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小学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37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小学教育
分类号: G629.2
页数: 7
页码: 1523-15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05年到1995年张掖地区小学教育的情况。其中包括学校、学制与课程、教学与教研、德育与成果等。
关键词: 张掖地区 小学教育

内容

一、学校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甘州府属各县遵照清朝《钦定学堂章程》,“废书院、兴学堂”,蓼得书院改建为张掖县高等小学堂,仙堤书院改建为山丹县高等小学堂,仰止书院改建为东乐县高等小学堂,蓼泉书院改建为临泽县高等小学堂,建康书院改建为高台县高等小学堂。城乡社学、义学改建为初等小学堂。
  〔民国〕建立后,改学堂为学校,由县设立;始设劝学所,鼓励私人办学,完善和改良私塾教学。各县在改学堂为县立小学校的同时,增设县高等小学校2所(张掖县甘泉小学校和山丹县高等小学校),初等女子小学校2所(张掖“文峰”和临泽“培根”)。〔民国〕24年,今辖区各县各类小学增加到205所,教职员工278人,学生1.26万名。继而推行《义务教育暂行办法大纲》,普及初等教育,各县创办过一年制、二年制和三年制的简易小学。为减少教育经费支出,奉令将高等小学校和初等小学校合并成立完全小学,并依地域大小,人口多少,划分学区。每学区设完全小学1所,初等小学数所,新增小学12所,其中民族小学两所(张掖县新丰回藏小学、临泽县罗儿家边疆民族小学),女子小学两所(山丹、民乐县各1所),私立青云(马步青出资)小学1所。〔民国〕30年,推行国民教育,甘肃省政府颁布《全省各乡镇中心学校实施要则》和《国民学校实施要则》,将小学教育、义务教育和国民教育统一纳入国民教育范围以内。每乡(镇)设置中心国民学校1所,每保设国民学校1所,居住零散的农村,学校分设班级于各村庄,进行巡回教学。在中心国民学校和保国民学校中,设小教部和民教部,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同时进行。抗日战争时期,一些学校内迁,人才西流,不少有识之士,助资兴学,私立小学应运而生,仅张掖城区就有山西商人出资办的“三晋”小学,陕西商人出资办的三秦小学,两湖商人出资办的文襄小学,民勤商人出资办的民勤小学,天主教会、佛教会、道教会出资办的明德、佛光、道德小学以及祁连、益、松峰、五凉、金城等小学校。
  〔民国〕33年,国民政府颁发《强迫入学条例》,各县推行强迫入学,凡未入学的学龄儿童限期入学,逾期不入者给予处罚。到1949年解放前夕,全区有各类小学473所,其中完全小学49所,初级小学424所(内含私立初小17所),有教师989人,学生2.56万人。
  共和国成立后,张掖分区各县接管国民党政府办的学校和以国民党将军名字命名的益堃小学,接受外国教会津贴的明德小学。其他私立小学继续开办。1950年,遵循教育部“整顿巩固、重点发展、保证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对各县小学进行整编。整编后,张掖、山丹、民乐、临泽、高台5县有各类小学452所,其中完小41所,初小411所;教师970人,学生21759人。
  1958年“大跃进”开始,全区小学增加到648所,学生3.31万人。1962年对小学作了调整压缩,到1963年有各类小学507所,学生36225人,同1953年相比,学校减少22所,学生增加40%以上。1964年,大力兴办半耕半读学校,或在全日制小学中增设耕读班,全区兴办起耕读校(班)670个,学生9.85万人。其中肃南县大河区韭菜沟以民办公助的形式办起“马背小学”,采用骑马巡回给学生授课,受到上级表扬;中央电影制片厂摄制电影《马背小学》,在全国各地上映。
  1966年“文革”开始,学校“停课闹革命”。1968年复课后,进行斗、批、改。继而“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贫下中农代表”相继进驻学校,农村学校下放生产大队管理;城区小学实行“厂校挂钩”,学生名为“以学为主”,实则以大批判和劳动为主,教学秩序完全被打乱。1970年推行小学增设初中班(“戴帽小学”),部分教师调任初中班授课,缺额吸收民办教师充任,教学质量明显下降。其后又在“黄帅造反精神”的影响下,批判“师道尊严,智育第一”,小学教育被削弱,学生入学率因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大幅度下降。
  1978年以后,普及小学教育,采用教育专干包公社,校长包大队,教师包生产队,班主任包班级,挨家动员,逐户登记,学生入学率开始回升。
