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文物古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402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文物古迹
分类号: G269.27
页数: 31
页码: 1652-16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从远古到1995年张掖地区文物古迹的情况。其中包括古文化遗址、名胜古迹、革命遗址及纪念建筑物、馆藏文物、文物管护与调查、考古发掘与研究等。
关键词: 张掖地区 文物古迹

内容

数千年来,张掖的先民们用辛勤的劳动,创造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留下丰富多彩的文化遗迹和珍贵的文物宝藏。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暴戾愚昧,张掖的文物古迹遭到严重的摧残和破坏,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文物工作,制定文物保护管理法规,设置文物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从事文物保管、挖掘和研究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张掖专、县(市)文化部门,对辖区范围内的文物古迹进行调查、鉴定、登记,公布一批文物保护单位。70年代,地区文化局组织全区各县文博干部,在北京大学考古系马世长教授和四川大学考古系刘玉权教授的指导下,对全区文物进行普查,新发现重要文物点37处,对一些古文化遗址和古墓葬进行清理,出土文物2000多件。
  1978年以后,文物工作不断加强,健全机构,配备人员,落实经费,采取有效措施,管理工作健康发展,开展了两次规模较大的文物普查,重新核定、公布省、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到1995年底,全区有各类文物点827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29处,馆藏文物2.3万多件。地、县(市)党政领导机关和文化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使文物保护逐步走上法制管理轨道。
  第一节 古文化遗址
  到1995年底,全区共发现各个历史时期的古文化遗址500多处,其中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8处,青铜器时代遗址6处,古窑址5处,〔汉〕〔明〕古城遗址54处,〔汉〕〔明〕长城及烽燧460多处。
  一、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遗存
  【壕北滩遗存】位于山丹县城东南5公里山丹河古河道南岸高台地。遗址20万平方米,南北宽100米,东西长2000米,文化层30~80厘米。遗址东端地面散落有少量泥质红陶片,细硬光滑。黑彩,由平行线、曲线、交差线组成宽带纹、宽带曲线纹、波纹、网纹、旋纹等。根据陶片判断其器形主要有盆、钵、罐、石铲等,属马家窑文化。其年代为公元前3100~前2700年,距今5000年左右。遗址1987年5月发现,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崖子六洋坝高台地遗存】1964年,在高台县红崖子乡六洋坝村高台地上,被雨水冲刷露出彩陶罐3件,彩陶钵1件,经鉴定属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彩陶。
  【隆昌河北岸波罗台子遗存】1987年,在肃南县隆昌河北岸的波罗台子,发现1件完整的彩陶罐,经鉴定,属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彩陶。
  【龙首山草场洼遗存】1987年,在山丹县龙首山草场洼处,出土彩陶罐8件,玉器1件,经鉴定,属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彩陶器。1988年5月又在此处发现墓葬群,出土尸骨3具,各置彩陶器,分别有:斜形“回”纹彩陶罐、三重波折纹彩陶杯(内装石磨棒、玉刀、玉管形器)、三平行折线纹横、竖线纹彩陶杯、菱形横线纹彩陶盆、素面红陶罐、网纹状彩绘陶纺轮等。
  【红湾寺喇嘛坪遗存】1995年,在肃南县红湾寺喇嘛坪,出土1件素面红陶壶,经鉴定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1987年全区文物普查中,在张掖市明永乡西城驿沙滩、沙井乡上寨和甘浚乡的西洼滩等处,发现石斧、石杵、双孔石刀、石矛、石等石器和多件马厂型彩陶片。
  【炭黑厂北墙外遗存】1991年,在山丹县东门外炭黑厂北墙出土彩陶罐、盆,其中一罐内放骨针1枚。
  【四坝村遗存】1993年,在山丹县位奇乡四坝村北1公里处干河床西侧台地发现一灰坑,内有大量彩陶碎片。
  【乱葬岗台遗存】1994年,在山丹县位奇乡马寨村乱葬岗台出土1件完整的彩陶杯。地上散落不少纹饰彩陶片。炭黑厂北墙外遗存、四坝村遗存、乱葬岗台遗存,经鉴定均属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经“C测定,其年代为公元前2200~前2000年,距今4200年左右。
  二、青铜器时代遗址
  【四坝滩遗址】位于山丹县城南五公里川口以北、大沙河东岸高台地上。遗址面积约4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3米。出土文物有石斧、石刀等砍砸器;陶器为夹沙红陶,器形有双耳罐、单耳罐、陶杯、陶壶、器盖等,器表多为素面,个别有划纹、绳纹。彩陶为烧制后施以黑、红、褐色,纹饰为平行线和三角折线纹。四坝文化遗址,经14C测定,其年代距今为3770士145年左右。
  【东灰山遗址】位于民乐县六坝乡东2公里处、沙河东岸高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地表遗存大量红褐色彩陶片和石器,断面文化层厚0.2~3.5米,内涵丰富。历年出土的石器有斧、锛、刀、锄、镰、纺轮、砍砸器、切割器、刮削器及锐器;陶器有罐、带盖罐、盆、钵、壶、鼎、豆、杯等。此外还有大量的猪、牛、羊骨和碳化的农作物粮粒,有小麦、高粱、大麦、谷、粟等。属四坝文化类型。
  【西灰山遗址】位于民乐县李寨乡菊花地村西北3.7公里处、大都麻河下游西岸的高台地上。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断面文化层厚0.5~2.7米。地表散布大量夹沙红陶片、彩陶片并石斧等砍砸器;彩陶片纹饰有直线及折线纹,还有网格纹、连弧纹等。文化层内发现有骨锥、碳化麦粒等。属四坝文化类型。1981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壕北滩遗址】位于山丹县城东南5公里山丹河古河道南岸高台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3~0.8米,地面散布大量夹沙红彩陶片,拣到陶豆1只,断崖处出土单耳罐1只,遗址西南缘有1×1米方形窑址8处。属四坝文化类型。
  【山羊堡滩遗址】位于山丹县东乐乡西南。遗址面积7.5平方公里,文化层厚约0.5米,地表有大量夹沙陶片。出土器物有石斧,单孔石刀,陶器有两耳带盖罐,单耳罐、陶壶、陶杯等,纹饰为直线,折线划纹及绳纹。东端发现1×1米方形窑址1处。属四坝文化类型。
  【过会台遗址】位于山丹县花寨子乡楼庄村东1公里许,焉支山西麓过会台塬。遗址面积5万平方米,四周均为沟槽,东侧沟深约20米,地面散布大量灰沙红陶片,有些带有酹红色或黑色纹饰,清晰可辨。还有石敲打器、石铲等残器。东缘有多处灰坑,灰坑中有大量兽骨和陶片。东缘断崖有两处洞穴。属四坝文化类型。
  三、〔汉〕〔唐〕〔元〕〔明〕诸朝遗址
  【骆驼城故址】位于高台县骆驼城乡永胜村西3公里处。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425米,南北长707米,总面积30万平方米,是张掖最大的〔汉〕〔晋〕故城遗址。城垣黄土夯筑,墙基宽6米,残高7米。城内距北垣250米处有一道东西走向的隔墙,将全城分为南北二城。南城面积约为北城的3倍,在其西南隅有长132米,宽79米的小城,南墙辟一小门。北城南垣(隔墙)正中辟门,筑有方形瓮城并与南城相通。城垣四角筑有方形角墩,东西墙有马面,结构严谨,设计巧妙,具有良好的军事防御效能。城西500米处遗存方形土墩数10座,对列成排,传为点将台,经考察为汉朝墓群。城东、城北有大量的〔汉〕〔魏〕〔晋〕墓群。地表遗存有灰陶片、砖块及〔汉〕至〔唐〕时的货币,同时出土有〔汉〕〔魏〕〔晋〕时的陶罐、陶壶、陶灯等器物。骆驼城又称“建康郡(军)”,城建于何时尚无定论,据史书记载:〔东晋〕永和元年(345年),〔前凉〕张骏置建康郡。太元元年(376年),〔前凉〕为〔前秦〕所灭,建康郡隶属〔前秦〕。太元十年(385年),建康郡为吕光所据。〔东晋〕隆安元年(397年),段业在建康郡建〔北凉〕,后属沮渠蒙逊和〔北魏〕。〔唐〕证圣元年(695年),改置建康军。
  【“黑水国”北城故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宽228米,东西长254米,面积5.99万平方米,城垣黄土板筑(大半被风沙淹没),夯层厚15~20厘米,残高5.5米,墙基宽3.8米,南垣正中辟门,门宽5.4米。城垣西南角筑有底宽9米、残高7米的覆斗形角墩,城内地表散存夹沙红陶片、灰陶片、砖瓦、宋朝豆绿瓷片、元朝白瓷片、黑瓷片、明朝青瓷片等。南垣门上筑有汉朝子母砖,并发现五铢钱、小铜扁针、绳纹陶片等。西南角墩发现〔西汉〕五铢钱、〔王莽〕货泉币、〔唐〕开元通宝币。城周发现四坝类型彩陶片及石器。有的学者以“黑水国”北城处在黑河西岸,乌江堡南端,疑为乌孙王城,月氏击败乌孙后改称“西城”(有别于在黑水以东的月氏故城)。其后匈奴击败月氏后,匈奴单于即令乌孙昆莫驻守,仍称“西城”。《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述的昆莫之父遭月氏杀害后,“昆莫生,弃于野,鸟嗛肉蜚其上,狼往乳之,单于怪以为神,而收长之。及壮,使将兵,数有功,单于复以其父之民予昆莫,令长守于西城”,即指此城。1954年北京大学教授阎文儒到“黑水国”考察,则认为是〔汉〕时张掖郡觻得故城。
