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民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48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民生活
分类号: C913.3
页数: 7
页码: 2019-2025
摘要: 本节记述了张掖地区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人民生活,其中包括了收入水平、生活消费等。
关键词: 张掖地区 人民生活

内容

一、农民生活
  (一)收入水平 20世纪50年代初期,全区农村经过土地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通过互助合作、生产自救,农民收入增加。1952年,农民人均收入66.83元,比1950年的52.30元年增长27.78%,年均递增8.7%。“一五”时期年递增4.73%。
  1958年后,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分配制度上的平均主义,农业生产上的高指标、高征购、浮夸风,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农民收入逐年下降。到1962年,农民人均年收入降至38.07元,比1957年下降54.8%。经过三年调整,实行低征购,休养生息,纠正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鼓励发展多种经营,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农村人均收入达51.24元,比1962年增长34.6%,年递增10.4%。1966~1977年期间,受“文革”干扰,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人均年收入11年间增长154.5%,年增长8.9%。
  1978年以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开展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大办乡镇企业,大搞劳务输出,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长。1994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千元;1995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51元。
  (二)生活消费 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受收入水平的制约,人民生活水平较低。据1956年对临泽县蓼泉乡20户农户111人的调查,每户平均年收入696.41元,人均年收入125.48元;用于生活消费支出,户均494元,人均消费89元。其中,食品消费户均208元,人均消费37.5元;衣着消费户均47.7元,人均消费8.6元;文化生活服务支出户均2.5元,人均消费0.45元。另据1956年对民乐县翟寨村的调查,全村133户,有95%以上的农户为了生活而借债。1959~1961年生活困难时期,农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农民收入主要用来糊口。
  1982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分配形式,农村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农民积极发展商品经济,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一部分人收入增加较快,拉开收入和消费档次。
  在消费结构上,农民收入已不再是为吃饱肚子和穿上新衣,而是重在追求生活质量。
  【食品消费】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支出占总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1985年为56.2%,1990年为55.9%。到1995年,降到52.9%,比60%的温饱型标准低7.1个百分点,比50%的小康型标准高2.9个百分点,全区农民生活平均水平基本接近小康。
  【衣着消费】80年代以来,农村衣着消费逐年增加。1985年农村人均衣着消费为36.33元,到1990年达50.84元,比1985年增长39.9%。1995年人均衣着消费144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1990年又提高78.2个百分点。衣着用料亦由原来的单色棉布为主向轻柔、艳丽、多样式的成衣转变,一些富裕户已穿上毛料、皮衣,青年人穿西装、花裙、羽绒衣者已比比皆是。
  【耐用消费品】全区1995年农村调查,人均耐用消费品,每百户拥有自行车172辆,缝纫机80架,手表165只,洗衣机48台,电冰箱2台,电风扇8台,收录机38台,收音机23台,黑白电视机44台,彩色电视机49台,摩托车3辆。个别农户还有真皮沙发和小汽车。
