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电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400
颗粒名称: 第八节 电影
分类号: J9
页数: 5
页码: 1643-16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32年到1995年张掖地区电影情况。其中包括早期的电影活动、电影管理与发行、电影放映、技术培训与器材供应等。
关键词: 张掖地区 电影

内容

一、早期的电影活动
  〔民国〕21年(1932年),张掖富商王文善、谢锦堂等4人,合伙筹集白洋2000元,从天津买回1部陈旧的35毫米无声电影放映机,1台发电机,两部国产片、两部外国片,从天津请来两名技师,是年秋在张掖城内的土主庙(今青西小学)院内售票放映电影。上演影片有《枪毙何大虎》《日本地震》《十九路军血战史》和一部滑稽片。虽为无声电影,但异常新鲜,观众很多,尤其《十九路军血战史》,更受群众欢迎。但放映不到一月,就被当时国民党马步芳部驻张掖一○○师师长韩起功,强迫送往西宁向马步芳献映。在将近一年的时间中,马步芳不给任何费用,机器损耗严重,不能继续上映后才退回张掖。1937年,王文善等即将放映机转卖给玉门油矿。影片《十九路军血战史》一直保存到1957年,由中央电影局资料馆收购保存。
  1940年,国民党第八战区政治部第三电影放映队来张掖,放映《八百壮士》《上海之战》等宣传抗战的影片。影片主题歌及抗日歌曲《保卫家乡》《松花江上》开始在全区流行。
  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八师一六四团电影放映队和人民解放军第八陆军医院电影放映队,先后在张掖城区放映《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等影片。其后甘肃省文化局电影巡回放映队、甘肃省总工会电影队、甘肃省中苏友好分会电影队、甘肃省抗美援朝分会电影队、相继来张掖城乡放映《红旗漫卷西风》《百万雄师下江南》及前苏联影片《青年近卫军》《斯大林格勒大血战》《攻克柏林》等。到1955年放映故事片、纪录片160场,观众6万多人(次)。
  二、电影管理与发行
  (一)地区电影管理发行机构 1957年前,张掖的电影业务、影片发行,由甘肃省电影发行公司酒泉发行站管理。1957年酒泉发行站随行政区划调整迁移张掖,更名为甘肃省电影发行公司张掖发行站。站址专署一楼文教卫生局内,性质为省电影公司的派出机构,负责发行区内35毫米、16毫米影片和放映网络的管理。发行收入上交省公司,站务费用凭单据向省公司报销。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广播和电影合并,成立“张掖专区广播电影事业管理处”,由专署文教卫生局领导,内设广播站、电影站、电影机械修供厂、河西广播器材厂等4个单位。1961年8月,省文化局《电影发行体制下放方案》下达后,机构更名为电影管理站,业务由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管理,人事配备由专区文化部门管理,费用由管理站按规定提取。1965年社教运动中,电影放映队配合社教发行16毫米影片64个,拷贝361个,放映2189场,观众141.91万人(次),放影总收入35074元,发行收入16421元。“文革”开始,电影发行放映陷于瘫痪。1970年,成立“张掖地区电影管理站”;1978年7月,更名“张掖地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二)各县(市)电影发行放映管理机构 1969年前,各县电影放映队的登记、注册、考核、发行等业务,均由省电影公司管理;行政上由地区文教局领导,财务统筹直接由地区电影管理站管理。随着电影管理体制的改变,电影放映网络的不断扩大,各县于1970~1972年成立电影管理站,负责管理本县的电影发行放映业务,行政和业务分别由各县文化局和地区电影公司分管。1980年,各县电影管理站撤销,改称“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管理本县电影发行放映工作和文化系统的电影院、国办电影放映队。1984年,省文化厅又将16毫米、8.5毫米放映单位的发行、登记、审验、注销权限,下放县电影公司管理。使县电影公司拥有影片发行、放映网络管理、城区影院改造、农村电影市场开发等权限,对全县电影事业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三、电影放映
