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卫生·防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42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卫生·防疫
分类号: R199
页数: 10
页码: 1808-18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掖地区卫生、防疫的情况。其中包括爱国卫生运动、妇幼卫生、卫生监督检测、传染病防治、地方病防治等。
关键词: 张掖地区 卫生 防疫

内容

一、爱国卫生运动
  1952年秋,各县城乡广泛发动群众,填坑疏沟,清扫污物垃圾,消灭蚊、蝇孳生场地,改善环境卫生。动员群众加强粪便污物处理,改变农村人、畜共饮一池水的不卫生习惯,要求做到人有厕所畜有圈,井有阶台和井盖,涝池要有围墙。此后,每年“五·一”“十·一”和春节前夕,组织群众性的大扫除活动。1957年,开展声势浩大的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讲卫生活动。1958年大跃进开始,城乡创建“四无县”“卫生公社”“卫生人家”。1969~1975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派医疗队来张掖,在为农牧民治病的同时,帮助开展以“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水井、改厕所、改炉灶、改牲畜圈棚、改善室内外环境)为中心的卫生运动。全区修建卫生厕所6.15万个,改造涝池833个,使农村卫生面貌有了改观。1978年,地、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恢复,广泛发动群众治理“脏、乱、差”,采用“国家帮一点,集体挤一点,个人拿一点”的办法筹资改水,基本改变“涝坝池水脏又稠,蜉蝣虫儿水中游,人、畜共饮一池水,各种疾病常年有”的状况。
  在改变饮用水的同时,根据《张掖地区农村文明卫生建设规划》,各级政府把农村改厕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和小康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到1995年,全区修建厕所1.45万座,其中“三位一体”厕所1409座,累计完成改厕14.41万座,占农村总户数的61.2%
  城镇以每年3月为爱国卫生月,强化卫生管理。19891995年,全区用于城镇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3226.71万元,修下水管道7.26万米,上水管道13.97万米;新建、改建厕所150座(水冲厕所19所);拓宽、修整道路88条,总长9.95万米。环卫工人由20世纪80年代的80人增加到303人。卫生月参加人数160.26万人(次),车辆8630辆(次),清运垃圾4.37万吨,清理垃圾死角5491处。张掖市被评为省级卫生城市;临泽县被评为地级卫生城市,张掖市小满乡,民乐县三堡乡,临泽县鸭暖乡、平川乡,高台县南华乡,肃南县祁文乡,达到卫生乡标准。
  二、妇幼卫生
  (一)妇女保健
  1.新法接生 1950年广泛开展妇幼卫生常识普及和宣传;举办新法接生员培训班,受培者265人。1952年,以乡村为单位建立接生站,制定《新法接生公约》。到1956年全区培训新法接生员733名,加原有接生员达2000余人,新法接生率和婴幼儿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1958年,大办产院,推行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服务,到1959年共建产院1235所,接生站715个,简易产床3506张,培训新法接生员4809人,新法接生率达98.2%,产妇产褥热和新生儿破伤风病基本控制。60年代初,旧法接生回潮,1972年后,各级革委会采用果断措施制止旧法接生。到1977年底,恢复大队产室483所,简易产床1320张,接生员1520人,配发产包和接生用具1349套,新法接生率上升到89.51%。1979年后,各地加强接生队伍建设和管理,分别建立技术考核和管理指标,新法接生基本纳入正规。1988年,各县(市)大力推广妇幼保健保偿合同制,对孕产妇和两岁以内的小儿实行系统保健。妇女结婚或怀孕后即向当地卫生院交纳1535元的保健费,得到当地卫生院产前、产后及其小儿的检查、治疗。1994年,地区及民乐、临泽、高台3县妇幼站,被列入世界银行贷款妇幼卫生综合项目,新法接生率达96.58%,基本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和产妇产褥热。
