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电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43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电视
分类号: G229.27
页数: 4
页码: 1870-18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掖地区电视的情况。其中包括电视兴起、电视节目、有线电视等。
关键词: 张掖地区 电视

内容

一、电视兴起
  【张掖电视实验台】1974年,张掖电视实验台派人赴省台学习电视播放技术。1975年6月购回1部黑白电子管同步机,1部自装的四频道50瓦黑白电子管电视发射机。地区广播管理站投资0.5万元,购置两部旧“长江牌”16毫米电影放映机,将两付5单元电视接收天线安装在中波转播台15米高的收讯天线桅杆上做电视发射天线。用电影放映机放映节目,由摄像机摄制节目信号,使用四频道发射,每周播放3次电影和电视新闻片。1976年,地区财政拨款2万元,在张掖城南饮马桥处修建张掖电视实验台,架设专用线路,增添电源稳压设备,自制1幅两层什字框架天线和60米高的桅杆电视发射塔。1977年,张掖电视节目仍以播放电影片和电视新闻片为主,每周播放3次,每次1小时45分左右。
  【张掖电视转播台】1980年,国家广播事业管理局批准《关于建立张掖电视转播台和频道申请的报告》,9月,地区行政公署又批准张掖电视转播台建台技术改造计划,动员地直机关和张掖县各单位及驻张部队集资42.15万元,解决张掖电视转播台建台经费。10月,张掖电视转播台购置1千瓦九频道彩色电视发射机1部,日本索尼公司录放像机及监视器等设备1套,用录像重播的方式转播中央台和省台的电视节目。1981年10月1日,张掖电视转播台开始试播,1982年3月正式开播,平均每天播出5小时,电视收视信号覆盖张掖县大部分地区和民乐、山丹、临泽、高台等县的部分地区,人口覆盖率为55.9%
  1980年,全省广播电视规划会议提出“小功率、多布点、扩大覆盖面”的要求。地区广播事业管理局拟建1座高150米的自立式电视调频发射塔,需投资30万元。1982年,省财政补助16万元,地区投资4万元。是年4月,地区广播电视局组成技术组、材料组、后勤组,直接参与发射塔的建设。1982年8月,由北京广播电视设备厂生产的150吨重的铁塔,运回张掖,并由北京双桥厂天线队进行安装,11月5日铁塔建成。1983年投资78万元(其中省电视厅投资40万元,地区自筹38万元),建起3137平方米的电视业务综合楼。1985年地区财政投资28万元,架设起1条长约1公里的供电线路,添置全套高低压供电装置。是年,省、地投资40万元,添置机型为DS—10千瓦彩色发射机1架。1985年9月,铁塔天馈系统和天线部分安装、调试结束,保证10千瓦彩色发射机的按期运行。1986年,铁塔天馈系统工程被省广播电视厅评为“电视优质工程一等奖”。
  1987年,省广播电视厅和地区行署投资25万元,购置1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用14频道转播中央电视台教育节目。1988年4月,省广播电视厅调配给张掖电视台两部10千瓦Ⅱ型调频广播发射机;10月,安装调试后,投入使用,增强了省台的节目信号,保证了张掖以及嘉峪关以西大部分地区及时、准确、清晰地收到省电台的节目。
  【张掖电视台】1988年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正式批准建立张掖电视台,是年秋建立张掖电视台。开始自办《新闻节目》《专题节目》《少儿节目》《文艺节目》及广告等栏目。1988年10月1日正式播出张掖电视台的呼号,首播《张掖新闻》。地区全年下拨自办新闻节目费用12万元,自办节目费用增为19万元。
  1992年,将《广告》和《经济信息》作为创收增益项目。1992年创收47万元,1993年创收增至116万元。后来节目编播次数增加,1994年上升到138万元,1995年又增加到140万元。