  【住房】农村住房,除牧区牧民多以帐篷为主外,农区住房长期以土木结构的平房为主。共和国建立后,住房条件逐步改善,1966~1980年期间,曾掀起过几次以生产队为单位建设农村居民点热潮,但由于集体和个人经济薄弱,建房质量差,有些住房只是进行翻新或维修,并且占地多,结构不合理,使用不方便。1980年以后,各县(市)贯彻正确的城乡建设方针,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对农村原有房屋改建或新建,住房条件大为改善。到1990年,大多数农户住房采用砖基、砖柱、土坯墙,一些较富裕的农户建起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瓦房,少量农户建起二层小楼。1994年,全区小康工程建设,促进农村村镇建设和居民住宅建设的发展,农村住房条件有了较大变化,住房质量显著改观,砖木或砖混结构住房比重大为增加。1995年,农村居民现有住房面积3021.49万平方米,人均30.7平方米,其中砖木和砖混结构房屋面积,占房屋总面积的3.54%,人均面积1.09平方米。各县(市)城郊和农村开始兴建二层楼房。
  【交通工具】〔民国〕以前,农民外出多数骑驴,少数骑马,个别富户乘车坐轿,穷者不拘远近全靠两条腿。共和国成立以来,城乡交通工具逐步发展,由徒步、骑畜转向半自动化和全自动化。1950年,张掖城区有自行车10余辆,其他县为空白;1955年,民乐先后购进3辆(县长、公安局长、畜牧兽医站长各1)。50年代“县太爷”下乡“自带被包骑着马”。60年代以后,自行车开始进入农村,70年代已很普及。90年代,越来越多的摩托车奔驰在广袤的农村和牧区,个别农户有了自己的“桑塔纳”等小轿车。1995年,全区6县(市)农村有自行车41.18万辆,摩托车4300辆,小汽车12辆。
  二、城镇居民生活
  (一)收入水平 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了主人,城镇居民生活有很大改善。国家职工生活有保证,私营工商业的工人和店员,生活水平也有提高,无业人员大部分给予安置,小商小贩安心经营,城镇人民安居乐业,不愁吃穿。1950年实行供给制时,全区职工人均年工资480元(折合新币值),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劳动就业门路进一步扩大,干部职工人数增加,收入继续增长,1957年职工人数增至16549人,年工资总额1017.77万元,人均年工资614元,比1950年增长27.92%,比1952年增长14.55%。1962年,全区职工人数比1957年减少1801人,工资总额减少373.28万元,人均年工资437元,比1957年减少177元。经过3年的调整,企业生产得到恢复,城镇居民收入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到1965年,职工人数达16015人,比1962年增长8.59%,工资总额975.10万元,增长51.30%,人均年工资647元,增加210元,增长48.05%。“三五”“四五”计划时期,职工收入变化不大,1980年全区职工总人数46585人,比1965年增长1.9倍,工资总额3074.61万元,增长3.15倍,职工人均年工资660元,增长2%,10年平均递增0.2%。1985年工资制度改革后,工资收入有新的变化。1990年职工人数为86749人,年工资总额18356万元,人均年工资2185.7元;1995年职工总人数达82780人,工资总额32727万元,人均年工资4202.2元。比1949年增长385.8倍,比1962年增长49.8倍,比1980年增长9.6倍,比1990年增长92.3个百分点。
  (二)生活消费 随着国家对职工工资生活待遇的提高,城镇居民的衣着、食宿、居住条件等,都有较大的提高。
  【衣着】人们已不再是过去四季清一色的布制服、中山装。款式新颖,色泽艳丽,着装潇洒、质地高档,已成为当今居民的追求。
  【饮食】1985年前城镇居民粮、油、肉定量供应,主食以标准粉为主,低档次烟酒消费。1985年以来,粮、油、肉及其他生活消费商品放开供应,主食以优粉、大米为主,婚丧等“红、白”事的操办亦由家庭进入酒家、宾馆。人们的饮食结构由能量型食品向营养型食品转变,讲求营养、保健已成为时尚。
  【消费品】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录机、普通电视机已不再是人们衡量家庭生活水平的标准;大屏幕多功能彩电、影碟机、家庭卡拉O)K机和电话已走进寻常百姓之家,个别居民还办起家庭影院。
  【居住】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住宅商品化,人们的居住水平有所改变。地区房产办公室资料显示,1995年城镇住宅人均10平方米,比1985年城镇居民住房人均8平方米增加2平方米。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加,城乡居民储蓄大幅度上升。1995年末全区居民储蓄存款达18亿元,比1978年增加132倍,年均递增33.3%;比1990年增长2.3倍,年均递增27%。人均拥有存款1475元。比1978年增长105.9倍,年均递增31.6%,比1990年增长2.1倍,年均递增25.6%。其中农村储蓄存款达81786万元,人均储蓄存款832元,比1990年增长2倍,年均递增24.5%。城镇储蓄存款达98556.7万元,人均储蓄存款4119元,比1990年增长1.7倍,年均递增21.9%。城镇储蓄存款总额中有65%左右是农民进城存款;在整个储蓄存款中还有部分私营企业、个体户经营存款及单位小金库存款。
  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城乡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有较大提高。1995年,全区有电视转播台45座,覆盖率达85%,农村电视普及率达81台/百户。广播转播台2座,覆盖率达58.18%,有乡村广播站784个,村通广播率达87.11%,喇叭入户率达65.75%各类电视放映单位114个,全年放映20321场(次),观众达850.7万人(次)。80%的村办起文化室、图书室。
