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科技成果与应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38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科技成果与应用
分类号: G322.7
页数: 12
页码: 1572-15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共和国成立以来到1995年张掖地区科技成果与应用的情况。其中包括农林牧水农机科技成果、工业和乡镇企业科技成果、医药卫生科技获奖成果、国家及省驻张单位获奖等。
关键词: 张掖地区 科技成果与应用

内容

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人员逐年增加,科学技术工作机构逐步建立健全,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和开发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从低级逐步向高级发展。在农业、林业、畜牧、水利、农业机械、工业、乡镇企业、医药卫生及其他方面,均获得一批研究成果。1977~1995年获奖成果271项,其中获国家级奖励的3项,省(部)级奖励的53项;由省级单位主持,张掖地区暨各县(市)参与协作完成并获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25项;另有215项获得地(厅)级奖励。这些项目中,属于农、林、牧、水、农机方面的183项,占67.5%;属于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的50项,占18.4%;属于医疗卫生的30项,占11%;其他方面的8项,占3.1%。
  一、农林牧水农机科技成果
  (一)农业科技获奖成果88项,主要有:
  【轮回选育法培育玉米新品种研究】1985~1989年,由地区农科所研究完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3部分:①通过生长季节的研究,获得6个经不同轮回改良玉米育种群体,为选育自交提供经验;②从经过改良的群体中分离出一批自交系,丰富玉米杂交种种质资源;③利用分离选育出的优良自交系亲本,育成早、中、晚熟3个杂交种,已在甘肃、宁夏、新疆等省、区示范推广50万亩,增产19.7%。主要完成人员有陈西峰、饶赛花、袁克禄等人。1990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甘肃河西——熟制灌区吨粮田高产栽培模式研究与应用】1987~1989年由地区农科所、高台县、临泽县、张掖市农技推广站(中心)、农业局,在黑河沿岸海拔1260~1600米的高台、临泽、张掖3县(市)26个乡的小麦、玉米带状种植田探索总结出一套模式化栽培技术。经过3年工作,到1989年种植面积10.54万亩,占灌区粮食作物面积的13.2%,平均亩产1024.6公斤,较1984~1986年3年平均亩产799公斤增产225.6公斤,增长28.2%,产品成本降低3.3%。主要完成人员有王炳书、马永泰、姚月琛等人。1990年获“省农业厅技术改进一等奖”,“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获“国家星火二等奖”。
  【川区大面积高产技术措施综合示范】1984~1986年,高台、临泽县农技站在川水地区采取小麦、玉米带状种植形式,围绕夏粮主攻小麦,秋粮主攻玉米,推广关键技术措施,3年内示范面积8万亩,平均亩产达953.8公斤,比示范前亩增292.2公斤。3年累积增粮4804.1万公斤。主要完成人员有邹敉、田林、周晓永等人。1988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张掖地区土壤普查】1985~1986年,地区土壤普查办公室,在全区各县(市)土壤普查成果的基础上,完成土壤和土种汇编资料。其中,绘制二十万分之一、五十万分之一土壤图7幅,制作土壤整段标本156盒,剖面样、土肥样、农化样共672个。摸清全区土壤的数量、质量和生产性能,培养一批技术人才。主要完成人员有纪守信、赵飞虎、王乐赟等人。1986年获“农牧渔业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优秀成果二等奖”。
  【谷子不育系转育研究与杂交种推广应用】1985~1989年,地区农科所采用旱稗、谷莠子远缘杂交育成3个雄性不育系,性状良好,配合力高,杂交优势强,含粗蛋白21.41%;育成两个二系杂交种黄系4x陇粟2号(生育期131天)和82—84—3(生育期120天),在全省示范推广3.63万亩,平均亩产达342公斤和358公斤,增产9%~22.1%。主要完成人员有王炳书、潘忠、管作春等人。1990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诱变育成早熟高产优质张春号3个春麦新品种的利用及其技术】1988~1992年,地区农科所针对河西高产粮区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问题,从改良春性品种入手,应用辐射诱变与冬春性生态远缘杂交相结合的方法,育成适应河西地区大面积种植的早熟高产优质张春号3个小麦新品种。