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群众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399
颗粒名称: 第七节 群众文化
分类号: G249.27
页数: 19
页码: 1624-16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清朝到1995年张掖地区群众文化的情况,其中包括城市文化活动、农村文化活动、群众文艺调演和征文、宝卷等。
关键词: 张掖地区 群众文化

内容

清朝以前,各县没有专管群众文化的机构,文化娱乐活动,大都处于自发组织和无规范状态。〔民国〕时期设立的民众教育馆,兼有指导群众文化活动的职能。共和国成立后,地、县文化部门将管理群众文化事业列入职责范围,地、县分别设立群艺馆、文化馆,乡(公社、镇)设立文化站,村上设立文化室。负责组织和辅导城乡群文活动,培养群文骨干,举办群众性文艺调演,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一、城市文化活动
  从50年代开始,城镇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利用业余时间,有计划地组织职工看戏、看电影、下象棋、打扑克、打乒乓球;开展读书、看报、学文化、学技术等经常性的文化活动。一些人数多、条件好的单位,每逢“三·八”“五·一”“七·一”“八·一”“十·一”“元旦”“春节”期间,组织职工扭秧歌、演节目和开展体育竞赛。“文革”开始后,群文活动仅限于唱“样板戏”、跳“忠字舞”。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城区的文化设施陆续增添了舞厅、歌厅,娱乐城、健身房、旱冰场、录像放映室、电子游戏室、大型体育馆、游泳池等游乐健身场所,城区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90年代以来,城区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沿着“大文化”“特色文化”的方向,发生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注意群众文化活动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尤其是工业、商业、财贸、金融等行业的群众文化活动,实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无论是举办图片展览、实物陈列、咨询联络、信息传递,还是文艺演唱和录像放映,都要以促进经济部门的横向联合,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通过“三·八”妇女节表彰女能人和好媳妇,“五·一”劳动节奖励劳动模范,“五·四”青年节评选十佳青年,“六·一”儿童节组织儿童游乐,“七·一”建党节组织新党员宣誓,“八·一”建军节组织军民联欢,“八月十五”中秋节同侨胞、台属座谈,教师节慰问奖励教师,老人节慰问老人,国庆、元旦举办联欢晚会,春节组织秧歌社火汇演,通过有针对性地文娱活动,进行爱党、爱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以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三)各级文化事业单位主动协调和配合基层单位开展群文活动。地、市文化部门为工矿企业培训文艺骨干,与当地驻军单位举行军民联谊活动,协助电力局、医药站、河西制药厂、建筑公司、公路段、水泥厂等单位提供音乐伴奏人员和开展联谊活动;帮助工商、税务、水利、金融等系统开展宣传和文艺演出;对城区中、小学进行文艺节目辅导。从而使整个城区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和街道文化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使整个城市文化向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大文化方向发展。
