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文物管护与调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408
颗粒名称: 第六节 文物管护与调查
分类号: G269.27
页数: 5
页码: 1675-16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掖地区文物管护与调查情况。其中包括考古调查、文物普查、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修葺、贯彻《文物保护法》,强化文物安全等。
关键词: 张掖地区 文物管护 调查

内容

一、考古调查
  〔民国〕前,境内各县皆无文物管理部门。〔民国〕30年,著名考古学家卫聚贤和甘肃学者冯国瑞来临泽,对昭武古城遗址进行考古调查。〔民国〕34年9月,北京大学历史学家夏作铭、阎文儒来张掖,对“黑水国”遗址进行了考察。〔民国〕37年,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贾兰坡等,再次对张掖“黑水国”遗址进行了考察。
  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文物工作,省内外一些文物专家相继来张掖考古。1952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来张掖,同张掖县文化部门一起,对张掖的“黑水国”故址、西城驿汉墓群、东古城、秺侯堡和肃南马蹄寺石窟,进行了为期20余天的调查。1953年,考古学家安志敏、兰州大学教授何乐夫、西北师范学院教授冯国瑞来山丹,对山丹四坝滩古文化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并在山丹县城西南12公里处的平坡发现距今约2亿3千万年前的乔木科达树目化石,表明在2亿3千万年前的山丹县城以南生长着众多的树木。
  1993年夏,山丹县博物馆在焉支山北麓山坡一个5米深的洞内,取得大量无脊椎海生动物化石。经核对,为2亿8千万年以前的海生动物腕足类,无脊椎海生动物则为3亿5千万年以前就有的三叶虫。此类化石在平坡也有发现。1986年夏,红寺湖一位姓杨的农民送来一块化石,后请省上有关专家鉴定,初步认定是恐龙踝骨。1996年5月21日又据一位住红寺湖农民提供,1953年春夏之际,省地质队在本村山淌一处坐南向北,土质橙红色的土崖上挖出一具1米长的小恐龙化石。
  1954年,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著名雕塑学家史岩来张掖,对肃南县马蹄寺石窟群、文殊山石窟进行考古。1956年,国家文化部副部长、著名学者郑振铎前来考察张掖、山丹县城的古建筑,并对张掖钟鼓楼唐钟作了鉴定。1957年后,甘肃省博物馆、省文物工作队,对高台、张掖、民乐、肃南县境内的重点文物再次进行调查,除征集文物331件外,还发现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民乐东灰山文化遗址。
  二、文物普查
  1975年,地区文化局在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马世长、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刘玉权的指导下,对全区文物进行普查,新发现重要文物点37处。1984年,地区行署文教处对辖区内的文物再次进行普查登记,新发现文物点39处。1987年,甘肃省开展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地区组成140多人的文物考查分队,两年查出各类文物点827处。
  三、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人民委员会于1957、1959、1962年3次审定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掖、高台、山丹3县(市)的〔汉〕〔明〕长城及烽燧、“黑水国”遗址及墓群,高台县的骆驼城遗址、烈士陵园,山丹县的四坝滩文化遗址,肃南县的马蹄寺石窟等10处,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全省文物普查结束后,张掖地区各县(市)申报省人民政府审定,公布42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古遗址15处,古墓葬11处,古建筑6处,石窟寺及石刻3处,其他1处,革命纪念建筑物6处。
  各县(市)在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加强管护的同时,依照上级有关规定审定公布299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古遗址174处(包括烽燧、墩台),古墓葬49处,石窟石刻14处,古建筑44处,革命遗址及纪念建筑物13处,其他6处。
  四、文物修葺
  境内古建筑,历经沧桑,损失严重,地、县(市)先后拨款300多万元,进行修葺保护。1978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拨款34.2万元,维修张掖大佛寺大佛殿。其后地区拨款20万元,张掖市拨款57.24万元,将文庙大成殿、二郎庙殿、提督府殿堂、肃王府大门等古建筑搬迁至大佛寺,形成一组完整的古建筑群。1983年,省、地、市拨款32.9万元,对土塔进行修葺。1984年,省、地、市拨专款23万元,对万寿寺木塔进行修葺,同时将老寺庙的大殿、过殿、配殿搬迁到万寿寺保护。1984~1990年期间,省、地、市拨款16.2万元,对甘泉池、东古城楼、道德庵、高寺儿塔进行修葺。1984年,省、地、市拨专款19.5万元,对西来寺观音殿、藏经楼进行修葺。1964~1994年,省、地和肃南县拨款43.84万元,对马蹄寺、金塔寺和千佛洞进行修葺,加固防水和防盗安全装置。1964~1994年期间,拨专款对肃南县文殊山石窟、高台县骆驼城、魁星楼进行维修,同时修筑保护民乐东、西灰山遗址的防洪坝。
  五、贯彻《文物保护法》,强化文物安全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后,地、县(市)依法管理文物,先后侦破文物盗掘案80多起,破获盗掘古墓团伙19个,抓获罪犯159人,依法严惩62人,收缴各类文物444件。为有效保护文物古迹,辖区各县(市)文化和公安部门层层签订文物安全保护责任书;县(市)博物馆、文化馆配备专职或兼职保卫人员;建立值班巡视制度,强化安全保卫措施,文物管护置于严控之中。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