  2.围产期保健 1984年5月全区组织妇幼保健人员12人,赴永登县秦川乡围产期保健试点参观学习,返回后在张掖、山丹、民乐、高台4县开展试点工作。至1985年共有448名孕妇接受围产期保健,经筛查出高危孕妇84人,全部进行专案专管,人均产前检查5.4次,产后访视4.3次,访视率100%。1988年3月,地区妇幼站举办围产期保健学习班,培训县、乡两级骨干60人,各县将围产期保健纳入妇幼保健保偿服务内容,按常规进行产前检查,产后视访,加强对高危产孕妇筛查、监护和转诊处理。1995年,全区对7019名孕产妇实行统一管理,一次以上产前检查率达97.89%,产后访视率为95.58%,全区死亡围产儿583例,围产儿死亡率为35.93‰。
  3.妇女五期劳动保护 共和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重视妇女健康,推行在妇女行经期间进行适当照顾的措施,渐次形成“三调三不调制度”,即月经期调干不调湿,怀孕期调轻不调重,哺乳期调近不调远。规定女职工产后休假56天,工资照发;哺乳期每天给两次喂奶时间,每次40~60分钟;怀孕7个月到产后1年免上夜班。1977年,将妇女更年期纳入妇女劳动保护之列。农村各生产队配1名妇女队长,分管女社员的劳动保护;城区工矿企业单位有女工委员会,负责女职工的劳动保护。
  1991年7月,地区妇联、工会、行署劳动处、卫生处对全区《女职工保健工作暂行规定》实施情况进行联合调查。在调查的1798名女职工中,带水作业的占11.6%,接触聚氯乙烯、铅有毒物质的占6.34%,接触粉尘作业的4.45%,从事重体力劳动的8.23%。在调查的11个单位,有9个设立女工委员会和女淋浴室,有7个单位有托幼所园和医务室,11个单位执行女职工孕期不加班,怀孕7个月后即调整不适合工种和不宜作业场合,执行和维护妇女的合法权利。
  4.妇女病防治 1976年地区妇幼保健站成立后,对三闸、乌江、靖安、和平、大满等公社的1748名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检查率89.4%,其中滴虫性阴道炎、盆腔炎、子宫脱垂、宫颈炎等患者达64.2%。全区在推广苦豆子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子宫圆韧带注射当归液治疗子宫脱垂的同时,各地又培训子宫脱垂和尿粪瘘防治骨干,对两病患者进行摸底调查。共查已婚妇女14.52万人,查出子宫脱垂者1071人,患病率为6.54%。其中一度脱垂274人,二度脱垂516人,三度脱垂281人,尿瘘17人、粪瘘1人。当年手术治疗二级以上子宫脱垂129例,手术修补尿、粪瘘者6例。1980年5月,组织对子宫脱垂患者疗效随访,走访42个公社93个生产队114名术后患者,治愈95例,治愈率为83.33%;好转16例,总有效率为97.37%。
  (二)儿童保健
  1.集居儿童保健 50年代,妇幼保健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地到托儿所、幼儿园,给儿童作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1959年,基层医疗组织对幼儿全面进行预防接种,麻疹、百日咳、痢疾发病率明显下降。60年代,托幼事业逐步削弱,70年代后逐渐恢复。1980年后,地区妇幼保健站先后举办保育员培训班6期,培训163名;1982年对地直17个单位托幼组织的653名幼儿进行体检测定,沙眼、龋齿患病率分别为51.33%和27.47%。1991年,对缺陷、疾病患儿进行群体矫正和个别治疗相结合的办法治疗。
  2.儿童健康监测与系统保健 1980年,贯彻落实全国农村儿童保健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地、县妇幼保健部门举办全区首届儿童保健学习班,培训业务骨干42人,对部分县(市)的部分儿童的体格发育、预防接种、死亡等进行调查。共查7岁以下幼儿2.38万人,占儿童总数的38.84%;查出疾病缺陷儿童8136人,占34.18%;对其中1.23万名正常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进行分析,表明全区正常儿童的身高、体重、胸围、头围等项指标,符合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同北京、西安的调查结果相近。1992年对5.35万名儿童进行健康检查,体检率40.17%,体重发育达均值率为76.09%,身高发育达均值率为62.13%,中度以上营养不良患病率9.32%,表明儿童保健状况正在明显上升。