  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义务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下达后,地区成立“普及小学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张掖地区普及小学教育规划》。张掖市和高台县在压缩行政经费的同时,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动员社会各方集资办学,小学教育率先向一无(无危房)、两有(班班有教室、人人有桌凳)、六配套(有校门、围墙、厕所、图书、教学仪器和体育器材)迈进。其他各县也把普及小学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改善办学条件,取消小学附设的初中班,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为普及小学教育奠定基础。到1986年,全区有小学996所,教学班5777个,学生121003人,教师6378人,学生入学率由79.6%提高到90%以上。除肃南外,其他5县(市),均达到省教委普及小学教育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全区教育事业有新的发展,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上升到99.6%,巩固率达99.5%,普及率达98.9%,毕业率达98.5%。到1995年底,全区有小学819所,4808个教学班,学生133946人(其中女生5.43万人,占小学生总数的40.5%),教职工6179人,同1949年相比,学校增长1.7倍,学生增长5倍,教师增长6.1倍,为实施9年义务教育制奠定基础。
  二、学制与课程
  〔清〕末,小学堂分初、高两等。初等收8岁以上儿童入学,学制5年;高等收初等小学堂毕业或具有同等文化程度者,学制4年,春季始业。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外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图画和体操等。〔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新学制——壬子学制,规定初等小学修业为4年,高等小学为3年,推行义务教育,提倡男女均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民国〕7年,颁布《高等小学实施细则》,规定课程为修身、国文、算学、手工、图画、体操,其中读经、讲经仍占全课程的40%以上。〔民国〕12年,实行壬戌学制,小学修业6年(初小4年、高小2年),秋季始业。课程有国语(包括语言、作文、写字)、算术、社会(包括历史、地理、公民、卫生)、自然(包括自然、园艺)、工用工艺、形象艺术、音乐、体育等。〔民国〕15年,将修身课改为公民训练,工用工艺改为劳作,形象艺术改为美术。〔民国〕17年推行党化教育,设党义(三民主义)和童子军训练等课,用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信条禁锢学生思想。〔民国〕19年设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工作(原为工艺)、美术、体育、音乐等。〔民国〕24年抗日战争开始,国民政府又提出:“道德尚武教育为本,以实用教育为用”,党义教材渗入各课教材之中,不单独设课。〔民国〕2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国民教育实施纲要》,规定乡镇设中心国民学校,保设国民学校,由乡(镇)长和保长兼任中心国民学校和保国民学校校长,实行所谓“政教合一”和“管教养卫”的新学制。〔民国〕35年,中心国民学校和保国民学校的课程中增加作文、写字、说话、珠算、公民。保国民学校增加常识(自然、社会、卫生)课。在边远山区的小学中,因教材不足或师资缺乏,有的仍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四·七言杂字》作教材。
  共和国成立后,全区各普通小学仍沿用四二制(初小4年,高小2年),课程分低、中、高年级设置。一二年级为低年级,设国语、算术、美术、唱游;三四年级为中年级,增设常识,唱游分设音乐、体育;五六年级为高年级,设语文、算术(含珠算)、历史、地理、自然、生产常识、音乐、体育、图画,增设政治常识(分为史地、自然),取消童训和公民,改设思想品德课。1951年教育部《小学暂行课程表》下达后,张掖、临泽等县的个别学校,开设五年一贯制试验班,1953年奉省文教厅通知,新学制暂缓推行。1954年,根据省文教厅通知,张掖县青西小学和西街小学,试行全日和半日二部制教学,同时增设劳动课。1957年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增设劳动课;四年级以上学生每年劳动半月。1962年全区执行《甘肃省全日制小学教学计划》,政治课不单独设置,改由周会课进行,增加算术(含珠算)、语文课的课时。同期内,张掖县劳动街第一小学被定为省五年一贯制重点试验小学,试验班级3个,学生150人。
  1966年“文革”开始,小学学制规定为5年,设政治、算术、革命文艺(学唱样板戏)、军体、劳动。政治课以学《毛主席语录》为主,高年级增加老三篇(即《毛泽东选集》中的《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其后军宣队、工宣队、农宣队进驻学校,推行“斗私批修”和“两挂钩”(城区厂校挂钩、农村社校挂钩),改秋季始业为春季始业,学生按班、排、连编制,延聘工农兵当教员。在“上高中不出公社,上初中不出大队”的口号指导下,部分小学增设初中班,造成中小学比例失调,教学质量严重下降。1972年后,掀起“批林批孔”,批判“复辟回潮”“尊师重教”,给学校教育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