单种亩产450~560公斤,增产14.8%~19.6%;带田亩产353~400公斤,增产13%~18%,推广面积35万亩。主要完成人员有姚月琛、王浩瀚、赵连芝等人。1993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玉米单交种488、春小麦张春9号、冬小麦张冬28号、张冬19号良种选育】1971~1976年,地区农科所选用不同的母本和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其中玉米单交种488亩产最高达740.5公斤。在高水肥条件下,张春9号、张冬28号、张冬19号的亩产分别为503.5~537.5公斤、401~463.5公斤和387.5公斤。1977年获“地区科学大会成果奖”,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成果奖”。
  【农用低温放线菌H2筛选及应用高频电磁波和激光处理菌株的研究】1973~1976年,地区山丹农场试验站从谷子根土中分离出5406菌肥定名为低温放线菌H2,和原5406菌相比,抗克性能显著提高,在摄氏9℃~12℃下繁殖较快。用高频电磁波和激光对H2进行诱变处理,从中筛选出WH2菌种,制成孢子粉在500亩小麦田上做肥效试验,增产16%以上。1977年获“地区科学大会成果奖”。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成果奖”。
  【玉米丝黑穗病防治】1980~1982年,地区植保站、农科所深入田间,仔细观察、试验,提出防治玉米丝黑穗病从选用抗菌品种、拔除病株、药剂拌种、轮作倒茬等综合措施,并在幼苗病状识别和拔除病株上有新进展。主要完成人员有司克纲、袁万宜。1982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烟雾炮灭鼠】1980~1982年,山丹县农技站参照外地配方及烟雾防鼠剂的配制,共制作烟雾炮41万枚,大面积防鼠效果为85.1%,比磷化锌灭鼠有效率提高16%,并有就地取材、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主要完成人员张世奎、郭茂才。1982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小麦大面积丰产栽培】1981~1983年,地区农科所在民乐县洪水乡开展大面积丰产栽培试验示范,1983年示范500亩,平均亩产425公斤,比开题前三年亩增142公斤。其中引进品种“高原338”亩产高达600公斤,每公斤小麦成本由0.048元降低到0.038元,示范户劳动日值由1.5元提高到2.6元。主要完成人员梁永汉、赵文、谢鸿儒等人。1983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油红花引种栽培试验】1979年开始,地区农科所对油红花品种进行引种试验,初评出AC—1、B—54两个早、中熟含油量高的品种和油、花兼用,亚油酸含量高的张掖无刺红花,确定适应种植范围和栽培技术。主要完成人员赖良。1984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谷子杂种优势利用】1980~1984年,地区农科所引进高度不育系蒜系28、黄系4号与普通品种作父本套袋杂交选育出黄系4x陇粟2号,增产32.2%,丰富同类研究应用的理论和技术。主要完成人员王炳书、管作春。1984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益民灌区小麦丰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1982年开始,民乐县科委、农技站经过3年实验,完成示范面积6.45亩,平均亩产279.7公斤,比示范前3年亩产148.7公斤亩增131公斤,增产46.8%,在全县推广15.8万亩。主要完成人员骆伟天、谢鸿儒、钟长银、钱万林。1985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沿山地区千亩小麦亩产600公斤试验示范】1985~1987年,民乐县科委、农技站在海拔2271米的民乐县洪水乡通过推行优良品种和丰产技术措施,使亩产提高到622.6公斤,亩增320公斤,示范面积1049亩,总增粮食74.56万公斤。主要完成人员谢鸿儒、骆伟天。1988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从1988年开始,民乐县科委通过主要农艺措施试验、气象要素观测及田间调查,采取行政、技术双轨承包和开展技术培训,实行豌豆、洋芋、油料与小麦对半轮作,早耕深翻、熟化土壤、合理密植,选用“高原338”等抗倒伏良种,到1990年建成高产栽培面积1万亩,平均亩产达667.6公斤。主要完成人员:骆伟天、杨玉娥、谢鸿儒等人。1991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水稻引种及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从1988年起,地区农校、张掖市科协、临泽县科委、高台县农业局引进水稻新品种,在张掖地区种植并推广插秧技术。到1991年推广新品种面积2.3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80%以上,推广插秧稻1.8万亩。