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民族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380
颗粒名称: 第八节 民族教育
分类号: G759.2
页数: 3
页码: 1549-15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到1995年张掖地区民族教育的情况。其中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等。
关键词: 张掖地区 民族教育

内容

全区少数民族中,裕固、藏、蒙古、回族人数较多。传统的民族教育多由民族宗教上层人士主持,以诵吟宗教经文为主。〔民国〕时,国民党政府和少数民族官吏,开始在民族聚居区创建民族小学,但由于经费不足,时办时停,形同虚设。到〔民国〕37年,全区民族初级小学仅有7所,在校学生201人,教师13人。共和国成立后,民族教育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一、幼儿教育
  〔民国〕时期,张掖民族聚居区的幼儿教育是一片空白。1958年,省教育厅要求在“九年内全省基本普及幼儿教育”,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简称“肃南县”)建起幼儿园、托儿所31所,入园入托幼儿207名。后因师资缺乏,设施不配套,教学质量无保证,加之群众生活困难,于1961年全部停办。1980年,肃南县人民政府根据《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纪要》精神,拨款2700元,修建校舍200平方米,办起县城机关幼儿园,配备保育员5人,招收幼儿30人。1987年,张掖市在民族小学内开办民族幼儿园,配幼儿教师11人,招收幼儿90人。其后张掖市民族小学和肃南县一些小学又开设学前班,招收6岁左右的幼儿入学,设说话、计算、常识、唱游等课程,对各少数民族幼儿进行学前教育。1995年底,全区有民族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287人,幼儿教师、保育员37人。有学前班21个,在校幼儿663人,专职教师21人。
  二、小学教育
  (一)〔民国〕时期小学教育〔民国〕27年,省教育厅第四科令张掖县建立新丰乡“边疆中心国民学校”,设有教学班5个,教师8人,学生102人。〔民国〕27~30年,红湾寺、马蹄寺等处的民族宗教上层人士顾嘉堪布、马老藏等倡导,在红湾寺、马蹄寺以及西沟、莲花、明海、慈云等寺院建立初级小学6处,教师6人,学生171人。同期,马步芳驻张掖的一○○师师长韩起功,于〔民国〕27年在张掖县木塔寺南院建立祁连回族小学,配教师1人,招收回民子弟15人,后因经费拮据,翌年停办。〔民国〕34年,国民党将领白崇禧巡视张掖时,拨款3000元,重建祁连回族小学,迁校址于南关清真寺,招收学生30人,聘请教师7人。
  (二)共和国成立以来小学教育1949年张掖解放后,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重视民族教育,选派优秀少数民族教师和汉族教育工作者充实民族地区的教学单位,拨专款支持民族教育发展。1951年,在张掖县康乐区,民乐县马蹄区,酒泉县祁丰区,永昌县皇城区配备专职民族教育助理员,相继接管祁连回民小学,黄藏寺、红湾寺、水关寺、莲花寺、明海寺、马蹄寺、沙沟寺等处的民族小学。1952~1953年,在裕固族聚居的康隆寺、蒙古族聚居的平山湖等处新建民族小学。1954年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后,陆续接管酒泉、张掖、高台、民乐等县经办15所民族小学、36个教学班,48名教师和1077名学生(少数民族学生594名)。
  1958年,全区民族学校学生参加农牧业劳动,教师参加大炼钢铁,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明显下降。1962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纠正某些违背教育发展规律的做法,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1965年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兴办牧读小学。肃南县大河区韭菜沟公社西岭生产队试办第一所骑马巡回教学的牧读小学,年底全县办起牧读小学25所,在校学生490人。“文革”后期,在全省边疆和少数民族普及小学教育经验交流会上,肃南县红石窝“马背小学”被树为典型。1976年1月,张掖地区革委会向全区推广“马背小学”经验,张掖县平山湖公社办起“马背小学”。至年底,全区有民族小学107所,学生5755人。
  1981年,在蒙古族聚居的肃南县康乐区小学、张掖县平山湖乡小学开设蒙文教学班;在藏族聚居的肃南县祁丰、西水、泱翔等小学开设藏语课。到1984年,民族小学合并为64所,布局趋于合理。有教师335人,学生4985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888人,占学生总数的58%。1984年后,贯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的方针,狠抓民族地区初等教育的普及,肃南、张掖两县(市)增加教育投入,提倡群众集资办学,1985~1995年,肃南县利用省政府拨专项教育资金100万元和自筹的80万元,建成寄宿制小学20所;张掖市向城区民族小学、平山湖蒙古族小学投资38万元,学校自筹23万元,新建校舍3448平方米,改善办学条件。到1995年,全区有民族完全小学2所,乡中心小学28所,村学10所,在校学生5066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498人,占学生总数的49.3%。全区民族地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2%,年巩固率98.2%,小学毕业合格率为96.8%,12~15周岁儿童普及率为96.3%,经省、地教育行政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实现民族地区普及小学教育的目标。
  三、中等教育
  张掖的民族中等教育起步较晚。1958年,区内第一所民族中学在肃南县红湾寺建立。在“大跃进”中,盲目办学,肃南县相继办起师范学校、卫生学校、林业学校、畜牧学校。1961年,贯彻中央《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撤销师范、卫校、林校、牧校,保留1所初级中学。1965年,根据中央“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精神,肃南县政府在大岔牧场创办半读半牧中学,学制2年,教师3人,招收学生20人。“文革”开始,学校的教学秩序被打乱,学校和学生的一些特殊照顾被取消。1975年,区内推广肃南红石窝“马背小学”经验,全县民族小学和完全小学均办起“戴帽初中”。1978年,全区有民族完全中学1所,“戴帽初中”20所,教学班58个(含高中班12个),学生1780人,(含高中生512人)。由于中学迅速增加,师资匮乏,大多由小学教师充任,中学教学质量下降。
  1978年后,民族中等教育贯彻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压缩肃南县12所公社小学附设的初中班,集中力量办好4所民族中学,充实中学教学力量。1980年,肃南县政府在红湾寺建立初级中学1所,招生90人,开设藏语文班,配备教师9人,有藏族学生33人,占中学生的33.3%。为帮助培养合格的少数民族中学生,张掖中学从1980年起特设高中民族班,每年招收肃南县少数民族初中毕业生15人。到1995年,张掖中学高中民族班已满15届,招收少数民族学生225人,其中已毕业13届,毕业学生195人,有107人升入高一级学校深造。
  为适应牧区经济和文化科学发展的需要,从1985年开始,对民族地区的中等教育结构进行调整。肃南县第一中学开设职业班,设文秘、畜牧兽医、财务会计专业,学制2年,每期招生45人。肃南县民族中学并入肃南县第一中学。创建肃南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开设畜牧兽医、市场营销、企业经营管理等专业,学制2年,有教职工21人,学生95人。到1995年,全区有民族完全中学2所,职业技术教育中心1所,小学附设初中班学校8所,教学班49个,教师150人,学生1310人。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