  二、农村文化活动
  各县(市)农村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左右,群众文化工作的重点是全面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共和国成立初期,农村利用“五·一”“十·一”和“春节”等农闲时间,开展扭秧歌、闹社火、唱大戏和演唱革命歌曲及拔河、赛球等文体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一些有条件的区、乡还组织演出《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小女婿》以及《白毛女》《梁秋燕》等新戏。“文革”时期,农村文化活动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80年代以后,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帮助和指导乡镇筹建文化站(中心)。至1995年底,全区87个乡(镇),建立文化站(中心)85个;890个村,建立文化室721个,乡乡村村都有文化活动阵地。全区农村业余文艺队伍有4万多人,重大节日和庆典都组织文艺演出活动。部分文化站(中心)帮助乡镇企业和行政村建立“青年之家”“民兵俱乐部”和文化专业户、家庭文化室,构成四级文化网。6县(市)每年各抓1~2个乡镇文化站(中心)的典型,每季度轮流在各片召集文化站长例会,确定一个主题,检查参观一个典型单位。有些乡镇文化站(中心)开办戏曲创作、摄影、美术、书法、电子琴、手风琴、板胡、二胡、舞蹈、演讲等“亦农亦艺培训班”,学员们白天劳动,晚间练功上课,接受系统训练。
  全区有200多户有艺术专长的农民,组建“文化个体户”,其类型有四种:一为农民业余剧团,巡回为邻近村社演出。除部分传统剧目外,自编自演一些新节目,如计划生育、劳动致富等;二为书报阅览室,在村街修几间铺面,订阅报刊杂志和有关图书,白天阅览图书,晚上播放录像,为农民提供文化服务;三为家庭文化室,设有收录机、广播喇叭、象棋、扑克、游戏机等,常年开展活动;四为科技咨询室,开展讲座、传递信息、传播科学种养知识和致富经验等。文化个体户的经营采取“保本微利,以文养文”的办法,有的甘愿无偿服务。他们说:“是党的好政策带来了好光景,不是为赚钱,主要是为服务。”
  文化个体户的出现,活跃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对教育农民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也使聚众赌博、封建迷信、打架斗殴、吸食毒品等不良风气得到遏制,村风民德明显好转。
  张掖庙会文化源远流长,与寺庙历史一样悠久。辖区庙会,遍及各县(市)、各乡镇,跨乡跨县,范围各异;从农历正月到腊月,大大小小,几乎月月有会;庙会与宗教是相关的,主要为道教和佛教。庙会以汉族居多,少数民族次之。各县(市)流传至今影响较大的庙会有:张掖市三月初三清明坛庙会、四月初八北武当庙会、七月十五牛王宫庙会,民乐县五月十三关帝庙庙会,山丹县四月初八大佛寺庙会,临泽县四月初八仙姑庙会,高台县四月初八梧桐泉寺庙会,而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内涵最深的当属肃南县六月初六的马蹄寺庙会。每年这天,成千上万的裕固族、藏族、蒙古族、回族、汉族群众在这里聚会。他融文化娱乐、宗教艺术、社会经济为一体,为全区综合性的文化庙会。从1992年开始,地区决定举办“金张掖马蹄寺旅游观光节”,每年夏秋之交举行,时间8~10天。节会由地区和肃南县轮流坐东,地、县领导牵头,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有准备地进行。节会期间,文化艺术界举行一系列文艺演出和体操表演;工商业界设置销售网点、开展商业经营;企业经济界举行茶话会、洽谈会,扩大影响,招商引资;宣传部门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宣传,提高张掖的知名度。
