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民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453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民族
分类号: C951
页数: 17
页码: 1931-1947
摘要: 本章记述了张掖地区民族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古代民族、当代民族、民族工作等。
关键词: 张掖地区 民族 民族发展

内容

第一节 古代民族
  张掖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自〔夏〕〔商〕〔周〕至〔明〕〔清〕。先后有西戎、月氏、乌孙、匈奴、吐蕃、回、党项等14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用他们的智慧和劳动,与汉族人民一起,共同开发张掖,建设张掖,创造张掖灿烂的文化。
  一、戎族
  戎族亦称“西戎”。〔五帝〕时期,张掖一带为戎族所居。《史记》载,黄帝曾“西至于空桐(即崆峒),登鸡头”。《元和志》认为西崆峒在今高台县天城东黑山。《史记》记载,帝颛顼曾“西至于流沙”。《汉书·地理志》认为流沙指张掖郡居延县。帝喾的第二夫人简狄为有娀氏之女。逸书《张掖记》所记,有娀氏之国亦在今高台境内。尧、舜、禹时,政令已达到河西。《史记·五帝本纪》:“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当时“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舜言于帝,迁三苗于三危(在今敦煌),以变西戎”。舜命禹治平水土,“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禹定九州,“黑水、西河惟雍州”。张掖一带属雍州。禹曾巡行天下,弱水既西,三危既度,西戎即序。禹时的政令,东渐于海,西被流沙,声教迄于四海。帝禹元年,封其少子于西戎,世代为首领。
  二、月氏
  月氏为居于今张掖一带的古老民族。〔西周〕时称“禺知”,《逸周书》所记“禺知騊駼”,即是禺知向西周成王进贡野马的事。《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西巡至禺知之平即指今张掖一带。《管子》记载,〔春秋〕时,禺知经营的玉石,曾远销至齐国。〔战国〕时,月氏建都昭武城(位于今临泽县鸭暖乡)。今民乐县的永固城,也是月氏城,管理黑河以东的月氏部众。〔秦〕时,月氏已发展成为“控弦十余万”的强大游牧民族,赶走居于河西西部的乌孙,据有整个河西。匈奴头曼单于将其长子冒顿送到月氏为人质,此举还有另外的用意,就是要借月氏之手除掉冒顿而另立少子为太子。因而他将冒顿质于月氏不久,便袭击月氏。月氏果然要杀冒顿。机智的冒顿盗马逃回匈奴。冒顿于〔秦〕二世三年(前207年)杀其父头曼而自立为单于。冒顿打败东胡,回师西击月氏。〔西汉〕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年),冒顿派其次子右贤王进军河西,打败月氏,杀掉月氏王,月氏从此衰落,被迫西迁到阿姆河以北地方,建立大月氏国。一部分未能西迁的月氏人,进入祁连山,称“小月氏”。霍去病在河西战胜匈奴后,一部分小月氏出山居于黑河沿岸,称“义从胡”,此后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
  月氏时,善于经商的西域康国人来到昭武城从事贸易。匈奴占据河西后,浑邪王利用康国人的资金和经商能力,在康国人的主持下,发展贸易。由于康国被西迁的大月氏占据,康国国王也来到了昭武城,亲自主持商务。康国在昭武的商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康国的商业网点本来就遍布西域各国,此时都以昭武为中心。他们在各地的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九姓,都以昭武为氏,统称“昭武九姓”。〔汉〕武帝设张掖郡时,置昭武县,让昭武九姓继续住在昭武,进行商业贸易。他们在昭武接待各国商队,既搞长途贩运,又搞坐地批发,丝绸之路沿线到处都有他们的商业网点,构成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在北方各民族中,有很高的威望,朝廷也从昭武九姓中聘任使者,出使北方各民族。由于对外贸易和商业的发展,使张掖户口殷实,经济繁荣。到〔隋〕代,西域44国商人前来交易,张掖成为西北最大的国际贸易市场,昭武九姓起了很大作用。直到唐朝,昭武九姓在甘州的人数和经济实力仍很可观。以后,昭武九姓逐渐与当地民族融合。
  三、匈奴
  匈奴赶走月氏后,占领河西广大地区,由休屠王、浑邪王分治东、西。浑邪王在黑河西岸筑得城(遗址今张掖市西北20公里处),将月氏城更名“单于城”。得城是匈奴右地冶铁、制革和兵器制造的中心,昭武城辟为对外贸易市场,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得到发展。〔西汉〕初年,匈奴不断袭击汉朝边境,成为对汉朝的威胁。到〔汉〕武帝时,为解除匈奴对汉朝西部的威胁,打通通西域之路,〔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汉〕军,从南、北两次进入河西,击败统治河西55年的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率河西匈奴四万余众降〔汉〕,汉武帝置河西4郡。
  四、氐族
  〔西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武都的氐族反,被朝廷击败,一部分流徙到张掖,被安置在今民乐县一带,设置“氐池县”。〔王莽〕时改氐池县为“否武县”,窦融任张掖属国都尉时,仍恢复为氐池县,氐族仍居住在此,一直到北凉时,沮渠蒙逊将氐池县升为“金山郡”。以后氐族与其他民族逐渐融合。
  五、卢水胡
  卢水胡系古义渠戎的后裔。义渠原居今武威一带,随着月氏的逐渐强大,义渠戎逐步东移。〔春秋〕时,大部分居于今庆阳、宁县、固原一带,其首领自称王,并筑城数十,牧耕为业。时人误以为他们是匈奴,称之为“秦胡”。〔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秦〕昭襄王母宣太后诱杀义渠王,其地为秦所并,部分义渠戎逃回河西,驻牧于今永昌一带。其地当时叫卢水,故称“卢水胡”,或称“秦胡卢水土人”。因助匈奴驱逐月氏有功,匈奴让其首领担任左沮渠,遂以“沮渠”为姓。〔汉〕武帝设置张掖郡后,让义渠王在张掖属国都尉属下任千人长。元鼎四年(前113年),匈奴右贤王、犁汙王率4000骑侵袭张掖郡,张掖太守、张掖属国都尉联合发兵将其击退。在作战中,义渠王射杀犁汙王,朝廷赏给义渠黄金200斤,马200匹,并在其地设“显美县”,以表彰他们的战功。窦融任张掖属国都尉时,得到卢水胡的大力支持,所领兵马中主要是卢水胡人。〔东汉〕元和三年(86年),卢水胡发生骚乱,护乌桓校尉邓训改任卢水胡谒者,来到显美,发现显美水草不丰,牲畜不繁,卢水胡生活困难,将一部分卢水胡迁移到临松一带(今民乐南古及以南)。临松的卢水胡于建武末年南下羌中,击败烧何羌,占据其地(湟水以北),卢水胡发展到青海。临松卢水胡首领沮渠家族得到发展,成为河西大族。吕光西征时,沮渠家族成为吕光的骨干力量,在〔后凉〕政权中出现许多高官显贵。公元397年,沮渠蒙逊起义脱离〔后凉〕,建立〔北凉〕政权,建都张掖。
  六、鲜卑
  鲜卑原是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附于匈奴。北匈奴西迁后,进入匈奴故地,并其余众,势力渐强。桓帝时,首领檀石槐建庭立制,组成军事行政联合体。檀石槐死后,联合体瓦解。两〔晋〕〔南北朝〕时,鲜卑各部在华北及西北地区建立政权。秃发部建立〔南凉〕,包括今青海西宁和甘肃武威地区,后被〔西秦〕所灭。〔南凉〕王秃发傉檀的小儿子秃发保周投降〔北魏〕,〔北魏〕封他为“张掖公”,〔北魏〕灭〔北凉〕后,升为“张掖王”,鲜卑进入张掖。由于对〔北魏〕永昌王拓跋健大肆掠夺,鲜卑各部不满,秃发保周率各部据张掖叛魏,被拓跋健击败。来到张掖的鲜卑逐渐融合于当地各民族。
  七、吐蕃
