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社会风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497
颗粒名称: 第八章 社会风俗
分类号: K892
页数: 26
页码: 2045-20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掖地区社会风俗的情况,其中包括了生活习俗、礼仪习俗、时节习俗、生产习俗、社会习俗、社会习俗、庙会、民间禁忌、少数民族风俗、异闻奇事等。
关键词: 张掖地区 社会风俗

内容

张掖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悠久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独特的民间风俗。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第一节 生活习俗
  一、衣着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张掖经济十分落后。几家织布厂产棉布有限,布匹多靠外地运入。人民经济困难,很少买布,穿衣全靠自产的羊毛、棉花,手工捻线,织褐子、织土布、擀毡来缝制衣服。穿戴质量因贫富而别。
  〔民国〕时期,县城比较富裕的成年男子多戴瓜皮小帽或礼帽,冬天戴皮帽,夏季戴草帽;小孩多戴虎头帽、兔帽。沿祁连山一带的农民戴牛吃水毡帽。老年妇女以布巾裹头,在脑后作结。士绅富户夏穿绸衫、绸褂,冬穿羔皮挂面子长袍。公职人员多穿布制中山装。农民多穿单、棉土布衣服,男子夏季穿布衫子,春、秋穿夹袄子,冬天穿棉衣,上身穿“裹袄子”(棉袄),下身穿棉裤。贫穷农民冬天多穿光板老羊皮袄,放牧者多穿毡袄,春秋季农民多穿褐子。
  穿鞋也有特色。富家男子冬穿“大加工”(高底儿毡靴)、“毛道子”(浅腰毡靴)、棉(毛)鸡窝窝(布棉鞋),夏穿布鞋或外地购进的凉鞋,也有穿皮鞋者。妇女穿绣花鞋,富户为缎面,一般人家为布面。城市平民和乡间农民穿自制手工布鞋,农民还穿牛皮窝窝。
  共和国成立后,群众服饰有了很大变化。普遍穿上机织布,有平布、洋斜、咔叽、条绒等。服装式样,有中式便装、中山装、列宁服、军便服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富裕,服饰丰富多样,向高档化发展。男子穿西装、打领带者越来越多,穿夹克衫、T恤衫、皮夹克、港服,女子穿各式各样的时装、裙子、短装。城市男子多穿皮鞋,也穿塑底布鞋,女子以穿高跟皮鞋为主,家常或劳动时穿平底鞋。农村穿皮鞋者也为数不少,但主要以胶鞋、塑底布鞋为主。城市男女夏天一般不戴帽。随着气候逐渐转暖,冬天戴皮帽者已不多见,多戴呢帽、布帽。
  【褐子】是一种用牛毛、羊毛线织成的毛织品。褐子的纺织方法是,用手工把毛捻成细线,捻时只用一个陀螺和一根线杆。然后将捻成的线用褐架子“织”成褐子。织时并无织机,只是翻板提经,手工穿梭,一线一线地织成。还可借不同的毛色织成许多花纹。黑、白褐子不染色,全为毛的天然本色;白褐子可染成不同颜色。不论山区或川区,褐子被广泛使用。褐子可以做衣服面料,可以做口袋、褡裢、被面子,也可做帐篷。裕固族、藏族等牧民的帐篷全用牛毛褐子制成。褐子虽然耐磨保暖,但比较粗硬,做衣服、被子都不适宜,但做口袋、褡裢、帐篷则是上好的材料。20世纪70年代后,褐子衣服、被子逐渐淘汰,但褐子口袋在农村仍广泛使用。张掖人穿褐子由来已久,清初大戏剧家李渔,应甘肃提督张勇的邀请,于康熙初年来到张掖。他回到西子湖畔之后,在其著作《闲情偶记》中写道:“近游秦塞,见其土著之民,人人衣褐”(秦塞或西秦是李渔对张掖的称呼)。
  【牛吃水毡帽】张掖各县(市)农、牧民,特别是沿山一带农、牧民戴的一种帽子。这种帽子用白色羊毛擀成,也有用黑羊毛的,但为数不多。牛吃水毡帽外形像鸭舌帽,前低后高;前面是单层,后面翻卷上去形成双层;长约30厘米,后高15厘米不等,前面超出前额约10厘米。这种帽子戴上冬暖夏凉,既可遮日,又可避雨,制作容易,造价低廉。
  【毡窝窝】毡匠用羊毛擀成的靴子,有高腰和低腰两种。其形状类似高、低腰雨鞋,外型线条比雨鞋饱满圆滑,是一种高效能的防寒靴。
  【牛皮窝窝】用生牛皮做成的鞋。做法是用一块生牛皮按样剪成坯型,将前后裹(有皱褶的缝)起成窝型,再将一块按样剪成型的牛皮作为“鞋脸儿”,与窝窝的前部缝在一起即成。鞋中垫些麦草,穿上保暖、耐磨。
  【毡袄】用羊毛擀的薄毡缝成,像大衣一样,有带袖、无袖两种,下边超过膝盖。这种毡袄挡风、遮雨、保暖,深受农牧民所喜爱。
  【老羊皮袄】大多用秋剪绵羊皮缝制,也有用春剪绵羊皮或山羊皮的,但为数不多。老羊皮袄多为光板不挂面,也可挂布面。大襟向右,长及胫间,穿上御寒。
  二、饮食
  张掖饮食,主粮有小麦面兼以大米,杂粮有青稞面、荞麦面、豆面、玉米粉、小米等。〔民国〕前,富人以主粮为主,杂粮为辅;穷人以杂粮为主,主粮为辅。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和城乡生活水平提高,均以主粮为主,杂粮为辅。饮食种类因民族而异,花样繁多,制作精美,别具风味。饮食习惯普遍为一日三餐,早为清淡,午、晚较好。饭菜质量因各家经济水平而异。裕固族、藏族、蒙古族以酥油、炒面、乳制品为主,辅以羊、牛肉和面、米。
  (一)面食
  张掖面食种类繁杂,各有特色。按门类分,有饭、馍、馅食、杂食。较有风味的饭有:拉条子(有宽、细之分,宽扁为“捋面”“拉面”,细圈为“鸡肠子”,扁细为“韭叶子”)、揪片子、炮仗子、搓鱼子(有长、短之别,民乐沿山群众以青稞面细长搓鱼尤佳,长约30~40厘米,有的农家妇女两手同时一次能搓4根,又长又细又匀。张掖等县(市)城乡居民善搓小麦面搓鱼子,长约2~3厘米,山丹称为“箭头”)、糍耳子、面片子、炒面片、面条子(有长有短,寸条也称“香头子”,形似插在香炉中尚未燃尽的断香故称)、臊子面、炸酱面、牛肉面、肉丝面、小饭、稀饭(有大米红枣稀饭、小米绿豆稀饭、葱花辣椒拌面汤、青稞糁子饭、玉米糁子饭)、小米稠饭。馍有蒸、烙、烧、炸4种。蒸馍有:馒头(山丹称“狗舌头”,民乐称手揉的为“馒头”,刀切的为“刀把子”)、花卷、千层饼、喜馍馍、大贡养(芨芨筐衬蒸的为“大贡养”,用碗衬蒸的为“碗壳搂”)、枣卷、寿桃等;烙馍有:各种饼子、锅盔、水晶干粮、糕点;烧馍有:烧壳子、烧饼子、烧巴搂;炸馍有:油饼、油条、麻花、油馃子、油糕、油泡子(亦称“面蛋子”)、油馓子(回民喜食)、油炸粑(山丹称“黄葑炸骨朵”)、君拨拉(山丹、民乐)等。馅食有:水饺、蒸饺、烙饺、馄饨、蒸包子、煎包子、菜角子(亦称“菜盒子”)。杂食有:鸡或羊肉垫(焖)卷子、酿皮子、粉皮面筋、餬馎、米糕(以红枣、糯米混煮,可制凉糕,可包为粽子,亦可用烫面油饼包为卷儿)、碾糁。
  (二)肉食
  【手抓羊肉】是肃南牧区和山丹、民乐等5个农业县(市)农村简单易行的招待品。做法是将羊肉带骨切成1至3两不等的大块,冷水下锅进行熬煮,放适量姜片、花椒、食盐等佐料,煮熟。沿山一带只把羊肉煮到九成熟。捞出的羊肉放在盆里,端到桌上,用手抓着吃,沾些蒜泥餐食味道更佳。
  【黄焖羊肉】锅里先放1~2勺清油烧热,把肉块倒进爆炒,同时放进姜、葱、花椒、辣椒、盐等调料,然后倒进开水煮,盖上锅盖,待水快干时,再翻炒几下即可上盘。民乐彭天成黄焖羊肉技艺颇精,香味诱人,食者赞不绝口。
  【清汤羊肉】将羊肉切块放入锅里煮,只放些姜,不放其他调料,也不放盐。煮熟将肉捞出,去骨切片,放入碗里。将汤舀入另锅,兑一倍开水,调上盐、葱花。再将调好滚开的汤舀入放肉的碗里,便是清汤羊肉。其特点是清香可口,肥而不腻。
  (三)宴席
  【凉菜抄盘】张掖的宴席开始先上凉菜,一般是8盘16样,中间放一个大号鱼盘,叫“抄盘”。抄盘里放的是色彩鲜艳的“冻子”。冻子是用牛蹄筋熬制,现在多用明胶制作。吃的时候先往抄盘里浇酱油、醋,先吃冻子。然后把各种凉菜——肉片、牛筋、变蛋、香肠、鱼块、石花菜、海蜇皮、发菜、胡萝卜丝等夹入抄盘,再浇上酱油、醋,抄、拌后再吃。
  【西北大菜】凉菜吃罢上的第一道菜便是西北大菜,农村也叫香饭。垫底菜是“卷干子”,这是西北大菜的主要特色。卷干子是将肉和羊杂碎在一起剁碎,加上调料,掺面粉团成鸡蛋粗细的长条,放入油锅里炸熟后,切成二指长的截子垫底,上面码上条子肉,上笼蒸,出笼后浇上汁子,即可上席。其特点是量多,味浓,肥瘦兼有。各县(市)农村宴席大同小异,炸、炒、烧,烤,蒸、炖、煎、熬,花样繁多;红、黄、白、绿颜色新鲜;凉热、主辅搭配合理;盘、碟、碗、盆先后有序;色、香、味俱佳,别有一番风趣。
  (四)小吃
  80年代以来,城镇市场放开,各种风味小吃摊点应有尽有,各显其能。除本地传统小吃外,四川的“麻辣串”,新疆的“烤羊肉”“大盘鸡”等,已成为张掖的“时髦小吃”。随着城乡经济发展,小吃种类不断增加,风味各异,质量更佳。
  三、住房
  张掖农村的居住习俗与内地大不相同,主要特点是:富家一户住一个大庄子。形成
