口为驿路矣。口在洪水堡南五十里。今黑番七族住牧。
  小都麻口,在洪口南,大都麻口西(东),与南古城近。山险地狭,黑番居此,或散而牧于虎赖害口,或迁而牧于西水关口,要不离乎小都麻口近地①。其背向之情,今昔顿异,不可不察也。口在洪水西四十里。今黑番七族住牧。
  【校勘】
  ①灰本脱“近地”,又古本脱“麻口 ”。
  酥油口,在南古城南,番族住牧,当大草滩之捷径,夷人行李往来地也。口在南古城南一十五里。黑番七族住牧。夷俗取羊羔煎之,谓之“酥油 ”,以是名口 ①者。祁连山之雪融涣,山路滑泽,不异脂膏,故名之耳。
  【校勘】
  ①半、关本作“名口者”,四、古、今本误“口”为“山”。灰本脱此句。野儿口,在花寨堡东①,近南古城,虽荒僻亦腹里地。黑番处此,东西皆夷,南则黄
  番。口在花寨堡东四十里。今黑番七族于此住牧。
  【校勘】
  ①半、关本脱“东”,据四、灰、古、今本补。又四本误“寨”为“塞”。板答口,在龙首堡南,近马蹄寺。事佛谨,虽介于番夷,恃此不恐。口在龙首堡南二十里。番夷即黄番,最强悍,视黑番蔑如也。板答口今黑番七族住牧。
  平顶,在板答口南,马蹄寺之岭,山顶平衍,故名为龙首。居人隙地,住牧其地者黄番也。昔吐鲁番侵瓜沙,瓜沙之夷内附,中国矜恤之,各有分地,在肃州①间谓之黄鞑子,平顶其一族也。今黄番之纳添巴运输金山云。山在龙首堡南四十里(内迁始末详赤金三卫中)。甘、肃呼黄番日 “黄鞑子”,盖夷而番也。金山在西域。平顶罗儿家族住牧。
  【校勘】
  ①半、关本作“肃州间”,四、灰、古、今本作“甘、肃间”,惟灰本脱“间”。
  哱啰口,在梨园堡西,西河之源在南山南,由口流入甘州。口外为祁连山八达之区,多生乔①松,枝相格②而无曲干,人行木下,不见其巅,盖番夷之弃物,而甘人之刍荛也。黄番今背向顿殊矣。口,在梨园西五里,甘之产松惟焉支及此地而已 ③。松似杉似楠,质直无节,凡物皆以松为之,他木不是用也。甘人夏则出此口伐木,及秋水方④甚,浮于黑水至于甘州。番夷以马矢炊爨,不伐木为薪,畏其烟焰也。今黄番八个家家族住牧。
  【校勘】
  ①半、关本误“乔”为“桥”,据四、灰、古、今本改。
  ②半、关、灰、古本误“枝相格”为“相枝格”,据四本改。
  ③灰本脱“而已 ”。
  ④灰本脱“方”。
  哱啰口外,在哱啰口南。祁连蜿蟺,嶻嵂于群山中,驰奔云矗①,延长千余里,首注五凉,尾蟠荒陬,独呼哱啰口外,山形若折,坦然渐夷。谷中曲径逶迤,草木蓊翳,岩②石倚仄峭出,咫尺间③不可见,折而西,迤而南,山谷间忽有斥卤地,长林丰草,随处有之。〔明〕安插黄番于此,故梨园之戍,刁斗不击。自黄番外附,而地非职方之所载④矣。口外在哱啰口南五十里,梨园堡⑤南六十里。今夷人墨尔根部落游牧。
  【校勘】
  ①灰本脱“蜿蟺,嶻嵂于群山中,驰奔云直”。
  ②半、关本作“崖”,四、灰、古、今本作“岩”。
  ③灰本脱“间”。
  ④灰本脱“所载 ”。
  ⑤半、关、四本脱“堡”,据灰、古、今本补。
  摆通河亦谓之摆大川,在哱啰口南,祁连山谷之间。黑水之源发于摆大,水不患其不足,张掖伐木,常至于川。草不患其不丰,摆大之源出石罅间,若喷雪①花,不数武而成川。川近②榆木,盖黄番纵牧之地。今青海残孽,草茂则来,草尽则往矣。河在甘州西南二百一十里,哱啰口南百余里,榆木山麓东南二十里(黑河水源详梨园堡中)。河今为滚卜插罕 ③游牧。
  【校勘】
  ①诸本作“若喷花”,据今本改为“若喷雪花”。
  ②半、关本误“近”为“返”,据四、灰、古、今本改。
  ③灰本脱“罕”。
  黑河源,在摆通河之西。河源之水注于摆通,亦黑水源之一耳。河源与川相隔一山,水草便利,黄番于焉长子孙者数世。今且与夷往来,而张掖之樵牧,反为厉禁矣。河①在梨园堡南一百二十里,摆通河西一十五里。今②黄番七族住牧。
  【校勘】
  ①灰、古本误“河”为“源”,据四、灰、古、今本改。
