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卫生医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418
颗粒名称: 第六章 卫生医药
分类号: R199
页数: 29
页码: 1793-18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掖地区卫生医药的情况。其中包括机构、医疗、卫生、防疫、医药等。
关键词: 张掖地区 卫生医药

内容

张掖医药卫生历史悠久,早在〔东汉〕初年已遍及祁连山南北的少数民族地区。到〔十六国〕时山丹大黄山的大黄等药材,已传入西域欧亚,《后汉书·邓训传》和〔隋〕末〔唐〕初的《西域见闻录》中已有详略不等的记述。20世纪初,随着天主教、基督教的传入,西医西药开始在张掖出现。〔民国〕28~36年,张掖、临泽、高台、民乐等县城区设立卫生院。到〔民国〕38年,全区有各类卫生院(所)14处,病床10多张,医务人员30多人。
  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接管、改造原有公立医院和教会医院的同时,设置卫生行政管理机关,创建新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发展卫生、防疫、医疗、保健事业。到1959年,全区建成各级卫生医疗机构287个,设病床2148张,有医护人员3984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霍乱、天花、白喉等烈性传染病基本消灭,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60年代,贯彻毛泽东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省、地、县一大批医务人员下放农村,大专院校毕业生直接分配到农村医疗单位,各县培训“赤脚”医生,周恩来总理先后三次派遣北京医疗队来张掖防病治病,指导农村开展“两管五改”(管粪便、管垃圾,改水、改厕、改圈、改炉灶、改善环境卫生),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大为改观。
  1978年以后,全面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开展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提倡多形式、多层次办医;加强中医中药建设,强化医疗单位管理;发挥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的职能,加大防病、保健力度;建立药检机构,加强药品管理;增加资金投入,更新医疗设备;提高诊断监控手段,普及新法接生、妇女病防治和儿童健康检查。从净化、绿化、美化城乡环境入手,坚持开展地方病防治,鼠疫病、布鲁氏杆菌病、碘缺乏病、氟中毒等地方性疾病已得到有效控制。到1995年底,全区有各级各类医疗单位230个,病床2656张,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784人,其中高级68人,中级549人,不少防治项目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人民体质不断增强,人均寿命由解放前的不足40岁,提高到1995年的70岁左右,提高率为42.8%。
  第一节 机构
  一、卫生行政机构
  〔民国〕时期,地方医药卫生事业大都由个人分散经营,政府虽设有病坊、广济寺等医药慈善机构,但因经费、人员不足,等同虚设。共和国成立后,地、县(市)均设有管理卫生的行政机构。
  (一)地区卫生行政机构
  【张掖地区行署卫生处】1949年9月张掖分区专员公署设卫生科,1950年5月随分区调整,并于武威分区专署卫生科。1955年张掖专区成立后,专署设卫生组,1958年6月更名为“专署卫生局”,8月同文化、教育局合并为“专署文教卫生部”。1959年1月改“部”为“局”,内设卫生组。1965年文教卫生分设,成立“专署卫生局”,“文革”开始机构瘫痪。1968年3月,地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设“文教卫生组”。1969~1970年8月,卫生与民政合署办公,称“张掖专区革委会民政卫生局”。1970年9月,民政与卫生分设,称“地区革委会卫生局”。1983年8月,地区卫生局与地区计划生育办公室合并,成立“张掖地区行署卫生计划生育处”。1984年后,卫生与计划生育分设,改称“张掖地区行署卫生处”,内设人秘科、医政科、防保科、药政科、地方病防治办公室、爱委会办公室,编制22人。
  【张掖地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955年成立“张掖专员公署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958年1月8日易名“张掖专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960~1976年期间,专区爱委会名存实瘫。1978年6月恢复地区爱委会。1979年2月2日同食品卫生、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合并为“张掖地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1980年7月7日,成立“爱委会办公室”,挂靠卫生处。1980年10月以后,随着爱委会领导职务变动,机构成员作过数次调整。
  【张掖地区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1958年,成立“中共张掖专区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1973年3月调整为“地委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1979年12月,地委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爱委会、食品卫生领导小组合并为“张掖地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对外保留名称,业务由防疫站、爱委会办公室和卫生处的有关科室承担。
  【张掖地区医药管理局】1980年1月成立,内设办公室、业务科、财务科。1982年7月,对全区各县医药公司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1983年10月,更名为“甘肃省医药总公司张掖分公司”;1984年12月合并于张掖医药采购供应站,设行业管理科;1992年,更名为“甘肃省医药集团张掖地区医药分公司”。1995年7月27日,恢复“张掖地区医药管理局”,同张掖医药采购供应站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归属张掖地区行署和省医药管理局领导,行使药品行业管理职能。
  (二)县(市)卫生行政机构
  【县(市)卫生局】1949年9月,张掖分区5县人民政府设第三科,兼管卫生工作。1952年各县相继设置卫生科。1954年5月,肃南县人民政府设卫生科。1957年,文化、教育、卫生科合并为“文教卫生局”。1968年革委会成立后,由政治部或生产指挥部下设文教卫生组。1970年后,各县相继恢复文教卫生局。1972年,文教卫生分设,各县成立卫生局。
  【县(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950年,张掖、山丹、民乐、临泽、高台等县成立防疫委员会,代行爱委会职责。1952年各县防疫委员会改名或撤销,成立爱委会。肃南县于1958年成立爱委会。1958年各县还成立“除四害指挥部”。“文革”期间,各县爱委会瘫痪,到1978年后相继恢复,并设立爱委会办公室。
  【县(市)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1971年各县相继成立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1986年10月,先后撤销县地方病防治小组,业务归卫生局承办。1989年恢复县(市)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
  二、医疗事业机构
  (一)地区医疗事业机构
  【张掖地区人民医院】1956年,张掖专署抽调武威、酒泉医院业务骨干12人,在张掖县南街什字设立张掖专区医院临时门诊部。1957年3月,临时门诊部迁到张掖环城西路8号,由国家投资建成门诊住院部,7月5日正式成立“张掖专区张掖医院”。1958年,成立“张掖医学院”,10月张掖医院更名“张掖医学院附属医院”,1960年7月医学院撤销,复名“张掖专区张掖医院”。1961年12月,随专区调整,改名“张掖专区人民医院”。到1995年,全院占地面积达9.94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6.19万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面积2.01万平方米,生活用房面积3.09万平方米。职工67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32人。有主任医师9人,副主任医(药、护、技)师28人,主治(管)医(药、护、技)师91人,医(药、护、技)师209人。医护比例:1∶1.78,设内、外、妇产、小儿、五官、口腔、中医、传染病、呼吸、检验、病理、功能、药剂、急诊、设备、影像麻醉等30个医技科室。病床1957年为45张,1995年达到500张。1986年推行标准化管理,被甘肃省卫生厅授予“文明医院”;1995年经国家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验收合格,授予“爱婴医院”;是年11月,通过甘肃省卫生厅组织的“三级乙等综合医院”验收。
  【张掖地区卫生防疫站】1960年6月8日成立,为科级单位,工作人员8人。1964年人员增加到42人,内设卫生防疫科、检验室、妇幼卫生保健组、鼠疫自然疫源调查队。1977年,机构升格为县级,人员增至61人,增设食品卫生科、结核病防治科、宣教科和行政办公室。1986~1990年,国家投资42万元,自筹资金110万元,建成2500平方米的实验办公楼和2963平方米的知识分子住宅楼各1栋,1993年又建成1800平方米的中心血站楼1座。1995年有职工10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0人,内有高级技术人员5名,中级28名,初级47名。并经卫生部批准设立“中国卫生防疫人员培训中心张掖分中心”和“全国鼠疫、布氏菌病防治培训基地”。
  【张掖地区妇幼保健站】1964年地区防疫站指定两人负责妇幼工作,1973年抽调4名专业人员同地区计划生育办公室合署办公。1976年1月,正式成立地区妇幼保健站,有专业人员7名。1987年,人员增加到11人,开设门诊,设观察床3张。1994年,投资66万元,修建面积为1100平方米综合办公楼1座。1995年有专业技术人员20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管医师8人。设预防保健科、门诊、住院、行政后勤等科室。
  (二)县(市)医疗事业机构
  【县(市)综合医院】唐、宋、元三朝,甘州府、县设病坊、养病坊、广济提举寺。〔明〕〔清〕时期,府设正科、州设典科、县设训科,组织和管理民间医士,为府县城乡军民治病。〔民国〕28年以后,张掖等县陆续成立卫生院,设备简陋,人员很少。临泽县卫生院〔民国〕33年只有6名医务人员,设备只有听筒、剪刀和20多种药品,每天诊病者仅4~5人。