  【差转台】1981年10月,张掖电视转播台试播。12月,山丹县广播电视局在高山建起全区第一座功率为10瓦的电视差转台,其后更换为50瓦电视差转机,接收张掖电视信号,用11频道发射。1983年9月,高台、肃南两县广播电视局筹集资金,分别在高台县城和肃南喇嘛坪,各建功率为50瓦和10瓦的电视差转台,接收张掖电视转播台的信号,分别用4频道和5频道发射。同期,山丹煤矿、东水泉煤矿、山丹军马场,肃南县皇城区、大河区、康乐区、马蹄区相继建起差转台,接收、转播张掖台的电视信号。到1995年底,全区系统内外建立的电视差转台达31座。
  【卫星地面收转站】1986年8月,省广播电视厅投资5.7万元,在张掖建起6米卫星地面收转站1座,用于接收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信号。1986年12月,肃南县广播电视局建起6米卫星地面收转站。1987年开始,民乐、高台、临泽、山丹等县的广播电视局,建起6米卫星地面收转站。1989年,张掖市广播电视局修建铁塔和卫星地面收转站,利用20频道收转发射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成功,有效覆盖面积15公里。1991年市政府又调拨专项资金,增添电视摄像、录像、编播等专用设备,筹建市有线电视台。同期,山丹县焦化厂建起全区系统外第一个卫星地面收转站。其后,系统外卫星地面收转站发展很快,山丹军马场、肃南县皇城区、高台县盐池乡、张掖市沙井乡、碱滩乡等建起卫星地面收转站。到1995年底,全区卫星地面收转站达34座。
  1993年开始,中央电视台节目从“国际通讯卫星”移到“中星5号卫星”转发,功率增加,设备价格大幅度下降。加上部分省台的节目也上星转发,卫星地面收转站发展很快,一些工厂企业、村社纷纷建立小型卫星地面接收站和公用天线系统,接收卫星电视信号。到1995年底,全区有卫星地面收转站150座,其中系统内15座,系统外125座,个人10座,电视人口覆盖面达84%以上。
  二、电视节目
  【转播节目】70年代中期,初建的张掖电视实验台用黑白电视发射机试播黑白电影片和电视新闻片。1981年开始,实验台改建为“张掖电视转播台”,用1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录像播出,每晚18时30分至24时左右,转播中央台和甘肃台的部分节目。其中转播中央台的节目有《新闻联播》《晚间新闻》《九州方园》《专题节目》和电视剧等;转播甘肃台的节目有《甘肃新闻》和电视连续剧等。
  1986年10月,张掖电视转播台卫星地面收转台建成,用1千瓦电视发射机收转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用新添置的10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以录像方式转播甘肃台节目。其后,肃南、民乐、高台、临泽、山丹县广播电视局建成卫星地面收转站,开始收转中央电视台的各种节目。1993年,兰州至嘉峪关微波线路开通后,张掖电视台,山丹、临泽、高台等县广电局电视转播台(站),开始转播甘肃省电视台的节目。90年代后,全区广播电视系统内外众多电视转播台、差转台设施不断完善、提高,转播中央台、甘肃台和张掖台的节目随之增加。
  【自办节目】1988年10月1日,张掖电视台开始自办《张掖新闻》《专题报道》《少儿节目》《天气预报》《文艺》和《广告》。其后逐渐增加《科技园地》《经济与生活》《一周银屏》《点歌台》《欢乐时空》《新闻广角》《电视连续剧》等。其中新闻节目和专题报道节目,是自办节目的主体和骨干,所占比重较大。到1995年底,播出《张掖新闻》750期、8146条,其中图像新闻5716条,口播新闻2430条,向甘肃台传送新闻695条,采播661条,采播率达95%,其中被中央台采播23条。1994年有2条新闻获中央台三等奖,7条新闻获省广播电视学会二等奖。1993~1994年拍制专题片45部,获二、三等奖的有8部,其中反映张掖地区人文和自然景观的专题片《张掖揽胜》《张掖金经》,获省广播电视学会二等奖。《张掖揽胜》获省新闻学会二等奖第一名。
