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战事纪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359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战事纪略
分类号: E95
页数: 8
页码: 1484-149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掖地区战事纪略,包括乌孙、月氏、匈奴之争、霍去病战匈奴、匈奴兵分三路攻击张掖三县等。
关键词: 战事 纪略 张掖

内容

乌孙、月氏、匈奴之争先秦时期,乌孙、月氏人在河西地区征战角逐,生息繁衍。张掖大部为月氏人所居,在昭武(今临泽县鸭暖乡昭武村)建立王城。至〔秦〕〔汉〕之际,月氏人控制整个河西地区,今黑河流域、山丹马营滩、民乐南丰滩、永固滩都是月氏族的重要牧地。乌孙人与月氏人为争占草原,进行过无数次争夺战。当时,月氏比较强大,乌孙比较弱小,常受月氏人的攻掠,成为月氏国的附庸。月氏人不断挤占其牧地,以至把乌孙人排逐到敦煌一带的边远地区。〔西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匈奴冒顿单于派遣右贤王领兵从漠北出发,沿“龙城古道”攻击游牧于居延海的月氏人,掠夺其人畜,循溺水南进。后兵分两路,东路经镇夷峡直攻昭武月氏城,西路进入河西西部地区。月氏人被匈奴驱逐河西后,大部西迁葱岭以西立国,谓之“大月氏”,小部南进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为“小月氏”。张掖自此属于匈奴右地。
  霍去病战匈奴 〔西汉〕武帝元狩二年春(前121年),汉王朝派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由陇西向西北进击。过焉支山(今山丹县东南)千余里,与匈奴激战,大获全胜。收休屠王祭天金人(金铸或铜铸佛像),俘浑邪王的王子及相国、都尉多人,斩杀匈奴8960余人。是年夏天,〔汉〕王朝为进一步扫清河西之匈奴,再次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等分道进兵。霍去病由北地出发西进2000里,涉钧耆,济居延,尔后向南,进军祁连山,击破浑邪王、休屠王所属匈奴各部落。是年秋,浑邪王杀休屠王,率部众4万余人降〔汉〕。
  匈奴兵分三路攻击张掖三县 〔西汉〕元凤元年(前80年),匈奴右贤王、犁汙王率兵4000人,分三路攻打张掖郡所属日勒(今山丹东南)、屋兰(今张掖东)、番和(今永昌)3县。张掖太守、属国都尉发兵还击,大破匈奴军队,射杀犁汗王。匈奴兵死伤惨重,仅剩数百人逃回。
  三羌攻张掖 〔西汉〕永宁元年(120年)三月,上郡沈氐羌5000余人攻打张掖,护羌校尉马贤率兵破之,杀1800余人,俘千余人,其余皆降,得牛、马、羊数以万计。六月,烧当羌、烧何羌闻马贤军东还,遂率3000余人复攻掠张掖,杀张掖长史。