  1949年9月—1950年,张掖、民乐、临泽、山丹、高台县人民政府接管并扩建县人民卫生院。1954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县人民卫生院。1956年后,各县人民卫生院统一改为县人民医院。国家投资11.7万元,为肃南、山丹、临泽、高台等县修建门诊和住院用房6671.7平方米。80年代,国家投资350多万元,为6县(市)人民医院修建住院大楼、门诊楼、综合楼等。到1995年,6县(市)综合医院占地面积29.95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75万平方米,用于门诊、住院、检验,建筑面积4.09万平方米,用于生活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有床位853张。共有职工99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20名,内有副主任医师21人,主治(管)医(药、护、技)师130名,医(药、护、技)师254名。设有内、外、儿、妇、五官、传染、药剂、观察、中医、放射、检验、功能、病理、急诊、治疗、手术、供应等业务科室,临床和医技基本配套。
  【中医院和藏医院】50年代中期,县人民医院设立中医科。1981~1984年,民乐、张掖、山丹、高台县先后建立中医院。1991年,肃南县成立民族(藏医)医院。到1995年底,中(藏)医院有5所,总占地面积为3.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内诊断、治疗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病床243张。卫生工作人员313名,其中中藏医113人,内有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管)中藏医(药)师23名,中医藏医(药)师40名。设内、儿、外、骨伤、妇产、针灸、五官、肛门、口腔、皮肤等科室和心脏病、肾病、肺病、血症、脾症等专科门诊等。
  (三)乡(镇)卫生院〔民国〕以前,全区农村乡(镇)只有行医、卖药的个体“郎中”,没有一所公立的医疗卫生机构。共和国成立后,从1952年开始建立乡(镇)卫生所,到1958年建成区乡卫生所(站)212个,1959年下放公社,成为公社卫生院。1961年,对公社卫生院进行调整,到1966年全区有公社卫生院86个,医务人员450名。1968年后,全区先后筹集资金684.6万元,其中省以上资金209.3万元,地区30万元,县(市)34.2万元,乡(镇)93.9万元,自筹资金317.2万元,完成乡(镇)卫生院改造项目36项,占应改造的70%。新、改、扩建总面积1.92万平方米,改造卫生院危房面积1189平方米。到1995年,有中心卫生院23所,病床772张,职工935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51人。乡(镇)卫生条件大为改观。
  (四)村级卫生组织 1956年,为适应农业合作化,全区组织农村基层医务人员建立起保健站(室)110个。1969~1970年,推行合作医疗制度,将大队保健站改为合作医疗站,农村保健员称为“赤脚医生”。至1975年,全区666个生产大队,有663个办起合作医疗站,占大队总数的99.5%,赤脚医生和卫生员总数1659名(其中女509名)。1980年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各种办医形式的出现,合作医疗站改由赤脚医生或集体承包经营。1985年,合作医疗站改称“村医疗站”,赤脚医生改称“乡村医生”。1990年,村医疗站改称“村卫生所”。至1995年底,全区898个行政村,有村卫生所1350个,其中集体办315个,个体办975个,联办29个,乡卫生院设点31个。从业人员1778名,其中乡村医生1334名,卫生员444名。行政村卫生所覆盖率达95%以上,甲级村卫生所占村卫生所总数的48%。
  (五)厂矿卫生组织 〔民国〕前,全区各县小煤窑和手工业作坊无安全保健组织。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地方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工矿医疗卫生机构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1956年,山丹煤矿和各国营农场等单位分别建立医务所。1958年“大跃进”期间,各厂矿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医疗组织。山丹矿务局在医务所基础上,成立区内第一家职工医院,设病床100张,分设7个工地保健站,医务人员30余名。到1959年,全区工业部门医疗机构达到9所。60年代,地方工业发展,工业卫生机构、人员、床位增加,至1970年,卫生组织达43个。1972年,地区平原堡砖瓦厂成立职工医院,1976年国营张掖农场成立职工医院。80年代后,企业通过调整、改革,医疗机构规模缩小。1995年底,全区工矿企事业及其他部门共有医疗机构91个,其中职工医院5所,门诊部79所,计划生育指导站7所。共有病床180张,人员400名,其中卫技人员368名;有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68名,医师97名。
  (六)个体诊所 1949年共和国成立时,全区城乡有个体诊所25个,从业人员28人。1955年,大多数个体诊所参加联合诊所和农业社保健站。1958年,联合诊所转入国家、集体和公私合办性质的农村医院、公社卫生院和保健站(所)。至1959年底,全区个体诊所(包括私营联合诊所)只有7个,其中张掖5个,高台2个。“文革”期间,个体行医全部停业。1978年后,各县陆续出现个体行医人员。1980年,国家允许个体开业行医,个体诊所逐年增加,至1995年底,个体诊所1343个,其中城镇161个,农村1182个;从业人员1690名。
  (七)驻军医疗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七医院】共和国成立后,驻张掖的人民解放军医院为“陆军第八医院”,1959年调往西藏后,第十八野战医院进驻张掖,“文革”后,更名为“第二十七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87230部队医院】1965年,该院随87230部队由东北进驻山丹县城南部队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84801部队医院】1969年,由青海省西宁市进驻高台县,其后移驻临泽,今驻张掖市。到1995年,规模较大的驻军医院还有:张掖军分区卫生所、武警张掖支队卫生队等。军队医疗机构设备较为完善,在治疗疑难病症,处理复杂手术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三、医药产、销、检验机构
  (一)药品生产
  〔民国〕前,张掖城区药品商店手工制作少量的丸、散、膏剂,自产自销。5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制药生产:
  【河西制药厂】1960年3月创建,职工30多人,地址张掖老字号药店兴盛堂院,初称“张掖专区河西制药厂”。1967年迁入张掖县东街123号,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1982年归省医药管理局领导,更名“甘肃省河西制药厂”。内设党委办公室、厂长办公室、生产设备科、财务科、供销科、技术科、检验科、中药提取车间、中药制剂车间、片剂车间和综合车间等,有职工246人,其中技术人员40名。1988年晋升为“省二级企业”,1991年升为“省一级企业”。
  【张掖市中药提炼厂】市二轻工业局所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原名“日用化工厂”,曾生产过麻黄膏和甘草膏,1985年更名“张掖市中药提炼厂”。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60多万元。下设办公室、财务科、供销科、技术科、质检科、麻黄素生产车间、甘草膏生产车间、中药制剂车间,职工203人,其中技术人员70名,为市属骨干企业。
  【临泽县葡萄糖厂】1990年筹建,1992年12月竣工投产。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200万元,职工483人,其中技术人员49人。内设办公室、行政科、财务科、原料科、销售科、生产技术科、质量管理科和葡萄糖生产车间、淀粉车间、草酸车间。
  【张掖糖厂酒精生产车间】1986年筹建,1987年建成投产。建筑面积1922.5平方米,工人60名,其中技术人员19人。
  (二)药品经销
  【甘肃省医药集团公司张掖医药采购供应站】成立于1959年5月,原名“甘肃省卫生厅药政管理局张掖药材采购供应站”,1959年7月更名“甘肃省张掖医药采购供应站”,归属省商业厅。1960年归属省卫生厅,后又归属省商业厅,1979年归属省医药管理局,是甘肃医药行业中较大的二级药品批发企业。下设办公室、行政科、财务科、业务科、器械科、贮运科、质检科,分设3个三级药品批发部、3个药品零售门市部。1995年有职工149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人员12人,初级48人。
  【县(市)医药公司】1956年后,6县成立医药公司。1971年,张掖、民乐两县分别在大满、南古设立医药批发部。1956~1980年期间,各县医药公司由供销、商业和卫生等部门管理。1981年后,由地区医药管理局管理。各县(市)医药公司下设有人秘股、业务股、财务股、质检股、中药材收购加工等股室,药品销售门市部32个。1995年有职工373人,其中各类技术人员167人。
  (三)药品检验
  【张掖地区药品检验所】1965年成立,所址张掖市增福巷。1980年建成640平方米的两层办公楼,内设化学检验、生物测定、中药鉴定3个业务室。1995年有职工17人,其中主管药师3人,药师5人,药士4人。
  【张掖市和民乐县药品检验所】分别于1993年3月和7月成立,共有业务用房71平方米,有职工7人,其中主管药师1人,药师3人,药士3人。
  第二节 医疗
  一、队伍
  (一)中医队伍 自〔汉〕“移民实边”以来,中医事业由内地传入河西,历经〔汉〕〔魏〕六朝和〔唐〕〔宋〕〔元〕〔明〕诸朝,医疗事业逐步发展,中医队伍不断扩大。到清朝初期,中医临床各科基本齐备,医术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师遍及张掖城乡,而且出了不少名医。据地方史志记载:高台县名医石国章在县城开办“鸿宝堂”药铺,服务桑梓,撰有《名医选要》(家藏未印)一书,对腑脏辩证有较深的研究,理、法、方俱备,为后世学者所推崇。其后世孙石坚,继承祖业,潜研医术,善治杂病,著有《鸿宝堂医药》。刘尚龄,〔清〕咸丰时张掖名医,自幼弃儒就医,深钻细研,处方得法,与名医刘国栋被誉为“医中二刘,当代和缓”,曾任张掖医学训科和医长。刘楚山,渭源人,精医理,光绪初年来张掖,恰张掖发生天花,刘恐其蔓延,慨捐巨资,在张掖三皇药王庙创设“卫生牛痘局”,免费接种,有效制止疫情。杨多荫,学医于刘楚山,专攻伤寒,曾任张掖医学训科,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同其师在卫生牛痘局种痘和诊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卫生牛痘局改为“卫生戒烟局”,他亲自制药,劝人戒烟,挽救一大批青年。何俊章,山丹霍城人。咸丰三年(1853年),开办家庭药店,医术精湛,著有《家传四要》。其子何银汉,继承父业,常为军马场官兵治病,被授予“五品军医”。还有临泽的温宪惠和乔中选,精于内科,〔清〕末闻名张掖、抚彝一带。
  〔民国〕时期,随着西医的传入,中医逐渐冷落。国民党政府对中医采用登记、考核、纳税等歧视限制政策,部分中医被迫停医经商或务农。〔民国〕25年,张掖、高台等县先后成立县“国医支馆”和“中医师公会”。〔民国〕28年,张掖县国医支馆内设事务、医学、药学三股,附设“施医所”和“国医学校”各1所,为张掖培养医务人员74名,到〔民国〕33年因经费无着停办。全区较有名望的中医药师,张掖县有崔璠、吕殿弼、杨汝霖、陈守忠、马绍庭;高台县有夏建贤;临泽县有程万锦、程仲民、贾永秀、李友梅、李建基;山丹县有常立纲、彭玉麟、席汝桥、张世华;民乐县有李含锦、陈自箴、土厚堃、秦治朝、黄积召、周天道、张文新、牛稼祥、雷应杰等。
  共和国成立初期,张掖分区各县中医仍为私人开业,坐堂行医,师徒相传,为城乡人民治病。1953年,张掖、山丹、民乐、高台等县开办短期中医培训班,80%的中医药人员得到培训。一些单位还选送业务骨干,分别到甘肃省中医学校,西安市中医学校和省内外其他中医院校进修,有效地提高了中医队伍的医疗水平。1959年,各县制订中医师带徒弟的计划,订立师徒三愿(社愿、医愿、自愿)、三包(包教、包学、包会)合同,全区有106名学徒经省卫生厅考试,取得医士资格。60年代开始,省内外一批中医院校毕业生充实到区内中医岗位,中医队伍人数和素质得到发展提高,全区中医队伍发展到244人。“文革”期间,名老中医有的被处理回乡,有的下放农村,有的充实到基层医疗单位,到1970年全区中医药人员只有143人。