  “安史之乱”发生后,陇右、河西的军事主力被调往京师勤王,连甘州驻守大斗拔谷(今民乐南扁都口)的大斗军也被调往长安东面的灞上,陇右、河西防务空虚,吐蕃乘虚北犯,在占领陇右诸州后,于〔唐〕广德二年(764年)进入河西。甘州军民自永泰元年(765年)开始,在乐使君和向将军的率领下,同吐蕃展开游击战,历时16年,终因孤军无援,于建中二年(781年)失败,甘州被吐蕃占领。吐蕃按自己的建制在甘州设置军政机构,委派各级官佐,把汉人全部纳入千户府领导下的兵民一体组织,进行农牧生产。吐蕃对汉民采取“折襁褓以文身”“解鬓钿而辫发”的强化政策,“州人皆胡服臣虏,每岁时祀父祖,衣中国服,号恸后藏之。”
  9世纪中叶,吐蕃内讧,赞普(王)热巴巾被杀,其弟达磨立为赞普。达磨反佛,被大臣所杀。从此吐蕃王室分裂,势力遂衰。〔唐〕大中二年(848年),张议潮乘吐蕃内乱,率众于沙州起义,甘州民众奋起响应,吐蕃政权遂告瓦解,河西归唐。与此同时,陇右、河西的吐蕃奴隶发动起义,自称“嗢末”。因此,大部分吐蕃人留在甘州,到〔西夏〕时,甘州仍有大量吐蕃人,后迁至青海一部分,其余进入祁连山。
  八、沙陀
  沙陀系西突厥之一部。〔唐〕贞观年间,居金萨山(今尼赤金山)之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之东。因境内有大碛(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故又称“沙陀突厥”,以朱邪为姓。
  〔唐〕高宗时(650~683年),沙陀跟随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发动叛乱,平息后,沙陀部归属于〔唐〕。〔唐〕于其地置金满、沙陀二州处之。因从〔唐〕征讨铁勒有功,其首领沙陀金山被〔唐〕晋为“都督”,至武后时,累封为“张掖郡公”。〔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4年),其首领朱邪尽忠率领七千余帐归附吐蕃,吐蕃徙其部于甘州,置今高台以东弱水上游。吐蕃封朱邪尽忠为“大伦”(吐蕃官号),每战,以为先锋。元和初,吐蕃怀疑沙陀尽忠暗中与回鹘勾结,准备迁徙沙陀部落。沙陀部落得知此情后,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其首领率众三万东迁,为吐蕃所截,大部分逃散张掖、武威北部一带,一部分逃至今宁夏灵武地区,归属唐朝。唐朝将其安置于盐州(今宁夏盐池、陕西定边一带),设置阴山府,以沙陀首领朱邪执宜为兵马使。后又将其部迁太原,设十府以处沙陀,以后成为藩镇割据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五代十国〕时,沙陀人曾先后建立〔后唐〕〔后晋〕〔后汉〕等三个割据政权。留在甘州的沙陀,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
  九、回鹘
  回鹘,即回纥。〔北魏〕时,东部铁勒的袁纥部落游牧于鄂尔浑河和色楞格河流域(今内蒙古境)。隋朝称“韦”。大业元年(605年),因不堪忍受突厥的压迫,与仆固、同罗、拔野古四部成立联盟,总称“回纥”,取姓药罗葛氏,有众10万。〔唐〕贞观六年(632年)及武后延载元年(694年),漠北回纥、契芯、思结、浑等部两次迁徙甘、凉二州。〔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回纥可汗顿莫贺取“捷鸷犹鹘”,即“回旋轻捷如鹘”之意,上书唐廷:“请易回纥为回鹘”。〔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漠北回鹘汗国因天灾人祸,内部分裂,被黠戛斯人击破,杀可汗,部落四散迁逃。其中一支南下迁入吐蕃占领的河西,称为“河西回鹘”。〔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回鹘庞特勤率众进入甘州的删丹驻牧,并设牙帐,与原先迁入的回鹘人结合。大中十年(856年),庞特勤遣使朝贡,〔唐〕廷正式册封其为回首任怀建可汗。此期,甘州城(觻得)为张议潮的归义军所辖,至张淮深晚年,回鹘力量已很强大,与归义军展开数次争夺甘州城之战。〔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回鹘攻陷甘州城,牙帐由删丹移于甘州城中,史称“甘州回鹘”。甘州回鹘可汗与〔唐〕和〔五代〕的〔梁〕〔唐〕〔晋〕〔汉〕〔周〕及〔北宋〕皇帝皆为甥舅关系,经常向中原王朝贡献方物,其可汗受王朝册封。甘州回鹘有文字,但仅限贵族使用;信奉佛教,僧尼参与国政;贸易繁华,手工业发达;其都城为整个河西回鹘的政治、贸易中心。党项族建立西夏后,向河西进逼,甘州回鹘与之数战,国力耗损。〔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被李元昊击破,可汗自杀,甘州回鹘国遂亡。回鹘失甘州后,大部西走葱岭,一部迁入宋境,一部归党项羌,一部入阿尔金和苏干河畔,后又返归河西,称“黄头回鹘”。元朝称“撒里畏兀儿”(“撒里”为黄的意思),即今“裕固族”。
  十、党项
  党项族为古羌族的一个分支。〔汉〕〔唐〕时分布于今青海东南的河曲和四川西北松潘的峡谷,以畜牧业为主。时有九部,以拓拔氏最强。〔唐〕初时党项诸部先后归〔唐〕,太宗时赐拓拔酋李姓;〔唐〕中时因吐蕃侵扰,请求内迁,经〔唐〕廷允准,内迁甘、宁、陕一带。〔北宋〕太宗时赐其赵姓,真宗时因拒绝向宋让地而背宋自立,并利用〔宋〕〔辽〕争战之机逐步发展强大。仁宗时其首领李元昊建“大夏国”,即皇帝位。因其居于宋境之西,史称“西夏”。甘州在元昊称帝前即已为其所陷,并在此设甘肃军司、镇夷郡、宣化府,派镇夷郡王坐镇,党项族大量拥入。〔西夏〕在张掖兴修水利,发展屯垦,使张掖成为〔西夏〕的粮仓和后勤补给基地,张掖的农牧业、手工业得到发展。〔西夏〕设置“西夏国学”,收弟子三百,置教授,教〔西夏〕蕃学和儒学;选拔党项、汉族、吐蕃优秀弟子入学,教育得到发展。张掖的孔庙也在此时建成。党项族虔诚信仰佛教,在张掖修建大佛寺,佛教得到发展。修建黑河桥,整修道路,发展交通,张掖成为西夏的大后方。在战乱频仍的年代,张掖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有所发展。党项族虽是统治部族,但对其他民族一视同仁。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取甘州,〔西夏〕在张掖的政权不复存在,但大部党项人留在了张掖。
  第二节 当代民族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张掖各民族之间经历彼此消长、互为盛衰、相互融合的过程。数千年来,有的民族消失,有的民族产生。〔元〕〔明〕以来,一些新的民族形成和发展起来,成为张掖的当代民族。几百年来,区内各族人民就劳动、生息和繁衍在张掖这块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相互依存、和睦共处,为开发和建设张掖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创造具有各民族特色的历史和文化。近百年来,张掖各族人民又共同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英勇斗争,为缔造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贡献,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当今,在张掖这个民族大家庭中,共同生活着26个兄弟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区内少数民族人口在百人以上的有裕固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满族等6个民族,其中裕固族为全国在张掖的独有民族;人口在百人以下的有维吾尔族、东乡族、壮族、土家族、苗族、朝鲜族、彝族、布依族、瑶族、撒拉族、保安族、高山族、侗族、仡佬族、锡伯族、白族、傈傈族、畲族、达斡尔族等19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互相交错。汉族集中分布在张掖市和临泽、高台、山丹、民乐等5个农业县(市)的河川地区;裕固族、藏族、蒙古族、土族等4个民族聚居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张掖市平山湖蒙古族乡;其他民族杂散居在全区各县、市的乡(镇)。
  一、汉族
  汉族是张掖建郡后的主体民族。在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全区有汉族1151423人,占总人口的98.05%。
  汉族在张掖的历史悠久。主要是历代通过屯垦、移民、戍边、掳掠、流亡等方式迁徙而居。