  1978年1月,国家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小学学制5年,设8门课程,并对各年级政治课和文化课的课时以及学工、学农、学军等“兼学”的时间作了明确的规定。为培养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自然和常识课有所增加。其后根据教育部《关于在城区试验六年制小学问题的通知》精神,张掖、山丹、民乐、临泽等县将一部分城镇小学的学制改为6年。1981年3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育计划(实行草案)》,小学五年级学生参加初中招生考试,录取的按计划进入初中学习,其余仍回小学上六年级。1983年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调整学校结构,改革教学体制。遵照省教委指示,对全区小学实行分类指导,第一类城区和乡镇条件较好的小学,全面执行部颁教学计划,第二类条件稍差的小学,按部颁小学教学计划,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常识4课;第三类多种形式的简易小学及教学班,按省教委规定主要学好语文、数学两课,保证学生在结业时的语文、数学成绩,达到部颁教学大纲的要求。
  1984年,国家教委颁发《全日制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和《全日制中小学十八个学科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趋于完善规范。五年制小学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体育、音乐、美术,从三年级开始增设社会、劳动课,六年制小学课程和五年制小学相同,惟社会、劳动课从四年级开始增设。农村简易小学依照省教委规定,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常识4课。各课的总课时分别为204、2380、1428和68课时,全年教学38周,假期12周,机动不超过4小时。
  1985年,张掖全区城镇小学为6年制,农村一般为5年。
  三、教学与教研
  〔清〕末,小学教学是“先生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学生以死记硬背为主。〔民国〕初年,除县城个别条件较好的小学中个别老师采用常识教学法外,其他学校和私学、社学转为小学的,仍采用注入式教学法。〔民国〕12年,班级授课制逐渐在各县小学推行,教师须依照教育部编的各课教材教学,国语教学中推行注音字母,绝大多数小学采用分段教法。
  共和国成立后,组织教师学习解放老区教学经验,改革旧的教学方法。1953年学习前苏联教育模式,采用新的启发式教学法,推行教学五个原则——直观性、积极性、巩固性、量力性、系统性以及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实行5级学分制。
  1958年,对小学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将初中代数下放小学,将生产劳动课列入教学计划,教材的编排由圆周式改为直线式。1960年改革省编教材,教学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讲解与辅导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的教学法,抓重点难点、反复讲解,提高教学质量。1962年推广语文“集中识字”,数学“口算、笔算、珠算结合”,在全区建起14个中心辅导学区,定期组织公开教学,交流教学经验和方法,全区小学教学质量稳步上升。1966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批判“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修正主义苗子”,批判“师道尊严”,批判“智育第一”,将一部分教师下放农村或“五七于校”改造,有的送原籍农村劳动。1970年后,推行“开门办学”和“拜工农兵为师”,军宣队、工宣队、农宣队进驻学校,学校由工厂和生产大队管理。
  1978年后,全区各小学开展教学改革,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训练,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区8个辅导学区开展教学研究。1987年,地区教委教研室引进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创立的“六因素单元教学法”,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分解为自学→ 启发→ 复习→ 作业→ 改错→ 小结;教师在课堂异步指导程序提炼为提出问题→ 启发思维→ 明了学情→ 研讨学习→ 强化学习,或是问题→ 启发→ 自学→ 明情→ 研讨→ 强化。六因素教学法在张掖市西街小学四(1)班、北街小学四(3)班、青东小学三(2)班,进行语文、算术二课的教学实验,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全面启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1989年,甘肃省教委组织扩散联合国教科文委“亚太地区JIP计划”(J是小学,I是质量,P是计划)。张掖地区在张掖城乡10所小学的15个班级中进行实验。1990年7月甘肃省统一组织升学考试,全区9个实验班376名学生语文及格率92.5%,平均82分;数学及格率99.1%,平均91.7分。农村6个实验班180名学生的语文及格率84.7%,平均78.3分;数学及格率91.9%,平均82.7分;城乡556名学生,思想品德课及格率91%,均高于平行的非实验班。
