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中学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376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中学教育
分类号: G639.2
页数: 7
页码: 1529-15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04年到1995年张掖地区中学教育情况。其中包括学校、学生、教学、思想品德教育、重点中学等。
关键词: 张掖地区 中学教育

内容

一、学校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甘州知府改甘泉书院为“甘州府中学堂”,招收学生56人,有教师5人。〔民国〕2年,甘州府中学堂因学生少,并入设在武威的甘肃省第四中学。
  〔民国〕16年,张掖县县长柴春林在张掖甲种师范讲习所旧址(今张掖市职业中学实习部处),创办张掖县立初级中学。〔民国〕25年,改为“甘肃省立张掖初级中学”,设4个班,学生139人,教师9人。〔民国〕31年,增设高中班,改为“甘肃省张掖中学”。〔民国〕33~35年,山丹县在北街、民乐县在洪水镇玉皇庙、高台县在三官庙、临泽县在蓼泉镇相继创建县立初级中学,有教学班5个,学生166人,教职工27人。到〔民国〕37年,全区有中学5所、班级22个,其中高中班3个,初中班19个,学生588人,教职工73人。
  1949年10月,人民政府相继接管5所中学。工农子女入学年龄适度从宽,录取分数降低25%,给家庭贫困学生评助学金,中学学生增加到726人,比1948年增138人。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学设置逐年增加,至1959年底,全区中学增加到21所,其中完全中学4所,初级中学17所,加上部分小学增设的初中班,在校学生达10437人,教职工增至457人。1960~1962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休学、退学的学生增多,学额严重不足。1961年贯彻中共甘肃省委“缩短教育战线”的指示,停办一些办学条件较差的中学。全区保留中学10所,其中完全中学4所,初级中学6所,学生2321人,教职工260人。
  196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8120部队育才中学由河北邢台迁来张掖。张掖县大满中学(改名为“张掖县第三中学)、高台县新坝中学相继恢复,全区中学增加到13所,其中完全中学5所,初级中学8所,学生3249人,教职工399人。
  1966年,“文革”开始,各中学“停课闹革命”,教学秩序遭受破坏。后又根据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把学校办到贫下中农家门口”的要求,盲目增设学校。张掖县中学增加到22所,“戴帽”(小学附设三年初中班,学校建制仍为小学)中学103所;山丹县中学增加到16所,“戴帽”中学22所;民乐县中学增加到8所,“戴帽”中学57所;高台县中学增加到11所,“戴帽”中学33所;临泽县中学增加到5所,“戴帽”中学56所;肃南县中学增设高中部班,“戴帽”中学4所。全区中学增加到65所,“戴帽”中学275所,学生6.05万人,教职工2952人,但因师资缺乏,经费不足,教学质量普遍下降。
  1978年后,随着改革的深化,对全区中学设置进行调整,“减少高中,加强初中,增加农中与职中”,各类中学布局趋向合理。
  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地区对中学的调整工作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结合进行。调整结果是:省、地管理和县办的完全中学全部保留;原公社办的高中,除一部分转为农、职业中学外,其余全部改为初级中学;“戴帽”中学一部分改为十年制或八年制学校,其余大部撤销。到1995年,全区有完全中学24所,初级中学67所,十年制中学1所,八年制中学19所,在校学生53175人,教职工4409人,分别为新中国成立前的22.5、88.5和55.2倍。培养初、高中毕业生39.49万人,其中考入中专1.39万人,考入大学8736人。1995年,全区平均每万人中有中学0.9所、中学教师35人、中学生445人、中专毕业生116人、大学毕业生74人。
  二、学生
  〔清〕末,甘州府中学堂向甘州府属各县招生,对象是当年各县高等小学堂的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学生。
  〔民国〕时期,各县中学招生由县政府教育科主持。共和国成立后,招生制度几经修订。五六十年代,中学招生由各县教育局主持,组织全县中学有关教师出题备卷、报名考试、阅卷记分,确定录取分数线,由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为照顾少数民族和贫下中农及烈军属子女入学,录取分数适度降低。
  1966年“文革”开始,初、高中招生停止。1969年废除招生考试制,改为群众推荐,领导审批,录取工人、农民、军属子女和所谓“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即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分子的子女)入学。1977年遵照国务院和教育部规定的招生办法,组织学生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县(市)初选,学校录取。张掖地、县分别成立招生组织,制定考试细则,确立“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并对“三好学生”(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优秀班干部、烈军属子女和少数民族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小学生升初中由各县教育部门组织教师统一命题,学校依据考试成绩录取;初中生升高中,由地区教育部门统一命题,各县考试录取。1983年后改由省教委统一命题,地、县(市)主持考试,择优录取。1990年后推行毕业会考制度,凡六年制小学毕业生、三三制和九年制初中毕业生于毕业前,分别按照省、地教委的统一命题,由各县(市)教委组建会考领导班子组织会考,各中等学校依据会考成绩,择优录取,分片入学。