平均亩产达到527~561公斤,比原水稻亩产提高270~348公斤,3年增产1020万公斤。主要完成人员孟有儒、殷学贵、王文明等人。1992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张掖市小满乡农村商品经济综合试验示范】1989~1991年,地区农科所、兽研所,张掖市林业局、农技站、畜牧局通过对张掖市小满乡调整农业结构,技术系列配套组装,提高了农业整体经济水平。1991年该乡工农业总产值达2806.7万元,年提供商品粮900万公斤,蔬菜1036万公斤,肉111.1万公斤,奶1.7万公斤,果品224万公斤,人均纯收入由项目实施前的600元提高到761元。主要完成人员马永泰、李梁材、刘绍先等。1992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张掖地区“双千田”高产高效栽培示范】1990~1992年,地区农业处、园艺站,张掖、高台、临泽县(市)农业局采取菜花套玉米,黄瓜套玉米,萝卜、笋子套玉米和枣粮间作复种小秋作物等试验示范,从4大类10多种栽培模式中筛选出9种适宜推广的栽培模式,示范11.57万亩,新增粮食589万公斤,瓜菜5073万公斤,果品250.4万公斤,达到亩收千斤粮、千元钱的目标。主要完成人员张保善、张子和、陈贵等。1993年获“省农业厅技术改进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灌区甜菜大面积丰产高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及应用】1990~1992年,地区农科所、张掖市农业局、张掖糖厂、高台县农技中心、临泽县农业局科技人员研究甜菜的优良品种、栽培、植保和种植制度,形成灌区甜菜丰产高糖栽培技术体系,推广高糖多倍体品种中甜——双丰309,使甜菜产量大幅度提高。1992年种植面积1.54万亩,亩产4450公斤,亩增2500公斤,增产126.5%,含糖17%,提高0.7度。中甜——双丰309与工农二号相比增产2.3%,含糖提高1.7度。主要完成人员王炳书、王永平、郝铠等。1993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甘肃省霜霉科PERNOS—PORACEAE菌研究】1988~1993年,张掖地区农校经过6年对500多种野生植物调查,对1700份标本的鉴定,确定甘肃省霜霉菌54种,其中发现新种5种,鉴定出国内新纪录11种,省内新纪录31种。搞清甘肃省霜霉菌的种类、分布、危害程度,为确定防治、检疫重点提供依据。主要完成人员孟有儒、罗光宏、雷玉明。1993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张掖地区河西商品蔬菜产业化技术开发】1991~1993年,地区园艺站、乡镇企业处培训中心,张掖市瓜菜管理局、高台县园艺站、张掖市脱水蔬菜总厂在开发区内建立蔬菜生产基地3.39万亩,扩散带动12.33万亩,平均亩产菜3757.2公斤,单产提高26.5%;脱水蔬菜加工厂由原来的5个增加到11个,年加工脱水蔬菜994吨,增加5.5倍,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全部出口创汇。主要完成人员宋明琳、杨作忠、赵怀勇等。1994年获“地区技术推广一等奖”,1995年获“省星火三等奖”。
  【祁连山北麓海拔1700~2600米冷凉灌区百万亩春小麦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1983~1986年完成,由省农科院粮作所主持,地区科委为第三完成单位。张掖参加人员朱国安、周永槐分列第三、第十位。1987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河西沿祁连山冷凉灌区小麦栽培技术研究】1983~1985年完成,由省农科院主持,地区科委为第四完成单位。张掖参加人员朱国安列第五位。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化肥的增产效益及经济合理施肥技术研究】1985~1987年完成,由省农科院主持,地区农科所为第四完成单位。1989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氯化铵肥效及科学施用技术研究】1988~1991年完成。由省农科院主持,地区农科所为第二完成单位。张掖参加人员索东让列第四位。1992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河西灌区甜菜带田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及开发】1989~1991年完成,由省农科院主持,地区农科所为第二完成单位。张掖参加人员王永平列第二位。1992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甘肃省小麦氮磷化肥初级配方施肥技术推广】1989~1991年完成,由省土肥总站主持,地区土肥站为第三完成单位。1992年获“省星火二等奖”。
  【春小麦新品种高原602大面积推广】1990~1992年完成,由省种子管理总站主持,地区种子管理站为第四完成单位。张掖参加人员彭兴业列第五位。1993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甘肃省4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1989~1991年完成,由省农技推广总站主持,地区土肥站为第三完成单位。张掖参加人员赵飞虎列第三位。1992年获“省星火三等奖”。