  三、群众文艺调演和征文
  70年代以来,国家、省、地三级都举办过群众文艺节目的调演活动,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32项,地区级45项,计79项。
  (一)国家级调演1986年,国家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举办“全国民间音乐舞蹈调演”,甘肃省选送的张掖民间“顶碗舞”参加演出,获三等奖。由柴森林挖掘整理,王跃丽、汪惠玲等表演。
  1988年,国家文化部举办“让生活充满美”金狮杯征文大奖赛,地区文化处曹宝龄创作的报告文学《拨人心弦的姑娘》获优秀奖,并发表在全国性杂志《群众文化》1988年第5期。
  (二)省级调演1972年5月,为纪念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全省举行业余文艺汇演,地区代表队赴兰州演出《新事新办》《腾房》2个自编小戏。
  1975年7月,地区组成10人代表队赴兰州参加全省音乐汇演。演出5个声乐、器乐节目。
  1976年元月,地区组织文艺代表队参加全省业余文艺调演。演出小歌舞剧《红梅回来了》、对口剧《两亲家》(皆为苏治创作)。
  1976年6月,省文化局举办“农业学大寨”专题文艺调演,地区代表队参加演出秦剧《井水畅流》《炉火熊熊》,获得好评。
  1983年,甘肃省文化局在兰州举办首届故事会,张掖代表队出席演讲《秦木匠的包袱》《直线与三角》《改毛病》《飞来的钱》《憨娃相亲》等。《秦木匠的包袱》获创作二等奖,《直线与三角》《改毛病》获创作三等奖;桂自品被评为优秀故事员,受到表彰奖励。1985年10月,省文化局在酒泉举办第二届故事会,张掖代表队讲演《有情有义》《双虎失散记》《哪里来的小伙子》。《有情有义》获故事创作二等奖。1987年,省文化局在兰州举办第三届故事会,张掖创作的故事《小姨子和小舅子》《王天高住店》获创作三等奖;秦保元获演讲二等奖。1989年,省文化局在兰州举办第四届故事会,张掖代表队演讲《半斤老票子》《死去活来》《刘大头理发》。《刘大头理发》获创作二等奖,秦保元获演讲一等奖。1991年,省文化局在兰州举办第五届故事、小品调演,秦保元获讲演二等奖,和汪惠玲合演的小品《联手经营》获表演三等奖。
  1984年,田瞳创作的新故事《岔路》入选省群艺馆“新故事征文”,并作为省代表队参加陕甘宁三省故事会联讲,刊于《民间文学》,获创作一等奖。
  1985年,省文化局举办小型器乐比赛,张掖组织5人代表队参加,获组织奖和鼓励奖。
  1986年,省文化局举办首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调演,张掖挖掘整理、演出的《顶碗舞》,获创作、演出二等奖。
  1989年,省文化局举办第二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调演,张掖创作演出的《灯鼓舞》获创作二等奖,表演一等奖;秦保元获音乐演唱三等奖。
  1990年,省文化局、省教委举办中学生文艺调演,张掖代表队参赛,获集体二等奖和组织纪念奖。
  1991年,省文化局、省教委在白银市举办“全国少年儿童《小百灵》歌手选拔赛”,张掖选出8~14岁的5名小歌手参赛,获得组织纪念奖。
  1992年,省文化局、省教委举办第二届少年儿童艺术节,张掖组织代表队参加演出,舞蹈《蒜乡的娃娃》获创作、演出二等奖,《裕固少年》《缝羔衣》获创作、演出三等奖。
  (三)地区级调演70年代以前,全区很少举行大型群众业余文艺调演活动。1983~1995年,业余文艺调演40多次,约有2.8万多人(次)参加演出,演出节目1000多个。
  1983年元月,地区举办首届农村业余文艺调演,张掖、山丹、高台、临泽、肃南县派代表队参加,近200人演出,有戏曲、舞蹈、表演唱、器乐合奏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90%以上是群众自编节目。