  ②灰本脱“今”。古木①涧,一作土木,或云枯木。在梨园堡西,哱啰口西南,涧皆山水,恶浪湍急,夹岸皆山,夏犹寒栗焉。涧在哱啰口西南八十里,黄番八个家依涧而处,盖口一族也。
  【校勘】
  ①半、关本误“木”为“水”,据四、灰、古、今本改。牛毛山,在古木①涧之西,近榆木山,万山绵亘。黄番八个家族住牧焉。山在古木涧西八十里,左右居②人,强名之日牛毛。黄番与哱啰口之黄番同一族云。
  【校勘】
  ①半、关本误“木”为“水”,据四、灰、古、今本改。
  ②古本脱“居”。
  青圪塔①,在牛毛山北,榆木之南山也。地多溪涧深泽,凡黄羊、青羊、沙狐、兔、鹿之属皆聚焉。黄番五族享其利而聚族于斯。其入内地:东通梨园,西接红崖,北趋高台。其外交也:哱啰口外巴丝墩川、野马川在其东,拜浪河在其西,红土坡在其南。故青圪塔之黄番富于他族矣。青圪塔在梨园堡西南一百三十里,黄番五个摆眼住牧。
  【校勘】
  ①半本作“青圪搭”,关、四本作“青圪塔”,灰、古、今本作“青圪搭”。
  仄棱,在青圪塔西南,榆木山之南也。黄番皆臣服金山,独仄棱以姻亲不与焉,故黄番咸倚重之。沿山之夷,强者与之交欢,弱者事之惟谨矣①。仄棱 ②在青圪塔西南三十里,黄番罗儿家族住牧,其目之妻嗄尔旦之妹也。
  【校勘】
  ①灰本脱“沿山之夷,强者与之交欢,弱者事之惟谨矣 ”。
  ②灰本误“仄棱”为“山”。
  榆木山口,在祁连山北,高台所之西南。山延长百数十里,东起梨园,西尽暖泉。塞地宜榆,甘州差少,山则产之,以此得名。山宽则①地名各异,山口其一焉。黄番居之②。山口在暖泉堡东北二十五里,红崖堡北四十里。黄番藉夷声势,掠红崖诸堡,杀伤官兵,各族多与其事,而榆木山口为尤甚。今③黄番七族住牧。
  【校勘】
  ①诸本均脱“则”,据今本补。
  ②灰本脱“黄番居之”。
  ③灰、古、今本脱“今”。
  半个山在甘州西南,暖泉堡东南,为榆木山之麓,北俯南仰,亦各半角。黄番七族住①牧。南通红崖,北入榆木②,挟其族类之多,为探箧者③,时有之矣。半个山在暖泉东南七十余里。
  【校勘】
  ①古本误“住”为“诸”。
  ②灰、古本误“木”为“林”。
  ③半、关、四、灰、古本脱“挟其族类之多,为探箧者”,据今本补。新墩子,在暖泉南,半个山西。旧筑新墩以为斥堠,其地在山僻,逶迤百折,惧伏莽焉①,黄番归命以来世居之。墩在暖泉南六十余里。
  【校勘】
  ①半、关本误“惧伏莽焉”为“旦伏莽马”,据四、灰、古、今本改。
  拜浪河,在甘州西南,红崖堡①口外。河水春冬凝结,雪消冰泮,清浅无波,人以是名其地焉。其地纵横②数里,周围丛薄,薄外百涧千溪。南达青海大通,东趋榆木山③、哱啰口、巴丝墩、野马川,西至讨来川。虽崎岖逼仄,夷乃④按辔徐行也。河在⑤高台所南一百四十五里 ⑥,红崖堡东南二十五里。红崖之田,资拜浪河以灌溉,故水源发祁连而流至于田 ⑦中,无他注也。南至青海十有二程,至大通河十有一程,东至榆木山麓三十余里,又东至哱啰口一百九十里,至巴丝墩川二百余里,至野马川二百六十里,西有讨来川,流甚长。今夷劳藏游牧。
  【校勘】
  ①四本脱“堡”。
  ②灰本误“横”为“广”。
  ③半、关、四本脱“山”,据灰、古、今本补。
  ④灰本脱“乃”。
  ⑤半、关本误“在”为“至”,据四、灰、古、今本改。
  ⑥诸本作“一百四十五里 ”,灰本作“一百四十里”。
  ⑦灰本脱“田”。
  红土坡,在拜浪河南。讨来川水歧而为二,环坡其中,绝水四面,山壁立,乌①鸢止波中者,恒沾沾不可上。川水合于西,触石成潭,深不可测,旋转驶疾,木叶浮而至者,咸没其中,惟上流散漫可渡。彼岸皆石,水啮有声,其巅宽夷,土沃草茂,木叶常丹,望之者以为土红②云。或以红崖之红土山以实坡者误也。坡在拜浪河南九十里,红崖之近地。有红土山,童③山,不可畜牧者也。红土坡,今夷人绰库兔住牧。
  【校勘】