  【“黑水国”南城故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宽222米,东西长248米,面积5.51万平方米。城垣黄土板筑(部分被流沙淹没),残高8米,墙基宽8米,东垣正中辟门并建有长方形瓮城。城垣四角筑有覆斗形角墩,墩内穿插有轫木,城垣部分墙体用土坯砌筑。城内地表遗存大量灰陶片、砖瓦。曾出土五铢钱、汉朝铜镜、兵器等。1992年,张掖市博物馆对南城进行局部挖掘,清理出〔魏〕〔晋〕砖室墓1座,出土各类灰陶器18件。据〔清〕乾隆《甘州府志》记载,“黑水国”〔唐〕时设巩〓驿、元朝设西城驿、明朝为小沙河驿。
  “黑水国”南、北城故址位于张掖市城西北15公里处的下崖村,紧靠黑河,国道312线从两城间穿过,两城相距约2.5公里。
  【八卦营古城址】位于民乐县永固乡八卦营村北。城址坐北向南,平面呈〓形,城周长2126米,面积27.9万平方米,规模较大,结构复杂,由外城、内城、宫城三部分组成。外城、内城各设护城河一道,门开南垣正中,宫城位于城中。今存城基高出城内地面约1米左右,俗称“紫英台”,台上存有汉朝砖瓦。城西部被南来的童子坝河水冲断,断面内遗存大量汉朝砖瓦、陶片。城内出土汉朝铁犁、五铢钱和长44厘米,宽35厘米的汉朝大块板瓦等。
  【明海城故址】位于肃南县明海乡上井村境内。城址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155米,面积2.4万平方米。城垣黄土板筑,高10米,墙基宽7米,南垣正中辟门并筑有方形瓮城,门宽6米,瓮城面积560平方米。城垣4角筑有圆形角墩,南垣内筑有斜坡马道,今城垣大部坍塌。城内外地表有灰陶片、砖瓦、铜箭镞、五铢钱等遗存。1988年北京大学王北辰教授和西北师范大学李并城教授,对明海城进行考察并著文称:明海城当为汉朝乐涫县城。
  【羊蹄沟城故址】位于高台县红崖子乡东大村南2公里处。分内外两城,外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06米,东西宽160米,面积3.3万平方米。内城在外城中央,平面近似正方形,南北长76米,东西宽68米,面积为5168平方米。内、外城均于北垣辟门,分别筑有圆形(外城)和方形(内城)瓮城。城垣为黄土板筑,内城夯筑土层厚12厘米,外城夯筑土层20厘米,两城4角均筑有方形角墩,城垣大部坍塌。城内外地表有灰陶片、黑釉瓷片。1988年全区文物普查时认定:内城为汉城,外城属明朝所筑。
  【永固城故址】位于民乐县永固乡驻地。平面似正方形,南北长1600米,东西宽1320米,面积2.1平方公里。城垣夯土板筑,夯层厚8~12厘米,城垣高9米,墙基宽8~10米。城内偏北筑东西走向土墙一道,将城分为南、北两城,城垣多已毁塌。城内、外地表遗存红、灰陶片、青瓷片、石磨残块等。〔民国〕时期,民乐诗人文蔚成称永固城为月氏古城,并赋诗称:“月氏城郭近祁连”。匈奴占据河西后改称“单于王城”,又称“东城”。前凉张祚在永固建汉阳县,张玄靓时改建为祁连郡,〔唐〕开元十六年(728年),金吾将军杜宾客曾在这里击败吐蕃进犯。〔明〕末〔清〕初洪水参将王进宝驻军此城,始称“永固城”,同治时为回民起义军白彦虎焚毁。
  【许三湾城故址】位于高台县骆驼城乡移民村南。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84米,东西宽66米,面积5544平方米。城垣为黄土板筑,层厚12厘米。南垣正中辟门并筑有方形瓮城,四角筑有方形角墩,南北垣筑有马道,垣高8米。城内外地表散存灰、红陶片,城内曾出土大量“五铢”“货泉”“开元通宝”等钱币和铜印、铜镞等物。
  【仙堤城故址】位于山丹县位奇乡十里堡村西2公里处,为晋朝所置仙堤县城址。城址平面呈近正方形,面积约2.7万平方米,东北角残存城垣1道,基宽8米,残高1米,夯土层厚15厘米。城内地表1米以下发现有灰层和大量灰陶片,曾出土石磨、灰陶罐等物。
  【高老庄城堡故址】位于肃南县明花区明海乡草沟井西5公里处。城堡呈正方形,边长58.5米,面积3422平方米。城垣为黄土板筑,高7米,墙基宽2.5米,南垣辟门,4角无墩,保存完整。城堡内、外散存有大量灰陶片及砖瓦,还发现有五铢钱和铜带钩等物。
  【秺侯堡故址】位于张掖农场十队南50米处,相传为汉朝休屠王太子金日〓居住过的城堡。城堡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72米,东西宽152米,面积2.61万平方米。现存遗址为明朝所筑,残高6米,东垣正中辟门并建有方形瓮城,城堡四角筑有园形角墩,保存比较完整。
  【皇城故址】位于肃南县皇城区公署东3公里处的皇城村。分南、北两城,南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20米,南、北宽300米,面积9.6万平方米。城垣为夯土板筑,残高5米,南垣正中辟门,城垣东、西、北三面各筑有马面5个,间距40米,城四角筑有方形角墩。城周设护城河两道,在两河之间四面各筑墩台5个。城内北面有平面呈“工”字形建筑遗址,遗址高出地面1米,上面遗存红、绿琉璃瓦片、瓦当、鸱吻及圆形石柱础和砖瓦。北城距南城约200米,平面呈方形,垣长395米,面积约15.6万平方米。南垣正中辟门,城内东北筑有内城,南北长约260米,东西宽11.5米,面积2990平方米。外城周有护城河。据《永昌县志》记载:“斡尔朵古城(即皇城南城)……为元朝永昌王所筑,一名黄城……城南距一舍有避暑宫,其方址犹可识”。现保存比较完好。
  【草沟井城故址】位于肃南县明海乡南沟村西10公里处。城堡平面近似正方形,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20米,面积1.56万平方米。南垣正中辟门并筑有方形瓮城,城4角有圆形角墩,北垣正中有马面,南垣有马道,城垣高10米。距城西50米处有围墙1道,墙外有1米见方的窑坑数处。城内外地表遗存有砖瓦,黑、白釉瓷片、青花瓷片、灰陶片和明朝钱币。
  【南城子故址】位于肃南县大泉沟乡南城子村东北200米处。城堡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70米,东西宽137米,面积2.33万平方米。城北垣偏西建有方形瓮城,城4角有方形角墩,距东北角角墩约15米处筑有高13米、方23米的夯土墩台,角墩与墩台间有宽约2.5米的夯土通道相连。城垣高10米,墙基宽6米。城南15米、北70米处筑有围墙,周围有护城河,城内外地表遗存有黑釉瓷片和青花瓷片等物。
  【硖口城故址】位于山丹县老军乡硖口村。城址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19万平方米。城垣夯土板筑,南北垣正中各辟门并筑有瓮城。现残存西南角和东北角角墩,城内南北中心道路遗存过街楼1座,城四周有护城河。明、清两朝于此置游击营,后设守备、驿站、递运所。现城残存为明朝所筑。
  【镇夷城故址】位于高台县罗城乡天城村。平面呈方形,面积37万平方米,城垣黄土板筑。今仅存东北两垣,东垣长593米,北垣长193米,垣高9米,基宽10米,顶宽3米。东北角有圆形角墩,北垣中部有马面,城周有护城河。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镇夷堡在黑河北、临边山湾冲地,周围四里三分。开南门”“镇夷营,在县西北,〔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都指挥马簿于黑河北筑堡,为哨马营,三十年(1397年),就马营展筑设镇夷千户所。永乐初,总兵宋晟奏置,后为黑河冲决。天顺八年(1464年)移今治”。
  【西武当瓷窑址】位于张掖市龙渠乡西武当山北岭子山梁两侧。窑址自南向北排列14座,南北2公里,东西1公里,面积2平方公里。窑体大都已坍塌,建造形制及结构4~5米见方。窑周围地表遗存大量黑瓷、白瓷、豆绿瓷和青花瓷片,黑釉瓷片居多。遗存堆积有很厚的窑灰渣,灰层内多碎瓷片,瓷片器具有碗、盘、碟、罐、盆、壶、盂、瓶、缸、坛、灯等,瓷窑建于〔西夏〕,延续近代,其规模、品种为河西首位。。
  【红沙渠遗址】位于临泽县板桥乡西湾大坡东方红村到平川乡五里墩村处。渠走向东南,今遗存长5.5公里。渠两沿间宽为12米,渠底宽约4米,深1~1.5米。渠底1米深处有淤泥沉积。据〔清〕顺治《重刊甘镇志·地理》载:“红沙渠,城东三十里,旧浇田一十三顷六十六亩,〔明〕洪武间戍屯修筑,间以卤废。嘉靖二十九年巡抚都御史杨博改新渠,迤东新开田一十余顷,给补卤废屯赋。”红沙渠为明朝修筑的重要水利工程。
  四、长城与烽燧
  【汉长城】汉朝长城,又称“塞垣”。山丹、张掖、临泽、高台等县(市)境内均有遗存,长约160多公里。《汉书·西域传》载:“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际,其后骠骑将军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定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列四郡,据两关焉。”〔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之前筑成境内横贯东西的长城。太初三年(前102年)又命强弩将军路博德筑今高台县西北的镇夷峡沿黑河东岸向北延伸至古居延海地区(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境)的遮虏障。
  区内长城走向大致是从永昌、山丹交界处入山丹县境内;经绣花庙穿硖口谷北上金山子,向西北过新河、三十里堡、十里堡,从山丹县城北2公里处经过,跨城北、十号、北湾、静安、小寨北缘至西屯折北抵耀牌谷口过烟洞沟入张掖市境;上东大山过东山寺,沿大山北坡经人宗口、靖安乡继续向西北至北大山出张掖入临泽;仍以险山为障,直至板桥堡,沿黑河北岸经高家湾、黄家堡、平川堡北缘过贾家墩入高台县境;经五坝、六坝、七坝、八坝、九坝、胭脂堡至罗城,西跨黑河经扎法墩越盐池堡,经双井子堡北至照壁山入酒泉境内。