  这一习俗的原因,一是地广人稀,有大量土地可以占用;二是〔民国〕以前,土匪出没无常;三是雨量小,夯土建筑经久不损。共和国成立后,这种大庄子继续沿用,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减少。大庄子的庄墙全用夯土筑成,大小不一,高低不等,大多数在50米见方,高6~8米,庄墙底宽1.2米左右,顶宽约0.5米。庄墙的一面有大门,大门外有前院。前院墙高约2米,厚约0.4米,木栅栏门。前院停大车、放农具、堆柴草,屯庄里一般分为三个使用区,即居住、养家畜和喂牲口。居住区在左前方,是一个木架土坯墙的四合院,由堂屋、倒座和东西厦房组成。规模小者各为3间,大者各为5间,也有堂屋、倒座为3间,东西厦房为5间者。堂屋用来存粮食、放杂物、敬祖先,其他房屋居住或做饭。堂屋后面是猪圈、鸡舍、羊圈及厕所(张掖人把厕所叫做“圈”)。以上占据庄院的左一半。庄院的右一半是牛圈、马厩。庄院的大门是单扇门,厚约10厘米。屯庄的对角有两个墩台,突出庄墙,内有梯子可登其上。墩台顶部有高约2米的矮墙和堞垛。在两个墩台上可看见庄墙的四外。遇有土匪攻打时,可以在墩台上进行反击。小型庄子没有墩台。除庄子外还有不少“明房子”,明房子就是没有院墙,没有院门,在开阔地里修几间土房子。〔民国〕时期,住“明房子”的人家,虽为数不多,但却是农村经济困难的一个写照。
  张掖各县城的旧式民居,多为长方形的四合院,尤以张掖县城为最多。四合院房屋周围封闭,门窗开向院内。面向街门的为堂屋,堂屋对面为倒座,两侧为厦房,一侧的厦房山墙对着街门,即倒座的一个边间为街门,进街门后或左拐或右拐,进入院子。富贵人家院子有二进或三进者。二进院落二门在堂屋的一侧。四合院的街门,均有门楼,最好的有五重门楼。门楼全为木结构,上面有精美的雕刻,有麒麟、凤凰、花卉等吉祥图案,也有少数无雕刻的,称“素面门楼”。门楼上均有匾额,称“门匾”,也叫“门牍”。门匾上镌刻四字格局的成语、典故,也有三字的。
  张掖的门匾,融铭言警句、历史典故与俊秀、遒劲的书法艺术为一体,为民宅增辉润色,锦上添花。门匾也是传递信息和自我宣传的一种形式。观其门匾便可知其家世、身份、信念。张掖的门匾讲究典雅,寓意含蓄,隐而不露,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读起来富有韵味。
  70年代后期,随着农村规划和农田基本建设的开展,大庄子拆除,建起居民点。居民点中间为街道,两边是连户院落,分前院和后院。前院为住房,街门开向街道,一般为10间左右;后院为圈棚、厕所,有后门通向田间道路。房屋为砖基土坯墙,草泥屋面,单扇门,双开玻璃窗。
  80年代初,城市掀起修建居民楼的热潮,一栋栋居民住宅楼拔地而起,使张掖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半以上的居民搬进楼房。
  四、行走
  〔民国〕时期,各县城乡的士农工商各界人士,出门经商、办事,或走亲访友,贫者步行或骑驴,富者骑骡马或坐大车。张掖大车的特点是车轮大,这是为适应沙漠荒野道路不平和越过沟渠而形成的。
  张掖的大车用榆木制做,由车轮、车轴、车排组成。车轮由车毂和九辋十八辐结合而成。车辋宽16厘米,厚8厘米,辐条长50厘米(不包括榫长),车毂直径18厘米,轴孔12厘米,构成的车轮外径160厘米,车轴长216厘米,车辕条长360厘米,分为辕夹和车身两部分,辕夹长160厘米,车身长200厘米,车毂内镶生铁铸造的车串,车轴的轴头嵌有生铁铸造的车鉴,车串和车鉴接触摩擦,起到轴承作用。大车车轮外周钉上铁瓦,车辋上钉上盖钉,便叫铁车,不钉铁瓦和盖钉者叫木车。〔民国〕时期,农村士绅富户出行,坐骡马拉的铁车,车上扎上车棚,棚内铺上红色毛毡,这便是最气派的交通工具。
  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自行车已成为民众普遍使用的代步工具,拖拉机、汽车、摩托车与日俱增,乡乡通班车,村村通公路。除民乐县外,铁路通过4县1市,张掖市有城区至火车站的公共汽车,有出租小汽车,交通工具日趋机械化、现代化。
  五、器具
  各县(市)城乡使用的器具,大致相同。从〔民国〕时期到60~70年代,没有什么变化。80年代后,城市人民使用的器具已向现代型转变,农村也出现了新式床和沙发、柜架、音箱、冰柜、电视等现代化器具。具有浓郁地方特色老式器具,选录于后:
  【炕】张掖地区天气寒冷,不论城乡,人们都睡炕。现在农村睡炕者仍占大多数。炕分煨炕、炉炕、板炕3种。煨炕和炉炕为土炕。煨炕在室外往炕洞里填草粪燃料;炉炕在室内有一与炕相连的煤火炉,炉火被吸入炕内。板炕是炕面铺木板,炕内填无烟煤或锯末。炕以其大小又分为满间炕和半间炕,满间炕前墙顶后墙,半间炕只有满间炕的一半大。
  【炕桌】木制,有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高25厘米;讲究的炕桌,围板雕花。炕桌置于炕中间,吃饭、喝茶、放招待品。
  【炕琴】木制。宽50厘米,高40厘米,有抽屉。分横炕琴(横放炕边)和顺炕琴(顺置炕里边)。横炕琴长1.2至1.5米,顺炕琴长2米。炕琴围板有雕花者,炕琴上面放被、褥。
  【板箱】木制,与炕琴配套。宽50厘米,长80厘米。一个炕琴上放两个板箱。放有板箱的炕琴,被、褥放在板箱上。
  【方桌】木制。80厘米见方,高82厘米。旧时正面装木制桌裙,左右两面有围板、抽屉。80年代以后的方桌,只装抽屉不装桌裙。
  【椅子】木制,有靠背。分有扶手、无扶手两种。
  【柜箱】落地式木板柜。宽60厘米,长100~120厘米,柜高80厘米,腿高22厘米,柜总高82厘米。盖为柜面的四分之一大,靠墙。两个柜迎屋靠墙摆放,柜前放一方桌,方桌两边摆两把大椅子。柜里边靠墙摆镜子、花瓶、插花等。
  【条桌】木制。宽40厘米,长160厘米,高82厘米,围板宽20厘米。分两头平与两头翘起二种。迎正屋门靠墙摆放,前面放方桌大椅子。
  【账桌】长条三抽桌,放在厦房,记账写字。
  【芨芨筐】用芨芨编成,分毛芨芨筐和光芨芨筐两种。毛芨芨筐叫芨芨筐,有圆形和长方形两种,直径40~60厘米不等。筐底留小眼的叫“筛筐”,筐均为圆形,直径20~30厘米不等。
  【笆子】用芨芨编成,长2米,宽1.5米,分毛芨芨笆子和光芨芨笆子两种。作炕席和车围笆之用。
  第二节 礼仪习俗
  一、生育
  张掖民间,妇女分娩前,娘家要来人“下面”,分娩后,最讲究忌门。忌门就是不让外人进产妇的房门,防止冷空气和病毒流入产房而导致产妇与婴儿患病。忌门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门帘上缝一红布条,一是在门外右边墙上挂一个芨芨筐,筐底朝外,筐底上别一红布条。山丹、民乐二县还分生男生女。生男则在门外右边挂一弓箭,生女则在门右边挂筐别红布。产妇满月后,去掉忌门的标志,欢欢乐乐过满月。
  产妇坐月子期间,以喝小米汤为主,一个月子要喝一斗小米,绝对不准吃肉。从第七天起,每天给产妇吃一顿面条饭。
  婴儿出生后,向产妇娘家报喜,娘家人带着挂面、红糖等食品前来看望,谓之“添奶”。第三天给婴儿洗澡叫“洗三”,洗三时,在祖先牌位前献供品、焚香,水盆里放上红枣、钱币和败毒中药,叫“添盆”。洗后由妈妈或外奶奶或大妈给婴儿穿上“洞洞子”(棉背心)。满月时,要“过满月”,宴请娘家人和亲朋好友。客人来时都要给婴儿带来食品、衣物等礼品。要在祖先牌位前焚香、上供,请老人给婴儿起乳名。婴儿无论男女,满月时都要剃头,把剃下的“胎毛”团成毛球,缝在内衣背后,做成“记心”。还要给婴儿带上银锁,祝孩子“长命百岁”。
  婴儿长到106天,要给孩子过“百禄子”(禄为六的谐音,寓意吉祥百年)。请一位妇女将孩子抱上到邻家“化锁”。挨户一家要一束线,有的人家还给钱物。回来后请一位老人用三枚铜钱将线编结成“线项锁”,名叫“百家锁”。然后由长辈焚香祝福,给孩子挂上。过罢“百禄子”,母亲抱上孩子到娘家住数日,叫“挪窝”。
  孩子一岁时,要给孩子过生日,山丹、民乐县叫“过岁”。在桌上摆上文具、书本、工具、鞭子等物,让孩子去拿。看最先拿什么,就认为孩子长大干什么。过生日时,还要宴请亲朋。
  〔民国〕时期,父母将幼儿带至寺院,许身于“神佛”,求佛保佑。小孩12岁时,父母为孩子剃头,备上供品祭礼,到寺院烧香拜佛,为之“赎身”。
  二、嫁娶
  〔民国〕以前,男女双方从择婚到结婚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程序:
  【过庚】俗说“过八字”,也叫讨庚。所谓“八字”,即男女双方各自出生的时辰,也叫“生辰八字”,即出生的年、月、日、时,以天干、地支,组成生辰八字。例如生于甲寅年、乙卯月、庚申日、辛酉时,这“甲寅、乙卯、庚申、辛酉”,便为生辰八字。男子一般到十五六岁,其母便要为其择婚。看上哪家的姑娘后,男方便请媒人前往女方家说合,如女方父母同意与其结亲,便将“庚帖”(即写有姑娘生辰八字的红纸帖子)交给媒人带给男方,男方父母便将懂阴阳五行的先生或道士请到家,一般都是请的道教正一派的道士,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交给道士,推算相生相克,如无相克,男方即请媒人通知女方。
  【订婚】经过过庚,男女八字相合以后,再经媒人多次说合,商妥有关事宜后,男方择吉日带上聘礼与媒人一道到女方家订婚。聘礼有钱财、衣服、绸缎、布匹、首饰等,彩礼多少是双方与媒人事先说好的。女方则设宴招待男方前来订婚的客人,男女婚约就此确定。
