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军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0354
颗粒名称: 第七章 军事
分类号: E289
页数: 41
页码: 1454-149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掖地区的军事发展情况,包括军事机构、驻军、兵役、地方武装、军事设施等情况。
关键词: 军事 军事机构 兵制

内容

第七章 军事
  第一节 军事机构、驻军
  一、兵制沿革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张掖郡为军政一体结构,太守统揽全郡军政大权。郡内〓得、屋兰、删丹、氐池、日勒、番禾、骊〓、显美、昭武、居延县各置都尉专理军事,负责军事防务征战,统领兵马甲卒。在重要边防地段的居延城设部都尉,下属4个侯官(障塞尉),即居延侯官、殄北侯官、甲渠侯官、三十井侯官,守卫居延海地区边防。在大湾古城(今金塔县天仓乡)设肩水都尉,戍卫肩水地区黑河两岸塞墙(长城)、烽燧。下属4个侯官,即肩水侯官,戍卫金关以南黑河一线塞墙及烽燧,南接镇夷峡口外烽燧;橐他侯官,戍卫金关以北至三白滩(在今额济纳旗南部)之间塞墙与烽燧,驻橐他障;广地侯官,戍卫三白滩至布肯托尼之间烽燧,驻广地障;仓石侯官,戍卫北起天仓、南至营盘黑河西岸及营盘以西、北大河以北塞墙与烽燧。在泽索障(今山丹境)设泽索都尉,戍卫张掖郡东部军务及塞墙、烽燧。在番禾县设“张掖郡农都尉”,管理屯田。元鼎后期,汉廷为在边疆统治少数民族,亦置“张掖属国都尉”,治〓得城西。武帝时,张掖属国都尉有精锐骑兵万人。《后汉书·窦融传》载,更始初,窦融任张掖属国都尉,拥羌、胡兵数万骑。窦先后任“西州上将军”“河西大将军”,军府治张掖郡,统领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5郡太守、都尉,为河西地区最高军政长官。
  〔东汉〕时,实行“省兵减政”,罢郡都尉、部都尉、农都尉等,郡太守亲掌兵权,也称“郡将”,县级仍设县尉,边县还设障塞尉,戍守边塞。张掖郡太守及都尉,治所仍在〓得城,辖〓得、昭武、删丹、氐池、屋兰、日勒、骊〓、番和(原“番禾”改)等8城。张掖属国都尉承〔西汉〕制,“别领五城,户四千六百五十六,口一万六千九百五十二。设侯官、左骑、司马官、千人官等。”张掖居延属国都尉,建武年间由居延都尉改设。安帝时别领一城,户一千五百六十,口四千七百三十三。此期屯田卒大量减少,遂安置匈奴、卢水胡等部族游牧。
  〔西晋〕,张掖郡太守,沿〔汉〕制,驻永平(原“〓得”改),统郡兵及永平、临泽(原“昭武”改)、屋兰、氐池4县兵马。西郡太守,东汉兴平年间置,驻日勒,统郡兵及日勒、删丹、仙提、万岁、兰池5县兵马。
  〔东晋、十六国〕时期,北凉国由卢水胡人和汉人组成,计3万余人。初都建康,不久迁都张掖,后迁武威。由沮渠蒙逊及其子牧健、兴国、无讳,从兄男成、弟安国,族人鄯善、苟生、成都等人率领。主要活动于张掖、武威、酒泉,先后同〔后凉〕〔南凉〕〔西秦〕〔北魏〕等国军队作战。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改州统县。甘州置刺史,驻酒泉县(今张掖市,隋初由永平县改为“酒泉县”)。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张掖郡置都尉,治张掖县,辖郡兵及张掖(今张掖,大业二年由酒泉县改为“张掖县”)、删丹(今山丹)、福禄(今酒泉)3县兵。
  唐朝,甘州境内沿旧制,置甘州刺史、张掖郡太守,治张掖。领州兵及张掖、删丹2县兵。景云元年(710年)置河西节度使,治凉州,设副使于甘州,领河西兵马使。节度使初领8军、3守捉、后增至10军、14守捉、5戍、5城、4镇。其中:大斗军(因大斗拔谷而名),驻今民乐县南。原为守捉,开元十六年(728年)升为军。统兵7500人,马2400匹。建康军(因建康郡而名),证圣元年(695年)置,统兵5200人,马500匹。张掖守捉,统兵6500人,马1000匹。蓼泉守捉,驻今临泽县蓼泉镇,贞观年间置。祁连戍,故城在今高台县红崖乡。祁连城,在今民乐县永固城。〔唐〕开成五年(840年),漠北回纥汗国分裂其中一支沿黑河徙甘州,逐步演变建成甘州回鹘军。军经〔五代〕至〔北宋〕,先后打败归义军节度使、北辽等军队。回鹘军主要由骑兵组成,属部落戍兵,有事征战,无事游牧,维护地方割据政权长达180多年。〔北宋〕天圣六年(1028年),甘州回鹘军被〔西夏〕所灭。
  甘州境内置有建康军(驻今高台县骆驼城)、张掖守捉、蓼泉守捉、祁连城(驻民乐永固城)。军内驻戍兵甲5200人,马500匹,由甘州刺使兼领建康军使,统归陇右节度使节制。“安史之乱”后,河西地区陷于吐蕃。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张议潮光复河西后,甘州诸军归义军节度使节制。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甘州为回鹘攻陷,回鹘牙帐设甘州,史称“甘州回鹘”。
  〔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甘州升为镇夷郡,置甘肃军司,领兵3万余人,负责河西地区镇夷郡(治所“甘州”)、蕃和郡(治所“酒泉”)和宣化府(治所“甘州”)、西凉府(治所“武威”)的军事防务。是时,甘州成为〔西夏〕在河西的军事中心。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蒙古国攻灭〔西夏〕蕃和郡、镇夷郡,占领河西。
  元朝,行省丞相兼掌“征伐”之事。另设章平知政专理军事,协助提调省内兵马。至元元年(1264年)置甘肃路总官府,以控河西。至元八年(1271年)改为“甘州府总管府”。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置“山丹直隶州尉司”。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置“甘肃行枢密院”(治所“甘州”),专掌行省内“兵甲机密之务”,总领七路、二直隶州等处兵马,统管东起河套,西至新疆东部,南到西宁,北达外蒙的军事防务。后撤甘肃行枢密院,省内兵马复归甘肃行中书省提调。元朝,驻张掖的屯田部队有2支,一为亦集乃屯田军,从至元十六年开始,先后3次调甘州归附军往亦集乃从事开渠屯田;二为甘州屯田军,至元十八年调发四川宣尉司都元帅刘恩,率蒙、汉军万人征斡端(今新疆和田),中途留甘州,遂在黑山子、满峪、泉水渠、鸭子渠等地屯田,有户2290、田
  1666顷零64亩。元王朝重视军马生产,全国设群牧监14处,其中有“甘州等处军马群牧监”,中统四年(1262年)置。辖属12个牧场,即:口千子哈剌不花、亦不都剌金、只哈秃安童、阿剌沙兀都蛮、宽彻干、塔塔安普安、胜回、阔阔思太铁木儿、杨住普、拨可连撒儿吉思、哈剌班忽都、耳眉等(皆为蒙语地名、汉语地点待考)。元朝军事通讯组织为驿站,甘肃行省有站20处,在今张掖知名者有青寺(山丹县境)、甘州、八剌哈逊(张掖市境)、黑泉(高台县境)等。
  明朝实行军政合一的统治。〔明〕洪武五年(1372年),甘州置“甘肃卫”,隶属陕西都司。洪武二十三年改称“甘州卫”,二十五年又改为“甘州左卫”,同时置“右卫”和“中卫”,二十七年增置“中中卫”。后迁左卫为“肃州卫”,旋改中中卫为“左卫”。二十九年又立“前卫”和“后卫”。5卫指挥使司同驻甘州城,各辖中、前、后、左、右5千户所,兵员25908名,马6697匹,分驻卫城及东古城、黑城、花寨、龙首、甘浚、靖安、平川、板桥、四坝、红崖、洪水、红泉等12堡,〔清〕雍正二年撤。山丹卫,洪武二十三年九月置,设指挥3、千户9、百户18、兵6770名,马1139匹,〔清〕雍正二年撤。高台守御千户所,景泰七年(1456年)置,设千户2,百户5,兵1465名,马641匹。镇夷守御千户所,治所在今高台县天城村,洪武三十年(1397年)置,建文二年(1400年)罢;永乐二年(1404年)复置,设千户2,百户5。上述2千户所皆于〔清〕雍正三年撤销。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陕西行都指挥司迁徙甘州,行都指挥使总领12个卫、4个千户守御所和7个羁縻卫的军事。是年,置甘肃镇(治所甘州),为明朝“九边”镇之一,设总兵驻节甘州,挂平羌将军印。总兵官以下设协守副总兵1员(亦称“甘肃左副总兵”),驻节甘州;分守副总兵1员(亦称“凉州右副总兵”),驻节凉州;分守参将4员,分驻庄浪、肃州、西宁、镇番;游击将军4员,分驻庄浪、肃州、西宁、镇番;游击将军4员,分驻庄浪、碾伯、松山城、抚标;坐营中军官1员,驻甘州总兵衙门;守备11员,分驻洪水堡、山丹卫、平川堡、镇夷堡、嘉峪关、宁远堡、古浪、镇羌堡、红城子、巴暖三川、阿坝;领班备御都司4员:甘州头班、次班各1员,凉州头班、次班各1员。后又设“甘肃巡抚都御史”,节制甘肃总兵及分巡西宁道(治甘州)、分守西宁道(治凉州)、西宁兵备道(治西宁)、肃州兵备道(治肃州)。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封其子朱楧为肃王,建王府于甘州,并置仪卫司。洪武二十八年,朝廷决定由肃王“调理”陕西行都司及河西诸卫军事,置甘州中护卫和左护卫,负责肃王府的警卫。建文元年(1399年),肃王府及其仪卫司、2护卫同迁于兰州。后将左护卫并入中护卫。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起义军将领贺锦攻占兰州,将肃王及王府护卫军消灭。明朝前期重视军马生产。朝廷行太仆寺设卿(从三品)、少卿(正四品)、寺丞(正六品)、主簿(从七品);下辖监苑,设监正、监副、录事、圉长等。养马万匹为上苑,7000匹为中苑,4000匹为下苑。洪武三十年置“甘肃行太仆寺”,治甘州。至永乐六年(1408年),设6监,每监4苑。即:甘泉监,辖广牧、麒麟、温泉、红崖4苑;祁连监,辖西宁、大通、古城、永安4苑;武威监,辖和宁、大川、宁番、洪水4苑;安定监,辖武胜、永宁、青山、大山4苑;盐川监,辖暖川、岔山、巴川、大河4苑;宗水监,辖清水、美都、永川、黑城4苑。翌年增设永昌苑,专牧孳生马(母马)。
  〔清〕初沿〔明〕制,保留甘肃镇及陕西行都司诸卫所。顺治二年(1645年)设甘肃巡抚,驻节甘州;十七年(1660年)移驻凉州(后移兰州)。巡抚衙门设抚标二营,称左、右营,随巡抚驻防甘州等地,警卫抚衙。康熙时有标兵1500人(骑兵450名,步兵1050名),军马720匹。乾隆三年有标兵1200人,二十九年额定为1396名。左营设参将1员、守备1员、千总2员、把总4员;右营设游击1员、守备1员、千总2员、把总4员。顺治三年(1646年)改各卫所兵丁为屯丁,免除军名,专事屯垦。康熙二年(1663年)设置“甘肃提督军务”(驻甘州),康熙二十二年撤,三十年复设。节制宁夏、西宁、凉州、肃州四镇总兵。甘州防务由肃州镇总兵分管。康熙十年,肃州镇派副总兵(副将)驻永固城统管甘州府境内防务。按照“因地设官、因官设兵”及大小相制原则,实行标、协、营、汛编制。清朝绿营武官分9级:提督(提台、从一品),受总督节制;总兵(镇台、正二品),受提督节制;副总兵(协台,亦称副将,从二品)分驻各协,分领协兵镇戍;参将(正三品)、游击(从三品)、都司(正四品)、守备(正五品)、千总(从六品)、把总(正七品),分驻各营,指挥营兵作战、戍守屯田。副总兵以上大员的直属部队称“标”,提督驻地设“提标”营,总兵驻地设“镇标”营,副总兵驻地设“协标”营,其余武官驻地称“营”,把总驻地称“汛”。雍正九年(1731年),甘肃提督所领提标五营及四镇官兵60073人,马、驼29584匹峰。其中,甘州府境内驻军包括提标五营及永固城协所辖各级武官96员,马步战守兵14014名,官马290匹,兵马7247匹,驮炮骆驼100峰。由于清朝甘州为重兵驻地,成为平定西部历次叛乱的清军提调中心和后勤补给基地。康熙及雍正年间,抚远大将军曾多次驻节甘州,指挥西北各路战事。