  【蔬菜杂种一代利用试验示范推广】1990~1992年完成。由省农技推广总站主持,地区园艺站为第三完成单位。张掖参加人员宋明琳列第五位。1992年获“省星火科技三等奖”。
  (二)林果业科技获奖成果41项,主要有:
  【沙荒地改造利用研究】分两期实施,1975~1980年为第一期工程,1981~1985年为第二期工程。临泽县治沙试验站、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地区林业处、林科所、临泽县平川乡政府等单位,经过10年工作,在临泽县北部建成10万亩治沙试验样板区,保存面积7.8万亩。在样板区内营造防风固沙林2410亩,造林3500亩,绿化道路10条35公里,修建斗、农、毛渠200多条144公里,建成渠路林配套农田4000亩,果园1100亩,复耕农田6000亩,年增收粮食100万公斤。植被覆盖率30%~40%,森林覆盖率比原来提高39%,流沙被迫后退300~1500米,封育外围天然植被6万亩。1987年联合国“人与生物圈”组织派员实地考察后给予肯定,受到国际上的好评。主要完成人员王宏婪、黄子琛、刘新民、蒲锦春等。1981年获“省科技成果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青海云杉猝倒病、小囊虫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方法研究】70年代开始后,青海云杉猝倒病在祁连山区蔓延,造成种子不出苗,幼苗成片死亡和树根腐烂猝倒。国外对此病采取农药防治,杀死大量有益微生物并污染环境。地区森管局寺大隆林场、兰州大学生物系课题组以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取得满意效果。用硫酸、醋酸、401等化学药剂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生物防治有绿色木霉、5406放线菌等亦有明显抑制作用。摸清了青海云杉猝倒病为镰刀菌和青霉菌所致,为防治此病提供新途径。主要完成人员薛德一、傅辉恩。1977年获“地区科学大会成果奖”,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东祁连山西段水源涵养林涵养效能及其营林技术研究】1978年,张掖祁连山水源林研究所对祁连山林区进行气象、小流域的水文、地表径流、土壤透水性和径流速度的观测,完成寺大隆林场更新试验地生长量调查。开展云杉、华北落叶松、冷杉、喜马拉雅松、新疆榆、白蜡等引种试验和林区害虫类标本及植物标本的采集工作。主要完成人员傅辉恩、曲永宁、刘光儒。1984年获“省林业厅科技成果二等奖”“林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枣树繁育和丰产试验】1983~1985年,临泽县农业局采用枣树根蘖苗归圃法和根蘖芽条移栽法进行繁育试验,成活率分别为81%和76.8%,2~3年亩出圃枣苗2000株以上。他们实施的枣园起土育苗法于春季萌芽前在枣园内增肥浅耕,亩出圃枣苗由自然繁育的50~60株提高到700~1000株。该方法繁殖快、成本低、成活率高。该试验总结出耕翻改土、露根培土、花期放蜂、因树开甲等一整套栽培技术。22.49亩试验园,亩产鲜枣由试验前的418公斤,提高到923公斤,1986年达1161.7公斤,超过林业部规定亩产750公斤的标准。3年推广550亩,平均亩产714公斤。主要完成人员董延羡、宋恩泰、杨应明。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祁连山西段青海云杉小囊虫综合防治】1978年,张掖祁连山水源林研究所采用室内饲养、观察相结合的常规方法结合气象观测和室内、林内试验与生产相结合的方法,摸清云杉林中主要害虫的消长规律,优势虫种及害虫与森林环境的关系,并以经营管理为主,采取保护啄木鸟及越冬场所,喷施化学药剂等综合措施,基本控制小囊虫危害。主要完成人员傅辉恩、李润林、宋禄山等人。1985年获“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效益研究】1984~1990年,张掖祁连山水源林研究所对祁连山水源涵养林进行观测:①研究森林与水文、气象、土壤等方面的关系,取得一批宝贵资料。②揭示祁连山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枯枝落叶层的水文、水分动态规律、各类林地和牧草地水分流失状态。③建立水源涵养林综合效益评价系统。④提出水量平衡的主要动态参数。主要完成人员张虎、张兴龙、阎克林等人。1991年获“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苹果梨技术开发人才培训】1986~1988年,民乐县科委、园艺站、六坝园艺场配合国列星火计划项目“苹果梨技术开发”的实施,大力开展农民技术骨干和广大农户的培训,三年共培训农民技术人员7878人,其中骨干1000人,达到技术员标准的420人。编印《民乐苹果梨》一书1万册,被作为全省星火人才培训教材。主要完成人员骆伟天、魏向华、粟光明等。1989年获“省星火人才培训奖”。