  全区高中招生,依据先中专、师范、重点中学,而后是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的顺序录取,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高于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1995年全区六年制小学毕业生1.86万人,升入初中的1.68万人,占小学毕业生总数的90.3%;初中毕业生1.15万人,升入中专的82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7%。升入高中的310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7%;升入职业中学的135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2%。初中毕业生升学的总数为5292人,升学率为46%。
  三、教学
  (一)学制与课程〔清〕末,甘州府中学堂实行班级授课制,学生修业年限5年;课程有读经、讲经、语文、算术、历史、地理、体操等。
  〔民国〕16~21年,张掖县立初级中学学制4年,翌年改为3年。〔民国〕31年该校增设高中班,学制为初、高中“三、三分段”。其后成立的山丹、民乐、高台、临泽县的初级中学,学制均为三年。初中课程为公民、国语、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博物、音乐、体育、图画、生理卫生、童子军训练等;高中课程除增加矿物,将童子军训练改为军训外,其余课程与初中同。教科书为部颁课本,每周授课31课时。
  1949年解放初,学制沿用旧制,完全中学初、高中三、三分段制。课程取消公民、童子军训练(含军训),增加政治,其余课程依旧。1952年开始,执行教育部颁发的教学计划,初中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植物、动物、卫生常识、外语、体育、音乐、图画等;高中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达尔文主义、外语、制图、体育等。1956年增加劳动课,1963年增加工农业生产知识课。1966年“文革”开始,停课3年;1969年复课后,初中改为2年,完全中学改为初、高中“二、二分段”制。秋季始业改为春季始业。新增课程有毛泽东思想、革命文艺、工农业基础知识、军事体育。1973年后,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课。1974年后,停授外语,语文课增加应用文,数学课增加测量、会计、制图,物理课增加3机1泵(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水泵)。
  1978年,全区实行《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79年完全中学高中实行文理分科,文科停授物理化学课,理科停授历史地理课。1980年完全中学恢复“三、三分段”学制,各科课程更趋完善。1985年《教育法》颁布,八年制和十年制中学开始向九年制义务教育过渡。
  1991年,初、高中开设劳动技术课,开始实行毕业会考制度,高中文、理科分设终止。1994年实行“新工时制”,初、高中教学计划作了相应调整。
  (二)教法与教学改革〔清〕末,甘州中学堂实行课堂教学及先生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法。〔民国〕时期,全区部分中学开始用讲读、实验教学法,但由于经费和师资力量不足,实验提示设备短缺,大部分教师仍以讲解法为主。
  1950年3月,西北军政委员会《西北区中学教育暂行办法》颁发,全区各中学依照《办法》的精神,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改变“满堂灌”的教法。1953年各中学相继成立各种教研组,学习前苏联凯洛夫“教学五原则”,即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注意运用“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复习、布置作业”等环节,初步改变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的状况。1963年,试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区各中学以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为目的,开始运用启发式教法,激发学生主动、自觉获取知识的积极性。
  “文革”期间,各中学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方法遭受严重破坏。1978年以后,认真贯彻省教育厅“改进教学方法,调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两个积极性”的指示,要求教师精讲,学生勤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1980年开始,张掖地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4学科学会成立;1982年10月,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5学科学会成立。各学会每年召开年会研讨教学。1985年张掖中学和育才中学相继开设电子计算机课;1986年地区教委教研室和各县(市)教委教研室相继成立,地区教委教研室组织各科教师代表赴上海、湖南、兰州等地观摩学习,推广四课型教学法,六课型单元教学法,成式教学法和愉快教学法,全区各中学的教学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989年、1991年,地区教委教研室开展初中、高中政治、语文、物理、化学及数学、历史、地理、英语等优秀课评选活动,有44名教师获奖。1992年有80%的中学配备电教设备,初步形成覆盖全区的电教网络。1993、1994年,再次举行初中、高中优秀课评选活动,有85名教师获奖。1994年,地区教委主办的《张掖教研》创刊,发表论文200余篇。1995年高、初中毕业会考,6课平均成绩优秀率达48%,9课成绩及格率达91%,全区考入大专院校的学生首次突破700人大关,被中专录取的人数达691人。实验教学相应得到发展,至1989年,全区有数学教学箱817个,自然教具箱762个,地球仪737台,三球仪190台,行程演示仪612台。1990年,各县筹备资金757.7万元;1994年,地区教委对6县(市)城乡中学的实验教学进行检查验收,张掖等5县1市的完全中学达到二类标准,初级中学和八年制、九年制中学达到三类标准。
  (三)体育教学〔清〕末,甘州中学堂设有体操课。民国时期各县中学均设有体育、音乐、美术课,以体育课为主。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西北区中学教育暂行实施办法》颁发后,各中学加强体育教学。1953年始,各县中学建立校医室;1955年开始建立学生健康卡片;1963年推广眼保健操。