  〔北凉〕建国之战〔东晋〕隆安元年(397年),后凉王吕光杀临松(今民乐县南古乡)卢水胡酋领沮渠罗仇。其侄沮渠蒙逊聚卢水胡数万人起兵,攻占临松城,杀临松郡守和护军。五月,沮渠蒙逊与〔后凉〕军大战于匆谷(今山丹境内),沮渠蒙逊战败,与其兄沮渠男成投奔建康郡(今高台骆驼城)太守段业,拥段业为主,称为“凉州牧”,建元“神玺”,建立〔北凉〕政权。翌年四月,蒙逊率兵攻打〔后凉〕西郡,生擒西郡太守吕纯。六月,蒙逊与段业率兵围攻张掖郡,守将吕弘弃城东走,张掖城遂为蒙逊占领,于是〔北凉〕都城由建康移驻张掖。不久,晋昌(今安西县锁阳城)太守王德、敦煌太守孟敏,相继归顺〔北凉〕。从而〔北凉〕占据河西走廊西部6郡,成为〔后凉〕政权的主要对手。〔后凉〕王吕光多次率军讨伐北凉,皆被蒙逊击退。
  蒙逊杀段业 〔东晋〕隆安五年(401年)四月,北凉主段业杀沮渠男成,沮渠蒙逊因此起兵。六月攻占张掖,杀段业,自领凉州牧、张掖公,改元永安,仍为〔北凉〕。从而蒙逊成为北凉国主。
  南、北凉互战 〔东晋〕义熙元年(405年)〔南凉〕王秃发孤发兵进攻〔北凉〕,兵至赤泉(今民乐县双树寺一带),掠〔北凉〕大批牲畜而还。义熙三年九月,秃发傉檀率兵5万骑复攻〔北凉〕,沮渠蒙逊率部迎战,两军激战于均石(今山丹境内),蒙逊击败〔南凉〕军后,继而挥军攻占西郡(山丹西),傉檀率残部退回武威。义熙五年,傉檀再次出兵袭击〔北凉〕,掳掠临松(今民乐县南古城)千余户而还。〔北凉〕王沮渠蒙逊也率军攻击南凉,掳掠显美(今永昌县东)数千户而去,傉檀派兵追击,被蒙逊打败。义熙六年,傉檀又率兵5万进攻〔北凉〕,战于穷泉(今山丹县东南),又被〔北凉〕兵打败,全军损失殆尽。
  蒙逊诈击李歆 义熙十三年(417年)四月,沮渠蒙逊遣张掖太守沮渠广宗率兵向〔西凉〕诈降,以诱〔西凉〕军出巢东征。时值〔西凉〕王李暠已死,其子李歆继为〔西凉〕王。李歆不知是计,果然率兵东往接应,蒙逊伏兵3万于蓼泉(今临泽县蓼泉镇),欲灭李歆军。但李在进军中侦悉蒙逊企图,遂引兵速撤,蒙逊追击,在解支涧(高台县境)大破〔西凉〕军,斩杀7000余人。翌年,蒙逊再次围攻酒泉,李歆据城固守。蒙逊攻城不破,遂将城外庄稼抢收而返。
  〔北凉〕战败〔西凉〕 元熙二年(420年),蒙逊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迷惑李歆,扬言率军东进,攻打 〔西秦〕。当引兵东进后,就秘密调头西返,把军队隐蔽在川岩。蒙逊为了进而实现诱兵之计,又令部下在张掖城内张贴布告,宣称 〔北凉〕军已经攻占浩门(今永登县河桥镇),即将举兵进攻湟谷 (今青海东部湟水河谷)。李歆中计,遂倾其全部兵力三万余人东进张掖,攻击 〔北凉〕。当 〔西凉〕军开进都渎涧 (今张掖市西北)时,蒙逊伏军全线出击,与 〔西凉〕军展开大战,〔西凉〕军大败,士卒伤亡甚重。李歆率部突围,退至蓼泉喘息。蒙逊率兵追至蓼泉,两军再次展开激战,李歆战死,〔西凉〕军几乎全部覆没,〔北凉〕军乘胜攻占酒泉。李歆死后,其弟 (李暠第六子)李恂在敦煌继位为 〔西凉〕王。元熙三年正月,蒙逊率兵两万人攻破敦煌城,双方激战,李恂自杀,〔西凉〕灭亡,河西走廊西部地区复归 〔北凉〕所有。至此,〔北凉〕统一整个河西走廊。
  〔南北朝〕北魏始光元年 (424年)七月,西秦王太子乞伏暮末率步骑兵3万人攻占白章岭、临松郡,执蒙逊从弟成都、从子白蹄、颇罗,徙民2万余口而返。翌年四月,西秦炽磐又派大将叱卢犍袭击临松,掠走百姓5000余户,迁于枹罕。
  〔北魏〕太延五年,〔北凉〕永和七年 (439年),魏太武帝拓跋焘统兵征战河西地区,伐 〔北凉〕,〔北凉〕王沮渠牧健抵抗失败投降,〔北凉〕灭亡。九月,张掖为 〔北魏〕攻占,升张掖公秃当保周为张掖王。十月,秃当保周率鲜卑人叛于张掖。翌年七月,〔北魏〕拓跋健率兵进击鲜卑人,秃当保周兵败自杀。