  汉朝长城,按“察地形、依险阻、坚壁垒、远望候”因地制宜的原则修筑。从区内今存遗址看,凡经过戈壁、平川地带的由壕沟、壕塄(在壕沟南侧)、塄上筑烽燧、燧与亭障相连而构成。这在山丹境内十分明显,今存壕沟59.98公里,壕深0.8~3米,宽5~8米不等。壕沟南侧的壕塄上筑燧,间距一般为1.25公里,今存烽燧19座,其中6座为明朝加筑沿用。亭障面积约100平方米左右,今存9处。长城入硖口谷以东约4公里则因河因山为塞,没有另筑墙或挖壕沟。跨过烟洞沟登东大山,仍有壕沟顺山岭向西北延伸数公里,由人宗口至板桥一大段多是利用高山险崖,在险要山口筑亭障或烽燧,长约30公里,沿线留存汉朝始筑,明朝沿用烽燧29座,亭障2座。在高台境内,由盐池向西至照壁山的壕沟,与山丹境内的壕沟壕塄及烽燧形制基本相同。经过盐池地段多因沼泽翻浆淤平,双井子段则有迹可寻。这段壕沟约43公里。
  【明长城】明朝长城又叫“边墙”。山丹、张掖、临泽、高台县(市)境内均有遗存,总长约282.7公里,大都为黄土板筑的墙、烽火台(又名“随墙墩”)、障构成。墙基宽约4米,高约4~5米,墩台底边长8~12米,高10米左右。〔明〕长城的走向和〔汉〕长城相同,在〔汉〕基垣南侧,相距约10~150米,平行延伸,在山丹境内长98.5公里,现存82公里。烽火台(随墙墩)64座。由山丹、张掖交界处的耀牌谷上张掖东大山,利用高山悬崖自然地势,经东山寺口向西北延伸到平山湖乡,向西经平易折转向南过人祖口,向西经靖安乡北入临泽县小口子山谷;依黑河北岸经板桥、平川、三坝、四坝,由贾家墩进入高台县境;循黑河岸经罗城,跨黑河过盐池村,向西北延伸至杨家并土畦墩,进入酒泉市。〔明〕长城在高台县境遗存墙垣12处,长22.1公里。
  明王朝建政后的100多年中,朝廷对长城的修筑主要在榆林以东;甘肃镇由金城(兰州)至嘉峪关1000公里之内的长城修筑是在成化元年至二十三年(1465~1487年)以后。成化以前,甘肃镇的军事防御工事主要还是利用汉朝长城。为便于屯兵拒守,在〔汉〕长城里侧(即南侧)约1公里地左右,东西相距10~20公里左右添筑一坞堡驻扎守兵。这种防御设施在山丹境内残存5处。区内〔明〕长城主要是从嘉靖(1522—1566年)中期、隆庆年间(1567~1572年)到万历(1573~1619年)前期约40年中修成。其中几经高山悬崖、深沟大谷之处并未筑墙,而是仿汉朝法,“因山为塞”或“各设壕堑”或“崖柞叠水”。张掖境内45公里基本上利用山险未筑墙,只是在山口险要处设有关隘驻守。由北大山入临泽至板桥一段仍以山险为障筑墙较少。张掖境内,惟高台盐池一段,因沼泽地原因,〔明〕长城未沿〔汉〕长城里侧修筑,而是在〔汉〕长城以北约5公里依地形挖壕筑墩或筑墙。
  区内长城还发现一批重要文物,有修筑长城遗留的石杵、石夯;1962年在高台县六坝段长城出土明朝《兵守炮号令》一份,白麻纸木刻板印,长35.7厘米,宽20.4厘米,中为号令全文,4项8行,4周为火焰纹。号令规定:边防营寨发现10名以下敌兵,白天烧柴烟两堆,放炮1个;夜晚举火1把,放炮1个。若发现20~30名敌兵,白天烧烟柴2堆,放炮2个;夜晚举火2把,放炮2个。若发现百骑以上敌兵,白天放柴烟3堆,放炮3个;夜晚举火把3把,放炮3个。若发现敌兵千骑以上,烟柴火炮相连不断,同时“沿塘填传火票1张”,迅速向上级禀报。
  【烽燧】全区现存烽燧墩台368座,其中汉朝烽燧110座(48座由明朝加固沿用),明朝修筑烽燧258座。这些烽燧墩台分布于龙首山、东大山、合黎山以及祁连山北麓的各山口要隘、制高点和道路、堡寨、村庄一带。烽燧墩台分军用和民用两类,军墩主要司守望,用于侦探和传递军情;民墩主要为守备清野,通讯联络等。烽燧墩台的形制为平面方形,立体呈覆斗形,大多为夯土板筑,少量也有土坯和石块砌筑。汉朝烽6~7米见方,夯土层8~12厘米。明朝烽燧较大,夯土层厚15~25厘米。土坯筑的汉燧,坯与坯之间夹以芦苇、柳柴平砌,明朝烽燧则用泥巴码砌。燧与燧之间的距离一般为1500~2000米。
  除北边的〔汉〕〔明〕长城外,张掖地区沿祁连山北麓还有一道防御游牧民族侵扰的栅栏、崖柞、烽火台、边墙等建筑物。《汉书·赵充国传》记载:“堑垒木樵,校联不绝,使兵弩,饬斗具,烽火幸通,势及并力,以逸待劳(兵之利者也)。”〔明〕嘉靖、隆庆时,都御史杨博、廖逢节相继在祁连山北麓白石崖、扁都口、大野口、大小瓷窑口、梨园口等燧处,依山势设置栅栏、沟堑、烽火台、边墙等防御体系,今仍有遗存。
  第二节 名胜古迹
  一、石窟寺
  全区今存历代建造的石窟寺15处,大多分布于祁连山区,其中重要的有:
  【马蹄寺石窟群】位于肃南县马蹄区临松山。北距张掖城62公里,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历经〔北凉〕〔北魏〕〔西魏〕〔隋〕〔唐〕〔西夏〕〔元〕〔明〕诸朝,是一处延续时间长,建造规模大,内容丰富,保存较好的石窟群。窟群分为金塔寺石窟、马蹄北寺、南寺、千佛洞和上、中、下观音洞7个部分。
  金塔寺石窟——位于肃南县大都麻乡李家沟村南剌沟红砂岩壁上。分东、西两窟,距地面约60米,窟内现存佛像227身,壁画近百平方米,〔北凉〕时开凿。东窟平面为纵长方形,覆斗形盖平顶洞窟,宽9.7米,残深7.65米,高6.05米。窟内中部凿中心方柱,坛基以上四面分3层开龛造像,下层四面正中各凿1圆拱形大龛,内塑坐佛1尊,两侧各塑胁侍菩萨或弟子,龛楣两侧各塑飞天3~4身,相对作飞舞状。中层每面并排凿3个圆拱形浅龛,每龛内均塑1佛,龛外各塑1胁侍菩萨。中心柱背面3龛外塑千佛。上层除西面为元朝补塑5佛,其余每面塑10佛10菩萨。中心柱四面龛外空间壁面上,各塑玲珑多姿的小佛和菩萨。窟内现存四壁绘画有两层,底层三壁正中均绘佛说法图,周围彩绘排列有序的千佛,上层壁画为元朝重绘。西窟较东窟略小,宽7.9米,深3.9米,高4.3米。窟内中心柱也分3层造像,龛内塑佛、交脚弥勒、思维菩萨,龛外塑菩萨、千佛、弟子。窟内四壁现存3层壁画,下层正中绘佛菩萨说法图,周围绘千佛;中层和上层均为彩绘千佛。窟顶绘飞天,并在中心柱四面窟顶绘半跪式供养菩萨数十身,为〔北凉〕建窟时所绘。
  千佛洞石窟——位于马蹄山北3公里马蹄河西岸的红沙石崖峭壁上。窟龛依山崖形势自然分为南、中、北3段。南中段为佛窟,北段为浮雕塔林,今存洞窟10多个,编号窟9个,其中1号窟为大像窟,中心柱正面龛内有石胎泥塑立佛1身,高5.7米,龛边有壁画两层,底层背光为火焰纹和禅定坐佛,外层为明朝重绘。2号窟前部坍塌,窟宽5.7米,深4.4米,窟内中心柱挺拔,高5米,每面分4层开龛造像,中心柱南面接窟顶处有开窟时所绘十方佛像,坛基右面绘有乐伎,并有“贞观十八年四月十七日”的墨书题记。6号窟宽5.5米,深4.6米,高6米,窟内正中雕1立佛,南、北各雕1侍弟子(部分毁坏),为盛〔唐〕形制。8号窟宽6.2米,深6.3米,高6米,窟内中心柱四面分4层开龛造佛像,下层龛内塑佛,龛外塑胁侍菩萨2身,上3层各塑5佛并坐像,部分已毁。窟内西、北两面壁画为后代重绘,惟在西面下层龛内剥出底层壁画,为〔北魏〕时原作,内容为释迦多宝佛并坐说法图,其左、右绘有普贤和文殊菩萨立像。
  马蹄北寺石窟——又叫普光寺,位于马蹄区北山岗。有大、小石窟30多个,现编号窟9个。《甘州府志·地理·古迹》记载:“石窟始于郭瑀及其弟子,而后人扩之,加以佛像,至〔明〕始著番僧五六百人”,存有〔元〕〔明〕时造像及壁画,其中3号窟和7号窟规模较大。3号窟又名“三十三天”,共21龛窟,自下而上列为7层,其中1、2、3层各有5窟,第4层3窟,第5、6、7三层各有1窟,重叠为宝塔形,顶作人字坡或盝顶。每窟正中均开1大龛,内有石胎泥塑佛像,结跏趺坐,四壁残留〔元〕〔明〕时期的影塑千佛和壁画。7号窟又名藏佛殿,洞窟平面呈凸形,纵深33.5米,宽27米,高15米。窟前凿有3个窟门,门内为前堂,前堂后为一凹形拜殿,正面设坛基,基部开3个圆拱龛,内塑佛像,左、右壁残存大型元朝壁画——菩萨立像和金刚力士。拜殿两侧及后部为甬道,甬道两侧开46龛,龛内塑像为元朝坐佛。
  马蹄南寺石窟——又名“胜果寺”,位于北寺南端。建有大经堂。红沙岩石上凿雕有〔元〕〔明〕时代的舍利塔。
  上、中、下观音洞石窟——位于大都麻乡西北3公里处。石窟分布在3个不同山谷的红沙石岩壁上,相距0.5~2公里。上观音洞现存窟龛10余个,有编号的洞窟3个,窟内残存明朝和清朝的密教壁画,内容为千佛、菩萨、罗汉、护法曼荼罗、宗喀巴画像等。中观音洞有窟龛10余个,大部毁坏,崖岩留有〔元〕〔明〕时期的舍利塔。下观音洞有洞窟5个,只有1窟保存较好。窟深10米,宽8.4米,高5米,中心柱分两层开龛造像,四壁有明朝重绘的壁画,内容为佛、菩萨、天王、护法、乐伎、曼荼罗等。
  【文殊山石窟】位于肃南县祁丰区文殊山中,石窟分布在前山和后山两个区域。据元朝《重修文殊寺碑记》载: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大部已毁,今存中心柱窟8个、禅窟1个,比较完整的有前山千佛洞、万佛洞和后山古佛洞、千佛洞等。
  千佛洞与万佛洞——位于祁丰区公署北面山坡,两窟相距200米。千佛洞深3.8米,宽3.94米,高3.6米,窟内中心柱每面分两层开龛造像,内塑1佛2菩萨。窟内西、北壁面正中彩绘佛说法图,左、右及上部满绘千佛、下绘立佛、供养人及三角垂纹帐。窟顶围绕中心柱绘飞天、乐天,手执乐器挥巾飘舞。万佛洞深5.8米,宽5.55米,高3.7米,中心柱四面分两层开龛,每龛中塑1佛2菩萨,四壁壁画为〔西夏〕重绘,内容为水月观音、千佛,本生故事、经变图,四隅绘4天王,窟口上部绘布袋和尚,下绘〔西夏〕供养人,为我国壁画中的珍品。
  古佛洞与千佛洞——位于祁丰区公署西文殊后山山沟。两窟均呈方形,内有中心塔柱。古佛洞为〔明〕弘治十年(1497年)重修,窟内壁画为明朝重绘,内容为涅槃变、净土变等,窟顶四周绘有早期图案和飞天。千佛洞为〔清〕宣统时重修,壁画也为宣统时所画,内容为千佛。
  【童子寺石窟】位于民乐县民联乡翟寨子村东山坡砂砾石崖壁上。有洞窟10多个,大部毁坏,今存早期洞窟3个,其中1号窟内壁残留壁画有5层,表层绘清朝道教画,底部出现〔西魏〕时壁画。2号窟内造像已毁。3号窟中心柱每面分两层开龛,内有佛像,壁画为清朝密宗画,内容为千手千眼观音等。
  区内石窟还有肃南县皇城区大湖滩石佛崖石窟,肃南县大河区景耀寺石窟及民乐县城西北的上天乐石窟等,其中大湖滩石窟为唐朝开凿,其余均为清朝所开,且大部已毁。
  二、古墓葬
  区内各县(市)均有古墓葬分布,到1995年已发现102处,大部分为〔西汉〕至〔魏〕〔晋〕时期的墓群。
