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校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37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学校教育
分类号: G527
页数: 5
页码: 1517-15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从西汉到1995年张掖地区学校教育的情况。其中包括民间办学、、官办和官助民捐办学、科举和贡院等。
关键词: 张掖地区 学校教育

内容

一、民间办学
  【私学】〔西汉〕张掖建郡后,随着内地移民的大量迁入,私学在张掖郡各县的坞、堡兴起。到〔魏〕〔晋〕〔十六国〕时,中原离乱,大批文人学士来河西避乱,推动张掖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略阳郭荷、敦煌郭瑀相继在张掖设帐办学。〔隋〕〔唐〕时,张掖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私学更加普及。中〔唐〕后,吐蕃等游牧民族入居,私学中断,直到〔明〕〔清〕间,又相继恢复。
  私学教育以言传身教为主,对初入学的儿童,教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朱子治家格言》《增广贤文》《四言杂字》《幼学琼林》等启蒙教材,并教练楷书。年岁稍长后,即教授《四书》《五经》,开始学作对联,作试帖诗并八股文等。私学教师的报酬,由学生家长依据家道丰欠、学生学习时间长短等情。在开学和重大节日时送礼(制钱500或1000、铜元50或100、猪肉礼方、酒和干鲜果品、点心等),年终时送上学钱(大洋数元)和学粮(数斗或一石)。
  〔清〕末〔民国〕初废科举、兴学堂后,甘州府各县城乡,仍有一定数量的私学,其中张掖县的王提贤、沈鸣鹤、王兴梓、刘泽,临泽县的李发春,高台县的李士选、萧裕本等贡生、秀才所创办的私学比较有名。教学内容除八股文已废除外,其他照旧,新增《国文》和《算学》。
  【社学】由里社或村社兴办,〔唐〕时初创,〔宋〕〔元〕〔明〕〔清〕诸朝进一步发展。社学和私学、私塾的区别是:私学由私人设馆授学,教师的报酬由学生家长负担;社学是由村社利用本村的祠堂、庙宇或其他公共场地兴办,并由村社集体出钱出物延聘教师,教授本村社的青少年。教材和私学大致相同,开始习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继而依据学生资质并家庭意愿等不同情况,对聪慧好学、家道丰盈者让其读《四书》《五经》,学作试帖诗、八股文,参与科举;对资质较差,又无力供给上学的,则让读《朱柏庐治家格言》《四言、六言、七言杂字》《算法歌诀》等治家理财的读物;其中通岐黄之术的教师,还教一些有志于医的学生习读《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濒湖脉诀》等医学书籍。〔明〕正德时,还诏令社学学生中的俊彦英才,递补儒学生员、中举会进,跻身仕途。
  清王朝统一中国后,诏令全国每乡置社学一所,选择“文行优者充任社师”,免除其差徭杂役,并供给一定的食粮,近乡子弟年12岁以上者,均可入社学学习。康熙十年(1671年),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甘山道按察副使胡悉宁,甘州知府王廷赞,在甘州及各县城乡兴办社学。据《抚彝厅志》记载,“城乡皆有社学”,从而取代部分私学。
  【义学】是带有救助性质的学校,多由地方士绅捐资延聘教师,教授天资聪慧而家道贫寒、无力交纳学费的孩子。初创于汉朝,盛行于〔元〕〔明〕〔清〕诸朝。〔清〕雍正后,甘州各县先后创建义学49所,其中张掖县12所(城区4所、农村8所),山丹县11所(城区3所、农村8所),高台县12所(城区4所、农村8所),东乐县7所(城区1所、农村6所),抚彝厅7所(城区1所、农村6所)。〔清〕同治时,陕甘总督又令甘肃各州府县广集资金,兴办义学,义学又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义学教材,大致与社学、私学相同,即儿童以启蒙读物为主,兼习毛笔楷书;少年以读《四书》《五经》为主,习读史书、子书等,并学作试贴诗、八股文等。义学一般均制定有学规,其中家道清贫而品学兼优的学生,还能得到一些资助。
  二、官办和官助民捐办学
