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41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机构
分类号: R199
页数: 7
页码: 1793-17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掖地区卫生医药机构情况。其中包括地区卫生行政机构、医疗事业机构、医药产、销、检验机构等。
关键词: 张掖地区 卫生医药 机构

内容

一、卫生行政机构
  〔民国〕时期,地方医药卫生事业大都由个人分散经营,政府虽设有病坊、广济寺等医药慈善机构,但因经费、人员不足,等同虚设。共和国成立后,地、县(市)均设有管理卫生的行政机构。
  (一)地区卫生行政机构
  【张掖地区行署卫生处】1949年9月张掖分区专员公署设卫生科,1950年5月随分区调整,并于武威分区专署卫生科。1955年张掖专区成立后,专署设卫生组,1958年6月更名为“专署卫生局”,8月同文化、教育局合并为“专署文教卫生部”。1959年1月改“部”为“局”,内设卫生组。1965年文教卫生分设,成立“专署卫生局”,“文革”开始机构瘫痪。1968年3月,地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设“文教卫生组”。1969~1970年8月,卫生与民政合署办公,称“张掖专区革委会民政卫生局”。1970年9月,民政与卫生分设,称“地区革委会卫生局”。1983年8月,地区卫生局与地区计划生育办公室合并,成立“张掖地区行署卫生计划生育处”。1984年后,卫生与计划生育分设,改称“张掖地区行署卫生处”,内设人秘科、医政科、防保科、药政科、地方病防治办公室、爱委会办公室,编制22人。
  【张掖地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955年成立“张掖专员公署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958年1月8日易名“张掖专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960~1976年期间,专区爱委会名存实瘫。1978年6月恢复地区爱委会。1979年2月2日同食品卫生、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合并为“张掖地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1980年7月7日,成立“爱委会办公室”,挂靠卫生处。1980年10月以后,随着爱委会领导职务变动,机构成员作过数次调整。
  【张掖地区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1958年,成立“中共张掖专区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1973年3月调整为“地委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1979年12月,地委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爱委会、食品卫生领导小组合并为“张掖地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对外保留名称,业务由防疫站、爱委会办公室和卫生处的有关科室承担。
  【张掖地区医药管理局】1980年1月成立,内设办公室、业务科、财务科。1982年7月,对全区各县医药公司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1983年10月,更名为“甘肃省医药总公司张掖分公司”;1984年12月合并于张掖医药采购供应站,设行业管理科;1992年,更名为“甘肃省医药集团张掖地区医药分公司”。1995年7月27日,恢复“张掖地区医药管理局”,同张掖医药采购供应站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归属张掖地区行署和省医药管理局领导,行使药品行业管理职能。
  (二)县(市)卫生行政机构
  【县(市)卫生局】1949年9月,张掖分区5县人民政府设第三科,兼管卫生工作。1952年各县相继设置卫生科。1954年5月,肃南县人民政府设卫生科。1957年,文化、教育、卫生科合并为“文教卫生局”。1968年革委会成立后,由政治部或生产指挥部下设文教卫生组。1970年后,各县相继恢复文教卫生局。1972年,文教卫生分设,各县成立卫生局。
  【县(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950年,张掖、山丹、民乐、临泽、高台等县成立防疫委员会,代行爱委会职责。1952年各县防疫委员会改名或撤销,成立爱委会。肃南县于1958年成立爱委会。1958年各县还成立“除四害指挥部”。“文革”期间,各县爱委会瘫痪,到1978年后相继恢复,并设立爱委会办公室。
  【县(市)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1971年各县相继成立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1986年10月,先后撤销县地方病防治小组,业务归卫生局承办。1989年恢复县(市)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
  二、医疗事业机构
  (一)地区医疗事业机构
  【张掖地区人民医院】1956年,张掖专署抽调武威、酒泉医院业务骨干12人,在张掖县南街什字设立张掖专区医院临时门诊部。1957年3月,临时门诊部迁到张掖环城西路8号,由国家投资建成门诊住院部,7月5日正式成立“张掖专区张掖医院”。1958年,成立“张掖医学院”,10月张掖医院更名“张掖医学院附属医院”,1960年7月医学院撤销,复名“张掖专区张掖医院”。1961年12月,随专区调整,改名“张掖专区人民医院”。到1995年,全院占地面积达9.94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6.19万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面积2.01万平方米,生活用房面积3.09万平方米。职工67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32人。有主任医师9人,副主任医(药、护、技)师28人,主治(管)医(药、护、技)师91人,医(药、护、技)师209人。医护比例:1∶1.78,设内、外、妇产、小儿、五官、口腔、中医、传染病、呼吸、检验、病理、功能、药剂、急诊、设备、影像麻醉等30个医技科室。病床1957年为45张,1995年达到500张。1986年推行标准化管理,被甘肃省卫生厅授予“文明医院”;1995年经国家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验收合格,授予“爱婴医院”;是年11月,通过甘肃省卫生厅组织的“三级乙等综合医院”验收。
