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幼儿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37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幼儿教育
分类号: G619.2
页数: 2
页码: 1522-152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清朝到1995年张掖地区幼儿教育的情况。其中包括幼儿园、幼儿教学、学前班等。
关键词: 张掖地区 幼儿教育

内容

一、幼儿园
  清朝末年,甘州府属张掖县始设蒙养院,对4~6岁的幼儿进行“蒙养”和“家教”相结合的教育,由于入院幼儿少,发展缓慢。广大农村仍为家教,由父母和祖父母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民国〕时期改蒙养院为幼稚园。〔民国〕20年,临泽县蓼泉乡培根女子学校创办育儿所,入学幼儿约50余人,配保育员一人,负责管教入院幼儿。〔民国〕28年,张掖县文峰女子学校开设幼稚班,入学幼儿42人,保育教师1人。〔民国〕34年,张掖县城区设幼稚园,入园幼儿34人,配保育员1人。是年秋,张掖师范附属小学开设幼稚班,入学幼儿37人,配教师1人。1949年解放前夕,张掖全区有幼稚园2所,幼稚班2个,招收幼儿92人,有保育教师4人。
  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幼儿教育。1956年春,张掖专区专员公署保育院成立,吸收地委、专署机关干部职工的幼儿入园。张掖、山丹、民乐、临泽、高台5县教育部门,各自创办带有示范性质的实验幼儿园,配备保育教师10人,入园幼儿近200人,均为日托制。为解除女职工的拖累,解放农村妇女劳动力,还提出在企、事业单位和农村合作社中创办幼儿园、托儿所和季节性的抱娃组。1958年“大跃进”中,幼教工作贯彻“大小结合、土洋并举”“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全区幼儿园猛增到872所,入园幼儿达44126名。由于超越当时经济发展的水准,这些一哄而上,盲目创办的幼儿园,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自然消失。其后几年,经济复苏,幼儿教育随之恢复。“文革”开始,幼儿教育复而消失。
  20世纪80年代开始,地、县分别成立少年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加强对幼教事业的领导。张掖师范和各县教师进修学校设立幼教进修班,培训幼教师资。办园形式有:
  教育部门办园 1979年初,全区教育部门直接开办的幼儿园有4所,教职工32人,入园幼儿333人;到1995年,达125所,入园幼儿10459人。
  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园 到1995年,机关企事业单位幼儿园达40个,入园幼儿1266人。
  农村集体办园 1956~1995年间,各县(市)农村队、组、村、社,曾先后开办不同类型的幼儿教育组织,到1995年,全区有托儿所847所,幼儿园169所,入园幼儿4.69万人。
  家庭个体办园 1983年5月,张掖城区出现3所家庭幼儿园,因入园幼儿少,创办不久即停。
  二、幼儿教学
  (一)课程与教材 〔民国〕时期,依据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发的《幼稚园课程标准》设音乐、故事、儿歌、游戏、小手工等。教材依据实际由教师自编。共和国成立后,遵照教育部1952年颁发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和《幼儿园暂行教育纲要》,幼儿园课程统一为语言、绘画、音乐、计算、美工和识别环境等。依据幼儿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游戏。1981年10月后,贯彻教育部《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全区幼儿教育分为生活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八项。教材以统编为主,补充教材为辅。
  (二)教学方法 〔民国〕时期全区幼稚园采用单元教学法。共和国成立后,贯彻教育部《幼儿园暂行教育纲要》,管好幼儿生活,使幼儿在集体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依照幼儿心理、生理特点,上课主要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开展有创造性和竞赛性的智力游戏。
  三、学前班
  1980年,根据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精神,张掖县小满公社五星小学创办全区第一所学前班,配教师1人,吸收16名6岁幼儿进班学习。翌年,高台县在城区东街小学创办全区第二所学前班,入学幼儿68人,配教师2人。地区教育局及时总结推广,幼儿学前班迅速全面发展起来,到1994年达847个班,入学幼儿22979人。到1995年,全区的819所小学全部创办起学前班,接受学前教育的幼童达35128人,专、兼职教师1602人,其中受过幼教师资培训者287人。教学方法既不同于全日制幼儿园,也不同于小学一年级,而是依据6~7岁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各种生动、活泼、有趣的形式和方法,培养训练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进入小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教材主要有《语言》《计算》《常识》《美工》《唱游》等;各县(市)的学校,还依据学前班教师的特点和专长,增加《说话训练》《当地风物传说》等。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