  甘州提督直接统帅的兵马因各时期防务任务而有所增减,康熙、雍正时为2.8万余人,乾隆、嘉庆时为15730人(马步7415人,步兵8415人),道光时为9479人,光绪末减为2600余人。
  永固协
  驻永固城,初隶甘州镇总兵府统辖,康熙三十年(1691年)后,归甘州提督直辖,设副将统领。
  乾隆元年,甘州提督管辖军牧场有4处:甘州大草滩(今山丹军马场)、凉州黄羊川(今武威东南)、肃州花海子(今玉门市北)、西宁摆羊戎(今循化)。每个牧场各养马1200匹,下分6群。每场设游击1员统领,以千总为牧长,把总为牧副。乾隆九年开始,各场为甘州提督及各镇调拨役马。
  〔民国〕初年,仍沿袭清朝兵制。〔民国〕元年(1912年)4月6日,北洋政府袁世凯任命马安良为甘肃提督,因故未到任,遂于4月25日改任为马进祥。原由甘州提督统辖,后由甘州镇守使统辖。于9月21日改由柴洪山署理甘州提督(从此不再称“甘肃提督”而称“甘州提督”)。〔民国〕2年5月25日又由焦大聚署理甘州提督,焦于〔民国〕6年卒于任所。〔民国〕7年4月,由马磷代理甘州提督。是年10月改甘州提督为“甘州护军使”,由马安良充任。〔民国〕8年2月改甘州护军使为“甘州镇守使”,由马磷充任。此后至解放时驻张掖的军事机构有甘凉卫戍司令、肃甘警备司令、国民军、中央军所属有关部队及地方部队、地方军事机构。
  1949年9月23日张掖军分区成立。军分区机关由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
  二兵团第四军抽调的干部和当地招收的青年学生组成。雷宗林任司令员,刘昌汉任政治委员,谢礼顺任副司令员。军分区机关驻张掖县城,内设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司令部辖作战科、侦察科、队列科;政治部辖组织科、宣传科;供给部辖财务科、粮秣科、军需科。在接管国民党军队营房、物资,收编起义投诚人员的基础上,组建张掖、山丹、民乐、临泽、高台5县游击大队,总人数750人。收容国民党军队第六十四医院部分人员,组建军分区卫生所。1950年3月,对5县游击大队进行整编,组建军分区独立营。1950年5月,因张掖分区撤销,军分区奉命撤销建制。1951年,组建张掖、山丹、民乐、高台、临泽5县人民武装部,分别隶属武威、酒泉军分区领导。1952年,在5县组建公安队,隶属省公安总队和军分区领导。1954年,各县人民武装部改称“兵役局”,1958年复称“人民武装部”。
  1955年10月10日,随着河西地方行政区划变动,武威军分区和酒泉军分区合并组建为“张掖军分区”,隶属甘肃省军区,驻张掖县城。军分区辖张掖、山丹、民乐、临泽、高台、武威、永登、永昌、古浪、民勤、酒泉、金塔、鼎新、安西、玉门、敦煌、肃南、天祝、肃北、阿克塞、额济纳等21县人民武装部,代管兰州军区骑兵第三团和内卫第七十二团。1956年,玉门县人民武装部改为玉门市人民武装部,鼎新县人民武装部并入金塔县人民武装部。1959年,甘肃省内卫第三团(前内卫第七十二团)移交甘肃省民警总队。1960年,兰州军区步兵第三团交张掖军分区代管。
  1961年12月,河西地方行政区划再次变更,张掖军分区分为张掖、武威、酒泉3个军分区。分编后的张掖军分区辖张掖、山丹、民乐、临泽、高台、肃南6县人民武装部。1966年,张掖专区公安大队改编为独立连,列入军分区建制序列,1982年撤销。1985年8月,张掖县人民武装部改称“张掖市人民武装部”。1986年6月,部队精简整编,张掖、山丹、民乐、高台、临泽、肃南6县人民武装部移交地方管理;1994年12月复归分区建制。
  二、驻军
  (一)明朝驻军
  〔明〕置陕西行都司,设指挥使员、指挥同知员,指挥佥事员,经历、都事、断事等属官若干,领卫、守御所。另置镇守甘肃总兵员(驻甘州),协守副总兵员(驻甘州),分守副总兵员(驻凉州),分守参将员(驻肃州、西宁、庄浪、镇番),游击将军员(驻庄浪、碾伯、松山、甘州),守备员(驻洪水堡、山丹卫、平川堡、镇夷堡等),额定兵员名。
  甘州左、右、中、前、后卫各设指挥人,指挥同知人,指挥佥事、镇抚若干,额定兵员名、马匹,分驻古城、黑城、花寨、龙首、甘浚、靖安、平川等堡寨。
  山丹卫设守备人,指挥人,额定兵员名、马匹。高台守御千户所设守备人,额定兵员名、马匹。
  (二)清朝驻军
  康熙二年在甘州设甘肃提督,辖凉州、宁夏、西宁、肃州四镇总兵,总兵力有官兵计人,马匹,驮炮骆驼或马峰(匹)。其中甘肃提督直属提标五营有各级武官员,官马匹;马步战守兵人,兵马匹;驮炮骆驼峰。均驻甘州府城。
  甘州府境内防务,由肃州镇总兵分管。肃州镇派出副总兵(即副将)驻永固城,所管甘州府境内驻军,包括甘州城守营、山丹营、洪水营、黑城营、大马营、梨园营、高台营等营汛,共有各级武官员,马战兵名,步战兵名,守兵名,官马匹,兵马匹。甘州府境内包括提标五营有驻军官兵名,军马匹,驮炮骆驼峰(此为雍正九年实有兵马数额)。随着驻军不断外调作战,营汛驻地不断调整,兵额减员,马匹也大幅度减少。到光绪年间兵马减少四分之三。
  (三)〔民国〕时期驻军
  1.西军—甘州巡防军
  西军 又称“回军”。〔清〕宣统三年秋,甘州提督马安良以其父马占鳌时期的3营靖南军为基础,扩编为14营,全员额3300余人,马750匹,由马安良任总统(司令)。〔民国〕7年马安良病故,其子马廷骧接统西军,部队分驻凉州、甘州和河州。〔民国〕8年,改编为西军巡防军,下编卫队1营,巡防步队6营,巡防马队2营,员额减为1769人,战马减为300余匹。〔民国〕14年国民军入甘,该部整编为暂编第二十七师。
  甘州巡防军〔清〕宣统时置,有步队2营(官兵夫454人),〔民国〕8年增设马队1营(官兵138人,战马110匹),共计592人。原由甘州提督统辖,后由甘州镇守使统辖。
  2.甘凉卫戍司令及肃甘警备司令等部
  〔民国〕18年(1929年)2月,甘肃省政府调肃州镇守使裴建准为甘凉卫戍司令,率兵进驻甘州。〔民国〕19年7月,马谦任肃甘警备司令,率1个骑兵团、2个步兵团约3000人进驻张掖。是年10月,马仲英率千余人进驻张掖,驱走马谦,自称“甘宁青联军总司令”。将其弟马仲杰任为副司令,率部驻酒泉,原驻酒泉的雷振邦团调驻张掖。〔民国〕20年2月,马仲英在张掖成立“河西省行政委会”,自任主席。是年4月11日,马步芳率部突袭马仲英,于15日进驻张掖。驻张掖的部队为其步兵第三旅,旅长韩起功,辖2个团。从此,韩起功开始在张掖长达10年的统治。
  3.国民军暂编第二混成旅
  〔民国〕17年(1928年)成立,由雷中田任旅长,驻防张掖。下辖2个团和1个骑兵营,总兵力约3000人。〔民国〕19年4月,该旅扩编为西北陆军第一师,移防兰州;在张掖留驻雷振邦团数百人。〔民国〕20年夏,马步芳进驻张掖后,诱杀雷振邦及团长张广智以下官佐200余人。
  4.中央陆军新编第九师——中央陆军第一〇〇师
  〔民国〕20年(1931年),马步芳投靠蒋介石,奉命出兵河西,击败马仲英变兵,占领张掖。不久,其部即被蒋介石收编为中央陆军新编第九师。〔民国〕22年,马步芳部又被改编为陆军新编第二军第一〇〇师,韩起功的原第三旅改编为第三〇〇旅。〔民国〕26年,新二军改编为陆军第八十二军,一〇〇师三〇〇旅仍驻张掖,辖3个团。〔民国〕29年(1940年)2月韩部调回青海。张掖由驻武威马步青骑兵第五军接防,派冶长寿率团驻张。
  5.国民党中央军驻张掖各部队
  (1)骑兵第十师 原为骑兵第四军下属部队。〔民国〕31年夏调入河西,驻防张掖,担负守备任务,师长谭辅烈。〔民国〕34年裁撤。
  (2)第九十一军 〔民国〕31年组建,军部驻张掖。韩锡侯任军长(后由周士冕、王晋先后接任),叶成、杨显任副军长。辖暂编第五十八师、新编第三师、新编第四师。〔民国〕35年改为整编第二十三师,由王晋改任师长。〔民国〕37年9月,整编第二十三师恢复第九十一军番号,辖属整编旅复为师制。
  新编第三师 〔民国〕29年组建,为第八战区司令长官部的直属部队,由白海风任师长。〔民国〕32年调入第九十一军。
  新编第四师 〔民国〕33年4月在张掖组建,由祁连山森林警察总队编成,编入第九十一军建制。一年后改为新编第四旅,编入整编第二十三师。所属第十一团,兵力1700余人,分驻高台和玉门等地。
  (3)第二十九集团军 〔民国〕33年组建,李铁军任总司令,张卓任副总司令,侯声任参谋长。辖第四十二军、新二军。该集团军原驻张掖,后移陇东,抗战胜利后入陕西。
  (4)骑兵第十五旅 〔民国〕37年由驻天水之陆军骑兵军官学校抽调官兵、马匹组建,辖2个骑兵团,共3000余人马。〔民国〕38年春移防河西,驻民乐,防守扁都口。是年9月,人民解放军进军河西,该部副旅长董毅以下100余人被击毙,旅长王士谊、骑兵第三十二团团长黄耀中以下400余人被俘,其余溃散。
  6.地方部队及地方军事机构
  (1)保安部队 国民党政府在省一级和行政区(专区)一级设立保安司令部;在县一级设立保安大队(后改称“自卫大队”),维护本行政区内社会治安。省保安司令部下辖若干保安团。
  保安第三团 〔民国〕29年(1940年)成立。辖3个大队,每个大队编4个中队,共1100余人,〔民国〕38年春移驻河西,接管武威、张掖地区之防务,部队分驻山丹、张掖、民乐、高台和武威境内等地。9月初,人民解放军进军河西,该团大部分在武威投诚。10月初,团长王学敏率残部117人,在高台向人民解放军投诚。
  各县保安队——自卫队自〔民国〕23年(1934年)起,各县开始组建保安队,每县设保安大队1个,人数百人左右,由县长兼任大队长,受省和各行政区保安司令部指挥。〔民国〕37年,各县保安队扩编为正规部队,各县政府又组建常备自卫队。各县常备自卫队由县长兼任队长,另设副队长1人,分队长3人,司务长1人。山丹、民乐、张掖3县自卫队隶属第六行政区保安司令部;高台、临泽2县自卫队,隶属第七行政区保安司令部。
  (2)各县兵役工作机构 〔民国〕27年元月,为抗日战争需要,完备征兵工作机构的设置,在各县县政府第一科设立兵役股,专司兵员征募事宜。翌年,将兵役股扩充为兵役科,〔民国〕29年将兵役科改为军事科。〔民国〕36年,又将各军事科复改为兵役科,直到解放时随同各县县政府解体。
  7.其他军事机构
  (1)国防部联勤总部第八补给司令部 〔民国〕35年8月,第八兵站总监部改编为第八补给司令部,担任驻甘、宁、青、新各省部队的后勤补给任务。历任司令有张知行、陈长捷、曾震五等。〔民国〕38年5月,第八补给司令部奉命西撤至张掖;9月,该司令部人员在张掖起义。起义后,人员全部集中张掖学习。
  (2)国防部西北马政局 〔民国〕36年12月设立,隶属于国防部联勤总部。西北马政局负责管理西北地区的军马生产,辖山丹军牧场等。甘肃解放后,西北马政局及其所辖军牧(马)场,均由西北军区后勤部军马局接收。
  (四)共和国成立以来驻军