  〔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匈奴退出河西,河西归汉版图。汉王朝实行“屯田”“移民实边”政策。据《汉书》记载:“汉渡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五六万人。”司马迁写道:“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狩五年(前118年),“徙天下奸猾吏民于边”。河西一部分移民来自山东,武帝时,“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乃徙贫民于关以西”。与贫民同徙者还有一部分罪徒或戍卒家属及自愿移入者。
  汉朝“屯田”“移民实边”政策的实施,促进张掖农业的发展,人口大量增加。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末年,张掖郡有10个县,人口达88731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大乱,河西安定,张掖郡“家家丰足,仓库盈溢,流民归之者众”。
  唐朝,继续实行军屯、民屯,开发河西。自〔唐〕高祖武德以来,岁发丁壮为戍卒,缯帛为军资,开屯田,供粮饷,设监牧,畜马牛,军城戍逻,万里相望。
  明朝,屯垦仍是一项重要政策。洪武二年(1369年),明廷命令“临洮、岷州、宁夏、洮州、西宁、甘州、庄浪、河州、肃州、山丹、永昌、凉州等卫屯田,岁谷种外,余粮以十分之二上仓,给守城军士”。洪武末,明朝廷命肃王朱瑛督甘州5卫军屯。
  清朝中前期,实行轻赋役、力屯垦,大兴水利,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人口大幅度增长。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甘州府人口增加到28万人。
  历史上,汉族地区农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经济占统治地位。青铜器、丝织、建筑、陶瓷、绘画等久负盛名,涌现出许多文化、科学、政治、军事、文学、艺术人才,有浩若烟海的汉文典籍。近代,帝国主义入侵后,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受到严重阻滞。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张掖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和文化事业迅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汉族的传统观念中,宗族观念根深蒂固,以父系为中心论亲疏,“三纲”(孔颖达疏引《礼纬含文嘉》:“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西汉董仲舒《举贤良对策》:“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成为古代汉族伦理道德和立法的重要基础。共和国成立后,各种传统观念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逐步扬弃。
  汉族对宗教自古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道教是汉族的本土宗教,但真正信仰者甚少。此外还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汉族通用汉语言,属汉藏语系。现代汉语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汉族婚姻通行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以牢固稳定著称,以注重礼仪、尊老爱幼为美德。丧葬,农村实行土葬,城市逐步推行火葬。
  共和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平等,不仅汉族本身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而且与各兄弟民族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1978年以后,随着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汉族人民的生活不断改善,文化水平日益提高。
  二、裕固族
  裕固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全国惟一在张掖的独有民族。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全区有裕固族9145人,主要分布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一少部分散居在其他地方。裕固族原称“撒里畏兀儿”“尧乎儿”,1953年,在祁连山北麓各族各界人士座谈会上,经过充分协商,一致同意将“尧乎儿”的谐音“裕固”作为族称,兼取汉语“富裕巩固与稳固”之意,报经政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裕固族”。
  裕固族渊源于唐朝甘州回鹘。甘州回鹘政权破灭后,以汗室氏族夜落纥为首的大部分回鹘人西奔沙州(今敦煌),时称“沙州回鹘”。〔西夏〕占领沙、瓜、肃三州后,这部分人又迁徙到今甘、青、新三省(区)交界一带对抗西夏,时称“黄头回鹘”。至元朝,蒙古大将速不台于公元1226年攻占沙州回鹘地区,历时两个世纪。期间,使这部分回鹘人与中亚回鹘人(即今维吾尔族)分离,逐渐向新的民族共同体发展。
  元朝,称这部分回鹘人为“撒里畏兀儿”,元朝一直派军队戍守撒里畏兀儿地区,一部分蒙古部落也迁徙到此地区。至元末,历时140多年,回人和蒙古人互相融合,成为今裕固族源流之一。
  明朝,仍称“撒里畏兀儿”,在关外设立半军事性质的卫,管理撒里畏兀儿地区。但不久,各卫之间互相攻杀,外受吐鲁番政权的攻击,关外各卫相继崩溃。16世纪初,撤里畏兀儿人大规模东迁,明王朝给予安置。将罕东卫、沙州卫和安定卫的一部分东迁撒里畏兀儿人安置于甘州南山,成为今肃南县东部裕固族;将赤金蒙古卫、曲先卫和安定卫的一部分东迁撒里畏兀儿人安置于肃州塞内,成为今肃南县西部裕固族。
  清朝,称今裕固族为“黄番”,分为7个部落,即大头目家(即“部落”)、杨哥家、八个家、五个家、罗尔家、亚拉格家、贺郎格家。并封大头目为“七族黄番总管”,各家设正、副头目,给以守备、千总、把总等官职,七族正、副头目多演变为世袭制。清廷还将驻牧甘州南山一带的裕固族划归梨园营管辖,把驻牧在肃州一带的裕固族划归肃州镇总兵红崖营管辖。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于1915年换发大头目执照,裕固族地区分别划归酒泉、张掖、高台3县管辖。
  裕固族有自己的语言。裕固语分为西部裕固语和东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又称为“尧乎儿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至今仍保留古突厥、回鹘语词汇。使用西部裕固语的地区有肃南大河区的水关、韭菜沟乡;明花区的明海、莲花、前滩乡;皇城区的马营乡。东部裕固语,又称“恩格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保留较多蒙古语词汇和语音特点。使用的地区有肃南康乐区;皇城区的北滩、东滩乡;大河区的红湾墩、松木滩、老虎沟等。大河和皇城两区的一部分人还兼通东、西两种裕固语。因裕固族和汉族交错杂居,前山裕固族一般都会讲汉语,以汉语作为交际工具。裕固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现在通用汉文。
  裕固族的宗教信仰。在回鹘时期,曾信仰萨满教。公元7世纪,摩尼教从波斯传入我国回鹘地区,又改信“摩尼教”,但也不排斥萨满教。9世纪,回鹘西迁河西后,信仰佛教。元朝,藏传佛教传入回鹘地区,开始信仰藏传佛教。明、清时期,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兴起和传播,逐渐成为裕固族全民信仰的宗教,此时共建10所寺院,除古佛寺建于明末外,其他9座都建于清朝。至解放前夕,裕固族地区有9所寺院,即古佛寺、景耀寺、康隆寺、转轮寺、红湾寺、长沟寺、水关寺、莲花寺、明海寺。加之民乐等县辖属的还有马蹄寺、西沟寺等。寺院大都依部落而建,有“什么寺院属什么家”之说。
