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地方史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443
颗粒名称: 第十一章 地方史志
分类号: K294.22
页数: 30
页码: 19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掖地区地方史志情况。其中包括中共党史资料征编、新方志编纂与出版、地情资料、方志序言选录等。
关键词: 张掖地区 地方史志

内容

张掖自〔西汉〕建郡以来,有文字著述的历史逾2000多年。在此漫漫长河中,历代先辈在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文化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字、图像材料。它们是历史见证、社会记录,是人们察古、知今、鉴后的珍贵依据。然而,其保存和管理,分散紊乱,且随着历史演变、社会动荡、自然因素,原始材料大多被湮灭消失。历代先贤,为适应当时当代需要,为提供后世后代利用,以原始档案为依据,遵循一定体例和要求,编纂出各种方志、资料、丛书。这些史籍成果倾注众多贤达志士的心血,堪谓“沙里淘金”。古代流传和当代问世的史志资料,是浩瀚历史记录的精华,是传诸后代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瑰宝。
  第一节 中共党史资料征编
  一、党史机构
  1982年开始,地、县党委秘书部门分别抽调或内部指定一二人筹建党史办公室。1984年,成立中共张掖地区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是年,地、县党委两级党史机构相继成立,地委党史办公室为县级单位,编制8人;县委党史办公室为科级单位,编制3~5人,全区共编28人,年底实配23人,占编制总额的82%。因多种原因,员额一直未满。1992年后,人员有所减少。至1995年,地、县(市)党史办公室有干部16人,其中地区6人,张掖市2人,民乐县1人,山丹县3人,高台县2人,临泽县1人,肃南县1人。
  二、党史资料征编
  广泛征集史料——1982~1987年,地、县(市)党史办公室主要搜集、整理民主革命时期1936年10月—1937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在河西与国民党马步芳部队浴血奋战及红军流落情况的史料。搜集人员到10多个省、市的60多个单位,访问原西路军将士和知情者1300余人;搜集史料300多件、400余万字,图片760多幅,诗歌200多首;收到回函76份,题词200多幅,征集实物25件,回忆录26篇39万字;形成访问笔录、信函和复印、摘抄档案资料280多卷,录音带80多盘。1988年以后,征集工作转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主要查阅1949~1995年各种档案、资料1万多卷(册),摘录资料600多万字。
  系统编印资料——1985~1995年,地、县(市)党史资料征研部门编印资料15辑,207万字。地委党史办公室编印出版《红西路军史料》和《中共张掖地区党史资料》1~8辑、118.7万字;县(市)党史办公室编印出版资料有:临泽2辑、24.2万字;高台2辑、39.1万字;民乐2辑、9万字;山丹1辑、16万字。专题研究资料有《甘州中心县委组建始末》《红西路军组建中华苏维埃山丹、临泽、高台县政府的经过及活动》《河西人民群众掩护、营救红西路军伤病、失散人员概况》及《艾黎与何克传》《王泽喜传》、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张掖、解放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张掖的活动情况等。
  三、组织史资料征编
  中共张掖地、县(市)委组织部、党史办公室、档案馆于1986年6月至1990年9月,3部门共同抽调人员组成“组织史办公室”,筹措经费、集中时间、统一体例和行文规范,联合编辑出版地区和6个县(市)组织史资料,计7册、229.4万字。《资料》内容主要有:红西路军途经山丹、张掖、临泽、高台建立的中共地方党组织、苏维埃政权、抗日义勇军和贫民救济委员会;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共张掖地委、行署(专署、革委会)、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机关、部门、群众团体和张掖军分区、县(市)人民武装部的历史沿革、领导人更轶。版本分上报本与自编本两种,上报本收录地委与各部门和各县(市)委正职以上领导干部;自编本收录地直机关副县(处)长以上和各县(市)机关部门科级以上干部。
  第二节 旧方志保存与整理
  张掖历代载籍丰博,史料颇富,但历经沧桑,流传至今者已所剩无几。〔北凉〕时期敦煌学者阚骃所编《十三州志》、金城人宗钦曾撰之《蒙逊记》,以及《西魏纪》等,佚世无存。唐至明朝失传无存的方志有:隋朝裴矩撰《西域图记》3卷,唐朝赵武孟编《河西人物志》10卷,明朝包节著《陕西行都司志》12卷,郭绅著《甘州卫志》10卷,曹子登著《甘州纪变》1卷,庄廷伟著《治甘州记》和有关史籍记载的《张掖记》《张掖志》、郭绅著《甘肃志》《张掖县乡土志》等。清朝幸存至今的方志有:镇志1部,府志1部,县志2部;〔民国〕时期专志1部,县志5部。
  《重刊甘镇志》〔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分巡西宁道按察司副使杨春茂(北京昌平人,举人,顺治十三年任副使)编纂,木刻刊印。全书线装4册,6卷27篇,15万字。卷一《地理志》:地图、沿革、山川、水利、风俗、物产、古迹;卷二《建置志》:公署、学校、坛壝、祠祀、驿传;卷三《官师志》:名宦;卷四《兵防志》:军制、马政、关隘、堡寨、烽堠、戎器;卷五《岁计志》:户口、屯田、解运;卷六《人物志》:乡贤、忠烈、孝行、贞节、科贡、流寓、仙释。原版本全套1部存民乐县档案馆,残缺本存张掖市档案馆。1986年,地区档案馆对《镇志》进行原版和誊抄复印各100套;1996年,张志纯主持校点整理,印刷合订精装16开本,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1000册。
  《甘州府志》〔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甘州知府钟赓起(字迈亭,浙江长兴人,乾隆六年举人,三十七年任甘州知府。)编纂,木刻刊印(刻版存张掖市博物馆)。全志16卷,加卷首,线装10册,56万余字。卷首:4序、修志告示、凡例、地图;卷一、二《世纪》;卷三《国朝辑略》;卷四《天文·地理》:星野、疆域、形胜、沿革表、山川、古迹、名胜、风俗;卷五《营建》:城郭、街衢、公署、坛庙、关梁、村堡、驿塘;卷六《食货》:赋役、户口、度支、水利、市易、物产;卷七《学校》:祀享、乡饮仪、学校源流表、藏书表、书院公业考;卷八《戎兵》:军门、镇汛、营员岁支表、口隘、墩铺、兵制沿革表、番贡;卷九、十《官师》;卷十一《人物》:乡贤、忠烈、孝义、文学、材武、技艺、烈女、流寓、仙释;卷十二《选举》;卷十三至十五《艺文》;卷十六《杂纂》。原版全套1部存山丹县档案馆、甘肃省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残缺本存地区和民乐、张掖等县(市)档案馆、图书馆。1976年,张掖县档案馆对《府志》原版复印100套,分藏区内外机关、团体和档案、图书、文博等部门。1995年,张志纯主持校点整理,印刷合订精装16开独卷本,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3000册。