  〔隋〕大业元年 (605年),吐谷浑攻掠张掖郡,炀帝命长孙炽率精骑进击,吐谷浑驱赶所掠牛羊、驮载财物,进入大斗拔谷越祁连山退走,〔隋〕军追至青海湖而返。大业四年,〔隋〕军再次攻击吐谷浑,伏允军大败,“遁逃于山谷间”。大业五年四月,炀帝亲率大军西巡河陇,从临津关西渡黄河,经西平,五月过浩门川,吐谷浑可汗伏允退据覆袁川(今青海祁连县八宝河川)。〔隋〕军四面围攻,伏允不支,仅率数十骑突围逃走,其部众
  10余万口降 〔隋〕。六月,炀帝率军经大斗拔谷抵达张掖,在吏部侍郎裴炬的操持下,举行国际博览会,隋炀帝杨广会见西域27国使者,“西域数千里之地”附 〔隋〕。七月,炀帝从张掖东还。此后,隋王朝在西域东部及吐谷浑地区设立西海、河源、鄯善、且末4部,派刘权等领军屯田驻守。
  吐蕃进攻甘州 〔唐〕开元十四年 (726年)十一月,吐蕃大将悉诺逻,率军突袭大斗拔谷,继而进攻甘州,大肆焚掠。〔唐〕驻河西节度使王君奥率军追击,在青海湖西侧大破吐蕃后军,截获其掠夺的人口、资财一部及牛、羊、马匹万余。
  吐蕃再攻甘州 〔唐〕开元十六年八月,吐蕃军再次进犯甘州,河西节度使萧嵩遣右金吾将军杜宾客率强弩兵4000人,在祁连城 (今民乐永固城)追上吐蕃军,激战一天,斩首5000余级,俘获大将1员,吐蕃余部溃逃。
  吐蕃攻占甘州等河西诸州 〔唐〕广德二年 (764年)十一月,吐蕃军围攻凉州,河西节度使杨志烈率军突围,退据甘州。后杨志烈部署唐军坚守甘州一线,本人亲往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接援部队。至翌年十月,杨志烈不仅接兵未果,反而在返程途中被沙陀人杀害。大历元年 (766年),〔唐〕王朝任杨休明为河西节度使。是年,吐蕃派兵大举西进,先后占领甘州、肃州。10年之后的大历十一年 (776年),吐蕃军逐步向西推进,攻占瓜州;建中二年 (781年)吐蕃军又占领沙州。至此,吐蕃占据整个河西各地。
  张议潮光复沙州、甘州等十一州 吐蕃占领河西80余年,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掠夺和奴役,屠杀大批民众,严重破坏经济文化,激起各族人民对其强烈不满,反抗怒火日趋激烈。〔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张议潮发动沙州各族群众,组成义军起义,与吐蕃兵展开殊死战斗,相继占领沙州、瓜州。大中四、五年,张议潮继续挥师克复伊(今哈密)、西(今吐鲁番)、肃、甘、河、鄯(今乐都)、廓(今循化西)、兰、岷(今岷县)等州。懿宗咸通四年(863年),张议潮亲率精兵7000人,收复凉州,从而占据整个河陇地区,摆脱吐蕃奴隶主的统治。〔唐〕王朝在沙州设“归义军”,授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兼河陇11州观察使。咸通八年(867年),议潮奉旨入朝,被唐懿宗李漼诏拜为右神武将军、兵部尚书,官居二品。其侄张淮深被朝廷任命为归义军节度使,镇守河西。
  甘州回鹘与归义军战事 〔唐〕末,驻守甘州的归义军东调镇压黄巢起义,回鹘军乘机入据甘州城,控制甘州局势。天祐二年(905年),归义军张承奉据敦煌自称“金山国白衣天子”,领属瓜、沙2州。时值甘州回鹘势力强大,不仅拒绝归义军统辖,而且企图吞并瓜州和沙州。从天祐三年到后梁乾化元年(906~911年),与金山国进行多次战争,皆被击退。乾化元年,甘州回鹘河汗派其弟狄银,率骑兵攻击金山国,回鹘兵一直攻到沙州城,张承奉力屈投降,尊回鹘可汗为“父”,金山国沦为甘州回鹘的附属国。乾化四年,张承奉死后因无子继承,州人遂推戴其外甥、归义军长史曹议金为“帅”,主持沙、瓜2州军政事务。此后,归义军与回鹘军时战时和,亦进行过几次较大的战斗。但曹议金坚持和好策略,先娶仁美可汗之女为妻,后把自己的女儿又嫁给回鹘可汗,双方关系大为改善。