  【结婚】男方选定吉日后,带上礼品与媒人一道前往女方家里,礼品有酒肉、服饰、化妆品等,将择定的日期通知女方,女方如无意见,婚期便确定下来。这一程序叫“过大礼”,也叫“过礼”。结婚的前一天晚上,男方要到女方家“催妆”。“催妆”是全区城镇具有独特地方色彩的一项婚嫁程序。结婚前一天晚上,男方的近亲,如舅舅、叔叔等,与新郎、媒人一道,带上礼品到女方家催妆。礼品有酒、肉、衣物等,肉必须是两个“礼方子”,即两条猪肉肋条。女方摆酒菜招待,要尽量劝酒,让催妆的人多喝。在饮酒过程中,客套一番之后,接触实际问题。女方对男方还有什么要求,双方还有什么未尽事宜,都一一谈妥。结婚之日,上午一早,男方便到女家“迎亲”。迎亲时新郎必须亲自前往,陪新郎前往迎亲的,一般是新郎的姐姐、姐夫、嫂子或亲近亲戚朋友,也有的是兄、嫂,或表兄、表嫂。但舅母不能去,张掖有“姑不娶,姨不送,舅母娶的爱害病”之说。接亲时,女方要让新郎吃一碗酸、甜、苦、辣的饺子或一碗豆腐,新娘即上轿(或上车)。新娘娶来后,在门前先洗手,后喝交杯茶,然后即入洞房。尊长妇女为新娘开脸(用线绞去新娘额头和脖子上的汗毛,将发挽于脑后),新娘更衣后,出来拜天地,拜罢天地再入洞房。新郎的姑妈或姨妈为新人铺床,铺床时说些吉庆话,如“前扫扫,后扫扫,双双胡桃双双枣,男娃多,女娃少”。
  〔民国〕及其以前,贫穷人家无力为儿女举办婚礼,便在腊月除夕三十日深夜(小月为二十九日深夜),女方父母将姑娘带到厨房,姑娘在锅上摸一把,拜罢灶君,由男方领去梳髻成亲。这种嫁娶形式,称为“摸锅婚”。山丹县称为“摸锅戴头”,民乐县称为“摸锅底”。
  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颁布《婚姻法》,废除封建婚姻制度,实行自由婚姻。男女双方相识相爱,或经人介绍相互认识,叫做“谈对象”。男女双方谈妥后,举行订婚仪式。男方仍给女方送衣物和“礼银钱”。80年代后,农村“礼银钱”有增无减,有多达三四千元到五六千元者。订婚后女方四季衣服都要由男方供给,叫作“管衣裳”。甚至“四大节、八小节”都要女婿送礼拜访。
  结婚习俗与旧时不同的是,新人要到乡(镇)政府进行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选定良日举行结婚仪式。先由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主婚人讲话、来宾讲话,尔后拜父母、拜亲友。宴席少则十多桌至二十多桌,多则三四十多桌不等。其他婚俗照旧。女方陪嫁,不拘过去衣物、箱柜之类,而是彩电、冰箱、洗衣机、自行车、收录机等高档家电。
  三、丧葬
  【寿衣】老者60岁左右,即由子女或自己着手准备寿衣,有单有棉,3、5、9、11套不等,都为单数。病危时,子女恭候身旁,请长者穿上寿衣,目送咽气,嚎哭、烧纸、志哀。
  【避秧】请道教正一派的道士来进行“避秧”,不能超过死亡的当天。正一派道士来以后,便填写“秧表”。“秧表”上填写死者的姓名、生辰、亡辰。填好后由道士用青石头压在尸体上,“避秧”即算完成。
  【灵堂】在院落正厅或适合地点搭设灵堂、放置灵床,安放亡人。堂前两边布置松
  柏树枝,黑纱孝帐,正中悬挂遗像,床前设牌位、摆放供品,点上香油灯,昼夜不熄。孝子缟素敬跪两旁,叩告上奠亲友。
  【祀食饭】用小米蒸成干饭,八成熟,一尖碗,中心插3根筷子,放在尸脚后面。
  【联络绳】用红色绒线绳将尸体的手脚捆住,是象征性的。
  【戴麻冠】孝子、贤孙戴麻冠。麻冠也叫“老冠”,白纸糊成,长筒形,高1尺2寸,两边各坠1个棉花蛋。麻冠前面有“恩布”,恩布2寸宽3寸长。
  【丧杖】丧杖长2尺5寸,白纸剪穗糊成,放在尸体头前,孝子守灵时手执丧杖。
  【守灵】孝子守灵,坐草,戴麻冠,披麻戴孝。遇有吊唁者,孝子叩头,陪祭。
  【摆祭】父母亲亡故,出嫁的女儿和女婿带上活羊、供品到娘家上奠吊唁。到村口时,孝子带着吹鼓手和办丧事的人,抬一方桌,吹吹打打、浩浩荡荡地前往迎接,把吊唁者所带祭品全摆放在方桌上,然后抬起方桌,牵着羊,哭着往家门走去。
  【托孝】孝女、儿媳戴托孝。托孝前面有眼罩子,托孝长及地面。走路时后边要由人托着,所以叫托孝。
  【出轾】张掖等县(市)亲人死后翌日晚上进行。“轾”是一种前低后高的车。“轾”与“轩”相反,“轩”是一种前高后低的车。“出轾”即“出车”之意。就是出车往阴曹地府送死者的亡灵。丧家街门前要高挂“六楞”纸楼,高约2米,连同下边的纸穗子,共约3米。六角六边,内外两层,外层边宽约0.5米,上糊五色纸,画城墙城楼图案,六角有飘带。俗说“六楞”就是望乡台,也叫“玉楼”。“六楞”挂起后,里面还要点灯(电灯)。出轾当晚“六楞”周围放七堆麦草,代表死者的七魄。
  张掖民间传说,人死以后,亡魂随即到城隍庙,城隍爷将其羁留。这时死者还不知自己死了。第二天晚上,城隍派车将其送往家去,看一看他的子孙,再将其送往阴曹地府。因此,办丧事的人家这天晚上便举行出轾仪式。待夜静人定时,将死者的一件衣服搭在一把椅子上,孝子贤孙把椅子抬起,前边一孝子怀抱死者遗像,所有参加送丧的亲人,都跟在后边,静悄悄地向前走(民乐、山丹是哭着走),原先是都朝着城隍庙的方向,现在朝着一个路口或桥头。走到路口或桥头停下,烧纸钱,也叫“谢脚钱”,说是给城隍的车把式送的。烧过纸钱,抱遗像、抬椅子的孝子转身往回走。这时,每个参加出轾的人,都喊着对死者的称谓,让其上轾来(即上车来),如“爹爹上轾来”“妈妈上轾来”,“爷爷上轾来”,“奶奶上轾来”……待回到六楞下边后,参加出轾的人在,七堆麦草外边围成一个圆圈跪下,点着麦草,放声大哭。这时死者的亡灵便到六楞上,看到亲人在哭他,才知道自己死了。大家哭一阵子,放下六楞烧掉(也有在出殡时烧),死者即上轾去了地府。
  【入殓】出轾后即将死者入殓。死者如系老妪,掩棺的第一槌必须是孝子的舅舅敲定,否则是不能掩棺的。如孝子平时对母亲不孝,舅舅劝导不听,此时舅舅就不砸这掩棺的第一槌,孝子便跪在舅舅面前,头顶托盘,托盘上铺上红布,红布上放着斧头,向舅舅认错请罪,求舅舅为母掩棺。舅舅把孝子平时的错误数落一番,批评一顿,才起身去掩棺。舅舅砸过第一槌(只是一种仪式),木匠很快地把棺钉死。【发送】即出殡,方言“发送”。孝子前面拉纤,一直拉出很远。今多为汽车拉灵,拉纤已不多见,但在农村仍保留着这一古风。死者埋葬后的第三天,要去添坟,张掖方言“攒三”,民乐、山丹称为“篹三”,在坟上添土。
  四、喜庆
  【留须】旧时张掖老人到50岁要举行留须仪式。届时宴请亲朋、乡绅送礼祝贺,名曰“留须礼”。此后便开始蓄须,直到终年。
  【留头】小孩年满12周岁留头,也即男女小孩正式留头发。届时也要举行仪式,宴请宾客,客人送礼祝贺。这一习俗在农村依然存在。
  【乔迁】迁住新居时,亲朋好友都送礼、送匾,放鞭炮,表示祝贺。主人设宴招待,俗称“燎烟”或“暖房”。
  【上梁】新屋上梁时,举行上梁礼仪。先在梁上贴一条红纸“报条”,上写“上梁大吉”。上梁时放鞭炮,上梁后宴请工匠及亲友,亲友送礼祝贺。
  【开张】商店行栈开张,贴大红对子,贴“报条”,上写“开张大吉”,放鞭炮。来客送匾额,送彩镜,上写“开张志喜”一类的吉庆话,还要大酬宾,宴请宾客。【通水】新渠通水时,要举行礼仪,杀羊宰牛祭龙王,放鞭炮。围观庆贺的人群跟着水顺渠往下跑去,有的只跑一段,有的一直跟水进田。
  第三节 时节习俗
  张掖的民间节日,有些是民族传统,如春节、元宵节、端阳节、中秋节等;有些则起源于民间传说,如二月二、七月七;有些是生产节令活动,如清明、芒种;有些是对先祖的缅怀,如七月十五、十月一。不论起源如何,他们都已深深扎根于群众的习俗与信念之中。每逢过节,郑重地按传统行事。
  【腊八】旧时腊月初八,各家晨起煮粥。粥料各县不同,张掖、临泽、高台用大米、黄米、小米或豆瓣,民乐、山丹多为青稞糁子、豌豆。粥献天地、祖宗,赠亲邻,合家食用。20世纪80年代后,此节逐渐淡化。
  【祭灶】腊月二十二前,各户清扫室内庭院,富者宰猪杀羊,筹办年货;贫者杀鸡买香,“有钱没钱剃个光头过年”。二十三日下午,在厨房里供起灶爷画像,画像两边贴上“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对联,献祭品,放花炮,送灶爷上天,吃长面。
  【除夕】旧时腊月三十午后,家家户户贴春联,有关家什和房间也要贴上红条幅,如水桶水缸上贴“青龙大吉”,车辕条上贴“日行千里”,碾磨上贴“白虎大安”,老人卧室贴“寿比南山”,粮仓上贴“五谷丰登”等。尔后,献供品,敬天地,祭先祖,接灶爷回宫。全家会餐,围坐守夜熬岁。
  【春节】旧时正月初一天不亮全家起床,穿衣整冠,喝年茶,点香拜年。合家先拜天地、祖宗,后按辈分长幼依次叩拜,说些吉利话祝福、祝寿,后生再到附近各寺庙、各宗族长辈家拜年。初二开始到亲戚家拜年。跳秧歌,闹社火。
  【人日】正月初七为人日。民间传说,这日若天晴,这一年出生的婴儿个个俱成,无灾无病。〔民国〕《新修张掖县志》记载一首咏“人日”的七绝云:“今年人日日无光,瘦骨怯寒懒下床;觉得天寒愁闷甚,拥炉独独九霞觞。”