  《重修肃州新志》〔清〕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二年(1735~1737年),肃州分巡道黄文炜编纂,共30分册,合装12本,33万余字。其中,辖属高台县设编6册,约5.8万余字。第一册:建置沿革、疆域、形胜、城池(所属城堡)、山川、古迹、水利;第二册:户口、田赋(续增)、屯田;第三册:公署、学校、祠庙、坛壝(所属城堡、公署、祠宇、仓场类)、驿传、桥梁;第四册:风俗、物产、职官、名宦、营制;第五册:边墙、关隘、汛地、烽堠、水头;第六册:选举、人物、孝义、节妇、文、属夷。原版张掖无存。酒泉县博物馆于1984年对《新志》校点整理,内部铅印。
  《山丹县志》清朝纂修两次,首次成书道光十五年(1835年)冬,第二次脱稿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六月,相距73年。道光本版本有二,一为仿宋体木刻板本,一为手写楷书石印本。光绪本为手写楷书石印本,为道光本的补充和续修,篇目大体相似,但均缺第五、九、十卷。原版本皆存山丹县档案馆。道光本由山丹县知县黄璟、谢述孔主编,全志10卷,线装4册,13.5万字。卷一《世纪》;卷二《国朝纪略》;卷三《地理》:疆域、沿革表、山川、古迹、名胜;卷四《营建》:城郭、街衢、坛庙、公署、关梁、村堡、驿塘、墩铺、隘口、镇汛;卷五《水利》;卷六《学校》:源流表、藏书说、义学志、兴文社;卷七《人物》:官师、宦迹、乡贤、忠节、孝义、文学、耆旧、学行、孝友、技艺、烈女、隐逸、名将;卷八《选举》:科第、贡附、文宦、武宦;卷九《食货》:赋役、户口、度支、岁支、义仓、社仓、市易、风俗、物产;卷十《艺文》、杂纂。1993年5月,山丹县志办公室以道光本为底本,校点整理;将光绪本续写资料移植道光本相关条目之后,并将《重刊甘镇志》所载明朝山丹卫史料、〔清〕宣统元年《山丹县地理调查表》及散佚碑记编为“附录补遗”,印刷合订简装1册,大32开本,内部出版发行。
  《暖泉水利志》〔民国〕6年(1917年),山丹贡生、国会议员张全贞编著,楷书手写石印1册。原版本北京图书馆和山丹县档案、图书馆有存。
  《新纂高台县志》〔民国〕10年(1921年),高台县知事徐家瑞(江苏嘉定人)总纂,仿宋铅排印刷。全志9卷,线装4册,14万余字。卷首7序、衔名、凡例、目录;卷一《舆地》上:县境全图、分野、沿革、疆域、形胜、山川、水利;卷二《舆地》下:关隘、桥梁、古迹、户口、风俗(附方言、番族)、气候、物产;卷三《建置》:城池、衙署、乡堡、仓、驿传,《田赋》:赋税、粮草、税捐、俸费,《祀事》:坛、庙、祠、寺,《兵防》:营制、警察(附消防队、救护社)、汛地、烽墩;卷四《学务》:学额、学款、书院、义学、学校(附教育会、劝学所、阅报所、讲演所、道德会、天足会),《实业》(附同仁堂、粥厂):商务会、农务会、林业会、农业试验场、棉业改良社、工艺传习所,《官制》:文职、武职、宦迹;卷五《选举》:科甲、五贡、省议员,《人物》:仕进、善行、绩学、忠义、孝行、方术;卷六《烈女》:节妇、贞烈(附殉难诸烈妇);卷七《艺文》上:疏、传、记;卷八《艺文》下:序、赞、碑志、辨、书、文、诗、歌、赋、词,《杂录》:灾异、祯祥等。原版本存高台县档案馆、地区档案馆和甘肃省图书馆各1部。
  《东乐县志》〔民国〕12年,张著常(〔清〕东乐县六坝人,贡生;〔民国〕2年任东乐县议会议长)纂修,手写楷书石印。全志4卷,线装4册,8万余字。卷一天文、地理;卷二建置、兵防;卷三官师、人物;卷四风俗、文艺。原版本存地区、民乐、山丹县档案馆和甘肃省图书馆。
  《创修临泽县志》〔民国〕32年(1943年),临泽县县长章金泷、甘肃法政专门学校学监高增贵(邑人)总纂、兰州俊华印书馆仿宋铅排印刷。全志14卷、线装4册,15万字。内设舆地志、建置志、民族志、民生志、水利志、民政志、财赋志、教育志、职宦志、军政志、交通志、耆旧志、金石志、纪事志14个分志。原版本存地区、临泽县档案馆和甘肃省图书馆。
  《新修张掖县志》〔清〕中期,张掖贡生马羲瑞偕同地方文士高海、田敏、王迪简、段为藻、夏攀龙等拟修《张掖县志》未成而罢。雍正年间,著名文人、江南松江沈亮工曾撰《张掖县志》,稿未半而离任他去。光绪十九年(1893年),恩科举人白册侯广采张掖地情资料,辑为《采访册》,为修志作准备。〔民国〕10年前后,白按清朝修志体例撰成《张掖县志》稿本12卷。志未完竣,白即谢世,遂由其徒余炳元续编。〔民国〕18年2月,驻防张掖的甘凉卫戍司令裴建准延请甘肃省议会议长慕少堂组织文人按〔民国〕修志体例对《张掖县志》作了修改,裁并古代部分,增补〔民国〕内容,未正式印刷。共和国成立后,余炳元对此志复加补充整理,共30万字,形成6卷册刻印本《新修张掖县志》。1974~1975年,张掖县档案馆馆长刘忠组织对刻印本用打字机打印20余部,6册函装1套。主要类目有:大事记、地理、水利、民族、社会、营建、政治建置、财赋、变异赈济、军事、交通邮政、教育、选举、人物、图书文博、艺文、拾遗等。稿本和复印本存张掖市档案馆。
  《创修民乐县志》〔民国〕38年(1949年)8月,国民党民乐县政府教育局局长樊得春(民乐县洪水镇山城村人)总纂,手抄未印。全志分设12卷,线装8册,约28万余字。内设:舆地志、民族志、民生志、民政志、财赋志、教育志、建设志、军政志、职官志、大事记、文存等。原始手抄孤本存民乐县档案馆。
  清朝甘州府、县修志机构无考。〔民国〕20~30年代,张掖、山丹、民乐、临泽、高台县设立常设专门修志机构——县志局,直隶县政府,配员2~3人。民乐县有机构无人员。
  第三节 新方志编纂与出版
  共和国成立以来,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编史修志,地方党委和政府遵照国家的统一部署,组织进行两次规模较大的修志,一次为1958~1960年,一次为1983年以后。
  一、修志机构
  1959年,中共张掖地委设立《河西志》编纂办公室,从有关部门抽调21人,挂靠地委秘书处。山丹、高台、肃南县组建县志编纂办公室,抽调5~8人;山丹县志办挂靠档案馆,高台、肃南县志办挂靠县委办公室。专、县志办皆为临时机构。
  1983年到1985年,高台、山丹、张掖、临泽、肃南、民乐县成立县(市)志编纂委员会暨办公室,编委会为领导机构,办公室为编纂部门。张掖、山丹、临泽、肃南4县(市)志办公室为常设机构,列为政府编制序列,直属县(市)人民政府,编制3~5人,经费由地方财政支付;民乐、高台2县志办公室为临时机构,从有关单位抽调人员,县志出版,机构解散。
  1982年至1985年4月,地方志工作由地区档案局代管。1986年5月6日,中共张掖地委、张掖地区行政公署成立“张掖地区地方志编纂领导小组”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档案局。1991年5月23日,地区机构编制委员会下达地方志编纂干部事业编制2名。
  1994年4月26日,中共张掖地委、张掖地区行政公署成立“张掖地区志编纂委员会”暨编纂办公室。
  二、方志编纂
  第一次修志:1958~1960年,中共张掖地委组织编纂出《河西志》(上编)初稿,内设17章、47节、31万余字。主要记述张掖专区(含整个河西走廊)从远古到〔中华民国〕30年代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民族人口、物产资源、自然灾害和农业、水利、畜牧、林业、工业、商业、交通邮电、文教卫生、赋税徭役、人民生活及红西路军战斗等情况。与此同时,专区所属有关部门,借为《河西志》提供资料的有利条件,分别编纂出8部专志初稿,即《河西志·地理志》《河西志·教育志》《河西志·文化艺术志》《河西志·医药卫生志》《河西志·交通志》《河西志·水利志》《河西志·近百年大事志》和《河西土壤志》。《河西志》(上编)与8部专志稿俱为油印本,时逢3年经济困难,就此中断。张掖专署农业局根据1958年全区开展的“以县为单位,以公社为基础,以耕地为主体”的群众性土壤普查鉴定资料编纂的《河西土壤志》,以文字为主,图表为辅,系统记述全区土地资源、土壤种类、演变、区划、改良和利用,设5章、12节、6.6万字,内部铅印出版。