  【苹果梨技术开发及示范推广】1986~1989年完成。由省瓜果开发服务公司主持,民乐县科委、地区园艺站为第二、第三完成单位。张掖参加人员骆伟天、魏向华、杨万华、粟光明分列第二、三、四、六位。1990年获“省星火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星火二等奖”。
  【甘肃省林木病虫普查技术成果】1984~1985年完成。由省林木病虫害防治总站主持,地区林木病虫害防治站为第四完成单位。张掖参加人员张威铭列第五位。1987年获“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优质杏高产示范及产业技术开发】1992~1994年完成。由省农科院果树所主持,地区园艺站为第三完成单位。1995年获“省星火科技三等奖”。
  (三)畜牧业科技获奖成果28项,主要有:
  【猪囊虫病免疫预防研究】1983~1986年,张掖市食品公司根据猪囊虫匀浆含有免疫全息元的理论,研制成Q83系列油佐剂组族虫苗,用于预防猪囊虫病,经过4余万头幼猪试验,保护率达95%以上,免疫期8个月以上。该虫苗在河北、内蒙、黑龙江等省市推广应用,取得满意效果。主要完成人员徐政在、曹济、梁资富等人。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年获“省兴陇杯金奖”。
  【张掖地区瘦肉型猪基地建设】1989~1993年,地区畜牧局、畜牧站在基地内建成各类瘦肉型猪场144个,其中万头猪场2个,建立示范基地39个,养殖专业大户18160户。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销一条龙的生产格局,各项技术全面推广,繁育体系初步形成,年提供杂交仔猪10万头。4年出栏肉猪106.73万头,产肉量7698.4万公斤。主要完成人员张忠、周祥文、杨瑞基等人。1995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省星火二等奖”。
  【养獐取麝研究】獐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为满足医药用麝的需要,肃南县鹿场1975年从祁连山捕捉野獐进行饲养,开展人工驯化,逐步改变野生性,经多次试验,人工取麝获得成功。在取麝时严格消毒和保护尿道,保证麝香的再生能力,达到既保护珍贵动物,又为医药部门提供麝香的目的。并为大量发展饲养野獐提供经验。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羊鼻蝇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方法试验】1980~1983年,地区畜牧兽医研究所课题组采用50%的敌敌畏(DDV)乳剂,配制成不同浓度进行烟雾驱杀,群体处理,取得良好效果,治愈率达95%~98%,且方法简便,成本低。主要完成人员薛志清、穆绍麟、张国珍。1984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张掖地区马鼻疽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1957~1989年,地区兽医工作站采取连续高密度检疫、捕杀病畜、消灭传染源等综合措施,控制至今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和预防的马鼻疽病。检疫牲畜72万头,检出虫病畜3003头全部扑杀,到1985年阳性检出率由4.16%下降为零。1989年有关部门发证认可为“以地区为单位消灭区”。主要完成人员王多福、李金菊、祁军等人。1992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农区养牛业饲草饲料技术示范】1990年开始,地区畜牧技术服务中心、草原站通过3年实施,推广青贮饲料11310.8万公斤,氨化麦草761.2万公斤,非蛋白氮利用32.7万公斤,引进推广良种牧草15万亩,加工青干草68400万公斤,发展奶肉牛3.2万多头。饲草料生产新增产值1127.08万元,饲养奶肉牛新增产值1140.7万元。主要完成人员张忠、张春魁、柴来智等人。1993年获“地区技术推广一等奖”“省星火科技三等奖”。
  【全省推广气雾免疫控制人畜间布氏杆菌病】1971~1981年完成。由省地方病办公室、省兽医总站主持,张掖地、县(市)防疫站和兽医工作站协作。1985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黄牛冻配人工授精技术】1980~1987年完成。由省畜牧总站主持,地区畜牧站为第三完成单位。张掖参加人员张春魁、张忠列第四、五位。1987年获“省畜牧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甘肃河西地区良种鸡推广配套体系建设】1986~1989年完成。由省畜牧厅主持,地区畜牧站为第三完成单位。张掖参加人员李秀兰、孟积善列第八、十三位。1989年获“省畜牧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获“农牧渔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