  【元宵节】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延续3天,到正月十七。元宵节是一年生计的开始,极为热闹。《新修张掖县志》载,过去每逢元宵,“村歌社舞,极一时之盛。元宵日,家家张灯,户户栽小松树,以线缀香于枝上焚之,名曰‘火树’。”这正是“火树银花不夜天”。《新修张掖县志》还记载,元宵节张掖“城内通衢遍立木坊张灯,各焚香斗。皮坊街又有鳌山灯,以木板作楼阁形高楼,丈前用纱罩画神像,内照灯四五百盏,庶民作花炮、竹马、龙灯、踏歌,戏于街中,以庆丰年,如是者凡三夜。”“文革”中元宵节一度废止。80年代以后,元宵的灯火烟花,又照亮张掖的夜空。每当元宵节,各村镇的社火秧歌队纷纷进城,高跷、旱船、龙灯相继过市,县(市)街头张灯结彩,爆竹齐鸣,烟花四起,城乡民众一齐拥向街头,摩肩接踵,如流如云,盛况空前。
  张掖的元宵节,还有一项特有的习俗,就是“烧秦桧”。〔民国〕前,每逢元宵,在张掖城区各主要什字——西街大什字、南街大什字、县府街什字等,以及皮坊街,都进行“烧秦桧”。“烧秦桧”是用土块和泥土塑一对秦桧夫妇跪姿的中空泥塑。泥塑底座高约1.2米,塑像高约2.3米,总高约3.5米。底座是一火炉,填木柴烧火,塑像外面彩绘,中空,耳、鼻、眼、口、乳、脐有孔,底座的火焰从这些孔中冒出,在淡淡的月光下,显得异常奇特。围观群众指着秦桧夫妇啐骂不绝。
  【正月二十】民间纪念女娲娘娘补天,家家户户吃煎饼,寓意补天。
  【二月二】民间传说二月二龙抬头,各家各户以油炸面蛋子祭献龙王、土地。农民开始耕作,河夫上河。
  【花朝节】二月十五为花朝节。〔民国〕时期,县府官员这天来到城郊田间,地保率乡绅迎接,官员手扶着农民正在耕地的耕犁,往来数回,并开导农民努力耕作。这种仪式名曰“种皇田”。
  【三月三】官绅学士,庶民百姓,纷纷出城踏青游春,聚于田野草地,畅饮抒怀。【寒食节】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为寒食节,时在仲春之末。这天禁止生火,吃早已准备好的熟食,故为寒食节。
  【清明】即春祭日。家家户户上坟扫墓,张掖市城乡上坟在清明前,其他县在正清明。张掖的清明节,饶有风味的特色是“城隍出府”。
  旧时清明,将城隍的木胎神像抬出城隍庙(出府),南城隍抬到南清明坛(也叫“南厉坛”“南郊行宫”),北城隍抬到北清明坛(也叫“北厉坛”“北郊行宫”)。先将城隍的木像放在神龛里高高抬起,神龛后面紧跟一匹鞍辔整齐的马,有驭手拉着,意思是上面坐着城隍,还可看见城隍爷把马压了一身汗。北城隍是个光棍,南城隍有夫人,所以南城隍的马后边还抬着一乘轿,意思是里边坐着城隍奶奶。在抬着的城隍神像前面,有县级(南城隍)、府级(北城隍)的全副执事,黄罗伞、金瓜、月斧、朝天蹬……小孩争先从城隍奶奶的轿下钻过,传说钻过后不头痛不生病。城隍在清明坛供奉3天,祭祀络绎,香烟缭绕,经声绵绵,秦腔高亢,奉后再将神像抬回城隍庙。为举行这一活动,民间有专门的神社,有社总一人掌管。在举行城隍出府活动时,黑河以西的男女一齐出动,过河进城给城隍烧香上供,给城隍奶奶送鞋送袜。这是因为传说城隍奶奶是河西佗家的姑娘。这姑娘原先嫁了9个男人,一个一个都死了,她爹气得责怪说:“难道你要嫁给城隍爷吗?”话音刚落,姑娘身上别着一根针,针上穿着一根红线。顺着红线往前找,一直找到城隍庙,线头恰在城隍爷脚上拴着。于是佗家姑娘就嫁给城隍爷。
  【四月八】释迦牟尼佛生日。张掖大佛寺、南北十里行宫和各县在佛教寺庵分别举行盛会,四方群众云集,焚香看戏,热闹非常。
  【小满、芒种】各家过节,没有集会,乡村四月闲人少。
  【端阳节】五月初五群众称为“端午节”,家家吃粽子、凉糕。此时张掖苇叶新生,摘下后称“棕叶皮”,散发一股清香,用来包棕子,别有风味。户户房上插树枝;以五色细线捻为细绳系于小孩腕颈;用香草、彩绸绣制玲珑荷包挂在小孩胸前,俗谓“避瘟疫”。
  【六月六】为“祭夏日”,上坟拜墓,并祭“夏禹王”。
  【七月七】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日。妇女们结彩楼,穿七孔针,在院子里摆瓜果
  祭品,以求心灵手巧。
  【中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各家均上坟烧纸,佛寺、道观另有法会。
  【中秋节】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晚上在院子里摆上月饼、瓜果,把西瓜切成月形以
  祭月,供享月神。中秋节后,家家吃月饼,并赠亲邻。
  【重阳节】九月九为重阳节。文士登高论文,庶民席野炊宴。
  【十月一】以五色纸做衣裳,在自家街门外,或在城隍庙里,为亡故亲人焚之,名
  叫送寒衣,同时烧纸钱。更有一项与别处不同的是吃麻腐包子。将大麻籽放在碾子上压末,用清水漂洗过滤除去大麻壳,再将过滤后的浆水投入锅内熬开,浆水中的脂肪、蛋白质、淀粉即凝固浮在水面上,捞出挤压后成麻腐,与萝卜或洋芋、葱拌成馅子,用面皮包蒸为麻腐包子。城隍庙另有寒衣会。
  【冬至】各家吃饺子,传说这天不吃饺子会冻掉耳刮子。民乐农家以各样面丁、肉丁、豆腐丁、洋芋或萝卜丁做为碎面饭,亦称“小饭”。从冬至起,白日渐长,阳气初生,文人作九九消寒会。
  第四节 生产习俗
  【起息】〔民国〕时期,农民实行“三架活”,即每天出工3次,一年四季如此。早晨三四点,最迟4~5点出工,到日出收工;早饭及午饭后各再出工一次,日落而息。共和国成立之初,这一习俗没有改变,农业合作化后,仍然实行“三架活”,即每天仍出工3次,只是早晨6点多钟才出工。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运输工具和生产工具的进步,农民改为两架活,除麦收季节外,早晨不出工。
  【春修】也叫岁修,是一年一度春季对水利工程的整修。春修二月二开始,逢闰月年提前开工,叫早工。春修工程的项目,包括进水闸、拦河坝和输水渠道的清淤、加固和维修,到“春分”前一天必须全部完工,“春分”开水。
  【开水】“春分”这天开水,即从河道引水上岸,输入水渠。当天全灌区男女老少前来渠口观看,来时都要给龙王爷献上喜馍馍或点心。开水时人群欢声雷动,热闹非常。当滔滔河水进入水渠后,人们或沿渠雀跃而下,或乘车、骑马返回家园。
  【春播】春播于“惊蛰”开始,开犁去年泡了冬水的土地,播种小麦和豆类,分摆耧条播和漫扬撒播两种播种方法。从70年代初起,开始使用播种机,但漫扬撒播直到80年代在沿山地区的旱地和水地种植胡麻、麻子等仍然沿用。
  【锄草】〔民国〕时期,锄草多由妇女承担。使用一种小铲子进行锄草,小铲子铲头长约6厘米,连柄长约20厘米,镶一长约10厘米的圆木柄,与铲面垂直。锄草时坐或蹲地而进。共和国成立后,直到90年代,这种锄草方式仍然沿用。
  【犁地】旧时农民犁地均使用老犁铧,俗称“二牛抬杠”。这种犁的犁辕是直的,在牛头上架一横木,曰“担子”,一边套一牛。亦有1牛拉犁、2人拉犁的。老犁铧两面翻土,地面平整,至今仍在沿用。
  【打土块】水浇地犁起的垡块不易碎,须要打碎压耱。打土块一般由妇女进行。使用工具叫“榔头”,由“榔头”和把柄两部分组成。“榔头”长约20厘米,直径约8厘米,用榆木制成,把柄长约1.8米,用柳、榆等枝条制成。
  【翻地】伏天和秋季翻犁晒垡,增加土壤肥力。
  【泡地】也叫“扎冬水”,在秋末至立冬前进行。泡后土地含水过冬,来年春播时墒情正合适。
  第五节 社会习俗
  【敬老】旧时每逢春节请“年茶”、子女婚嫁喜事、孩子“满月”等,都要请老者出席。恭让长老上座正中;宴请先敬老者;因人尊称,忌呼长老之名;老者在场,忌高声喧哗和大声疾呼;家人用餐,先老后小;路遇老者,点头问安;长老去世,佳肴供奉灵位,短者供3月,长者供一年、三年者。
  【尊师】师为一方之尊者,人人敬之。年节贺拜,逢必致礼;师有困难,徒必相助;徒闻有诽师之言,即行驳之;徒(生)请教于师长,洗耳聆听,毕恭毕敬;生(徒)高官厚禄,仍不忘师。
  【待客】客至先出门迎接,后让座敬烟、问候,糖果招待;客辞挽留,出门陪送,招呼“闲时来”。民乐群众有先茶后饭之俗。客至先以茶敬客,然后做饭招待。敬茶的讲究是,无馍不端茶。茶有“荷包鸡蛋茶”“油炸鸡蛋茶”,次为茶叶水。饭前不上茶和端茶不上馍,视为待客小气、不礼。
  【供神】农村大都供奉观音菩萨,旧时多供“土地爷”,逢年过节敬献供品,上香叩
  头,祈祷保佑。
  【分家】儿子结婚全家共同生活一段时间,都要“分门另过”。分家时,请户族尊长
  主持,亲房叔伯参与,分财产、分存款,债务均摊。未婚儿子分出时,要适当预分婚事费用。儿子一一分家后,父母单独生活,丧偶者独身一人生活,费用由儿子共同负担,有的轮流赡养。
  【毕业】农村孩子完校(小学)毕业,即视为“先生”,家庭邀请方党户族、亲戚朋友和学校老师举行毕业仪式。旧时先由家人组织出席者抬上香烟桌列村口迎接从学校毕业回来的孩子,为其披红戴花,簇拥着在鞭炮声中进入家里。尔后宴谢来宾。
  【其他风俗】80年代以来,农村出身的国家干部离退休后,由村委会或亲方家组织庆贺“光荣退休”,赠送礼品,设宴招待。
  第六节 庙会
  张掖市庙会:
  (一)佛教庙会
  正月初一 弥勒菩萨诞辰,普门寺、法幢寺、广庆寺庙会。
  二月十五 观世音菩萨诞辰,东观音堂、西观音堂庙会。
  四月初八(俗称“四月八”) 释迦牟尼诞辰,普门寺、法幢寺、大佛寺庙会。
  六月初六(俗称“六月六”) 水陆会。茅庵、达摩庵庙会。
  七月十五 盂兰会。普门寺、法幢寺庙会。
  七月三十 地藏菩萨诞辰,地藏寺庙会。
  九月三十 药师琉璃光佛诞辰,普门寺、法幢寺庙会。