  全区各县(市)小学依照《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的要求,在上好音乐、美术、手工劳动课的同时,又在学校开辟第二课堂,成立书法、美术、歌咏、舞蹈等小组。全区小学有歌咏队800多个,书法绘画小组500多个,此外还有腰鼓队、鼓号队、小乐队等。地、县(市)教委还注重电化教学,在一些重点小学相继配备幻灯、录音、录像、电视、电脑等电教设备,初步实现教学现代化。
  四、德育与成果
  〔清〕末,甘州府各县小学堂进行以“孝、悌、忠、信”为内容的传统伦理道德教育,要求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上,忠君爱国。
  〔民国〕时期,通过上修身课和公民训练,向学生进行三民主义教育,把“礼、义、廉、耻”作为校训。〔民国〕25年抗日战争开始后,又向学生进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教育,用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民族英雄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
  1949年10月以后,全区各小学相继建立起少年先锋队组织,通过课堂教育和队日活动,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1950年,城乡小学普遍向学生进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教育,启发学生动员家长参与爱国捐献活动。1955年教育部颁发《小学生守则》,全区小学贯彻《守则》,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1956年响应共青团中央倡议,开展“小五年计划”活动,各小学组织学生在课外种树种花,平整体育场地,拣拾废品以及帮助农业社积肥、锄草、拾麦穗等项活动。
  1957年开始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1958年劳动课正式列入教学计划,开始创建校办工厂、校办农场,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社会服务性劳动。由于受“左”的思潮影响,一度出现学生劳动过多过重问题,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脱离实际的校办农场也先后停办。1963年,各小学普遍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开展以“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为内容的评选活动,广泛进行忆苦思甜教育。
  1978年以后,继续开展“五爱”教育,建立“三好”学生档案,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进一步加强。各小学在每年的“清明”“七·一”“八·一”等节日,分别组织高年级学生到高台、临泽、肃南烈士陵园或一些革命遗址,缅怀先烈丰功,继承先烈遗志。1984年后,各小学广泛开展“五讲” (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活动。
  1989年,全区各小学普遍开展升国旗、唱国歌、学雷锋、创“三好”、热爱家乡、热爱中华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实施《小学德育纲要》。1990年后,地委、行署相继召开以德育为内容的“兴教助学”和德育工作座谈会,总结推广临泽县小学德育工作经验,抓“一、二、三、四、五”工程,即充分发挥一个渠道(课堂教学)的作用;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两个规范;搞好“德育工作队伍、德育基地、校园文化”三项建设;创建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四风;狠抓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指导、检查、总结、评比五个环节,使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格率提高到99%,有效地提高了校园的文明程度。其后又总结推广张掖市小满乡中心小学校经验,在学生中开展学赖宁、“献五心”(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的活动,提高学生热爱祖国,关心他人,帮助贫困户的积极性,受到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的赞扬,校长任建基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