  【333/A春箭舌豌豆新品种】1987~1989年完成。由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研究所主持,地区草原站为第四完成单位。1989年获“省畜牧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甘肃高山细毛羊选育提高及推广利用研究】1984~1989年完成。由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研究所主持。肃南县畜牧局为第三完成单位。张掖参加人员蔡东峰列第四位。1990年获“省畜牧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甘肃省千万只(头)畜禽塑料暖棚综合配套技术推广】1992~1994年完成。由省畜牧总站主持,地区畜牧站为第二完成单位。张掖参加人员周祥文、杨瑞基、孟积善分列第八、十八、二十位。1995年获“农牧渔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
  【甘肃省农牧结合种草养畜、增产增收综合配套技术试验研究】1986~1987年完成。由省畜牧厅主持,地区畜牧站为第四完成单位。张掖参加人员张春魁列第五位。1988年获省畜牧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年获“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河西十一县瘦肉型杂交猪技术推广】1987~1989年完成。由省畜牧总站主持,地区畜牧站为第二完成单位。张掖参加人员郑双建、张忠、张春魁分列第三、四、六位。1990年获“省畜牧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甘肃省黄牛转化途径和方法的研究】1988~1990年完成。由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主持,地区畜牧兽医研究所、张掖市畜牧站分别为第三、第五完成单位。张掖参加人员张鸣突、张春魁分列第四、五位。1991年获“省畜牧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甘肃省河西地区羊痘综合防治技术推广】1990~1992年完成。由省兽医总站主持,地区兽医站为第四完成单位,张掖参加人员薛志清列第六位。1993年获“省畜牧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水利科研获奖成果13项,主要有:
  【甘肃省双树寺水库大坝观测资料成果分析】1987年开始,地区黑河管理处对双树寺水库1975~1990年的大坝位移观测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定性定量分析,由此初步判断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状态。主要完成人员李永中、焦惠生、皮永久。1991年获“水利部优秀成果三等奖”。
  【渠道防渗抗冻试验研究】1979~1982年完成。由省水利科学研究所主持,地区水利科学研究所为第二完成单位。张掖参加人员王郁华列第三位。1984年获省水利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河西百万亩节水增产灌溉技术示范】1986~1990年完成。由省水利厅水管局主持,地区黑河管理处为第二完成单位。张掖参加人员吴焕文列第三位。1991年获“省水利厅科技进步一等奖”“水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五)农业机械科技获奖成果共13项,主要有:
  【甘肃省河西冷凉地区20万亩油料农机农艺结合增产增收技术】1992年开始,地区农机研究所采取农机与农艺相结合,从耕耙、播种、施肥、植保、收割等环节实现了机械作业,促进油料生产,两年推广面积44.2万亩,平均亩增油料29.1公斤,增收1950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64。主要完成人员陈其巩、陈国兴。1994年获“农牧渔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
  【G—2型收割机试制】1975年,地区农机研究所、张掖农机修造厂从内蒙古引进此机后,通过省内各地适应性试验,作了重大改进设计,配给东方红—40拖拉机。该机性能良好,适应性强,铺放整齐,工作稳定可靠,结构简单,调试方便,适于甘肃推广。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X80型吸粒机】1980年由民乐县农机研究所、民联公社农具厂研制完成。与手扶拖拉机配合使用效果良好。生产率1.5亩/小时~2亩/小时,吸净率67%~73%,亩耗油0.42公斤。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等特点。1981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4GL130收割机推广应用】1983年由张掖收割机厂研制完成。该机具有收割效率高、质量好、收获时损失小、作业成本低等优点。1983年试制、试销后,产品销往国内13个省(市)及1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国家农机部定点出口创汇产品之一。年新增产值71万元,利税9.8万元,创汇2.3万美元。主要完成人员陈可仁、张松和、孟兰林等。1988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甘肃省河西走廊高寒山区30万亩小麦机械化综合增产技术】1989~1990年完成。由省农机总局主持,地区农机研究所为第三完成单位。张掖参加人员陈其巩、张振忠列第二、三位。1991年获“农牧渔业部丰收计划三等奖”。