  〔西夏〕军攻袭甘州回鹘 〔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七月,西夏王赵德明派兵袭击甘州回鹘进贡宋王朝的马队,劫掠了贡物。回鹘夜络纥可汗立即派兵追击,截回部分贡品。未几,赵德明又出兵攻击甘州回鹘,遭到失败。大中祥符元年初,〔西夏〕兵进至甘、凉之间,回鹘夜络纥可汗即率兵迎战,两国激战,〔西夏〕兵败退。三月,赵德明遣大将万子率兵偷袭甘州城,被回鹘军击败。八月,赵德明联合契丹(辽国)又来进攻甘州城,而回鹘可汗遣使与契丹讲和,全力迎战〔西夏〕军,又把〔西夏〕兵打败。〔北宋〕王朝得知甘州回鹘连战取胜,加封夜落纥可汗为“特进”(正二品官)、“忠顺保德王”,对部属首领给予优赐。祥符二年四月,赵德明不甘几次失败,派谋臣张浦,率精兵两万再攻甘州,被回鹘军击退。翌年春,〔西夏〕军复袭甘州,结果又败在甘州城下。
  〔西夏〕军攻陷甘州城 〔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正当甘州回鹘全力对付〔西夏〕入侵时,〔北辽〕兴兵南下,也企图夺取河西。由此,甘州回鹘处于两面受敌的不利境地。是年,夜落纥可汗逝世,其子夜落隔通顺继位为可汗,宋王朝封其为“怀宁顺化王”。〔北辽〕西北中招讨使萧托云,率兵从居延海沿弱水南进,击败回鹘,占领肃州。〔北宋〕天圣四年(1026年),〔北辽〕大将萧惠率军进攻甘州,回军民奋起英勇反击,迫使辽兵退出河西。然,甘州回鹘元气大伤,许多部落被击散。天圣六年(1028年)五月,〔西夏〕军经过充分备战,赵德明派其子元昊率大军以突袭战术,攻陷甘州城,夜落隔通顺可汗自杀,回鹘军被击败,甘州回鹘政权灭亡,部众数万人退往肃州以西,继续坚持斗争。
  蒙古军攻占甘州 〔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五月,成吉思汗率蒙古军占领肃州后,即向甘州进军。甘州是〔西夏〕在河西的政治中心,又是西夏军右厢军事重镇。
  在此之前,〔西夏〕甘州守将野蒲·昂吉儿,已率所部归降蒙古军。〔西夏〕甘州长官曲也·祛律,是蒙古军将领察汗之父。《元史·太祖本纪》说,察汗幼年时就被成吉思汗收为义子,曾随成吉思汗征战,屡立战功,是时已是成吉思汗帐下的千户。于是,成吉思汗便命察汗招降甘守军。察汗进至甘州城下,给他们写了劝降信,用箭射向城头,随后又派使者潜入城中劝降。曲也·祛律为了保全家人性命,同意献城投降。就在此时,〔西夏〕甘州副将阿绰,组织36名官兵率先行动,杀死劝降使者和曲也·祛律及其全家,率领〔西夏〕军拼死抵抗,坚守城池。蒙古军招降未果,遂增兵急攻,不几天,甘州城即被攻破,阿绰及守城的〔西夏〕官兵,全部被杀,甘州遂被蒙古军占领。