  1949年9月张掖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三军机关及所属第七师驻张掖,1953年调离。是年,公安第十四团因担负修建兰新铁路看押任务进驻张掖,1955年改为公安内卫第七十二团,归张掖军分区领导;1957年改为甘肃省公安内卫第三团,1958年改编为甘肃省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第一支队,1969年调离。1965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87230部队进驻山丹县,驻山丹县城和红寺湖乡。1966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86037部队由山东省济南市移驻张掖县(驻石岗墩滩)。196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84596部队移驻山丹县城,1981年调离。196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十九军组建,军直机关驻张掖县,所属部队分别驻张掖、临泽、武威、酒泉等地(1985年6月撤销建制)。196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84801部队由青海省移驻张掖,部队驻张掖县沙井乡、平原堡、九公里园艺场和临泽县城等地。1970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84719部队进驻肃南县祁丰区文殊沟。1985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84727部队进驻临泽县新华乡。1986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84748部队进驻高台县南华乡。是年,中国人民解放军84553部队由青海民和县移驻张掖市。
  195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七医院(前为解放军第十八预备医院),由福建省移驻张掖。1960年,改为第十八野战医院。1983年12月,改编为第二十七医院,设有门诊部、住院部,为综合医院。
  1963年10月组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一师第四团(简称“农建第十一师四团”),驻老寺庙(张掖)、山羊堡(山丹)、林荫(民乐)、头墩(民乐)、宝瓶河(肃南)等地。1969年改为“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第十一团”。1975年1月撤销军队建制,所属单位移交地方。
  1949年9月组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山丹军马场”(原国民党山丹牧场),位于山丹县境南的大马营草滩,隶属西北军区军牧部。1954年易名“西北军区后勤部第一军马场”,划归解放军总后勤部领导。1957年3月,交国家农垦部管理,改称“国营山丹牧场”。1961年6月,重新收归军队建制,隶属总后勤部,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山丹军马场”。1968年5月,移交总后勤部西安办事处,改称“总后勤部西安办事处军马局”。1980年6月,移交兰州军区,改称“兰州军区军马总场”。1988年3月,改称“兰州军区后勤部马场管理局”。
  第二节 兵役
  一、古代兵役
  〔汉〕王朝在河西实行以征兵制为主体的兵役制度。男子年满20岁时,要向官府登记,从23岁起服2年兵役。第一年在本郡县服役,称“正卒”;第二年守戍“亭障”“烽燧”,称为“戍卒”。服役期满后遣散归田,遇有战事,再奉命出征,直到56岁可免除兵役;还采取募兵和征发“刑徒”“罪人”充军戍边等措施补充兵员。汉武帝时,贰师将军李广利就曾从关陇地区招募“勇士、奇材、剑客”5000余人,出张掖北击匈奴。〔东汉〕明帝时,曾诏令张掖、张掖属国等地“囚罪轻可任兵者,皆勿治罪,遣送军营”。
  〔三国〕、两〔晋〕时期,逐步确立世袭兵役制度。将民户分为三类:一为“普通户”,负责种田交纳田赋和服劳役;二为“屯田户”,专事耕种交纳租赋;三为“军户”,或称为“士家”,专门服兵役,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世代为兵。军户的兵役、劳役负担极为繁重,且地位低下。军户男子“年十六为全丁,十三为半丁”,全丁服兵役守戍边疆,半丁服劳役。普通户如有过失,即可沦为军户,世代为兵,以示惩罚。与此同时,随着地方割据势力的兴起,一些地方官僚、豪绅开始豢养“家兵”。例如当时张掖官僚富豪和鸾、张进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家兵。
  〔东晋〕至〔十六国〕时期,张掖由众多的地方割据政权统治,兵役制度比较混乱。前凉等以汉族为主体的地方割据政权,基本上沿袭〔西晋〕时期的世袭兵役制。而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地方割据政权则都以本部族为主体,也征发部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建立军队。部族中的青壮年男性均要从军,军事首领由部族酋长担任。
  〔隋〕〔唐〕时期盛行府兵制。府兵制规定年满18岁为全丁,都必须服兵役。府兵平时由军府管辖,一年四季中有一季参加军事训练,有战事则由朝廷委派将领率兵出征,战争结束则“兵散于府,将归于朝”。这种兵役制度平时“兵不聚食,国家无养兵之费;将不常设,无拥兵割据之虞”,是当时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普遍实行的兵役制度。
  中〔唐〕以后500余年间,张掖为吐蕃、回鹘、党项、蒙古等少数民族占据,其兵役制度具有明显的游牧民族的特点。男子十五成丁,“年六十以下,十五以上,皆自备弓矢甲胄而行”,没有兵民之分。蒙古族在统一中国前规定“家有男子,十五以上,七十以下,无寡众,尽佥为兵。十人为牌,置牌头。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养牧”。元立国后,实行世兵制,分为蒙古军户、赤军探马户、汉军户、新附军户四种。
  〔明〕〔清〕时期亦实行世兵制。明朝甘州各卫、所中建有“垛集”,每三户为一“垛集”,一垛集出一丁,出丁者为“正军户”,其余为“贴军户”。正军户兵丁战死或逃亡,由贴军户补充。清朝在甘州置有绿营兵(是清王朝入关后建立的一支由汉人组成的终制兵,也即正规军,因以绿色旗帜为号,故称“绿营”),兵丁由本地征募,一入兵籍,即为军户,终身为兵。军户的子弟称为“余丁”,由政府每月发给饷银,成人后补拨为兵丁。清朝晚期,改为募兵制,征募对象为20~25岁壮丁,在标营服役3年后发资遣散回乡,列为“后续兵”。但因当时战事频繁,大都服役期满后不能按期资遣回乡。
  二、〔民国〕时期的兵役
  〔民国〕初期,实行募兵制,由国民军和地方军阀驻张掖军队自行征募。〔民国〕22年(1933年),国民政府颁布《兵役法》,以征兵制取代募兵制。《兵役法》规定男子18~
  45岁均要服兵役,兵役分为常备兵役和国民兵役。常备兵役分现役、正役、续役,年龄20~25岁,体检合格者服现役,现役期满退役后转为正役,正役期满6年转为续役,续役年满40岁转为国民兵,45岁后退出兵役。〔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颁布《紧急动员令》和《战时征兵条例》。〔民国〕28年,各县成立兵役科,专管征兵工作,对18~30岁的男性青年一律进行登记,以备征调,征调之先后由抽签确定。一般由各保设签局,组织壮丁抽签,中签者即为征调对象。抗日战争初期一般为4丁抽1,中、后期变为3丁抽1、2丁抽1。被征调壮丁发给一定数量安家费,由保摊派各户,强行征收。〔民国〕29年,甘肃省政府发布《纳金缓役办法》,规定被征调壮丁要求缓役,必须交纳200圆银币的缓役金,还规定可以用“马骡代丁”,使佣丁合法化。各保按人口、地亩征收丁银,然后佣壮丁或购买马骡代丁。因此,被征调壮丁多为贫苦农民或城镇小商贩子弟。因兵役负担日益繁重,人民不堪重负,壮丁逃跑时有发生。为防止壮丁逃跑,经常将壮丁绳索捆绑解押军队服役。仅张掖县〔民国〕27年至〔民国〕34年征调9000多名壮丁服现役,平均每年1100多名。
  三、共和国时期的兵役
  共和国成立初期,仍沿用战争年代的作法,实行志愿兵役制。1949年冬季至1950年春季,进驻张掖的解放军部队为补充兵员,在各县直接进行动员征集。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全区各级人民政府响应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动员广大青年报名应征,在全区掀起报名参军的热潮。1950年冬季至1951年夏季,全区有4370名青年应征入伍。
  1954年前,征兵工作由各县人民武装部负责组织实施。1954年,县人民武装部改为“兵役局”,负责征兵工作。是年,省政府在山丹、民乐县进行义务兵征集试点,保质保量完成当年的征集任务,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
  195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颁布,规定实行义务兵和预备役制度,全区普遍实行义务兵征集。1984年5月,国家颁布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新《兵役法》颁布以来,全区各级政府和兵役机关,宣传和执行《兵役法》,广大适龄青年自觉履行兵役义务,踊跃报名应征,圆满完成省人民政府和省军区下达的各年度征兵任务,为部队输送数以万计的合格兵员。现役军人家属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尊重和优待,自70年代以来,全区实行义务兵优抚政策,义务兵在服役期间可享受义务工减免的优惠,并可得到一定数量的优待金。优待金以乡统筹,标准一般不低于当地人均收入水平,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提高逐年得到调整,全区义务兵优待面达100%。
  四、预备役登记
  1955年《兵役法》颁布后,全区各县兵役机关按照要求,对历年复员、转业军人和军队系统内改为工薪制的人员进行预备役登记和统计,并颁发《预备役证》。1957年10月,中央军委下发《关于改进兵役工作的指示》,要求“将预备役工作与民兵工作合二为一”。1958年1月,全区各县完成民兵、预备役的合编工作,按要求分别组建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1980年7月,国务院、中央军委转发解放军总参谋部《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暂行规定》,全区正式恢复退伍军人预备役登记。登记统计对象为35岁以下,应服预备役的复员、退伍军人。1988年,张掖地区被定为坦克兵储备基地,连续多年进行坦克兵对口征集,已有部分退伍军人进入储备。1990年以来,各县、市还对地方准军事性单位中符合兵役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适合担任预备役军官职务的地方干部进行调查和统计。全区范围内对正在服预备役的复员、退伍军人建立比较完整的登记统计资料,为战时兵员动员奠定基础。1994年3月,甘肃省军区会同张掖军分区在临泽县进行现代局部战争条件下预备役退伍军人紧急征召和复训演练试点。被征召的300名预备役退伍军人,均按时到指定地点集结,到点率达100%。复训中进行队列和轻武器实弹射击,总评成绩为优秀。兰州军区、甘肃省军区分别推广临泽试点经验。
  第三节 地方武装
  一、〔民国〕以前地方武装
  明朝,甘州因处边陲,遂命民“自备军械,团结防边”。嘉靖时期,诏命组织民壮防边,“父子三人,藉一子;兄弟三人,藉一弟”,分为正兵、奇兵,有惊则战,无事耕耘。〔明〕甘州五卫有“奇兵两千名”。
  清朝,由地方政府组织青壮年办团练进行自我保卫。同治四年(1865年),回民起义军西下河西,乡绅邹潘率甘州团勇抗御,回民起义军“败走西宁”。是年,甘州城内回民举事,为甘州团勇驱逐。清朝晚期,甘州境内关隘、门、山口、墩台多由团勇把守,称为“塘兵”。每塘守兵多则10余人,少则3~5人不等。
