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口变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45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人口变迁
分类号: C924.25
页数: 2
页码: 1949-1950
摘要: 本节记述了张掖地区共和国成立后至1995年人口变迁的情况。
关键词: 张掖地区 人口 人口变迁

内容

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逐步普及,社会安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死亡率下降,出生率提高,人口总量不断增加,人口发展进入新的高峰期。
  1949年,张掖分区人口总数为549206人,总户数为98432户(据当时国民政府统计,1947年为380567人,与1949年人口数差距甚大,其因是瞒报人口现象严重)。到1995年,总户数达309327户,为1949年的2.14倍;人口总数已达1197703人,比1949年增加648497人,增长1.18倍;在总人口中,男性619125人,占51.69%;女性578578人,占48.31%。
  1953~1990年,进行过四次人口普查: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区总人口为628830人,其中男性331421人,女性297409人。总户数为110742户。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区总人口为666659人,比1949年的总人口增117453人,增长21.39%;比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总人口增37829人,增长6.02%。总户数为140550户,比1949年增42018户,增长42.68%;比1953年增29808户,增长26.92%。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区总人口为1019228人,比第二次人口普查增加352569人,增长52.89%。18年平均每年增加19587人,递增2.39%。性别构成:男性528109人,占51.81%,女性491119人,占48.19%,性别比例(以女性为100)为107.53。人口的地区分布:山丹县169267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6.6%;民乐县191127人,占18.75%;张掖县381955人,占37.47%;临泽县115853人,占11.37%;高台县127210人,占12.48%;肃南县33816人,占3.32%。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区总人口为1151423人,男593583人,占总人口的51.55%,女557840人,占48.45%,性别比例为106.41,与第三次人口普查相比,总人口增加132195人,增长12.97%,减去1982年末到1990年6月迁入大于迁出人口25397人,本区实际自然增加106797人,比第三次人口普查实际增长9.28%。8年期间,全区总人口包括迁入大于迁出人口在内,平均每年增加16524人,平均增长1.45%。在总人口中,农村人口1018727人,城镇人口132695人;总户数265184户,其中家庭户263456户,集体户1728户,与第三次人口普查数相比,分别增长30.88%和30.78%,家庭规模由1982年每户4.91人减少为4.42人,平均每户减少0.47人,减少13.65%。
  人口密度。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为每平方公里14.66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为每平方公里16.28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为每平方公里24.48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为每平方公里27.46人,1995年达每平方公里28.57人。据1987年3月张掖农业区划调查资料,全区各农业经济区划的人口密度情况是:祁连山林牧区每平方公里为3.04人,南部沿山油粮牧业区每平方公里76.27人,中部绿洲灌溉农业区每平方公里为120.14人,西北部荒漠牧区每平方公里1.04人。1995年全区总人口在各县(市)的分布是:山丹县190912人,民乐县228510人,张掖市449182人,临泽县140681人,高台县153010人,肃南县35408人。全区非农业人口为177823人,占总人口的14.85%,农业人口1019880人,占85.15%。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社会民族、人口、宗教、社会保障、人民生活、婚姻家庭、道德风尚、社会风俗、社会陋习、方言、东部裕固语、人物传、人物录、古籍选录、历史文献、红西路军史料、当代文选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