  【张掖地区卫生防疫站】1960年6月8日成立,为科级单位,工作人员8人。1964年人员增加到42人,内设卫生防疫科、检验室、妇幼卫生保健组、鼠疫自然疫源调查队。1977年,机构升格为县级,人员增至61人,增设食品卫生科、结核病防治科、宣教科和行政办公室。1986~1990年,国家投资42万元,自筹资金110万元,建成2500平方米的实验办公楼和2963平方米的知识分子住宅楼各1栋,1993年又建成1800平方米的中心血站楼1座。1995年有职工10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0人,内有高级技术人员5名,中级28名,初级47名。并经卫生部批准设立“中国卫生防疫人员培训中心张掖分中心”和“全国鼠疫、布氏菌病防治培训基地”。
  【张掖地区妇幼保健站】1964年地区防疫站指定两人负责妇幼工作,1973年抽调4名专业人员同地区计划生育办公室合署办公。1976年1月,正式成立地区妇幼保健站,有专业人员7名。1987年,人员增加到11人,开设门诊,设观察床3张。1994年,投资66万元,修建面积为1100平方米综合办公楼1座。1995年有专业技术人员20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管医师8人。设预防保健科、门诊、住院、行政后勤等科室。
  (二)县(市)医疗事业机构
  【县(市)综合医院】唐、宋、元三朝,甘州府、县设病坊、养病坊、广济提举寺。〔明〕〔清〕时期,府设正科、州设典科、县设训科,组织和管理民间医士,为府县城乡军民治病。〔民国〕28年以后,张掖等县陆续成立卫生院,设备简陋,人员很少。临泽县卫生院〔民国〕33年只有6名医务人员,设备只有听筒、剪刀和20多种药品,每天诊病者仅4~5人。
  1949年9月—1950年,张掖、民乐、临泽、山丹、高台县人民政府接管并扩建县人民卫生院。1954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县人民卫生院。1956年后,各县人民卫生院统一改为县人民医院。国家投资11.7万元,为肃南、山丹、临泽、高台等县修建门诊和住院用房6671.7平方米。80年代,国家投资350多万元,为6县(市)人民医院修建住院大楼、门诊楼、综合楼等。到1995年,6县(市)综合医院占地面积29.95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75万平方米,用于门诊、住院、检验,建筑面积4.09万平方米,用于生活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有床位853张。共有职工99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20名,内有副主任医师21人,主治(管)医(药、护、技)师130名,医(药、护、技)师254名。设有内、外、儿、妇、五官、传染、药剂、观察、中医、放射、检验、功能、病理、急诊、治疗、手术、供应等业务科室,临床和医技基本配套。
  【中医院和藏医院】50年代中期,县人民医院设立中医科。1981~1984年,民乐、张掖、山丹、高台县先后建立中医院。1991年,肃南县成立民族(藏医)医院。到1995年底,中(藏)医院有5所,总占地面积为3.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内诊断、治疗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病床243张。卫生工作人员313名,其中中藏医113人,内有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管)中藏医(药)师23名,中医藏医(药)师40名。设内、儿、外、骨伤、妇产、针灸、五官、肛门、口腔、皮肤等科室和心脏病、肾病、肺病、血症、脾症等专科门诊等。
  (三)乡(镇)卫生院〔民国〕以前,全区农村乡(镇)只有行医、卖药的个体“郎中”,没有一所公立的医疗卫生机构。共和国成立后,从1952年开始建立乡(镇)卫生所,到1958年建成区乡卫生所(站)212个,1959年下放公社,成为公社卫生院。1961年,对公社卫生院进行调整,到1966年全区有公社卫生院86个,医务人员450名。1968年后,全区先后筹集资金684.6万元,其中省以上资金209.3万元,地区30万元,县(市)34.2万元,乡(镇)93.9万元,自筹资金317.2万元,完成乡(镇)卫生院改造项目36项,占应改造的70%。新、改、扩建总面积1.92万平方米,改造卫生院危房面积1189平方米。到1995年,有中心卫生院23所,病床772张,职工935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51人。乡(镇)卫生条件大为改观。
  (四)村级卫生组织 1956年,为适应农业合作化,全区组织农村基层医务人员建立起保健站(室)110个。1969~1970年,推行合作医疗制度,将大队保健站改为合作医疗站,农村保健员称为“赤脚医生”。至1975年,全区666个生产大队,有663个办起合作医疗站,占大队总数的99.5%,赤脚医生和卫生员总数1659名(其中女509名)。1980年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各种办医形式的出现,合作医疗站改由赤脚医生或集体承包经营。1985年,合作医疗站改称“村医疗站”,赤脚医生改称“乡村医生”。1990年,村医疗站改称“村卫生所”。至1995年底,全区898个行政村,有村卫生所1350个,其中集体办315个,个体办975个,联办29个,乡卫生院设点31个。从业人员1778名,其中乡村医生1334名,卫生员444名。行政村卫生所覆盖率达95%以上,甲级村卫生所占村卫生所总数的48%。
