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古代民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45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古代民族
分类号: C951
页数: 5
页码: 1931-1935
摘要: 本节记述了张掖地区的古代民族,其中包括了戎族、月氏、匈奴、氐族、卢水胡、鲜卑、吐蕃、沙陀等。
关键词: 张掖地区 民族 古代民族

内容

张掖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自〔夏〕〔商〕〔周〕至〔明〕〔清〕。先后有西戎、月氏、乌孙、匈奴、吐蕃、回、党项等14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用他们的智慧和劳动,与汉族人民一起,共同开发张掖,建设张掖,创造张掖灿烂的文化。
  一、戎族
  戎族亦称“西戎”。〔五帝〕时期,张掖一带为戎族所居。《史记》载,黄帝曾“西至于空桐(即崆峒),登鸡头”。《元和志》认为西崆峒在今高台县天城东黑山。《史记》记载,帝颛顼曾“西至于流沙”。《汉书·地理志》认为流沙指张掖郡居延县。帝喾的第二夫人简狄为有娀氏之女。逸书《张掖记》所记,有娀氏之国亦在今高台境内。尧、舜、禹时,政令已达到河西。《史记·五帝本纪》:“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当时“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舜言于帝,迁三苗于三危(在今敦煌),以变西戎”。舜命禹治平水土,“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禹定九州,“黑水、西河惟雍州”。张掖一带属雍州。禹曾巡行天下,弱水既西,三危既度,西戎即序。禹时的政令,东渐于海,西被流沙,声教迄于四海。帝禹元年,封其少子于西戎,世代为首领。
  二、月氏
  月氏为居于今张掖一带的古老民族。〔西周〕时称“禺知”,《逸周书》所记“禺知騊駼”,即是禺知向西周成王进贡野马的事。《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巡至禺知之平即指今张掖一带。《管子》记载,〔春秋〕时,禺知经营的玉石,曾远销至齐国。〔战国〕时,月氏建都昭武城(位于今临泽县鸭暖乡)。今民乐县的永固城,也是月氏城,管理黑河以东的月氏部众。〔秦〕时,月氏已发展成为“控弦十余万”的强大游牧民族,赶走居于河西西部的乌孙,据有整个河西。匈奴头曼单于将其长子冒顿送到月氏为人质,此举还有另外的用意,就是要借月氏之手除掉冒顿而另立少子为太子。因而他将冒顿质于月氏不久,便袭击月氏。月氏果然要杀冒顿。机智的冒顿盗马逃回匈奴。冒顿于〔秦〕二世三年(前207年)杀其父头曼而自立为单于。冒顿打败东胡,回师西击月氏。〔西汉〕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年),冒顿派其次子右贤王进军河西,打败月氏,杀掉月氏王,月氏从此衰落,被迫西迁到阿姆河以北地方,建立大月氏国。一部分未能西迁的月氏人,进入祁连山,称“小月氏”。霍去病在河西战胜匈奴后,一部分小月氏出山居于黑河沿岸,称“义从胡”,此后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
  月氏时,善于经商的西域康国人来到昭武城从事贸易。匈奴占据河西后,浑邪王利用康国人的资金和经商能力,在康国人的主持下,发展贸易。由于康国被西迁的大月氏占据,康国国王也来到了昭武城,亲自主持商务。康国在昭武的商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康国的商业网点本来就遍布西域各国,此时都以昭武为中心。他们在各地的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九姓,都以昭武为氏,统称“昭武九姓”。〔汉〕武帝设张掖郡时,置昭武县,让昭武九姓继续住在昭武,进行商业贸易。他们在昭武接待各国商队,既搞长途贩运,又搞坐地批发,丝绸之路沿线到处都有他们的商业网点,构成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在北方各民族中,有很高的威望,朝廷也从昭武九姓中聘任使者,出使北方各民族。由于对外贸易和商业的发展,使张掖户口殷实,经济繁荣。到〔隋〕代,西域44国商人前来交易,张掖成为西北最大的国际贸易市场,昭武九姓起了很大作用。直到唐朝,昭武九姓在甘州的人数和经济实力仍很可观。以后,昭武九姓逐渐与当地民族融合。
  三、匈奴