  〔民国〕时期主要由地方建立保卫团、民团和自卫队等,配合和协助驻军搞好地方保卫。〔民国〕10年(1921年),张掖、民乐、山丹等县建立保卫团。县设保卫团总公所,由县知事(县长)任总监督。另设总董1人,由本地声望较高或曾任武官兼有军事学识之绅士担任。县以下各乡(区)成立保卫分团,设保卫团事务公所,团丁由各户出壮丁组成。
  〔民国〕25年,马步芳为阻止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西进,令其部属韩起功在张掖、山丹、临泽、高台各县组织民团。民团下辖大队、中队、分队。张掖民团有壮丁3000余人,其他各县民团各有壮丁1000余人。各民团为国民党军队抽丁抓夫,修筑工事,并且配合国民党军队直接参加对红军西路军的围追堵截和对红军伤病、掉队人员的搜剿杀戮。
  〔民国〕26年,各县成立民众自卫队。〔民国〕29年,改为“国民兵团”。国民兵团分为常备队和后备队。常备队每县100~300人,平常集中训练,粮饷由政府供给,随时准备补充军队。后备队按乡、保、甲编组,分散乡里,维持社会治安。根据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发布的《紧急动员令》,凡年龄在18~45岁未服兵役的男性壮丁,均编入国民兵团。
  〔民国〕36年,国民党政府为配合全面内战,指令组建“民众自卫队”,张掖地区各县民众自卫队遂先后成立。民众自卫队县设总队,总队长由县长兼任,各乡设大队,各保和壮丁在50人以上的团体设中队。民众自卫队配有枪械装备,每年冬季定期进行军事训练。〔民国〕38年,国民党甘凉警备司令部在张掖组建“反共救国自卫师”,山丹、民乐、临泽、高台各县相应组建自卫团。9月,正在组建中的自卫师,因人民解放军大军临近,自行解体溃散。
  二、红西路军时期地方武装
  (一)山丹抗日义勇军
  1936年11月21日,红西路军进驻山丹后,国民党军被赶出县城,留下的部分壮丁通过讲解红军的政策,在作通思想的基础上,以他们为主体,又吸收一些愿意参军的群众,于11月25日组建成立了“山丹抗日义勇军”。义勇军编为一个大队,下设3个分队和1个青年队,共200多人。红军撤离山丹前夕,义勇军大队长彭述乐及部分队员和其他群众参加了红军。这支力量参军后,编为一个新兵营(团),由红军的排长任天贵担任营(团)长,彭伦太任教导员。
  大队长 彭述乐
  一分队队长 张世忠
  二分队队长 吴有智
  三分队队长 陈××(姓名不详)
  青年队队长 何根娃
  (二)抗日救国义勇军甘肃省第五路军
  1937年1月5日,红西路军第五军攻占高台县城后,即召开群众大会,正式宣布成立“抗日救国义勇军甘肃省第五路军司令部”。司令部下设参谋部、供给部、第一团和通讯排。被俘的800余名民团队员中,有300多人不愿回家,要求参加红军,经审查后编入义勇军。1月20日高台失陷后,义勇军随之消失。在义勇军组建后的半月内,接受训练,维护治安,执勤防务,协助苏维埃政府开展工作。
  司令员 白希斋(1937年1月5日至20日)
  参谋部参谋 胡宗经(1937年1月5日至20日)
  郑炳伦(1937年1月5日至20日)
  供给部部长 张荣(1937年1月5日至20日)
  第一团团长 贺遐龄(1937年1月5日至20日)
  通讯排排长 李浩(1937年1月5日至20日)
  三、共和国成立以来民兵组织
  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民兵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经过多年的努力工作,逐步建立一支具有一定军政素质,包括炮兵、通信、工兵、侦察等专业在内的民兵队伍。民兵在剿匪反特,维护社会治安,保卫人民政权和扶贫帮困、抢险救灾、工农业生产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组织建设
  1949年9月,张掖全区解放后,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维护社会治安,保卫胜利果实,各县及时组建民兵组织。吸收18~45岁的历史清楚、政治进步、身体健康,出身贫、雇、中农家庭的青、壮年参加民兵组织。最初先在农村社情较好的村庄组建,后逐步在城乡普遍建立。区建立民兵营,乡建立民兵中队,行政村编民兵分队,自然村编民兵小队。1950年,全区民兵总数2万多人,占人口总数的3.5%。1952年,中央军委、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兵组织暂行条例》后,各县结合土地改革,对民兵组织进行调整。民兵的年龄控制在18~40岁之间,18~26岁编为基干民兵,27~40岁编为普通民兵。贫、雇、中农家庭出身,身体健康的男性青年全部编进民兵组织,基干民兵中还吸收部分女青年参加。1952年底,全区(今辖区)编民兵3万人左右,约占人口总数的7%。
  1957年,全区根据中央军委《关于改进兵役工作的指示》,完成民兵和预备役的合编。1958年,遵照毛泽东主席“要大办民兵师”的指示,民兵的组织规模和数量迅速扩大,全区组建民兵师14个,其中:张掖县7个,民乐、山丹县各2个,其他县各1个,民兵总数20余万人,达人口总数的35%左右,个别县、公社达50%。凡年龄18~45岁的公民,除“地、富、反、坏、右”和老弱病残外,都编入民兵组织,实现“全民皆兵”。
  后作调整,每县1师,公社、大队、生产队,依次为团、连、排;城区厂矿企业、机关、学校按兵员编为营、连、排。196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民兵工作条例》,将男民兵的最高年龄限制到45岁,女民兵的最高年龄限制到35岁,民兵组织规模过大的问题仍没有根本解决。1966年,全区民兵近20万,占人口总数的30%。“文革”初期,民兵组织停止活动。
  1969年,根据战备需要,全面恢复民兵工作。全区年内对民兵组织进行整顿,健全组织,并在基干民兵基础上组建武装基干民兵。1970年底,地直企业和6县共编民兵约26万人,其中基干民兵约14万人。1971年,贯彻毛泽东主席“要准备打仗”的指示,民兵工作实施“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全区组编7个师,其中张掖县2个师,其他县各为1个师;每县1个武装基干民兵团。各县还组建侦察、作战、消防、抢救、救护、通讯、爆破、高炮、机枪等战时特种连队。
  1981年,遵照中共中央《关于调整民兵组织问题的指示》,对民兵组织进行全面改革。民兵组织以男性公民为主,年龄为18~35岁,基干民兵的年龄为18~28岁,女民兵按基干民兵年龄条件适当选编,并限定一般不超过县(市)基干民兵数的10%。经过调整,取消“以县编师,公社编团”的建制,实行“县编团,乡编连,村编排”的新建制。时有民兵10万多人,占人口总数的10%,其中基干民兵占36%,数量大幅度减少,质量有所提高。
  1991年,根据《甘肃省“八五”期间基干民兵组织发展规划》,逐年调整基干民兵规模,减少数量。对已有的炮兵、通信、侦察、工兵、高机等专业分队进行重新编组,提高民兵专业技术分队比例,兵员达到基干民兵总数的50%以上。调整民兵编组,农村以乡和行政村为基础,城市以厂(矿)、企事业单位为基础进行编组。凡符合基干民兵条件、人员够编1个排的单位,都组建民兵组织,民兵编组面达90%。调整基干民兵的年龄结构,形成梯次配置,保证基干民兵队伍的相对稳定。是年,区内普遍组建民兵应急分队,配发服装和器材。通过几年调整,所有基干民兵连和80%以上的普通民兵连队建立连部,达到“七有”标准(有房子、有牌子、有旗子、有资料柜和办公设施、有健全的工作资料、有报刊书籍、有专人管理)。经过几年努力,民兵基层建设水平有了提高。1994年,地区糖厂基干民兵连、高台县南华乡基干民兵连被省政府、省军区树立为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标兵单位,临泽县沙河乡基干民兵连被评为“达标先进单位”。
  (二)军事训练
  全区民兵组建40多年来,军事训练工作不断发展,逐步走上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1950~1965年,是民兵军事训练的初期阶段,训练内容主要是基本军事知识,训练一般利用农闲季节,采取小型、就地、分散的方法进行。
  1951年,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加强民兵建设的指示》,按照“不违农时,不误生产”的原则,对民兵进行较正规的军事训练。此后,民兵冬训形成制度,每年以乡、村为单位,对民兵进行7天左右的训练,学习步枪射击、投弹、站岗放哨和利用地形地物等基础军事课目。1964年,全区掀起群众性的练武高潮。此期,民兵武器得到补充,质量有所改善,训练重点为射击、投弹、刺杀、土工作业和利用地形地物五种技术,训练对象以民兵干部和基干民兵为主。
  1966年,“文革”开始后,民兵的军事训练曾一度中断。1969年后,民兵训练得到恢复和加强。期间,民兵军事训练从民兵现有装备和现代战争的特点出发,突出专职武装干部、民兵排以上干部、武装基干民兵和专业技术分队的训练。技术战术训练突出“三打三防”(打坦克、打飞机、打空降和防原子、防化学、防细菌)内容。全区在民兵训练中建立三级责任制,针对不同对象,实行分级训练。1973年开始,民兵在完成基础课目训练的同时,逐步突出打坦克和游击战的训练。1976年5月,兰州军区在高台县召开打坦克训练现场会,高台民兵打坦克经验在兰州军区范围推广。
  1978年以后,随着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区内调整改革民兵军事训练,缩小范围,减少数量,压缩时间,突出重点,改进方法,训练人数减少80%以上。1980年以来,辖区圆满完成各年度的民兵训练任务,军事训练合格率达95%以上,军事素质明显提高,在兰州军区和省军区组织的历次考核比武中均取得好成绩。1989年,在省军区组织的全省民兵军事比武中,张掖地区民兵代表队取得四零火箭筒射击团体第一名、个人第一、第
  二名,通信报务技术团体第二名和单兵战术个人第一名的优秀成绩,张掖军分区被评为“民兵军事训练综合考评先进单位”。1993年,张掖市小满乡武装部部长朱增祥被评为民兵干部“四会”(会教、会讲、会做、会作)教练员,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表彰。
  (三)政治教育
  民兵政治教育,借鉴解放军政治工作经验,从实际出发,确定教育内容,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在民兵中广泛开展以党的基本路线和国防教育为重点,以民兵的性质、任务和优良传统及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形势战备、政策法制等为内容的政治教育,不断提高民兵的政治素质。
  1950年建立民兵组织后,就在全区各级组织中普遍建立地方党委(支部),书记兼任民兵政治委员、政治教导员和政治指导员的组织制度。从组织上加强对民兵政治工作的领导,保证民兵政治教育的经常性和连续性。
  共和国成立初期,围绕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对民兵进行阶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兵任务的教育。使民兵把保卫翻身成果同保卫祖国安全、维护世界和平联系起来,自觉维护社会治安,参加土地改革和爱国增产运动,以各种形式开展抗美援朝活动。