  十月初八 释迦牟尼成道日,普门寺、法幢寺、大佛寺庙会。
  十一月十七 阿弥陀佛诞辰,普门寺、法幢寺庙会。
  (二)道教庙会
  正月初一至初三 诸神下降,道教各庙庙会。
  正月初八 北斗下降,北斗宫庙会。
  正月初九 玉皇诞辰,玉皇庙庙会。
  正月十五 上元天官赐福诞辰,三官庙庙会。
  二月二 土地诞辰,土地祠庙会。
  二月十五 老子诞辰,道德观庙会。
  三月初三 北极祖师诞辰,北关祖师庙、北武当庙会。
  三月十五九 天玄女诞辰,道德观、城隍庙、玉皇庙庙会。
  三月二十八 三霄诞辰,以玉皇庙、城隍庙为主,道教各庙均有庙会。
  四月初八 天平仙姑诞辰,奶奶庙庙会。
  五月初五 五方五瘟诞辰,城隍庙、二郎庙庙会。
  五月初五 奶奶庙庙会、西武当庙会。
  五月十三 关羽诞辰,关帝庙庙会。
  五月十八 张天师诞辰,东山寺庙会。
  六月六 水陆会,老寺庙庙会。
  六月十三 马祖诞辰,马神庙庙会。
  七月初七 魁星诞辰,文庙庙会。
  七月初九 文昌诞辰,文昌庙庙会。
  七月十五 三元地官赦罪,三官庙庙会。
  七月十八 王母诞辰,王母宫庙会。
  七月二十三 财神诞辰,以财神楼为主,道教各庙均有庙会。
  八月十八 太上老君诞辰,道德观庙会。
  八月二十六 秋祖诞辰,福德庵、三丰庵、道德观庙会。
  九月初九 重阳祖师诞辰,城隍庙庙会。
  十月初一 城隍寒衣会,城隍庙庙会。
  十月十五三 元水官解危,三官庙庙会。
  十一月十一 救苦天尊诞辰,城隍庙、玉皇庙庙会。
  民乐县庙会:
  二月二 投生奶奶圣诞日,顺化上天乐崖子洞(又称“朝阳沟”)庙会。
  三月清明 洪水城清明坛庙会,举行城隍出府活动。
  四月八 灵佛寺、黄泥沟奶奶庙、灵隐寺、圣天寺庙会。
  五月十三 关羽诞辰,洪水城庙会。
  龙王庙 会六月十三洪水河龙王庙庙会。四至六月海潮坝在保林宫,童子坝在童子寺,大都麻在青阳宫、头坝庙、圣佛寺举行庙会。
  山丹县庙会:
  四月八 大佛寺庙会。
  十月八日 发塔寺庙会。
  六月六 玉皇顶庙会。
  临泽县庙会:
  三月十八 兰家堡林荫寺庙会。
  四月八 板桥仙姑庙庙会,梨园闪佛寺庙会。
  龙王庙会 四至六月各渠口龙王庙庙会。
  高台县庙会:
  正月初九 县城玉皇庙庙会。
  正月十五 县城城隍庙庙会,县城三官庙庙会。
  二月初二 城北圣缘寺庙会,县城庆祝宫庙会。
  二月十九 县城观音堂庙会。
  三月初三 县城上帝庙庙会。
  三月清明 城东南清明庙庙会。
  四月初八 县城卧佛寺庙会,梧桐泉药王庙庙会,城西高帝庙庙会,城南梧桐泉庙会。
  五月初五 县城文庙庙会,县城龙王庙庙会。
  五月十三 县城关帝庙庙会。
  六月十九 城内观音堂庙会。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庙会:
  马蹄寺庙会 正月十五毛兰节庙会,四月初一、初八尼娘节庙会,六月十五董乔节庙会,六月十四跳佛花庙会,十二月十五宗喀巴庙会。
  千佛洞庙会 正月十五、四月八、十一月十七、十二月八日庙会。
  沙沟寺庙会 正月十一、十五毛兰节庙会,四月十一至十五乔巴节庙会,五月二十五至二十七祭俄博庙会。
  文殊寺庙会 正月十五毛兰节庙会,四月八日至十五日尼娘节庙会。
  普化寺 四月八日汉传佛教庙会。
  第七节 民间禁忌
  张掖民间有许多忌讳,有的出于美好祝愿,有的行于传统习惯,有的则是封建意识所为。选录数条,以便移风易俗,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寿衣不能用缎子做,因缎子与“断子”谐音。寿衣要用绸子做,因“绸子”与“稠子”谐音,取其“子孙旺盛”之意。
  ——新婚被子角不空。被子角空意味着“被”空。“被”与“辈”谐音,便将“辈空”引申为“一辈子穷得两手空”。按张掖民间习俗,要在每个被角内放上红枣、核桃,取其“早生贵子”之意。
  ——妇女、晚辈不能从男人和长辈面前过,一定要从人背后过,以示“男比女尊”。——妇女分娩时,孕妇忌进入。不然会“冲喜”。
  ——民乐结婚娶亲的车不能用骡子拉车,否则意为“不生育子女”。
  ——结婚之日,忌新娘子与孕妇见面。若见面,新娘就“怀不好孩子”。
  ——一家忌在一年内娶两个媳妇。有“一年两个媳妇,两个搁不住”之说。
  ——女人忌唾男人,否则男人将要“倒霉”。
  ——男人忌从晾晒的女人衣服下行走。那样就“不吉利”。
  ——客人在家,忌扫地,忌打孩子。若此,视为“不尊重客人”。
  ——两家娶亲车忌相遇。如相遇,为避“不吉”,则互换手帕。
  ——妇女忌在娘家生小孩。
  ——男人的肩头忌女人扶。
  ——死于外面的人,尸体忌进家门。
  ——商人早晨开市,忌人借钱。
  ——木匠做活,忌主家用扫帚扫锯末、刨花。
  第八节 少数民族风俗
  一、裕固族风俗
  (一)婚嫁〔民国〕时期,裕固族由于历史发展和经济状况的原因,存在明媒正娶婚、勒系腰婚、帐房杆戴头婚、招赘女婿婚、童养媳婚、小女婿婚、兄弟共妻婚等多种婚嫁形式。明媒正娶婚实际也是包办买卖婚姻,男方要负担很重的彩礼和庞大的婚礼开支,只有牧主富户才能承受这巨大的费用,所以正娶婚在〔民国〕时期直到1958年以前,为数不多。据50年代初期进行的裕固族社会调查,在亚拉格部落中,有232名成年男子,属于正娶婚的只有47人,占成年男子总数的20%;大头目部落共38户,举行正娶婚的只有7户,占总户数的18.4%。这说明大部分裕固族的婚嫁不是正娶婚。1958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开展反封建运动,反对一妻多夫制,实行一夫一妻制,实现婚姻制度上的改革和进步。男女双方自由恋爱,组成家庭。
  【明媒正娶婚】男子长到15~17岁时,男方家长若看上谁家姑娘,便请媒人带上礼品和哈达到女方家求婚。女方家长如同意,便收下礼物。男方再请媒人及男方户族中能言善辩者五六人前去女方家磋商彩礼。女方一开始要120样彩礼,但那只是一种民族风俗形式,并非一定要120样彩礼。经男方一再要求减少,女方一次又一次将所要彩礼减到不能再减、男方也能承受时,便确定下来。男女双方请来本部落附近寺院喇嘛,选定吉日,算出各项程序的时辰,举行结婚仪式。
  裕固族姑娘出嫁叫“戴头”,头天下午太阳落山之前,举行仪式,给姑娘戴上有银、海贝等饰物的“头面”。“戴头”后的第二天早饭后,女方便举行送亲仪式。送亲的队伍边走边唱。此时,男方家已早早派人驮上手抓肉、馍馍和酒在送亲路上等候,请送亲的人吃肉喝酒,叫做“打尖”。然后一同向男方家走去。再经过踏房、让客、新娘过火堆,新郎戴帽穿袍、献羊背、道谢、交新娘、入新房,结婚仪式告一段落。第二天的先后程序是送亲、拜天地、入洞房、生新火、回门、串亲、出牧、站娘家。婚礼各个环节都唱美妙动听的歌曲,如梳妆歌、戴头面歌、哭嫁歌、惜别歌、送亲歌、迎亲歌等。
  【勒系腰婚】“系腰”()是东部裕固族的汉语意译,原意为“腰带”,“系腰”张掖方言即腰带。姑娘长到15~17岁时(一定是奇数),姑娘的家长便为姑娘举行“勒系腰”婚礼。其程序是,在自家帐房旁另扎一顶小白布帐房,选择好吉日,请来亲戚、头人、喇嘛,待客人就座喝茶之后,由两位已婚妇女给姑娘梳头,戴上刺绣缀制好的“头面”,头面上缀珊瑚、玛瑙、银牌、海错、铜环等饰物。头面戴好之后,勒系腰仪式开始。将戴头面姑娘的绸、缎或纱质腰带解下,系在其未婚姑表兄弟的腰间,同时将姑表兄弟的腰带解下,系在姑娘的腰间。姑表兄弟不论年龄大小。如无未婚的姑表兄弟,已婚的也可。如无姑表兄弟,可由姨表兄弟或其他男子承担。举行勒系腰仪式的当天晚上,勒系腰的姑娘便住进新扎的小白帐房,便可以与自己中意的男子同居。其男子不固定,今天是这位,明日可能是那位,是一种一妻多夫制的婚姻制度,主要流行于东部裕固族各部落,以康乐尤为普遍。
  【帐房杆戴头婚】姑娘长到15~17岁(奇数)时,家长为姑娘缝制衣服一套,绣缀头面一副,选择吉日,宴请宾客,将头面挂在佛龛前的帐房杆子上,请两位已婚妇女为姑娘梳头,编好发辫,戴好头面,将姑娘的腰带挂在为她扎的一顶小帐房的杆子上,标志姑娘已立帐房杆子。从此,姑娘中意的男子可与其同居,只要这位立了帐房杆子的姑娘愿意。帐房杆戴头婚,也是一种一妻多夫制的婚姻制度,主要流行于西部裕固族。
  【兄弟共妻婚】哥哥先娶妻子,过一段时间,弟弟也与哥哥的妻子建立夫妻关系,形成兄弟共妻。兄弟共妻的家庭,兄弟二人共同支撑着这个家庭。在夫妻生活方面,兄弟俩互相推让和回避。兄弟共妻所生之子,称先建立夫妻关系的男方为“阿甲”,称后建立夫妻关系的男方为“代阿甲”(意为小父亲)。这也是一种一妻多夫制的婚姻制度,流行于裕固族各部落。
  (二)丧葬 裕固族的丧葬有火葬、天葬、土葬。亚拉格、五格两部落以火葬为主;八格、杨哥、大头目、罗儿格4个部落以天葬为主;贺郎格家(“家”是裕固语的汉语借词,与裕固语〈鄂托克〉同义,用“家”字不用“部落”,用“部落”再不能带“家”字,不能说“贺郎格家部落”)的前滩地区以土葬为主。