  裕固族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服饰上,男子穿高领左襟长袍,系红、蓝色腰带,戴毡帽或礼帽,穿长腰靴子。妇女也穿高领长袍,衣领和袖口刺绣花边,外套坎肩,穿长筒布靴子,束红、紫或绿色腰带,戴圆筒喇叭形的红缨帽,帽檐上有两道黑色边条。已婚妇女戴头面,将头发梳成3条辫子,1条挂背后,两条垂胸前,饰以珠宝、玛瑙、银、铜等。饮食上,和其他游牧民族大同小异,以奶、肉食品为主,米面次之。独具风味的食品有酥油炒面奶茶,每日必饮。居住上,过去多住帐篷,用6根或9根杆子支撑,外面用牛、羊毛织成的褐子遮盖,逐水草而居。丧葬上,主要有火葬、天葬和土葬。西部裕固族以火葬为主,东部裕固族以天葬为主,明花区前滩乡以土葬为主。共和国成立后,裕固族的风俗习惯有了很大改变。
  1949年后,裕固族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成为祖国民族大家庭的一员。1954年成立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县长和自治机关的组成人员,主要由裕固族公民担任,县人大代表中,裕固族代表占三分之一以上,在全国、全省人大代表中,都有裕固族代表。裕固族干部大批成长,已成为建设肃南的一支骨干力量。
  三、藏族
  藏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源于古代民族吐蕃,并融合其他民族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区内藏族,主要聚居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区、马蹄区和大河区的水关乡、皇城区的泱翔乡及铧尖乡,一部分散居张掖、山丹、民乐、高台、临泽等县。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全区有藏族8810人,其中聚居肃南县有8393人,散居其他县417人。
  【祁丰区藏族】主要分布祁林、祁连、祁文、祁青乡,1990年人口普查时有2785人。据祁丰区祁林乡榆林坝下寺石碑记载,其祖先世居西康窝绒宗喀地区,元朝时奉命来此戍边。初来时,有士兵300余人,均持长矛,矛头上系黑牛毛缨,藏语称为“东纳”,亦称“东乐克”。守祁连山三山口,即卯来泉山口、金佛寺山口、甘黄坝山口,以后逐渐由兵变民,形成现在祁丰区藏族。清朝,卯来泉山口属嘉峪关游击管辖,又分为11个小部落,总头目姓乔,系用大布施获达赖喇嘛赐为世袭头目,光绪十八年废除,改为民选。金佛寺山口属金佛寺把总管辖,分6个部落,又称“六族家”,头目姓蒲,〔清〕乾隆时以贡海马得世袭头目之职,〔清〕光绪二十四年废除,改为民选。甘黄坝山口属清水守备管辖,分3个部落,头目姓佘,以军功得职,于光绪二十四年废除。〔民国〕初年,三山口归肃州镇守使管辖。保甲制度建立后,改设祁连直属保,隶属酒泉县政府管辖。共和国成立后,酒泉县设祁明区管辖三山口藏族和今肃南明花区裕固族。1954年,划归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管辖。
  【大河区水关乡藏族】原为唐古特二族,来自后藏。清朝以后,称为“黑番家”,居慈云寺附近,直属肃州镇总兵管辖。〔清〕康熙年间,因居住地与黄番相连而划归黄番头目管辖。〔清〕雍正二年,在行查事案内收服,属高台红崖营管辖。〔民国〕31年,由顾家堪布委派头目贡布谢什。1949年,由高台县五区(祁连区,新坝、元山子、红崖子等)管辖。1954年,划归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属大河区水关乡。1990年人口普查时有111人。
  【马蹄区藏族】分布西水、大都麻、大泉沟乡。1990年人口普查时有2343人。马蹄区藏族来源,一是留居吐蕃后裔,二是〔明〕〔清〕时从青海迁徙而来。《甘州府志》载,〔清〕代居住今马蹄区藏族称“唐乌忒黑番”“查该番目等祖上系康熙三十五年噶尔旦胁从添巴缘,噶尔旦剿灭,属番穷苦,久遭荼,毒。抚绥白道人塔弄,闻召即至,倾心归诚,于康熙三十七年,经川陕总督吴赫奏请,奉旨安插落业,至今共80余年。该番目等俱系承袭世职”。“唐乌忒黑番”分布情况是“甘州城守营管唐乌忒黑番一族,酋长副头目一名锁喃铁令。共男女大小466人,每年贡马2匹。查该番驻牧西流水河湾山场地方”;“洪水营管唐乌忒黑番一族,酋长总头目化密加,副头目官卜扎什。共男女大小565口,每年贡马8匹。查该番驻牧黄草沟地方”;“南古城营管唐乌忒黑番一族,酋长正头目阿干段住。共男女大小1272口,每年贡马12匹。查该番驻牧大都麻地方”。“唐乌忒黑番三族”,即今马蹄区藏族。〔民国〕时期,马蹄区藏族分为14个部落,亦称“东南十四族”。又分为东五族、西八族和白头目家(又称“板板大部落”)。东五族即葱西、错敏、火西、罗尔家和横错沟等5个部落,正头目根登扎什,副头目贡布泽尔登。西八族即大都麻、小都麻、昌灵、钟西、横尼、盼西、鄂急、嘉卜斯等8个部落,正头目策林扎什。此外,尚有白头目家,共14个部落。〔民国〕初期,重大事务由甘肃镇守使转咨蒙藏院办理。共和国建立后,1950年,东五族地区属民乐县管辖,设祁连直属乡。西八族和白头目家属张掖县管辖,设立协和乡。1954年,两乡合并设立马蹄藏族自治区,划归民乐县管辖。1957年划归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设马蹄区公署。原东五族属大泉沟乡,西八族中的大都麻、小都麻、昌灵、钟西,属今大都麻乡。原西八族中的横尼、盼西、鄂急、嘉卜斯,今属西水藏族乡。原白头目家的芭蕉湾和楼庄子今也属西水藏族乡。
  【皇城区泱翔、铧尖乡藏族】源于唐朝吐蕃。公元8世纪中叶,吐蕃北上东征,占据陇右、河西,吐蕃一部分人驻牧河西。9世纪中叶,吐蕃内争,势力衰弱,嗢末起义失败后,一部分人退居河西,与原驻牧河西的吐蕃人汇合。至宋朝,这部分吐蕃人退居武威迤南祁连山,逐渐形成一个较大的部落联盟,史称“凉州六谷部”,亦称“华锐”,意即英雄的土地和部落。泱翔和铧尖藏族即“凉州六谷部”的一部分。今居住泱翔乡藏族,原分为强岔、加再、托巴、安州、下麻等5个部落,归永昌县管辖。今铧尖乡藏族,原分为朵述、沙麻两个部落,归武威县管辖。1956年,泱翔、铧尖两乡划归天祝藏族自治县,1959年划归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缅藏语族藏语支,依地区不同划分为卫藏、康、安多方言。张掖地区藏语言属于安多方言。但由于藏族来自不同地区,语言上仍有差异,如祁丰区藏语,在语音和词汇上仍保留康方言;铧尖藏语,属华锐小方言,泱翔藏语,属青海巴彦小方言。藏文创制于公元7世纪前期,是藏族学者图米三布札参照梵文体系一种字体创造的,有30个辅音字母和4个元音符号构成,是一种拼音文字。由左向右书写,字体分为楷书体和草体,藏文称“有头字”和“无头字”。藏文创制后,曾先后进行过3次厘定工作,形成今藏区通用文字。
  境内藏族信仰藏传佛教格鲁派(即黄教)。〔明〕〔清〕时修建十多座寺院,大都依部落而建。如祁丰区原20个部落,建有文殊寺、西沟寺、佘年寺、榆林坝下寺、钟楼寺等;马蹄“东南十四族”建有马蹄寺、西水转轮寺、西来寺等;泱翔和铧尖7个部落建有沙沟寺、善法寺等;大河区水关乡两个部落建有吉祥寺。这些寺院在1958年反封建斗争扩大化和“文革”期间被毁。20世纪80年代,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又批准开放和修复马蹄寺、文殊寺、沙沟寺,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
  藏族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有自己的特点。饮食以牛、羊肉和奶食为主,喜欢饮茶
  吃炒面。服饰男女均戴礼帽、狐皮帽和细皮帽,外着长袖肥腰圆领右开襟长袍,内衣袖长襟短,系腰带、穿长靴,住帐篷,逐水草而牧。婚姻多为一夫一妻制,也有赘婿。丧葬多为天葬和火葬。但张掖地区藏族地处内地,历史上与其他民族,特别是与汉族交错杂居,交往密切,互相影响,生活习俗有很大变化。藏族和其他民族和睦相处,团结合作,为开发和建设张掖做出贡献。
  四、回族
  区内回族人口较多,分布较广。1990年人口普查时有3040人,分布在6个县(市),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小聚居张掖城区南关、甘浚乡,山丹县城南关,民乐县城西门,高台县骆驼城乡(1986年从定西县香泉乡迁此),肃南县大河区喇嘛湾乡,康乐区青龙乡,皇城区东滩乡,其余散杂居于其他县(市)的乡(镇)。