  1984年10月,地区举办新故事调讲,除肃南外,其他5县(市)均派代表队参加。讲演故事20多个,皆为作者自创的新故事。
  1984年11月,地区举办职工歌咏汇演,参赛代表队15个,歌咏者300多人,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1986年5月,地区举办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调演;8月,组队参加全省首届民族民间歌舞调演。
  1990年12月,地区举办歌手大奖赛,参赛者139人,有35名歌手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1991年元月,地区举办业余文艺汇演,各县(市)派代表队参加。参演剧(节)目120多个,有戏曲、舞蹈、歌曲、器乐、表演唱、快板等,为区内参加节目最多、参与面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次演出活动。
  1991年7月,为表达对灾区人民的爱心,地区行署文化处组织赈灾义演捐赠活动,参加义演的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近百人。7月31日晚演出中,现场捐款6.2万多元,通过公证处公证,交民政部门送往灾区。
  1991年7月初,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地区行署文化处举行文艺演唱活动,参加单位近百个。
  1992年春节期间,地区文化处举办全区农村社火调演。选调山丹县位奇乡芦堡村社火队、张掖市乌江乡社火队、沙井乡社火队、临泽县新华乡社火队、小屯乡社火队,张掖市乌江建筑队社火队参演。
  1992年5月,地区行署文化处举办卡拉OK歌手大赛。在各县(市)初赛的基础上,地区选出90多名歌手参加预赛,有18名歌手进入决赛,对优秀歌手给予表彰奖励。
  1993年元月,中共张掖地委宣传部、地区行署文化处联合举办企业职工文艺汇演。
  1993年6月,地区行署文化处、地区教委举办全区中学(中专)生文艺调演,参演者200多名,演出节目100多个。
  1995年5月3日至6月1日,共青团张掖地委、地区教委、地区行署文化处联合举办全区青少年艺术节,开展青少年歌手大奖赛、时装模特大奖赛、书画比赛和钢琴比赛等19项活动。直接参赛者2万人(次),参与者10万人(次)。评出先进单位36个、先进个人181名。
  1995年7月,地区行署文化处举办“95’马蹄寺旅游观光节‘民族歌手大奖赛’”,41名歌手参赛,评出10名最佳歌手,15名等级歌手。1995年8月23~28日,省文化局在酒泉举行河西4地、市(酒泉、张掖、武威地区、金昌市)业余歌手比赛。张掖5名歌手参赛,获民族歌手一等奖1名,三等奖2名;获美声歌手优秀奖1名,民族歌手优秀奖1名。
  1995年8月21~27日,为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地区行署文化处举办“金秋之夜群众歌咏周”,参加单位18个,演唱者921人,听众3万余人。演唱抗日革命歌曲88首。
  (四)征文197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0周年,地委宣传部、地区行署文化处联合征集各种文艺作品150篇(件),经筛选分别编印出《张掖地区庆祝建国30周年小说选集》《戏剧选集》《音乐选集》各1册。1989年,为庆祝建国40周年,地区文联、《张掖报》社联合征集各类稿件300篇,有20多篇获奖,陆续在《张掖报》发表。
  四、宝卷
  (一)宝卷由来及其思想艺术特性
  宝卷是民间俗文学。它是在“变文”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属敦煌俗文学的分支。河西宝卷流传甚广,张掖更为普遍。