  【新石器时代墓葬】位于山丹县龙首山草场洼。是1987年当地农民挖羊圈时发现的土坑墓,内有人骨架3具(均毁),仰身直肢,头部及肢肘部放置彩陶8件,玉器1件。经调查鉴定属马厂类型文化墓葬。
  【青铜器时代墓葬】位于民乐县六坝乡东灰山。1987年由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系发掘发现249座墓葬及大量人骨架,出土各类石器、陶器、青铜器和少量金银器共627件。
  【八卦营汉墓群】位于民乐县永固乡八卦营村东的背背山、直岭岭、簸箕洼、六沟山、乱圪塔五条山岭上,面积约2平方公里。1993~1994年发现汉朝到〔魏〕〔晋〕时期5座壁画墓,其中1号墓为3室土洞墓,盝顶;2号墓为双室土洞墓;3、4号墓为双室和单室土室墓,拱形券顶;5号墓为双室土室墓,前室为盝顶,后室为券顶。5号墓内壁画用墨线、丹砂、白粉勾画,内容为四神、禽兽、日月、星云、金乌、女娲、云气及狩猎图、兵器图等。这些壁画大部完整,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骆驼城墓群】位于高台县骆驼城乡。墓群分布于骆驼城北、城南、城西南,总面积5~6平方公里。1995年7月,在城南墓群清理1座被破坏的画像砖墓,墓分前室、中室、后室,各室间有拱形砖券甬道相连,3室均为穹隆顶,墓室壁面镶有画像砖,均为1砖1画,用白粉涂底,丹砂饰边,中间用墨与丹砂作画。画面内容为当时河西农耕、畜牧、渔猎、牲畜屠宰以及反映墓主人生活的车马图、妇人小妾进食图,伏羲女祸图等60块,是研究〔东汉〕及〔魏〕〔晋〕时期河西政治、经济、生产、生活的珍贵资料。
  【许三湾城墓群】位于高台县城西南30公里戈壁滩上,东距骆驼城7公里。墓群面积2.5万平方米,是〔汉〕至〔魏〕〔晋〕古墓群区,有封土堆千余座,排列整齐,墓道明显,多为砖室结构,墓顶为盝顶或券顶。
  【大长岭唐墓】位于肃南县马蹄区西水乡二夹皮村大长岭山坡。1979年秋农民翻地时发现,经张掖地区文化局和肃南县文化馆清理,为唐朝双室土洞墓。甬道殉葬马两匹,前室有木制铜饰床,后室松柏棺木内置男尸,仰身直肢,头戴铁丝网盔帽,上身穿衣16层,下身穿14层均为丝绸,脚穿牛皮高腰靴。后室后壁用木板镶制,丹砂饰边,墨绘十二生肖图。出土金壶、金垂饰、镏金铜壶、镏金六龙杯、镏金三足盘、银匜、银勺、银钩、玉带、铁剑等文物143件。
  【阎相师墓】位于高台县罗城乡天城村镇夷峡东侧山坡,面积约600平方米。墓地建有碑楼1座,墓碑3个。碑楼构造精巧,石碑用青砖包砌,左右有砖雕对联,上联“三锡鸿鹄褒口口口”,下联“九重凤诏著绩贞珉”,横批“圣明宠锡”。碑体正面阴刻汉文7行、满文7行。阎相师(1700~1762年),字锦棠,又字渭阳,生于高台,乾隆时任甘肃提督(驻张掖),诰封“太子太保”。晚年定居高台天城。
  三、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大佛寺】位于张掖城内南侧,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原寺建筑规模宏大,有山门、天王殿、配殿、厢房、卧佛殿、藏经阁、金塔殿、土塔、僧舍等,今仅存中轴线上的大佛殿、藏经阁、土塔3处。据《甘州府志·营建》记载:大佛寺创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原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朱棣敕赐“宝觉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敕赐“宏仁寺”。主体建筑大佛殿平面长方形,两层楼,抬梁式结构,高20.2米,长40.3米,宽24.5米,总面积1370平方米。大殿檐下雕有象、鹤等飞禽走兽,殿门两侧有4.6米的两幅明朝砖刻,左为“西方圣境”,右为“祗园演法”。殿内正中设佛台,上塑释迦牟尼佛涅槃像,身长34.5米,肩宽7.5米,是全国室内最大的卧佛。卧佛身后塑身高5.8米的10大弟子,头脚处塑身高7米的优婆夷、优婆塞立像,殿南北两侧塑十八罗汉像。殿内底层四周二楼四围板壁有530平方米的壁画,内容为佛、菩萨、褚天神将、观音变、《西游记》人物等。大佛殿后的藏经阁,单檐歇山顶,抬梁式结构,平面呈长方形,面阔5间21.3米,深进10.5米。藏经阁后的土塔,原名弥陀千佛塔,为砖土混筑,建于边长23米的方形台基上,高33.37米,由塔座、塔身、塔刹3部分组成,第一层须弥座四隅上下各筑小塔1座,四周设两层木构塔廓。
  【钟鼓楼】又名“镇远楼”“靖远楼”,位于张掖城中。据《重修甘州吊桥及靖远楼》碑刻记载:钟鼓楼始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清〕顺治五年(1648年)毁于兵燹。康熙七年(1668年),甘肃提督张勇重建,乾隆、光绪年间两次修缮。钟鼓楼平面为方形,楼台为夯土青砖包砌,边长32米,高9米,东西南北四面正中辟门,台基上筑外三层、内两层木楼,重檐四角攒尖顶。楼面阔3间,进深3间,底宽16米。1987年国家拨款对钟鼓楼再次修葺。
  【西来寺】位于张掖城内西南隅。据《甘州府志·营建》记载:“西来寺城西南隅,明时建,有落星石。我朝雍正十年,喇嘛刘劳藏等募修,平郡王题额”。原寺建有大殿、配殿、天王殿、观音殿、藏经楼等,现仅存观音殿和藏经楼。观音殿是张掖今存惟一的明朝建筑,檐下斗拱尚存〔宋〕〔元〕遗风,殿内顶部中心有木构圆形藻井,三层斗拱衬托而成,下层稍大,上层渐小,结构精细,造型独特。1995年5月,张掖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维修观音殿时,在天花板上发现〔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放置的唐卡、佛像、绢画、袈裟、经幢、披风等物。
  【圆通寺塔】位于民乐县六坝乡六坝城南隅。《甘州府志·营建》载:“圆通寺在六坝堡,〔宋〕徽宗敕建,〔明〕天启年修,我朝顺治十七年,康熙三十六年两次重修,雍正七年修塔。”圆通寺塔为砖土混筑的喇嘛教式塔,高23.37米,塔座呈正方形,两层,边长8.7米。第一层塔座上四角各设小塔1座,上为须弥座,四角又各筑小塔1座;须弥座之上为覆钵形塔身,覆体上又建须弥座,四周每面开龛5个,每龛内置铜佛、菩萨各1。上有相轮13重,其上为圆形华盖,周围悬铁铃36个,华盖上有瓷制黑釉宝顶,造型壮观优美。
  【万寿寺木塔】位于张掖城内县府街西侧。原有山门、殿堂、藏经楼、佛塔、僧舍等,规模宏大,今仅存中轴线上的木塔和藏经楼。据《重修万寿寺石碑记》载:万寿寺又名“木塔寺”,创建于〔北周〕,〔隋〕开皇二年(582年)重建,〔唐〕贞观十三年、〔明〕永乐元年、〔清〕康熙二十六年和〔民国〕15年5次重建。1983~1987年间,地区行署和市政府拨专款按原木塔寺布局,迁来老寺庙过殿、大殿、配殿,形成一组古建筑群。木塔为砖木结构建筑,塔基平面正八边形,高1.5米,边长20.3米。塔身1~7层为砖砌,8~9层为木构,塔高为32.8米,塔顶呈八角伞形,每层八角均有木雕含珠龙首。最上层原有古钟一口,谓之“木塔疏钟”,声闻10余里,为张掖八景之一。
  【文殊寺】位于肃南县祁丰区文殊山。《重修肃州新志》记载:“山峡内凿山为洞,盖房为寺,旧称“三百禅寺”,号曰小西天。”文殊寺创建于〔唐〕贞观年间,〔元〕泰定三年(1326年),〔元〕太子喃嗒失发愿重修,〔清〕同治时又遭兵燹。今仅存前山百子楼、清凉寺、玉皇楼、青衣寺大殿等〔民国〕时的建筑。
  【其他建筑】区内较知名的古建筑和历史纪念建筑物还有张掖市区的高总兵府、提督署、山西会馆、东古城城楼、东大仓、道德庵、吉祥寺砖塔、民勤会馆等。山丹县卢堡村过街楼、城北无量阁、新开村赐儿山砖塔。民乐县太和村魁星楼、林山堡玉皇阁、洪水玉皇阁、圣天寺大殿、上花园戏台、列四坝聚凤楼、山寨砖塔等。
  四、岩画、石刻
  【岩画】肃南县韭菜沟乡榆木山黑石头沟岩画,有两处21组,内容为射猎等生活场景,羊、牛、鹿、狗等动物和奇特的原始文字符号等。岩画雕刻古朴,展现先秦时期祁连山区草原动物形象和居民文化生活风貌。民乐县南丰乡羊尕峡口崖壁上,雕刻有佛和菩萨3身,佛坐于莲台上,有背光,菩萨胁侍两侧,似为〔元〕〔明〕时所刻。山丹焉支山腹地山崖有动物岩画。
  【石刻】山丹县老军乡硖口村山岩上有石刻“锁控金川”四个隶书大字,每字大0.4平方米,悬刻于高3米、宽2米的岩壁上。据史籍记载:为明朝甘肃巡抚都御史陈棐授刻。
  五、金钟
  【唐朝合金钟】悬挂于张掖市区钟鼓楼上,唐朝铸造。钟高1.3米,口径1.1米,上窄下宽,钟身分4层,上为钟钮,高0.14米,有莲花8朵,下3层每层6格,格内模铸有飞天、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制作精湛。保存完好。
  【明朝铁钟】今存民乐县南古乡城东小学,为〔明〕宣德时所铸,有铭文。钟高1.5米,口径1.1米,钟身铸3层方格,格内模铸有四大天王、观音、地藏等神像牌位,下层铸有铸造时间及工匠姓名。保存完好。
  第三节 革命遗址及纪念建筑物
  一、革命遗址
  张掖地区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浴血奋战过的地方,遗存有不少战斗遗址和红军遗物。
  【红西路军总指挥遗址】位于临泽县倪家营乡下营村缪家屯庄,今留残壁一段。1937年1月初,红西路军总部及三十军转移到下营子,总指挥部设在缪家屯庄;三十军军部设在李家庄子。22日夜,红五军三十七团、四十三团、妇女团之一部及驻沙河堡的红九军全部集结于倪家营子,至3月初突围,徐向前等在此指挥红军作战,历时近两月之久。屋墙上留有红军标语。
  【汪家墩红军碉堡遗址】位于临泽县倪家营乡汪家墩村四社。此墩为明屯田墩。土墩用黄土夯筑,平面方形,边长11米,共两层,高7.5米,呈覆斗形,总面积120平方米。1936年冬和1937年春,红西路军三十军八十八师二六三团三营政委周纯麟率七、八、九连,同数倍于红军的国民党马步芳部激战。汪家墩外墙被马军炮火毁坏,内墙基本完好,墩西、北、东三面留有红军的射击孔15个。外墙存有射击孔14个,墙下有红军开挖的战壕,深2米,宽4米,并有通向墩内的地道(今已填)。墩上有敌军留下的枪炮弹痕,墩中有红军遗留的茶缸及弹壳、弹夹等物。
  【碴子河红军战壕遗址】位于临泽县新华乡西柳沟村南。战壕呈一弧形,深0.8米,宽9米,长130米,沿壕沟两侧还有掘进的单人掩体坑24个。此为红军当年阻击马步芳部修筑的战壕。在壕沟内出土红军自制的马刀一把,枪管两个及衣服残片。