  期间,中共张掖市委和山丹、高台、肃南县分别编写新县志。张掖市、山丹县编出11部专志草稿,即《张掖市文化艺术志》《张掖市医药卫生志》《张掖市教育志》《张掖市体育志》;《山丹新志·农业志》《山丹新志·商业志》《山丹新志·文化志》《山丹新志·财政金融志》《山丹新志·林业志》《山丹新志·工业交通志》《山丹新志·畜牧志》。张掖4部为初稿油印本,山丹7部为手稿。高台、肃南两县仅处于搜集资料阶段。上述工作也因经济暂时困难而夭折。书稿大多散失。
  1969~197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张掖军分区和6个县人民武装部为适应战备需要,统一部署、统一标准,分别编纂《兵要地志》,全面记载了全区和各县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地形、地貌、关隘、水系、交通、民族、人口、经济、建筑、社会保障、民兵组织、治安保卫、防空设施、历代战事、战场环境等。章节目结构,文图表结合,体例完备,突出了“兵要”特点。每部20余万字,军事系统发送,所在专、县档案馆有存。
  第二次修志:1983年以来,地、县(市)贯彻全国、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遵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全面开展修志工作。经过5~10年的努力,到1995年,高台、山丹、肃南、张掖、民乐5县(市)第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出版发行。
  1987~1995年,地区和县(市)在编纂综合志的同时,带动一些机关单位编纂出本行业、本系统、本机关的专业(部门)志。期间编出专业志42部,计831.1万字。其中,国家出版社公开出版的6部,174.4万字;地方文化出版部门审批内部出版的8部,246.8万字;有28部(409.9万字)因资金困难,暂以油印本内部少量发行。至1995年底,正在编纂的专业志与部门志有:《张掖地区文化志》《张掖地区教育志》《张掖地区土地志》《张掖地区公安志》《张掖地区林业志》《张掖地区粮食志》《张掖电力工业志》《山丹县水利志》《民乐县水利志》和《张掖地区人民医院志》《张掖市丝路春酒厂志》《张掖农场志》《山丹农场志》《临泽农场志》《天城村志》。
  第四节 地情资料
  张掖历代除方志外,还曾编印过一些与志书相关的辅助性资料,可惜大都散失。流传至今者仅有:张掖市档案馆藏〔清〕道光四年木刻仿宋体油印本《甘州明季成仁录》,姚文田、歙鲍桂星作序,4卷线装1册,1.7万余字。卷目依次是:列传、忠烈祠位次记(碑文及谕贴附)、附考上、附考下。临泽县档案馆藏〔民国〕18年县志局编写的《临泽县采访录》,3万余字,抄本。主要内容有:历史沿革、地理疆域、建置演变、气候物产、民族人口、社会风俗、文物古迹等。地区、高台县档案馆和张掖市图书馆藏〔民国〕36年9月高台县政府编印的《高台县概览》,楷书石印,冯周人撰写弁言。内设13章、34目,1.1万余字。章目依次为:沿革、疆域、地形、气候、人口、民族、交通、物产、地亩粮赋、水利、城镇、古迹、名胜与乡贤事略。甘肃省图书馆藏〔民国〕30年代的《张掖县水利概要》,手抄本,1万余字。
  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80年代以来,有关机关团体和某些个人,从社会需求和事业需要出发,编写出版和内部油印一大批不同类型、不同内容、不同版本的地情资料。这些资料皆具较强的地方特色和专业特点,有其重要的实用、研究和存史价值。它们既是系统记述本地区、本行业历史与现状的专题资料,又是地方志的一种必要补充;既为现实工作和社会活动提供参考与稽凭,又为编史修志具备可靠资料。
  据现行保存资料不完全统计,全区1983~1995年仅见编印111种,其中:国家出版8种,内部铅印60种,油印43种;机关团体编写102种,个人编写9种。由于资金问题,形成多类型版本。无论何种类型,其材料来源大都出自真实档案和可靠口碑,实用性和可信性较强。资料少量保存在地、县(市)档案、图书馆和机关资料室,大部散存于社会民间。
  第五节 方志序言选录
  《西域图记》序
  〔隋〕尚书左丞裴矩臣闻禹定九州,导河不逾积石;秦兼六国,设防止及临洮。故知西胡杂种,僻居遐裔,礼教之所不及,书典之所罕传。自汉氏兴基,开拓河右,始称名号者有三十六国。其后分立,乃五十五王,仍置校尉都护,以存招抚。叛服不恒,屡经征伐,后汉之世,频废此官。虽大宛以来,略知户数,而诸国山川未有名目,至如姓氏、风土、服章、物产,全无纂录,世所未闻。复以春秋递谢,年代久远,兼并诛讨,互有兴亡。或地是故邦,改从今号;或人非旧类,因袭昔名。兼复部民交错,封疆改移,戎狄音殊,事难穷验。于阗之北,葱岭以东,考于前史,三十余国,其后更相屠灭,仅有十存。自余沦没,扫地俱尽,空有邱(丘)墟,不可记识。皇上膺天育物,无隔华夷,率土黔黎,莫不慕化。风行所及,日入以来,职贡皆通,无远不至。臣既因抚纳,盐知关事,寻访书传,采访胡人,或有所疑,即译众口。依其本国服饰、仪形,王及庶人,各显容止,即丹青模写为《西域图记》,共成三卷,合四十四国。仍别造地图,穷其要害,从西倾以去,北海之南,纵横所亘,将二万里。谅由富商大贾,周游经涉,故诸国之事,罔不偏知。复有幽荒远地,卒访难晓,不可凭虚,是以致缺。而二《汉》相踵,西域为传,户民数十,即称国王,徒有名号,乃乖其实。今者所编,皆余千户,利尽西海,多产珍异。其山居之属,非有国名及部落小者多亦不载。
  发自敦煌,至于西海,凡为三道,各有襟带。北道,从伊吾经蒲类海、铁勒部、突厥可汗庭,渡北流河水,至拂菻国,达于西海;其中道,从高昌、焉耆、龟兹、疏勒度葱岭,又经鏺汗、苏对沙那国、康国、曹国、何国、大小安国、穆国至波斯,达于西海;其南道,从鄯善、于阗、朱俱波、喝盘陀度葱岭,又经护密、吐火罗、挹怛、怳(帆)延、曹(漕)国至北波(婆)罗门,达于西海。其三道,诸国亦各自有路,南北交通。其东女国、南波(婆)罗门国等,并随其所往,诸处得达。故知伊吾、高昌、鄯善,并西域之门户也;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
  以国家威德,将士骁雄,汛汜而扬旌,越昆仑而跃马,易如反掌,何往不至?但突厥、吐浑分领羌胡之国,为其拥遏,故朝贡不通。今并因商人密送诚款,引领翘首,愿为臣妾。圣情含养,泽及普天,服而抚之,务存安辑。故皇华遣使,弗动兵车,诸蕃既从,浑、厥可灭。混一戎夏,其在兹乎!不有所纪,无以表威化之远也。
  《河西总镇图说》序
  谈迁
  河西本〔汉〕之敦煌、张掖、酒泉、武威也。武帝所拓以断匈奴右臂,今时异势殊矣。酒泉亭障〔汉〕千里,而遥立郡县,比于内地。我〔明〕专将领,直瓯脱耳。〔汉〕塞上设属国及西域都护、戊己校尉,折冲万里之外。月支、楼兰三十六国,束手冠带以奉鞞琫。少不效职,售其首藁街矣。
  我〔明〕守嘉峪关,不越尺寸,北虞虏,南虞番,时辱我侯人,则河西未可枕也。夫一线之路,孤悬两千里,〔汉〕不以雄乎!我文皇帝四犁朔庭,三下南交,挞伐之勋千古乎无两。独弃河西之敦煌,闭嘉峪关而堑之,羁縻一、二属国。武肃时,土鲁番不靖,哈密城印朝还暮护,间一马首是瞻,不卒其德。张骞、傅介子之功,可胜叹哉!且按故籍,士马亏十之五,裔是而往,长此安穷。噫!时将有反,事将有间。疆场之事,岂其一彼一此而援以自解也?肉食者谋之,又何虑焉!
