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高尚品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49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高尚品德
分类号: B82
页数: 5
页码: 2032
摘要: 本节记述了张掖地区人民高尚品德的事迹,其中包括了营救流落红军、捐资助学、为危重病人捐助医疗费、义务献血救病人、路遇危难,积极救护等。
关键词: 张掖地区 道德风尚 高尚品德

内容

一、营救流落红军
  1937年春,红西路军征战失利后,国民党马步芳部队对红军流散人员进行大规模搜捕和残害。在白色恐怖中,一些思想进步人士,冒着自己随时被敌人迫害的危险,舍身掩护和营救被俘、受伤及失散红军。
  高金城舍身救红军 1937年8月,高金城受中共党组织安排,在张掖建立福音堂医院,以行医为名,千方百计营救和救治红西路军伤病员。掩护红西路军被俘共产党员刘德胜、邱均品、蔡文良等组成地下党组织,开展营救红军被俘人员的工作。期间,高金城和地下党组织营救出关押在张掖监狱中的刘瑞龙、魏传统、惠子民、徐宏才等红军高级干部和西路军战士200余人。其中一部分被营救的人员由高介绍给其妻牟玉光在兰州开设的助产事务所,然后再护送到八路军办事处。高金城的活动引起敌人注意,1938年2月3日被残杀。
  张掖刘芳给红军做皮衣 1937年一二月间,红西路军先后在高台和临泽倪家营恶战中失利,被俘红军由国民党韩起功部囚于张掖,寒冬无衣,饥寒交迫。张掖“长兴泰”“馥兴泰”掌柜刘芳对被俘红军的悲惨遭遇寄予深切同情,不畏马步芳的禁令,不顾身家性命,买通看守,专为红军制做赠送皮衣300多件。
  临泽群众掩护红军 临泽倪家营作战失利后,一大批红军伤病员流落当地,临泽县群众积极营救红军战士。农民刘尚同掩护红军伤员丁忠堂并为他治伤,伤愈后转移高台县新坝乡顺德村落户。农民尤正义将红军伤员李平余藏匿家中治伤,后被乡保发现,将尤抓到会所审讯,虽备受酷刑拷打但不吐漏真情,终使其伤愈脱险。农妇徐菊香为流落红军战士改制便衣6件,缝制新衣12件,补旧衣10多件,并掩护9名红军战士脱险。全国解放后,有一位被她营救过的红军战士千里迢迢来看望她。农民田敖年及妻王春香掩护红军伤员黄三明等数人,后被敌人发现抓去关押拷打。农民田玉年及妻刘桂香救护红军伤员数人,其中一四川籍女红军安全回籍,解放后特来信表示感谢之情。明麦渠魏铎臣收留并掩护红西路军总医院院长丁世芳脱险。王学文收养红西路军政治部敌工部长曾日三与妇女先锋团吴仲廉夫妇的孩子,视为亲生之子,倍加爱护,供其上学,至1950年母子团聚。
  高台人民营救红军 1937年元月,高台城失陷后,敌人挨门逐户搜捕红军伤病员和失散人员。不管敌人多么疯狂凶残,许多群众还是冒着生命危险营救亲人。红军营长李中荣遭敌追捕,无法脱身,一位双目失明的农家妇女主动掩护。出高台城时,敌兵严厉盘诘,她毫不犹豫地挽着李中荣的臂说:“他是我男人,是哑巴。”敌兵见其一哑一瞎,确信不疑,李中荣顺利出城,摆脱虎口。战士夏德伟突围出城,身负重伤,被河西村农民杨廷祯隐藏家中养伤,敌人数次拷问,杨廷祯始终未露真情,一直掩护夏德伟伤愈东返。红五军四十五团政委张力雄,在高台激战负伤后,被群众柴维仁、许加有藏在夹墙中,掩护其脱险,找到部队。四十五团一营通讯员陈永禄,在高台城失陷后被县城西街陈姓夫妇收留,欲认为子,保护脱险,但被敌兵识破。陈永禄为使陈姓夫妇免遭敌人残害,毅然承认自己是红军,被敌俘虏,后脱险归队。
  南山牧民救红军 1937年3月,红西路军总部干部团政治处主任徐一新在战斗中负伤,失散在红湾寺南山一带,被挖金子的张老汉营救并养伤月余。后在白水泉附近偶遇放牧青年屈大成,屈随即找来食物让徐充饥,将携带的麝香给徐敷抹伤口,并扶持徐连夜绕过敌人哨卡,隐藏在自己家里养伤。为躲避马步芳部队的搜捕,屈一家又将徐一新转移到高台红崖子表兄万生荣、王立基家中。伤愈后,徐一新提出去找党中央,周占熊、王尚敏、赵财宝等人慷慨解囊,筹集去延安的路费。同年11月,屈大成亲自护送徐一新,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延安。到延安后,经徐一新介绍,屈大成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央党校学习并投身革命。