  1978年以后,各级党政组织注重中医队伍的稳定和提高,中医药人员逐渐增加,1980年,医疗单位有中医药人员265人。1981年,全区晋升为中医(药)士以上的有167人,其中主治中医师3人,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5人,中医(药)师81人,其余为中医(药)士。1985年后,甘肃省中医学院和中医学校扩大招生,每年分配的中医毕业生逐年增加,地、县(市)还通过各种类型的培训和大专医科进修,中医队伍进一步扩大,1995年全区中医药人数达539人。
  (二)西医队伍 〔民国〕10年,著名爱国人士高金城来张掖传教行医,开设福音医院,西医首次传入。到〔民国〕37年,张掖、山丹、民乐、临泽、高台5县卫生院仅有西医大夫4人。
  1949年9月以后,张掖西医人员有所增加;到1952年,各县卫生院有西医师2人,医士20人。1956年底,西医有228人,其中医师18人,医士110人。1966年,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西医人员增至393人,其中西医师124人,医士269人。
  “文革”间,医疗工作面向农村,地、县医院下放农村的医务人员227人。医学院校毕业生457名,分配到农村公社卫生院占90%以上,造成城镇、乡村医务人员比例失调,各类人员不配套。1976年,全区西医总数916名,其中城镇220名,农村696名,城镇与农村西医之比约1∶3。
  1978年后,下放人员重新调整工作,城镇医疗技术力量得到恢复。随着国家统配的医学大、中专毕业生逐年增加,西医队伍得到较快发展。到1995年,全区各级医疗单位有西医人员4441人,比解放前的1948年增加1000多倍。
  (三)护理队伍〔民国〕38年,张掖、山丹、民乐、临泽、高台县卫生院有护士4名,助理护士12名,助产士2名。
  50年代,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地、县、乡各级医疗机构陆续建立,迫切需要增加护理人员,专、县医院普遍开办1年期护训班。1952年,兰州卫生学校在酒泉、武威专区开办学制两年的中级护士班和初级护士班,此后逐年有中级卫校及初级护校培养毕业的护士分配到全区城乡各医院。1959年,张掖卫生学校招收首批护士班,学员38名。60年代,张掖卫生学校连续数年开办护士班、助产班,培训护士、助产士109人;张掖专区医院举办两年制护士中专班1期,培训护理人员20名。“文革”中,推行所谓“打破医、护界限”,实行医、护、工不分的“一条龙制度”,地、县医院不少护士改行,但由于省、地护校陆续培养输送,护理队伍呈持续增长之势。70年代中、后期,加强护理工作,1974、1975年,张掖卫生学校开办两年制护士班,招收“社来社去”学员98人;1973、1979、1980年,地区医院开办3期1年制护士班,自培自用75人,代培18人。70年代后期,地、县人民医院建立护理部,地区成立护理协会。1980年对护理人员评定技术职称,评出护师29名,护士96名,助产士10名。80年代,为提高护理质量,医院停办护训班,护理人员由国家正规学校培养,张掖卫生学校和省内其他卫校分配到张掖地区的护理人员逐年增加,医疗单位缺少护士的状况基本缓解。1985年,国家为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增发护龄津贴;工资改革中又为护理人员增发10%的工资;国家卫生部为护龄30年以上的护理人员颁发《荣誉证书》,稳定护理队伍。
  90年代,地、县(市)医院开展分级管理,晋等达标活动,护理队伍不断扩大,护理素质不断提高。到1995年,全区共有护理人员1108名,其中主管护师(助产)61名,护师(助产)304名,护士(助产)570名,护理员163名,全区平均每千人有护士0.7人。有150名护理员通过护士执业考试,取得《护士执业证书》。
  二、设施
  〔民国〕30年,全区5所县卫生院的房舍均为庙宇、民房,设备简陋。山丹县卫生院租用西街民房5间,后搬入南街火神庙;张掖县卫生院初借福音堂址,后占用宏仁寺;民乐县卫生院设在关帝庙,占房10间;高台县卫生院有房12间,但破烂不堪;临泽县卫生院有房7间。器械仅有听诊器、体温表、消毒镊子、病床等。〔民国〕36年成立的山丹培黎学校医院,拥有病床50张、200毫安X光机、高倍显微镜、万能手术床、手术刀包、高压消毒器等先进设备,为当时张掖医疗设备最好的医院。
  共和国成立后,医疗设施从无到有,从简陋落后到逐步现代化。1954年开始,各县相继修建医疗用房。专、县医院医疗器械配置有小型X光机、手术床、产床、牙椅、紫外线灯、高压消毒器、显微镜、电动离心机、手术无影灯、麻醉机、精密天平等;专区医院,张掖、山丹县医院,还配置200毫安X光机等设施,解决一般诊断所需的医疗设施。1968年后,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转向农村,从1971年起,国家拿出专列资金开始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建设农村卫生院。相继配置小型X光机57台,显微镜55台,高压消毒器100台,手术床71台,无影灯24架,乙种刀包46套,丙种刀包64套,腹部刀包39套,农村医疗设施大为改善。
  1978年以后,地、县医院采用国家投资和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办法,改善医疗设施。1980年前后,地区医院新建住院部大楼和同位素扫描楼,并对病区旧楼进行加固修缮,配备F30—2CX线机,72型分光光度计、同位素扫描仪、各种纤维镜等设施。县医院也普遍配备200毫安X光机、心电图机、电冰箱、光电比色计等器械。其后,县(市)级医院综合楼和住院部大楼相继建起,大型先进医疗设施不断添置。地区医院拥有自动化制剂设备1套,美国产全身CT机、挪威产彩色电脑声像仪、高压氧舱、800毫安电视X线诊断仪、ADK—4000型二维扇形超声心动图仪、KT—800型肺功能检测仪、纤维胃镜、纤维支气管镜、RK—50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钾钠分析仪、脑立体定位仪、除颤监护仪、美国产胎电监护仪、日本产黄疸测定仪等。县(市)综合医院也添置有:300~500毫安X光机、B型超声诊断仪、超声心动图仪、纤维胃镜、纤维结肠镜、脑电图仪、脑血流图仪等较大型设备。
  90年代,农村卫生工作主要开展卫生院、防疫站和妇幼保健站等三项建设。1991~1995年,全区集资684.6万元(省、地集239万元,县、乡集128.1万元,自筹317.2万元),使80%以上的农村医疗用房修葺一新。同时筹资90多万元,为乡(镇)卫生院配置X光机、心电图机、显微镜、手术床、洗胃机等常规医疗器械400多台(件)。有17所卫生院还配备B超。
  三、技术
  (一)中医技术张掖各县历代中医无明显分科,中医大夫运用中药、针灸、按摩等手法治疗各种疾病,长期处于“大内科”状态,但某个医生对某一科的某种疾病积累有独到的临床经验。刘尚龄治疗内科杂病重视补肾培土,调理气机,认为肾系生之根,脾为生之本,久病痼疾无不由内伤根本,气机紊乱所致。对伤寒、温病立方用药,尊古而不泥古,选方遣药精小轻灵,收效甚佳。杨多荫治疗乙型脑炎、肺炎等急性病,把《伤寒论》、温病方药灵活变通,融为一体,效果良好。刘楚山承“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临床长于治痰,常用“温胆汤”随证化载,处方用药注重其脏腑特性,肝病常用逍遥散,以调养肝血,肝气调达则气不滞,血不瘀,脾不受侮,则水湿不停,自然无痰可生,养血则可柔肝,是从其肝“体阴用阳”。刘大全为小儿治病颇有名气,他用“茵陈五苓散”治疗新生儿黄疸,“参萸五苓散”治疗小儿腹泻,获得良好效果。
  共和国成立后,提倡中西医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疗效,其后又提出西医学习中医,挖掘整理新医药学。一些中医师更新观念,在疾病治疗上提出新的见解。专区医院中医刘世英认为:女子贵在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冲脉为血液,任脉主胞胎,故调理脾胃能调和冲脉、任脉,冲、任脉调,则妇人经、带、胎、产诸疾自愈,虽用药平淡,但常在平淡中取效。中医王志学治疗白喉用养阴清肺汤加减取得较好疗效。治疗慢性胃肠炎、胃溃疡等疾病以平胃散、小柴胡汤、大承气汤加减取效,少用温补药物。曾用归脾汤加味,成功救治一位便血不止,多方治疗不愈的患者。针刺十宣穴配合中药麻杏石甘汤、大承气汤救治重症小儿肺炎效果良好。于嘉谋中医善用温补类药物,对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的应用有独到之处,反对使用性寒攻下之品。1959年以来,又用红枣干服治疗过敏性紫斑,用定喘丸治疗支气管喘息,茵陈汤治疗传染性肝炎,用中药乌贼骨、白芨粉等量混合内服治疗溃疡病合并出血,用大黄牡丹汤治疗急、慢性阑尾炎均取得较好疗效。外科用中药地榆换药治疗大面积烫伤,用狗骨灰与麻油之调和用于骨质暴露的伤面中换药,效果良好。张掖县人民医院中医崔璠利用“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甲、乙型肝炎、肝硬化、胆囊炎,利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神经衰弱均取得较好效果。朱汉章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神经官能症,用“补血异功散”加味治疗经痛;潘发荣用“防风通圣散”加味治习惯性便秘,用“少府逐淤汤”加减治疗症瘕;张兴威用“独活寄生汤”加味治疗风湿关节炎等症,均获得良效。
  〔明〕〔清〕时期,针灸治病已遍及辖域各县,一些著名中医针灸师一针见效,在民间传为佳话。50年代以来,专、县人民医院和农村卫生院普遍用针灸治疗胃痛、头痛、牙痛、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和手术后止痛。80年代初,张掖市中医针灸师张兴威,总结多年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面颜神经麻痹的经验,在省、地召开的中医学术交流会上交流后,引起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90年代初,山丹中医院王侃用针灸治疗“汗不出”近百例病症,取得独到效果。地区卫校杜天银,在参加中国援助马达加斯加医疗队期间,用中国古代《子午流注》和《纳甲法》治疗落枕104例,有效率达98%,痊愈率79%。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整理编著《甲乙经论针灸法则论》。地区医院按摩医师肖庆发用按、摩、推、拿、揉、搓、滚、打等手法,治疗碰磕闪挫、错位移形及腰痛腿痛诸病症,获得显著疗效。
  (二)西医技术
  〔民国〕时期,各县卫生院对内、外、妇、儿等科的常见症、多发病只能做一般处理,外科手术则无力开展。山丹培黎学校医院,技术设备较好,能切除阑尾和做剖腹产手术。