  三、牧民生活
  境内牧区主要指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张掖市平山湖蒙古族自治乡。自治县成立初期,根据肃南牧区的社会情况和牧业经济特点,贯彻党的民主改革和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使政治上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发展,牧区经济欣欣向荣,人民生活逐步提高。
  (一)收入水平 1955年,在牧区实行牧业互助合作社,合理调配劳动力,改进畜牧管理,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牧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到1957年,牧民人均年收入达110元,比1954年的80元增长37.5%。1958年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由于分配制度上“一平二调”的平均主义影响和3年经济困难,畜牧业生产遭到破坏,牧民生活变化不大。到1962年,牧民人均年收入115.59元,与1957年相比,5年期间人均年收入仅增加5.95元,增长5.1%,年均增长1%。后经3年调整,把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克服平均主义,保障生产队的自主权,改善集体经济管理,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牧民人均年收入145.18元,比1962年增长25.6%,年均递增7.9%。“三五”计划至“五五”计划前期,牧区开展草原保护、牧草改良、畜种改良等工作,但由于受“文革”影响,畜牧业经济发展缓慢,1978年牧民人均年收入273元。1965~1978年13年间,牧民人均年收入增长88.0%,年均递增4.9%。1978年以后,牧区推行生产责任制和联产承包制,生产迅速发展,牧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到1995年,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585元,比1954年增长18.8倍,年均递增7.6%,人均增加1505元,年均增加36.7无;比1978年增长5.8倍,年均递增10.9%,人均增加1312元,年均增加77元。
  (二)生活消费 牧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消费随之增长,消费水平普遍提高。1995年牧民人均生活费支出1867元,比1985年的330元增加1537元,增长4.7倍;比1990年的538元增加1329元,增长2.5倍。
  饮食结构得到改善。1995年与1990年比较,主要食品人均年消费量:粮食由230公斤降至180公斤,下降21.7%;蔬菜从21公斤增至62公斤,增长1.9倍;食用植物油从2.6公斤增至6公斤,增长1.3倍;肉食从20公斤降至12.5公斤,下降37.5%;蛋类从0.11公斤增至1.4公斤,增长11.7倍;食糖从1.2公斤增至1.5公斤,增长25%;卷烟从26盒增至56盒,增长1.6倍;酒从2.6公斤增至4.5公斤,增长73%。
  家庭耐用消费品质量普遍提高,中、高档家具家电拥有量增加。1995年牧民每百户拥有电冰箱30台,收录机87台,黑白电视机23台,彩色电视机55台,摩托车25辆,每户拥有大型家具7种。
  穿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牧民人均衣着消费逐年增加。1985年人均衣着消费45元,1990年84元,到1995年达到14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1995年比1990年增长9.3%。少数民族的着装向实用、方便、多样式方向发展,除在盛大民族节日或礼仪活动时穿戴本民族的服装外,平时着短装,和汉族服饰基本一样。在穿着质量方面,亦由过去的棉布向化纤、呢绒、绸缎、毛制品及成品衣转变;皮夹克、羽绒衣已代替羊皮袄,粗布长褂、毡靴已换成西装革履。
  居住条件明显改观。自治县成立初期,牧民大多数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常年居住在帐篷里,随着季节的变化和牲畜的转移,帐篷经常移动,且大多数帐篷狭小破旧,冬夏冷热异常,生活不便。1987年以前,虽有部分居民逐步定居,修建了一些房屋,但村镇建设和居民住宅建设没有统一规划,布局分散,建房质量差,大多数为土木平房。1987年,全县完成6区所在地的集镇总体规划,牧民在区、乡、村驻地建立居民点。新建立的居民点一般是砖、土、木结构,也有一些较富裕的牧民建起砖木或砖混结构平房。1995年,牧区居民现有住房面积51.28万平方米,人均20.5平方米,其中砖木和砖混结构房屋面积34.44万平方米,占房屋总面积的67.16%,人均面积13.78平方米。平山湖乡的牧民生活水平大体与肃南牧民相当。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社会民族、人口、宗教、社会保障、人民生活、婚姻家庭、道德风尚、社会风俗、社会陋习、方言、东部裕固语、人物传、人物录、古籍选录、历史文献、红西路军史料、当代文选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