  (五)厂矿卫生组织 〔民国〕前,全区各县小煤窑和手工业作坊无安全保健组织。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地方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工矿医疗卫生机构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1956年,山丹煤矿和各国营农场等单位分别建立医务所。1958年“大跃进”期间,各厂矿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医疗组织。山丹矿务局在医务所基础上,成立区内第一家职工医院,设病床100张,分设7个工地保健站,医务人员30余名。到1959年,全区工业部门医疗机构达到9所。60年代,地方工业发展,工业卫生机构、人员、床位增加,至1970年,卫生组织达43个。1972年,地区平原堡砖瓦厂成立职工医院,1976年国营张掖农场成立职工医院。80年代后,企业通过调整、改革,医疗机构规模缩小。1995年底,全区工矿企事业及其他部门共有医疗机构91个,其中职工医院5所,门诊部79所,计划生育指导站7所。共有病床180张,人员400名,其中卫技人员368名;有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68名,医师97名。
  (六)个体诊所 1949年共和国成立时,全区城乡有个体诊所25个,从业人员28人。1955年,大多数个体诊所参加联合诊所和农业社保健站。1958年,联合诊所转入国家、集体和公私合办性质的农村医院、公社卫生院和保健站(所)。至1959年底,全区个体诊所(包括私营联合诊所)只有7个,其中张掖5个,高台2个。“文革”期间,个体行医全部停业。1978年后,各县陆续出现个体行医人员。1980年,国家允许个体开业行医,个体诊所逐年增加,至1995年底,个体诊所1343个,其中城镇161个,农村1182个;从业人员1690名。
  (七)驻军医疗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七医院】共和国成立后,驻张掖的人民解放军医院为“陆军第八医院”,1959年调往西藏后,第十八野战医院进驻张掖,“文革”后,更名为“第二十七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87230部队医院】1965年,该院随87230部队由东北进驻山丹县城南部队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84801部队医院】1969年,由青海省西宁市进驻高台县,其后移驻临泽,今驻张掖市。到1995年,规模较大的驻军医院还有:张掖军分区卫生所、武警张掖支队卫生队等。军队医疗机构设备较为完善,在治疗疑难病症,处理复杂手术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三、医药产、销、检验机构
  (一)药品生产
  〔民国〕前,张掖城区药品商店手工制作少量的丸、散、膏剂,自产自销。5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制药生产:
  【河西制药厂】1960年3月创建,职工30多人,地址张掖老字号药店兴盛堂院,初称“张掖专区河西制药厂”。1967年迁入张掖县东街123号,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1982年归省医药管理局领导,更名“甘肃省河西制药厂”。内设党委办公室、厂长办公室、生产设备科、财务科、供销科、技术科、检验科、中药提取车间、中药制剂车间、片剂车间和综合车间等,有职工246人,其中技术人员40名。1988年晋升为“省二级企业”,1991年升为“省一级企业”。
  【张掖市中药提炼厂】市二轻工业局所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原名“日用化工厂”,曾生产过麻黄膏和甘草膏,1985年更名“张掖市中药提炼厂”。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60多万元。下设办公室、财务科、供销科、技术科、质检科、麻黄素生产车间、甘草膏生产车间、中药制剂车间,职工203人,其中技术人员70名,为市属骨干企业。
  【临泽县葡萄糖厂】1990年筹建,1992年12月竣工投产。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200万元,职工483人,其中技术人员49人。内设办公室、行政科、财务科、原料科、销售科、生产技术科、质量管理科和葡萄糖生产车间、淀粉车间、草酸车间。
  【张掖糖厂酒精生产车间】1986年筹建,1987年建成投产。建筑面积1922.5平方米,工人60名,其中技术人员19人。
  (二)药品经销
  【甘肃省医药集团公司张掖医药采购供应站】成立于1959年5月,原名“甘肃省卫生厅药政管理局张掖药材采购供应站”,1959年7月更名“甘肃省张掖医药采购供应站”,归属省商业厅。1960年归属省卫生厅,后又归属省商业厅,1979年归属省医药管理局,是甘肃医药行业中较大的二级药品批发企业。下设办公室、行政科、财务科、业务科、器械科、贮运科、质检科,分设3个三级药品批发部、3个药品零售门市部。1995年有职工149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人员12人,初级48人。
  【县(市)医药公司】1956年后,6县成立医药公司。1971年,张掖、民乐两县分别在大满、南古设立医药批发部。1956~1980年期间,各县医药公司由供销、商业和卫生等部门管理。1981年后,由地区医药管理局管理。各县(市)医药公司下设有人秘股、业务股、财务股、质检股、中药材收购加工等股室,药品销售门市部32个。1995年有职工373人,其中各类技术人员167人。
  (三)药品检验
  【张掖地区药品检验所】1965年成立,所址张掖市增福巷。1980年建成640平方米的两层办公楼,内设化学检验、生物测定、中药鉴定3个业务室。1995年有职工17人,其中主管药师3人,药师5人,药士4人。
  【张掖市和民乐县药品检验所】分别于1993年3月和7月成立,共有业务用房71平方米,有职工7人,其中主管药师1人,药师3人,药士3人。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