  50年代末,结合全国掀起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在民兵中广泛开展争当“劳动好、工作学习好、遵守纪律好、维护社会治安好、爱护武器弹药和公共财产好”的“五好民兵”活动。60年代初,开展学习毛泽东著作和学习雷锋的活动,使民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思想、新风尚;同时结合国内外斗争的形势和民兵工作“三落实”(组织、政治思想、军事)的要求,对民兵进行人民战争思想教育。
  1980年以来,在新时期民兵政治教育中,全区各级民兵组织履行“三个坚持”(坚持每季度上一堂政治课,坚持用年度军事训练中30%的时间进行政治教育,坚持结合征兵、民兵整组等重大活动进行政治教育)。为使民兵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各县(市)人民武装部编发教材,利用广播、幻灯等形式进行宣传。1988年,临泽县沙河乡在全省率先办起“国防教育学校”,成为对民兵和青年普及国防知识的重要场所。许多企、事业单位还把民兵政治教育纳入企业管理责任制,保证民兵政治教育的落实。
  (四)武器装备
  全区民兵组建以来,武器装备逐年有很大变化。数量由解放初期的数百件增加到上万件;品种由单一的步枪,发展到拥有轻重机枪、高射机枪、地面火炮及工兵、通信等多种武器装备。50年代,大部分为部队淘汰的“老套筒”“汉阳造”“捷克式”和“三八大盖”等旧杂式步马枪,也有少量冲锋枪、卡宾枪和轻机枪;60年代,陆续装备53式步骑枪;70~80年代,全部更换为国产新式武器,主要品种有: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冲锋枪、56式和58式班用机枪、79式轻型冲锋枪、53式重机枪、12.7高射机枪、69式40火箭筒、82无后座力炮、60迫击炮、82迫击炮和其他装备。
  武器保管由分散到集中,逐步改善设施。从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武器由民兵个人分散保管,实行 “定人、定枪、定责任”;70年代初,逐步集中到民兵连集体保管;1975年,集中到乡 (镇)和企、事业单位民兵营 (连)保管。设施有武器室、枪橱架、弹药箱、工具箱等。建立武器弹药登记、检查、修理、擦拭、值班制度。1981年以后,随着民兵组织的调整,改为以县为单位集中保管。80年代以来,军分区和各县 (市)民兵装备仓库普遍进行扩建和加固改建,完善各种安全设施,按编制落实警卫看管人员,增强防护能力;武器装备仓库全部实现路通、电通、水通、电话通的要求;库内各种安全设施配套,达到管理制度化、放置规范化、库区园林化。
  第四节 军事设施
  一、长城
  汉武帝时期,在河西修筑长城。张掖境内的长城,大体沿龙首山、合黎山修筑。沿长城修筑 “亭障”“烽隧”,每5华里筑1小墩,每10华里筑1大墩,派戍卒守卫,敌兵来犯,即举烽燧报警,传递军情。
  90年代中期张掖境内长城遗迹,多为 〔明〕长城。在明朝嘉靖、隆庆、万历等年间多次续修。
  二、塞防
  自汉朝以来,特别是 〔明〕〔清〕时期,针对来自北面和南面游牧民族的袭扰,历任官员重视塞防建设,逐步形成以镇、关、堡、墩为一体,内有镇、城,屯其重兵;外有关、塞,沿边设险,散以堡、墩、屯兵驻守;口隘有防,置传有司,连营棋布,刁斗相闻的塞防体系。
  张掖境内主要关塞有:兔儿关 (位于高台县正义峡口外)、石灰关 (位于高台县红崖子乡南山口)、朱龙关 (位于肃南县祁青乡朱龙关村)、南山关 (位于临泽县梨园口内)、石人石马关 (位于山丹县城北150里处,界于内蒙古阿右旗)、红羊关 (位于龙首山红羊山口)、硖口关 (位于山丹县老军乡硖口村)、张掖塞 (位于临泽县蓼泉乡北30里杨台口)。山南关 (原为穷水塞,位于人祖山口)、西水关 (位于民乐洪水河出口处)、红寺山关 (位于山丹红寺湖山口)、居延塞 (位于山丹龙首山口内)等。明朝还在祁连山北麓的白石崖、扁都口、酥油口、大野口、梨园口等地,依不同山势,或设木删,或挖沟堑,或筑边墙,筑有 “遮虏障”。
  张掖堡 (寨)较多,明朝甘州5卫领堡52个。其中主要堡 (寨)有甘浚堡、平川堡、洪水堡、八卦营、大马营、倪家营、黑城堡、花寨堡、古城堡、靖安堡、太平堡、拒敌堡、侯坞、龙首堡、红崖堡、四坝堡、红泉堡、大满堡、小满堡、甘城儿堡、顺化堡、东乐堡、沙河堡、乌江堡、平原堡、威狄堡、黑泉堡、定安堡、盐池堡、胭池堡、卯来泉堡、梨园堡等。
  墩有兵墩、田墩。兵墩驻有兵甲,用于守望;田墩用于清野,大多修筑于明朝。每墩设有总甲提调。敌兵袭来,各烽燧、堡寨即发柴烽、信炮传示,百姓闻警清野。
  三、驿站、铺舍
  张掖在〔东汉〕时就出现驿站。最初用车传递信息,后来改为骑马。〔元〕〔明〕时期,驿递设施得到发展,每30华里置驿站,备有驿马,驻有官兵、驿夫。沿途还置有铺舍、递运所,用以传递信件、官物及供过往官兵休息。元朝在甘州设置的赤八剌哈孙驿,是当时西北最大的驿站,也是西北驿站的中枢,置有直接通往元朝都城的军事驿道“甘肃纳邻驿”。传递事务由负责甘肃军务的幽王亲领。明朝沿袭元朝驿递制度,清朝以后逐渐废止。
  四、军屯
  张掖的军屯始于汉朝。汉王朝将河西地区归于中原版图后,为了强化军事防务,保障军队的供给,采取“屯田”和“徙民实边”政策,在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开始大规模屯田。还在张掖等地设有农都尉,专门管理郡内屯田事务。
  〔唐〕〔元〕〔明〕时期,张掖的屯田规模巨大。驻军除担负镇戍任务外,还要屯田自给。元朝令大批归顺的蒙、汉军和新附军进行屯田。朝廷曾诏令四川宣慰司都元帅刘恩率部在甘州屯田1000多顷,还诏令太原新附军5000人屯田甘州。〔明〕世祖嘉靖年间,甘州卫屯田5000余顷,山丹卫、高台千户所和镇夷千户所等屯田均在千顷上下。
  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开发河西,促进河西地区经济建设,1963年10月组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十一师”进驻河西地区,后改为“兰州军区农业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在张掖境内的四坝滩、青阳口滩、老寺庙滩、山羊堡滩、〓侯堡滩、头墩、林荫、新华以及祁连山深处的宝瓶河谷等地进行大规模的屯垦,为开发张掖,促进张掖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五、马政
  历代王朝重视发展马政,张掖沿山地区,特别是山丹县大马营草滩,气候凉爽,草原广阔,牧草丰茂,历代均于此孳养军马,以供给军队需要。
  〔西汉〕时期在张掖设牧马苑,于汉阳大草滩(今大马营草滩)牧养军马。〔东汉〕时期在张掖设流马苑管理马政。〔东晋〕永和年间,置汉阳守马牧。隋炀帝时,于大马营草滩设牧监,孳养军马。唐代在此设汉阳监养马,最多时“逾七万匹”。
  明王朝也曾在张掖设官专理马政。〔明〕永乐四年(1406年),在甘州境内设有甘泉监、祁连监专理马政,除大马营草滩外,还在东乐、沙河、黑城、抚彝等地建立马场。
  清朝,于大马营草滩设立马场,由甘州提督管理。嘉庆时大马营马场孳生马达1.8万匹。宣统时,在大马营专设游击1员管理马政。〔民国〕7年(1918年),大马营牧场交由中华民国北京政府陆军部军牧司管辖。〔民国〕23年,改为“军政部甘肃合办山丹军牧场”。〔民国〕31年,改为“山丹军牧场”,转隶联合勤务总部。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三军一部接管马场。1950年,在原马场基础上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山丹军马场”。40多年来,马场建制和归属关系几经变更,1988年改称“兰州军区后勤部马场管理局”至今。总面积2190多平方公里,其中牧草地120万亩,耕地37万亩,林地70万亩,疏林草地69万亩,是全国最大的军用骡马生产、繁育基地,为军队和地方建设输送骡马11万多匹。
  六、人民防空
  (一)机构
  1969年,地、县革命委员会相继成立人民防空办公室(简称“人防办”),编制30人,其中地区人防办10人,各县人防办20人。初与战备办公室合署办公,1970年分设,增加部分人员。业务分别受军分区、县人民武装部指导。
  1981年,各县人防办相继撤销;1986年地区人防办交张掖市武装部管理;1995年初,人防办交张掖市人民政府管理,归口政府办公室,时有人员5名。
  (二)防空
  全区为贯彻落实毛泽东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和“要准备打仗”的指示,从1969年起深入进行防空袭、防原子武器、防化学战的“三防”教育,城乡人民广泛开展挖地道等人民防空工事建设。至1970年,6个县城挖地道339条,长27834米,面积
  32325平方米;挖地下室224个,面积5103平方米,挖地道37428平方米。其中:永久和半永久性地道22728平方米,按每人0.5平方米计算,可容时有城区人口58665人的128%。
  1971年挖地道10335平方米,使用面积达14533平方米。其中:主干道长5717米,面积8235平方米;支干道长1740米,面积2171平方米;单位工事长2848米,面积4127平方米。加固被覆地道长5003米,面积7309平方米。挖地道37776平方米,被覆23943平方米,其中:疏散地道16条,长7649米,被覆2687平方米。
  至1973年,6县城完成人防工事41213平方米,被覆28751平方米,人均0.6平方米。其中:山丹县完成工事6598平方米,被覆766平方米;民乐县完成工事6944平方米,被覆1215平方米;张掖县完成20447平方米并全部被覆;临泽县完成工事4603平方米并全被覆;高台县完成1548平方米并全被覆,肃南县完成工事1073平方米,被覆172平方米。
  1975年完成人防工事2812.4平方米,其中:山丹县完成301.8平方米,民乐县完成106平方米,张掖县完成2100平方米,高台县完成204.6平方米,肃南县完成100平方米。是年,地区人防办组织人员对张掖城区人防工事进行普查,实有人防工事面积20373平方米,比上报面积少1535.5平方米。其中:主干道4817.1平方米,支干道4192平方米,指挥所839.1平方米;单位工事10524.1平方米,人均0.49平方米。1969~1974年,张掖城区人防工程投资141.4338万元,每平方米造价75.21元。1号主干道长1600米,宽1.6米,高2米,复盖3~9米,面积2560平方米;每200米设1通气孔和1支道,每100米挖一个长5米的偏洞,每1000米设1眼井。1号洞加固每米用砖800块,用砖128万块,石头600立方米,石灰80吨,水泥40吨,黄胶泥90立方米,沙石320立方米,用工5万个工日。
  1969~1983年,全区6县城挖筑地道等人防工事41386平方米,有509个单位修筑工事。其中:山丹县挖筑地道6598平方米,主干道4条,长2700米,宽1.4米,面积3800平方米,被覆760平方米;支干道7条,长4200米,面积2788平方米。民乐县挖筑地道面积6944平方米,被覆1215平方米,主干道3条,长1370米,宽1.4米,面积1918平方米;支干道9条,长780米;在祁连山区挖筑地下仓库、商店、医院、指挥所等。临泽县挖筑地道4603平方米,全部被覆,主干道3条,长1843米;支干道2条,长1170米,连接33个单位;有地下商店、地下医院55间,680平方米;在祁连山挖仓库5处。高台县挖筑地道1795平方米,全部被覆,主干道3条,长579.4米,面积811.2平方米;支干道19条,有地下百货公司、仓库、指挥所等,面积984平方米。肃南县挖主干道面积1073平方米,被覆172平方米;坑道长7500米。张掖城区挖筑地道23239平方米,其中土建工事9537平方米,干道7406平方米,连接通道4692平方米,掩蔽地道9917平方米,指挥所772平方米,工事标准四级以上的3652平方米,五级以上的3583平方米,简易工事15577平方米;钢混结构11334平方米,砖混结构11478平方米。主干道长4400米,宽1.6米,高2米,面积7040平方米,属永久性地道,有出口6处,救护所6个;支干道4条,3487平方米,主干支干道面积共计10527平方米;单位工事347处,11946平方米,新修工事450平方米,计23239平方米。地区医院地道面积174平方米,可置床位30张,设有病房、手术室、药房、伙房、水井等;平砖厂地道长1831米,面积3112平方米,有战斗、生活设施20多处;张掖县委地道388平方米,党校地道123平方米,地区农机厂、七局农场、面粉厂、木器厂等单位人防工事均达到能躲藏、能生活、能工作、能疏散的要求。