  3.儿童疾病防治 50年代中期,一些县医院给幼儿投服紫草汤,预防麻疹、百日咳;服用宝塔糖、使君子合剂驱逐蛔虫,有效率达98%。60年代,对幼儿园和小学生进行肠道寄生虫病患情况调查,普遍投服驱虫药。1979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全区为32.09万名儿童免费驱虫,共投驱虫净2.73万片、驱蛔灵片25.3万片、驱虫灵25万片,有4.29万名儿童排虫,其中农村驱虫有效率达60%。其后各县(市)儿童保健工作,逐步转向小儿贫血及佝偻病的调查。调查显示,缺铁性贫血患儿占47.39%,投服硫酸亚铁、维生素C等药治疗,疗效显著;对活动期佝病患儿,注射维生素D或投服骨化醇,患病率下降至2.14%。90年代,加强对小儿4病的监测,建立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腹泻、佝偻病、贫血病例的登记管理制度,强化儿童保健系统管理。
  (三)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1966年10月,专署要求地、县医院和有条件的妇幼保健站、卫生院,都要开展节育门诊,宣传避孕知识,提供避孕药具,进行人工流产。1971年,各级医疗、保健单位设立节育病床,为节育者提供优越条件。1972年开始,地、县医疗保健部门还组织计划生育小分队120多个,保健医护人员1560名,对全区55个公社的8.36万对夫妇作了节育手术,节育率由1972年的31.2%上升到1973年的73.46%。1978年地区卫生局举办中期引产学习班,地、县、乡医疗保健单位的46名妇产科医生学习利凡诺尔引产操作规程、并发症的防治和处理。1981年全区抽调妇产科医生11名,赴临夏州参加全省复方苯酚糊剂输卵管粘堵学习班,张掖地区用粘堵法为206名妇女作了绝育手术,术后经拍片观察,近期成功率为85%。80年代开始后,计划生育手术中的并发病日渐突出,地、县(市)成立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处理手术中的疑难问题。对1972~1982年全区计划生育手术作了调查,发现输卵管结扎后再次怀孕的560人,出现并发症的197人,致残12人,死亡10人。事故由计划生育鉴定委员会和政府部门分别作了处理。从1990年开始,各级卫生、计划生育部门,重视计生技术质量,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制定一套较为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计划生育四项手术技术操作规程;对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护人员进行严格考试、考核,实行持证上岗,保证计划生育4项手术质量。
  三、卫生监督检测
  (一)食品卫生检测 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人民群众的食品卫生。1958年,在饮食行业开展“三防一消”(防蝇、防鼠、防尘和用具消毒),杜绝出售腐烂变质肉食和乳制品。1960年,贯彻国务院《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地(市)、县成立食品卫生领导小组。1978年,地区召开食品卫生工作会议,讨论通过防止食品污染规划和管理条例,举办食品卫生监督培训班。1981年国庆节前开展食品卫生大检查,发现部分冷饮中使用禁用色素、香精、防腐剂;97件罐头中有17件含有细菌;5个酱油厂的酱油铝、砷含量超过卫生指标;抽查13名从业人员的手,其中12人手上带有大肠杆菌;21份食具中有9份污染了病菌。张掖县部分粮库查出霉变玉米11万斤、菜油3000多斤、小米2万斤、小麦7000斤,霉变率达5%左右。到1990年,全区对食品业给予行政处罚的事例有5445起,其中警告限期整改的2645起,罚款1966起,停业整顿834起,吊销卫生许可证两起。没收销毁不合格小香槟60吨、变质带鱼5吨、红葡萄酒和贵妃酒12吨、牛肉罐头2000公斤、变质牛肉1000公斤、过期变质食品28万多公斤。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颁布实施后,食品卫生由行政监督管理进入法制管理的新阶段,地、县(市)成立食品卫生领导小组,健全机构,配备食品卫生监督员24人,检验员15人,形成食品卫生监督网络。食品卫生合格率逐年提高,食物致病和食品中毒事件大幅度下降,食品卫生面貌明显改变。