  1937年3月初,红西路军自倪家营子转移到三道柳沟。徐向前设总指挥部于西柳沟,红三十军军长程世才、政委李先念率二六五、二六八团固守碴子河。程世才军长与副军长兼八十八师师长熊厚发亲临碴子河南岸指挥,李先念率部扼守碴子河西岸阵地。血战数昼夜,于3月11日夜突围。
  【卡子湾战壕遗址】位于临泽县倪家营乡倪家村四社。壕为东西走向,宽0.8米,深0.7米,长28米。
  【梨园小口子红军战壕遗志】位于临泽县倪家营乡梨园村北的小口子山上。红西路军自三道柳沟突围后,于1937年3月12日凌晨进入梨园小口子。红九军政委陈海松率部担任后围,与尾追之敌血战于小口子。现存战壕两道,一道长10米,宽1.4米,深0.4米;一道长4米,宽1米,深0.4米。
  【红军标语墙遗址】位于临泽县倪家营乡下营村缪家屯庄缪自华旧宅。当年曾是红西路军三十军军部住地。堂屋墙上留有红军用墨笔书写的标语9条,虽年久日晒雨淋,但尚能辨认。能见者有8条。标语为竖写,每字平均5平方厘米,内容为“欢迎二马回军将士参加抗日联军”“甘青民团官兵联合红军保卫家乡保卫西北”“进攻抗日红军就是帮日本打中国人”“莫替二马军阀白送死”“二马回军将士联合红军保卫西北”“二马回军要在西北站住脚,只有联合红军”“反对投降日本出卖西北的马步芳”“马步芳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死走狗”。
  【红军被残害于古槐】位于中共高台县委、县人民政府办公楼北侧。直径1.26米,高约10米,树形如伞。1937年1月,红五军在高台失利,卫生队护士长张某(名不详)被俘,忠贞不屈,后被马步芳军用长铁钉活活钉在这棵古槐树上残害致死。198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革命纪念建筑物
  【高台烈士陵园】位于高台县城东南角。是为纪念1937年1月在高台壮烈牺牲的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及2000余名指战员而建。1954年经甘肃人民政府批准修建,1956年动工,1957年竣工。陵园坐东面西,平面呈长方“西”字形,东西长276米,南北宽161米,总面积44436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陵园大门(一个中门,两个侧门),万年青喷泉(1995年改建为高12米的红军指战员石刻群雕)、烈士纪念堂、红五军阵亡烈士公墓。陵园门楣上镌刻着朱德亲笔“烈士陵园”额,背面为郭沫若手迹“浩气长存”额。中间楹联为“碧血丹心血沃神洲兆大地,壮志豪情志屹华夏贯长空”,边副对联为“血溅沙场威武不屈,志光中华浩气长存”。园内曲径盘行,松柏苍翠。前园南、北建有三檐双层五角楼阁式纪念亭各一座,上书革命烈士诗抄,绘长征组画等屏幅。陵园北侧设陈列室,壁挂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正面为毛泽东手书“共产党是不可抗击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士万岁”屏风。两侧悬挂朱德题词:“伟大的革命先驱者的事迹和英名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徐向前题词:“振堂、海松、厚发、启华、义斋及西路军牺牲的诸烈士们,你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劳动人民的利益坚韧不拔、自我牺牲的精神和英雄气概是我军无上的光荣”,“西路军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李先念题词:“继承和发扬西路军浴血奋战的军命精神,为祁连山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努力奋斗”。室内西侧设“红军西征展室”,共设10个专栏:奉命西征、一条山大捷、苦战四十里堡、三进三出倪家营、梨园口白刃交加、浴血鏖战兵败祁连、红石窝三条决定、敌军酷刑、党群营救、人民怀念万古千秋。室内东侧设“血战高台展室”,亦置10个专栏:攻占高台城、发动群众组建新兵营、血战高台、敌军暴行、红军遗物、营救亲人、高台为你著荣光、梦魂五十载、高台祭英魂、政通人和念英雄”。陈列柜内展出部分烈士遗物、照片、红军血战高台组画及战况介绍。后园正中建烈士纪念堂,正门上悬洪学智题写的“烈士纪念堂”牌匾,大厅安放董振堂、杨克明半身汉白玉雕像。堂内悬挂董振堂遗像。纪念堂南、北两侧分别建董振堂、杨克明纪念亭。南侧亭内树“董振堂纪念碑”,镌刻“永垂不朽”,楹联“宁都豪气千秋在,高台雄风万古传”;北侧亭内树“杨克明纪念碑”,镌刻“浩气长存”,楹联“三过草地心犹壮,一死高台志未移”。纪念堂后面为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第五军阵亡烈士公墓。墓碑上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阵亡烈士公墓,公元一九六五年六月十日立”。
  1963年,高台烈士陵园被省人民委员会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临泽烈士陵园】临泽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陵园”位于县城东南1.5公里处。1937年春,红西路军在临泽县浴血转战70余日,红九军政委陈海松及数千名将士血洒临泽大地。为缅怀先烈,慰藉忠魂,60年代曾在倪家营等处迁葬烈士遗骨,并树碑纪念。1986年,中共临泽县委、临泽县人民政府决定修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陵园”,将散葬在各地的烈士遗骨集中迁葬于陵园。该园1986年8月1日奠基,1987年10月1日落成。陵园占地面积700余亩,中轴线上依次为陵园大门、纪念碑、烈士公墓,东、西两侧分别建有花坛、草坪和假山。烈士纪念碑矗立于陵园正中,碑座三阶,碑高19.36米,宽3.1米,厚1.2米。象征1936年12月底红西路军进驻临泽。硬座三级台阶象征三个军是组成西路军的基础。正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国防部长、原红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永垂不朽”碑名。碑背面的碑文是:“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部及所属五军、九军、三十军万余人进入临泽县境内遭国民党马步芳部围截,在蓼泉、倪家营、西柳沟、梨园口等地浴血奋战70余天,数千将士壮烈牺牲。为缅怀英烈、慰藉忠魂,激励在世、启迪后代,特树此碑。”碑南为烈士公墓,直径两千多厘米,周长四千多厘米。两侧分立陈海松、熊厚发两将军纪念亭。纪念碑东、西两侧分别为纪念馆和陈列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原红西路军总部四局科长秦基伟题写馆名。陵园正门位于纪念碑纵轴线,门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原红三十军政委李先念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陵园”园名。大门两边的第一副楹联是“千里悲壮风尘血融碧波粼粼弱水远,百折卓绝纵横魂化白雪浩浩祁连高”;第二副是“浴血河西功昭日月青山永泣,捐躯临泽气壮山河绿水长歌”。大门里面的横额是原兰州军区司令员郑维山的题词:“碧血忠魂,浩气长存”。
  陵园于1991年5月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红西路军纪念塔】坐落于县城夹心滩。塔体为砖混结构,塔基底宽8米,塔座高2.25米,顶宽1.8米,塔高22米,前后设置踏步台。碑体正面装镶黑色大理石,上面镌刻徐一新为纪念塔书写的“红西路军烈士纪念塔”塔名,塔的左、右侧分别镌刻李先念、徐向前题词。李先念题词是“继承和发扬西路军浴血奋战的革命精神,为祁连山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努力奋斗!”;徐向前题词是“西路军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碑塔铭文是:
  一九三六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经过长征,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红四方面军的五军、九军、三十军及总部一部分共二万一千余人,奉命西渡黄河,于十一月十日组成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待机打通新疆之通道,开始了悲壮的西征历程。
  红西路军在西征中,全体将士团结一致,舍生忘死,浴血奋斗,同国民党马步芳、马步青部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敌人。在战势急转,进入祁连山后。与敌人进行了著名的马场滩、西牛毛山、康龙寺、石窝山等战斗。我军广大指战员所到之处,宣传红军的宗旨和抗日统一战线,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传播革命的真理。我各族人民群众在支援红军和掩护、营救伤、病及失散人员的活动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为了缅怀红西路军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先烈;为了启迪生者,教育后代,继承和发扬西路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经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决定,特修建红西路军纪念塔,以示纪念。
  英勇的先烈,永垂不朽!