  张掖回族的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唐〕〔宋〕以来,沿丝绸之路来张掖经商的中亚人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流寓不归,定居张掖;二是13世纪蒙古军三次西征,被东迁来的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他们被编为“探马赤军”规定“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屯聚牧养”,其中很大部分驻牧河西。“屯聚牧养”以后:“随地入社”变为农民,就地定居,置产立业,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元朝,张掖为甘肃行省的省会,元朝选派回族人兀伯都剌、麦术丁、合散和哈珊为甘肃行省平章政事,统管甘肃。
  明朝,回族已形成为一个民族,至〔清〕同治以前,张掖仍是回族聚居区,人口不断发展。《平定甘陇纪略》称,“盖自乾隆以来,重熙累洽,关陇腹地不睹兵革者近百年,回民以生以息,户口之蕃亦臻极盛”。《左宗棠年谱》中称“甘肃回多于汉”。张掖回族聚居区的清真寺也多建于清朝。〔清〕康熙十年(1672年),张掖城西门内建清真寺;乾隆年间,山丹城南关建清真寺;〔清〕嘉庆年间,张掖城北街又建了清真寺。
  清朝,由于清王朝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激起回族人民发起抗〔清〕斗争,起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清〕顺治五年(1648年)九月,回族米剌印(甘州副将)、丁国栋举行甘州起义,诱杀巡抚、总兵等官员,占领甘州,拥立〔明〕延长王朱识〓穿为王,打起“反清复明”的旗帜,号召群众。起义军发展很快,“其种人多应之者”。据《甘州府志》载,起义后,米剌印率兵东进,“甘凉皆陷,渡河东而连陷兰、岷、临洮,遂围巩昌(今陇西)。号召土寇,众十万,关辅大震”。清朝廷派重兵镇压。米剌印率起义军在巩昌至靖远水泉子时战死,丁国栋西走肃州,立土伦泰为王,继续进行抗清斗争,坚持到顺治六年十一月,历时一年零八个月,由于力量悬殊,补给困难,肃州城为清军所破,丁国栋、土伦泰被杀,起义失败。〔清〕同治四年(1865年)肃州回民起义,甘州回民响应,起义军遍及河西。据《东华实录》载,甘州知府向清朝廷的奏文中称:“肃回勾结高台等处回民,围扑甘郡……肃百余里外,贼势猖狂,抚彝(临泽)回滋扰,甘州城内叛乱,永昌也有回氛,关内外文报不通。”清廷派陕甘总督左宗棠对肃州起义回民进行残酷镇压,大肆屠杀起义回民,起义失败。同治十二年,左宗棠对河西回族进行强制性的迁移,徙往兰州一带。从此,出现“自是甘、凉、安、肃无回族聚处”的局面。
  〔民国〕时期,回族又陆续迁入张掖,在张掖、山丹、民乐、高台等县出现小聚居区,建起清真寺。
  回族的语言,在东迁初期,是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汉语同时使用。由于回族长期和汉族杂居,特别是汉人成分在回族中日渐增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习惯于以汉语作为本民族的语言,并保留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甘肃是伊斯兰教教派和门宦形成与传播的主要地区,而张掖回族是多从甘肃临夏和青海、宁夏等省区迁移而来,信仰的教派主要是依赫瓦尼派、格底目派,还有哲赫林耶派及虎夫耶各门宦。信教群众多围寺而居,进行宗教活动。伊斯兰教对回族的形成和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对回族的生活习惯影响很深。过去,回族小孩出生不久,就要请阿訇起经名;结婚时要请阿訇来证婚;死人要速葬,请阿訇主持殡埋,将死者冲洗后用白布包身,土葬,不用棺材;回民男子习惯戴白帽或黑帽,这原是教徒们做礼拜时戴的,妇女戴盖头,也和宗教规定有关;回民不饮酒,只吃牛、羊肉、鸡肉和鱼,牛羊鸡必须由阿訇宰杀;回民爱清净,同做礼拜时的“小净”和“大净”有关;回族一年过两个节日,即开斋节和古尔邦节,也从宗教而来。
  共和国成立后,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受到尊重,和各族人民一起,为张掖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
  五、蒙古族
  主要分布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区白银蒙古族乡和张掖市平山湖蒙古族乡,少数散居山丹、临泽、民乐县。1990年,有497人,其中肃南县316人,张掖市156人,山丹县18人,临泽县4人,民乐县3人。
  白银乡和平山湖乡的蒙古族,20世纪30年代初自戈壁阿尔泰(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戈壁阿尔泰省)迁来,计400户,驻牧于马鬃山。1935年,戈壁阿尔泰来人,动员返回200户,其余200户留居此地。后为寻找更好的草原,来到东、西牛毛山和平山湖。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白银乡,划归张掖县十一区(康丰、康乐、白银)管辖。1954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后,划归肃南县管辖。1984年4月13日,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民政厅批准,正式成立白银蒙古族乡。张掖市平山湖蒙古族共32户193人。1984年6月11日,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民政厅批准,正式建立平山湖蒙古族乡。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蒙古族文字,早在13世纪,就在回鹘文字母基础上创造自己的文字。14世纪蒙古学者对最初蒙文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的蒙古文字。张掖地区的蒙古族讲喀尔喀蒙古语。
  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与风俗习惯都有自己的特点。男女都穿开衩、身宽、袖长的长袍,束以腰带,着长筒皮靴。女子盛妆时戴银饰点缀的冠,平时则以红、蓝色布缠头。牧民以牛羊肉和奶食为主,粮食为辅。牧区多住蒙古包。婚姻,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过去子女婚事多由父母包办,重彩礼;今变为男女自由选择配偶,实行一夫一妻制,男女平等。丧葬一般为“天葬”。蒙古族能歌善舞,善骑射,骑马、摔跤、射箭为群众所喜好。古代蒙古族信仰萨满教,元朝以后,改信藏传佛教格鲁派(即黄教)。藏传佛教对蒙古族的精神世界和世俗生活影响很大。境内没有蒙古族寺院。
  〔民国〕前,区内蒙古族以牧为主,牲畜少,又落脚到干旱荒漠草原,自然条件恶
  劣,生活十分困难。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经济和社会事业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显著改善。1995年,白银蒙古族乡和平山湖蒙古族乡工农业总产值分别达到138.9万元和534万元,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76元和1980元,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蒙古族干部不断成长,蒙古族乡的乡长都由蒙古族公民担任;乡政府人员,大部分是蒙古族干部。白银乡蒙古族已故巴宝曾担任肃南县政协副主席,海福成担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平山湖蒙古族乡已故罗忠贤曾任张掖市政协常委。
  六、土族
  土族是区内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1990年有428人。分布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356人,民乐、山丹、张掖、高台4县(市)72人。