  1975年开始,各中学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978年依据国家体委、教育部的指示,强化“两课、三操、两活动”,即每周两节体育课,每天的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每周两次体育活动。每学期一次运动会。1987年中学生体育达标率平均80%以上。1991年全省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研讨会在全国体育先进县——临泽县召开后,各中学学习临泽经验,自制各类体育器械24.8万件,节约资金121.5万元;中学生体育达标率95%,良好率35%,优秀率20.3%。1995年,区内中学在体育教学中获得国家和省人民政府奖励的学校5所。
  (四)学生成绩考核〔民国〕时期,甘肃省立张掖中学和山丹、民乐、临泽、高台等县立中学从平时考查、学期考试和毕业考试三方面考察。学生操行按平时表现评定,分甲、乙、丙、丁4等,丙等为及格;体育按学生体质及技能评定分数,其他各课按考试优劣计分,100分为最高分,60分为及格分数线。
  共和国成立后,学生成绩考核分学业成绩与品德成绩。实行百分记分制,60分为及格。1954年学习前苏联经验,实行5级计分制,3分为及格,5分为最高分。1957年,各中学依据《甘肃省中学学生成绩考核暂行办法》规定,学生学期总分按平时30%、期中30%、期末40%计算;学年成绩按两学期平均成绩计算;毕业成绩按3学年平均成绩计算,不举行毕业考试。1963年后操行写评语、不计分。1965年,依据《甘肃省全日制中学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办法》,各中学平时考查作文记分,其他课不计分,也不考试;根据各自实际,对5科只测验1次,不记分。
  “文革”时期,考核制度废除,实行开卷考试,学生看书答卷,民主评分。1976年后,恢复平时、期中、期末考试制,增加毕业会考。1991年开始,初中毕业由省教委统一命题,县(市)组织考试阅卷,卷面分为语文、数学120分,其他各课100分,60分及格。高中分阶段会考,各课按100分计分、60分及格;不及格允许补考1次,仍不及格者发结业证。
  四、思想品德教育
  〔清〕末,甘州府中学堂设监督,由知府兼任,下设堂长和监堂,分别主持校务和教务。对学生进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内容的传统伦理道德教育。
  〔民国〕时期,全区各中学实行校长领导下的“教务、训育、事务”3课分管制,思想品德由训育主任和级任导师负责,向学生进行“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三民主义”和“总裁训导”的教育,灌输为国民党统治服务的思想共和国建立后,实行校长领导下的教务、总务分管制,教务处管理思想教育和教学。各校建立学生会、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少年先锋队等组织,向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1954年,各级中学组织开展适合中学生的体力劳动,纠正个别学生轻视劳动和轻视劳动人民的不良倾向。1955年《中学生守则》颁布,开展评选“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的三好活动,加强对学生遵守社会秩序和学校纪律教育。1963年,甘肃省第六次教育工作会议后,各中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向学生进行阶级观点、劳动观点、集体主义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是年普遍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
  “文革”期间,不少中学生参与武斗和打砸抢活动,造成中学生思想品德大滑坡。1978年以后,恢复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向学生进行“尊师重教”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1981年,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区有106名中学生获“甘肃省三好学生”称号。
  1983年,甘肃省教育厅下达《关于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见》,各中学结合每周升国旗活动,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1988年,贯彻国家教委《中学生德育大纲(试行稿)》《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学生争做“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1990年,中共张掖地委、地区行署召开中学德育工作座谈会,确定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要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遵纪守法、坚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教育。建立“党团组织、行政组织、学生自治组织和家庭社会组织”四条德育网络,狠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劳动育人、环境育人”的6个环节。1992年后,各中学相继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展向中学生进行“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的教育,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思想。
  五、重点中学
  1953年毛泽东主席指示“要办好重点中学”,1959年周恩来总理指出:“首先集中力量办好重点学校”。1962年张掖中学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首批16所重点中学之一。1978年育才中学被地区教育局确定为重点中学。80年代开始,各县(市)教育局按照“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师资力量雄厚、学生素质较好、教学设备比较完善”的标准,从抓学生思想教育、抓教学改革较为突出的中学中选择确定一批重点中学,作为一般中学的示范。到1995年,全区重点中学已达10所,其中:省属1所,地属1所,县(市)属8所。省属1所是:甘肃省张掖中学;地区辖属1所是:张掖地区育才中学;全区6个县(市)所属的8所是:张掖市第一中学,张掖市第二中学,张掖市第四中学,山丹县第一中学,民乐县第一中学,临泽县第一中学,高台县第一中学,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