  【火葬】人死后直系亲属首先用棉花或毛巾蘸酒或柏枝熬的水擦洗全身,然后给死者换上干净衣服,口含银、玉,用酥油封住嘴、鼻、耳。在尸体僵硬之前,用白布或黄布把死者膝关节和肘关节收拢捆住,尸体成弯曲状,双手贴耳,这叫“收尸”。然后将尸体装入白布袋,袋口用五色丝线扎紧,并向外翻下来,喇嘛在袋口写几行经文。其家在另房或另扎帐房作为灵堂,将尸体置于其中,周围要保持安静,有一两位生前友好守灵。根据经济条件,请喇嘛数人或十多人念经。出殡时一般选在五更天,用人背或马驮将尸体送到本家族固定的火葬场。地下挖一米多深的“十”字形地炉,置柏木或红柳柴于其上,将尸体放于木柴上,点火焚烧。烧过之后,将骨灰装入布袋中,八格家也有将骨灰装瓷瓶的,然后将骨灰葬于祖坟地,死者的子女拣来白色卵石,把坟头镶起来。
  【天葬】实行天葬的念经、停灵等仪式与火葬相同。死者全身不穿衣服,四肢弯曲捆好装入布袋。出殡时不许哭喊,于五更天将尸体运至天葬场,将装尸体的带子取掉,解开捆尸布袋,将尸体仰置于大石头上,在尸体周围放上酥油糌粑、羊肉及牛羊肠、肚等物。如果死者是女性,要把头发剪掉,以免风吹头发惊鹰鹫。放置停当,喇嘛念经后,送葬人即可回家。三日后死者亲属再来探视,如被鹰鹫吃光,认为死者已经“升天”,如有剩余,便再请喇嘛念经。1958年,裕固族东部地区的天葬改为火葬。
  【土葬】前滩和黄泥堡一带,将尸体入棺木入土埋葬;五格家将尸体装入布袋,挖好墓坑、偏窑,将尸体入窑,而后填土、堆坟。(三)服饰裕固族的服饰,制作精美,花样繁多,式样别致,是裕固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女子的服饰,更是奇巧艳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妇女服饰】讲不同语言的东、西两部裕固族,在服饰上也有所不同。西部的女帽是尖顶,帽檐后边卷起,系用白色绵羊羔毛擀成,帽檐镶有一道黑边,内镶黑色齿形花边和各色滚边,帽顶腰部的前面,缝有一块刺绣精致的图案。东部的女帽是大圆顶帽,形似礼帽,系用芨芨或羊毛线编织而成,用红布缝制帽里儿,用白布缝制帽面儿,帽檐镶有黑边、花边。东、西部的女帽,帽顶都缀有红缨。裕固族的女帽是已婚妇女的标志,女子结婚或举行戴头面仪式时,才戴上帽子。已婚妇女穿高领大襟长袍,分夹、棉、皮3种,用绸、缎、布、褐、皮各种衣料制成。衣领高及耳根,外面缝绣各色图案,袍子下摆两边开衩,各部衣边均有云字花边,名贵衣袍还用水獭皮镶外边。腰系桃红或绿色腰带。腰带右下方挂手帕2至4块,还挂有腰刀、荷包、针插等。妇女长袍外面罩一件高领大襟坎肩,用红色、紫色、缃色绸缎缝制。无论春夏和秋冬,女子下身只穿一条单裤,脚穿布靴或皮靴。布靴帮上绣各种图案。
  【姑娘服饰】姑娘前额戴一条宽约3寸的红色布带,上缀各色珊瑚珠镶缀的图案,下边缀小珠穿的珠穗,齐眉垂在前额,带子系在脑后,还有两条绣制精美的飘带垂在背后。这一服饰,裕固语叫,汉语音译沙日达什戈。姑娘在3岁剃头时,只留后脑勺一片头发,待头发长长时,和穿有珊瑚珠的黑丝线辫成辫子,辫稍线穗掖到背后的腰带里。两鬓的头发一岁辫一个小辫,一直到出嫁或戴头面。身穿高领大襟袍子,胸前背后佩有红布做成的长方形布牌,上缀饰物,下有珠穗。
  【男子服饰】头戴金边或黑边毡帽,帽檐后边卷起,后高前低,呈扇面形。身穿大领大襟长袍,系大红腰带。下身穿单裤,脚穿皮靴。
  (四)饮食 早上喝茶,茶里放酥油、奶子、炒面、曲拉、奶皮等,还加草果、姜片调味。喝茶是裕固族的主要饮食习俗。裕固族一天到晚都喝茶。除喝茶之外,裕固族的饮食还有20多种,有羊肉面片、酥油米饭、冻饺、全羊、烫毛羊、手抓肉、伐子(肉肠)、献羊背、烧巴股、酸奶子、糌粑、烧壳子、锁阳饼、沙米稠饭、黄米干饭、羊肉小米饭等。
  (五)居住 为适应游牧生活,裕固族居住帐篷(也叫帐房),帐篷以牛毛或山羊毛织的褐子缝制而成。内撑木杆,外拉杠绳,拆卸安装便利,遮日挡风避雨。支撑木杆的多少,根据帐篷的大小而定,有4根、6根、9根几种。帐篷内正面是佛龛,不准在那里行走坐卧,左边铺毡和兽皮,是坐卧之处,右边是放炊具的地方,中间是火塘。贫苦牧民扎不起帐篷,在山崖挖窑洞居住,林区则用树木搭窝棚居住。进入80年代后,裕固族家家建砖瓦房屋,室内用具摆设一如汉族,只是到转草场放牧时,仍使用传统的帐篷。
  (六)行走 裕固族多数居于祁连山中,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在山区草场短距离行走全是步行,远路则骑马,运输以牦牛驮运为主。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发展牧区交通,裕固族交通面貌大为改观。但山区草场行走仍靠步行和骑马。
  二、藏族风俗
  (一)婚嫁 境内藏族的婚嫁习俗,要经过提亲、订婚、戴头、送亲、途中、门口、婚礼、结尾等程序。
  【提亲】男方家看中某家的姑娘后,即请媒人去提亲,俗称“提单瓶”。因媒人去时带一瓶酒、一条哈达、一块砖茶,所以把提亲叫作“提单瓶”。媒人以唱歌的方式夸赞女方家及其姑娘。女方家若同意,便收下礼物,并打开媒人带来的这瓶酒,让大家畅饮。
  【订婚】经过提亲后,媒人第二次去女方家,叫“提双瓶”,礼物是两瓶酒、两条哈达、两块砖茶,并商定彩礼和其他婚娶事宜,即为订婚。
  【戴头】姑娘在出嫁的前一天,娘家给姑娘举行戴头仪式。将姑娘的发型改装成已婚少妇的发型,并接受亲朋好友的祝贺。戴头时一般由姑娘的婶娘梳头,梳头的姑娘在开始梳头时便唱起《哭嫁歌》,一面唱,一面梳头,辫发辫,戴发套,换新衣,佩带首饰,尔后由两名妇女扶着,让姑娘围着院子中间的嘛尼旗杆,自左至右转三圈,然后进屋。
  【送亲】送亲的人有新娘的爷爷、父亲、舅舅、叔父、姑夫、姐夫等人。新娘的哥哥或弟弟为其牵马,另有一位伴娘,加上媒人,送亲的有十几人。送亲这天早晨,吃过“上马席”之后,新娘到佛堂给佛磕三个头,然后在伴娘和其他妇女伴随下,围着院子中间浓烟缭绕的桑炉自左至右转三圈。娘家向送亲人敬酒后,便扶新娘上马,并用白褐衫或白毡衫把新娘护起来,然后送亲的人都上马,簇拥着低头弯腰的新娘,向男方家走去。边走边唱,唱词都是吉祥祝福之意。
  【途中】送亲的早晨,亲友前去男方家送礼、祝贺。男方家选派两名善于言谈、通达礼仪、精悍善骑的人为使者,去途中迎接送亲队伍。两名使者在途中选择一块平地,煨上牛粪火,热上酒,铺好马褥子,等待客人。当送亲的队伍到来时,使者便端起斟满酒的木碗,高唱迎宾歌。送亲的人听到歌声,便知是男方家派来的使者,就也唱起歌来,边唱边向煨火的地方走过去,到使者跟前下马。使者向新娘的父亲、舅舅献上哈达,给每人敬酒,然后两个使者收拾东西,迅速上马,奔驰而归。送亲队伍中的善骑者,也飞速上马,向两个使者追去。送亲者若追上使者,便抢夺使者的帽子和马褥子。这一追逐十分紧张精彩,路旁看热闹的人,高声呼喊助兴,场面非常热烈。如果送亲人抢到了使者的帽子或马褥,到男方家门口,便摇着帽子讥笑使者,便会惹得人们哈哈大笑。使者给客人献哈达、敬酒,客人才归还帽子或马褥。
  【大门口】使者返回后,男方家在大门外煨起一堆火,所有的人拥堵在大门口,等待新娘的到来。当送亲者一行绕着太阳的方向转到男方家门口时,双方高唱酒歌。两位接亲妇女向牵马人献上哈达,接过马缰绳,扶新娘下马,客人也纷纷下马;在燃起的火堆前,苯布子念起洗脸经,并倒出法瓶内的药水让新娘洗脸;然后迈过火堆到门口,由婆婆给新娘换上金边帽,才护送新娘进屋。送亲的人进大门是不容易的,男方家的人们堵住大门,一面唱祝酒歌,一面给客人敬酒。客人要瞅准机会往门里冲,否则会被灌醉。
  【婚礼】藏族的婚礼,在比较宽敞的房间或帐篷里进行。上方正中桌上供着“喜玛尔”,墙上横挂一条哈达,左右设两排座位,座位上铺着坐毯或毛毡。进入举行婚礼的房间或帐篷后,按客左主右和大小辈分顺序就座,只唱歌不说话。坐首席的送亲客端一碗牛奶,坐首席的娶亲东家端一碗酒,各泼洒三次。东家致辞问候,送亲客致辞答谢。然后互赠礼品、敬酒、献茶。新郎、新娘站在用青稞撤成的“卍”字(藏语叫“央章”,意为吉祥)上,由一人诵《衣饰赞》,同时将男方送的彩礼和女方的陪嫁一一全部摆出。摆罢嫁妆后,婚礼结束,客人入席。席间歌手唱歌,有的一直唱到天亮。第二天早饭后,举行献羊肉、喝新娘茶等仪式。下午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向新郎新娘祝福后,送亲客人便起身上马回家,男方家敬酒相送。当晚,新郎新娘入洞房,婚礼圆满结束。
  〔民国〕时期和共和国成立之初,皇城区的藏族还实行一种叫“戴天头”的婚姻。若女方家长不愿将女儿出嫁,便举行“戴天头”仪式,将女儿留在家中生儿育女。“戴天头”即将姑娘发饰改为已婚妇女发饰。改发饰后,女儿便可和任何男人同居。这种婚俗受藏区社会承认,不受歧视。《婚姻法》公布后,一妻多夫制的“戴天头”婚姻自行消除。
  共和国成立后,藏族的婚姻由父母包办转变为自由恋爱,但婚嫁的习俗礼仪,至今犹然。
  (二)丧葬 藏族家中有人死后,即请喇嘛念经超度。死者的晚辈穿白褐衫、白板皮袄,不戴帽。妇女解下各种饰品,在发辫上系一绺白羊毛,男子在纽扣上缀一绺白羊毛。张掖的藏族民国初年以前实行天葬,以后改为火葬和土葬。人死后将尸体用绳捆成蹲势合掌拜佛状,装进六尺长的布袋,抬入“灵轿”,运至火葬场。火葬时,将尸体放入焚尸坛,点燃柴火,并将灵轿也砸烂投入火中,然后将骨灰埋葬。土葬时将灵轿下入墓穴,用土掩埋,堆起坟墓。
  (三)服饰 男子夏天穿白色小领大襟衬衣,领边饰有花纹,袖口镶黑边,大襟中上方绣有一块称为“章金”的方形图案。外衣是用布或褐子缝制的长袍,系紫红或绿色腰带,穿牛皮靴或便鞋,戴藏式礼帽或牛吃水毡帽。天热时不穿长袍,只穿白色大襟衬衣,系腰带。冬天穿大羊皮缝制的盘袄,白板皮衣边上缀3至5寸的黑、蓝条边或羔皮边。老年人羊皮大衣挂黑色或蓝色布面,用白或黑皮做领。男子冬季穿长筒牛皮藏鞋,羊毛线袜,带狐皮帽或金边毡帽。