  《重刊甘镇志》序
  郡邑之有志尚矣。任土作贡,见于《夏书》。九州之土,九野之星,掌之《周职》,方保障氏。自汉以来皆有志,虽郡邑之名,或仍或革,至于上则天文,下因地理,区宇一定之宜,非私智所能改易也。我皇清肇一四方,薄海内外,毕载图籍,幅员之广,甘州一志,前未有缺焉。兹因五年逆回米剌印反叛作乱,公署册案,悉被焚烧;野叟田夫,同遭杀掳。上下数百年间,事有可采,人有可风,竟委之寒烟蔓草,后之承乏者亦何所据而兴起也哉?今上御宇之十三年,都御史佟公秉宪河西,甲兵出于胸中,经纶运乎掌上,金戈铁马,凛严一路;黄纛朱幢,烁耀九天。甫下车而催发粮饷,兵怀挟纩之恩;疏请免编,民享安乐之利;定额请增,士兴朴之歌。利不关之千百世者不兴,害有关之亿万载者必除。善政种种,难以枚举。而更于公务之暇,志书之督修惟谨也。余于是勉力恪承,摭遗文于刻碑断石,访陈迹于荒丘废址,提纲举目,细大不遗。凡甘之肇置本末,与夫山川所表,沟池、土地之绵历,户籍、贡赋之盈缩,风俗、土产之宜,宦迹、人物之众,郡治、庠序、坛、社稷创治之始,僧寺、祠观、桥梁、陂池存没之由,仙释升化,词墨咏题,靡不博采备陈,阅月成编锓板。余谓:兰亭之会,茂林修竹,崇山峻岭,游观之乐,犹图而记之,况兹一郡为河西领袖,岂可荒而不讲也哉?虽然,志之道亦难言也,搜采贵乎精密,编纪期于确详,是书也。得之数行残简,访之舆论老稚,有闻辄录,其间蹐驳牴牾,伪舛挂漏,恐亦多端矣。余宁一疑传疑,使人有不见全书之叹,断不敢讹以增讹,令世无阙文不及之悲。后之君子,亦详言以补予所不逮。
  顺治丁酉岁孟秋整饬甘山等处兵粮分巡西宁道按察司副使杨春茂撰
  校点《重刊甘镇志》序言
  中共张掖地委书记 马西林
  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在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物质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浩若烟海的优秀文化成果,用智慧和才华记录了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也记录了自己艰难曲折的前进步伐。产生于甘州热土上的《重刊甘镇志》就是一部用事实再现这块神秘古老的大地革故鼎新、沧海桑田的邅递过程的重要典籍。
  《重刊甘镇志》成书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由分巡西宁道按察司副使杨春茂编纂。志书由地理、建置、官师、兵防、岁计、人物六卷二十七篇组成。记载了明陕西行都司(治所甘州)所辖一镇四道十五卫(所)从周朝到明末两千多年的地理疆界、世代沿革、兵戎治乱、物阜民风、雄杰儒节、古迹文物、词墨咏题等。虽然主修政绩不详,但就志书而言,视野宏大、立意高卓、提纲挈领,剪蔓劫繁,文约事丰,堪为上乘之品。是作者广搜穷觅,博采备陈,扬葩掠藻,含美咀体的结晶,是一件不可磨灭的功绩。志书尽管严格恪守述而不论之旨,但作者的察古垂今之愿,兴利除弊之思,资政育化之策,偃武修文之谋,字里行间叩而得之,亦足证其器识才学不同凡响。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千秋万世,朝野更替,安危存亡,荣辱兴废,从《重刊甘镇志》里我们可以看到鸿泥鳞爪,从而帮助我们认清历史发展本质,探寻历史演进的客观规律,吸取经验教训,提高科学预知未来的能力。
  甘州历史悠久,经济文化早已闻名遐迩。〔秦〕〔汉〕以来,代有述作,载籍丰博。但边塞烽火,兵戎战乱,使诸多文化瑰宝荡然毁之。志乘之存,实已寥寥。张掖地区志办公室主任张志纯等一批有志之士,为拯救优秀历史典籍,延续和传播民族传统文化,推动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青灯黄卷、皓首穷经,自1987年原版《重刊甘镇志》和手抄复印奉献于社会,现又重新校勘断句,进行全面整理再版,赋予这部古籍以新的生命。新版《重刊甘镇志》既完整地保存了原书的风貌,又消除了诸多瑕疵,统一体例,运用现代技术,激光照排,增加新颖典雅的封面,辅以精美的印刷装帧,使其换世阅变,灵光岿然。无论从阅读的需要而言,还是从欣赏和研究的角度而视,较之原书就冰水青蓝,后者更胜了。它特有的意蕴和历史内涵,宝贵的史料价值、美学价值与学术价值,都会给社会生活以深刻的影响,给我们以丰富的精神营养和深邃的启示。当然,如同历史上出现的任何文化现象一样,《重刊甘镇志》的产生是有其相应的条件和适宜的土壤的,它也有着时代的烙印。依经树则,附圣居宗者也多有之,封闭性、凝固性也很明显。只要我们用客观的、唯物辩证的眼光加以审视,就会见仁见智,取其益善了。
  《重刊甘镇志》早于《甘州府志》120年,是古甘州文化史的两座丰碑。两部志书,珠联璧合,价值珍贵。在世纪交替之际,以崭新的姿态问世,丰采四溢,光艳动人,为古郡文化增加了浓郁的一章。它们将以不朽的生命追随历史步伐,光耀于新的征途,光耀于古不磨的事业!