  民乐群众救护红军 孙振铎在1937年任民乐县沐化区区长时,冒着生命危险,先后营救失散掉队的红军10多名,藏在家中供给衣、食、药品,并一个个护送、转移。红三十军参谋张萍就是他营救脱险的。女战士王定国、陈志广到民乐县查访失散红军时,曾住在他家里。共和国成立初期和1955年,王定国给孙振铎两次书信致谢。1983年王定国专程由北京来民乐,会见了孙振铎的亲属子女,慰问了在民乐安家落户的红西路军战士。高寨村高廷俭营救红三十军参谋张芳明和军医主任梁昌汉脱离险境。1980年梁昌汉担任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时,专程来民乐找到高廷俭的儿子高荣,忆叙旧情,依依难舍。曹营村农民王志成营救林春芳等5名失散的红军。1949年9月民乐解放时,林春芳这位解放军野战医院副院长派人找到王志成,酬谢当年的救护之情,送给一匹青骟马。洪水城居民田明安营救红三十军二六七团通讯员向如沛,给向如沛治好伤,后将女儿田桂芳许配为妻,资助完婚,定居洪水城。李宗先兄弟3人为营救沔有安、付永选、王文清3名小红军,受尽困苦。周守贤曾营救过流落红军连长黄三明,被坏人告密后,民团将周守贤和儿子周文成及黄三明抓去酷刑折磨。后经周守贤给民团头目送礼,父子俩才被释放。民团解散后,黄三明也被释放,在民乐县安家落户。
  山丹医生营救红军 山丹县马营乡北窑坡甘家庄居住的湖北籍中医但复三,在红西路军失散人员东返途中,常为伤员治病、留宿、资助路费。1937年3月底,陈昌浩、徐向前根据红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的决定离队东归,回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走到大马营,住在但复三家中。翌日徐向前一人东返回到延安;陈昌浩因病住在但复三家治疗,得到精心照顾,病愈后回湖北老家,抗日战争开始后,回到延安。
  二、捐资助学
  教育,是社会关注的中心。1978年以来,许多社会贤达心系教育,着眼后代,尽了一份与众不同之义务,他们的精神令人敬仰。
  ——资助办学。张掖市四中教师李毓仁身患胃癌仍坚持工作,1985年10月临终前,将毕生节衣缩食存款2000元捐作奖学金,奖励高考成绩在500分以上的学生。中共张掖市委号召全市共产党员、干部职工向优秀教师李毓仁学习。民乐县民联乡复兴村农民张维武,为改善办学条件,1990年3月为本村小学捐款5万元。中共民乐县委、县人民政府及张掖地区教委为他颁发“造福桑梓”的匾额和“惠及桑梓”的锦旗。山丹县清泉乡城北村农民陈英明,1986年以来,为本村小学捐款2.5万多元,用于改善教学设施,中共甘肃省委书记阎海旺为其题词:“捐资助学,造福桑梓”。民乐县滨河酒厂(厂长许福林),1995年为民乐县职业教育中心捐款10万元。
  ——救助失学儿童。共青团张掖地委从1992年开始,发动全区广大共青团员和干部职工,积极捐款,实施“希望工程”,救助因家庭贫困而不能上学的儿童。至1995年,全区捐款24.74万元,救助失学儿童1741名。地区妇联会从1993年开始,实施“春蕾计划”,发动广大妇女和干部职工,救助失学儿童,救助失学儿童107名。每个儿童平均资助80元,一包5年,至小学毕业。
  ——资助贫困学生。1990年以来,临泽县第一中学发动教师和学生捐款,设立“特困生基金”,救助特困学生25名,资助1250多元。高台县从1991年以来,为考入高等院校而家庭困难的4名学生捐助学费每人1000~2000元,使其顺利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深造。
  三、为危重病人捐助医疗费
  临泽县平川乡黄二村小学生黄冠军和沙河乡西寨村青年张铭生,1990年分别患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损和外伤胯骨粉碎性骨折,家庭生活贫困,无力承担高额医疗费。共青团临泽县委发动全县青年、团员和干部职工,为寇军捐助医疗费5200多元,为张铭生捐助医疗费2019元,参加捐款的达3800多人,使患者及时得到治疗。
  1992年3月,张掖市民族小学二年级学生汤海波,患小脑障碍型病变细胞肿瘤,需要到北京做脑肿瘤切除手术。1992年3月31日,在学校的倡议下,全校师生为汤海波捐款1000多元。在中共张掖市委的关怀下,由市总工会倡议,全市企事业单位职工给汤海波捐助医疗费7000多元,使汤海波及时得到医治,病愈返校。
  张掖市廿里堡乡沿沟小学民办教师吴绍国,1993年秋离职回家,儿子遇车祸花费5700多元;1994年5月本人患食道癌,花去医疗费7000多元,无力继续支付医疗费。沿沟小学、村党支部和乡教委为其捐款1400多元,为他献上一片爱心。