  〔唐〕末〔五代〕的俗讲(通俗讲佛经故事)大盛,出现“变像”“变文”,到宋朝发展为宝卷,全国各地都有。〔宋〕时宝卷一度遭禁,发展出现畸形,有的地方失传。而河西宝卷却一直延续至今。
  张掖的宝卷分为三种类型:佛教类宝卷——由佛经俗讲(含佛变文)演变而来,如《月连三世宝卷》等;神话、传说、历史、民间故事类宝卷——由俗变文演变而来,如《天仙配宝卷》《孟姜女哭长城宝卷》《伍子胥宝卷》《方四姐宝卷》《侯美英反朝宝卷》等;寓言类宝卷——由寓言、童话故事演变而来,如《鹦哥宝卷》《老鼠宝卷》等。
  张掖宝卷不仅流传广,数量多,而且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也有其明显的特点。
  思想性方面最为突出的是劝善教化强烈。无论何种宝卷,皆通过曲折、动人故事宣扬行善。民国以前,很多群众将它当成立言修德的标准,有的子女不孝父母,儿媳不敬公婆,长者便指令听(念)卷受教育感化。农村群众不仅喜于念卷,且更乐于抄卷。抄写宝卷被视为积善行德。不识字者,请人抄得一本宝卷,珍藏如“宝”,传诸后代。“文革”中,虽经翻箱倒柜破“四旧”,而宝卷却幸存下来。宝卷内容广泛深刻,所写人物,从神仙道士到佛爷尼姑,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从忠臣孝子到奸贼淫妇,无所不有,这正是张掖人民现实生活的折光反射。特别是张掖先民创作的《仙姑宝卷》,更富有乡情历史风味。宝卷中包公形象多有出现,反映张掖人民在封建社会深受压迫剥削的残酷生活,渴求包公式的为民清官主宰朝政,主持公道。宝卷受民族传统文学的影响,内容丰富而深刻,故事曲折而生动,具有较强的感染性和吸引力,为广大农民群众所喜爱。三类宝卷都注重写人。在人物的展示中,有正面的描绘,侧面的烘托,俯角的鸟瞰,仰角的透视;有耐心的铺垫,单刀直入的刻画;有侃侃的宏论,也有窃窃的絮谈,使人物性格突出且有其立体感。在塑造手法上,大量使用方言俚语,加浓生活气息,突出乡土本色。宝卷结构大体为散文与韵文,散、韵相间。开头是一段散文,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接着便是用韵文按一定的格调高声朗诵(似唱非唱)此段内容。念完再讲述故事情节,接着用韵文再念。如此反复,直到故事结束。初接触此形式者,以为是重复啰嗦,其实不然。细细品味,正是它的魅力之处。我国固有的俗变文,也是散韵相间,讲一段,念一段(或唱一段)的。这种讲讲念念(或唱唱),符合民间艺术创作的规律。重复讲念,可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加强对情节的记忆。
  (二)宝卷宣讲的主要环节
  宣讲宝卷叫“念卷”,又叫“读卷”。念卷时有一套仪轨,与俗讲的仪轨相仿。张掖的念卷仪式和《金瓶梅》中的“宣卷”形式加以比较,分毫不爽。张掖念卷环节主要有:
  念卷先生充当“先生”是有条件的,一要有文化能读唱,二要人品端正。念卷前要洗手漱口,烧三炷香,朝西(佛在西方)跪拜后,将香插于炕桌的供馍上。念卷时,念卷先生可插话,可论述,甚至可打诨,但一般的都是照本宣科。宝卷内容一般都较长,即使通宵达旦,也必须一次念完。中途累了可休息。念卷先生吃过油馃子,喝足糖茶,接着再念。念卷先生可以将宝卷念得有声有色,也可随故事情节念得黯然失色。
  听卷群众解放前,听众有严格限制。男性均可听,女性不准听;有的地方14岁以下、50岁以上女性可以听,成年姑娘、青壮年妇女不让听。
  宝卷择定宝卷择定有三种情况:一是族长指定,凡有淫欲内容的不准念,怕人学坏;二是念卷先生自带,他念啥你听啥。念卷先生怕“砸锅”,常念当时流行、群众爱听的宝卷;三是群众挑选。群众点什么念什么,比较适合群众口味。
  接佛人选所谓接佛人,系指念卷先生诵念一两句或几句,在他念后一句的最后几个字时,接他的音一起念,并同念“阿弥陀佛”。接佛人可指定,也可自由参与;人数可多可少,几个十几个甚至全部听众均可。这是佛门讲经的传统语调。这样念唱与接佛交替,既增添了念卷的活跃气氛,又把听众引入故事之中,收到欢快和教育的双重效果。