  公元一九九六年五月
  《甘州府志》序一
  圣天子文经武纬,渐海被沙,金方以往,火部而遥,式廓新疆二万余里,故甘州旧本边陲,今为腹里矣。特自设府县以来,向无郡志。缘国初本隶镇卫,顺治十三年,分巡杨副使春茂,纂镇志六帙,适当兵燹之余,搜罗前明遗刻,大约稽至隆、万年间而止。雍正五年,许中丞容修通志,亦以体裁各别,总其大纲,芟其琐细。嗣司土者,日不暇给,文献阙如,由来久已〔矣〕。
  予自乾隆壬午之春,承乏甘肃道事,洊旋又屡沐皇恩,洊擢西安巡抚,晋任总督。每因公往来甘泉境上,揽山川之流峙,考今古之异同,问《禹贡》“导弱水至于合黎”者,流沙滚滚,遗迹俨然。汉冠军侯,由焉支岭斩昆邪王,则似删丹左近也。界区十县,源浚千金,柳石纵横,居延外内,得毋有四顾茫茫者乎?郭承休之薤谷,或作梵宫;杜子美之花门,或开农圃。所幸者,刘恩鸭翅之渠,杨博木龙之坝,利溥膏腴,甘民所指为衣食源者,显伏周环,不尚有历历在目者乎?
  吁戏!国家太平一百四十余期矣,昔之铁堞金埤,已成逵路;昔之荒烟蔓草,已垦昀畴;昔之峻罅深岈,已安牧厂;昔之穹庐僰帐,已驻戎营。就此际之鸿模,规当年之险隘,迥不相侔,按陈编而聚米,良靡足据耳。
  岁戊戌,甘守钟子赓起,以七载报最,鞅掌余暇,厘成新志十六卷,请弁语于余。余闻紫阳父公,官辙所至,必先考其志乘,以察民情风俗。而西秦如韩五泉之《朝邑》,康对山之《武功》,谓出自一手,累如贯珠。兹览是编也,上扬盛世之耿光大烈,下表雄圻之天宝物华,固纲举而目张,抑条分而理析。彬彬乎,质有其文,以核予数年阅历,诚有不爽锱铢者。礼虞杞、宋之无征,书辨鲁鱼之有误,庶几免乎哉!爰喜而为之序。
  乾隆四十四年畅月。
  赐进士出身诰授光禄大夫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陕甘等处地方军务兼管甘肃巡抚事加四级信亭勒尔谨题并书。
  《甘州府志》序四
  〔清〕钟赓起
  甘州之名曷昉乎?肇于宇文周公之相。魏改西凉州为甘州,或曰本甘凌山,或曰绀峻之讹。甘浚犹删丹之讹山也。大抵山下出泉,以甘泉取义者近是。甘州之志曷昉乎?唐虞讫宋,或内属,或外耳,鲜有征者。元为路,置中书省;明为卫,置行都司,增总兵、巡抚,武事备矣。文稍缺焉,包节《司志》十二卷,郭绅《卫志》十卷,兵燹之余,不少概见。我顺治丁酉,杨副使春茂撰《镇志》六帙,仅搜罗至明季隆万中而止。雍正三年,更卫、所为府、县,迄今《府志》甫成,则自昔以来,所未有也。夫未有者而有之,则宁详无略,或嫌其繁;举近遗遐,或嫌其漏。虽然,稽往古,采来今,测天枢,穷地角,文俚亦录,事纤亦登,梵宫芜帐,芜秽勿芟,取实非取华也,夫岂甘于繁乎?汉县十,明卫五,统圜中,亘域外,丹岭不毛,黑河靡区,耳信目疑,蹑探勿暨,征显不征渺也,夫岂甘于漏乎?繁与漏,且具于编,姑不复赘,余独顾名思义,而有感于甘之为文焉。将欲以万钟粟为甘人哺,不则不甘味也;将欲以万间厦为甘人庇,不则不甘寝也;更欲以万里裘为甘人衣,不则不甘燠也;更欲以万卷书为甘人读,不则不甘陋也。《易》曰:“甘临甘悦,临人忧之,无咎。”《书》曰:“作甘。稼穑惟宝,斯民之天。”《诗》曰:“甘棠起不堪也,无以及召公。”《礼》曰:“甘受和,忠信学礼,若作和羹。”《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慎无以为心害也。”师旷曰:“岁欲甘,甘草生荠,调百药,润五中,厥功为最。”佛曰:“甘露门,济度群品,西土醍醐。”仙曰:“甘谷水,沆瀣之精,餐霞不老。”曰有文者,甘盘之学,甘罗之聪;曰有武者,甘延寿之勋,甘兴霸之勇。交我者,甘于淡,无求醴甘;谏我者,甘于辛,无听言甘。甘之旨义大矣哉。抑又为之转语,曰毋绀,不饰绀緅,去奇袤也;曰毋甚,不为已甚,期协中也;曰毋钳,治狱必惩罹钳也;曰毋酣,尹警酣歌,康警酣饮,汰巫风也;曰毋邯,章邯事楚,甄邯事新,祛匪类也;曰毋泔,性浊莫如泔,昭其洁也;曰毋蚶,泽及蚶虫,昭其仁也;曰毋柑,献柑勿赂吾子,昭其廉也。一法一戒,是皆所得而甘心者。
  乾隆四十四年岁次己亥桂月
  诰授朝议大夫知甘州府事卓异候升迈亭钟赓起题于集益轩
  校点《甘州府志》序
  曹剑青
  历史的长河波澜壮阔,推动着中华民族的航船驶进了一个崭新的领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正以磅礴的气势向前发展。《甘州府志》(以下简称《府志》)校点本就是在这种氛围中问世的。这既是恢弘传统文化的一件盛事,也给志书园地里增添了一缕浓郁的馨香。
  《府志》由清朝甘州知府钟赓起编纂,六易其稿,披历七载而告竣。知府素有“诗书粉泽,山水澄怀”之誉。乾隆四十四年书成,因其“计典卓异”而受到皇帝召见,在当时是享有盛誉的著作。它记述了上自唐虞,下至清朝中期数千年间甘州(今张掖)历史沿革、政治军事、天文地理、经济物产、风土人情、文物古迹、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典型史实。体例完备,内容丰富,叙述精当,集资料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是甘州历史进程的客观反映和具体投射。志书采风问俗,条缕古今,广征博引,探微剖秘,洋洋洒洒,炳炳麟麟,既有外宁内谧的盛世之况,又有披离纷纭的乱世之征。〔汉〕后文章,唐耒诗草,鸿篇丽句,擅胜称奇,给人以很高的精神享受;无论对历史文化研究,还是对资政建设,均有莫大的裨益。原版已毁于兵燹,流传世间的已寥若晨星。为抢救濒临失传的史籍,使之服务当代,流传后世,张志纯同志(张掖地区档案局副局长、副研究馆员)组织有识之士对原版志书重加校点,在保持内容文体原貌的基础上,勘定错讹,标点断句,采用简化字横排,精装而成,奉献于社会,也乃无上之功德。