  二、工业和乡镇企业科技成果
  (一)工业科技获奖成果35项,主要有:
  【三段炉新工艺炭黑生产】1987~1989年,山丹县炭黑厂引进三段炉新工艺炭黑生产技术,改造旧设备50多台(件),建成年生产能力1500吨生产线,1988年试生产出V330、V220合格炭黑470吨,平均日产量7.5吨,吨产品耗油降低0.75吨。主要完成人员阎浩力、杭兴发、陈文光等。1990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省星火科技二等奖”。
  【水溶法结晶芒硝工艺技术】1987年,高台县盐化公司根据当地多元共生矿的资源特点,充分利用自然气候条件,采取水采法,即灌田集卤、冷冻结晶、盐硝联产、综合利用。建成冷冻硝田32.2万平方米,滩盐田12.46万平方米,1990年生产芒硝3.5万吨,原盐1.5万吨,年产值342万元,利税202.4万元,质量达到国家优质产品标准。主要完成人员董向荣、乔苍生、郑孝等。1991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玉米淀粉系列产品——柠檬酸与药用淀粉的开发】1993~1995年,临泽县淀粉厂试验在原有玉米淀粉生产线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开发出2个新产品,柠檬酸产品一次试车成功,其质量和卫生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投产两年生产1758.4吨,总产值1055.1万元;出口1380.9吨,创汇150万美元,实现利税63万元。药用淀粉质量稳定,各项指标均达到中国药典CP—1990年版“药典淀粉”规定标准,产品合格率100%,淀粉回收率65%,年新增产值600多万元,利税149万元。主要完成人员卢树武、王月欣、齐峰等。1995年获“地区技术推广一等奖”“省星火二等奖”。
  【凹面太阳灶】1976~1979年由张掖县玻璃工艺美术厂、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完成。1980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腈纶针织品喷花技术】1984~1985年,张掖市针织厂经过反复试验,解决色牢度的关键技术。①喷花涂料的配方;②固色条件的选择;③喷纶的选型。使产品色泽鲜艳,图案层次清晰,立体感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主要完成人员冯学理、查金宝、吴祖森。1987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盐酸异麻黄碱】1987年,张掖市中药提炼厂开发当地麻黄草资源,引进技术,改进原有工艺流程,建成年产盐酸异麻黄碱15吨,年产值600万元,年利税120万元的生产线。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和英国药典标准。产品全部出口创汇。主要完成人员刘玉瑛、周建华。1989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省兴陇杯发明铜牌奖”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彩色毛毯新工艺】1987~1988年,张掖市纺织总厂通过试验,解决化纤毛毯喷花工艺及色浆配方、固色等关键技术,产品色泽鲜艳、固色牢固、立体感强。主要完成人员冯学理、吴祖森、查金宝。1989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省兴陇杯发明铜牌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高强度胶合填充板产品开发】1990年开始,地区建筑材料总厂试验用葵花秆为填充材料,以杨树实木做边框,以木质胶合板为粘面板,用热固定性树脂做粘合剂,在一定温度下加压成型的轻质复合板材,可做门窗、活动工房、吊顶、组合家具等,比木质材料节约木材30%。主要完成人员:鲁维俊、周志远、王成登、李勤学、林宏光。1993年获“地区技术推广一等奖”“省星火三等奖”。
  【利用硫酸废气生产亚硫酸铵的研究】1976~1977年,张掖县磷肥厂综合利用硫酸车间尾气中残余二氧化硫气体,采用氨水双塔两次吸收工艺制得亚硫酸铵。本流程吸收率在98%以上,减轻二氧化硫大气污染给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带来的不良影响,消除烧碱余液的危害。1978年获“省科技大会成果奖”。
  【调幅制兼容式双通道有线广播载波机】1975~1976年,地区广播事业局、山丹县广播站用调幅制兼容式双通道有线广播载波机,实现县广播站到公社广播放大站之间广播节目的载波化传输,在没有广播专线的地方,通过载波技术使线路复用,实现广播电信双畅通;在有广播专线的地方安排出更多的传输通道,为实现农村广播网采用运动技术创造条件。1977年获“地区科学大会成果奖”,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成果奖”。