  忽必烈同阿里不哥甘州之战 〔南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七月,蒙古汗国大汗蒙哥死,成吉思汗孙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展开一场争夺汗位的激烈争斗,甘州是重要战场之一。蒙古军将领浑都海率两万余骑劫略六盘山府库后西遁凉州,阿里不哥遂派阿兰答儿率军南下,与浑都海部会师甘州,对抗忽必烈。忽必烈即调宗王哈丹、哈必赤等,与大将巴崇、汉军总帅汪良臣等,急率步骑兵数万人,分三路进军河西,追击浑都海、阿兰答儿等部。忽必烈军队赶至山丹耀碑谷,与浑都海等部作战,两军对峙两月之久。入冬后,忽必烈军乘暴风沙之机,迁回到浑都海部背后,双方展开大战。汪良臣率骑兵攻其右翼,巴崇攻其正面,哈丹则率精悍骑兵断其退路,经激烈血战之后,阿里不哥部队溃败,浑都海、阿兰答儿被杀,忽必烈部队获胜。
  〔元〕〔明〕两军激战山丹 〔明〕洪武五年五月,朱元璋命征西将军冯胜率部渡过黄河,向河西走廊进军攻击〔元〕军。冯胜遣傅友德为先锋,率5000精骑直抵凉州,击败〔元〕军大将失剌罕之兵,追至永昌又击败〔元〕王朝太尉朵儿只巴。冯胜亲自率领〔明〕军主力紧随其后,在永昌与傅友德会合后,即进军索林山(今山丹县东)。〔元〕军在凉州与〔明〕军战败后即溃逃到索林山聚集重兵,预设战场,准备迎击〔明〕军。当〔明〕军至此,两军旋即开展一场血战。这场战斗打得非常激烈,双方伤亡都很惨重,结果是〔元〕军溃败,平章不花战死,太尉锁纳儿降明。六月初,〔明〕军乘胜进抵甘州城下,〔元〕军大将上都驴率所部兵马及吏民830余户投降。
  〔明〕军同瓦剌的甘州之战 〔明〕王朝统一全国后,〔元〕朝残余势力在〔明〕军追逼下,退据塞北。〔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及其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即集结塞北残余兵力,与〔明〕军对抗,史称“北元”。〔北元〕灭亡后,蒙古贵族分裂为鞑靼、瓦剌、兀梁哈三大部,经常出兵南下袭扰〔明〕朝北部边境。明英宗时,由于宦官擅权,北部边防陷入消极防御的不利局面。正统三年(1438年)春,〔明〕兵部尚书王骥、甘肃总兵官任礼,率军征讨鞑靼部阿儿台。四月,〔明〕军出镇夷峡(今高台县天城村西),以蒋贵为先锋,率2500骑先行,直抵阿儿台牧马处。〔明〕军乘其不备,发起突袭,纵骑攻击,败阿儿台。继而分兵追击,再次取胜。阿儿台、朵儿只巴等率众远遁,不久被脱欢杀害,部众悉归瓦剌。翌年,脱欢死后其子也先继位,自称“太师”,控制瓦剌军权。正统十四年(1449年),也先分兵四路攻击明军,其西翼一路的攻击目标是陕西行都司驻地甘州。七月,瓦剌军攻入甘州地区,甘肃总兵官任礼遣兵抵御,两战两败,损失兵马数以千计。瓦剌军围攻甘州城,明军以“神铳”(火炮)射击,将瓦剌军击退,四乡卫民牲畜、财物几被掠空。
  鞑靼攻掠甘州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七月,鞑靼小王子率兵掳掠甘州,大败〔明〕军;甘肃镇指挥使姚英等战死。弘治十八年(1505年)冬,达延汗派兵进攻镇夷守御千户所(今高台县天城村),击杀明军指挥刘经,鞑靼兵企图攻掠甘州,〔明〕军援兵及时赶至,将鞑靼兵驱逐逃遁。正德六年(1511年)十月,鞑靼兵又掠山丹、甘州,副总兵白琮率〔明〕军迎战,破鞑靼兵于黑柴沟,斩杀163人。随后,鞑靼兵又攻入甘浚堡(今张掖市甘浚乡驻地),甘州左卫指挥同知王刚率部抵御,力战身死。正德八年(1513年),青海鞑靼亦不剌率部进至陶勒川(今肃南县境托勒河),再次向明王朝“乞边地驻牧”,请求内附,被朝廷拒绝。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八月,鞑靼3万骑攻掠凉州、永昌,被〔明〕军挫败后,西进攻围甘州城,旬余后始退走。翌年正月,鞑靼又入掠山丹卫,大败〔明〕军,千户谢天赍、指挥王卿、刘继忠、百户黄堂等皆战死,士卒死伤无算。