  土族族源,因无系统的文字记载,民间传说在各部土族中又相互歧异,目前尚无定论。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县、大通县、门源县和甘肃省的天祝藏族自治县。各地土族有很多自称,青海互助、大通、甘肃天祝一带自称“蒙古尔”(蒙古人)、“察罕蒙古”(白蒙古);民和县多自称“土昆”,其他地方自称“土户家”,附近的藏族称土族为“霍尔”。地方旧志中也有各种推断性的说法。张掖土族主要来自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土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基本词汇和蒙古语相同或相近。生活用语中,汉语借词较多;宗教用语中,藏语借词较多。没有自己的文字,通用汉文。
  土族服饰具有独特风格,男女上衣都有绣花高领。男子常穿布袍,冬天套上大领白板皮衣,系腰带,戴围以织锦的毡帽;妇女上衣都是斜襟,两袖由五节不同颜色的宽布圈组成,有时外面套上黑背心,很讲究头饰,戴饰有织锦的毡帽。
  土族的婚姻,故有“戴天头”的陋习,今已废除,实行一夫一妻制。土族一般都实行火葬,葬后将现骨灰装在一尺多长的匣子里埋在茔地。普遍信仰藏传佛教,但民间仍保留祖先崇拜和多神崇拜。
  土族是一个擅长歌舞的民族。民间文学全部是口头相传,其中大部分是可以演唱的叙事诗。歌曲丰富优美,有土族花儿、“安昭”、宴席曲等。
  土族是一个勤劳淳朴的民族。居住肃南的土族主要经营畜牧业,居住农区各县的主要经营农业,他们和其他民族一起,为开发和建设张掖做出贡献。共和国成立后,土族成为祖国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成员,当家作主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土族代表;在自治机关组成人员中,有土族干部参加,他们为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维护民族团结贡献力量。
  七、其他民族
  除上述6个民族外,居住在张掖境内百人以下的少数民族还有维吾尔、东乡、壮、土家、苗、彝、朝鲜、布依、撒拉、瑶、保安、高山、侗、仡佬、白、锡伯、傈僳、达斡尔、畲等19个。1995年,少数民族总人口为22440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95%。与第三次人口普查对比,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上升0.06个百分点,人口增加3154人,增长16.35%。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全县少数民族占全区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2.55%。全区6县(市)少数民族成分最多的是张掖市,有21个少数民族。
  百人以下少数民族成分和人口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1.1982年以来区内接收两批中部干旱地区集体迁移的少数民族,其中回族275人,占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区回族增加人口的48.16%。2.改革开放促进了外地人口的流入,来张掖落户从事经济活动,其中包括少数民族;3.随着工作调动来到张掖;4.婚配嫁居张掖。
  第三节 民族工作
  一、管理机构
  1949年前,张掖无专门民族事务管理机构。民族纠纷和民族事务处于无人问津状态;凡涉及政府非管不可的民族争端,多由知府、知县、专员、县长出面协调应付。
  共和国成立后,逐步建立健全民族事务管理机构。1950~1955年,领属临泽、高台、肃南县(1954年始)的酒泉专区和领属张掖、民乐、山丹县的武威专区,各自成立专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以下简称“民委”)。1955年10月,酒泉、武威专区合并成立为张掖专区,11月建立专区民委。1956年12月,设立专署民族宗教组。1957年7月,民族宗教组并入民委。1968年3月,专区革委会成立,民委撤销。1979年3月,恢复地区民委。1983年11月民委撤销,设立行署民族宗教处。1990年4月,撤销民族宗教处,设立地区民委和行署宗教处,两块牌子,一套机构。
  1949~1983年,县(市)一级政府无民族工作机构。1984年,肃南、张掖、山丹、民乐4县政府设立民族宗教科,高台、临泽两县民族事务由县政府办公室管理。1987年,高台县政府设立民族宗教科。是年8月,肃南县政府民族宗教科改称“民族宗教局”。1990年,临泽县政府设立民族宗教科。
  二、贯彻民族平等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各项平等权利
  50年代初期,全面贯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的民族政策,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活动;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带有歧视和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等进行清理、废止。例如,镇夷峡更名“正义峡”,平夷更名“平易”,定羌庙更名“绣花庙”,西番等词在口语中消失等等。从1953年开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中关于少数民族选举的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少数民族的代表。1954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区首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裕固、藏、蒙古、回、土等少数民族的代表占到代表总数的78%。民族上层人士安官布什加当选为自治区主席,马老藏、郭怀成、贺遐志当选为副主席。马蹄、沙沟寺、铧尖、平山湖等地方的少数民族代表分别参加所在县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中配备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
  1978年以后,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得到进一步体现。1992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中,裕固、藏、蒙古、回、土等少数民族的代表79人,占代表总数的68.7%,超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比例。其他5个县(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中,有少数民族代表13人,占5个县(市)人民代表总数的1.55%,也超过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例。根据选举法关于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中,对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也应有代表一人”的规定,肃南裕固族代表出席第三届至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他们分别是拉姆什旦(女)、郭应祥、拉布吉、安玉林、贺敬农、安锋。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平等使用的政策得到落实。民族地区政府配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翻译人员;鼓励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学习和使用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1978年以来,为了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在语言文字方面的平等权利,在两所小学开设蒙古语文课,5所中、小学开设藏语文课。政府为这些学校配备相应的教学人员和教学设施,组织教学考察活动。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受到尊重。各县(市)普遍执行民族节日期间少数民族职工放假、少数民族城镇居民食品供应、穆斯林职工小伙食补贴、扶持清真饮食企业、解决回族坟地等政策。为满足少数民族正常宗教生活需要,批准开放6座藏传佛教寺院和7座清真寺。