  革命的业绩,永着千秋!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一九八八年七月一日
  【红石窝会址纪念碑】位于肃南县康乐区红石窝山顶。砖混结构,碑座为方形,碑体为一面红旗,碑通高3.7米。为纪念红西路军在紧急关头由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昌浩、总指挥徐向前、军首长李先念等在石窝山顶举行会议,决定成立红西路军工作委员会,挽救西路军,走出绝境。1986年由肃南县人民政府兴建。
  纪念碑碑文:
  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五日,红四方面军五军、九军、三十军二万一千八百余人,奉中央军委的命令,西渡黄河,于十一月十日组成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待机打通新疆通道,建立河西根据地。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西路军三千余人,于一九三七年三月十三日撤至祁连山区。十四日在此由陈昌浩同志主持召开了西路军军政委员扩大会议。会议决定成立三个支队就地游击,保存力量,伺机东返。最后,有七八百人,历经艰险,进入新疆,受到党中央代表的迎接和慰问。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一九八六年八月
  【福音堂医院旧址】位于张掖市区西北角。为革命烈士高金城所创建,现存砖木结构两层楼一座,南北面阔37.47米,东西进深6.8米,保存完好。高先生受八路军驻兰办事处主任谢觉哉指示,于1937~1938年期间,以福音堂医院作掩护,营救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伤病员200余人经兰州返回延安。高先生因此遭到马步芳部杀害。
  【艾黎、何克陵园】位于山丹县城南隅。陵园平面为梯形,坐东面西,沿中轴线依次为照壁,外面镶着楚图南题写的“艾黎与何克陵园”,面里为邓小平题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永垂不朽”。向里12米为高1.8米,厚0.8米,长7米的艾黎、何克生平碑,再向里14米为对称多角的五级台阶的平台,其上艾黎墓置于南,何克墓在北。墓后2.8米处为甘肃省人民政府于1988年4月立路易·艾黎与乔治·艾温·何克纪念碑,碑文是“国际主义精神永放光芒”。陵园始建于1945年,原为何克陵园,1979年重建,1986年改建为西式砖混结构。门开照壁北侧。园内西南角移置纪念何克的原碑亭。
  
  第四节 馆藏文物
  张掖地区各县(市)截至1995年有馆藏文物23194件,按质地和时代分为以下11类。
  一、石器和陶器
  共和国成立后,各县(市)文博单位,先后征集、收藏的仰韶文化马厂类型和四坝文化类型的石器、陶器及汉朝至魏晋时期的陶器十分丰富。主要有:
  【石斧】张掖市甘浚乡西洼滩采集。斧呈长方形,通体磨光,中上部钻一孔,孔径6厘米。斧长22.5厘米,宽14厘米,厚3厘米。
  【石锛】张掖市博物馆藏。锛呈梯形,通体磨制,有肩。长22.5厘米,宽12厘米,厚约4厘米。
  【石刀】民乐县东灰山遗址出土。刀呈长方形,中部有一小孔,通体磨制。长9.5厘米,宽4厘米,厚0.3厘米。
  【马厂类型杯】山丹县龙首山草场洼出土。泥制红陶,单耳,下腹微鼓,施橙红色陶衣,黑彩,绘横竖平行纹,折线纹,口沿绘三角形纹。高12厘米,口径5.4厘米。
  【马厂类型罐】高台县六洋坝出土。泥制红陶,施橙红色陶衣,双耳、侈口,鼓腹,平底黑彩,腹部绘回形方格纹,口沿绘三角圆点竖线纹。高16厘米,口径11厘米,腹径19厘米。
  【四坝文化型彩陶罐】民乐县东灰山遗址出土。泥制红陶,双耳,侈口,鼓腹,平底,施红色陶衣,褐色彩,腹部绘平行竖线,口沿横平行线纹。高12厘米,口径8.5厘米,腹径13厘米。
  【汉朝绿釉陶砚】张掖市黑水国汉墓群出土。红陶绿釉,砚圆形,带盖,有三足,盖顶有羊形钮。通高9厘米,直径9厘米。
  【汉朝陶仓】张掖市甲子墩墓群出土。灰陶,仓正面呈两层楼形,上模印楼梯、仓门、背粮人力士、四神、羽人等。高29厘米,宽28厘米,深11厘米。
  二、铜器和铁器
  区内馆藏铜器、铁器较少,绝大多数为汉朝和汉以后的遗物,主要有:
  【青铜麋鹿】张掖市龙渠乡平顶山出土。经鉴定为〔春秋〕〔战国〕时期铸造。长10厘米,高8厘米。鹿形伫立,蹄有环形孔,头微仰作鸣状,造型生动优美。
  【新莽四神规矩纹镜】民乐县砖包墩汉墓群出土。镜直径5厘米,厚0.3厘米。半球形钮,镜边饰锯齿纹,钮四周饰以朱雀、玄武、青龙、白虎等。
  【东汉铜马】张掖市甘浚乡四角墩出土。马通高51.7厘米,长47厘米,宽12.7厘米。四足伫立,昂首翘尾,背有鞍。
  【魏晋铜壶】肃南县草沟墓群出土。壶带盖,盖钮呈朱雀形。壶通高53厘米,口径16厘米,腹径30厘米,底径22厘米。
  【唐朝镏金菱花形三折叠高足盘】肃南县西水乡大长岭出土。菱花形边,盘底有三足,分为两截,用子母扣套合,穿钉相连,可折叠。通高19.5厘米,外径29.5厘米,内径20.5厘米。
  【宋朝铜造像】高台县博物馆收藏。为菩萨立像,头梳高髻,耳后有垂饰,身着披肩长衫,双手持法器,立于长方形台上。通高37.5厘米,座高6厘米,长10.5厘米,宽9厘米。
  【元朝僧帽铜壶】肃南县老虎沟出土。单耳,鸭嘴球腹,圈足。高30厘米,足径12厘米。
  【明朝漆绘描金人物铜镜】张掖大佛寺卧佛腹内出。镜径34厘米,厚1.5厘米。半球形钮,镜背通体为漆绘描金画。画以朱红为底,园林山石、亭台楼阁为衬景、人物画为主。
  【明朝镏金铜坐佛】山丹县博物馆收藏。佛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呈说法型,头戴花冠,披肩,袒胸。通高102厘米,横宽50厘米。
  【明朝宣德炉】民乐县博物馆收藏。扁圆形腹,双耳,圈足,底部铸铭文:“大明宣德”。口径13.3厘米,腹径15厘米,足径11.3厘米,高7厘米。
  【明朝铜统】张掖市博物馆收藏。统通长54厘米,口径8厘米。由前膛、药室、火门、尾銎组成,药室及铳管前部铸有照星、照门等。
  【汉朝铁铧】民乐县八卦营古城出土。铧呈舌形,上突下平,前低后高,中部有凸脊,断面呈等腰三角形。长42厘米,高12厘米,后宽43厘米。
  三、金、银器
  【魏晋金镯】肃南县草沟井西五个圪垯墓群出土。呈环形,一对。环径7厘米。
  【唐朝单耳带盖镶珠金壶】肃南县西水乡大长岭出土。壶球腹平底,圆肩,侈口,卷沿,圆拱形盖,顶饰一钮,上镶一圆形绿松石,横耳中央也镶一绿松石。壶高17.5厘米,口径6.5厘米,底径6.5厘米,腹径10.5厘米,重709克。
  【唐朝如意形金饰】肃南西水乡大长岭出土。垂饰呈如意形,有带孔、镂空,饰纹正中为桃形,边饰卷草。长8厘米,厚1厘米,重80克。
  【唐朝银匜】肃南县西水乡大长岭出土。匜平底敞口,口呈椭圆形。口径16厘米,底径10厘米,高5厘米。底部阴刻一“傅”字。
  四、玉、瓷器
  【元朝玉雕纹纽】张掖市大佛寺金塔殿出土。共1组4件。通高约3.5~4.5厘米,镂空。其一、其二为青玉荷塘鹭鸶纹纽,其三为白玉海青天鹅纹纽。其四为白玉灵芝蟠螭纹纽。纹纽雕刻精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清朝玉雕荷叶杯】张掖市博物馆收藏。杯呈四边卷沿的荷叶,口呈扁圆形,把、耳在两侧,一为荷叶茎,一为荷花苞。
  【西夏白瓷印花纹碗】张掖市博物馆收藏。70年代由张掖五凤楼出土,碗侈口,圈足,碗内底部模印花纹,呈月白色。口径17厘米,高7.5厘米。
  【明朝豆绿瓷罐】张掖市梁家墩乡出土。罐直口,扁圆形腹,平底,带盖。盖呈荷叶形,有圆形盖钮,腹部竖七棱,将腹分为六格,格内饰花。罐高26厘米,口径21厘米。
  【明朝瓷枕】张掖市博物馆收藏。枕形为一双幼儿,屈肘屈膝,呈俯卧状,抬头。枕长22厘米,高10厘米,造型优美。
  【〔清〕康熙“寿”字瓷罐】肃南县明海乡出土。罐直口,带盖,鼓腹,平底,青花白釉,盖顶及腹周绘排列整齐的篆书“寿”字。罐口径9.5厘米,高24.5厘米,腹径22厘米。
  【雍正绿哥釉三足钵氏炉】高台县博物馆收藏。炉敛口,鼓腹,球形底,乳钉三足,通体施淡绿釉,冰裂纹。炉口径12厘米,高6.5厘米。
  【〔清〕嘉庆白釉荷叶盘】高台县博物馆收藏。盘呈荷叶状,平底,盘心饰荷叶茎纹,盘边内侧饰镂空螃蟹、海螺各一,通体白色釉,蟹、螺为褐色釉。盘径25厘米,高3厘米。
  五、木器
  全区各县馆藏木质文物数量少,且制作也较粗糙,主要有:
  【汉朝木牛】张掖市甲子墩墓群出土。牛为立式,大写意雕刻。身长30厘米,高20厘米。
  【汉朝木尺】高台县骆驼城墓群出土。尺长24.4厘米,宽1.9厘米。
  【明朝木造像】张掖市博物馆收藏。一为木雕和尚,高34.5厘米,肩宽12.5厘米。双手合十,呈立状;一为侍女,高35厘米,肩宽12厘米。身着长衫,双手持供物于胸前;一为侍男,高28.5厘米,肩宽13厘米。身着长袍,双手持供物于胸前。
  六、书画
  全区各县(市)馆藏较多,计1878件,大多为清朝和〔民国〕时期书画,主要有:
  【魏晋帛书】高台县骆驼城遗址北出土。为长方形,纵38厘米,横26厘米。从右到左竖书,汉文楷书80行8000余字,内容为《恭、宽、信、敏、惠》之道。
  【明朝诗笺】张掖市博物馆收藏。纸本,共1组6件,一为纵25厘米,横45厘米;二为纵24.8厘米,横50厘米,作者杨一清;三为纵20厘米,横33.5厘米,作者陈敏政;四为纵20厘米,横39厘米,作者罗京;五为纵20厘米,横31.5厘米;六为纵20厘米,横39.5厘米,作者傅翰。杨一清为当时驻甘肃镇的巡抚都御史;陈敏政、罗京、傅翰皆为当时显官,诗书均有造诣。
  【明沈周扇面画】张掖市博物馆收藏。沈周,湖南长沙人,生于〔明〕英宗时,善诗画。扇面为纸本,画山水,近处水岸山石边露出茅屋,水中一渔翁垂钓,远处青山隐隐,树木葱葱。
  【清仿明仇英仕女画轴】高台县博物馆收藏。仕女图轴绢本设色,工笔。纵105.4厘米,横40.6厘米。绘一侍女奉茶伫候,散心观景的女主人同身立于树下,以山石树木作衬景。用笔工细,设色艳丽。
