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整风·反右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36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整风·反右派
分类号: D651.6
页数: 2
页码: 1501-15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掖地区的整风、反右派情况,全区整风反右从1957年6月开始,1958年10月结束,分三批进行。
关键词: 整风;反右派;改正平反

内容

全区整风反右从1957年6月开始,1958年10月结束,分三批进行。第一批为专区机关,6月开始,12月结束;第二批为各县机关和各中等学校,11月开始,翌年5月结束;第三批为农业县、乡党支部和厂矿党支部,1958年5月开始,10月结束。运动经历大鸣大放,反击右派,整改和开展批评,反省与自我提高四个阶段。运动开始,各单位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中央、省委有关文件和毛泽东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及《人民日报》社论。1957年6月9日,地委号召各界人士和干部群众大鸣大放,向党和政府提意见。鸣放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交谈和大字报、黑板报、书面材料等形式,揭发党政领导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错误。鸣放中,多数是善意批评和合理化建议,也有个别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恶毒攻击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1957年7月11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统战部《关于划分左、中、右的标准和建议》,为反右扩大化提供依据,从而把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的整风运动转变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反右派斗争。有的机关单位,为挖“毒草”,找“右派”,把一些干部群众在诚心帮助党整风的会议上提出的批评意见,断章取义,无限上纲,划为“右派”。对“右派分子”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张掖县参加整风反右的57个机关单位,2900多人,将163名党员、干部、知识分子、中小学教师、党外爱国民主人士划定为右派分子。其中,依法判刑30人,机关监督1人,其他处理4人。把副县长李维先划为右派,实行残酷批斗,迫害致死。临泽县整风反右于9月20日开始,12月9日结束。全县22个机关单位的560名干部、中小学教师和职工参加,划定右派分子70人,有21人逮捕(15人判刑),开除公职14人,劳教、监督劳动、精简等方式处理33人,自杀两人。高台县整风反右中,有72人被划为右派分子。山丹县参加整风反右的机关单位33个,干部、教师703人。1958年6月,县委召开文教座谈会;8月,提出“深揭深挖埋藏在各条战线上的右派分子”;是月召开县、乡、社干部会议和集中全县中小学教员进行鸣放,划定右派分子126人。民乐县于1957年6月上旬在城乡机关单位、学校开展整风运动。在9月开展的反右派斗争中,划定右派分子67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于1957年10月开展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有26名党内外干部、教员及民族宗教上层爱国民主人士被划定为右派分子。专区机关(大专区)划定右派分子41人。
  1957年11月中旬,全区反右派斗争基本结束,转入整风运动第三阶段,主要内容是:专题辩论和算经济账、思想账、政治账,攻“保”守、扫“五气”(即官气、暮气、阔气、骄气、娇气)。专区机关和县以下机关单位转入整改,即紧缩机构,下放干部,克服人浮于事,提高工作效率;开展反浪费、反保守、比先进;修改部分规章制度。1958年3月中旬,整风运动进入第四阶段,开展以批臭各种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为中心的思想革命。通过学习文件、交心、专题辩论,各自批评反省,提高认识,制定个人红专规划。整个运动中,贴出《大字报》171.4万多张(农村100万张),提出各类意见543.4万多条。是年10月,全区整风运动全面结束。
  党中央发现反右派斗争扩大化问题后,即采取措施纠正。1959年9月—1963年3月,区内先后四批给286人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并给部分人安排工作。“文革”中此项工作中断。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1957年整风反右派斗争中划定的右派分子给予全部复查。经查证落实,被划为右派分子的510人中,死亡169人,回乡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233人,在职工作的108人。经过甄别复查,原划右派分子中定性准确,不予改正的8人;属于错划,予以改正的502人。在对502人落实政策过程中,收回安排工作的286人(含外地的11人),退休29人,退职11人,因各种原因未作安置的14人,予以昭雪的162人。其中,恢复党籍的51人,撤销开除团籍处分的42人。对因言论问题,以中右或其他分子处理的187人,全部改正平反,妥善安置。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