  张掖历来有人绦虫病和猪囊虫病史,既危害人民健康,又影响生猪生产。1978年后,各县成立驱绦灭囊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卫生、商业、畜牧部门相互配合,发挥一院(卫生院)二站(兽医站、食品站)二医(乡村医生和基层兽医)一员(肉食收购员)的作用,齐抓共管。除教育群众不吃“米星猪肉”外,对病人坚持“送药到手,看服入口,排出虫体,鉴定深埋”,进行治疗,治愈率达70.32%,猪囊虫也由1977年的9.6%下降到0.81%。1982年,地区防疫站协助张掖县食品公司开展“猪囊虫病免疫预防研究”,并在地区科委、药检所、市防疫站的配合下,以全囊虫匀浆制成Q83抗原的虫苗诱导保性免疫试验,通过对500多头农民自养猪的免疫接种,验证在自然条件下的保护作用与安全性,解决推广中的技术问题,在省内外广泛推广,1987年获甘肃省“兴隆杯”科技发明金奖。1990年抽查13.21万人,绦虫患者为34人,患病率下降到0.025%;抽查9.49万头猪,囊虫猪266头,检出率为0.28%,基本达到国家提出的控制指标。
  (二)劳动卫生检测
  1.尘肺防治 山丹平坡、高台窑沟、民乐扁都口、大河口、临泽皂矾沟及张掖大野口等处遍布小煤窑。〔民国〕前和共和国成立初期,农民土法开采,巷道窄、掌子面低,无通风设备;工人生产时或弯腰或跪下,运输全靠人肩担背挑;工时长、强度大;井下相对湿度只有27.9%;粉尘弥漫,工人吸尘量大,易患尘肺病。据1963年地区卫生局组织专人进行粉尘工人体检,实检2.06万人,拍胸片556张,查出各类矽肺病人255例,为拍片检出率的45.8%。除对尘肺工人调换工种,进行治疗,还令生产单位限期改进生产条件。其后,地区防疫站作了数次调查,尘肺率分别下降到34.9%和21%,但仍高出正常人1倍以上。
  2.职业中毒 1976年5月,对张掖县磷肥厂的劳动卫生和大气污染进行检测,球磨机进出口粉尘浓度达72~237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规定指标7.2~23.7倍。1980年,对45个粉尘作业单位进行调查,高台县萤石矿掘进处粉尘浓度高达491.4毫克/立方米,超标245倍。是年对山丹焦化厂废气、废水测定,证实污染了山丹县城居民用水。对张掖磷肥厂和高台萤石矿建议改用湿法生产,粉尘下降到10毫克/立方米;对焦化厂污水由省计委拨款46万元,改造设备,进行污水净化处理,使山丹县城居民用水恢复洁净。
  (三)学校卫生检测 50年代开始,中、小学普遍开展卫生教育和净化校园环境卫生。1952~1966年,对临泽、张掖、山丹等县部分小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沙眼、皮肤病、甲状腺肿大、蛔虫症患者较为普遍。1978年后,地、县统一对45所中小学2.32万名学生调查,发现沙眼、近视、龋齿、蛔虫和贫血等常见病是影响学生健康的主要疾病。同时还发现城区学生视力低下率高于农村学生,重点中学学生高于非重点中学学生,部分学校的教室和窗户也不符合卫生指标和采光系数,课凳城区符合率为14.7%,农村仅为9.5%。随着经济发展,大部分校舍翻修重建,课凳更新。城区一些中学和部分小学配备校医,改进保健措施,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明显好转。
  (四)公共卫生检测 1987年4月6日,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实施以来,公共卫生纳入法制管理轨道。每年组织1~2次宣传咨询活动,每逢五一、国庆、元旦、春节组织公共场所卫生检查。1993年,地区行署卫生处组织对山丹、张掖、民乐县(市)的152家各类公共场所和化妆品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合格率77.7%。其中文化娱乐场所合格率最低,为61.7%。对京张日用化工厂生产的护发素检验不合格查封,并责令停产。1995年,全区有公共场所1605个,经审查验收合格签发《卫生许可证》1603个,从业人员3280人,发放《健康合格证》的3182人,检出“五病”(肝病、肺结核、痢疾、伤寒、传染性皮肤病)从业人员6人,已全部调离直接服务岗位。
  四、传染病防治