  张掖电视台在《经济信息》和《经济与生活》栏目中开设《金张掖一瞥》《富县富民计与策》《金张掖旅游风景线》《县市委书记访谈录》《县市长经济工作谈》《十大工程建设》《地县企业经验谈》《女干部访谈录》《辉煌的八五》等节目,起到鼓励先进、典型指导的作用。在《科教兴农》《小康建设》等栏目中,设置《兴牧奔小康》《农村奔小康差距知多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小康路上党旗飘》等。其中1990年采制的新闻《张掖粮仓爆满,收储工作难》获全省好新闻一等奖,全国好新闻三等奖。
  在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宣传报道方面,设置《党的生活》《先锋之歌》等栏目,编发《雷锋精神永放光芒》《改革开放中的公仆》《十大杰出青年》《梨王之梦》《园丁颂》《主人翁赞》《晚霞生辉》《助残之歌》《农村新风》《敬老情深》等专栏,弘扬时代主旋律,倡导讲理想、讲道德、讲奉献、守纪律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新成就。
  在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方面,开设《科技园地》专栏,先后播出《麦后复种大白菜》《大白菜的贮藏》《张掖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微量元素在农业上的应用》《果园球介虫的防治》《黄瓜的栽培嫁接》《果树病虫防治》等节目,为推广、普及和应用农业科学技术作出贡献。
  三、有线电视
  张掖的有线电视,首创于企业。1986年,山丹焦化厂率先建起公用天线系统;1989年,地区电力局、地区人民银行、农业银行、张掖市选矿厂等机关单位建起共用天线系统,用以接收无线电视信号和当时上星的中央台电视信号,传送节目只有3~4套。1990年,地区广电局安装起第一条由张掖电视台至轻机厂5号楼干线;1991年5月开始发送有线电视信号,图像清晰,声音洪亮。到年底,架通线路5公里,发展用户1300户;1992年架设线路8公里,发展用户3000户。1993年,购买国产300MC临频传输前端一套,开通13个频道,向用户传输中央台的4套节目以及上星的山东、浙江、四川、贵州和张掖电视台的自办节目。1993年11月,甘肃台节目由微波专线传到张掖,同时并入有线电视网。1994年架设线路10公里,发展用户3000户。到1995年底,共架设线路26公里,发展有线电视用户8000户。
  张掖市广播电视局筹集资金,架设有线电视网,1991年开通8个频道10套节目,其后又开通12个频道13套节目。到1995年,张掖市区及城郊架设有线电缆主干、分支线路40多公里,有线电视用户达8000多户。1993年开始,高台、山丹、民乐、临泽、肃南等县,相继发展有线电视。除肃南县用550MC临频传输外,其余各县均采用300MC临频传输,开通8套电视节目。到1995年底,架设干线54公里。发展用户9600户。其中山丹县架设干线15公里,发展用户3000户;民乐县架设干线12公里,发展用户2000户;高台县架设干线16公里,发展用户2500户;临泽县架设干线8公里,发展用户1500户;肃南县架设干线2公里,发展用户600户。
  随着全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经济条件好的乡(镇)和一些较大的工矿企业,也筹集资金,架设干线,兴办有线电视。到1995年底,先后有山丹县的霍城、花寨、位奇乡,高台县的宣化等乡,建起有线电视网。其中宣化乡的规模较大,乡上投资170万元修建1000平方米的有线电视楼,购置300MC临频传输前端,开通8套电视,发展用户8000户。张掖城郊的145地质队、703地质队、玉门石化厂张掖筹建处,武南铁路分局张掖办事处和山丹军马一场、二场、张掖地区平砖厂等单位,分别采用300MC临频传输系统与公用天线系统,开通8~14个频道的电视节目,发展用户2000多户。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