  《府志》以翔实的资料证明,甘州历史悠久,是一个十分神秘而又富饶的地方。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自汉代置郡后,更以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而闻名遐迩,成为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北凉国曾在这里建都,其后诸多朝代以这里为省州府地。是锁钥三秦,保卫中原腹地的重要屏障,也是连接欧亚大陆的桥梁。历代中原王朝的使者,都是经这里前往西域的。而波斯、古印度等国的商贾、学者也是经这里到达洛阳、长安的。这条对外开放的通道,演出过许多动人而壮观的历史活剧。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也是传播友谊、和平的走廊。中华民族通过这条走廊不仅吸收了西域各国的文明成果,也使自己的先进科技传播异域,源远流长。
  《府志》以丰富的史实表明,雄伟美丽的甘州,曾经是各族人民活动的舞台。先秦的月氏、汉代的匈奴、羌族以及后来的氐族、鲜卑族、吐蕃族、回鹘族、党项族、蒙古族、满族,都先后在这里繁衍生息,孕育了自己的经济、文化与政治,为开发建设这片土地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对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里曾经涌现和活动过一大批杰出人才,有彪炳青史、政绩卓著的宰辅,有金戈铁马、威震边关的战将;有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鸿儒;有大义凛然、为民捐躯的志士。他们或致力于筹边开发,或倡导于文明教化,或笃志于经济发展,或献身于民族团结。人才荟萃,各领风骚,在甘州历史上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府志》以丰富而珍贵的资料,详尽地记载了甘州大地上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上迄远古,下至明清,风格迥异,代表着各个时期的特征。古寺塔影、佛龛碑铭、宝卷经文、汉简陶俑,或深藏于幽宫宝地,或耸立于山巅碧空,流光溢彩,交相辉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丰厚的文化积淀,也是人力与天工科学融会的结晶。
  农业是甘州历史的金徽,也是甘州走向文明的起点。《府志》在这方面也作了颇为充分的展示。透过朴实的笔墨,仿佛让人们置身于河流纵横、雪峰凌空、冰川百仞、松杉万木的旖旎景观中,南山北水,如黛如练,令人陶醉。也仿佛让人们放眼于麦浪滚滚,稻花飘香,瓜果晶莹,牛羊健美的天籁世界,认同于民殷地富的必然,感悟着古代繁荣兴替的轨迹。诚然,如同许多事物一样,甘州的历史发展也是十分曲折的。既有辉煌灿烂令人欣慰的一面,也有凄苦悲凉令人疾首的一面。作者忠实于事实,许多记述都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貌。
  “祁连巨龙起苍烟,弱水如带际碧天;娇花茜草罗锦绣,林海松涛万顷田。”秀丽的水光山色,灿烂的古代文化,奇妙的人文典故,淳朴的民族风情,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西部风采,也构成了治史述典的基调。
  历史是在继承中发展的。《府志》作为历史文化典籍,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它总是留着一定的时代烙印。但是传统文化毕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有它自身的价值取向与生存意义。就其志典而言,它的作用就在于“存史、资治、教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它的挖掘整理越深入、越细致,就越有利于我们通过对历史的理性的透视,品味其醇厚和悠长,从而褒扬前贤,激励后人。
  历史是在创造中前进的。《府志》为历史文化名城甘州几千年的运动变化过程,画出了一个大体的轮廓。它留给我们的教益和启迪是多方面的。好在新的时代像旭日东升,光华四溅。明德硕望,代不乏人。历史必将挟着改革的风雷,激励炎黄子孙们创造前无古人的光辉业绩,谱写更加绚丽多彩的画卷。
  一九九三年九月
  (作序:前任中共张掖地委副书记,时为正地级调研员)
  《新纂高台县志》序
  昔者姬代镜宇,揽掇国闻外史,职掌罛罺方志。《春秋》《梼杌》,箸录之简,猋兴、苏黯、董狐珥管之伦云荟。后世邑志,蛙?于斯。第,邑无史官,古谊浸黕,搜残网逸,私家是赖。洎夫通志肇端,征集方志。郡邑守令,朝谘夕诹,开馆启局,骛趋麇集。而后志乘始稍稍出焉。揆厥撰述,盖有三难:史法未谙,从事编纂,本末迕舛,词旨芜秽,一难也;粗达史例,拙于属辞,巴曲郢说,连篇累牍,二难也;制资众手,成非一人,雅郑杂奏,薰莸并列,三难也。虽然,文献零落,考古之差,典章湮晦。守土之责,若必俟班马博学,而后言操觚,徯陈范壤材,而后语授简,则草昧结绳,胡可记事?夏五郭公,悉成疑谳。拼方徕览古之士,得毋悄然生无涯之喟者乎!陇右行省,僻处边徼,各县志乘,阙焉弗备。高台一邑,尤濒西极,文化陨获,纪载阒家。崆峒云幂,凄迷黄帝之宫;弱水舟回,缥缈神禹之迹。闳俊之彦,衋焉伤之。徐令季清,权篆斯邑,下车伊始,百废具举。陟北凉之故城,问天累欷;吊西台之隤址,望古遥集。甄材邓林,求珠赤水,月不数匝,克期卒业。邮致稿本,问序于余。夫其筚路蓝缕,弗避艰辛,大辂椎轮,罔惮劬瘁,其志己可嘉矣。若乃纲举目张,条分件系,绳以史例,大端不戾。其有出入,亦时代所扼,匪故抉藩。披览之余,间加商榷。陈厥一得,曾不慭屏。佗日授之副墨,传彼雒诵。絮诸古名志,虽未寀奚若,而榛荆既辟,先马可导。赍章甫于荒壤玉塞,于焉含温;植橘抽于玄朔,龙沙为之益耀。后之履斯域者,采风月湖之滨,观政霞崖之麓,崇山岞崿,毋忘篑土,巨川滇?,溯源勺波。庶亦获所凭藉欤!