  三、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消除历代统治阶级在各民族间制造的隔阂和歧视,于1952、1953年和1956年,在全区各民族干部、群众中进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和政策执行情况检查,纠正有些地方的大汉族主义和大民族主义倾向。政府多次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到首都北京和内地参观访问,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7年国庆节,专区民委副主任郭怀成任甘肃省少数民族参观团副团长,在天安门城楼上向毛泽东主席敬献哈达,毛主席亲切地说:“你是甘肃少数民族的喜儿”。周恩来、陈毅、乌兰夫还下请柬宴请郭怀成。这是裕固族中最早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接见的人。省政府和专区派出工作队、民族贸易队和医疗卫生队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帮助解决生活困难,救死扶伤,恢复发展生产,开展争取、团结、教育民族上层人士的工作。
  1958年,在民族地区开展反封建斗争,彻底废除封建压迫和剥削制度,使少数民族地区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反封建斗争发生严重扩大化问题,1958年刮“民族融合”风,严重伤害民族感情,侵犯少数民族的权益。1961年根据西北地区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开始纠正上述错误。但受“左”的思想干扰,纠正工作停顿。
  1978年以后,重新恢复党在民族关系问题上的正确理论和政策。1979年3月,中共张掖地委通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民族政策再教育,连续5年开展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在各民族干部群众中宣传树立汉族和少数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观念;妥善处理1958年反封建斗争扩大化等遗留问题和“文革”中的冤假错案,对受到错误处理和对待的少数民族群众恢复名誉,妥善安排,在经济上分别给予抚恤、补助、救济;纠正各种损害民族团结的思想和行为,改善民族关系。
  中共张掖地委、行署为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树立民族团结新风尚,造就民族团结新氛围,于1984、1988、1993年3次召开全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72个先进集体、151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奖励。各县(市)也开展不同形式的表彰活动。1984~1996年,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个人中,有3名先进个人受到国务院表彰;1个先进集体、2名先进个人受到国家民委表彰;25个先进集体、48名先进个人受到省政府表彰。
  1992年8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到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视察,在马蹄区题词:“祁连松柏挺拔俊秀,各族人民情深意长”。
  四、贯彻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1953年开始,全面推行民族区域自治。1953年7月,原酒泉专署主持召开祁连山北麓各族各界人士座谈会议,协商成立祁连山撒里畏吾尔自治区(县级)筹备委员会。1954年2月,以原酒泉县祁明区、高台县第六区(大河)和张掖县十一区(康乐)为基础组成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区(县级)正式成立。是月,以原民乐县祁连直属乡和张掖县协和乡为基础组成的马蹄藏族自治区成立(隶属民乐县管辖)。1953年成立乡级铧尖藏族自治区(隶属武威县)和沙沟寺藏族自治区(隶属永昌县),各自治区建立自治机关,配备少数民族干部,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自治区主席。195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对自治区的建制作了变更:县级自治区改称自治县;区级自治区撤销,改置区公署;乡级自治区改制民族乡。1956年,原张掖县平山湖乡改制平山湖民族乡。1957年6月,原民乐县马蹄区划归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管辖。沙沟寺、铧尖两个民族乡于1956年划归天祝藏族自治县管辖。1959年划归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管辖。
  1959年,根据甘肃、青海两省解决边界问题的协议,甘肃省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陶勒东部、友爱、八字墩草原划归青海省,青海省将皇城滩草原移交肃南县。肃南县根据重新划定的行政区域,组织全县(明花区不动)迁往皇城滩及附近地区,此举造成很大损失,搬迁中途被中央发现制止。已迁入皇城滩的裕固族群众就地安置,与原天祝藏族自治县管辖的泱翔(原沙沟寺)、铧尖两乡组建成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人民公社。
  1971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祁丰区析出,划归酒泉县和嘉峪关市管辖,皇城区划归永昌县管辖。1972年,祁丰区和皇城区全部复归肃南县。
  1978年以后,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进一步保障少数民族自治权利的政策和法律、法规。1979年7月,地区行署批转地区民政局、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与相邻各县行政界线和草原放牧等问题处理意见的报告》,纠正侵犯民族区域自治权利的错误做法,提出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各项自治权利的具体意见。1985年12月召开的肃南牧区工作会议决定,将原由地区管理的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的6个国有林场下放自治县管理。在此前后,有关县市先后向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移交了设在自治县境内的矿山管理机构。1989年5月,甘肃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批准《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并正式颁布实施。199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草原管理条例》《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进一步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