  匈奴赶走月氏后,占领河西广大地区,由休屠王、浑邪王分治东、西。浑邪王在黑河西岸筑得城(遗址今张掖市西北20公里处),将月氏城更名“单于城”。得城是匈奴右地冶铁、制革和兵器制造的中心,昭武城辟为对外贸易市场,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得到发展。〔西汉〕初年,匈奴不断袭击汉朝边境,成为对汉朝的威胁。到〔汉〕武帝时,为解除匈奴对汉朝西部的威胁,打通通西域之路,〔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汉〕军,从南、北两次进入河西,击败统治河西55年的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率河西匈奴四万余众降〔汉〕,汉武帝置河西4郡。
  四、氐族
  〔西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武都的氐族反,被朝廷击败,一部分流徙到张掖,被安置在今民乐县一带,设置“氐池县”。〔王莽〕时改氐池县为“否武县”,窦融任张掖属国都尉时,仍恢复为氐池县,氐族仍居住在此,一直到北凉时,沮渠蒙逊将氐池县升为“金山郡”。以后氐族与其他民族逐渐融合。
  五、卢水胡
  卢水胡系古义渠戎的后裔。义渠原居今武威一带,随着月氏的逐渐强大,义渠戎逐步东移。〔春秋〕时,大部分居于今庆阳、宁县、固原一带,其首领自称王,并筑城数十,牧耕为业。时人误以为他们是匈奴,称之为“秦胡”。〔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秦〕昭襄王母宣太后诱杀义渠王,其地为秦所并,部分义渠戎逃回河西,驻牧于今永昌一带。其地当时叫卢水,故称“卢水胡”,或称“秦胡卢水土人”。因助匈奴驱逐月氏有功,匈奴让其首领担任左沮渠,遂以“沮渠”为姓。〔汉〕武帝设置张掖郡后,让义渠王在张掖属国都尉属下任千人长。元鼎四年(前113年),匈奴右贤王、犁汙王率4000骑侵袭张掖郡,张掖太守、张掖属国都尉联合发兵将其击退。在作战中,义渠王射杀犁汙王,朝廷赏给义渠黄金200斤,马200匹,并在其地设“显美县”,以表彰他们的战功。窦融任张掖属国都尉时,得到卢水胡的大力支持,所领兵马中主要是卢水胡人。〔东汉〕元和三年(86年),卢水胡发生骚乱,护乌桓校尉邓训改任卢水胡谒者,来到显美,发现显美水草不丰,牲畜不繁,卢水胡生活困难,将一部分卢水胡迁移到临松一带(今民乐南古及以南)。临松的卢水胡于建武末年南下羌中,击败烧何羌,占据其地(湟水以北),卢水胡发展到青海。临松卢水胡首领沮渠家族得到发展,成为河西大族。吕光西征时,沮渠家族成为吕光的骨干力量,在〔后凉〕政权中出现许多高官显贵。公元397年,沮渠蒙逊起义脱离〔后凉〕,建立〔北凉〕政权,建都张掖。
  六、鲜卑
  鲜卑原是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附于匈奴。北匈奴西迁后,进入匈奴故地,并其余众,势力渐强。桓帝时,首领檀石槐建庭立制,组成军事行政联合体。檀石槐死后,联合体瓦解。两〔晋〕〔南北朝〕时,鲜卑各部在华北及西北地区建立政权。秃发部建立〔南凉〕,包括今青海西宁和甘肃武威地区,后被〔西秦〕所灭。〔南凉〕王秃发傉檀的小儿子秃发保周投降〔北魏〕,〔北魏〕封他为“张掖公”,〔北魏〕灭〔北凉〕后,升为“张掖王”,鲜卑进入张掖。由于对〔北魏〕永昌王拓跋健大肆掠夺,鲜卑各部不满,秃发保周率各部据张掖叛魏,被拓跋健击败。来到张掖的鲜卑逐渐融合于当地各民族。
  七、吐蕃
  “安史之乱”发生后,陇右、河西的军事主力被调往京师勤王,连甘州驻守大斗拔谷(今民乐南扁都口)的大斗军也被调往长安东面的灞上,陇右、河西防务空虚,吐蕃乘虚北犯,在占领陇右诸州后,于〔唐〕广德二年(764年)进入河西。甘州军民自永泰元年(765年)开始,在乐使君和向将军的率领下,同吐蕃展开游击战,历时16年,终因孤军无援,于建中二年(781年)失败,甘州被吐蕃占领。吐蕃按自己的建制在甘州设置军政机构,委派各级官佐,把汉人全部纳入千户府领导下的兵民一体组织,进行农牧生产。吐蕃对汉民采取“折襁褓以文身”“解鬓钿而辫发”的强化政策,“州人皆胡服臣虏,每岁时祀父祖,衣中国服,号恸后藏之。”
  9世纪中叶,吐蕃内讧,赞普(王)热巴巾被杀,其弟达磨立为赞普。达磨反佛,被大臣所杀。从此吐蕃王室分裂,势力遂衰。〔唐〕大中二年(848年),张议潮乘吐蕃内乱,率众于沙州起义,甘州民众奋起响应,吐蕃政权遂告瓦解,河西归唐。与此同时,陇右、河西的吐蕃奴隶发动起义,自称“嗢末”。因此,大部分吐蕃人留在甘州,到〔西夏〕时,甘州仍有大量吐蕃人,后迁至青海一部分,其余进入祁连山。
  八、沙陀
  沙陀系西突厥之一部。〔唐〕贞观年间,居金萨山(今尼赤金山)之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之东。因境内有大碛(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故又称“沙陀突厥”,以朱邪为姓。