  【高强度瓦楞原纸】1985年完成。由省轻工业研究所主持,地区造纸厂为第二完成单位。1986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利用制砖黏土研制彩釉砖】1984~1985年完成。由省建筑材料科研所主持,地区平原堡砖瓦厂为第三完成单位,1986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二)乡镇企业科技获奖成果共15项,主要有:
  【微粒刨花板生产工艺技术一次成型模压夹板门扇生产工艺技术】微粒刨花板生产技术是引进国家星火科技奖成果。张掖市人造板厂以滚压碎代替常规打压工艺,使产品质量提高,成本下降。1991年生产板材1000立方米,产值60万元,利税6.7万元。一次成型模压门扇是利用微粒刨花板生产的囊粒状纤维采用棋压技术,改变原成型的二步工艺法,使产品坚固耐用,节约木材。1991年生产门扇2.6万立方米,产值75万元,利税8.3万元。主要完成人员李克英、蔡彬、陈少书。1992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省星火三等奖”。
  三、医药卫生科技获奖成果共30项,主要有:
  【虎梅汤抑制鼠伤寒杆菌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观察】1889~1990年,地区医院应用中医药理论通过复抑制菌试验,研制出治疗鼠伤寒沙门氏菌性肠炎的中成药冲剂虎梅汤。经临床应用观察,患鼠伤寒性肠炎182例,其中63例服用虎梅汤治疗,大便培养细菌阴转率达93.65%,而对照组中西药治疗和西药治疗阴转率分别为64.29%和27.27%。同时服用虎梅汤避免肠道菌群的失调,并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方便等特点。1990年批准批量生产。主要完成人员刘秀梅、黄桂花、钟晓方等。1990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冠心苏合片研制】1975年,甘肃省河西制药厂采用10多种中草药,经加工提取有效成分研制成口服糖衣片。具有补气开窍、镇惊止痛等功效。经临床应用,有效率92%以上,1976年批量生产。1978年获“省科学大会成果奖”。
  【张掖地区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研究】1987年开始,地区防疫站、地氟病防治研究所对全区氟病进行广泛调查和化验诊断,查清受害人数和患者达7万多人,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基本控制发病。建成改水工程28项,安装家庭除氟器580套,使饮水的含氟量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患病率由防治前的37.7%下降到19.4%,儿童氟斑牙由77.2%下降到4.07%。主要完成人员张振壁、姜传禹、李文智等。1990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甲乙经论针灸法则】1991年,地区卫生学校根据我国古代专著《针灸甲乙经》中针灸法则,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汇集和分析整理,找出其规律,使之系统化、条理化、规范化,便于掌握应用。1991年出版《甲乙经论针灸法则》一书。主要完成人员杜天银。1992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844例遗传患者染色体分析研究】1982年,地区医院通过对844例流产夫妇,智力低下、原发性闭经及性发育异常等患者,采取细胞染色体培养等现代医学手段检查,查出染色体异常26例,占受检人数的3.08%。在26例中发现染色体异常属世界首报的2例,国内首报的2例,数目异常的19例,性染色体异常的7例。部分资料已收入《中国人类染色体异常目录》一书。主要完成人员黄国梅、刘玉兰、许大椿等。1993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四、国家及省驻张单位获奖项目:
  【山丹马】50~8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后勤部运用一系列育种技术和方法,经过杂交、回交、横交、自群繁育四个阶段培育出的以体大为主的山丹马新品种,1984年通过兰州军区后勤部鉴定。主要完成人员赵士润等人。1985年7月12日获“全军科技成果一等奖”,10月8日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SQL—90—162型塑料平膜拉丝机】主要完成单位:甘肃省轻工机械厂,刘俊玉、赵保东、汪新民等人。1990年获“国家轻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首届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银奖”。
  其他方面获奖科研成果共8项。其中环境保护2项,气象预报4项,地震观测2项。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