  1969~1971年,各县农村也广泛开展人防工事建设。时有大队649个,有366个大队挖了地道,有104个大队挖防空坑道,有179个大队挖交通壕,5000多个生产队都因地制宜地挖修不同形式的人防工事。其中:临泽县农村挖地道1402个,长63144米,挖坑道1221条,交通壕22条,长166米;高台县农村挖坑道59条,长3722米;民乐县农村挖地道2330个,长177806米,挖坑道长2550米。
  第五节 战事纪略
  乌孙、月氏、匈奴之争先秦时期,乌孙、月氏人在河西地区征战角逐,生息繁衍。张掖大部为月氏人所居,在昭武(今临泽县鸭暖乡昭武村)建立王城。至〔秦〕〔汉〕之际,月氏人控制整个河西地区,今黑河流域、山丹马营滩、民乐南丰滩、永固滩都是月氏族的重要牧地。乌孙人与月氏人为争占草原,进行过无数次争夺战。当时,月氏比较强大,乌孙比较弱小,常受月氏人的攻掠,成为月氏国的附庸。月氏人不断挤占其牧地,以至把乌孙人排逐到敦煌一带的边远地区。〔西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匈奴冒顿单于派遣右贤王领兵从漠北出发,沿“龙城古道”攻击游牧于居延海的月氏人,掠夺其人畜,循溺水南进。后兵分两路,东路经镇夷峡直攻昭武月氏城,西路进入河西西部地区。月氏人被匈奴驱逐河西后,大部西迁葱岭以西立国,谓之“大月氏”,小部南进祁连山,与羌人杂居,称为“小月氏”。张掖自此属于匈奴右地。
  霍去病战匈奴 〔西汉〕武帝元狩二年春(前121年),汉王朝派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由陇西向西北进击。过焉支山(今山丹县东南)千余里,与匈奴激战,大获全胜。收休屠王祭天金人(金铸或铜铸佛像),俘浑邪王的王子及相国、都尉多人,斩杀匈奴8960余人。是年夏天,〔汉〕王朝为进一步扫清河西之匈奴,再次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等分道进兵。霍去病由北地出发西进2000里,涉钧耆,济居延,尔后向南,进军祁连山,击破浑邪王、休屠王所属匈奴各部落。是年秋,浑邪王杀休屠王,率部众4万余人降〔汉〕。
  匈奴兵分三路攻击张掖三县 〔西汉〕元凤元年(前80年),匈奴右贤王、犁汙王率兵4000人,分三路攻打张掖郡所属日勒(今山丹东南)、屋兰(今张掖东)、番和(今永昌)3县。张掖太守、属国都尉发兵还击,大破匈奴军队,射杀犁汗王。匈奴兵死伤惨重,仅剩数百人逃回。
  三羌攻张掖 〔西汉〕永宁元年(120年)三月,上郡沈氐羌5000余人攻打张掖,护羌校尉马贤率兵破之,杀1800余人,俘千余人,其余皆降,得牛、马、羊数以万计。六月,烧当羌、烧何羌闻马贤军东还,遂率3000余人复攻掠张掖,杀张掖长史。
  〔北凉〕建国之战〔东晋〕隆安元年(397年),后凉王吕光杀临松(今民乐县南古乡)卢水胡酋领沮渠罗仇。其侄沮渠蒙逊聚卢水胡数万人起兵,攻占临松城,杀临松郡守和护军。五月,沮渠蒙逊与〔后凉〕军大战于匆谷(今山丹境内),沮渠蒙逊战败,与其兄沮渠男成投奔建康郡(今高台骆驼城)太守段业,拥段业为主,称为“凉州牧”,建元“神玺”,建立〔北凉〕政权。翌年四月,蒙逊率兵攻打〔后凉〕西郡,生擒西郡太守吕纯。六月,蒙逊与段业率兵围攻张掖郡,守将吕弘弃城东走,张掖城遂为蒙逊占领,于是〔北凉〕都城由建康移驻张掖。不久,晋昌(今安西县锁阳城)太守王德、敦煌太守孟敏,相继归顺〔北凉〕。从而〔北凉〕占据河西走廊西部6郡,成为〔后凉〕政权的主要对手。〔后凉〕王吕光多次率军讨伐北凉,皆被蒙逊击退。
  蒙逊杀段业 〔东晋〕隆安五年(401年)四月,北凉主段业杀沮渠男成,沮渠蒙逊因此起兵。六月攻占张掖,杀段业,自领凉州牧、张掖公,改元永安,仍为〔北凉〕。从而蒙逊成为北凉国主。
  南、北凉互战 〔东晋〕义熙元年(405年)〔南凉〕王秃发孤发兵进攻〔北凉〕,兵至赤泉(今民乐县双树寺一带),掠〔北凉〕大批牲畜而还。义熙三年九月,秃发傉檀率兵5万骑复攻〔北凉〕,沮渠蒙逊率部迎战,两军激战于均石(今山丹境内),蒙逊击败〔南凉〕军后,继而挥军攻占西郡(山丹西),傉檀率残部退回武威。义熙五年,傉檀再次出兵袭击〔北凉〕,掳掠临松(今民乐县南古城)千余户而还。〔北凉〕王沮渠蒙逊也率军攻击南凉,掳掠显美(今永昌县东)数千户而去,傉檀派兵追击,被蒙逊打败。义熙六年,傉檀又率兵5万进攻〔北凉〕,战于穷泉(今山丹县东南),又被〔北凉〕兵打败,全军损失殆尽。
  蒙逊诈击李歆 义熙十三年(417年)四月,沮渠蒙逊遣张掖太守沮渠广宗率兵向〔西凉〕诈降,以诱〔西凉〕军出巢东征。时值〔西凉〕王李暠已死,其子李歆继为〔西凉〕王。李歆不知是计,果然率兵东往接应,蒙逊伏兵3万于蓼泉(今临泽县蓼泉镇),欲灭李歆军。但李在进军中侦悉蒙逊企图,遂引兵速撤,蒙逊追击,在解支涧(高台县境)大破〔西凉〕军,斩杀7000余人。翌年,蒙逊再次围攻酒泉,李歆据城固守。蒙逊攻城不破,遂将城外庄稼抢收而返。
  〔北凉〕战败〔西凉〕 元熙二年(420年),蒙逊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迷惑李歆,扬言率军东进,攻打 〔西秦〕。当引兵东进后,就秘密调头西返,把军队隐蔽在川岩。蒙逊为了进而实现诱兵之计,又令部下在张掖城内张贴布告,宣称 〔北凉〕军已经攻占浩门(今永登县河桥镇),即将举兵进攻湟谷 (今青海东部湟水河谷)。李歆中计,遂倾其全部兵力三万余人东进张掖,攻击 〔北凉〕。当 〔西凉〕军开进都渎涧 (今张掖市西北)时,蒙逊伏军全线出击,与 〔西凉〕军展开大战,〔西凉〕军大败,士卒伤亡甚重。李歆率部突围,退至蓼泉喘息。蒙逊率兵追至蓼泉,两军再次展开激战,李歆战死,〔西凉〕军几乎全部覆没,〔北凉〕军乘胜攻占酒泉。李歆死后,其弟 (李暠第六子)李恂在敦煌继位为 〔西凉〕王。元熙三年正月,蒙逊率兵两万人攻破敦煌城,双方激战,李恂自杀,〔西凉〕灭亡,河西走廊西部地区复归 〔北凉〕所有。至此,〔北凉〕统一整个河西走廊。
  〔南北朝〕北魏始光元年 (424年)七月,西秦王太子乞伏暮末率步骑兵3万人攻占白章岭、临松郡,执蒙逊从弟成都、从子白蹄、颇罗,徙民2万余口而返。翌年四月,西秦炽磐又派大将叱卢犍袭击临松,掠走百姓5000余户,迁于枹罕。
  〔北魏〕太延五年,〔北凉〕永和七年 (439年),魏太武帝拓跋焘统兵征战河西地区,伐 〔北凉〕,〔北凉〕王沮渠牧健抵抗失败投降,〔北凉〕灭亡。九月,张掖为 〔北魏〕攻占,升张掖公秃当保周为张掖王。十月,秃当保周率鲜卑人叛于张掖。翌年七月,〔北魏〕拓跋健率兵进击鲜卑人,秃当保周兵败自杀。
  〔隋〕大业元年 (605年),吐谷浑攻掠张掖郡,炀帝命长孙炽率精骑进击,吐谷浑驱赶所掠牛羊、驮载财物,进入大斗拔谷越祁连山退走,〔隋〕军追至青海湖而返。大业四年,〔隋〕军再次攻击吐谷浑,伏允军大败,“遁逃于山谷间”。大业五年四月,炀帝亲率大军西巡河陇,从临津关西渡黄河,经西平,五月过浩门川,吐谷浑可汗伏允退据覆袁川(今青海祁连县八宝河川)。〔隋〕军四面围攻,伏允不支,仅率数十骑突围逃走,其部众
  10余万口降 〔隋〕。六月,炀帝率军经大斗拔谷抵达张掖,在吏部侍郎裴炬的操持下,举行国际博览会,隋炀帝杨广会见西域27国使者,“西域数千里之地”附 〔隋〕。七月,炀帝从张掖东还。此后,隋王朝在西域东部及吐谷浑地区设立西海、河源、鄯善、且末4部,派刘权等领军屯田驻守。
  吐蕃进攻甘州 〔唐〕开元十四年 (726年)十一月,吐蕃大将悉诺逻,率军突袭大斗拔谷,继而进攻甘州,大肆焚掠。〔唐〕驻河西节度使王君奥率军追击,在青海湖西侧大破吐蕃后军,截获其掠夺的人口、资财一部及牛、羊、马匹万余。
  吐蕃再攻甘州 〔唐〕开元十六年八月,吐蕃军再次进犯甘州,河西节度使萧嵩遣右金吾将军杜宾客率强弩兵4000人,在祁连城 (今民乐永固城)追上吐蕃军,激战一天,斩首5000余级,俘获大将1员,吐蕃余部溃逃。
  吐蕃攻占甘州等河西诸州 〔唐〕广德二年 (764年)十一月,吐蕃军围攻凉州,河西节度使杨志烈率军突围,退据甘州。后杨志烈部署唐军坚守甘州一线,本人亲往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接援部队。至翌年十月,杨志烈不仅接兵未果,反而在返程途中被沙陀人杀害。大历元年 (766年),〔唐〕王朝任杨休明为河西节度使。是年,吐蕃派兵大举西进,先后占领甘州、肃州。10年之后的大历十一年 (776年),吐蕃军逐步向西推进,攻占瓜州;建中二年 (781年)吐蕃军又占领沙州。至此,吐蕃占据整个河西各地。
  张议潮光复沙州、甘州等十一州 吐蕃占领河西80余年,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掠夺和奴役,屠杀大批民众,严重破坏经济文化,激起各族人民对其强烈不满,反抗怒火日趋激烈。〔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张议潮发动沙州各族群众,组成义军起义,与吐蕃兵展开殊死战斗,相继占领沙州、瓜州。大中四、五年,张议潮继续挥师克复伊(今哈密)、西(今吐鲁番)、肃、甘、河、鄯(今乐都)、廓(今循化西)、兰、岷(今岷县)等州。懿宗咸通四年(863年),张议潮亲率精兵7000人,收复凉州,从而占据整个河陇地区,摆脱吐蕃奴隶主的统治。〔唐〕王朝在沙州设“归义军”,授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兼河陇11州观察使。咸通八年(867年),议潮奉旨入朝,被唐懿宗李漼诏拜为右神武将军、兵部尚书,官居二品。其侄张淮深被朝廷任命为归义军节度使,镇守河西。
  甘州回鹘与归义军战事 〔唐〕末,驻守甘州的归义军东调镇压黄巢起义,回鹘军乘机入据甘州城,控制甘州局势。天祐二年(905年),归义军张承奉据敦煌自称“金山国白衣天子”,领属瓜、沙2州。时值甘州回鹘势力强大,不仅拒绝归义军统辖,而且企图吞并瓜州和沙州。从天祐三年到后梁乾化元年(906~911年),与金山国进行多次战争,皆被击退。乾化元年,甘州回鹘河汗派其弟狄银,率骑兵攻击金山国,回鹘兵一直攻到沙州城,张承奉力屈投降,尊回鹘可汗为“父”,金山国沦为甘州回鹘的附属国。乾化四年,张承奉死后因无子继承,州人遂推戴其外甥、归义军长史曹议金为“帅”,主持沙、瓜2州军政事务。此后,归义军与回鹘军时战时和,亦进行过几次较大的战斗。但曹议金坚持和好策略,先娶仁美可汗之女为妻,后把自己的女儿又嫁给回鹘可汗,双方关系大为改善。
  〔西夏〕军攻袭甘州回鹘 〔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七月,西夏王赵德明派兵袭击甘州回鹘进贡宋王朝的马队,劫掠了贡物。回鹘夜络纥可汗立即派兵追击,截回部分贡品。未几,赵德明又出兵攻击甘州回鹘,遭到失败。大中祥符元年初,〔西夏〕兵进至甘、凉之间,回鹘夜络纥可汗即率兵迎战,两国激战,〔西夏〕兵败退。三月,赵德明遣大将万子率兵偷袭甘州城,被回鹘军击败。八月,赵德明联合契丹(辽国)又来进攻甘州城,而回鹘可汗遣使与契丹讲和,全力迎战〔西夏〕军,又把〔西夏〕兵打败。〔北宋〕王朝得知甘州回鹘连战取胜,加封夜落纥可汗为“特进”(正二品官)、“忠顺保德王”,对部属首领给予优赐。祥符二年四月,赵德明不甘几次失败,派谋臣张浦,率精兵两万再攻甘州,被回鹘军击退。翌年春,〔西夏〕军复袭甘州,结果又败在甘州城下。