  〔唐〕高宗时(650~683年),沙陀跟随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发动叛乱,平息后,沙陀部归属于〔唐〕。〔唐〕于其地置金满、沙陀二州处之。因从〔唐〕征讨铁勒有功,其首领沙陀金山被〔唐〕晋为“都督”,至武后时,累封为“张掖郡公”。〔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4年),其首领朱邪尽忠率领七千余帐归附吐蕃,吐蕃徙其部于甘州,置今高台以东弱水上游。吐蕃封朱邪尽忠为“大伦”(吐蕃官号),每战,以为先锋。元和初,吐蕃怀疑沙陀尽忠暗中与回鹘勾结,准备迁徙沙陀部落。沙陀部落得知此情后,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其首领率众三万东迁,为吐蕃所截,大部分逃散张掖、武威北部一带,一部分逃至今宁夏灵武地区,归属唐朝。唐朝将其安置于盐州(今宁夏盐池、陕西定边一带),设置阴山府,以沙陀首领朱邪执宜为兵马使。后又将其部迁太原,设十府以处沙陀,以后成为藩镇割据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五代十国〕时,沙陀人曾先后建立〔后唐〕〔后晋〕〔后汉〕等三个割据政权。留在甘州的沙陀,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
  九、回鹘
  回鹘,即回纥。〔北魏〕时,东部铁勒的袁纥部落游牧于鄂尔浑河和色楞格河流域(今内蒙古境)。隋朝称“韦”。大业元年(605年),因不堪忍受突厥的压迫,与仆固、同罗、拔野古四部成立联盟,总称“回纥”,取姓药罗葛氏,有众10万。〔唐〕贞观六年(632年)及武后延载元年(694年),漠北回纥、契芯、思结、浑等部两次迁徙甘、凉二州。〔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回纥可汗顿莫贺取“捷鸷犹鹘”,即“回旋轻捷如鹘”之意,上书唐廷:“请易回纥为回鹘”。〔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漠北回鹘汗国因天灾人祸,内部分裂,被黠戛斯人击破,杀可汗,部落四散迁逃。其中一支南下迁入吐蕃占领的河西,称为“河西回鹘”。〔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回鹘庞特勤率众进入甘州的删丹驻牧,并设牙帐,与原先迁入的回鹘人结合。大中十年(856年),庞特勤遣使朝贡,〔唐〕廷正式册封其为回首任怀建可汗。此期,甘州城(觻得)为张议潮的归义军所辖,至张淮深晚年,回鹘力量已很强大,与归义军展开数次争夺甘州城之战。〔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回鹘攻陷甘州城,牙帐由删丹移于甘州城中,史称“甘州回鹘”。甘州回鹘可汗与〔唐〕和〔五代〕的〔梁〕〔唐〕〔晋〕〔汉〕〔周〕及〔北宋〕皇帝皆为甥舅关系,经常向中原王朝贡献方物,其可汗受王朝册封。甘州回鹘有文字,但仅限贵族使用;信奉佛教,僧尼参与国政;贸易繁华,手工业发达;其都城为整个河西回鹘的政治、贸易中心。党项族建立西夏后,向河西进逼,甘州回鹘与之数战,国力耗损。〔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被李元昊击破,可汗自杀,甘州回鹘国遂亡。回鹘失甘州后,大部西走葱岭,一部迁入宋境,一部归党项羌,一部入阿尔金和苏干河畔,后又返归河西,称“黄头回鹘”。元朝称“撒里畏兀儿”(“撒里”为黄的意思),即今“裕固族”。
  十、党项
  党项族为古羌族的一个分支。〔汉〕〔唐〕时分布于今青海东南的河曲和四川西北松潘的峡谷,以畜牧业为主。时有九部,以拓拔氏最强。〔唐〕初时党项诸部先后归〔唐〕,太宗时赐拓拔酋李姓;〔唐〕中时因吐蕃侵扰,请求内迁,经〔唐〕廷允准,内迁甘、宁、陕一带。〔北宋〕太宗时赐其赵姓,真宗时因拒绝向宋让地而背宋自立,并利用〔宋〕〔辽〕争战之机逐步发展强大。仁宗时其首领李元昊建“大夏国”,即皇帝位。因其居于宋境之西,史称“西夏”。甘州在元昊称帝前即已为其所陷,并在此设甘肃军司、镇夷郡、宣化府,派镇夷郡王坐镇,党项族大量拥入。〔西夏〕在张掖兴修水利,发展屯垦,使张掖成为〔西夏〕的粮仓和后勤补给基地,张掖的农牧业、手工业得到发展。〔西夏〕设置“西夏国学”,收弟子三百,置教授,教〔西夏〕蕃学和儒学;选拔党项、汉族、吐蕃优秀弟子入学,教育得到发展。张掖的孔庙也在此时建成。党项族虔诚信仰佛教,在张掖修建大佛寺,佛教得到发展。修建黑河桥,整修道路,发展交通,张掖成为西夏的大后方。在战乱频仍的年代,张掖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有所发展。党项族虽是统治部族,但对其他民族一视同仁。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取甘州,〔西夏〕在张掖的政权不复存在,但大部党项人留在了张掖。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社会民族、人口、宗教、社会保障、人民生活、婚姻家庭、道德风尚、社会风俗、社会陋习、方言、东部裕固语、人物传、人物录、古籍选录、历史文献、红西路军史料、当代文选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