  (一)计划免疫 1949年前,天花普遍流行,危及人民健康和生命,而政府漠然处之,民间只能由花客子(游医)用“以毒攻毒”的办法种痘,俗称“点花儿”,发病和死亡时有发生。共和国成立后,实施全民普种牛痘,由各地卫生院和个体医生实行分片包干,种痘防疫,发病率迅速减少,1955年天花在区内绝迹。为巩固疗效,1964年对出生两个月以上、55岁以下的56.21万人普种痘苗,发痘率为86%;1976年普种71.3万人,接种率为80%。1981年对肃南少数民族地区婴儿初种牛痘后,再未接种。
  1955年开始,在全区城镇中、小学学生中接种卡介苗8000人(份),1956年接种霍乱、伤寒疫苗2.19万人(份),百日咳苗、白喉类毒素1.16万人(份),并注射过加强剂。1965年接种百、白、破三联制剂2.16万人,接种率94.0%。1975年开展小儿麻痹糖丸投服,麻疹疫苗普种。1978年开始实施预防接种“三簿一卡”(《出生死亡登记簿》《节育措施落实登记簿》《计划外生育费登记簿》和《育龄妇女生育节育卡》)制,1980年推行小儿麻痹糖丸和百、白、破基础免疫。1985年给0~7岁儿童发放《儿童保健证》、预防接种卡,实行儿童保健证制度。1987年上级配发冰排速冻器37台,普通冰箱87台,冷链维修运输车7辆,分别装备地、县(市)卫生防疫站和86个乡(镇)卫生院,给877个村医疗站配备冷藏包、消毒锅、注射器和针头等,冷链系统开始运转。1988年实现以县(市)为单位的达标任务,四苗平均覆盖率达98.44%,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由1979年的309.58/10万下降到58.14/10万。1989年儿童入保率达85%以上。1990年四苗平均覆盖率达99.05%,如期实现第二个85%的目标。1993年实现以乡为单位的达标85%的目标任务。1995年,城区适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达96%,农村适龄儿童接种率41.2%,乙肝疫苗接种已列入计免范围。
  (二)急性传染病防治
  【白喉】〔清〕同治二年(1863年)至〔民国〕32年(1943年),张掖各地白喉流行,发病死亡率高达50%以上。回顾调查的1.39万人中,白喉患者708例,死亡449例,死亡率63.4%,有的甚至全家死亡。〔民国〕26~27年,民乐县三寨村有460多口人,因白喉蔓延,无医无药治疗,死亡90多人,占全村人口的19.5%。共和国成立后,对白喉进行全面查治,1951~1957年,全区接种白喉类毒素3.62万人(份),发病率控制在0.01‰以下。自60年代以来,每年对6个月以上婴儿常规接种、白喉菌苗,至今再未发生,白喉基本消灭。1978年以来百、白、破三联混合制剂被列入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接种率每年都在85%以上。
  【百日咳】1955年区内百日咳流行,山丹县尤重,发病1551例,历时3个月扑灭。1956年接种百日咳菌苗1.16万人,控制病疫发生。1963年再次流行,报告病例2539人,死亡18人,患病率360.32/10万。1983年,肃南县明海区发生百日咳66例,1985年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迅即控制。1992年报告2例后,至今再未发生。
  【麻疹】俗称“副花”。在张掖流行广,病死率高,1953年发病10434例,死亡306例。1955年春发病10416例,死亡902例。1965年,开始使用麻疹疫苗,发病率开始下降。1979年,对易感儿童进行麻苗普种,接种11.7万人,接种率达95.5%;1981年开始,对8个月以上、6岁以下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发病得到控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不高,但非常危险,常危及儿童生命。共和国成立后有三次较大流行。全区1977年发病308人,死亡18人。防疫、医疗部门实行三早一治(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就地治疗)。对接触者也采用预防性的投药措施,控制疫情流行。80年代后,使用A群流脑多糖菌苗,获得明显疗效,打破A群引起的每8~10年流行一次的规律。
  【细菌性痢疾】是全区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四季均有,7、8月为流行高峰,农村发病较城区高。1974年夏末全区痢疾流行,发病5804人,死亡58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医疗、防疫部门送医送药,加强饮食、粪便管理,控制了疫情。