  李自成部将贺锦攻占甘州城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二月,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遣大将贺锦(左金王)率10万(一说20万)大军西取兰州、庄浪、凉州、山丹等军事重镇后进攻甘州。甘肃巡抚都御史林日瑞、总兵官马爌、副将郭天吉顽抗月余。十二月二十三日,贺军乘雪夜在城墙脚下堆雪成坎,登坎入城。林、马、郭3人和抚标中军哈维新、都司姚世儒皆战死。死伤军民4.7万余人。甘州攻陷后,贺锦率农民军攻战肃州等河西及陇东、陇右大部地区。至此,陕西、甘肃之地尽为李自成起义军所有。
  米剌印、丁国栋领导甘州回民反清起义 〔清〕顺治五年(1648年)秋,〔清〕军驻甘州回族军官米剌印(张掖籍,甘肃副总兵)、丁国栋(抚标副将)、黑成印等秘密串联,准备举行反清起义。其活动被甘州镇总兵官刘良臣、游击黄得功等察觉,密谋镇压。米、丁得悉后,“先下手为强”,于九月初九日借重阳节之机,在甘州北城楼设宴,“款待”甘肃巡抚都御史张文衡,分巡西宁道林维造及镇守总兵官刘良臣、游击黄得功等军政官员。正当达官显宦大吃海喝之时,米、丁伏兵突起,占领甘州城,竖起“反清复明”旗帜,展开抗〔清〕斗争。顺治六年初,起义军在攻克凉州、古浪、庄浪后,于四月十九日攻占兰州,继尔占领金县、狄道、通渭等县城,河州、岷县、伏羌(今甘谷)等地回民纷纷响应起义,义军队伍迅速扩大,拥众十数万人,“关陇为之大震”。四月二十三日,起义军进攻巩昌府城,陕西总督孟乔芳一面向〔清〕廷求援,一面率军攻击起义军。闰四月初一日,孟乔芳率军占领秦州城,遂派副将马宁、赵光瑞、张秀等率军支援巩昌;巩昌回民首领马文元也率部围攻巩昌府城,后〔清〕朝援军马宁派部赶到,三方与起义军在天衢镇展开激战。起义军终因队伍素质较差、组织纪律欠严,战斗失利,逼迫撤离巩昌,向西转移。闰四月下旬,米剌印在兰州不战西退;五月初,〔清〕军渡过黄河追击起义军,米剌印且战且退,五月下旬在巩昌府靖远卫水泉堡与〔清〕军激战中牺牲,丁国栋率部退守甘州。八月初,〔清〕廷命部将傅喀禅、张勇、马宁、赵光瑞及从汉中调来的总兵南一魁等围攻甘州起义军;而丁国栋也得到新疆哈密维吾尔族援军的配合,死守甘州城。〔清〕军总兵南一魁入城招抚,丁国栋表面同意受抚,实际不交兵马。〔清〕军挖壕围困,把甘州城围得水泄不通。丁国栋多次派兵出城,偷袭〔清〕军,双方互有伤亡。城内粮食供应日趋紧张,丁国栋为减轻压力,将城内汉族老幼男女3000余人逐出城外。顺治七年(1650年)正月下旬,〔清〕军大举攻城,起义军奋勇抗击,激战五昼夜,损失惨重,甘州城终被〔清〕军攻破,丁国栋和黑承印率领部分起义军西奔肃州。
  丁国栋率部退到肃州后,拥立叶尔羌罕国巴拜汗之子土伦泰为“王”,召集肃州回民,联合新疆哈密、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上层人士,重新组织力量,坚持战斗。嘉峪关内外的维吾尔族和回族人民纷起响应,起义军声势再振。顺治七年五月,〔清〕军云集肃州,从四面向起义军展开全面攻击。起义军凭借城垣固守,持续5个多月。十一月,〔清〕军总兵张勇、马宁指挥部队乘夜用云梯登城,首先夺占北城楼,接着攻占北城门,接应后续部队入城。在〔清〕军的强烈攻击下,起义军坚守的肃州城终于失守。激战中,5千多义军将士英勇牺牲,土伦泰被〔清〕军射死,丁国栋、黑承印被俘,于翌年正月十五日杀害。历时两年多的起义终遭失败。