  【黄禄祯神像轴】民乐县博物馆收藏。有绢本和布本两种,共112幅,其中〔明〕嘉靖时制作的61幅,其余均系〔清〕康熙年间绘制。内容为二十四诸天神像。工笔重彩,描绘精细,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清康熙行书中堂轴】张掖市博物馆收藏。轴为纸本,纵230厘米,横77厘米。内容为康熙帝玄晔的诗作“西山爽气”,共5行8句。
  【清仕女持琴图轴】临泽县文化馆收藏。轴为纸本,纵98厘米,横46厘米。绘一仕女抱琴回首含笑,人物造型优美,极富神韵。
  【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山丹县博物馆收藏。图为纸本,共八条折幅,纵132厘米,横232厘米。上绘清朝疆域,山川河流,湖泊岛屿,省州府县等。全图绘制精细,地理位置较为准确,为清朝地图珍品。
  【民国书画】各县(市)博物馆藏。有毛升汉、冯子美等书画家的作品。
  七、经卷
  【唐朝写经】张掖市博物馆收藏。经为纸本,略呈黄色,首尾完整,为《妙法莲花经》,正楷书写。卷长8.06米,宽26厘米。为〔唐〕高宗咸亨元年四月丁酉日千牛田清选。
  【明朝佛教经卷】张掖市博物馆收藏。为〔明〕英宗朱祁镇敕书颁赐张掖大佛寺的《大明三藏圣教北藏》,共636函,6361卷,3000多万字。其中〔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印刷的108卷,〔明〕正统五年(1440年)印刷的5795卷。另有800多卷为金银粉书写,其中〔明〕正统六年(1441年)用金粉或银粉书写600卷《大般若波罗密多经》,被国家文物局定为国宝级文物。经卷卷首佛画为金粉绘制,并有部分五彩佛画,整部经卷书写、雕刻、印刷、装帧、制作精细考究,端庄精美。市博物馆还藏有〔明〕永乐《佛曲》两部,含南曲122首,北曲222首,合计344首,为全国稀有文物。还藏有明、清朝时期木雕佛经印版795科块。
  八、古钱币
  【先秦钱币】张掖市博物馆收藏,为〔战国〕时燕国的刀币。
  【汉朝钱币】全区各县(市)博物馆俱存。民乐县博物馆存有〔汉〕初八铢半两、四铢半两钱两种和“一刀平五千”等珍贵钱币。〔西汉〕武帝起始铸五铢钱,〔西汉〕末王莽执政,所铸刀、布、泉钱币,各馆皆藏。
  【魏晋、十六国时期的钱币】全区各博物馆收藏的有“布泉”和“五行大布”两种。
  【隋、唐钱币】全区各馆收藏的有:“开元通宝”和“乾元通宝”。
  【波斯银币】张掖大佛寺金塔殿下出土,共五枚。直径2.5~2.8厘米,重2.8~4.1克。银币正面铸波斯萨珊王朝库斯老一世头像,其年代为公元226~641年。
  【五代时钱币】全区各馆收藏的有:“周元通宝”“万国通宝”。
  【宋朝钱币】全区各馆保存品种、数量较多,其中帝王年号钱币多达30多种。
  【金、元钱币】全区各县馆藏金朝钱币有:“大定通宝”“正大通宝”;元朝钱币有:“大元通宝”(蒙文)和“至大通宝”。
  【农民起义军钱币】民乐县博物馆收藏有:〔明〕末李自成起义建国年号的“永昌通宝”。
  【明、清钱币】收藏多,但多为年号钱。
  九、画像砖
  【新莽四神画像砖】临泽县黄家湾滩汉墓群出土。方形,边长40厘米,厚6厘米。砖画四角及中央为钱币图案,中有“大泉五十”篆字,四边饰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图案。
  【魏晋画砖】高台县骆驼城墓群出土。长39厘米,宽19.5厘米,厚5厘米,共计60块。画砖为一砖一画,砖面为白粉涂底,丹砂饰边,中用墨和丹砂作画,内容为畜牧和农耕,形象生动。
  【板瓦】民乐县八卦营古城出土汉朝板瓦两块。其一长44厘米,宽35厘米,厚1.7厘米;其二长51厘米,宽43厘米,厚1.7厘米,凸面纹饰为绳纹和布纹。
  十、印章
  【汉朝两面印】民乐县八卦营古城出土。印为方形,边宽2厘米,骨制,阴面刻“臣德”,阳面刻“德倍印”。
  【东汉铜印】高台县许三湾城出土。印为方形,边宽2.5厘米,桥形钮,阴刻“部曲都印”4字。
  【魏晋印】民乐县八卦营墓群出土。印呈方形,边宽2.3厘米,石制,桥形钮,阴刻“骑部都曲”4字。
  【西夏铜印】张掖市博物馆收藏。印呈方形,边宽5.5厘米,厚1厘米,方形钮,阴刻西夏文字“首领”。印钮两边各刻〔西夏〕字4,内容为年代和篆刻人。
  十一、革命文物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所遗用物,共54件,主要有:
  【望远镜】张掖市博物馆征集收藏。此镜为原苏联制造,西路军指挥员用物。上宽10厘米,下宽15厘米,高15厘米。
  【大刀】肃南县文化馆征集收藏。刀铁制,共5把,1把为木柄,其余4把柄为铁制圆环状。在一把刀面上刻“永昌县政府造”6字。
  【枪管】红西路军战壕出土,临泽县文化馆收藏。共4支,其长度分别为100、94、90、66厘米。
  【手雷、炸弹】红西路军阵地出土,临泽县文化馆收藏。手雷为铜制,长10厘米,上铸有“消灭刘湘(四川军阀),赤化全川”8字;炸弹长22厘米,一端有引爆装置,另一端铸有圆环。
  【银币】张掖市博物馆征集收藏。直径3.8厘米,铸有“中华苏维埃银币”和“1934年川陕造币厂”等字。
  【用具】高台烈士陵园有董振堂用过的毛毯、帆布箱,杨克明用过的皮箱等物。
  第五节 路易·艾黎捐赠文物
  一、路易·艾黎文物陈列馆
  1980年3月,国际主义战士、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路易·艾黎,决定将他在中国工作期间收藏的文物全部捐献给他的第二故乡——山丹。甘肃省人民政府当即决定:拨专款在山丹县城兴建路易·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陈列馆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主楼坐南向北,2层,硬山顶,中轴线两侧卷棚式顶平房,布局呈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1982年6月陈列馆落成,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书法家楚图南题写馆名。
  二、路易·艾黎捐赠文物
  路易·艾黎在中国工作半个多世纪,收藏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的大批文物,按其质地分为玉石器、陶器、骨器、青铜器、木器、瓷器、书画(包括古籍)、经卷(包括诰封拓片等)、古钱币、雕塑(包括民族民间古物)共计10个大类3900多件,其中不少是国家一级文物和稀世珍器。例如:
  【汉成山瓦当】瓦当呈圆形,灰色,模印,外郭宽0.8厘米,内圆直径5厘米。内有小篆“成山”2字,两圆间由双直线分割成4等分,呈扇形状,扇形内有等同对称的云雷纹饰。
  【大泉五十钱范】〔西汉〕居摄二年(公元7年)制作。钱范陶制,呈方形,边长6.7厘米,四边斜折向上,四角微圆,范厚0.5厘米,内模印两正面两背面的钱模,模中央有主浇注口,四周有4条注道通四钱模。钱范背面模印朱雀图案。
  【唐胡腾舞铜人像】铜铸圆雕,通高13.5厘米,造像深目高鼻,头戴尖帽,身着胡服,身背酒葫芦,作腾跳舞状。一臂向前高扬,一臂向下屈垂,左腿屈扬,右腿着地,舞姿优美。底座呈六瓣莲花状,高3.5厘米。
  【明三彩观音】瓷质,三彩釉色为米黄、深蓝、深绿,观音呈游嬉空坐式,高27厘米。
  【西夏铜腰牌】黄铜模铸,呈果形,上为叶状,下为圆形,直径4.5厘米,叶端有一0.3厘米的圆孔。正面阴刻西夏文3字,背面铸1人作行走状,左手前举,右手下垂握刀,人高2.2厘米,牌通高6厘米。
  【元罗罗斯铜牌】模铸,上端呈三角形,下端竖长方形,有边郭,通高9厘米,宽3.2厘米,厚0.2厘米,顶端有一圆孔,牌面有铭文3行。
  【清妙高峰实景】卷为纸本,设色,纵93厘米,横101厘米,嵌边。画工笔兼写,气势宏大,表现北京西山妙高峰山众人敬香情景。
  【清祁母沈夫人行乐图轴】此轴为绢本,设色,由画、跋两部分组成。纵178厘米,横80厘米,画工笔重彩,表现祁母沈夫人由儿媳、丫环相陪,携孙儿观赏湖光春色。跋为行书,共17行,多为赞颂夫人之意。
  【清钱履坦梅花唱和卷】钱履坦(1760~1806年),字缘启,江苏武进人。伉爽磊落,画山水法承族父维城、维新,后专意写生,画梅。此卷纸本,纵27厘米,横612厘米,由画、跋两部分组成。卷右端为画,横140厘米,其后为钱氏在内的14位常州书法家题跋。画面以水墨写意白梅为主,笔清墨润,疏密得当,枝苍花茂,神韵自如。
  第六节 文物管护与调查
  一、考古调查
  〔民国〕前,境内各县皆无文物管理部门。〔民国〕30年,著名考古学家卫聚贤和甘肃学者冯国瑞来临泽,对昭武古城遗址进行考古调查。〔民国〕34年9月,北京大学历史学家夏作铭、阎文儒来张掖,对“黑水国”遗址进行了考察。〔民国〕37年,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贾兰坡等,再次对张掖“黑水国”遗址进行了考察。
  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文物工作,省内外一些文物专家相继来张掖考古。1952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来张掖,同张掖县文化部门一起,对张掖的“黑水国”故址、西城驿汉墓群、东古城、秺侯堡和肃南马蹄寺石窟,进行了为期20余天的调查。1953年,考古学家安志敏、兰州大学教授何乐夫、西北师范学院教授冯国瑞来山丹,对山丹四坝滩古文化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并在山丹县城西南12公里处的平坡发现距今约2亿3千万年前的乔木科达树目化石,表明在2亿3千万年前的山丹县城以南生长着众多的树木。
  1993年夏,山丹县博物馆在焉支山北麓山坡一个5米深的洞内,取得大量无脊椎海生动物化石。经核对,为2亿8千万年以前的海生动物腕足类,无脊椎海生动物则为3亿5千万年以前就有的三叶虫。此类化石在平坡也有发现。1986年夏,红寺湖一位姓杨的农民送来一块化石,后请省上有关专家鉴定,初步认定是恐龙踝骨。1996年5月21日又据一位住红寺湖农民提供,1953年春夏之际,省地质队在本村山淌一处坐南向北,土质橙红色的土崖上挖出一具1米长的小恐龙化石。