  表现形式宝卷中有诸多表现形式:一、开头与结尾。宝卷有固定的开头,如:“××宝卷才打开,诸佛菩萨降临来。”在这基本格式的前提下,开头语有所不同,比如《花灯宝卷》的开头是定场诗:“池塘水满今朝雨,雨落庭前昨夜风。”结尾一律是劝善:“男为孝心女贤良”(《紫荆宝卷》),“男要行善,佛渡上青天”(《余郎宝卷》),“扁毛还能行孝道,人不孝道怎为人?”(《鹦哥宝卷》)。前二者催人积善;后者劝人深省。二、讲与念。散文,交代故事情节,属于道白性质,要讲。讲要自然,有感情,逻辑重音得体,语言流利顺畅,不能拿腔作调。韵文,重复散文的内容,要念。念要根据规定而又不甚严的格调,念得爽朗、清晰、圆润,使人悦耳动听。讲和念是念卷的两项基本手段,所以有人将宝卷称为“讲念文学”。三、词牌。宝卷中有许多词牌,越早越多,如“炉香赞”“驻云飞”“浪淘沙”“傍妆台”“清江引”“皂罗袍”“耍孩儿”“一枝梅”“锁南枝”“挂金锁”“画眉序”“驻马听”等,都在每一品开头。早期宝卷受佛经影响分品,实际上起分段作用。词,成为每品的开场。四、字调。宝卷中的字调十分丰富。有3、4、5、6、7字调,其中5、7字调使用最多。字调一般都用在散与韵、韵与散之结合处;散韵之间比韵散之间使用得多。无论哪一种,使用时都是2~4句居多。字调最突出、最基本的是10字调,有固定的念法,分3、3、4的节奏,是散韵中韵文的主体,讲念中念的核心,是宝卷的基本特征之一。虽然也有以5、7言作主体和核心的,但为数很少。五、唱调。因词牌的唱法失传,唱调无法与之相比。从实际分析,唱调似更接近民间小调。唱调有:“五点红”“尼姑下山”“浪淘沙”“哭五更”“林林落”“林林降香”“女寡妇”“男寡妇”“担水”“十道河”“连花落”“太阳当天过”等。宝卷念完时,也须两句或四句诗作结语。所有这些唱调中,“哭五更”的使用频率最高。
  (三)宝卷价值及研究
  由佛经演变来的张掖宝卷,虽使人们受了很深的佛教影响,但也使人们受到很好的惩恶扬善的教育。在宝卷的流行中,渗进社会的现实内容,使其逐渐形成民间口碑文学的新格局,成为人民群众广泛传诵的一种文化载体。
  张掖宝卷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不仅获得宝卷研究者的青睐,而且为民间俗文学、民间文学、民俗学、民族学、音韵学、方言学等学科的专家所垂青。《仙姑宝卷》就是记叙张掖地区的人和事,深受城乡人民所喜爱。在临泽板桥乡黑河北岸建有“仙姑庙”。《甘州府志·仙释》中记载:“汉,仙姑,张掖河北人。修道合黎山,见黑河横溢,誓愿建桥一座,以济居民”。刘文勇等的《柳香姑》说:“仙姑姓柳,原名香姑,黑河西岸柳树堡人。生得聪明伶俐,勤劳淑贤……看到黑河每年吞没很多牲畜财物和人们的生命,就暗下决心,在黑河上建一座桥,便利人们往来。”西夏主尊称“贤觉圣光菩萨”,乾祐七年,李仁孝敕云:“哀愍。此河年年暴涨,漂荡人畜,故以大慈悲兴建此桥。”仙姑建桥的故事在张掖世代流传,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选录《仙姑宝卷》第四品〈仙姑设桥渡汉兵〉
  〔傍妆台〕阅古书,汉武动兵事远图,将军报国心丹赤,血染征袍期献符。逞英雄,夸丈夫,一将功成万骨枯。
  却说,黑河两岸的庶民,自从埋藏娘娘金身,盖了庙宇以后,凡民间一切祈福禳灾,求男讨女,千秋万应,暂且不提。又说汉武帝时,有西边鞑子浑邪王犯我边界。守边将奏知朝廷,骠骑将军霍去病领了十万大兵,走了千里,辗转到了河西。那浑邪王杀上前来,把霍将军团团围住。霍将军想要原路回兵,有部下将官禀告说:“我们兵带的粮,都吃了个尽,将军若从原路回兵,路途太远,人困马乏,无粮草怎能回去?”霍将军说:“依你看,该怎么做好?”将军回禀说:“小将闻听,此处离觻得(今张掖城西北)不远,要离觻得远些。”霍去病领兵来到远离觻得的黑河沿前。只见黑河水势很大,波浪滔天,看着不能得过,只好在黑河北岸安下营盘,等到第二日水浪小了再过河。那浑邪王听得霍将军营中无粮,又不能过黑河,就点起番兵番将,连夜追赶,想把他们困在黑河北岸。正是:
  一更里,好伤心,将军独坐在中营。河宽水大隔住人,十万大兵无吃用。(我佛爷)十万兵,十万命。我的天!
  二更里,好心惊,无有粮草无救兵。马匹乏弱不能行,走起路来挣不动。(我佛爷)跌倒地,不能行。我的天!
  三更里,好心酸,哭声惊营众好汉。父母妻子不相见,黑河岸边命交天。(我佛爷)水西流,几到头?我的天!