  中华民国十年,岁次辛酉冬月,甘肃督军铜山陆洪涛序。
  《创修临泽县志》序
  县志之作为史学之基础,县志不详,则省志无所取材,即国史难资考证。若是乎其不可苟也。是以县志宜详为编次,否则时过境迁,即将从前散乱沦落之事,弃废磨灭之迹,散佚难稽。况近年风气丕变,人事日繁,若务简洁,寥寥数章,何以写政教嬗变之由,以为改革推行之本哉。临泽向无县志。〔民国〕纪元前,官署亦常派员采访,时作时辍,迄未编成一类。〔民国〕十八年,甘肃省政府令催各县编辑县志,藉以周知各县疆域之沿革,山川、道途之广狭,民族及物产之种类,风俗之转移,户口之增减,开化之程度,官师之姓名,学校之建设,艺术之娴习等项。同时,甘肃通志局亦来函征集上项资料,以为续修省志之需。县长陈万选遂聘乡前辈韩伯隆、乔世臣、白周卿为编纂。良,邑人也,桐昧无知,质愧鸠庸,亦在聘任之列。辞之不获,滥芋其间。惟事为新创,无从着手,或依《甘州府志》所载,或据县署档案所存,或采绅耆所说,广询博采,旁援直据,辅之以己见,化裁变通,一是皆以时代为本。自逊〔清〕乾隆十八年以至〔民国〕十九年,所有过去散乱沦落之事,弃废磨灭之迹,分门别类。正在编辑而经费已竭,因之中辍。至编就各类,因当时四人分工合作,缺乏时代性,难成一家言。其中重复挂漏之疵,凑合杂揉之弊,均所不免。本拟从长纠正之,弥缝之,修饰之,润色之,奈韩、乔诸前辈年愈七旬,精神颓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迄未重张旗鼓,继续纂修。今则韩、乔、白三先生相继逝世矣。良惄焉心伤,头白可期,汗青无日,及今不言,后将谁述。前县长王公存德聘良肩总修之任,县长章公金泷素于文献甚为关心,遂于本年四月偕赵君毓瑗同检旧稿,继修新志。惟经民二十五年冬之兵燹,劫火延烧,掌故阙略,公私所藏,强半无存。姑就残余旧稿所有,档案所存,见闻所及,访员所到,竭三月之力,摭拾成稿,规模粗具。时间短促,未得细加推敲,愿我贤明县长,念志书关系之重大,邀约乡绅,将缮成之初稿参互考订,缺者补之,滥者删之,斟酌妥善,再付手民,俾成一书。是则良之所厚望也夫。
  国纪三十一年五月,高季良序。
  《东乐县志序》序
  《周礼》①,大司徒掌土地之图,小史掌邦国之志。古之人,体国经野,纲纪四方。举凡山川之险易,政教之张驰,风俗之淳薄,物产之良窳,莫不载之简籍,昭示来兹,非侈陈也。良以一图一志,在在于国计民生,实相维系耳。甘肃据西北上游,为羲轩②启化之邦,《禹贡》③纪西戎即叙,《尔雅》④称空同人武。其疆宇辽廓,民质雄厚,成论昭然。累朝鼎兴,国家政治有沿袭,有更张;即户籍版舆亦有招徕,有迁移。而其间设官分职,因地制宜。与夫贤达之材,忠谅之士,特立独行之选,固已史不绝书。惟谋国筹边,如〔汉〕之戡抚东羌,〔宋〕之用兵环庆,〔元〕之开通西域,〔明〕之防御套虏,为谈边功、勤远略者所必道。则其图其志,顾可漫焉已哉!前〔清〕季叶,制军长公,侍御安公⑤,虑羲轩之旧俗,等杞宋之无征,于是有增修省志之举。维时东乐仅官县丞,分治张掖,盖一传驿地也。〔民国〕光复,改造县治,仍以东乐名。迄今阅十有
  ①《周礼》:亦称《周官》《周官经》。儒家经典之一。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
  ②羲轩:即伏羲氏和轩辕。伏羲氏,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传说人类由他和女娲氏兄妹相婚而产生,八卦也出于他的创作。一说伏羲即太皞。轩辕,皇帝名,少典之子,姓公孙。
  ③《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
  ④《尔雅》: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由〔汉〕初学者辍辑〔周〕〔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今本19篇。
  ⑤长公:〔清〕宣统三年(1911年)成书的《甘肃全省新通志》的监修、陕甘总督长庚。安公:即是志总纂安维峻。二稔,任斯者六七作。佥按部催科,以循职事。于山川险易,政教张驰,风俗淳薄,物产良窳,鲜能加之意者。江文通①有作志最难之叹,殆亦难其人也。徐令传钧,夏历辛酉,捧檄之官,鞅掌有暇,慨然以修志自任。志既成,问序于余。余以志者,史也,责在守土。惟珥笔从事者,类蹈摭拾铺张之弊。东乐甫编县籍,凡所设施,靡不创始,于经营草昧,又奚翅焉。将欲摭拾铺张,苦无所自。而乃裒然成帙,信而有征。出其所学,以饷后人,使后之续辑增纂者,无虑若干卷,视此志为权舆,徐令诚有心人哉!至其图,支分干晰,如示诸掌,亦精研测绘学者。余曩读咸阳、华阴、耀州诸志,或详于列代兵防,或详于学校祀典,或详于乡贤事实;而斯志则于水利、堡寨,言之扼要,琅琅然如数家珍,徐令诚有心人哉!余用为序言,质之徐令,以为何如?
  民国十二年,夏历癸亥,元月既望②,铜山③陆洪涛④,仙槎氏,序于兰州肃武堂
  《山丹县志》序一
  甘肃省副省长 穆永吉
  山丹,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境内祁连山、龙首山遥相对峙,焉支山虎踞东南,素有“走廊蜂腰”“甘凉咽喉”之称。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华先民就曾在这里辛勤劳作,繁衍生息。〔汉〕〔唐〕时期,这里是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在漫长的岁月里,山丹人民历经沧桑,为繁荣祖国的经济、文化做出了贡献,境内至今仍遗留的〔汉〕〔明〕长城、亭障烽燧以及众多的古遗址、古建筑就是历史的见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创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山丹的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篇章。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山丹人民奋发图强,锐意进取,使这块古老的土地生机勃发,繁荣兴旺。
  盛世修志,旨在资治、教化、存史。在中共山丹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县志编纂人员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坚持“略古详今,立足现代”的原则,翻阅大量史料,广泛走访调查,存真求实,秉笔直书,含辛茹苦,历经五载,终于编纂成这部新县志。该志如实记述山丹两千多年来自然与社会的变迁和劳动人民艰苦创业的历史,着重记载共和国成立后山丹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光辉成就和经验教训。门类齐全,资料翔实,融思想性、资料性和科学性为一体,是这部地方志书的显著特点。它的问世,为进一步认识山丹、治理山丹、振兴山丹,提供丰富的资料和宝贵的
  ①江文通:名江淹(444~505年),南朝梁文学家,字文通,洛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人。著有《江文通集》。
  ②既望:后世以夏历每月十五日为望,十六日为既望。
  ③铜山:县名。在江苏省徐州市郊。
  ④陆洪涛,时为甘肃督军,后任甘肃陆军第一师师长兼任甘肃省省长。历史借鉴,对于促进山丹县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无裨益。
  鉴古知今,继往开来。山丹县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现代史上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路易·艾黎曾在此创办培黎工艺学校,为架设中新友谊的桥梁做出卓越的贡献。山丹由此在增进我省对外友好往来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一切为山丹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创造条件。愿山丹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借鉴历史经验,发挥资源优势,弘扬艰苦创业精神,把山丹建设得更加美丽丰饶。
  1992年3月20日
  《民乐县志》序一
  我爱民乐
  政协甘肃省委员会副主席 韩正卿
  1972年9月—1980年9月,我担任中共民乐县委书记。为建设18万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天地,我和县委一班人走遍社社队队,涉足沟沟岔岔,依靠全县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沿着前贤足迹,在全县范围内持续开展声势浩大的兴修水利、农田建设、植树造林……在八年艰苦奋斗中,我和这里的干部群众休戚与共,结下了不解之缘,建立了深厚感情!