  【伤寒、副伤寒】是全区农村发病较高的传染病,死亡率高达25%以上。从1953年开始接种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5000~8000人(份),进行防治。发动群众清洁水源,消灭蚊蝇,管理粪便,发病率逐年减少。
  【病毒性肝炎】50年代有散在发生,60年代呈上升趋势,1985年全区报告肝炎患者458例。1987年推广使用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依照先城市后农村的实施原则,稳步推开,城区新生儿接种率达到85%以上,农村免疫也已起步。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50年代在全区散在发生,1965年开始使用脊髓灰质炎防治疫苗,发病率下降。1993年进行两次糖丸强化免疫,全区0~4岁儿童10.66万人,免疫达10.54万人,免疫率达98.86
  【流行性感冒】全区各县均有,大致2月发病,3月达到高峰,4月逐渐下降,5月停止流行。1974年高台县发生流感,经对1301人调查,分离出流感病毒5株,属甲型,英格兰流感变种。1983年有小流行,流行区学校和幼儿园熬中药贯仲、板蓝根大锅汤预防,有一定效果。
  (三)结核病防治 结核病又称“痨病”,严重危及人民健康和生命。〔民国〕前,有“十痨九死”之说,常常是一家几口患病,俗称“窝子病”。共和国成立后,广泛开展卡介苗预防接种,发病率逐年下降。1975年对张掖、民乐、山丹部分居民和饮食从业人员2.59万人进行检查,查出结核病患者358人,查出率为1.39%。1978年,卡介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每年对6个月以内的儿童进行初种;对4、7、10周岁幼儿进行复种。1981年起,将痰菌检查列入结防机构常规检验项目,培训检验人员,建立检痰工作规范,改变过去单纯以拍片定病人的惯例。1990年第三次流调,选择张掖市高家庄和临泽县大鸭村3265人,查出结核病患者10人,查出率0.31%。1992年,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正式实施,涂阳结核病人的发现和高效治疗是项目的核心。地、县(市)在项目执行期间,每年配套资金6.4万元,凡咳嗽、咳痰三周以上或有咯血症状者免费检查,对确诊为传染性肺结核的病人提供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和管理。1992~1995年,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503例,规则治疗率98%,治愈率90.2%。
  五、地方病防治
  (一)鼠疫 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烈性传染病,也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常因人们在自然疫源地内接触染疫动物而传染得病。历史上曾叫“瘟疫”“黑死病”,群众称“獭拉病”。〔清〕光绪年间,辖区祁连山雪泉马莲沟一户牧民因剥食旱獭染疫,全家8口人死于同一疾病,人们恐怕传染,不敢前往料理,致使该家牛羊自散,帐房自毁。从1963年起,区内共发生人间鼠疫10起,死亡7人,治愈3人,均系人触死獭或通过鼠蚤传染给人,造成人间鼠疫流行。1962年开始,地区和民乐、肃南县鼠防专业人员每年都开展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啮齿类动物和蚤类分布调查,至1978年共查疫源面积56万多公顷,判定鼠疫自然疫源地面积27万多公顷,疫点17处,分布在肃南东西长约500多公里的祁连山麓草甸草原和山丹军马场丘陵滩地草甸草原。海拔2500~3500米之间,发现啮齿动物2目7科34种,主要贮存宿主为喜马拉雅旱獭。寄生蚤类为谢氏山蚤、斧形盖蚤和肤窦纤蚤,分离出鼠疫苗199株。1982年后,采取“监测为基础,以灭獭(鼠)灭蚤、宣传教育、疫区处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减少鼠疫的传播。抓鼠疫防治机构建设,大力培训鼠防专业人员,在有鼠疫流行史和可能涉及的地区及交通要道民乐扁都口、张掖大野口及肃南西水5公里设立监测点4个,有效地防止历史疫区的鼠疫流行。