  ①半、关、灰、古本作“乌”,四本作“鸟”,今本作“焉”。如作“焉”,当为“山壁立焉,鸢止波中者”。
  ②灰本作“红土”。
  ③四本误“童”为“重”。草打班①,在拜浪河西南。自红崖而西,多石峰不可牧,惟草打班草茂蒙茸焉。草打班②在拜浪河西南一百里,肃州清泉堡③南九十里。夷人宛卜族④住牧于此。
  【校勘】
  ①今本误“草打班”为“打草班”。
  ②灰本脱“草打班”。
  ③半、关本作“清泉堡”,四、灰、古、今本作“清水堡”。
  ④灰本脱“族”。水关口,在红崖堡南。拜浪河水由口入,两山高耸,至口而伏。红崖之人昔牧于此,及黄番内附,割以界之。口在红崖南三十里,今黄番七族于此住牧。绰哱口,在红崖南,水关口①西南,南倚祁连,北眺榆木,其间怪石横列,口处②则侧径不容马足,盖红崖③之要塞也。黄番居之④。口在红崖南七十里。黄番七族住牧于此。
  【校勘】
  ①半、关、四、今本脱“口”,据灰、古本补。
  ②灰本脱“口外”。
  ③灰本误“红崖”为“黄番”。
  ④灰本脱“黄番居之”。
  石灰关口,在红崖西南,绰哱口 ①西北。关连肃壤,山接祁连,黄番居之②。其地有石,同于蜃灰,故名。在红崖西南五十里。黄番七族住牧。
  【校勘】
  ①灰本脱“口”。
  ②灰本脱“黄番居之”。
  明海子,在甘、肃之交,红崖西北,地属肃州。东接甘之黑泉,西连肃之马营庄,固内地也。多芨芨、苇草,地虽洼下,冬春①间无杯水,不知何以名焉。海子在红崖西北九十里,本属肃州地界,以其近于红崖,故载于此。黑泉堡,甘、肃往②来之大道也,在高台所西六十里,肃州临河堡东二十里。马营庄在肃之临河堡东二十里,镇夷所南一百二十里。今黄番七族住牧于此。
  【校勘】
  ①灰本误“春”为“夏”。
  ②灰本脱“往”。
  右甘州南边内外番夷壤地,附甘州诸隘口,合三十焉。和宁山口,西北至山丹卫一百三十里。静宁山口,北至山丹一百二十里。白石崖山口,北至山丹卫二百二十里,西北至甘州三百里。宁番口,北至山丹一百三十里,西北至甘州二百里。无虞山口,北至山丹一百三十里。扁都口,东北至山丹二百里,北至甘州二百五十里。后所山口,西北至甘州一百七十里 ①。大都麻口,北至甘州二百里。小都麻口,北至甘州二百里。酥油口,北至甘州九十里 ②。野儿口,北至甘州九十里。通远口,北至甘州八十里。顺化口,北至甘州九十里。宣政口,北至甘州一百里。阳化口,北至甘州一百里。大慕化口,北至甘州一百二十里。小慕化口,北至甘州一百一十里。板答口,东北至甘州九十里。大磁窑口,东北至甘州七十里。小磁窑口,东北至甘州七十里。哱啰口,东北至甘州九十里。甘浚山口,东北③至甘州七十里。老康④口,北至高台所四十里。子沟口,北至高台五十里。榆林沟,即榆木山,北至高台七十里。花儿寨,北至高台八十里。扬旗口,有扬旗堡,口有关,北至高台所一百二十里。大口子,北至高台一百二十里。盘道沟,北至高台一百三十里。红崖水关口,北至高台一百三十里。
  【校勘】
  ①半、关、四本作“一百七十里”,灰、古、今本作“二百七十里”。
  ②灰本误为 “九百里”。
  ③半、关本作“东北”,四、灰、古、今本作“东”。
  ④半、关本作“老唐口 ”,四、古、今本作“老康口 ”,灰本作“老康山 ”。
  甘南以山为险,夷之盘踞特多,白石、扁都为其孔道。若红崖诸堡,漫无障塞也。隘口宽而且多,实难于塞,亦不胜塞也。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社会民族、人口、宗教、社会保障、人民生活、婚姻家庭、道德风尚、社会风俗、社会陋习、方言、东部裕固语、人物传、人物录、古籍选录、历史文献、红西路军史料、当代文选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州卫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