  四更里,好凄惶,忽然一梦到家乡。白头老母在高堂,见了我母诉冤枉。(我佛爷)惊醒来,泪汪汪。我的天!
  五更里,好苦情,十寸肠子九寸沉。腿又酸来头又昏,饥饿难忍又加病。(我佛爷)爬起来,走不动。我的天!
  却说,霍将军见他兵马营中这样光景,心中好不酸疼。正在两难之中,忽然探马报道说:“浑邪王领了无数的鞑子,杀将前来,离营盘只不过三十里之地了。”霍将军听说大吃一惊,说道:“罢罢罢,宁在龙王水中死,不在骚鞑刀下亡。”就传三军将士们说:“不得活了,舍命过黑河吧!”说罢,收拾齐备,绑鞍上马,领上兵马来过黑河。只见那河岸边坐一妇人,身体俊巧。她用手往前一指,那水面就有了一座桥梁。大将军喜不自禁,领兵一起过了黑河。刚过完,那妇人连桥梁都不见了。
  再说,浑邪王也领着番兵番将赶到黑河岸边,眼望汉兵都过了黑河,便催兵马涉水过河。将到河心,水大浪急,把番兵人马冲去了一大半,只得退回。浑邪王说:“怪哉!怪哉!合该汉国洪福大,有神帮助。”那霍将军说:“我们收兵安营吧。他们过不来河,让兵丁多歇几日。”正是:
  仙姑设桥渡汉兵,神功默佑显威灵。
  霍将军,正在那,营盘愁坐,
  无粮草,无救兵,好不伤心。
  忽听的,探马报,番兵来到,
  头顶上,似雷轰,三魂出窍。
  对大水,舍着命,把河来过,
  过得去,过不去,听天由命。
  宁死在,龙君水,淹死不悔,
  总不能,死在那,骚奴手中。
  战兢兢,急忙忙,传下号令,
  大小兵,心慌慌,收拾启程。
  一齐儿,都望着,黑河来奔,
  只见得,河岸上,坐一妇人。
  苗条身,不言语,用手一指,
  河两岸,高搭着,一座长桥。
  霍将军,一看见,心中欢喜,
  众兵将,快过河,有神助力。
  合该是,朝廷的,鸿福齐天,
  我兵马,不该死,终有救星。
  早知道,这河上,有一桥梁,
  为什么,忍饥饿,困在那边?
  浑邪王,领鞑子,前来追赶,
  死大半,人和马,还未过河。
  霍将军,他心中,又喜又惊,
  到河边,细问那,庄村之人:
  “这黑河,那桥梁,几时建造?
  那河边,站的是,谁家妇人?
  我今日,人和马,尽都过来,
  那桥梁,和妇人,无踪无影。”
  乡民说:“将军话,渺无音讯,
  这河宽,浪又大,桥怎搭成?
  那河边,都是那,鞑子地界。
  无人家,哪里有,坐的妇人?”
  将军说:“这事情,说也奇怪,
  你不信,我人马,飞过河来?”
  乡民说:“军老爷,听我禀诉:
  那河庙,有一座,娘娘尊神。
  这娘娘,最灵验,威武显圣,
  你见的,或许是,那位神灵。
  必定是,将军的,诚心感应,
  这神灵,搭桥梁,救了众兵。”
  霍将军,听说罢,望空一拜,
  点慧灯,拈真香,叩谢女神:
  “若不是,我尊神,慈善救渡,
  十万兵,一个个,命见阎君。
  这还是,朝廷的,鸿福天大,
  我弟子,霍去病,何德何能?
  有一日,我弟子,回上朝中,
  将娘娘,这神灵,奏说分明。
  与娘娘,塑金身,重修庙宇,
  与娘娘,挂长幡,刻碑扬名。”
  仙姑显化,顷刻桥成,救渡十万兵。仙姑娘娘威灵显,圣将军奏上万岁朝廷。文武知悉,保佑世安宁。
  仙姑大慈悲,将军全师回。
  驰骋沙漠边,独自显神威。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