  〔西夏〕军攻陷甘州城 〔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正当甘州回鹘全力对付〔西夏〕入侵时,〔北辽〕兴兵南下,也企图夺取河西。由此,甘州回鹘处于两面受敌的不利境地。是年,夜落纥可汗逝世,其子夜落隔通顺继位为可汗,宋王朝封其为“怀宁顺化王”。〔北辽〕西北中招讨使萧托云,率兵从居延海沿弱水南进,击败回鹘,占领肃州。〔北宋〕天圣四年(1026年),〔北辽〕大将萧惠率军进攻甘州,回军民奋起英勇反击,迫使辽兵退出河西。然,甘州回鹘元气大伤,许多部落被击散。天圣六年(1028年)五月,〔西夏〕军经过充分备战,赵德明派其子元昊率大军以突袭战术,攻陷甘州城,夜落隔通顺可汗自杀,回鹘军被击败,甘州回鹘政权灭亡,部众数万人退往肃州以西,继续坚持斗争。
  蒙古军攻占甘州 〔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五月,成吉思汗率蒙古军占领肃州后,即向甘州进军。甘州是〔西夏〕在河西的政治中心,又是西夏军右厢军事重镇。
  在此之前,〔西夏〕甘州守将野蒲·昂吉儿,已率所部归降蒙古军。〔西夏〕甘州长官曲也·祛律,是蒙古军将领察汗之父。《元史·太祖本纪》说,察汗幼年时就被成吉思汗收为义子,曾随成吉思汗征战,屡立战功,是时已是成吉思汗帐下的千户。于是,成吉思汗便命察汗招降甘守军。察汗进至甘州城下,给他们写了劝降信,用箭射向城头,随后又派使者潜入城中劝降。曲也·祛律为了保全家人性命,同意献城投降。就在此时,〔西夏〕甘州副将阿绰,组织36名官兵率先行动,杀死劝降使者和曲也·祛律及其全家,率领〔西夏〕军拼死抵抗,坚守城池。蒙古军招降未果,遂增兵急攻,不几天,甘州城即被攻破,阿绰及守城的〔西夏〕官兵,全部被杀,甘州遂被蒙古军占领。
  忽必烈同阿里不哥甘州之战 〔南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七月,蒙古汗国大汗蒙哥死,成吉思汗孙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展开一场争夺汗位的激烈争斗,甘州是重要战场之一。蒙古军将领浑都海率两万余骑劫略六盘山府库后西遁凉州,阿里不哥遂派阿兰答儿率军南下,与浑都海部会师甘州,对抗忽必烈。忽必烈即调宗王哈丹、哈必赤等,与大将巴崇、汉军总帅汪良臣等,急率步骑兵数万人,分三路进军河西,追击浑都海、阿兰答儿等部。忽必烈军队赶至山丹耀碑谷,与浑都海等部作战,两军对峙两月之久。入冬后,忽必烈军乘暴风沙之机,迁回到浑都海部背后,双方展开大战。汪良臣率骑兵攻其右翼,巴崇攻其正面,哈丹则率精悍骑兵断其退路,经激烈血战之后,阿里不哥部队溃败,浑都海、阿兰答儿被杀,忽必烈部队获胜。
  〔元〕〔明〕两军激战山丹 〔明〕洪武五年五月,朱元璋命征西将军冯胜率部渡过黄河,向河西走廊进军攻击〔元〕军。冯胜遣傅友德为先锋,率5000精骑直抵凉州,击败〔元〕军大将失剌罕之兵,追至永昌又击败〔元〕王朝太尉朵儿只巴。冯胜亲自率领〔明〕军主力紧随其后,在永昌与傅友德会合后,即进军索林山(今山丹县东)。〔元〕军在凉州与〔明〕军战败后即溃逃到索林山聚集重兵,预设战场,准备迎击〔明〕军。当〔明〕军至此,两军旋即开展一场血战。这场战斗打得非常激烈,双方伤亡都很惨重,结果是〔元〕军溃败,平章不花战死,太尉锁纳儿降明。六月初,〔明〕军乘胜进抵甘州城下,〔元〕军大将上都驴率所部兵马及吏民830余户投降。
  〔明〕军同瓦剌的甘州之战 〔明〕王朝统一全国后,〔元〕朝残余势力在〔明〕军追逼下,退据塞北。〔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及其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即集结塞北残余兵力,与〔明〕军对抗,史称“北元”。〔北元〕灭亡后,蒙古贵族分裂为鞑靼、瓦剌、兀梁哈三大部,经常出兵南下袭扰〔明〕朝北部边境。明英宗时,由于宦官擅权,北部边防陷入消极防御的不利局面。正统三年(1438年)春,〔明〕兵部尚书王骥、甘肃总兵官任礼,率军征讨鞑靼部阿儿台。四月,〔明〕军出镇夷峡(今高台县天城村西),以蒋贵为先锋,率2500骑先行,直抵阿儿台牧马处。〔明〕军乘其不备,发起突袭,纵骑攻击,败阿儿台。继而分兵追击,再次取胜。阿儿台、朵儿只巴等率众远遁,不久被脱欢杀害,部众悉归瓦剌。翌年,脱欢死后其子也先继位,自称“太师”,控制瓦剌军权。正统十四年(1449年),也先分兵四路攻击明军,其西翼一路的攻击目标是陕西行都司驻地甘州。七月,瓦剌军攻入甘州地区,甘肃总兵官任礼遣兵抵御,两战两败,损失兵马数以千计。瓦剌军围攻甘州城,明军以“神铳”(火炮)射击,将瓦剌军击退,四乡卫民牲畜、财物几被掠空。
  鞑靼攻掠甘州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七月,鞑靼小王子率兵掳掠甘州,大败〔明〕军;甘肃镇指挥使姚英等战死。弘治十八年(1505年)冬,达延汗派兵进攻镇夷守御千户所(今高台县天城村),击杀明军指挥刘经,鞑靼兵企图攻掠甘州,〔明〕军援兵及时赶至,将鞑靼兵驱逐逃遁。正德六年(1511年)十月,鞑靼兵又掠山丹、甘州,副总兵白琮率〔明〕军迎战,破鞑靼兵于黑柴沟,斩杀163人。随后,鞑靼兵又攻入甘浚堡(今张掖市甘浚乡驻地),甘州左卫指挥同知王刚率部抵御,力战身死。正德八年(1513年),青海鞑靼亦不剌率部进至陶勒川(今肃南县境托勒河),再次向明王朝“乞边地驻牧”,请求内附,被朝廷拒绝。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八月,鞑靼3万骑攻掠凉州、永昌,被〔明〕军挫败后,西进攻围甘州城,旬余后始退走。翌年正月,鞑靼又入掠山丹卫,大败〔明〕军,千户谢天赍、指挥王卿、刘继忠、百户黄堂等皆战死,士卒死伤无算。
  李自成部将贺锦攻占甘州城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二月,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遣大将贺锦(左金王)率10万(一说20万)大军西取兰州、庄浪、凉州、山丹等军事重镇后进攻甘州。甘肃巡抚都御史林日瑞、总兵官马爌、副将郭天吉顽抗月余。十二月二十三日,贺军乘雪夜在城墙脚下堆雪成坎,登坎入城。林、马、郭3人和抚标中军哈维新、都司姚世儒皆战死。死伤军民4.7万余人。甘州攻陷后,贺锦率农民军攻战肃州等河西及陇东、陇右大部地区。至此,陕西、甘肃之地尽为李自成起义军所有。
  米剌印、丁国栋领导甘州回民反清起义 〔清〕顺治五年(1648年)秋,〔清〕军驻甘州回族军官米剌印(张掖籍,甘肃副总兵)、丁国栋(抚标副将)、黑成印等秘密串联,准备举行反清起义。其活动被甘州镇总兵官刘良臣、游击黄得功等察觉,密谋镇压。米、丁得悉后,“先下手为强”,于九月初九日借重阳节之机,在甘州北城楼设宴,“款待”甘肃巡抚都御史张文衡,分巡西宁道林维造及镇守总兵官刘良臣、游击黄得功等军政官员。正当达官显宦大吃海喝之时,米、丁伏兵突起,占领甘州城,竖起“反清复明”旗帜,展开抗〔清〕斗争。顺治六年初,起义军在攻克凉州、古浪、庄浪后,于四月十九日攻占兰州,继尔占领金县、狄道、通渭等县城,河州、岷县、伏羌(今甘谷)等地回民纷纷响应起义,义军队伍迅速扩大,拥众十数万人,“关陇为之大震”。四月二十三日,起义军进攻巩昌府城,陕西总督孟乔芳一面向〔清〕廷求援,一面率军攻击起义军。闰四月初一日,孟乔芳率军占领秦州城,遂派副将马宁、赵光瑞、张秀等率军支援巩昌;巩昌回民首领马文元也率部围攻巩昌府城,后〔清〕朝援军马宁派部赶到,三方与起义军在天衢镇展开激战。起义军终因队伍素质较差、组织纪律欠严,战斗失利,逼迫撤离巩昌,向西转移。闰四月下旬,米剌印在兰州不战西退;五月初,〔清〕军渡过黄河追击起义军,米剌印且战且退,五月下旬在巩昌府靖远卫水泉堡与〔清〕军激战中牺牲,丁国栋率部退守甘州。八月初,〔清〕廷命部将傅喀禅、张勇、马宁、赵光瑞及从汉中调来的总兵南一魁等围攻甘州起义军;而丁国栋也得到新疆哈密维吾尔族援军的配合,死守甘州城。〔清〕军总兵南一魁入城招抚,丁国栋表面同意受抚,实际不交兵马。〔清〕军挖壕围困,把甘州城围得水泄不通。丁国栋多次派兵出城,偷袭〔清〕军,双方互有伤亡。城内粮食供应日趋紧张,丁国栋为减轻压力,将城内汉族老幼男女3000余人逐出城外。顺治七年(1650年)正月下旬,〔清〕军大举攻城,起义军奋勇抗击,激战五昼夜,损失惨重,甘州城终被〔清〕军攻破,丁国栋和黑承印率领部分起义军西奔肃州。
  丁国栋率部退到肃州后,拥立叶尔羌罕国巴拜汗之子土伦泰为“王”,召集肃州回民,联合新疆哈密、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上层人士,重新组织力量,坚持战斗。嘉峪关内外的维吾尔族和回族人民纷起响应,起义军声势再振。顺治七年五月,〔清〕军云集肃州,从四面向起义军展开全面攻击。起义军凭借城垣固守,持续5个多月。十一月,〔清〕军总兵张勇、马宁指挥部队乘夜用云梯登城,首先夺占北城楼,接着攻占北城门,接应后续部队入城。在〔清〕军的强烈攻击下,起义军坚守的肃州城终于失守。激战中,5千多义军将士英勇牺牲,土伦泰被〔清〕军射死,丁国栋、黑承印被俘,于翌年正月十五日杀害。历时两年多的起义终遭失败。
  这次起义虽以失败告终,但“官逼民反”,起义军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甘肃的统治势力,有力镇压地方贪官污吏和土豪恶霸。王进宝奇袭怀阿尔赖 〔清〕初,世牧于祁连山北麓白石崖一带的海部怀阿赖兄弟三人,各率其部数千余骑,经常跨越既定的行政区域界线,纵牧于山丹大马营草滩、焉支山麓和定羌庙荒滩,侵占草原、阻隔交通、抢劫财物、蹂躏妇女,危害地方安宁。朝廷屡令驻军讨伐,怀阿尔赖有恃无恐,变本加利地四处骚扰。此情由地方廪报朝廷后,派遣使臣、五世达赖喇嘛亲临勘界,根据勘查结果通牒怀部,令其再不许越界行事,但仍一如既往。朝廷为根除这一隐患,于康熙四年(1665年)向洪水、扁都口、大草滩、定羌庙增派官兵,并令洪水营参将王进宝为清军首领,令其率部围攻怀氏三兄弟。王进宝进驻大草滩后,组织修筑工事,部署作战阵容,在全面做好战斗方略后,令全军对怀部进行突然袭击,使其横尸遍野,死伤惨重,大败而逃。此后,海部再不敢冒然越界前来侵犯甘州之地。这就是今民乐、山丹等地世代民间流传的“王进宝鞭扫大草滩”“清军马踏定羌庙”。
  清廷为“永远巩固”大草滩,加强永固城防。康熙八年(1669年),增置永固协中军守备,马步兵增至320人,马兵增至100名。康熙十年(1671年),又置马营墩守备,把总1员,马步兵148名。
  辛亥革命甘州起义 〔清〕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甘州知府李庭飏派兵下乡,铲犁大烟(鸦片)苗,激起农民反抗,三四千人冲入城内,抗议官府禁烟,并把禁烟委员王振鹏的住宅捣毁。甘州提督马进祥派兵镇压,驱散农民,捕杀为首者数人。这时,宦游甘州的革命党人王莲清(河南人),已与孙中山取得联系,孙中山指示他在甘州发动革命,他利用农民反抗官府的情绪,与当地志士王良卿结盟,联络帮会及受害农民,计划在中秋节发动3000人夺取甘州城,2000人夺取山丹城,1000人夺取东乐城,1500人夺取抚彝城。事成之后,以4县为根据地,全面发展革命运动。
  6月间,“二王”正在集会结盟时,不料被马进祥的探子侦悉,派兵将“二王”等人逮捕,并搜出盟单及用兵计划。时过不久,“二王”及帮会头目30余人被马进祥杀害。临刑前,王莲清慷慨陈述革命主张:“我死后弟兄们当继续努力,拯救中国!”