  【内科】50年代,专、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和门诊部均设有大内科,收治肺炎、结核,急、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胸膜炎、肾孟肾炎、消化系统胃脘痛、胃出血、十二指肠溃疡等病症。其后还开展脾、肝脏穿刺术、阿米巴肝脓肿的诊断性穿刺及引流治疗,碘油支气管造影、十二指肠引流检查及治疗,胆道造影及结肠镜检查等。1978年开始,地、县(市)医院内科分为心血管科、消化道科、泌尿科、呼吸道科和神经科等。开展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胃镜检查及用止血敏、肾上腺素、凝血酶局部喷洒止血,用抗癌药物治疗晚期食道贲门癌,腹膜透析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用等溶稀释、肝素抗凝治疗肺心病心衰、呼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患者自血光量子治疗,颈内动脉加压注射尿激酶治疗脑梗阻等病症的诊断治疗。心血管专科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治疗心血管病,用小剂量尿激酶加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还开展右心导管检查测定肺动脉压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用引进彩色多普勒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宋爱华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撰写的《持发性心肌病的临床观察》《心肌梗塞的误诊与漏诊》《氟性主动脉硬化症——46例地方性氟中毒患者的2—DE诊断》《感染性心膜炎45例临床分析》《高血压心功能代偿左心功能研究》等论文,先后在兰州、乌鲁木齐、上海、天津、广州等全国及省级医疗学术大会上交流,获得好评。张掖市人民医院王琪华的《肾上腺皮脂激素在内科危重病人抢救中的应用》,高台县医院苏明文、吕文彬、葛香花的《光量子血液注射疗法在临床的应用与疗效》等论文也具有较高水平。
  【外科】50年代初,张掖县人民医院岳寅生主刀,切除阑尾、修补疝气等,为全区最早外科手术。1956年,专区医院成立后,设置外科,由储辉宗、杨有全、常惠生等实施外科手术。1958年储辉宗从广州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后,成功地进行一例食道下段癌切除术,肝包虫囊摘除等中型手术。各县人民医院外科,相继开展肠、胃、胆、脾及妇产科等手术,同时开展部分生化检验项目。60年代末,张掖地区医院由王颖、张汝琈、李述桐、李光普、谭世常、郭定邦分别主刀,在北京医科大学教授孙占祺的指导下,先后开展脾、肾静脉吻合术,肺叶切除术,前列腺切除和肝破裂修补术,幽门环形肌切除术,胆总管探查T形管引流术,先天性肛门闭锁肛门成形术等。1977年以来,北京医疗队两次来张掖巡回医疗,臧友梅、吴蔚然、孙占祺等专家,相继在全区地、县人民医院进行指导,通过讲授理论和手术示教,有效提高全区外科医师的理论水平和手术技能。地区医院神经外科,开展脊髓肿瘤切除,幕上胶质肿瘤切除,高血压脑溢血手术治疗,脑肿瘤切除,脑寄生虫病手术治疗等较大手术。1990年,张汝琈成功地施行全区第一例先天性心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接着又开展中、小型动静脉畸形切除及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肌块放风筝治疗手术。骨科医师李光普、田永山等在为患者高正祥和朱迎春成功进行断足再植和断指再植的基础上,开展恶性骨肿瘤灭活再植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正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脊柱CD棒固定矫正术等。泌尿外科李述桐主持开展肾积水患者回肠代输尿管术,输尿管肿瘤切除术,阴茎海绵体静脉分流术,B超引导下肾囊肿的介入治疗成效显著。在地、县(市)医院的指导下,一些较大的农村卫生院,相继开始进行临床医学常规检验和下腹部手术。
  【妇科】50年代初期,全区普遍推行新法接生,消除产褥热和新生儿破伤风,实施腹内横位回转和剖宫产,产妇科病和新生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70年代开始推行计划生育,专、县医院开展输卵管结扎,人工引流及雷夫汉尔中产期妊娠引流。地区医院妇科进行阴道前后壁修补,经阴道子宫切除等较大手术。1983年开展优生优育遗传试验,发现世界首报染色体异常核型3例,国内首报染色体异常2例,为优生优育奠定基础。1992年对先天性无阴道患者,采用非手术推压法形成阴道。许大椿通过对妇科病的长期治疗,写出《子宫脱垂121例的分析》《围产期胎儿死亡分析》等论文。
  【儿科】共和国成立初期,区内儿科病由内科医治。1959年专区医院始设小儿病床15张,配备小儿科医生,收治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1979年后,地、县(市)人民医院先后设立小儿科,开始用超声仪诊断新生儿心肌病和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用阿托品等药物治疗心律失常;应用血管活性药配合激素、抗菌素抢救危重患儿。90年代应用高压氧治疗脑炎,配以光量子化血、胞二磷胆碱、脑活素等收到良好疗效。1995年开展全胃肠外静脉营养疗法,小剂量肝素抢救重症肺炎。
  【传染病科】五六十年代,传染病在内科隔离治疗,采用脱水激素、磺胺嘧啶及大剂量青霉素短程静脉点滴以及扩容剂、阿托品等药物,使多数患者转危为安。70年代后,地、县(市)医院设置传染病科,对肝炎、结核、痢疾、脑流、麻疹、伤寒等病采用福利平、福利定及多种抗痨药物联合应用,治愈率明显提高。1994年引进PCR仪1套,对结核、脑脊液、乙肝病毒学检查共400余例,均显示出高度准确性和灵活性。地、县(市)医院还设置五官、口腔、理疗、放射、检验、麻醉等科室,医疗体系趋于配套。
  (三)中西医结合50年代中期,全区医疗系统组织学习中医理论、新针疗法、穴位注射封闭、埋线、耳针等治疗方法,治疗多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张掖县医院西医沈龙驹,运用针灸和穴位埋线法,治疗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和关节炎1560例,显效1001例,治愈456例,有效103例,总有效率达100%。其后又组织医疗队赴平山湖蒙古族乡,用“穴位埋线”法治疗关节炎患者3500余人,有效率达95%以上,全愈率达73%;用“穴位封闭法”——在内关、委中、三阴交分别交替注射10%阿托品,治尿道括约肌收缩不良引起的小儿遗尿症38例,治愈率达100%。地区医院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成功抢救感染性休克和晚期食道癌大出血患者;用耳针加压疗法治疗胆结石、慢性胆囊炎、近视、痤疮;用“麻杏石甘汤”加减组成“肺炎Ⅰ号”和“肺炎Ⅱ号”方剂,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用中药治疗宫外孕、腹膜外剖宫产、乙状结肠阴道形成等手术均有较好的疗效。民乐县中医院运用中药自制的抗心律失常Ⅰ、Ⅱ、Ⅲ号方剂,治疗各种心律失常数10例;骨科自制的养血止痛方,治疗延迟愈合患者30余例,手术复位治疗椎间盘突出症50余例,成功率达86%以上。从1991年以来,民乐县中医院有30多篇论文在省以上医学刊物或学会上交流,其中徐兴祥《肌注新斯的明引起卧位性室早一例》《参苏理肺丸引起过敏性体查一例》《心脏骤停11分29秒抢救成功1例报告》《浅谈心律失常的中医辨证论治疗体会》及何成鼎的《试述脏腑泻的病机与诊治》和高台县中医师刘亚祖的《紫丹参在急腹症中的治疗作用》等论文,都有较高学术、推广和临床应用价值。
  四、管理
  (一)人事管理 共和国成立后,对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医务人员,采用“包下来”的政策,凡愿意为人民效力的,一律安排工作;城乡个体医生,准许继续开业和行医。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组织个体医生参加集体性质的中西医诊所,纳入国家医疗队伍行列,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直接管理。1957年后,各级医疗机构不断增加,医务工作队伍不断扩大,各级各类医务人员由地(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分别管理。地(市)、县两级医疗卫生(包括防疫、妇幼保健、医学教育)机构的党、政负责人,分别由地(市)、县两级党委政府任免、调配;乡镇卫生院的负责人,由县卫生行政部门任免、调遣。1978年,医务人员归地、县人事部门统一管理。1980年,地、县成立卫生系统技术职称评审领导小组和评审委员会。评审晋升卫生技术人员630名,其中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84人,医师209人,医士303人,护士28人。1982年地区行署卫生处对全区农村1334名乡村医生进行统考,有800多名获得合格证书。到1995年,各级各类医务人员达4980人,其中西医4441人,中医539人,评聘主任医师8人(均为西医),副主任医师59人(中医2人),主治(管)医师492人(中医92人),主管药师36人(中医19人),医师670人(中医123人),药剂师69人(中医25人),护士、助产士570人,其余为其他医务人员。职称评聘后,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工资平均上升30%左右,个别业务技术骨干的工资增长近50%。对已离、退休的医务人员落实生活待遇。有的应聘本单位或药店行医看病,有的开办私人诊所。
  (二)医政管理 共和国成立初期,政府只对私人诊所的非就诊售药收入征税,对国家和集体医疗单位推行苏联的管理经验——院长、科主任负责制,建立门诊、急诊、出诊、应诊等制度。1962年开始整顿各级医疗机构,贯彻毛泽东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地、县医院大批医务人员下放农村,大、中专医疗卫生院校毕业生大部分配公社卫生院。1968年,掀起农村卫生建设高潮,全区64个公社有卫生院(所)80个,630个生产大队建起合作医疗站612个,培养赤脚医生1532人,县、公社、生产大队三级医疗网络基本形成。1978年以后,对地、县医疗单位领导班子进行整顿和充实。地、县医院贯彻《综合医院工作条例》,农村推行《乡卫生院工作暂行条例》和《村级卫生所暂行条例》。1985年,《张掖地区卫生事业改革方案》出台,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院(站、所)长负责制。全区93个乡(镇)卫生院中有85%的单位实行浮动工资和“三定一奖”(定任务、定质量指标、定经济指标,完成任务者奖)。提倡多层次、多渠道办医。1988年,各县(市)整顿医疗卫生秩序,狠抓医德医风建设,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根治脏、乱、差现象。《甘肃省个体开业行医管理办法》颁发后,对申请开业的医生进行考核、登记、发证及行医、药价、诊疗、收费等方面的检查监督,清除乱收费的不良倾向。
  (三)药品管理 共和国成立初期,药品多由私人药店经营,沿袭旧规。1952年,国营医药批发站和县医药公司成立,医疗机构和个体医生一律从医药公司购进药品。1956年,私营药店纳入国营医药公司,农村药店与卫生所合营,药品价格由国家物价部门管理和制定,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监督检查。药品计量,中药用斤、两、钱,后改为克;西药沿用公制克、毫克、毫升等。麻醉、剧毒药品,1954年前由使用单位填写申请和使用范围数量,由省卫生厅审批后医药公司供应。后改为医药公司自批自供。1979年2月,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管理细则》,对使用麻醉药品的单位进行复查,重新核定供应限量,更换《麻醉药品印鉴卡片》,由使用单位建立“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账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制度。1986年8月,地区行署卫生处对全区109个麻醉药品使用单位进行检查,纠正无专账、专方和超量使用问题,对5个使用混乱的单位终止供应。通过检查整顿使麻醉药品管理步入正轨。
  (四)医疗制度
  【公费医疗】共和国成立初,对部分公职人员实行公费医疗,少数民族地区试行某种传染病的公费预防。1952年,政务院颁布《国家工作人员公费医疗预防实施办法》后,各级政府、党派、群团、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残废军人实行公费医疗。经费由上级统一拨付,逐级分配。1956年医疗经费转入地方财政开支。1989年后,地、县(市)开始推行公费医疗改革,实行医疗费金额控制管理办法。