  【官学】政府出钱兴办,古代称“庠序”,又叫学校。张掖的官学出现于〔西汉〕成帝年间,同中原相比迟一千多年,其原因,一是〔夏〕〔商〕〔周〕之际张掖为戎羌、乌孙、月氏、匈奴居牧;二是汉武帝设郡后忙于列亭障、兴屯田、保境安民。历武帝、昭帝、宣帝、元帝4朝60余年的治理,河西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建立官学的条件成熟,太守萧咸即在张掖设置郡学及部分县学。〔汉〕平帝时又在张掖设置管理学校的学官。〔魏〕〔晋〕〔十六国〕时期中原动乱,出现所谓“秦川中原血没腕,惟有凉州依柱观”的偏安局面,〔前凉〕王张轨尊儒学、重教化、励精图治,除在所领州郡兴建学校、培养人才外,还在凉州建立国学,征召甲胄子弟900人入学。〔北凉〕王沮渠蒙逊虽系临松郡匈奴族人,但从幼年即入郡学读儒学经书及《武经七书》等,成长为智勇双全的奇才。建立 〔北凉〕后,即把学校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还令其儿子沮渠牧犍拜大学者刘眪为师,学习《五经》《四书》。隋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在诏令“恢复汉人姓名”的同时,又令将士之子习读文学,复兴被中断的儒学。炀帝时又开设进士科,张掖郡在阴世师治理下,社会安定,教育开始复苏。〔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又将孔颖达等人编撰的《五经正义》,钦定为全国学校和科考的标准读本,张掖的学校教育进一步兴盛。但随着安史之乱的发生,吐蕃等游牧民族入居,河西生产凋敝,生灵涂炭,学校教育随之消失。
  【儒学】〔元〕至元八年(1271年),蒙古汗国大汗忽必烈,尊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将路、府、州、县的官学一律改称“儒学”。至元二十四年在甘州城东北隅,设置行中书省学庙,将学与庙合称,除“学”以外,还须祭祀孔子。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又在甘肃行省(治甘州)设置甘肃儒学提举司,管理路、府、州、县的儒学。路学设教授、学正、学录各一员,府学设教授一员,州学设学正一员,县学设教谕
  一员。儒学教学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及《诗经》《书经》《易经》《周礼》《春秋》等儒家经典为内容。
  明王朝建立后,改甘肃行省儒学提举司为“陕西行都司儒学司”,并将毁于战乱的甘州学庙重建为陕西行都司儒学(今二十七医院处)。其后都指挥使杨斌、巡抚都御史朱徴、杨有仁等,又分别于正统五年(1440年)、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万历十四年(1586年),设置山丹卫儒学、高台所儒学、镇夷所儒学等。行都司儒学设教授,卫学设学正,所学设教谕。并视各儒学学生多寡,增设训导一至二员。教学内容为朱元璋亲自审定的礼(包括明王朝的典章制度)、射(弓马武术)、书(儒家《四书》《五经》)、数(九章算法)以及试帖诗、八股文等。
  〔清〕初沿用〔明〕制,顺治九年(1652年),巡抚周文华重建毁于兵燹的行都司儒学。
  康熙三年(1664年),陕甘分省,改行都司儒学为甘州府儒学,设教授、训导各一员;各卫所儒学改称“县学”,设教谕、训导各一员。府、州、县儒学文童,岁考成绩在一、二等者,给膳食银4两,称廪膳生员;岁考成绩三四等者,不给膳食银,称“增广生员”;此外尚有附设生员。教学内容为经过删改钦定的《四书》《五经》《理性大全》《文章正宗》《资治通鉴纲目》《历代名臣奏议》;武生还增读《武经七书》《百将战法》等。
  【书院】〔唐〕玄宗开元时,始设“励正书院”,后更名为“集贤殿书院”,置学士,负责校勘经籍、征集遗书典章等;〔唐〕末到〔五代〕时期,私人创办的书院出现,著名的如“白鹿洞书院”。到宋朝书院渐次完善,成为藏书、讲学、科考的场地。元、明朝时,因路学久废,有名无实;宦官专权,政治腐败,书院发展很广,进而借讲学为名,结党评议时政,故嘉靖、万历、天启诸朝均禁毁书院。
  张掖最早的甘泉书院在甘州城东北隅,创建年月无考。〔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巡抚都御史王诰,曾在甘泉书院培训有勇而失学的军士,同时进行扩建维修。〔清〕顺治四年毁于米剌印、丁国栋反清起义兵燹。到雍正时,削平三藩之乱,国事趋向安定,又诏令全国兴建书院,公办和私人资助的书院纷纷在甘州出现。其中甘山道尹岳礼、甘州知府冯祖悦、山丹县知县祁安期、高台县知县周廉、东乐县丞周能珂、抚彝厅通判何贵孚等,在张掖、山丹、高台、东乐、抚彝等地建起书院10所。
  三、科举和贡院
  【科举】从隋朝设科取士以来,张掖考取的文进士11人(唐朝2人、明朝5人、清朝4人);文举人69人(明朝16人、清朝53人)。〔明〕〔清〕两朝取录的武进士26人(明朝1人、清朝25人);武举人256人(明朝32人、清朝224人)。
  【贡院】
  明朝,陕、甘合省,陕西学政长驻三原,贡院设在西安,甘肃生员参加乡试须赴西安应试。〔清〕康熙初年,陕、甘分省,然甘肃乡试仍与陕西合闱。由于路远费重,赴试者仅十之二三,考中者更是寥寥。光绪元年(1875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奏请陕甘分闱,分设学政,并在兰州萃英门外创建甘肃贡院,中举的名额也由21名增加到40名。清朝甘州府贡院设在城东南隅,〔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由知府王廷赞改建,既是陕甘学政前来张掖驻节和考试之处,又是府属各县儒学生员岁试的场所。〔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贡院终止。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