  马仲英与马谦甘州之战 〔民国〕19年(1930年)7月,马仲英的族侄马谦被马鸿宾任为肃(州)甘(州)警备司令,将马仲英旧部大部分人马从宁夏带往甘州。马仲英对此十分恼火。10月,他在宁夏集中旧部百余人,赴河西起事。到达山丹后,串通马谦骑兵团长马文样,合股急进甘州。马仲英以“甘宁青联军总司令”为头衔,欲夺马谦兵权。马谦在甘州城澡堂设下伏兵,请马仲英洗澡,企图乘机杀掉马仲英。事被马仲英发觉,澡堂内发生枪战。马仲英逃出后,即令马文祥骑兵团包围了马谦的警备司令部,威逼马谦交出兵权。
  马步芳与马仲英激战于民乐三堡 马仲英逼马谦交出兵权后,兼并驻在甘州与肃州的高振邦部,在此两地抓丁扩兵,队伍发展到近5000人。此举引起青海新编第九师师长马步芳的嫉妒,乃于〔民国〕20年4月率部翻越祁连山,出扁都口,前往甘州,与闻讯从甘州赶来的马仲英部激战于民乐三堡。马仲英战败,携部逃往肃州。
  第六节 红军西路军战斗在张掖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省会宁县胜利会师后,红四方面军的五军、九军、三十军及总部直属部队21800人,奉中央军委命令,于10月下旬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后因情况变化,过河部队又遵照中央决定,于11月11日组成西路军,成立以陈昌浩、徐向前为正、副主席的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率领全军挺进河西,肩负起“创建甘北革命根据地”和“打通国际路线”的重任。从此拉开悲壮征程的序幕。
  红军一过黄河,首战吴家川,再战一条山,歼敌数千人,击毙敌前线副总指挥马廷祥。11月初,根据中央电令,攻占古浪城。经数日激战后西路军撤离古浪西进永昌一带。古浪战役虽毙伤敌人2000多名,但红西路军左路第九军亦损失严重。军参谋长陈伯稚等团以上7名干部和2000余名指战员壮烈牺牲。11月18日,西路军进占凉州(武威)以西一带及永昌和山丹县城。11月19日,中央致电要求西路军在永昌、甘州(张掖)、凉州、民勤地区创建根据地,以迷惑牵制敌人,策应河东红军。西路军随即停止西进,就地建立以永(昌)山(丹)为中心的甘北根据地,发动群众,组建苏维埃政权。
  从1936年11月18日西路军进入张掖境内(今辖区域)至1937年3月14日石窝会议后,西路军兵败祁连,西进新疆(左支队)离开张掖的4个月里,西路军与国民党马步芳、马步青等部队及反动民团进行了大小数10次战斗,其中比较大的和重要的战斗有10多次。
  攻战山丹 1936年11月21日,红西路军总部骑兵师和红三十军八十九师二六九团攻占山丹县城。23日,红五军进驻山丹城。是日,“二马”集中3个旅和两个民团的兵力向山丹进击。红五军守城将士乘敌初到,立足未稳之际,派出一部分兵力袭击敌人的指挥部和城西外围的大佛寺、红沟、野猫山等地均得手。29日,红五军派兵前往十里堡阻击进攻之敌,多次打垮敌人的集团冲锋。30日,敌以3旅兵力开始攻城,红五军将士依托城墙,坚守抗敌,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以固守为主,兼近距离小股突然出击,灵活作战,使敌一举破城的妄想破灭。后根据党中央命令,五军于12月25日夜主动撤离山丹,作为西路军西进的先头部队向甘州、临泽一带进发。随之九军、三十军亦于28日撤离永昌西进。因甘州守敌加强防守,九军袭取未果,只得绕城而过;三十军也跟进至临泽沙河堡、倪家营子一带。
  血战高台 1936年12月30日和1937年1月1日,西路军西进占领临泽和高台。中央军委又来电指示西路军暂时勿再西进。在临、高地区消灭敌人,完成创立甘、肃2州根据地的任务。总部调整部署,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率两个团驻守高台县城。政委黄超带2个团守临泽县城(今蓼泉)。九军进驻临泽沙河堡(今临泽县城),三十军及总部驻倪家营子。1937年1月12日,敌人派兵切断临泽与高台的联系,并牵制沙河堡、倪家营西路军主力,同时集中2万兵力向高台城发起轮番进攻,守城的3000余名(含在山丹、高台新编和吸收的部分人马)将士依托城内外工事英勇抗击,打退敌人多次进攻。经过数日的激战,敌人以优势兵力攻毁红军在城外东、西两关的制高点,直逼城下。从1月18日夜开始,敌人不停地攻城。守城指战员弹药打光就用大刀、长矛、石头甚至大冰块和滚烫的面糊糊反击敌人,把敌人搭到城墙头的云梯一个个掀翻,把爬上城的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打下去。20日凌晨,敌人倾全力从四面攻城。拂晓时,南城墙的防守被突破,敌兵一拥而上,在这危急关头,五军伤病员也投入战斗,在城墙上、街道里与敌人短兵肉搏。巷战进行到下午,五军失去最后的阵地,高台城被敌人占领。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20多名团以上干部和绝大部分守城指战员牺牲。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总部曾派骑兵师增援,但遭失败。把守临泽的五军一部也曾出击接应,亦未成功。敌人在攻陷高台的同时,也分兵围攻临泽城,守城部队坚守3昼夜后,在九军的接应下大部分突围,辗转与总部会合。
  鏖战倪家营 高台失守,临泽突围后,西路军尚有1.3万余人,为改变困难处境,1937年1月21日,总部决定东返,并电告中央军委。23日,行至张掖西南的西洞堡、龙首堡一带休整。27日,在西洞堡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仗,全歼尾追之敌1400余人,击溃敌人一个团,缴获颇丰。此时,总部决定重返倪家营,调动和寻机歼灭敌人。28日晚,西路军返回到倪家营子,敌人很快又集结于倪家营周围。从2月1日起,敌人以重兵开始围攻倪家营。依仗大炮掩护向西路军在汪家墩、缪家墩、宋家墩、朱家庄、王家庄、肖家庄等阵地猛扑,战斗十分激烈,坚守在汪家墩制高点的三十军1个连的130多名战士,经一天的血战,至兄弟连队接防时,只剩9名战士,其中4人还负了伤,但敌人的代价却是阵地前的500多具尸体。2月15日,敌人又一次发起更加疯狂的进攻,大炮掩护,集团冲锋,梯队重迭,步步推进,敌人的包围圈越来越小,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军政委员会主席陈昌浩亲临前线指挥战斗。西路军在倪家营与敌人血战近一个月中,开展较大规模的战斗八九次,共毙伤敌人近万名,但仍未将敌人击溃。仗越打越艰苦,弹药、人员有耗无补,部队供给十分困难。为了摆脱困境,2月24日,西路军向中央军委告急,请求速派援兵增援。同时决定突围。26日,军委回电要求固守50天,待中央援助。此后,中央着手组织援西军;通过多种渠道遏制国民党马步芳、马步青部对西路军的军事行动。27日,西路军突围后,转移到倪家营西南50多里外的三道柳沟一带,部队尚未站稳脚跟,敌人就尾随而至,西路军立即布阵迎敌。经连日作战,局势对西路军越来越不利。3月9日晚,敌人将三十军、九军阵地隔开,西路军集中兵力出击,激战一夜,未能将敌人击退。10日,西路军再次将危机情况向中央电告。11日晚,西路军余部不得不再次突围,准备经梨园口进入祁连山。
  兵败祁连 1937年3月12日,西路军刚刚到达梨园口,敌人数旅骑兵很快跟踪而来,担任后卫的九军余部和妇女独立团二营,迅速抢占山口南侧高地阻击敌人,掩护总部和三十军进山。这时西路军编员已大大缺额,九军已不足千人。由于弹药极缺,将士们用大刀和敌人肉搏。九军失利后,总部又调三十军1个团投入阻击。战斗中,九军政委陈海松等团以上19名干部和近千名指战员牺牲。13日,总部和所剩部队撤向祁连山深处。途中在马场滩、牛毛山一带与追来的敌人骑兵激战,总部边打边撤退,牺牲团以上干部6人及指战员500多人。当晚,退至肃南康隆寺一带。此时,所剩部队(含伤病员)已不足3000人。当夜继续撤至石窝山一带。在边打边撤中,西路军总供给部部长郑义斋和八十八师政治部主任张卿荣牺牲。14日,撤上石窝山顶的幸存者只有2000余人。总部认为已战到了最后时刻,只有设法保存骨干,以图再起。当日黄昏时,军政委员会在石窝山顶召开扩大会议,作出三项决定:陈昌浩、徐向前离队回陕北向党中央汇报;现有人员分编3个支队,就地分散游击;成立西路军工作委员会随左支队活动。在此后的战斗中,两个支队被敌人打散,部分牺牲,不少被俘。原五军参谋长李屏仁,西路军政治部敌工部部长曾日三,地方工作部部长吴永康先后牺牲。原九军军长孙玉清、三十军八十八师师长熊厚发被敌人俘获,惨遭杀害。只有部分干部和战士在群众的掩护下,东返陕北或原籍。陈昌浩和徐向前在警卫人员护送下东返,后为了缩小目标,分头行动,徐向前只身艰难跋涉,找到援西军总部,回到延安。陈昌浩在山丹县大马营的一位同乡家养病数日,后被同乡护送回湖北老家,抗日战争开始后,返回延安。由李先念、程世才带领的西行左支队1000余人,经数日急行军,摆脱敌人追击。在祁连山腹地艰苦跋涉40多天,终于冲出祁连山,按党中央指示,向甘新交界的星星峡进发。后又经安西城、红柳园一带的战斗,又损失一些人员。4月底,终于到达星星峡。此时部队已不足500人。5月1日,党中央代表陈云和滕代远到星星峡迎接和慰问西路军将士。至此,西路军结束悲壮的历史征程。
  此次战役,红西路军在敌强我弱、环境恶劣、缺少后援的情况下付出极大的牺牲。其中,战场牺牲7000余人,被俘9200余人(内5600余人被残害),流落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含被俘后逃跑出来的)或返回鄂豫皖、川陕老家的4000余人,经党中央、兰州和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及当地群众营救回到陕甘宁边区的4700余人(含进抵新疆的一部分)。西路军虽然悲壮失败,但他们不怕苦、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和顾全大局的牺牲精神,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
  第七节 人民解放军解放张掖
  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攻克兰州后,遂乘胜西进。
  民乐解放——1949年9月17日 由王震率领的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由临夏出发,9月6日解放青海省会西宁后,翻越祁连山,出扁都口,直取张掖。9月17日晨6时许攻占民乐县城,歼灭国民党骑兵第十五旅旅部及骑兵第二十三团,击毙副旅长董毅以下百余人,俘虏少将旅长王士谊、上校团长黄耀中以下400余人。18日进至三堡(今民乐县三堡乡)击溃企图增援民乐之敌——西北长官公署警卫团;复追至六坝(今民乐六坝乡),又击溃国民党一百二十军二百四十五师七百三十五团,俘虏上校团长唐知仙等以下300余人,毙伤200余人。
  张掖解放——1949年9月19日 19日 13时许解放民乐的部队进抵张掖县城,经短暂战斗,歼灭国民党第二百四十五师七百三十三团、七百三十四团残部,俘虏上校团长刘培裕等以下400余人,缴获战马400余匹。是日,于张掖县太平堡截击由山丹西逃之国民党第一百七十三师骑兵团,上校团长欧阳卓率残部投诚。20日,国民党二百四十六团上校团长王振声率部700余人,于张掖县城以西之周家庄投诚。
  山丹解放——1949年9月21日 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由兰州出发,沿河西走廊西进。先后解放古浪、武威、永昌等地,21日进抵山丹。国民党联勤第八补给区监护营及一百七十三师溃兵600余人,在东乐镇向人民解放军投诚,是日山丹解放。
  临泽解放——1949年9月23日 第二兵团第三军军长黄新庭率装甲汽车营和骑兵支队抵达张掖,与第一兵团第二军会师。是日,第一兵团之二军继续西进,解放临泽县城(今蓼泉)。
  高台解放——1949年9月23日 二军一部进抵高台城下,因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兼河西警备总司令陶峙岳派代表洽谈起义事宜,解放军遂停止进攻。25日,陶峙岳在酒泉通电起义,解放军第二军第五师进驻高台县城。至此,张掖全境解放。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