  【劳保医疗】1952年开始,全区国营厂矿、商贸企业职工直系亲属和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实行劳保医疗,所需经费按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5%~7%提取,职工为全费,家属为半费。1985年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职工劳保医疗随企业经济效益各异而采用不同办法处理,政府和劳动部门监督。
  【合作医疗】1969年,各县学习上海川沙县经验,在农村生产大队设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推行合作医疗制度。所需资金由集体和社会共同筹集,国家给医疗站一些器械,并实行医疗站自种、自采、自制部分中草药,弥补经费不足。五保户、困难户、烈军属药费由生产队统一交纳,社员看病自交30%,个别经济条件好的社队实行免费。1983年后废止。
  【减免医疗】1950年,各县曾为烈军属、特困户以及土改中的积极分子,实行免费医疗。农村推行新法接生后,对困难户实行费用减免。1960年因自然灾害抢救人命时期,地、县派医疗队到农村对群众免费医疗。1974年,省、地、县曾为各医疗单位拨款,解决历年群众拖欠药费。1979年后,对老红军、烈军属中的困难户减免医疗费用。
  【医疗管理改革】1978年,地、县医院建立医务科、护理部,选派优秀业务技术人员担任科主任,形成院长领导下的医务科及科主任为骨干的治疗系统和以护理部主任、科室护士长为骨干的护理体系。恢复科晨会、科值班、交接班、病员登记、三级护理、功过实录及治愈率、死亡率、年病床周转率等项考核制度。1979年,地、县医院恢复护理查房,病历书写和14项护理操作规程。地区医院按病种分系统建立10个病区,每区设护士长1人,护士6~7人。
  80年代开始后,各级医疗单位加强医务人员的技术训练,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种规章制度,重新修订医疗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改革门诊制度,实行24小时应诊,增设急诊观察床位和挂号、收费、取药窗口、服务台等。为解决群众“住院难”问题,地、县(市)医院还开设家庭病床。期间,地区医院改革产科、儿科,将妇科与产科分设,取消婴儿室建立母婴同室病房,开展母乳喂养婴儿,受到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和赞许。高台、临泽两县医院也建立母婴同室病房,达到爱婴医院的标准。1993年后,各级医院开展分级管理,晋等达标活动。地区医院于1995年5月制定《工作制度及职责》《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医学检验项目、方法、临床意义及正常参考值》《病种质量控制标准》《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见疾病护理常规》等9本系列化管理制度与标准丛书,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体系。同期,各医疗单位加强对医护人员训练,规范病例和各种医疗文书质量标准,促进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经省、地达标验收,地区医院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高台县医院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民乐县中医院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民乐县新天中心卫生院和高台县红崖子乡卫生院为一级甲等医院。
  第三节 卫生·防疫
  一、爱国卫生运动
  1952年秋,各县城乡广泛发动群众,填坑疏沟,清扫污物垃圾,消灭蚊、蝇孳生场地,改善环境卫生。动员群众加强粪便污物处理,改变农村人、畜共饮一池水的不卫生习惯,要求做到人有厕所畜有圈,井有阶台和井盖,涝池要有围墙。此后,每年“五·一”“十·一”和春节前夕,组织群众性的大扫除活动。1957年,开展声势浩大的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讲卫生活动。1958年大跃进开始,城乡创建“四无县”“卫生公社”“卫生人家”。1969~1975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派医疗队来张掖,在为农牧民治病的同时,帮助开展以“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水井、改厕所、改炉灶、改牲畜圈棚、改善室内外环境)为中心的卫生运动。全区修建卫生厕所6.15万个,改造涝池833个,使农村卫生面貌有了改观。1978年,地、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恢复,广泛发动群众治理“脏、乱、差”,采用“国家帮一点,集体挤一点,个人拿一点”的办法筹资改水,基本改变“涝坝池水脏又稠,蜉蝣虫儿水中游,人、畜共饮一池水,各种疾病常年有”的状况。
  在改变饮用水的同时,根据《张掖地区农村文明卫生建设规划》,各级政府把农村改厕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和小康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到1995年,全区修建厕所1.45万座,其中“三位一体”厕所1409座,累计完成改厕14.41万座,占农村总户数的61.2%
  城镇以每年3月为爱国卫生月,强化卫生管理。19891995年,全区用于城镇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3226.71万元,修下水管道7.26万米,上水管道13.97万米;新建、改建厕所150座(水冲厕所19所);拓宽、修整道路88条,总长9.95万米。环卫工人由20世纪80年代的80人增加到303人。卫生月参加人数160.26万人(次),车辆8630辆(次),清运垃圾4.37万吨,清理垃圾死角5491处。张掖市被评为省级卫生城市;临泽县被评为地级卫生城市,张掖市小满乡,民乐县三堡乡,临泽县鸭暖乡、平川乡,高台县南华乡,肃南县祁文乡,达到卫生乡标准。
  二、妇幼卫生
  (一)妇女保健
  1.新法接生 1950年广泛开展妇幼卫生常识普及和宣传;举办新法接生员培训班,受培者265人。1952年,以乡村为单位建立接生站,制定《新法接生公约》。到1956年全区培训新法接生员733名,加原有接生员达2000余人,新法接生率和婴幼儿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1958年,大办产院,推行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服务,到1959年共建产院1235所,接生站715个,简易产床3506张,培训新法接生员4809人,新法接生率达98.2%,产妇产褥热和新生儿破伤风病基本控制。60年代初,旧法接生回潮,1972年后,各级革委会采用果断措施制止旧法接生。到1977年底,恢复大队产室483所,简易产床1320张,接生员1520人,配发产包和接生用具1349套,新法接生率上升到89.51%。1979年后,各地加强接生队伍建设和管理,分别建立技术考核和管理指标,新法接生基本纳入正规。1988年,各县(市)大力推广妇幼保健保偿合同制,对孕产妇和两岁以内的小儿实行系统保健。妇女结婚或怀孕后即向当地卫生院交纳1535元的保健费,得到当地卫生院产前、产后及其小儿的检查、治疗。1994年,地区及民乐、临泽、高台3县妇幼站,被列入世界银行贷款妇幼卫生综合项目,新法接生率达96.58%,基本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和产妇产褥热。
  2.围产期保健 1984年5月全区组织妇幼保健人员12人,赴永登县秦川乡围产期保健试点参观学习,返回后在张掖、山丹、民乐、高台4县开展试点工作。至1985年共有448名孕妇接受围产期保健,经筛查出高危孕妇84人,全部进行专案专管,人均产前检查5.4次,产后访视4.3次,访视率100%。1988年3月,地区妇幼站举办围产期保健学习班,培训县、乡两级骨干60人,各县将围产期保健纳入妇幼保健保偿服务内容,按常规进行产前检查,产后视访,加强对高危产孕妇筛查、监护和转诊处理。1995年,全区对7019名孕产妇实行统一管理,一次以上产前检查率达97.89%,产后访视率为95.58%,全区死亡围产儿583例,围产儿死亡率为35.93‰。
  3.妇女五期劳动保护 共和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重视妇女健康,推行在妇女行经期间进行适当照顾的措施,渐次形成“三调三不调制度”,即月经期调干不调湿,怀孕期调轻不调重,哺乳期调近不调远。规定女职工产后休假56天,工资照发;哺乳期每天给两次喂奶时间,每次40~60分钟;怀孕7个月到产后1年免上夜班。1977年,将妇女更年期纳入妇女劳动保护之列。农村各生产队配1名妇女队长,分管女社员的劳动保护;城区工矿企业单位有女工委员会,负责女职工的劳动保护。
  1991年7月,地区妇联、工会、行署劳动处、卫生处对全区《女职工保健工作暂行规定》实施情况进行联合调查。在调查的1798名女职工中,带水作业的占11.6%,接触聚氯乙烯、铅有毒物质的占6.34%,接触粉尘作业的4.45%,从事重体力劳动的8.23%。在调查的11个单位,有9个设立女工委员会和女淋浴室,有7个单位有托幼所园和医务室,11个单位执行女职工孕期不加班,怀孕7个月后即调整不适合工种和不宜作业场合,执行和维护妇女的合法权利。
  4.妇女病防治 1976年地区妇幼保健站成立后,对三闸、乌江、靖安、和平、大满等公社的1748名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检查率89.4%,其中滴虫性阴道炎、盆腔炎、子宫脱垂、宫颈炎等患者达64.2%。全区在推广苦豆子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子宫圆韧带注射当归液治疗子宫脱垂的同时,各地又培训子宫脱垂和尿粪瘘防治骨干,对两病患者进行摸底调查。共查已婚妇女14.52万人,查出子宫脱垂者1071人,患病率为6.54%。其中一度脱垂274人,二度脱垂516人,三度脱垂281人,尿瘘17人、粪瘘1人。当年手术治疗二级以上子宫脱垂129例,手术修补尿、粪瘘者6例。1980年5月,组织对子宫脱垂患者疗效随访,走访42个公社93个生产队114名术后患者,治愈95例,治愈率为83.33%;好转16例,总有效率为97.37%。
  (二)儿童保健
  1.集居儿童保健 50年代,妇幼保健部门定期和不定期地到托儿所、幼儿园,给儿童作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1959年,基层医疗组织对幼儿全面进行预防接种,麻疹、百日咳、痢疾发病率明显下降。60年代,托幼事业逐步削弱,70年代后逐渐恢复。1980年后,地区妇幼保健站先后举办保育员培训班6期,培训163名;1982年对地直17个单位托幼组织的653名幼儿进行体检测定,沙眼、龋齿患病率分别为51.33%和27.47%。1991年,对缺陷、疾病患儿进行群体矫正和个别治疗相结合的办法治疗。
  2.儿童健康监测与系统保健 1980年,贯彻落实全国农村儿童保健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地、县妇幼保健部门举办全区首届儿童保健学习班,培训业务骨干42人,对部分县(市)的部分儿童的体格发育、预防接种、死亡等进行调查。共查7岁以下幼儿2.38万人,占儿童总数的38.84%;查出疾病缺陷儿童8136人,占34.18%;对其中1.23万名正常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进行分析,表明全区正常儿童的身高、体重、胸围、头围等项指标,符合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同北京、西安的调查结果相近。1992年对5.35万名儿童进行健康检查,体检率40.17%,体重发育达均值率为76.09%,身高发育达均值率为62.13%,中度以上营养不良患病率9.32%,表明儿童保健状况正在明显上升。