  1995年6月11日,张掖市梁家墩乡六号村三社农民徐兴才家中发生火灾,将徐兴才和儿子徐金年、儿媳单秀英烧成重伤。村社干部及时将他们送往医院住院治疗,但本人无力支付医疗费。乡党委、乡政府和市三建总公司发动全乡党员、职工捐款4000多元,为他们治疗,并妥善安置徐兴才5岁和9岁的两个孙子。
  1995年9月4日,中共肃南县委办公室干部李登国突发急性胰腺炎,生命垂危。县委机关干部为其捐助医疗费4600多元,秦学华、贺天兴、全有军3人主动献血1000毫升。
  1995年9月,张掖市乌江乡乌江村农民庞学红突患重病,无钱治疗。社长李发国召开社员会议,提议为庞学红募捐医疗费。到会58户农民当场捐款510元,社长李发国从信用社贷款500元,立即将庞学红送到地区医院。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庞学红转危为安。他激动地说:“还是社会主义好,乡亲们亲”。
  1995年10月3日,山丹县第一中学教师马成军患急性肾功能衰竭,山丹县医院确诊后,迅速派专车护送到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由于病情严重,每天医疗费在千元以上。在经济极度困难的紧要关头,山丹县第一中学领导倡议全校师生捐款9951.6元,由校长刘天奎、党支部副书记彭守荣带上捐款和慰问信,送到正在兰州住院治疗的马成军手中。
  四、义务献血救病人
  1989年10月12日晚,民乐县洪水中学教师孙淼鑫突然口吐鲜血住进医院,因失血过多休克,急需输血抢救,但医院没有所需血浆。县武警中队队长张幸福闻讯后,立即带领战士赶往医院献血,战士石俊娃和王建设各献血200毫升,挽救了孙淼鑫生命。
  1991年5月,高台县罗城乡一妇女因宫外孕大出血,生命垂危,急需输血实施手术治疗。在这危急关头,医院总护士长黄惠萍,为争取时间,主动给病人献血350毫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使患者转危为安。
  1995年9月10日,高台县第一中学女教师高燕因分娩大出血,急需输血,但医院血库没有AB型血,周围乡亲们闻讯赶来献血,也没有相符合的血型。危急时刻,解放军驻高台某部得知这一消息,全体官兵竞相要求献血,部队首长确定8名血型相符的官兵献血。患者得救,家属感激,不约而同地说:“多亏亲人解放军。”
  五、路遇危难,积极救护
  1988年3月6日晚8时许,张掖市乌江乡放映员苗森三岁的女儿露露逛商店时走失,一家人焦急万分,到处寻找。这时,小满中学教师孙发元正抱着露露挨户寻找孩子的父母。晚11时,精疲力竭的孙发元只好将孩子送到自己的岳母家。第二天,又带到小满中学家中让妻子照料,他到城里向公安部门报告。3月8日中午,露露的父母在民警的帮助下,到孙老师家里看到了自己的孩子。露露父母要重谢孙老师,被婉言谢绝。
  1988年6月14日晚10点多钟,山丹县第一中学学生宋玉兰和同学刘爱霞路经山丹县城东门汽车站附近,发现一人昏迷在地,头部撞伤,血流不止。她俩请几位围观者把伤者抬到医院抢救,并代交医药费。因伤势过重,后转张掖地区医院,经手术治疗,挽救了生命。原来伤者是西北铁合金厂山丹分厂的李生明,因酒醉回家,被车撞伤。该厂给山丹一中送去“春风化雨沐浴新人,夜半更深救死扶伤”的锦旗一面,学校表彰宋、刘二位同学。
  1994年12月28日下午1时左右,玉门石油管理局生活处一辆蓝色“五十铃牌”两用车,行至国道312线2828公里渣子河桥头时,因路面积雪,车轮打滑,撞断6根桥栏翻到河床,车上6人严重受伤,所带万元巨款撒落一地。高台县红崖子乡错口煤矿矿长、共产党员阎加学路经此地,见状立即停车,和司机许克勤、红崖子乡地税所所长阎重亮把沾血的现金收进提包,交给神志尚清的原主,并挡车把1名伤员送往高台县人民医院抢救。
  1995年10月3日晚9时,驻张某部军属小罗和妹妹经过几天旅途劳累,终于来到张掖市。两姐妹准备乘车去部队时,两名青年邀请她们去跳舞,被她们拒绝。一听她们是外地口音,两青年歹心顿起,蓄意滋事,动手动脚,小罗姐妹俩吓得六神无主。这时路过此地急着回家的地区建材总厂职工刘军,见两个壮男子欺负两位弱女子,便上前推开两歹徒,护住小罗姐妹,指责他们的不法行为。当刘军得知她们是来部队探亲时,拦住一辆出租车,把她们送到营房门口,方才回家。10月4日,部队派人到地区建材总厂,感谢刘军见义勇为,搭救、护送军人家属的高尚品德。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社会民族、人口、宗教、社会保障、人民生活、婚姻家庭、道德风尚、社会风俗、社会陋习、方言、东部裕固语、人物传、人物录、古籍选录、历史文献、红西路军史料、当代文选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