  女子夏季穿各色大襟衬衣,外穿布袍,系绿色腰带,再围铜片组成的铜带,穿皮靴或布靴,袍下端压住靴面,已婚妇女戴圆形小帽。女子冬衣和男子大同小异。
  (四)饮食 藏族的饮食,民国时期以肉乳为主,共和国成立以后,逐渐转变为以面食为主,肉乳为辅。面食主要是糌粑、馒头、大饼、烧锅、面条、包子、饺子、油馃、搅团、馓饭、拌汤、搓鱼子等。糌粑是藏语音译,意译为“炒面”。其做法是将青稞炒熟,用手推小石磨磨成面粉,即为炒面。将炒面调入茶里,再调以曲拉(有的放酥油)、糖等食物,左手端碗,右手在碗中旋转拌和,便是糌粑,是藏民最喜欢的食品。烧锅也叫“焜锅”,是一种烘烤食品,其做法与汉族的“烧壳子”相同。肉食主要有手抓肉、牛肉干、腊猪肉、熬饭等。熬饭即烩菜,是婚、丧办事的食品。
  (五)居住 〔民国〕时期,藏民多住黑牛毛织成的帐篷。帐篷分两种,一种用一根横梁两根木柱支起来,叫“马脊梁”;一种用八根木柱支起来,叫“一颗印”。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定居,住土木或砖瓦结构的房屋。院子中间有桑炉和嘛尼旗杆,有专供佛的房间,称“佛堂”。转入较远牧场时,仍住帐篷。
  (六)行走 〔民国〕时期藏民以骑、驮为主;当今交通方便,乡乡通班车,许多藏民还有摩托、自行车。
  三、蒙古族风俗
  (一)生育 妇女分娩时,请一老娘婆(接生婆)接生。老娘婆来时,带一张羊皮,以备包娃娃。婴儿出生后,三天之内便包在这张羊皮里。第三天,老娘婆来洗娃娃。生娃娃的这家,便要请亲朋吃酒,亲朋要送礼物祝贺。月婆子吃肉不调盐。不给小孩过满月,娘家不送东西。小孩长到3岁或5岁,便给小孩剪头,亲朋都来祝贺,送礼物,有的送羊,有的送骆驼。来祝贺吃酒的亲朋,每人都给小孩剪一点头发,剪时说些吉庆话。这家要请亲朋吃“羊背子”。羊背子即煮全羊,上桌时四腿分开朝下,头昂起。
  (二)婚嫁 结婚时,男女双方都要请一位“红爷”,即婚礼主持人,蒙古语“喀尔喀”方言叫AAAA,红爷在婚礼中起重要作用。迎亲这天,男方家包括新郎在内去六至八人,由红爷带领前往女方家。此时女方家的亲戚都来送礼祝贺。男方红爷领迎亲的人一到女方家,女方红爷便带头唱起歌来。男女双方红爷交换鼻烟壶。男方迎亲的人站在屋里,不能坐。此时,女方红爷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你们咋来了?说你们是买卖人吧,你们没带货物;说你们是打猎的吧,你们没扛枪;说你们是拾粪的吧,你们没背筐。你们到底是咋来了?”这一类的话都是传统套话。男方红爷便开始说对女方的颂辞。说女方人家好,女方姑娘好,我们是来迎娶你们家姑娘,给你们作亲戚的。这也都有现成的传统套话。男方红爷说罢颂辞,拿出两盘馍馍,两瓶酒,酒瓶上拴两条白色哈达。男方红爷打开这两瓶酒,给女方敬酒。此时,男方红爷问,女方红爷答。这问答也是传统套话,例如:男方红爷问:“先有国家先有宗族?”女方红爷答:“先有国家,后有宗族。”再问:“国家大,亲戚大?”答:“国家大。”再问:“先有国家先有亲戚?”答:“先有国家,后有亲戚。”这些问答词,充分表现了这支喀尔喀蒙古族尊重祖国、热爱民族的思想。此时,女方红爷才招呼男方客人坐下,端出羊背子招待男方迎亲的人吃肉喝酒。男女双方客人一边喝酒一边唱歌,一直唱到第二天黎明,要唱一夜歌,喝一夜酒。第二天早晨,按算好的吉时,男方接新娘走。走时把新郎新娘请入蒙古包,给新郎新娘一人一碗奶子,新郎新娘象征性地喝一点。新娘的母亲给新郎送一件衬衫,给姑娘一个被面子。此时男方迎亲的人便要接新娘走,新娘不走,男方迎亲的人拉上便走。男方来的人出门时一人喝一碗酒,喝完再走。出门后,男方红爷骑马唱歌绕女方家的蒙古包转三圈,然后请女方家的人去做客。女方家去12、14或16人,一路上边喝酒边唱歌。到男方家后,男方红爷致祝辞,致罢唱三首歌,然后给女方客人敬酒。男女双方的客人唱歌喝酒。这些活动都在新房进行。两三个小时后,客人离开新房,去到老房子,摆羊背子,吃肉喝酒,新郎新娘进入新房。婆婆把拴有哈达的勺子交给新娘,女方客人返回,婚礼结束。
  (三)丧葬 老人死的时候,儿子把老子的头扶着,这是戈壁阿尔泰的喀尔喀蒙古族的最主要、最重视的丧葬习俗。正因如此,谁家生了儿子,便说谁家有了扶头的了。老人临死的时候坐着,儿子守在跟前,当老人落脉、断气之时,儿子很快把老人的头扶住,然后把死者放平,合眼、合嘴,用哈达蒙住死者的脸,把蒙古包的房顶盖住,房内点上酥油灯,房内不留一人,把门收拾好。在死者弥留之际,家人已经把喇嘛请来了,一般为二至三人。喀尔喀蒙古族实行天葬。人死后,喇嘛首先摇铃子,然后念经,袖子朝里挽,手上写蒙文佛经的六字真言,尔后把死者扛出去,连衣被驮在骆驼的一边(另一边适量驮些羊粪),骆驼脖子里拴一条哈达,便向天葬场走去。天葬场由喇嘛事先选定。一路上任何人不得说话,尸体绝对不能从骆驼上掉下来,发现不稳的现象,立即扶好。到天葬场后,将尸体放下,侧卧面朝南。送葬的人便全都回去。离家200米的地方点燃两堆火,送葬回来的人从两堆火中间过去,吃一顿饭。喇嘛在办丧事的人家中念7天经,也有念21天的。驮上尸体的骆驼49天内不能骑也不能驮东西。人死后的第21天、第49天在佛寺念经。人死后要说给活佛知道。
  (四)服饰 夏季男装为礼帽、长袍、马靴。长袍用绸、缎、布料缝制,年轻人为蓝色,老年人为红、紫、咖啡色,活佛为黄色。用红、绿绸子作腰带,腰带长1丈5尺。冬装为光板或挂面子的皮衣。妇女也穿长袍、马靴,用红、蓝布缠头。长袍一般为绿色,老人也有穿红色的。
  (五)饮食 〔民国〕以前及共和国成立之初,以肉乳食品为主,60年代后渐以面食为主。肉食品有手抓羊肉、清汤羊肉等。奶制食品有奶豆腐、奶疙瘩、奶干、奶酪、酥油、酸奶子等。面食有馍馍、饼子、面条、面片等。
  (六)居住 〔民国〕时期及共和国成立初期,住蒙古包。一般牧民居住的蒙古包高约2.5米,圆形,直径3米多。以毡制圆形围壁和伞形支架组成。今有定居点,住土木或砖瓦结构的房屋;只有到远处草场放牧时,或遇有丧葬、婚嫁时,或在定居点搭起蒙古包举行仪式才住蒙古包。
  第九节 异闻奇事
  张掖白鹿 〔东汉〕桓帝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张掖出现纯白鹿。
  柳谷瑞石 〔清〕乾隆《甘州府志》从不同时期的不同书籍和张掖郡对朝廷的奏文中录载了今民乐县南古乡柳谷村奇事“石头字画”:
  〔三国〕明帝青龙三年(235年)秋七月,删丹县金山元川(即今柳谷)洪水冲露巨石一个,上有图案文字。《魏氏春秋》曰:“状象灵龟,广一丈六尺,长一丈七尺一寸;围五丈八寸,立于川西。有石马七:其一仙人骑之,其一羁绊,其五有形而不善成。有玉匣关盖于前,上有玉字,玉玦二,璜一;麒麟在东,凤凰在南,白虎在西,犀牛在北。马自中布列四面,色皆苍白。其南有五字,曰‘上上三天王’;又曰‘述大金大讨曹金当取之’。金立中大金马一匹,在中大告开寿,此马甲寅述水。凡‘中’字六,‘金’字十。又有若八卦及列宿孛彗之象焉。”《世语》对此石的记载是“又有一鸡象”。
  六朝《搜神记》说:“张掖之柳谷有开石焉,始见于建安(196~220年),形成于黄初(220~226年),文备于太和(227~232年),周围七寻(八尺为一寻,即五丈六尺),中高一仞(八尺或七尺),苍质素章,龙、马、麟、鹿、风凰、仙人之象,粲然咸著。”
  〔三国〕《汉晋春秋》记载:“氐池县(今民乐)大柳谷,有苍石立水中,长一丈六尺,高八尺,白石画之为十三马、一牛、一鸟、八卦玉块之象。其文曰:‘大讨曹适水中,甲寅。’”
  〔西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年)夏四月,张掖郡太守焦胜上奏《元石图》于朝廷,奏道:“氐池大柳谷元石以留郡。本图校今石文,文字多少不同,谨具图二。”《甘州府志》按,石头上面的图案有五匹马的形象,其中有一人戴着平上帻、手执茅戟骑在马上,还有一匹似马非马。图上的文字有:金、中、大司马、王、大吉、正、开寿。其中有四个字排为一行,即“金当取之”。
  〔南北朝〕太平真君五年(444年)二月,张掖郡上奏氐池县大柳谷石瑞图。郡称:大石有五,皆青质白章,间成文字。其二石,纪张吕之前已然之效;其三石,纪魏先世以及于今。其文。纪昭成帝讳继世,四六天法平天下大安,凡十四字;次纪太祖道武帝讳应王,载记千年,凡七字;次纪太宗明元帝讳长子,二百二十年,凡八字;次纪太平天王,继世主治,凡八字;次纪皇太子讳昌,封太山,凡五字。太宗名讳之后,有一人象,携一小儿,见者皆曰:“上爱皇孙提携,卧起不离左右,上符灵契也”。大将军乐安王范、建宁王崇等,率群臣表贺,请宣告四海。制曰:“可”。
  石上金马 〔西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临松山(今马蹄寺山)石崖上发现“金马”二字,字迹已磨灭,但大体可辨认。有一“张”字比较清晰。石头上还有七字清楚可见:“初祚天下安万年”。
  脱茂画龙 元朝末年,在今民乐县永固乡姚寨村有个名叫脱脱茂的道人,在村龙王庙后边的一间茅庵里修行。有一年八月十三日晚,脱脱茂忽见一片黑云从天边徐徐飘来,从云里窜出两条龙悠悠落在庙西的湖边喝水,一条青龙,一条黄龙。他急中生智,跑进屋子拿了一根焦火棍在墙上照着青龙边看边画。当他刚把龙身画好时,两条龙喝足水后欲启身飞起。这时黄龙腾空而起,飞上了天;青龙因被道人图了形,怎么也飞不起来,朝东山栒子沟窜去。