  3.儿童疾病防治 50年代中期,一些县医院给幼儿投服紫草汤,预防麻疹、百日咳;服用宝塔糖、使君子合剂驱逐蛔虫,有效率达98%。60年代,对幼儿园和小学生进行肠道寄生虫病患情况调查,普遍投服驱虫药。1979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全区为32.09万名儿童免费驱虫,共投驱虫净2.73万片、驱蛔灵片25.3万片、驱虫灵25万片,有4.29万名儿童排虫,其中农村驱虫有效率达60%。其后各县(市)儿童保健工作,逐步转向小儿贫血及佝偻病的调查。调查显示,缺铁性贫血患儿占47.39%,投服硫酸亚铁、维生素C等药治疗,疗效显著;对活动期佝病患儿,注射维生素D或投服骨化醇,患病率下降至2.14%。90年代,加强对小儿4病的监测,建立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腹泻、佝偻病、贫血病例的登记管理制度,强化儿童保健系统管理。
  (三)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1966年10月,专署要求地、县医院和有条件的妇幼保健站、卫生院,都要开展节育门诊,宣传避孕知识,提供避孕药具,进行人工流产。1971年,各级医疗、保健单位设立节育病床,为节育者提供优越条件。1972年开始,地、县医疗保健部门还组织计划生育小分队120多个,保健医护人员1560名,对全区55个公社的8.36万对夫妇作了节育手术,节育率由1972年的31.2%上升到1973年的73.46%。1978年地区卫生局举办中期引产学习班,地、县、乡医疗保健单位的46名妇产科医生学习利凡诺尔引产操作规程、并发症的防治和处理。1981年全区抽调妇产科医生11名,赴临夏州参加全省复方苯酚糊剂输卵管粘堵学习班,张掖地区用粘堵法为206名妇女作了绝育手术,术后经拍片观察,近期成功率为85%。80年代开始后,计划生育手术中的并发病日渐突出,地、县(市)成立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处理手术中的疑难问题。对1972~1982年全区计划生育手术作了调查,发现输卵管结扎后再次怀孕的560人,出现并发症的197人,致残12人,死亡10人。事故由计划生育鉴定委员会和政府部门分别作了处理。从1990年开始,各级卫生、计划生育部门,重视计生技术质量,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制定一套较为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计划生育四项手术技术操作规程;对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护人员进行严格考试、考核,实行持证上岗,保证计划生育4项手术质量。
  三、卫生监督检测
  (一)食品卫生检测 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人民群众的食品卫生。1958年,在饮食行业开展“三防一消”(防蝇、防鼠、防尘和用具消毒),杜绝出售腐烂变质肉食和乳制品。1960年,贯彻国务院《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地(市)、县成立食品卫生领导小组。1978年,地区召开食品卫生工作会议,讨论通过防止食品污染规划和管理条例,举办食品卫生监督培训班。1981年国庆节前开展食品卫生大检查,发现部分冷饮中使用禁用色素、香精、防腐剂;97件罐头中有17件含有细菌;5个酱油厂的酱油铝、砷含量超过卫生指标;抽查13名从业人员的手,其中12人手上带有大肠杆菌;21份食具中有9份污染了病菌。张掖县部分粮库查出霉变玉米11万斤、菜油3000多斤、小米2万斤、小麦7000斤,霉变率达5%左右。到1990年,全区对食品业给予行政处罚的事例有5445起,其中警告限期整改的2645起,罚款1966起,停业整顿834起,吊销卫生许可证两起。没收销毁不合格小香槟60吨、变质带鱼5吨、红葡萄酒和贵妃酒12吨、牛肉罐头2000公斤、变质牛肉1000公斤、过期变质食品28万多公斤。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颁布实施后,食品卫生由行政监督管理进入法制管理的新阶段,地、县(市)成立食品卫生领导小组,健全机构,配备食品卫生监督员24人,检验员15人,形成食品卫生监督网络。食品卫生合格率逐年提高,食物致病和食品中毒事件大幅度下降,食品卫生面貌明显改变。
  张掖历来有人绦虫病和猪囊虫病史,既危害人民健康,又影响生猪生产。1978年后,各县成立驱绦灭囊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卫生、商业、畜牧部门相互配合,发挥一院(卫生院)二站(兽医站、食品站)二医(乡村医生和基层兽医)一员(肉食收购员)的作用,齐抓共管。除教育群众不吃“米星猪肉”外,对病人坚持“送药到手,看服入口,排出虫体,鉴定深埋”,进行治疗,治愈率达70.32%,猪囊虫也由1977年的9.6%下降到0.81%。1982年,地区防疫站协助张掖县食品公司开展“猪囊虫病免疫预防研究”,并在地区科委、药检所、市防疫站的配合下,以全囊虫匀浆制成Q83抗原的虫苗诱导保性免疫试验,通过对500多头农民自养猪的免疫接种,验证在自然条件下的保护作用与安全性,解决推广中的技术问题,在省内外广泛推广,1987年获甘肃省“兴隆杯”科技发明金奖。1990年抽查13.21万人,绦虫患者为34人,患病率下降到0.025%;抽查9.49万头猪,囊虫猪266头,检出率为0.28%,基本达到国家提出的控制指标。
  (二)劳动卫生检测
  1.尘肺防治 山丹平坡、高台窑沟、民乐扁都口、大河口、临泽皂矾沟及张掖大野口等处遍布小煤窑。〔民国〕前和共和国成立初期,农民土法开采,巷道窄、掌子面低,无通风设备;工人生产时或弯腰或跪下,运输全靠人肩担背挑;工时长、强度大;井下相对湿度只有27.9%;粉尘弥漫,工人吸尘量大,易患尘肺病。据1963年地区卫生局组织专人进行粉尘工人体检,实检2.06万人,拍胸片556张,查出各类矽肺病人255例,为拍片检出率的45.8%。除对尘肺工人调换工种,进行治疗,还令生产单位限期改进生产条件。其后,地区防疫站作了数次调查,尘肺率分别下降到34.9%和21%,但仍高出正常人1倍以上。
  2.职业中毒 1976年5月,对张掖县磷肥厂的劳动卫生和大气污染进行检测,球磨机进出口粉尘浓度达72~237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规定指标7.2~23.7倍。1980年,对45个粉尘作业单位进行调查,高台县萤石矿掘进处粉尘浓度高达491.4毫克/立方米,超标245倍。是年对山丹焦化厂废气、废水测定,证实污染了山丹县城居民用水。对张掖磷肥厂和高台萤石矿建议改用湿法生产,粉尘下降到10毫克/立方米;对焦化厂污水由省计委拨款46万元,改造设备,进行污水净化处理,使山丹县城居民用水恢复洁净。
  (三)学校卫生检测 50年代开始,中、小学普遍开展卫生教育和净化校园环境卫生。1952~1966年,对临泽、张掖、山丹等县部分小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沙眼、皮肤病、甲状腺肿大、蛔虫症患者较为普遍。1978年后,地、县统一对45所中小学2.32万名学生调查,发现沙眼、近视、龋齿、蛔虫和贫血等常见病是影响学生健康的主要疾病。同时还发现城区学生视力低下率高于农村学生,重点中学学生高于非重点中学学生,部分学校的教室和窗户也不符合卫生指标和采光系数,课凳城区符合率为14.7%,农村仅为9.5%。随着经济发展,大部分校舍翻修重建,课凳更新。城区一些中学和部分小学配备校医,改进保健措施,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明显好转。
  (四)公共卫生检测 1987年4月6日,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实施以来,公共卫生纳入法制管理轨道。每年组织1~2次宣传咨询活动,每逢五一、国庆、元旦、春节组织公共场所卫生检查。1993年,地区行署卫生处组织对山丹、张掖、民乐县(市)的152家各类公共场所和化妆品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合格率77.7%。其中文化娱乐场所合格率最低,为61.7%。对京张日用化工厂生产的护发素检验不合格查封,并责令停产。1995年,全区有公共场所1605个,经审查验收合格签发《卫生许可证》1603个,从业人员3280人,发放《健康合格证》的3182人,检出“五病”(肝病、肺结核、痢疾、伤寒、传染性皮肤病)从业人员6人,已全部调离直接服务岗位。
  四、传染病防治
  (一)计划免疫 1949年前,天花普遍流行,危及人民健康和生命,而政府漠然处之,民间只能由花客子(游医)用“以毒攻毒”的办法种痘,俗称“点花儿”,发病和死亡时有发生。共和国成立后,实施全民普种牛痘,由各地卫生院和个体医生实行分片包干,种痘防疫,发病率迅速减少,1955年天花在区内绝迹。为巩固疗效,1964年对出生两个月以上、55岁以下的56.21万人普种痘苗,发痘率为86%;1976年普种71.3万人,接种率为80%。1981年对肃南少数民族地区婴儿初种牛痘后,再未接种。
  1955年开始,在全区城镇中、小学学生中接种卡介苗8000人(份),1956年接种霍乱、伤寒疫苗2.19万人(份),百日咳苗、白喉类毒素1.16万人(份),并注射过加强剂。1965年接种百、白、破三联制剂2.16万人,接种率94.0%。1975年开展小儿麻痹糖丸投服,麻疹疫苗普种。1978年开始实施预防接种“三簿一卡”(《出生死亡登记簿》《节育措施落实登记簿》《计划外生育费登记簿》和《育龄妇女生育节育卡》)制,1980年推行小儿麻痹糖丸和百、白、破基础免疫。1985年给0~7岁儿童发放《儿童保健证》、预防接种卡,实行儿童保健证制度。1987年上级配发冰排速冻器37台,普通冰箱87台,冷链维修运输车7辆,分别装备地、县(市)卫生防疫站和86个乡(镇)卫生院,给877个村医疗站配备冷藏包、消毒锅、注射器和针头等,冷链系统开始运转。1988年实现以县(市)为单位的达标任务,四苗平均覆盖率达98.44%,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由1979年的309.58/10万下降到58.14/10万。1989年儿童入保率达85%以上。1990年四苗平均覆盖率达99.05%,如期实现第二个85%的目标。1993年实现以乡为单位的达标85%的目标任务。1995年,城区适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达96%,农村适龄儿童接种率41.2%,乙肝疫苗接种已列入计免范围。
  (二)急性传染病防治
  【白喉】〔清〕同治二年(1863年)至〔民国〕32年(1943年),张掖各地白喉流行,发病死亡率高达50%以上。回顾调查的1.39万人中,白喉患者708例,死亡449例,死亡率63.4%,有的甚至全家死亡。〔民国〕26~27年,民乐县三寨村有460多口人,因白喉蔓延,无医无药治疗,死亡90多人,占全村人口的19.5%。共和国成立后,对白喉进行全面查治,1951~1957年,全区接种白喉类毒素3.62万人(份),发病率控制在0.01‰以下。自60年代以来,每年对6个月以上婴儿常规接种、白喉菌苗,至今再未发生,白喉基本消灭。1978年以来百、白、破三联混合制剂被列入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接种率每年都在85%以上。
  【百日咳】1955年区内百日咳流行,山丹县尤重,发病1551例,历时3个月扑灭。1956年接种百日咳菌苗1.16万人,控制病疫发生。1963年再次流行,报告病例2539人,死亡18人,患病率360.32/10万。1983年,肃南县明海区发生百日咳66例,1985年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迅即控制。1992年报告2例后,至今再未发生。