  1954年,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著名雕塑学家史岩来张掖,对肃南县马蹄寺石窟群、文殊山石窟进行考古。1956年,国家文化部副部长、著名学者郑振铎前来考察张掖、山丹县城的古建筑,并对张掖钟鼓楼唐钟作了鉴定。1957年后,甘肃省博物馆、省文物工作队,对高台、张掖、民乐、肃南县境内的重点文物再次进行调查,除征集文物331件外,还发现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民乐东灰山文化遗址。
  二、文物普查
  1975年,地区文化局在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马世长、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刘玉权的指导下,对全区文物进行普查,新发现重要文物点37处。1984年,地区行署文教处对辖区内的文物再次进行普查登记,新发现文物点39处。1987年,甘肃省开展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地区组成140多人的文物考查分队,两年查出各类文物点827处。
  三、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人民委员会于1957、1959、1962年3次审定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掖、高台、山丹3县(市)的〔汉〕〔明〕长城及烽燧、“黑水国”遗址及墓群,高台县的骆驼城遗址、烈士陵园,山丹县的四坝滩文化遗址,肃南县的马蹄寺石窟等10处,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全省文物普查结束后,张掖地区各县(市)申报省人民政府审定,公布42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古遗址15处,古墓葬11处,古建筑6处,石窟寺及石刻3处,其他1处,革命纪念建筑物6处。
  各县(市)在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加强管护的同时,依照上级有关规定审定公布299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古遗址174处(包括烽燧、墩台),古墓葬49处,石窟石刻14处,古建筑44处,革命遗址及纪念建筑物13处,其他6处。
  四、文物修葺
  境内古建筑,历经沧桑,损失严重,地、县(市)先后拨款300多万元,进行修葺保护。1978年,甘肃省人民政府拨款34.2万元,维修张掖大佛寺大佛殿。其后地区拨款20万元,张掖市拨款57.24万元,将文庙大成殿、二郎庙殿、提督府殿堂、肃王府大门等古建筑搬迁至大佛寺,形成一组完整的古建筑群。1983年,省、地、市拨款32.9万元,对土塔进行修葺。1984年,省、地、市拨专款23万元,对万寿寺木塔进行修葺,同时将老寺庙的大殿、过殿、配殿搬迁到万寿寺保护。1984~1990年期间,省、地、市拨款16.2万元,对甘泉池、东古城楼、道德庵、高寺儿塔进行修葺。1984年,省、地、市拨专款19.5万元,对西来寺观音殿、藏经楼进行修葺。1964~1994年,省、地和肃南县拨款43.84万元,对马蹄寺、金塔寺和千佛洞进行修葺,加固防水和防盗安全装置。1964~1994年期间,拨专款对肃南县文殊山石窟、高台县骆驼城、魁星楼进行维修,同时修筑保护民乐东、西灰山遗址的防洪坝。
  五、贯彻《文物保护法》,强化文物安全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后,地、县(市)依法管理文物,先后侦破文物盗掘案80多起,破获盗掘古墓团伙19个,抓获罪犯159人,依法严惩62人,收缴各类文物444件。为有效保护文物古迹,辖区各县(市)文化和公安部门层层签订文物安全保护责任书;县(市)博物馆、文化馆配备专职或兼职保卫人员;建立值班巡视制度,强化安全保卫措施,文物管护置于严控之中。
  第七节 考古发掘与研究
  一、考古发掘
  1955年4月,兰州大学何乐夫教授会同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干部党国栋、杨永清等,对山丹县四坝滩古文化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40平方米,出土大量石器、陶器。翌年4月,甘肃省文管会、博物馆,对山丹县祁家店修水库时发现的明朝天启年间陕西行都司指挥同知王允仲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清理出凤冠、玉带、玛瑙、石俑等文物。山丹县文化馆在位奇乡壕北对被水冲开的两座〔汉〕墓进行清理,出土陶器、铜器47件。甘肃省博物馆会同张掖县文化馆,对党寨乡郭家沙滩农民修水闸时发现的4座汉墓,进行发掘清理,出土各种文物63件。1972年3月,在省博物馆专家的指导下对甘浚乡四角墩的3座〔汉〕墓进行试掘,出土铜马、铜连枝灯、陶器等文物。1986年和1992年,张掖市博物馆对西城驿林场的〔汉〕墓群和“黑水国”北城古遗址进行局部(约128平方米)发掘,出土文物40多件。1979年10月,张掖地区文化局和肃南县文化馆,对肃南县西水乡大长岭村民耕地时发现的唐朝墓葬进行清理,出土金、银器等珍贵文物143件。1993年8月,肃南县文化馆对被盗掘破坏的明海乡草沟井〔魏〕〔晋〕墓进行清理,出土文物22件。1987年8月,吉林大学考古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民乐县东灰山青铜器时代文化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80平方米,发现墓葬249座,出土碳化农作物粮粒和各种文物627件。
  二、宣传展览
  张掖市博物馆设有历史文物展厅、古代书画展厅、大佛寺藏经展厅等,山丹县博物馆常设艾黎捐赠文物陈列厅、长城博物展览。民乐、高台、临泽、肃南等县博物馆、文化馆常设馆藏文物展室,常年开放,节日重点展出,向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爱家乡、爱祖国以及革命传统教育,发挥文物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教育作用。
  三、开发研究
  省内外的一些专家学者和区内的一些文物工作者,对张掖的历史、名胜、文物、古迹进行研究、探讨,形成不少学术成果,在地、省、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主要有:
  第八节 文物管理机构
  一、文物管理行政机构
  清朝以前各县无专门文物管理机构。〔民国〕8年,各县劝学所设立通俗教育馆(后改称民众教育馆),内设文物部,但由于人少钱缺,形同虚设。
  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加强文物管理工作,在地、县文教行政机构中,配备文管干部;县文化馆设立文物股(组);落实保管设施和保护经费;举办文物展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区文物工作进一步加强,地区行署文化处设置文物管理科。1990年各县(市)成立文物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二、文物管理事业单位
  共和国成立初期,各县设立文化馆,文物工作为文化馆业务之一。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后,全区文物管理工作走上正轨,张掖、山丹、民乐、高台县相继设立博物馆,临泽、肃南县文化馆配备文物干部;地区成立“马蹄寺文物管理研究所”;全区有正式文物干部、职工55人,被评聘为文博中级职称的5人。
  【张掖市博物馆】1986年8月29日成立。1995年底有干部职工30人,正、副馆长各1人。馆内设办公室、文物股、保卫股、群工股、接待室。办公用房200平方米,展厅3个、1304平方米,文物库房240平方米,馆藏文物10039件。
  【山丹县博物馆】1986年3月18日成立,与路易·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两块牌子一套人员。1995年底,馆内有干部职工10人,其中正、副馆长各1人。馆内设文物股、群工股、保卫股、接待室。办公用房160平方米,展厅6个1120平方米,文物库房120平方米。馆藏文物5091件(含艾黎捐赠文物)。
  【民乐县博物馆】1989年1月4日成立。1995年有干部职工7人,其中正、副馆长各1人。办公用房60平方米,展厅100平方米,文物库房200平方米,馆藏文物6086件。
  【高台县博物馆】1991年3月15日成立。1995年有干部3人,副馆长1人。办公用房20平方米,展厅168平方米,文物库房142平方米,馆藏文物1300件。肃南县、临泽县未设博物馆,文物管理工作由县文化馆负责。肃南县文化馆内设文物组,干部3人,文物展厅、库房120平方米,馆藏文物424件。临泽县文化馆有文物干部1人,文物库房74.5平方米,馆藏文物202件。
  【马蹄寺文物管理研究所】1992年9月成立,有干部职工10人,其中副所长2人,办公用房70平方米。
  三、文物保护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公布后,全区文物管理工作走上正轨。为有效保护文物古迹,在有文物的乡、镇建立文物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文教工作的乡党委副书记或副乡长负责,有关方面人员参加。有文物保护任务的行政村和自然村成立文物保护小组,负责辖区内文物的保护工作。对一些重点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各县(市)文物主管部门在每个文物单位所在地选聘1~3名保护员,由政府颁发聘请书,每年给予一定的报酬。至1995年底,全区有县(市)文物管理委员会6个,乡(镇)文物管理领导小组63个,村文物保护小组201个。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