  后来,在民乐永固城东山的一个深洞里,遗有许多龙骨和红色泥土,像血染的一样,抠起一块放进嘴里舔食,与别的泥土不一样,还带有香味。附近村上的孩子都喜欢三五结伙地窜进洞里去寻吃“龙肉”。
  地震奇观 〔明〕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年)四月,甘肃(今甘州、肃州)一带地裂,震而有声,地面上长出白毛,冰厚五尺,间以杂沙,呈赤、红、黄、黑四种颜色。
  孩童感震 〔明〕崇祯年间的一天,在今高台县红崖旧城里,有一位老翁领着七岁的孙子逛街。爷孙俩正在东看看西望望,孙子突然大惊失色,十分恐惧的大声哭叫道:“爷爷,不好啦,赶快出城门!”孙子拉着爷爷的手刚跑出东门外半里许,猛然天摇地动,一时人号犬吠,老翁回头看时,红崖城黄尘冲天,墙倒房塌,一片废墟,发生了强烈地震。
  红石旋转 明朝,在今高台县摆浪河渡口夏家河湾,传说有一个很大的红色石头,常常旋转不止,弄得人心恐慌。有一石匠路过,快到渡口时,老远看见石头在自行旋转,石匠怀着欲知究竟的心情,站在远处细细观察。当他走近时,只见斗大的红石头在地上不停的旋转,同时微微听到石头发出奇声怪调。这时石匠迅疾拿出随身携带的锤钻,使劲向旋转的石头猛力凿下去,顿时红水四溅,流溢石上。此石至今犹存。
  一胎产三男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甘州左卫马营墩兵杜养真妻一胎产三男。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甘州民邢堂妻,一胎产三男。
  一枝十穗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高台县常丰堡口外,所植粟谷,挺秀田间。秋禾粟苗一枝抽十余穗,丛生五六蕊,世所罕见。
  井中卧龙 〔清〕同治七年(1868年)七月间,高台县常丰堡南沙滩,在一邱姓的水井内盘踞着一条龙,数日未出。此事报告钦差成禄,亲自带队前往井旁察看,果然见龙在井中盘卧,不日消失。
  双头羊羔 〔清〕同治十年(1871年)四月,临泽县东乡一农户饲养的绵羊,产下一只两头四角的羊羔。十月,临泽县高空见彗星,大如车轮,长三尺许。
  猫破怪物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经朝廷批准,在今临泽县蓼泉设立抚彝厅。厅设后即建起存储公粮的仓廒。廒墙皆为青色方砖砌成,仓底用砖、木做成空心夹层,以利隔潮防霉。到同治年间,人们发现,仓内老鼠成群肆虐,都是从仓底夹层中出没。其中有一硕大的怪物,既不像兔又不似狗。为弄清真相,有人从甘州城里请来一位道人。老道一看怪物,心中恍然,他让人找来一只猫,“怪物”见猫,吓得直打哆嗦,浑身发抖,缩成一团不敢动弹。人们才知这是一只“鼠王”。
  彗星高悬 〔清〕光绪十年(1884年)十月,高台县境西北方向的天空,彗星高悬,长约五六丈,至晚而升,鸡鸣则落,持续一月时间。
  井口见龙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高台县黑泉堡二三口井中都各卧一条龙,头角鳞甲,毕露井口,越二三日消失。
  星陨如雨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三月,临泽县上空普降星陨,多如雨点。
  山崩峡溃 〔清〕宣统三年(1911年)夏,祁连山百里内连续发生轰然巨鸣,山崩峡溃,所幸人畜未伤。番民们对此突如其来的奇事十分震惊。
  牛生双头 〔民国〕4年(1915年),临泽县板桥堡一农户的一头黄牛生下一头长着两个头的牛犊子。
  三月雷霆 〔民国〕初年高台县羊达河边的坡上,长着一棵杨树。〔民国〕8年(1919年)三月的一天,乡民在杨树的旁边挖沟,到晌午时,天气晴朗,碧空无云,忽然刮起一阵狂风,天上突响两声雷霆,击伤了树梢,如火焚色。乡民好奇地走近杨树一看,树上爬着一只活生生的癞蛤蟆。
  龙见于井 〔民国〕8年(1919年),高台县八里堡一井内卧着一条龙,头角伸出并外,昂峙井栏,口喷水泡,观者如市。乡民以香祝之,移时不见。
  九月果花 〔民国〕13年(1924年)9月,临泽县果树开出鲜花,香馥郁郁。
  白鸦落树 〔民国〕14年(1925年)3月,临泽县城(蓼泉)外飞来一只白鸦落在树上,数日后不见。
  牛身人头 〔民国〕18年(1929年)2月,临泽县沙河乡贾登怀家饲养的一头母牛生下一头牛犊,长着牛身人头人脚,腿长二尺有余。
  五世同堂 〔民国〕时期,高台县顺德堡耆民赵登善,年76岁时,五世同堂,乡里制匾额赠之。
  雷击蜻蛙 临泽蓼泉古仓廒旁有棵180多年的古柳树,千疮百孔,树空成洞。〔民国〕25年,当地人们发现,在几丈高的树杆上有个大洞,洞口经常有一只碗口大的蜻蛙探头探脑,四季常在。冬天入眠不露面,春、夏、秋在洞口伸出舌头吸食苍蝇、蚊子。有一年夏季的一天,雷雨交加,闪电霹雳,咔嚓一声把树击倒,天晴后人们跑到焦树前看到蜻蛙已烧成了焦疙瘩。
  西来陨石 《甘州府志》载,西来寺“有落星石”。该寺代代住寺人员相传,在很早以前的一个深夜,圆月犹如一面明镜,高悬蓝天,繁星布满天空。突然从西来寺正西方向的高空飞来一个发光的物体,不偏不倚“扑通”一声落进寺院中间的水池中。只见“池水沸腾,光摇户牖,久之乃寂”。寺僧们把其作为天神赐物,小心翼翼地从池中捞出,经辨认,是天上掉下的一块陨石,足有斗大,色泽暗紫,质地坚硬,当寺宝珍藏起来。
  异树同株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区祁连乡观山村西藏寺山门外的路旁长着一棵约五六米高、直径40公分左右的两树合一体的树,观者站在树北面看像杨树,站在南面看像松树。人们原先称为“夫妻树”,现在称为“民族团结树”。因此树以北是酒泉市的汉族地区,以南是肃南县的藏族地区;杨树象征汉族,松树象征藏族。
  同树异叶 今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西水关乡芭蕉湾村下河、黑河岸旁的山沟里长着一种树,在同一棵树上长有三种树叶,一种是白杨树叶,一种是柳树叶;柳树叶又有长条叶和圆型叶。肃南县县志办公室的王岩松采集同树三叶作为标本珍藏起来。
  一马双驹 1991年5月15日晚,张掖市西洞乡东寺村五社农民来平瑞家的一匹母马产下两匹雄性骡驹子。翌日晨,主人发现马圈内有两匹小驹,一匹活蹦乱跳,另一匹窒死在胎胞中。活者发育正常,讨人喜爱。乡民们说,一马产双驹,史属罕见。
  异物飞行 1991年5月17日22时左右,张掖市城区与郊区很多人发现,在上空西部出现不明飞行物,地下视觉上下长约1米左右,既不像喷气式飞机,也不像彗星,又不像人造卫星。此物先是停留天际约数分钟,上下放射出扇状面光芒,呈三角形,尔后由高空向西下方向移动,约10多分钟后消失。
  异型猪崽 1991年9月11日夜间,张掖市西洞乡西洞村六社农民王开兴家的一口母猪,一胎产下8仔,其中一口体型异常,全身白毛,只有一个鼻孔,并有皱褶;上颚长有3颗互不连接的细长牙齿,舌长而宽,且伸出口外;下颚两边前端生有两颗向上的牙齿;两耳较大,既不耷拉,又不挺立;两腿粗壮,尾巴圆长。生下后不吃猪奶,四处奔跑。
  骡子下驹 1991年10月14日清晨,张掖市沙井乡古城村六社农民刘银汉的一头骡子产下一头小骡驹。这头七岁的骡子从是年4月份以来,食量增加,肚子渐大,产驹当天还套车使役。产驹后,主人精心饲养,小骡驹发育健全,没有任何异常现象。
  红军杨树 张掖市大佛寺藏经阁北侧有两棵挺拔高大的白杨树,每条干枯细枝任凭从哪处折断,都像刀切一样齐裁,在断面上清晰地呈现出一颗轮廓十分鲜明的五角星,内着红色,形象逼真。更为奇特的是全树每个枯枝都是如此。据年长老人回忆,此树是1937年春天,红西路军来张掖时栽下的。为此,人们把它称为“红军杨”。
  心算神速 1994年8月30日《张掖报》何茂活报道:山丹县马营乡前山小学学前班7岁男孩葛高魁能在3~10秒钟内心算口答百万位数的加减结果。如217500减去3894还有多少;6300减去2600还有多少;3511加上185是多少等,几秒钟内就能准确地说出答案。乘除法心算速度稍慢。连续问答的心算结果虽偶有失误,但高位数和个位数皆不出错。他心算时,目不转睛,微微自语,很快回答结果。其孩平时嗜睡,不善言辞,不爱玩耍,常作沉思。其父母为农民,分别为高中和小学文化程度,世居偏僻山村。
  严冬杨树开花 肃南马蹄寺北寺藏佛殿旁有10余棵白杨树,每年农历十月以后即开始蒂结花蕾,临近三九寒天时便绽放绒白色的花朵,状如棉桃,花期约10天左右。此景是90年代后期住寺僧人和当地居民经几年观察所见,再早年代无人注意。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社会民族、人口、宗教、社会保障、人民生活、婚姻家庭、道德风尚、社会风俗、社会陋习、方言、东部裕固语、人物传、人物录、古籍选录、历史文献、红西路军史料、当代文选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