  (二)布氏菌病 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患者以发热、多汗、关节神经痛和肝脾肿大为特征。1937~1967年间,民乐、山丹、临泽发生布病流行,造成人畜死亡。1970年,地区成立布病防治队,在畜牧部门的配合下,对全区6县人畜间进行普查,调查38.73万人,感染者2.06万人,发病1.01万人,患病率2.5%。全区6县84个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布病流行,尤以肃南牧区较为严重,调查1.39万人,感染3578人,患病1851人,患病率13.32%。检疫各类牲畜4.77万头(只),阳性3572头(只),阳性率7.49%。1964~1977年,各级布防专业部门在区内病人血液和羊流产羔分离出布氏菌104株,经鉴定羊型菌为优势种,在山丹马场还分离出牛型菌3株,猪型菌2株。1972年以来,疫区采取病畜分群饲养,专人放牧、改水改厕、人畜分饮、不喝生奶、流产羔深埋等措施,人间用104m菌苗气溶胶免疫262万人(次),免疫率80%;畜间用羊5号菌苗免疫696万头(次),免疫密度81.4%。对布病患者设治疗点和家庭病床,采用抗菌素、生物制品和中药使大部分患者治愈。1984年以来开展疫情监测和计划免疫,1994年考核验收。高台、临泽、民乐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张掖市有新发病例,肃南县部分乡村布病疫情有回升现象,还需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
  (三)碘缺乏病 群众称之为“大脖子病”“嗉袋子”,在张掖流行年代久远。有的县发病50%以上,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病区曾流传着“一代甲、二代傻、三代四代断根芽”的民谣。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在病区投放含碘食盐进行防治。1952~1956年查治张掖、临泽、高台等县,均有甲状腺肿大患者,有的县上千人,有的上百人不等。1966年,地区防疫站抽查张掖、高台、民乐、临泽4县17个乡(镇)的2.46万人,患者6951人,肿大率28.3%。民乐山寨村居民肿大率高达65.2%;高台县红沙河居民肿大率62.7%;临泽县倪家营居民肿大率49.0%。重病区呈灶状分布,发病率农村大于牧区。1972年,地区在临泽县召开食盐加碘预防碘缺乏病工作会议,临泽、张掖、高台县开始供应碘盐,至1977年,全区普及食盐加碘。1978年,对6岁以上中、小学生及30岁以下的育龄妇女4.29万人注射碘化油预防碘缺乏病。1981年对育龄妇女、儿童发放碘油胶丸4.37万人,降低发病率。1985年进行预防治疗效果考核,查7~14岁儿童5853人,甲状腺肿大239人,肿大率4.08%,新发病人减少,绝大部分病人治愈,达到控制区的标准。
  (四)地方性氟中毒 是长期摄入过量氟化物而引起的以牙齿和骨骼损害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疾病。病区分布于合黎山南坡干旱、半干旱地带和绿洲边缘地势平坦低洼地。1977年,地、县防疫站调查张掖县红沙窝村居民1183人,发现氟斑牙患者909人,氟骨症385人,患病率32.54%;其中较严重的12人弯腰驼背、行动不便,有的穿衣吃饭困难,生活不能自理。1978年普查证实,张掖、临泽、山丹、高台、肃南5县的26个乡、80个村、406个农业社为氟病区,受威胁人口9.75万人。发现氟斑牙1.13万人,氟骨症2862人,患病率14.52%,年龄最小的12岁,最大的72岁。1982年,省地方病研究所和地市专业人员用蛇纹石制剂,辅以维生素、钙剂在红沙窝治疗病人190例,经两个月治疗,好转率达48.2%。1983年,地区制定氟中毒病区防氟改水规划,至1991年,国家投资314.47万元,群众自筹47.81万元,修建19项防氟改水工程,建成水塔8座,安装压力罐5台,化学除氟两处,铺设管道288.46公里,打机井12眼,修建管理房1091平方米,蓄水池两座,安装30千伏安变压器8台,解决11个乡、21个村的6068户、2.94万人及5万多头牲畜的饮水问题。饮用国家规定标准低氟水的人口,占中等以上病区人口的90.2%。改水3年后观察,氟中毒病人病情有好转,轻度病人基本痊愈,6岁以下儿童没有发现氟斑牙病例。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