  40多年来,国家重视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据1994年统计,全区有少数民族干部913人,其中地级2人,县级29人,科级269人,一般干部613人。少数民族干部人数占全区干部总数的3.76%,超过少数民族人口比例。
  1984年以来,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的通知》精神,先恢复和成立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蒙古族乡、泱翔藏族乡、西水藏族乡、铧尖藏族乡、祁青藏族乡、祁文藏族乡和张掖市平山湖蒙古族乡7个民族乡。
  五、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曾长期处于落后停滞状态。共和国建立40多年来,党和政府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
  50年代初期,在民族地区执行“不分不斗、不划阶级,牧主、牧工两利”政策,进行民主改革。在组织发展互助合作化当中,对牧主经济实行赎买政策,通过办公私合营牧场的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8月,肃南民族地区全面实现初级合作化,99%的牧民入社入场。是年11月,越过高级合作社阶段,直接实现人民公社化。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解放民族地区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在变革经济制度的同时,实行发放救济和贷款扶助贫苦牧民、提高畜产品价格、免税、轻税、发展民族贸易等政策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恢复和发展生产。到1956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年末牲畜存栏总数达27.06万头(只),比1949年增长2.3倍。初级小学由1949年的3所增加到10所,并建立第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在校学生726人,是1949年的6.72倍。马蹄区和铧尖、沙沟寺、平山湖乡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方经济、文化事业也得到迅速恢复发展。
  1958年开始,牧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以牧为主”的生产方针,盲目开荒。“平调风”“共产风”严重,并停止实行牧业轻税政策和畜产品留购比例等政策措施,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1962年,根据西北地区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对以上问题作了检查纠正。
  10年“文革”期间,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受到严重影响,处于徘徊局面。
  1978年以后,民族工作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全面实行改革开放。1979年开始,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对经济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在牧区,实行“两定一奖”(定工、定产,超产奖励)和“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牧业生产责任制。1984年实行“牧畜作价归户、草原承包到户、长期不变”的牧业生产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经济、文化事业发展速度,采取和实行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措施。1985年12月,中共张掖地委、行署召开肃南牧区工作会议,研究制定了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确定奋斗目标、发展路子和政策措施。1988~1995年,地委、行署先后五次在肃南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解决经济、文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1990年2月,地区重申和制定保障杂散居少数民族各项平等权利,帮助加快发展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政策措施。1978年以来,贯彻实行的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经济、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减免负担和放宽政策;从实际出发制定生产方针;增加支援民族地区的财政拨款;组织大中型国有企业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扶持杂散居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发展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和在地区中学办民族班;对少数民族报考大中专院校实行择优录取与适当照顾相结合的办法;鼓励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医药学等。
  在国家帮助和各民族干部群众艰苦努力下,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获得很大发展。1995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工农业总产值达14791.5万元(1990年不变价,下同),其中工业总产值8454.8万元,分别是1980年的3.54倍和21.51倍(按可比价计算);全县中小学教职工564人,比1980年增长29%,中小学在校学生5099人,实现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文盲;医疗卫生机构29个,专业技术人员220人,分别是1980年的1.7倍和1.4倍,并创办民族医院;拍摄《祁连山下裕固人》等一批电视、录像片,编辑出版《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概况》《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志》等史志和一批反映民族地区新貌的书籍;全县电视人口覆盖率达70%;体育事业不断发展,1994年肃南县承办甘肃省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3个地、州、市和3所民族院校的16支代表队491名各族运动员参赛。
  散居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脱贫,大部分人已接近和赶上当地汉族生活水平。张掖市平山湖蒙古族乡1995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471元,是1980年的6.66倍。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1993年建成电视差转台,使边远山区牧民看到电视。全乡成为“无盲乡”。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下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社会民族、人口、宗教、社会保障、人民生活、婚姻家庭、道德风尚、社会风俗、社会陋习、方言、东部裕固语、人物传、人物录、古籍选录、历史文献、红西路军史料、当代文选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