  (一)城区电影院 1955年春,由张掖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倡导,县工商联唐蕴智、刘芳等人商议,筹集资金134804元,省文化厅拨款15000元,在张掖城区鼓楼南修建占地1200平方米,1160个座位的县电影院。购买“统一”牌35毫米放映机1架、幻灯1架、直流发电机1台、13马力发电机1台、升降变压器1台、弧光变压器1台,配备工作人员13名。于当年10月1日正式开始放映,此为张掖全区首家影院。
  1957年,贯彻国家文化部“省有电影制片厂、县有电影院、乡有电影放映队”的发展规划,山丹、民乐、高台、肃南、临泽5县,相继在县城建起影院。张掖在县府街建起第二家影院,提前实现县有电影院的目标。
  (二)农村电影放映队 50年代初期,甘肃省文化局派电化教育第三放映队来河西巡回放映。到1955年巡回放映队达21个,基本上每县有一个电影放映队。映出方式由巡回变为固定。1956年4月,省文化局决定将省属各电影放映队交各县直接领导管理,从此各县均有一个国办的农村电影放映队。不久,张掖县又抽调放映员3人,配备200型放映机1台(套),冷风式二冲程发电机1台,成立农村电影放映二队。
  1958年3月,国家文化部提出“农村电影放映队的发展,实行由政府投资办和群众集资办相结合”的方针,还要求各地都要试办一批集体性质的人民公社电影放映队。是年秋季,张掖县率先在大满、甘浚、梁家墩、乌江、沙井5个人民公社建立起集体性质的电影放映队,全市农村放映单位增加到9个,拥有放映点184个。其他各县相继办起集体性质的公社电影放映队105个,全区农村电影队增到114个。1960年9月,根据省文化局《关于电影事业调整和精减的通知》,全区的放映单位(含影院)由139个压缩到32个,公社电影放映队全被注销。
  1980年,张掖、山丹等县兴起农民集资修建高标准电影院的热潮。不到5年时间,张掖县农民集资修建的电影院有乌江、沙井、小河、兴隆、新墩、碱滩、三闸、小满、大满、上秦、党寨11家,拥有坐席8400个;山丹修建了东乐、霍城、花寨3家电影院。这些新建起的农村电影院,配备35毫米和16毫米两套放映设备。1987年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体电影放映队也在高台、张掖、山丹等县(市)农村出现,集体、个体电影队由1987年的9个发展到1995年的177个。放映电影19886场,观众1254.49万人,总收入27.38万元,发行收入达13.95万元,分别占农村总计划的86.8%、77.4%、26.9%、25.7%。不论是放映单位数量和完成农村年电影放映任务,均超过国办电影放映队,基本缓解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矛盾,弥补国办电影放映队不足的缺陷。
  (三)厂矿企业电影放映单位 1958年,山丹军马场申请成立电影放映队,是全区最早成立的企业电影队。1970年,军马总场和下属4个分场,均成立35毫米和16毫米两种型号映机的放映队,放映单位9个,放映员28人。1977年成立“山丹军马场电影管理站”,管理所属放映单位。1980年5月,军马场电影管理站撤销,总场和各分场放映点所需35毫米影片由张掖地区电影公司调度;16毫米影片由山丹县电影公司发行调度。
  同期内,地区“五·七”干部学校、山丹煤矿、东水泉煤矿及省驻张掖水文队、物探队等厂矿企业和事业单位,也分别成立35毫米机和16毫米机电影放映队。
  (四)主要放映影片 50年代上演的影片有《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抗美援朝》《女司机》等。1957年后,放映《暴风骤雨》《渡江侦察记》《黑山狙击战》《赵一曼》等。60年代,除上映老片外,新片有《山间铃响马帮来》《箭杆河边》《苦菜花》《三进山城》《天山红花》《上甘岭》《洪湖赤卫队》《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社教运动中上映《夺印》《槐树庄》《雷锋》《李双双》等。“文革”开始后,大部分拷贝封存,放映队停演,城区影院除放映新闻纪录和样板戏影片外,以“批判”的名义,放映《兵临城下》《武训传》《林家铺子》《清宫秘史》《不夜城》《舞台姐妹》《抓壮丁》《早春二月》《刘少奇出访印尼》等被打成“毒草”的影片内部放映日本片《军阀》《山本五十六》《啊!海军》《日本海大海战》等,限定一定级别的干部观看后进行批判。到1970年底,全区城乡的2456个放映点均达到上映数次以上。其后又上映《春雷》《决裂》《欢腾的小凉河》以及《大寨红旗》《大寨田》等。