  这次起义虽以失败告终,但“官逼民反”,起义军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甘肃的统治势力,有力镇压地方贪官污吏和土豪恶霸。王进宝奇袭怀阿尔赖 〔清〕初,世牧于祁连山北麓白石崖一带的海部怀阿赖兄弟三人,各率其部数千余骑,经常跨越既定的行政区域界线,纵牧于山丹大马营草滩、焉支山麓和定羌庙荒滩,侵占草原、阻隔交通、抢劫财物、蹂躏妇女,危害地方安宁。朝廷屡令驻军讨伐,怀阿尔赖有恃无恐,变本加利地四处骚扰。此情由地方廪报朝廷后,派遣使臣、五世达赖喇嘛亲临勘界,根据勘查结果通牒怀部,令其再不许越界行事,但仍一如既往。朝廷为根除这一隐患,于康熙四年(1665年)向洪水、扁都口、大草滩、定羌庙增派官兵,并令洪水营参将王进宝为清军首领,令其率部围攻怀氏三兄弟。王进宝进驻大草滩后,组织修筑工事,部署作战阵容,在全面做好战斗方略后,令全军对怀部进行突然袭击,使其横尸遍野,死伤惨重,大败而逃。此后,海部再不敢冒然越界前来侵犯甘州之地。这就是今民乐、山丹等地世代民间流传的“王进宝鞭扫大草滩”“清军马踏定羌庙”。
  清廷为“永远巩固”大草滩,加强永固城防。康熙八年(1669年),增置永固协中军守备,马步兵增至320人,马兵增至100名。康熙十年(1671年),又置马营墩守备,把总1员,马步兵148名。
  辛亥革命甘州起义 〔清〕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甘州知府李庭飏派兵下乡,铲犁大烟(鸦片)苗,激起农民反抗,三四千人冲入城内,抗议官府禁烟,并把禁烟委员王振鹏的住宅捣毁。甘州提督马进祥派兵镇压,驱散农民,捕杀为首者数人。这时,宦游甘州的革命党人王莲清(河南人),已与孙中山取得联系,孙中山指示他在甘州发动革命,他利用农民反抗官府的情绪,与当地志士王良卿结盟,联络帮会及受害农民,计划在中秋节发动3000人夺取甘州城,2000人夺取山丹城,1000人夺取东乐城,1500人夺取抚彝城。事成之后,以4县为根据地,全面发展革命运动。
  6月间,“二王”正在集会结盟时,不料被马进祥的探子侦悉,派兵将“二王”等人逮捕,并搜出盟单及用兵计划。时过不久,“二王”及帮会头目30余人被马进祥杀害。临刑前,王莲清慷慨陈述革命主张:“我死后弟兄们当继续努力,拯救中国!”
  马仲英与马谦甘州之战 〔民国〕19年(1930年)7月,马仲英的族侄马谦被马鸿宾任为肃(州)甘(州)警备司令,将马仲英旧部大部分人马从宁夏带往甘州。马仲英对此十分恼火。10月,他在宁夏集中旧部百余人,赴河西起事。到达山丹后,串通马谦骑兵团长马文样,合股急进甘州。马仲英以“甘宁青联军总司令”为头衔,欲夺马谦兵权。马谦在甘州城澡堂设下伏兵,请马仲英洗澡,企图乘机杀掉马仲英。事被马仲英发觉,澡堂内发生枪战。马仲英逃出后,即令马文祥骑兵团包围了马谦的警备司令部,威逼马谦交出兵权。
  马步芳与马仲英激战于民乐三堡 马仲英逼马谦交出兵权后,兼并驻在甘州与肃州的高振邦部,在此两地抓丁扩兵,队伍发展到近5000人。此举引起青海新编第九师师长马步芳的嫉妒,乃于〔民国〕20年4月率部翻越祁连山,出扁都口,前往甘州,与闻讯从甘州赶来的马仲英部激战于民乐三堡。马仲英战败,携部逃往肃州。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