  【麻疹】俗称“副花”。在张掖流行广,病死率高,1953年发病10434例,死亡306例。1955年春发病10416例,死亡902例。1965年,开始使用麻疹疫苗,发病率开始下降。1979年,对易感儿童进行麻苗普种,接种11.7万人,接种率达95.5%;1981年开始,对8个月以上、6岁以下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发病得到控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不高,但非常危险,常危及儿童生命。共和国成立后有三次较大流行。全区1977年发病308人,死亡18人。防疫、医疗部门实行三早一治(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就地治疗)。对接触者也采用预防性的投药措施,控制疫情流行。80年代后,使用A群流脑多糖菌苗,获得明显疗效,打破A群引起的每8~10年流行一次的规律。
  【细菌性痢疾】是全区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四季均有,7、8月为流行高峰,农村发病较城区高。1974年夏末全区痢疾流行,发病5804人,死亡58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医疗、防疫部门送医送药,加强饮食、粪便管理,控制了疫情。
  【伤寒、副伤寒】是全区农村发病较高的传染病,死亡率高达25%以上。从1953年开始接种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5000~8000人(份),进行防治。发动群众清洁水源,消灭蚊蝇,管理粪便,发病率逐年减少。
  【病毒性肝炎】50年代有散在发生,60年代呈上升趋势,1985年全区报告肝炎患者458例。1987年推广使用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依照先城市后农村的实施原则,稳步推开,城区新生儿接种率达到85%以上,农村免疫也已起步。
  【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50年代在全区散在发生,1965年开始使用脊髓灰质炎防治疫苗,发病率下降。1993年进行两次糖丸强化免疫,全区0~4岁儿童10.66万人,免疫达10.54万人,免疫率达98.86
  【流行性感冒】全区各县均有,大致2月发病,3月达到高峰,4月逐渐下降,5月停止流行。1974年高台县发生流感,经对1301人调查,分离出流感病毒5株,属甲型,英格兰流感变种。1983年有小流行,流行区学校和幼儿园熬中药贯仲、板蓝根大锅汤预防,有一定效果。
  (三)结核病防治 结核病又称“痨病”,严重危及人民健康和生命。〔民国〕前,有“十痨九死”之说,常常是一家几口患病,俗称“窝子病”。共和国成立后,广泛开展卡介苗预防接种,发病率逐年下降。1975年对张掖、民乐、山丹部分居民和饮食从业人员2.59万人进行检查,查出结核病患者358人,查出率为1.39%。1978年,卡介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每年对6个月以内的儿童进行初种;对4、7、10周岁幼儿进行复种。1981年起,将痰菌检查列入结防机构常规检验项目,培训检验人员,建立检痰工作规范,改变过去单纯以拍片定病人的惯例。1990年第三次流调,选择张掖市高家庄和临泽县大鸭村3265人,查出结核病患者10人,查出率0.31%。1992年,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正式实施,涂阳结核病人的发现和高效治疗是项目的核心。地、县(市)在项目执行期间,每年配套资金6.4万元,凡咳嗽、咳痰三周以上或有咯血症状者免费检查,对确诊为传染性肺结核的病人提供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和管理。1992~1995年,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503例,规则治疗率98%,治愈率90.2%。
  五、地方病防治
  (一)鼠疫 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烈性传染病,也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常因人们在自然疫源地内接触染疫动物而传染得病。历史上曾叫“瘟疫”“黑死病”,群众称“獭拉病”。〔清〕光绪年间,辖区祁连山雪泉马莲沟一户牧民因剥食旱獭染疫,全家8口人死于同一疾病,人们恐怕传染,不敢前往料理,致使该家牛羊自散,帐房自毁。从1963年起,区内共发生人间鼠疫10起,死亡7人,治愈3人,均系人触死獭或通过鼠蚤传染给人,造成人间鼠疫流行。1962年开始,地区和民乐、肃南县鼠防专业人员每年都开展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啮齿类动物和蚤类分布调查,至1978年共查疫源面积56万多公顷,判定鼠疫自然疫源地面积27万多公顷,疫点17处,分布在肃南东西长约500多公里的祁连山麓草甸草原和山丹军马场丘陵滩地草甸草原。海拔2500~3500米之间,发现啮齿动物2目7科34种,主要贮存宿主为喜马拉雅旱獭。寄生蚤类为谢氏山蚤、斧形盖蚤和肤窦纤蚤,分离出鼠疫苗199株。1982年后,采取“监测为基础,以灭獭(鼠)灭蚤、宣传教育、疫区处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减少鼠疫的传播。抓鼠疫防治机构建设,大力培训鼠防专业人员,在有鼠疫流行史和可能涉及的地区及交通要道民乐扁都口、张掖大野口及肃南西水5公里设立监测点4个,有效地防止历史疫区的鼠疫流行。
  (二)布氏菌病 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患者以发热、多汗、关节神经痛和肝脾肿大为特征。1937~1967年间,民乐、山丹、临泽发生布病流行,造成人畜死亡。1970年,地区成立布病防治队,在畜牧部门的配合下,对全区6县人畜间进行普查,调查38.73万人,感染者2.06万人,发病1.01万人,患病率2.5%。全区6县84个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布病流行,尤以肃南牧区较为严重,调查1.39万人,感染3578人,患病1851人,患病率13.32%。检疫各类牲畜4.77万头(只),阳性3572头(只),阳性率7.49%。1964~1977年,各级布防专业部门在区内病人血液和羊流产羔分离出布氏菌104株,经鉴定羊型菌为优势种,在山丹马场还分离出牛型菌3株,猪型菌2株。1972年以来,疫区采取病畜分群饲养,专人放牧、改水改厕、人畜分饮、不喝生奶、流产羔深埋等措施,人间用104m菌苗气溶胶免疫262万人(次),免疫率80%;畜间用羊5号菌苗免疫696万头(次),免疫密度81.4%。对布病患者设治疗点和家庭病床,采用抗菌素、生物制品和中药使大部分患者治愈。1984年以来开展疫情监测和计划免疫,1994年考核验收。高台、临泽、民乐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张掖市有新发病例,肃南县部分乡村布病疫情有回升现象,还需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
  (三)碘缺乏病 群众称之为“大脖子病”“嗉袋子”,在张掖流行年代久远。有的县发病50%以上,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病区曾流传着“一代甲、二代傻、三代四代断根芽”的民谣。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在病区投放含碘食盐进行防治。1952~1956年查治张掖、临泽、高台等县,均有甲状腺肿大患者,有的县上千人,有的上百人不等。1966年,地区防疫站抽查张掖、高台、民乐、临泽4县17个乡(镇)的2.46万人,患者6951人,肿大率28.3%。民乐山寨村居民肿大率高达65.2%;高台县红沙河居民肿大率62.7%;临泽县倪家营居民肿大率49.0%。重病区呈灶状分布,发病率农村大于牧区。1972年,地区在临泽县召开食盐加碘预防碘缺乏病工作会议,临泽、张掖、高台县开始供应碘盐,至1977年,全区普及食盐加碘。1978年,对6岁以上中、小学生及30岁以下的育龄妇女4.29万人注射碘化油预防碘缺乏病。1981年对育龄妇女、儿童发放碘油胶丸4.37万人,降低发病率。1985年进行预防治疗效果考核,查7~14岁儿童5853人,甲状腺肿大239人,肿大率4.08%,新发病人减少,绝大部分病人治愈,达到控制区的标准。
  (四)地方性氟中毒 是长期摄入过量氟化物而引起的以牙齿和骨骼损害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疾病。病区分布于合黎山南坡干旱、半干旱地带和绿洲边缘地势平坦低洼地。1977年,地、县防疫站调查张掖县红沙窝村居民1183人,发现氟斑牙患者909人,氟骨症385人,患病率32.54%;其中较严重的12人弯腰驼背、行动不便,有的穿衣吃饭困难,生活不能自理。1978年普查证实,张掖、临泽、山丹、高台、肃南5县的26个乡、80个村、406个农业社为氟病区,受威胁人口9.75万人。发现氟斑牙1.13万人,氟骨症2862人,患病率14.52%,年龄最小的12岁,最大的72岁。1982年,省地方病研究所和地市专业人员用蛇纹石制剂,辅以维生素、钙剂在红沙窝治疗病人190例,经两个月治疗,好转率达48.2%。1983年,地区制定氟中毒病区防氟改水规划,至1991年,国家投资314.47万元,群众自筹47.81万元,修建19项防氟改水工程,建成水塔8座,安装压力罐5台,化学除氟两处,铺设管道288.46公里,打机井12眼,修建管理房1091平方米,蓄水池两座,安装30千伏安变压器8台,解决11个乡、21个村的6068户、2.94万人及5万多头牲畜的饮水问题。饮用国家规定标准低氟水的人口,占中等以上病区人口的90.2%。改水3年后观察,氟中毒病人病情有好转,轻度病人基本痊愈,6岁以下儿童没有发现氟斑牙病例。
  第四节 医药
  一、药材资源
  张掖中药材共140多种。
  植物类有:木贼、麻黄、麻黄根、火麻仁、桑叶、桑椹、桑枝、桑皮、扁蓄、珠芽蓼、大黄、青箱子、王不留行、石竹、灰绿铁线莲、唐松草、白头翁、三棵针、莱菔子、黄芥子、白芥子、荠菜、独行菜、老鹳草、虎耳草、玫瑰花、杏仁、桃仁、金翼黄芪、塘谷耳黄芪、膜英黄芪、甘肃棘豆、黑萼棘豆、槐角、槐米、槐花、葫芦把、甘草、胡麻仁、刺蒺藜、远志、凤仙花、柽柳、锁阳、狼毒、前胡、柴胡、茴香、小防风、羌活、秦艽、菟丝子、补血草、野紫苏、紫苏子、益母草、曼陀罗、枸杞、长花马先蒿、车前子、香茅草、青蒿、凤毛菊、艾叶、苍耳子、红花、千里光、旋复花、牛蒡子、大茅香艾、败酱草、蒲公英、雪莲、蒲黄、黄精、薤白、马勃等近80种。
  动物类有:麝香、鹿茸、豹骨、五灵脂、全蝎、望月砂、夜明砂等10多种。
  矿物类有:芒硝、石膏、寒水石、滑石、元明粉数种。
  〔民国〕前,全区形成商品的中药材有甘草、大黄、红花、秦艽、羌活、麻黄、锁阳、黄芪、鹿茸、麝香10余种,因蕴藏量较大,除满足本地区需求外,还销往全国各地。其余绝大多数中药材萎弃于野,或当柴烧。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事业,中药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一)中药材收购 1956年,各县医药公司组织力量,有计划地收购本地中药材,每年除收购大黄、羌活、秦艽、甘草等大宗商品外,还收购杏仁、桃仁、地肤子、大芸等20多种地产药材。全区中药材收购量:1964年为47万公斤,1970年为64万公斤;1980年收购金额达73.9万元,1990年为122.3万元。随着社会需求的加大,药材收购量逐年增加,随之出现乱采乱猎,破坏野生动、植物药材资源的行为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致使部分野生药材逐年减少,如70年代麝香收购每年达1000克左右,80年代收购困难。
  (二)中药材种植和养殖 辖区可种红花、党参、板蓝根、瓜蒌、枸杞、木香、大黄、苏子等30多种中药材。在有计划地收购中药材的同时,将野生药材培植为家种家养药材。从50年代开始,卫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医疗单位广泛发动群众、学生采药,利用房前屋后、沟沿路边种植红花、牛子、木香、薏米等中药材30多种,引进宁夏枸杞、永登玫瑰、陇西党参、当归试种,每个医疗站、公社卫生院种植面积不小于1亩。1974年全区药材种植面积900亩,采集中药材13万公斤。1975年种植面积达2400亩,采集中药材30万公斤,部分药材自给。70年代后期,山丹县进行秦艽家种试验,播种出苗率达80%以上。1986年临泽治沙站试种甘草6亩,获得成功;1995年全区种植面积达2000亩。肃南鹿场驯养祁连山马鹿由1958年的11头增加到1995年的390头,鹿茸年产量由1960年的4.5公斤增加到1995年的240.5公斤。1978年,肃南鹿场从一成年雄麝活体内取麝香5克,后因条件、环境、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于1979年终止试验。