  1978年以后,相继上映《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以及大型宽银幕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等。1990年,放映《巍巍昆仑》《百色起义》《周恩来》《开天辟地》《开国大典》《毛泽东和他的儿子》《大决战》《蒋筑英》《凤凰琴》《天网》《红番区》《被告山杠爷》《大转折》等。
  至1995年,全区在乡政府所在地建立售票点113个,放映点1039个,平均每个放映点服务的群众为5851人,放映单位活动率50%,年人均看电影5次;农村每年看4次电影的行政村有400个;看3次电影的行政村有300个,空白村18个,合计占总村数的97.5%。
  四、技术培训与器材供应
  (一)技术培训 50年代初,放映员分别由西安、兰州电影放映训练班培训。1970年11月,张掖地区电影管理站举办培训班,设放映、扩音、电工、发电机等专业,学员36人,历时42天。其后又相继举办培训班5期,每期1~3月,培训放映员307人;技术辅导班4期,每期1~2月,培训208人;宣传学习班3期,每期1月,培训123人。1978年11月,由地区行署和省电影公司联合组织全省首届放映人员技术大比武竞赛活动,通过7天的紧张操作和评比,张掖地区放映员夺得团体总分一、二、三名,个人全能项目64个。同期,张掖、山丹、高台等县(市)举办放映技术培训班32期,培训放映人员757人(次)。师资力量强,培训条件好的张掖市、山丹县为肃南、民乐、临泽等县代培电影放映技术人员21人。
  (二)器材供应 1956年前,电影设备维修和器材供应由省电影机械修供站担负。1957年改由张掖电影机械修供组维修和供应。1959年修供组扩建为“张掖电影机械修供厂”,开展计划检修、巡回检修、服务到机、送货上门的活动。1980年后,各县(市)电影公司配备维修人员,成立维修组织,修配工增加到4~5人。
  五、电影拍摄
  1956年,中央新闻制片厂摄影队为张掖摄制纪录片《张掖县梁家墩乡小麦丰收高产》。
  1959年,兰州电影制片厂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拍摄甘肃省第一部黑白纪录片《裕固族劳动舞》。
  197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为肃南县红石窝乡摄制纪录片《马背小学》;1975年又以《马背小学》为素材,在肃南县境内拍摄彩色故事片《萨里玛珂》,1976年在全国放映。
  1978年,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在山丹县境内拍摄彩色故事片《蒙根花》外景。
  1981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在肃南县境内拍摄反映肃南县人民武装部搞好民族团结,开展牧区民兵工作的大型纪录片《草原情曲》。
  198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在临泽县倪家营乡、高台县合黎乡、山丹县新河乡和肃南县大河区,摄制故事片《姐姐》。
  198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在山丹军马场拍摄故事片《牧马人》外景。
  1984年,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在临泽县梨园口和肃南县白银乡拍摄故事片《祁连山的回声》。
  1987年,香港嘉民娱乐有限公司在高台、山丹县境内拍摄宽银幕故事片《海市蜃楼》外景。
  1990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在高台县古城、许三湾等地拍摄彩色故事片《双旗镇刀客》。
  张掖地区各级党政及文化主管部门,对每个前来张掖拍摄电影的制片厂给予高度重视,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其顺利圆满完成拍摄任务。张掖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奇特的地理风貌,为各种题材的外景拍摄,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