  民乐历史悠久,文化繁荣。早在5000多年前,先民们就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种植、牧畜,繁衍生息。东灰山炭化粮粒等文物是研究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我国乃至世界农业的珍贵依据,为全国罕见;永固、洪水、南古,从〔西汉〕起,就是历代筑城立镇、设郡置县的重地;扁都口是古丝绸中段南路、霍去病出征、〔东晋〕法显取经、南北凉互伐、隋炀帝西巡、解放军西进的要冲;境内寺庙碑塔遍布,古墓成群,烽燧相望,遗址文物繁多;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构成绚丽多彩的西部文化特色。
  民乐资源丰富,物华天宝。横亘南部的祁连山,集水、林、草、矿为一脉,堪称“天然聚宝盆”。这里有终年不融的冰川雪峰,有长流不竭的山泉溪水,有涵水蓄源的森林植被,有珍奇可贵的飞禽走兽,有储量雄厚的矿产资源。县境祁连山就是民乐得天独厚的天然水库,八大山口将成为八个高峡平湖。北部川区盛产粮油,宜植林果。苹果梨闻名遐迩,紫皮蒜蜚声海内外,滨河酒香馥四面八方,银河粉丝肴馔千家万户,农畜产品誉满全省各地。土地资源、水利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尚待开发,为当代经济腾飞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前景十分广阔。
  我爱民乐的山,我爱民乐的水,我更爱民乐的人。他们历来朴实刚强,吃苦耐劳,聪明睿智。他们有战天斗地的雄心壮志,有驱除险恶的坚强毅力,有巧夺天工的科学头脑。回首历史,饱经沧桑,备受荣枯,写下了可欣可叹的一页;展望未来,振翅鼓翼,奋勇向前,将会谱写出更加光辉灿烂的新篇章!
  盛世修志乃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新编《民乐县志》问世,意义十分重大,可庆可贺!以史为鉴,可知兴衰;以志为鉴,可知得失。这部典籍对弘扬人文正气,化育社会新风,推动文明进步,将产生深远影响。
  1995年9月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志》序二
  原甘肃省民族事务研究所副所长 屈大元(裕固族)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志》现已编定出版,这是裕固族史上的第一部县志。这部县志的出版,是裕固族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县各族人民盼望已久的一件大事,是值得庆幸和祝贺的。
  裕固族是很早以前就活动在河西走廊的一个古老民族。早在公元一世纪时,裕固族的古老先民——丁零就曾在河西走廊活动过。公元六、七世纪,裕固族的前身回纥族大批迁入河西走廊,游牧于甘、凉一带。到公元840年回纥汗国崩溃,一批回纥贵族率部迁入河西走廊定居,不久便建立了甘州回鹘汗国,立国一百多年,和中原王朝一直保留着甥舅关系。到公元11世纪30年代,党项族西夏政权逐渐强大,占领了河西走廊,甘州回鹘汗国覆亡,在西夏政权的逼迫下分几支迁徙,一支越过祁连山投奔湟水流域的唃厮啰吐蕃政权,后来融化于藏族之中;大部分群众及贵族部落,退居沙州以南及罗布淖尔一带,史称“黄头回纥”;留居河西者,后融于党项和河西汉族之中。公元13世纪蒙古灭西夏之后,不久建立元朝。1295年元朝在罗布淖尔设立曲先塔林都元帅府统辖黄头回纥。由于公元10世纪伊斯兰教已传入新疆喀什、于阗,裕固族先民——黄头回纥经常与伊斯兰的圣战斗争。至明朝初年,明卦卜烟帖木儿为安定王,由安定、曲先、阿端和罕东四卫管理撒里畏吾尔地区。16世纪初,察哈台后王赛义德汗由中亚返回新疆,攻占喀什、和阗、库车和吐鲁番4城,并不断向罗布淖尔、阿尔金山一带挺进,攻击撒里畏吾尔。在多年的宗教战乱下,加之当时蒙古大酋亦卜拉·阿尔吐厮南下,撒里畏吾尔不能安居,便请求明朝允许举族东迁,先后进入嘉峪关内,定居甘州、肃州南山,并划地为牧,清朝初年又换发游牧执照。直至民国初年,甘州、肃州驻军仍按明朝旧制管理撒里畏吾尔——“黄番”。20世纪20年代以后,国民党青海驻军和河西走廊酒泉、高台、张掖、民乐沿线汉族地区的地方势力,企图分割裕固族驻牧地区,裕固族人民为抵制这股浪潮,保卫民族生存,于1936年红军过后提出“七族黄番不分家”的战斗口号,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十余年的斗争,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剿匪肃特,安定社会秩序,裕固族人民的经济生活也得到初步恢复,一批本族出生的干部也培养起来。1953年经全县民族上层和各界商定,更改撒里畏吾尔、黄番等民族称呼为裕固族,于1954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裕固族历史上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县。从此裕固族人民摆脱了千百年来的艰难岁月,和全县藏、蒙、土、汉各族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使几千年来一直处在战乱不堪、东奔西迁的裕固族人民有了自己的家园,摆脱了贫苦落后的苦难岁月。经过30多年的奋斗建设,建立了幸福的社会主义新牧区。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县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投身改革开放,致力振兴经济,使全县出现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的大好局面,开始进入了新时代的盛世。
  1987年,中共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决定编写社会主义新时代裕固族自治县的县志,成立了县志编写办公室,在整个编写过程中,全体同志和总编纂钱卫东同志为这部新县志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几易其稿,现已编写出版。这是一项有益当代、萌及后世的大业,是值得我们向编写人员及全体参与此项工作的同志表示深切的敬意和祝贺的。
  编写志书是纵记千载、横书百业的一件巨大工程。这部志书在编写过程中,始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的指导原则,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对民族事业的负责精神,广征博采,奋力笔耕,使志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具有民族特色、历史特点和地方特点以及科学性、时代性。此书的出版,为肃南裕固族和其他各族人民继承先辈光荣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辑存地方史料、振兴民族经济、发展各项事业提供了历史借鉴和现实依据。
  县志的出版是全县各族人民通力合作的结果,是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我谨向为本书出了力的志士仁人,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温故知新,温史知今。祝愿这部县志出版能够起到资政、育人、存史的作用,促进肃南经济腾飞,百业昌盛。这是编写的目的,也是全县各族人民的企望。
  1993年6月于兰州
  《张掖市志》序一
  中共张掖市委书记 彭尔笃
  一部全新的《张掖市志》终于问世了。盛世修志,这部市志是当今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的产物,确实值得庆贺!
  这是一部浩瀚的历史。张掖自〔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郡至今,上下两千余年,悠久灿烂。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巡,曾在张掖召开有27国王公使臣参加的万国博览会,轰动中外。〔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始建“甘肃等处行中书省”(简称“甘肃行省”),治所甘州,张掖成为甘肃行省的政治、经济及军事重镇。新中国成立后的40多年里,张掖各方面发生的变化更是令人刮目。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些殊荣,难道仅仅是历史的偏爱?
  这是一幅壮丽的画卷。打开它,一束束智慧的光芒四射,一阵阵惊雷动地而来,一双双辛勤的手推动着历史前进的车轮。尽管,其中有兴叹者,有悲歌者,有彷徨者,但它的基本旋律是百折不挠的前进者的脚步声。耕耘者的辛苦,收获者的喜悦,是这幅画卷的主色调。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这一面镜子是公正的,多角度的。它将会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角度审视历史的书写者,以启迪后人。
  这部市志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基本符合志书编写所要求的“观点正确,体例完备,资料翔实,特点突出,详近略远,据实直书”的原则,将起到存史、资治、教化的作用。误漏之处,望后来者补正。
  一批有志之士为此志的编纂默默地辛苦了好几年。他们的心血和成果将与此志一样感人,一样永存,一样使人们不能忘怀!
  聊缀数语,不怕贻笑大家,以志庆贺:
  确有风云藏笔底,
  如虹豪情映墨字;
  掩卷带笑问上耶,
  沧桑巨变是谁意?
  1993年8月8日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