  二、药品生产
  (一)中药 〔民国〕前,张掖地区没有生产中成药的专业药厂,仅靠一些药店沿用传统方法,手工制作童子还少丹、至圣保合丹、清音丸、理中丸、天王补心丹等丸散膏丹,自产自销。
  共和国成立后,继承和发扬中医药遗产,应用传统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使中成药生产得到较快发展。1956年,张掖县日用化工厂从天津引进浸膏加工技术,利用本地甘草、麻黄资源,生产甘草膏和麻黄膏,产品作为中成药原料销往外地,年产浸膏50吨。1985年,张掖县日用化工厂更名为“张掖市中药提炼厂”后,投资48万元改造中药浸膏生产线,建成年产150吨中药浸膏生产线。1987年投资243万元引进内蒙古赤峰制药厂麻黄素生产工艺,于1988年建成年产15吨麻黄素生产线。1994年建成中药制剂车间,年产冲剂20万袋,糖浆15万瓶。1985~1995年累计完成产值4636万元,实现利税528万元。该厂生产的右旋麻黄素,1988年获“甘肃省优秀产品奖”,1994年获“甘肃省实物质量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奖”。
  1960年,河西制药厂依靠驴磨人碾的生产方式和传统手工生产方法生产中成药,其中生产的康复散、康复饼、鹿茸精口服液,在当时生活困难时期为抢救人命,恢复人民健康做出一定贡献。1968年前,中成药年产值约10万元左右,1969年产值38万元,实现利税3.3万元;1970年除增加中药大蜜丸的品种、产量外,开发生产甘草浸膏和甘草流浸膏等制剂。1972~1979年,新建840平方米的综合车间和1040平方米的中药蜜丸车间,生产剂型增加散剂、糖浆剂、片剂、酊剂等,品种达80多种,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1979年,中成药产量达120万盒,产值210万元,实现利税22.56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34万元/人。1970~1979年,累计实现利税244.63万元,比19601969年累计利税增长14.7倍。1980年,河西制药厂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品种。1982年,在全省首家引进国内最先进的WC—400型药物粉碎机组,提高药材出粉率和细度,是年生产的藿香正气丸、附子理中丸在省卫生厅组织的中药蜜丸质量评比中获得第一名。1983年与省工业厅研究所联合开发天然红花黄色素,1984年上半年通过省级鉴定并批准生产,开创天然色素逐步代替合成色素的前景。1985、1987年,藿香正气丸和附子理中丸分别获“省优质产品奖”。1988年投资100多万元,对综合车间进行技术改造,更新压片、糖衣、浓缩、提取、烘干、填充等机械设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中成药生产剂型12种,产品达226种,如当归丸、香砂养胃丸、六味地黄丸等浓缩丸以及人参蜂王浆、脑心舒口服液等。1987年引进前列康片及前列康胶囊生产线,并形成企业的拳头产品,远销全国各省。1990年产值达661万元,实现利税105.2万元。1980~1990年实现利税540.8万元。
  1991~1995年,河西制药厂大搞技术改造,从争创优质产品、拳头产品入手,开发新产品,为企业寻找新的突破口。1991年,前列康片、非那根止咳糖浆、橘红丸又获“省优产品”称号。1993年,加大产品结构调整,恢复甘草浸膏生产,不断扩充适销对路的中药水丸的品种和数量,以满足临床需求。1994年研制的省级新药“福寿康胶囊”批准生产。1995年投资1251万元,建成7700平方米的综合制剂楼和综合办公楼,年产片剂4亿片,胶囊4亿粒,新增产值3000万元,新增利税470万元。
  (二)西药 1960年“张掖地区河西制药厂”成立,小批量生产葡萄糖注射液,不久停产。1970年建成西药片剂生产车间,开始批量生产磺胺、维生素、土霉素、四环素、去痛片、安乃近等数10种西药片剂,至1979年底生产西药35个品种,年产量达2.1亿片。1980年后,不断增添设备,改善生产条件,扩大生产规模,新增红霉素、氯毒素、扑感敏、速效感冒片等20多个品种,至1995年底生产西药片剂40.7亿片,产值达4762万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区制药事业得到发展。
  1986年,临泽淀粉厂建成投产,年产医用淀粉300吨,年产值900万元。
  1987年10月,张掖糖厂酒精车间建成投产,年产酒精1865.3吨,产值652.86万元。
  1992年,临泽县葡萄糖厂竣工投产,主要生产注射葡萄糖570.75吨,口服葡萄糖272.2吨。1995年生产注射葡萄糖785.7吨,口服葡萄糖581.013吨,产值达756.56万元。
  (三)医院制剂50年代以后,各级医疗机构增长很快,药品供不应求。张掖专区张掖医院率先成立制剂室,生产牛黄解毒片、三七片、麝香片以及氯霉素注射液、生理盐水、葡萄糖盐水等中西药,除满足本院临床应用外,还支援其他医疗单位。“文革”后,药品供应紧张,各医疗单位相继成立制剂室,用简单设施生产中药制剂和常用药品。张掖卫校试制成人工牛黄,并从植物三锞针中精炼黄连素成功;山丹县人民医院用“狗爪子草”,高台县人民医院用“柽柳花”,张掖县人民医院用“蒲公英”和“侧柏叶”等,配制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草药制剂达10多种,收到良效。“文革”期间全区建成制剂室34个,其中县以上6个,公社5个,大队23个,生产中西药制剂达100多种,临泽县人民医院配制的碘油注射液一度行销全省。80年代后,公社以下的制剂室限于人员技术和设备条件等因素,相继关闭。地、县(市)医院制剂室,不断加强自身建设,1985年《药品管理法》实施后,引进新技术,改进工艺流程,加强制剂检验,制剂生产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张掖、高台、山丹县(市)人民医院,分别修建制剂楼,配备大输液灌封空气净化隧道装置;地区人民医院增设空气净化间。地区和6县(市)医院制剂年产值达200多万元。
  1994~1995年期间,全区6个灭菌制剂室按照GMP要求,投资236.5万元对制剂室进行全方位改造,扩充面积1700多平方米,购置安装集中送风空气净化系统3套,单元式空气净化系统6套,大输液生产联动线1套。更新配料桶、蒸馏器、消毒柜等生产和检验设施,使大输液生产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一次通过省卫生厅验收。1995年,全区有6个灭菌制剂室,2个普通制剂室,均取得省卫生厅核发的《医院制剂许可证》,可生产灭菌制剂27种,普通制剂74个,医院制剂产值350多万元。
  三、药品经销
  张掖药材经销,源远流长。〔汉〕〔唐〕时期,张掖的中药材通过丝绸之路远销西域诸国。其后由于游牧民族入驻和海运畅通,张掖药材的经销势头减弱,但每年仍有一大批甘草、锁阳、大黄、秦艽、鹿茸、麝香等,通过内蒙、张家口运销京、津地区。从〔清〕末到〔民国〕,各县大小药店数百家,较有影响的有七八十家。
  张掖县:灵德堂、新盛堂、忠福泰、永西丰、鸿安堂、德寿堂、德生和、正生堂、
  凝德堂、德厚堂、兴盛元、益寿堂、广德堂、复馨堂、广生堂、长生堂、福顺永、福兴永、元泰堂、兴盛昌、新生堂、天兴堂、增寿堂、育厚堂等。
  山丹县:广泰堂、永积昌、德盛涌、同济堂。
  民乐县:天庆恒、泰和堂、桂林药房、张协功药铺、施膏药铺。
  临泽县:恒兴昌、忠培堂、德兴台、福顺永、永盛福。
  高台县:红保堂、同兴堂、凝德堂、寿康药房。
  1908年,天主教会在张掖设立教堂时设有西药房,西药传入张掖。1932年,一些商人来张掖县城,相继开设的西药铺有:记良药铺,协和药铺,亚洲药房等,经营阿司匹林、仁丹、头痛粉、山道年、盘尼西林、法国606针剂等100多种。1946年,西药在全区销售。
  共和国成立后,药品购销由国营贸易公司和供销合作社经营,首先经营药材批发,降低药品批发价格,扩大品种数量,扶植药材生产,加强药材收购,组织城乡物资交流,从而繁荣医药市场,稳定药品价格。西药由省卫生厅统一向外地采购调供。1956年,全区中西药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按照国家赎买政策,对私营药商进行清户核资,使私营药店逐步变为公私合营药店。在此基础上,各县成立国营医药公司。张掖医药采购供应站,加强对全区药品经营业务的领导,割断私营药商与市场的联系;是年,实行中西药合一经营。20世纪60年代,各医药公司把药品供应的重点放在农村。为山丹县的老君、静安,民乐县的山寨、李寨,张掖县的花寨,高台县的红崖、新坝,临泽县的新华等公社补助治疗农村多发疾病的药品,城乡药品供应比例由6∶4调整为3∶7。1969、1971年,张掖、民乐县公司分别在离城较远,人口相对集中的大满乡和南古乡成立药品批发部,经营规模不断扩大。1980年,全区有药品批发企业9个,其中二级批发部1个、三级批发部6个、四级批发部2个,药品零售门市部24个,经营西药、中成药、中药材、化学试剂、医疗器械、玻璃仪器六大类商品2000多种,年销售额751.73万元。
  1995年,全区有药品批发企业13个,其中二级批发部1个,三级批发部10个,四级批发部2个。有药品零售门市部50个,其中国营32个,集体7个,个体11个。药品销售额达7841万元,其中西药为5131万元,中成药1514万元,中药材815万元,医疗器械281万元。
  四、药品检验
  (一)检验设备、技术 张掖地区药检所现有各类检验设备41台(件),其中较先进的技术设备有高效液相色谱仪、电子天平、尘埃粒子计数器、药物溶出仪、微粒测定仪、自动旋光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1981年建立标本室,今存原植物标本78个科、247种药材标本(包括动物、植物药材)288种。80年代初,地区药检所只能开展中药材、中成药和少部分化学药品的检验。1982年,开展各类化学药品的卫生学检验,注射剂热原检验及急性毒性检验项目。1983年购进紫外分光光度计,拓宽化学药品的检验范围,药品含量测定品种不断增加。1986年后开展抗菌素效价测定项目和有抑菌成分药物卫生学检验项目,1992年购进日本高效液相色谱仪,逐步开展先锋类抗菌素、部分激素类药物和保健品药物的检验工作。至1995年,药品检验项目由80年代初的4类药品12种发展到1995年底8类药品36种。
  (二)检验品种及数量 张掖地区药检所可完成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品、抗菌素、生化药品、生物制剂、卫生材料8类药品36个项目的检验。药品检验数量从1980年的196件增加到1995年的670件,累计检验药品5360件。
  (三)查处制造和贩卖假药活动 地、县(市)药检机构成立后,查处制造和贩卖假、冒、伪、劣药品案件10多起。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谢峰洋制造假药案和陈汉辉出售假药案:
  1989年3月安徽省太和县××乡谢峰洋伙同谢福杰,分别从安徽太和县康复医药经销部和华夫医药经销部购得苯甲醇及庆大霉素注射液标签等作案工具,来临泽县城,企图用苯甲醇制作假庆大霉素、假卡那霉素、假洁霉素,用桔梗止咳片制作假复方新诺明等假药。经药检部门检验,强的松和复方新诺明为假药,扑尔敏为劣药,由工商部门没收全部药品、药品标签及制作假药的作案工具;对谢峰洋处以800元罚款。
  1992年5月6日,河南省正阳县吕河乡新寺村农民陈汉辉、杨新华、杨前路等9人用沥青、松香为原料,以电炉、脸盆为工具制造假药“佛寺膏药”,并打着河南省灵山寺的招牌,冒充和尚在张掖市摆摊兜售,声称“主治跌打损伤,关节疼痛,肢体麻木”,致使不少群众上当受骗,根据《药品管理法》及有关规定,地区行署卫生处没收假药、沥青、松香及全部作案工具,没收非法所得300元,对陈汉辉等9人移交公安部门收容处理。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